2023年語言不聽話的小黃雞教案(四篇)

字號: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語言不聽話的小黃雞教案篇一
    1、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圖片觀察,大膽想象,并進行表達。
    2、知道不能一個人亂跑,不隨便離開集體。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4、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圖片。
    一、讓幼兒聽聲音引起興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位新朋友,請你聽一聽是誰來了。嘰嘰嘰嘰。是誰來啦?
    二、教師依次出示圖片并引導提問。
    1、出示圖片二:
    這是一只什么顏色的小雞?那我們就叫它小黃雞。
    這只小黃雞張開著翅膀,它在干什么?它為什么要跑?
    小黃雞在干什么?(出示老貓)
    這是誰?貓咪在干什么?
    小黃雞邊逃嘴里還會怎么說?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貓咪看見小黃雞逃跑,它會怎么說?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連上小雞說的話。
    這只小黃雞怎么會在這里玩?它的媽媽在哪里?
    我們一起來找找小黃雞的媽媽。
    2、出示圖片一:
    小黃雞的媽媽和其他的雞寶寶在哪里?在干什么?
    你們看小黃雞在做什么?
    你們說雞媽媽能聽見嗎?它會來救小黃雞嗎?
    雞媽媽會怎么做?
    3、圖片三:
    雞媽媽來了嗎?噢,它真的聽見了。
    雞媽媽是怎樣救小黃雞的?(引導幼兒做動作來想象雞媽媽是怎么趕走老貓的,請幼兒表演。)
    你們說這只小黃雞聽話嗎?
    雞媽媽會怎么樣?
    4、出示圖片四:
    雞媽媽會對小黃雞說什么話?
    小黃雞它干什么了?它的頭怎么樣?為什么?(因為小黃雞覺得自己很難為情,自己太不聽話了)小黃雞會怎么說?
    三、教師總結性講述。
    1、這四幅圖畫組成了一個故事,叫《不聽話的小雞》。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完整講述。
    3、小結。
    這節(jié)活動主要是通過一張張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作為引導者,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幼兒一步一步的進行講述,然后再完整的講述故事。幼兒對這些圖片很感興趣,引起了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認真的去想去說,然后完整的講述故事,同時還明白一個道理,幼兒知道了不能隨隨便便的離開集體,否則會發(fā)生危險,要學會保護自己。這節(jié)活動,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能夠看圖完整的講述故事,還有個別幼兒需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整的講述。 活動是通過小黃雞不聽媽媽的話,離開集體自己獨自出去玩遇到了危險,大花貓差點把小黃雞吃掉,最后雞媽媽把大花貓趕跑,救出小黃雞的故事。意在教育幼兒不能獨自離開集體,否則會有危險。以后要聽媽媽的話,做個聽話的好孩子。
    語言不聽話的小黃雞教案篇二
    1、幼兒能認真觀察畫面內容并充分想象,表達自己的見解。
    2、通過畫面內容,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離開集體。
    3、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jié),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圖片四幅
    一、引出課題
    1、師: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去捉蟲吃,小朋友你們猜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2、幼兒自由想象講述。
    3、師:那我們來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相機出示圖片1)
    二、看圖講述
    1、圖片1: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去捉蟲吃,雞媽媽對小雞說了些什么?小雞們是怎樣做的?小黃雞又是怎樣做的?
    2、小黃雞不聽話,離開了大家。它會走到什么地方去呢?(相機出示圖片2)
    3、圖片2:小黃雞走到什么地方去了?發(fā)生了什么事?小黃雞看到老貓來捉它,它表現(xiàn)怎么樣?誰會來救它呢?(相機出示圖片3)
    4、圖片3:誰趕來救小黃雞的?雞媽媽是怎樣來救小黃雞的?請幼兒做動作。誰能把這幅圖的意思完整的講出來的?幼兒講述
    師小結:雞媽媽趕來了,老貓?zhí)幼吡恕?BR>    5、圖片4:想一想,雞媽媽對小黃雞講了什么道理?小黃雞又懂得了什么呢?
    6、看圖完整地把故事講述一遍。
    個別講。集體講。(表揚講得好的幼兒)。
    三、討論
    1、平時我們外出活動時,可以離開集體嗎?為什么?
    2、離開了集體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狀況?
    3、幼兒討論并講述。
    4、幼兒用繪畫表示出來。
    《不聽話的小雞》是講小黑雞不聽媽媽的話,離開集體自己獨自出去玩遇到了危險,大花貓差點把小黑雞吃掉,最后雞媽媽把大花貓趕跑,救出小黑雞的故事。意在教育幼兒不能獨自離開集體,否則會有危險。這次的選材我自己覺得太陳舊了,選材太注重教育意義,不新穎,孩子不是很感興趣。
    語言不聽話的小黃雞教案篇三
    1.幼兒能認真觀察畫面內容并充分想象,表達自己的見解。
    2.通過畫面內容,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離開集體。
    圖片四幅
    一.引出課題
    1.師: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去捉蟲吃,小朋友你們猜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2.幼兒自由想象講述。
    3.師:那我們來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相機出示圖片1)
    二.看圖講述
    1.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去捉蟲吃,雞媽媽對小雞說了些什么?小雞們是怎樣做的.?小黃雞又是怎樣做的?
    2.小黃雞不聽話,離開了大家。它會走到什么地方去呢?(相機出示圖片2)
    3.小黃雞走到什么地方去了?發(fā)生了什么事?小黃雞看到老貓來捉它,它表現(xiàn)怎么樣?誰會來救它呢?(相機出示圖片3)
    4.誰趕來救小黃雞的?雞媽媽是怎樣來救小黃雞的?請幼
    兒做動作。誰能把這幅圖的意思完整的講出來的?幼兒講述
    師小結:雞媽媽趕來了,老貓?zhí)幼吡恕?BR>    5.想一想,雞媽媽對小黃雞講了什么道理?小黃雞又懂得了什么呢?
    6.看圖完整地把故事講述一遍。
    個別講。集體講。(表揚講得好的幼兒)。
    三.討論
    1.平時我們外出活動時,可以離開集體嗎?為什么?
    2.離開了集體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狀況?
    3.幼兒討論并講述。
    4.幼兒用繪畫表示出來。
    語言不聽話的小黃雞教案篇四
    1、幼兒能認真觀察畫面內容并充分想象,表達自己的見解。
    2、通過畫面內容,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離開集體。
    圖片四幅
    1、教師.: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去捉蟲吃,小朋友你們猜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2、幼兒自由想象講述。
    3、教師:那我們來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
    1、圖片1
    教師: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去捉蟲吃,雞媽媽對小雞說了些什么?
    討論:小雞們是怎樣做的?小黃雞又是怎樣做的?
    提問:小黃雞不聽話,離開了大家。它會走到什么地方去呢?
    2、圖片2
    教師:小黃雞走到什么地方去了?發(fā)生了什么事?
    小黃雞看到老貓來捉它,它表現(xiàn)怎么樣?誰會來救它呢?
    3.圖片3
    教師:誰趕來救小黃雞的?雞媽媽是怎樣來救小黃雞的?
    請幼兒做動作。誰能把這幅圖的意思完整的講出來的?
    幼兒講述
    教師:雞媽媽趕來了,老貓?zhí)幼吡恕?BR>    4、圖片4:
    教師:想一想,雞媽媽對小黃雞講了什么道理?小黃雞又懂得了什么呢?
    5、看圖完整地把故事講述一遍。
    個別講。集體講。(表揚講得好的幼兒)。
    1、教師:平時我們外出活動時,可以離開集體嗎?為什么?
    2、教師:離開了集體可能會發(fā)生什么狀況?
    3、幼兒討論并講述。
    4、幼兒用繪畫表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