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教案大全(17篇)

字號:

    編寫教案可以提前思考教學過程中的問題,有利于教師有效地組織課堂。教案的編寫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教案范文中對于學生的學習鞏固和反饋評估也給出了很好的建議和思路。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一
    1、會認8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認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背誦。體會奉獻的快感。
    投影儀、生字卡片、輕音樂伴奏帶、圖片、泉水課件、贊美泉水的歌
    1、教師出示一杯泉水,讓生選猜后嘗,得出泉水結論。
    2、啟發(fā)學生說說泉水的特點。(可以從出處、顏色、形態(tài)、味道等方面來說)
    3、泉水從山上一路歡快地走來,看到了些什么呢?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
    1、教師放音樂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2、學生邊聽邊看書中插圖并圈出本課生字。
    1、學生運用查字典、看注釋、聯系上下文、問同學、問老師等方法自學生字。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共同學習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1、師用投影出示生字,生匯報。
    2、出示“杜鵑花”圖片,結合插圖,通過形象感知認識“杜、鵑”,并可結合姓氏識記“杜”字,聯系學過的“鵲”識記“鵑”字。
    3、借助圖或實物認識“瓦罐”,學認“罐”字。
    4、在探究“天然水塔”的過程中,認識“塔”字。
    5、師去掉拼音,生齊讀生字。(平、翹舌音多讀2遍)
    6、游戲:送小拼音回家(把生字和它對應的拼音放為一組)
    1、要寫的字中左右結構的字較多,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總結“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時的變化規(guī)律上。結合第四課的“骨”字,將“骨、鵑、股、脆”四個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導學生觀察并總結出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
    2、此外,還應提醒學生注意:“塔”字右下是“合”,中間的短橫不能少;“泉”字下邊是“水”,豎鉤右邊是兩筆,不要合成一筆;“脆”字右下的“”,不要寫成“巳”。
    3、教師范寫要漂亮,學生先描紅再自己寫。教師巡視指導。
    1、同學們已經和生字做了朋友,那一定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引導學生練讀課文。
    2、同桌互相聽讀,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3、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師及時評價指導。
    4、學生齊讀課文。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泉水》一課。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
    1、現在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閉上眼睛,請一名同學把全文朗讀一遍。仔細聽,泉水是從哪里來的?最后要流到哪里去?(師給配樂。)
    2、交流問題,板書:石縫大海
    (一)1—2小節(jié)。
    1、師提問題泉水是怎樣從石縫里出來的?他出來時心情是怎樣的”生自己讀1—2小節(jié),劃出有關語句。
    2、交流(沖,表現了泉水快樂、激動的心情。)
    3、指導朗讀,個別讀個別句子,分組讀,齊讀,要讀出泉水快樂、激動的心情。
    (二)第3—7小節(jié)。
    2、學生帶問題自讀課文,自讀讀,指名讀。
    3、學生匯報自己所理解的內容,引導生通過“來吧,來吧!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們能結出更大更甜的果子?!俺桑? 我的琴聲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钡染渥拥睦斫怏w會泉水樂于助人、團結協作、樂觀奮進、勇往直前的精神。
    4、聽錄音想象:泉水流到大海以后會遇到些誰?會說些什么?
    5、個別上臺交流表演。
    6、齊讀后思考:泉水到大海以后,又把自己獻給了誰呢?(板書:獻給美好的生活。)
    7、指導朗讀:通過教師引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要讀出泉水自豪、歡快的語氣,突出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出泉水無私奉獻的精神。
    2、學生準備、交流。
    3、師放音樂學生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全文。(喜歡那一小節(jié)就站起來讀。)
    師讓學生自由選擇最喜歡的段落練習背誦,再指名背誦。
    1、泉水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它的味道特別甘甜,你們想不想品嘗一下?(想)
    2、品嘗后簡單交流一下感受。
    4、歌曲:師唱完第一段后,學生自己編歌詞唱。
    5、討論延伸: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人就像泉水一樣有著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二
    1、知識與能力:認識8個字,會寫3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隨文識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識字。
    缶字旁,在具體環(huán)境中理解字義。
    多媒體課件。
    生字卡片。
    出示課文第一段,自由讀,貼出生字:哦。
    股縫。
    1、讀準字音。
    2、用多種辦法識記生字:
    “哦”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這個詞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該怎樣讀呢?個別讀。師生對讀。
    怎樣記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體有關,“股”指的是大腿,在這句話中指什么呢?讀一讀,用“一股”說話。指導書寫。
    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縫,縫,就是物體間的空隙,誰還能用這個字組詞?貼卡片:石縫。
    過渡語:泉水就是從巖石的裂縫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五課《泉水》。齊讀課題。泉字大家已經認識了,怎樣寫呢?教師范寫。
    畫出生字。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對照屏幕畫出生字。
    3、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讀音節(jié),糾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節(jié)去掉,找朋友。
    (3)齊讀生字。
    1、請大家借助小組內的生字卡片,用多種辦法記住字形,看哪個小組最會合作。
    2、小組匯報生字。
    “塔”我們用三種辦法記住了“塔”字,(換一換)(加一加)(想象記字),指導書寫??纯磮D片,發(fā)現塔有什么特點了嗎?誰能用這個字組幾個詞?指導書寫。理解“水塔”的意思,“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請大家讀讀課文。泉水從山上源源不斷的流淌下來,整個樣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見,泉水真的是很多很多。怎樣讀出泉水的多呢?指導讀文。
    “罐”泉水很多很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著瓦罐來打水了。出示。
    “瓦罐”的圖片,怎樣記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課件,知道缶是一種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帶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關。
    泉水從山腰流向平地,他又看見了誰呢?指讀第三段。
    出示“杜鵑花”的圖片,由鵑字的鳥字邊,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杜鵑鳥”的圖片??梢?,鵑字也是形聲字。師生對讀第三段。
    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誰,說了什么?
    四、鞏固練習。
    1、這些字跑到別的地方,認識嗎?游戲,點擊花朵,讀出句子或詞語。
    2、配樂讀全文。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三
    1、認識本課中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并用“一……就”造句。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區(qū)分形近字。
    投影片
    教師出示坐井觀天的掛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說一說圖畫的意思,初步感知這個成語的意思,然后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2 課《坐井觀天》,板書課題。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標上生字的字音,多讀幾遍。
    2、在小組內讀課文,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好自然段序號,小組長檢查是否正確。
    3、指名讀課文,訂正生字詞的讀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認識生字:
    1、教師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組讀一讀,比一比:誰讀的最正確。
    2、觀看投影片,說一說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寫錯?
    “沿” (第五筆是橫折彎,沒有鉤)
    “弄” 上下結構,上面是個“王”,下面是:橫、撇、豎。
    “錯” 左右結構,左邊是:金字旁,右邊是: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
    “渴”與“喝”怎樣區(qū)分? (“渴”需要水,所以左邊是三點水;“喝”要用嘴,所以左邊是口字旁)
    3、自己讀一讀詞語,然后教師指讀: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別說 弄錯
    4、結合書上的圖指一指,說說“井沿”指的是哪?(井的邊)
    (三)、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1、自由讀課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讀課文,互查字音。
    3、教師指名讀,比一比,誰讀的正確、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讀句子,想想:這兩句話有什么共同點?
    投影片: 我一抬頭就看見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共同點: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邊的動作出現,必然就會有后邊的行為。
    2、自己用“一……就”說句子,互評互改。
    (五)、指導生字書寫。
    1、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況。
    2、練習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寫字頭,教師進行評價。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導學生看問題要
    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
    2、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以及插圖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
    1、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
    2、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懂得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道理。
    投影片(插圖)
    說說“觀天”是什么意思?你們有沒有看過天呢?聯系你的生活實際說說,天給你的印象是什么?(大、美、藍……)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坐井觀天”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讀,說說故事里都有誰,它們在什么地方就什么問題爭論起來。(青蛙和小鳥在一口井處就天到底有多大爭論起來。)
    板書: 有多大?
    青蛙在什么地方? (井底)
    小鳥在什么地方? (井沿)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天有多大?輕聲讀課文,找一找小鳥用什么詞來形容天。(無邊無際)請你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2、讀讀這句話,說說你對這個詞怎樣理解。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上文提到的小鳥“飛了一百多里”等方面來理解。
    3、指導學生有語氣的朗讀這句話:小鳥非常自然。
    4、青蛙認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投影片:上有插圖和青蛙的話:“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讀一讀,說說你有什么體會。然后練習朗讀,體會青蛙的語氣:非常自信。
    5、青蛙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指名讀第六自然段,說一說。
    投影片:配有青蛙的圖和它說的話:“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BR>    讀一讀,談談你的理解。青蛙為什么會錯了?錯的原因是什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談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讓學生認真聽,進行相互補充。)
    6、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練習分角色朗讀二——七段,做到正確、流利、有語氣。
    (三)整體綜合:
    1、展開想象,說一說: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先自己練習
    說,組織好語言再回答)
    (對自己的無知和自以為是感到慚愧,
    不再只憑自己所見到的一點來片面看問題,
    ……)
    2、讓學生自愿結合,有語氣的朗讀課文,如果愿意,可加上動作進行表演。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進行評價。
    2、說一說學習這個成語故事的感受。
    有語氣的朗讀課文,家長進行評價。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四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字。積累“我會讀”中的詞語,有積累詞語的愛好和習慣。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為什么沒有白栽。
    3.體會栽花種草的價值,認識到為別人創(chuàng)造幸福,自己從中也能得到快樂。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生字卡片、頭飾、
    教學時間 兩課時
    1.春天來了,人們都忙著栽花種草,看,可愛的小鹿也不例外,它也栽了一叢玫瑰呢!
    2.板書課題,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想辦法記住生字。
    2.在小組里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注意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3.小組派代表匯報本組認識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如:(1)利用圖畫或實物幫助識字。
    (2)利用漢字的特點識字。如表示動作的字“瘸、拐”等。
    (3)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和正音。如,“玫瑰”的“瑰”單字讀第一聲,在“玫瑰”一詞中讀輕聲;“骨”多音字,在“花骨朵”里讀一聲;“鶯”是后鼻音。
    (4)在組詞中識字。
    1.學生自讀,整體感知。圍繞課后“泡泡”里的“為什么說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呢?”這個問題進行初步感知。
    2.結合上下文對比朗讀感悟下面的句子,說說鹿弟弟這樣說的原因。
    (1)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也沒看著。”
    (2)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3.展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如,第三、四自然段讀得稍慢,在句中體會“惋惜”的意思,讀出遺憾的心情。最后兩個自然段讀出高興、欣慰的語氣,表現小鹿因為給人帶來花香、帶來美好生活而感到欣慰的情感。
    4.分角色小組朗讀,進一步討論“為什么說小鹿的玫瑰花沒有白栽呢?”體會表達的思想內容。
    5.在表演中引導學生感悟。
    (1)學生分小組選擇自己要演的角色,研究他們的表情和語言,然后在組內分角色試一試。
    (2)指名表演,加深理解。
    指導演小鹿
    要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小鹿一瘸一拐地來到門外沒見到玫瑰花的情景。提示學生可將作者的敘述性語言轉化為人物的獨白,在表演中揣摩小鹿的心理。
    要細心揣摩小鹿玫瑰花的心情。提示學生可以將小鹿的心理活動用語言表演出來。
    表演小鹿聽到了黃鶯和微風的述說后高興的樣子,體會他心情的變化。
    指導演鹿弟弟
    鹿弟弟心情有什么變化?(由“惋惜”到“也高興地笑了”)玫瑰花開的時候,雖然小鹿自己沒有看到,但是花兒給大家?guī)砹嗣利惡涂鞓?。因此,他感到高興,覺得這玫瑰花沒有白栽。
    指導演黃鶯和微風
    表演黃鶯和微風說的話要用什么樣的語氣?(贊美)體會黃鶯和微風欣賞到玫瑰花時的快樂。
    假如小鹿種的是迎春花或者別的花,黃鶯和微風會怎么對小鹿說呢?查查有關資料,再替黃鶯和微風寫幾句臺詞。然后可按自己編的內容,進行分角色對話或表演。
    1.開火車認讀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認讀“我會寫”中的12個生字,讀準字音。
    2.擴詞練習,看誰組得多。
    3.想辦法記憶字形。
    4.指導書寫。
    (1)學生認真觀察,聯系已有的知識,進行遷移式的書寫指導。如,燒――澆,躲――躺,由――抽,射――謝,歌――哥,別――拐,青、爭――靜。
    (2)結合上學期學過的“游、倒、啊”等字,再次強調這類字的書寫要點:三個部分要盡量寫得瘦長。
    (3)“微”字中間有一短橫,下面的“幾”字要變彎鉤為提;“骨”字上邊中間是橫折,下邊的“月”字變撇為豎;“漸”字中的“車”下面要變橫為提,比順為先豎后提。
    5.學生書寫,老師行間指導。
    1.詞語積累。
    嫩綠 濃密 惋惜 終于 漸漸地 靜靜地
    2.完成課后“我會讀”的練習。
    (1)展示讀詞語和句子。
    (2)仿照例句,進行擴展練習。
    6教師提示表達的順序可以靈活,如:“銀杏葉像扇子?!币部梢哉f成“扇子像銀杏葉?!?BR>    7 小組交流,口頭補充句子。
    8 擴展:你還發(fā)現哪些事物之間非常相似?請用“……像……”的句式說說。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五
    本篇課文以“樹根”為題,寫了人們對它的不同態(tài)度:老太太把它抱回家做柴燒,木匠認為它可以做成小凳,而藝術家卻把它做成了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表明普通事物中往往蘊含著美的價值。啟迪人們學會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
    (1)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終于”在課文中的意思。
    (2) 懂得去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
    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去發(fā)現、總結課文內容。
    使學生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蘊含著美的價值,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背誦課文
    懂得普通事物中往往蘊含著美的價值。
    小黑板 、課件
    1. 教師演示課件:
    這是一棵普通的樹根,被人丟棄在荒野上,很久很久沒有人理睬,可是有一天,它被人撿起來,從此,命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2.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
    3. 板書課題:樹根。
    (1) 出示小黑板,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找出答案。
    (2) 指名匯報交流。
    (3) 比賽朗讀。學生評價。
    (4) 指導背誦。
    (1)指名朗讀
    (2)找出描寫藝術家雕刻樹根過程的詞語。理解“仔細琢磨、精心雕刻?!?BR>    (3)句子對比朗讀:體會“終于”在課文中的意思。
    (4)指名背誦。
    (1)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稱贊”
    (3)當人們看到這件優(yōu)秀的根雕作品時,會怎樣稱贊?
    (4)美讀全文,討論課后題:
    老太太、木匠、藝術家的想法為什么不一樣?你贊成哪一個的想法,你的想法是什么?
    (5)背誦全文
    1.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蘊含著美,只要你用美的心靈 去審視他們,你就能發(fā)現美;而我們的雙手,正是創(chuàng)造美的巧手 。
    2. 欣賞作品
    老太太 燒 飯
    木 匠 (用)樹根 做小凳
    藝術家 做根雕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六
    一、教材分析:
    《神奇的鏡子》是一篇描述愛迪生童年時期敢于實踐,運用生活中的發(fā)現――鏡子對光的折射現象大膽嘗試,最終為母親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手術環(huán)境,及時幫助了醫(yī)生,挽救了母親生命的故事。文章行文簡潔、易懂,通篇沒有對愛迪生聰明才智的正面評價,而是通過一件事情的記敘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教學目標
    1。懂得認真觀察、細心發(fā)現的重要意義,激發(fā)愛科學的興趣。
    2。認識14個生字,認識1個部首,會寫8個字。
    3。理解父親在整件事情中的情感變化,體會小愛迪生在救護母親中的作用。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復述課文內容。
    三、教學重難點
    這是一篇生動的記敘文,從始至終作者沒有一句直接贊揚愛迪生的話,但是在一面面明晃晃的鏡子后面隱藏的卻是小愛迪生勇敢嘗試、聰明細心的才智,所以這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知道鏡子有什么用途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文章就和鏡子有關。(板書課題)
    2。質疑:讀了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中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生字標出來。
    2同桌互讀互查,糾正讀音。
    3。 。老師出示詞語,交流識字方法。
    “檢”與“撿”要相區(qū)分,可以做動作。
    “決”與“快、塊”要相區(qū)別,可以組詞。
    “醫(yī)”的部首三框是本課中的新知識,要落實,并且要指導書寫這個字,要注意筆順(書上有)
    4 。課件出示詞語,(包括課后的讀一讀),進行“開火車”或“奪紅旗”游戲,分組競賽認讀詞語、生字。
    5。聽老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注意聽準字音。。
    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相機介紹課前了解的愛迪生生平及其發(fā)明。
    師:看,愛迪生多了不起啊!他的一生有20xx多項發(fā)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發(fā)明,這在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因此他被譽為世界發(fā)明大王。(課件出示課文最后一段)那么這句話誰會讀?為什么這么讀?(帶敬佩的口氣)
    齊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開火車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想,愛迪生為什么要救媽媽?他的媽媽怎么了?
    學生會說得了闌尾炎,接著就請學生說說對闌尾炎的了解。
    二、朗讀感悟課文
    1、默讀第2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媽媽當時處境十分危險的句子?
    課件出示第二段,抓住“直打滾”、“急忙”、“馬上”等詞語感悟媽媽病情的緊急。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2、學習第三自然段(課件出示媽媽躺在病床上的情景)
    (1)過渡:此時此刻,你想對醫(yī)生說什么?
    (2)出示第三自然段,理解句子:醫(yī)生環(huán)顧四周,遲疑了片刻,說:“不行,光線太暗,沒法做手術。”老愛迪生說:“那就多點幾盞油燈?!贬t(yī)生還是搖頭,連連說不行。大家急得團團轉。
    指名讀
    師:難道醫(yī)生和爸爸沒有想辦法嗎?
    師:爸爸想的什么辦法?
    師:醫(yī)生怎么說的?為什么連連說?
    (3)指導朗讀(注意爸爸的著急,醫(yī)生的無奈)
    過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團團轉的時候,小愛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3、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
    課件出示:爸爸一見又急又氣,責怪道:“什么時候了?還胡鬧!”
    師:愛迪生怎么說的?
    課件出示:愛迪生委屈地說:“我,我想出辦法了,不信您瞧!”
    師:誰來讀讀愛迪生的話?你為什么這么讀?(愛迪生這時候是很委屈的)
    想想當你受委屈的時候,你是怎樣說話的?
    分角色,男生讀又氣又急的爸爸,女生讀滿腹委屈的愛迪生。老師導讀
    過渡:愛迪生真的想出辦法了嗎?屋子為什么會變亮呢?我們一起走到媽媽的病床邊看看當時的情景吧?。ㄕn件演示屋子變亮的情景)
    師:此時此刻你想對愛迪生說什么?
    師:這時的爸爸用書上的一個詞形容就是(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就叫恍然大悟。
    師:通過愛迪生想出的好辦法,手術的結果怎樣了呢?齊讀第五自然段
    三、總結
    1、老師想問問大家,愛迪生為什么這么聰明呢?
    2、你看,愛迪生小小年紀就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救了媽媽,讓我們都來夸夸愛迪生怎么樣?
    四、拓展閱讀
    1。把愛迪生小時候孵小雞的故事印發(fā)給學生閱讀。
    2。搜集愛迪生的名言,抄在積累本上。
    3讀短文,回答問題。
    聰明的韓愈
    從前,有位教書先生,他給學生出了一道題:看誰用不多的錢買一件東西能把書房裝滿。學生人人動腦,認真思考。放學后,他們都到集市上去了。
    第二天,有的買來了稻草,有的買來了樹苗――可是誰的東西都沒有把房子裝滿。
    一個叫韓愈的學生走進書房,從袖子里取出一支蠟燭,把它點燃。燭光立刻照亮了整個屋子。先生見了,高興地連聲說:“好!好!韓愈真聰明。”
    (1)教書先生出了一道什么題目?
    (2)學生分別買來了什么?
    (3)誰最聰明?
    (4)你認為什么可以裝滿屋子?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七
    1、學會9個字,會認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了解新式房屋的特點,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激發(fā)學生關注現代科技發(fā)展的熱情。
    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讀文了解新式房屋的特殊功能,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
    二課時。
    1、生字卡片、生詞卡、教學掛圖。
    2、查找收集現代化住宅的資料及圖片,了解我們平常所見的房屋的特點。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默讀課文;識字;學習第1、第2自然段。
    一、問題導入,激發(fā)興趣。
    1、板書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3、梳理問題。
    1、帶著問題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難讀準的字多讀幾遍。教師巡視輔導。
    2、組內自主識字。教師要注意發(fā)現會學習的小組,教學生小組合作的方法。
    3、檢查初讀效果。采用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挑讀等形式,大面積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5、學習課文的1—2自然段。了解新式房屋形狀的特別,并朗讀。
    三、學習生字。
    2、書寫時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瓦”,學生在書上描紅。
    4、在本子上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的3—7自然段,了解新式房屋的特點,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激發(fā)學生關注現代科技發(fā)展的熱情;學寫后面的四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1、認讀生詞。
    二、自主體驗,合作學習。
    1、教師提示。
    2、學生默讀課文第3—第6自然段。(教師巡視,相機鼓勵學生采用自己擅長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3、學生小組交流。
    4、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估計)有的小組在認真地讀相關要介紹的部分;有的小組邊讀邊勾畫重點詞句體會;有的小組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還有的小組讀完后,將有關內容畫出來了。
    5、教師巡視,發(fā)現小組學習好的方法就相機向學生推薦。
    三、多向交流,讀中感受。
    1、談話。
    大家真會合作學習,研究挺認真的!相信你們一定準備好了,我已經等不及,看看哪一組的介紹,可以找到相應的地方讀一讀!
    2、全班交流。
    3、生:介紹的特殊功能是新式房屋的“屋身是一個大型的球形氣墊房,氣墊房可以隨季節(jié)變換而自動伸縮變化”。
    教師引導。你向我介紹的這種新式房屋是不是就像我們到東湖動畫城看到的氣墊城堡,而且它還能隨季節(jié)的變換而自動伸縮變化。(相機板書:隨季節(jié)變換而伸縮變化)。
    夏天能伸,冬天就能縮,這樣的屋身就不會破裂了!多有趣啊!誰還能來介紹一下?讀讀這句話。
    4、學生讀句子。
    (1)生:介紹“那扇既可稱門又可稱窗“門窗”,是用特別的感應材料做成的,能根據天氣的變化調節(jié)室內溫度,相當于一個恒溫器。如果烈日炎炎的夏季來臨,自動感應窗就會立刻行動起來,把室溫調節(jié)在攝氏25度以內,房內涼爽極了”。
    (2)教師引導。這種感應材料做的門窗還真是很特別!
    (出示句子:“如果烈日炎炎的夏季來臨,自動感應窗就會立刻行動起來,把室溫調節(jié)在撮氏25度以內,房內涼爽極了。”)。
    (3)教師范讀這句話,點紅“如果”“就”兩詞。指名學生讀。教師評。
    (4)此時,屋子里的溫度不冷不熱,你仿佛把我?guī)нM了空調房里。夏天,大家進空調房都有什么感受呢?學生交流感受。夏天進空調房很清涼!很舒服!
    (5)教師拿出詞卡“涼爽”,指名學生讀,齊讀。教師評。我已經感受到屋內涼爽極了!
    (6)拓展練說。
    如果在其他的季節(jié),自動感應窗又會有什么反應呢?指名學生說。
    (7)教師小結。
    原來新式房屋就是這樣隨天氣變換而自動調節(jié)溫度的。(相機板書:隨天氣變換而調節(jié)溫度)。
    如果我住進這房屋,就能一年四季感覺到不冷不熱,那簡直太舒適了!這一功能太吸引我了。
    5、生介紹(讀第4、第5自然段)。
    點兒也不必擔心了。這樣的房子多安全呀!誰愿意再介紹一下。
    (2)出示句子“只要風一起……也不會滾動。倘若……根本不會倒塌的?!敝该麑W生讀這句話。教師讀這句話。(將“絕不會”“也不會”變紅)再指名學生讀這句話。教師評。這會讓我感覺到住進這房子更安穩(wěn)了,是根本不會倒塌的?。▽ⅰ案静粫弊兗t)。
    (3)來,想介紹的就一起來介紹吧!
    (4)這樣的房屋住著有什么感覺?(安全)出示句子“你瞧,多安全的'房子!”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這句話。
    6、生介紹的特殊功能是“從屋內往外看風景,要數晴天最美。白云從屋頂飄過,玻璃瓦將它映得五彩繽紛,實在是漂亮極了’。
    (1)這么奇特呀!好,我們就閉上眼睛跟著老師一起到屋內去看風景吧?。ㄏ鄼C板書:從屋內往屋外看風景)。
    (2)播放音樂,學生閉眼想象。
    (3)學生交流自己看到的景象。
    (4)教師評。呀,云彩真漂亮,是五彩繽紛的!
    (5)出示詞卡:五彩繽紛。指名學生讀、齊讀。
    (7)教師反饋。
    聽了你的介紹,這下我可明白了。你真聰明!能聯系前文來學習,真有方法!好美的景象??!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第6自然段。
    (8)播放音樂,師生齊讀課文第6自然段。
    7、整體回歸。
    哎呀,住進這樣的房屋就是一種享受!你們向我推薦的新式房屋的特殊功能可真多!我都很需要。這樣吧,大家就一起讀一讀第3至第7自然段,再給我來個全方位的介紹吧!學生齊讀3至7自然段。
    8、教師交流感受。你們介紹得太吸引我了,這座新式房屋不僅形狀特別,而且功能也很特殊。
    四、指導書寫,培養(yǎng)習慣。
    1、談話。瞧!這些生字娃娃也被吸引來了,它們也想住進這新式房屋。只要你們幫我記住它們,它們就可以住進去了。
    2、出示。新式房屋外有“換、恒、市、狂”4個生字。
    3、學生識記生字。
    4、教師引導。
    在你們的幫助下,生字娃娃終于都住進了新式房屋,它們可高興了!可這些生字還得住進田字格里,那它們在田字格里怎么擺才好看呢?請大家翻開課本第103頁,仔細地看一看!
    5、學生先自己觀察田字格的字,然后在小組內說這些字怎么寫好看。教師巡視,相機引導學生重點從字的結構上去看。
    6、學生描寫生字。發(fā)現哪個字很難寫?
    7、教師邊范寫邊講解。
    8、學生描寫,寫完后在小組內評議。
    五、想象拓展,實踐盾動。
    1、說說你們自己心中的新式房屋是怎樣的?大家可以先在小組內和自己的伙伴說說,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2、學生在小組內試說,相互提出好的建議。
    3、全班交流,指名說。
    4、布置自由練習作業(yè)?;丶乙院?,可以向自己的家人介紹一下;可以查找一下,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新式房屋;可以畫一畫自己心中的房屋設計;也可以寫一寫你自己心中的新式房屋。
    新式房屋。
    形狀特別功能特殊。
    隨天氣變化而調節(jié)溫度。
    隨季節(jié)變化而伸縮變化。
    安全。
    從屋內往屋外看風景。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八
    1、認識本課中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并用“一……就”造句。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區(qū)分形近字。
    投影片。
    教師出示坐井觀天的掛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說一說圖畫的意思,初步感知這個成語的意思,然后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2課《坐井觀天》,板書課題。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標上生字的字音,多讀幾遍。
    2、在小組內讀課文,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好自然段序號,小組長檢查是否正確。
    3、指名讀課文,訂正生字詞的讀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認識生字:
    1、教師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組讀一讀,比一比:誰讀的最正確。
    2、觀看投影片,說一說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寫錯?
    “沿”(第五筆是橫折彎,沒有鉤)。
    “弄”上下結構,上面是個“王”,下面是:橫、撇、豎。
    “錯”左右結構,左邊是:金字旁,右邊是: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
    “渴”與“喝”怎樣區(qū)分?(“渴”需要水,所以左邊是三點水;“喝”要用嘴,所以左邊是口字旁)。
    3、自己讀一讀詞語,然后教師指讀:
    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別說弄錯。
    4、結合書上的圖指一指,說說“井沿”指的是哪?(井的邊)。
    (三)、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1、自由讀課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讀課文,互查字音。
    3、教師指名讀,比一比,誰讀的正確、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讀句子,想想:這兩句話有什么共同點?
    投影片:我一抬頭就看見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共同點: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邊的動作出現,必然就會有后邊的行為。
    2、自己用“一……就”說句子,互評互改。
    (五)、指導生字書寫。
    1、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況。
    2、練習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寫字頭,教師進行評價。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坐井觀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導學生看問題要。
    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
    2、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以及插圖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
    1、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
    2、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懂得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道理。
    投影片(插圖)。
    說說“觀天”是什么意思?你們有沒有看過天呢?聯系你的生活實際說說,天給你的印象是什么?(大、美、藍……)。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坐井觀天”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讀,說說故事里都有誰,它們在什么地方就什么問題爭論起來。(青蛙和小鳥在一口井處就天到底有多大爭論起來。)。
    板書:有多大?
    青蛙在什么地方?(井底)。
    小鳥在什么地方?(井沿)。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天有多大?輕聲讀課文,找一找小鳥用什么詞來形容天。(無邊無際)請你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2、讀讀這句話,說說你對這個詞怎樣理解。鼓勵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上文提到的小鳥“飛了一百多里”等方面來理解。
    3、指導學生有語氣的朗讀這句話:小鳥非常自然。
    4、青蛙認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投影片:上有插圖和青蛙的話:“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
    讀一讀,說說你有什么體會。然后練習朗讀,體會青蛙的語氣:非常自信。
    5、青蛙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指名讀第六自然段,說一說。
    投影片:配有青蛙的圖和它說的話:“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BR>    讀一讀,談談你的理解。青蛙為什么會錯了?錯的原因是什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談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讓學生認真聽,進行相互補充。)。
    6、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練習分角色朗讀二——七段,做到正確、流利、有語氣。
    (三)整體綜合:
    1、展開想象,說一說: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先自己練習。
    說,組織好語言再回答)。
    (對自己的無知和自以為是感到慚愧,
    不再只憑自己所見到的一點來片面看問題,
    ……)。
    2、讓學生自愿結合,有語氣的朗讀課文,如果愿意,可加上動作進行表演。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進行評價。
    2、說一說學習這個成語故事的感受。
    有語氣的朗讀課文,家長進行評價。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九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熱愛春天,愿意去觀察,發(fā)現。
    教學重、難點:
    認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所表達的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生字卡、課件。
    二課時。
    (一)
    播放早春的課件,學生說說早春的特點。
    師: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們必須留心觀察,才會發(fā)現春天的蹤跡。當我們發(fā)現春天的時候,心里一定會蕩起一陣驚喜,體驗到發(fā)現的快樂。讓我們先讀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發(fā)現了什么。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注意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在小組里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記住生字。
    3.小組派代表匯報本組認識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4.口頭擴詞,看誰最能干。
    1.讀著課文,你感受到“我們幾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帶著這個問題讀第二自然段。
    2.讀第三自然段,能讀出什么?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樣的?帶著這個問題反復讀課文,從找春天的過程中感悟春天,體會找春天的樂趣,體驗發(fā)現的快樂。
    4.帶著欣喜的心情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
    可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挑戰(zhàn)讀。
    播放輕音樂,創(chuàng)造想象的氛圍。師生一起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
    1.同桌抽讀生字卡。
    2.有感情、流利地朗讀課文。
    1.展示讀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說說自己讀后的體會。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梢宰x讀背背,可以讀讀抄抄,也可以試著默寫。
    3.背誦課文。
    4.個別抽背。
    1.認讀生字。
    2.擴詞練習。
    3.重點指導“溪、搖、躲、躲”四個字,注意提示和范寫容易寫錯的筆畫和部件。
    4.學生練習。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學生畫出自己在春天里的發(fā)現,然后寫一兩句贊美春天的句子。
    六、實踐活動。
    選擇適當的時機,讓學生到野外實地觀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下自己發(fā)現的春天,可以從氣候、植物、動物、人們的活動等方面的變化著眼進行觀察。
    2、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1、掛圖生字卡片小黑板
    2、查找資料,了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情況。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找春天》后,我們發(fā)現了春天剛來到時的一些景物,如,小草從地下長出來,稀稀疏疏的。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看看同學們對春天能不能有新的發(fā)現。
    1、自己讀讀兩首古詩。
    2、指名讀古詩,讀后評議。
    3、出示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掌握字音。
    重點字音:榮宿籬疏
    4、再讀古詩,讀正確、流利。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圈出不懂的詞語,試著自讀自悟。
    2、小組朗讀
    個別讀和齊讀結合,看看哪個小組讀得最好。借助插圖感知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情感和朗讀的節(jié)奏感。隨機解決學生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如,結合“歲月、歲歲平安、辭舊歲”等詞語理解詩中的“歲”(“年”的意思),結合“奔走相告”、“走馬看花”等詞語理解詩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組賽讀
    注意鼓勵有個性的朗讀。
    4、教師范讀
    (1)讀〈〈草〉〉的第一行,語氣舒緩,表現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遼闊;第二行突出“枯”、“榮”,感覺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語調稍揚,顯示野火的無情和野草的頑強;第四行語調平穩(wěn)有力,表現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兩行是幾筆淡淡的素描,朗讀時語調可平穩(wěn)柔和,快慢有致,渲染農村寧靜、柔美的環(huán)境氣氛;第三行用歡快、跳躍的節(jié)奏表現兒童奔跑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悅心情;第四行“無處尋”讀得慢而穩(wěn),表現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5、學生美讀
    (1)朗讀〈〈草〉〉時,腦子里要浮現出野火焚燒枯草和春天野草復生的畫面。
    (2)朗讀〈〈宿新市徐公店〉〉時,想象:金黃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撲蝶的兒童在菜花叢中東找西尋,分不清哪是黃花,哪是黃蝶。
    6、暢談發(fā)現
    你對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長情況有什么新的發(fā)現?你對暮春時節(jié)的景象有什么新的發(fā)現?讓學生自由討論,自主發(fā)現,自由表達。
    ,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7、啟發(fā)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春光無限好;春天具有無窮的樂趣!
    8、朗讀兩首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感情。
    9、利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給第二首詩編個故事。
    1、練習背誦兩首詩。
    2、讀讀記記〈〈草〉〉原詩后四行的內容。
    3、抄寫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動。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十
    1、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3、學習自主策劃秋游活動。
    4、樂于學習,樂于展示。
    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自主策劃秋游活動。敢于展示。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
    1、發(fā)現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1)激趣:今天我請了一些老師教我們識字,他們是誰呢?
    課件出示:郊、枝、籠、球、帆、梨
    學生邊讀邊組詞。
    引導:由這些學過的熟字做老師,教我們識新的字。他們是怎么教的呢?
    請你讀完書后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小組的伙伴們。
    讀書討論,發(fā)現識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2)課件出示帶拼音生字:交、支、龍、求、凡、利
    用各種形式認讀、正音。課件隱去拼音。再認讀。
    (3)識字游戲“漢字媽媽找娃娃”。六個學生手執(zhí)“郊”等六個字,當漢字媽媽,另六個學生手執(zhí)“交”等六個字,當漢字娃娃?!皨寢尅迸e字先說:“我是‘郊’字媽媽,我的娃娃你在哪?”“娃娃”舉字說:“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橋’去了?!?BR>    2、發(fā)現漢字的特點(許多字偏旁相同),寫相同偏旁的字。
    (2)課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內分別有一組字:“植橘橙”“脖胳膊”“蒼菊著”“字宜察”
    (3)學生認讀、討論,按偏旁歸類認識。
    (4)屋子太大,漢字娃娃太少,請你給它們的家再添幾個漢字娃娃,看誰添得多,添得對。
    (5)學生互教互學,再書寫。
    (6)借助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寫的字,進行評議。
    1、讀詞語。
    (1)自己先讀幾遍。
    (2)找伙伴讀,讀給伙伴聽,互相正音。
    (3)看多媒體圖片,找相應詞語貼于黑板,當小老師帶讀。
    2、朗讀背誦兒歌。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現在已經是秋天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讓我們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走進秋天的田野、果園。
    (2)課件展示:秋天田野、果園風光。
    (3)看到這些,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4)請帶者美好的感受讀一讀《秋天到》這首兒歌吧!
    (5)讀給同伴聽,互相正音。
    (6)指名讀,小組競賽讀。
    (7)教師指圖畫引讀。
    (8)試著背誦。
    (9)抽查背誦情況。
    1、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每天都與“秋天”做朋友,我們積累了秋天優(yōu)美的詞語,朗讀了秋天優(yōu)美的詩文,還找了秋天,畫了秋天,大家更盼望有一次秋天的旅行。今天,我們就成立幾家“旅行社”,為我們的秋游各做一個計劃。一個小組就是一個“旅行社”。哪家的計劃做得好,我們就采用哪家的。評一評,誰是最佳“旅行社”。先請每個“旅行社”給自己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2、挑選景區(qū)。
    (1)分組商議:第一步應該決定到哪兒去,去干什么。
    各“旅行社”把自己收集的秋游資料拿出來,先分別說說自己的建議,然后
    大家再討論,到底去什么地方,可以開展哪些活動,最后選一個代表發(fā)言。教師深入小組指導,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及談話態(tài)度。
    (2)全班交流:各組代表上臺說本組設想,可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做輔助說明。
    3、商討出游注意事項。
    (1)談話激趣:從秋游的地點、線路、活動安排來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過,秋游出發(fā)前,你們還應該提醒游客們要做好哪些準備呢。下面,再比比哪個“旅行社”替游客想得最周到,會寫的可以寫出來。
    (2)學生討論并說(寫)秋游準備,教師深入參與太論并提示要點。
    (3)采用“游客提問、導游回答”的形式從“衣、食、住、行、知”五方面談秋游準備。
    4、總結。
    (1)總結:各“旅行社”通過研究討論,為我們的秋游活動出謀劃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們將選定一個方案,快快樂樂地去秋游。其他的方案我建議送給一年級的小朋友,供他們安排秋游活動時參考。
    (2)頒獎:給“最佳旅行社”頒獎。
    (1)總結式導入。
    (2)課件展示:“我們的作品”。學生評論。
    (3)建議學生用多種形式把眼中的秋天展示出來,布置出一間秋天的教室。
    (4)開一個“秋天來到我們班”的展覽會。備注
    我的發(fā)現
    郊——交(立交橋)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帆——凡(平凡)
    籠——龍(龍燈)梨——利(順利)
    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我會寫:植橘橙_______脖胳膊_______
    蒼菊著_______字宜察_______
    我會讀:娃娃胳膊光盤名片旅游團
    山峰巨石楓樹菊花風景區(qū)
    翠鳥甲魚高粱橘子降落傘
    勤勞觀察認識尤其奇形怪狀
    教學后記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效果較好。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十一
    1、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冕的畫畫得那樣好,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段。
    3、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新詞。
    一、揭題質疑。
    1、師: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學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釋疑。
    1、帶著以上師總結的問題自由讀課文。
    要求:(1)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次,讀準字音,并聯系上下文想想字義。
    (2)讀通課文。
    2、檢查反饋學習情況。
    (1)重點正音:神、省、傍、平。
    (2)指名分自然段讀。
    3、釋疑。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看圖激情。
    出示課件
    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生:美麗的荷花、荷葉上的水珠、王冕在牛背上……(學生紛紛發(fā)言)
    師:請你們再帶著這些問題讀讀課文。
    師:你覺得這些荷花怎么樣?生:哇,荷花好美?。。ń處熣n件顯示美麗的荷花。)
    師:你能說說這荷花美在哪里嗎?
    生:多個學生說(略)
    四、指導學文。
    生:第2段。
    師: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第2段。邊讀邊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
    師:請你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并說說理由。
    生:大雨過后,一片陽光照得滿湖通紅。
    師:你真能干?。ㄔ佻F句子及句中所描寫的`畫面。)
    什么叫“滿湖通紅”?為什么會滿湖通紅?
    生: 湖里有十來枝荷花,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師:(微笑點頭)你找得真準!(再現句子及句中所描述的畫面。)
    師生:品讀句子。
    (1)比較句子:花瓣上清水滴滴,荷葉上水珠滾來滾去。
    花瓣上有清水,荷葉上有水珠。
    你認為哪句好?為什么?
    (2)出示插圖,邊讀邊體會雨后湖面、荷花、荷葉的美麗。
    (3)想象說話。圖上的蜻蜓會對荷花姐姐說些什么?
    (4)小結。是?。∵@些美麗的荷花在雨后的晴天,在通紅湖水的襯托下,構成了一幅極為奇妙的畫。
    師:王冕看到這么美的景色,怎么做?
    (1)理解“出神”。
    (2)該怎么讀好這句話?
    五、小結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十二
    1、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認識生字15個,會寫字8個。
    2、能有感情的分角色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懂得自立的重要性,養(yǎng)成從小不依賴父母,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習慣。
    2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動物中誰森林之王嗎?它為什么能被封為森林之王呢?(板書課題:小獅子)
    2、初讀課文。
    二、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的讀讀課文。
    2、畫出不認識的字。
    3、學生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自學不認識的字。
    4、學生匯報:通過自學。
    5、你認識了什么子?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認識的?
    6、學生認讀詞語:獅子、懶洋洋、曬太陽、練功、原來、飯來張口、一輩子、享福、勸告、依賴、必須、憑著、滾、咬、何必、抬起頭(指名認讀——學生領讀——齊讀)
    7、生字游戲
    三、熟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認真聽,
    3、并標明自然段。
    4、小組比賽讀課文,
    5、請學生當評委。
    6、課堂評價
    1、兩人一組拿生字卡片,相互測試。
    2、練寫田字格的生字。
    一、復習
    1、聽寫生字。
    二、精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思考:你認為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獅子?說說你的理由。
    3、四人一組交流交流。
    4、學生匯報:(學生可能會用以下詞語來形容這只小獅子:懶惰、知錯就改、勤奮、聰明、聽話、自立、真正等)
    5、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點撥:(主要是圍繞“知錯就改”和“真正”這一主題來展開學習)
    (1)小獅子剛開始有什么表現?他為什么不練功?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2)理解“飯來張口”
    (3)分角色讀課文1——6自然段。
    (4)后來,小獅子又是怎樣做的?他為什么能這樣做呢?
    (5)女同學讀獅子媽媽說的話。
    (6)聯系課文理解:什么樣的獅子才是真正的獅子?
    三、課外延伸
    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真正的小學生應該是怎樣的呢?
    四、課堂評價
    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看讀得怎樣?是否能背。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十三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了解燕子、青蛙和蜜蜂等小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一、提問導入。
    1、當冬天天氣越來越冷的時候,人們是怎么防寒的?
    3、板書課題。
    1、提出自學要求,生自讀課文。
    (1)根據拼音試讀課文,給各自然段標上序號。
    (2)畫出生字詞,聯系上下文初步理解產,部分詞語的意思。
    (3)根據下面的意思把課文分為三部分。
    天氣漸漸涼了,小動物聚到一起商量過冬的事。
    小燕子青蛙蜜蜂各自談過冬的方式。
    它們相約第二年春天相見。
    2、檢查自學情況。
    (1)這篇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
    (2)哪幾個自然寫小動物過冬的方式?
    3、學習第一部分的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刮商量跳舞聚指名拼讀。
    (2)理解生字詞。
    刮,三拼音,領讀,商量,量讀輕聲。領讀,意思是交換意見。
    聚是集合在一起。
    (3)指名拼讀生字詞。
    (4)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4、學習第二部分的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暖和接著哥哥鉆趁妹妹藏巢夠。
    (2)指名按拼音拼讀生字詞。
    (3)提問: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
    (4)理解生字詞。
    暖和,不冷也不太熱。
    (5)指名朗讀第二部分,結合正音。
    5、學習第三部分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約定第二年相見領讀。
    (2)提問: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
    約定,經過商量而確定。
    (3)指名朗讀第三部分。
    三、課堂作業(yè)。
    1、習題3,讀讀抄抄再聽寫。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提問。
    1、聽寫詞語:商量暖和哥哥第一動物。
    2、《小動物過冬》介紹了哪幾種小動物的過冬的方式?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部分。
    (2)指名口述插圖意思。
    (3)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過渡:它們是怎樣過冬的呢?讓我們來——。
    2、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二部分,想一想:寫小燕子青蛙和蜜蜂過冬方式,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2)指讀第三自然段。
    小燕子怎么過冬?
    為什么?……也……、……還有……表示說的是幾個方面?練習有這兩個句式說話。
    指名兩人分角色朗讀小青蛙的話。
    (4)蜜蜂怎么過冬呢?
    (5)填空。
    冬天來了,小燕子飛到_______,因為那兒______。青蛙______。小蜜蜂吃藏在______里的_____。
    板書:
    燕子飛往南方(遷徏)。
    青蛙鉆到土里(冬眠)。
    蜜蜂蜂巢藏蜜(備糧)。
    (6)指名口述幾種小動物過冬的方式。
    3、學習第三部分。
    (1)它們作出了什么決定?
    三、作業(yè)。
    想一想:除了這篇課文介紹的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你還知道哪些?
    第三課時。
    一、總結談話。
    1、學習了《小動物過冬》,我們懂得了小燕子青蛙蜜蜂是怎樣過冬的?
    2、你還知道動物過冬的哪些方式?請你給大家說一說。
    二、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商,下面是口。
    第,第十筆寫在豎中線上。
    暖,爫下面是橫。
    2、其他要描紅的字。
    物,共八筆,牜第四筆是提。
    鉆,钅是豎提。
    量,先寫豎。
    3、練習描紅。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1、默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2、開展討論,掌握感情基調。
    3、小組練習朗讀。
    4、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后評議。
    四、課堂作業(yè)。
    1、用下面的偏旁組字。
    竹()()()艸()()()。
    牜()()()扌()()()。
    目()()()日()()()。
    2、繼續(xù)分角色朗讀課文。
    板書:小動物過冬。
    燕子飛往南方(遷徏)。
    青蛙鉆到土里(冬眠)。
    蜜蜂蜂巢藏蜜(備糧)。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十四
    1.正確認讀12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戈壁灘上的古長城,感受到這里今昔的巨大變化,了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熱愛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
    1.識字學詞。
    2.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讀書興趣,品味語言,感受課文的內涵。
    識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簡單交流對長城的了解和認識。然后,出示課件,感受八達嶺長城的宏偉壯觀。
    2.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借助漢語拼音、請教學生和老師等辦法,讀準字音。
    三、由扶到放,認讀生字。
    1.出示帶漢語拼音的生字詞,學生認識哪個讀哪個,充分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讀生詞。
    3.去掉拼音,學生認讀生詞。
    4.認讀單個生字。
    5.通過游戲鞏固識字。
    四、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自讀。
    2.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教師指導學生邊朗讀邊感悟。
    五、配樂朗讀,深化體驗。
    教師激情引讀,師生共同配樂朗讀全文。
    六、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教師展示“弓、戈、兵”三個字的演變過程。
    七、布置作業(yè)。
    1.搜集漢字“故事”。
    2.搜集有關長城的其他資料。通過錄像,提供生動的視聽形象,形象感知長城的氣勢,激起學生對長城的向往之情,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同時激發(fā)學習興趣,為更好地學習課文作鋪墊。
    看過錄像以后學生會不自覺地產生讀的愿望和興趣。教師及時提出讀準字音的要求,體現識字和閱讀的整合。
    3.引導學生養(yǎng)成隨時隨地在生活中識字的意識和習慣,充分利用無處不有的識字資源。同時,防止“零起點”,充分利用學生資源,讓學生在合作中互補識字。由扶到放,反復強化認讀,鞏固識字。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讀好課文。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邊朗讀邊感悟課文內涵。讓學生在音樂中回顧全文,細細回味,感受古長城的滄桑巨變。)
    4.漢字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充分利用漢字字形的演變進行識字教學,提高識字效率的同時,以此為窗口,使學生了解祖國的燦爛文化。由古長城的變遷過渡到古漢字的演變,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第二課時
    一、背誦課文。
    1.誦讀全文。
    2.怎樣背才能背得快呢?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練習背一背。
    3.自由練習。
    4.比賽背。
    二、鞏固識字。
    1.卡片認讀生字。
    2.交流漢字“故事”。
    3.指導書寫田字格里的10個字。
    重點指導“戈、藍、容、兵”。
    三、拓展延伸。
    1.交流長城的其他資料。
    2.再次感受本課語言的魅力,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3.了解漢字“故事”,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漢字的“生命”,使學生帶著情感書寫祖國的漢字。
    4.指導書寫時,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應該注意的間架結構、筆順筆畫等,注重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
    5.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6.以課文為引子,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板書設計:
    兩千多年前高長
    人喊叫,馬嘶鳴
    戰(zhàn)爭激烈
    戈壁灘上的古長城
    現在變矮
    樂滋滋慢悠悠
    和平幸福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十五
    1.通過學唱歌曲《找春天》,感受春天的歡快氣氛,培養(yǎng)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世界的能力,了解與音樂有關的民俗文化。
    感受春天的歡快氣氛。
    教學難點
    正確地表現切分節(jié)奏。
    教學過程
    小朋友,喜歡春天嗎?今天我們要學一首新歌《找春天》,現在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看看春天是什么樣子地。同學們隨《出發(fā)》的音樂一齊表演。(過大橋、爬山坡等)
    同學們目的地到了,你們看到了什么呢?(點擊課件“春景”)小組討論后交流。
    師:誰把歌詞朗誦一遍。(點擊課件“歌詞”。)
    學生活動: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師:在燦爛的陽光下,五彩繽紛的花朵盛開著,樹林里小鳥啾啾地唱著歌,小河里,魚兒快活地在游來游去,這是多么美麗的春天??!我們來聽一聽《找春天》這首歌好嗎?(點擊課件“音樂”聆聽《找春天》。)
    過度語:我們也來用美妙銳耳的歌聲唱一唱吧!
    學生活動:隨音樂哼唱《找春天》的旋律。
    過度語:同學們唱的真好!同學們想一想,‘小魚兒’、‘柳姑娘’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現呢。(生答)
    過度語:我們一起唱一唱吧!
    教師教唱《找春天》
    學生活動:隨琴唱《找春天》
    過度語:同學們能用更美的聲音表現這首歌嗎?
    學生活動:有表情的歌唱《找春天》
    師:同學們高興地唱著歌,找到了美麗春天,你們還想干什么?
    生:表演《找春天》。
    師:我們該怎樣表演呢
    學生活動:以小組為單位為《找春天》設計動作。
    師:現在就讓我們高興地唱吧、跳吧!
    學生活動:學生隨音樂表演《找春天》。
    師:同學們,美麗的只有春天嗎?冰雪晶瑩的冬天,熱情如火的夏天,豐收喜慶的秋天,都是很美麗的。小朋友們如果有興趣,課后可以編唱找冬天、夏天、秋天的歌。
    今天,小朋友找到了美麗的春天,并用自己動聽的嗓音表現了春天歡快的氣氛。其實我們的生活也像這春天一樣甜美,小朋友們讓我們再次唱著《找春天》回家吧?。▽W生邊唱歌邊出教室)
    【課后反思】:本節(jié)課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大自然中,找到了蓬勃生機的春天,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也提高了學生觀察、審美和創(chuàng)作的能力。同時,讓學生自主選擇,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再一次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十六
    1.會認16個生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了解小于連的英雄行為,學習他那種勇敢機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美好品質。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于連的英雄行為。
    難點:掌握本課8個會寫字。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2課時。
    第一課時
    1.理解課文內容,明白“為什么稱于連為小英雄”這個問題,并產生向他學習的感情。
    2.學會講這個故事。
    3.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故事內容,知道為什么稱于連為小英雄。
    2.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小英雄于連聰明機智,遇事果斷的品質。
    教具過程:
    一、看圖導入,引出課題。
    2.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
    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圖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樣子的嗎
    (這個小男孩有一頭卷發(fā),一個翹起的鼻子,顯得很調皮。他光著身子,正在那兒撒尿呢。)
    教師補充(這是一座小男孩的銅像,有著可愛笑容的小男孩叉腰挺肚,旁若無人地撒尿,只不過撒出的可是潔凈的自來水,還有每年狂歡節(jié)中的一天,撒出的不是水,而是最上等的啤酒,大家在這一天都會爭先恐后地爭飲小童撒出的啤酒。為了怕這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在冬天著涼,還有世界各國致贈的精美服裝,現在都保存在當地博物館當中。這個孩子叫于連,是比利時人。在比利時,人們都稱他為小英雄。)
    板書課題:小英雄于連
    3.齊讀課題。
    二、質疑。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歸納學生的疑問,老師課件演示。
    小英雄于連什么樣
    為什么稱于連為小英雄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自己出聲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遇到不會的字,查看生字表的讀音。
    標出課文的自然段。(五個)
    指名讀課文,糾正字音。
    全班齊讀,檢查字音。
    說一說,通過初讀課文,你了解了哪些問題
    (兩個問題:于連的樣子和人們?yōu)槭裁匆爝@座銅像。)
    四、深入了解,解決疑問。
    學習第一自然段。
    自己讀第一自然段,把描寫小男孩于連樣子的語句用“——”畫出來。
    1.匯報。
    電腦演示圖片。
    指導朗讀。(讀出小男孩調皮的感覺。)
    學習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過渡:人們?yōu)槭裁匆爝@座銅像呢我們接著學習。
    指名接龍讀這個故事,把描寫當時情況很緊急的句子找出來或自己總結出來。
    介紹比利時布魯塞爾這個城市的大概情況和當時的歷史背景。
    這時,于連看到了,有什么想法,又是怎樣做的請用"~~~"畫出來。
    討論:比較前兩種方法,為什么說于連的撒尿辦法從中你覺得于連是個怎樣的孩子
    指導朗讀。(讀出表現于連品質的語氣。)(課件演示,在一些重點詞語下加重音符號。
    學習第五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
    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請學生講這個故事,注意語言流利,通順,神態(tài)大方,自然。其他學生注意禮貌,認真聽。
    出示生字,新詞卡片,指名認讀后全班齊讀。
    英雄豎立塑造男孩歡聲雷動
    二、自主識字。
    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識記生字。
    同桌兩人互相說說記字的方法。
    全班匯報交流。
    二年級語文下教案篇十七
    《不用嗓子的歌手》是語文s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中的一篇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小黃鶯組織森林合唱隊,詳細說明了蜜蜂、青蛙、蟬的發(fā)音方式。告訴我們,它們都是不用嗓子的歌手,文章以對話為主要形式,內容富有童趣,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讀懂文章內容,了解小動物奇妙的發(fā)音方式。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yǎng)求知的興趣。
    3、會讀、寫本課的生字,積累詞句,括展知識。
    學習生字詞,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小動物有趣的發(fā)音方式。
    一、歌聲激趣,談話導入:
    板書課題不用嗓子的歌手。
    2.生質疑:多奇怪哦,看著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提出來?
    生思考并交流。
    3.師歸納:同學們真會動腦筋,老師把你們的問題歸納成以下兩個問題:(出示課件,指名讀問題)。
    (1)課文中提到哪幾個不用嗓子的歌手?
    (2)這些歌手都是怎樣唱歌的?
    讓我們帶著這兩個問題來學習課文。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一支歌自然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歸納問題為理解課文做鋪墊。)。
    二、檢查預習,引導質疑:
    1.生小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自然段。
    誰來說說這篇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指名回答)。
    2.師出示字詞卡片:檢查要求會認的生字、詞!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讀課文的熟練程度,并引導學生討論學習課文設計到的問題,逐步鍛煉學生初步的自學能力)。
    三、品讀重點,讀中生情: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用劃出文中不用嗓子的歌手都有誰?
    4.指名回答,師板書:小蜜蜂、小青蛙、蟬(知了)。
    5.師提出要求:回到四人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完后討論學習,用~~~~劃出課文中這些不用嗓子唱歌的歌手都靠什么唱歌的句子!我們看看哪組同學讀得認真,找問題找的準,讀完劃出的請坐起來。
    生在四人小組:先讀課文,再討論師提出的問題,用~~~~標出。
    6.生匯報討論結果,師隨機板書。
    (1)小蜜蜂嗡嗡嗡靠翅膀振動發(fā)聲的。(從哪段知道的?)指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生回答:熱情、友好的語氣。生試著讀,師范讀、齊讀。
    指名帶動作模仿讀第二自然段。
    (2)小青蛙呱呱呱靠聲囊發(fā)聲的。(指名回答,師相機板書)。
    師問:a、小青蛙發(fā)出什么聲音?文中怎樣形容青蛙的歌聲的?
    b、所以小黃鶯稱贊說什么?這時小青蛙也笑了,說的話應讀出什么樣的語氣?(指名讀出語氣)。
    (3)蟬吱吱吱靠肚子上的彈性的透明薄膜振動發(fā)聲的。
    7.大家都見過蟬了沒有?我們這很少見。南方白天一般很多見,出示課件。(相機介紹關于蟬的知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感悟課文內容,并從中體會到大自然的奇妙,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仿說訓練:
    (指名按自然段敘述方式進行仿說)。
    9.小黃鶯去找金嗓子歌手,而現在聽了不用嗓子也能發(fā)聲的青蛙、蜜蜂、蟬各自的介紹。這時他可能會說些什么呢?(指名回答)。
    過渡:這些歌手唱歌的方式多奇妙呀!大家想聽到他們的歌聲嗎?
    10.下面我們請幾位朗讀小能手讀下面幾個句子!
    (出示課件)指名讀出語氣!
    11.這三個句子中出現了三個表示聲音的詞,讓我們感受到歌聲就在耳邊,你還能說出一些表示聲音的象聲詞語嗎?(指名說詞語)。
    12.讀了這篇課文,聽了歌手的歌聲和各自的介紹,你覺得小黃鶯剛開始對蜜蜂、青蛙、蟬的稱贊準確嗎?你能幫小黃鶯對這些歌手重新做出準確的評價嗎?(指名上臺填寫或口頭填)。
    出示課件:(1)、小黃鶯聽了蜜蜂的歌,稱贊說:------------------!
    (2)、小黃鶯聽了-------的歌,稱贊說:------------------!
    (3)、---------聽了-------的歌,稱贊說:------------------!
    (4)、臺下的觀眾聽了合唱隊的歌聲,稱贊說:---------------!
    13.分角色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領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模仿課文中的描寫方式,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
    五、展示交流,進行小結:
    14.展示交流搜集資料:
    你還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小動物唱歌的形式?(學生展示交流搜集到的相關資料,師進行肯定與鼓勵)。
    15.進行小結:
    大自然太奇妙了,我們大家要愛護大自然,要留心去觀察大自然,你一定還會有更奇妙的發(fā)現。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給他們搭設展示的平臺,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小結使內容完整)。
    16.板書設計:
    小蜜蜂嗡嗡嗡靠翅膀振動發(fā)聲的。
    小青蛙呱呱呱靠聲囊發(fā)聲的。
    蟬吱吱吱靠透明薄膜振動發(fā)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