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優(yōu)秀15篇)

字號:

    總結(jié)能夠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有利于個人成長和職業(yè)發(fā)展。在寫總結(jié)時,我們要注意用詞準確、簡明扼要,避免冗長和啰嗦的表達。失敗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從中吸取教訓,不斷向前。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一
    1.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掌握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2.使幼兒能熟練地說出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zhì),及合作互助、創(chuàng)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1.5的分成ppt。
    2.數(shù)字、點子、實物卡片。
    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1、師生討論5的分成,老師記錄下來。
    小結(jié)5一共有幾種分法。
    師:5有幾種分法呢?對,5有4種分法,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下面我們來看分合號的兩邊,左邊的一部分和右邊的一部分,我們先來看左邊的一部分,你們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規(guī)律,(不會提示1234),是按什么順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就跟小朋友排隊,小個子在前面,大個子在后面一樣,2比1多1,3比2多1,4比3多1,是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我們再看右邊是按什么順序,從大到小的順序,小朋友記住了5的分成一共有4種分法。
    2、鞏固5的分成。
    師:我們一起來看5的分成,如果我們橫過看的話,你們能發(fā)現(xiàn)什么?哪里是一樣的?5分成4和1,只要交換位置5分成1和4,雖然交換位置但是分成是一樣的。老師寫5分成2和3,請小朋友快速的回答我,還可以怎么分呢?5可以分成3和2。小朋友真棒,太聰明!
    1、師:我們一起來玩?zhèn)€“找朋友”游戲,老師這里準備數(shù)字卡片、點子卡片、實物卡片,等會兒每個小朋友拿一個自己喜歡的卡片,貼在身上,去找你對應的好朋友,好朋友的卡片和你的卡片合起來要是5,知道了沒有?數(shù)字卡片的小朋友找數(shù)字卡片,點子卡片的小朋友找點子卡片,實物卡片的小朋友找實物卡片。找到好朋友一定要看一看,你跟好朋友的卡片合起來是不是5。
    2、找不一樣的好朋友,合起來是5。
    3、小朋友還想不想玩呢,我們到外面一起去玩好不好?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二
    哪些是寫1排的,老師送你們一個大大的1排給你們,哪些是寫2排的,老師送你們一個大大的2排給你們請小朋友把筆和紙放回盤子里,數(shù)一數(shù)每排座位都有幾張椅子?請問你是坐在幾排幾座?請所有5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4座的小朋友點點頭,清所有3座的小朋友揮揮手,請所有2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1座的小朋友舉雙手。
    看!老師手里還有什么字?(座)拿出你的紙記下你是幾座?請小朋友寫座位號時一定要從你這一排的第一個有標記的地方開始數(shù)起。
    請小朋友把你們的紙打開,這就是座位票,請小朋友讀一讀你的座位票。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三
    1.萌發(fā)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了解一次性用品的含義,初步理解節(jié)約資源的意義。
    3.能夠聯(lián)系經(jīng)驗說出生活中減少浪費、節(jié)約資源的行為。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一次性用品”組圖;“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少”圖片;“越來越多”、“越來越少”組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組圖讓幼兒了解并討論生活中一次性用品。
    1.出示組圖“一次性用品”,引導幼兒了解一次性用品的含義。
    2.鼓勵幼兒討論生活中常見的一次性用品。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初步理解節(jié)約資源的意義。
    1.鼓勵幼兒自由討論。
    2.出示圖片“越來越多和越來越少”,師幼共同小結(jié)。
    三、出示組圖幼兒尋找越來越多及越來越少的事物。
    ——還有哪些事物變得越來越多?
    ——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影響?
    四、幼兒自主討論生活中減少浪費節(jié)約資源的行為。
    1.鼓勵幼兒討論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方法。
    2.鼓勵進一步討論生活中減少浪費、節(jié)約資源的行為。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四
    2、了解座位票中“排”與“座”的意義,學會看票,掌握票中能找到準確座位的兩個條件。
    3、能通過手中的票,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與他人大膽交流。
    1、自制電影院座位分布圖。
    2、學具:幼兒人手一張電影票。
    3、情境布置:電影院?;顒舆^程:
    1、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看過電影嗎?看電影前需要憑什么進入電影院呢?
    2、出示電影票,引導幼兒座位票中“排”與“座”的意義,幼兒嘗試根據(jù)電影票上的提示找到電影院座位分布圖中相應的座位。
    (1)教師出示一張電影票,幼兒觀察,引出“排”與“座”。
    (2)教師在黑板上出示電影院自制圖,請個別幼兒上臺嘗試根據(jù)票上的提示找一找電影院座位分布圖中相對應的座位。
    (3)請找準位置的幼兒說出自己是如何找到座位的。
    (4)教師梳理,小結(jié):離屏幕近的是第一排,從前往后數(shù)一共有“幾”排,每排從一邊往另一邊數(shù)的是座。
    3、幼兒再次根據(jù)電影票上的提示找到電影院座位分布圖中相對應的座位。
    (1)請一名幼兒說一說自己希望坐在電影院中的第幾排第幾座。請另一名幼兒幫助其找到示意圖中對應的座位。
    (2)請一名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表達,提前進入電影院找到自己的座位。
    (3)集體驗證。
    4、幼兒集體進電影院對號入座。
    (1)幼兒領取電影票,請幼兒并介紹自己坐在電影院的第幾排,第幾座,并說一說進入電影院后會怎樣找座位。
    (2)教師梳理、總結(jié):根據(jù)電影票的提示先找到第幾排,再找第幾座。
    (3)幼兒有序進入電影院,并根據(jù)電影票的提示找到自己的座位。
    (4)檢驗幼兒是否對號入座,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4)請部分幼兒邀請客人一起看電影,并幫助客人根據(jù)電影票中的提示找到座位。
    (5)觀看電影,教師小結(jié),自然結(jié)束活動。
    鼓勵幼兒與家人看電影時幫助家人根據(jù)電影票上的提示找到座位。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五
    1、通過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與“座”的意義。
    2、學習按座位票中的兩個條件,對號入座的正確方法。
    3、發(fā)展幼兒大膽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4、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具:一張大的“排”、“座”;1~4排的“排”標記。
    學具:幼兒每人一張小的.“____排____座”;幼兒禮物每人二份,老師禮物若干,小盤子、水彩筆。
    1、談話導入。
    今天許多客人老師來看小朋友上課,你們開心嗎?請和后面的客人老師打個招呼???這里的椅子已經(jīng)排成了一排排,請小朋友找個小椅子坐下來,請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來,請第二排的小朋友揮揮手,請第三排的幼兒點點頭,請第四排的小朋友舉雙手。
    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幾排?
    2、認識排,幼兒自做“排”號。
    3、給每排貼上“排”的標記。
    請小朋友把筆和紙放回盤子里,數(shù)一數(shù)每排座位都有幾張椅子?請問你是坐在幾排幾座?
    請所有5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4座的小朋友點點頭,清所有3座的小朋友揮揮手,請所有2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1座的小朋友舉雙手。
    4、認識“座”幼兒制作“座”位號。
    看!老師手里還有什么字?(座)拿出你的紙記下你是幾座?請小朋友寫座位號時一定要從你這一排的第一個有標記的地方開始數(shù)起。
    5、認讀座位票。
    請小朋友把你們的紙打開,這就是座位票,請小朋友讀一讀你的座位票。
    請小朋友把筆放回盤子里,拿好座位票上來找個好朋友和他交換座位票讀一讀,大聲地讀出來,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我們看座位票找座位時,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許多禮物,請小朋友根據(jù)禮物上的座位票,找到相應的座位把禮物放在同伴的椅子上。
    請小朋友再拿出你們的座位票看看和禮物上的座位票是不是一樣,他們有沒有送錯。
    今天,小朋友都拿到了禮物,但后面好有許多客人老師沒有拿到禮物,現(xiàn)在請小朋友幫老師根據(jù)禮物上的座位票來送禮物給下面的客人老師。
    小朋友你們學了看座位票找座位這個本領開心嗎?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見過座位票。
    用于生活的模擬游戲,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活動的有用。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幼兒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到學而有用的喜悅感。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六
    目標:
    1.能按某一特征進行排序,知道按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jié)果。在按事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的基礎上,嘗試逆向排序。
    2.在情境當中嘗試用等量替換的關系,比較動物的輕重,體驗數(shù)學繪本帶來的快樂。
    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一)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1.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恍﹦游锱笥?,你們看,它們都是誰?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位朋友?
    2.這些動物朋友都有一個最大的特征,你能把它的特征和它們的名字一塊兒說出來嗎?
    (二)了解桃子的特征。
    1.他們在路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好吃的東西,會是什么呢?
    二、結(jié)合故事,引導幼兒按動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一)按動物高矮、大小、長短排序。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1)“按照個子高矮的順序吃怎么樣?”長頸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先說了一句。那就得先量量看,誰的個子最高了。
    (2)用什么方法來量呢?看看動物們想的什么辦法?量的時候姚注意什么?
    (4)誰會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一排?按照個子高矮的排法,最高的是長頸鹿,所以桃子得它先吃。
    (二)按嘴巴的大小排序。
    2.鱷魚嘴巴最大,該它先吃,如他愿了!三、引導幼兒按動物的輕重進行記錄和排序。
    (一)討論比重方法。
    1.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勁兒的跺著腳,直說:“不行”。它會要求比什么呢?你們真的說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體重的順序來排。
    2.那體重該怎么稱???用什么好辦法呢?運用蹺蹺板稱重,一頭坐小動物,一頭放石頭。
    3.想一想,蹺蹺板是平的代表什么意思?蹺得高的表示重還是輕呢?蹺得低呢?
    (二)教師交待操作要求。
    為了公平起見,請我們小朋友來做裁判。先看好是哪位小動物在稱重,然后數(shù)一數(shù)蹺蹺板上石頭的數(shù)量用數(shù)字記錄在“石頭”下面的格子里,最后看看蹺蹺板是平的還是翹的,用相應的符號記錄在中間。
    (三)幼兒記錄,教師觀察指導。
    (四)交流操作結(jié)果,引導幼兒一同來看著記錄表進行體重的排序。看來桃子該給最重的犀牛先吃哇。
    四、引導幼兒思考逆轉(zhuǎn)排序。
    2.對呀,為什么不管什么順序,都要從最大的開始!毛毛蟲也想到了,我們可以反過來嘛,要論誰的個子最小,毛毛蟲是第一;要論誰的嘴巴最小,毛毛蟲也是第一;耳朵最短、尾巴最短、體重最輕,這第一名不都是毛毛蟲嘛!大家一致認同了,于是毛毛蟲痛快地鉆進桃子里先吃了起來。
    五、拓展延伸:排序在生活中的運用。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七
    3、給每排貼上“排”的標記。
    哪些是寫1排的,老師送你們一個大大的`1排給你們,哪些是寫2排的,老師送你們一個大大的2排給你們請小朋友把筆和紙放回盤子里,數(shù)一數(shù)每排座位都有幾張椅子?請問你是坐在幾排幾座?請所有5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4座的小朋友點點頭,清所有3座的小朋友揮揮手,請所有2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1座的小朋友舉雙手。
    4、認識“座”幼兒制作“座”位號。
    看!老師手里還有什么字?(座)拿出你的紙記下你是幾座?請小朋友寫座位號時一定要從你這一排的第一個有標記的地方開始數(shù)起。
    5、認讀座位票。
    請小朋友把你們的紙打開,這就是座位票,請小朋友讀一讀你的座位票。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八
    1.初步認識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順序,一星期有7天,一個月有30、31天。
    2.通過探索活動,了解一年有12個月,會看月歷,能夠正確說出月歷上的日期和星期。
    1.20xx年臺歷
    2.人手臺歷一冊、一支筆。
    音樂
    幼兒園課件
    1.談話引出活動(星期)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是星期幾?
    (幼兒自由回答)
    你們知道一星期有哪幾天?
    2.出示課件:臺歷
    引導幼兒觀察,了解臺歷內(nèi)容。
    (1)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訴幼兒這是今年的臺歷,每一張表示一個月。
    這是幾月份呢?這個月有幾天?
    教師邊指日期邊帶領幼兒念日期1-30。
    (3)認識星期。認讀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兒找一找1日在哪?
    并引導幼兒向上看1日是星期幾。
    (5)請幼兒說出今天的日期,再說說是星期幾?
    3.初步了解星期與人們的關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個星期這幾天是怎樣排列的?
    (2)星期與人們有什么關系?
    4.讓幼兒觀察臺歷,通過觀察進一步鞏固對星期的認識。
    (1)觀察自己帶來的臺歷,數(shù)一數(shù)一個星期有幾天,這個月有幾天?
    (2)教師任意說出日期。讓幼兒找一找是星期幾?
    (3)教師說出具體的位置,讓幼兒圈出日期,再告訴大家。
    第一個星期三是幾號?第三個星期五是幾號?
    (4)一年有幾個月?
    請幼兒翻翻數(shù)數(shù)再告訴大家。
    1.引導幼兒觀察月歷,
    請你給第一個星期日涂上紅色
    給第三個星期二涂上黃色
    再給第四個星期四畫上一顆五角星。
    2.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
    請你將同類實物圈在一起,在寫上相應的數(shù)字。
    播放音樂:星期
    讓幼兒在音樂聲中,找出自己生日的一天,畫上五角星。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九
    1、跟隨故事情節(jié)感受9的不同分解方式,能看圖列算式,并掌握9的減法運算。
    2、體驗分包子的樂趣,感受數(shù)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ppt。
    (一)出示封面,引出主題,激發(fā)閱讀興趣。
    1、出示封面: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瞧,這個小女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她叫做妞妞,妞妞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妞妞的媽媽開了一家點心店???,點心店的生意怎么樣?你怎么看出來的?(點心店的生意好極了,妞妞的媽媽每天忙得團團轉(zhuǎn)。)。
    3、咦,妞妞哪去了呢?(放大鏡)她怎么了?為什么不開心呢?(蹲在店外面,看上去非常孤單。她想啊,要是能有個弟弟或者妹妹一起玩,那該多好啊。)。
    (二)傾聽、參與講述包子店發(fā)生的'事,感受9的不同分解方式。
    1、這一天,晚上快關門的時候,我們一起幫妞妞數(shù)一數(shù),盤子里還有幾個香噴噴的煎餃了?(9個)這時,聽,什么聲音?誰來了呢?(裁縫店的老板推門走進來)他買走了幾個煎餃?(5個),那應該還剩幾個呢?(4個)。
    3、第二天晚上,快關店的時候,妞妞數(shù)了一下籠子里的包子,還有幾個?(9個)最后一位客人金店的老板娘來了,買走了6個包子,那應該還剩下幾個包子?(3個)。
    4、好了,一單生意又做成了,媽媽又要記賬了,哪位小朋友來幫媽媽算一算呢,用減法算式表示出來。(請幼兒上前書寫)(真棒,看來你已經(jīng)能當媽媽的小助手了)。
    5、晚上,妞妞幫媽媽掃地的時候,抬頭看了一眼蒸籠,發(fā)生了什么事?(包子少了一個)另一個包子哪去了呢?妞妞問媽媽,“媽媽,你有沒有看到那個大包子?”媽媽說:“鬼丫頭,自己吃了還裝傻呀?!甭犃藡寢尩脑?,妞妞覺得怎么樣?(委屈)。
    6、小朋友們,你們也覺得包子是被妞妞偷吃的嗎?那它到哪去了呢?你們猜一猜。妞妞也覺得包子是被偷走了。
    (三)根據(jù)畫面大膽猜測抓小偷的方法,學會看圖列算式。
    3、妞妞不僅發(fā)現(xiàn)了腳印這個線索,還發(fā)現(xiàn)盤子里又少了2個包子。那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原來盤子里一共有幾個包子?(9個)被偷吃了2個,還剩幾個呢?(7個)妞妞趕緊把這件事記下來告訴媽媽,你能幫她來記一記嗎?(9-2=7)。
    4、妞妞心想,又被小偷偷走了2個包子,這一次,我一定要抓住這個小偷。于是她又想了一個辦法,這是什么方法?(她把包子放在桌子上,還在地上、桌子上、凳子上放了許多的碗、盤子、筷子,還把又黏又滑的油倒在地上,這樣小偷摔倒的時候就會發(fā)出聲音,就能抓住他。)。
    5、你們覺得這次她會抓住小偷嗎?聽,什么聲音?誰來了?小偷哐當一聲摔在地板上,看,小偷是誰呀?(一只瘦巴巴的小黑貓)是不是跟你們猜的一樣呢?(小朋友們真厲害,你們都是小偵探。)。
    6、偷包子的小偷終于被抓住了,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處置它呢?我們看妞妞是怎么做的?(妞妞輕輕地抱起小黑貓,對小貓說:“你是不是因為太餓了,才偷吃東西呀,你做我的朋友吧?!保╂ゆみ€給小黑貓取了個名字叫鬧鬧,從那以后,他們天天在一起玩。
    7、媽媽喊道:“妞妞,鬧鬧,過來吃包子嘍?!彼麄兣艿阶雷舆呉豢矗瑡寢寽蕚淞藥讉€大包子?(9個)那妞妞和鬧鬧會怎么分這9個包子呢?請小朋友們來幫他們出出主意。
    (四)幼兒分組操作并分享自己的操作結(jié)果。
    師:小朋友們馬上可以自己分組,3—4個人一組,老師給每組準備了一盤包子,還有一張記錄紙,一個小朋友記錄,其余的小朋友可以一起想辦法怎么分。
    師:(教師示范)老師先來分一分,每個盤子里都有9個包子,就在第一個框里寫上數(shù)字9,我想分給妞妞1個,就在妞妞對應的框里寫上數(shù)字1,還剩下幾個呢?(8個)給鬧鬧,就在鬧鬧對應的框里寫上數(shù)字8,這樣就分好了。小朋友們馬上分的時候要注意,重復的分法就不要寫了哦,記錄的小朋友要檢查一下已經(jīng)寫過的算式。
    師:哪一組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的分法?(將幼兒作品投影到電腦上)。
    (五)結(jié)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活動結(jié)束后可以把這個故事還有你的分法去講給更多的小朋友聽一聽。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十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半圓形和梯形的認識。
    2.復習20以內(nèi)的計數(shù)與單雙數(shù)。
    3.能合作設計規(guī)則,自主游戲。
    活動準備:
    在黑板上畫出帶數(shù)字的各種圖形,將小貓,小兔,公園畫在圖形的兩側(cè)。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察游戲圖。
    教師:1.圖上有誰?它們要去干什么?
    2.圖上有哪些圖形?圖形上面有些什么?
    (二)交代游戲玩法。
    教師:小兔和小貓要去公園,小兔喜歡走單數(shù)的梯形,小貓喜歡走雙數(shù)的帶弧形的圖形,而且要按從少到多的順序走到公園,看誰能找出它們的行走路線,很快畫出來。
    (三)幼兒尋找行走路線。
    (四)請部分幼兒畫出游戲路線,其他幼兒進行驗證。
    (五)改編游戲,自主活動。
    1.教師:你喜歡這個游戲嗎?你覺得什么地方可以改一改?
    2.幼兒兩兩結(jié)伴設計數(shù)字游戲,然后一起玩一玩。
    3.幼兒分組講解自己設計的游戲,師生討論的數(shù)學內(nèi)容與玩法,提出改進意見。
    4.幼兒改進游戲玩法與規(guī)則,繼續(xù)分組游戲。
    5.全班選出最受歡迎的數(shù)學游戲,一起玩一玩。
    課后反思:
    本活動把圖形與計數(shù),單雙數(shù)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幼兒按單雙數(shù)的多少順序進行排序,從而找到行走的路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規(guī)則,自主游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十一
    1、在正確感知圖形的基礎上,學習按圖形的某一特征(顏色、形狀、大小)進行分類。
    2、能愉快地參加操作活動,并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
    重點:積極參加活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作用。創(chuàng)設游戲和生活情境進行教學。
    難點:能按圖形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提供充足的教具,在操作中完成分類。
    1、小朋友你們愛吃餅干嗎?你吃的餅干都是什么什么樣的?你知道餅干廠的工人是怎樣工作的嗎?這次課我們就去體驗一下當餅干工人好不好?播放幻燈進入虛擬車間。虛擬廠長交代游戲規(guī)——工人們,現(xiàn)在我們要到餅干廠工作了,這邊是“紅紅餅干”那邊是“綠綠餅干”,請戴綠袖套的工人到“綠綠餅干”那里去,那么戴紅袖套的呢?(幼兒根據(jù)套袖顏色分別找到位置。)。
    2、幼兒操作發(fā)現(xiàn)5的分合方法,教師記錄,將5的4種分合方法有規(guī)律的搬進組成樓房。
    1、教師戴廠長的頭飾操作幻燈片,引導幼兒指認圖形——我們廠的餅干可真多呀,誰來介紹一下,有些什么樣的餅干?幼兒根據(jù)幻燈中顯示的圖片講述出圖形。
    2、教師邊操作幻燈邊提問引導幼兒探索分類方法。現(xiàn)在我們要把這些餅干分裝到兩個盒子里,你們想想看,那些餅干可以放在一起?幼兒討論分類方法,集體練習。
    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指認標記牌——餅干包裝好了,現(xiàn)在我們要把它分別裝到4輛車上來,每輛車上裝的餅干是不同的。這輛車上裝紅盒子上有星的餅干,這輛車上裝紅盒子上沒星的餅干,那么這輛車上裝什么?(指綠色上有星的)。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操作幻燈片觀看結(jié)果。
    電話鈴響,教師接電話,——喂,是幼兒園啊,我們已經(jīng)把餅干裝上車了,馬上給你們送過來,再見!
    1、通過對鐘面的觀察與操作,鞏固對整點、半點的認識。
    2、學習記錄時間的方法。
    3、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形成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快樂星期天》課件、皮皮手偶一個、活動鐘表每人一個、入場券每人一張、鐘表一個。
    皮皮:嗨,小朋友們,你們好,你們還認識我嗎?(認識,皮皮)。
    師:皮皮,你怎么不高興?。?BR>    皮皮:今天,媽媽給我出了一個謎語,我怎么也沒猜出來。
    師:是嗎?那你說說,我們小朋友個個都是猜謎大王呢!
    皮皮:是嗎?那好,小朋友們,你們快幫我猜猜吧!(課件2)有方也有圓。
    指針告時間。響聲十二下,開始新一天。
    幼:鐘表。
    皮皮:哦,原來是鐘表啊,小朋友們,你們可真厲害,謝謝你們!
    師:皮皮,今天正好我們要學習關于鐘表的知識,不如你也和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皮皮:好?。∥揖妥谶@里和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吧!
    師:小朋友們,今天皮皮要和我們一起學習,我們可要好好表現(xiàn),給皮皮做榜樣??!剛才,我們幫皮皮猜出了鐘表,那小胖朋友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鐘表???(2---3人)幼: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幼:長針、短針、數(shù)字、、、、、、(2---3)。
    師:你們觀察的可真仔細,那大家還記得鐘面上的兩根指針都叫什么名字嗎?幼:時針、分針。
    幼:時針贏或分針贏(2---3)。
    師:好,比賽開始,小朋友們可要仔細觀察呦!(教師演示撥針)分針贏了,因為分針跑了一圈,時針才走了一格,分針跑的一圈和時針走的一格,我們就叫它一小時。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一首關于認識時間的小兒歌,大家還記得嗎?(課件4兒歌)。
    幼:記得。
    師:誰來給大家說一說。(指名一人后齊說)。
    幼:有。(課件4的9點鐘面)。
    師:大家看,這是幾點?(指名一人)(9點)那么9點整應該怎樣書寫呢?大家仔細看,先寫數(shù)字9,在9的后面點2個圓圓的小點,記住一定要對齊了豎著點,再從小圓點的后面寫兩個零。(師邊說邊寫)這就是9點整,我們一起讀一遍,(齊讀,課件9::00)小朋友們真聰明,那大家接著看(課件4的8點半鐘面)這是幾點呢?(指名)那又該怎樣書寫呢?8點半我們也可以叫他8點30分,所以寫的時候要先寫數(shù)字8,同樣在8的后面點兩個圓點,然后再小圓點的后面寫上3和0,(教師邊說邊寫)(課件8:30)小朋友們學會了嗎?(學會了)那我可要考考你們了。(出示課件5)。
    7:00)(獎勵)9點、2點同上。
    小朋友們真厲害,剛才我給大家出的`都是整點的,下面我給你們來點難的,看看這次大家的表現(xiàn)。(課件6鐘面)第一個是幾點?(指名并書寫)好,他已經(jīng)寫完了,我們看他寫的對不對?(對。課件1:30)6點半同上。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幫幫皮皮吧。
    (課件7圖片和鐘表)。
    師:早上,皮皮在刷牙,這是幾點呢?(7點半)那好,記在你們的記錄卡上吧,看看你記錄的和我的一樣嗎?(課件7的7:30)(下面的同第一幅圖)我們幫皮皮把一天的時間都記錄下來了,你們可真了不起。(課件14)。
    師:聽,是什么聲音?(教師接電話)哦,原來是羊村的村長給我來的電話,他們一年一度的運動會馬山就要開始了,它邀請小朋友們也去參加,你們想去嗎?(想)要想?yún)⒓舆\動會就要得到運動會的入場券,(教師出示入場券),你們想得到嗎?(想)村長說了,要想得到入場券,就要回答對它的問題,大家有信心嗎?(有)好,現(xiàn)在我把村長交給我的問題拿給大家,我們?nèi)齻€人一組,共同合作完成這個任務好嗎?同組的人要互相幫助,因為有一個人的答案不正確大家都拿不到入場券的,好了,我們開始吧?。ㄓ變夯顒樱┖?,我們每一組都完成了村長交給的任務,下面我們來對照一下村長給我的正確答案,看看你們的對不對。(課件15---21依次出示,并檢查幼兒的對不對)。
    失去了就不會再回來。所以小朋友一定要珍惜眼前的時間,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要荒廢時間噢!好,我們出發(fā)吧?。ㄅ錁罚簳r鐘在說話)。
    1.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幼兒進行大膽進行推理與預測,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統(tǒng)計的概念。
    2.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系,體會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顒訙蕚洌鹤灾苝pt,人手一張統(tǒng)計表,鉛筆,橡皮。
    這個活動主要的目的是讓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線索,來推測可能的結(jié)果。由于提供了聲像效果俱佳的ppt,從始至終幼兒都很投入,積極思考,大膽預測?;顒拥沫h(huán)節(jié)層層遞進,出現(xiàn)的問題由淺入深,每個環(huán)節(jié)后教師準確小結(jié),幫幼兒進一步理清思路,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做鋪墊,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不足之處:教師對個別幼兒未及時反饋,后面的結(jié)尾部分交代不夠明確。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十二
    1、學習按所出物品列算式,進一步理解加號、等號的含義。
    2、體驗共同游戲的愉悅。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教具:實物卡、看圖列算式卡
    2、學具:看圖列算式卡、數(shù)字卡、實物卡、記錄卡、看圖分類計數(shù)等
    1、碰球游戲
    師:我們來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戲,我和你合起來是5,嘿嘿,我的2球碰幾?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師:我和你合起來是6,嘿嘿,我的4球碰幾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實物卡,復習6的組成,引出6的加法
    師:看,這張圖片上有幾只小貓啊?
    幼:6只
    師:上一次啊我們幫這些小貓分過類了,現(xiàn)在我們來動動腦筋,怎么樣用算式表示
    (請3—4位幼兒)
    出示看圖列算式卡,請幼兒操作
    (1)看圖列算式(實物卡、數(shù)字卡)
    (2)6的組成卡
    (3)看圖分類計數(shù)或用算式記錄
    (4)看實物用算式記錄
    (5)算式接龍
    集體驗證部分幼兒的操作卡。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十三
    1、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認識“田”字中四個方位名稱: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2、樂意參與數(shù)學活動,主動完成操作材料。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與想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 動物圖片 幼兒操作卡 鉛筆
    1、教師出示“田”字格讓幼兒觀察它的特點。
    2、為了方便我們給這四個格子取了不同的名字。
    3、教師邊講解邊出示名稱“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讓幼兒辨認。
    1、教師出示小兔它家住在“右上格”,請個別幼兒示范找小兔的家。
    2、依次找到其他三個動物的家。
    3、教師出示一排連續(xù)的田字格讓幼兒找一找有規(guī)律的圖像寶寶的家。
    4、個別幼兒分別自由嘗試,教師指導幼兒。
    5、教師小結(jié)。
    1、教師簡單講解,幼兒傾聽:根據(jù)前面已有的圖形按規(guī)律接著畫。
    2、幼兒四散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教師幼兒共同講評。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十四
    1、學習5的組成,初步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敏性。
    瓶子蓋、紙盒、圖片、筆、數(shù)字卡片、各種數(shù)量時5的物體。
    一、尋找“5”
    1、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到戶外找一找那些東西的數(shù)量是5。
    2、說一說你找到了什么東西的數(shù)量是5。
    二、撒瓶子蓋游戲
    1、今天咱們玩一個撒瓶子蓋的游戲,你們想玩嗎?
    每人取5個瓶子蓋,把它撒在盒子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的朝上,有的朝下)。
    2、說一說你撒的是什么樣子的?(幾個朝上?幾個朝下?)
    3、這個游戲你們喜歡玩嗎?回到家里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玩兒,看誰玩的方法多?
    三、學習5的組成
    1、聽說貓媽媽要邀請它的好朋友們小兔、小猴、小豬到家里來做客,為它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它想把這些好吃的分別放在2個盤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小朋友們愿不愿意幫助貓媽媽分一分?看誰想得辦法多,把每次的放法記錄在旁邊的格子里。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找處了幾種方法,然后讓幼兒說一說是怎么分的,請幼兒到黑板上演示分法。
    4、從這些分法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教師總結(jié)。
    大班數(shù)學對號入座教學設計篇十五
    根據(jù)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我班孩子的具體情況,我班新增了角色區(qū)“淮小菜場”。孩子們很感興趣,每次區(qū)域活動時間,都爭著要到“淮小菜場”游戲。一天,在游戲中,紫涵寶貝撅著小嘴找我理論:“老師,致遠耍賴,他明明說青菜1元一棵,我給他5元,他卻不找我錢?!敝逻h也委屈地說:“你就付給我一張錢,我怎么找錢給你?!笨粗麄z都理直氣壯的樣子,我明白了:由于我們這個菜場是新開的,孩子們之前沒有接觸過人民幣的換算,很多孩子對于人民幣的換算并不了解,致遠的理解就是“一張錢就能買一棵菜”他對于標價牌和人民幣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其實幼兒在生活中,一塊面包、一個玩具、一瓶飲料等,都要接觸到人民幣?!队變簣@教育綱要(試行)》也將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目標定位于:“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币罁?jù)這一理念,更為了讓幼兒正確認識人民幣的面值,并了解使用人民幣購物的常識,懂得合理地消費,同時激發(fā)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xiàn)象和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1. 認識面值為10以內(nèi)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并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 初步了解并嘗試人民幣面值換算的方法,并知道有不同的面值面價。
    3. 教育幼兒合理消費,保護人民幣。
    重點:認識面值10元以內(nèi)(10元、5元、2元、1元)的人民幣。
    難點:了解人民幣的面值換算方法。
    在《綱要》和《指南》精神的引領下,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數(shù)學學習。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能用圖畫或其他符號進行記錄。本著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和“玩中學、學中玩”的理念,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并學習用簡單的圖畫記錄答案。
    大班幼兒已具備了一些粗淺的生活經(jīng)驗和技能,對于數(shù)學活動越來越有興趣。本次活動我先以謎語導入激趣,接著通過課件與人民幣實物,幫助幼兒認識人民幣,然后驗證幼兒掌握情況,再利用游戲進一步感知人民幣的兌換關系。最后讓幼兒進入“菜場”游戲,并學習記錄,讓幼兒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在玩中學,使數(shù)學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戲化、綜合化;總結(jié)與延伸部分,讓幼兒明白要理性消費,有節(jié)約用錢的意識,并保護好人民幣,不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
    1.菜場場景:桌子(當貨架)、各類商品(分為:水果類、蔬菜類、谷物類、海鮮類、蛋類等) 、標價牌若干。
    2.玩具人民幣(10元、5元、2元、1元)若干張。
    3.音樂
    4.記錄表、筆
    1.教師出示玩具人民幣,從中取出10元、5元、2元、1元面值的人民幣各一張,將人民幣擺成一排,邊擺邊引導幼兒讀出面值。
    2.等到幼兒熟悉后,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從中任意拿走一種面值的人民幣,請幼兒睜開眼睛找一找,哪種面值的人民幣不見了。
    1.10元可以換成幾張5元(幾張2元,幾張1元)?
    教師小結(jié):10元可以換2張5元,5張2元,10張1元。
    2.9元可以換幾張5元和幾張2元(1元)?
    教師小結(jié):9元可以換1張5元和2張2元,1張5元和4張1元,4張2元和1張1元,9張1元。
    3.以此類推,其它面值的人民幣換算方法同上。
    1.幼兒扮演1元人民幣,在音樂聲中走圓圈,音樂停止,幼兒看教師出示的人民幣面值數(shù)目,自由結(jié)伴,湊成與教師所出示的人民幣相同的面值數(shù)目,幾個好朋友報成一團。(如:教師出示5元,則5人抱成一團。)
    2.幼兒自由選擇扮演1元、2元、5元的人民幣,在音樂聲中走圓圈,音樂停止,幼兒看教師出示的人民幣面值數(shù)目,兩兩自由結(jié)伴找朋友,兩人的人民幣面值之和,湊成與教師手中人民幣相同的面值數(shù)目,抱成一團。
    1.老師當老板
    (1)幼兒拿多張人民幣買一樣東西(并嘗試記錄)。
    (2)幼兒拿一張人民幣買多樣東西(并嘗試記錄)。
    2.孩子當老板
    幼兒分組游戲,每組一名幼兒當老板,兩名幼兒買菜,還有一名幼兒做會計進行記錄。
    買菜時要算清楚自己應該給多少錢,找回多少錢。(幼兒游戲中,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給予適時適當?shù)闹笇В?BR>    請各組成員根據(jù)自己購買的菜進行介紹,共多少錢?用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是否是自己需要的?用以告訴幼兒理性消費,節(jié)約用錢,并不在人民幣上亂寫亂畫等。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長一起去購物,繼續(xù)認識其它面值的人民幣,進一步了解人民幣的用處,讓幼兒明白要合理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