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要遵循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的要求。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和信息技術(shù)手段。在以下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學科和年級的教案實例,適用于不同的教學場景。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3、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四季的特點的,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課文怎樣描寫四季的`特點,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四季風光圖片。
教學過程: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讀題猜想:童話中的主人公是誰?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1、學生自主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利用生字卡小組內(nèi)檢查讀音。
4、小組交流。
5、指名小組匯報學習收獲。
1、學生把最喜歡的語句、段落讀一讀,品味一下。出示四季風光圖片,讓學生觀察。
3、學生找句子,畫詞語,寫批注。
4、小組交流。
1、小組內(nèi)自由談讀后的感受。
2、教師引導(dǎo)學生小組內(nèi)以各種形式品讀句子,再通過配樂和圖片再現(xiàn)情景的方法,把學生帶入到文中描寫的情景中,體會“把景物形象化”的寫作奧秘。
3、用一個詞(一句話)概括四季的特點。
4、學生回答:(生機勃勃)(熱情似火)(果實累累)(白雪皚皚色彩斑斕)。
組織一次朗讀比賽。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最后一頭戰(zhàn)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繼續(xù)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zhàn)象的友好、戰(zhàn)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zhàn)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從課文的相關(guān)語句體會人們與戰(zhàn)象以及戰(zhàn)象對戰(zhàn)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1、了解作者相關(guān)知識,寫作背景,對戰(zhàn)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yù)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guān)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guān)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2、小組合作探究:嘎羧離開村子前為什么要繞著寨子走三圈?
3、從哪些語句感悟到嘎羧“懷舊”“善良”?在書本標注。
4、匯報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語句,在書本標注。
5、為什么戰(zhàn)象見到戰(zhàn)斗過的象鞍那么激動?為什么戰(zhàn)象披掛上象鞍又顯得那么英武豪邁?
6、從哪些地方又感受到這頭戰(zhàn)象的“忠誠”?在課文標注。
7、課文里還有令你感動、令你深思的語段嗎?請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三
“兒”連在別的音節(jié)后面作詞尾時,就失去獨立性,和前面的音節(jié)融合成一個音節(jié),使前一個音節(jié)的韻母帶上一個卷舌動作的韻尾,成為卷舌韻母即兒化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兒化”。同學們別小看“兒化”,它在意思的表達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鮮花兒、女孩兒、好玩兒、山歌兒。
小孩兒、竹棍兒、門縫兒、一會兒。
您慢慢兒地說、我和你說說貼心的話兒。
蓋(動詞)——蓋兒(名詞)。
畫(動詞)——畫兒(名詞)。
尖(形容詞)——尖兒(名詞)。
眼(眼睛)——眼兒(“小洞”之義)。
頭(腦袋)——頭兒(“負責人”之義)。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四
2、學會介紹本地的一種特產(chǎn),并能為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寫一份廣告。
3、學會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并進行整理。
1、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通過了解本地的特產(chǎn),增強家鄉(xiāng)的自豪感。
一、談話導(dǎo)入。
2、生:背誦詩歌二、學習《江南》和《江上漁者》。
1、指名讀詩歌《江南》。
2、解釋“漢樂府”的意思。
3、結(jié)合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
4、重點詞“田田”
5、指導(dǎo)背誦。
6、指名讀《江上漁者》。
7、結(jié)合插圖,自讀自悟詩句的意思。
8、重點詞:“但”
9、指導(dǎo)背誦。
10、討論:從兩首詩歌中,你了解江南有什么特產(chǎn)?
三、成立“特產(chǎn)探寶組”
2、觀察地圖,說說我們的省份和直轄市。
3、老師小結(jié):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物產(chǎn)豐富的國家,我國共有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qū),2個特別行政區(qū)我們的祖國可真大?。⊥瑢W們你的老家在哪???誰來指一指,給大家看看。
4、指出家鄉(xiāng)所在的位置。
6、學生自由組合,成立“特產(chǎn)探寶組”,發(fā)動學生共同研究全國各地的農(nóng)作物特產(chǎn)。
7、小組制定計劃(研究對象,研究項目,研究方法,研究小結(jié))。
一、“特產(chǎn)探寶組”匯報會。
1、請各小組的組長匯報資料。
2、交流研究方法。
3、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二、完成書上的'練習。
1、把這些水果和其最有名的產(chǎn)地連一起。
2、寫一寫下列物產(chǎn)的產(chǎn)地辣椒、枸杞、茶葉、香菇。
3、自己歸納一下不同地區(qū)的同樣物產(chǎn)。
三、成立新的研究小組,研究我國的著名特產(chǎn)。
1、對照書上“刺繡、鐵畫、湖筆……”的著名特產(chǎn)制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對象。
2、成立新的研究小組。
3、制定研究對象,研究項目,研究方法,研究小結(jié)。
4、思考怎樣把特產(chǎn)介紹清楚。
一、特產(chǎn)交流會。
1、小組匯報。
2、同學交流研究方法。
3、談?wù)勈斋@。
二、完成書上的練習。
三、討論:怎樣把一種特產(chǎn)介紹清楚。
1、指名發(fā)言。
一、“我的家鄉(xiāng)美”廈門特產(chǎn)介紹會。
1、小組交流。
2、指名發(fā)言。
3、交流收獲。
二、我們一起說一說。
1、請介紹同一種特產(chǎn)的學生互相補充,介紹特產(chǎn)。
2、其他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請小組的同學回答。
三、制作小冊子。
一、學習《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
1、齊讀課文。
2、思考:我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楊梅?我是怎么具體介紹楊梅的特點的?
3、指名發(fā)言。
4、老師小結(jié):介紹楊梅的生長特點,外形,味道。
二、你學會了怎樣介紹特產(chǎn)。
1、仔細觀察。
2、抓住特點。
3、具體介紹。
三、觀察你最感興趣的一種特產(chǎn),收集相關(guān)資料,準備習作。
一、范文欣賞,積累優(yōu)美詞句。
二、指導(dǎo)寫作。
三、學生習作訓(xùn)練。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教學一~三題。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題,問:這句俗話是什么意思?
(2)學生根據(j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知識來回答。
(3)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廣泛)。
(4)小結(jié):像這樣的句子叫俗語,它是為群眾所喜愛并廣泛使用的語句,有著具體的含義。
2.教學第二部分。
(1)生讀五個俗語,聽說過嗎?看看各自講了什么意思?
(2)指名說說意思。
(3)教師適當補充。作小結(jié)。
3.教學第三部分。
(1)本地也有俗語,請同學回憶生活中知道的當?shù)厮渍Z。(交流、討論)。
(2)指名說一說,評議。
(3)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把語文學習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養(yǎng)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指導(dǎo)讀準字音。
2.討論每條詞語的大概意思。
3.生練說這些詞語的意思。(明白這些都是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guān)的詞語。)。
4.讀講詞語故事,引導(dǎo)學生學習分類積累詞語。
5.學生練習背誦。
三、教學第三題。
1.讀題,明確要求。
2.指明這段話選自《姥姥的剪紙》。
3.指導(dǎo)觀察書寫格式,指名說說書寫時哪些字需要特別注意的?提醒學生注意字的筆畫和間架結(jié)構(gòu)。
4.練習描紅,及時小結(jié)。注意行款布局。
教學目標: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注意解釋時的態(tài)度,說話要通順連貫。
教學難點:表達是否流暢、準確。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指名讀題。
2.幫助弄清本次口語訓(xùn)練的要求。
3.指導(dǎo):
(1)讀讀題中所列的三種情況,思考應(yīng)該怎樣去解釋。
(2)分組分問題練說。
(4)推薦代表表演。師生評議。
4.反饋。
(1)指名說說被人誤會時是怎樣解釋的?
(2)說說本次口語交際訓(xùn)練后有什么收獲?
(3)評議小結(jié):說話的與其和態(tài)度要得體,說話要通順連貫,聲音要響亮,速度要適中。
教后小記: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六
1、課文敘述的語言很平白,但語言準確簡練,其中不少科學術(shù)語,要讓學生很好領(lǐng)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自學理解術(shù)語與難理解的詞,教學時再適當檢查或指導(dǎo)理解。
2、本單元的訓(xùn)練重點項目是“按一定的順序?qū)憽?,教學時要注意指導(dǎo)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是順序進行敘述的,從而掌握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告訴我們,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類活動的范圍就更小了。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可是人類卻在隨意毀壞們愛護地球,精心保護地球。在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課文所寫內(nèi)容,結(jié)合課外了解的知識和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簡析。
這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13課《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講讀課文。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可是許多人對地球了解甚少,不注篇文章就告訴我們:這個地球是怎樣的,我們應(yīng)該怎樣對待地球兩個問題。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類活動的范圍就更小了。地球的資可是人類卻在隨意毀壞資源,希望我們愛護地球,精心保護地球。
本單元的訓(xùn)練重點項目是“按一定的順序?qū)憽?,教學時要注意指導(dǎo)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文在敘述上先寫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類居住的陸地更小;然后寫地球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可人類卻隨意毀壞自然資源球之外,人類沒有其它星球可住;最后寫我們要愛護這個地球,要精心保護這個地球。在學習上要注意體會課文的這個敘述順序。課文敘述的語言很平白,但語言準確簡練,其中不少科學術(shù)語,要讓學生很好領(lǐng)會。教學時可以先弄清術(shù)語與難理解的詞,然學過的讀書自學方法,自學課文,理解內(nèi)容,有不懂的問題可進行小組討論理解或問老師,教師適時加以指導(dǎo)。
教學重難點。
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了解文章題目“只的意思,并且懂得應(yīng)該保護地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通過自學理解等方法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guān)地球的知識,從而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過程與方法:能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順序說明事理的方法。
能自學本課生字,并掌握“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和藹可親、資源枯竭、生態(tài)環(huán)境”等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guān)地球的知識,受到保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教學媒體運用。
現(xiàn)代教學技術(shù)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本課所講的有關(guān)地球的知識學生難以得到具體的感本課運用cai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教學,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對地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內(nèi)容,形成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的觀念,并付諸行動。
教學要點。
采用夢中遨游太空與地球媽媽對話的形式引入課題,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類居住的陸地更小;資源是有限的,可人類卻隨意毀壞自然資源。在此基礎(chǔ)上知道要好好保護地球。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七
1、通過交流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內(nèi)容。
2、共同探討正確的閱讀方法。
3、能通過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反思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做一名自立、自信、自強的青少年。
共同探討正確的閱讀方法。
能通過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反思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做一名自立、自信、自強的青少年。
一課時。
一、導(dǎo)入。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傳達著人類的憧憬和理想,凝聚著人類美好的感情和燦爛的智慧,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了解歷史,了解社會,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義,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文化的積累,一種知識的累積,一種智慧的累積,一種感情的累積。大量地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僅能增長人的知識,也能豐富人的感情,如果對文學一無所知,而想成為有文化修養(yǎng)的現(xiàn)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說,一個從不閱讀文學作品的人,縱然他有“碩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學位,他也只能是一個“高智商的野蠻人”。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親近文學,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文明人增長知識、提高修養(yǎng)、豐富情感的極為重要的途徑,這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的共識。
是啊,從我們邁入初中的大門,著名的作家趙麗宏就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文學之門,那老師想知道你們都讀過哪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呢?(生作答)嗯,同學們讀過的好書真不少,也看出來我們的學生都是些熱愛文學的人。那今天老師就給同學們推薦一本被譽為“男孩子必讀”的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讓我們一起跟隨主人公去漂流,去感受主人公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出示課題)。
二、目標定向。
1、交流故事中人物,了解故事內(nèi)容。
2、探討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
3、學習優(yōu)秀品質(zhì),做自立、自信、自強少年。
三、預(yù)習檢測。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名著主要內(nèi)容。(小說主要講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魯濱遜冒險出海航行,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在那里堅強地度過了28年孤獨時光的生動故事。)。
四、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談?wù)勛约菏侨绾巫x這本名著的?
2、請小組合作,交流讀書心得,談?wù)勀阒赖淖x書方法有哪些?總結(jié)(板書)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在讀的過程中應(yīng)該在自己感興趣或能打動自己、能產(chǎn)生共鳴的地方做標簽,把它記錄下來。
五、個性展示。
我們都知道小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會生活。剛才我們共同探討了一些最基本的讀書方法,學以致用,那下面我們就運用這些方法去感受名著中的人物,比一比誰掌握的最好。
那下面請大家在老師給出的三個精彩情節(jié)中,選取你喜歡的一個,運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精讀文章,談?wù)勀銓γ腥宋锏睦斫狻?BR> 六、悟生活整合提升。
剛才我們共同探討了如何才能讀好一部名著,老師總結(jié)了下,把其中的部分要點編成一首打油詩,共大家參考。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八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點,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和蘊含著的感情。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點。
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和蘊含著的感情。
一、整體感知,理清條理。
1、從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贊美過雪花,有多少贊美雪花的詩句名垂千古,誰能說出關(guān)于尋雪的詩句呢?(學生讀搜集的有關(guān)詩句)。
2、在生活中,你看到的雪又是怎樣的(學生自由說)。
3、今天我們共同來欣賞魯迅的《雪》,請認真讀課文,看看課文寫到了哪幾種雪?據(jù)此給課文分段。
(板書: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二、學習第1-3自然段。
1、先讀一讀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個詞來說明“江南的雪”的特點。(板書:滋潤美艷)。
2、哪些詞句描寫出“滋潤美艷”呢?請再仔細讀一讀作者描寫雪野時,用了哪些顏色,寫了哪些事物?(邊說邊讀):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渾黃的(磬口臘梅花)、冷綠的(雜草)。
3、單是看這些字眼,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這江南雪野的美,若你再邊讀邊想象一下啊!這雪中的鮮花,鮮花中的白雪,交相輝映相互襯托,你腦海里會浮現(xiàn)出什么樣的畫面呀?(學生讀到哪,就指導(dǎo)到哪)。
4、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畫面嗎?
5、是啊、看到這些雪中的花兒,我不僅想到雪萊的詩句“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江南的雪真是“滋潤美艷”,我們來一起讀一讀吧。
6、作者寫了這雪中的花,覺得還沒有寫盡江南雪野,他接著又寫到了什么?(蜜蜂)。
7、如此一來就有了矛盾,這樣的冬季,哪來的蜜蜂呢?(出示句子,突出“仿佛”二字)。
江南的雪野如此充滿生機活力,雖不是春天,我們卻聞到了春的氣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所以作者說——(讀)“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那是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
8、再細細品味一下這一段,看看你還能從哪些詞句中讀出江南雪“滋潤美艷“的特點呢?
9、喜歡這美麗的江南雪野嗎?再有感情地讀一讀,背一背吧!
10、魯迅的少年時期是在家鄉(xiāng)紹興度過的,成年的魯迅,為了尋找國家民族復(fù)興的道路,不得不漂泊在遙遠寒冷的北京,在這樣的一個雪天,先生想起了故鄉(xiāng)的雪,他還會想起什么呢?(他在故鄉(xiāng)度過的無憂無慮的少年時期)在這樣的雪天,孩子們最愛的游戲是什么?(生:塑雪羅漢)。
11、從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們對于堆雪人的喜愛呢?(用“”畫出,與同桌小聲交流)。
12、用雪堆雪羅漢,自然也有江南的雪“雪潤美艷”的特點,從哪里可看出?(很清白、明艷,以身、自身的滋潤相粘結(jié),整個地閃閃地生光。)。
13、給孩子們帶來如許快樂的雪人,遇上連日的晴天,便挽留不住,令人難免生出淡淡的哀愁,江南的雪,是滋潤美艷的,但也是——(脆弱的,生命力不強)。
三、小結(jié)。
江南的雪象征了哪些美好而又缺乏生命力的事物,讓人一邊向往,卻又一邊惆悵。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luò)。
3、感受魯智深機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俠士形象。
4、學習作者簡練傳神的人物語言描寫。
重難點:
感受魯智深機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俠士形象。學習作者簡練傳神的人物語言描寫。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dǎo)入,揭示課題
1、歌曲導(dǎo)入,引出人物。
2、齊讀課題,抓住題眼,理解“俠”的涵義。
3、針對課題質(zhì)疑。
4、介紹魯智深出身及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檢查生字詞。
3、說說魯智深為什么行俠?怎樣行俠?行俠的結(jié)果如何?相機滲透“長文讀短” 的方法概括主要內(nèi)容。
三、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自主學習。
先默讀課文3――7自然段,想一想,從魯智深的哪些語言能感受到他的“俠義”形象?接著把相關(guān)的語句劃出來,并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什么,寫下批注后與小組交流。
(出示自學提示)
2、反饋交流
(1)細品三“問”
抓住“故意說”,他心理本來想說…… 他卻故意說……
抓住“打攪”,劉太公會認為是打攪嗎?為什么還要這樣說?
分角色朗讀。
(2)細品“想一想”
他在想什么?創(chuàng)設(shè)情境,品味語言中刻畫的人物個性。多種形式朗讀,再現(xiàn)人物形象。
3、對比語言
(1)他對善良的劉太公一問再問,而對打家劫舍的山大王卻只說了一句話。瀏覽課文8――11自然段,找出魯智深的語言描寫。
(2)品味“大喝一聲”中人物的個性。
(3)在對比讀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
(4)補充拓展魯智深語言描寫。
四、總結(jié)全文、學習寫法。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簡介《水滸傳》,激發(fā)閱讀興趣。
2、升華感情。
板書設(shè)計:
魯智深行俠桃花莊
粗中有細
聽 語言 智勇雙全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文章中所表達出來的同學形象。
2、體會作者如何描寫每位同學的`特點。
3、拓展練習作文。
一課時。
一、激趣導(dǎo)入。
同學們,在全班同學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誰?
二、了解內(nèi)容、分析寫作方法。
自由讀課文,讀后思考討論:
1、課文描寫了幾個同學,每個同學的特點是什么?
2、學生交流回答。
3、復(fù)習描寫人物的方法。(動作、語言、外貌、神態(tài)、心理)。
4、分析每個同學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寫?列舉出課文中的例子。
5、師生交流。
三、拓展寫,完成作文集文章。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一
1.自學本課生字,摘錄重點詞語并解釋。
2.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
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三、比讀書,比認字(第一次先學后教)學生默讀課文,劃出喜歡的字詞。
(展示前置性作業(yè)1)。
1.正確讀出以下字的讀音并組詞:
礁、癢、蘸、攢、癬、膩、肆、莧、袒。
2.會寫以下詞語并理解詞義:
名副其實、千方百計、肆虐、恩賜、袒護、積攢、千方百計、煙波浩渺、油膩。
四、默讀課文,劃分層次。(第二次先學后教)。
五、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小組討論解決。
1.解放軍駐守南沙的原因是啥?
2.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
1.缺淡水: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匯報。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難,戰(zhàn)士干活不穿軍裝,怕洗衣費水。
(3)洗澡難。
戰(zhàn)士們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練習朗讀,體現(xiàn)戰(zhàn)士們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南沙桑拿,主要體會南沙桑拿給戰(zhàn)士們帶來的餓困難,重點體會“烤箱”這一詞語。何正會的遺體。重點體會“長癬、發(fā)炎、惟一”等詞語。
(4)自己蓄水。
小結(jié):
2.缺蔬菜。
出示句子,練習朗讀。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應(yīng)重讀。
3.生活單調(diào)。
訓(xùn)練、放哨、巡邏、偵察,數(shù)星、望月、聽濤、思鄉(xiāng),體會到什么?
六、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七、總結(jié)。
文章通過細節(jié)描寫、動作描寫再現(xiàn)了英雄的本色,為了祖國人民的餓幸福。為了捍衛(wèi)國家海洋權(quán)益。戰(zhàn)士們用自己的口號詮釋了英雄的真諦,那就是“吃苦不是標準,主動作為、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一流成績才是我們永恒的追求”。戰(zhàn)士們的精神將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種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鑄造了南沙的軍魂,他們不愧是祖國的餓英雄、不愧是南沙衛(wèi)士。
八、課堂練習。
配套練習1、2、3。
九、布置作業(yè)。
優(yōu)美詞語兩遍。
板書設(shè)計:
南沙衛(wèi)士。
(堅忍不拔、舍己為人)。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二
1、聽寫詞語:發(fā)號施令、水土不服、供不應(yīng)求、和平共處。
2、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是由誰來發(fā)號施令?什么情況下供不應(yīng)求?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種瓜得豆,一起去了解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及應(yīng)用。
1、認真讀課文24自然段,思考:基因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
2、學生小組交流。
3、指名讀第3自然段,了解基因的作用。
(1)觀察課本插圖計算機描繪的基因結(jié)構(gòu)圖。教師簡介:基因是生物遺傳的基本單位,存在于細胞的染色體上,作線狀排列。
(2)提問:基因有什么作用?學生畫出課文中的句子。
(3)朗讀文中的句子,引導(dǎo)學生緊扣關(guān)鍵詞語了解基因的作用。
基因是動植物體內(nèi)發(fā)號施令的大管家。
4、默讀第4自然段,畫出什么是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的句子。
(1)學生匯報:
(科學家摸清一些生物體內(nèi)基因的本領(lǐng),讓一種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種生物里去發(fā)揮它應(yīng)有的本領(lǐng),就會創(chuàng)造出某種前所未有的新生物。)。
(2)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也有失敗的時候,它在什么情況下會失敗呢?
(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也有因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敗的。)。
5、領(lǐng)悟表達方法。課文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這些科學知識的?這樣介紹有什么好處?
(課文運用打比方的方法來介紹,比喻形象恰當,把較為深奧的.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給讀者,容易被人接受。)。
6、朗讀體會課文的語言表達的特點。
1、如果你到轉(zhuǎn)基因商店里購物,你希望買到什么樣的產(chǎn)品?設(shè)想一下,用你的筆把它描繪出來。
2、把你在課外了解到的有關(guān)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識或科研成果,介紹給同學們聽。
1、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閱讀。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三
一、教學目標:
1、讀準“”三個聲母的音,認清字母的形,正確書寫和拼讀。認識五個生字,會讀兒歌。
2、初步掌握三拼連續(xù)的拼音方法。
3、認識五個生字,字母兒歌。
二、教學過程:
導(dǎo)入:
小朋友們,春天到了,春光明媚,許多小朋友都來到了大自然中,尋找春姑娘的足跡。
生:……。
生:圖上有藍天、白云、綠樹、小草、池塘、小蝌蚪,還有兩個小朋友在喝水。
師:噢!小朋友們看,鴿子的嘴巴里還銜著一跟樹枝呢。
生:這是“鴿”。
師:你真行,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媽媽教的,學前班學的。
師:那你能教教大家嗎?
生:……。
師:我們記的時候還可以用上順口溜“鴿子鴿子,鴿鴿鴿”
生:跟讀。
師:老師這兒有首兒歌《小白鴿》:哥哥有只小白鴿,小白鴿呀愛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聽了笑呵呵。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來。
生:老師,小蝌蚪是字母“”
師:你也把它教給其他小朋友好嗎?
生:……。
師:那還有最后一個字母小朋友知道嗎?
生:……。
師:小朋友們,我們在念這三個字母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手放在喉嚨這里,感受一下它們?nèi)齻€發(fā)音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愛學習,自己學了這么多的知識。又能讀字母,還有順口溜來記。小朋友們剛才學的這三個字母呢也是聲母家的,下次幫它們找家的時候可不要找錯噢!
生:……。
師:那么,當三個聲母在一起時,你們能把它們區(qū)別開來嗎?小朋友們自己試著練讀三個聲母。
生:練讀。
師:老師這兒有首兒歌《小白鴿》:哥哥有只小白鴿,小白鴿呀愛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聽了笑呵呵。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來。
師:好,現(xiàn)在先請小朋友們自己練寫,看看老師不講,小朋友們能不能寫正確,寫漂亮。
生:練寫。
師:小朋友們都能自學了,寫得真好!你們都寫了,老師也應(yīng)該來寫一寫,練一練,我們來看看老師有沒有把它們寫漂亮。
生:……。
師:好,學會了這三個聲母之后呢,我們也要幫它們來找好朋友。先來給“。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四
1、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交流對魯迅的認識。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jié)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的名言。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
(1)學了本單元的課文,我們被魯迅先生的才學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談?wù)勛约盒哪恐械聂斞浮?BR> (2)提出要求:可以就課文來談,可以結(jié)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guān)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匯報交流,師生評議。
(5)教師小結(jié)。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1)學生讀教材中的內(nèi)容,談理解。
(2)學生找句子,交流體會方法。
(3)教師歸納總結(jié)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
聯(lián)系上下文。
聯(lián)系生活實際。
結(jié)合時代背景。
展開豐富聯(lián)想。
……
: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xù)運用我們總結(jié)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日積月累
1、學生自讀。指名讀。
2、理解重點詞語:
千夫:眾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課外再搜集一些魯迅先生的名言。
1、過渡:魯迅先生的童年發(fā)生過許多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
2、學生自讀。指名讀。
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文人巧對對聯(lián)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搜集此類故事,與同學們交流。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五
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犀、黛、沼”等字、正確書寫10個生字。
能力:引導(dǎo)學生品味文章對大自然之美的細致描繪。在反復(fù)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
情感: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和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使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陶冶。
1.品味文章細膩的語言,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美麗景象。
2.學習作者對景物細致觀察與生動描寫的方法。
自然美景圖片。
朗讀法。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展示搜集的自然美景的圖片。
師: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宗白華去體會不同時期他對大自然的種.種感受。
1.讓學生讀通順、讀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有些比較長的句子,要多讀一讀,斷句要合理,教師適當指導(dǎo)。
3.想一想:作者不同時期描寫的自然美景在你腦海里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1.在作者小時候、少年時、青年時究竟以什么自然風景吸引了作者?你從中哪些詞或哪些句子體會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讀一讀,品一品。
2.找出相關(guān)語句后,即可引導(dǎo)學生練習上下文,邊讀邊談邊想。
(1)先請學生讀,緊扣關(guān)鍵詞語,然后談感受。
(2)在把感受帶到課文深入地朗讀,讀出贊美之情。
1.帶著賞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讀全文。
2.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作者對這些美景所引發(fā)的感受和怎樣的想象。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文章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
2.在筆記本上摘錄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
1.識字寫字。
2.讀句子,體會引號的作用(小黑板出示)。
3.在括號里填寫恰當?shù)脑~句,體會這些詞語運用的妙處。
我喜歡一個人坐在水邊石頭上看天上白云的變幻,心里浮動著幼稚的()。天上的流云,一會變成(),一會變成()。
1.課文文字優(yōu)美,配上合適的音樂嘗試配樂朗誦。
2.課外再搜集一些描寫自然美景的優(yōu)美句段。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六
1.認真觀察圖畫,懂得“不懂就問”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應(yīng)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
3.培養(yǎng)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懂得“不懂就問”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一、指導(dǎo)看第4頁上的圖,讓學生感知“不懂就要問”的重要。
1.齊讀“不懂就要問”。
2.指導(dǎo)學生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
(1)第1幅圖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圖是在哪里?從哪里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于什么?
(3)第3、4幅圖表現(xiàn)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頁上面左邊一幅圖,這是在哪里?兩名同學正在干什么?老師呢?
(5)看第5頁上面右邊一幅圖,這幾名同學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
(6)最后兩幅圖表現(xiàn)的.是哪里?同學在干什么?老師又分別在干什么?
二、組織討論,使學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要問”
1.看完第4、5頁的8幅圖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膽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問,不管是在學校,在家里,在展覽廳,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園里,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問老師,問家長,問解說員,問本班同學,問其他班的同學,問所有懂的人。
(4)可以問課本上的問題,可以問報刊上的問題,還可以問觀察到的所有書本外的其他問題。
(5)留心處處皆學問。
2.假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問,或者不懂裝懂,結(jié)果會怎樣?
3.我們今后應(yīng)該怎么辦?
三.發(fā)出號召,希望學生早日養(yǎng)成“不懂就要問”的好習慣。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七
1.展示課題《把耳朵叫醒》。
2.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或疑問嗎?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詞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把課文讀通順。
2.討論,說說課文的大意。
3.同學之間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三、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同學們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沃爾特·迪斯尼創(chuàng)作“米老鼠”因而成名的故事,也知道“米老鼠”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了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請你再用心讀讀課文,用課文中的幾個詞語來概括這個艱難的過程。
提醒學生讀書要注意一些關(guān)鍵的詞句,要注意自己的內(nèi)心體驗。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勾畫。
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
3.集體討論,說說自己找到的詞語,概括“米老鼠”的創(chuàng)作過程。
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并引導(dǎo)學生集體討論,互相補充,從學生的發(fā)言中選擇最恰當?shù)脑~語。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概括能力給予肯定。
這一過程可概括為:貧困潦倒—相依為命—舉步維艱—靈光乍現(xiàn)—蜚聲世界。
4.請生讀讀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并談?wù)勛约旱捏w會。
(1)“雖然報酬很低,但他仍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BR> 面對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全力以赴,可見他非常努力,但僅有努力就能成功嗎?
(2)“他熄了燈,陷入空虛與無望的黑暗中,周圍靜得可怕,又似乎吵鬧不休?!?BR> “靜得可怕”與“吵鬧不休”看似矛盾,實際正是作者狂躁與絕望情緒的生動寫照。
(3)“他想拉開燈趕走那只討厭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讓他干什么都沒勁,只好聽之任之。反正是失眠,他就去聽老鼠的叫聲,他甚至聽到它在自己床邊的跳躍聲。”
“聽之任之”“反正”這些詞語說明畫家最初是在無奈之下聽老鼠發(fā)出的聲音的。
(4)“漸漸地,他聽到了一種美妙的音樂,如一個精靈在這個寂寞的午夜與自己相伴。”
從“美妙的音樂”“精靈”“相伴”這些詞語可以看出作者在傾聽中對老鼠的態(tài)度和情感有了很大轉(zhuǎn)變,他在傾聽中發(fā)現(xiàn)了美,獲得了藝術(shù)的享受。
(5)“小老鼠使他的工作室有了生機,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則成了它的觀眾,彼此相依為命?!?BR> 瞧!傾聽使年輕畫家在普通的老鼠身上找到了愛。
(6)“那一刻,靈光乍現(xiàn),他拉開燈,支起畫架,畫出了一只老鼠的輪廓?!?BR> (7)讀課文的后兩段,理解“原來,靈感只青睞那些愿意傾聽的耳朵”,“把耳朵叫醒,然后傾聽世界。相信總有一個聲音屬于成功”這兩句話的意思。
(8)結(jié)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試著給課文另取個題目,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只要我們用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細細觀察,用耳朵靜靜傾聽,就能發(fā)現(xiàn)在平凡甚至是窘迫生活中的愛與美,獲取成功的靈感。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八
1.明白如果有一個好的想法想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一起去實施,可以寫倡議書。
2.讓學生能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學會用正確的格式書寫倡議書。
3.鼓勵學生關(guān)注社會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使學生學會寫倡議書的格式和寫清楚存在的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寫出目的性明確、針對性可行性強、語言準確、短小精悍的倡議書,所提倡議要合理、具體,具有可操作性。
學生準備:課前,做一份社會調(diào)查,通過查找資料、訪問以及結(jié)合所學課文內(nèi)容的感受等形式弄清楚存在的問題。
搜集有關(guān)資料、寫一篇倡議書例文。
預(yù)設(shè):
引起學生對環(huán)保的關(guān)注。
2.談話導(dǎo)入課題。
同學們,剛剛你們說的那些想法、點子,我們可以讓更多的人來共同關(guān)注,為缺水地區(qū)、疾病重災(zāi)區(qū)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板書:學寫倡議書)。
1、翻開書本,閱讀習作內(nèi)容。
2、學生自由讀習作內(nèi)容,概括本次習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3、學生把自己對習作要求的理解在全班交流,并歸納要點:【課件3】。
(1)倡議書的格式要正確。
(2)倡議書要寫清楚存在的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解決的辦法。
2.根據(jù)調(diào)查報告,生交流反饋。
例如:生活中,人們浪費水,水資源被農(nóng)藥等化學用品污染。浪費電,不隨手關(guān)燈,無人看電視還一直開著等??諝獾奈廴?,白色塑料袋的濫用,汽車尾氣的過量排放等。學校中,亂扔果皮紙屑,浪費紙張等問題。
3.巧設(shè)對立面,解決疑難點。
(1)師根據(jù)生的回答提出不同主張,生反駁,引發(fā)對立。
(2)師生之間在爭辯中尋求參考答案::倡議書不僅僅只滿足個人需求,而且應(yīng)該要考慮到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板書:存在的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3)這么多的不環(huán)?,F(xiàn)象,浪費現(xiàn)象,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解決呢?
(生說出一些建議,教師適當引導(dǎo)看建議是否合理,幫忙梳理。)。
師適當?shù)臅r候,提出建議要求:合理、具體(板書:解決的辦法——合理、具體)。
四、借例文,明格式。
1.【課件4】師出示一份有問題的倡議書。
2.生再次回顧習作內(nèi)容,明確格式。【課件5:格式要求】。
(1)題目:在第一行中間寫上“倡議書”幾個字。
(2)稱號:倡議的對象。
(3)正文:寫清倡議的事項和原因。
(4)署名、日期:最后署名要寫上提出建議的團隊名稱或個人姓名,再另起一行(對應(yīng)署名位置)寫上提出倡議的日期。(板書:格式要規(guī)范正確)
3.【課件6】師出示正確格式的倡議書,再次引發(fā)學生注意格式。
五、談收獲,留作業(yè)。
1.說一說,學習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法?
2.寫一份倡議書,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倡議,格式要正確要規(guī)范,根據(jù)倡議的對象,將倡議書發(fā)布在合適的地方。
板書設(shè)計:
學寫倡議書。
存在的問題。
產(chǎn)生的原因。
解決的辦法——合理、具體。
格式要規(guī)范正確。
教學反思:
這一次習作前讓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一是查找關(guān)于水資源、森林資源、礦產(chǎn)資源、大氣資源、土壤資源等遭受嚴重破壞或遭受污染的資料,二是開展到校園、社區(qū)、公園、街道、學校周邊走一走、看一看的活動,了解周圍存在哪些污染現(xiàn)象。在交流資料時,學生身受感染,心靈受到震憾。因此,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定準了自己提出倡議的對象,定好了倡議的主題。很多同學向自己的父母提出《關(guān)于節(jié)約用水的倡議》,向同學們提出了《關(guān)于保護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倡議》等等。這些倡議指出問題時描述生動,感情真摯,而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建議的內(nèi)容清晰,準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全面細致,建議的態(tài)度委婉,讓人容易接受。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九
本設(shè)計將“悟詞情,品畫意”作為研讀目標,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課內(nèi)外聯(lián)系、校內(nèi)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學思想。
1、將音樂引入語文課堂,借助音樂,形象解讀《卜算子?詠梅》一詞。
2、將繪畫引入語文課堂,借助畫面,再現(xiàn)梅之風姿,梅之品格。
3、通過對比閱讀,解讀梅花的兩種形象,詩人的兩種境界。
4、引導(dǎo)學生查找、搜集、拓展閱讀毛澤東其他詩詞,通過組織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促使學生積累語言,積淀情感。
一、背誦導(dǎo)入
我們已經(jīng)讀過幾首詞了,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詞讀或背給大家聽。
二、自-閱讀
今天我們要學習毛澤東的一首詠梅詞。請同學們自己反復(fù)地讀讀課文,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么特點,贊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一寫。
三、交流討論
結(jié)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教師相機點撥,使學生對毛澤東詞中的梅花產(chǎn)生贊嘆之情。
1、從“飛雪”“百丈冰”等詞可以讀出,梅花綻放于最寒冷的時節(jié)。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梅花卻不畏嚴寒,一花獨放。
2、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可以讀出梅是報春的使者,卻不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xiàn)了梅花謙遜的作風。
3、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可以讀出百花盛開之時,梅花卻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表現(xiàn)了梅的豁達與無私。
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梅花以其樂觀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澤東的贊頌,讓我們再來聽一首贊頌梅花的歌曲(播放《紅梅贊》)。
2、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贊頌梅花吧(學生放聲練習朗讀)。
3、邊讀邊想象畫面,有感情地讀。(引導(dǎo)學生根據(jù)課件呈現(xiàn)的音樂和畫面的變化,滿含激昂之情、贊嘆之情地誦讀,教師相機引導(dǎo)示范。對學生富有個性的朗讀給予鼓勵,對學生動情的朗讀給以表揚。)
五、對比閱讀,感悟詩人的情感
1、閱讀陸游詠梅詞,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職位。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游。作品里風雨交加的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正是陸游受打擊后心境的寫照。)
毛澤東在讀陸游的詠梅詞后,填詞一首,卻“反其意而用之”,表達了樂觀自信的胸懷。郭沫若在讀了毛澤東的詞后也和詞一首,寫道“曩見梅花愁,今見梅花笑”,鮮明地寫出了兩首詞中梅花的不同形象與兩位詩人的不同心境。
2、再讀毛澤東的詠梅詞,想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試著畫一畫,并給自己的畫寫上一個題目(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獨放、寒梅斗雪、一枝獨秀)。
3、配樂欣賞畫家為毛澤東的詠梅詞所配的畫;有感情地背誦詠梅詞。
六、拓展閱讀
1、課外閱讀毛澤東的其他詩詞。
2、用一周時間進行準備,然后組織一次毛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3、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四季的特點的,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課文怎樣描寫四季的`特點,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四季風光圖片。
教學過程:
1、教師板書課題,學生讀題猜想:童話中的主人公是誰?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1、學生自主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利用生字卡小組內(nèi)檢查讀音。
4、小組交流。
5、指名小組匯報學習收獲。
1、學生把最喜歡的語句、段落讀一讀,品味一下。出示四季風光圖片,讓學生觀察。
3、學生找句子,畫詞語,寫批注。
4、小組交流。
1、小組內(nèi)自由談讀后的感受。
2、教師引導(dǎo)學生小組內(nèi)以各種形式品讀句子,再通過配樂和圖片再現(xiàn)情景的方法,把學生帶入到文中描寫的情景中,體會“把景物形象化”的寫作奧秘。
3、用一個詞(一句話)概括四季的特點。
4、學生回答:(生機勃勃)(熱情似火)(果實累累)(白雪皚皚色彩斑斕)。
組織一次朗讀比賽。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二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最后一頭戰(zhàn)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繼續(xù)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zhàn)象的友好、戰(zhàn)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zhàn)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從課文的相關(guān)語句體會人們與戰(zhàn)象以及戰(zhàn)象對戰(zhàn)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1、了解作者相關(guān)知識,寫作背景,對戰(zhàn)象有一定了解;
2、學生預(yù)習課文,了解大象的相關(guān)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guān)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2、小組合作探究:嘎羧離開村子前為什么要繞著寨子走三圈?
3、從哪些語句感悟到嘎羧“懷舊”“善良”?在書本標注。
4、匯報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語句,在書本標注。
5、為什么戰(zhàn)象見到戰(zhàn)斗過的象鞍那么激動?為什么戰(zhàn)象披掛上象鞍又顯得那么英武豪邁?
6、從哪些地方又感受到這頭戰(zhàn)象的“忠誠”?在課文標注。
7、課文里還有令你感動、令你深思的語段嗎?請有感情地讀一讀吧。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三
“兒”連在別的音節(jié)后面作詞尾時,就失去獨立性,和前面的音節(jié)融合成一個音節(jié),使前一個音節(jié)的韻母帶上一個卷舌動作的韻尾,成為卷舌韻母即兒化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兒化”。同學們別小看“兒化”,它在意思的表達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鮮花兒、女孩兒、好玩兒、山歌兒。
小孩兒、竹棍兒、門縫兒、一會兒。
您慢慢兒地說、我和你說說貼心的話兒。
蓋(動詞)——蓋兒(名詞)。
畫(動詞)——畫兒(名詞)。
尖(形容詞)——尖兒(名詞)。
眼(眼睛)——眼兒(“小洞”之義)。
頭(腦袋)——頭兒(“負責人”之義)。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四
2、學會介紹本地的一種特產(chǎn),并能為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寫一份廣告。
3、學會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并進行整理。
1、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通過了解本地的特產(chǎn),增強家鄉(xiāng)的自豪感。
一、談話導(dǎo)入。
2、生:背誦詩歌二、學習《江南》和《江上漁者》。
1、指名讀詩歌《江南》。
2、解釋“漢樂府”的意思。
3、結(jié)合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
4、重點詞“田田”
5、指導(dǎo)背誦。
6、指名讀《江上漁者》。
7、結(jié)合插圖,自讀自悟詩句的意思。
8、重點詞:“但”
9、指導(dǎo)背誦。
10、討論:從兩首詩歌中,你了解江南有什么特產(chǎn)?
三、成立“特產(chǎn)探寶組”
2、觀察地圖,說說我們的省份和直轄市。
3、老師小結(jié):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物產(chǎn)豐富的國家,我國共有23個省,4個直轄市,5個自治區(qū),2個特別行政區(qū)我們的祖國可真大?。⊥瑢W們你的老家在哪???誰來指一指,給大家看看。
4、指出家鄉(xiāng)所在的位置。
6、學生自由組合,成立“特產(chǎn)探寶組”,發(fā)動學生共同研究全國各地的農(nóng)作物特產(chǎn)。
7、小組制定計劃(研究對象,研究項目,研究方法,研究小結(jié))。
一、“特產(chǎn)探寶組”匯報會。
1、請各小組的組長匯報資料。
2、交流研究方法。
3、同學說一說自己的收獲。
二、完成書上的'練習。
1、把這些水果和其最有名的產(chǎn)地連一起。
2、寫一寫下列物產(chǎn)的產(chǎn)地辣椒、枸杞、茶葉、香菇。
3、自己歸納一下不同地區(qū)的同樣物產(chǎn)。
三、成立新的研究小組,研究我國的著名特產(chǎn)。
1、對照書上“刺繡、鐵畫、湖筆……”的著名特產(chǎn)制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對象。
2、成立新的研究小組。
3、制定研究對象,研究項目,研究方法,研究小結(jié)。
4、思考怎樣把特產(chǎn)介紹清楚。
一、特產(chǎn)交流會。
1、小組匯報。
2、同學交流研究方法。
3、談?wù)勈斋@。
二、完成書上的練習。
三、討論:怎樣把一種特產(chǎn)介紹清楚。
1、指名發(fā)言。
一、“我的家鄉(xiāng)美”廈門特產(chǎn)介紹會。
1、小組交流。
2、指名發(fā)言。
3、交流收獲。
二、我們一起說一說。
1、請介紹同一種特產(chǎn)的學生互相補充,介紹特產(chǎn)。
2、其他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請小組的同學回答。
三、制作小冊子。
一、學習《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
1、齊讀課文。
2、思考:我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楊梅?我是怎么具體介紹楊梅的特點的?
3、指名發(fā)言。
4、老師小結(jié):介紹楊梅的生長特點,外形,味道。
二、你學會了怎樣介紹特產(chǎn)。
1、仔細觀察。
2、抓住特點。
3、具體介紹。
三、觀察你最感興趣的一種特產(chǎn),收集相關(guān)資料,準備習作。
一、范文欣賞,積累優(yōu)美詞句。
二、指導(dǎo)寫作。
三、學生習作訓(xùn)練。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教學一~三題。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題,問:這句俗話是什么意思?
(2)學生根據(j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知識來回答。
(3)這句話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不多?(使用廣泛)。
(4)小結(jié):像這樣的句子叫俗語,它是為群眾所喜愛并廣泛使用的語句,有著具體的含義。
2.教學第二部分。
(1)生讀五個俗語,聽說過嗎?看看各自講了什么意思?
(2)指名說說意思。
(3)教師適當補充。作小結(jié)。
3.教學第三部分。
(1)本地也有俗語,請同學回憶生活中知道的當?shù)厮渍Z。(交流、討論)。
(2)指名說一說,評議。
(3)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和搜集俗語。把語文學習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養(yǎng)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指導(dǎo)讀準字音。
2.討論每條詞語的大概意思。
3.生練說這些詞語的意思。(明白這些都是和中國傳統(tǒng)戲劇有關(guān)的詞語。)。
4.讀講詞語故事,引導(dǎo)學生學習分類積累詞語。
5.學生練習背誦。
三、教學第三題。
1.讀題,明確要求。
2.指明這段話選自《姥姥的剪紙》。
3.指導(dǎo)觀察書寫格式,指名說說書寫時哪些字需要特別注意的?提醒學生注意字的筆畫和間架結(jié)構(gòu)。
4.練習描紅,及時小結(jié)。注意行款布局。
教學目標: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教學重點:注意解釋時的態(tài)度,說話要通順連貫。
教學難點:表達是否流暢、準確。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指名讀題。
2.幫助弄清本次口語訓(xùn)練的要求。
3.指導(dǎo):
(1)讀讀題中所列的三種情況,思考應(yīng)該怎樣去解釋。
(2)分組分問題練說。
(4)推薦代表表演。師生評議。
4.反饋。
(1)指名說說被人誤會時是怎樣解釋的?
(2)說說本次口語交際訓(xùn)練后有什么收獲?
(3)評議小結(jié):說話的與其和態(tài)度要得體,說話要通順連貫,聲音要響亮,速度要適中。
教后小記: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六
1、課文敘述的語言很平白,但語言準確簡練,其中不少科學術(shù)語,要讓學生很好領(lǐng)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自學理解術(shù)語與難理解的詞,教學時再適當檢查或指導(dǎo)理解。
2、本單元的訓(xùn)練重點項目是“按一定的順序?qū)憽?,教學時要注意指導(dǎo)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是順序進行敘述的,從而掌握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告訴我們,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類活動的范圍就更小了。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可是人類卻在隨意毀壞們愛護地球,精心保護地球。在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課文所寫內(nèi)容,結(jié)合課外了解的知識和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簡析。
這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13課《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講讀課文。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可是許多人對地球了解甚少,不注篇文章就告訴我們:這個地球是怎樣的,我們應(yīng)該怎樣對待地球兩個問題。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類活動的范圍就更小了。地球的資可是人類卻在隨意毀壞資源,希望我們愛護地球,精心保護地球。
本單元的訓(xùn)練重點項目是“按一定的順序?qū)憽?,教學時要注意指導(dǎo)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文在敘述上先寫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類居住的陸地更小;然后寫地球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可人類卻隨意毀壞自然資源球之外,人類沒有其它星球可住;最后寫我們要愛護這個地球,要精心保護這個地球。在學習上要注意體會課文的這個敘述順序。課文敘述的語言很平白,但語言準確簡練,其中不少科學術(shù)語,要讓學生很好領(lǐng)會。教學時可以先弄清術(shù)語與難理解的詞,然學過的讀書自學方法,自學課文,理解內(nèi)容,有不懂的問題可進行小組討論理解或問老師,教師適時加以指導(dǎo)。
教學重難點。
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了解文章題目“只的意思,并且懂得應(yīng)該保護地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通過自學理解等方法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guān)地球的知識,從而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過程與方法:能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順序說明事理的方法。
能自學本課生字,并掌握“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和藹可親、資源枯竭、生態(tài)環(huán)境”等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guān)地球的知識,受到保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教學媒體運用。
現(xiàn)代教學技術(shù)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本課所講的有關(guān)地球的知識學生難以得到具體的感本課運用cai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教學,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對地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內(nèi)容,形成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的觀念,并付諸行動。
教學要點。
采用夢中遨游太空與地球媽媽對話的形式引入課題,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類居住的陸地更小;資源是有限的,可人類卻隨意毀壞自然資源。在此基礎(chǔ)上知道要好好保護地球。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七
1、通過交流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內(nèi)容。
2、共同探討正確的閱讀方法。
3、能通過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反思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做一名自立、自信、自強的青少年。
共同探討正確的閱讀方法。
能通過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反思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做一名自立、自信、自強的青少年。
一課時。
一、導(dǎo)入。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傳達著人類的憧憬和理想,凝聚著人類美好的感情和燦爛的智慧,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了解歷史,了解社會,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義,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文化的積累,一種知識的累積,一種智慧的累積,一種感情的累積。大量地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僅能增長人的知識,也能豐富人的感情,如果對文學一無所知,而想成為有文化修養(yǎng)的現(xiàn)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說,一個從不閱讀文學作品的人,縱然他有“碩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學位,他也只能是一個“高智商的野蠻人”。這并不是危言聳聽。親近文學,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是一個文明人增長知識、提高修養(yǎng)、豐富情感的極為重要的途徑,這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的共識。
是啊,從我們邁入初中的大門,著名的作家趙麗宏就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文學之門,那老師想知道你們都讀過哪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呢?(生作答)嗯,同學們讀過的好書真不少,也看出來我們的學生都是些熱愛文學的人。那今天老師就給同學們推薦一本被譽為“男孩子必讀”的世界名著《魯濱遜漂流記》。讓我們一起跟隨主人公去漂流,去感受主人公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出示課題)。
二、目標定向。
1、交流故事中人物,了解故事內(nèi)容。
2、探討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
3、學習優(yōu)秀品質(zhì),做自立、自信、自強少年。
三、預(yù)習檢測。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名著主要內(nèi)容。(小說主要講述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魯濱遜冒險出海航行,被海浪拋到一座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在那里堅強地度過了28年孤獨時光的生動故事。)。
四、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談?wù)勛约菏侨绾巫x這本名著的?
2、請小組合作,交流讀書心得,談?wù)勀阒赖淖x書方法有哪些?總結(jié)(板書)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我們在讀的過程中應(yīng)該在自己感興趣或能打動自己、能產(chǎn)生共鳴的地方做標簽,把它記錄下來。
五、個性展示。
我們都知道小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會生活。剛才我們共同探討了一些最基本的讀書方法,學以致用,那下面我們就運用這些方法去感受名著中的人物,比一比誰掌握的最好。
那下面請大家在老師給出的三個精彩情節(jié)中,選取你喜歡的一個,運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精讀文章,談?wù)勀銓γ腥宋锏睦斫狻?BR> 六、悟生活整合提升。
剛才我們共同探討了如何才能讀好一部名著,老師總結(jié)了下,把其中的部分要點編成一首打油詩,共大家參考。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八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點,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和蘊含著的感情。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點。
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和蘊含著的感情。
一、整體感知,理清條理。
1、從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贊美過雪花,有多少贊美雪花的詩句名垂千古,誰能說出關(guān)于尋雪的詩句呢?(學生讀搜集的有關(guān)詩句)。
2、在生活中,你看到的雪又是怎樣的(學生自由說)。
3、今天我們共同來欣賞魯迅的《雪》,請認真讀課文,看看課文寫到了哪幾種雪?據(jù)此給課文分段。
(板書: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二、學習第1-3自然段。
1、先讀一讀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個詞來說明“江南的雪”的特點。(板書:滋潤美艷)。
2、哪些詞句描寫出“滋潤美艷”呢?請再仔細讀一讀作者描寫雪野時,用了哪些顏色,寫了哪些事物?(邊說邊讀):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渾黃的(磬口臘梅花)、冷綠的(雜草)。
3、單是看這些字眼,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這江南雪野的美,若你再邊讀邊想象一下啊!這雪中的鮮花,鮮花中的白雪,交相輝映相互襯托,你腦海里會浮現(xiàn)出什么樣的畫面呀?(學生讀到哪,就指導(dǎo)到哪)。
4、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畫面嗎?
5、是啊、看到這些雪中的花兒,我不僅想到雪萊的詩句“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江南的雪真是“滋潤美艷”,我們來一起讀一讀吧。
6、作者寫了這雪中的花,覺得還沒有寫盡江南雪野,他接著又寫到了什么?(蜜蜂)。
7、如此一來就有了矛盾,這樣的冬季,哪來的蜜蜂呢?(出示句子,突出“仿佛”二字)。
江南的雪野如此充滿生機活力,雖不是春天,我們卻聞到了春的氣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所以作者說——(讀)“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那是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
8、再細細品味一下這一段,看看你還能從哪些詞句中讀出江南雪“滋潤美艷“的特點呢?
9、喜歡這美麗的江南雪野嗎?再有感情地讀一讀,背一背吧!
10、魯迅的少年時期是在家鄉(xiāng)紹興度過的,成年的魯迅,為了尋找國家民族復(fù)興的道路,不得不漂泊在遙遠寒冷的北京,在這樣的一個雪天,先生想起了故鄉(xiāng)的雪,他還會想起什么呢?(他在故鄉(xiāng)度過的無憂無慮的少年時期)在這樣的雪天,孩子們最愛的游戲是什么?(生:塑雪羅漢)。
11、從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們對于堆雪人的喜愛呢?(用“”畫出,與同桌小聲交流)。
12、用雪堆雪羅漢,自然也有江南的雪“雪潤美艷”的特點,從哪里可看出?(很清白、明艷,以身、自身的滋潤相粘結(jié),整個地閃閃地生光。)。
13、給孩子們帶來如許快樂的雪人,遇上連日的晴天,便挽留不住,令人難免生出淡淡的哀愁,江南的雪,是滋潤美艷的,但也是——(脆弱的,生命力不強)。
三、小結(jié)。
江南的雪象征了哪些美好而又缺乏生命力的事物,讓人一邊向往,卻又一邊惆悵。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luò)。
3、感受魯智深機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俠士形象。
4、學習作者簡練傳神的人物語言描寫。
重難點:
感受魯智深機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俠士形象。學習作者簡練傳神的人物語言描寫。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dǎo)入,揭示課題
1、歌曲導(dǎo)入,引出人物。
2、齊讀課題,抓住題眼,理解“俠”的涵義。
3、針對課題質(zhì)疑。
4、介紹魯智深出身及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檢查生字詞。
3、說說魯智深為什么行俠?怎樣行俠?行俠的結(jié)果如何?相機滲透“長文讀短” 的方法概括主要內(nèi)容。
三、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自主學習。
先默讀課文3――7自然段,想一想,從魯智深的哪些語言能感受到他的“俠義”形象?接著把相關(guān)的語句劃出來,并說說你從中感受到什么,寫下批注后與小組交流。
(出示自學提示)
2、反饋交流
(1)細品三“問”
抓住“故意說”,他心理本來想說…… 他卻故意說……
抓住“打攪”,劉太公會認為是打攪嗎?為什么還要這樣說?
分角色朗讀。
(2)細品“想一想”
他在想什么?創(chuàng)設(shè)情境,品味語言中刻畫的人物個性。多種形式朗讀,再現(xiàn)人物形象。
3、對比語言
(1)他對善良的劉太公一問再問,而對打家劫舍的山大王卻只說了一句話。瀏覽課文8――11自然段,找出魯智深的語言描寫。
(2)品味“大喝一聲”中人物的個性。
(3)在對比讀中深刻感受人物形象。
(4)補充拓展魯智深語言描寫。
四、總結(jié)全文、學習寫法。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簡介《水滸傳》,激發(fā)閱讀興趣。
2、升華感情。
板書設(shè)計:
魯智深行俠桃花莊
粗中有細
聽 語言 智勇雙全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文章中所表達出來的同學形象。
2、體會作者如何描寫每位同學的`特點。
3、拓展練習作文。
一課時。
一、激趣導(dǎo)入。
同學們,在全班同學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誰?
二、了解內(nèi)容、分析寫作方法。
自由讀課文,讀后思考討論:
1、課文描寫了幾個同學,每個同學的特點是什么?
2、學生交流回答。
3、復(fù)習描寫人物的方法。(動作、語言、外貌、神態(tài)、心理)。
4、分析每個同學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寫?列舉出課文中的例子。
5、師生交流。
三、拓展寫,完成作文集文章。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一
1.自學本課生字,摘錄重點詞語并解釋。
2.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
二、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三、比讀書,比認字(第一次先學后教)學生默讀課文,劃出喜歡的字詞。
(展示前置性作業(yè)1)。
1.正確讀出以下字的讀音并組詞:
礁、癢、蘸、攢、癬、膩、肆、莧、袒。
2.會寫以下詞語并理解詞義:
名副其實、千方百計、肆虐、恩賜、袒護、積攢、千方百計、煙波浩渺、油膩。
四、默讀課文,劃分層次。(第二次先學后教)。
五、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小組討論解決。
1.解放軍駐守南沙的原因是啥?
2.南沙海軍在駐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難?
1.缺淡水:
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匯報。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難,戰(zhàn)士干活不穿軍裝,怕洗衣費水。
(3)洗澡難。
戰(zhàn)士們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練習朗讀,體現(xiàn)戰(zhàn)士們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南沙桑拿,主要體會南沙桑拿給戰(zhàn)士們帶來的餓困難,重點體會“烤箱”這一詞語。何正會的遺體。重點體會“長癬、發(fā)炎、惟一”等詞語。
(4)自己蓄水。
小結(jié):
2.缺蔬菜。
出示句子,練習朗讀。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應(yīng)重讀。
3.生活單調(diào)。
訓(xùn)練、放哨、巡邏、偵察,數(shù)星、望月、聽濤、思鄉(xiāng),體會到什么?
六、再讀課文,體會感情。
七、總結(jié)。
文章通過細節(jié)描寫、動作描寫再現(xiàn)了英雄的本色,為了祖國人民的餓幸福。為了捍衛(wèi)國家海洋權(quán)益。戰(zhàn)士們用自己的口號詮釋了英雄的真諦,那就是“吃苦不是標準,主動作為、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一流成績才是我們永恒的追求”。戰(zhàn)士們的精神將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種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鑄造了南沙的軍魂,他們不愧是祖國的餓英雄、不愧是南沙衛(wèi)士。
八、課堂練習。
配套練習1、2、3。
九、布置作業(yè)。
優(yōu)美詞語兩遍。
板書設(shè)計:
南沙衛(wèi)士。
(堅忍不拔、舍己為人)。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二
1、聽寫詞語:發(fā)號施令、水土不服、供不應(yīng)求、和平共處。
2、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是由誰來發(fā)號施令?什么情況下供不應(yīng)求?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種瓜得豆,一起去了解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及應(yīng)用。
1、認真讀課文24自然段,思考:基因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
2、學生小組交流。
3、指名讀第3自然段,了解基因的作用。
(1)觀察課本插圖計算機描繪的基因結(jié)構(gòu)圖。教師簡介:基因是生物遺傳的基本單位,存在于細胞的染色體上,作線狀排列。
(2)提問:基因有什么作用?學生畫出課文中的句子。
(3)朗讀文中的句子,引導(dǎo)學生緊扣關(guān)鍵詞語了解基因的作用。
基因是動植物體內(nèi)發(fā)號施令的大管家。
4、默讀第4自然段,畫出什么是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的句子。
(1)學生匯報:
(科學家摸清一些生物體內(nèi)基因的本領(lǐng),讓一種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種生物里去發(fā)揮它應(yīng)有的本領(lǐng),就會創(chuàng)造出某種前所未有的新生物。)。
(2)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也有失敗的時候,它在什么情況下會失敗呢?
(轉(zhuǎn)基因技術(shù)也有因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敗的。)。
5、領(lǐng)悟表達方法。課文是用什么方法來介紹這些科學知識的?這樣介紹有什么好處?
(課文運用打比方的方法來介紹,比喻形象恰當,把較為深奧的.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給讀者,容易被人接受。)。
6、朗讀體會課文的語言表達的特點。
1、如果你到轉(zhuǎn)基因商店里購物,你希望買到什么樣的產(chǎn)品?設(shè)想一下,用你的筆把它描繪出來。
2、把你在課外了解到的有關(guān)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識或科研成果,介紹給同學們聽。
1、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閱讀。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三
一、教學目標:
1、讀準“”三個聲母的音,認清字母的形,正確書寫和拼讀。認識五個生字,會讀兒歌。
2、初步掌握三拼連續(xù)的拼音方法。
3、認識五個生字,字母兒歌。
二、教學過程:
導(dǎo)入:
小朋友們,春天到了,春光明媚,許多小朋友都來到了大自然中,尋找春姑娘的足跡。
生:……。
生:圖上有藍天、白云、綠樹、小草、池塘、小蝌蚪,還有兩個小朋友在喝水。
師:噢!小朋友們看,鴿子的嘴巴里還銜著一跟樹枝呢。
生:這是“鴿”。
師:你真行,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媽媽教的,學前班學的。
師:那你能教教大家嗎?
生:……。
師:我們記的時候還可以用上順口溜“鴿子鴿子,鴿鴿鴿”
生:跟讀。
師:老師這兒有首兒歌《小白鴿》:哥哥有只小白鴿,小白鴿呀愛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聽了笑呵呵。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來。
生:老師,小蝌蚪是字母“”
師:你也把它教給其他小朋友好嗎?
生:……。
師:那還有最后一個字母小朋友知道嗎?
生:……。
師:小朋友們,我們在念這三個字母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手放在喉嚨這里,感受一下它們?nèi)齻€發(fā)音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愛學習,自己學了這么多的知識。又能讀字母,還有順口溜來記。小朋友們剛才學的這三個字母呢也是聲母家的,下次幫它們找家的時候可不要找錯噢!
生:……。
師:那么,當三個聲母在一起時,你們能把它們區(qū)別開來嗎?小朋友們自己試著練讀三個聲母。
生:練讀。
師:老師這兒有首兒歌《小白鴿》:哥哥有只小白鴿,小白鴿呀愛唱歌,咕咕咕,咕咕咕,哥哥聽了笑呵呵。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來。
師:好,現(xiàn)在先請小朋友們自己練寫,看看老師不講,小朋友們能不能寫正確,寫漂亮。
生:練寫。
師:小朋友們都能自學了,寫得真好!你們都寫了,老師也應(yīng)該來寫一寫,練一練,我們來看看老師有沒有把它們寫漂亮。
生:……。
師:好,學會了這三個聲母之后呢,我們也要幫它們來找好朋友。先來給“。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四
1、回顧本單元所學課文,交流對魯迅的認識。
2、交流體會本組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jié)體會這類句子的方法。
3、積累魯迅的名言。
4、通過閱讀“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感受魯迅的敏捷才思。
(1)學了本單元的課文,我們被魯迅先生的才學和人格魅力所折服,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談?wù)勛约盒哪恐械聂斞浮?BR> (2)提出要求:可以就課文來談,可以結(jié)合課外學習的收獲來談;可以講同魯迅有關(guān)的人和事,也可以說說讀魯迅作品的體會。
(3)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4)匯報交流,師生評議。
(5)教師小結(jié)。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認識了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學們能從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1)學生讀教材中的內(nèi)容,談理解。
(2)學生找句子,交流體會方法。
(3)教師歸納總結(jié)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方法:
聯(lián)系上下文。
聯(lián)系生活實際。
結(jié)合時代背景。
展開豐富聯(lián)想。
……
: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xù)運用我們總結(jié)的這些體會句子的方法去學習課文,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日積月累
1、學生自讀。指名讀。
2、理解重點詞語:
千夫:眾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無端:沒有來由地;無緣無故地。
空耗:白白地消耗。
無異:沒有不同;等同。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課外再搜集一些魯迅先生的名言。
1、過渡:魯迅先生的童年發(fā)生過許多故事,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魯迅巧對先生的故事。
2、學生自讀。指名讀。
周樟壽的對子妙在哪里?他為什么對得好?
文人巧對對聯(lián)的故事還有很多,課后搜集此類故事,與同學們交流。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五
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犀、黛、沼”等字、正確書寫10個生字。
能力:引導(dǎo)學生品味文章對大自然之美的細致描繪。在反復(fù)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
情感: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和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使學生的審美情感得到陶冶。
1.品味文章細膩的語言,想象文章所描繪的美麗景象。
2.學習作者對景物細致觀察與生動描寫的方法。
自然美景圖片。
朗讀法。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展示搜集的自然美景的圖片。
師: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宗白華去體會不同時期他對大自然的種.種感受。
1.讓學生讀通順、讀流利,并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有些比較長的句子,要多讀一讀,斷句要合理,教師適當指導(dǎo)。
3.想一想:作者不同時期描寫的自然美景在你腦海里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1.在作者小時候、少年時、青年時究竟以什么自然風景吸引了作者?你從中哪些詞或哪些句子體會到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讀一讀,品一品。
2.找出相關(guān)語句后,即可引導(dǎo)學生練習上下文,邊讀邊談邊想。
(1)先請學生讀,緊扣關(guān)鍵詞語,然后談感受。
(2)在把感受帶到課文深入地朗讀,讀出贊美之情。
1.帶著賞美景、品美文的感受朗讀全文。
2.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作者對這些美景所引發(fā)的感受和怎樣的想象。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文章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
2.在筆記本上摘錄文章中最能吸引你想象的句子。
1.識字寫字。
2.讀句子,體會引號的作用(小黑板出示)。
3.在括號里填寫恰當?shù)脑~句,體會這些詞語運用的妙處。
我喜歡一個人坐在水邊石頭上看天上白云的變幻,心里浮動著幼稚的()。天上的流云,一會變成(),一會變成()。
1.課文文字優(yōu)美,配上合適的音樂嘗試配樂朗誦。
2.課外再搜集一些描寫自然美景的優(yōu)美句段。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六
1.認真觀察圖畫,懂得“不懂就問”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2.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應(yīng)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
3.培養(yǎng)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懂得“不懂就問”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一、指導(dǎo)看第4頁上的圖,讓學生感知“不懂就要問”的重要。
1.齊讀“不懂就要問”。
2.指導(dǎo)學生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
(1)第1幅圖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圖是在哪里?從哪里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于什么?
(3)第3、4幅圖表現(xiàn)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頁上面左邊一幅圖,這是在哪里?兩名同學正在干什么?老師呢?
(5)看第5頁上面右邊一幅圖,這幾名同學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
(6)最后兩幅圖表現(xiàn)的.是哪里?同學在干什么?老師又分別在干什么?
二、組織討論,使學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要問”
1.看完第4、5頁的8幅圖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膽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問,不管是在學校,在家里,在展覽廳,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園里,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問老師,問家長,問解說員,問本班同學,問其他班的同學,問所有懂的人。
(4)可以問課本上的問題,可以問報刊上的問題,還可以問觀察到的所有書本外的其他問題。
(5)留心處處皆學問。
2.假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問,或者不懂裝懂,結(jié)果會怎樣?
3.我們今后應(yīng)該怎么辦?
三.發(fā)出號召,希望學生早日養(yǎng)成“不懂就要問”的好習慣。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七
1.展示課題《把耳朵叫醒》。
2.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或疑問嗎?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詞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把課文讀通順。
2.討論,說說課文的大意。
3.同學之間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三、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1.同學們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沃爾特·迪斯尼創(chuàng)作“米老鼠”因而成名的故事,也知道“米老鼠”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了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請你再用心讀讀課文,用課文中的幾個詞語來概括這個艱難的過程。
提醒學生讀書要注意一些關(guān)鍵的詞句,要注意自己的內(nèi)心體驗。
2.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勾畫。
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
3.集體討論,說說自己找到的詞語,概括“米老鼠”的創(chuàng)作過程。
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并引導(dǎo)學生集體討論,互相補充,從學生的發(fā)言中選擇最恰當?shù)脑~語。對學生的自學能力、概括能力給予肯定。
這一過程可概括為:貧困潦倒—相依為命—舉步維艱—靈光乍現(xiàn)—蜚聲世界。
4.請生讀讀自己感受最深的語句,并談?wù)勛约旱捏w會。
(1)“雖然報酬很低,但他仍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BR> 面對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全力以赴,可見他非常努力,但僅有努力就能成功嗎?
(2)“他熄了燈,陷入空虛與無望的黑暗中,周圍靜得可怕,又似乎吵鬧不休?!?BR> “靜得可怕”與“吵鬧不休”看似矛盾,實際正是作者狂躁與絕望情緒的生動寫照。
(3)“他想拉開燈趕走那只討厭的家伙,但疲倦的身心讓他干什么都沒勁,只好聽之任之。反正是失眠,他就去聽老鼠的叫聲,他甚至聽到它在自己床邊的跳躍聲。”
“聽之任之”“反正”這些詞語說明畫家最初是在無奈之下聽老鼠發(fā)出的聲音的。
(4)“漸漸地,他聽到了一種美妙的音樂,如一個精靈在這個寂寞的午夜與自己相伴。”
從“美妙的音樂”“精靈”“相伴”這些詞語可以看出作者在傾聽中對老鼠的態(tài)度和情感有了很大轉(zhuǎn)變,他在傾聽中發(fā)現(xiàn)了美,獲得了藝術(shù)的享受。
(5)“小老鼠使他的工作室有了生機,它成了他的朋友,他則成了它的觀眾,彼此相依為命?!?BR> 瞧!傾聽使年輕畫家在普通的老鼠身上找到了愛。
(6)“那一刻,靈光乍現(xiàn),他拉開燈,支起畫架,畫出了一只老鼠的輪廓?!?BR> (7)讀課文的后兩段,理解“原來,靈感只青睞那些愿意傾聽的耳朵”,“把耳朵叫醒,然后傾聽世界。相信總有一個聲音屬于成功”這兩句話的意思。
(8)結(jié)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試著給課文另取個題目,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只要我們用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去感受,用眼睛細細觀察,用耳朵靜靜傾聽,就能發(fā)現(xiàn)在平凡甚至是窘迫生活中的愛與美,獲取成功的靈感。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八
1.明白如果有一個好的想法想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一起去實施,可以寫倡議書。
2.讓學生能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學會用正確的格式書寫倡議書。
3.鼓勵學生關(guān)注社會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使學生學會寫倡議書的格式和寫清楚存在的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寫出目的性明確、針對性可行性強、語言準確、短小精悍的倡議書,所提倡議要合理、具體,具有可操作性。
學生準備:課前,做一份社會調(diào)查,通過查找資料、訪問以及結(jié)合所學課文內(nèi)容的感受等形式弄清楚存在的問題。
搜集有關(guān)資料、寫一篇倡議書例文。
預(yù)設(shè):
引起學生對環(huán)保的關(guān)注。
2.談話導(dǎo)入課題。
同學們,剛剛你們說的那些想法、點子,我們可以讓更多的人來共同關(guān)注,為缺水地區(qū)、疾病重災(zāi)區(qū)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板書:學寫倡議書)。
1、翻開書本,閱讀習作內(nèi)容。
2、學生自由讀習作內(nèi)容,概括本次習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3、學生把自己對習作要求的理解在全班交流,并歸納要點:【課件3】。
(1)倡議書的格式要正確。
(2)倡議書要寫清楚存在的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解決的辦法。
2.根據(jù)調(diào)查報告,生交流反饋。
例如:生活中,人們浪費水,水資源被農(nóng)藥等化學用品污染。浪費電,不隨手關(guān)燈,無人看電視還一直開著等??諝獾奈廴?,白色塑料袋的濫用,汽車尾氣的過量排放等。學校中,亂扔果皮紙屑,浪費紙張等問題。
3.巧設(shè)對立面,解決疑難點。
(1)師根據(jù)生的回答提出不同主張,生反駁,引發(fā)對立。
(2)師生之間在爭辯中尋求參考答案::倡議書不僅僅只滿足個人需求,而且應(yīng)該要考慮到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板書:存在的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
(3)這么多的不環(huán)?,F(xiàn)象,浪費現(xiàn)象,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解決呢?
(生說出一些建議,教師適當引導(dǎo)看建議是否合理,幫忙梳理。)。
師適當?shù)臅r候,提出建議要求:合理、具體(板書:解決的辦法——合理、具體)。
四、借例文,明格式。
1.【課件4】師出示一份有問題的倡議書。
2.生再次回顧習作內(nèi)容,明確格式。【課件5:格式要求】。
(1)題目:在第一行中間寫上“倡議書”幾個字。
(2)稱號:倡議的對象。
(3)正文:寫清倡議的事項和原因。
(4)署名、日期:最后署名要寫上提出建議的團隊名稱或個人姓名,再另起一行(對應(yīng)署名位置)寫上提出倡議的日期。(板書:格式要規(guī)范正確)
3.【課件6】師出示正確格式的倡議書,再次引發(fā)學生注意格式。
五、談收獲,留作業(yè)。
1.說一說,學習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法?
2.寫一份倡議書,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提出合理化的倡議,格式要正確要規(guī)范,根據(jù)倡議的對象,將倡議書發(fā)布在合適的地方。
板書設(shè)計:
學寫倡議書。
存在的問題。
產(chǎn)生的原因。
解決的辦法——合理、具體。
格式要規(guī)范正確。
教學反思:
這一次習作前讓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一是查找關(guān)于水資源、森林資源、礦產(chǎn)資源、大氣資源、土壤資源等遭受嚴重破壞或遭受污染的資料,二是開展到校園、社區(qū)、公園、街道、學校周邊走一走、看一看的活動,了解周圍存在哪些污染現(xiàn)象。在交流資料時,學生身受感染,心靈受到震憾。因此,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定準了自己提出倡議的對象,定好了倡議的主題。很多同學向自己的父母提出《關(guān)于節(jié)約用水的倡議》,向同學們提出了《關(guān)于保護學校環(huán)境衛(wèi)生的倡議》等等。這些倡議指出問題時描述生動,感情真摯,而且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建議的內(nèi)容清晰,準確,解決問題的方法全面細致,建議的態(tài)度委婉,讓人容易接受。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六年級語文為學教案篇十九
本設(shè)計將“悟詞情,品畫意”作為研讀目標,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課內(nèi)外聯(lián)系、校內(nèi)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學思想。
1、將音樂引入語文課堂,借助音樂,形象解讀《卜算子?詠梅》一詞。
2、將繪畫引入語文課堂,借助畫面,再現(xiàn)梅之風姿,梅之品格。
3、通過對比閱讀,解讀梅花的兩種形象,詩人的兩種境界。
4、引導(dǎo)學生查找、搜集、拓展閱讀毛澤東其他詩詞,通過組織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促使學生積累語言,積淀情感。
一、背誦導(dǎo)入
我們已經(jīng)讀過幾首詞了,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詞讀或背給大家聽。
二、自-閱讀
今天我們要學習毛澤東的一首詠梅詞。請同學們自己反復(fù)地讀讀課文,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么特點,贊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一寫。
三、交流討論
結(jié)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教師相機點撥,使學生對毛澤東詞中的梅花產(chǎn)生贊嘆之情。
1、從“飛雪”“百丈冰”等詞可以讀出,梅花綻放于最寒冷的時節(jié)。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梅花卻不畏嚴寒,一花獨放。
2、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可以讀出梅是報春的使者,卻不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xiàn)了梅花謙遜的作風。
3、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可以讀出百花盛開之時,梅花卻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表現(xiàn)了梅的豁達與無私。
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梅花以其樂觀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澤東的贊頌,讓我們再來聽一首贊頌梅花的歌曲(播放《紅梅贊》)。
2、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贊頌梅花吧(學生放聲練習朗讀)。
3、邊讀邊想象畫面,有感情地讀。(引導(dǎo)學生根據(jù)課件呈現(xiàn)的音樂和畫面的變化,滿含激昂之情、贊嘆之情地誦讀,教師相機引導(dǎo)示范。對學生富有個性的朗讀給予鼓勵,對學生動情的朗讀給以表揚。)
五、對比閱讀,感悟詩人的情感
1、閱讀陸游詠梅詞,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說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職位。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游。作品里風雨交加的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正是陸游受打擊后心境的寫照。)
毛澤東在讀陸游的詠梅詞后,填詞一首,卻“反其意而用之”,表達了樂觀自信的胸懷。郭沫若在讀了毛澤東的詞后也和詞一首,寫道“曩見梅花愁,今見梅花笑”,鮮明地寫出了兩首詞中梅花的不同形象與兩位詩人的不同心境。
2、再讀毛澤東的詠梅詞,想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試著畫一畫,并給自己的畫寫上一個題目(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獨放、寒梅斗雪、一枝獨秀)。
3、配樂欣賞畫家為毛澤東的詠梅詞所配的畫;有感情地背誦詠梅詞。
六、拓展閱讀
1、課外閱讀毛澤東的其他詩詞。
2、用一周時間進行準備,然后組織一次毛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