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線條教案(專業(yè)13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要,以及教學資源的合理運用。教案的編寫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教學進度的合理性。教師編寫教案時還可以與學科組或同事進行交流和討論,共同提高教學水平和教案的質量。
    剪線條教案篇一
    1、欣賞圖片,使學生初步了解線條的種類和作用。
    2、揭示課題:認識線條。
    1、回憶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線條。
    2、線條練習。
    (1)在紙上用水彩筆畫幾組不同的線條。
    (2)展示并評析。
    3、欣賞范例。
    (1)討論范例中線條的排列方法。
    (2)教師小結歸納。
    4、討論圖案中不同形式的線條的變化。
    5、讓學生選擇一個圖案添加花紋,也可自己創(chuàng)作添加。
    1、回憶大自然中的線條,引導學生開擴思路,啟發(fā)他們了解并認識線條的美感。
    2、線條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想象出不同的線條以及排列方法,鼓勵他們思維的獨特性。
    3、在欣賞書中范例時要引導學生認識用線條也能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興趣。
    4、老師出示圖案讓學生添加花紋,為了降低難度,認識和練習線條。
    1、集體評價。
    2、分組評價再集體交流。
    札記:
    很多學生已經(jīng)習慣用彩色塊面來表現(xiàn)畫面,這次只用線條來繪畫,他們感到新奇。大自然中的線魅力十足,他們邊欣賞便不由得發(fā)自內心地贊嘆。這給了他們很好的創(chuàng)作靈感,作業(yè)效果很不錯。
    剪線條教案篇二
    中小學美術教學大綱的修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學校美術教育拓展了博大的空間,為中小學美術教育指明了方向,美術課堂教學正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fā)展。我的教學設計理念是以大綱精神為指導,以學科理論為依據(jù),在教學實踐中突出對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引導孩子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重視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把審美教育貫穿于課堂中,發(fā)揮美育輔德益智的功效。教師想要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就要對課堂教學的結構予以合理的組織與精心設計,使其充分發(fā)揮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作用,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地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作的熱情,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以下是我的整個教學設計理念:
    1、豐富視覺和觸覺經(jīng)驗。
    幫助孩子了解美術基本語言和知識,在設計本課過程中,利用工藝品、繪畫作品、多媒體課件使孩子們通過多種感官接觸物質和形象世界,從中體驗、感受線的美感及表現(xiàn)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1)通過折折手中的電線,找找身邊的線、摸摸工藝品上的線,觀察課件中的自然物水波紋、山石線、動物身上的斑紋……,體驗人文環(huán)境中的線:建筑、服裝,使孩子在游戲中認識各種各樣的線,并初步感受線的美感,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習慣。
    (2)創(chuàng)設情境。全體師生共同舞動彩帶,使孩子們充分體驗曲線給人的自由活潑的美感,再次利用易彎曲變形的電線使每人分別體驗、折線的堅硬、直線的挺拔嚴肅等不同感受。
    (3)通過四幅典型的藝術作品,引導孩子進一步感受藝術作品中線的美感及表現(xiàn)力,初步了解線的表現(xiàn)方法,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2、體驗美術學習活動的快樂,培養(yǎng)美術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課堂中應充分發(fā)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學習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為長久的情感態(tài)度。教師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孩子們感受美術學習的輕松與情趣,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通過折一折(電線)、找一找(身邊的線)、摸一摸(工藝品)、玩玩(彩帶)、看看(藝術作品)、聽聽(故事)說說、畫畫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孩子們初步感受,認識線的美感及表現(xiàn)力――迫切嘗試用線去表達自己的情感――興趣勃勃地向同伴們介紹自己線畫的作品。在這一過程中,激發(fā)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滿足審美需要,使課堂成為孩子們自由揮灑的天地,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他們學習、創(chuàng)作的欲望;同時他們還體驗了美術學習活動的快樂與成功,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產(chǎn)生新的心理需要。
    3、為孩子提供創(chuàng)造的空間。
    “我的夢”既激發(fā)了孩子的表現(xiàn)欲望,又為孩子提供了想象、創(chuàng)造的空間。孩子在“最感興趣的夢境”中,思路開闊,充分發(fā)揮了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才能。在此基礎上,用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現(xiàn)出自己的所想所思,使作業(yè)形式、內容體現(xiàn)出個性化的表現(xiàn)。
    4、美術與其它學科相聯(lián)系,發(fā)展綜合學習能力。
    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貫穿了整節(jié)課,特別是在講述“我的夢”時與語文學科更是緊密相聯(lián)。小結過程中,通過展示其他同學聽音樂過程中表現(xiàn)的線描作品,引導孩子將美術與音樂相聯(lián)系,以形成更大的知識背景,發(fā)展綜合學習能力,使素質教育落在實處。
    《我們身邊的線條》選自人美版小學美術第二冊第13課。
    繪畫課。
    一課時。
    1、引導孩子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線條、認識線條、感受線條,培養(yǎng)孩子從生活中表現(xiàn)美、體驗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2、初步培養(yǎng)孩子運用線條進行表現(xiàn)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習慣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fā)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發(fā)現(xiàn)生活中、藝術品中線條的美感,并初步嘗試其表現(xiàn)方法。
    線的組織及變化。
    用各種各樣的線畫一幅自己感興趣的故事情節(jié),可自己想象,要求表現(xiàn)出線的疏密變化又有秩序。
    1、心情導入新課。
    老師折電線。
    師:你們知道老師此時的心情嗎?
    生:緊張、亂……。
    師:老師現(xiàn)在心情平靜了應怎樣表現(xiàn)?請每個小朋友拿起電線把老師的心情表現(xiàn)出來。
    生齊折電線并展示。
    師:誰能變出更多的心情?你能叫出這些線的名字嗎?
    生用電線變出直線、折線、曲線……相互交流,并歸納。
    師投影直線、折線、曲線、交叉線。
    [上課時隨機設置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使孩子原本不安份的心一下子被老師手中的電線吸引了,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注意力得以集中,并初步認識了幾種線。繪畫是情感的表達,低年級的兒童雖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現(xiàn),但這種感覺可以從最初時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
    2、做找線游戲并揭題。
    (1)師:看準能找到我們身邊哪兒有這些線?誰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動在教室內尋找(地板、黑板、桌椅、風扇、服裝、頭上、窗外……)。
    (2)在他們發(fā)現(xiàn)身邊的線后美術字揭題――《我們身邊的線條》。
    1、感受生活中的線。
    師生共同找出各類線。
    2、看課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線。
    引導孩子觀察并思考:這些線給我們什么感受?
    師生共同討論,談談各自的感受。
    3、線的情感性。
    師生一起用彩帶、電線分別體驗曲線、直線、折線給人的不同感受。
    師:剛才各種不同的線分別給我們什么感受?
    小組討論、記錄,回答。
    師投影部分詞匯(活潑、快樂、堅硬、挺拔、嚴肅、安詳、溫暖、興奮、感動、驚奇、贊嘆)。小結:線也能表達各種感情。
    4、線的運用和表現(xiàn)。
    (1)欣賞課件中中外畫家的幾幅線造型藝術,感受美感。
    (2)賞析賴利的《洪流》和克利的《奔流》。
    師:小組討論這兩幅畫給我們什么感受?為什么?
    全班分組討論,小組代表回答:……。
    師總結:波狀弧線,整體又規(guī)律性的層次橫跨畫面,造成律動的幻覺,給我們強烈而又刺激的感覺。
    (3)賞析線畫《緬甸仰光大金塔》。
    師:比較這幅畫和剛才兩幅有什么區(qū)別?
    生討論:以直線為主,表現(xiàn)了嚴肅、莊嚴的氛圍。
    師:畫家用不同種類的線表現(xiàn)不同的情感,我們國家對線的研究更為精深。從古代就非常重視用線造型。
    (4)賞析李公麟白描人物畫。
    師:這幅畫在線的運用中有什么變化?
    師生共同體會線的疏密變化產(chǎn)生的節(jié)奏美感。
    (5)小游戲。
    師:每人手中都持有一小張黑卡,現(xiàn)在請大家在黑卡上畫用自己喜愛的工具和色彩畫一根線,然后各組談談每張畫給人不同感受。
    生畫出并討論。
    師:不同色彩、不同工具材料表現(xiàn)出來的線能表現(xiàn)出不同的美感。
    小結:線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古今中外大師、畫家、小朋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種類、不同粗細、疏密變化的線表達自己的情感,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幅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
    1、講述“我的夢”(語言描述)。
    引導孩子們回憶自己的夢,請一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講述自己記憶最深最感興趣的夢。
    2、請大家把最感興趣的部分用線畫出來,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作業(yè)要求:可自己創(chuàng)作,也可自由組合共同完成。選擇適合自己所畫內容的紙、筆把它通過不同種類、不同粗細、不同疏密變化的線表現(xiàn)出來。
    教師巡視輔導(選擇輕松、愉快的鋼琴曲作為背景音樂、創(chuàng)設愉快樂的氛圍。)。
    1、巡視作業(yè)中構圖情況及線的組織。
    2、作畫中間集中輔導:針對作業(yè)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進行具體指導。
    3、分組指導:針對小組個別問題及時輔導。
    4、對孩子進行個別差異指導。
    1、展示各組的繪畫作品。
    (1)各組同學之間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互評,推選出一名代表;
    (2)請各組代表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選兩、三名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從構思、線的組織、工具、材料的使用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3)師進行客觀評價。
    2、總結延伸:展示幾幅用線表現(xiàn)自己對這段背景音樂感受的作品。
    師:音樂與美術是姐妹藝術。
    我們回家聽一段音樂,用線表現(xiàn)自己對這段音樂的感受,體會音樂與美術有什么聯(lián)系。
    畫完后可以與父母共同欣賞,裝飾自己的作品,裝飾自己可愛的家。
    剪線條教案篇三
    一次,我和孩子們在各種材料、物品時,有小朋友對彎彎曲曲的線繩產(chǎn)生了興趣:“看,一條蛇游來了!”“不是蛇,是蚯蚓!”……一下子,大家都來了興趣。以后幾天,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眼光、話題總圍繞著線條轉,區(qū)角活動時線條也成了他們的寶。于是,我自然的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并適時地提出建議:“這線條真的很有趣!對了,在我們周圍還有好些有趣的線條,讓我們把它們都找出來好好玩一玩,好嗎?”“好!”無疑,這正合孩子們的意。于是,該活動就自然產(chǎn)生了。本活動的設計旨在抓住孩子們對線條的興趣,發(fā)展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并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chuàng)造想象的樂趣。
    1.通過找線、玩線等活動,對生活中的各種線條產(chǎn)生興趣。
    2.能大膽與同伴交流、表述自己在玩線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
    3.積極參與線的造型活動,充分體驗創(chuàng)造想象的樂趣。
    1、孩子們各種長短不一的線繩:塑料繩、毛線繩、彩線、彩帶、皮筋、能彎曲變形的絨線魔術棒,還有家長和孩子一起搓的紙繩等。
    一、找線活動。
    (孩子們找線的興趣有增無減,找來的線繩也越來越多,于是我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組織孩子們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這幾天,大家發(fā)現(xiàn)在我們周圍有許多許多的線。小朋友,你們找到了什么樣的線?”
    (由于每個孩子都認真參與了找線的過程,他們講述興趣很高,講起來有聲有色,很多孩子都把在哪里找到的、和誰一起找到的講得清清楚楚。在交流過程中還反映出,孩子們在找線過程中對一些線的名稱及用途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二、玩線活動。
    (在孩子們找來了各種各樣的線以后,我發(fā)現(xiàn)不僅孩子們相互間的交流沒有終止,而且很多孩子已在進行玩線活動,而且非常的投入。為引導孩子們更好的探索,我就為孩子們了這一活動空間與時間。)。
    師:“今天我們就來玩玩我們找到的線,小朋友可以自己選線玩,玩的時候可以試試用不同的方法讓它變成有趣的曲線,再講講它像什么。”
    (此活動,為了讓孩子們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玩線,我允許孩子可以在周圍的操作桌上操作、也可以在活動室地板上自由操作。)。
    (在自由、寬松的空間里玩這些有趣的線,這正是孩子們當前興趣點所在,因而孩子個個活動熱情高漲。他們有的趴在桌前擺弄、有的跪在地板上擺弄……當孩子變化成功時,他們更是顯得非常興奮:“老師,你猜我變的是什么?”“看!我用這根毛線變出了一頂帽子!”“哈哈!煙囪里的煙升起來了!”“這根魔術絨線棒真好玩,我把它彎成了一座山!”……寬松的活動氣氛,使孩子充分體驗了嘗試、探索的樂趣,更促進了孩子相互間的交流與交往。如當有的孩子發(fā)現(xiàn)同伴變化出有趣的形狀時,他會積極地詢問是用什么方法變出來的,并自己也去嘗試。在這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玩線的方法還挺多,有的是直接把線條放在桌上或地板上擺放出形狀、有的是把住線條的一頭左右甩動進行變化、有的是把線條往上拋讓它自然落地成形等等,可見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是無窮的。)。
    在幼兒玩線過程中,老師要善于觀察指導,當有的孩子能用兩根線繩進行變化時,要及時表揚、肯定,并鼓勵其他孩子也能多選幾根線繩玩一玩、講一講,或者和好朋友合作玩線、編講。
    (此活動時間安排可根據(jù)幼兒興趣而定,我這一活動時間較長,因為孩子們一再表示還想多玩一會。其間,孩子們充分地操作想象,有的孩子用幾根線繩變出了花、樹、還有小河,有的還和好朋友合作編講了“小蝸牛爬山”的故事,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合作意識等都得到了充分發(fā)展。)。
    三、線的造型活動。
    (設計安排這一活動是由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在玩線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這種情況,如當有的孩子發(fā)現(xiàn)毛線繩象蚯蚓時,很多孩子都爭著看,結果“蚯蚓”擠掉了,看到的和沒看到的都很失望,孩子們的想象思維無疑中斷了。這一活動安排將有利于孩子們進一步的創(chuàng)造想象、創(chuàng)造藝術的.發(fā)展。)。
    1、師:“這線可真奇妙,能變出這么多有趣的東西,小朋友你們想不想把這些有趣的圖案留下來,讓大家都來欣賞,都來看一看、想一想、講一講?”
    組織幼兒討論:可以用什么辦法把它留下來?
    (在討論過程中,有的孩子說可以用膠水粘、有的說可以用透明膠貼、還有的提出用雙面膠,當周海晨說用大頭釘釘時,很多孩子覺得很新鮮,有的則用疑問的眼神望著老師。而老師把小朋友建議的材料都拿了出來,并鼓勵大家說:“我們試用一下就知道了呀!”大家都顯得躍躍欲試。這時有孩子提出:“那我們把有趣的圖案留在哪里呢?”“當然是很漂亮的紙上!”“對!把它做成一幅漂亮的畫!”大家都這么認為。當孩子們看到老師準備好的各種形狀的、顏色鮮艷的底板時,更是想馬上大顯身手了。)。
    2、簡單介紹材料,提醒幼兒使用剪刀和大頭釘時當心手。
    3、幼兒自由創(chuàng)造活動,老師注意鼓勵大家能積極動手動腦,讓線變出更有趣、更漂亮的圖案來。
    (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創(chuàng)造活動,就連班上幾位能力較弱的孩子操作時也顯得很專注、很愉快,甚至有的孩子仍是跪在地板上進行操作也不覺得累。對于用什么材料將圖案固定,孩子們更是進行了一番探索。當有的孩子問我:“老師,我的線怎么用膠水粘不?。俊蔽殷@奇地說:“是嗎?讓我來試試!”……結果,他們發(fā)現(xiàn)用毛線彩線、紙繩變出的圖案用膠水粘貼比較容易、用塑料繩或皮筋變出的圖案則用透明膠固定比較有用、而用彩帶或包裝帶變出的圖形用大頭針固定既快又好。)。
    4、鼓勵幼兒相互欣賞、講述,進一步體驗成功的樂趣。
    (此環(huán)節(jié)是本活動的又一次高潮,當作品完成時,孩子們臉上的興奮和愉悅表露無疑:“看!這是我的‘大海里的故事’?!薄拔易兊氖俏业膵寢屧谛瞧谔鞝C了一頭卷頭發(fā)?!薄拔业氖巧邔殞毘鰜頃裉?!”……在相互欣賞和交流中,孩子們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獲得了滿足感。我看到屠景江小朋友是用毛線在橢圓形的泡沫底板上彎了兩個圈,“這是什么有趣的東西呀?讓老師猜猜!是蘋果?桔子?太陽?……”孩子微笑著反復搖頭,后來他漲紅著臉告訴我是裝著饅頭的盤子。“呀!真像!老師怎么沒猜著?等一會讓其他小朋友也猜一猜?!碑敃r他眼中流露的神采很使我難忘,我想這對于他將會同樣難忘,以后他也會更加自信。)。
    本活動從活動的產(chǎn)生到材料的準備,孩子們都是活動的主體,豐富的活動材料和富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活動內容,更是很好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寬松、自由的活動空間不僅有利于孩子的操作、探索,更是促進了孩子們相互間的交流、交往與創(chuàng)造想象。
    第一部分輕松愉快的玩線游戲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了同伴之間積極互動的機會,從而引發(fā)了更多的自我表現(xiàn),同時孩子邊玩邊想邊說的過程,既是啟發(fā)想象的過程,也是自己構思作品的過程,為后面的活動很好的做了鋪墊。第二部分的線的造型活動,孩子們從始至終興趣盎然,積極投入,他們可以自由表現(xiàn)、不受限制,個性得到了發(fā)展。在想象和創(chuàng)造中,不管是能力強的、還是能力弱的,孩子們都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在活動中,教師還能注重觀察指導,始終以孩子的游戲伙伴身份參與,并十分珍惜把每一點成功的機會留給孩子,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獲得自信。此外,還盡可能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自己選擇線繩、自己選擇線繩的數(shù)量、自己選擇底板、固定材料、自己選擇講述伙伴等),使孩子在充分的自主活動中獲得了積極的經(jīng)驗。
    剪線條教案篇四
    通過觀察、體驗、感受、了解哪類線條能表現(xiàn)出動感,感悟線的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學生造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通過對作品的欣賞,了解哪些線條能表現(xiàn)出動感,學習如何運用線條表現(xiàn)動感。
    線的動感的表現(xiàn)及疏密的組織。
    一、組織教學
    二、新授導入
    1、分別播放平緩、激昂的音樂,嘗試表達對不同線條的感覺。再拿出一根電線示范。[上課時隨機設置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使孩子原本不安份的心一下子被老師手中的電線吸引了,激發(fā)了他們的好奇心,從而注意力得以集中,并初步認識了幾種線。繪畫是情感的表達,低年級的兒童雖然不要求刻意去表現(xiàn),但這種感覺可以從最初時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再對線條進行聯(lián)想――水平線聯(lián)想:平衡木給人一種平穩(wěn)安定的感覺。
    折線聯(lián)想:閃電,給人頓挫感。
    斜線聯(lián)想:雨光給人運動感,發(fā)射感。
    曲線聯(lián)想:火烈鳥。優(yōu)美,流暢,輕快。
    2、欣賞自然界中的線與生活中的線。
    為什么自然界中的線與繪畫作品中的線不一樣?在自然界和生活中你找到了哪些線?你在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的?做游戲尋找身邊的線條,看誰能找出最多。生自由走動在教室內尋找(地板、黑板、桌椅、風扇、服裝、頭上、窗外……)
    3、畫中的線。
    (1)我國古代繪畫作品的線。
    《放牧圖》、《黃河逆流》、《八十七神仙卷》。畫中運用了哪些線條?它們有什么特點?具體分析:如《放牧圖》運用了曲線、直線,線條粗獷、豪放、簡練、概括,好像聽到馬蹄奔跑的聲音。(2)分析國外繪畫作品。
    《女神》、《兩個青年農民》、《海景》。為什么畫家用不同的線去表現(xiàn)作品?分析一下畫家繪畫時的心情。三位外國畫家運用了什么樣的線條?表現(xiàn)出畫家什么樣的心境?如:《女像》學生做一做人物姿態(tài),說一說這時的想法,仔細看作品中的筆觸,體會畫家畫這幅畫的心境。
    4、欣賞同齡小朋友作品。
    說說小作者是如何運用線來表現(xiàn)出題的?直線、曲線、折線、交叉線。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對線條這種造型語言有進一步的認識與提升。線條不但可以塑造生動的形象,而且還可以傳達畫家的思想。
    三、學生作業(yè)
    生作業(yè)師巡視。
    四、作業(yè)講評
    五、小結:線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古今中外大師、畫家、小朋友都在用疏密變化的線表達自己的情感,希望我們也多觀察、多通過線,來表現(xiàn)生活。
    剪線條教案篇五
    1.認識直線。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畫好各種線條做以備示范,黑筆和畫紙。
    一。預熱階段: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些漂亮的線條嗎?他們叫什么名字?
    二。圖形刺激。
    1.教師示范直線的畫法。
    師:再畫直線時要注意筆不能晃才會畫的漂亮。
    2.教師示范曲折線的畫法。
    師:曲折線像鯊魚的牙齒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齒!
    3.教師示范波浪線的畫法。
    師:波浪線也是一上一下,不過沒有尖尖的牙齒。
    4教師示范螺旋線的畫法。
    師:螺旋線像蝸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1.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2.在教師的指導下畫出直線。曲折線。波浪線。螺旋線。
    3.在操作過程中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即時糾正。
    四。作品賞析。
    展示幼兒作品,說說自己畫了哪些線條。
    將幼兒作品布置在我是小畫家一欄。
    剪線條教案篇六
    線條是繪畫的重要造型語言。畫家筆下的線條包含著藝術家的情感,以及對所表現(xiàn)物象的理解。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線條的表現(xiàn)力,學習觀察、欣賞畫面的方法,進而體會、認識到線條這種造型語言的魅力。
    線條是學生熟悉但不注意的。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畫線條沒有問題,但是線條的輕重、流暢、粗細就不是很注重了。因此在本課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去關注線條的各種特征、不同類型及其中所蘊含的各種情感??梢岳眯蕾p名家名畫、實踐體會等形式加深學生的感受,提高學生的能力。
    2.通過了解中國古代作品,了解中國燦爛的繪畫藝術,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觀察不同畫家用線條表現(xiàn)的作品,初步體會畫家不同的情感,認識人類豐富的情感世界。
    通過對畫面的分析,認識線條的表現(xiàn)力,學習對畫家作品的分析和評述。
    學生能將本課的認識,初步運用到繪畫作品中。
    作業(yè)紙、鉛筆或水筆、彩色水筆等。
    教時安排:1課時。
    一、導入活動。
    1.準備幾件物品(鐵絲、木棍、樹枝、樹皮、網(wǎng)兜等),請同學用線條表現(xiàn)出來。
    2.歸納線條種類:直線、曲線、折線、弧線、螺旋線、交叉線等。
    二、分析中國傳統(tǒng)繪畫作品。
    1.在我國古代有許多畫家也是從生活中尋找到很多線條并運用到繪畫中。我們來共同欣賞一下:(畫中運用了哪些線條?它們有什么特點?)。
    這些畫面多是以曲線為主,通過線條的表現(xiàn)體會到當時的情景。
    (1)《放牧圖》中馬背部的線條比較粗,而且流暢,腹部的線條又以細的曲線來表現(xiàn),顯得馬奔跑起來的動感。整幅畫面給人粗狂驃悍的美感。
    通過線條的表現(xiàn)你感受到些什么?
    (2)《黃河逆流》中多用短、粗的曲線表現(xiàn)水流的湍急,以及一種不屈不撓的向上精神。
    (3)《八十七神仙卷》中主要是用的比較細長的曲線,線條流暢細致,就好像我們真看到了神仙飄飄而來的感覺。在畫面中人物的臉部線條又比衣服上的線條更細膩,使得整個畫面更生動。
    三、欣賞外國畫家的線描作品。
    1.線條在畫面中不但能表現(xiàn)生動的形象,同時還能表現(xiàn)畫者的心情與意境。
    2.思考:
    a畫面中線條有什么特點?
    b你從中體會了畫家怎樣的心情?
    3.我們來看看外國畫家如何來用線條表現(xiàn)畫面的。
    (1)《女像》:線條疏朗、簡潔,多采用曲線造型,表現(xiàn)畫家當時心情的平和與恬靜。
    (2)《兩個青年農民》:利用曲線與交叉線的結合,使湖面出現(xiàn)層次感,線條的粗細變化也表現(xiàn)了農民樸實的性格。
    (3)《海景》:前景運用大量的直線造型,表現(xiàn)風平浪靜的海面,而背景多采用交叉線,又給人一種要變天的感覺。這種直線與交叉線的結合,給人一種強烈的躁動感,像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說明畫家當時含有一種復雜的心情。
    四、請同學互相說一說自己對畫中線條的不同感受。
    五、教師總結:看了這么多,我們可以感受出,畫人物時的線條多采用曲線,線條較細很流暢,臉部一般線條較少;景物一般線條種類多而且復雜。我們要根據(jù)不同物體的特點,線條有粗有細。
    六、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輔導。
    請同學任選書本上的名家作品進行臨摹。注意線條的變化、流暢。
    七、作業(yè)展示。
    優(yōu)秀作業(yè)給予展示,加以表揚。劣作分析原因。
    板書設計:
    直線、曲線、折線、弧線、螺旋線、交叉線等。
    流暢/細致/疏朗/粗細/變化。
    剪線條教案篇七
    構成8號》(1923年)是康定斯基的代表作之一。角和圓是這幅作品的構成因素:鈍角、銳角、直角、圓圈、圓形、圓弧。他采用幾何學的一些構成規(guī)則,把它們設置在一個開放性的體系中,使這些精確近乎呆板的圖案洋溢出股股靈氣——既有節(jié)奏,又有活力。幼兒喜歡貼近自己生活的、富有情趣、色彩鮮艷、生動活潑的美術作品?,F(xiàn)代派繪畫主要以線、形、色等形式間接地傳達意義,這與幼兒期還完好保存的人類感知本能和知覺相一致。本次活動中我選擇的康定斯基的畫以其新鮮、多變的特點吸引兒童的好奇心和注意,容易被幼兒接受。
    新《綱要》強調:“幼兒的學習要來源于幼兒的生活,以生活為基礎,建立在生活之上?!比狈ι罱?jīng)驗的學習,對于幼兒來說是空洞乏味的,美術欣賞教學也是如此。因此在欣賞“向日葵”這幅作品之前,我認為幼兒應該豐富的經(jīng)驗可以包括:色彩、線條、構圖等美術欣賞要素方面的經(jīng)驗,這一點大班幼兒已逐步積累。
    生,幼兒有關的美術經(jīng)驗也隨之形成。
    欣賞活動中尊重幼兒的感覺,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兒童都是藝術家,兒童的藝術是兒童生命本能的自然突現(xiàn)。因此在美術欣賞過程中,我一直很注重幼兒的自我理解和主體性發(fā)揮,采用了對話法、聯(lián)想法,讓幼兒主動與作品對話,并通過想象、觀察、討論、在創(chuàng)造等形式,鼓勵幼兒用語言和線條、色彩等繪畫手段來表達自己的審美體驗,使幼兒始終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著藝術活動。
    1、欣賞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知道其音畫合一的藝術特色。能大膽地表達自己對康定斯基作品的認識和感覺,感受畫面線條和圖形、顏色所傳達出來的韻律感。
    2、初步嘗試用線條和色塊組合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對音樂的感受,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用了一首輕快的音樂給幼兒,這樣的音樂基調是活潑的表達的色彩也是鮮艷的適合孩子。聽得時候我說“你可以用一種你最舒服的姿勢來聽”,這個給了兒童一個自由感受和欣賞音樂的寬松空間。在聽的過程中,兒童可以趴著,可以在位置上做著各種動作。
    活動的難點,利用線條表現(xiàn)對音樂的感受。
    環(huán)節(jié)一、用游戲的方法,讓幼兒體驗繪畫的快樂,激發(fā)想象力。
    在輕松的音樂聲中我讓孩子玩玩單根的線條。然他們首先品嘗到音樂與繪畫結合帶來的美妙感受從而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中的線條,體會畫家的情感。為活動的重點做好鋪墊。
    環(huán)節(jié)二、出示康定斯基的畫體會作品的韻律感。
    我首先然孩子在安靜的氛圍中理性的分析作品,總結出作品中存在的線條圖形同時也是對作品中圖形線條規(guī)律的挖掘。也有助于更好的解決活動的難點部分。接著在緩急不同的音樂中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欣賞康第斯基的作品帶給人們的那種夢幻和熱情,同時還加上了手的動作,激起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我通過提問:“看了大師的畫你有什么感受?”啟發(fā)誘導幼兒通過觀察、思考、想象用語言表達對作品的感受。由于欣賞活動中尊重幼兒的感覺,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因此在欣賞中我和幼兒的對話是平等的,尊重幼兒對作品的感覺和表述,而不是以自己的權威壓制幼兒。所以每個問題幾乎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它沒有對與錯之明顯分別,它的表達手法是多元的,讓孩子的想象力充分的展現(xiàn),老師認真聆聽幼兒表達的情感和生活感受,讓幼兒建立了自信心,自信心充沛,各方面能力進步會更快!
    剪線條教案篇八
    1、出示粘在紙上的線條圖,激發(fā)幼兒想象。
    師:(作出肯定)真有點像!小朋友真會動腦筋。
    2、轉動線條圖,變換線條的方位,激發(fā)幼兒新的想象。
    (1)師:(轉動手里的圖案,使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想象)橫著看線條像什么?豎著看線條像什么?倒過來看線條像什么?"。
    幼:橫看線條像山峰、波浪……豎看線條像小路、蛇……。
    (2)師:真的很像。如果你能用上形容詞來說"像什么樣的山峰、像什么樣的波浪……就更好了!
    剪線條教案篇九
    認知目標:通過觀察、體會、感受、了解哪類線條能表現(xiàn)出動感,感悟線條的表現(xiàn)力。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活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以及對線條活動的興趣。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線造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剪線條教案篇十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各種圖形展開想象,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大膽創(chuàng)作。
    3、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感,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5、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在原有的各種形狀上進行想象的方法。
    難點:幼兒通過添畫更直觀地表現(xiàn)出自己所想象的物體。
    三、活動準備:
    1、“圖形王國”畫展的場景布置(范畫作品、夾子、繩子、大門及“圖形王國”大字)。
    2、多媒體課件、錄音機及背景音樂。
    3、各種剪好的圖形(蠟光紙)、畫紙和膠水人手一份、抹布。
    四、活動過程:
    一、參觀“圖形王國”“。
    小朋友,圖形王國今天舉行第一期畫展,里面的畫非常特別非常漂亮,每一幅畫里都藏有一些圖形,圖形王國的主人聽說大班的小朋友很棒,所以想考考你們,看你們能不能找出畫里藏著什么圖形!好了,我們出發(fā)吧!”
    (參觀時可與幼兒小聲討論,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藏在里面的圖形)。
    自由討論:你最喜歡圖形王國里的哪一副畫?它是由什么圖形變出來的?
    總結:小朋友都很厲害,能夠發(fā)現(xiàn)圖形王國里的畫都是由三角形、半圓形、圓形和正方形變出來的。
    二、觀看多媒體,擴展幼兒思維。
    出示三角形的蠟光紙,提問:
    三角形除了變出圖形王國里的東西外,還可以變出什么圖形呢?(依次出示半圓形、圓形、正方形)。
    “讓我們看看電腦里這個小畫家把這些圖形變出了哪些漂亮的東西呢?”
    打開多媒體,觀看課件。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播放輕柔的音樂)。
    “小朋友,圖形王國的主人說馬上就要舉行第二期的畫展了,他邀請小朋友來當小畫家,用各種圖形添畫出更漂亮的東西,然后把你們的作品展覽在圖形王國里,給所有的小朋友和老師參觀,但是圖形王國的主人說他有個要求:就是小朋友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圖形要用膠水貼在自己的畫紙上再用蠟筆添畫,如果手臟了可以在桌子上的抹布上擦一擦,畫好了就可以把你的作品掛在圖形王國去了?!?BR>    (指導重點:讓幼兒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自由創(chuàng)作,同時了解幼兒意圖,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鼓勵幼兒獨特表現(xiàn))。
    四、展示與體驗。
    參觀“圖形王國”第二期畫展。(播放音樂)。
    “小朋友們,圖形王國的第二期畫展開展了,讓我們和我們的老師一起去參觀參觀吧!”參觀完畫展后,提問一幼兒:“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可以告訴我嗎?你為什么?”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為此,我選擇了幼兒生活中常見的“圖形”作為主題,設計了美術活動《圖形想象畫》。在發(fā)展幼兒美術能力的同時,又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能力及動手能力。
    在組織完教學活動后,我深有感觸,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手、口、腦并用,幼兒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適時的表揚和鼓勵,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
    在幼兒繪畫時,多數(shù)幼兒只會把圓形變成太陽等簡單的東西,當我能發(fā)現(xiàn)一名幼兒用圓形、半圓形、三角形變出一只可愛的小鳥時,我馬上向小朋友介紹了他的作品,并表揚了他。幼兒們得到啟發(fā),運用多種不同的形狀形創(chuàng)造出了很多讓我意想不到的作品,如用三角形、橢圓形拼出了狡猾的狐貍、用圓形、三角形拼出了美麗的花朵等。有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我要說:好作品也是夸出來的!
    整個活動緊湊但不緊張,氣氛熱烈但不混亂,幼兒活動積極,樂學、愿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活動主體、教師主導的綱要精神。實現(xiàn)了“通過對各種圖形展開想象,充分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及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感,增強對美術活動的興趣。”的教育目標。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剪線條教案篇十一
    本課是小學美術第六冊第四課《會動的線條》,是這冊書中線條系列的一個內容。首先,從題目上力圖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通過本課的學習,幫助學生了解線條的表現(xiàn)力,引導學生在觀察、分析、嘗試怎樣使線條能動起來的游戲般的學習活動中,對美術造型活動產(chǎn)生興趣。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畫,又有現(xiàn)代雕塑、攝影作品,既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使這一課教材內容體現(xiàn)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將課本內容轉化為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審美能力,學會學習,提高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促進人格的全面發(fā)展。
    認知目標:通過觀察、體會、感受、了解哪類線條能表現(xiàn)出動感,感悟線條的表現(xiàn)力。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活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以及對線條活動的興趣。
    能力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探究中,相互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線造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重點: 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了解哪些線條能表現(xiàn)出動感,學習如何運用纖小表現(xiàn)動感。
    難點: 線的動感的表現(xiàn)及疏密的組織 。
    學具:彩筆、畫紙、絲帶等。
    師:這條美麗的絲帶和老師一樣都是大家的新朋友。
    教師模仿絲帶說話:別看我現(xiàn)在直直的躺在桌子上,可我看見同學們這么聰明、可愛、這么歡迎我們,我要給大家跳一個舞。(a、請同學們認真看:我跳舞前和跳舞時的樣子你喜歡哪個? b、用心想:如果我們要把這兩種狀態(tài)下的絲帶畫下來,畫出來的線條有什么不同?)
    教師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線條有那么神氣嗎?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四課《會動的線條》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打開書到第8頁,看看教材中這些畫都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學生自由回答)
    說一說:
    你發(fā)現(xiàn)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景物中的線條給我們動的感覺?(學生自由回答)
    猜一猜:
    請同學們用身體來表示動態(tài)的植物或動物。(教師示范)
    比一比。
    看哪一組同學能用會動的線條在黑板上畫出又多又美麗的畫!(打擂臺)
    找一找畫家使用了什么樣的線?表現(xiàn)了哪些景物?哪些線條給你動的感覺?(學生互相討論)
    圖片中的景物都給了你什么樣的感受?(學生自由回答)
    觀察分析學生作業(yè)中會動的線條是怎樣動起來的?(學生自由回答)
    筆下生花:你也試一試讓畫中的一切動起來吧!(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放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
    2.學生配樂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課后作業(yè):你還能用其他的線條表現(xiàn)具有動感的景物嗎
    剪線條教案篇十二
    概要:
    1、借助用不同的樂器聲音去表現(xiàn)不同線條的特點;。
    2、幼兒依據(jù)對線條的理解,在繪畫時將它表現(xiàn)出來,訓練了運筆的能力。
    情況分析:
    針對幼兒作畫時畫面內容比較單一的情況,我設計了線條想象畫,以此引導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作,鍛煉他們的表現(xiàn)能力。
    一、教學名稱:
    二、教學目的:
    1、要求幼兒知道什么是線條想象畫;。
    2、要求幼兒正確說出四邊種線條的名稱,并知道各種線條所表示的意義。
    3、讓幼兒想象構思隨意畫出來的亂線,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想象力;。
    4、培養(yǎng)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情緒。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什么是線條想像畫,根據(jù)各種線條所表示的意義聽音樂用線條作畫難點:根據(jù)自己的線條想象構思,使它變成一個或多個物體的的形象。
    四、教學準備:
    錄相帶、錄相機、投影機、幻燈片、錄音機、磁帶、龍頭飾一個,紙、筆、油畫棒若干,各種小樂器,四個線條娃娃,兩幅幻燈范畫。
    五、教學過程:
    (1)看錄相引出舞龍燈,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讓小朋友看一段非常好看的錄相,請看吧!”幼兒看過錄相后,引導幼兒說出錄相里人們舞龍,老師講一些關于舞龍方面的知識,然后帶領幼兒根據(jù)錄相也來舞龍。
    (2)線條娃娃舞龍燈,教師示范強調“剛才,小朋友舞龍燈時無意中已經(jīng)走成了許多美麗的線條,你們想認識他們嗎?”
    (3)利用不同小樂器的聲音引出四位線條娃娃,使幼兒知道各種線條的名稱及所代表的意義。例如:聽到大鼓的聲音,折線娃娃走出來,表示折線和鼓聲一樣粗壯有力。聽到小鈴聲的聲音波浪線,娃娃走出來,表示波浪線和鈴聲一樣優(yōu)美、婉轉。
    剪線條教案篇十三
    師:這條美麗的絲帶和老師一樣都是大家的新朋友。
    教師模仿絲帶說話:別看我現(xiàn)在直直的躺在桌子上,可我看見同學們這么聰明、可愛、這么歡迎我們,我要給大家跳一個舞。(a、請同學們認真看:我跳舞前和跳舞時的樣子你喜歡哪個?b、用心想:如果我們要把這兩種狀態(tài)下的絲帶畫下來,畫出來的線條有什么不同?)。
    教師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線條有那么神氣嗎?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四課《會動的線條》板書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