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匯總17篇)

字號:

    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和問題。寫總結時可以采用比較、分析和歸納等方法,讓內容更具說服力和可讀性。下面是一些時間管理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一
     本課是二上教材第五組課文中的其中一課。本組教材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排的。本課傳達的一種思想是互相幫助。課文就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一事展開了一系列的對話:李麗第一次向林園園借鉛筆,林園園推說自己沒用好;李麗等林園園畫完再次提出借鉛筆,林園園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苛刻要求。終于李麗放棄借綠鉛筆,畫上了藍樹葉。這時的林園園似乎已經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臉紅了。這些對話折射出人物的性格。朗讀好這些對話便是體會人物性格的關鍵。課文后面有學習小伙伴提示“我想對林園園說……”這一拓展性的活動,并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批評或說理上,而是要引導學生結合一些具體的實例進行和林園園的溝通及交流。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8個生字,會用“嗎、吧”造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3.繼續(xù)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能正確、端正、整潔的書寫生字。
     1.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會用“嗎、吧”語氣詞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課件 畫筆。
     教學時間:兩課時。
     1.會認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1.課前板書:19 藍色的樹葉
     2.設懸念:讀了課題,你有問題嗎?(樹葉怎么會有藍色的.呢?)學了課文就知道了)
     1.以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2.成果匯報:
     (1)生字
     (2)接讀課文
     3.質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1.老師(出示插圖1)講述故事起因:(第一自然段)
     2.師:李麗看看旁邊的林園園,她已經把樹畫好了。小朋友看,林園園畫的綠色的樹葉可愛嗎?(指導看圖)
     3.(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你一定會讀了!指導朗讀。
     4.出示第一幅插圖,仔細觀察李麗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她們說了些什么。找出課文中的對話讀一讀,并說說從對話中體會到什么。
     李: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可結合課后“讀一讀、說說”進行擴展練習)
     林:我還沒畫完呢。(讀出吞吞吐吐的樣子,聲音較低緩)
     李: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讀出請求、商量的語氣)
     林: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讀出不樂意的語氣)
     李:我小心一點。(讀出誠懇、小心謹慎的態(tài)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讀出不放心的語氣)
     李:我只畫樹葉和小草。(讀出連忙答應的語氣)
     林:還要畫小草?(讀出出乎意料、不滿的語氣)
     5.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幅插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她們可能在想什么。
     6.出示課文最后一段:你讀懂了什么?指導朗讀。
     7.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注意結合林園園“不由得臉紅了”,要想到她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所以林園園會用行動改正錯誤的。)
     1.讓我們和林園園一起畫一張有綠綠葉子的圖畫送給李麗好嗎?
     2.作品展示會。
     1.能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讀字組詞(同位配合完成)
     2.有感情地讀文。
     1.請同學們看字帖,觀察每個字在字帖中的位置,想想寫時應注意什么。
     2.教師出示生字帖(投影儀)
     請同學上臺與臺下同學交流體會。
     3.重點指導:
     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吐、注、課、鉛),前三個要寫得左窄右寬,“鉛”字應寫得左右基本相等。四個上下結構的字中,可以重點指導“筆”字的書寫。寫竹字頭時,應避免把短橫寫成點;“毛”字的撇要盡量寫平,豎彎鉤的起筆在豎中線上。注意提醒學生,“鉛”字的右上不是“幾”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個短橫,可以讓學生采用會意的辦法記憶:“合手”才能拿住。
     4.同學自己看字帖寫字,師巡視指導。
     1.出示: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嗎?
     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1)指名讀
     (2)你能用“嗎”、“吧”也說一句話嗎?
     (3)把這句話寫在書上。
     (4)指名讀讀。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二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李麗和林園園的三次對話品讀感悟,體會雙方各自的心理。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抓住李麗和林園園的三次對話品讀,體會雙方各自的心理。
    教學難點:
    理解園園為什么臉紅了,從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孩子們:請看,這是什么呀?(生:一片綠色的樹葉)我們平??吹降臉淙~大多是綠色的,還有什么顏色的樹葉呢?(生:黃色、紅色)。(出示課件)課文中的小主人把樹葉畫成了藍色的,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吧。
    二、學習課文。
    1、孩子們:打開你們的書,首先聽讀一遍課文。
    2、再自由地讀一遍課文吧。
    (1)看看誰是學習小能手,讀完后告訴老師:這篇課文寫了誰與誰的什么事情呢?(生:李麗找不到綠鉛筆,她向林園園借筆,而林園園不愿意借綠鉛筆的事。)(2)淘氣的生字娃娃和詞語從課文中跑出來啦,你還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生字、詞語)。
    (3)我們再來做個爬山的游戲好嗎?去山頂?shù)穆飞嫌幸恍┰~語,讀對了,才可以通過,到達山頂,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開始吧。(課件出示)。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孩子邊聽邊想:這一自然段寫了誰遇到了什么事情呢?(生:美術課上,李麗準備畫樹葉時,綠鉛筆找不到了。)。
    (2)誰知道,此時李麗的心情怎樣?(生:非常著急)。(3)帶著這種著急的心情再讀讀第一自然段吧。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孩子們,找不到綠鉛筆,李麗怎么做的呢?(生:向林園園借)她是怎樣向林園園借的呢?(生: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出示課件)。
    (2)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李麗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呀?(生:會使用文明用語、很懂禮貌的孩子)。你們平常向同學借東西就要像李麗一樣,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3)“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中“行嗎”的“嗎”是一個語氣助詞,我們還可以說“好嗎”、“可以嗎”。誰能仿照這個句子說這樣話呀?(生:把你的尺子借給我用一用好嗎?)(4)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林園園是怎樣回答的呢?(生: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出示課件)誰能用吞吞吐吐的語氣讀出來呀?(指名讀)。
    (5)吞吞吐吐是什么意思呀?(生:吞吞吐吐的意思:就是想說又不說的樣子,說話不痛快,斷斷續(xù)續(xù)的。)她為什么吞吞吐吐的呢?(生:她不愿意把綠鉛筆借給李麗)。
    (6)此時林園園畫好了嗎?(生:畫好了)從哪里可以看出來?(生:她已經把樹葉畫好了。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出示課件)此時林園園完全可以把綠鉛筆借給李麗用一用,可是林園園不愿意借,你們說林園園這樣做對嗎?(生:不對)。
    (7)誰最會扮演李麗和林園園呀?(注意:李麗要讀出謙和、商量的語氣,林園園要讀出吞吞吐吐的語氣)。
    3、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聽了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李麗是怎么做的?(生:李麗只好趴在桌子上,等林園園都畫完了。
    (2)當她再一次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時,她又是怎樣借的呀?(生: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用了吧。)(出示課件)李麗同樣使用的禮貌用語,還是用的請求、商量的語氣。誰也會說這樣的句子呀?(生: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尺子借給我用了吧。)。
    (3)可是林園園又是怎樣回答的呀?快找找吧(生: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出示課件)孩子們,從這句話你們知道林園園不愿意做什么嗎?(生:其實林園園不愿意把綠鉛筆借給李麗)。
    (4)這時候,李麗連忙說什么?(生:我小心一點兒)(出示課件)李麗多么希望快點借到綠鉛筆啊!想早點把畫畫好,老師還在等著她們的畫呢!孩子們,李麗已經等了很久了,心里只想馬上拿到綠鉛筆。誰愿意再來扮演李麗和林園園呢?(注意:李麗的話還是要讀出請求、商量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愿意的語氣。)。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林園園終于同意借給她了,她是怎樣借的呢?(生:林園園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說:“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出示課件)林園園借筆的時候提出了那么多條件、要求。
    (2)李麗聽了林園園的這么多條件,她連忙說什么呢?(生:我只畫樹葉和小草。”)(出示課件)她為什么連忙說呀?(想快點借到綠鉛筆)。
    (3)林園園聽到這句話時,她的臉部表情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呀?(生:皺著眉頭)她為什么皺眉頭呢?(生:覺得李麗畫得太多了,她心里非常不高興、不滿意。)皺著眉頭說的什么呀?(生:還要畫小草?)(出示課件)。
    (4)那么李麗看了看林園園,有沒有接她的綠鉛筆呀?(生:沒有接她的綠鉛筆)李麗為什么不接林園園的綠鉛筆呢?(生:李麗看見林園園不高興的樣子,想起她剛才說的那些話,明白了林園園不想把綠鉛筆借給她,所以沒有接她的綠鉛筆)(5)孩子們:在你們的生活中,你們有沒有向同學借東西?你有沒有幫助過同學?誰來說說(生:我向__同學借過本子。我?guī)椭^__做過什么事情)。
    (6)孩子們: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分角色讀讀李麗跟林園園的這段對話吧。
    5、學習第5自然段。
    (1)齊讀第5自然段。李麗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她怎么做的呢?(生: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著一片片樹葉)(出示課件)。
    (2)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為什么她臉紅了呀?(生:因為她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同學有困難應該熱情幫助,可是自己沒有那樣做,她感到羞愧而臉紅。)。
    (3)從“臉紅”這個詞中可以知道林園園以后會怎樣做?(生:今后別人遇到困難,她會熱情幫助的。)。
    (4)此時此刻,如果你就在李麗和林園園身邊,你想對林園園說什么呢?(出示課件)(生: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熱情幫助。)。
    (5)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事,你會怎么做呢?(先寫一寫,再與同學交流。)(出示課件)。
    (6)請學生演一演:又一次美術課上,李麗的綠鉛筆又找不到了,這時,林園園會??
    三、總結。
    1、本篇課文講的是:美術課上,李麗找不到綠鉛筆畫樹葉,她向林園園借綠鉛筆,可是林園園不愿意借給她,最后她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林園園看了很難為情。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別人有困難請求幫助時,我們要熱情幫助。(出示課件)(同時板書)。
    2、學完這篇課文,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把你的收獲與大家分享一下吧!(出示課件)。
    板書: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三
    樹葉一般都是綠色,黃色和紅色的,怎么會有藍色的樹葉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學二年級《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1.學習生字新詞。
    2. 理解園園為什么臉紅了,從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
    多媒體課件
    兩課時
    同學們看過的樹葉一般是什么顏色的?(綠色、黃色、紅色)怎么會有藍色的樹葉呢?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1. 自由讀,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 教師范讀,想想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每一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
    3. 說說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1. 看實物識字:鉛筆筆盒課桌美術課本
    2. 讀句子識字
    (1)她把鉛筆削好,放進鉛筆盒,準備上美術課。(鉛、削、盒、術用紅色區(qū)別)
    (2)她皺起眉頭,吞吞吐吐地說:“我怕你不注意把筆尖弄斷了?!?皺、吐、注用紅色區(qū)別)
    3. 分辨翹舌音:術、惹、桌、注、皺。
    4. 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嘔吐削鉛筆剝削
    5. 比較形近字:術、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 畫出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讀一讀
    美術課綠鉛筆惹人愛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皺眉頭風景
    1. 分析字的結構特點
    2. 描紅
    3. 說說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4. 指導(1)左右結構的字要寫的左窄右寬。
    (2)筆,寫竹頭時不要把短橫寫成點。
    (3)鉛,右上不是一個“幾”字
    5. 學生練習寫字,寫后共同評議,比比誰寫的工整、美觀。
    填上合適的詞
    一()鉛筆一()樹葉一()同學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1. 認讀生字、詞(課件出示)
    2. “撿綠樹葉”游戲。每片綠樹葉后藏著若干個生字,全部認對了這片綠樹葉就送給她。
    1. 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
    (2)用“什么時候、誰、發(fā)生了什么”講講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2. 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請學生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他們說了些什么。
    (2)自由讀,邊讀邊用鉛筆圈圈畫畫: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
    (3)讀第一次對話。李麗的話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愿意的語氣。理解“吞吞吐吐”
    (4)讀第二次對話,看看林園園是怎么說的?她“怕”什么?說明什么?
    指導讀李麗的話,分別讀出請求、商量和誠懇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樂意語氣。
    (5)讀第三次對話
    a.林園園說話中的幾個“不要”說明了什么?
    b.林園園為什么要皺著眉?聯(lián)系她說的話“還要畫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讀。林園園的話分別讀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滿的語氣。李麗的話讀出連忙答應的語氣。
    (6)分角色朗讀三次對話。從對話中你認為林園園不想借綠鉛筆給李麗的原因是什么?
    3. 學習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副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
    (2)看圖說一說,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他們可能想些什么?
    (3)讀第五自然段
    (4)討論:林園園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
    (5)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從“臉紅”這個詞中可以看見林園園以后會怎樣呢?(也會成為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4.小結: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啊!
    1.讀句子,讀出疑問的語氣。注意語氣詞“嗎”
    2.說一個問句,用上“嗎”
    3.讀句子三,讀出請求的語氣。注意語氣詞“吧”
    4.說一句“請求”的話,用上“吧”
    19藍色的樹葉
    李麗林園園
    小聲借吞吞吐吐
    等借怕不要不要不要
    只畫皺著眉頭還要
    用心畫看(臉紅了)
    (應該相互幫助)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四
    學習目標:
    1、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重點:
    理解李麗和林圓圓的四次對話的意思。
    教學流程:
    一、啟發(fā)導入。
    提問:看到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有的可能問:怎么會是藍色的樹葉?還有的更驚奇地問:真有意思,我從來沒見過藍色的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
    對呀?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教師邊說邊把藍色的樹葉粘在黑板上)。那我們就一起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一起讀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喜歡讀的段落多讀幾遍;同桌合作,讀一讀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
    2、匯報交流。
    (1)指名讀喜歡的段落,檢查自學效果。
    (2)課件演示摘蘋果游戲,識記生字:
    術、鉛、惹、吐、桌、盒、注、削、皺。
    (3)課件演示青蛙過河游戲,讀詞語:
    皺眉借鉛筆趴在削鉛筆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愛臉紅。
    三、細讀課文。
    1、課件出示李麗沒畫完的畫,問:“這幅圖還缺什么呢?”(樹還沒有涂上顏色)。
    從這幅圖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麗要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原因)。
    齊讀第1自然段。
    2.讀講第2、3、4自然段。
    (1)用筆劃出李麗和林園園的四次對話。
    (2)指導讀對話部分,理解詞語。
    課件出示a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
    重點理解“小聲說”、“吞吞吐吐”“沒畫完”等詞語。
    課件出示b李麗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園園畫畫。等到都畫完了,李麗說:“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嗎?”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
    理解“只好”。這個詞是說李麗沒有別的辦法可想。她已經把房子、小山畫好了,只等畫樹。沒有綠鉛筆,沒法畫,所以只好等林園園把畫畫完,才又一次向林園園借。
    “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边@是林園園的心里話,她擔心李麗使綠鉛筆時會把筆尖弄斷,實在有點舍不得借。
    課件出示c.林園園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說:“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畫,不要畫得太多?!绷謭@園講了三個“不要”,總是擔心李麗弄壞,或者使用得太費,舍不得借。聽了林園園的話,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草。”
    理解三個“不要”和“連忙”“只畫”。(“連忙”和“只畫”,是講李麗一心想借用綠鉛筆,既然林園園肯借給她綠鉛筆,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園園的要求)。
    課件出示d.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畫小草嗎?太多了!”這是林園園聽到李麗說要畫小草,覺得太費綠鉛筆了,所以林園園說:“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準畫樹葉。
    (讀好對話是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點,李麗說的三句話分別要用請求、商量、誠懇的語氣來讀;林圓圓的四句話分別要讀出矛盾、擔心、吝嗇、不樂意的語氣。在逐句指導后,再組織學生把林園園和李麗的對話分角色有表情地讀,根據(jù)課件演示配音讀等。)。
    3.讀講第5段。
    課件出示課文段落,指名讀后,提出思考題: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使學生理解林園園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同學有困難應當熱情幫助。她因為羞愧而臉紅。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詞語。
    課件演示從林園園的神情聯(lián)想“此時,她在想些什么?”,從而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
    4、讀完課文后,你覺得林園園和李麗是兩個怎樣的孩子?(注意不能將林圓圓當成批判對象。)。
    四、書寫指導。
    1、認真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鍵筆畫。
    2、教師范寫(請學生幫老師找不足),同學臨寫,組內互相展示,說說你有什么話要提醒你的伙伴。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五
    《藍色的樹葉》是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講美術課上李麗的綠鉛筆找不到了,向旁邊的林園園借,可林園員一種種借口不想借給李麗。李麗明白后,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的畫著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到后,不由得臉紅了。
    本組教材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排的。本文是向學生進行助人為樂教育的好教材。
    在教學時,我知道學生觀察第二幅插圖,說說哪一個是林園園,哪一個是李麗,并說出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下面是教學案例:
    師:你能說說圖上哪一個是林園園,哪一個是李麗嗎?
    生:這一個是林園園,這一個是李麗。(生一手拿著書,一手指著書上的插圖,面向學生大聲的說)。
    師: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清楚,讓別人聽的明白。
    生:左邊的是林園園,右邊的是李麗。
    生:穿粉色衣服的是林園園,穿黃色衣服的是李麗。
    生:畫著綠色樹葉的是林園園,畫著藍色樹葉的是李麗。
    生:頭上扎紅色蝴蝶結的是林園園,扎黃色蝴蝶結的是李麗。
    生:我是從第二自然段“李麗看看旁邊的林園園,她已經把樹畫好了。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看出來的。
    生:我是從“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的畫著一片片樹葉”這兒看出來的。
    師:同學們觀察地真仔細,學習地真認真。
    一、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我之所以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是針對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的。平時學生們在回答問題時,大多只說半句話,話說不完整,或者是描述不清楚。就像案例中的第一個孩子回答的一樣,“這一個是林園園,這一個是李麗”,所指不清楚。針對這種情況,我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清楚,讓別人聽的明白。有了這個要求,再往下說,學生個個說的明白,個個說的精彩??谡Z交際不是只有在口語交際課上才實施,在我們的各科教學中都應滲透,尤其是語文課堂上,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二、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
    我們指導學生學習語文,要結合上下文或者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來學習。案例中,我要求學生找找從什么地方看出哪是林園園,哪是李麗,這樣就把插圖和課文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了,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感受文章所蘊藏的內涵。
    重要的是,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要讓學生懂得去幫助身邊的同學和朋友,只有你幫助了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沒有付出何來的回報。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六
    教材分析:
    《藍色的樹葉》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直保留的傳統(tǒng)課文。課文通過敘述林園園舍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李麗同學,李麗只好用自己的筆畫藍樹葉一事,借以引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應注意與人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課文中的事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圍繞“借”與“不愿借”這一矛盾展開,教學時,可抓住課文中小主人的對話,通過朗讀訓練、品詞析句、想象心里活動等方法,使學生體會李麗渴望借到綠鉛筆的心理,感受李麗的有禮貌,以李麗的心理變化為線索,品悟林園園的行為品質,從而正面地引導學生學會團結合作,學會與人相處。
    教學目標:
    1、用分類方法重點認識“術、桌”等5個翹舌音,結合實物認識“盒”,會寫“術、課、鉛、筆”。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讀懂第1、2兩節(jié),結合生活情境重點體會朗讀第2節(jié)中李麗、林園園兩個人的對話,在情境中進行相關句式訓練。
    3、在朗讀中體會遇到問題時,用禮貌用語向他人求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樹葉。你見過什么樣的樹葉?
    2、老師給它填個詞,大家仔細看。
    3、揭示課題,板書:藍色的樹葉(學生讀題)。
    二、初讀感知,檢查識字。
    1、你見過藍色的樹葉嗎?為什么是藍色的樹葉呢?讓我們在課文中了解一下。打開語文書,翻到89頁,自由地讀一讀課文,要求小朋友把生字的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
    2、自由讀生字。
    3、指名讀第一行的生字。
    4、第一行的生字在字音上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削:偏旁是?,跟什么有關?用刀削什么?
    6、齊讀第二行。
    7、字寶寶摘下帽子,跳到樹葉上,小火車開。
    8、字寶寶藏到了詞語中,還認識嗎?(同桌讀)。
    9、皺著眉頭:你能做個動作嗎?(多么惱火,多么生氣,多么難過)。
    10、惹人愛:(1)、什么意思?
    (2)、在課文中找找有“惹人愛”這個詞語的句子。什么真惹人愛。
    (3)、小朋友這么聰明,真惹人愛。
    (4)、用“惹人愛”說句子。
    三、課中操。
    小朋友表現(xiàn)得這么棒,真惹人愛。讓我們站起來,拍拍手,讀一讀,你會更惹人愛。
    美術課??畫風景。
    畫房子??畫小樹。
    綠鉛筆??畫樹葉。
    樹葉綠??惹人愛。
    小朋友??請注意。
    桌上筆??別掉地。
    水彩筆??油畫棒。
    五顏六色真美麗。
    小朋友們請坐,端端正正真美麗。
    四、品讀“一借鉛筆”,學習提示語。
    1、課中操之后,描述第一節(jié)內容。引出“她正要……可是……”
    2、你碰到這樣的情況,心情會怎么樣?
    3、帶著這種心情讀句子。
    4、當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想什么辦法?
    5、你會怎么說??“????????????????嗎?”
    (說的好,真有禮貌。把問的語氣說出來了。)。
    6、李麗也像你們一樣,禮貌地向別人求助。
    7、出示李麗的話。
    (1)、讀一讀。和剛才小朋友說的有什么一樣的?(嗎?)。
    (2)、板書:嗎?
    (3)、個別讀。評價。
    (4)、平時你還會向別人借什么,能用上嗎來說說嗎?
    (5)、用上嗎字提問。(6)、李麗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小聲)。
    (7)、為什么小聲地說?
    (8)、你就是李麗,李麗小聲地說:“????????????”
    (9)、聽了李麗的話,林園園怎么說?
    8、出示句子:林園園說:“我還沒畫完呢。”
    (1)、個別讀。
    (2)、課文中的林園園是怎么說的?
    (3)、該怎么讀?
    (4)、為什么會吞吞吐吐呢?她心里怎么想?
    (5)、個別讀。
    (6)、出示李麗和林園園的對話。
    (7)、師生合作讀。
    小結:林園園會把鉛筆借個李麗嗎?后來會怎樣?下節(jié)課我們再學。
    五、指導寫字。
    1、請小朋友們觀察“鉛筆”,重點指導。認真觀察字形結構。金字旁是新偏旁。
    2、師范寫。生書寫。
    3、展示學生寫字作業(yè),反饋,評比,再寫。
    板書設計:
    藍色的樹葉。
    借鉛筆。
    李麗?????????????????????????林園園。
    嗎?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七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1.學習生字新詞。
    2.理解園園為什么臉紅了,從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
    多媒體課件。
    兩課時。
    同學們看過的樹葉一般是什么顏色的?(綠色、黃色、紅色)怎么會有藍色的樹葉呢?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1.自由讀,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教師范讀,想想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每一個自然段的前面標上序號。
    3.說說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1.看實物識字:鉛筆筆盒課桌美術課本。
    2.讀句子識字。
    (1)她把鉛筆削好,放進鉛筆盒,準備上美術課。(鉛、削、盒、術用紅色區(qū)別)。
    (2)她皺起眉頭,吞吞吐吐地說:“我怕你不注意把筆尖弄斷了?!?皺、吐、注用紅色區(qū)別)。
    3.分辨翹舌音:術、惹、桌、注、皺。
    4.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嘔吐削鉛筆剝削。
    5.比較形近字:術、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畫出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讀一讀。
    美術課綠鉛筆惹人愛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皺眉頭風景。
    1.分析字的結構特點。
    2.描紅。
    3.說說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4.指導(1)左右結構的字要寫的左窄右寬。
    (2)筆,寫竹頭時不要把短橫寫成點。
    (3)鉛,右上不是一個“幾”字。
    5.學生練習寫字,寫后共同評議,比比誰寫的工整、美觀。
    填上合適的詞。
    一()鉛筆一()樹葉一()同學。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1.認讀生字、詞(課件出示)。
    2.“撿綠樹葉”游戲。每片綠樹葉后藏著若干個生字,全部認對了這片綠樹葉就送給她。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
    (2)用“什么時候、誰、發(fā)生了什么”講講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2.學習第二至四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請學生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他們說了些什么。
    (2)自由讀,邊讀邊用鉛筆圈圈畫畫:李麗和林園園有幾次對話?
    (3)讀第一次對話。李麗的話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愿意的語氣。理解“吞吞吐吐”
    (4)讀第二次對話,看看林園園是怎么說的?她“怕”什么?說明什么?
    指導讀李麗的話,分別讀出請求、商量和誠懇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樂意語氣。
    (5)讀第三次對話。
    a.林園園說話中的幾個“不要”說明了什么?
    b.林園園為什么要皺著眉?聯(lián)系她說的話“還要畫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讀。林園園的話分別讀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滿的語氣。李麗的話讀出連忙答應的語氣。
    (6)分角色朗讀三次對話。從對話中你認為林園園不想借綠鉛筆給李麗的原因是什么?
    3.學習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副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
    (2)看圖說一說,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他們可能想些什么?
    (3)讀第五自然段。
    (4)討論:林園園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
    (5)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從“臉紅”這個詞中可以看見林園園以后會怎樣呢?(也會成為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4.小結: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做到這一點,不容易??!
    1.讀句子,讀出疑問的語氣。注意語氣詞“嗎”
    2.說一個問句,用上“嗎”
    3.讀句子三,讀出請求的語氣。注意語氣詞“吧”
    4.說一句“請求”的話,用上“吧”
    李麗林園園。
    小聲借吞吞吐吐。
    等借怕不要不要不要。
    只畫皺著眉頭還要。
    用心畫看(臉紅了)。
    (應該相互幫助)。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八
    各位領導、老師:
    一、說教材。
    老師們,大家好!翻開小學語文(人教版)國標本教材二年級上冊的課文,《藍色的樹葉》躍入我的眼簾。咦,樹葉為什么會是藍色的呢?我認真地讀了下去:這篇課文位于本冊第五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薄端{色的樹葉》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李麗小朋友向林園園小朋友借綠鉛筆的故事,讓小朋友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道理。
    二、說學生。
    《小學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二年級的小朋友處于自我意識發(fā)展階段,也是社會意識初始建立時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通過一年級的.學習,他們已學會了漢語拼音,具備了借助漢語拼音學漢字的能力,也有初步了解文中詞句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內容及二年級小朋友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本課案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目標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生字。這條目標的確立是因為課標告訴我識字教學是低段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我把它定為本課的首要目標也是重點目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同學有困難時,應該互相幫助的道理。因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要讓學生在識字學文中滲透人文性)。因此我把它定為本課的難點目標。
    為了實現(xiàn)以上教學目標,我采用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
    四、說教法。
    《現(xiàn)代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此本課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和朗讀指導法。因為著名小語學家李吉林老師認為,無論是認知活動、道德活動還是審美活動,都離不開情感的驅動。語文課標第一條也指出對低段兒童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對于兒童,尤其是低年段兒童,一旦他們的認知活動能伴隨著情感,那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會更為豐富,更為深刻,也更為主動。因此營造出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生活經歷和已有知識基礎的學習情景和閱讀氛圍,引導學生有滋有味地朗讀,盡量使課堂充滿吸引力。
    五說資源課件生字卡片。
    其目的是增加課堂的新穎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樹葉,你見過哪些顏色的樹葉?
    課件出示各種樹葉:紅的、黃的、淺綠的、深綠的……。
    2)過渡:我們一起來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齊讀課題)。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件)范讀課文。
    要求:
    (1)邊聽邊勾畫出生字,詞語。
    (2)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課文中誰和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3)抽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生評價。
    4)林園園做得對嗎?如果是你該怎么做?
    (二)學習生字。
    (1)你認識了哪些字,向小朋友們展示一下?
    (2)齊讀生字、詞語,小組讀,開火車讀。
    (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展示你用哪種方法識記。
    (4)游戲,給生字找朋友。
    三、指導寫字。
    1、分析字形,重點指導難寫字“筆、鉛”
    2、生字描紅、正確書寫。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8個生字,會用“嗎、吧”造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3.繼續(xù)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能正確、端正、整潔的書寫生字。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會用“嗎、吧”語氣詞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培養(yǎng)責任感。
    2.細心體會“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1.掛圖。
    2.學生朗讀課文,準備畫筆。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認識生字,學習課文,朗讀感悟體會互相幫助的可貴。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培養(yǎng)責任感。
    2.細心體會“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懸念導入:
    2.設懸念:讀了課題,你有問題嗎?(樹葉怎么會有藍色的呢?)學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學生自學:
    1.以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2.成果匯報:
    (1)生字。
    (2)接讀課文。
    3.質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三、學習課文:
    1.老師(出示插圖1)講述故事起因:(第一自然段)。
    2.師:李麗看看旁邊的林園園,她已經把樹畫好了。小朋友看,林園園畫的綠色的樹葉可愛嗎?(指導看圖)。
    3.(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你一定會讀了!指導朗讀。
    4.出示第一幅插圖,仔細觀察李麗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她們說了些什么。找出課文中的對話讀一讀,并說說從對話中體會到什么。
    李: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可結合課后“讀一讀、說說”進行擴展練習)。
    林:我還沒畫完呢。(讀出吞吞吐吐的樣子,聲音較低緩)。
    李: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讀出請求、商量的語氣)。
    林: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讀出不樂意的語氣)。
    李:我小心一點。(讀出誠懇、小心謹慎的態(tài)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讀出不放心的語氣)。
    李:我只畫樹葉和小草。(讀出連忙答應的語氣)。
    林:還要畫小草?(讀出出乎意料、不滿的語氣)。
    5.出示第二幅插圖,說說這幅插圖畫的是課文哪部分的內容,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她們可能在想什么。
    6.出示課文最后一段:你讀懂了什么?指導朗讀。
    7.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注意結合林園園“不由得臉紅了”,要想到她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所以林園園會用行動改正錯誤的。)。
    四、實踐活動:
    1.讓我們和林園園一起畫一張有綠綠葉子的圖畫送給李麗好嗎?
    2.作品展示會。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復習鞏固生字,詞語,會寫10個生字,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寫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1.讀字組詞(同位配合完成)。
    2.有感情地讀文。
    二、指導書寫。
    1.請同學們看字帖,觀察每個字在字帖中的位置,想想寫時應注意什么。
    2.教師出示生字帖(投影儀)。
    請同學上臺與臺下同學交流體會。
    3.重點指導:
    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吐、注、課、鉛),前三個要寫得左窄右寬,“鉛”字應寫得左右基本相等。四個上下結構的字中,可以重點指導“筆”字的書寫。寫竹字頭時,應避免把短橫寫成點;“毛”字的撇要盡量寫平,豎彎鉤的起筆在豎中線上。注意提醒學生,“鉛”字的右上不是“幾”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個短橫,可以讓學生采用會意的辦法記憶:“合手”才能拿住。
    4.同學自己看字帖寫字,師巡視指導。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十
    學習目標:
    1、認識“術、鉛”等9個生字,會寫“由、術”等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仔細體會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重點:
    理解李麗和林圓圓的四次對話的意思。
    教學流程:
    一、啟發(fā)導入。
    提問:看到這片樹葉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有的可能問:怎么會是藍色的樹葉?還有的更驚奇地問:真有意思,我從來沒見過藍色的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
    對呀?樹葉怎么會是藍色的?(教師邊說邊把藍色的樹葉粘在黑板上)。那我們就一起學習19課《藍色的樹葉》,一起讀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喜歡讀的段落多讀幾遍;同桌合作,讀一讀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
    2、匯報交流。
    (1)指名讀喜歡的段落,檢查自學效果。
    (2)課件演示摘蘋果游戲,識記生字:
    術、鉛、惹、吐、桌、盒、注、削、皺。
    (3)課件演示青蛙過河游戲,讀詞語:
    皺眉借鉛筆趴在削鉛筆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愛臉紅。
    三、細讀課文。
    1、課件出示李麗沒畫完的畫,問:“這幅圖還缺什么呢?”(樹還沒有涂上顏色)。
    從這幅圖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李麗要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原因)。
    齊讀第1自然段。
    2.讀講第2、3、4自然段。
    (1)用筆劃出李麗和林園園的四次對話。
    (2)指導讀對話局部,理解詞語。
    課件出示a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
    重點理解"小聲說"、"吞吞吐吐""沒畫完"等詞語。
    課件出示b李麗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園園畫畫。等到都畫完了,李麗說:"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嗎?"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
    理解"只好"。這個詞是說李麗沒有別的方法可想。她已經把房子、小山畫好了,只等畫樹。沒有綠鉛筆,沒法畫,所以只好等林園園把畫畫完,才又一次向林園園借。
    "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這是林園園的心里話,她擔心李麗使綠鉛筆時會把筆尖弄斷,實在有點舍不得借。
    課件出示c.林園園從盒子里拿出綠鉛筆,說:"你要注意,不要削,不要用力畫,不要畫得太多。"林園園講了三個"不要",總是擔心李麗弄壞,或者使用得太費,舍不得借。聽了林園園的話,李麗連忙說:"我只畫樹葉和小草。"。
    理解三個"不要"和"連忙""只畫"。("連忙"和"只畫",是講李麗一心想借用綠鉛筆,既然林園園肯借給她綠鉛筆,就立刻表示同意林園園的要求)。
    課件出示d.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畫小草嗎?太多了!"這是林園園聽到李麗說要畫小草,覺得太費綠鉛筆了,所以林園園說:"太多了!"意思是你要用,就只準畫樹葉。
    (讀好對話是這篇課文教學的重點,李麗說的三句話分別要用請求、商量、誠實的語氣來讀;林圓圓的四句話分別要讀出矛盾、擔心、吝嗇、不樂意的語氣。在逐句指導后,再組織同學把林園園和李麗的對話分角色有表情地讀,根據(jù)課件演示配音讀等。)。
    3.讀講第5段。
    課件出示課文段落,指名讀后,提出考慮題: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使同學理解林園園已經認識到自身的做法是不對的,同學有困難應當熱情協(xié)助。她因為羞愧而臉紅。
    理解"用心"、"不由得"等詞語。
    課件演示從林園園的神情聯(lián)想“此時,她在想些什么?”,從而使同學受到思想教育。
    4、讀完課文后,你覺得林園園和李麗是兩個怎樣的小朋友?(注意不能將林圓圓當成批判對象。)。
    四、書寫指導。
    1、認真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關鍵筆畫。
    2、教師范寫(請同學幫老師找缺乏),同學臨寫,組內互相展示,說說你有什么話要提醒你的伙伴。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字;
    3、情感目標:理解林園園臉紅的原因,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文中人物語言和內心活動;
    2、理解園園為什么臉紅了,從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談話導入(4分鐘)。
    師:今天,老師有幅畫要跟大家一起分享(ppt出示未涂色的畫),這幅畫上有什么?(小山、房子、樹……)是一幅什么畫?(風景畫)。
    “景”字書寫指導,韻母是ing,后鼻音。
    師:這幅畫哪里還沒畫好?(綠樹和草地沒畫好)。
    師:你覺得應該涂什么顏色?(綠色、黃色、紅色)。
    師:可是,(出示圖片)有位小朋友給它涂上了藍色??吹竭@幅圖,你有什么想問的?(誰、什么時候畫的?為什么樹葉是藍色的?)。
    師:對啊,最奇怪的是“樹葉”(板書),它是“藍色的”(板書)。今天,我們就到課文中去找找答案,樹葉為什么是藍色的呢?《藍色的樹葉》,齊。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5分鐘)。
    1、大家預習過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些什么(什么時候,誰,發(fā)生了什么事)。(可請多個學生做故事接龍游戲。)。
    a.美術課上?!靶g”(vs“木”)、“課”(換部首vs“顆”、“棵”)字書寫指導。
    b.李麗、林園園。
    c.“因為……所以……”(可參照課文第一段):李麗為什么要用綠鉛筆?因為李麗要畫綠樹和草地,所以她要用綠鉛筆。
    李麗為什么要向林園園借:因為李麗的綠鉛筆找不到了,所以她向林園園借。
    過程中做“鉛”(右上筆畫)、“筆”(竹字頭)字書寫指導。
    2、做《課堂作業(yè)本》第5題。(讀題,請生排序,校對,齊讀)。
    三、深入文本,具體感知。
    1、學習二~四段。
    出示課文插圖一,她們兩個人在干什么?(4分鐘)。
    自讀二~四段,邊把李麗的話用“”劃出,把林園園的話用“”劃出,邊想,自己有什么問題要問的。(林園園為什么吞吞吐吐的?為什么皺眉頭?李麗為什么沒有接?……)。
    邊學習,邊來解決大家的疑問。
    (1)學習第二段(6分鐘)。
    a.李麗是怎么說的?(小聲(板書)--圈出來;“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ppt呈現(xiàn)該句)。
    你向同桌借綠鉛筆,你會怎么說?同桌相互說該句。
    這是怎樣的語氣?(謙和、禮貌)。
    你向別人借東西、請人幫忙的時候,你會怎么說?同桌說說看。(“……嗎?”句式)請生說。
    做《課堂作業(yè)本》第4題的第1句。
    b.林園園是怎么說的?(吞吞吐吐(板書)--圈出來;“沒畫完”--圈出來)。
    “吐”字(vs“土”)書寫指導?!巴掏掏峦隆币馑荚忈專ㄕf話慢慢騰騰的)。
    沒畫完嗎?(第二段第一句話里--她已經把樹畫好了)綠鉛筆是不是可以不用了?可以借了。
    園園為什么這么說呢?(她不愿意借)。
    (2)學習第三段(6分鐘)。
    園園這么說,李麗沒別的辦法,因為她別的都已經畫完了,只等畫樹了,但是沒有綠鉛筆就沒法畫,所以,她只能怎么做了?(趴在桌子上等林園園畫完)(板書:等借)。
    “桌”字(一二筆)書寫指導,在書本空白處寫寫。
    a.李麗這時怎么說?(“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ppt呈現(xiàn)該句)。
    又是一次請求、誠懇、商量。
    借東西、請求別人幫忙的時候,該怎么說?請求的語氣。同桌相互說說(“……吧。”句式)請生說。
    做《課堂作業(yè)本》第4題的第2句。
    b.林園園肯不肯借?從哪里看出來?(“怕”(板書)--圈出來:擔心弄壞、舍不得、不樂意、矛盾)。
    c.李麗說:“我小心一點兒?!保ㄕ\懇、急切)。
    (3)學習第四段(4分鐘)。
    園園拿出綠鉛筆,終于肯借了。
    “拿”字書寫指導(合+手)。
    a.園園說什么了?(三“不要”(板書)--圈出來)你覺得她這么說,心里在想什么?(擔心弄壞,或使用太費了)。
    b.李麗聽了,怎么樣了?(“連忙”說--圈出來)(誠懇,一心想用,立馬同意要求)。
    c.園園聽了李麗的話,怎么表現(xiàn)的?(“皺眉頭”(板書)“還要?”)補充:()地說。你覺得她又在想什么?(太多了,太費了;吝嗇,不樂意借)。
    d.李麗怎么做?(沒有接)不是需要嗎?為什么沒有接?(林園園太小氣了,不想借了)。
    (4)演一演,說一說(6分鐘)。
    同桌演練,請兩組。再請全班的同桌一起朗讀對話。
    2、學習第五段(3分鐘)。
    出示課文第二幅插圖。看圖,問李麗和園園各自在干什么?齊讀第五段。(板書:用心畫、臉紅)。
    林園園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羞愧,認識到自己的做法不對)。
    從“臉紅”這個詞中可以看出林園園以后會怎樣呢?(也會成為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四、總結課文,情感提升(3分鐘)。
    如果你在旁邊,你想對林園園說些什么?
    小結: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熱情幫助,伸出援助之手。要做樂于助人、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綠鉛筆。
    李麗林園園。
    小聲借吞吞吐吐。
    等借怕三“不要”
    只畫皺眉。
    用心畫臉紅。
    應該相互幫助。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十二
    《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寫得是在一次美術課上,李麗的綠鉛筆不見了,就向同桌林園園借,可是林園園舍不得借給她用,李麗就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課文結尾寫著: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用心地畫著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當同學們讀到這兒時,我問: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馬上有同學說:因為她覺得不好意思,沒有借給李麗綠鉛筆……等等類似這樣的話。從這些話中我感受到了這篇文章的帶給他們心靈的觸動這也許就是文學的魅力。
    語文課在我們小學課堂中該起怎樣的一種作用呢?又該如何是教學呢?語文顧名思義:語言與文學的統(tǒng)一,語言是人類用來溝通交流的。在和諧的氣氛中引導學生對文學的欣賞,我想有學習《藍色的樹葉》,學生已經能感受到文字的含義了而今天的語文課堂教學更多是教師帶著學生對課文的詞句進行分析理解,這個與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相符嗎?怎么看都像是在上思品課。教學的研究永無止境,然而完全背棄傳統(tǒng)的文學詩詞教學是否不妥。我還在思索,愿在今后的語文教學路上走得更堅實!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十三
    1、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
    3、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
    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復習詞語。
    1.(看課件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字。你們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闖迷宮吧,讀對了就獎勵一顆星。
    (1)詞語:指名帶讀,學生齊讀兩次。
    2、讀了課題,你有疑問嗎?
    預設疑問(1):自然界中到底有沒有藍色的樹葉?
    (2):為什么要畫藍顏色的樹葉呢?樹葉應該是綠色或者紅色的。
    3、總結:小朋友們真會提問題,會思考的孩子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朗讀感悟,突破重點。
    師:今天,我們帶者這些疑問來進入學習。打開書89面。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一段。
    (2)讀得可真好!這一段“什么時候、誰、發(fā)生了什么”?誰來告訴大家,讀出你找到的答案。
    (3)接下來她是怎么做的?她的同桌叫什么?
    生:向同桌林園園借筆。
    (課件出示)同學們,這就是是李麗和林園園(板書)。
    (1)師范讀2—5段,生用“---”畫出李麗和林園園的對話。
    師:李麗和林園園一共有幾次對話?(3次)。
    2、學習第一次對話。
    (1)男生讀第一次對話,其他的人要仔細聽。
    (2)出示插圖,李麗是怎么向林園園借筆的?課件出示(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說明什么?)師:解說小聲借筆的原因。這是上課,要安靜,引導向別人借東西應該有禮貌。
    (3)林園園是怎么回答的?為什么吞吞吐吐,說明了什么?課件出示(林園園吞吞吐吐地說:“我還沒畫完呢。”)師:解說吞吞吐吐的原因。引導學生理解。
    (4)分角色朗讀(男女生分角色朗讀)李麗的話讀出謙和、禮貌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愿意的語氣。
    3、學習第二次對話。
    (1)李麗聽了林園園的話又是怎么做的呢?(李麗只好趴在桌子看林園園畫,等她都畫完了,再問她借。)。
    (2)出示插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李麗和林園園的表情,想想他們說了些什么?
    課件出示(李麗說:“現(xiàn)在可以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了吧。”林園園說:“我怕你把筆尖弄斷了?!?。
    (3)此時李麗是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讀句子。
    (4)而林園園又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讀句子。她“怕”什么?說明什么?
    (5)李麗說:我小心一點。說明她很委屈,態(tài)度十分謙和。
    (6)指名對話(男女生分角色朗讀)分別讀出請求、商量和誠懇的語氣;林園園的話讀出不樂意語氣。
    4、學習第三次對話。
    (1)面對李麗這種態(tài)度,林園園是否應該同意了?
    (2)齊讀第4段。找答案。
    (3)林園園愿意了嗎?她怎么說的?課件出示(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
    (4)林園園說話中的幾個“不要”說明了什么?李麗“連忙”說明她很著急的心情。
    (5)李麗是怎么回答林園園的?我只畫樹葉和小草。(著急,連忙答應)。
    (6)林園園皺著眉頭,說:還要畫小草?林園園為什么要皺著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還是不樂意)。
    (7)這時,看著林園園不樂意,李麗有什么反應?
    (8)分角色朗讀。分別讀出不放心,出乎意料、不滿的語氣。李麗的話讀出連忙答應的語氣。
    5、學習第5段。
    (1)出示圖片,李麗和林園園分別在做什么,他們可能想些什么?
    (2)齊讀第五自然段。
    (3)討論:林園園看著李麗畫的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
    (4)假如你當時在李麗和林園園旁邊,你會對林園園說什么?從“臉紅”這個詞中可以看見林園園以后會怎樣呢?預設:(也會成為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7、拓展。
    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李麗的筆斷了,她又向林園園借筆,她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嗎?
    8、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明白了什么?
    小結:
    1: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要盡力幫助別人,助人為樂。這些人是我們的同學、朋友、還有老人、殘疾人等。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那如果別人不愿意幫助你的時候你也不要埋怨,也許別人是有苦衷的。因此我們應該理解,應該學會寬容。
    2:自己要學會保管好自己的東西,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別人的身上。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十四
    田()木()毛()
    由()術()筆()
    土()主()果()
    吐()注()課()
    田(田地)木(木頭)毛(毛筆)
    由(由于)術(技術)筆(筆記)
    土(國土)主(主人)果(如果)
    吐(吞吐)注(注視)課(課堂)
    讀一讀,再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讀讀寫寫
    讀一讀,寫出帶有下面標點的句子。
    你把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麗用藍鉛筆認真地畫著樹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條蛇的頭和尾發(fā)生了爭吵,尾對頭說:“為什么你老在前面走,讓我落在后面!”頭說:“我有眼睛,可以當老大?!蔽膊环猓f:“我讓你走,你才能走;我不讓你走,你就走不了?!闭f著,尾巴在樹上纏了三圈兒。過了幾天,頭餓得要命,就對尾說:“你放開吧,我讓你當老大,在前面走?!庇谑俏舶偷靡獾卦谇懊孀?,可是沒走幾步就掉在火坑里燒死了。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十五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初步理解新詞在本課中的意思,能認讀“惹、皺、臉”三個字。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學會應用。
    2、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能力。
    詞語卡片。
    1、師: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顏色的樹葉?(綠色、紅色、黃色、棕色)。
    2、那么,誰見過藍色的樹葉呢?為什么會有藍色的樹葉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7課,讓我們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教師板書課題:《藍樹葉》。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學習完畢,同桌相互評議學習情況。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借、吞、吐、趴、等、盒、削、眉、由。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最好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聽的能力)。
    2)看投影,讀詞語:
    皺眉、借鉛筆、趴在、削鉛筆、不由得、吞吞吐吐、盒子、惹人喜愛、臉紅。
    3)自己練習讀。
    4)指名讀,比一比誰讀的正確。
    5)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
    吞:上下結構的字,上邊是一個“天”字,第一筆容易寫成撇,教學時應注意提醒學生。
    盒:這是一個形聲字,上聲下形,上邊的“合”與“盒”字同音,下邊是一個皿字底。
    削:這是一個形聲字,左聲右形,右邊是個立刀旁,用刀子削。
    眉:學生容易將“目”寫成“日”,可引導學生想一想,“眉”的下邊為什么是“目”。
    4、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標出自然段序號,然后打手勢告訴老師。
    2)指名分段讀,聽一聽誰讀的正確、流利,進行評價。
    3)想一想: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李麗和林園園是同桌同學,李麗要畫綠樹葉找不到綠色彩筆,向旁邊的林園園同學借??墒橇謭@園卻舍不得把心愛的筆借給她,找各種借口,最后李麗只好畫了一片藍樹葉,林園園看到后,感到很難為情,不由得臉紅了。)。
    1、小組為單位共同練習:
    1)請你們小組共同復習本課生字新詞,并練習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小組之間互相出題目考查,合作學習小組長留下進行監(jiān)控。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十六
    《藍色的樹葉》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講美術課上,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林園園不愿意把綠鉛筆借給李麗,李麗用自己的藍鉛筆畫了藍色的樹葉。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
    本課計劃用五課時完成。第一、二課時主要學習生字和初讀課文,第三課時理解課文,第四、五課時朗讀背誦,練習鞏固。理解課文時,我是這樣安排的:激趣導入——整體感知——精讀課文——小小練筆。
    一、激趣導入。
    課堂上,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我想我們的教學就成功了一半。為此,我找了一些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樹葉圖片,讓學生觀察、欣賞。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
    二、整體感知。
    讓學生觀看課文視頻,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讓學生對課文有個整體印象,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三、精讀課文。
    在學習課文中,我主要抓住李麗和林園園的三次對話,讓學生體會李麗有禮貌、誠懇,林園園找借口、不愿意。抓住課文中的兩個句子:樹葉那么綠,真惹人愛。你要注意,不要削,畫的時候不要用力,不要畫得太多。讓學生仿照句式說句子。讓學生體會林園園為什么臉紅了。最后進行對話表演。
    四、小小練筆。
    為了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寫句能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自己想對林園園說的話。在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想象力還是很豐富的,有的學生想對林園園說,你快點把綠鉛筆借給李麗畫樹葉和小草,同學們才會喜歡你。
    隨著年級的遞增,課文也越來越長。這既考驗著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能力,也考驗著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能力。在教學中,我要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相信會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樂趣。
    二年級語文藍色的樹葉教學設計篇十七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美德。
    3、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內容,掌握生字新詞。
    教學難點:
    第五段,理解“林園園看見李麗畫了藍樹葉為什么臉紅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
    齊讀后問“讀了課題你有疑問嗎?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問,教師對問題做出評價并按排解決時間)。
    二、初讀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每個字音,努力把句子讀通順,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標出每個自然段的序號。
    3、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效果。
    1、出示生字詞(生字加拼音),指名讀,齊讀。強調:“術”、“桌”是翹舌音?!敖洝笔呛蟊且?。“拿”的聲母是n,不是l。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思考:每個自然段說什么。讀前指導長句子的停頓和斷句,出示長句子練習。
    指名讀,讀后評議。(字音正確,無添字漏字現(xiàn)象,無斷句)。
    3、快速看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提示:------向-----借綠鉛筆,結果-------)。
    四、分段細讀課文。李麗怎么會畫出藍書葉,林園園真是個不愿幫助別人的孩子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李麗為什么要借綠鉛筆?
    2、討論。理解第三句中“正要”“可是”兩個詞;
    (1、老師讓畫樹,畫樹葉要用綠鉛筆;2、李麗的綠鉛筆找不到了。)。
    3、小結: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原因。自讀體會。
    五、總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讀課文,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我們還仔細讀了第一自然段,知道李麗借綠鉛筆的原因。那么李麗為什么最后還是畫的藍樹葉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仔細讀后面的課文。
    六、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想辦法記字音。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繼續(xù)閱讀課文。
    自讀課文二至四段,思考李麗為什么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
    (用鉛筆畫出她們之間的對話,多讀幾遍,注意讀出正確的語氣。)。
    (一)、學生讀、畫,教師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
    (二)、逐段閱讀討論。
    2、討論。
    (抓住“小聲”、“吞吞吐吐”)理解“吞吞吐吐”,結合課文理解。
    (提示:她真的沒畫完嗎,她想說什么?)應該怎樣讀她的話,練讀,指名讀。評議。
    3、林園園說她還沒畫完,不肯把綠鉛筆借給李麗。自讀這一自然段的三句話,體會她們說話時的心理。
    4、等林園園全部畫完后,李麗再借時她又說什么?
    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她們的對話練習朗讀。a:指名分角色朗讀;b:討論評議。
    5、在李麗答應小心后林園園痛快的把綠鉛筆借給她了嗎?聽老師讀第四自然段,注意體會她們的語氣。
    6、自己讀,找出她們的語言,并畫出表示她們說話時的語氣和表情的詞語,練習朗讀。
    (林園園的一句話中有三個“不要”,你聽了會感覺到什么?她又皺著眉頭說:“還要畫小草?”,她是真的在問李麗嗎?你感覺到什么?林園園感覺到了嗎?)。
    7、快速把二、三、四段連起來讀一讀,結合板書李麗和林園園的。
    語言和態(tài)度,想一想:李麗為什么沒有接林園園的綠鉛筆?
    (三)、分角色朗讀二至四段。
    1、分小組練習。
    2、指名讀。讀后評議。
    三、閱讀第五自然段。
    李麗知道林園園舍不得把鉛筆借給她,她會怎么做。
    1、指名讀第五段,思考:林園園看到什么臉紅了?她會想什么?
    2、填空.、(書后練習3)。
    李麗拿起自己的鉛筆,()地畫著()。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臉紅了。
    先填空,練讀,注意突出括號中的詞語。
    3、討論林園園臉紅的原因。她會怎么想,還會怎么做呢?
    四、總結延伸。(聯(lián)系實際,談談各自的想法。)。
    五、識記生字。
    大部分生字都可采用分部件記憶的方式,由學生自己說,教室作必要的指導。
    1、特別注意:“鉛”的右半部分,上面沒有鉤;“桌”分部件強調?!坝伞钡囊回Q要出頭。
    2、指導書寫。
    3、學生練習。
    六、作業(yè)。
    1、抄寫詞語并用帶點字口頭組詞。(書后練習2)。
    2、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4藍樹葉。
    李麗林園園。
    小聲吞吞吐吐怕把筆尖弄斷。
    “要……不要……不要……不要”
    連忙皺著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