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讀書筆記(實用13篇)

字號:

    環(huán)??偨Y(jié)可以幫助我們總結(jié)環(huán)境保護工作的經(jīng)驗,提出改進措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如何寫一篇思想深刻、邏輯清晰的議論文,需要嚴密的思維和充分的論證。這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些總結(jié)范文,希望能幫到你。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一
    痛苦源于自我:我們的痛苦源于我們的大腦創(chuàng)造了一個虛假的自我。它不滿于當下,不停地去外界尋找認同感,通過追求物質(zhì)世界來獲得滿足。千萬不要去尋找身份認同感,這會讓你無法專注于當下。
    什么是小我的思維呢?作者所說的“思維”并不單是思考,還包括我們的情緒以及所有無意識的心理情緒。
    “小我”由思維活動組成,只有不斷地思維,它才能存活。它是我們無意識認同于我們的思維產(chǎn)生的。
    思維認同的壞處:只要我們處于無意識的狀態(tài),痛苦就無法避免。
    一般無意識狀態(tài)是指你認同于你的思考過程,情緒、反應、欲望和好惡。你會被你的思維所控制并且不會意識到。在這種狀態(tài)下,你會持續(xù)的、輕微的、不滿、煩悶或是緊張。
    深度無意識的狀態(tài)是指痛苦之身被激發(fā)并且完全控制你。當生活中遇到巨大的挑戰(zhàn)或是損失。一般無意識會轉(zhuǎn)變?yōu)樯疃葻o意識。
    我們應該怎樣從思維中脫離出來呢?
    兩種方法:
    一種:觀察思考者。
    二種:將注意力集中與當下。(控制你的思維,不要你老是思考,而是專注于思考的對象。這個對象不能是自己。)。
    有些人喜歡參加冒險的活動,如爬山、賽車等,原因是這些活動迫使我們進入當下時刻。即使一秒不在當下就會面臨死亡。但在日常生活中,關(guān)注你的呼吸、走路、洗手都是可以讓我們進入當下。
    認同思維與時間的關(guān)系。
    從過去尋找認同與同未來尋找認同。這種思維的認同。
    時間的真相是你越關(guān)注時間,你便越多地錯過當下。
    你對當下滿意嗎?
    你若是對當下不滿意,勢必會引發(fā)痛苦之身。比如你一直求而不得會讓你對當下產(chǎn)生不滿。你無法擺脫思維的認同,外界又無法獲得滿足的時候你便會產(chǎn)生深深的痛苦。
    你能意識到你被你的思維控制了嗎?你是否在反問你是否被自己的思維所控制了。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二
    1.我們每天把各種食物以最快的速度塞進嘴里,同時可能還在閑談、思考事情或是看電視。這樣不但對食物的味道沒什么感覺,甚至還會影響消化。我們以同樣的態(tài)度和方式對待我們的生命,沉浸在對過去的回憶中,執(zhí)著于對未來的幻想中,我們看起來經(jīng)歷了生命的過程,實際上卻錯過了它。
    4.我們?yōu)槭聵I(yè)做準備,為休假做準備,為周末做準備,為退休做準備——總括起來,我們其實在為生命終了做準備。
    5.我們一向重量不重質(zhì),只在乎不斷的活動所帶來的刺激,對實質(zhì)問題則不聞不問。我們倡議外在的成就來論斷別人或自己,卻忘記自己在本質(zhì)上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6.我很得意,我很滿足,可是我不快樂。
    7.我擅長行動,卻對如何單純地活著極不在行。這么多年來,我滿心相信:只要能達到愿望,我一定會很快樂。如今,我擁有了從前向往的東西,但也明白:就算獲得再多,我也不會快樂;如果我現(xiàn)在覺得不夠,那么永遠也不會夠。
    9.我的努力其實正是我享受喜悅的最重要阻力;荒謬的是,喜悅卻是多年來我拼了命想得到的東西。
    10.全身放松和奮力向前一樣有力。
    11.要擁抱真實剎那,需具備三個要素:意識,聯(lián)系,徹底交出自己。
    12.昨日已成歷史;明日還未可知。此刻是上天的賜予,所以我們稱它做“thepresent”(thepresent,即可指現(xiàn)在,也可指禮物)。真實剎那只出現(xiàn)在你有意識的,全神貫注于身所處、手所做和心所感的時候。而惟有全神貫注于那一時刻,你方能得到那一時刻所帶來的賜予、啟示或喜悅。
    13.生命一定有比“擁有一切”更豐富的內(nèi)涵?!绹捵骷壹安瀹嫾疑_克。
    14.我們降生在了這樣一個失落了靈魂的文明里。
    15.如果我們在精神上、情緒上或感官上,一下子收到太多的刺激,我們焦慮的程度會急劇上升。高漲的焦慮情緒需要發(fā)泄,發(fā)泄的方式通常就是敵意和暴力。注:學會讓自己放下。
    16.自問:你是在自我發(fā)現(xiàn),還是在自我放縱,抑或在自我毀滅?
    17.當我們的期待不斷受到經(jīng)濟現(xiàn)實的挫傷,當我們的外在生活因無法控制的時空環(huán)境而不斷受限,我們只有轉(zhuǎn)而向內(nèi);只有內(nèi)在的生命無限寬廣,不受任何拘束的。在那里,不在下一座山頭上,不在下一樁豐功偉績里,而是就在當下,就在此時此刻。我們以完成生命的能力,找到真正的自由。
    18.曾經(jīng),我期待快樂由外而來,而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起來。
    19.快樂不賴獲得,快樂是一種技巧??鞓肥悄阍诿恳豢趟鞯倪x擇——選擇如何體驗當下時刻,快樂不是有一天你會忽然到達的一種境地。
    21.如果我們活到最后一刻,如果我們真正的活過,便不可能說:“我這一生都很快樂?!蔽覀冏疃嗫梢哉f:“我的一生充滿了真實的剎那,而其中有許多快樂的時光。”
    22.我非常同情喜歡冷嘲熱諷的人,因為在他們輕蔑不屑和辛辣譏諷的盔甲之下,我看到的是,渴求真實剎那的寂寞靈魂。
    23.不論你幾歲或身處任何環(huán)境,你永遠是獨一無二的,永遠有你獨特的貢獻,你的生命因為你的特質(zhì)而有其意義。
    24.我們能與對方異地而處之前,永遠不要批評。——美國土著居民的處事箴言。
    25.我大半輩子好像就是這樣過去了,每件事情都很努力的去做,卻不曾用心注意過任何一件事。
    26.我們不用心,因為唯恐一旦用心,就會發(fā)現(xiàn)在自己心底某些秘密的角落,原來埋藏著好些讓我們不愉快的事實。
    27.真實的剎那橫亙眼前,有時真能逼得你無處可逃。當你停下匆忙的腳步,抽出時間用心擁抱真實剎那,毋庸置疑,你將立刻面對自己所有的情緒、秘密和不曾察覺的真相。
    28.凡從自己內(nèi)心深處探索而得的,必能使你得救;凡留在內(nèi)心深處不去挖掘的,終能使你毀滅。
    29.你從哪里來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做什么。
    30.我所說的浪費掉的時間,指的是你沒有好好去體驗的時刻:你不曾細細品味和欣賞的當下;你漫不經(jīng)心虛度的時光;你浪擲體會真愛、關(guān)懷和學習的珍貴機會;你以為全世界的時間都是屬于你的,可以任你揮霍。
    32.走完全程,永遠是最佳的出路。——佛洛斯特。
    33.若是你不認真檢視自己的信仰——如所有成熟的人那般,剔除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你就不算真正長大。
    34.未經(jīng)深思而接受旁人的價值觀,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guān)系、人生哲學、工作倫理、對下一代的教育和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注:請遵從自己的內(nèi)心吧!
    35.你放棄的愈多,所剩的自我就愈少。等你想要找回自己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在層層疊疊旁人價值觀的覆蓋下,自我已經(jīng)消失無蹤了。
    36.必須要有壯士斷腕般的決絕,嬰孩才得以生存;一旦時機成熟,如果仍留在母親體內(nèi),他便不能繼續(xù)成長,除非他能及時破繭而出,否則曾經(jīng)滋養(yǎng)他的地方,很快就會成為毀滅他的所在。注:不同的時刻一個地方會有不同的意義。
    37.放開依賴慣的安全感影響新生活,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失去了意義的生活又何來真正的安全感呢?冒險和刺激或許更安全,因為激蕩中才有生生不息,變異中才有萬鈞之力。
    38.你要快樂,就要對某些事學會說“不”。
    40.要改變你的生活,不必非得在過往里找到什么錯誤不可。你的改變可以是純?nèi)坏摹皶r候到了”。
    41.我默默地看著這一切,心底卻很明白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因為盡管全世界的人都以為我該留下來的,我自己卻知道我的心已經(jīng)不在那兒了。
    42.我已經(jīng)習慣了這一次又一次伴隨新生而來的陣痛,習慣了因撕裂而帶來的必然痛楚,習慣了牽扯著不讓我離去的力量,也習慣了“如果你走了,我們就不再愛你”這類話語的誘惑;而每當我跟著自己的心意走時,結(jié)果新生的我總會比想象中出落得更完整和自在,為我?guī)碓S多珍貴真實的時光的,便正是這一次又一次的新生。
    43.值得過的生活是冒險的生活,這種生活的最大特色是無畏無懼。不畏懼于旁人的想法……絕不會為了鄰居而調(diào)整自己的步伐或目標。擁有自己的思想,讀自己的書,筑自己的夢,只聽命于自己的良知良能。隨興所至,眾人或喜而近之,或驚而遠之。而惟有過著冒險生活的人,才能在發(fā)現(xiàn)自己孑然一身時,依然無畏無懼。
    44.如果你覺得自己很平庸,那是因為你把自己最有特色的部分藏了起來,可能連你自己都已經(jīng)忘記了這些部分的存在,因為你已經(jīng)好久好久不曾見過它們了。
    46.你的任務(wù)是要去找到你的天職,然后,將自己全心奉獻在工作上?!鹜印?BR>    47.從你的長處著手,那些使你與眾不同的特色或能力,很可能就是你的天職所在。
    48.留心自己愛做些什么;留心能帶給自己快樂的是什么;留心能使自己感覺平靜的是什么;你的天職就在那兒,等著你去擁抱它。
    49.如果在謀生的差事上,你必須妥協(xié)你的信念,必須隱藏你的真我,或做出違誠實原則的事,那么那份差事就是你的靈魂每天死去八小時之處。
    50.老師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所面對的心墻,并尊重每一個人在克服自身困難時的努力過程;一個好的老師會知道什么時候該說“繼續(xù)往上爬”,什么時候該說“下來吧”。
    52.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就得不停地在各種逆境與危機中來來去去,但是也只要我們還有一口氣在,我們的快樂就會永遠伴隨在悲傷左右。
    53.我們稱之為困境的時候,通常是改變最多的時候。困境不會是快樂歡愉的時光,當然更不會是舒適可人的時候,但卻充滿了令我們轉(zhuǎn)變的機會。
    54.危機像一盞高瓦數(shù)的探照燈,將光束完全集中在某件事物上,所有的細節(jié)都無所逃循,成為你視線內(nèi)的唯一焦點。在這樣專注的自我反省、顯露人性的時候,真實剎那翩然而至。
    55.悲劇是通往靈魂的直達電梯。
    56.每天平靜愉快的生活,不會為我們帶來勇氣,勇氣激發(fā)自困境的奮斗,和對逆境的挑戰(zhàn)。
    57.疾風吹嫩枝,用意不在傷害新幼苗,而是要它們學會把根牢牢地扎在土里。
    58.不要逃避不愉快或害怕的感受,不斷地去探索這些感覺,把原先你想忘掉的事提出來討論,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完完全全沉溺在傷痛里。
    59.所有的試煉都不過是再次呈現(xiàn)我們沒有學會的功課。——圣歌《奇跡的教誨》。
    60.你是不是結(jié)了婚,不在于地方法院或家人的認定,真正的婚姻在你的心里,不在大飯店、禮堂、法院,也不在教堂。
    61.婚姻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抉擇,婚姻不是名詞,而是動詞;婚姻不是你要得到的東西,而是一件你要努力付出的事。
    62.你永遠不會因愛而輸,卻常輸在不敢去愛。
    63.要把最困難的關(guān)卡先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而生流暢美感。
    64.人性中很不幸的一部分就是,我們總是對已擁有的一切視為理所當然,等到一朝失去再也無法挽回的時候,只有拭淚自責,嗟嘆時光無情。
    65.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觀念:值得紀念的.,是生命,而不是死亡。為今天創(chuàng)造真實的剎那,不要等到明天才發(fā)現(xiàn)空留回憶。
    66.我們需要靜默、需要空間,我們需要傾聽自己心中的想望,而不是別人的期望。
    67.所有的女性都是月亮的孩子。
    68.我們常常生活在對外界的各種引力過度遷就、過度反應的危險狀態(tài)下,這使我們常常被牽離自我的中心,進而喪失自我。
    69.如果你覺得別人來奪走了你的權(quán)利,那么你永遠也別想要回來了,因為你不曾主動放棄過;但如果你認為自己將權(quán)力交出去的,那么可以開始一點點的收回了。
    70.我為那些只為享受浮華虛名而出賣靈魂、放棄自己姓氏的女人悲哀;我為那些只為了要一個男人能接納她,而甘愿改變自己的價值觀、信念、甚至胸部尺寸的女人悲哀我為所有割讓靈魂的女人悲哀。
    71.女性要找回完整的自己,和發(fā)掘自我沒多大關(guān)系,最要緊的是尋回散成碎片、分了出去的自己。
    72.當你變得暴躁易怒、苛刻挑剔、惶惑不安、渾身無力或有些瘋狂的時候,你該讓自己的靈魂出來溜溜了。
    73.男人是十足的行動者,那是與生俱來的本領(lǐng)。天性使他們以工作、以行動來決定自己的意義和價值,他們在乎自己的行動是否有助于計劃的完成、是否能為車庫搭出一個新雨棚,是否是玩牌好手。
    74.男人只有在具體的世界里,一切都看得見、摸得著、量得出,才會覺得自在,他們以目標為取向。
    75.女性如你者通常看重的是相知相屬,而男性重視的卻是實際的行動。
    76.你為了男性氣概,付出了客觀的代價:成為一個“男子漢”的種種條件,恰恰足以使你變得麻木無情。
    77.要面對你的傷口,要融化凍結(jié)了的情感,需要勇氣、寬恕和眼淚。
    78.要戰(zhàn)勝一個傷口,必先治愈它;要治愈它,你得先感覺到它的存在。
    79.無法和其他男性靈犀相通,會是男人最致命的創(chuàng)傷?!既R。
    80.孩子會從觀察你的生活中學習。如果你懂得為自己撥出時間,享受真實的剎那,你的孩子也會學著為自己做同樣的事。
    81.孩子們稀罕的是愛,不是玩具。
    82.如果你以物質(zhì)供應代替愛,你等于是告訴孩子;能帶來快樂的是,是物質(zhì)享受,而不是愛。
    83.用十分鐘,把你百分之百的注意力和愛放在孩子身上,勝過你花十個鐘頭不斷變換花樣逗她,卻完全無視他的心意和想法。
    84.使他們與眾不同的,不是他們的成就,而是他們生而為人的本性。
    85.孩子是……古老的靈魂裝進了幼小的軀殼里?!獝圻_佛。
    86.停下腳步,留心圣潔的時刻和尋常日子的神跡,你將無時不心生敬畏與贊嘆。從此你將與上帝共享圣潔無暇的愛。
    87.他們都心懷虔敬和喜悅來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
    88.能使瑣碎平凡的事物變成不凡經(jīng)驗的,是全神貫注的心。
    89.僅僅存在便已是福氣,僅僅活著便已是神跡?!振銧?。
    90.靜默和獨處都會引爆沖突,它們能在瞬間把我們丟進現(xiàn)實真相里,也因為如此,二者對我們靈魂的健康影響極大。
    91.內(nèi)省使外發(fā)行為更具威力。
    92.靜默是傾聽,是接納,是無所為。
    93.愛永遠不白費。
    95.老鷹從不拔地而起,一飛沖天;它是以盤旋的方式,在相同的范圍內(nèi)繞行一圈又一圈,但卻是一圈高似一圈。這也是我們回歸自我的方式——緩慢地向上提升,升向自我的完整與自由。而最終,我們將成為真理的一部分。
    96.我該做的其實就是我正在做的——全神貫注于當下,此時,此地。去愛,去感恩。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為生命歡慶、歌頌。
    三、觀后感。
    這本書應該是我讀的最快的一本了吧。整本書都是貫穿作者的所感所想,我們和她一起探索心靈深處,一起走進我們未曾發(fā)現(xiàn)的神秘世界,一起來改變自我,發(fā)現(xiàn)更美好的一面。讀這本書,給我一種靜謐感,很是享受。
    一直以來,我們都忙于追求,上小學時,想趕快長大,上高中了想趕快考上個好的大學,上大學想趕快工作,一直馬不停蹄,卻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是啊,我們現(xiàn)在總是覺得還有好多事情沒做,還有好多愿望沒有完成,還有好多時間等著我們?nèi)]霍,可是,等過了十年之后,依然如此,我們還是覺得好多事情沒做,好多愿望沒完成,好多時間去揮霍。也許我們該停下來想一想,抬頭望望方向,低頭想想自己的取向,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很多時候,我們遇到一些事情都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以安慰我們那顆敏感的心。我們期望有一種生活,可以每天都過得安逸瀟灑。試著放下自己所謂的面子,敲醒自己,告訴自己,沒有借口,只是我們覺得“時候到了”,就這樣簡單。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沒有一點波折,快樂永遠會有悲傷相伴。再說了,沒有悲傷,如何能凸顯快樂呢?在合適的時候,靜下來,什么也不想不做,只是給自己一些靜靜的空間,讓自己卸下面具,卸下防備,卸下所謂的“勇敢”“堅強”“寬容”,好好地曬曬心靈吧。因為面具戴久了,就成為你的真實面容了。
    我們習慣性的往上爬,為了自己心中的欲望,為了愛我們的人不失望,或者為了我們的面子,我們馬不停蹄奮力前進,卻把我們的靈魂遠遠拋于腦后。很多時候,愛我們的人也只是鼓勵我們“你可以的!你一定行的!加油!就差一點點了!”聽著好友的鼓勵,聽著愛的呼喚,我們怎么忍心讓他們失望呢?可是,有時候,我們要學會寬容自己,適時地告訴自己“下來吧”。
    “疾風吹嫩枝,用意不在傷害新幼苗,而是要它們學會把根牢牢地扎在土里?!币淮蔚睦щy,都讓我們向前的步伐走得更穩(wěn),回想以往的很多事情,事實確實如此。學會像老鷹一樣盤旋而上,學會像企鵝一樣懂得潛伏,學會像貓一樣懂得放下,靜靜地享受陽光,享受當下。
    每一天的日子都是美妙的,當我從陌生的城市再次回到洛陽時,這里是如此的讓我思念讓我留戀。趁我們還擁有此刻,趁我們還擁有青春,珍惜吧!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三
    首先,作者指出,我們?nèi)祟愂芸嗟母词莵碜杂谖覀兇竽X的思維(見第一章)。思維其實也不是問題,問題出在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思維,反倒成為思維的奴隸,成為自己“強迫性思維”的受害者。作者在演講中曾經(jīng)舉過一個很形象的例子:現(xiàn)在是半夜三點,你在溫暖的被窩中,可是你氣得睡不著。引發(fā)你的怒氣的人早已安然入夢,那件事情其實也已經(jīng)過去了。但是你的思維卻不放過你,一再地用它舊有的看事情的模式來解釋那個人多對不起你,那件事會讓你多危險、多丟臉、多麻煩、多……想不完的!這就是病態(tài)的思維,停止不住的大腦思考,是讓我們受苦的主要原因。我們都知道abc理論,a是引發(fā)你情緒的事件,b是你的信念,或是對事情的詮釋,c就是結(jié)果,即你的負面情緒。通常,當人們不喜歡c的時候,都會去找a的碴,尤其是與創(chuàng)造a有關(guān)的人。所以我們每天疲于奔命,一直在處理、阻止、緩和、溝通、協(xié)調(diào)a以及與a相關(guān)的人、事、物??墒俏覀儾恢溃琤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變的因素,而且引發(fā)c的不是a,而是b。同樣一件事,幾家歡樂幾家愁。為什么就是對事情的詮釋角度不同罷了。與其去改變外在的人事物,不如改變我們自己的內(nèi)心來得省事省力。而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轉(zhuǎn)變了內(nèi)心的狀態(tài)之后,環(huán)境也會隨之轉(zhuǎn)變,這就是所謂的“境由心轉(zhuǎn)”!
    大腦的思維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制造我們的痛苦,我們?nèi)祟愖罨镜拇嬖谛越箲]和永遠在外在世界無法尋得滿足的肇因當下的力量讀書筆記,都來自與大腦的思維(第三章)。作者也在書中一再強調(diào):我們遠離了真實的自我,是我們受苦的元兇。他稱真實的自我為本體或存在(being)。在《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中,我稱之為“真我”,而這也是我們?nèi)祟愑泄码x感,惶惶不可終日,始終不快樂、不滿足的主要原因。為什么會失落了真實的自己呢作者的意見是:我們的大腦,創(chuàng)造了一個虛假的自我_小我,來讓自己有“真實感”。而正因為小我是如此的不真實,所以它不停在外在的世界尋求認同,追求物質(zhì)世界的滿足來壯大聲勢??上覀冊铰爮奈覀兊男∥遥覀冇械娇仗摵凸码x。揮之不去的遠離感也油然而生,因為我們遠離、失落了真實的自己,也就是遠離了作者所說的:本體或存在(being)。
    作者還提到了一個我們受苦的肇因:痛苦之身(painbody)(見第二章)。痛苦之身是我們內(nèi)在的一個能量場,它是我們過去未被合理地表達和適當?shù)蒯尫?,而累積下來的負面情緒能量常作者描述的痛苦之身,好像一個寄居在我們身體之中的惡魔,在它沉睡的時候,一切相安無事??墒?,一旦外在的事情不順利,或是有相關(guān)的人事物激活了它的時候,它就會蘇醒。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看起來文質(zhì)彬彬的人,會突然變了一個人,出現(xiàn)言語或肢體的暴力行為?;蚴怯袝r候自己都不知道,為什么一件小事情會引起情緒上的軒然大波。這就是痛苦之身被喚醒的結(jié)果。
    好了,我們有一個不能正常運作的大腦思維,常常給我們找麻煩?,F(xiàn)在又來了一個痛苦之身,時不時的跳出來攪局。難怪我們的人生苦多于樂,而且常常身不由主。怎么辦呢作者在書中提出了好幾個非常實用的方法,這些方法其實都是源自于一個最基本的理論:活在當下。當下有你所有想要的東西,當下也是你唯一擁有的東西。時間只是一種幻象,越說越玄了!其實,只要這樣想,就不難明白了。過去已經(jīng)過去,不會再回來,但是我們多少人還是活在過去之中不肯放下未來還沒有來臨,你也根本不可能去掌握它。你所能擁有的,不就是當下這一刻嗎只要搞定現(xiàn)在這一刻,你就沒有問題了。未來就算一定會來臨,但是它也一定是以“當下”的方式出現(xiàn)的,不是嗎最怕的`就是明明人在這里,可是腦子跑到過去了,帶來了憤怒、傷心、悔恨、愧疚等情緒?;蚴侨嗽诖丝蹋X子跑到未來,于是產(chǎn)生壓力、焦慮、恐慌。
    活在當下,活在每一刻中,作者稱之為“臨在”(presence)(第五章)。臨在指的是有覺察力的安住于當下。所謂覺察力,就是觀察自己腦袋里面思維的能力,作為自己喋喋不休的思想之流的觀察者。臨在的力量一來,你的喋喋不休就會停止。還有一個培養(yǎng)臨在、進入當下的方法就是去觀注我們的內(nèi)在身體(第六章)。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的內(nèi)在身體的能量場上。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說,你可以試著把眼睛閉上,然后去感覺一下你的右手。此刻你看不到它,那么你怎么知道它存在呢你感覺得到它嗎有沒有感覺到氣或是能量在你的指尖書中有很詳盡的冥想方法,教你與你的內(nèi)在身體做更多的連結(jié),這樣就可以培養(yǎng)更多的覺察力。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四
    最近幾天也不知道咋了,總是處于一種和事佬的境界,今天這位朋友要離婚,咱們談?wù)勑睦韺W,明天那位朋友家里出現(xiàn)了問題,再找我去談?wù)勑睦韺W。其實對于心理學來說,我真的只是一個門外漢,我僅僅是因為喜歡而參加了教管中心組織的心理健康培訓,并成為了主修老師。的確是聆聽了部分專家的講座,但真正懂了多少,我還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所以每每抱著筆記本給人家說了若干小時以后,總是變得很困擾,或許當事人早已煙消云散,但我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自我調(diào)節(jié),感慨著人性的變化。
    有幸成為翟老師組織的“成長小組”成員,是我的意外之喜,想想我連一個心理咨詢?nèi)壸C書都沒有,翟老師能吸納我,接受我,帶著我經(jīng)歷心理歷程的成長,實在是幸甚之極。小組承諾的第一條就是“活在當下,關(guān)注當下的感覺”。陸老師提議大家回去看《當下的力量》,北京的湯豐林院長也向我們推薦過這本書。張德芬稱這是一本改變你一生命運的書。
    什么是當下?“當下”在何處?我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通過閱讀我明白了作者??斯?托利力圖用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簡單而深刻的信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并進入內(nèi)心的平和世界。
    作者認為,我們?nèi)祟愂芸嗷蚴芮榫w所困的根源來自于我們的大腦思維。思維其實也不是問題,問題出在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思維。我們不妨這樣想一想從出生到孩童期,我們是淳樸、自然的,思維和真我也是一致的,我們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用掩飾什么,也不用擔憂什么。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學會觀察社會和接受教育,我們的思維便逐漸控制和屏蔽了我們自然意義上的真實意識,使我們的自我感覺,不再取決于自我的真正感受,而是取決于外在。
    思維在外在的世界里無止境地尋找如財產(chǎn)、工作、地位、名望以及教育、外表、特殊技能、人際關(guān)系等自我認同。當我們獲得這些外在時,我們便會覺得很幸福,失去了我們就會覺得很痛苦。然而外在世界本質(zhì)上是無常的,所以當我們從外界當中尋找自我認同時,我們注定會隨時陷入恐懼與痛苦當中。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恢復自我的存在意識和對身體以及內(nèi)心的完全支配。當意識回歸的時候,我們便回到了一個身心合一的狀態(tài),擁有了最完整的自我。無論外在世界如何變化,我們的內(nèi)心都是完整的。于是我們需要了解一種能夠擺脫思維控制,且讓生活更美好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將注意力關(guān)注于當下,活在當下。由于思維控制對外在的認同和關(guān)注,我們的生命大多消耗在不是想過去就是在想未來的過程中,而很少享受和關(guān)注當下。
    就像我的朋友們一樣,之所以痛苦難過,也不過是受因為夫妻之間一點點的不愉快,而無限的放大,在幸福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的往日的委屈一股腦的用上心頭,于是便想象著世界對自己是相當?shù)牟还?,自己的付出換來了無盡的辛酸,以后我還會受到什么不公平的待遇?而事實上是當下是當下,過去是過去,將來還需要兩個人共同的付出,悶著頭,一根筋的時候,總是不能使自己的心態(tài)平靜地放在當下?!拔覀兯妓髦^去,憂慮著未來,結(jié)果是我們永遠無法對現(xiàn)在付出全部的注意力?!辈换钤诋斚?,我們就無法贏取生活的樂趣。
    如何獲得當下的力量呢?我們必須學會當事情來的時候抓住,當事情走時放手。我們的身體是唯一時刻生活在當下的物體,能夠與自己的身體“聯(lián)結(jié)”就是通往當下的最好途徑之一。我們該做的不是看著遠在天邊的東西,而是做好手上的事。同時還要懂得放棄,只有懂得放棄的人才有足夠的精神力量。實現(xiàn)當下的力量,還需要接受當下時刻,實事求是地對待當下,摒棄我們思維對當下時刻的逃避和抗拒,讓內(nèi)心真正從思維認同中解放出來,不受外在干擾,將注意力集中于感受、解決和做好當下的事情,體會充分把握自我的生命過程,享受真實、簡單帶給我們的快樂。
    這是一本能夠觸動心靈的書,一本能有所收獲的書。我已推薦給我的朋友們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一個舒服的姿勢,不急著去實踐,只希望能接納、吸收、消化、改變,不急不躁的慢慢享受當下的閱讀幸福。拋開過去和未來,不要否定自己,也不要替別人做決定,活在當下生活就會充滿更多的陽光。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五
    《活在當下》是一本行文優(yōu)雅的心靈散文,字里行間洋溢著一股純粹而詩意的氣息,細品之仿佛一杯好茶,讓人沉浸其中,歷久彌香。
    “活在當下”,它就是一句精巧凝練的心靈小語,充滿了哲理和禪意。我們的生命歷程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該怎么樣對待自己的人生,在幾十年的光陰里活出怎樣的一份心態(tài),這是許多人都不曾細心思考過的問題?!盎钤诋斚隆逼鋵嵤且环N生活態(tài)度,在人生的旅途上行走,每時每刻都經(jīng)歷著不同的變化,無論過去或?qū)矶际菬o法把握的,只有現(xiàn)在,只有今天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讀過朱自清先生寫的那篇散文《匆匆》,對于其中幾句印象特別深刻: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如果一味地感嘆過去或者期待將來,不珍惜眼前的時光,那么一切都將像這匆匆流逝的時間一樣,一去不再復返了。
    安吉麗思通過記述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去品味每一個當下,以及其他一些懂得享受當下滋味的人,為我們展現(xiàn)出一種有滋有味的生活態(tài)度。人生就像是一出戲,序幕拉開,你不得不硬著頭皮上演,無論演的好或者壞,我們都要努力,也許此刻扮演的角色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你去把握了才是無悔的人生。細心觀察身邊的一些朋友,似乎總有發(fā)不完的牢騷,無處發(fā)泄的苦惱,其實他們擁有美滿的家庭,有房,有車,生活富裕,不愁吃穿,可是我聽到的卻是這個嫌錢賺的不夠多,那個嫌工作不夠清閑,每天都抱怨昨天過的不如意,明天是否會金融危機,擔憂,困惑,苦惱,總是沒完沒了地在他們的腦子里轉(zhuǎn)動。其實不斷地要求自己,不斷地給以后定下目標,有的甚至后悔已經(jīng)溜走的機會和青春,卻忽略了當下最重要的東西,總是緬懷過去,或者是奢望明天,這是多么不切實際的想法。滿足當下的生活狀態(tài),體會最真實的剎那,全心投入你所做的每件事情,這樣你才能夠品味到真正的快樂。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如果都在等待著明日,不去把握當下的機遇和時間,那么一日日,一天天,流逝的也許將是悔恨和痛苦。也許你眼下在做的事情很微小,很平常,可是如果用心感受了,那么即使是最簡單的事情也會變的富有意義。吃飯,聊天,都需要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安心地享受美食,專心地陪坐在對面的朋友聊天,感受難得的閑暇時光,不要顧左右而言他,那么相信這一刻你是快樂的?,F(xiàn)在有很多人都在說回歸這兩個字,其實回歸到自己的心靈,讓我們放慢自己的身心,把注意力聚焦在我們的感官,聚焦在我們的心靈,當下的味道自然呈現(xiàn),生命的喜悅自然浮現(xiàn),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么?生命的片段總是充滿不同碎片,有喜悅也有憂傷,讀了此書后我想告訴身邊的朋友,珍惜當下,珍惜屬于自己的今天,不要給明天留下太多的遺憾,那么你的人生將是充實而豐盈的。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六
    活在未來的人一定比活在當下的人有更多的財富。
    “相信”是不夠的,必須是篤信。
    不要期望一次就能預測對。
    所謂的投資,無非就是拿現(xiàn)在的資源換取未來的資源。
    《活在當下vs活在未來》,來自李笑來“得到”專欄。
    就在今年的3月份,在筆者的一篇隨筆中記錄下了一段有關(guān)“當下、未來”的思考。從心理學層面看,人類的思維是受時間局限的。時間間隔越短,思維越清晰;時間間隔越長,思維就會越模糊。所以,預測未來這件事不是誰都能干的。人們并不缺乏“活在當下”的能力,反而是缺乏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當下的能力(活在未來)??吹嚼钚砝蠋煹倪@篇文章,讓我更加篤信這一點。
    既然,我們不能被困在永恒的當下,那就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智模式,努力的活在未來。好吧,活在未來其實也沒那么神秘,“只需要認真對待那些簡單、樸素而又深刻的道理,若是經(jīng)過思考認為它們是正確的,那么就要篤信,并且按照那些道理踐行自己的.生活?!毙砝蠋熍e了兩個篤信的道理:1、知識就是力量;2、科技就是生產(chǎn)力。
    在經(jīng)過深入思考之后得出的結(jié)論,只是相信是不夠的,需要篤信。在上期的筆記中,留下一個懸念——怎么才能遇到貴人?如果你是真的真的真的想知道,那你就一定會去踐行。
    但是這里有一個bug,如果認知不夠,深入思考之后得出的結(jié)論很可能不正確,這就導致一個不盡人意的結(jié)果。所以,預測不一定正確,不要期望一次就能預測對。既然要活在未來,就要準備好放棄百分之一百的安全感,不要害怕預測錯誤。幸運的是,笑來老師無意中提到了提高準確率的方法:越是樸素的道理,越是永恒。(《遇到貴人的科學方法》)。
    “當你開始預測未來,并提前按照那個預想的未來開始思考、選擇、行動,那么,你的生活有一部分就已經(jīng)活在未來了?!?BR>    “活在未來的人一定比活在當下的人有更多的財富。
    所謂的投資,無非就是拿現(xiàn)在的資源換取未來的資源。”
    “絕不應該把自己困在永恒的當下!”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七
    不要通過他人或者事物去尋找一些它們不能給予的東西—身份認同、永恒和滿足的感覺。
    不要去依賴,不要去相信他們帶給你的安慰,不要讓你陷于失去的痛苦,其中最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不要去相信和期待他們能給予你想要的,不要對外界抱有期望、信任、依賴,不要相信那些幻象。
    不要去尋覓愛你的人,不要為感受不到他人的認同與喜愛而悲哀,不用自憐,不要用他人對你的評價來鞏固和確認你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不要把對自己的期望和認同建立在他人對你的看法和取得的世俗成就上。
    不要用自我懷疑和自我攻擊的方式試圖彌補自己的過錯和道歉挽回。
    不要再陷于不可控的過去和虛無縹緲的未來,不要把它們當做你的痛苦之源和救贖之旅,它們不可控,唯有現(xiàn)在是可控的。
    那你要做什么呢?你要做的是:
    最大程度的悅納自我,最大程度的'享受和關(guān)注當下。相信你自己,關(guān)心你自己,陪伴你自己,鼓勵你自己,反思你自己,提升你自己,愛你自己。接納你自己。無論她有沒有你討厭的地方,無論她有沒有你喜歡的地方。你討厭哪一點就去盡量改,你喜歡哪一點就去維持,不用去在意別人。哪怕失敗了也沒有關(guān)系,重來一次就好了,只要去做了,即使結(jié)果是錯的也比躺尸無作為好。你不是為別人,不需要有太大壓力。你就是你,你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相信自己會一步一步成長起來,也不用太過于焦急。原諒自己因愚昧無知而犯下的過錯。一直自責和愧疚不會讓你有力氣去改正錯誤,它只會耗盡你的精力讓你再一次無意識地陷入同一種錯誤,如此循環(huán)往復。我相信你已經(jīng)意識到了這一點。
    像對待最好的朋友一樣對待你自己。她傷心難過了你會說“乖,抱抱你”,她取得了小成就你會說“哇!你真棒呀!好厲害!”,她做錯了事情你會說“沒關(guān)系你也不是故意的”(當然如果這個錯誤牽扯到自己可能還是會有膈應,但盡量和解,除非原則性的錯誤。),你會想要珍惜她愛護她關(guān)心她,請你對自己也這樣。學會主動去做一些事情說一些話來表達你對家人朋友的珍惜和愛護??傊拼阕约?,學會關(guān)注和接受當下,認真做你必須要做的事,適度與他人建立聯(lián)結(jié),但不要依賴。對于他人,在你還需要努力去安撫你自己的時候,堅持最低底限的禮貌與善意就好,世人皆苦,承認自己的無能。既然你自知無法給予,請遠離,不要給人家幻象。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八
    偶然的機會,看見同事在學校班車上看埃克哈特.托利的《當下的力量》一書,她極力向我推薦此書并將該書的英文版全文,作者的《與神的對話》音頻等素材一幷拷貝給我。我整整用了幾周時間把英文版內(nèi)容看完,接著又下載了中文版仔細品讀,覺得的確是一本好書,可謂是心靈的雞湯和與自己靈魂的對話,幷不時地向?qū)W生們推薦此書,毫不吝嗇地奉上中英版素材及音頻等素材,偶爾會與學生們探討讀書心得,頗有收獲,現(xiàn)與大家交流分享我的體會,說說我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當下的力量》就是以托利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去告訴人們當下(即現(xiàn)在)的重要性。告訴人們應該以一個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該書前半部分告訴我們:應該學會清空自己。正如向杯子中倒水的道理相類似,只有當杯子是空的時候,才能往杯子里倒入更多的水。人們也一樣,只有在清空自己的思想時才能聽到或者感覺到周圍環(huán)境的聲音;只有清空自己的思想才能學習到曾經(jīng)沒有意識到的知識。其次,在清空我們自己的思想的同時,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最淡定的人是最無敵的(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因為他沒有把破綻暴露出來。正如今年的澳網(wǎng),李娜苦戰(zhàn)3盤,艱難淘汰大威。李娜所顯示的是她的淡定,關(guān)鍵時刻不急、不躁,最后一舉將大威拿下進入澳網(wǎng)四強。接著談到,無欲則剛,現(xiàn)在的我們應該學會淡定,努力做事、認真學習。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看到朝陽的美麗。
    該書在后半部分,托利告訴我們:首先,學會專注當下,對曾經(jīng)和未來不必計較太多,我們對曾經(jīng)和未來要明白幾點:一要總結(jié)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二要堅定的對未來的信念,這個信念是我現(xiàn)在的努力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回有所收獲。其次,專注你的身體,學會聆聽你的身體,從而學會聆聽世界的事物,不能妄加自己的聯(lián)想,要以事實說話。愛護你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從而營造一個身心健康的身體,學會包容,有良好心態(tài)。
    作者在字里行間讓讀者感到要關(guān)注當下,關(guān)注此時此望,控制自己的思維。思維只是意識的一小部分,沒有思維不會影響到意識,沒有意識思維將不復存在,所以別擔心,當你關(guān)注當下時,你會有一種很強烈的滿足感,不會有不安,不會有煩惱,你的每時每刻都是充滿了喜悅與安全感的。
    要做你思維的見證者,你不等于你的大腦,你的痛苦情緒,都是你大腦的思維制造出來的,而實際上,你的意識根本沒有創(chuàng)造這些思維(痛苦),是思維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而制造出來的,它利用了時間,而如果你去觀察這些思維,做為一個見證者,看他們是怎么想的,不做任何批判,不加以分析,只是靜靜的看著思維在變化,一股強大的力量將會吞噬你的思維(痛苦),慢慢的思維(痛苦)將會消失。如果你的身體里面有兩個人,那是兩種思維,你要去觀察他們,當他們制造出來一種情緒時,你不要認同他,你越認同他,那你就會被兩種中的任何一種思維控制。
    正因為我們失去了自我,這種不完整感使我們在外在的世界當中無窮無盡地尋找而又一次又一次地被傷害。而我們無法意識到思維已將我們奴役。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恢復自我存在感的意識,恢復對于思維這個工具的主人身份,恢復自我對身體與內(nèi)心完全的支配。這樣,當我們意識回歸的時候,我們便回到了一個身心合一的狀態(tài)里,就像孩子一樣,透明、喜悅、寧靜。這時,我們擁有了最完整的自我。無論外在的世界如何無常,我們的內(nèi)心都是完整的。而當我們需要思維為我們服務(wù)時,我們的意識就會指導我們的行動。思維在這里恢復了它工具屬性的本質(zhì)。這樣,當我們遇到一段愛情的時候,我們便會明白真愛沒有對立面。它只是一種存在的狀態(tài)。它是你真正擁有自我時,散發(fā)出來的平和、寧靜與喜悅。
    每當此時,我們便能理解真正的幸福其實就是內(nèi)心的完整。每個人所選的路不同,但殊途同歸,幸福是我們共同的目的地。當我們學會隨時隨地感受到愛——即內(nèi)心的平和、寧靜與喜悅時,整個世界都將變得光彩!
    而回歸到愛的世界里,回歸到我們本真的最初,則需要利用當下的力量。思維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利用了時間,利用你過去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與未來還未發(fā)生的事情證明思維的存在,制造了痛苦,如果你關(guān)注當下,接受現(xiàn)在,你將會感受到愛,和平,喜悅!
    當然,大家往往不明白的是,你的痛苦來自你的情緒,你的情緒來自你的思維,你的思維來自你的意識,意識才是你自己,你意識的本體是充滿寧靜、愛、和平、喜悅的,它沒有任何痛苦存在。所以當你身體內(nèi)有兩個自己時,只要任何一個能感受到痛苦,那它們還是你的思維,而不是真實的你自己,思維只是你意識的一小部分,他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不要被自己的工具利用并控制,而應該用意識去控制思維,讓你自己想用他的時候他就出現(xiàn),而你不需要他時,他就去安安靜靜的去睡覺。
    我發(fā)現(xiàn)有人經(jīng)常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大腦會不休不眠的一直思考,而長時間停不下來,這樣的人只具有開始思考的能力,而不具備停止思考的能力,想要停止思考,你就去觀察它的變化,過程,你會感受到你內(nèi)心的寧靜,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具備了關(guān)閉思考的能力。
    在坐地鐵時,在走路時,在刷牙時,在洗衣服時,在工作時,你時時刻刻的關(guān)注當下,關(guān)注此時此刻,關(guān)注現(xiàn)在,不要去想過去的,未來的,當下的力量會讓你全神貫注的做好當下的事情,而你當下的事情都做好了,未來的問題也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在當下,你傾注全部力量做好他,接受當下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
    《當下的力量》這本書,用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了古代心靈導師的簡單而深刻的信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并進入內(nèi)心的平和世界。那些沒有找到他們真正財富——存在的歡樂以及與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動搖的寧靜——的人,即便已經(jīng)擁有很多物質(zhì)上的財富,他們依然在四處尋找歡樂、成就、安全或愛情的殘余,他們不知道,自己不僅已經(jīng)擁有了所有這些東西,還擁有了比這些更為珍貴的東西。你或許生活在對未來的焦慮中,你或許無法擺脫過去留給你的痛苦,怎樣解決這些永遠困擾我們生活的煩惱,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幸福呢?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當下發(fā)生的,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單純的時間概念。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在那里,我們能找到真正的歡樂,我們能擁抱真正的自我。當下的力量,說穿了,就是當下的覺察與安處帶來的力量。太多的人總是沉溺過去,或者緬想未來,要么就活在回憶的漩渦中,要么藉著設(shè)計或懷想未來而活在空幻中,忽略了當下的真實,不明所以。我們每每忽略或忽視自己的內(nèi)心,我們變得偏激或麻木、冷漠或遲鈍。我們失去了內(nèi)心的寧靜與喜悅。我們的自我感,不再取決于自我的真正感受,而是取決于外在。并且我們在這個外在的世界里無止境地尋找自我認同,如財產(chǎn)、工作、社會地位、名望、知識和教育、外表、特殊技能、人際關(guān)系、個人和家族歷史、宗教信仰、種族等其他集體認同。當我們獲得這些外在時,我們便會覺得很幸福,而我們失去這些外在時,我們便會覺得很痛苦。外在的世界本質(zhì)上是無常的,所以當我們從外界當中來尋找自我認同的話,我們注定會隨時陷入恐懼與痛苦當中。
    讀完《當下的力量》,我個人感覺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就是:珍惜現(xiàn)在,對生活要處之泰然,要有點阿q的精神,但又不能過分;要懂得享受生活,也要懂得規(guī)劃生活。一千多年前的老子《道德經(jīng)》給了我們一個很簡潔的總結(ji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闔上本書最后一頁之后,感覺當下的力量真的很有用,不去思考,只去感覺,這時時間就失去了力量。我們不會再對過去念念不忘,對未來時時擔心。
    與你的思維認同就是陷入了時間的陷阱:你會不由自主地完全生活在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之中。這樣你的心思會完全被過去和未來占據(jù),而不愿意接納當下時刻,并容許它存在。這種身不由己地住在過去和未來是因為過去可以賦予你一個身份,而未來代表了一個救贖的承諾或任何一種形式的滿足。其實兩者都是幻象。(p47)。
    原來我們一般人都活在時間的牢寵里,活在效率里,唯有跳開時間的限制,才有真正的自在。
    時間一點也不珍貴,因為它僅是一種幻象。你認為珍貴的東西不是時間,而是不在時間內(nèi)的那一點,即當下。實際上當下才真正的珍貴。你愈關(guān)注時間—過去和未來,你就會愈多地錯過當下。當下才是最為珍貴的東西。(p47)。
    初一乍看,會以為作者不重視時間,而其實這也是我自己的小我又在作祟。
    開悟的人主要注意力通常會集中在當下時刻,但是他們對時間的關(guān)注仍然同時進行著。換句話說,他們會繼續(xù)利用鍾表時間,但是他們會將自己從心理時間上解放出來。(p55)。
    從心理時間解放出來有許多好處,作者也提供實際可應用的方法,例如:
    無論如何當你注意到某種消極心態(tài)在你內(nèi)心出現(xiàn)時,不要將它視為失敗,而是一種有用的信號:“快保持警惕,遠離你的思維,進入當下時刻。”(p201)。
    南懷瑾在他的那本《答問青壯年參禪者》說整個的佛法是為了了生死的問題(見該書p67),而在此書,也同樣提到:
    一個最強有力的靈修方法就是針對身體的必死性深入地冥想。也就是說:在你死之前就死亡。深深地走進它。你的身體形式在不斷地衰弱,然后你所有的思維形式或思想內(nèi)容也會跟著死亡。但是你仍然存在—你神圣的存在本質(zhì)仍然在那里。真實的、嚴明的、覺醒的本質(zhì)性的東西不會死亡,死亡的只是你的名字、形式和幻象。(p206)。
    發(fā)現(xiàn)其它很多讀者是讀了張德芬寫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才認識此書的,在張德芬的書和此書中都提到了小我,而張說她的書也一直引用到此書,可見此書的魅力。翻譯上有點缺憾,翻出來的文章像是翻譯體,用了太多的代名詞,真正地道的中文,代名詞可以省略的。
    也就是說,(作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實的本質(zhì),你可以在每個當下接觸到(它),別試著去掌握(它的)含義,別試著去理解(它)。(p5)。
    其中括號里的東西可以省略,可參考余光中著的《余光中談翻譯》其中一篇“從西而不化到西而化之”。不過本書的小小缺憾卻無法遮蓋本書發(fā)出的智慧光芒,此書值得一讀再讀,并細細品味,相信對追求靈性成長的朋友有所啟發(fā)。
    ps:《當下的力量》,??斯??托利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10月第1版。
    曾經(jīng),有一位乞丐在路邊坐了三十多年。一天,一位陌生人經(jīng)過。這位乞丐機械地舉起他的舊棒球帽,喃喃地說:“給點兒吧?!蹦吧苏f:“我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你?!比缓笏麊枺骸澳阕氖鞘裁??”乞丐回答說:“什么也沒有,只是一個舊箱子而已,自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陌生人問:“你曾經(jīng)打開過箱子嗎?”“沒有?!逼蜇ふf:“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沒有?!蹦吧藞猿郑骸按蜷_箱子看一看。”乞丐這才試著打開箱子。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乞丐充滿了驚奇與狂喜:箱子里裝滿了金子。
    有時,人們不停地四處尋找成就、安全感或愛情所殘余的歡樂或滿足,但是他們不知道自己不僅已經(jīng)擁有了所有的這些東西,而且還擁有了比這些更為珍貴的東西――自己的內(nèi)在。一個人的真正財富并不是他擁有了多少物質(zhì)財富,而是他真正擁有著存在的歡樂以及與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動搖的寧靜。
    哲學家笛卡爾在寫下他的。
    名言。
    “我思,故我在”時,他自認為他已經(jīng)找到了真理。實際上,他表達了一個最基本的錯誤:將思考視為存在并且認同于思考。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存在呢?存在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死的各種生命形式,而永在的“一個生命”。存在作為無形的、不滅的本質(zhì),它不僅超越而且還深深地植根于每一個形體之內(nèi)。也就是說,作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實的本質(zhì),你可以在每個當下接觸到它,別試著去掌握它的含義,別試著去理解它。只有當你的思維處于靜止時,你才會領(lǐng)會它的真正含義。當你的思維處于靜止時,你就會感覺到存在,但是從心智上我們永遠無法領(lǐng)會它的真正含義。
    是的,讓你的思維處于靜止并試著超越你的思維,思維對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來說并不是最為關(guān)鍵的。事實上,人們80%-90%的思維不僅是重復的,而且還是無用的,而且由于思維的運作障礙和消極的本質(zhì),大部分思維都是有害的。然而我們卻對思維上癮,因為我們認同思維,從思考的內(nèi)容和活動中獲得自我的感覺。因為我們認為,如果我們停止思維活動,我們將不復存在。思維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求生的機器。攻擊、防范其他的思維,收集、儲藏和分析信息-----這是它所擅長的,但是這些不具有創(chuàng)造性。所有真正的藝術(shù)家,不管他們是否知道,都是在無思維的、內(nèi)在寧靜的狀態(tài)下進行創(chuàng)作。即使最偉大的科學家都聲稱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突破來自于無思維狀態(tài)。對美國最著名的科學家包括愛因斯坦在內(nèi)的調(diào)查令人吃驚,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在那個短暫的、決定性的創(chuàng)造本身的過程中,思維只起到小部分的作用?!彼晕覀兛梢哉f,絕大部分人不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簡單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去使用思維,而是他們不懂得如何停止思維。身體或生命的奇跡不是通過思維來創(chuàng)造和得以維持的。很明顯,有一種比思維更重要的智慧在起作用。
    禪宗大師用頓悟來描述短暫的開悟或短暫的無思維、完全臨在的狀態(tài)。要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偉大和神圣,你需要臨在意識。你是否在晴朗的夜晚凝視夜空,驚嘆于它絕對的寂靜和不可思議的浩瀚?你是否傾聽過,真正地傾聽,森林中山泉的聲音?或者你是否真正地傾聽過寂靜的夏夜鳥兒的歌唱聲?當你的思維寧靜時,你才會關(guān)注到這些。你必須暫時卸下你個人問題的包袱、過去的和未來的包袱,以及你知識的包袱。否則,你將會視而不見、聽如未聞。你需要完全地進入當下時刻才行。
    當你體驗到了這些臨在時刻,你可能不會意識到你是短暫地處于無思維的狀態(tài)。這是因為這種狀態(tài)與思維之間的間隔太窄。在思維開始活躍起來之前,你的頓悟可能只會持續(xù)幾秒鐘,但是它確實發(fā)生過了;否則,你就不會體驗到這種美好。對于美的感知和創(chuàng)造,思維無能為力。只有完全處于臨在狀態(tài)里,那種美或神圣才會產(chǎn)生。
    然而,你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都處在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恒焦慮中。我們忘不掉過去,更擔心未來。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當下發(fā)生的,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通過向當下的臣服,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
    人們只認同生理和心理的形式(form),而無意識于本質(zhì)的存在。又由于每一個形式(form)都是變動不定的。他們就活在恐懼里。這種恐懼造成了他們對自己、對其他人類很深的誤解,也扭曲了他們對世界的知見。
    宇宙如果發(fā)生震動,而導致世界末日的話,隱含生命仍會如如不動,不受絲毫的影響?!镀孥E課程》里犀利地揭露了這個真理:“凡真實的必不受威脅。凡不真實的必無法存在。神的平安自在其中?!?BR>    如果你有意識地與隱含生命維持著連系,你就會珍重、會愛、會衷心地尊重外顯世界,和生存于其中,以超越形式的至一生命而展現(xiàn)于世的每一個眾生。你也會知道每一個形相終將化滅。究竟來說,世間的一切不再那么重要了。誠如耶穌說的,你已經(jīng)“征服了世界?!?,或者像佛陀說的“到達了彼岸?!?BR>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九
    偶然的機會,看見同事在學校班車上看??斯?托利的《當下的力量》一書,她極力向我推薦此書并將該書的英文版全文,作者的《與神的對話》音頻等素材一幷拷貝給我。我整整用了幾周時間把英文版內(nèi)容看完,接著又下載了中文版仔細品讀,覺得的確是一本好書,可謂是心靈的雞湯和與自己靈魂的對話,幷不時地向?qū)W生們推薦此書,毫不吝嗇地奉上中英版素材及音頻等素材,偶爾會與學生們探討讀書心得,頗有收獲,現(xiàn)與大家交流分享我的體會,說說我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當下的力量》就是以托利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去告訴人們當下(即現(xiàn)在)的重要性。告訴人們應該以一個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該書前半部分告訴我們:應該學會清空自己。正如向杯子中倒水的道理相類似,只有當杯子是空的時候,才能往杯子里倒入更多的水。人們也一樣,只有在清空自己的思想時才能聽到或者感覺到周圍環(huán)境的聲音;只有清空自己的思想才能學習到曾經(jīng)沒有意識到的知識。其次,在清空我們自己的思想的同時,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最淡定的人是最無敵的(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因為他沒有把破綻暴露出來。正如今年的澳網(wǎng),李娜苦戰(zhàn)3盤,艱難淘汰大威。李娜所顯示的是她的淡定,關(guān)鍵時刻不急、不躁,最后一舉將大威拿下進入澳網(wǎng)四強。接著談到,無欲則剛,現(xiàn)在的我們應該學會淡定,努力做事、認真學習。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看到朝陽的美麗。
    該書在后半部分,托利告訴我們:首先,學會專注當下,對曾經(jīng)和未來不必計較太多,我們對曾經(jīng)和未來要明白幾點:一要總結(jié)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二要堅定的對未來的信念,這個信念是我現(xiàn)在的'努力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回有所收獲。其次,專注你的身體,學會聆聽你的身體,從而學會聆聽世界的事物,不能妄加自己的聯(lián)想,要以事實說話。愛護你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從而營造一個身心健康的身體,學會包容,有良好心態(tài)。
    作者在字里行間讓讀者感到要關(guān)注當下,關(guān)注此時此望,控制自己的思維。思維只是意識的一小部分,沒有思維不會影響到意識,沒有意識思維將不復存在,所以別擔心,當你關(guān)注當下時,你會有一種很強烈的滿足感,不會有不安,不會有煩惱,你的每時每刻都是充滿了喜悅與安全感的。
    要做你思維的見證者,你不等于你的大腦,你的痛苦情緒,都是你大腦的思維制造出來的,而實際上,你的意識根本沒有創(chuàng)造這些思維(痛苦),是思維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而制造出來的,它利用了時間,而如果你去觀察這些思維,做為一個見證者,看他們是怎么想的,不做任何批判,不加以分析,只是靜靜的看著思維在變化,一股強大的力量將會吞噬你的思維(痛苦),慢慢的思維(痛苦)將會消失。如果你的身體里面有兩個人,那是兩種思維,你要去觀察他們,當他們制造出來一種情緒時,你不要認同他,你越認同他,那你就會被兩種中的任何一種思維控制。
    正因為我們失去了自我,這種不完整感使我們在外在的世界當中無窮無盡地尋找而又一次又一次地被傷害。而我們無法意識到思維已將我們奴役。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恢復自我存在感的意識,恢復對于思維這個工具的主人身份,恢復自我對身體與內(nèi)心完全的支配。這樣,當我們意識回歸的時候,我們便回到了一個身心合一的狀態(tài)里,就像孩子一樣,透明、喜悅、寧靜。這時,我們擁有了最完整的自我。無論外在的世界如何無常,我們的內(nèi)心都是完整的。而當我們需要思維為我們服務(wù)時,我們的意識就會指導我們的行動。思維在這里恢復了它工具屬性的本質(zhì)。這樣,當我們遇到一段愛情的時候,我們便會明白真愛沒有對立面。它只是一種存在的狀態(tài)。它是你真正擁有自我時,散發(fā)出來的平和、寧靜與喜悅。
    每當此時,我們便能理解真正的幸福其實就是內(nèi)心的完整。每個人所選的路不同,但殊途同歸,幸福是我們共同的目的地。當我們學會隨時隨地感受到愛——即內(nèi)心的平和、寧靜與喜悅時,整個世界都將變得光彩!
    而回歸到愛的世界里,回歸到我們本真的最初,則需要利用當下的力量。思維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利用了時間,利用你過去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與未來還未發(fā)生的事情證明思維的存在,制造了痛苦,如果你關(guān)注當下,接受現(xiàn)在,你將會感受到愛,和平,喜悅!
    當然,大家往往不明白的是,你的痛苦來自你的情緒,你的情緒來自你的思維,你的思維來自你的意識,意識才是你自己,你意識的本體是充滿寧靜、愛、和平、喜悅的,它沒有任何痛苦存在。所以當你身體內(nèi)有兩個自己時,只要任何一個能感受到痛苦,那它們還是你的思維,而不是真實的你自己,思維只是你意識的一小部分,他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不要被自己的工具利用并控制,而應該用意識去控制思維,讓你自己想用他的時候他就出現(xiàn),而你不需要他時,他就去安安靜靜的去睡覺。
    我發(fā)現(xiàn)有人經(jīng)常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大腦會不休不眠的一直思考,而長時間停不下來,這樣的人只具有開始思考的能力,而不具備停止思考的能力,想要停止思考,你就去觀察它的變化,過程,你會感受到你內(nèi)心的寧靜,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具備了關(guān)閉思考的能力。
    在坐地鐵時,在走路時,在刷牙時,在洗衣服時,在工作時,你時時刻刻的關(guān)注當下,關(guān)注此時此刻,關(guān)注現(xiàn)在,不要去想過去的,未來的,當下的力量會讓你全神貫注的做好當下的事情,而你當下的事情都做好了,未來的問題也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在當下,你傾注全部力量做好他,接受當下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
    《當下的力量》這本書,用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了古代心靈導師的簡單而深刻的信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并進入內(nèi)心的平和世界。那些沒有找到他們真正財富——存在的歡樂以及與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動搖的寧靜——的人,即便已經(jīng)擁有很多物質(zhì)上的財富,他們依然在四處尋找歡樂、成就、安全或愛情的殘余,他們不知道,自己不僅已經(jīng)擁有了所有這些東西,還擁有了比這些更為珍貴的東西。你或許生活在對未來的焦慮中,你或許無法擺脫過去留給你的痛苦,怎樣解決這些永遠困擾我們生活的煩惱,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幸福呢?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當下發(fā)生的,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單純的時間概念。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在那里,我們能找到真正的歡樂,我們能擁抱真正的自我。當下的力量,說穿了,就是當下的覺察與安處帶來的力量。太多的人總是沉溺過去,或者緬想未來,要么就活在回憶的漩渦中,要么藉著設(shè)計或懷想未來而活在空幻中,忽略了當下的真實,不明所以。我們每每忽略或忽視自己的內(nèi)心,我們變得偏激或麻木、冷漠或遲鈍。我們失去了內(nèi)心的寧靜與喜悅。我們的自我感,不再取決于自我的真正感受,而是取決于外在。并且我們在這個外在的世界里無止境地尋找自我認同,如財產(chǎn)、工作、社會地位、名望、知識和教育、外表、特殊技能、人際關(guān)系、個人和家族歷史、宗教信仰、種族等其他集體認同。當我們獲得這些外在時,我們便會覺得很幸福,而我們失去這些外在時,我們便會覺得很痛苦。外在的世界本質(zhì)上是無常的,所以當我們從外界當中來尋找自我認同的話,我們注定會隨時陷入恐懼與痛苦當中。
    讀完《當下的力量》,我個人感覺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就是:珍惜現(xiàn)在,對生活要處之泰然,要有點阿q的精神,但又不能過分;要懂得享受生活,也要懂得規(guī)劃生活。一千多年前的老子《道德經(jīng)》給了我們一個很簡潔的總結(ji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十
    最近,讀了德國人??斯亍ね欣麑懙摹懂斚碌牧α俊罚@本書可謂暢銷全球,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在全球200多萬冊,被譽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心靈啟迪之書之一。帶著對這本書的期望和一直以來的內(nèi)心焦慮,開啟了心靈之旅,一些體會與大家分享。
    這本書主要講了三方面內(nèi)容:一是人應該學會清空自己。正如向杯中注水的道理一樣,杯子是空的時候,往杯子里注入的誰才能更多。人也一樣,只有在清空自己的思想時才能聽到或者感覺到周圍環(huán)境的聲音,才能獲取曾經(jīng)沒有意識到的知識。而在清空思想的同時,就需要我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二是要學會專注當下,不必太多計較曾經(jīng)和未來,我們對曾經(jīng)和未來需要做到就是總結(jié)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以及堅定未來的信念,這個信念是現(xiàn)在的努力在未來的必然收獲。三是要專注你的`身體,學會聆聽你的身體,從而學會聆聽世界的事物,而不能妄加聯(lián)想,堅持要以事實說話。愛護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學會包容,有良好心態(tài)。
    從書的內(nèi)容不難看出,作者在字里行間讓讀者關(guān)注當下,關(guān)注此時此刻,控制自己的思維。當你只關(guān)注當下時,才會不會有不安和煩惱,每時每刻都會充滿幸福感、安全感與滿足感。
    但包括我在內(nèi),往往不明白關(guān)注當下另一面,我們的痛苦來自哪里,這本書告訴我們,痛苦是來自于情緒,情緒來自于思維,思維來自于意識,意識才是你自己的,思維只是意識的一小部分,它只是一個工具。而更多時候,我們往往被自己的工具控制和利用,而沒能用意識去控制思維,從而產(chǎn)生很多的痛苦。
    如果我們被思維所奴役,我們的自我感就完全源自外在。正如那些與我們的自我感絲毫沒有任何關(guān)系的地位、財產(chǎn)、外表、成功與失敗、信仰等,當這些離開了我們時,我們會感到痛苦和絕望,就會讓我們失去自我,這種情況會反反復復,使我們在外在的世界中無窮無盡的尋找而又一次次地被傷害,而我們沒能意識到這些都是思維奴役我們的結(jié)果。所以我們不難想象,即便是擁有很多物質(zhì)上的財富的人,他們依然在四處尋找歡樂、成就、安全或愛情的殘余,因為他們,沒有擁有更為珍貴的東西——存在的歡樂以及與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動搖的寧靜。
    而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快樂與寧靜顯得更為珍貴,我們所需要的就是要恢復自我存在感的意識,恢復對思維工具的主人身份,恢復自我對身體與內(nèi)心完全的支配。這樣,當我們意識回歸的時候,我們便回到了一種身心合一的狀里,就像孩子一樣,內(nèi)心充滿著平和、喜悅與寧靜。這時,我們才真正擁有了最完整的自我。無論外在的世界如何無常。而當我們需要思維為我們服務(wù)時,我們的意識就會指導我們的行動。思維在這里恢復了它工具屬性的本質(zhì)。
    而我們到底如何解決這些永遠困擾我們生活的煩惱,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幸福呢?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把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單純的時間概念。通過向當下的臣服,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和平和與寧靜的入口。
    總的來說,讀完《當下的力量》,個人感覺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就是:珍惜現(xiàn)在,對生活處之泰然,也要有點阿q精神,但又要適度;要懂得享受生活,也要懂得規(guī)劃生活。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十一
    闔上本書最后一頁之后,感覺當下的力量真的很有用,不去思考,只去感覺,這時時間就失去了力量。我們不會再對過去念念不忘,對未來時時擔心。那么關(guān)于“《當下的力量》讀書筆記”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偶然的機會,看見同事在學校班車上看??斯?托利的《當下的力量》一書,她極力向我推薦此書并將該書的英文版全文,作者的《與神的對話》音頻等素材一幷拷貝給我。我整整用了幾周時間把英文版內(nèi)容看完,接著又下載了中文版仔細品讀,覺得的確是一本好書,可謂是心靈的雞湯和與自己靈魂的對話,幷不時地向?qū)W生們推薦此書,毫不吝嗇地奉上中英版素材及音頻等素材,偶爾會與學生們探討讀書心得,頗有收獲,現(xiàn)與大家交流分享我的體會,說說我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當下的力量》就是以托利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去告訴人們當下(即現(xiàn)在)的重要性。告訴人們應該以一個什么樣的心態(tài)去面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該書前半部分告訴我們:應該學會清空自己。正如向杯子中倒水的道理相類似,只有當杯子是空的時候,才能往杯子里倒入更多的水。人們也一樣,只有在清空自己的思想時才能聽到或者感覺到周圍環(huán)境的聲音;只有清空自己的思想才能學習到曾經(jīng)沒有意識到的知識。其次,在清空我們自己的思想的同時,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最淡定的人是最無敵的(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因為他沒有把破綻暴露出來。正如今年的澳網(wǎng),李娜苦戰(zhàn)3盤,艱難淘汰大威。李娜所顯示的是她的淡定,關(guān)鍵時刻不急、不躁,最后一舉將大威拿下進入澳網(wǎng)四強。接著談到,無欲則剛,現(xiàn)在的我們應該學會淡定,努力做事、認真學習。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看到朝陽的美麗。
    該書在后半部分,托利告訴我們:首先,學會專注當下,對曾經(jīng)和未來不必計較太多,我們對曾經(jīng)和未來要明白幾點:一要總結(jié)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二要堅定的對未來的信念,這個信念是我現(xiàn)在的努力在未來的某一天一定回有所收獲。其次,專注你的身體,學會聆聽你的身體,從而學會聆聽世界的事物,不能妄加自己的聯(lián)想,要以事實說話。愛護你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從而營造一個身心健康的身體,學會包容,有良好心態(tài)。
    作者在字里行間讓讀者感到要關(guān)注當下,關(guān)注此時此望,控制自己的思維。思維只是意識的一小部分,沒有思維不會影響到意識,沒有意識思維將不復存在,所以別擔心,當你關(guān)注當下時,你會有一種很強烈的滿足感,不會有不安,不會有煩惱,你的每時每刻都是充滿了喜悅與安全感的。
    要做你思維的見證者,你不等于你的大腦,你的痛苦情緒,都是你大腦的思維制造出來的,而實際上,你的意識根本沒有創(chuàng)造這些思維(痛苦),是思維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而制造出來的,它利用了時間,而如果你去觀察這些思維,做為一個見證者,看他們是怎么想的,不做任何批判,不加以分析,只是靜靜的看著思維在變化,一股強大的力量將會吞噬你的思維(痛苦),慢慢的思維(痛苦)將會消失。如果你的身體里面有兩個人,那是兩種思維,你要去觀察他們,當他們制造出來一種情緒時,你不要認同他,你越認同他,那你就會被兩種中的任何一種思維控制。
    正因為我們失去了自我,這種不完整感使我們在外在的世界當中無窮無盡地尋找而又一次又一次地被傷害。而我們無法意識到思維已將我們奴役。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要恢復自我存在感的意識,恢復對于思維這個工具的主人身份,恢復自我對身體與內(nèi)心完全的支配。這樣,當我們意識回歸的時候,我們便回到了一個身心合一的狀態(tài)里,就像孩子一樣,透明、喜悅、寧靜。這時,我們擁有了最完整的自我。無論外在的世界如何無常,我們的'內(nèi)心都是完整的。而當我們需要思維為我們服務(wù)時,我們的意識就會指導我們的行動。思維在這里恢復了它工具屬性的本質(zhì)。這樣,當我們遇到一段愛情的時候,我們便會明白真愛沒有對立面。它只是一種存在的狀態(tài)。它是你真正擁有自我時,散發(fā)出來的平和、寧靜與喜悅。
    每當此時,我們便能理解真正的幸福其實就是內(nèi)心的完整。每個人所選的路不同,但殊途同歸,幸福是我們共同的目的地。當我們學會隨時隨地感受到愛——即內(nèi)心的平和、寧靜與喜悅時,整個世界都將變得光彩!
    而回歸到愛的世界里,回歸到我們本真的最初,則需要利用當下的力量。思維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利用了時間,利用你過去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與未來還未發(fā)生的事情證明思維的存在,制造了痛苦,如果你關(guān)注當下,接受現(xiàn)在,你將會感受到愛,和平,喜悅!
    當然,大家往往不明白的是,你的痛苦來自你的情緒,你的情緒來自你的思維,你的思維來自你的意識,意識才是你自己,你意識的本體是充滿寧靜、愛、和平、喜悅的,它沒有任何痛苦存在。所以當你身體內(nèi)有兩個自己時,只要任何一個能感受到痛苦,那它們還是你的思維,而不是真實的你自己,思維只是你意識的一小部分,他只是一個工具而已,不要被自己的工具利用并控制,而應該用意識去控制思維,讓你自己想用他的時候他就出現(xiàn),而你不需要他時,他就去安安靜靜的去睡覺。
    我發(fā)現(xiàn)有人經(jīng)常在思考一個問題時,大腦會不休不眠的一直思考,而長時間停不下來,這樣的人只具有開始思考的能力,而不具備停止思考的能力,想要停止思考,你就去觀察它的變化,過程,你會感受到你內(nèi)心的寧靜,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具備了關(guān)閉思考的能力。
    在坐地鐵時,在走路時,在刷牙時,在洗衣服時,在工作時,你時時刻刻的關(guān)注當下,關(guān)注此時此刻,關(guān)注現(xiàn)在,不要去想過去的,未來的,當下的力量會讓你全神貫注的做好當下的事情,而你當下的事情都做好了,未來的問題也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在當下,你傾注全部力量做好他,接受當下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
    《當下的力量》這本書,用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了古代心靈導師的簡單而深刻的信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并進入內(nèi)心的平和世界。那些沒有找到他們真正財富——存在的歡樂以及與它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動搖的寧靜——的人,即便已經(jīng)擁有很多物質(zhì)上的財富,他們依然在四處尋找歡樂、成就、安全或愛情的殘余,他們不知道,自己不僅已經(jīng)擁有了所有這些東西,還擁有了比這些更為珍貴的東西。你或許生活在對未來的焦慮中,你或許無法擺脫過去留給你的痛苦,怎樣解決這些永遠困擾我們生活的煩惱,獲得心靈的寧靜和幸福呢?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當下發(fā)生的,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單純的時間概念。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在那里,我們能找到真正的歡樂,我們能擁抱真正的自我。當下的力量,說穿了,就是當下的覺察與安處帶來的力量。太多的人總是沉溺過去,或者緬想未來,要么就活在回憶的漩渦中,要么藉著設(shè)計或懷想未來而活在空幻中,忽略了當下的真實,不明所以。我們每每忽略或忽視自己的內(nèi)心,我們變得偏激或麻木、冷漠或遲鈍。我們失去了內(nèi)心的寧靜與喜悅。我們的自我感,不再取決于自我的真正感受,而是取決于外在。并且我們在這個外在的世界里無止境地尋找自我認同,如財產(chǎn)、工作、社會地位、名望、知識和教育、外表、特殊技能、人際關(guān)系、個人和家族歷史、宗教信仰、種族等其他集體認同。當我們獲得這些外在時,我們便會覺得很幸福,而我們失去這些外在時,我們便會覺得很痛苦。外在的世界本質(zhì)上是無常的,所以當我們從外界當中來尋找自我認同的話,我們注定會隨時陷入恐懼與痛苦當中。
    讀完《當下的力量》,我個人感覺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就是:珍惜現(xiàn)在,對生活要處之泰然,要有點阿q的精神,但又不能過分;要懂得享受生活,也要懂得規(guī)劃生活。一千多年前的老子《道德經(jīng)》給了我們一個很簡潔的總結(ji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無為而治。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十二
    作為一本純理論的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書中免不了出現(xiàn)一些心理學概念,以及某些莫名其妙的邏輯。沒有關(guān)系,這并不影響一個心理學小白去讀這本書,并形成自己對當下的理解。
    當下時刻,這是貫穿整本書的關(guān)鍵詞。“時間一點兒也不珍貴,因為它僅僅是一種幻象。你認為珍貴的東西不是時間,而是不在時間內(nèi)的那一點,即當下。實際上,當下才是真正的珍貴。你越關(guān)注時間——過去和未來,你就會越多地錯過當下。當下才是最珍貴的東西。為什么?首先,因為它是唯一正在存在的東西,你的整個生命就是在這個永恒當下空間中展開的,而這個永恒當下是唯一不變的常數(shù)。生命就是此刻,你的生命從來不會不在此刻,未來也不會。”“有什么比反對生命本身,也就是當下,而且永遠是當下,更瘋狂的嗎?”活在當下,道理我們都懂,勸慰他人,鼓舞自己的陳詞濫調(diào)。如果整本書都是類似這種當下是如何重要的告誡,也不會對讀者產(chǎn)生多達的觸動。
    臣服、寬恕、感受身體、沉默、關(guān)注,這是如何進入當下時刻的關(guān)鍵詞
    臣服即放下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實的情緒的抗拒?!安还墚斚聲r刻情況怎樣,心甘情愿的接受它,就像他是你選擇的一樣??偸桥c它共事,而不是抗拒它,使它成為你的朋友而不是敵人。這將會不可思議的改變你的整個生活。”當然,作者也強調(diào),臣服并不是消極的“好吧,就這樣”的心態(tài)。臣服首先是接受已然發(fā)生的事情,比如你失業(yè)了,那么不要整天沉浸在失業(yè)的痛苦中,最應該做的是接受,接受失業(yè)的事實。心里不要想著“如果……就好了”“假如……會這樣”,這都是對當下的抗拒,從過去和未來尋找答案,肯定行不通的。接受了,這種臣服的心態(tài)就會創(chuàng)造一個寧靜的空間,而你也會從一定程度上獲得解放。“接受當下的現(xiàn)實,然后采取行動,盡最大努力從泥沼中爬出來?!边@是暫時性臣服,然后采取行動。還有一種情況,作者認為很多時候事情并不是我們想的那么糟糕,如過放下了心中的排斥和抗拒,以平和的心態(tài)重新審視現(xiàn)狀,也許情況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叭绻阏谧龅氖虑闊o法讓你感受到喜悅、自在和輕松,這并不意味著你需要改變你正在做的事情,你需要改變的是你做事的方式?!?BR>    感受身體。如果還不知道如何臣服和寬恕的話,就閉上眼睛,感受自己的身體。“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從腳到頭,再從頭到腳,盡可能地強烈地感受這些部位的生命能量,讓注意力一次又一次地像波浪一樣通過你的身體。然后,將你的內(nèi)在身體看成完整的單一能量場,并且去感受它?!盀槭裁凑f感受身體也可以進入當下呢?作者認為,身體是意識與無意識的連接點,感受內(nèi)在的身體,即打開了意識的大門。我的理解是,感受的身體的時候,你變得集中在此時此刻,即經(jīng)由身體,慢慢的進入了當下。
    等待、抗拒、消極心態(tài)、防衛(wèi)感、小我,這是為何無法進入當下時刻的關(guān)鍵詞。
    等待?!叭魏我环N形式的等待,都讓你無意識地在你的此時此刻創(chuàng)造了一種內(nèi)心的沖突:你不要此時此刻,你把希望寄托于未來。喪失了對當下時刻的意識,會大大降低你的生命質(zhì)量。所以請放棄‘等待‘這種思維狀態(tài)。當你覺察到自己陷入了等待之中時,請迅速撤離,轉(zhuǎn)而進入當下時刻。如果你身處當下時刻,你就不需要等待任何事情““‘某天,我會成功的?!愕哪繕耸欠裾紦?jù)了你的大部分的注意力而讓你把當下當成達成未來目的的一種手段?它是否奪走了你所做的事情本應該給你帶來的歡樂?你是否在等待開始新的生活?如果你有這種思維模式,不管你取得什么成就,你的`當下時刻永遠不夠好,你的未來似乎永遠會更好。這樣就會讓你永遠得不到滿足,你同意嗎?”
    抗拒。“你說的話不對“,“這件事情不是這樣的”,“好討厭這份工作啊”,抗拒體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抗拒讓我們無法活在當下時刻。“要么離開這種情境,要么接納它,其它一切的行為都是瘋狂,不需要抗拒當下并且把自己投射到未來。”
    消極心態(tài)?!八械南麡O心態(tài)都是由累積了心理時間(憂慮未來)以及對當下時刻的拒絕(否定現(xiàn)在)所引起的。焦慮、緊張、不安、壓力、煩惱——所有形式的恐懼,都是因為對未來過于關(guān)注而對當下關(guān)注不夠所引起的。愧疚、后悔、悲傷、怨恨、痛苦以及所有形式的不寬恕都是由于過于關(guān)注過去而很少關(guān)注當下時刻所引起的?!薄艾F(xiàn)在,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然后告訴我,此刻你還有什么問題?!薄盁o論何時,當你感受到內(nèi)心產(chǎn)生了消極心態(tài)時,把它看成是一種提示:注意,此時此刻,請保持警惕。”
    防衛(wèi)感?!罢堄^察你內(nèi)在的任何一種防衛(wèi)感——你在防衛(wèi)什么呢?一個虛幻的身份,一個思維創(chuàng)造出來的形象?!?BR>    小我?!靶∥沂且环N衍生出來的自我感覺,他需要認同于外在事物,需要不斷的被維護和喂養(yǎng)。消極心態(tài)的唯一用處就是加強小我,這就是為什么小我喜歡它的原因?!?BR>    最后總結(jié)一下,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拯救不在空間或時間內(nèi),它就在此時此刻。接納或者采取行動。
    活在當下讀書筆記篇十三
    最近幾天也不知道咋了,總是處于一種和事佬的境界,今天這位朋友要離婚,咱們談?wù)勑睦韺W,明天那位朋友家里出現(xiàn)了問題,再找我去談?wù)勑睦韺W。其實對于心理學來說,我真的只是一個門外漢,我僅僅是因為喜歡而參加了教管中心組織的心理健康培訓,并成為了主修老師。的確是聆聽了部分專家的講座,但真正懂了多少,我還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所以每每抱著筆記本給人家說了若干小時以后,總是變得很困擾,或許當事人早已煙消云散,但我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自我調(diào)節(jié),感慨著人性的變化。
    有幸成為翟老師組織的“成長小組”成員,是我的意外之喜,想想我連一個心理咨詢?nèi)壸C書都沒有,翟老師能吸納我,接受我,帶著我經(jīng)歷心理歷程的成長,實在是幸甚之極。小組承諾的第一條就是“活在當下,關(guān)注當下的感覺”。陸老師提議大家回去看《當下的力量》,北京的湯豐林院長也向我們推薦過這本書。張德芬稱這是一本改變你一生命運的書。
    什么是當下?“當下”在何處?我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通過閱讀我明白了作者??斯??托利力圖用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傳達簡單而深刻的信息:我們可以擺脫痛苦并進入內(nèi)心的平和世界。
    作者認為,我們?nèi)祟愂芸嗷蚴芮榫w所困的根源來自于我們的大腦思維。思維其實也不是問題,問題出在我們無法控制我們的思維。我們不妨這樣想一想從出生到孩童期,我們是淳樸、自然的,思維和真我也是一致的,我們想笑就笑,想哭就哭,不用掩飾什么,也不用擔憂什么。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學會觀察社會和接受教育,我們的思維便逐漸控制和屏蔽了我們自然意義上的真實意識,使我們的自我感覺,不再取決于自我的真正感受,而是取決于外在。思維在外在的世界里無止境地尋找如財產(chǎn)、工作、地位、名望以及教育、外表、特殊技能、人際關(guān)系等自我認同。當我們獲得這些外在時,我們便會覺得很幸福,失去了我們就會覺得很痛苦。然而外在世界本質(zhì)上是無常的,所以當我們從外界當中尋找自我認同時,我們注定會隨時陷入恐懼與痛苦當中。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恢復自我的存在意識和對身體以及內(nèi)心的完全支配。當意識回歸的時候,我們便回到了一個身心合一的狀態(tài),擁有了最完整的自我。無論外在世界如何變化,我們的內(nèi)心都是完整的。于是我們需要了解一種能夠擺脫思維控制,且讓生活更美好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將注意力關(guān)注于當下,活在當下。由于思維控制對外在的認同和關(guān)注,我們的生命大多消耗在不是想過去就是在想未來的過程中,而很少享受和關(guān)注當下。就像我的朋友們一樣,之所以痛苦難過,也不過是受因為夫妻之間一點點的不愉快,而無限的放大,在幸福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的往日的委屈一股腦的用上心頭,于是便想象著世界對自己是相當?shù)牟还?,自己的付出換來了無盡的辛酸,以后我還會受到什么不公平的待遇?而事實上是當下是當下,過去是過去,將來還需要兩個人共同的付出,悶著頭,一根筋的時候,總是不能使自己的心態(tài)平靜地放在當下。
    “我們思索著過去,憂慮著未來,結(jié)果是我們永遠無法對現(xiàn)在付出全部的注意力?!辈换钤诋斚?,我們就無法贏取生活的樂趣。如何獲得當下的力量呢?我們必須學會當事情來的時候抓住,當事情走時放手。我們的身體是唯一時刻生活在當下的物體,能夠與自己的身體“聯(lián)結(jié)”就是通往當下的最好途徑之一。我們該做的不是看著遠在天邊的東西,而是做好手上的事。同時還要懂得放棄,只有懂得放棄的人才有足夠的精神力量。實現(xiàn)當下的力量,還需要接受當下時刻,實事求是地對待當下,摒棄我們思維對當下時刻的逃避和抗拒,讓內(nèi)心真正從思維認同中解放出來,不受外在干擾,將注意力集中于感受、解決和做好當下的事情,體會充分把握自我的生命過程,享受真實、簡單帶給我們的快樂。
    這是一本能夠觸動心靈的書,一本能有所收獲的書。我已推薦給我的朋友們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一個舒服的姿勢,不急著去實踐,只希望能接納、吸收、消化、改變,不急不躁的慢慢享受當下的閱讀幸福。拋開過去和未來,不要否定自己,也不要替別人做決定,活在當下生活就會充滿更多的陽光。
    初中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我不時的想著“人活著有什么意義”“為什么每個人都無法感受到他人的感受”等我自己覺得別人也覺得稀奇古怪的問題,由于找不到能解惑開悟的書,有時候我變得很煩躁。那個時候,我不知道為什么有這些問題,也不知道解決了這些問題對我有什么用,朦朧中覺得這些問題肯定是和哲學有關(guān),但在“不讀與學習無關(guān)的”應試思維下,我便以寫詩來使自己暫時擺脫這些糾結(jié)的問題。那時候的詩頗有些“從絕望中尋找希望”的新東方精神,總是以積極樂觀收尾。
    到了高中,我開始對哲學感興趣,相信肯定能從哲學書中找到問題的答案。最初讀了季羨林的。
    散文。
    周國平《人生哲思錄》蒙田的隨筆等要么通俗沒感覺要么深邃難懂政治書上也只是模糊的一帶而過我漸漸覺得我的答案不在哲學中。
    直至讀了這本《當下的力量》,一本關(guān)于自我,關(guān)于生命,關(guān)于痛苦的很靜的一本書,很靜很靜,讓我多年來的困惑得以解答,內(nèi)心得以寧靜。它讓我明白,這么多年來我的問題一直扎根在心中,并且一直在從我的生活、經(jīng)歷中尋找著答案;它讓我深入客觀的了解自我,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原來我一直在從生活中積累著自己的人生觀,只是在這本書中得到了他人所不能給予的認同感。
    我們是可以從大腦的思維中解脫出來的,那就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去傾聽那些評論、推測、批判、抱怨、好惡,去看那些腦海中回放的使你憎恨,窘迫的鏡頭。這時,你將會很快的認識到:那里有一種聲音,我在這里傾聽它,觀察它。我很喜歡這種感覺,現(xiàn)在的自己看待過去的自己仿佛就是一個大人在看待一個孩子,我并沒有后悔當初不要這么做就好了,而是以一種接受和肯定過去的自己態(tài)度來對待。每個人都會有過錯,但我們也在過錯中成長,經(jīng)歷過的會成為經(jīng)驗,沒經(jīng)歷過的我們可以未雨綢繆,接受不可更改的過去,于人于己有益無害。
    我曾試著去創(chuàng)造思維的空白,我曾刻意的留意當下,當下的時刻都十分美妙。因為我們生活中的下意識、潛意識都太多了。我們會覺察不到隨手而放的鑰匙,正如我們在路上走卻察覺不到的風景。匆匆碌碌的身影使我們忽略了許多美。
    如果我們真正做到活在當下,便能從享受當下并從中汲取力量。我愛看電影動畫片,即使在那里的不是真實的世界,但也能給我?guī)硪环N沒有雜質(zhì)純潔的美的享受。最愛《訓龍記》中那段真摯的友情,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感動于忠犬八公的忠誠、執(zhí)著;忘不了《功夫熊貓》中的那句話”yesterdayishistory,tomorrowismystery,buttodayisagift,thatiswhyit’scalledthepresent.”也正是這句話道出了我們要活在當下,把握現(xiàn)在的真諦。
    或許有時候我見到一只喜鵲飛過會激動地告訴身邊的人,看到一群麻雀在洗澡會開心不已的行為在別人看來有些幼稚,但我仍會珍惜這顆童年送給我的心靈,活在當下,享受當下。
    奧修大師的論述:存在,靜心,時間的虛幻,跟作者幾乎一致,只是作者的主線更加明晰:強迫性無意識思維(即佛家:念頭,即道家:有為)以及心理時間的積累對世間的心理投射是人類痛苦的根源。
    我之為我正是對這些思維幻覺的不斷認同無法自拔。世界文化偏見正是根源于此。
    無意識思維(古語:人心)的難伏之處在于:你想(即:強迫性思維,即:有為)空,它就會給你創(chuàng)造出一個“空”。
    你想靜,想虛,想善,想美,想天堂,想地獄,它都會給你一一創(chuàng)造(心理投射)出來(呵呵,而且人人的衡量標準不同),這自然已非本體的存在了。清凈經(jīng):人神本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梢娗鍍羰枪且?,遣欲澄心才是修行的因。不去遣欲澄心,而去求清求靜,真是倒果為因。
    所以我佛說:悟則眾生即佛,迷則佛即眾生。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性,但“顛倒妄想,認賊(無意識思維)作父”故為凡夫。
    在鬼窟子里做活計,知見立知即無明本,見思惑,所知障,美之為美,善之為善,正是對這種思維投射的剖析。
    六祖云:無念位宗(脫離對思維的無意識認同)。
    無相為體(思維的觀察者)。
    無住為本(當下全意識臨在)。
    道家云:無心無我(脫離對思維的無意識認同)。
    無事無為(思維的觀察者,當下全意識臨在)。
    佛家云:念念覺/狂心頓歇,斯即菩提/打得念頭死,允你法界身。
    大學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王陽明云: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
    作者的著作可能是道德經(jīng),金剛經(jīng),楞嚴經(jīng),壇經(jīng),對生命實相的指示的現(xiàn)代解讀。
    道家神修丹法講究明心見性,心死神活,不起心,不動心,修無心,克制后天識神以啟動先天元神,苦口婆心強調(diào)修心修德,去凡心存道心。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早服謂之重積德。不正是臣服!
    無為,清凈,應無所住,不正是思維的觀察者,根植于當下的全意識臨在!
    如董老所言,外在的生滅不過是歷史在人心視窗上的顯示變換,無非審美!
    關(guān)鍵還是目前的教育形式下人類對于強迫性思維的無意識認同。
    在沒有止定安而后慮(思維)的產(chǎn)物,只能是思維幻覺投射的怪物。
    ??斯?托利的可貴之處在于用現(xiàn)代的語言總結(jié)出脫離無意識思維的要點:當下全意識的臨在。南懷瑾,元音大師的教法于此并無二致。但作者作為一個開悟的現(xiàn)代人并不屬于任何一個宗教派別(無心理性標簽),其立場,用意,語言更貼近現(xiàn)代人所處的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故對于國人來說,可以從一種現(xiàn)代的理解方式方法進入古老禪宗的門徑。
    給現(xiàn)代修行人提供了一種合乎現(xiàn)代思維方式的日常修心法門。
    目前的許多心理。
    勵志。
    書籍,大多也是思維的游戲,不過是把這種心理投射優(yōu)化一些,如不能就進入全意識臨在的當下,獲得內(nèi)心真正的寧靜,一切最終是徒然。
    存在之性,即真我之性,當下即解脫。解脫也無解脫,只是當下全意識的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