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大全(14篇)

字號:

    編寫教案需要靈活運用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教案應(yīng)該注重教學內(nèi)容的結(jié)構(gòu)和組織,使學生在有序的教學環(huán)境中獲得充分的學習體驗。多個教案范本等你來下載,一起提升教育教學質(zhì)量。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一
    1、漫畫書《父與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畫作品、不加背景的圖4一幅。
    2、供幼兒續(xù)編添畫的作業(yè)紙每人一張、黑色水筆每人一根。
    3、布置一個漫畫墻,上面貼有許多有代表性的漫畫作品(單幅的、連環(huán)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滿幻想的、諷刺褒貶的)。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二
    活動目標:
    1.體驗廣告創(chuàng)作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2.嘗試運用剪、貼、添畫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一幅創(chuàng)意廣告畫。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記號筆、剪刀、膠水、彩色紙、收集廣告宣傳印刷品等。
    2.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關(guān)注過各種類型的廣告,活動前組織幼兒團體看電視廣告。教師需了解廣告的類型及用途,熟悉廣告畫制作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欣賞廣告感知資料。
    ——上次,教師和大家一齊看了那些產(chǎn)品的電視廣告?
    ——有牛奶、巧克力、點讀機、奶粉等等。(教師可根據(jù)情景準備孩子常見、熟悉的廣告)。
    ——除了電視廣告外,你孩子啊什么地方看到過廣告?是什么樣的?
    ——能夠做廣告的地方十分多,報紙、雜志、電腦游戲上都能夠做廣告,超市還有專門的廣告小冊子。(出示幾張廣告圖片,讓幼兒欣賞)。
    2.討論了解廣告的作用。
    ——廣告有什么作用?
    ——廣告能夠使我們了解產(chǎn)品,明白各種信息,方便我們的生活。
    ——世界上最早的廣告—經(jīng)過聲音來進行傳播,叫做“口頭廣告”。
    ——至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印刷廣告—我國北宋時期一家針鋪的廣告。
    二、幼兒操作:設(shè)計廣告。
    1.教師提示設(shè)計要點。
    ——我們了解這么多廣告,此刻請你們來做廣告設(shè)計師,設(shè)計一幅廣告畫。
    ——你們想設(shè)計什么產(chǎn)品的廣告呢?食品、日用品、游樂園、商店……。
    ——想一想,你要設(shè)計的廣告畫里有哪些資料?
    ——為了讓人們了解產(chǎn)品,廣告畫里需要有產(chǎn)品圖片,人物或者文字介紹……。
    ——教師和小朋友一齊收集了一些廣告宣傳印刷品,你們能夠選擇自我需要的產(chǎn)品圖片,轉(zhuǎn)世圖案或者文字剪下來,貼在你的畫紙上。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將廣告宣傳印刷品上需要的產(chǎn)品圖片、裝飾圖案或者文字沿著輪廓剪下來。(提醒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剪好的產(chǎn)品圖片、裝飾圖案或者文字粘貼在畫紙上。
    難點:設(shè)計粘貼產(chǎn)品圖片、裝飾圖案或者文字的位置。
    ——根據(jù)你的設(shè)計能夠選擇粘貼在畫紙的中間、兩邊、上方或者下方。
    重點:剪貼完成后引導孩子添畫。
    ——如果你覺得剪下來的廣告紙還不完整,就用記號筆把要添加的東西畫在空白的位置。
    ——廣告張貼出來,必須要吸引大家的注意,想一想誰在廣告里?
    ——發(fā)揮想象力,給我們的廣告畫上用記號筆大膽添畫人物。這樣廣告畫就變的更生動啦。
    三、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說一說,你的創(chuàng)意廣告畫要告訴大家什么呢?宣傳的是什么產(chǎn)品?
    ——你的廣告畫真成功,吸引了很多人。
    ——請你為你的廣告畫設(shè)計好聽的廣告語吧,讓它變得更有吸引力。
    反思:
    活動中出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在導入部分時間過長主線有點偏離,能夠?qū)V告紙直接呈現(xiàn)讓孩子們能看到廣告的資料,直接在將廣告的類型和作用引導出來,在廣告的類型上教師應(yīng)當給予必須的小結(jié)這樣能夠讓幼兒更了解。在指導時沒有及時觀察到幼兒設(shè)計廣告的位置比較單一。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出現(xiàn)“教學冷藏”,教師不能夠只是巡視嘴巴必須要不停地說,要及時給幼兒供給幫忙、應(yīng)巡視中教師引導幼兒畫面中的不足。
    整個活動沒有體現(xiàn)出教學的標準異常是知識點,教師應(yīng)當給出清晰的交代給孩子必須的探索空間異常是知識點:至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印刷廣告是我國北宋時期一家針鋪的廣告,在添畫過程中能夠涉及到相關(guān)的知識點。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三
    活動目標:
    1、熟練運用折、畫、貼的方法制作滑稽小丑。
    2、能大膽想象,積極動手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小丑圖片。
    2、作品范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圖片請幼兒欣賞,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a、欣賞圖片,總結(jié)作品特點。
    1、談話: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很有趣、很特別的朋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
    2、討論:引導幼兒觀察小丑圖片并說出小丑的主要特點。
    提問:看到小丑的模樣,你感覺怎么樣?為什么覺得好笑?他的臉與我們的臉有什么不同?(請小朋友們討論回答)3、教師小結(jié):小丑都有一個紅紅的鼻子,大大的嘴巴,有趣的.眼睛,看上去很可笑,很滑稽。
    b、欣賞范例,討論制作方法。
    1、請幼兒觀察并討論:制作小丑需要哪些材料?
    2、教師講解小丑的制作順序。a先在臉的中間位置畫一個紅鼻子,下面畫一個大大的嘴巴,讓人一看就覺得很好笑。b鼻子上面再畫上特別的眼睛,然后戴上一頂漂亮的帽子。c將彩色長條紙一前一后折成樓梯狀,分別貼在瓶子的上下部分,做成小丑的胳膊和腿3、教師為幼兒重點示范講解小丑四肢的制作方法。
    c、介紹材料,自由創(chuàng)作。
    1、出示介紹操作材料,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創(chuàng)作。
    (1)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隨意制作自己喜歡的小丑。
    (2)鼓勵幼兒畫出各種各樣的小丑的臉。
    2、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制作與眾不同的小丑。
    3、根據(jù)幼兒的不同情況,隨時指導與幫助。
    活動延伸: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四
    1、幼兒能夠準確大膽的書寫自我的名字。
    2、幼兒能夠從自我名字的筆畫和結(jié)構(gòu)特征出發(fā),對自我的名字進行裝飾和筆畫沿伸,繪畫出美觀的創(chuàng)意名字。
    3、在活動中提高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本事。
    活動準備。
    1、范例一幅。
    2、幼兒繪畫工具:勾線筆、白紙。
    3、幼兒已會寫自我的名字。
    活動過程。
    一、認識你呀真高興。
    1、小朋友們好,教師認識你們真高興,你們認識我開心嗎?
    我們一齊來開心唱一唱:認識你呀真高興。
    2、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我的名字。
    誰會寫自我的名字?誰想來寫一寫?
    3、小朋友,你們認識他的名字嗎?一齊來讀一讀。
    二、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如何創(chuàng)意名字。
    1、空心字創(chuàng)意。
    教師:教師也有一個屬于自我的名字,我叫周倩,我也把我的名字寫了下來。
    提問:看,教師寫的名字和小朋友的寫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這樣寫法,我們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空心字。
    2、此刻我們一齊來把這個小朋友的名字也變成空心字。
    3、名字變形。
    教師:這張也是教師寫的名字,小朋友觀察一下教師這張名字又有什么特點?
    提問:你看到了哪些線條?它們都在字的那個地方?
    沿伸出去的。注意我們在用線條給筆畫沿伸的時候不能破壞字形,讓人家一看還能認識你的名字。
    三、幼兒創(chuàng)作名字創(chuàng)意畫。
    1、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給自我的名字來個大變身呢?
    2、小朋友能夠自我選擇的一種方法來給自我的名字大變身吧。
    四、作品評。
    1、你還認識這個名字嗎?
    2、喜歡哪一張,為什么?
    五、交換卡片。
    我們擁有了自我的創(chuàng)意名字卡片,你能夠和你的好朋友互相交換,留作紀念,
    下課后我們還能夠給名字卡片加上電話號碼,在你想他的時候就能夠打電話了。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五
    2.引導幼兒學習“油水分離”的繪畫方法,感受油水分離的作品美,體驗用不同方式繪畫的樂趣。
    3.作品欣賞。
    4.游戲“變魔術(shù)”。
    教師出示畫有鮮艷禮花的畫紙,然后用黑色顏料粉刷在禮花上面,請幼兒討論:為什么禮花還在呢?與我們平時的作畫有什么不一樣?從而感受油水分離的奇妙效果,知道油水分離是蠟筆與水粉的作畫方式。
    5.幼兒選擇材料作畫,提醒幼兒先用油畫棒畫禮花,顏色越鮮艷越好,再用黑色水粉刷出夜空。
    6.引導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并互相講講自己的作品。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六
    節(jié)日禮花》是一個美術(shù)活動。意在通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放煙花的習俗,表現(xiàn)煙花燦爛輝煌的瞬間。培養(yǎng)幼兒作畫能力和養(yǎng)成觀察表現(xiàn)美好事物的良好習慣?;顒幼層變涸趯捤傻姆諊懈惺苊溃層變涸诨顒又袑W、在玩中學,讓幼兒圍繞目標自主選擇內(nèi)容、材料和方法,讓幼兒在知識探索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不要讓我們所謂權(quán)威的說教代替了幼兒的直觀體驗,扼殺了幼兒探索的自由,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讓藝術(shù)豐富孩子們的生活,充實孩子們的生活。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七
    1、能用印章畫印花紋,裝飾物品。
    2、不亂抹顏色。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xiàn)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1、各種款式服裝的紙質(zhì)圖樣,如:上衣、褲子、裙子等,裝入自制的"汽車",請一名教師扮演服裝廠的阿姨,在教學過程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適時介入。
    2、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印章,如藕塊、土豆、胡蘿卜塑料模具等。
    3、調(diào)好的水粉顏料。
    4、事先請一名大班幼兒穿上一件已制好的印章衣服,躲在隱蔽的地方,在教學過程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適時介入。
    (一)阿姨送服裝。
    1、"嘀--嘀--,嘀--嘀--",汽車響,誰來了?(來了一位阿姨,引導幼兒向阿姨問好。)"我是服裝廠的阿姨,我的衣服賣不出去了,想請小朋友幫幫忙,讓小朋友把衣服裝飾的漂亮一點。"
    2、引導幼兒觀察服裝廠的衣服和我們的衣服有什么不同。教師小結(jié):我們的衣服有漂亮的顏色、漂亮的圖案,服裝廠的衣服什么都沒有。
    (二)觀賞小姐姐的衣服。
    1、我們怎樣來裝飾這些衣服呢?正在發(fā)愁時,"篤、篤、篤"有人敲門,來了一位小姐姐,她穿著印章花紋衣服,老師引導小朋友觀察她的衣服,引起幼兒的興趣。
    2、小姐姐,你能告訴弟弟、妹妹們,你的衣服是怎樣裝飾的嗎?(小姐姐示范,幼兒觀賞。)
    3、教師小結(jié):"哦,我看到小姐姐怎樣裝飾了,拿一塊印章,蘸一點顏料,稍稍用力印在衣服上,再換一塊印章,再蘸一點顏料,再印一個花紋。"教師邊說邊示范印兩個花紋。
    (三)幼兒裝飾衣服,教師巡回指導
    (四)進行作品展示。
    根據(jù)幼兒的作品,評價誰的作品好,好在哪里。
    (五)活動結(jié)束:
    小朋友,衣服裝飾好了,讓我們一起去告訴服裝廠的阿姨,讓她拿走吧!
    幼兒可在區(qū)角活動中裝飾其它物品,如:圍巾、手帕等。
    本次培訓班的活動主題是寫生畫《漂亮的衣服》,因為是夏季,孩子們帶來的衣服普遍都是單薄的,無論是女孩子的裙子還是男孩子的短袖還是襯衫,這些都是幼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本次活動的目標是通過觀察衣服的特點以及衣服上的圖案并用線描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整個活動的過程是:
    一、出示衣服引出主題1.小朋友們這些衣服漂亮嗎?2.這些衣服都是什么款式?誰來說一說?小結(jié):原來這里的衣服有漂亮的禮服裙子、吊帶裙子、有男孩子的套裝短袖,還有長袖襯衫。
    二、觀察衣服外形特征1.你最喜歡哪一件衣服,為什么?2.衣服上都有哪些裝飾圖案呢?3.如果請你繪畫這件衣服,你會怎么畫呢?小結(jié):這些衣服的圖案都不一樣,有的是衣服前面只有一個大圖案;有的是有小碎花的,有玫瑰花,有蜘蛛俠,有的是有不同色塊的。
    當我在進行實際教學過程時,從孩子們身上看到了這樣的現(xiàn)象,幼兒在觀察的時候都是很認真的,基本都能說出衣服的特點。但是由于幼兒平時生活經(jīng)驗的鋪墊不足,他們對“款式”一詞不是很理解,而是在我引導之后才說出了衣服是裙子還是襯衫。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進行寫生的時候,孩子們都能很清楚的說出簡單圖形結(jié)構(gòu)。在引導幼兒裝飾漂亮的衣服時,孩子們都能用自己的裝飾方法來進行描述,在孩子們講解完裝飾的方法之后我又出示了圖譜,這個環(huán)節(jié)有點畫蛇添足的感覺,而是應(yīng)該直接說出繪畫要求,讓幼兒觀察衣服上的圖案進行寫生就好。另外我的語言表達不夠精煉,提問時過于著急,沒有給孩子們更多的空間回答問題。
    本次活動,孩子們通過看看、畫畫,對衣服的特點認識又增進了一步,于我而言也是一種鍛煉,希望我和孩子們一起成長,一次比一次進步,加油!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八
    這個星期日就是元旦了,小朋友們是不是很期待呢,剛剛過了圣誕節(jié)又迎來了元旦,相信許多的小朋友都很開心,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關(guān)慶元旦的活動項目吧,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夠踴躍的報名參加!
    1、通過活動,讓幼兒和家長感受到節(jié)日的氣氛,共同分享節(jié)日的快樂。
    2、讓幼兒通過游戲表現(xiàn)自己,體驗到努力就會有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內(nèi)及園外操場
    全體幼兒(每位幼兒至少有一位家長陪同來園參與)
    1、各活動區(qū)域均向家長和小朋友開放,全園分成11個公共活動區(qū)域,8個活動區(qū)域是孩子參與集印章,3個活動區(qū)域是區(qū)域,優(yōu)勝者獲得小禮品一份。全園孩子們都可以參加活動。
    2、活動時,每個孩子有一張邀請函,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游藝項目和父母一起進行活動。同一項游藝活動只能參加一次,每參加完一個游藝活動后,由負責該活動的老師做標記確認。小班幼兒參加4個、中班幼兒參加5個、大班幼兒參加6個能干寶寶集印章后,到兌獎處兌換新年禮物。幼兒多集的能干寶寶印章可以再選擇小禮物一份。
    3、幼兒將游藝券兌換禮物后,將抽獎處投入抽獎箱,等待最后的“年度幸運寶寶大抽獎“
    1、參加活動不擁擠、要排隊。
    2、活動時,不高聲喧嘩,不亂丟垃圾。
    3、活動時要注意安全。
    4、活動時盡可能到人少的地方參加活動。
    5、中大班幼兒在游戲中要能夠謙讓小一些的小朋友。
    6、每個活動區(qū)設(shè)定一個排隊等候區(qū),由一名老師專門負責。
    7、邀請函由各班老師填好幼兒姓名和班級后提前一天發(fā)給幼兒,提醒幼兒注意保管。小編總結(jié):此活動的開展意在讓孩子在歡樂自由的玩耍氛圍中享受節(jié)日氣氛,同時也為家長們與幼兒提供了進一步了解幼兒園及親子同時參加活動的機會,希望家長們能夠積極的帶領(lǐng)孩子一起做!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九
    1、以畫像的方式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2、學習畫人物頭像,能表現(xiàn)出媽媽的主要特征。
    1、我愛媽媽教師出示自己媽媽的照片,告訴幼兒這是老師的媽媽。
    請幼兒看看媽媽的照片,每個小朋友都有媽媽,看著媽媽的照片就像看見媽媽一樣,心里特別高興。
    老師和小朋友都是媽媽生的,是媽媽辛辛苦苦把我們養(yǎng)大的,我們都愛自己的媽媽,引導幼兒對著媽媽的照片個別或集體說一聲“媽媽,我愛你”。
    2、媽媽的畫像
    通過照片和畫像的對照,引導幼兒從發(fā)型、五官等局部特征進行大致的比較。
    3、我為媽媽畫像
    小朋友和老師一樣,都愛自己的媽媽。我們來為媽媽畫張像,畫出自己的媽媽和別人的媽媽不同的地方。
    同桌幼兒互相比較媽媽的照片,引導幼兒從發(fā)型和是否戴眼鏡等處進行粗略比較。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十
    1.理解漫畫作品內(nèi)容,嘗試運用語言和圖畫創(chuàng)編故事結(jié)尾。
    2.通過漫畫欣賞、初步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更加喜歡漫畫這一藝術(shù)形式。
    3.養(yǎng)成細致觀察和大膽想像的習慣。
    1.漫畫書《父與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畫作品、不加背景的圖4一幅。
    2.供幼兒續(xù)編添畫的作業(yè)紙每人一張、黑色水筆每人一根。
    3.布置一個漫畫墻,上面貼有許多有代表性的漫畫作品(單幅的、連環(huán)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滿幻想的、諷刺褒貶的)。
    1.幼兒在漫畫墻前面自由欣賞漫畫。
    2.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看漫畫嗎?為什么喜歡?(可根據(jù)幼兒回答歸納漫畫的部分特點:幽默,夸張;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國人不識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簡單,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礎(chǔ)上,再次感知漫畫的特點。
    介紹漫畫書《父與子》及作者,為幼兒理解作品做鋪墊。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漫畫書。作者是德國著名漫畫家卜勞恩,卜勞恩很愛自己的兒子。常常把父子之間發(fā)生的有趣的事畫下來。
    介紹漫畫作品名稱《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圖片1~3幅,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兒子還在睡夢中,爸爸和一個叔叔輕手輕腳地走進兒子的房間,要給兒子一個驚喜。
    提問:你從哪里看出來他們是“輕手輕腳”?還可以用什么詞?
    第二幅:他們輕輕地把兒子抬上了汽車。
    第三幅:兒子睡得可真香,還沒有醒。汽車開在馬路上,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著他們。父親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別吵醒兒子,指揮交通的警察也讓大家保持安靜。
    師: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兒子抬到哪兒呢?
    出示第四幅沒有背景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兒子的表情,想像、講述。
    分組討論:每組一名幼兒將自己小組討論中最“驚奇、大膽、浪漫”的情景,講給大家聽。
    出示漫畫原稿,感受漫畫帶來的驚喜與幽默。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樣?
    講述參考:父親把兒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園里、牧場)。太陽出來了,兒子醒來一看吃驚極了:“咦,我是在夢中嗎?”他看到了……以為在做夢呢。爸爸躲在樹后悄悄地笑了。
    4.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jié):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兒子的心愿,這幅漫畫體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5.幼兒完整講述漫畫作品。
    幼兒嘗試用漫畫的手法創(chuàng)作故事結(jié)尾。
    給每個幼兒一張缺少背景的作業(yè)紙,幼兒創(chuàng)作漫畫結(jié)尾。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十一
    1.感知色彩與情緒表達之間的關(guān)系,學習用不同的色彩和圖形表達自己不同的心情。
    2.初步學習用左右手構(gòu)建對稱圖案,發(fā)展協(xié)調(diào)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1.學習用不同的色彩和圖形表達自己不同的心情。
    2.學習用左右手構(gòu)建對稱圖案,發(fā)展協(xié)調(diào)能力。
    兒童經(jīng)驗基礎(chǔ):
    已經(jīng)學會《我的心情》這首歌。
    環(huán)境準備:
    幼兒繪畫工具心形臉譜范例(高興、生氣、難受)心情卡。
    一、歌曲引出。
    1.一起回憶歌曲《我的心情》。
    2.你們有沒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什么時候你覺得心情不好?
    二、圖形刺激。
    1.出示心情臉譜,幼兒欣賞,并猜一猜是什么心情?
    2.感知顏色與情緒表達之間的關(guān)系。
    3.學習使用左右手構(gòu)建心形圖案。
    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鼓勵幼兒用左右手大膽表現(xiàn)。
    2.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有效語言設(shè)計:
    1.歌曲里的小朋友擁有一份好心情,今天你的心情怎么樣?
    2.你們有沒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什么時候你覺得心情不好?
    3.怎樣知道別人的心情?
    4.兒歌提示:一張紙,對邊折,沿著中心線,先畫一雙大眼睛,再畫一只小鼻子,最后畫上小嘴巴,心情臉譜畫好了。
    將幼兒完成后的作品展示。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十二
    1、欣賞不同造型龍的圖案,知道龍的外形特征。
    2、學習運用剪刀剪出鏤空部分和對稱剪紙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龍鱗。
    3、樂于參與剪龍活動,感受中國民間藝術(shù)的美。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學習運用剪刀剪出鏤空部分和對稱剪紙的方法,剪出不同造型的龍鱗。
    1、不同造型龍的圖案視頻,幻燈。
    2、剪刀、膠棒人手一個,白色a4紙、不同形態(tài)龍的圖案若干。
    3、展板一塊。
    1、觀看視頻。
    師:孩子們,今天我?guī)硪欢我曨l,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提出問題。
    師:在剛才的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這些物品上都有一個共同的圖案,它是什么?(龍)。
    3、教師小結(jié)。
    師: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象征,它千姿百態(tài)、活靈活現(xiàn),又有一種雄壯、威武的美。龍代表吉祥,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權(quán)勢、高貴、尊榮的象征,又是幸運與成功的標志,所以人們常常將龍做為物品的圖案。
    1、交流分享。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不同造型龍的圖案,現(xiàn)在我們來說說龍的外型特征。
    它的身子像哪種動物?(身似蛇)頭上的角像哪種動物?(龍角似鹿)它的爪子呢?(爪似鷹)它的鱗片又像哪種動物呢?(鱗似鯉魚)。
    2、教師小結(jié)。
    師:龍是一種想象出來的動物,它身似蛇、龍角似鹿、爪似鷹、鱗似鯉魚。
    1、提出問題。
    師:誰來說一說龍身上的鱗片像什么形狀?鱗片是怎樣排列的(一層一層相互疊加的半圓)。
    2、模仿操作。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剪龍鱗的不同方法,請拿起身邊的剪刀和美工紙,和我一起剪龍鱗。
    (1)用剪刀剪出鏤空部分。
    先用剪刀將鱗片部分掏一個口,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劃到手指,然后沿著畫好的線條剪,最后將剪下去的部分放在盒子里,一個鏤空的龍鱗就完成了。
    (2)對稱剪法。
    首先將畫好的鱗片沿對稱軸對折一次,要使兩邊的線條對齊重合,然后從不能打開的一邊開始沿線條剪,最后將對折的鱗片打開。
    3、教師小結(jié)。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種剪龍鱗的方法,第一種方法將鱗片部分掏一個口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劃破手指;第二種對稱剪法要注意一定要沿著對稱軸對折,保證兩邊的線條對齊重合,要從不能打開的一邊開始剪。
    1、作品欣賞。
    師:我這里還有一些龍的剪紙作品,我們一起欣賞一下,感受民間剪紙藝術(shù)的美。
    2、提出要求。
    師:今天我們就來剪龍,我為每組準備了剪刀、膠棒,還有不同形態(tài)龍的圖案,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在剪龍時,首先將龍的輪廓剪出來,由于龍的四肢、爪子比較細,很容易斷裂,剪的時候要小心;然后根據(jù)所學方法剪出龍鱗;最后將完成的作品用膠棒粘貼在白色a4紙上。注意在剪紙過程中不要將剪刀指向自己或身邊的同伴,以免發(fā)生危險,注意保持桌面、地面的衛(wèi)生,及時清理紙屑。
    3、動手操作。
    師:好啦!現(xiàn)在開始行動吧!
    師:請將完成的作品粘貼到前面的展板上,然后和同伴說說自己的作品吧!
    (一)、活動內(nèi)容的反思:
    1、活動充分運用綱要精神,結(jié)合幼兒實際需求和今年是龍年選擇課題《中國龍》開展主題活動。
    2、活動的預設(shè)充分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興趣愛好,動靜交替,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環(huán)境,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實現(xiàn)目標。
    (二)、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
    2、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活動,成為快樂學習的小主人。
    (三)、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反思:
    1、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
    (四)、活動效果:
    1、教師的情感豐富,完全融入活動中,能有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引導幼兒。
    2、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了幼兒互幫互助的團隊精神。
    3、巧妙的將《綱要》中五領(lǐng)域有機的結(jié)合,培養(yǎng)幼兒的多種能力。
    (五)、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讓幼兒前期有一個經(jīng)驗準備,去了解有關(guān)龍的一些知識,然后讓幼兒自己來講述,或分組講述,教師只是引導。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十三
    1.學習欣賞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夠剪制一種以上的拉花,并能設(shè)計出多種用途。
    2.通過活動,增進相互合作意識及師生、生生間的情感、培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及美化環(huán)境的意識。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孩子感知、觀察思考及探索能力,能主動嘗試以不同的媒材工具,探索各種造型方法。
    彩紙、剪刀、膠棒、釘書機、拉花裝飾的環(huán)境圖片
    一、導入
    請幼兒欣賞拉花。
    二、展開
    1.教師展示拉花,激發(fā)孩子探索欲望,并鼓勵孩子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請幼兒說一說:
    拉花有什么用?可以美化什么?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
    2.合作學習、自主探索
    (1)教師引導孩子觀察剪制圖,想一想、試一試,應(yīng)該怎樣疊紙,用什么紙比較容易剪制
    (幼兒討論)
    (2)教師應(yīng)到孩子分類進行剪制,教師巡視,提示孩子想一想:
    這些折剪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導對疊紙剪制拉花方法的探索。
    3.對剪制拉花方法的進一步探索
    (1)教師檢查孩子剪制的拉花是否有剪斷的,如有請孩子討論剪斷的原因是什么?
    可以怎樣避免?改進剪制方法。
    (2)教師示范一種不同剪制方法的拉花
    引導孩子進行觀察“那里和書上的不一樣“,啟發(fā)孩子說一說,可以怎樣變?
    4.自由創(chuàng)作、大膽發(fā)表
    (1)孩子嘗試新的剪折法,教師巡視,給予指導及鼓勵。
    (2)請孩子說一說感受:你的拉花還有什么用途,它怎樣美化了生活?
    孩子欣賞以拉花美化環(huán)境及人們生活的圖片拓寬思路。
    三、結(jié)束
    分小組展示拉花,共享成功的喜悅。
    美術(shù)課教案幼兒園大班參考篇十四
    窗花一種非常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shù),下面這節(jié)課來教大家學習用正方形紙張怎么做出不同窗花的方法,激發(fā)幼兒喜愛民間剪紙藝術(shù)的情感,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1. 學習用正方形紙三次對角折后,通過剪去三個角、三條邊的適當部分,表現(xiàn)出圓形、方形、不規(guī)則形的不同窗花。
    2. 發(fā)展手部運動的靈活性。
    3. 激發(fā)對剪紙的興趣,喜愛民間剪紙藝術(shù)和窗花的欣賞情感。
    4. 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 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1. 窗花范例。
    2. 正方形的彩紙、剪刀、漿糊。
    3. 操作材料“剪窗花”,引導幼兒欣賞民間剪紙藝術(shù)。
    一、引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教師出示窗花范例。
    師: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看!這上面的花紋好看嗎?想一想它是怎么弄出來的?
    師:這個叫窗花,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過年的時候就有貼窗花的習慣。我們今天就來制作美麗的窗花。
    二、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剪窗花的方法。
    師:這些窗花都是用折剪出來的。我選一張正方形的彩紙,把正方形紙角對角折三次后再用剪刀剪出小三角形、心形、還有只要是漂亮的圖形都可以。再把彩紙慢慢的打開,我的窗花就剪好了。
    三、觀看操作材料學習制作再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請小朋友觀看操作材料“剪窗花”,看看操作材料是怎么教我們制作窗花的。
    師:我們都知道了怎么制作,那么我們也拿起彩紙剪窗花,使用剪刀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四、展覽并評價作品。
    選出有創(chuàng)造性、層次分明的窗花,對認真的幼兒給予表揚,并展覽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