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我們成長的見證,記錄了我們經(jīng)歷過的各種挑戰(zhàn)和成就。總結的結構應該清晰且條理分明,便于讀者閱讀和理解。以下是幾篇經(jīng)典總結范文的摘抄,以饗讀者,也希望能激發(fā)大家的寫作靈感。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2的乘法口訣來源,能說出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
2、會編2的乘法口訣并熟記2的乘法口訣。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推理和概括能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成為父母的好幫手。
教學重點:
編口訣、記口訣、用口訣。
教學難點:
記口訣。
目標。
過程。
方法。
為導入新課作鋪墊。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感知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
通過觀察找到規(guī)律記憶口訣。
一、復習引新。
1、讀算式說出每個算式表示幾的幾倍。
2×52×42×72×32×1。
2×62×82×92×2。
2、引新。
觀察以上算式,說說這些乘法算式都和哪一個數(shù)有關?
二、新授。
1、情景引入“二三得六~二六十二的口訣”
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樣和2有關的東西。
出示筷子。
一雙筷子有幾支?
你和爸爸媽媽三個人吃飯,要拿幾支筷子,算式怎么列?
(學生回答,教師出示:2×3=6)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因為2的3倍是6,所以我們可以編一句乘法口訣來記住它二三得六。
吃午飯時,需要你幫小組同學拿筷子,你能行嗎?想一想一共要拿幾支筷子?算式怎么列?
小結:這些口訣中的'第一個數(shù)都是二,這個“二”表示一雙筷子有2支,口訣中的第二個數(shù)分別表示有幾雙筷子,口訣中的第三個數(shù)表示筷子的總支數(shù)。
如果老師和你一起吃飯要拿幾支筷子呢?你自己一個人吃飯呢?
2、找規(guī)律記口訣。
師:為了更好的記住這些口訣,我們來找找2的乘法口訣有什么規(guī)律?
小結:被乘數(shù)都是2,乘數(shù)一個比一個多1,積就一個比一個多2。
真棒!請根據(jù)你們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完成最后三句口訣:
二七()二八()二九()。
小結:雖然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2的乘法口訣,知道了它的特征及規(guī)律,但要算得對,算得快,還必須熟記乘法口訣。下面我們就根據(jù)這些特征來記口訣,看誰記得快。
4、記憶口訣。
全班讀,自由背,兩兩互背,師生對口令,請小老師上來與大家對口令,小組內(nèi)輪流做小老師對口令。5、用口訣。
2×52×42×72×32×1。
2×62×82×92×2。
(2)說出卡片上的數(shù)是2和幾相乘的積。
12184106216148。
(3)火眼金睛(看算式說得數(shù))。
2×52×42+32×72×32+9。
2×12×62×82+12×92+6。
2×22×10。
最后一題2×10沒有口訣你是怎樣算的?
(4)計算下題,怎樣算得快?
2+2+2+2+2+2+1=。
三、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讀算式說意義(幾的幾倍)。
點名回答。
板書。
2
出示:2×3=6。
各小組匯報。
出示:2×4=8。
2×5=10。
2×6=12。
小組交流。
出示:
2×2=4。
2×1=2。
小組討論。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二
本節(jié)課教師是在充分了解學生知識起點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傳統(tǒng)的教學要點,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扎實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變情境創(chuàng)設為直奔主題。
9地乘法口訣是乘法口訣教學的最后階段,學生已有了1-8的口訣的理解和編制經(jīng)驗,許多學生對9的乘法口訣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這里沒有必要故作“神秘“,開門見山,單刀直入課的中心,“今天我們要學習9的乘法口訣,猜猜9的乘法口訣有幾句?誰能來介紹幾句?”這樣課一開始就讓學生明白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自己來介紹9的口訣是哪幾句,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變教師的講解為學生探索和交流。
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背口訣,記口訣才會有方法。雖然在沒有教之前學生都知道9的乘法口訣是哪9句,但仍有部分學生沒有真正明白每句口訣所表示的意義,如果教師引著學生說意義則沒有這個必要,因此本節(jié)課中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表達口訣的意義。當學生把口訣編完以后,就提出如下要求:“這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算式或畫圖的方式把它的意思表示出來嗎?”學生討論交流畫圖,還大膽地上臺展示和交流。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多種感觀參與學習活動,不但掌握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學以致用。
三、變機械記憶為有意義學習。
記住9的乘法口訣是多年來9的乘法口訣教學課永遠不變的主題。但如何指導學生記住口訣呢?本節(jié)課讓學生理解了9的乘法口訣每一句的意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尋找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欣喜的是我的學生都能發(fā)現(xiàn)各條規(guī)律,如相鄰的每兩個積都相差9;積的個位上的數(shù)字和十位上的數(shù)字相加為9;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兩句十位上的數(shù)字和個位上的數(shù)字相反……,在學生說了很多規(guī)律后,我引導學生理解另一條規(guī)律:幾個9就比幾十少幾。這樣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為記憶9的乘法口訣作鋪墊。
由于在尋找9的乘法口訣規(guī)律這里花了很多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表達,以致沒有時間鞏固練習,引導學生有效地探究和進行適當?shù)木毩曔@并不矛盾,但是兩者都需要時間,在探究這里舍得花時間,練習的時間就相對少了;探究如果不花時間那么探究只是走過場,沒有真正落實到位,這兩者該如何整合呢?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三
1、將5小時分成30個10分鐘。告訴孩子,他每天將有10分鐘固定記憶乘法口訣的時間,10分鐘后可以只有安排學習時間或者玩耍。30個10分鐘=30天。
2、讓孩子準備好本子和筆,還有口訣表。注意,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準備,畢竟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3、你應該已經(jīng)猜到要干什么了,不錯就是讓孩子抄寫乘法口訣表。每天抄寫1次,記住只是1次,千萬不要貪多,否則會適得其反。
5、核心點:要求孩子在抄寫時一定要將抄寫的那一句讀出聲音來,必須讀出聲音來,不然效果不明顯喲。一定要記住這個點。也就是邊寫邊讀的方式進行。好了,1個月下來,口訣表記憶問題就可以輕松搞定。溫馨提示,可以持續(xù)時間更久一點。
6、只要孩子記憶力夠好,按照這個方法,基本上1個星期左右就能把口訣表記住了!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四
教學目標:
1、熟記5的乘法口訣,并能運用口訣熟練地進行計算;
2、經(jīng)歷歸納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歷,并能理解每句口訣的含義;
3、通過找規(guī)律、歸納口訣,培養(yǎng)學生探索新知、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歸納出5的乘法口訣,并能運用。
教學過程:
課前鋪墊:
同位兩人玩拍手游戲。
引導:我們?nèi)巳硕加幸浑p小巧手,我們的小手不僅能寫會畫,還能幫我們解決一些數(shù)學問題。
一、學習新課。
1、總結算式。
師(伸出一只手),問:“我們的每只手上都有幾個手指頭呀?”
生:有5個。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這是幾個5?
生:1個5。
師:1個5用我們剛剛學習的乘法該怎么計算呢?
生:1乘5等于5。5乘1等于5。
課件出示:1×5=55×1=5。
師:真棒,那我再伸出一只手?,F(xiàn)在有幾個5呢?
生:2個5。
師:怎么計算呢?
生:2乘5等于10。5乘2等于10。
課手出示2×5=105×2=10。
師:如果我再加一只手呢?誰來幫幫老師。(指名學生上講臺配合)。
師:那么現(xiàn)在是幾個5了?
生:3個5。
師:怎么計算?
生:3乘5等于15。5乘3等于15。
課件出示3×5=155×3=15。
師:如果我再加一只手呢?有多少個手指頭呢?
生:15加5等于20。
師:現(xiàn)在是幾個5了?
生:4個5。
師:怎么計算?
生:4乘5等于20。5乘4等于20。
課件出示4×5=205×4=20。
師:如果我再加一只手呢?(再找一名學生上臺配合)多少個手指?
生:20加5等25。
師:現(xiàn)在是幾個5了?
生:5個5。
師:怎么計算?
生:5乘5等于25。
課件出示5×5=25。
師:為什么這次只列了一個算式?
生:因為5乘5,交換位置還是5乘5,所以只寫一個。
師:你說得真好。那么你讀的也一樣好嗎?請你讀一讀這些算式。
學生讀算式。
2、總結口訣。
師:同學們你們表現(xiàn)的這么好。我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吧!
有一個外國小學生來中國。他們看見中國的學生們正在做乘法題,于是就想和中國小朋友比一比誰做題做得快。可是外國小學生才做了一半中國小朋友就做完了。他不服氣,于是又找了一個中國小朋友比賽,誰知道還是只做了一半中國小朋友就又做完了。他很奇怪就問:“為什么你們做得這么快呢?”中國小朋友說:“因為我們有一樣法寶。”
同學們你們想看看他的法寶嗎?
生:想。
師:這樣法寶呀,其實就是————乘法口訣(教師板書)。
師:(指1×5=55×1=5)就像這兩個算式,因數(shù)是————。
生:1和5。
請你讀一讀這句口訣。
生:2,因為2小于5,小的放在前面。
師:(板書二五)得數(shù)是10,我們就寫上一十。(教師板書一十)。
師:這句口訣對應著哪兩個算式呢?
生:2×5=10,5×2=10。
師:后面的這幾個算式,你自己來總結出它們的乘法口訣好嗎?
學生自己總結,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
提醒注意五五二十五,不要寫成了五五二五。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五
媽媽叫我背乘法口訣,我讀了10次之后,就開始試背,沒有背出來,然后又讀,讀了之后又背,還是沒有背出來。第二天早上,媽媽把我叫起床,讀了好多遍,又背了4——5次,然后,我覺得我背得差不多了,就努力去背,結果終于背出來了。媽媽叫我明天再讀,今天已經(jīng)讀完了,明天再鞏固一下,多讀幾次,就不會忘記了。
總結經(jīng)驗,背書需要熟讀,只要努力去做,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六
記得上三年級的時候,我最怕的不是背誦英語單詞,也不是背誦課文,而是怕背乘法口訣表。從小,我對數(shù)字的反應特別遲鈍,對數(shù)學也不怎么感興趣。在我看來,乘法口訣表又多又難,一連串的阿拉伯數(shù)字就像故意捉弄我似的,怎么背也背不熟,尤其是9的口訣,數(shù)字之間相差那么大,不管我怎么讀,總是背不出來。不過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不但會背乘法口訣表了,而且對數(shù)學的興趣也越來越大了。這靠的不是以勤補拙,而是緣于一次有趣的“小魔術”。
事情是這樣的,爸爸見我已經(jīng)三年級了還不會背乘法口訣表,心里非常著急。他們怕我因為不會背乘法口訣表而拉下數(shù)學成績,就一天到晚逼我背乘法口訣表??墒遣还芪以鯓幼x,怎樣記,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背了后一句忘記前一句。爸爸看到我這個樣子更加著急了,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當了多年語文教師的爸爸開始鉆研起乘法口訣表,準備給女兒找一個速記乘法口訣表的辦法。爸爸一鉆研,發(fā)現(xiàn)可還真不少。例如九的乘法口訣,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從九的口訣里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句口訣的積相加都是九,每一句口訣里的第一個因數(shù)都比十位上的積大一。就拿五九四十五來說吧!它們的積四加五等于九,第一個因數(shù)五比十位上的積四大一。這個發(fā)現(xiàn),給了爸爸一個啟示。爸爸根據(jù)這個道理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副“撲克牌乘法口訣表”。爸爸先從掛歷紙上剪下十個小方塊,然后在掛歷紙同一方向的的兩面分別寫上相鄰的兩個數(shù)字,例如2和3,3和4……爸爸就用這副特殊的撲克牌給我變了一個小魔術,讓我隨便挑一張卡片,他馬上說出口訣。不管我怎么挑,爸爸總能一下子把答案說對。我驚奇萬分,纏著爸爸告訴我秘訣。爸爸把他的方法告訴了我,我一試,嘿,還真靈。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把乘法口訣表背得滾瓜爛熟。爸爸的辦法不但好記,還給我增添了許多樂趣。我還把這種方法推薦給同學們,作為課間游戲的內(nèi)容。
從那以后,我對數(shù)學越來越感興趣了。我想,要學好數(shù)學,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還應該多找竅門,多找樂趣。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七
我剛開始不會背乘法口訣,后來爸爸教著我才會,我已開始很沒信心,后來我就慢慢的就有信心,我就背得很流暢,我就能一個接著背,我一次比一次快,爸爸媽媽聽了說優(yōu)a,我聽到了這句話,我非常高興,很快我就能背著很熟了,爸爸媽媽又夸獎我呢!我心里很高興。
加油加油我是最棒的。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八
1、教給學生編乘法口訣的方法。我們不應該把現(xiàn)成的乘法口訣一句一句呈現(xiàn)給學生,而是在開始學習口訣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口訣的前兩個數(shù)就是兩個乘數(shù)而且小的數(shù)在前,積是兩位數(shù)就把“得”去掉,讓學生自己參與到編乘法口訣的活動中親身體驗編口訣的方法,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同時初學口訣時還以將每一句對照相應的圖,再說說每句口訣所表示的意思,把乘法口訣和乘法的含義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有意義的掌握背誦口訣。
2、通過探索規(guī)律進行記憶。學生在找規(guī)律的過程中逐步感受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更能靈活地記憶乘法口訣。如:記住了三六十八,四六多少可以怎么想?二六多少可以怎么想?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讓孩子理解前后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
3、通過對比記憶。有些易,容易混淆的口訣,可以直接對比著列出來,讓學生辨別記憶。如:四六二十四和六七四十二,再如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和四九三十六等等。
4、利用故事記憶。故事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喜聞樂見的,有些口訣比較特殊,我們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來幫助學記憶,如:唐僧師徒在取經(jīng)的過程中歷盡了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有八九七十二變,而豬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變,遇到妖怪,孫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掄起金箍棒就打?!?的乘法口訣”還可以用“手指記憶法”來幫助我們記憶?!笆种赣洃浄ā保綌傠p手,在記憶“一九得九”這句口訣時,彎曲左手小拇指,在彎曲的手指右側還有9根手指,這個“9”就代表積個位是9;在記憶“二九十八”時,彎曲左手無名指,彎曲的手指左側,有一跟指頭,這個“1”代表積十位上的數(shù)字1,彎曲手指右側,還有8根手指,這個“8”代表積中個位上的數(shù)字8,也就是“二九十八”,以此類推。從左往右數(shù),第幾個手指彎曲表示幾九的幾,彎曲手指的左邊表示積的十位上的數(shù)字,右邊表示積的個位上的數(shù)字。學生既感興趣而且又記得牢。
5、強化記憶。當學生乘法口訣編出以后,把算式中的乘積擦掉,口訣后半句也擦掉,再讓學生說說口訣。還以可以讓學生找出較難記的口訣,要求學生把每句口訣多讀兩遍。再依次出示所有口訣進行整體記憶。
同時,在學習口訣過程中,對于較有難度的7、8、9的乘法口訣,可讓學生提前預習讀讀背背,分散難點。在編出乘法口訣后,要把記憶口訣和應用口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用”中“記”,在“記”中“用”,要求學生看著算式說口訣,看口訣說相關的四個算式,把算式與口訣聯(lián)系在一起反復練習,相信一定能把乘法口訣記熟。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九
比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直背到一九得九,接著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是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類推,接下來,依次是四四十六的豎列、五五二十五的豎列、六六三十六的、七七四十九的、八八六十四的、最后九九八十一的。這種方法有個規(guī)律,幾的豎列,就逐漸增加幾,可以按此規(guī)律幫助記憶。
2、橫著背。
比如第一橫行,就一句一一得一;第二橫行兩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往下類推,第幾行就幾句,最后九句,從一九得九到九九八十一。這種方法也有個規(guī)律,第幾行,后一句就比前一句增加幾。
3、拐彎背。
比如,首先背一二得二,此時接著背二二得四,這時拐彎向下背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回到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再拐彎往下三四一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類推,回到一四得四接著拐彎。這樣背的一個特點是,從一到九的口訣都有九句,幾的口訣就逐漸增加幾。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
教材說明:本課題選取于蘇教版第三冊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在這一單元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1-4的乘法口訣,積累了編制乘法口訣的部分經(jīng)驗,這為新課學習奠定了基礎。
設計理念:課前先復習1-4的乘法口訣,熟悉口訣的排列規(guī)律;然后通過組織數(shù)手指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在該活動中逐步編出5的乘法口訣;最后通過相關練習鞏固強化。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能理解每一句口訣的意義;
2、能夠熟練應用它們進行口算,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數(shù)感。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理解每一句口訣的含義。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二、探索新知。
1、師伸出一只手,說:你們知道有幾個手指嗎?
生答:5個。
師:你知道這是幾個5嗎,你能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嗎?
生:1個5,乘法算式是:1×5=5或5×1=5。
師:你能根據(jù)這兩個算式編出一句口訣嗎?
指名學生匯報。隨學生的回答板書:1個51×5=5或5×1=5一五得五。
2、師伸出兩只手,說:你們知道是幾個幾嗎?能寫出乘法算式嗎?
指名匯報,2個52×5=10或5×2=10。
3、編制口訣“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學生活動,教師穿插指導。
4個54×5=20或5×4=20四五二十。
4、師生合作學習。
師伸出一只手,隨機找兩位學生各伸出雙手,讓其他學生數(shù)出一共有幾個5?
三、鞏固強化,熟練應用。
1、讀背口訣,集體背、指名背、分組背、男女生接替背。
3、歸納整理:前后兩句相差5,積的個位是5或者0;一五得五最容易記,五五二十五最難記。
4、完成教材第13頁“想一想”。
5、完成14頁“想想做做”第1、4題,看算式,說口訣。
6、同桌合作背口訣,一人背前半句,另一人背后半句。
7、聯(lián)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完成14頁“想想做做”第5、6題。
四、全課總結,匯報所學。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成功的突破了教材的設定,通過組織數(shù)手指等系列活動展開教學,既直觀生動,又能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課堂氛圍輕松活躍,教學效果不錯。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一
做完暑假作業(yè),總算松了一口氣!吃過午飯媽媽提示我,你是否可以學著背誦乘法口訣表啊!
我驚奇地問:媽媽,乘法口訣表是什么呀?媽媽笑了笑告訴我:乘法口訣表,是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古代人發(fā)明的`,距今已經(jīng)有三千年的歷史了,我國人發(fā)明的乘法口訣表是最簡練,也是最經(jīng)典和全面的,被全世界人所使用。在數(shù)學運算中有著重要的意義?,F(xiàn)在背誦乘法口訣表已經(jīng)列為小學的基本功課了。
所以人人都得會。聽了媽媽的話,我這才明白了一些,我就找來爸爸從網(wǎng)上給我下載了乘法口訣表,并且打印出來。我第一次看到:1*1=11*2=22*2=4……9*9=81。真漂亮,像個樓梯。爸爸告訴我:一一得一,就是一個一相加等于一;一二得二,就是一個二相加等于二或者兩個一相加等于二;二二得四,就是兩個二相加等于四;...九個九相加等于八十一。爸爸讓我橫著背誦。于是我就一邊念一邊想一邊用手比劃著,不知不覺的就背會了一到五。我非常高興,我一定要在上學前全部背會!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二
1、借助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編制7的乘法口訣,初步記住7的乘法口訣,能運用7的乘法口訣進行有關表內(nèi)乘法計算,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2、經(jīng)歷編制乘法口訣的過程,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經(jīng)過合作、交流、探討編出7的乘法口訣。
運用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看,我的手里有7根很神奇的小棒,現(xiàn)在我這位魔術師要用。
這7根小棒拼出很多種美麗的圖案,想不想看?(閉上眼)。
出示用7根小棒拼成的“日”“房子”“甲”“梳子”“船”“樹”“米”
請欣賞:這是用7根小棒拼成的什么字?(日),你還認識什么,向大家介紹一下,張開想象的翅膀。
學生介紹。
2、師:有趣嗎?仔細看一下,每種圖形都用了幾根小棒,一起告訴我(7根)。
(課件)出示表。
圖形個數(shù)1234567。
小棒根數(shù)7。
邊出示邊說擺一個這樣的圖形要用7根小棒,擺2個要幾根?
生:14根。
師: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生:7+7=14。
師:那擺3個、4個、5個、6個、7個要多少根小棒,小朋友會算嗎?拿出表格,算一算、填一填。
3、交流。
師:可以了嗎?敗3個這樣的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生:21根。
師:告訴我們怎么算的?
生1:7+7+7=21(根)。
生2:14+7=21。
師:那敗4個、5個、6個、7個要多少根呢?
師:我很想知道你們是怎么算出來的?
生1:把7個7個加起來。
生2:42+7=49。
生3:35+21=49。
生4:21+28=49。
二、新授。
(一)編口訣。
1、為了方便大家的計算,我們今天一塊來編7的乘法口訣。(板書)。
2、大膽地猜一猜:7的'乘法口訣一共有幾句?口訣中一定有幾?
3、編口訣。
是不是這樣呢?我們趕緊來編口訣吧。從這些圖形中選出你喜歡的圖形,想一想是幾個7,對照表格,動腦筋編出口訣。師先編一句。
學生自由編。
4、交流口訣,并適時提問:你是根據(jù)什么編出口訣的?這句口訣告訴我們。
什么意思?
5、讀一讀。
(二)找規(guī)律。
2、覺得哪句口訣好記?
3、用好記的口訣幫助記憶難記的口訣。
(三)背口訣。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背。
2、對口令。
三、練習。
1、對號入座。
2、火眼金睛。
3、與小動物學習,根據(jù)口訣說兩個乘法算式。
4、七巧板。
5、七言詩。
6、舉生活中的例子。(一個星期七天、七星瓢蟲)。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三
數(shù)學。
學習的基礎,牢記乘法口訣很重要。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乘法口訣童謠,歡迎閱讀!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缽芝蘭客廳邊。
一缽芝蘭客廳邊,
一日惡水一日鮮。
好個新哺同公媽,
孬的新哺同厝邊。
一缽芝蘭客廳中,
一日惡水一日紅。
好個新哺同兒婿,
孬個新哺同別人。
蕩窩花,
開黃黃,
愛好灶下著鋪磚。
昨夜阿兄娶阿嫂,
的禾鼓守送入門。
蕩窩花,
開紅紅,
愛好灶下著鋪枋。
昨夜阿兄娶阿嫂,
的禾鼓守送入房。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四
乘法口訣表學習攻略包括九九乘法口訣表打印趣圖、九九乘法口訣表兒歌、九九乘法口訣表學習方法、九九乘法口訣表的由來、九九乘法口訣表練習題等一系列幫助學習九九乘法口訣表的內(nèi)容,請看乘法口訣表的由來。
《九九乘法歌訣》,又常稱為“小九九”。
現(xiàn)在學生學的“小九九”口訣,是從“一一得一”開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卻是倒過來,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
因為口訣開頭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就把它簡稱為“九九”。
大約到13、14世紀的時候才倒過來像現(xiàn)在這樣“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
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zhàn)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jīng)開始流行了。
現(xiàn)在人們一般把那些有心計、會算計、善謀劃的人形容為心里有“小九九”。
九九表,又稱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中的基本計算規(guī)則,沿用到今日,已有兩千多年。
現(xiàn)在小學初年級學生、一些學齡兒童都會背誦。
不過歐洲直到十三世紀初不知道這種簡單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國的希臘和巴比倫,也有發(fā)明的乘法表,不過比起九九表繁復些。
巴比倫發(fā)明的希臘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項,而且不夠完全。
由于在十三世紀之前他們計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夠除一個大數(shù)的人,會被人視若數(shù)學專家。
十三世紀之初,東方的計算方法,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歐洲人發(fā)現(xiàn)了他的方便之處,所以學習這個新方法。
當時,用新法乘兩個數(shù)這類題目,是當時大學的教材。
九九乘法表的記憶技巧。
小學二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材中,表內(nèi)乘除法是全冊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大都按順序背熟練有余,但隨意抽背就疙疙瘩瘩了。
也曾經(jīng)有家長提到該如何幫助孩子背口訣?乘法口訣不是背的,是用的,也就是說光死記硬背并不能使孩子爛熟于心,而要通過真實的用才能印象深刻、脫口而出。
那么在孩子初學之時,該如何幫助他們盡量快而準確地記憶口訣呢,以下是九九乘法表的記憶技巧。
一、按順序背誦必不可少。
這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應該不是難點。
中國人學乘法可謂是獨具優(yōu)勢,由于發(fā)音簡單,因而瑯瑯上口,對于文化程度欠缺的老年人尚能運用自如,更何況我們這一代見多識廣的小學生呢。
二、理解口訣的意義。
在學習了乘法的意義之后,相信學生們對口訣的意義應該能有較好的理解,對于判斷結果的大致范圍會有一定的幫助。
例如6×8,表示6個8或8個6連加,那么當學生背不出口訣時,可通過加法算出結果,或者通過它的意義估計出積的結果大約在50左右,繼而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結果,朝這個范圍思考口訣。
三、推算出口訣的結果。
當學生能按順序熟背口訣后,必然會有若干自己比較熟悉的口訣,例如: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將這些口訣作為參照物,可運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與之相鄰的乘法口訣,比如:8×9的結果想不出,則可思考“9個9減去一個9”,也就是“81-9=72”,當然得出結論后不能寫上72就算了,還應把“8×9”的口訣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經(jīng)歷幾次這樣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這句也將成為銘記于心的口訣了。
這樣以點帶面,從若干口訣輻射到所以口訣,效果應該會比較明顯。
四、找尋積的特點。
我們還可通過積與因數(shù)的一些特點來幫助學生記憶或判斷結果的`正誤。
例如:1的口訣完全不需要過多的記憶,積與另一個因數(shù)相同;2的口訣結果都是雙數(shù),也就是學生常說的“2、4、6、8、10”;5的口訣末尾不是“5”就是“0”,看另一個因數(shù),是雙數(shù)則積的末尾是0,是單數(shù)積的末尾就是5。
再有就是根據(jù)兩個因數(shù)來判斷積的奇偶性,“雙數(shù)×雙數(shù)”積是雙數(shù),“雙數(shù)×單數(shù)”積是雙數(shù),“單數(shù)×單數(shù)”積是單數(shù)。
當然這一判斷方法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無疑有些難度,適合思維拓展題,若僅僅是為了判斷積的正確與否,也許孩子們并不愿意用。
五、在游戲中熟練。
我想這應該是該年齡段的學生樂于接受的一種記憶方式,因為純粹的背顯得很枯燥,多背一些孩子就會由于興趣的降低而思維混亂、錯誤百出,老師可以在課堂中運用“補口訣比賽”或通過一些網(wǎng)絡小游戲來幫助學生提高興趣。
在家里學生也可下載一些類似的網(wǎng)絡游戲或與家長玩“算24點”的游戲增加口訣的運用機會,孩子們會很快發(fā)現(xiàn)口訣記憶并不那么困難。
六、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正所謂數(shù)學源自生活,運用于生活,乘法口訣的運用滲透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想更熟練的掌握,課堂是有局限性的。
當我們讓孩子感受到它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價值,這點需要家長配合,利用一切與之有關的機會讓孩子運用乘法口訣計算結果,相信孩子們會樂意把他們所學知識在家長面前展露,體驗自己學習的價值是極其快樂的,這會激勵他們學得更多。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五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5~86頁例題及想想組做。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能熟練地用6的口訣進行計算,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綜合、概括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復習。
1、口算:
老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直接報得數(shù),并指名說說你用了哪句口訣?
2、列式計算:1個5??????3個4相加??????5的2倍。
3、導入??新課: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
板書課題:。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圖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讓學生自己填寫。
坐的次數(shù)?1?2?3?4?5?6?。
人數(shù)?6?12?????。
(3)一次可以坐6人,是幾個6?怎樣列出稱法算式?你能說一句口訣嗎?
根據(jù)提問依次板書:
1個6???6×1=6????一六得六。
提問:“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6和1乘,積是6)。
(4)2次可以坐12人,是幾個6?用乘法算怎樣列式?請你們編出一句口訣。
根據(jù)提問依次板書:
2個6???6×2=12??二六十二。
(5)3個6、4個6、5個6、6個6相加,各是怎樣列乘法算式?可以編怎樣的口訣呢?請學生按次序?qū)懸坏浪闶?,編一句口訣,把85頁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訣填完整。
(6)讓學生說出每道算式和相應的每句口訣,老師依次板書算式和口訣。并指名說出每句口訣表示的意思。
(7)引導學生比較。
(8)請學生把口訣齊讀一編。
再請大家邊輕聲讀邊試著背背看。
a、師生對口令,開火車說口訣。
b、請學生齊背口訣,再指名背口訣。
2、教學“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2×6=()???5×6=??1×6=。
3×6=????4×6=。
(2)口算出結果,并說說各用哪一句口訣?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應用,能很快地算出6和幾乘積是多少,我們根據(jù)一句口訣可以算出兩道算式。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你能背出嗎?
(2)師生對口令背出1~。
2、完成“想想做做”2。
(1)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還有幾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3。
8題口算,要求學生在1分鐘內(nèi)完成,力求都算對,集體交流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給予表揚。
4、完成“想想做做”4。
(1)要求學生多讀幾遍題后,再列式計算。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題圖,提問:求鴨子有多少只需要知道什么條件?(鴨有多少只)。
從圖中去數(shù)一數(shù)。
(2)獨立列式、口算、集體訂正,指名說說你為什么用乘法算?
四、作業(yè)?:
1、背。
六十八?????六得六????六三十六????二十二。
四六(???)????六三十。
3、寫出乘法算式,并算出得數(shù)。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六
1.在情境中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義,編制7的乘法口訣。
2.在活動中引導學生熟記7的乘法口訣,會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經(jīng)歷編制口訣的過程,感悟口訣編制方法,掌握7的乘法口訣并熟記。
【教學難點】:熟記7的乘法口訣,應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你知道一個星期有幾天嗎?兩個星期呢?三個星期呢?六個星期呢?你知道有什么簡便算法嗎?如果學習7的乘法口訣后就能很快解決這些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7的乘法口訣。
2、提出學習目標:同學們想一想,7的乘法口訣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研究?
出示學習目標:
(2)熟記7的乘法口訣,會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nèi)個人展示。
根據(jù)表格,學生獨立學習,把表格內(nèi)的算式填寫完整,并編出7的乘法口訣。請在書上試著填一填,完成后在小組里說一說。(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全班展示(以小組為單位)。
交流匯報,根據(jù)學生匯報,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口訣。
師:你編出哪些乘法口訣,能解決哪些乘法算式呢?你想說那句就說那句?
a、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引導記憶。
預設:
生:乘號左邊的因數(shù)是1~7,從小到大,乘號右邊的因數(shù)都是7,積也是從小到大。
師:你的發(fā)現(xiàn)很重要,當一個因數(shù)變化,另一個因數(shù)不變時,積也會隨著變化,它變大,積也會變大,它變小,積也會變小(手指因數(shù)和積)。
師:在背口訣時,感覺哪句最好記,哪句難記一些?
學生各抒己見,并說出理由。例如: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比較好記。難記的可以利用前一句或者后一句口訣幫助記憶。
b、利用規(guī)律,有效記憶。
請學生集體背一背7的乘法口訣。然后進行師生對口令的游戲。
三、拓展延伸知識。
(1)請快速口算并說出它的口訣。
5×7=?7×3=?7×4=?7×6=。
7×7=?7×2=?1×7=?4×7=。
(2)看圖列式???。
(3)判斷下面各題(用手勢)。
(4)每天上7節(jié)課,一周5天上幾節(jié)課?
爸爸到北京去了3個星期,去了多少天?
一個人一天要喝6杯水,一個星期要喝多少水?
(5)你能用7的乘法口訣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嗎?
四、總結完善認知: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七
1、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經(jīng)歷2、3、4和1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理解這些口訣的意義和結構,初步掌握乘法口訣的編寫方法,記憶這些乘法口訣,并會用它們來計算有關的乘法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重點:乘法口訣的含義,熟記乘法口訣,應用乘法口訣計算有關乘法。
難點:乘法口訣的結構,相鄰口訣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7-9頁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教師啟發(fā)性談話: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乘法,下面有幾道乘法算式,誰能讀一讀乘法算式,并說一說各表示什么意思.
2×3讀作(?。┏艘裕ā。?,表示( )個(?。┫嗉?;
3×4讀作(?。┏艘裕ā。?,表示( )個(?。┫嗉樱?BR> 4×5讀作(?。┏艘裕ā。?,表示(?。﹤€(?。┫嗉?;
6×7讀作(?。┏艘裕ā。硎荆ā。﹤€(?。┫嗉?
你們已經(jīng)知道這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能不能算出得數(shù)。指名學生嘗試,并請知道答案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算得這么快。(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
談話:乘法口訣是我國的一大發(fā)明,運用了乘法口訣計算乘法就能把乘法算得很快,小朋友,你們想學會乘法口訣嗎?今天我們就到兒童樂園去學習2、3、4的乘法口訣吧!(板書課題)。
二、深入探究。
多媒體演示蹺蹺板畫面。
(1)提問: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些什么?(明確:1個蹺蹺板上坐2個人,2個蹺蹺板上坐4個人)。
指著1×2=2說:為了方便計算,人們就編出了口訣“一二得二”,它就表示1個2是2。指名說說“一二得二”的意思。
指著2×1=2說:2乘1等于2也表示1個2等于2,所以我們也能用口訣“一二得二”來計算。
(3)提問:2個蹺蹺板上坐4個人,2個2是4我們可以怎樣列算式?
板書:2×2=4誰能編一句口訣?根據(jù)回答板書:二二得四。
追問:“二二得四”表示什么意思?
(4)教師敘述:小朋友,剛才我們編了口訣一二得二、二二得四,這兩句就是2的乘法口訣。乘法口訣中的前兩個數(shù)表示兩個乘數(shù),口訣的后半部分是積。
談話:離開了蹺蹺板,我們再到秋千架那里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蕩秋千畫面。
你能仿照剛才的蹺蹺板列出一些乘法算式嗎?(學生自由發(fā)言,并板書相應算式1×3=32×3=63×3=9,如果有寫出3×1=3×2=的寫在旁邊)。
(2)你能根據(jù)(前三個)算式編出口訣嗎?學生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分別說說這三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
(3)想一想:3×1=3×2=用什么口訣算?
強調(diào):3×1和1×3都用“一三得三”這句口訣計算,3×2和2×3都用“二三得六”這句口訣計算。
談話:小朋友學得真不錯,咱們繼續(xù)往前看看吧!
課件出示小火車畫面。
(1)提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呢?那小火車上到底有多少人?我們來畫張表算一算。
車廂的個數(shù)1234。
人數(shù)481216。
(2)看表讓學生交流:你會列什么乘法算式?會說什么口訣?
討論交流得出:
1×4=4一四得四。
2×4=8二四得八。
3×4=12三四十二。
4×4=16四四十六。
小結:4的乘法口訣由四句,積是十幾時中間的“得”字就可以去掉。
2,3,4的乘法口訣編完了,誰能告訴大家,1乘以1得幾呢?怎樣編出口訣呢?讓學生自己填寫1×1=□,并編出口訣“一一得一”
教師板書:1×1=1,一一得一。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師讀題,明確要求:(1)看算式擺小棒(2)把算式填寫完整(3)把口訣填完整。
集體完成第1小題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后2小題。
集體交流反饋。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互相檢查。
3、想想做做第4題。
游戲:幫小青蛙找家。
學生先獨立連線,然后用課件演示交流答案。
4、想想做做第3題。
四、全課總結。
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能回家吧今天學到的口訣背給爸爸媽媽聽嗎?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八
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搞清運算符號。
此游戲是針對二年級學生的,需要在老師的動作指導下完成游戲,并達到游戲的目的:乘法口訣。
5分鐘左右。
中級適合年級:二年級。
本游戲適用于二年級學生學習“乘法口訣”時的課尾,作為對乘法口訣的鞏固及延伸。
全班游戲準備:
記錄紙。
游戲一。
師: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玩一個“花樣接龍”的游戲。先請大家看以下幾組題目,請你們算一算,再想一想這些題目有什么特點。(出示題目)。
學生計算、找特點。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前一個算式的得數(shù)是后一個算式的第一個數(shù),而后一個算式的得數(shù)又是前一個算式的第一個數(shù);前一個算式是乘法,后一個算式有加有減。
師:我們要做的游戲就是請大家根據(jù)老師出示的乘法算式,計算得數(shù),再用上這個得數(shù)編寫一道算式,使得數(shù)等于乘法算式的第一個數(shù)。比一比,誰的反應最快。
教師出示5的乘法算式,學生計算并編題。反饋,展示不同的答案。游戲二。
師:大家的反應都非??欤F(xiàn)在老師要增加一點難度,先請看下面這道題(出示例題),想一想是怎么接的。
學生觀察得出:前一個算式的得數(shù)還是后一個算式的第一個數(shù),但第二個算式的得數(shù)是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shù)的和。
教師出示5的乘法算式,學生計算并編題。
乘法口訣: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的基本計算規(guī)則,沿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九九表也是小學算術的基本功。
古時的乘法口訣,是自上而下,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至“一一如一”止,與現(xiàn)在使用的順序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訣開始的兩個字“九九”作為此口訣的名稱,又稱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
學生練習一段時間后,編題能力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得到加強,計算正確率也大大提高。教師還可以通過改變接龍的方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同時他可以來用四人小組合作互相當小老師,一人出題,其他人驗答等不同的組象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樂于算、樂于練。
“當學生學了6、7、8、9的乘法口訣后,也可以采用本游成的形式進一步練習。
乘法口訣對于剛了解乘法的同學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不能一味的死記硬背來了解口訣,要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們對數(shù)學的興趣。更多有關乘法計算的口算題,可以關注下方公眾號,加法口訣來獲得。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九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7-9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2、3、4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理解口訣的意義的結構,初步掌握乘法口訣的編寫方法,記憶口訣,并會用它們計算乘法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理解口訣的意義和編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鋪引。
出示一組算式:
4+4=88+4=1212+4=164+4+4+4。
談話導入,你們想學習更簡便的方法嗎?
二、探究。
1、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一個蹺蹺板坐2人,1個2是?你會列乘法算式嗎?
兩個蹺蹺板坐?人,2個2是?你會列乘法算式嗎?
1×2=2編一句口訣:一二得二。
2×2=2呢?二二得四。
小組交流。
想一想:2×1=2用哪句口訣?
指導學生看書,談話,列出算式。
1×=32×3=63×3=9。
引導學生說出口訣: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做想一想。
指導學生看書,分組討論,自己編寫出乘法口訣。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一得一。
三、訓練。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做,教師講解。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做完后互查。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動手操作,練習。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談話,學生做,教師講解。
四、作業(yè)。第9頁2題。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二十
1.引導學生們通過直觀的實物圖和乘法的含義,編出.
2.在編口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們找出的規(guī)律,初步熟記,會用乘法口訣正確求積.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類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們的興趣.
用正確求積.
復習導入??。
1.復習1~5的乘法口訣,同桌同學互相提問回答1~5的乘法口訣.
2.看卡片口算,直接說得數(shù)。
2×5=?2×2=5×1=3×4=。
1×5=?5×3=2×4=5×4=。
新授。
1.談話導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了2~5的乘法口訣,下面應該幾的乘法口訣了?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2.出示p33準備題。
(1)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每次加6,把得數(shù)填在空格里.
6
(3)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強化每個格是幾個6,并板書:1個6、2個6、3個6、4個6、5個6、6個6.
3.探究發(fā)現(xiàn)。
(1)口訣:“一六得六”(以教師指導為主)。
教師出示一只蟬的實物圖(也可以將實物圖做成簡單的多媒體課件),問:你們看見了什么?(指導學生根據(jù)圖意說出:這是一只蟬,每只蟬有6條腿.)。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說出:1只蟬有6條腿,也就是1個6,可以列一個乘法算式表示:6×1=6,根據(jù)這個乘法算式可以編出一句乘法口訣:一六得六.
教師板書:???6×1=6???一六得六。
(2)口訣:“二六十二”(以教師指導為主)。
教師再出示一只蟬的實物圖,問:現(xiàn)在有幾只蟬,是幾個幾?(現(xiàn)在有2只蟬,是2個6.)。
問:2個6是多少呢?誰能根據(jù)這個圖列出一個乘法算式,并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教師板書:???6×2=12???二六十二)。
(3)口訣:“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學生自主探索)。
第三、四、五、六句乘法口訣,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理解題意,運用知識的遷移類推,學生獨立編寫并填書.
教師再依次出示四只蟬的實物圖,引導學生根據(jù)圖意寫出乘法算式,從準備題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數(shù),編出相應的口訣.
(4)問:看一看這六個算式和六句乘法口訣,它們有什么特點?
(共有6句.每句口訣的前半句都表示幾個6,后半句都表示得數(shù).
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shù)間相差6.)。
(1)教師給出一定得時間,要求學生們在此時間范圍內(nèi)熟讀口訣,自己試背口訣.
(2)指名背,兩人互相背.
(3)開火車(找出一組學生,順次回答問題),師生對口令(師問生答或生問師答),沒回答問題的學生擊掌判斷正誤(回答正確,擊掌;回答錯誤,立即舉手糾正.).
鞏固練習。
1.完成p33、做一做、1。
教師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擺了一個六邊形,要求學生也用小棒動手擺1個六邊形.
提問:
(1)你擺的六邊形用了幾根小棒?(6根)。
學生口答:教師逐一板書:6×1=6,6×2=12,6×3=18,6×5=30,6×6=36.
你為什么能很快說出它的得數(shù)?(用得出來的)。
2.完成p33、做一做、2。
歸納質(zhì)疑。
師:通過今天的,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是幾的乘法口訣,就有幾句;比如說:2的乘法口訣就有兩句,3的乘法口訣就有三句,依此類推,一直到9的乘法口訣,肯定就有九句.是幾的乘法口訣,每相鄰的兩句乘法口訣的積就相差幾.)。
布置作業(yè)?(略)。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二十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編出6的乘法口訣,理解這些口訣,并能熟練地應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發(fā)展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呈現(xiàn)情境。
談話:今天我們要到兒童樂園里去玩一玩。(課件呈現(xiàn)兒童樂園的場景并定格在木馬轉盤上)。
2、提出問題。
(1)木馬轉盤一次可以坐幾個人?
(2)哪6位同學愿意在一起騎木馬?讓學生自由結合,組建6人小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幾個6人,共是多少人?
讓2個小組的學生走到教室前面來,大家看一看。
(4)3次可以坐幾個6人,是多少人?
再讓6人到前面來。
那么4次、5次、6次呢?不要再走到前面來,設想一下,各有多少人?
二、經(jīng)歷過程,自主探索。
1、自己嘗試。
2、出示表格: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自己嘗試計算、填表。
3、交流探討。
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班內(nèi)匯報:各組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
結合學生的匯報,組織探討:
(1)表格中填出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意思?(板書:1個6相加、2個6相加……6個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積是多少?怎樣知道的?讓每個學生都寫出6個乘法算式,寫好后相互檢查。
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
這些口訣,你們能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寫出來嗎?寫好后小組內(nèi)相互檢查。
(3)記口訣。
把口訣讀一讀。說說哪幾句容易記住,哪幾句難記?相互介紹自己記口訣的方法。
師生對口令記口訣。
口算:6×26×56×36×1。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以游戲過關的形式完成課本“想想做做”1-6的習題。
其中第1題要求學生把上下兩組算式進行對比,找到它們的聯(lián)系。
第2題采用同桌互動的形式過關:把口算卡片和算式放在一個袋子里,摸到算式說口訣,摸到口訣說算式。
第3、4題學生獨立作業(yè)后同桌互批。
第5、6題要求學生先整理信息,再獨立解答。
課前的思考1:
在5的乘法口決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已經(jīng)能夠根據(jù)舊經(jīng)驗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本課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進行自主學習,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展討論。我們不能僅僅著眼于6的乘法口訣的學習和掌握,而應該把重點放在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學習探究活動中,真正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在掌握知識、學習方法的同事產(chǎn)生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課前思考2:
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些編寫乘法口訣的經(jīng)驗,在教學6的乘法口訣時,要鼓勵學生自主完成相關的求和計算、寫乘法算式和編乘法口訣的任務??梢钥紤]讓學生直接完成例題中的填空,再組織相應的交流。
6的乘法口訣有六句,而且有幾句比較難記。教學時可以先啟發(fā)學生說說自己打算怎樣記住這些口訣,讓學生在交流中選擇合適自己的記憶方法,并把自己記憶口訣的經(jīng)驗與他人分享。
課前思考3:
課后反思1:
這節(jié)課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自主性。學習6的乘法口訣,學生已經(jīng)歷了幾次編口訣的過程,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充分地讓學生觀察、想象、交流、嘗試。激活學生已有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活動,思考和交流中體驗學習過程。
本課6的乘法口訣的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據(jù)前面的經(jīng)驗,通過看圖、寫加法算式、寫乘法算式,自己將六句口訣總結出來,而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口訣與乘法、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老師熱情的評價也使他們信心十足,他們體驗了成功,感覺學習是快樂的!
課后反思2:。
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以后,學生對口訣存在對編口訣的方法幾口訣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因此在教學6的乘法口訣時,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讓學生自主填表、編口訣、尋找口訣的規(guī)律、然后記憶口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后,對6的乘法口訣掌握得比較牢固,也能運用得很好。
課后反思3:
1、創(chuàng)設騎木馬的情境,讓學生自由組建6人小組,為學生結合實際計算幾個6是多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調(diào)動了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激發(fā)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愿望。同時也便于學生體驗數(shù)學的現(xiàn)實意義。
2、通過讓學生自主嘗試,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并進行充分的探討交流,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為編6的乘法口訣作了充分準備。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編口訣、整理口訣、記口訣、用口訣,親身經(jīng)歷知識探索的全過程。這樣安排,學生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并掌握6的乘法口訣。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2的乘法口訣來源,能說出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
2、會編2的乘法口訣并熟記2的乘法口訣。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推理和概括能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成為父母的好幫手。
教學重點:
編口訣、記口訣、用口訣。
教學難點:
記口訣。
目標。
過程。
方法。
為導入新課作鋪墊。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感知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
通過觀察找到規(guī)律記憶口訣。
一、復習引新。
1、讀算式說出每個算式表示幾的幾倍。
2×52×42×72×32×1。
2×62×82×92×2。
2、引新。
觀察以上算式,說說這些乘法算式都和哪一個數(shù)有關?
二、新授。
1、情景引入“二三得六~二六十二的口訣”
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樣和2有關的東西。
出示筷子。
一雙筷子有幾支?
你和爸爸媽媽三個人吃飯,要拿幾支筷子,算式怎么列?
(學生回答,教師出示:2×3=6)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因為2的3倍是6,所以我們可以編一句乘法口訣來記住它二三得六。
吃午飯時,需要你幫小組同學拿筷子,你能行嗎?想一想一共要拿幾支筷子?算式怎么列?
小結:這些口訣中的'第一個數(shù)都是二,這個“二”表示一雙筷子有2支,口訣中的第二個數(shù)分別表示有幾雙筷子,口訣中的第三個數(shù)表示筷子的總支數(shù)。
如果老師和你一起吃飯要拿幾支筷子呢?你自己一個人吃飯呢?
2、找規(guī)律記口訣。
師:為了更好的記住這些口訣,我們來找找2的乘法口訣有什么規(guī)律?
小結:被乘數(shù)都是2,乘數(shù)一個比一個多1,積就一個比一個多2。
真棒!請根據(jù)你們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完成最后三句口訣:
二七()二八()二九()。
小結:雖然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2的乘法口訣,知道了它的特征及規(guī)律,但要算得對,算得快,還必須熟記乘法口訣。下面我們就根據(jù)這些特征來記口訣,看誰記得快。
4、記憶口訣。
全班讀,自由背,兩兩互背,師生對口令,請小老師上來與大家對口令,小組內(nèi)輪流做小老師對口令。5、用口訣。
2×52×42×72×32×1。
2×62×82×92×2。
(2)說出卡片上的數(shù)是2和幾相乘的積。
12184106216148。
(3)火眼金睛(看算式說得數(shù))。
2×52×42+32×72×32+9。
2×12×62×82+12×92+6。
2×22×10。
最后一題2×10沒有口訣你是怎樣算的?
(4)計算下題,怎樣算得快?
2+2+2+2+2+2+1=。
三、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讀算式說意義(幾的幾倍)。
點名回答。
板書。
2
出示:2×3=6。
各小組匯報。
出示:2×4=8。
2×5=10。
2×6=12。
小組交流。
出示:
2×2=4。
2×1=2。
小組討論。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二
本節(jié)課教師是在充分了解學生知識起點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傳統(tǒng)的教學要點,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扎實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變情境創(chuàng)設為直奔主題。
9地乘法口訣是乘法口訣教學的最后階段,學生已有了1-8的口訣的理解和編制經(jīng)驗,許多學生對9的乘法口訣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這里沒有必要故作“神秘“,開門見山,單刀直入課的中心,“今天我們要學習9的乘法口訣,猜猜9的乘法口訣有幾句?誰能來介紹幾句?”這樣課一開始就讓學生明白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自己來介紹9的口訣是哪幾句,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變教師的講解為學生探索和交流。
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訣的意義,背口訣,記口訣才會有方法。雖然在沒有教之前學生都知道9的乘法口訣是哪9句,但仍有部分學生沒有真正明白每句口訣所表示的意義,如果教師引著學生說意義則沒有這個必要,因此本節(jié)課中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表達口訣的意義。當學生把口訣編完以后,就提出如下要求:“這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算式或畫圖的方式把它的意思表示出來嗎?”學生討論交流畫圖,還大膽地上臺展示和交流。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多種感觀參與學習活動,不但掌握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學以致用。
三、變機械記憶為有意義學習。
記住9的乘法口訣是多年來9的乘法口訣教學課永遠不變的主題。但如何指導學生記住口訣呢?本節(jié)課讓學生理解了9的乘法口訣每一句的意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尋找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欣喜的是我的學生都能發(fā)現(xiàn)各條規(guī)律,如相鄰的每兩個積都相差9;積的個位上的數(shù)字和十位上的數(shù)字相加為9;除第一句外,其他上下兩句十位上的數(shù)字和個位上的數(shù)字相反……,在學生說了很多規(guī)律后,我引導學生理解另一條規(guī)律:幾個9就比幾十少幾。這樣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概括的能力,另一方面為記憶9的乘法口訣作鋪墊。
由于在尋找9的乘法口訣規(guī)律這里花了很多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表達,以致沒有時間鞏固練習,引導學生有效地探究和進行適當?shù)木毩曔@并不矛盾,但是兩者都需要時間,在探究這里舍得花時間,練習的時間就相對少了;探究如果不花時間那么探究只是走過場,沒有真正落實到位,這兩者該如何整合呢?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三
1、將5小時分成30個10分鐘。告訴孩子,他每天將有10分鐘固定記憶乘法口訣的時間,10分鐘后可以只有安排學習時間或者玩耍。30個10分鐘=30天。
2、讓孩子準備好本子和筆,還有口訣表。注意,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準備,畢竟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3、你應該已經(jīng)猜到要干什么了,不錯就是讓孩子抄寫乘法口訣表。每天抄寫1次,記住只是1次,千萬不要貪多,否則會適得其反。
5、核心點:要求孩子在抄寫時一定要將抄寫的那一句讀出聲音來,必須讀出聲音來,不然效果不明顯喲。一定要記住這個點。也就是邊寫邊讀的方式進行。好了,1個月下來,口訣表記憶問題就可以輕松搞定。溫馨提示,可以持續(xù)時間更久一點。
6、只要孩子記憶力夠好,按照這個方法,基本上1個星期左右就能把口訣表記住了!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四
教學目標:
1、熟記5的乘法口訣,并能運用口訣熟練地進行計算;
2、經(jīng)歷歸納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5的乘法口訣的來歷,并能理解每句口訣的含義;
3、通過找規(guī)律、歸納口訣,培養(yǎng)學生探索新知、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歸納出5的乘法口訣,并能運用。
教學過程:
課前鋪墊:
同位兩人玩拍手游戲。
引導:我們?nèi)巳硕加幸浑p小巧手,我們的小手不僅能寫會畫,還能幫我們解決一些數(shù)學問題。
一、學習新課。
1、總結算式。
師(伸出一只手),問:“我們的每只手上都有幾個手指頭呀?”
生:有5個。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這是幾個5?
生:1個5。
師:1個5用我們剛剛學習的乘法該怎么計算呢?
生:1乘5等于5。5乘1等于5。
課件出示:1×5=55×1=5。
師:真棒,那我再伸出一只手?,F(xiàn)在有幾個5呢?
生:2個5。
師:怎么計算呢?
生:2乘5等于10。5乘2等于10。
課手出示2×5=105×2=10。
師:如果我再加一只手呢?誰來幫幫老師。(指名學生上講臺配合)。
師:那么現(xiàn)在是幾個5了?
生:3個5。
師:怎么計算?
生:3乘5等于15。5乘3等于15。
課件出示3×5=155×3=15。
師:如果我再加一只手呢?有多少個手指頭呢?
生:15加5等于20。
師:現(xiàn)在是幾個5了?
生:4個5。
師:怎么計算?
生:4乘5等于20。5乘4等于20。
課件出示4×5=205×4=20。
師:如果我再加一只手呢?(再找一名學生上臺配合)多少個手指?
生:20加5等25。
師:現(xiàn)在是幾個5了?
生:5個5。
師:怎么計算?
生:5乘5等于25。
課件出示5×5=25。
師:為什么這次只列了一個算式?
生:因為5乘5,交換位置還是5乘5,所以只寫一個。
師:你說得真好。那么你讀的也一樣好嗎?請你讀一讀這些算式。
學生讀算式。
2、總結口訣。
師:同學們你們表現(xiàn)的這么好。我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吧!
有一個外國小學生來中國。他們看見中國的學生們正在做乘法題,于是就想和中國小朋友比一比誰做題做得快。可是外國小學生才做了一半中國小朋友就做完了。他不服氣,于是又找了一個中國小朋友比賽,誰知道還是只做了一半中國小朋友就又做完了。他很奇怪就問:“為什么你們做得這么快呢?”中國小朋友說:“因為我們有一樣法寶。”
同學們你們想看看他的法寶嗎?
生:想。
師:這樣法寶呀,其實就是————乘法口訣(教師板書)。
師:(指1×5=55×1=5)就像這兩個算式,因數(shù)是————。
生:1和5。
請你讀一讀這句口訣。
生:2,因為2小于5,小的放在前面。
師:(板書二五)得數(shù)是10,我們就寫上一十。(教師板書一十)。
師:這句口訣對應著哪兩個算式呢?
生:2×5=10,5×2=10。
師:后面的這幾個算式,你自己來總結出它們的乘法口訣好嗎?
學生自己總結,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
提醒注意五五二十五,不要寫成了五五二五。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五
媽媽叫我背乘法口訣,我讀了10次之后,就開始試背,沒有背出來,然后又讀,讀了之后又背,還是沒有背出來。第二天早上,媽媽把我叫起床,讀了好多遍,又背了4——5次,然后,我覺得我背得差不多了,就努力去背,結果終于背出來了。媽媽叫我明天再讀,今天已經(jīng)讀完了,明天再鞏固一下,多讀幾次,就不會忘記了。
總結經(jīng)驗,背書需要熟讀,只要努力去做,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六
記得上三年級的時候,我最怕的不是背誦英語單詞,也不是背誦課文,而是怕背乘法口訣表。從小,我對數(shù)字的反應特別遲鈍,對數(shù)學也不怎么感興趣。在我看來,乘法口訣表又多又難,一連串的阿拉伯數(shù)字就像故意捉弄我似的,怎么背也背不熟,尤其是9的口訣,數(shù)字之間相差那么大,不管我怎么讀,總是背不出來。不過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今非昔比了,不但會背乘法口訣表了,而且對數(shù)學的興趣也越來越大了。這靠的不是以勤補拙,而是緣于一次有趣的“小魔術”。
事情是這樣的,爸爸見我已經(jīng)三年級了還不會背乘法口訣表,心里非常著急。他們怕我因為不會背乘法口訣表而拉下數(shù)學成績,就一天到晚逼我背乘法口訣表??墒遣还芪以鯓幼x,怎樣記,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背了后一句忘記前一句。爸爸看到我這個樣子更加著急了,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當了多年語文教師的爸爸開始鉆研起乘法口訣表,準備給女兒找一個速記乘法口訣表的辦法。爸爸一鉆研,發(fā)現(xiàn)可還真不少。例如九的乘法口訣,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從九的口訣里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句口訣的積相加都是九,每一句口訣里的第一個因數(shù)都比十位上的積大一。就拿五九四十五來說吧!它們的積四加五等于九,第一個因數(shù)五比十位上的積四大一。這個發(fā)現(xiàn),給了爸爸一個啟示。爸爸根據(jù)這個道理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副“撲克牌乘法口訣表”。爸爸先從掛歷紙上剪下十個小方塊,然后在掛歷紙同一方向的的兩面分別寫上相鄰的兩個數(shù)字,例如2和3,3和4……爸爸就用這副特殊的撲克牌給我變了一個小魔術,讓我隨便挑一張卡片,他馬上說出口訣。不管我怎么挑,爸爸總能一下子把答案說對。我驚奇萬分,纏著爸爸告訴我秘訣。爸爸把他的方法告訴了我,我一試,嘿,還真靈。在爸爸的幫助下,我把乘法口訣表背得滾瓜爛熟。爸爸的辦法不但好記,還給我增添了許多樂趣。我還把這種方法推薦給同學們,作為課間游戲的內(nèi)容。
從那以后,我對數(shù)學越來越感興趣了。我想,要學好數(shù)學,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還應該多找竅門,多找樂趣。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七
我剛開始不會背乘法口訣,后來爸爸教著我才會,我已開始很沒信心,后來我就慢慢的就有信心,我就背得很流暢,我就能一個接著背,我一次比一次快,爸爸媽媽聽了說優(yōu)a,我聽到了這句話,我非常高興,很快我就能背著很熟了,爸爸媽媽又夸獎我呢!我心里很高興。
加油加油我是最棒的。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八
1、教給學生編乘法口訣的方法。我們不應該把現(xiàn)成的乘法口訣一句一句呈現(xiàn)給學生,而是在開始學習口訣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口訣的前兩個數(shù)就是兩個乘數(shù)而且小的數(shù)在前,積是兩位數(shù)就把“得”去掉,讓學生自己參與到編乘法口訣的活動中親身體驗編口訣的方法,了解乘法口訣的意義,同時初學口訣時還以將每一句對照相應的圖,再說說每句口訣所表示的意思,把乘法口訣和乘法的含義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有意義的掌握背誦口訣。
2、通過探索規(guī)律進行記憶。學生在找規(guī)律的過程中逐步感受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更能靈活地記憶乘法口訣。如:記住了三六十八,四六多少可以怎么想?二六多少可以怎么想?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讓孩子理解前后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
3、通過對比記憶。有些易,容易混淆的口訣,可以直接對比著列出來,讓學生辨別記憶。如:四六二十四和六七四十二,再如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和四九三十六等等。
4、利用故事記憶。故事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喜聞樂見的,有些口訣比較特殊,我們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來幫助學記憶,如:唐僧師徒在取經(jīng)的過程中歷盡了九九八十一難,孫悟空有八九七十二變,而豬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變,遇到妖怪,孫悟空不管三七二十一,掄起金箍棒就打?!?的乘法口訣”還可以用“手指記憶法”來幫助我們記憶?!笆种赣洃浄ā保綌傠p手,在記憶“一九得九”這句口訣時,彎曲左手小拇指,在彎曲的手指右側還有9根手指,這個“9”就代表積個位是9;在記憶“二九十八”時,彎曲左手無名指,彎曲的手指左側,有一跟指頭,這個“1”代表積十位上的數(shù)字1,彎曲手指右側,還有8根手指,這個“8”代表積中個位上的數(shù)字8,也就是“二九十八”,以此類推。從左往右數(shù),第幾個手指彎曲表示幾九的幾,彎曲手指的左邊表示積的十位上的數(shù)字,右邊表示積的個位上的數(shù)字。學生既感興趣而且又記得牢。
5、強化記憶。當學生乘法口訣編出以后,把算式中的乘積擦掉,口訣后半句也擦掉,再讓學生說說口訣。還以可以讓學生找出較難記的口訣,要求學生把每句口訣多讀兩遍。再依次出示所有口訣進行整體記憶。
同時,在學習口訣過程中,對于較有難度的7、8、9的乘法口訣,可讓學生提前預習讀讀背背,分散難點。在編出乘法口訣后,要把記憶口訣和應用口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用”中“記”,在“記”中“用”,要求學生看著算式說口訣,看口訣說相關的四個算式,把算式與口訣聯(lián)系在一起反復練習,相信一定能把乘法口訣記熟。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九
比如,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直背到一九得九,接著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是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類推,接下來,依次是四四十六的豎列、五五二十五的豎列、六六三十六的、七七四十九的、八八六十四的、最后九九八十一的。這種方法有個規(guī)律,幾的豎列,就逐漸增加幾,可以按此規(guī)律幫助記憶。
2、橫著背。
比如第一橫行,就一句一一得一;第二橫行兩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往下類推,第幾行就幾句,最后九句,從一九得九到九九八十一。這種方法也有個規(guī)律,第幾行,后一句就比前一句增加幾。
3、拐彎背。
比如,首先背一二得二,此時接著背二二得四,這時拐彎向下背二三得六、二四得八、一直到二九十八;然后回到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再拐彎往下三四一十二,一直到三九二十七;如此類推,回到一四得四接著拐彎。這樣背的一個特點是,從一到九的口訣都有九句,幾的口訣就逐漸增加幾。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
教材說明:本課題選取于蘇教版第三冊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在這一單元中,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1-4的乘法口訣,積累了編制乘法口訣的部分經(jīng)驗,這為新課學習奠定了基礎。
設計理念:課前先復習1-4的乘法口訣,熟悉口訣的排列規(guī)律;然后通過組織數(shù)手指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在該活動中逐步編出5的乘法口訣;最后通過相關練習鞏固強化。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能理解每一句口訣的意義;
2、能夠熟練應用它們進行口算,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數(shù)感。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理解每一句口訣的含義。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二、探索新知。
1、師伸出一只手,說:你們知道有幾個手指嗎?
生答:5個。
師:你知道這是幾個5嗎,你能寫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嗎?
生:1個5,乘法算式是:1×5=5或5×1=5。
師:你能根據(jù)這兩個算式編出一句口訣嗎?
指名學生匯報。隨學生的回答板書:1個51×5=5或5×1=5一五得五。
2、師伸出兩只手,說:你們知道是幾個幾嗎?能寫出乘法算式嗎?
指名匯報,2個52×5=10或5×2=10。
3、編制口訣“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學生活動,教師穿插指導。
4個54×5=20或5×4=20四五二十。
4、師生合作學習。
師伸出一只手,隨機找兩位學生各伸出雙手,讓其他學生數(shù)出一共有幾個5?
三、鞏固強化,熟練應用。
1、讀背口訣,集體背、指名背、分組背、男女生接替背。
3、歸納整理:前后兩句相差5,積的個位是5或者0;一五得五最容易記,五五二十五最難記。
4、完成教材第13頁“想一想”。
5、完成14頁“想想做做”第1、4題,看算式,說口訣。
6、同桌合作背口訣,一人背前半句,另一人背后半句。
7、聯(lián)系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完成14頁“想想做做”第5、6題。
四、全課總結,匯報所學。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成功的突破了教材的設定,通過組織數(shù)手指等系列活動展開教學,既直觀生動,又能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課堂氛圍輕松活躍,教學效果不錯。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一
做完暑假作業(yè),總算松了一口氣!吃過午飯媽媽提示我,你是否可以學著背誦乘法口訣表啊!
我驚奇地問:媽媽,乘法口訣表是什么呀?媽媽笑了笑告訴我:乘法口訣表,是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古代人發(fā)明的`,距今已經(jīng)有三千年的歷史了,我國人發(fā)明的乘法口訣表是最簡練,也是最經(jīng)典和全面的,被全世界人所使用。在數(shù)學運算中有著重要的意義?,F(xiàn)在背誦乘法口訣表已經(jīng)列為小學的基本功課了。
所以人人都得會。聽了媽媽的話,我這才明白了一些,我就找來爸爸從網(wǎng)上給我下載了乘法口訣表,并且打印出來。我第一次看到:1*1=11*2=22*2=4……9*9=81。真漂亮,像個樓梯。爸爸告訴我:一一得一,就是一個一相加等于一;一二得二,就是一個二相加等于二或者兩個一相加等于二;二二得四,就是兩個二相加等于四;...九個九相加等于八十一。爸爸讓我橫著背誦。于是我就一邊念一邊想一邊用手比劃著,不知不覺的就背會了一到五。我非常高興,我一定要在上學前全部背會!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二
1、借助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編制7的乘法口訣,初步記住7的乘法口訣,能運用7的乘法口訣進行有關表內(nèi)乘法計算,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2、經(jīng)歷編制乘法口訣的過程,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態(tài)度,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經(jīng)過合作、交流、探討編出7的乘法口訣。
運用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看,我的手里有7根很神奇的小棒,現(xiàn)在我這位魔術師要用。
這7根小棒拼出很多種美麗的圖案,想不想看?(閉上眼)。
出示用7根小棒拼成的“日”“房子”“甲”“梳子”“船”“樹”“米”
請欣賞:這是用7根小棒拼成的什么字?(日),你還認識什么,向大家介紹一下,張開想象的翅膀。
學生介紹。
2、師:有趣嗎?仔細看一下,每種圖形都用了幾根小棒,一起告訴我(7根)。
(課件)出示表。
圖形個數(shù)1234567。
小棒根數(shù)7。
邊出示邊說擺一個這樣的圖形要用7根小棒,擺2個要幾根?
生:14根。
師: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生:7+7=14。
師:那擺3個、4個、5個、6個、7個要多少根小棒,小朋友會算嗎?拿出表格,算一算、填一填。
3、交流。
師:可以了嗎?敗3個這樣的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生:21根。
師:告訴我們怎么算的?
生1:7+7+7=21(根)。
生2:14+7=21。
師:那敗4個、5個、6個、7個要多少根呢?
師:我很想知道你們是怎么算出來的?
生1:把7個7個加起來。
生2:42+7=49。
生3:35+21=49。
生4:21+28=49。
二、新授。
(一)編口訣。
1、為了方便大家的計算,我們今天一塊來編7的乘法口訣。(板書)。
2、大膽地猜一猜:7的'乘法口訣一共有幾句?口訣中一定有幾?
3、編口訣。
是不是這樣呢?我們趕緊來編口訣吧。從這些圖形中選出你喜歡的圖形,想一想是幾個7,對照表格,動腦筋編出口訣。師先編一句。
學生自由編。
4、交流口訣,并適時提問:你是根據(jù)什么編出口訣的?這句口訣告訴我們。
什么意思?
5、讀一讀。
(二)找規(guī)律。
2、覺得哪句口訣好記?
3、用好記的口訣幫助記憶難記的口訣。
(三)背口訣。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背。
2、對口令。
三、練習。
1、對號入座。
2、火眼金睛。
3、與小動物學習,根據(jù)口訣說兩個乘法算式。
4、七巧板。
5、七言詩。
6、舉生活中的例子。(一個星期七天、七星瓢蟲)。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三
數(shù)學。
學習的基礎,牢記乘法口訣很重要。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乘法口訣童謠,歡迎閱讀!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
一缽芝蘭客廳邊。
一缽芝蘭客廳邊,
一日惡水一日鮮。
好個新哺同公媽,
孬的新哺同厝邊。
一缽芝蘭客廳中,
一日惡水一日紅。
好個新哺同兒婿,
孬個新哺同別人。
蕩窩花,
開黃黃,
愛好灶下著鋪磚。
昨夜阿兄娶阿嫂,
的禾鼓守送入門。
蕩窩花,
開紅紅,
愛好灶下著鋪枋。
昨夜阿兄娶阿嫂,
的禾鼓守送入房。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四
乘法口訣表學習攻略包括九九乘法口訣表打印趣圖、九九乘法口訣表兒歌、九九乘法口訣表學習方法、九九乘法口訣表的由來、九九乘法口訣表練習題等一系列幫助學習九九乘法口訣表的內(nèi)容,請看乘法口訣表的由來。
《九九乘法歌訣》,又常稱為“小九九”。
現(xiàn)在學生學的“小九九”口訣,是從“一一得一”開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卻是倒過來,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
因為口訣開頭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就把它簡稱為“九九”。
大約到13、14世紀的時候才倒過來像現(xiàn)在這樣“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
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zhàn)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jīng)開始流行了。
現(xiàn)在人們一般把那些有心計、會算計、善謀劃的人形容為心里有“小九九”。
九九表,又稱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中的基本計算規(guī)則,沿用到今日,已有兩千多年。
現(xiàn)在小學初年級學生、一些學齡兒童都會背誦。
不過歐洲直到十三世紀初不知道這種簡單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國的希臘和巴比倫,也有發(fā)明的乘法表,不過比起九九表繁復些。
巴比倫發(fā)明的希臘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項,而且不夠完全。
由于在十三世紀之前他們計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夠除一個大數(shù)的人,會被人視若數(shù)學專家。
十三世紀之初,東方的計算方法,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歐洲人發(fā)現(xiàn)了他的方便之處,所以學習這個新方法。
當時,用新法乘兩個數(shù)這類題目,是當時大學的教材。
九九乘法表的記憶技巧。
小學二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材中,表內(nèi)乘除法是全冊的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大都按順序背熟練有余,但隨意抽背就疙疙瘩瘩了。
也曾經(jīng)有家長提到該如何幫助孩子背口訣?乘法口訣不是背的,是用的,也就是說光死記硬背并不能使孩子爛熟于心,而要通過真實的用才能印象深刻、脫口而出。
那么在孩子初學之時,該如何幫助他們盡量快而準確地記憶口訣呢,以下是九九乘法表的記憶技巧。
一、按順序背誦必不可少。
這對于絕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應該不是難點。
中國人學乘法可謂是獨具優(yōu)勢,由于發(fā)音簡單,因而瑯瑯上口,對于文化程度欠缺的老年人尚能運用自如,更何況我們這一代見多識廣的小學生呢。
二、理解口訣的意義。
在學習了乘法的意義之后,相信學生們對口訣的意義應該能有較好的理解,對于判斷結果的大致范圍會有一定的幫助。
例如6×8,表示6個8或8個6連加,那么當學生背不出口訣時,可通過加法算出結果,或者通過它的意義估計出積的結果大約在50左右,繼而排除一些不可能的結果,朝這個范圍思考口訣。
三、推算出口訣的結果。
當學生能按順序熟背口訣后,必然會有若干自己比較熟悉的口訣,例如:二五一十、九九八十一等,將這些口訣作為參照物,可運用推算的方法很快找到與之相鄰的乘法口訣,比如:8×9的結果想不出,則可思考“9個9減去一個9”,也就是“81-9=72”,當然得出結論后不能寫上72就算了,還應把“8×9”的口訣在心里默念一遍,那么多經(jīng)歷幾次這樣的思考后,“八九七十二”這句也將成為銘記于心的口訣了。
這樣以點帶面,從若干口訣輻射到所以口訣,效果應該會比較明顯。
四、找尋積的特點。
我們還可通過積與因數(shù)的一些特點來幫助學生記憶或判斷結果的`正誤。
例如:1的口訣完全不需要過多的記憶,積與另一個因數(shù)相同;2的口訣結果都是雙數(shù),也就是學生常說的“2、4、6、8、10”;5的口訣末尾不是“5”就是“0”,看另一個因數(shù),是雙數(shù)則積的末尾是0,是單數(shù)積的末尾就是5。
再有就是根據(jù)兩個因數(shù)來判斷積的奇偶性,“雙數(shù)×雙數(shù)”積是雙數(shù),“雙數(shù)×單數(shù)”積是雙數(shù),“單數(shù)×單數(shù)”積是單數(shù)。
當然這一判斷方法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無疑有些難度,適合思維拓展題,若僅僅是為了判斷積的正確與否,也許孩子們并不愿意用。
五、在游戲中熟練。
我想這應該是該年齡段的學生樂于接受的一種記憶方式,因為純粹的背顯得很枯燥,多背一些孩子就會由于興趣的降低而思維混亂、錯誤百出,老師可以在課堂中運用“補口訣比賽”或通過一些網(wǎng)絡小游戲來幫助學生提高興趣。
在家里學生也可下載一些類似的網(wǎng)絡游戲或與家長玩“算24點”的游戲增加口訣的運用機會,孩子們會很快發(fā)現(xiàn)口訣記憶并不那么困難。
六、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正所謂數(shù)學源自生活,運用于生活,乘法口訣的運用滲透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想更熟練的掌握,課堂是有局限性的。
當我們讓孩子感受到它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價值,這點需要家長配合,利用一切與之有關的機會讓孩子運用乘法口訣計算結果,相信孩子們會樂意把他們所學知識在家長面前展露,體驗自己學習的價值是極其快樂的,這會激勵他們學得更多。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五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5~86頁例題及想想組做。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能熟練地用6的口訣進行計算,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綜合、概括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復習。
1、口算:
老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直接報得數(shù),并指名說說你用了哪句口訣?
2、列式計算:1個5??????3個4相加??????5的2倍。
3、導入??新課:前面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
板書課題:。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圖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讓學生自己填寫。
坐的次數(shù)?1?2?3?4?5?6?。
人數(shù)?6?12?????。
(3)一次可以坐6人,是幾個6?怎樣列出稱法算式?你能說一句口訣嗎?
根據(jù)提問依次板書:
1個6???6×1=6????一六得六。
提問:“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6和1乘,積是6)。
(4)2次可以坐12人,是幾個6?用乘法算怎樣列式?請你們編出一句口訣。
根據(jù)提問依次板書:
2個6???6×2=12??二六十二。
(5)3個6、4個6、5個6、6個6相加,各是怎樣列乘法算式?可以編怎樣的口訣呢?請學生按次序?qū)懸坏浪闶?,編一句口訣,把85頁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訣填完整。
(6)讓學生說出每道算式和相應的每句口訣,老師依次板書算式和口訣。并指名說出每句口訣表示的意思。
(7)引導學生比較。
(8)請學生把口訣齊讀一編。
再請大家邊輕聲讀邊試著背背看。
a、師生對口令,開火車說口訣。
b、請學生齊背口訣,再指名背口訣。
2、教學“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2×6=()???5×6=??1×6=。
3×6=????4×6=。
(2)口算出結果,并說說各用哪一句口訣?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應用,能很快地算出6和幾乘積是多少,我們根據(jù)一句口訣可以算出兩道算式。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你能背出嗎?
(2)師生對口令背出1~。
2、完成“想想做做”2。
(1)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還有幾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3。
8題口算,要求學生在1分鐘內(nèi)完成,力求都算對,集體交流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給予表揚。
4、完成“想想做做”4。
(1)要求學生多讀幾遍題后,再列式計算。
5、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題圖,提問:求鴨子有多少只需要知道什么條件?(鴨有多少只)。
從圖中去數(shù)一數(shù)。
(2)獨立列式、口算、集體訂正,指名說說你為什么用乘法算?
四、作業(yè)?:
1、背。
六十八?????六得六????六三十六????二十二。
四六(???)????六三十。
3、寫出乘法算式,并算出得數(shù)。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六
1.在情境中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義,編制7的乘法口訣。
2.在活動中引導學生熟記7的乘法口訣,會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經(jīng)歷編制口訣的過程,感悟口訣編制方法,掌握7的乘法口訣并熟記。
【教學難點】:熟記7的乘法口訣,應用乘法口訣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你知道一個星期有幾天嗎?兩個星期呢?三個星期呢?六個星期呢?你知道有什么簡便算法嗎?如果學習7的乘法口訣后就能很快解決這些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7的乘法口訣。
2、提出學習目標:同學們想一想,7的乘法口訣有哪些問題值得我們研究?
出示學習目標:
(2)熟記7的乘法口訣,會用7的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nèi)個人展示。
根據(jù)表格,學生獨立學習,把表格內(nèi)的算式填寫完整,并編出7的乘法口訣。請在書上試著填一填,完成后在小組里說一說。(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全班展示(以小組為單位)。
交流匯報,根據(jù)學生匯報,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口訣。
師:你編出哪些乘法口訣,能解決哪些乘法算式呢?你想說那句就說那句?
a、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引導記憶。
預設:
生:乘號左邊的因數(shù)是1~7,從小到大,乘號右邊的因數(shù)都是7,積也是從小到大。
師:你的發(fā)現(xiàn)很重要,當一個因數(shù)變化,另一個因數(shù)不變時,積也會隨著變化,它變大,積也會變大,它變小,積也會變小(手指因數(shù)和積)。
師:在背口訣時,感覺哪句最好記,哪句難記一些?
學生各抒己見,并說出理由。例如: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比較好記。難記的可以利用前一句或者后一句口訣幫助記憶。
b、利用規(guī)律,有效記憶。
請學生集體背一背7的乘法口訣。然后進行師生對口令的游戲。
三、拓展延伸知識。
(1)請快速口算并說出它的口訣。
5×7=?7×3=?7×4=?7×6=。
7×7=?7×2=?1×7=?4×7=。
(2)看圖列式???。
(3)判斷下面各題(用手勢)。
(4)每天上7節(jié)課,一周5天上幾節(jié)課?
爸爸到北京去了3個星期,去了多少天?
一個人一天要喝6杯水,一個星期要喝多少水?
(5)你能用7的乘法口訣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嗎?
四、總結完善認知: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七
1、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經(jīng)歷2、3、4和1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理解這些口訣的意義和結構,初步掌握乘法口訣的編寫方法,記憶這些乘法口訣,并會用它們來計算有關的乘法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重點:乘法口訣的含義,熟記乘法口訣,應用乘法口訣計算有關乘法。
難點:乘法口訣的結構,相鄰口訣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7-9頁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教師啟發(fā)性談話: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乘法,下面有幾道乘法算式,誰能讀一讀乘法算式,并說一說各表示什么意思.
2×3讀作(?。┏艘裕ā。?,表示( )個(?。┫嗉?;
3×4讀作(?。┏艘裕ā。?,表示( )個(?。┫嗉樱?BR> 4×5讀作(?。┏艘裕ā。?,表示(?。﹤€(?。┫嗉?;
6×7讀作(?。┏艘裕ā。硎荆ā。﹤€(?。┫嗉?
你們已經(jīng)知道這些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能不能算出得數(shù)。指名學生嘗試,并請知道答案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算得這么快。(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的)。
談話:乘法口訣是我國的一大發(fā)明,運用了乘法口訣計算乘法就能把乘法算得很快,小朋友,你們想學會乘法口訣嗎?今天我們就到兒童樂園去學習2、3、4的乘法口訣吧!(板書課題)。
二、深入探究。
多媒體演示蹺蹺板畫面。
(1)提問: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些什么?(明確:1個蹺蹺板上坐2個人,2個蹺蹺板上坐4個人)。
指著1×2=2說:為了方便計算,人們就編出了口訣“一二得二”,它就表示1個2是2。指名說說“一二得二”的意思。
指著2×1=2說:2乘1等于2也表示1個2等于2,所以我們也能用口訣“一二得二”來計算。
(3)提問:2個蹺蹺板上坐4個人,2個2是4我們可以怎樣列算式?
板書:2×2=4誰能編一句口訣?根據(jù)回答板書:二二得四。
追問:“二二得四”表示什么意思?
(4)教師敘述:小朋友,剛才我們編了口訣一二得二、二二得四,這兩句就是2的乘法口訣。乘法口訣中的前兩個數(shù)表示兩個乘數(shù),口訣的后半部分是積。
談話:離開了蹺蹺板,我們再到秋千架那里去看看吧!
課件出示蕩秋千畫面。
你能仿照剛才的蹺蹺板列出一些乘法算式嗎?(學生自由發(fā)言,并板書相應算式1×3=32×3=63×3=9,如果有寫出3×1=3×2=的寫在旁邊)。
(2)你能根據(jù)(前三個)算式編出口訣嗎?學生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分別說說這三句口訣表示什么意思?
(3)想一想:3×1=3×2=用什么口訣算?
強調(diào):3×1和1×3都用“一三得三”這句口訣計算,3×2和2×3都用“二三得六”這句口訣計算。
談話:小朋友學得真不錯,咱們繼續(xù)往前看看吧!
課件出示小火車畫面。
(1)提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呢?那小火車上到底有多少人?我們來畫張表算一算。
車廂的個數(shù)1234。
人數(shù)481216。
(2)看表讓學生交流:你會列什么乘法算式?會說什么口訣?
討論交流得出:
1×4=4一四得四。
2×4=8二四得八。
3×4=12三四十二。
4×4=16四四十六。
小結:4的乘法口訣由四句,積是十幾時中間的“得”字就可以去掉。
2,3,4的乘法口訣編完了,誰能告訴大家,1乘以1得幾呢?怎樣編出口訣呢?讓學生自己填寫1×1=□,并編出口訣“一一得一”
教師板書:1×1=1,一一得一。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師讀題,明確要求:(1)看算式擺小棒(2)把算式填寫完整(3)把口訣填完整。
集體完成第1小題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后2小題。
集體交流反饋。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互相檢查。
3、想想做做第4題。
游戲:幫小青蛙找家。
學生先獨立連線,然后用課件演示交流答案。
4、想想做做第3題。
四、全課總結。
小朋友,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能回家吧今天學到的口訣背給爸爸媽媽聽嗎?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八
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興趣和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搞清運算符號。
此游戲是針對二年級學生的,需要在老師的動作指導下完成游戲,并達到游戲的目的:乘法口訣。
5分鐘左右。
中級適合年級:二年級。
本游戲適用于二年級學生學習“乘法口訣”時的課尾,作為對乘法口訣的鞏固及延伸。
全班游戲準備:
記錄紙。
游戲一。
師: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玩一個“花樣接龍”的游戲。先請大家看以下幾組題目,請你們算一算,再想一想這些題目有什么特點。(出示題目)。
學生計算、找特點。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前一個算式的得數(shù)是后一個算式的第一個數(shù),而后一個算式的得數(shù)又是前一個算式的第一個數(shù);前一個算式是乘法,后一個算式有加有減。
師:我們要做的游戲就是請大家根據(jù)老師出示的乘法算式,計算得數(shù),再用上這個得數(shù)編寫一道算式,使得數(shù)等于乘法算式的第一個數(shù)。比一比,誰的反應最快。
教師出示5的乘法算式,學生計算并編題。反饋,展示不同的答案。游戲二。
師:大家的反應都非??欤F(xiàn)在老師要增加一點難度,先請看下面這道題(出示例題),想一想是怎么接的。
學生觀察得出:前一個算式的得數(shù)還是后一個算式的第一個數(shù),但第二個算式的得數(shù)是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shù)的和。
教師出示5的乘法算式,學生計算并編題。
乘法口訣: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的基本計算規(guī)則,沿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九九表也是小學算術的基本功。
古時的乘法口訣,是自上而下,從“九九八十一”開始,至“一一如一”止,與現(xiàn)在使用的順序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訣開始的兩個字“九九”作為此口訣的名稱,又稱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
學生練習一段時間后,編題能力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得到加強,計算正確率也大大提高。教師還可以通過改變接龍的方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同時他可以來用四人小組合作互相當小老師,一人出題,其他人驗答等不同的組象形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樂于算、樂于練。
“當學生學了6、7、8、9的乘法口訣后,也可以采用本游成的形式進一步練習。
乘法口訣對于剛了解乘法的同學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不能一味的死記硬背來了解口訣,要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們對數(shù)學的興趣。更多有關乘法計算的口算題,可以關注下方公眾號,加法口訣來獲得。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十九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7-9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2、3、4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理解口訣的意義的結構,初步掌握乘法口訣的編寫方法,記憶口訣,并會用它們計算乘法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理解口訣的意義和編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鋪引。
出示一組算式:
4+4=88+4=1212+4=164+4+4+4。
談話導入,你們想學習更簡便的方法嗎?
二、探究。
1、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一個蹺蹺板坐2人,1個2是?你會列乘法算式嗎?
兩個蹺蹺板坐?人,2個2是?你會列乘法算式嗎?
1×2=2編一句口訣:一二得二。
2×2=2呢?二二得四。
小組交流。
想一想:2×1=2用哪句口訣?
指導學生看書,談話,列出算式。
1×=32×3=63×3=9。
引導學生說出口訣: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做想一想。
指導學生看書,分組討論,自己編寫出乘法口訣。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一一得一。
三、訓練。
1、做“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做,教師講解。
2、做“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做完后互查。
3、做“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動手操作,練習。
4、做“想想做做”第4題。
談話,學生做,教師講解。
四、作業(yè)。第9頁2題。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二十
1.引導學生們通過直觀的實物圖和乘法的含義,編出.
2.在編口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們找出的規(guī)律,初步熟記,會用乘法口訣正確求積.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類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們的興趣.
用正確求積.
復習導入??。
1.復習1~5的乘法口訣,同桌同學互相提問回答1~5的乘法口訣.
2.看卡片口算,直接說得數(shù)。
2×5=?2×2=5×1=3×4=。
1×5=?5×3=2×4=5×4=。
新授。
1.談話導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了2~5的乘法口訣,下面應該幾的乘法口訣了?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2.出示p33準備題。
(1)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每次加6,把得數(shù)填在空格里.
6
(3)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強化每個格是幾個6,并板書:1個6、2個6、3個6、4個6、5個6、6個6.
3.探究發(fā)現(xiàn)。
(1)口訣:“一六得六”(以教師指導為主)。
教師出示一只蟬的實物圖(也可以將實物圖做成簡單的多媒體課件),問:你們看見了什么?(指導學生根據(jù)圖意說出:這是一只蟬,每只蟬有6條腿.)。
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說出:1只蟬有6條腿,也就是1個6,可以列一個乘法算式表示:6×1=6,根據(jù)這個乘法算式可以編出一句乘法口訣:一六得六.
教師板書:???6×1=6???一六得六。
(2)口訣:“二六十二”(以教師指導為主)。
教師再出示一只蟬的實物圖,問:現(xiàn)在有幾只蟬,是幾個幾?(現(xiàn)在有2只蟬,是2個6.)。
問:2個6是多少呢?誰能根據(jù)這個圖列出一個乘法算式,并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教師板書:???6×2=12???二六十二)。
(3)口訣:“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學生自主探索)。
第三、四、五、六句乘法口訣,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理解題意,運用知識的遷移類推,學生獨立編寫并填書.
教師再依次出示四只蟬的實物圖,引導學生根據(jù)圖意寫出乘法算式,從準備題表格中找出算式得數(shù),編出相應的口訣.
(4)問:看一看這六個算式和六句乘法口訣,它們有什么特點?
(共有6句.每句口訣的前半句都表示幾個6,后半句都表示得數(shù).
相鄰兩句口訣的得數(shù)間相差6.)。
(1)教師給出一定得時間,要求學生們在此時間范圍內(nèi)熟讀口訣,自己試背口訣.
(2)指名背,兩人互相背.
(3)開火車(找出一組學生,順次回答問題),師生對口令(師問生答或生問師答),沒回答問題的學生擊掌判斷正誤(回答正確,擊掌;回答錯誤,立即舉手糾正.).
鞏固練習。
1.完成p33、做一做、1。
教師用小棒在磁性黑板上擺了一個六邊形,要求學生也用小棒動手擺1個六邊形.
提問:
(1)你擺的六邊形用了幾根小棒?(6根)。
學生口答:教師逐一板書:6×1=6,6×2=12,6×3=18,6×5=30,6×6=36.
你為什么能很快說出它的得數(shù)?(用得出來的)。
2.完成p33、做一做、2。
歸納質(zhì)疑。
師:通過今天的,大家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是幾的乘法口訣,就有幾句;比如說:2的乘法口訣就有兩句,3的乘法口訣就有三句,依此類推,一直到9的乘法口訣,肯定就有九句.是幾的乘法口訣,每相鄰的兩句乘法口訣的積就相差幾.)。
布置作業(yè)?(略)。
背乘法口訣小學篇二十一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編出6的乘法口訣,理解這些口訣,并能熟練地應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2、通過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發(fā)展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體驗數(shù)學知識的價值,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呈現(xiàn)情境。
談話:今天我們要到兒童樂園里去玩一玩。(課件呈現(xiàn)兒童樂園的場景并定格在木馬轉盤上)。
2、提出問題。
(1)木馬轉盤一次可以坐幾個人?
(2)哪6位同學愿意在一起騎木馬?讓學生自由結合,組建6人小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幾個6人,共是多少人?
讓2個小組的學生走到教室前面來,大家看一看。
(4)3次可以坐幾個6人,是多少人?
再讓6人到前面來。
那么4次、5次、6次呢?不要再走到前面來,設想一下,各有多少人?
二、經(jīng)歷過程,自主探索。
1、自己嘗試。
2、出示表格: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自己嘗試計算、填表。
3、交流探討。
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班內(nèi)匯報:各組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
結合學生的匯報,組織探討:
(1)表格中填出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意思?(板書:1個6相加、2個6相加……6個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積是多少?怎樣知道的?讓每個學生都寫出6個乘法算式,寫好后相互檢查。
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
這些口訣,你們能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寫出來嗎?寫好后小組內(nèi)相互檢查。
(3)記口訣。
把口訣讀一讀。說說哪幾句容易記住,哪幾句難記?相互介紹自己記口訣的方法。
師生對口令記口訣。
口算:6×26×56×36×1。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以游戲過關的形式完成課本“想想做做”1-6的習題。
其中第1題要求學生把上下兩組算式進行對比,找到它們的聯(lián)系。
第2題采用同桌互動的形式過關:把口算卡片和算式放在一個袋子里,摸到算式說口訣,摸到口訣說算式。
第3、4題學生獨立作業(yè)后同桌互批。
第5、6題要求學生先整理信息,再獨立解答。
課前的思考1:
在5的乘法口決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已經(jīng)能夠根據(jù)舊經(jīng)驗開展自主探究學習,本課完全可以放手讓孩子進行自主學習,然后在此基礎上開展討論。我們不能僅僅著眼于6的乘法口訣的學習和掌握,而應該把重點放在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學習探究活動中,真正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在掌握知識、學習方法的同事產(chǎn)生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課前思考2:
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些編寫乘法口訣的經(jīng)驗,在教學6的乘法口訣時,要鼓勵學生自主完成相關的求和計算、寫乘法算式和編乘法口訣的任務??梢钥紤]讓學生直接完成例題中的填空,再組織相應的交流。
6的乘法口訣有六句,而且有幾句比較難記。教學時可以先啟發(fā)學生說說自己打算怎樣記住這些口訣,讓學生在交流中選擇合適自己的記憶方法,并把自己記憶口訣的經(jīng)驗與他人分享。
課前思考3:
課后反思1:
這節(jié)課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自主性。學習6的乘法口訣,學生已經(jīng)歷了幾次編口訣的過程,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充分地讓學生觀察、想象、交流、嘗試。激活學生已有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活動,思考和交流中體驗學習過程。
本課6的乘法口訣的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據(jù)前面的經(jīng)驗,通過看圖、寫加法算式、寫乘法算式,自己將六句口訣總結出來,而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口訣與乘法、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老師熱情的評價也使他們信心十足,他們體驗了成功,感覺學習是快樂的!
課后反思2:。
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以后,學生對口訣存在對編口訣的方法幾口訣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因此在教學6的乘法口訣時,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讓學生自主填表、編口訣、尋找口訣的規(guī)律、然后記憶口訣。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活動后,對6的乘法口訣掌握得比較牢固,也能運用得很好。
課后反思3:
1、創(chuàng)設騎木馬的情境,讓學生自由組建6人小組,為學生結合實際計算幾個6是多少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調(diào)動了學生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激發(fā)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愿望。同時也便于學生體驗數(shù)學的現(xiàn)實意義。
2、通過讓學生自主嘗試,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并進行充分的探討交流,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為編6的乘法口訣作了充分準備。
3、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編口訣、整理口訣、記口訣、用口訣,親身經(jīng)歷知識探索的全過程。這樣安排,學生能夠比較容易地理解并掌握6的乘法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