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系統(tǒng)化地整理教學內容,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得到充分準備。教案需要具備一定的可操作性,方便教師實施和學生參與。教案的編寫不是一成不變的,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修改。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一
如果選到一個好的地理位置,開火鍋店的成功率就會超過50%。而選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成熟地點已經被占用了,新的地點又相對不成熟,需要時間來“養(yǎng)”。
一般來講,好的位置具備這樣的特征: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較多;餐飲比較密集;停車位充足,通常600-800平方米的火鍋店至少要40個停車位,不理想的要堅決放棄;廣告位和門頭形象較好;房屋內部結構比較合理,柱子不能太多,否則給裝修和布局造成障礙,影響有效的經營面積;層高不能太低,要在2.8米以上;店面周圍2公里內客源的分布和收入情況以及消費習慣要符合市場定位。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二
1、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學習用簡短的句子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貓、小魚圖片和白紙若干。
2、貓媽媽頭飾1個。
1、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貓媽媽:“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你們能不能幫我喂喂我的貓寶寶呀?讓我先來教教你們怎么喂貓寶寶吧……”
2、基本活動:
(1)教師示范:
a先給小貓排隊向幼兒說明要求,喂小貓的時候要說:“一只貓吃一條魚”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3)讓做得對做得好的幼兒上臺來邊做邊講。
(4)鞏固復習: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3、鞏固復習:
(1)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2)讓部分幼兒扮演小貓,部分幼兒扮演小魚,讓幼兒練習操作過程。
(3)“送貓寶寶回家”――讓幼兒把自己得作業(yè)放到教師指定的地點。
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玩具和器材讓幼兒更多的操作比較,加強記憶。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三
1、通過課件讓幼兒了解火災發(fā)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2、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通過課件讓幼兒了解火災發(fā)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課件、圖片、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志。
一、出示火機,談話,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1)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火?
(2)小結:
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鸩粌H能燒毀房子,燒傷人,還會燒毀森林,污染空氣。
三、通過課件,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認識“防火”標志。
(1)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2)蚊香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
(3)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4)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
(5)認識“嚴禁煙火”的標志。
四、簡要說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兒懼怕火的心理壓力。
(1)火有哪些用途?
(2)小結:火可以取暖、照明、做飯、點東西、打信號、引起注意、冶煉金屬、制作焦炭。
五、讓幼兒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1)在家著小火了怎么辦?打電話多少?如何撥打119?小結:正確打119:說清起火的位置和電話。老師示范一次(請幼兒找中間的要點)小朋友們真能干,學會了打119。教育幼兒不要亂打119。
(2)著火了困在房間里怎么辦?公共場所著火怎么辦?
小結:把衣物,毛巾、毛巾被等布制品用濕布巾捂住口鼻,還要用濕布巾堵住門縫。在火災中要盡量爬行。還有一些好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走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可以最快,最安全的離開。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第一層次: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并會用“〈”“〉”表示其關系;
第二層次: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
第三層次:在成人指導下,學習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養(yǎng)成玩完活動后按類收拾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yè)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回形針拼圖形(1組);
數字臉譜連線(1組);
大嘴巴比多少(1組提高型)。
活動過程:
1.玩拍手數數(1—50)集體。
2.序數(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1.出示“〈”和“〉”,知道其符號名稱,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著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并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1.介紹配組。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并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
3.提出要求,玩過的要按類收拾好。字串7。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通過啟發(fā)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掌握方法。
1.教師對幼兒中好的行為、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的方法。
3.請幼兒為新起一個名字。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五
一、設計思路:
“非典”悄悄來到上海,人們開始注意防護。常見的一種方法就是在人多密集的時候戴口罩。自從向孩子們介紹有關“非典”小常識以來,班里有一些孩子開始戴口罩上幼兒園??珊⒆觽儾⒉皇前汛骺谡肿鳛橐环N防“非”的手段,而是把口罩作為是同伴之間炫耀的資本。文文的臉很小,可偏要戴上媽媽的大口罩,說是戴口罩,不如說是掛在下巴上;靜靜戴的是印有蠟筆小新的卡通口罩,漂亮的外觀引來了孩子們的關注,可卡通口罩的質地又是可想而知。孩子們在“非典”陰影的籠罩下,漸漸走進了戴口罩的誤區(qū)。因此,我根據班里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本次活動,引導孩子了解戴口罩的意義以及正確選擇、佩帶口罩的正確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防“非”心態(tài)。
二、活動目標:
1、糾正孩子戴口罩的誤區(qū),了解戴口罩的作用及意義。
2、了解選擇與佩帶口罩的正確方法。
3、幫助孩子進一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確立正確的防“非”心態(tài)。
三、活動準備:
各種質地、式樣的口罩若干。(如4層一次性口罩、12層常用口罩、20層醫(yī)用口罩、卡通口罩等)。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猜謎。(謎底為口罩)。
2、討論:“口罩有什么作用?”(保暖、預防病菌侵入等)。
(二)、集體討論:
1、引導語:“口罩朋友來我們班開展覽會,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參觀,自由發(fā)表意見。
3、設問:“為什么最近大家出門都要帶口罩?”
4、教師簡單總結:“口罩能不讓病菌侵入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常用的口罩是用紗布重疊而成的`,4層的口罩能阻擋70%—80%的細菌,但是非典的病原體很強,所以最好要戴12層以上的。卡通口罩雖然很漂亮,但它用的材料含有化學成分,對身體不好。”
5、重點討論:
(1)“一直戴口罩對身體好嗎?”
(2)“什么時候需要戴口罩?”
(3)“戴過的口罩怎樣收放?”
(三)、個別演示:怎樣正確戴口罩。
(1)個別幼兒演示戴口罩的方法,引導其余幼兒判斷正確與否。
(2)教師介紹:“口罩的大小要正好罩住下巴、嘴巴、鼻子等部位,戴太大或太小的口罩,病菌、灰塵等能從口罩兩側的邊緣進去。”
(3)演示討論收放口罩的方法。
(四)、擴展孩子預防“非典”的經驗。
幫助孩子了解預防“非典”其他重要的方法:“戴口罩是預防非典的一種重要方法,其他還有什么預防非典的方法呢?”
(五)、結束活動。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景色分辨了四季的特征,
2、能辨別各種天氣的標記,并知道春天經常出現(xiàn)的天氣是雨天。
3、體驗有節(jié)奏的表演的快樂。
活動重點:
能辨別各種天氣的標記,并知道春天經常出現(xiàn)的天氣是雨天。
活動難點:
體驗有節(jié)奏的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語言區(qū):春天的故事讀本。
益智區(qū):四季景色的圖片,各種天氣的標記。
表演區(qū):錄音磁帶《春天》、太陽、花、柳樹、蝴蝶、蜜蜂、小兔頭飾。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季)。
你們怎么知道現(xiàn)在是春天?(小草發(fā)芽了,冰雪融化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3、在春天這個充滿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會經常下雨,雨水能滋潤自然界中的萬物。
今天我們的區(qū)域活動就跟春天有關。
你們能說說四季的季節(jié)特征嗎?春天是什么的?夏天呢?秋天呢?冬天呢?
二、介紹各個區(qū)域。
1、益智區(qū):
老師在益智區(qū)投放了四季景色的圖片,各種天氣的'標記,小朋友可以根據四季的特點來使用天氣標記。
2、圖書區(qū)。
老師在圖書角投放了有關春天的故事讀本。
3、表演區(qū):
錄音磁帶《春天》、太陽、花、柳樹、蝴蝶、蜜蜂、小兔頭飾。
三、組織幼兒進區(qū)區(qū)域。
1、提出區(qū)域規(guī)則。
在進區(qū)的時候,你先要想好來你要進什么區(qū)角。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qū)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區(qū)域中不能大聲喧嘩,靜靜的玩。
2、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進行區(qū)域活動。
四、收拾材料,結束游戲。
小結小朋友進區(qū)觀看的情況,表揚有序進區(qū)的幼兒,對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兒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夠的地方。
活動過程:
一、師幼交談。
教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許老師又要帶你們一起到我們的區(qū)域里進行活動咯!
教師:你們開心嗎?
(引導幼兒進入課堂的興趣)。
二、點出本節(jié)區(qū)域的重點。
教師:我們去區(qū)域里活動之前我們再來唱剛學過的歌曲“春天”,好不好。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幼兒大膽回答)。
教師:春天都有什么呀?那請小朋友想想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小花,他長得怎樣。
教師:那么,小朋友們再想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小草,小草是長成什么樣子的?
教師:那許老師今天就要帶我們小朋友區(qū)域里感受感受春天的美好,好不好?可以到閱讀區(qū)去看春天的故事書本,也可以到美工區(qū)制作關于春天的小花,小樹枝等,還可以去娃娃家唱歌曲“春天”給家里人聽,也同樣能夠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活動延伸:
教師:希望小朋友回到家里可以告訴爸爸媽媽春天有什么?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七
1、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能比較清晰地表達多與少。
2、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數一數、畫一畫的活動,在一一對應數數的情況下,理解誰多誰少,并能用數學語言比較清晰的表達數量的多與少。
3、在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用數學的意識。
本節(jié)課主要研究“比多少”。教材設計了有趣味的主題圖,讓孩子通過觀察不同類量物體的多少,來感知“同樣多、多、少”的含義。為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知識作準備。學生在幼兒園已經接觸過比較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比較思想;但孩子的表達能力還不夠,要訓練學生把意思表達清楚。特別是多種數量同時比較是孩子比較難理解的一類問題,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情境中,首先幫助學生了解比較的事物,再進行一一對應的比較,最后得出結論。
使學生經歷“一一對應”的過程,發(fā)現(xiàn)比較的結果。
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課件、圖示卡片、數字卡片等。
一、聽故事回答問題。
(一)教師講故事:小豬幫助小兔蓋房子。(邊講故事邊出示圖)。
(二)聽完故事后,看圖回答老師的問題。
1、故事中有幾只小兔?(教師貼圖)。
2、故事中有幾只小豬?(教師貼圖)。
3、小兔在做什么?每只小兔搬一塊磚,他們一共搬了幾塊磚?(教師貼圖)。
4、小豬在做什么?每只小豬搬1根木頭,他們一共搬了幾根木頭?(教師貼圖)。
5、快來看一看小兔在搬磚,小兔的數量和磚的數量比一比,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出示一一對應的表達方式,同時板書“同樣多”)。
6、小豬搬木頭,小豬的數量和木頭的數量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發(fā)現(xiàn)?(出示一一對應的表達方式,同時板書“多、少”)。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有序思考,逐步形成“比較”的步驟和方法。
二、創(chuàng)編數學小故事,回答其中有關比較的數學問題。
(一)教師創(chuàng)編的數學故事。
(二)讓學生獨立創(chuàng)編數學故事。(可以是身邊發(fā)生的事情)。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編活動使學生感受比較的量。
三、課堂練習。
(一)練習。
你能用剛才這種方法給同學們擺一擺,讓同學們一眼就看出它們是同樣多的嗎?
2、做拍手游戲。
聽清老師拍了幾下(5下)。
你拍的和老師同樣多。
請你給你的同桌拍手,要求他和你拍的同樣多。
3、小結:說能說一說什么是“同樣多”?
(二)繼續(xù)做拍手游戲。
老師拍5下,要求學生拍的比老師多2下。學生開始拍手。
老師拍5下,要求學生拍的比老師少2下。學生開始拍手。
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兩次拍手的次數不一樣?
(三)完成第7頁做一做的題。說一說,為什么?
(四)看圖標注多、少和同樣多。
(五)看圖猜一猜。
擋住的x和x同樣多,所有的x和x比,是同樣多嗎?請說明理由。
擋住的x和x同樣多,所有的x和x比,誰多誰少,請說明理由。
所有的x和x誰多誰少,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八
1、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具體情境中應用乘法,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口算。
此部分教學是建立在乘法口訣的基礎之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探究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計算方法。在組織討論交流時,要倡導算法多樣化,對于口算方法,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就行。
我所執(zhí)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學生56人,學生已使用北師大教材兩年,他們喜歡上數學課,善于獨立思考,同時樂于合作交流,該班學生課上表現(xiàn)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學生敢說敢想,愿意發(fā)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多媒體課件、導學案、
一、談話引入。
星期天,淘氣、笑笑還有他們的好朋友一起到海邊玩,在海邊的附近商店里,看到這些情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請同學們他們買了好多東西,想請大家?guī)椭阋凰阋还残枰嗌馘X?你們愿意嗎?(出示課件)
(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拉進數學與生活的距離,為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圖,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學信息?(明確游泳圈每個12元,球每個15元)
(2)分析數學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之間交流。
(3)以小組形式反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幫助解決。(引出問題“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意圖: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引出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4) 探究“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之后和小組交流。
(5)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交流中教師鼓勵算法不同的同學。
對于帶有一般性的.計算方法應引導學生予于關注。
(意圖:通過這種互問答的學生交流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促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經找到的方法獨立完成“試一試”進行鞏固。
(2)學生探索進位口算方法,獨立列出算式,嘗試解決。
(3)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意圖: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獨立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實踐應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讓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2.完成練一練的3題。(開火車形式練習)
3.練一練4題
4.練一練第5題。學生小組內解決。(如果學生結合實際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只要結論具有合理性,就要給予充分肯定)
(意圖:此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同時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在此也滲透了德育教育)
四、評價
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學習,對自己、同學和老師做個評價。
(意圖:通過評價,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同時改進教師的教學,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習水平,更關注了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九
理解的體征和腔的癥狀。它是能夠盡快出現(xiàn)認識空腔的癥狀和體征重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對待他們得到一個良好的開端,并防止它們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更大,更痛苦。如果您遇到下列一種或多種癥狀,你可能有一腔:
參觀牙醫(yī),建議你去看牙醫(yī)大約每年兩次得到您的口腔健康檢查。但是,如果你懷疑你可能有一腔不等著你的一年兩次的約會,讓你的牙醫(yī)日起,。在你的約會:
解釋你的癥狀,你已經注意到蛀牙的跡象。這將有助于牙醫(yī)來定位腔。
接受檢查。然后,牙醫(yī)會進行一次檢查,以確認是否有空洞。他/她將經常使用尖銳的金屬物體感覺為這表明空腔的存在牙齒的表面上的軟點。
獲得的氟化物的治療。氟化物處理是在腔的早期階段使用,如氟化物可以幫助牙齒恢復自己。
治療由凝膠清漆,液體溶液或泡沫氟化物被用于涂覆牙齒和加強牙齒的琺瑯質。
當你接受氟化物處理,牙醫(yī)適用于2種不同的氟化物:他/她將直接應用到氟你的牙齒或者其放入套在你的牙齒托盤。治療大約需要3分鐘的時間。
得到的填充物。餡料,其也被稱為恢復處理,當蛀牙進一步發(fā)育成搪瓷和成為永久性使用。
牙醫(yī)刪除使用鉆頭的空腔。然后牙醫(yī)填充用牙色的樹脂材料,陶瓷或銀汞合金材料的孔中。
銀汞合金材料可能含有汞的數量,基于對可能的健康風險的擔憂而這部分人反對。如果這是你關注的問題,與你的他計劃在餡料使用材料牙醫(yī)咨詢。
根據衰減的程度,餡料可能需要長達2預約才能完成。
獲得冠,定制安裝齒覆蓋物被稱為冠是另一種方式來治療蛀牙。他們只在必要時蛀牙變得尤為廣泛。冠是由附連到金屬牙狀材料制成。
隨著冠,你的牙醫(yī)移除用鉆頭牙齒腐爛部分,并采取你的牙齒模具。
然后模具填充牙齒樣物質,如瓷器,鋯,甚至黃金做一個個性化的冠,以取代齲齒。
一旦冠準備好了,牙醫(yī)用水泥將它們應用到你的牙齒。冠也需要超過1任命。
經過根管。根管治療可能是,當腔體有著深厚的滲透到牙齒的牙髓和牙齒的內部腐爛,感染或死亡的唯一選擇。
期間根管,牙醫(yī)將使得鄰近齒的頂部的切口,然后從牙齒內部的腔室和運河去除衰減紙漿。齒然后將與橡膠樣材料和密封膏填充。
有時已經歷一根管的齒還需要與冠覆蓋,以防止所述齒從重新壓裂。這可以在相同時間作為根管來完成,或數月以后。
如果牙齒不能保存,把它提取出來。蛀牙了影響整個牙齒的唯一選項是提取。
被提取的牙齒當它們存在嚴重損壞,并且可以不使用任何的其它方法進行保存。
一旦牙齒被提取它可以留下一個缺口。雖然這是不希望的美觀的原因,它也可能導致其它牙齒移動口周圍,這可能會導致整個新的問題內部。
因此,你應該考慮讓一個橋或種植牙填補了國內空白,并取代你的牙缺失。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
1.通過圖文對照、歸類識記等多種方法,認識“多、少”等8個生字,認識反犬旁和鳥字邊2個偏旁。會寫“小、少”2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對比關系。背誦前兩個自然段。
3.初步了解“個、只”等量詞的正確使用。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一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為了保持學生的識字興趣,本課以“比一比”的活動情境貫穿整個教學設計,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不斷對比的情境,讓學生始終接觸新的事物。在參與意識與競爭意識下,學生識記了生字,正確運用反義詞進行比較。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一些實物。(教師)
生字卡片。(學生)
認識“多、少”等5個生字。知道“大——小”,“多——少”兩對意思相反的詞,會在不同場合正確使用“大小多少”。
會讀兒歌。
認識“多、少”等5個生字。知道“大——小”,“多——少”兩對意思相反的詞,會在不同場合正確使用“大小多少”。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一些實物。(教師)
生字卡片。(學生)
教師以“比較游戲”引入新課。
揭示課文題目,板書課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
黃牛哥哥花貓弟弟。
引導學生說出事物名稱。
看課件,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大小。
(1)黃牛與花貓哪個大?哪個???
指導學習生字“黃、?!?。
(1)課件出示生字。
(2)教師指導讀。
(3)指兩、三名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生字“多、少”。
(1)出示鴨子和小鳥圖片,引問:誰多?誰少?
(2)多媒體課件出示“多、少”兩個字。
(3)教師指導讀。
(4)指名領讀。
你能用“黃、牛、多、少”這四個字組哪些詞?
多媒體出示兒歌。
師范讀兒歌,引導學生找出一對反義詞。
教師引導讀兒歌。
指導學生讀兒歌并表演。
用卡片認讀生字,做“開開門”游戲。
出示一些物品,讓學生用“××多,××少”的句子說話,進一步明確多、少是相對概念,必須在比較中才能明白。
本課教學充分利用了課文的情境,借助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先看圖片,有效地幫助學生產生對生字的親切感,激發(fā)了學生認讀生字的興趣,降低了識字的難度。喚起了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探索的快樂,感受意思相反的詞語,明確大、小,多、少都是相對概念,必須在比較中才能明白,進一步體會合作識字的快樂。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二
中秋節(jié)放假安排: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星期日,中秋節(jié))放假。共2天。
中秋節(jié)是9月27日星期日。
按規(guī)定,如果假日適逢周六、周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去年的放假調借方案為,假日逢周六、周日時,在周一補休。但20的中秋節(jié)和國慶節(jié)相鄰很近,如果在周一補休,即9月28日補休放假,則會出現(xiàn)先休3天再上2天班再放假的“折騰”或者國慶假期后連上9天班的情況。
2015年的放假安排將中秋節(jié)和國慶節(jié)假期作了綜合考慮,將中秋那一天假期挪到國慶假期中補休。這樣,國慶假期從10月1日至7日,共7天,然后10月8日和9日正常上班,接下來這個周末只需周六的10月10日上班,10月11日這個周日可以休息1天。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三
十大九不輸,一寸不牢,萬丈無用。
一百個星星不如一個月亮。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水牛再大也攆不上兔子。
牛大壓不死虱子。
大拳頭打不著小跳蚤。
老鷹爪子大,不一定捉得住蒼蠅。
再大的蛤蟆也擋不住車。
花香不在多,室雅不在大。
人不在大小,要有本事;山不在高低,要有景致。
小事是大事的'根。海水只怕一滴漏。
珍珠雖小,價值千金。
小小石頭,砸壞大缸。
針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風。
螞蟻能啃大骨頭。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鉆石雖小,能穿瓷器;麥垛雖大,壓鼠不死。
絆人的樁不在高。
寸草能擋住大風。
尺水能興百太浪。
泉水雖小,但它還是海洋的哥哥。
櫓檣雖大隨人轉,秤錘雖小壓千斤。
秤砣小,壓千斤;胡椒小,辣人心。
轆轤雖小,能提千斤,
大船只怕釘眼漏。
粒火能燒萬重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暴雨能夠穿通屋頂,細雨能夠穿通巖石。
大漏漏不長,細漏漏干塘。
一條小毛蟲,能把樹蛀空。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差一線,隔一山。
鋼再貴,也比不上金子;頭發(fā)再粗也比不過大腿。
小泥鰍掀不起大浪。
人在山外覺山小,人在山中覺山深。
胳膊扭不過大腿。
蜘蛛絲扳不倒石牌樓。
拳頭再硬也比不上錘子。
兔子回頭兇似虎。
刺人的蒺藜,初生也是軟的。
以毛投爐無不焚,以卵投石無不碎。
軟藤纏死硬樹。朽麻繩熬斷鐵鏈條。
最軟的是水,最硬的也是水。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先長的眉毛,不如后長的胡子長。
先出世的耳朵短,后出世的犄角長。
先發(fā)制人。
后上船者先登岸。
譬如積薪,后來者居上。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四
2017年的春節(jié)是1月28日正月初一,星期六,即農歷新年,俗稱“過年”。春節(jié)是辭舊迎新的日子,也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關于放假,目前假日辦還未公布2017年春節(jié)的放假安排。根據以往的慣例春節(jié)放假7天,從1月27日(也就是除夕)起至2月2日(正月初六)。
拓展閱讀:我國春節(jié)習俗。
【正月初一】。
拜年春節(jié)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后,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飯。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孩子們都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chuàng)造出了羊。漢族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中國漢族民間以正月初三為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正月初四】。
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板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yè),婦女不用針線。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這一天,有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wèi)生。鞭炮從每間房屋里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除此之外,這一天也是傳說中財神的生日,也是迎財神的吉日。
【正月初六】。
廣州民間流傳的農歷新年習俗歌當中提到“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窮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尋春去,初八八不歸,初九九頭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火明,十五祈完燈,采青走百病?!闭^大年初六求順扔窮鬼。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又稱“窮子”。
【正月初七】。
漢朝開始有人日節(jié)俗,魏晉后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fā)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后,更重視這個節(jié)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正月初八】。
農歷大年初八,這一天漢族民俗老禮兒:大年初八,順星散燈花。順星節(jié)是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漢族民間傳說農歷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即春節(jié)的第九天,民間認為農歷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天公生”,亦稱“天日”。這一天里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此日待人處事皆講求和氣,不可冒犯天神。許多道教觀都會舉行祭天儀式,以示對天公的感恩。民間的祭天儀式自初九的凌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在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
【正月初十】。
農歷大年初十,漢族民間認為是地生日。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谷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jié)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這一天,漢族傳統(tǒng)民俗要在屋隅、墻角及水甕里點燈、焚香、敬紙。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伙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漢族傳統(tǒng)農歷節(jié)日之一。此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漢族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正月十二】。
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jié),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BR> 【正月十三】。
正月十三是漢族傳統(tǒng)農歷節(jié)日之一。漢族風俗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
【正月十四】。
正月十四即農歷正月第十四天,作為漢族傳統(tǒng)農歷節(jié)日之一,這一天的漢族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到了這一天,年基本已經過去了,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過后,年就宣告結束了。
【正月十五】。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tǒng)文化把元宵節(jié)定為參佛的吉日良辰。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大致過程是先是拌餡料,和勻后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后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粉,“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五
春節(jié)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tǒng)上的農歷新年,傳統(tǒng)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jié)曾專指節(jié)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后來改為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新年才結束,春節(jié)俗稱“年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漢武帝時期之前,各朝各代春節(jié)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歷(農歷)正月為歲首,年節(jié)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開始采用公歷計年,遂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jié)”。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傳承著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通過歸類識記、圖文對照等多種方法,認識“多、少”等12個生字,認識反犬旁和鳥字旁2個偏旁。會寫“小、少”等5個生字和豎折折鉤1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對比關系。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個、只”等量詞的正確使用;學習并積累帶量詞“只”的短語。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背誦課文;通過歸類識記等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量詞“頭、群、顆、堆”的意思;會寫筆畫豎折折鉤。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多媒體出示課件,學生比較大小,語句要完整。
2.通過比較,你知道了什么?
教師小結:可見,大小、高矮、多少等都是通過比較才能知
道的。今天我們要通過比一比來看看誰大誰小,誰多誰少?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筆順。齊讀課題兩遍。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
2.指導讀正確、流利:
分小節(jié)指名朗讀,相機指導讀正確——同桌互相讀——小組
比賽讀。
1.課文中提到了不少動物和水果,要想看到它們的樣子,快大聲叫出它們的名字吧。
課件出示:黃牛、小貓、鴨子、蘋果、杏子、桃子。
2.學習反犬旁和鳥字旁。
(1)讀讀“貓”字,這里面藏著一個新偏旁:反犬旁。
(2)這里還有幾個字,讀一讀,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課件出示:狗、狼、狐貍(注音)。
(3)看來,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動物有關。
(4)讀讀這個字,這里也有個新偏旁:鳥字旁。
課件出示:鴨。
(5)你能猜出鳥字旁一般和什么有關嗎?
(6)鳥字旁一般和鳥有關,大多數是鳥的名字。出示:雞 鵝
3.游戲鞏固:貼名片
老師帶讀學生朗誦
牛?鳥?果
1.學習“牛”“果”。
(1)“?!焙汀肮倍际窍笮巫帧N覀兿葋砜吹谝粋€字,中間的一豎表示牛面,上面表示牛角,下面表示牛耳。它和我們現(xiàn)在的“?!弊珠L得多像啊!再來看看下一個字,上面部分是果實,下面是樹木,樹上結滿果實就是“果”字??矗覀兊臐h字多么神奇有趣啊!
(2)指導“小”“少”的豎寫在橫中線上,都要寫得長些。
2.學習“鳥”。
(1)學習新筆畫“豎折折鉤”。
有個小口訣能幫你寫好這一筆:豎短、橫平、折斜、勾翹。
(2)教師范寫,重點指導“鳥”字。
第一筆撇從豎中線起筆,就像小鳥長在頭上的羽毛,可以寫立一點,第二筆橫折鉤從撇尖起筆,鉤要短,給里面的點留地兒。第三筆點就像小鳥的眼睛,要和鉤錯開寫,豎折折鉤要封住口,寫寬,橫要長出來。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七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
3、在觀察比較、誦讀中感知反義詞,感受漢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激發(fā)學習漢字的興趣。
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
難點:1.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
2.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
1、圖片黃牛、貓、一群鴨子、鳥、蘋果、棗、一堆杏子、桃子
2、兒歌圖譜,音頻。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有趣的圖片,里面藏著一些小秘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圖片(中有關的小圖片:老虎和貓;一群大雁和一只鳥)引導同學們自主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大小、多少。
提問:1.你都認識它們么?
2.它們都叫什么名字呢?”
3.仔細觀察一下它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教師:“有些小朋友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那現(xiàn)在老師要把這個有趣的秘密變成一個好聽有趣的,小朋友們來聽一聽,看看兒歌音頻中是怎么說的?!苯處熇收b,請同學們認真聽內容。
3、出示圖譜,教師再次朗誦。引導同學們結合圖片理解的含義,為之后的創(chuàng)編做鋪墊。
4、朗誦游戲:集體、分組、一問一答
5、創(chuàng)編
教師:“現(xiàn)在請每組小朋友觀察桌子上小碗里的圖片,看看圖片中是什么?找一找誰大?找一找誰???找一找誰多?找一找誰少?嘗試把它們放進里面,試著創(chuàng)編?!?BR> 同學們觀察圖片,分組互動,鍛煉同學們的團隊意識。
6、同學們嘗試創(chuàng)編,教師指導。鼓勵同學們大膽表現(xiàn)自己。
8.教同學們學會詞語搭配,對量詞的運用形成印象。
一頭黃牛一頭大象一只貓一只雞
一群鴨一群人一堆杏子一堆沙子
一顆棗子一顆花生一個桃子一個蘋果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鼓勵同學們多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不同,樂于嘗試創(chuàng)編活動。
四、課后練習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一讀,記一記。
一頭牛一只貓一群鴨子
一顆棗一個桃一堆杏子
tags: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大小多少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八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
3、在觀察比較、誦讀中感知反義詞,感受漢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激發(fā)學習漢字的興趣。
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有趣的圖片,里面藏著一些小秘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BR> 提問:1.你都認識它們么?
2.它們都叫什么名字呢?”
3.仔細觀察一下它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教師:“有些小朋友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那現(xiàn)在老師要把這個有趣的秘密變成一個好聽有趣的,小朋友們來聽一聽,看看兒歌音頻中是怎么說的?!苯處熇收b,請同學們認真聽內容。
3、出示圖譜,教師再次朗誦。引導同學們結合圖片理解的含義,為之后的創(chuàng)編做鋪墊。
4、朗誦游戲:集體、分組、一問一答
5、創(chuàng)編
教師:“現(xiàn)在請每組小朋友觀察桌子上蘋果和棗圖片,看看圖片中是什么?找一找誰大?找一找誰小?找一找誰多?找一找誰少?嘗試把它們放進里面,試著創(chuàng)編。”
同學們觀察圖片,分組互動,鍛煉同學們的團隊意識。
6、同學們嘗試創(chuàng)編,教師指導。鼓勵同學們大膽表現(xiàn)自己。
8.教同學們學會詞語搭配,對量詞的運用形成印象。
一頭黃牛一頭大象一只貓一只雞
一群鴨一群人一堆杏子一堆沙子
一顆棗子一顆花生一個桃子一個蘋果
3、書寫生字
指導書寫筆畫橫折折鉤學習“小、少、牛、果、鳥”五個生字。
教師強調“先中間后兩邊,從上到下”的筆順規(guī)則。學生描紅、練寫。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一讀,記一記。
一頭牛一只貓一群鴨子
一顆棗一個桃一堆杏子
4、課堂小結
說說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表揚表現(xiàn)好的學生。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九
1、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7的數,并能大聲的說出自己的操作過程。
2、體驗數學活動點數匹配的樂趣。
2、操作材料:排序板、每個幼兒8朵花。
1、手指游戲《手指變變變》。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手指變變變》。
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兩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呀。三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金孔雀呀。四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花貓呀。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老虎呀。我是一只肚子非常非常餓的打老虎,想找一只小動物吃……。
2、引導幼兒點數。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春天給我們大家?guī)砹嗽S多的禮物,一起去看看吧。
(展示課件)。
(1)出示幻燈片大公雞,有幾只大公雞。
(2)誰又來了,出示幻燈片兩只小雞。教師帶幼兒一起點數,并說出總數。
(3)這次是誰來了,來了幾只蝴蝶,請幼兒說出總數,并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
(4)春天還有美麗的花朵,來數一數,這有幾朵花?
(5)還有一件好吃的`禮物呢?請幼兒點數。
3、認識排序板。
(出示排序板)。
提問:(1)排序板上有什么?
(2)應該從小紅旗開始點數。請小朋友們手拿著小紅旗進行點數。
4、幼兒練習點數。
5、花兒朵朵。
請幼兒把花貼到自己身上,同時會說1朵花、2朵花、3朵花……。貼好后進行游戲。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一
如果選到一個好的地理位置,開火鍋店的成功率就會超過50%。而選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成熟地點已經被占用了,新的地點又相對不成熟,需要時間來“養(yǎng)”。
一般來講,好的位置具備這樣的特征: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較多;餐飲比較密集;停車位充足,通常600-800平方米的火鍋店至少要40個停車位,不理想的要堅決放棄;廣告位和門頭形象較好;房屋內部結構比較合理,柱子不能太多,否則給裝修和布局造成障礙,影響有效的經營面積;層高不能太低,要在2.8米以上;店面周圍2公里內客源的分布和收入情況以及消費習慣要符合市場定位。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二
1、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學習用簡短的句子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貓、小魚圖片和白紙若干。
2、貓媽媽頭飾1個。
1、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貓媽媽:“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你們能不能幫我喂喂我的貓寶寶呀?讓我先來教教你們怎么喂貓寶寶吧……”
2、基本活動:
(1)教師示范:
a先給小貓排隊向幼兒說明要求,喂小貓的時候要說:“一只貓吃一條魚”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3)讓做得對做得好的幼兒上臺來邊做邊講。
(4)鞏固復習: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3、鞏固復習:
(1)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2)讓部分幼兒扮演小貓,部分幼兒扮演小魚,讓幼兒練習操作過程。
(3)“送貓寶寶回家”――讓幼兒把自己得作業(yè)放到教師指定的地點。
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玩具和器材讓幼兒更多的操作比較,加強記憶。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三
1、通過課件讓幼兒了解火災發(fā)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2、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通過課件讓幼兒了解火災發(fā)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課件、圖片、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志。
一、出示火機,談話,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1)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見過火?
(2)小結:
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鸩粌H能燒毀房子,燒傷人,還會燒毀森林,污染空氣。
三、通過課件,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認識“防火”標志。
(1)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2)蚊香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
(3)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4)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
(5)認識“嚴禁煙火”的標志。
四、簡要說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兒懼怕火的心理壓力。
(1)火有哪些用途?
(2)小結:火可以取暖、照明、做飯、點東西、打信號、引起注意、冶煉金屬、制作焦炭。
五、讓幼兒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
(1)在家著小火了怎么辦?打電話多少?如何撥打119?小結:正確打119:說清起火的位置和電話。老師示范一次(請幼兒找中間的要點)小朋友們真能干,學會了打119。教育幼兒不要亂打119。
(2)著火了困在房間里怎么辦?公共場所著火怎么辦?
小結:把衣物,毛巾、毛巾被等布制品用濕布巾捂住口鼻,還要用濕布巾堵住門縫。在火災中要盡量爬行。還有一些好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走安全通道、安全出口)可以最快,最安全的離開。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第一層次: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并會用“〈”“〉”表示其關系;
第二層次: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
第三層次:在成人指導下,學習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養(yǎng)成玩完活動后按類收拾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yè)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回形針拼圖形(1組);
數字臉譜連線(1組);
大嘴巴比多少(1組提高型)。
活動過程:
1.玩拍手數數(1—50)集體。
2.序數(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1.出示“〈”和“〉”,知道其符號名稱,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著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并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1.介紹配組。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并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
3.提出要求,玩過的要按類收拾好。字串7。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通過啟發(fā)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掌握方法。
1.教師對幼兒中好的行為、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的方法。
3.請幼兒為新起一個名字。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五
一、設計思路:
“非典”悄悄來到上海,人們開始注意防護。常見的一種方法就是在人多密集的時候戴口罩。自從向孩子們介紹有關“非典”小常識以來,班里有一些孩子開始戴口罩上幼兒園??珊⒆觽儾⒉皇前汛骺谡肿鳛橐环N防“非”的手段,而是把口罩作為是同伴之間炫耀的資本。文文的臉很小,可偏要戴上媽媽的大口罩,說是戴口罩,不如說是掛在下巴上;靜靜戴的是印有蠟筆小新的卡通口罩,漂亮的外觀引來了孩子們的關注,可卡通口罩的質地又是可想而知。孩子們在“非典”陰影的籠罩下,漸漸走進了戴口罩的誤區(qū)。因此,我根據班里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本次活動,引導孩子了解戴口罩的意義以及正確選擇、佩帶口罩的正確方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防“非”心態(tài)。
二、活動目標:
1、糾正孩子戴口罩的誤區(qū),了解戴口罩的作用及意義。
2、了解選擇與佩帶口罩的正確方法。
3、幫助孩子進一步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確立正確的防“非”心態(tài)。
三、活動準備:
各種質地、式樣的口罩若干。(如4層一次性口罩、12層常用口罩、20層醫(yī)用口罩、卡通口罩等)。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猜謎。(謎底為口罩)。
2、討論:“口罩有什么作用?”(保暖、預防病菌侵入等)。
(二)、集體討論:
1、引導語:“口罩朋友來我們班開展覽會,看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參觀,自由發(fā)表意見。
3、設問:“為什么最近大家出門都要帶口罩?”
4、教師簡單總結:“口罩能不讓病菌侵入我們的身體,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常用的口罩是用紗布重疊而成的`,4層的口罩能阻擋70%—80%的細菌,但是非典的病原體很強,所以最好要戴12層以上的。卡通口罩雖然很漂亮,但它用的材料含有化學成分,對身體不好。”
5、重點討論:
(1)“一直戴口罩對身體好嗎?”
(2)“什么時候需要戴口罩?”
(3)“戴過的口罩怎樣收放?”
(三)、個別演示:怎樣正確戴口罩。
(1)個別幼兒演示戴口罩的方法,引導其余幼兒判斷正確與否。
(2)教師介紹:“口罩的大小要正好罩住下巴、嘴巴、鼻子等部位,戴太大或太小的口罩,病菌、灰塵等能從口罩兩側的邊緣進去。”
(3)演示討論收放口罩的方法。
(四)、擴展孩子預防“非典”的經驗。
幫助孩子了解預防“非典”其他重要的方法:“戴口罩是預防非典的一種重要方法,其他還有什么預防非典的方法呢?”
(五)、結束活動。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景色分辨了四季的特征,
2、能辨別各種天氣的標記,并知道春天經常出現(xiàn)的天氣是雨天。
3、體驗有節(jié)奏的表演的快樂。
活動重點:
能辨別各種天氣的標記,并知道春天經常出現(xiàn)的天氣是雨天。
活動難點:
體驗有節(jié)奏的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語言區(qū):春天的故事讀本。
益智區(qū):四季景色的圖片,各種天氣的標記。
表演區(qū):錄音磁帶《春天》、太陽、花、柳樹、蝴蝶、蜜蜂、小兔頭飾。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季)。
你們怎么知道現(xiàn)在是春天?(小草發(fā)芽了,冰雪融化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3、在春天這個充滿生機勃勃的季節(jié),會經常下雨,雨水能滋潤自然界中的萬物。
今天我們的區(qū)域活動就跟春天有關。
你們能說說四季的季節(jié)特征嗎?春天是什么的?夏天呢?秋天呢?冬天呢?
二、介紹各個區(qū)域。
1、益智區(qū):
老師在益智區(qū)投放了四季景色的圖片,各種天氣的'標記,小朋友可以根據四季的特點來使用天氣標記。
2、圖書區(qū)。
老師在圖書角投放了有關春天的故事讀本。
3、表演區(qū):
錄音磁帶《春天》、太陽、花、柳樹、蝴蝶、蜜蜂、小兔頭飾。
三、組織幼兒進區(qū)區(qū)域。
1、提出區(qū)域規(guī)則。
在進區(qū)的時候,你先要想好來你要進什么區(qū)角。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qū)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區(qū)域中不能大聲喧嘩,靜靜的玩。
2、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進行區(qū)域活動。
四、收拾材料,結束游戲。
小結小朋友進區(qū)觀看的情況,表揚有序進區(qū)的幼兒,對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兒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夠的地方。
活動過程:
一、師幼交談。
教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許老師又要帶你們一起到我們的區(qū)域里進行活動咯!
教師:你們開心嗎?
(引導幼兒進入課堂的興趣)。
二、點出本節(jié)區(qū)域的重點。
教師:我們去區(qū)域里活動之前我們再來唱剛學過的歌曲“春天”,好不好。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幼兒大膽回答)。
教師:春天都有什么呀?那請小朋友想想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小花,他長得怎樣。
教師:那么,小朋友們再想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小草,小草是長成什么樣子的?
教師:那許老師今天就要帶我們小朋友區(qū)域里感受感受春天的美好,好不好?可以到閱讀區(qū)去看春天的故事書本,也可以到美工區(qū)制作關于春天的小花,小樹枝等,還可以去娃娃家唱歌曲“春天”給家里人聽,也同樣能夠感受到春天的氣息。
活動延伸:
教師:希望小朋友回到家里可以告訴爸爸媽媽春天有什么?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七
1、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能比較清晰地表達多與少。
2、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數一數、畫一畫的活動,在一一對應數數的情況下,理解誰多誰少,并能用數學語言比較清晰的表達數量的多與少。
3、在學習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和用數學的意識。
本節(jié)課主要研究“比多少”。教材設計了有趣味的主題圖,讓孩子通過觀察不同類量物體的多少,來感知“同樣多、多、少”的含義。為學習認數、計算和量的知識作準備。學生在幼兒園已經接觸過比較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比較思想;但孩子的表達能力還不夠,要訓練學生把意思表達清楚。特別是多種數量同時比較是孩子比較難理解的一類問題,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具體情境中,首先幫助學生了解比較的事物,再進行一一對應的比較,最后得出結論。
使學生經歷“一一對應”的過程,發(fā)現(xiàn)比較的結果。
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審題能力和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課件、圖示卡片、數字卡片等。
一、聽故事回答問題。
(一)教師講故事:小豬幫助小兔蓋房子。(邊講故事邊出示圖)。
(二)聽完故事后,看圖回答老師的問題。
1、故事中有幾只小兔?(教師貼圖)。
2、故事中有幾只小豬?(教師貼圖)。
3、小兔在做什么?每只小兔搬一塊磚,他們一共搬了幾塊磚?(教師貼圖)。
4、小豬在做什么?每只小豬搬1根木頭,他們一共搬了幾根木頭?(教師貼圖)。
5、快來看一看小兔在搬磚,小兔的數量和磚的數量比一比,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出示一一對應的表達方式,同時板書“同樣多”)。
6、小豬搬木頭,小豬的數量和木頭的數量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發(fā)現(xiàn)?(出示一一對應的表達方式,同時板書“多、少”)。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有序思考,逐步形成“比較”的步驟和方法。
二、創(chuàng)編數學小故事,回答其中有關比較的數學問題。
(一)教師創(chuàng)編的數學故事。
(二)讓學生獨立創(chuàng)編數學故事。(可以是身邊發(fā)生的事情)。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編活動使學生感受比較的量。
三、課堂練習。
(一)練習。
你能用剛才這種方法給同學們擺一擺,讓同學們一眼就看出它們是同樣多的嗎?
2、做拍手游戲。
聽清老師拍了幾下(5下)。
你拍的和老師同樣多。
請你給你的同桌拍手,要求他和你拍的同樣多。
3、小結:說能說一說什么是“同樣多”?
(二)繼續(xù)做拍手游戲。
老師拍5下,要求學生拍的比老師多2下。學生開始拍手。
老師拍5下,要求學生拍的比老師少2下。學生開始拍手。
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兩次拍手的次數不一樣?
(三)完成第7頁做一做的題。說一說,為什么?
(四)看圖標注多、少和同樣多。
(五)看圖猜一猜。
擋住的x和x同樣多,所有的x和x比,是同樣多嗎?請說明理由。
擋住的x和x同樣多,所有的x和x比,誰多誰少,請說明理由。
所有的x和x誰多誰少,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八
1、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經歷多種算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2、理解乘法的意義,能用乘法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具體情境中應用乘法,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乘法。
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口算。
此部分教學是建立在乘法口訣的基礎之上,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探究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計算方法。在組織討論交流時,要倡導算法多樣化,對于口算方法,只要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就行。
我所執(zhí)教的三年一班共有學生56人,學生已使用北師大教材兩年,他們喜歡上數學課,善于獨立思考,同時樂于合作交流,該班學生課上表現(xiàn)極為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學生敢說敢想,愿意發(fā)表獨立見解,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能力。
多媒體課件、導學案、
一、談話引入。
星期天,淘氣、笑笑還有他們的好朋友一起到海邊玩,在海邊的附近商店里,看到這些情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請同學們他們買了好多東西,想請大家?guī)椭阋凰阋还残枰嗌馘X?你們愿意嗎?(出示課件)
(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拉進數學與生活的距離,為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奠定基礎)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圖,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學信息?(明確游泳圈每個12元,球每個15元)
(2)分析數學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之間交流。
(3)以小組形式反饋問題,有能力的同學可以幫助解決。(引出問題“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
(意圖:通過自主探究,使學生經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引出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4) 探究“買3個游泳圈需要多少錢?”這個問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之后和小組交流。
(5)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交流中教師鼓勵算法不同的同學。
對于帶有一般性的.計算方法應引導學生予于關注。
(意圖:通過這種互問答的學生交流形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互相促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數學思考的能力。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2、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經找到的方法獨立完成“試一試”進行鞏固。
(2)學生探索進位口算方法,獨立列出算式,嘗試解決。
(3)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
(意圖: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獨立歸納總結的能力)
三、實踐應用, 拓展延伸
1.完成“練一練”的第1、2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讓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
2.完成練一練的3題。(開火車形式練習)
3.練一練4題
4.練一練第5題。學生小組內解決。(如果學生結合實際從不同角度出發(fā),只要結論具有合理性,就要給予充分肯定)
(意圖:此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同時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在此也滲透了德育教育)
四、評價
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學習,對自己、同學和老師做個評價。
(意圖:通過評價,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同時改進教師的教學,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習水平,更關注了他們在教學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九
理解的體征和腔的癥狀。它是能夠盡快出現(xiàn)認識空腔的癥狀和體征重要。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對待他們得到一個良好的開端,并防止它們隨著時間推移變得更大,更痛苦。如果您遇到下列一種或多種癥狀,你可能有一腔:
參觀牙醫(yī),建議你去看牙醫(yī)大約每年兩次得到您的口腔健康檢查。但是,如果你懷疑你可能有一腔不等著你的一年兩次的約會,讓你的牙醫(yī)日起,。在你的約會:
解釋你的癥狀,你已經注意到蛀牙的跡象。這將有助于牙醫(yī)來定位腔。
接受檢查。然后,牙醫(yī)會進行一次檢查,以確認是否有空洞。他/她將經常使用尖銳的金屬物體感覺為這表明空腔的存在牙齒的表面上的軟點。
獲得的氟化物的治療。氟化物處理是在腔的早期階段使用,如氟化物可以幫助牙齒恢復自己。
治療由凝膠清漆,液體溶液或泡沫氟化物被用于涂覆牙齒和加強牙齒的琺瑯質。
當你接受氟化物處理,牙醫(yī)適用于2種不同的氟化物:他/她將直接應用到氟你的牙齒或者其放入套在你的牙齒托盤。治療大約需要3分鐘的時間。
得到的填充物。餡料,其也被稱為恢復處理,當蛀牙進一步發(fā)育成搪瓷和成為永久性使用。
牙醫(yī)刪除使用鉆頭的空腔。然后牙醫(yī)填充用牙色的樹脂材料,陶瓷或銀汞合金材料的孔中。
銀汞合金材料可能含有汞的數量,基于對可能的健康風險的擔憂而這部分人反對。如果這是你關注的問題,與你的他計劃在餡料使用材料牙醫(yī)咨詢。
根據衰減的程度,餡料可能需要長達2預約才能完成。
獲得冠,定制安裝齒覆蓋物被稱為冠是另一種方式來治療蛀牙。他們只在必要時蛀牙變得尤為廣泛。冠是由附連到金屬牙狀材料制成。
隨著冠,你的牙醫(yī)移除用鉆頭牙齒腐爛部分,并采取你的牙齒模具。
然后模具填充牙齒樣物質,如瓷器,鋯,甚至黃金做一個個性化的冠,以取代齲齒。
一旦冠準備好了,牙醫(yī)用水泥將它們應用到你的牙齒。冠也需要超過1任命。
經過根管。根管治療可能是,當腔體有著深厚的滲透到牙齒的牙髓和牙齒的內部腐爛,感染或死亡的唯一選擇。
期間根管,牙醫(yī)將使得鄰近齒的頂部的切口,然后從牙齒內部的腔室和運河去除衰減紙漿。齒然后將與橡膠樣材料和密封膏填充。
有時已經歷一根管的齒還需要與冠覆蓋,以防止所述齒從重新壓裂。這可以在相同時間作為根管來完成,或數月以后。
如果牙齒不能保存,把它提取出來。蛀牙了影響整個牙齒的唯一選項是提取。
被提取的牙齒當它們存在嚴重損壞,并且可以不使用任何的其它方法進行保存。
一旦牙齒被提取它可以留下一個缺口。雖然這是不希望的美觀的原因,它也可能導致其它牙齒移動口周圍,這可能會導致整個新的問題內部。
因此,你應該考慮讓一個橋或種植牙填補了國內空白,并取代你的牙缺失。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
1.通過圖文對照、歸類識記等多種方法,認識“多、少”等8個生字,認識反犬旁和鳥字邊2個偏旁。會寫“小、少”2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對比關系。背誦前兩個自然段。
3.初步了解“個、只”等量詞的正確使用。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一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為了保持學生的識字興趣,本課以“比一比”的活動情境貫穿整個教學設計,順應學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不斷對比的情境,讓學生始終接觸新的事物。在參與意識與競爭意識下,學生識記了生字,正確運用反義詞進行比較。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一些實物。(教師)
生字卡片。(學生)
認識“多、少”等5個生字。知道“大——小”,“多——少”兩對意思相反的詞,會在不同場合正確使用“大小多少”。
會讀兒歌。
認識“多、少”等5個生字。知道“大——小”,“多——少”兩對意思相反的詞,會在不同場合正確使用“大小多少”。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一些實物。(教師)
生字卡片。(學生)
教師以“比較游戲”引入新課。
揭示課文題目,板書課題。
多媒體課件出示
黃牛哥哥花貓弟弟。
引導學生說出事物名稱。
看課件,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大小。
(1)黃牛與花貓哪個大?哪個???
指導學習生字“黃、?!?。
(1)課件出示生字。
(2)教師指導讀。
(3)指兩、三名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生字“多、少”。
(1)出示鴨子和小鳥圖片,引問:誰多?誰少?
(2)多媒體課件出示“多、少”兩個字。
(3)教師指導讀。
(4)指名領讀。
你能用“黃、牛、多、少”這四個字組哪些詞?
多媒體出示兒歌。
師范讀兒歌,引導學生找出一對反義詞。
教師引導讀兒歌。
指導學生讀兒歌并表演。
用卡片認讀生字,做“開開門”游戲。
出示一些物品,讓學生用“××多,××少”的句子說話,進一步明確多、少是相對概念,必須在比較中才能明白。
本課教學充分利用了課文的情境,借助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先看圖片,有效地幫助學生產生對生字的親切感,激發(fā)了學生認讀生字的興趣,降低了識字的難度。喚起了學生主動探索的欲望,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探索的快樂,感受意思相反的詞語,明確大、小,多、少都是相對概念,必須在比較中才能明白,進一步體會合作識字的快樂。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二
中秋節(jié)放假安排: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星期日,中秋節(jié))放假。共2天。
中秋節(jié)是9月27日星期日。
按規(guī)定,如果假日適逢周六、周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去年的放假調借方案為,假日逢周六、周日時,在周一補休。但20的中秋節(jié)和國慶節(jié)相鄰很近,如果在周一補休,即9月28日補休放假,則會出現(xiàn)先休3天再上2天班再放假的“折騰”或者國慶假期后連上9天班的情況。
2015年的放假安排將中秋節(jié)和國慶節(jié)假期作了綜合考慮,將中秋那一天假期挪到國慶假期中補休。這樣,國慶假期從10月1日至7日,共7天,然后10月8日和9日正常上班,接下來這個周末只需周六的10月10日上班,10月11日這個周日可以休息1天。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三
十大九不輸,一寸不牢,萬丈無用。
一百個星星不如一個月亮。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水牛再大也攆不上兔子。
牛大壓不死虱子。
大拳頭打不著小跳蚤。
老鷹爪子大,不一定捉得住蒼蠅。
再大的蛤蟆也擋不住車。
花香不在多,室雅不在大。
人不在大小,要有本事;山不在高低,要有景致。
小事是大事的'根。海水只怕一滴漏。
珍珠雖小,價值千金。
小小石頭,砸壞大缸。
針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風。
螞蟻能啃大骨頭。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鉆石雖小,能穿瓷器;麥垛雖大,壓鼠不死。
絆人的樁不在高。
寸草能擋住大風。
尺水能興百太浪。
泉水雖小,但它還是海洋的哥哥。
櫓檣雖大隨人轉,秤錘雖小壓千斤。
秤砣小,壓千斤;胡椒小,辣人心。
轆轤雖小,能提千斤,
大船只怕釘眼漏。
粒火能燒萬重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暴雨能夠穿通屋頂,細雨能夠穿通巖石。
大漏漏不長,細漏漏干塘。
一條小毛蟲,能把樹蛀空。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差一線,隔一山。
鋼再貴,也比不上金子;頭發(fā)再粗也比不過大腿。
小泥鰍掀不起大浪。
人在山外覺山小,人在山中覺山深。
胳膊扭不過大腿。
蜘蛛絲扳不倒石牌樓。
拳頭再硬也比不上錘子。
兔子回頭兇似虎。
刺人的蒺藜,初生也是軟的。
以毛投爐無不焚,以卵投石無不碎。
軟藤纏死硬樹。朽麻繩熬斷鐵鏈條。
最軟的是水,最硬的也是水。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先長的眉毛,不如后長的胡子長。
先出世的耳朵短,后出世的犄角長。
先發(fā)制人。
后上船者先登岸。
譬如積薪,后來者居上。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四
2017年的春節(jié)是1月28日正月初一,星期六,即農歷新年,俗稱“過年”。春節(jié)是辭舊迎新的日子,也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關于放假,目前假日辦還未公布2017年春節(jié)的放假安排。根據以往的慣例春節(jié)放假7天,從1月27日(也就是除夕)起至2月2日(正月初六)。
拓展閱讀:我國春節(jié)習俗。
【正月初一】。
拜年春節(jié)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后,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飯。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孩子們都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又稱小年朝,也稱赤狗日,作為古老的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傳這一天女媧娘娘創(chuàng)造出了羊。漢族民間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灑落一些米粒、糕餅,供老鼠食用,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中國漢族民間以正月初三為谷子生日,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
【正月初四】。
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板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yè),婦女不用針線。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這一天,有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wèi)生。鞭炮從每間房屋里往外頭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除此之外,這一天也是傳說中財神的生日,也是迎財神的吉日。
【正月初六】。
廣州民間流傳的農歷新年習俗歌當中提到“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窮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尋春去,初八八不歸,初九九頭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火明,十五祈完燈,采青走百病?!闭^大年初六求順扔窮鬼。正月初六“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其意就是祭送窮鬼(窮神),又稱“窮子”。
【正月初七】。
漢朝開始有人日節(jié)俗,魏晉后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fā)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后,更重視這個節(jié)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正月初八】。
農歷大年初八,這一天漢族民俗老禮兒:大年初八,順星散燈花。順星節(jié)是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漢族民間傳說農歷正月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即春節(jié)的第九天,民間認為農歷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天公生”,亦稱“天日”。這一天里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此日待人處事皆講求和氣,不可冒犯天神。許多道教觀都會舉行祭天儀式,以示對天公的感恩。民間的祭天儀式自初九的凌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在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
【正月初十】。
農歷大年初十,漢族民間認為是地生日。有天還有地。比是爺娘不多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谷都生地。菜蔬風味拿來祭,祭他生日他歡喜。人生忠孝與節(jié)義,地維賴以立;作事須求腳腳踏實地。這一天,漢族傳統(tǒng)民俗要在屋隅、墻角及水甕里點燈、焚香、敬紙。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伙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漢族傳統(tǒng)農歷節(jié)日之一。此日是岳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漢族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正月十二】。
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jié),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BR> 【正月十三】。
正月十三是漢族傳統(tǒng)農歷節(jié)日之一。漢族風俗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
【正月十四】。
正月十四即農歷正月第十四天,作為漢族傳統(tǒng)農歷節(jié)日之一,這一天的漢族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到了這一天,年基本已經過去了,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過后,年就宣告結束了。
【正月十五】。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東漢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tǒng)文化把元宵節(jié)定為參佛的吉日良辰。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大致過程是先是拌餡料,和勻后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后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里,倒上江米粉,“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米也沾到餡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五
春節(jié)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tǒng)上的農歷新年,傳統(tǒng)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jié)曾專指節(jié)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后來改為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新年才結束,春節(jié)俗稱“年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漢武帝時期之前,各朝各代春節(jié)的日期并不一致,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歷(農歷)正月為歲首,年節(jié)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開始采用公歷計年,遂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jié)”。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著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傳承著中國人的社會倫理觀念。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通過歸類識記、圖文對照等多種方法,認識“多、少”等12個生字,認識反犬旁和鳥字旁2個偏旁。會寫“小、少”等5個生字和豎折折鉤1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對比關系。背誦課文。
3.初步了解“個、只”等量詞的正確使用;學習并積累帶量詞“只”的短語。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背誦課文;通過歸類識記等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難點:
了解量詞“頭、群、顆、堆”的意思;會寫筆畫豎折折鉤。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多媒體出示課件,學生比較大小,語句要完整。
2.通過比較,你知道了什么?
教師小結:可見,大小、高矮、多少等都是通過比較才能知
道的。今天我們要通過比一比來看看誰大誰小,誰多誰少?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筆順。齊讀課題兩遍。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
2.指導讀正確、流利:
分小節(jié)指名朗讀,相機指導讀正確——同桌互相讀——小組
比賽讀。
1.課文中提到了不少動物和水果,要想看到它們的樣子,快大聲叫出它們的名字吧。
課件出示:黃牛、小貓、鴨子、蘋果、杏子、桃子。
2.學習反犬旁和鳥字旁。
(1)讀讀“貓”字,這里面藏著一個新偏旁:反犬旁。
(2)這里還有幾個字,讀一讀,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課件出示:狗、狼、狐貍(注音)。
(3)看來,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動物有關。
(4)讀讀這個字,這里也有個新偏旁:鳥字旁。
課件出示:鴨。
(5)你能猜出鳥字旁一般和什么有關嗎?
(6)鳥字旁一般和鳥有關,大多數是鳥的名字。出示:雞 鵝
3.游戲鞏固:貼名片
老師帶讀學生朗誦
牛?鳥?果
1.學習“牛”“果”。
(1)“?!焙汀肮倍际窍笮巫帧N覀兿葋砜吹谝粋€字,中間的一豎表示牛面,上面表示牛角,下面表示牛耳。它和我們現(xiàn)在的“?!弊珠L得多像啊!再來看看下一個字,上面部分是果實,下面是樹木,樹上結滿果實就是“果”字??矗覀兊臐h字多么神奇有趣啊!
(2)指導“小”“少”的豎寫在橫中線上,都要寫得長些。
2.學習“鳥”。
(1)學習新筆畫“豎折折鉤”。
有個小口訣能幫你寫好這一筆:豎短、橫平、折斜、勾翹。
(2)教師范寫,重點指導“鳥”字。
第一筆撇從豎中線起筆,就像小鳥長在頭上的羽毛,可以寫立一點,第二筆橫折鉤從撇尖起筆,鉤要短,給里面的點留地兒。第三筆點就像小鳥的眼睛,要和鉤錯開寫,豎折折鉤要封住口,寫寬,橫要長出來。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七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
3、在觀察比較、誦讀中感知反義詞,感受漢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激發(fā)學習漢字的興趣。
重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
難點:1.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
2.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
1、圖片黃牛、貓、一群鴨子、鳥、蘋果、棗、一堆杏子、桃子
2、兒歌圖譜,音頻。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有趣的圖片,里面藏著一些小秘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圖片(中有關的小圖片:老虎和貓;一群大雁和一只鳥)引導同學們自主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大小、多少。
提問:1.你都認識它們么?
2.它們都叫什么名字呢?”
3.仔細觀察一下它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教師:“有些小朋友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那現(xiàn)在老師要把這個有趣的秘密變成一個好聽有趣的,小朋友們來聽一聽,看看兒歌音頻中是怎么說的?!苯處熇收b,請同學們認真聽內容。
3、出示圖譜,教師再次朗誦。引導同學們結合圖片理解的含義,為之后的創(chuàng)編做鋪墊。
4、朗誦游戲:集體、分組、一問一答
5、創(chuàng)編
教師:“現(xiàn)在請每組小朋友觀察桌子上小碗里的圖片,看看圖片中是什么?找一找誰大?找一找誰???找一找誰多?找一找誰少?嘗試把它們放進里面,試著創(chuàng)編?!?BR> 同學們觀察圖片,分組互動,鍛煉同學們的團隊意識。
6、同學們嘗試創(chuàng)編,教師指導。鼓勵同學們大膽表現(xiàn)自己。
8.教同學們學會詞語搭配,對量詞的運用形成印象。
一頭黃牛一頭大象一只貓一只雞
一群鴨一群人一堆杏子一堆沙子
一顆棗子一顆花生一個桃子一個蘋果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鼓勵同學們多觀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不同,樂于嘗試創(chuàng)編活動。
四、課后練習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一讀,記一記。
一頭牛一只貓一群鴨子
一顆棗一個桃一堆杏子
tags: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大小多少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八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
3、在觀察比較、誦讀中感知反義詞,感受漢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激發(fā)學習漢字的興趣。
認識12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并掌握筆順;學會偏旁“犭、鳥”;理解“大”、“小”、“多”、“少”的含義。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有趣的圖片,里面藏著一些小秘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BR> 提問:1.你都認識它們么?
2.它們都叫什么名字呢?”
3.仔細觀察一下它們,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教師:“有些小朋友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那現(xiàn)在老師要把這個有趣的秘密變成一個好聽有趣的,小朋友們來聽一聽,看看兒歌音頻中是怎么說的?!苯處熇收b,請同學們認真聽內容。
3、出示圖譜,教師再次朗誦。引導同學們結合圖片理解的含義,為之后的創(chuàng)編做鋪墊。
4、朗誦游戲:集體、分組、一問一答
5、創(chuàng)編
教師:“現(xiàn)在請每組小朋友觀察桌子上蘋果和棗圖片,看看圖片中是什么?找一找誰大?找一找誰小?找一找誰多?找一找誰少?嘗試把它們放進里面,試著創(chuàng)編。”
同學們觀察圖片,分組互動,鍛煉同學們的團隊意識。
6、同學們嘗試創(chuàng)編,教師指導。鼓勵同學們大膽表現(xiàn)自己。
8.教同學們學會詞語搭配,對量詞的運用形成印象。
一頭黃牛一頭大象一只貓一只雞
一群鴨一群人一堆杏子一堆沙子
一顆棗子一顆花生一個桃子一個蘋果
3、書寫生字
指導書寫筆畫橫折折鉤學習“小、少、牛、果、鳥”五個生字。
教師強調“先中間后兩邊,從上到下”的筆順規(guī)則。學生描紅、練寫。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讀一讀,記一記。
一頭牛一只貓一群鴨子
一顆棗一個桃一堆杏子
4、課堂小結
說說你這節(jié)課的收獲。表揚表現(xiàn)好的學生。
春節(jié)知多少教案篇十九
1、能手口一致的點數1——7的數,并能大聲的說出自己的操作過程。
2、體驗數學活動點數匹配的樂趣。
2、操作材料:排序板、每個幼兒8朵花。
1、手指游戲《手指變變變》。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手指變變變》。
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毛毛蟲呀。兩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小白兔呀。三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金孔雀呀。四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花貓呀。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成大老虎呀。我是一只肚子非常非常餓的打老虎,想找一只小動物吃……。
2、引導幼兒點數。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春天給我們大家?guī)砹嗽S多的禮物,一起去看看吧。
(展示課件)。
(1)出示幻燈片大公雞,有幾只大公雞。
(2)誰又來了,出示幻燈片兩只小雞。教師帶幼兒一起點數,并說出總數。
(3)這次是誰來了,來了幾只蝴蝶,請幼兒說出總數,并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
(4)春天還有美麗的花朵,來數一數,這有幾朵花?
(5)還有一件好吃的`禮物呢?請幼兒點數。
3、認識排序板。
(出示排序板)。
提問:(1)排序板上有什么?
(2)應該從小紅旗開始點數。請小朋友們手拿著小紅旗進行點數。
4、幼兒練習點數。
5、花兒朵朵。
請幼兒把花貼到自己身上,同時會說1朵花、2朵花、3朵花……。貼好后進行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