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諸葛亮的成語故事 諸葛亮的名言諸葛亮的俗語成語(優(yōu)質(zhì)8篇)

字號: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諸葛亮的成語故事篇一
    1、善將者,必有博聞多智者為腹心,由沈?qū)徶斆苷邽槎?,勇悍善敵者為爪牙?BR>    2、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3、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4、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5、喜不應喜無喜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
    6、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
    7、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
    8、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0、一個巧皮匠,沒有好鞋樣;兩個笨皮匠,彼此有商量;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
    11、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恃功能而失信。
    12、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13、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1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5、喜不應喜無事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
    16、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17、大事起于難,小事起于易。
    18、非寧靜無以成學。
    19、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20、三個臭皮匠,合個諸葛亮。
    21、有文事必有武備。
    22、夫?qū)W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23、勢利之交,難以經(jīng)遠。
    24、統(tǒng)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nèi)剛的氣質(zhì)
    25、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26、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
    27、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28、圖以于易,為大于細。
    2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30、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yè)。
    31、國之大務,莫先于戒備。
    32、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
    33、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
    34、志當存高遠。
    35、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3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37、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持功能而失信。
    38、勸農(nóng)業(yè),無奪其時
    諸葛亮的成語故事篇二
    蜀南方之南蠻又來犯蜀,諸葛亮當即點兵南征。到了南蠻之地,雙方首戰(zhàn)諸葛亮就大獲全勝,擒住了南蠻的首領孟獲。但孟獲卻不服氣,說什么勝敗及兵家常事??酌鞯弥恍ο铝罘帕嗣汐@。放走孟獲后,孔明找來他的副將,故意說孟獲將此次叛亂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頭上。副將聽了十分生氣,大聲喊冤,于是孔明將他也放了回去。副將回營后,心里一直憤憤不平。
    一天,他將孟獲請入自己帳內(nèi),將孟獲捆綁后送至了漢營??酌饔糜嫸吻塬@了孟獲,孟獲卻還是不服,諸葛亮便又放了他。這次,漢營大將們都有些想不通。他們認為大家遠涉而來,這么輕易地放走敵人簡直是像開玩笑一樣??酌鲄s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讓人心服;以力服人將必有后患。孟獲再次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優(yōu)給他獻了個計謀。半夜時分,孟優(yōu)帶人來到漢營詐降,孔明一眼就識破了他,于是下令賞了大量的美酒給南蠻之兵,使孟優(yōu)帶來的人喝得酩酊大醉。
    這時孟獲按計劃前來劫營,卻不料自投羅網(wǎng),被再次擒獲。這回孟獲卻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歸山。孟獲回到大營,立即著手整頓軍隊,待機而發(fā)。
    一天,忽有探子來報:孔明正獨自在陣前察看地形。孟獲聽后大喜,立即帶了人趕去捉拿諸葛亮。不料這次他又中了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甕中之鱉??酌髦@次肯定還是不會服氣,再次放了他。孟獲帶兵回到營中。他營中一員大將帶來洞主楊峰,因跟隨孟獲亦數(shù)次被擒數(shù)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諸葛亮。為了報恩,他與夫人一起將孟獲灌醉后押到漢營。孟獲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內(nèi)賊陷害??酌鞅愕谖宕畏帕怂?,命他再來戰(zhàn)。這次,孟獲回去后不敢大意,他去投奔了木鹿大王。這木鹿大王之營極為偏僻,孔明帶兵前往,一路歷盡艱險,加上蠻兵使用了野獸入戰(zhàn),使?jié)h兵敗下陣來。
    這之后漢兵又碰上了幾處毒泉,使情況變得更為不妙。幸虧不久孔明得到伏波將軍及孟獲兄長孟節(jié)指點,他們才安全回到大營?;貭I后,孔明造了大于真獸幾倍的假獸。當他們再次與木鹿大王交戰(zhàn)時,木鹿的人馬見了假獸十分害怕不戰(zhàn)自退了。這次孟獲心里雖仍有不服,但再沒理由開口了,孔明看出他的心思,仍舊放了他。孟獲被釋后又去投奔了烏戈國,這烏戈國國王兀突骨擁有一支英勇善戰(zhàn)的藤甲兵,所裝備的藤甲刀槍不入??酌鲗Υ藚s早有所備,他用火攻將烏戈國兵士皆燒死于一山谷中。孟獲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要再放了他。孟獲忙跪下起誓:以后將決不再謀反。
    孔明見他已心悅誠服,覺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蠻之地,孟獲等聽后不禁深受感動。從此孔明便不再為南蠻擔心而專心對付魏國去了。
    諸葛亮的成語故事篇三
    諸葛亮的名言:
    1、志當存高遠。
    2、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5、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6、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7、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9、不愛尺璧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
    10、非寧靜無以成學。
    1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2、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13、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1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關于諸葛亮的俗語成語
    1、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3、既生瑜,何生亮。
    4、白帝托孤
    5、七擒孟獲
    6、草船借箭
    7、赤壁之戰(zhàn)
    8、三足鼎立
    9、欲擒故縱
    10、三顧茅廬
    諸葛亮的成語故事篇四
    1、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2、所向無敵:敵:抵擋。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誰也抵擋不住。形容力量強大,無往不勝。
    3、開誠布公: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4、三顧茅廬: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5、儉以養(yǎng)德:節(jié)儉有助于養(yǎng)成質(zhì)樸勤勞的德操。
    6、危急存亡:危急:危險而緊急。指關系到生存滅亡的緊急關頭。
    7、任重才輕:責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勝任。
    8、思賢如渴:如渴:如口渴思飲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9、妄自菲?。和汉鷣y的;菲薄:小看,輕視。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10、龍驤虎視:象龍馬高昂著頭,象老虎注視著獵物。形容人的氣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11、計日而待:計:計算;待:等待??梢詳?shù)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
    12、神機妙算: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于估計復雜的變化情勢,決定策略。
    13、眾難群移:眾人心中都有疑難。
    14、臨危受命: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15、七擒七縱: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shù)厍蹰L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16、萬事具備,只欠東風:比喻什么都已準備好了,只差最后一個重要條件了。
    17、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長上了翅膀。比喻強有力的人得到幫助變得更加強有力。
    18、游辭巧飾:用沒有根據(jù)的話多方掩飾。
    19、胸中鱗甲:比喻存心險惡。
    20、如魚得水: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汉芎线m的環(huán)境。
    21、上樓去梯:比喻進行極其秘密的謀劃。也比喻誘人上當。
    22、草船借箭: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23、我心如秤:表示自己處理事情極端公平。
    24、鞠躬盡瘁:指小心、恭敬、謹慎,竭盡心力去效勞。
    25、集思廣益:集:集中;思:思考,意見;廣:擴大。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諸葛亮的成語故事篇五
    
    諸葛亮的名言:
    
    1、志當存高遠。
    
    2、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5、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6、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7、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8、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9、不愛尺璧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
    
    10、非寧靜無以成學。
    
    1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2、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13、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1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關于諸葛亮的俗語成語
    
    1、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3、既生瑜,何生亮。
    
    4、白帝托孤
    
    5、七擒孟獲
    
    6、草船借箭
    
    7、赤壁之戰(zhàn)
    
    8、三足鼎立
    
    9、欲擒故縱
    
    10、三顧茅廬
    諸葛亮的成語故事篇六
    蜀南方之南蠻又來犯蜀,諸葛亮當即點兵南征。到了南蠻之地,雙方首戰(zhàn)諸葛亮就大獲全勝,擒住了南蠻的首領孟獲。但孟獲卻不服氣,說什么勝敗及兵家常事。孔明得知一笑下令放了孟獲。放走孟獲后,孔明找來他的副將,故意說孟獲將此次叛亂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頭上。副將聽了十分生氣,大聲喊冤,于是孔明將他也放了回去。副將回營后,心里一直憤憤不平。
    一天,他將孟獲請入自己帳內(nèi),將孟獲捆綁后送至了漢營。孔明用計二次擒獲了孟獲,孟獲卻還是不服,諸葛亮便又放了他。這次,漢營大將們都有些想不通。他們認為大家遠涉而來,這么輕易地放走敵人簡直是像開玩笑一樣??酌鲄s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讓人心服;以力服人將必有后患。孟獲再次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優(yōu)給他獻了個計謀。半夜時分,孟優(yōu)帶人來到漢營詐降,孔明一眼就識破了他,于是下令賞了大量的美酒給南蠻之兵,使孟優(yōu)帶來的人喝得酩酊大醉。
    這時孟獲按計劃前來劫營,卻不料自投羅網(wǎng),被再次擒獲。這回孟獲卻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歸山。孟獲回到大營,立即著手整頓軍隊,待機而發(fā)。
    一天,忽有探子來報:孔明正獨自在陣前察看地形。孟獲聽后大喜,立即帶了人趕去捉拿諸葛亮。不料這次他又中了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甕中之鱉??酌髦@次肯定還是不會服氣,再次放了他。孟獲帶兵回到營中。他營中一員大將帶來洞主楊峰,因跟隨孟獲亦數(shù)次被擒數(shù)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諸葛亮。為了報恩,他與夫人一起將孟獲灌醉后押到漢營。孟獲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內(nèi)賊陷害??酌鞅愕谖宕畏帕怂?,命他再來戰(zhàn)。這次,孟獲回去后不敢大意,他去投奔了木鹿大王。這木鹿大王之營極為偏僻,孔明帶兵前往,一路歷盡艱險,加上蠻兵使用了野獸入戰(zhàn),使?jié)h兵敗下陣來。
    這之后漢兵又碰上了幾處毒泉,使情況變得更為不妙。幸虧不久孔明得到伏波將軍及孟獲兄長孟節(jié)指點,他們才安全回到大營?;貭I后,孔明造了大于真獸幾倍的假獸。當他們再次與木鹿大王交戰(zhàn)時,木鹿的人馬見了假獸十分害怕不戰(zhàn)自退了。這次孟獲心里雖仍有不服,但再沒理由開口了,孔明看出他的心思,仍舊放了他。孟獲被釋后又去投奔了烏戈國,這烏戈國國王兀突骨擁有一支英勇善戰(zhàn)的藤甲兵,所裝備的藤甲刀槍不入??酌鲗Υ藚s早有所備,他用火攻將烏戈國兵士皆燒死于一山谷中。孟獲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要再放了他。孟獲忙跪下起誓:以后將決不再謀反。
    孔明見他已心悅誠服,覺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蠻之地,孟獲等聽后不禁深受感動。從此孔明便不再為南蠻擔心而專心對付魏國去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諸葛亮的成語故事篇七
    三顧茅廬
    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才識,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他出山輔佐。這天恰巧諸葛亮不在,只能失望而回。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的。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妄自菲薄
    賠了夫人又折兵
    東漢末年孫權(quán)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zhì)”。諸葛亮識破,安排趙云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玄,喬玄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孫權(quán)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伏龍鳳雛
    七擒七縱
    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shù)厍蹰L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
    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諸葛亮的成語故事篇八
    徐庶反奔劉備后,很得劉備重用。曾幫助劉備幾次打敗曹兵,被封為軍師。曹操得知此事很驚訝。曹操的謀士程昱獻計說:丞相如果想用此人,召來不難,徐庶是個孝子,丞相派人把他
    母親
    接到許昌,再仿他母親的筆體寫信讓他來許昌,他必來。"徐庶接信,果然大哭一場,拿信找劉備辭行。
    劉備見信也哭,強留徐庶敘情一夜。第二天,劉備在城外排宴替徐庶餞行。劉備拉著徐庶的手說:"先生這一走,你我天各一方,不知何時才能再見?"說完又痛哭流涕。
    徐庶行數(shù)里又拍馬返回對劉備說:"忘了一件大事,襄陽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有一位天下奇人叫諸葛亮,將軍想不想見他?"劉備說:"我當然愿意見他,不知他能比上先生嗎?"徐庶說:"他抬頭能知天文,低頭能察地理,見面能識人心,是天下第一才人,如他能出來幫助胸,將軍就可以穩(wěn)坐天下了。
    "劉備見徐庶這樣了解諸葛亮,想請徐庶辛苦一趟把諸葛亮請來。徐庶搖頭說:"這樣的人才,只能將軍親自去請,他愿不愿出來,還得看將軍的誠意。" 徐庶說完,策馬離去。之后引出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
    周瑜與諸葛亮商量好進攻曹操的
    時間
    ,然后,把人馬分成6隊,只等東南風一刮起來,就開始行動。
    東南風刮起來后,黃蓋帶了20只裝滿蘆葦、硫磺等物的火船,向?qū)Π堕_去。快到曹操軍營時,船一齊起火,順著風勢,將曹軍船只燒著。由于曹操聽信龐統(tǒng)的話,將所有的船用鐵環(huán)鎖在一起,根本沒法逃走。
    這時,曹軍水寨全都燒著,一片火光。許多兵士被燒死了。曹操知道中了計,一邊叫罵,一邊尋找船只。這時,張遼駕著一只小船過來,曹操才脫離火海。
    曹操被救上岸時,東吳兵馬已殺了過來。他在張遼等人的保護下,終于甩掉了東吳的追兵。他們來到一個山勢很險的地方。這時,曹操哈哈大笑起來,將士們都嚇了一跳,問他笑什么,曹操說:“我笑諸葛亮、周瑜不懂計謀,如果他們在這里埋伏下一支兵馬,那就厲害了!”話沒說完,殺出了一支人馬,原來是早已埋伏在這里的趙云。曹操連忙突圍,死傷了許多兵士,好不容易才逃出來。
    這時,天已經(jīng)亮了,正下著大雨。曹操以為沒有危險了,就下令休息吃飯。他坐在樹林中,不禁又哈哈大笑起來。旁邊人問:“丞相您損失了那么多人馬,笑什么呢?”曹操說:“我笑諸葛亮、周瑜還是缺少計謀,如果他們在這里埋伏下一支人馬,我們還能逃得了?”
    話音沒落,突然一陣喊聲,張飛率領兵馬沖了過來。曹操大吃一驚,甲衣也沒穿就上了馬。他手下的將士一邊跑一邊迎敵,許多人都受了傷。
    這次,曹操開始走小路。他們來到了華容道。曹操見遠處還有煙霧,像有伏兵。曹操說:“這是諸葛亮叫人放的煙,讓我不敢走這條路。”于是,曹操等人走上了華容道,這條路本來不平,加上剛下過雨,特別難走。曹操下令砍樹搬草,墊平路面。不少士兵累得昏倒在地上。
    好不容易到了平坦一點的路面,曹操又哈哈大笑起來:“如果是我指揮打仗,肯定在這里埋伏一支軍馬,諸葛亮、周瑜到底是不行啊!”話沒說完,有是一聲炮響,關羽帶人截住了去路。
    曹操嚇了一跳。等他定下神來,看清是關羽時,臉上頓時有了笑容:“云長。以前我對你不錯,請你看在過去的情義上,放我一條生路吧?!标P羽是個講義氣的人,他回想起曹操對他的種種好處,又看那些士兵的可憐樣子,就讓開了道路。
    諸葛亮聽說關羽放走了曹操,非常生氣,說:“關羽因為私人情義耽誤了公事,拉出去殺了!”劉備一聽,急忙過來求情:“我和關羽像親兄弟一樣,本來準備一齊死的,先生殺了他,我也沒法活了,就原諒他一次吧?!敝T葛亮這才不說什么了。
    官渡大戰(zhàn)后,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
    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慌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去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游去了,書童也說不準什么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
    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
    讀書
    ,急忙過去行禮??赡莻€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
    轉(zhuǎn)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有一次來到隆中。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臺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quán)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yè),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眲湟宦牐浅E宸?,請求他相助。諸葛亮答應了。那年諸葛亮才2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