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模板13篇)

字號:

    有些事情,只有通過總結才能真正領悟其中的道理??偨Y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在學習或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進步,增強自信和動力。以下是一些經典的總結寫作示范,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領會寫好總結的要領。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一
    1、嘗試用線條表現不同造型的路,用拓印的方式表現小兔的跳躍,感知點線面的協(xié)調帶來的美感。
    2、愿意參加活動,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體驗玩色的樂趣。
    黑色卡紙、排筆、音樂(1)(2)、顏料、小毛巾(或濕巾)、印章(蔬菜印章)
    一、游戲導入
    1、誰發(fā)現我們剛才是怎么走進來的?有沒有走成什么形狀?
    提問:你剛才是怎么走的?
    總結:我們剛才是走成了一條線、彎彎的、走圓圈。
    2、出示黑色卡紙、排筆(介紹排筆)
    排筆寶寶也想來走一走,你想讓排筆寶寶從哪里開始走呢?準備怎么走呢?(請幼兒來嘗試準備從哪兒開始走)
    小結:排筆寶寶在走路時候要讓它一直不停地往前走,不間斷。
    師:黃老師呢,也給我們寶寶每人都準備了排筆寶寶,是不是很想讓你的排筆寶寶也來走一走呀。
    師:那請站起來讓我們學小貓一樣,輕輕地走過去,選一支排筆寶寶,在你的紙上走一走吧。(音樂)
    二、幼兒創(chuàng)作路
    小結:排筆寶寶也可以走直線,也可以彎彎曲曲的走,也可以走圓圈。
    師:小朋友們看,誰來了?(出示小兔蔬菜印章)小兔子是怎么走路的?(引導幼兒學小兔蹦蹦跳跳)
    師:小兔子也想來走一走,小兔會走在小路的哪里呢?猜猜看。
    幼:小路上,小路的里面,小路的外面
    師:嗯,有可能哦,請你陪著小兔子跟著音樂一起走一走吧。(音樂2,慢與快)
    三、在路的里面或外面走一走,跳一跳
    幼兒聽音樂再次作畫,跳一跳
    師:寶寶們,小兔寶寶偷偷的和我說它累了,我們要不要請小兔休息一會呀?
    幼:要
    師:我們寶寶真懂事,請讓小兔子休息一會吧。
    四、作品點評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小兔跳的是什么顏色?像什么?跳在路的哪里?
    幼:小兔子今天玩的很開心,還有誰也想來我們小路上走一走呢?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看吧。
    本次活動源于幼兒的生活,他們仔細觀察了幼兒園里直的、彎的、螺旋的、蜿蜒曲折的路,并在本節(jié)活動中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學走不同造型的路,有了生活經驗和游戲經驗的遷移,呈現的線條極具個性化,蔬菜橫切面變身小兔印章,更是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他們帶著兔子印章在路的上面,下面,里面,外面跳來跳去,留下了各種大小不同的圓圓的印記。點、先、面的結合,讓整個畫面更協(xié)調,更飽滿,充滿孩子獨特的創(chuàng)意。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二
    1、觀看相關圖片,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花園,并嘗試描述畫中的內容。
    2、體驗與朋友一起作畫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重點:嘗試描述自己畫中的內容。
    活動難點: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花園。
    ppt,記號筆,花園情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ppt《小花園》,讓幼兒通過觀察,感知小花園里各類形態(tài)方面各異的特征。
    1、師:這是什么地方?里面都有誰?它是什么顏色的?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里面都有小花、小草、小樹、小蝌蚪......
    2、鼓勵幼兒從顏色、形狀等方面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師:小花園里有這么多東西,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師:小花園里有這么多好看、好玩的東西,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那你們的好朋友是誰?
    環(huán)節(jié)小結:讓幼兒對小花園產生興趣,在接下來的美術活動中幼兒能無拘無束地投入和參與。
    二、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觀察。
    1、邀請小朋友一起來作畫師:小花園那么美,我們也來畫一畫好嗎?
    2、鼓勵幼兒畫上自己喜歡的小花園。
    環(huán)節(jié)小結: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美術帶來的快樂。
    三、欣賞幼兒作畫的內容。
    共同體驗分享作畫的內容,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畫中的內容。
    環(huán)節(jié)小結:鼓勵孩子把自己所畫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教師可以從孩子的作品中了解到孩子的思維、想象及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情況。
    一節(jié)活動,不在于教師如何的精彩,而在于孩子在學中的快樂?;顒舆^程中,我始終記得“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盡量給予孩子們相對自由的想象與表達空間,讓大家動手、動腦、動口,充分調動其感官與肢體,促使孩子們積極主動投入到活動中來,自主自覺地完成教育目標。從整體上來看,幼兒的興趣得到了很好地激發(fā),在活動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操作的樂趣,體驗到大家合作的快樂感。但是有些環(huán)節(jié)出現了一些小的疏忽,也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由于過于強調幼兒的主體性而忽略了教師的主導性,教師知道要求不夠嚴格,以至于幼兒的活動有些散,缺少依靠點。另外由于時間限制,在孩子們還意猶未盡的時候我打斷了他們,我想在孩子們心里應該有不情愿的成分吧。
    小百科:花園(英文名:garden)指種植花木供游玩休息的場所,舊時原用于命名園林建筑,如巴比倫空中花園?,F在花園多用于稱謂開放性的公園或別墅的私人花園。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三
    1.引導幼兒用線條大膽地表現升起的太陽.
    2.能用自己喜歡的色彩給太陽涂上漂亮的顏色.
    3.體驗活動的愉悅,享受成功的快樂.
    1.太陽升起來了示范畫.
    2.油畫棒,黑筆,畫紙.活動過程:一.預熱階段:。
    1.請幼兒欣賞兒歌太陽當空照,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
    1.引導幼兒用線條大膽地表現升起的太陽.
    2.能用自己喜歡的色彩給太陽涂上漂亮的顏色.
    3.體驗活動的愉悅,享受成功的快樂.
    1.太陽升起來了示范畫.
    2.油畫棒,黑筆,畫紙.
    一.預熱階段:。
    請幼兒欣賞兒歌太陽當空照,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
    2.請幼兒說說太陽長什么模樣呀?
    二.圖形刺激:。
    1.今天我請小朋友看看剛升起的太陽,它露出半邊臉.請幼兒欣賞作品.
    2.教師演示:。
    1)在紙上先畫一條直線,直線要畫到兩頭.
    2)在直線上畫一跳弧線,弧線在爬山坡要慢慢的爬.
    3)給太陽畫上眼睛.鼻子.嘴巴.
    4)用各種線條給太陽畫上漂亮的頭發(fā).
    5)用各種顏色給太陽公公穿上好看的衣服。
    三.創(chuàng)造表現:。
    1.幼兒大膽地表現剛升起的太陽公公.
    2.幼兒給太陽公公穿上花衣服.
    3.幼兒繪畫時即時給予表揚.對于錯誤即時糾正.
    四.作品賞析:。
    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共同交流做畫的快樂,展示幼兒作品。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四
    1、通過觀擦自己五官位置,了解面部特征,大膽嘗試表現。
    2、接納自己,發(fā)現一個”可愛的我”。
    3、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1、幼兒一人一面小鏡子。
    2、相機、電視機、幼兒大頭照片。
    3、紙,畫筆。
    一、示相機和相片,引出課題。
    1、出示相片:你們看,是誰呀?他(她)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褲子呢?那你們想不想照照片呢?請寶寶坐好了我給你們拍照了。
    2、小朋友在多媒體中觀察有哪些自己器官。
    3、游戲“我說你指”
    二、幼兒觀察鏡子里的我,根據鏡中的自己模樣,畫一張可愛的小臉。
    幼兒邊看鏡子邊進行繪畫,教師幫助個別幼兒。
    三、展示幼兒作品
    互相欣賞完成的作品,集體進行評價。
    四、延伸活動:
    帶幼兒到戶外拍照片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五
    1.幼兒掌握撕貼的方法,美觀地裝飾爸爸的領帶。
    2.了解爸爸的服飾特點,愛爸爸,會主動關心爸爸。
    一、導入活動。
    2.你的爸爸喜歡什么顏色和花紋的領帶呢?小結。
    二、學習裝飾領帶的方法。
    1.這是我為熊爸爸做的領帶,你們想不想也為你們的爸爸做一條漂亮的領帶。
    2.介紹操作材料,觀察教師如何用撕貼的方法來裝飾領帶。
    師:我們來看一看這是什么?(教師出示材料,與幼兒一起說一說)。
    做法:拇指食指捏一捏,變成小雞尖尖嘴,捏住紙片扭一扭,撕出一塊小紙片,再蘸上一點漿糊,粘貼在領帶上,記住要貼的滿一點,這樣領帶才好看,提醒幼兒貼畫時,注意不要把碎紙貼在一起,操作后及時用抹布擦手。
    三、
    指導幼兒為爸爸做條領帶。幼兒操作,教師來回輔導能力弱的。
    四、教師講評活動。
    1.幼兒完成了作品之后,教師將幼兒的作品貼在黑板上。
    2.請2-3個設計得好的幼兒來介紹自己的領帶。
    3.教師小結。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六
    幼兒對玩色有較高的興趣,能大膽而富有個性的玩色。本活動將營造繽紛多彩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幼兒的想象力,運用多彩的短線和圓點創(chuàng)造出富有個性的七彩雨及多樣的小水花,以引發(fā)幼兒的興趣。針對幼兒現有的繪畫基礎,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畫面,同時鼓勵幼兒不斷地變換顏色,大膽地表現。
    1、敢用多種色彩來表現小雨點,養(yǎng)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2、學習動手畫圓與直線,對繪畫產生興趣。
    1、材料準備:油畫棒、白紙。
    2、知識準備:范畫下雨及雨點落在池塘里出現小水花的情景。
    小結:下大雨時,像根直直的、長長的線;下小雨時,一點點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內容。
    1、演示討論,共同參與。
    1)油畫棒演示畫長直線雨嘩!嘩!下了一場大雨。教師問:"要怎么畫呀?(個別回答)教師試畫(強調從天空中滴下來,直直的,長長的。)。
    2)討論: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點怎樣的呢?(一點點的)小雨點落到了哪兒?(幼兒討論)小雨點落到池塘里會怎么樣?(幼兒講講)教師根據幼兒的想法畫出大小不同的水暈及水花。
    2、激發(fā)興趣,嘗試取名。
    1)演示用各種顏色的短線畫小雨點。
    雨越下越小,太陽公公出來了。咦,小雨點一下子變成了五顏六色,怎么回事?(幼兒講述)五顏六色的小雨點可真漂亮。
    2)這么漂亮的小雨點,我們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幼兒取名:七彩雨、好看的雨等)。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創(chuàng)作:下雨啦,我們一起來看漂亮的七彩雨。(雨中有赤、橙、黃、綠、青、藍、紫。)。
    1)能將最喜歡的顏色雨先畫出來嗎?
    2)池塘里的水暈是什么樣的?有多少個?
    2、幼兒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1)觀察幼兒調換顏色畫的情況。
    2)觀察幼兒能否畫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點。
    3)能否添加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結束部分:
    1、讓幼兒把畫好的畫交上來自由欣賞,并來評評哪個幼兒畫的七彩雨最漂亮。
    本次活動本人以情景貫穿的手法,把整堂美術課貫穿起來了,幼兒興趣比較濃厚,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幼兒也基本能夠區(qū)分短線、長線、點的概念,畫的也比較不錯,但是有部分幼兒在用色方面還要加強,顏色可以再豐富一些,提高畫面的質量及美觀效果。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七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工具分泥,知道多個圓穿在一起可以變成糖葫蘆。
    2、探索糖葫蘆的制作方法。
    3、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吸管。
    2、圖片:太陽公公,糖葫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太陽公公”,引起幼兒的興趣。
    1、觀察糖葫蘆,了解糖葫蘆的特征。
    感知制作方式,激發(fā)學做糖葫蘆的興趣。
    2、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做出糖葫蘆。
    師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活動。
    3、大家一邊做一邊討論,怎樣才能做出糖葫蘆呢?
    4、小結:油泥變糖葫蘆的變化程序:搓長—分泥,用泥工塑料刀從長條中間切開(重點強調)—搓成兩個圓—棒子貫穿。
    (制作的順口溜:搓,搓,搓,搓面條,拿起小刀切兩半,團成一個球,棒子中間穿一穿。)。
    三、師幼集體操作。
    建議幼兒按序進行活動。
    四、評價活動。
    你的糖葫蘆真好吃,真好看。(師觀察,傾聽幼兒評價)這根糖葫蘆圓溜溜,好吃又好看。我們去送給太陽陽公公吃吧!
    請幼兒用好聽的話,向太陽公公介紹自己的糖葫蘆,太陽公公評價幼兒的作品。
    活動反思:
    我借用孩子們熟悉的開火車的形式,引導小寶貝們畫出一個個圓,活動中我發(fā)現孩子們小火車的頭和尾都銜接的很棒,但是線條畫的不是很圓整,有些糖葫蘆甚至有些“方方”的,在畫圓的技能方面還是需要小寶貝們好好練習。由于這次的顏料調的有些稀,在繪畫的時候小手上的難免會有滴下來的顏料掉落在紙上,所以畫面不是很整潔。另外在三個圓的排列方面很難控制住兩兩之間的距離,這也是受小班幼兒年齡的限制。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八
    1、認知幾對同類色:大紅與粉紅、桔黃與淡黃、深綠與淡綠、深藍與淡藍。
    2、初步嘗試用漸變色印染。
    3、啟發(fā)孩子對色彩的興致。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教學預備。
    1、認知大紅與粉紅、桔黃與淡黃、深綠與淡綠、深藍與淡藍,能準確叫出它們的名字。
    2、色彩孩子小卡片8個;磁帶、錄音機。
    3、孩子每人一個“色彩孩子”胸前飾配;每一組大紅與粉紅、桔黃與淡黃、深綠與淡綠、深藍與淡藍的顏料各1份;每人一支毛筆、一張紙巾。
    教學過程。
    一、配同類色。
    1、幼兒教師:今日很多色彩孩子到我們小(1)班,看,有哪一些色彩孩子,孩子集體念。
    2、幼兒教師手里拿一個“紅孩子”:“來了個紅孩子,它講:我的好伙伴同我長得非常像,看看,這兒誰與我長得最像,請你們來幫助我找找?!焙⒆诱抑奂t?!昂没锇椋譅渴?,抱抱。”幼兒教師演示2個孩子的動作。
    3、用相同的方式找著另三對同類色。
    二、觀測和察看印染手絹的方式。
    2、幼兒教師演示印染手絹的方式。
    幼兒教師:如此漂亮的手絹是怎樣裝扮出來的啊?我們來看看。
    將正方形的餐巾紙對折3次成三角形——將對折好的餐巾紙的各個部位各自蘸一下色彩——悄悄地打開。
    三、孩子集體回想印染的步驟,探討需留心的地方。
    1、蘸顏料的時間不可以過長。
    2、印染后打開時要悄悄地、慢慢地。
    四、孩子染手絹,幼兒教師指導。
    1、勉勵孩子勇敢印染。
    2、給能力弱的孩子適合的協(xié)助。
    3、勉勵孩子在打開時不懼艱難,堅持做完1件事。
    五、作品出示。
    2、為喜愛的作品獎一個獎牌。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九
    1、嘗試自由選擇色彩用印章印畫,體驗印畫的樂趣。
    2、感受大大小小圓圈的泡泡,能用多種顏色的顏料印畫。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二、
    瓶蓋若干,幼兒操作材料。
    三、
    嘗試自由選擇色彩用印章印畫,體驗印畫的樂趣。
    感受大大小小圓圈的泡泡,能用多種顏色的顏料印畫。
    1、引出課題。
    教師邊吹泡泡邊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
    幼兒討論。
    教師總結:泡泡啊,圓溜溜,一個個,一串串,有大的,有小的,紅的、黃的、綠的、藍的,真漂亮。
    2、示范講解。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印章的用法:任選一個瓶蓋,用手指捏著,任意蘸一種顏色的顏料,把他放在紙上按一下,一個有顏色的泡泡就出現了。
    3、幼兒練習。
    鼓勵幼兒用不同大小的印章、多種顏色的顏料印滿整張畫面。
    4、講評。
    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評一評,哪個小朋友吹的泡泡多,顏色又漂亮。
    在活動的一開始,我通過吹泡泡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后來用瓶蓋印泡泡孩子更起勁了,并讓孩子們想想如果要換顏色的時候該怎么辦?在孩子們的作畫過程中我注意到有很多孩子都是按照老師的要求來進行的,“蘸一蘸,印一下;蘸一蘸,印一下……”然后換一個瓶蓋繼續(xù)畫??墒切礻混谛∨笥褏s是用一個瓶蓋一會蘸這種顏色一會蘸那種顏色,平時徐昊熠小朋友比較內向很少和小朋友老師進行交流,而且顯得特別的膽小,如果我當時就制止他的活動或者說神色稍微嚴厲一些可能他就會停止活動了,于是我就輕輕的走到他的身邊,拿了一個瓶蓋也和他一起畫起來了,看到我的`參與他就立刻停下了他自己的活動,就看著我,我給他畫了幾個顏色比較漂亮的泡泡后就好象自言自語的說:“恩,真漂亮?!被顒咏Y束小朋友都在相互欣賞著自己的作品,徐昊熠就在那看著自己的畫笑個不停,還自言自語的說著什么。
    我根據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通過有趣的印章印畫形式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創(chuàng)造了相對自由、輕松的活動情境。印章印畫正符合了趣味性的特點,活動著力發(fā)掘孩子樂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讓孩子在簡單的學畫中,鍛煉手指小肌肉、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幼兒在動中體驗,在玩中發(fā)展,充分體現了小班美術活動游戲化的特點。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十
    1、會用深淺間隔的方法粘貼。
    2、手工活動時能細心耐心地進行操作。
    1、紙剪成的毛衣。
    2、彩紙條。
    3、環(huán)境布置中有編結好的“毛衣”。
    1、師生共同布置毛衣角并組織欣賞與討論:毛衣上的花紋漂亮嗎?是怎樣編織的呢?
    2、設問:怎樣讓毛衣上花紋的顏色好看?是不是顏色越多越好?幼兒操作。
    3、幼兒交流、切磋:看看誰的毛衣好看,說說是怎樣配色的。
    4、幼兒再操作?;ハ鄥f(xié)作,完成作品。
    5、教師有意識地展示幾個幼兒的作品,群眾觀察討論。
    設問1:那里的毛衣都能進商店嗎?為什么?
    設問2:你的`顧客喜歡哪件毛衣?為什么?(顏色搭配好)請幼兒把已經完成、正確的毛衣陳列在“櫥窗”里。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十一
    經過過操作活動鞏固搓圓的技能。
    引導幼兒經過壓扁,加工成"元宵"。
    體驗元宵節(jié)的`風俗。
    橡皮泥、泥工板。
    碗、勺子、鍋子等廚具。
    導入課題,引起幼兒制作的興趣。教師示范月餅的做法。
    你們想想元宵是怎樣做的呢?元宵做好了,你們看看和我們以前做的月餅有什么不樣?
    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引導幼兒制作時必須要搓圓。
    "下元宵"、"吃元宵"。
    討論介紹元宵節(jié)的風俗。
    你們明白元宵節(jié)還要做些什么嗎?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十二
    1、學習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
    2、嘗試運用作品表演京劇,知道京劇是中國特有的藝術。
    在活動室四周展示各種有關京劇臉譜的海報或實物。
    京劇磁帶一盒、vcd帶一盒。
    油畫棒、記號筆、水粉顏料。
    一、欣賞京劇唱段。
    1、請幼兒欣賞京劇唱段,引起活動興趣。
    2、讓我們來看一段vcd,請你們說說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幼兒交流后,教師歸納:這是一段京劇唱段,京劇是中國特有的戲劇藝術,在世界上很有影響,人們提起京劇就會想到中國。京劇演員臉上都涂著鮮艷漂亮的油彩,不同的臉譜代表不同的人物。
    二、討論京劇臉譜的裝飾方法。
    2、歸納大家的發(fā)現:京劇臉譜由許多鮮艷的顏色組成,它的圖案是對稱的',并以鼻子為中心進行裝飾。
    三、介紹各種工具和材料。
    1、出示各種材料,請幼兒想想如何合理地使用材料進行臉譜創(chuàng)作活動。
    2、先以鼻子為中心用記號筆勾線,畫出臉譜圖案的輪廓線。
    3、小塊的地方用油畫棒涂色,大塊的地方用水粉著色。
    4、如果臉需要裝飾胡子,可以用黑色紙進行剪貼。
    四、創(chuàng)作京劇臉譜。
    幼兒學習用鮮艷的色彩和夸張、對稱的圖案設計京劇臉譜。
    五、展示幼兒作品。
    請幼兒戴上自己設計的京劇臉譜跟隨京劇唱段進行表演。
    小班幼兒創(chuàng)意美術教學設計篇十三
    我們生活的地方是四季如春的云南,對于孩子們來說很難親眼看見下雪。因此我設計此次活動,讓孩子們通過視頻來感知雪花的外形,再讓孩子自己嘗試撕“雪花片”,同時也賦予雪花有七彩的顏色。既鍛煉了小班幼兒的撕紙的能力,也讓孩子認識了三種基本的顏色。
    美術。
    七彩雪花。
    小班。
    1、學習隨意把紙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練習撕紙的能力。
    2、認識紅色、黃色和綠色。
    學習隨意把紙撕成大小不同的碎片,練習撕紙的能力。
    紅、黃、綠顏色的彩紙,幼兒每人一個裝雪花的籃子,下雪的視頻或圖片。
    一、欣賞下雪的視頻(或圖片),感知雪花的外形特征。
    1、教師:小朋友,你看到的是什么季節(jié)?你見過冬天下雪嗎?
    2、教師:雪花是怎樣的?它是怎么從天空中飄下來的?請你做做看。
    二、引導幼兒學習用撕紙的方法表現雪花。
    1、教師:雪花是什么顏色的?老師這里有七彩的雪花,你們看?。ń處熑龀銎卟恃┗?,邊撒邊說“下雪了”。)。
    2、教師:老師的'雪花有哪些顏色?
    3、教師: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下雪呢?你手上有哪些顏色的紙?怎么把它們變成小雪花呢?
    4、教師邊和幼兒互動,邊示范講解:兩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紙,一只手用力往下撕,這樣一片雪花就撕好了。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將撕好的雪花放在籃子里。
    四、做游戲“下雪了”。
    1、教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下雪”吧!
    2、請幼兒拿起裝雪花的籃子,一起撒雪花。
    情況分析:孩子們都喜歡玩玩具車,這也是美術活動的一個契機。因此,我設計本次活動,選擇玩具汽車的車輪,讓幼兒嘗試用車輪來進行滾印畫。從而做到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