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還要考慮不同學生的差異,提供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和評估手段。在編寫教案時,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安排。通過這些教案的學習和借鑒,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效果。
蘋果橘子教案篇一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學習簡單的仿編并演唱給大家聽。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4、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課件,音樂。
一、出示圖片,初學歌詞
1、出示蘋果樹:看,樹上有什么?讓我們來摘蘋果吧。
2、幼兒跟做采摘蘋果狀。(老師念歌詞前半部分: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
3、念后半部分:我們喜歡吃蘋果,多吃蘋果身體好。
二、欣賞旋律,初步學唱
1、蘋果摘好了,老師把剛才我們摘蘋果的事編成一首好聽的歌。
2、師范唱,幼兒欣賞。
3、幼兒跟著老師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4、幼兒跟唱,鼓勵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5、師帶領(lǐng)幼兒邊唱邊表演。
三、嘗試仿編,延伸活動
1、問: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編進歌曲中。
這一活動的選擇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以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為主題,以歌曲《蘋果》為線索,啟發(fā)幼兒在“摘蘋果”的動作、仿編歌詞、用肢體造型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水果的外型特征這三個方面的音樂創(chuàng)新活動,活動中自然的融入了藝術(shù)、科學等領(lǐng)域,貫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兒在玩玩耍耍中獲得了發(fā)展,體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感受。其中,有個別幼兒在動作表現(xiàn)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開自己去盡情表現(xiàn)。應當多觀察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及時的肯定并鼓勵他,幫助他,逐步樹立他的自信心。
蘋果橘子教案篇二
1.學習制作紙漿,并用紙球做芯制作紙漿蘋果。
2.能嘗試新的作畫方式,能做大膽、細心的作品。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經(jīng)驗準備:有制作紙漿畫的.經(jīng)驗。
1.范畫蘋果一個。
2.乳膠、紅、綠顏料、廢舊紙頭做的球紙、抹布。
3.一棵枯樹枝。
一、導入
1.出示蘋果樹,引起幼兒興趣。
師:看,這是什么呀?(樹)這是一顆蘋果樹,(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網(wǎng))可是樹上光禿禿的什么也沒有,好孤單,好可伶!你們誰有辦法幫幫他呢?(做一些蘋果,做一些樹葉)
二、教師講解制作方法
1.你們都很聰明,會幫蘋果樹找朋友了,接下來呢我們就來給蘋果樹做一些朋友好嗎?
2.教師示范
蘋果是什么顏色的?(紅紅的、綠色的)那我們就選這兩種顏色來做個蘋果樹的朋友,有了朋友蘋果樹肯定會很開心的。(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網(wǎng))看看我拿的是什么?(紙漿)今天我們就要用紙漿來做蘋果,我喜歡吃紅蘋果我選擇紅色的紙漿來做一個大大的蘋果,怎么做呢?看仔細嘮,就像我們的唱的歌一樣:“選紙漿,選紙漿,選一樣。做蘋果,做蘋果,拖拖拖。紅蘋果綠蘋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一邊念著兒歌一邊做蘋果。教師輔導個別幼兒。
2.把做好的蘋果放在太陽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掛到蘋果樹上。在做一些樹葉做成一顆完整的蘋果樹。
四、結(jié)束活動
幼兒整理桌面,洗小手。
經(jīng)過有序的準備,課前的鋪墊,今天的紙漿特色活動完成的很順利,雖然還有幾個能力相對來說較弱的幼兒沒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兒都能獨立完成蘋果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彌補的問題,比如,紙漿的粘性不夠,加上紙球上有不干膠,導致了制作過程中紙漿與球體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課前還是要做好周到細致的準備。
小百科:蘋果,是水果中的一種,是薔薇科蘋果亞科蘋果屬植物,其樹為落葉喬木。蘋果富含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是人們經(jīng)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蘋果橘子教案篇三
1.培養(yǎng)幼兒們的涂色能力及正確的涂色方法。
2.讓幼兒認識紅色。正確地使用油畫棒。
3.培養(yǎng)幼兒色彩感及審美感,鍛煉繪畫能力。
畫紙、油畫棒、實物蘋果一個。
讓幼兒觀察,并激發(fā)幼兒興趣。
1、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是什么顏色的?在老師的油畫棒中找出和蘋果對應的顏色。
2、認識紅色,找找我們活動室里的紅色。
這張紙上畫的是什么?這個蘋果好不好看?為什么/那我們趕緊給它穿上紅色的衣服吧。
1.老師給蘋果涂色。
2.講解涂色技巧和方法。
1、給幼兒發(fā)畫紙讓幼兒自己涂色。
2、教師巡視,讓幼兒一點一點的涂,不能涂到表框外。
3、教師輔導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蘋果橘子教案篇四
從“分蘋果“的情境引入到第二個“分一分”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幾份,問每份分到幾個;一是知道每份按幾個來分,問能分成幾份。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領(lǐng)會平均分的含義。
1.讓學生看懂圖意。
2.明確兩次蘋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幾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放幾個蘋果;2是每個盤子里放2個蘋果,可以放幾盤。
3.通過動手分一分,使學生體會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經(jīng)歷于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進一步領(lǐng)會平均分的含義。
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課件、24個磁鐵。
學具:12根小棒。
1、師:今天淘氣家來客人了,媽媽準備了一些蘋果。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2、師貼蘋果。
有12個蘋果。
1、傾聽
2、觀察。
3、數(shù)一數(shù)。1、2、…12
、你猜媽媽會向淘氣提出什么問題?
、有選擇地板書:
問題一: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有( )個?
問題二:有12個蘋果,每個盤子放2個,需要( )個盤子?
、師:你認為這種分法是平均分嗎?(針對問題二)
e、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f、對,這就是平均分的兩種類型。(板書:第一種第二種)
g、那有相同的地方嗎?
、師:如果讓你用圓片代替蘋果分一分,你想用幾個圓片,怎么分?先想一想。師:好,開始。師巡視。師:好,誰上來分一分。(匯報,交流) 師:他是怎么分的?(請2到3個學生上臺展示分法。) 師:不管你們怎么分,都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3個。
師:請用學具分一分。師巡視。匯報,交流。師:請一個小能手上分一分。和他一樣的請舉手。那你們是怎樣想的?師:這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了6份。
1、出示松果圖。師:同學們,小松鼠知道你們很聰明,想要考考你們。課件出示:松果圖。
2、師: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3、師:小松鼠想把18個松果平均放在籃子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4、判斷屬于哪種類型。
5、師:下面我們來看小松鼠的問題。翻書35頁,同桌兩人商量一下,認真讀題,一人做一道,圈一圈,再把結(jié)果填在書上。師巡視。
6、集體交流,請兩生上臺展臺展示。
蘋果橘子教案篇五
1、借助分物活動,回顧并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結(jié)合分物活動,認識除法豎式,掌握其書寫形式,了解除法豎式各部分的意思。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意義及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2、結(jié)合分物活動,認識除法豎式,掌握其書寫形式,了解除法豎式各部分的意思。
掛圖、每人20個圓片或者小棒。
顯示18個蘋果畫面,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每盤放6個蘋果,18個可以放幾盤?
1、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1)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2)接著進行全班集體交流。學生可能有很多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如:
a、通過乘法口訣“三六十八”得出結(jié)論:可以放3盤;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盤。
(3)同桌同學合作用18個圓片擺一擺,驗證推算結(jié)果是否正確,教師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擺放的圓片圖,進一步進行驗證、交流。
2、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教師指出:18÷6=3也可以用豎式計算。
討論:結(jié)合剛才分蘋果的情況在小組內(nèi)討論豎式中的各個數(shù)表示什么。指名學生回答,根據(jù)學生口答板書:
第2頁 “填一填,說一說”兩道小題。
學生獨立練習完畢,指名學生板書,進行集體訂正。
本節(jié)課學習了除法豎式,除法豎式的寫法不同于加法和減法,我們在書寫時格式一定要規(guī)范,數(shù)位對齊,并且要知道每一步的意思。
作業(yè)設(shè)計:p3頁練一練。
蘋果橘子教案篇六
兒時與父親博弈,我一心所盼便是勝過父親;如今,我想開始學會輸給他。也許,這就是因為那個青蘋果和紅蘋果的故事吧。
在海濱小城煙臺,早春過后,四五月的陽光下,蘋果花的素雅猶如柔曼的輕紗,覆在膠東丘陵上?;?,果生。一株兩三歲的小樹開始長出果子,而與此同時,它身旁的大樹也開始孕育果實。(語文迷)。
第一次生果的小樹問道:“成熟是什么?”大樹說:“長一樹紅蘋果?!毙洳恍?,大樹無言。
其實,在萬丈繁華、滾滾紅塵里,在人世間,余秋雨已經(jīng)在《蘇東坡突圍》里寫下了什么是成熟。當然,它們并不懂。
“成熟是一種終止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毙浔г怪L吹日曬和雨水的沖刷讓它的果子遭了秧;而大樹則享受著陽光甘霖,至于清風,你怎能拒絕那美人柔荑愛撫般的美妙呢?成熟的心中,有著足夠的氣度,包納風雨。
“成熟是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養(yǎng)料源源不斷地輸送上來,小樹期盼著讓自己枝繁葉茂,然后向大家炫耀;而大樹默默地用養(yǎng)料維持自身生長,供給果實發(fā)育。成熟的心中,有著沉穩(wěn)內(nèi)斂,無聲前行。
“成熟是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薄拔乙獏⑻?!”小樹仰望著如海洋之心一樣美好的天幕,拔著樹枝;而大樹欣賞著湛藍的蒼穹,繼續(xù)長著果子,因為知道身為果樹,自己到底該做什么。成熟的心中,也許沒有力所不能及的高空,但是會有現(xiàn)實無比的目標。
“成熟是一種不再需要對比人察言觀色的從容?!惫r(nóng)來了,看看頂著大樹冠的小樹,在小樹期盼的目光中失望地搖搖頭;“難道我還不是最好么?”面對果農(nóng)的查看和小樹的滔滔追問,大樹自得地享受著今天的日光浴。成熟的心中,有著從容不迫與淡然平靜,不受干擾。
時光飛逝,成熟也許還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冷漠”吧。
春華,秋實。后來,大樹上結(jié)了一樹紅蘋果,在陽光下,它們發(fā)出“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而小樹,看著自己的那一個個如初春的葉子般青澀酸小的果子,一臉無奈。
成熟,不必聲張,不必刻意追逐它的腳步。當你從歲月的沉浮之中走過之后,那些經(jīng)歷自然就讓你的心變得不再那樣年輕氣盛。一心追求最好的小樹最終只有滿枝青蘋果,因為它沒有懂得,成熟,是在心里長出一樹紅蘋果。正如李小龍所說:“所謂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覺悟,而非做觀念上的俘虜?!背墒?,發(fā)自內(nèi)心。一顆成熟的心,自有自己的“紅蘋果”。
又過了兩三年,當年的小樹語重心長地對新長出果子的小樹們說:“成熟是長出一樹紅蘋果?!彼鼈兡苊靼酌??唉,不必多言,它們總會明白的。成熟的過程,就是要親身經(jīng)歷了才會懂得的。
青蘋果,第一次在懵懂與年少輕狂之下得到的果子;紅蘋果,越積淀越成熟,越成熟越甜美。其實,人亦如此。
每個人的人生都必須從青蘋果的時光開始度過,帶著青澀在人世間走上一遭,然后,一點點地變得成熟,最終變成紅蘋果。你看,那在年少之時有著寥寥狂傲與放蕩不羈的生命,在經(jīng)過了世事的洗禮之后,在嘗過了人生的酸甜之后,會變得大氣、厚重、沉穩(wěn)、踏實、從容……此之謂“紅出于青而勝于青”。
人生的一切,就好像是時光的禮物,比如成熟。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黑白子落定在方寸棋盤之上,看著不再那樣年輕的父親認真思索時的那微蹙的眉頭,想起來,陳光憲說:“成長就是下棋時贏了老爸;而成熟是你明明能贏老爸,卻讓老爸小贏一下?!?BR> 我想,與父親的下一局對弈,我也會吃到紅蘋果了。
上一篇:生命的簡單。
下一篇:生命因你而美麗
蘋果橘子教案篇七
1、學習將彩色紙撕成小紙片,進行撕貼活動。
2、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拼貼小紙片,掌握拼貼技能。
3、通過活動的進行讓幼兒體會美術(shù)創(chuàng)作的樂趣。
1、蘋果卡片
2、固體膠,紙(畫有蘋果)
3、背景音樂(去郊游)
4、紅黃藍色卡紙。
一、導入
教:今天天氣真好,老師要帶小朋友去郊游,我們來了一位小客人也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郊游,我們請他出來吧!
二、出示蘋果卡片。
2、教師小結(jié):蘋果寶寶的衣服很漂亮,有紅色,黃色,藍色,穿的很均勻,沒有在衣服上再穿衣服,所以很漂亮。
3、可是還有很多蘋果寶寶沒有衣服,小朋友來幫幫他們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提出要求,把長紙條撕成小紙片,給蘋果寶寶穿衣服時,貼的均勻些,衣服不能穿的外面去了。
2、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弱的幼兒給予示范指導。
四、展示,交流
展示孩子的作品,并說說誰的蘋果最漂亮。
活動延伸:
讓幼兒帶著自己的蘋果寶寶跟著音樂去郊游。
蘋果橘子教案篇八
1、引導幼兒認識紅顏色。
2、通過涂色,感知色彩;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動手能力。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彩筆,紅蘋果一個,蘋果鉛畫紙無數(shù)張??ㄆO果樹畫。
一:出示蘋果樹畫。
引出活動: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園的果樹上都結(jié)出了香香的果實,梨樹上掛滿了梨,葡萄架上掛滿了串串葡萄,可唯有蘋果樹上的蘋果長的不漂亮,它聽說我們小班的小朋友都可聰明了,可以讓蘋果樹上的蘋果變的漂亮。
二:老師做示范給蘋果涂顏色;要求幼兒在涂色時由上往下涂,也可以從左往右涂色。
三:給幼兒發(fā)蘋果鉛紙畫和紅彩筆,引導幼兒自己動手給蘋果涂顏色。(老師指導幼兒)
結(jié)束部分:小朋友們,你們的蘋果畫好了嗎?畫好了的蘋果,老師把它貼在蘋果樹上,比一比,看一看自己的蘋果到底漂不漂亮。(作品展示)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shù)課達到了預設(shè)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蘋果橘子教案篇九
1、初步學會按顏色、大小分類。
2、復習3以內(nèi)的數(shù)。
3、樂意參與集體活動,體驗游戲活動的樂趣。
1、大小紅蘋果若干、大小綠蘋果若干。
2、大小籃子共4個。
3、操作板人手1個、果園場景。
(一)觀察比較,感知蘋果的顏色大小。
1、數(shù)一數(shù)這里有幾棵果樹?
2、樹上有什么?蘋果是什么樣的?這些蘋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樹上的蘋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
(二)聽指令摘蘋果,教師要求逐步遞進。
1、區(qū)分顏色
要求:小妹妹摘1個紅蘋果、1個綠蘋果。
驗證:你摘的蘋果是什么顏色的?
2、區(qū)分大小
要求:小弟弟摘1個大蘋果、2個小蘋果,一起數(shù)數(shù)盤子里現(xiàn)在有幾個蘋果?
3、根據(jù)蘋果的不同特征分類。
老爺爺給你們準備了一些籃子,看看這些籃子有什么不一樣?數(shù)數(shù)有幾個?
要求:大的紅蘋果要放在大的紅顏色的籃子里?小的紅蘋果要放在哪里?
驗證:互相看看放對了嗎?
(三)結(jié)束活動:把蘋果送回去。
困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否讓幼兒同時按兩種特征(大小、顏色)進行分類。
1、
2、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shù)學教科書第40頁——41頁。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得數(shù)是10的加法和減法,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2、體驗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1、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1、經(jīng)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過程,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2、能克服在數(shù)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理解并能列出10的加、減法。
歸納出得數(shù)是10的加、減法。
課件、蘋果、乒乓球、活動表格、卡片。
一、歌曲激趣,導入課題。
1、師生共同演唱英文歌曲《apple tree》,引出蘋果。
2、提出問題:把10個蘋果分成兩盤,并且每分一次都要寫出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二、操作探究、體驗發(fā)現(xiàn)。
1、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加減法的含義。
(1)同桌合作:一人分蘋果,另一人根據(jù)分法寫算式,看哪個同桌合作得好,分法多,并把它記錄到表格里。
(2)同桌進行分一分,列一列,算一算。
(3)展示交流結(jié)果,并讓個別小組匯報,教師板書。
(4)讀一讀同學們總結(jié)出來的算式,想一想,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找一找生活中有關(guān)10的加減法問題。
三、兒歌激趣,升華情感。
師生唱《10字歌》
四、情境練習,寓學于樂。
1、摸球游戲。
同桌活動:每桌發(fā)一個盒子,盒子里有10個小球,一個學生摸出球,另一個學生猜猜盒子里還有幾個,并說出算式。然后換過來,另一個人摸球,你來猜并列式。
2、伸手游戲。
同桌二人:一個人先說出一個數(shù)字,用小手表示出來,同桌出另一個數(shù)字,也用小手表示出來,最后讓他們相加等于10。
3、口算練習。
五、拓展應用,發(fā)散思維。
小貓釣魚
a:聽完歌曲,你有什么感想?我們做事情一定要專心,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的。
b:出示習題,下面請你來算算小貓釣了幾條魚,試著說一說;學生獨立完成。
c:找學生說一說想法和計算的結(jié)果,教師課件演示。
d: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六、課后作業(yè)。
回家后把數(shù)學課上有趣的事告訴爸爸媽媽或同學。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一
托班幼兒年齡一般在2~3歲,他們的身體運動發(fā)展處于大肌肉發(fā)展階段,動作常顯得笨拙可愛,而小肌肉(手指等)運動的能力則更弱。針對托班的幼兒手指和手的控制力弱,繪畫處于涂鴉階段,我設(shè)計了托班手工美術(shù)活動:《大蘋果》,讓幼兒在美術(shù)手工活動中,獲得藝術(shù)體驗,提高幼兒的審美和想象的能力。
(一)感知蘋果的外形,指導幼兒進行碎紙粘貼。
(二)體驗成功的快樂。
(一)重點:使用膠棒將紙片粘在蘋果圖形上。
(二)難點:能夠在圖形輪廓里粘,且能粘住。
(一)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粘紙的經(jīng)驗。
(二)物質(zhì)資料準備:活動前指導幼兒將顏色紙剪碎并放在小盤中、膠棒、畫有蘋果的圖形。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蘋果的形狀,激發(fā)幼兒的想象。
(1)教師:“你們都吃過蘋果么?蘋果都是什么樣子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師示范講解在蘋果圖形上粘紙片。
(1):先在蘋果寶寶的身上抹上少量的漿糊(強調(diào)一點點、少量)
(3)注意:不要粘出去,要合身,這樣蘋果寶寶就又圓又好看了。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1)幼兒操作時,教師注意幼兒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確。
(2)提醒幼兒仔細一點,注意漿糊不要抹得太多。
(3)對個別幼兒提供幫助,鼓勵幼兒與幼兒之間相互幫助。
(三)結(jié)束部分欣賞作品。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體驗關(guān)心家人的愉悅,初步懂得從小要尊敬、關(guān)心老人。
2、學著仔細觀察圖片,用簡短句說出小紅分蘋果的經(jīng)過。
活動準備:
2、一盆切好的.蘋果片,一些小叉子。
活動重點:
通過故事,懂得從小要尊敬、關(guān)心老人。
活動難點:
用簡短句說出小紅分蘋果的經(jīng)過。
活動過程:
1、出示布娃娃——小紅,引起活動興趣。
“這個小朋友叫小紅(鼓勵幼兒與“小紅”打招呼,今天我們一起去小紅家玩?!?BR> 2、出示背景圖,觀察講述圖片內(nèi)容:
教師邊操作插入教具,邊引導幼兒看看、講講:
“小紅媽媽端來一盆什么?小紅看見了說什么?”
(教師可以以小紅的口吻說:媽媽,我來幫你分蘋果。然后請幼兒學說小紅的話)。
“小紅先把蘋果分給誰?她對奶奶說什么?”(集體~個別學講)。
(“小紅又把蘋果分給誰?她對爺爺說什么?”)(集體~個別學講)。
教師設(shè)疑,引導幼兒討論:
“小紅為什么要先分給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高興地怎么說?”
“接下來,小紅把蘋果分給誰?”(個別幼兒學講對話)。
“盆里還剩下一個蘋果給誰吃?”
教師帶領(lǐng)幼兒完整講述。
3、聯(lián)想遷移,愿意學做有禮貌的孩子:
“你們喜歡小紅嗎?為什么?”
“你們在家里是怎么關(guān)心爺爺、奶奶的?”
4、品嘗水果,體驗謙讓。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三
活動目標:
1、體驗仿編歌曲的快樂。
2、能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大膽用自己喜歡的造型表現(xiàn)各種水果。
3、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活動準備:
一棵紅蘋果樹、紅櫻桃、紅草莓、桃子、金桔、大鴨梨、黃香蕉、紫葡萄、等水果圖片或?qū)嵨铩?BR>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教師出示蘋果樹引發(fā)活動的主題。
教師:好多的蘋果啊,我們一起去摘蘋果好嗎?
在“蘋果園”音樂聲中,幼兒做“摘蘋果”的基本動作進教室。
教師:好香的蘋果啊,我們一起聞一聞好嗎?幼兒在教師的啟發(fā)下進行呼吸練習。
二、復習歌曲:“紅蘋果”??茖W內(nèi)容滲透其中。
教師:剛才小朋友唱了“紅蘋果”,你們每人摘了多少蘋果呢?一個一個合起來是多少呢?
幼兒:
(1)我吃過紅蘋果,蘋果是紅色的。蘋果長在大樹上。
(2)我吃過櫻桃,櫻桃是紅色的。櫻桃長在大樹上。
(3)我吃過桃子,桃子上面是紅色的。桃子長在大樹上。
(4)我吃過金桔,金桔上面是黃色的。金桔長在大樹上。
(5)我吃過大鴨梨,大鴨梨是黃色的。大鴨梨長在大樹上。
三、仿編歌曲:
幼兒:
(1)樹上許多紅櫻桃,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櫻桃,多吃櫻桃身體好。
(2)樹上許多紅桃子,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桃子,多吃桃子身體好。
(3)樹上許多黃金桔,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金桔,多吃金桔身體好。
(4)樹上許多大鴨梨,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鴨梨,多吃鴨梨身體好。
……。
教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將幼兒的歌詞加入歌曲中演唱。引導幼兒感受仿編歌曲的快樂。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唱了樹上的水果,還有哪些水果是長在地上的呢?
幼兒:……。
(1)我吃過西瓜,西瓜是綠色的。西瓜長在地下。
(2)我吃過草莓,草莓是紅色的。它長在地下。
教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些水果好嗎?
幼兒:……。
(1)藤上許多綠西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西瓜,多吃西瓜身體好。
(2)藤上許多紅草莓,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草莓,多吃草莓身體好。
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掛有各種水果的樹子藤上的草莓大西瓜等。
請小朋友用自己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各種水果寶寶,并做游戲“摘水果”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的選擇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以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為主題,以歌曲《蘋果》為線索,啟發(fā)幼兒在“摘蘋果”的動作、仿編歌詞、用肢體造型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水果的外型特征這三個方面的音樂創(chuàng)新活動,活動中自然的融入了藝術(shù)、科學等領(lǐng)域,貫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兒在玩玩耍耍中獲得了發(fā)展,體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感受。其中,有個別幼兒在動作表現(xiàn)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開自己去盡情表現(xiàn)。應當多觀察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及時的肯定并鼓勵他,幫助他,逐步樹立他的自信心。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四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感受表現(xiàn)四分音符為一拍的均勻節(jié)奏。
活動準備:
1.歌曲音帶。
3.結(jié)滿紅蘋果的蘋果樹。
活動課程:
一、出示用布包起來的一籃子紅蘋果,談話道題。
“小朋友,老師帶來一籃水果,你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師引導幼兒聞一聞,猜出蘋果?!敖裉煳覀儊韺W習蘋果歌?!?BR> 二、播放蘋果歌錄音,幼兒欣賞后提問討論。
1.提問:“歌里唱的什么?”幼兒討論講述后,師總結(jié)朗誦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2.引導幼兒按節(jié)奏學說歌詞。
xxxxxxx︱xxxxxxx︱。
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
xxxxxxx︱xxxxxxx︱。
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三、以多種形式學唱歌曲。
1.分句教唱;
2.整體教唱;師先大聲唱歌,幼兒低聲唱;幼兒大聲唱歌,是低聲唱。
四、出示蘋果樹,幼兒嘗試摘蘋果。
1.談話討論:蘋果是長在哪里?(樹上)“怎樣把它摘下來?你摘過蘋果嗎?幼兒討論講述。
2.幼兒嘗試摘蘋果:
“老師這里也有一樹蘋果,你想不想幫老師摘下來?”幼兒摘蘋果。
五、創(chuàng)編動作演唱歌曲。
“你是怎樣摘蘋果的?我們唱到一個一個摘下來時,你能把摘蘋果的動作表演出來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歌曲。
六、幼兒分吃蘋果,走出活動室。
師:“蘋果好吃嗎?你喜歡吃蘋果嗎?我們一起去洗蘋果吃吧!”師手持一籃子蘋果,帶幼兒去洗蘋果吃。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五
1、學會有關(guān)10的加減法,初步理解得數(shù)是10的加法和減法,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有關(guān)10的加減法。
小圓片
1課時
一、分蘋果
1、用小圓片代替蘋果,動手分一分,并說出相應的算式。
先自己分,再小組交流。
2、分組發(fā)言,整理板書
在發(fā)言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說。
3、完成書上10的組成練習。
二、練一練
1、哪兩盤合起來是10個?連一連
先指導讀懂題意,再連一連,生獨立完成,同桌檢查。
2、口算。生獨立練習。
3、爬臺階。
(1)出示小狗爬臺階的圖,談話引入。
(2)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幅畫面:小老鼠用一根骨頭引小狗上樓去,總共有幾級臺階,小狗爬到了第2級,還有幾級?......
(3)移動小狗的位置,它現(xiàn)在又爬到了第幾級,還有幾級?......
9、說一說,填一填。
(1)先讓學生獨立填寫表格。
(2)把算式與圖結(jié)合起來說一說。如10-8=2表示有10條魚小貓釣上8條,河里剩2條,也可以表示河里還有8條魚釣上來2條魚。
三、數(shù)學游戲
同桌兩個同學合作完成。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六
活動目標:
1.能夠初步理解歌詞的意思。
2.愿意跟著音樂邊唱邊做動作,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活動準備:
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學念歌詞。
1.出示小豬手偶:王老師有一個好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豬,小豬今天可高興了,因為他的魔法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想請小朋友一起幫忙摘果子,你們愿意么?那讓我們來魔法果園瞧一瞧。(將蘋果樹上的簾子揭下)。
2.出示蘋果樹:魔法果園里有什么???蘋果長成什么樣子的呀?(又大又圓)。
3.摘蘋果:
(1)提問:老師的肚子有點兒餓了,那怎么才能吃到樹上的蘋果呢?(教師邊有節(jié)奏地唱出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演示把“蘋果”摘下來)。
(2)蘋果故意拿不下來。
一定是咒語還念的不夠響,小朋友們可不可以幫王老師一起念咒語啊。(將蘋果摘下)。
4.品嘗蘋果:蘋果好不好吃?你們喜不喜歡吃蘋果?(引出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二、學念兒歌。
1.個別幼兒摘蘋果:
你們想不想來摘蘋果?小豬告訴老師一首兒歌,念會了兒歌才能摘蘋果。
(教師范讀一遍)。
2.幼兒和教師一起讀一遍。
3.請個別幼兒上來摘蘋果。
4.一起念兒歌來摘蘋果。(原地加上動作)。
三、邊做動作邊唱歌。
1.教師示范動作:老師把兒歌編成了一首歌叫《蘋果歌》想不想聽?(播放磁帶,教師邊做動作邊唱歌)。
教師:老師剛才加了動作,好不好看?那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不好?
蘋果樹爺爺說我們跳的真好看,我們再給他跳一遍好不好?
2.摘高處的蘋果。
瞧,這幾個蘋果好高啊!我們應該怎么摘???(請幼兒原地演示一下)。
3.請上幾個小老師上來摘蘋果。
4.師幼互動。
老師當蘋果樹,身上貼上蘋果。讓小朋友邊做動作邊來摘蘋果。
四、分享活動。
1.蘋果樹爺爺說話了,他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禮物。要小朋友們一起跟著音樂跳起來,禮物就來了。
蘋果橘子教案篇一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學習簡單的仿編并演唱給大家聽。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4、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課件,音樂。
一、出示圖片,初學歌詞
1、出示蘋果樹:看,樹上有什么?讓我們來摘蘋果吧。
2、幼兒跟做采摘蘋果狀。(老師念歌詞前半部分: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
3、念后半部分:我們喜歡吃蘋果,多吃蘋果身體好。
二、欣賞旋律,初步學唱
1、蘋果摘好了,老師把剛才我們摘蘋果的事編成一首好聽的歌。
2、師范唱,幼兒欣賞。
3、幼兒跟著老師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4、幼兒跟唱,鼓勵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5、師帶領(lǐng)幼兒邊唱邊表演。
三、嘗試仿編,延伸活動
1、問: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編進歌曲中。
這一活動的選擇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以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為主題,以歌曲《蘋果》為線索,啟發(fā)幼兒在“摘蘋果”的動作、仿編歌詞、用肢體造型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水果的外型特征這三個方面的音樂創(chuàng)新活動,活動中自然的融入了藝術(shù)、科學等領(lǐng)域,貫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兒在玩玩耍耍中獲得了發(fā)展,體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感受。其中,有個別幼兒在動作表現(xiàn)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開自己去盡情表現(xiàn)。應當多觀察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及時的肯定并鼓勵他,幫助他,逐步樹立他的自信心。
蘋果橘子教案篇二
1.學習制作紙漿,并用紙球做芯制作紙漿蘋果。
2.能嘗試新的作畫方式,能做大膽、細心的作品。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經(jīng)驗準備:有制作紙漿畫的.經(jīng)驗。
1.范畫蘋果一個。
2.乳膠、紅、綠顏料、廢舊紙頭做的球紙、抹布。
3.一棵枯樹枝。
一、導入
1.出示蘋果樹,引起幼兒興趣。
師:看,這是什么呀?(樹)這是一顆蘋果樹,(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網(wǎng))可是樹上光禿禿的什么也沒有,好孤單,好可伶!你們誰有辦法幫幫他呢?(做一些蘋果,做一些樹葉)
二、教師講解制作方法
1.你們都很聰明,會幫蘋果樹找朋友了,接下來呢我們就來給蘋果樹做一些朋友好嗎?
2.教師示范
蘋果是什么顏色的?(紅紅的、綠色的)那我們就選這兩種顏色來做個蘋果樹的朋友,有了朋友蘋果樹肯定會很開心的。(教案出自:星星教案網(wǎng))看看我拿的是什么?(紙漿)今天我們就要用紙漿來做蘋果,我喜歡吃紅蘋果我選擇紅色的紙漿來做一個大大的蘋果,怎么做呢?看仔細嘮,就像我們的唱的歌一樣:“選紙漿,選紙漿,選一樣。做蘋果,做蘋果,拖拖拖。紅蘋果綠蘋果,做好啦!真好吃”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一邊念著兒歌一邊做蘋果。教師輔導個別幼兒。
2.把做好的蘋果放在太陽底下晾干。等晾干后掛到蘋果樹上。在做一些樹葉做成一顆完整的蘋果樹。
四、結(jié)束活動
幼兒整理桌面,洗小手。
經(jīng)過有序的準備,課前的鋪墊,今天的紙漿特色活動完成的很順利,雖然還有幾個能力相對來說較弱的幼兒沒有很好的完成作品,其他幼兒都能獨立完成蘋果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當中也遇到了一些可以彌補的問題,比如,紙漿的粘性不夠,加上紙球上有不干膠,導致了制作過程中紙漿與球體表面不能很好的黏住,課前還是要做好周到細致的準備。
小百科:蘋果,是水果中的一種,是薔薇科蘋果亞科蘋果屬植物,其樹為落葉喬木。蘋果富含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是人們經(jīng)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蘋果橘子教案篇三
1.培養(yǎng)幼兒們的涂色能力及正確的涂色方法。
2.讓幼兒認識紅色。正確地使用油畫棒。
3.培養(yǎng)幼兒色彩感及審美感,鍛煉繪畫能力。
畫紙、油畫棒、實物蘋果一個。
讓幼兒觀察,并激發(fā)幼兒興趣。
1、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是什么顏色的?在老師的油畫棒中找出和蘋果對應的顏色。
2、認識紅色,找找我們活動室里的紅色。
這張紙上畫的是什么?這個蘋果好不好看?為什么/那我們趕緊給它穿上紅色的衣服吧。
1.老師給蘋果涂色。
2.講解涂色技巧和方法。
1、給幼兒發(fā)畫紙讓幼兒自己涂色。
2、教師巡視,讓幼兒一點一點的涂,不能涂到表框外。
3、教師輔導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蘋果橘子教案篇四
從“分蘋果“的情境引入到第二個“分一分”的活動,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一是知道平均分成幾份,問每份分到幾個;一是知道每份按幾個來分,問能分成幾份。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領(lǐng)會平均分的含義。
1.讓學生看懂圖意。
2.明確兩次蘋果的不同要求。一是把幾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放幾個蘋果;2是每個盤子里放2個蘋果,可以放幾盤。
3.通過動手分一分,使學生體會等分的不同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經(jīng)歷于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進一步領(lǐng)會平均分的含義。
提高自己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課件、24個磁鐵。
學具:12根小棒。
1、師:今天淘氣家來客人了,媽媽準備了一些蘋果。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2、師貼蘋果。
有12個蘋果。
1、傾聽
2、觀察。
3、數(shù)一數(shù)。1、2、…12
、你猜媽媽會向淘氣提出什么問題?
、有選擇地板書:
問題一: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個盤子里有( )個?
問題二:有12個蘋果,每個盤子放2個,需要( )個盤子?
、師:你認為這種分法是平均分嗎?(針對問題二)
e、說一說有什么不同?
f、對,這就是平均分的兩種類型。(板書:第一種第二種)
g、那有相同的地方嗎?
、師:如果讓你用圓片代替蘋果分一分,你想用幾個圓片,怎么分?先想一想。師:好,開始。師巡視。師:好,誰上來分一分。(匯報,交流) 師:他是怎么分的?(請2到3個學生上臺展示分法。) 師:不管你們怎么分,都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3個。
師:請用學具分一分。師巡視。匯報,交流。師:請一個小能手上分一分。和他一樣的請舉手。那你們是怎樣想的?師:這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成了6份。
1、出示松果圖。師:同學們,小松鼠知道你們很聰明,想要考考你們。課件出示:松果圖。
2、師: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3、師:小松鼠想把18個松果平均放在籃子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4、判斷屬于哪種類型。
5、師:下面我們來看小松鼠的問題。翻書35頁,同桌兩人商量一下,認真讀題,一人做一道,圈一圈,再把結(jié)果填在書上。師巡視。
6、集體交流,請兩生上臺展臺展示。
蘋果橘子教案篇五
1、借助分物活動,回顧并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結(jié)合分物活動,認識除法豎式,掌握其書寫形式,了解除法豎式各部分的意思。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意義及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2、結(jié)合分物活動,認識除法豎式,掌握其書寫形式,了解除法豎式各部分的意思。
掛圖、每人20個圓片或者小棒。
顯示18個蘋果畫面,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每盤放6個蘋果,18個可以放幾盤?
1、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1)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2)接著進行全班集體交流。學生可能有很多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如:
a、通過乘法口訣“三六十八”得出結(jié)論:可以放3盤;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盤。
(3)同桌同學合作用18個圓片擺一擺,驗證推算結(jié)果是否正確,教師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擺放的圓片圖,進一步進行驗證、交流。
2、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教師指出:18÷6=3也可以用豎式計算。
討論:結(jié)合剛才分蘋果的情況在小組內(nèi)討論豎式中的各個數(shù)表示什么。指名學生回答,根據(jù)學生口答板書:
第2頁 “填一填,說一說”兩道小題。
學生獨立練習完畢,指名學生板書,進行集體訂正。
本節(jié)課學習了除法豎式,除法豎式的寫法不同于加法和減法,我們在書寫時格式一定要規(guī)范,數(shù)位對齊,并且要知道每一步的意思。
作業(yè)設(shè)計:p3頁練一練。
蘋果橘子教案篇六
兒時與父親博弈,我一心所盼便是勝過父親;如今,我想開始學會輸給他。也許,這就是因為那個青蘋果和紅蘋果的故事吧。
在海濱小城煙臺,早春過后,四五月的陽光下,蘋果花的素雅猶如柔曼的輕紗,覆在膠東丘陵上?;?,果生。一株兩三歲的小樹開始長出果子,而與此同時,它身旁的大樹也開始孕育果實。(語文迷)。
第一次生果的小樹問道:“成熟是什么?”大樹說:“長一樹紅蘋果?!毙洳恍?,大樹無言。
其實,在萬丈繁華、滾滾紅塵里,在人世間,余秋雨已經(jīng)在《蘇東坡突圍》里寫下了什么是成熟。當然,它們并不懂。
“成熟是一種終止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毙浔г怪L吹日曬和雨水的沖刷讓它的果子遭了秧;而大樹則享受著陽光甘霖,至于清風,你怎能拒絕那美人柔荑愛撫般的美妙呢?成熟的心中,有著足夠的氣度,包納風雨。
“成熟是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養(yǎng)料源源不斷地輸送上來,小樹期盼著讓自己枝繁葉茂,然后向大家炫耀;而大樹默默地用養(yǎng)料維持自身生長,供給果實發(fā)育。成熟的心中,有著沉穩(wěn)內(nèi)斂,無聲前行。
“成熟是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薄拔乙獏⑻?!”小樹仰望著如海洋之心一樣美好的天幕,拔著樹枝;而大樹欣賞著湛藍的蒼穹,繼續(xù)長著果子,因為知道身為果樹,自己到底該做什么。成熟的心中,也許沒有力所不能及的高空,但是會有現(xiàn)實無比的目標。
“成熟是一種不再需要對比人察言觀色的從容?!惫r(nóng)來了,看看頂著大樹冠的小樹,在小樹期盼的目光中失望地搖搖頭;“難道我還不是最好么?”面對果農(nóng)的查看和小樹的滔滔追問,大樹自得地享受著今天的日光浴。成熟的心中,有著從容不迫與淡然平靜,不受干擾。
時光飛逝,成熟也許還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冷漠”吧。
春華,秋實。后來,大樹上結(jié)了一樹紅蘋果,在陽光下,它們發(fā)出“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而小樹,看著自己的那一個個如初春的葉子般青澀酸小的果子,一臉無奈。
成熟,不必聲張,不必刻意追逐它的腳步。當你從歲月的沉浮之中走過之后,那些經(jīng)歷自然就讓你的心變得不再那樣年輕氣盛。一心追求最好的小樹最終只有滿枝青蘋果,因為它沒有懂得,成熟,是在心里長出一樹紅蘋果。正如李小龍所說:“所謂成熟是指自我最深的覺悟,而非做觀念上的俘虜?!背墒?,發(fā)自內(nèi)心。一顆成熟的心,自有自己的“紅蘋果”。
又過了兩三年,當年的小樹語重心長地對新長出果子的小樹們說:“成熟是長出一樹紅蘋果?!彼鼈兡苊靼酌??唉,不必多言,它們總會明白的。成熟的過程,就是要親身經(jīng)歷了才會懂得的。
青蘋果,第一次在懵懂與年少輕狂之下得到的果子;紅蘋果,越積淀越成熟,越成熟越甜美。其實,人亦如此。
每個人的人生都必須從青蘋果的時光開始度過,帶著青澀在人世間走上一遭,然后,一點點地變得成熟,最終變成紅蘋果。你看,那在年少之時有著寥寥狂傲與放蕩不羈的生命,在經(jīng)過了世事的洗禮之后,在嘗過了人生的酸甜之后,會變得大氣、厚重、沉穩(wěn)、踏實、從容……此之謂“紅出于青而勝于青”。
人生的一切,就好像是時光的禮物,比如成熟。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黑白子落定在方寸棋盤之上,看著不再那樣年輕的父親認真思索時的那微蹙的眉頭,想起來,陳光憲說:“成長就是下棋時贏了老爸;而成熟是你明明能贏老爸,卻讓老爸小贏一下?!?BR> 我想,與父親的下一局對弈,我也會吃到紅蘋果了。
上一篇:生命的簡單。
下一篇:生命因你而美麗
蘋果橘子教案篇七
1、學習將彩色紙撕成小紙片,進行撕貼活動。
2、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拼貼小紙片,掌握拼貼技能。
3、通過活動的進行讓幼兒體會美術(shù)創(chuàng)作的樂趣。
1、蘋果卡片
2、固體膠,紙(畫有蘋果)
3、背景音樂(去郊游)
4、紅黃藍色卡紙。
一、導入
教:今天天氣真好,老師要帶小朋友去郊游,我們來了一位小客人也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郊游,我們請他出來吧!
二、出示蘋果卡片。
2、教師小結(jié):蘋果寶寶的衣服很漂亮,有紅色,黃色,藍色,穿的很均勻,沒有在衣服上再穿衣服,所以很漂亮。
3、可是還有很多蘋果寶寶沒有衣服,小朋友來幫幫他們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提出要求,把長紙條撕成小紙片,給蘋果寶寶穿衣服時,貼的均勻些,衣服不能穿的外面去了。
2、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弱的幼兒給予示范指導。
四、展示,交流
展示孩子的作品,并說說誰的蘋果最漂亮。
活動延伸:
讓幼兒帶著自己的蘋果寶寶跟著音樂去郊游。
蘋果橘子教案篇八
1、引導幼兒認識紅顏色。
2、通過涂色,感知色彩;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動手能力。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彩筆,紅蘋果一個,蘋果鉛畫紙無數(shù)張??ㄆO果樹畫。
一:出示蘋果樹畫。
引出活動: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園的果樹上都結(jié)出了香香的果實,梨樹上掛滿了梨,葡萄架上掛滿了串串葡萄,可唯有蘋果樹上的蘋果長的不漂亮,它聽說我們小班的小朋友都可聰明了,可以讓蘋果樹上的蘋果變的漂亮。
二:老師做示范給蘋果涂顏色;要求幼兒在涂色時由上往下涂,也可以從左往右涂色。
三:給幼兒發(fā)蘋果鉛紙畫和紅彩筆,引導幼兒自己動手給蘋果涂顏色。(老師指導幼兒)
結(jié)束部分:小朋友們,你們的蘋果畫好了嗎?畫好了的蘋果,老師把它貼在蘋果樹上,比一比,看一看自己的蘋果到底漂不漂亮。(作品展示)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shù)課達到了預設(shè)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蘋果橘子教案篇九
1、初步學會按顏色、大小分類。
2、復習3以內(nèi)的數(shù)。
3、樂意參與集體活動,體驗游戲活動的樂趣。
1、大小紅蘋果若干、大小綠蘋果若干。
2、大小籃子共4個。
3、操作板人手1個、果園場景。
(一)觀察比較,感知蘋果的顏色大小。
1、數(shù)一數(shù)這里有幾棵果樹?
2、樹上有什么?蘋果是什么樣的?這些蘋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樹上的蘋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
(二)聽指令摘蘋果,教師要求逐步遞進。
1、區(qū)分顏色
要求:小妹妹摘1個紅蘋果、1個綠蘋果。
驗證:你摘的蘋果是什么顏色的?
2、區(qū)分大小
要求:小弟弟摘1個大蘋果、2個小蘋果,一起數(shù)數(shù)盤子里現(xiàn)在有幾個蘋果?
3、根據(jù)蘋果的不同特征分類。
老爺爺給你們準備了一些籃子,看看這些籃子有什么不一樣?數(shù)數(shù)有幾個?
要求:大的紅蘋果要放在大的紅顏色的籃子里?小的紅蘋果要放在哪里?
驗證:互相看看放對了嗎?
(三)結(jié)束活動:把蘋果送回去。
困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否讓幼兒同時按兩種特征(大小、顏色)進行分類。
1、
2、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shù)學教科書第40頁——41頁。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得數(shù)是10的加法和減法,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2、體驗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1、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1、經(jīng)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過程,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2、能克服在數(shù)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理解并能列出10的加、減法。
歸納出得數(shù)是10的加、減法。
課件、蘋果、乒乓球、活動表格、卡片。
一、歌曲激趣,導入課題。
1、師生共同演唱英文歌曲《apple tree》,引出蘋果。
2、提出問題:把10個蘋果分成兩盤,并且每分一次都要寫出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
二、操作探究、體驗發(fā)現(xiàn)。
1、在操作活動中體驗加減法的含義。
(1)同桌合作:一人分蘋果,另一人根據(jù)分法寫算式,看哪個同桌合作得好,分法多,并把它記錄到表格里。
(2)同桌進行分一分,列一列,算一算。
(3)展示交流結(jié)果,并讓個別小組匯報,教師板書。
(4)讀一讀同學們總結(jié)出來的算式,想一想,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找一找生活中有關(guān)10的加減法問題。
三、兒歌激趣,升華情感。
師生唱《10字歌》
四、情境練習,寓學于樂。
1、摸球游戲。
同桌活動:每桌發(fā)一個盒子,盒子里有10個小球,一個學生摸出球,另一個學生猜猜盒子里還有幾個,并說出算式。然后換過來,另一個人摸球,你來猜并列式。
2、伸手游戲。
同桌二人:一個人先說出一個數(shù)字,用小手表示出來,同桌出另一個數(shù)字,也用小手表示出來,最后讓他們相加等于10。
3、口算練習。
五、拓展應用,發(fā)散思維。
小貓釣魚
a:聽完歌曲,你有什么感想?我們做事情一定要專心,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的。
b:出示習題,下面請你來算算小貓釣了幾條魚,試著說一說;學生獨立完成。
c:找學生說一說想法和計算的結(jié)果,教師課件演示。
d: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六、課后作業(yè)。
回家后把數(shù)學課上有趣的事告訴爸爸媽媽或同學。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一
托班幼兒年齡一般在2~3歲,他們的身體運動發(fā)展處于大肌肉發(fā)展階段,動作常顯得笨拙可愛,而小肌肉(手指等)運動的能力則更弱。針對托班的幼兒手指和手的控制力弱,繪畫處于涂鴉階段,我設(shè)計了托班手工美術(shù)活動:《大蘋果》,讓幼兒在美術(shù)手工活動中,獲得藝術(shù)體驗,提高幼兒的審美和想象的能力。
(一)感知蘋果的外形,指導幼兒進行碎紙粘貼。
(二)體驗成功的快樂。
(一)重點:使用膠棒將紙片粘在蘋果圖形上。
(二)難點:能夠在圖形輪廓里粘,且能粘住。
(一)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粘紙的經(jīng)驗。
(二)物質(zhì)資料準備:活動前指導幼兒將顏色紙剪碎并放在小盤中、膠棒、畫有蘋果的圖形。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蘋果的形狀,激發(fā)幼兒的想象。
(1)教師:“你們都吃過蘋果么?蘋果都是什么樣子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師示范講解在蘋果圖形上粘紙片。
(1):先在蘋果寶寶的身上抹上少量的漿糊(強調(diào)一點點、少量)
(3)注意:不要粘出去,要合身,這樣蘋果寶寶就又圓又好看了。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1)幼兒操作時,教師注意幼兒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確。
(2)提醒幼兒仔細一點,注意漿糊不要抹得太多。
(3)對個別幼兒提供幫助,鼓勵幼兒與幼兒之間相互幫助。
(三)結(jié)束部分欣賞作品。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體驗關(guān)心家人的愉悅,初步懂得從小要尊敬、關(guān)心老人。
2、學著仔細觀察圖片,用簡短句說出小紅分蘋果的經(jīng)過。
活動準備:
2、一盆切好的.蘋果片,一些小叉子。
活動重點:
通過故事,懂得從小要尊敬、關(guān)心老人。
活動難點:
用簡短句說出小紅分蘋果的經(jīng)過。
活動過程:
1、出示布娃娃——小紅,引起活動興趣。
“這個小朋友叫小紅(鼓勵幼兒與“小紅”打招呼,今天我們一起去小紅家玩?!?BR> 2、出示背景圖,觀察講述圖片內(nèi)容:
教師邊操作插入教具,邊引導幼兒看看、講講:
“小紅媽媽端來一盆什么?小紅看見了說什么?”
(教師可以以小紅的口吻說:媽媽,我來幫你分蘋果。然后請幼兒學說小紅的話)。
“小紅先把蘋果分給誰?她對奶奶說什么?”(集體~個別學講)。
(“小紅又把蘋果分給誰?她對爺爺說什么?”)(集體~個別學講)。
教師設(shè)疑,引導幼兒討論:
“小紅為什么要先分給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高興地怎么說?”
“接下來,小紅把蘋果分給誰?”(個別幼兒學講對話)。
“盆里還剩下一個蘋果給誰吃?”
教師帶領(lǐng)幼兒完整講述。
3、聯(lián)想遷移,愿意學做有禮貌的孩子:
“你們喜歡小紅嗎?為什么?”
“你們在家里是怎么關(guān)心爺爺、奶奶的?”
4、品嘗水果,體驗謙讓。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三
活動目標:
1、體驗仿編歌曲的快樂。
2、能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大膽用自己喜歡的造型表現(xiàn)各種水果。
3、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通過對歌曲的欣賞以及對歌詞的理解。
活動準備:
一棵紅蘋果樹、紅櫻桃、紅草莓、桃子、金桔、大鴨梨、黃香蕉、紫葡萄、等水果圖片或?qū)嵨铩?BR>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教師出示蘋果樹引發(fā)活動的主題。
教師:好多的蘋果啊,我們一起去摘蘋果好嗎?
在“蘋果園”音樂聲中,幼兒做“摘蘋果”的基本動作進教室。
教師:好香的蘋果啊,我們一起聞一聞好嗎?幼兒在教師的啟發(fā)下進行呼吸練習。
二、復習歌曲:“紅蘋果”??茖W內(nèi)容滲透其中。
教師:剛才小朋友唱了“紅蘋果”,你們每人摘了多少蘋果呢?一個一個合起來是多少呢?
幼兒:
(1)我吃過紅蘋果,蘋果是紅色的。蘋果長在大樹上。
(2)我吃過櫻桃,櫻桃是紅色的。櫻桃長在大樹上。
(3)我吃過桃子,桃子上面是紅色的。桃子長在大樹上。
(4)我吃過金桔,金桔上面是黃色的。金桔長在大樹上。
(5)我吃過大鴨梨,大鴨梨是黃色的。大鴨梨長在大樹上。
三、仿編歌曲:
幼兒:
(1)樹上許多紅櫻桃,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櫻桃,多吃櫻桃身體好。
(2)樹上許多紅桃子,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桃子,多吃桃子身體好。
(3)樹上許多黃金桔,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金桔,多吃金桔身體好。
(4)樹上許多大鴨梨,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鴨梨,多吃鴨梨身體好。
……。
教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將幼兒的歌詞加入歌曲中演唱。引導幼兒感受仿編歌曲的快樂。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唱了樹上的水果,還有哪些水果是長在地上的呢?
幼兒:……。
(1)我吃過西瓜,西瓜是綠色的。西瓜長在地下。
(2)我吃過草莓,草莓是紅色的。它長在地下。
教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些水果好嗎?
幼兒:……。
(1)藤上許多綠西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西瓜,多吃西瓜身體好。
(2)藤上許多紅草莓,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一起摘草莓,多吃草莓身體好。
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掛有各種水果的樹子藤上的草莓大西瓜等。
請小朋友用自己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各種水果寶寶,并做游戲“摘水果”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的選擇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是以貼近幼兒生活經(jīng)驗為主題,以歌曲《蘋果》為線索,啟發(fā)幼兒在“摘蘋果”的動作、仿編歌詞、用肢體造型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水果的外型特征這三個方面的音樂創(chuàng)新活動,活動中自然的融入了藝術(shù)、科學等領(lǐng)域,貫穿了整合教育的思想。幼兒在玩玩耍耍中獲得了發(fā)展,體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感受。其中,有個別幼兒在動作表現(xiàn)上缺乏自信,不能完全放開自己去盡情表現(xiàn)。應當多觀察這些孩子的表現(xiàn),及時的肯定并鼓勵他,幫助他,逐步樹立他的自信心。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四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感受表現(xiàn)四分音符為一拍的均勻節(jié)奏。
活動準備:
1.歌曲音帶。
3.結(jié)滿紅蘋果的蘋果樹。
活動課程:
一、出示用布包起來的一籃子紅蘋果,談話道題。
“小朋友,老師帶來一籃水果,你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師引導幼兒聞一聞,猜出蘋果?!敖裉煳覀儊韺W習蘋果歌?!?BR> 二、播放蘋果歌錄音,幼兒欣賞后提問討論。
1.提問:“歌里唱的什么?”幼兒討論講述后,師總結(jié)朗誦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2.引導幼兒按節(jié)奏學說歌詞。
xxxxxxx︱xxxxxxx︱。
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
xxxxxxx︱xxxxxxx︱。
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三、以多種形式學唱歌曲。
1.分句教唱;
2.整體教唱;師先大聲唱歌,幼兒低聲唱;幼兒大聲唱歌,是低聲唱。
四、出示蘋果樹,幼兒嘗試摘蘋果。
1.談話討論:蘋果是長在哪里?(樹上)“怎樣把它摘下來?你摘過蘋果嗎?幼兒討論講述。
2.幼兒嘗試摘蘋果:
“老師這里也有一樹蘋果,你想不想幫老師摘下來?”幼兒摘蘋果。
五、創(chuàng)編動作演唱歌曲。
“你是怎樣摘蘋果的?我們唱到一個一個摘下來時,你能把摘蘋果的動作表演出來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歌曲。
六、幼兒分吃蘋果,走出活動室。
師:“蘋果好吃嗎?你喜歡吃蘋果嗎?我們一起去洗蘋果吃吧!”師手持一籃子蘋果,帶幼兒去洗蘋果吃。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五
1、學會有關(guān)10的加減法,初步理解得數(shù)是10的加法和減法,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有關(guān)10的加減法。
小圓片
1課時
一、分蘋果
1、用小圓片代替蘋果,動手分一分,并說出相應的算式。
先自己分,再小組交流。
2、分組發(fā)言,整理板書
在發(fā)言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說。
3、完成書上10的組成練習。
二、練一練
1、哪兩盤合起來是10個?連一連
先指導讀懂題意,再連一連,生獨立完成,同桌檢查。
2、口算。生獨立練習。
3、爬臺階。
(1)出示小狗爬臺階的圖,談話引入。
(2)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幅畫面:小老鼠用一根骨頭引小狗上樓去,總共有幾級臺階,小狗爬到了第2級,還有幾級?......
(3)移動小狗的位置,它現(xiàn)在又爬到了第幾級,還有幾級?......
9、說一說,填一填。
(1)先讓學生獨立填寫表格。
(2)把算式與圖結(jié)合起來說一說。如10-8=2表示有10條魚小貓釣上8條,河里剩2條,也可以表示河里還有8條魚釣上來2條魚。
三、數(shù)學游戲
同桌兩個同學合作完成。
蘋果橘子教案篇十六
活動目標:
1.能夠初步理解歌詞的意思。
2.愿意跟著音樂邊唱邊做動作,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活動準備:
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學念歌詞。
1.出示小豬手偶:王老師有一個好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豬,小豬今天可高興了,因為他的魔法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想請小朋友一起幫忙摘果子,你們愿意么?那讓我們來魔法果園瞧一瞧。(將蘋果樹上的簾子揭下)。
2.出示蘋果樹:魔法果園里有什么???蘋果長成什么樣子的呀?(又大又圓)。
3.摘蘋果:
(1)提問:老師的肚子有點兒餓了,那怎么才能吃到樹上的蘋果呢?(教師邊有節(jié)奏地唱出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演示把“蘋果”摘下來)。
(2)蘋果故意拿不下來。
一定是咒語還念的不夠響,小朋友們可不可以幫王老師一起念咒語啊。(將蘋果摘下)。
4.品嘗蘋果:蘋果好不好吃?你們喜不喜歡吃蘋果?(引出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樂)。
二、學念兒歌。
1.個別幼兒摘蘋果:
你們想不想來摘蘋果?小豬告訴老師一首兒歌,念會了兒歌才能摘蘋果。
(教師范讀一遍)。
2.幼兒和教師一起讀一遍。
3.請個別幼兒上來摘蘋果。
4.一起念兒歌來摘蘋果。(原地加上動作)。
三、邊做動作邊唱歌。
1.教師示范動作:老師把兒歌編成了一首歌叫《蘋果歌》想不想聽?(播放磁帶,教師邊做動作邊唱歌)。
教師:老師剛才加了動作,好不好看?那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不好?
蘋果樹爺爺說我們跳的真好看,我們再給他跳一遍好不好?
2.摘高處的蘋果。
瞧,這幾個蘋果好高啊!我們應該怎么摘???(請幼兒原地演示一下)。
3.請上幾個小老師上來摘蘋果。
4.師幼互動。
老師當蘋果樹,身上貼上蘋果。讓小朋友邊做動作邊來摘蘋果。
四、分享活動。
1.蘋果樹爺爺說話了,他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禮物。要小朋友們一起跟著音樂跳起來,禮物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