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展現(xiàn)個人思想和獨立見解的機會,也是與他人分享閱讀體驗的方式之一。寫讀后感時,要注重語言的準(zhǔn)確和表達的清晰,避免模糊和含糊不清的表述。借助這些讀后感范文,我們可以了解不同讀者對同一本書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一
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搗亂,什么都干過!抓麻雀,爬樹,將蟲子放進別人的報箱里……報箱,我倒是想起來一件事情來了!
這是一個晴朗的下午,我和我的好友小林在樓下玩耍,我們看見樓道里的墻上掛著好幾個報箱,一摸,里面有報紙啊,我和小林都很激動,我們激動的原因是我們想到了一個搗蛋的注意,大家也應(yīng)該知道了吧!就是掏報紙!現(xiàn)在想起來,確實挺壞的!
我把手伸進報箱里,摸到報紙后,我用指抓住,使勁地抓住,用力往外面扯,扯呀扯,也沒有扯出來,我對小林說:“快點來幫忙啊……我扯不出來啊……你再別享受了!小林說:“好啊,我來扯~~”我不在意地說:“你去望風(fēng)就行了,你那么矮,能夠到嘛!”我的口氣帶著嘲諷。小林一句話也沒有說,走過來,費力地踮起腳,有兩手拽住報紙,一使勁,真的拽出來了!我說::“真是小看你了啊……(汗)”
我要插一句話了,那個時候真的是好大膽?。∽鰤氖露疾恍奶。?BR> 我們在好幾個單元連續(xù)“作案”,已經(jīng)是江湖老手了!每一次基本會成功,但是有時候也會遇到麻煩,不過,僥幸的是,我們還沒有被別人發(fā)現(xiàn)過。
我們將從報箱里拽出來的報紙藏在衣服下面,我們在樓下轉(zhuǎn)了轉(zhuǎn),覺得這樣做真的是不好,會讓別人損失,就有回到那些單元,將報紙物歸原主,然后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可是,現(xiàn)在我想起來,覺得自己當(dāng)初的做法確實有點小偷的意思,要不是因為孩子的'良心,恐怕那些所謂的“贓物”早已沒有了,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他們有對外界的好奇心和一點點邪惡,但是神奇的是,人的身上雖然有邪惡,但是也有邪惡的克星――良心,特別是孩子,這個特性表現(xiàn)得更強烈,孩子確實比成人要純潔,現(xiàn)在,我想起這件事,很是感慨啊!
后來,我沒有再干,因為我始終被良心所約束。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二
一個陰沉沉的傍晚,天空下著雨,大風(fēng)伴著碎雨呼呼吹過,雨滴落在地面上、屋檐上、汽車玻璃上……整個天空像蓋著一層厚厚的灰紗,云層壓著云層,仿佛下一秒就要迎面墜落下來。
有些善,就是舉手之間的一個小動作,可能它維持不到兩秒,卻帶來了足夠的溫暖。“善”,就像流水一樣,流淌進人們的心里,清澈沁人,滿心清涼。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三
中等的個子,一雙烏黑發(fā)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密密的短發(fā),這就是我的班主任——趙老師。
她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
記得有一次,我們班有好幾位同學(xué)的作業(yè)沒有寫完,他們找出了各種理由來解釋,只有何美同學(xué)誠實地承認(rèn)了自己的錯誤,并表示了改正錯誤的決心。這時,趙老師對大家說:“何美同學(xué)雖然沒有做完作業(yè),但我欣賞她勇于承認(rèn)錯誤的態(tài)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種勇氣非常難得。“趙老師一邊說,一邊用她嚴(yán)厲的目光環(huán)視著我們每一位同學(xué),緩慢而清晰地告訴我們:“重要的,不僅僅是成績,而是誠實的品格?!耙院螅慨?dāng)我遇到難以啟齒的問題時,我都大膽請教,是老師的目光給了我誠實的勇氣。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四
人之道,以善為首。人有才、有財、有貌,不可無善。一日無善,便無能進食,無汲吸水。
善及廣,容德、誠、義、信、仁、敬、孝、慈為其之中。善不可度,無可釋。
毋略善,其位高。君無善,即惡;君行善,衣食住行,心安理得。無善,繆、孤、不仁義,非人也。
吾戒:“記善,方受人擁戴,切不可一日無善。善與人,善與物,善與一切,其理,成人自明?!?BR>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五
善良,你有善良嗎?也許你也,也許沒有。你的善良是真的嗎?善良,也許大家都會說有,不過那是真的嗎?這讓人感到疑惑。一個人在生命的長河中,需要經(jīng)歷許多風(fēng)風(fēng)雨雨,但要保持一顆誠實的、善良的心。
在一個漫長的嚴(yán)冬里,一個老人在街上走著,突然被一塊小石頭拌倒了。這是不幸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來幫助這位老人,過了些時候,有一個青年人來到老人的面前。我原想他會去幫助這位老人,結(jié)果他卻去投了一角錢給他。最后,我跑下樓去,把那位老人扶可起來。
可想而知,那位青年的心靈是多么的黑。沒有善良新的人是多么的可怕啊。
因為,善良是人的根本。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六
如今,社會上出現(xiàn)了一些”偽君子”,假善人”他們施舍出的錢大把大把的,目的是讓別人覺得他是一個善良的好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做給別人看的,但這位老太婆,她的善良是真實的,她的善良打動了我的心。
這位老太婆是賣茶蛋的,她自己每天的收入也不多,卻要幫助一個素不相識的瞎老頭,每天給他10元錢和一塑料袋兒包子。有一天風(fēng)大老太婆掏出的10元錢被吹到小伙子腳下,小伙子卻若無其事的往兜里一揣,走人。那老頭也知足,說:”是被風(fēng)刮跑了吧,我心受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太婆卻說:”是被風(fēng)刮跑了,可已經(jīng)有人替我撿回來了!給……?!敝車吮桓袆恿耍继统隽俗约旱腻X。
老太婆的善良是出與本性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她的善良是真實的,出與對可憐人的同情與憐憫。看完文章,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上握著錢包,我居然也有一種想掏錢的沖動,我要感謝老太婆,是她把我們?nèi)祟惿屏嫉谋拘詮哪穷w冷漠的心中喚了出來。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七
今天,我讀了《善良》這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講的是作者把兩個寓言故事《東郭先生和狼》、《農(nóng)夫與蛇》來作對比,接著就是把善良和兇惡來對比。作者主張為人處事要善良,反對兇惡。作者從廣為傳播的寓言,故事談起,表明對兇惡不能講善良,同時指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毒蛇”和“惡狼”畢竟是少數(shù),不能把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當(dāng)作凍僵的蛇和中傷的狼。雖然兇惡常對善良施以欺騙和毒手,但每一次都會讓兇惡暴露出其丑,讓善良得以弘揚其美,小學(xué)六年級作文《讀《善良》有感作文》。作者分析了小人和君子相反的心態(tài)和處境,從而揭示出兇惡失人心,善良得民意的真理。文中多用排比句,感情強烈,氣勢雄偉。我想我們都應(yīng)該做善良的人!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八
我曾在《讀者》上看過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因為善良》。
故事緣于一場平常的車禍。車禍的現(xiàn)場很恐怖,一輛小四輪貨車下面是一輛自行車和它的主人,靜靜地躺在一灘鮮血當(dāng)中。肇事的司機已經(jīng)不知去處。據(jù)目擊者說,司機下車看到后,立刻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就失魂落魄地離開了。
這件事就這樣結(jié)束了,但這個故事卻依然在我腦海了回蕩。這就是因為善良。因為善良,所以肇事司機才會在這種情況下還撥打急救電話。因為善良,受害者沒有跟肇事司機追究。因為善良,這件事才這么容易解決。
善良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格,也是人性里最為樸素的美。只有在善良的土壤里,才能開出一切更為崇高的品德之花。我們不能苛求每一個平凡的人,都用崇高的品德感天動地,但如果我們做到人人心存善良,那么我們的才能培養(yǎng)出崇高的品德之花。
善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這不是一時的努力而成的,而是一個人在生活當(dāng)中去尊重,去愛護,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也許人人都想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但總有一些誘惑人去犯錯的事情,善良的人,他們不會損人利己,他們會為每一個人著想,如果你做到了,那你善良的種子將會在你的土壤中播種,發(fā)芽,成長,長成一朵崇高的品德之花。大家努力吧!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九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題記。
善良,正如余秋雨所說:“這是一個最單純的詞匯,又是一個最復(fù)雜的詞匯。它淺顯到人人都能領(lǐng)會,又深奧到無人能夠定義。它與人終生相伴,但人們卻很少琢磨它、追問它。”“人之出,性本善”,《三字經(jīng)》如是說。是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在心中很深很深的地方。那里沒有陽光,那里都是黑暗,善良的種子就在這里發(fā)芽。種子的芽兒要沖破黑暗的束縛,就像黑黑硬土下的春筍一樣,要沖破泥土的捆綁,一個勁兒地往上鉆,才能到達地面,呼吸新鮮的空氣,沐浴溫馨的陽光,茁壯地成長。善良亦是如此。當(dāng)它沖破的黑暗的束縛,那它將會洗滌你飽受塵世烏煙瘴氣熏染的心靈,宛如沙漠中的一場甘霖,冬天里的一場陽光。聽過了很多“善良”的故事,這些故事無非是小異大同,無非都講了同一個道理:人世間不能缺少善良。很幼稚,但仔細想來,不是嗎?很多時候,善與非善只在一念之間,只看你怎么選擇。
人世間最可悲的人不是一貧如洗的人,也不是沉淪于失望之中的,而是那些泯滅了善良的人。這類人如行尸走肉,只剩下一副臭皮囊;而心,卻早已麻木不仁了。
人世間最珍貴的也莫過于善良。在黑燈瞎火的恐怖中,人們企盼它的光亮,企盼得如饑似渴、望穿秋水;但當(dāng)光明降臨的時候,它又被大家遺忘,遺忘得一干二凈、如水無痕。善良悄悄到來,悄悄離開,這里一切靜悄悄,不留下一點痕跡,只有你知道。別人一個淺淺的微笑,那是善良在向你招手;別人一個悄悄的幫助,那是善良在向你召喚。善良如此美麗,美麗得無法言語;善良如此安靜,安靜的`你沒注意。
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文章最后所說:“人類,偉大而又無奈。只要時時仰望太空,面對曠野,就會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兩個字:善和愛。我們因此而還能跋涉,因此而還有喜樂,因此而還叫人類。既嘆行路難,又作逍遙游;身寄星云,愛及八荒;雖然微若蟻螻,卻也圓融安詳——能夠如此,善的境界也就成了美的境界。”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十
星期六,我讀了《欣賞是一種善良》這篇文章。它主要寫了列夫·托爾斯泰的文章得到屠格涅夫的欣賞,最后成為了偉大的文學(xué)家;林青玄欣賞一位小偷的作案手法細膩,讓小偷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的兩個事例。告訴我們欣賞是一種美德,從而代替這種美德。
合上書本,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夠不帶任何偏見的去欣賞別人?大多數(shù)人總喜歡以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別人。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渴望能夠得到他人的欣賞,而我們也應(yīng)該學(xué)會欣賞別人。記得有一次,當(dāng)我滿懷期待地把我精心準(zhǔn)備已久的作文投到作文比賽的網(wǎng)址時,等來的卻只是一句短小的評語:作文缺少感情色彩、語言枯燥。當(dāng)時,我立刻癱坐在地上,大聲地痛苦起來,我不明白,為什么我用心寫的文章得不到評委的贊許。從此我對作文的.興趣一落千丈,寫的文章也大不如以往,對書本上的文章也漸漸失去了興趣。如果評委老師能欣賞我作文中的一個好詞,一句佳句,對我也是莫大的鼓舞??!
欣賞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力量,是建立自信、增強信心的良藥,學(xué)會欣賞是做人的一種美德,也是成人之美的一種善念。一個不經(jīng)意的欣賞也許會改變?nèi)说囊簧?,讓人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在我們班上有一名成績不好、渾身邋遢的小男生,因為老師的欣賞與鼓勵,他越來越自信,成績也突飛猛進。這就是欣賞帶給人的改變吧!
欣賞是一種前進的動力,是打破人生盲點的鐘聲。讓我們的生活多一點欣賞吧!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十一
當(dāng)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善良》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題記。
善良,正如余秋雨所說:“這是一個最單純的詞匯,又是一個最復(fù)雜的詞匯。它淺顯到人人都能領(lǐng)會,又深奧到無人能夠定義。它與人終生相伴,但人們卻很少琢磨它、追問它?!?BR> “人之出,性本善”,《三字經(jīng)》如是說。
是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在心中很深很深的地方。那里沒有陽光,那里都是黑暗,善良的種子就在這里發(fā)芽。種子的芽兒要沖破黑暗的束縛,就像黑黑硬土下的春筍一樣,要沖破泥土的捆綁,一個勁兒地往上鉆,才能到達地面,呼吸新鮮的空氣,沐浴溫馨的陽光,茁壯地成長。善良亦是如此。當(dāng)它沖破的黑暗的束縛,那它將會洗滌你飽受塵世烏煙瘴氣熏染的心靈,宛如沙漠中的一場甘霖,冬天里的一場陽光。
聽過了很多“善良”的故事,這些故事無非是小異大同,無非都講了同一個道理:人世間不能缺少善良。
很幼稚,但仔細想來,不是嗎?
很多時候,善與非善只在一念之間,只看你怎么選擇。
人世間最可悲的人不是一貧如洗的人,也不是沉淪于失望之中的,而是那些泯滅了善良的人。這類人如行尸走肉,只剩下一副臭皮囊;而心,卻早已麻木不仁了。
人世間最珍貴的也莫過于善良。
在黑燈瞎火的恐怖中,人們企盼它的光亮,企盼得如饑似渴、望穿秋水;但當(dāng)光明降臨的時候,它又被大家遺忘,遺忘得一干二凈、如水無痕。
善良悄悄到來,悄悄離開,這里一切靜悄悄,不留下一點痕跡,只有你知道。
別人一個淺淺的微笑,那是善良在向你招手;
別人一個悄悄的幫助,那是善良在向你召喚。
善良如此美麗,美麗得無法言語;善良如此安靜,安靜的你沒注意。
人世間的善良,來得悄悄更靜靜,只在你不經(jīng)意間,散發(fā)著人性的美麗與無邪。它輕輕呼喚,輕輕拉起你的.手,帶你飛往未知的真善美的世界。
善良,像魔術(shù)師手中的魔杖,如此神奇。它可以使一蹶不振的人重新散發(fā)信心的力量;它可以讓迷茫在苦海中的人浪子回頭。你感受得到!你體會得到!那是超出想象的力量,讓沙漠變成綠洲,讓崎嶇變得平坦,那就是善良的力量。
……。
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文章最后所說:
“人類,偉大而又無奈。只要時時仰望太空,面對曠野,就會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兩個字:善和愛。
我們因此而還能跋涉,因此而還有喜樂,因此而還叫人類。
既嘆行路難,又作逍遙游;身寄星云,愛及八荒;雖然微若蟻螻,卻也圓融安詳——能夠如此,善的境界也就成了美的境界。”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十二
古人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薄拔鹨陨菩《粸?,勿以惡小而為之?!倍际墙逃覀円⒁馍钪械男〖毠?jié),不要認(rèn)為那些事沒什么,須知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以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為例??赡軇傞_始時有一次不交作業(yè),如果不引起重視,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在這個時候如果仍然不把老師的要求當(dāng)回事,自己也沒有警覺起來,只是認(rèn)為不交作業(yè)挺輕松的,那么就會漸漸地不寫作業(yè),進而成績逐步下降,最后什么也不會。再想學(xué)習(xí)想把成績提高那可真是難上加難了。此時就產(chǎn)生了一個質(zhì)變的過程。即:本來你可能是一個中等程度的學(xué)生,慢慢就變成了一個“學(xué)差生”,最終成了老師們所說的那種“破罐子”,只好破摔下去了。
怎么樣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的發(fā)生呢?我想一個詞語就可以說明了,那就是“防微杜漸”。對于第一次發(fā)生的事情,切不可掉以輕心,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要想讓這些事不出現(xiàn)第二次,那么就一定不要有第一次。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第一次不交作業(yè)?不要給自己找什么借口,一定要強迫自己,牢記這次不交作業(yè)的可怕,今后絕對不可以發(fā)生再一次的情況。許多老師(包括我在內(nèi))對于學(xué)生犯的第一次錯誤都很緊張,正是這個原因。因為如果第一次犯錯時輕輕放過,那么就可能會有第二次第n次,以至最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防微杜漸”是我們需時時提醒自己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那么如何做到“防微杜漸”呢?我想孔子說的一句話就可以的了:“吾日三省吾身?!泵刻鞂ψ约旱乃魉鶠樽鲆粋€檢討式的反觀自省,看看這一天有哪些事做的不太合適,今后要多加注意,倘能經(jīng)常這樣作,那么雖不敢說離圣人不遠,但至少你會成為一個正直、善良、品德高尚、得到大家認(rèn)同與尊敬的人。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一
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搗亂,什么都干過!抓麻雀,爬樹,將蟲子放進別人的報箱里……報箱,我倒是想起來一件事情來了!
這是一個晴朗的下午,我和我的好友小林在樓下玩耍,我們看見樓道里的墻上掛著好幾個報箱,一摸,里面有報紙啊,我和小林都很激動,我們激動的原因是我們想到了一個搗蛋的注意,大家也應(yīng)該知道了吧!就是掏報紙!現(xiàn)在想起來,確實挺壞的!
我把手伸進報箱里,摸到報紙后,我用指抓住,使勁地抓住,用力往外面扯,扯呀扯,也沒有扯出來,我對小林說:“快點來幫忙啊……我扯不出來啊……你再別享受了!小林說:“好啊,我來扯~~”我不在意地說:“你去望風(fēng)就行了,你那么矮,能夠到嘛!”我的口氣帶著嘲諷。小林一句話也沒有說,走過來,費力地踮起腳,有兩手拽住報紙,一使勁,真的拽出來了!我說::“真是小看你了啊……(汗)”
我要插一句話了,那個時候真的是好大膽?。∽鰤氖露疾恍奶。?BR> 我們在好幾個單元連續(xù)“作案”,已經(jīng)是江湖老手了!每一次基本會成功,但是有時候也會遇到麻煩,不過,僥幸的是,我們還沒有被別人發(fā)現(xiàn)過。
我們將從報箱里拽出來的報紙藏在衣服下面,我們在樓下轉(zhuǎn)了轉(zhuǎn),覺得這樣做真的是不好,會讓別人損失,就有回到那些單元,將報紙物歸原主,然后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可是,現(xiàn)在我想起來,覺得自己當(dāng)初的做法確實有點小偷的意思,要不是因為孩子的'良心,恐怕那些所謂的“贓物”早已沒有了,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他們有對外界的好奇心和一點點邪惡,但是神奇的是,人的身上雖然有邪惡,但是也有邪惡的克星――良心,特別是孩子,這個特性表現(xiàn)得更強烈,孩子確實比成人要純潔,現(xiàn)在,我想起這件事,很是感慨啊!
后來,我沒有再干,因為我始終被良心所約束。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二
一個陰沉沉的傍晚,天空下著雨,大風(fēng)伴著碎雨呼呼吹過,雨滴落在地面上、屋檐上、汽車玻璃上……整個天空像蓋著一層厚厚的灰紗,云層壓著云層,仿佛下一秒就要迎面墜落下來。
有些善,就是舉手之間的一個小動作,可能它維持不到兩秒,卻帶來了足夠的溫暖。“善”,就像流水一樣,流淌進人們的心里,清澈沁人,滿心清涼。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三
中等的個子,一雙烏黑發(fā)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密密的短發(fā),這就是我的班主任——趙老師。
她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
記得有一次,我們班有好幾位同學(xué)的作業(yè)沒有寫完,他們找出了各種理由來解釋,只有何美同學(xué)誠實地承認(rèn)了自己的錯誤,并表示了改正錯誤的決心。這時,趙老師對大家說:“何美同學(xué)雖然沒有做完作業(yè),但我欣賞她勇于承認(rèn)錯誤的態(tài)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這種勇氣非常難得。“趙老師一邊說,一邊用她嚴(yán)厲的目光環(huán)視著我們每一位同學(xué),緩慢而清晰地告訴我們:“重要的,不僅僅是成績,而是誠實的品格?!耙院螅慨?dāng)我遇到難以啟齒的問題時,我都大膽請教,是老師的目光給了我誠實的勇氣。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四
人之道,以善為首。人有才、有財、有貌,不可無善。一日無善,便無能進食,無汲吸水。
善及廣,容德、誠、義、信、仁、敬、孝、慈為其之中。善不可度,無可釋。
毋略善,其位高。君無善,即惡;君行善,衣食住行,心安理得。無善,繆、孤、不仁義,非人也。
吾戒:“記善,方受人擁戴,切不可一日無善。善與人,善與物,善與一切,其理,成人自明?!?BR>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五
善良,你有善良嗎?也許你也,也許沒有。你的善良是真的嗎?善良,也許大家都會說有,不過那是真的嗎?這讓人感到疑惑。一個人在生命的長河中,需要經(jīng)歷許多風(fēng)風(fēng)雨雨,但要保持一顆誠實的、善良的心。
在一個漫長的嚴(yán)冬里,一個老人在街上走著,突然被一塊小石頭拌倒了。這是不幸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來幫助這位老人,過了些時候,有一個青年人來到老人的面前。我原想他會去幫助這位老人,結(jié)果他卻去投了一角錢給他。最后,我跑下樓去,把那位老人扶可起來。
可想而知,那位青年的心靈是多么的黑。沒有善良新的人是多么的可怕啊。
因為,善良是人的根本。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六
如今,社會上出現(xiàn)了一些”偽君子”,假善人”他們施舍出的錢大把大把的,目的是讓別人覺得他是一個善良的好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做給別人看的,但這位老太婆,她的善良是真實的,她的善良打動了我的心。
這位老太婆是賣茶蛋的,她自己每天的收入也不多,卻要幫助一個素不相識的瞎老頭,每天給他10元錢和一塑料袋兒包子。有一天風(fēng)大老太婆掏出的10元錢被吹到小伙子腳下,小伙子卻若無其事的往兜里一揣,走人。那老頭也知足,說:”是被風(fēng)刮跑了吧,我心受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太婆卻說:”是被風(fēng)刮跑了,可已經(jīng)有人替我撿回來了!給……?!敝車吮桓袆恿耍继统隽俗约旱腻X。
老太婆的善良是出與本性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她的善良是真實的,出與對可憐人的同情與憐憫。看完文章,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手上握著錢包,我居然也有一種想掏錢的沖動,我要感謝老太婆,是她把我們?nèi)祟惿屏嫉谋拘詮哪穷w冷漠的心中喚了出來。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七
今天,我讀了《善良》這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講的是作者把兩個寓言故事《東郭先生和狼》、《農(nóng)夫與蛇》來作對比,接著就是把善良和兇惡來對比。作者主張為人處事要善良,反對兇惡。作者從廣為傳播的寓言,故事談起,表明對兇惡不能講善良,同時指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毒蛇”和“惡狼”畢竟是少數(shù),不能把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當(dāng)作凍僵的蛇和中傷的狼。雖然兇惡常對善良施以欺騙和毒手,但每一次都會讓兇惡暴露出其丑,讓善良得以弘揚其美,小學(xué)六年級作文《讀《善良》有感作文》。作者分析了小人和君子相反的心態(tài)和處境,從而揭示出兇惡失人心,善良得民意的真理。文中多用排比句,感情強烈,氣勢雄偉。我想我們都應(yīng)該做善良的人!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八
我曾在《讀者》上看過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因為善良》。
故事緣于一場平常的車禍。車禍的現(xiàn)場很恐怖,一輛小四輪貨車下面是一輛自行車和它的主人,靜靜地躺在一灘鮮血當(dāng)中。肇事的司機已經(jīng)不知去處。據(jù)目擊者說,司機下車看到后,立刻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就失魂落魄地離開了。
這件事就這樣結(jié)束了,但這個故事卻依然在我腦海了回蕩。這就是因為善良。因為善良,所以肇事司機才會在這種情況下還撥打急救電話。因為善良,受害者沒有跟肇事司機追究。因為善良,這件事才這么容易解決。
善良是人性中最基本的品格,也是人性里最為樸素的美。只有在善良的土壤里,才能開出一切更為崇高的品德之花。我們不能苛求每一個平凡的人,都用崇高的品德感天動地,但如果我們做到人人心存善良,那么我們的才能培養(yǎng)出崇高的品德之花。
善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這不是一時的努力而成的,而是一個人在生活當(dāng)中去尊重,去愛護,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善良的人。也許人人都想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但總有一些誘惑人去犯錯的事情,善良的人,他們不會損人利己,他們會為每一個人著想,如果你做到了,那你善良的種子將會在你的土壤中播種,發(fā)芽,成長,長成一朵崇高的品德之花。大家努力吧!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九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題記。
善良,正如余秋雨所說:“這是一個最單純的詞匯,又是一個最復(fù)雜的詞匯。它淺顯到人人都能領(lǐng)會,又深奧到無人能夠定義。它與人終生相伴,但人們卻很少琢磨它、追問它。”“人之出,性本善”,《三字經(jīng)》如是說。是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在心中很深很深的地方。那里沒有陽光,那里都是黑暗,善良的種子就在這里發(fā)芽。種子的芽兒要沖破黑暗的束縛,就像黑黑硬土下的春筍一樣,要沖破泥土的捆綁,一個勁兒地往上鉆,才能到達地面,呼吸新鮮的空氣,沐浴溫馨的陽光,茁壯地成長。善良亦是如此。當(dāng)它沖破的黑暗的束縛,那它將會洗滌你飽受塵世烏煙瘴氣熏染的心靈,宛如沙漠中的一場甘霖,冬天里的一場陽光。聽過了很多“善良”的故事,這些故事無非是小異大同,無非都講了同一個道理:人世間不能缺少善良。很幼稚,但仔細想來,不是嗎?很多時候,善與非善只在一念之間,只看你怎么選擇。
人世間最可悲的人不是一貧如洗的人,也不是沉淪于失望之中的,而是那些泯滅了善良的人。這類人如行尸走肉,只剩下一副臭皮囊;而心,卻早已麻木不仁了。
人世間最珍貴的也莫過于善良。在黑燈瞎火的恐怖中,人們企盼它的光亮,企盼得如饑似渴、望穿秋水;但當(dāng)光明降臨的時候,它又被大家遺忘,遺忘得一干二凈、如水無痕。善良悄悄到來,悄悄離開,這里一切靜悄悄,不留下一點痕跡,只有你知道。別人一個淺淺的微笑,那是善良在向你招手;別人一個悄悄的幫助,那是善良在向你召喚。善良如此美麗,美麗得無法言語;善良如此安靜,安靜的`你沒注意。
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文章最后所說:“人類,偉大而又無奈。只要時時仰望太空,面對曠野,就會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兩個字:善和愛。我們因此而還能跋涉,因此而還有喜樂,因此而還叫人類。既嘆行路難,又作逍遙游;身寄星云,愛及八荒;雖然微若蟻螻,卻也圓融安詳——能夠如此,善的境界也就成了美的境界。”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十
星期六,我讀了《欣賞是一種善良》這篇文章。它主要寫了列夫·托爾斯泰的文章得到屠格涅夫的欣賞,最后成為了偉大的文學(xué)家;林青玄欣賞一位小偷的作案手法細膩,讓小偷脫胎換骨、重新做人的兩個事例。告訴我們欣賞是一種美德,從而代替這種美德。
合上書本,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夠不帶任何偏見的去欣賞別人?大多數(shù)人總喜歡以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來衡量別人。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渴望能夠得到他人的欣賞,而我們也應(yīng)該學(xué)會欣賞別人。記得有一次,當(dāng)我滿懷期待地把我精心準(zhǔn)備已久的作文投到作文比賽的網(wǎng)址時,等來的卻只是一句短小的評語:作文缺少感情色彩、語言枯燥。當(dāng)時,我立刻癱坐在地上,大聲地痛苦起來,我不明白,為什么我用心寫的文章得不到評委的贊許。從此我對作文的.興趣一落千丈,寫的文章也大不如以往,對書本上的文章也漸漸失去了興趣。如果評委老師能欣賞我作文中的一個好詞,一句佳句,對我也是莫大的鼓舞??!
欣賞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力量,是建立自信、增強信心的良藥,學(xué)會欣賞是做人的一種美德,也是成人之美的一種善念。一個不經(jīng)意的欣賞也許會改變?nèi)说囊簧?,讓人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在我們班上有一名成績不好、渾身邋遢的小男生,因為老師的欣賞與鼓勵,他越來越自信,成績也突飛猛進。這就是欣賞帶給人的改變吧!
欣賞是一種前進的動力,是打破人生盲點的鐘聲。讓我們的生活多一點欣賞吧!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十一
當(dāng)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善良》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題記。
善良,正如余秋雨所說:“這是一個最單純的詞匯,又是一個最復(fù)雜的詞匯。它淺顯到人人都能領(lǐng)會,又深奧到無人能夠定義。它與人終生相伴,但人們卻很少琢磨它、追問它?!?BR> “人之出,性本善”,《三字經(jīng)》如是說。
是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在心中很深很深的地方。那里沒有陽光,那里都是黑暗,善良的種子就在這里發(fā)芽。種子的芽兒要沖破黑暗的束縛,就像黑黑硬土下的春筍一樣,要沖破泥土的捆綁,一個勁兒地往上鉆,才能到達地面,呼吸新鮮的空氣,沐浴溫馨的陽光,茁壯地成長。善良亦是如此。當(dāng)它沖破的黑暗的束縛,那它將會洗滌你飽受塵世烏煙瘴氣熏染的心靈,宛如沙漠中的一場甘霖,冬天里的一場陽光。
聽過了很多“善良”的故事,這些故事無非是小異大同,無非都講了同一個道理:人世間不能缺少善良。
很幼稚,但仔細想來,不是嗎?
很多時候,善與非善只在一念之間,只看你怎么選擇。
人世間最可悲的人不是一貧如洗的人,也不是沉淪于失望之中的,而是那些泯滅了善良的人。這類人如行尸走肉,只剩下一副臭皮囊;而心,卻早已麻木不仁了。
人世間最珍貴的也莫過于善良。
在黑燈瞎火的恐怖中,人們企盼它的光亮,企盼得如饑似渴、望穿秋水;但當(dāng)光明降臨的時候,它又被大家遺忘,遺忘得一干二凈、如水無痕。
善良悄悄到來,悄悄離開,這里一切靜悄悄,不留下一點痕跡,只有你知道。
別人一個淺淺的微笑,那是善良在向你招手;
別人一個悄悄的幫助,那是善良在向你召喚。
善良如此美麗,美麗得無法言語;善良如此安靜,安靜的你沒注意。
人世間的善良,來得悄悄更靜靜,只在你不經(jīng)意間,散發(fā)著人性的美麗與無邪。它輕輕呼喚,輕輕拉起你的.手,帶你飛往未知的真善美的世界。
善良,像魔術(shù)師手中的魔杖,如此神奇。它可以使一蹶不振的人重新散發(fā)信心的力量;它可以讓迷茫在苦海中的人浪子回頭。你感受得到!你體會得到!那是超出想象的力量,讓沙漠變成綠洲,讓崎嶇變得平坦,那就是善良的力量。
……。
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文章最后所說:
“人類,偉大而又無奈。只要時時仰望太空,面對曠野,就會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兩個字:善和愛。
我們因此而還能跋涉,因此而還有喜樂,因此而還叫人類。
既嘆行路難,又作逍遙游;身寄星云,愛及八荒;雖然微若蟻螻,卻也圓融安詳——能夠如此,善的境界也就成了美的境界。”
善良的種子讀后感篇十二
古人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薄拔鹨陨菩《粸?,勿以惡小而為之?!倍际墙逃覀円⒁馍钪械男〖毠?jié),不要認(rèn)為那些事沒什么,須知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以學(xué)生的學(xué)習(xí)為例??赡軇傞_始時有一次不交作業(yè),如果不引起重視,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在這個時候如果仍然不把老師的要求當(dāng)回事,自己也沒有警覺起來,只是認(rèn)為不交作業(yè)挺輕松的,那么就會漸漸地不寫作業(yè),進而成績逐步下降,最后什么也不會。再想學(xué)習(xí)想把成績提高那可真是難上加難了。此時就產(chǎn)生了一個質(zhì)變的過程。即:本來你可能是一個中等程度的學(xué)生,慢慢就變成了一個“學(xué)差生”,最終成了老師們所說的那種“破罐子”,只好破摔下去了。
怎么樣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的發(fā)生呢?我想一個詞語就可以說明了,那就是“防微杜漸”。對于第一次發(fā)生的事情,切不可掉以輕心,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要想讓這些事不出現(xiàn)第二次,那么就一定不要有第一次。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第一次不交作業(yè)?不要給自己找什么借口,一定要強迫自己,牢記這次不交作業(yè)的可怕,今后絕對不可以發(fā)生再一次的情況。許多老師(包括我在內(nèi))對于學(xué)生犯的第一次錯誤都很緊張,正是這個原因。因為如果第一次犯錯時輕輕放過,那么就可能會有第二次第n次,以至最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防微杜漸”是我們需時時提醒自己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那么如何做到“防微杜漸”呢?我想孔子說的一句話就可以的了:“吾日三省吾身?!泵刻鞂ψ约旱乃魉鶠樽鲆粋€檢討式的反觀自省,看看這一天有哪些事做的不太合適,今后要多加注意,倘能經(jīng)常這樣作,那么雖不敢說離圣人不遠,但至少你會成為一個正直、善良、品德高尚、得到大家認(rèn)同與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