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學飛三年級(實用16篇)

字號:

    科技是人類智慧與創(chuàng)造力的結晶,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在總結中,要注意言之有物,不要空洞和冗長。下面是一些相關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學習和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進行總結。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一
    天一黑我們就開始行動了。媽媽在樹叢中找柳樹、桃樹和桂花樹,因為這些樹上的知了比較多。很快,我們找到了一棵柳樹。媽媽拿著手電筒,一直從樹根找找到樹梢,尋找知了的蹤跡。我眼睛亮,借助微弱的燈光看見了一只知了,于是大叫起來。爸爸伸手,勇敢地捉住了它。我心里一陣激動??傻劝职帜孟聛砗螅也虐l(fā)現原來只是一個知了殼而已。我好失望啊!媽媽安慰我說:“前面肯定還會有的。”
    可是從那以后,大概是因為手電筒的亮度不夠吧,我們就再也沒有找到知了了!下次一定要帶個強光手電筒了,我想。哎!看來捉知了也真是個技術活啊!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二
    今年夏天的一個早上,快要10點鐘的時候,我剛好做完暑假作業(yè),舅舅來叫我去捉知了。天氣特別熱,一絲風也沒有,樹木一動不動,小狗躲到了陰涼的地方伸出了長長的舌頭,鴨子都跳進了水塘。烈日烘烤著大地,好像要把地球烤干似的。我們興致勃勃地冒著烈日向桔林走去,不遠處傳來了陣陣“知了”聲。我拿著用塑料袋做成的“知了網”,輕手輕腳地靠近知了,屏住呼吸,慢慢舉起網。
    網在知了上方停了一會兒,知了沒發(fā)覺,我把手往下一壓,手中的網一扣,嘿!逮個正著!輕而易舉地把知了捉住了。我高興地大聲叫:“舅舅,我捉住了一只知了!”舅舅正專心致志地尋找目標,聽見我大聲嚷嚷,連連擺手讓我別作聲,我忙用手把嘴捂住。舅舅手腳很麻利,把知了一只接一只地捉到網里。經過不到一小時的忙活,捉到了好幾百只知了。
    我們帶著戰(zhàn)利品興高采烈地回家了。一進外公家的門,我就說:“外公,我給您采來了下酒菜。”我們把知了去了頭,去了尾,去了雙翅。不一會兒,一盤香噴噴的油炸知了做好了。外公和舅舅喝著啤酒,我喝著飲料,大家品嘗著這美味佳肴。這天是最好玩的一天。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三
    今天我和哥哥閑來無事又不想只是在家里呆著,夏天來了,知了隨處可見,所以我和哥哥就決定去捉知了。
    最開始我們在小區(qū)院里找,找了半天都是小小的那些,聽著也沒什么生機,后來哥哥說,咱們去公園捉知了吧,這個季節(jié)公園的知了一定特別多,而且荷花都開了,還能順便觀賞一下荷花,就這樣我和哥哥從家里往公園出發(fā)。
    今天過得真開心,捉知了是一種樂趣,捉的時候要有耐心,不能粗心大意的,而放生則又是一種樂趣,都可以深刻體會的到。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四
    今天,我和爸爸到蓮池公園抓知了。
    沒過一會兒,爸爸說:“你看,這里有一個?!蔽铱戳丝矗斫瘘S色的,翅膀還沒變出來,我說:“爸爸,快把它拿下來?!比缓?,爸爸就一蹦就拿著了。過了大約一個小時,我和爸爸已經抓了十二只了,最后在回家的時候,爸爸又捉到了一個已經變出來的知了,我們回了家。
    媽媽說:“你們光抓這已經變出來的,還不如抓沒變出來的知了,那樣可以炸著吃,這玩意可好吃了,小時候我光吃這玩意!”我反抗到:“我堅決不吃!”然后,我就把他放到我們家里的一棵很矮的書上,誰知,又兩只已經變出來的蟬不領情,立刻飛了起來,幸虧我手足舞蹈把那兩只蟬重新抓住了,誰知,它大“叫”:“知了,知了!”原來,我掐住了它的翅膀。我不管這么多了,立刻把它放在了樹上,我看見滿樹都是知了在爬,就給這棵樹起了個名字,叫“知了樹”。過了一會兒,我就睡覺了。
    等到了明天,我看見全部的蟬都變成了黑色的了,都能飛了,他們光叫:“知了,知了。”聲音非常好聽。
    我喜歡蟬,我更喜歡金色的蟬和蟬的叫聲。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五
    今天,我去種仙人掌,我來到了枇杷樹下面,拿起了刨土的工具,在枇杷樹下挖了1個小坑,把仙人掌小心翼翼地放了進去,仙人掌就算種好了。
    接下來,我就到梨樹下去挖陷阱了。我拿起刨土的工具,慢慢地刨起了土。刨著刨著,我發(fā)現了樹根,這是支撐大樹的腳爪。于是,我懷著好奇心,又來到了另1棵大樹下,去挖陷阱,這次,我挖到兩厘米深的時候,我竟然挖到了兩只知了。由于這兩只知了還在土地下,看上去身體很脆弱,所以它現在還不會飛。它的外表顏色是棕色的。它們雖然是1只知了,可它現在卻不會叫,怪可憐的,但惹人喜歡。我想它不會飛大概是因為它的翅膀被外殼給覆蓋了吧。于是,我輕輕地把它的外殼給剝去了。果然,知了的外殼被去掉后,出現在我面前的是1對很薄很漂亮的翅膀。
    看到這驚奇的1幕,我想我回家后1定要告訴我的兄弟姐妹。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六
    夏天到了,樹上的知了叫個不停,好像在說:“熱死我了,熱死我了?!庇谑俏液桶职譀Q定帶上小狗,一起去捉知了。
    我們來到小樹林里,我拿著手電筒不停的照著樹干,看樹干上有沒有知了,媽媽不用手電筒都已經抓住2個了,爸爸不用手電筒都已經抓了5個了,我還是一個也沒抓到呢!我還在不停的這棵樹上找找,那棵樹上找找,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兩只,小狗這里嗅嗅,那里嗅嗅,也找到了一只知了,于是我們決定比賽找知了,我們分頭行動,連小狗也加入了我的隊伍,幫著我找,爸爸只用了大約五分鐘就住了八只知了,媽媽用了大約五分鐘捉了六只知了,我本來大約用了六分鐘找了六只知了,可小狗又幫助我找了三只知了,結果我和小狗獲勝,我們是冠軍,我們贏了。
    我們回到家里,爸爸留了一只知了放在鐵籠里,讓它明天變成知了,然后把其他的知了都用開水燙死,給我們做成了油炸小知了,可好吃了!下一次,小狗和產打了起來,究竟誰會贏呢,請看下集的不速之客。
    夏天的午后,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天熱得幾乎讓人喘不過氣來,能叫的雄知了一個個高聲歌唱著,叫得不能讓人安寧。爸爸說:“孩子們,咱們出去粘知了吧?”我和哥哥高興地同意了。
    緊接著我們找來一根長竹竿,在它的`頂端綁上一根細鐵絲,鐵絲上又粘上一塊面筋,爸爸說這樣就可以粘知了了。我們出了門來到一片樹林,在一棵茂盛的大樹下,哥哥一眼就看到了一只知了,爸爸慢慢地舉起竹竿讓面筋碰到它,可是這只知了非常聰明,好像知道我們要捉它,讓它死里逃生了。過了一會兒,我們又發(fā)現一只知了,面筋還差一點就要粘上它了,可它一點感覺都沒有,還不時地扭動著屁股叫得正歡呢!爸爸猛得把面筋粘到了知了的翅膀上,就這樣它成了我們的“俘虜”。一會兒,我們就捉到了七、八只知了。
    回家的時候,我們大家已是汗流浹背了,但是看到我們的“戰(zhàn)利品”,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七
    現在已經進入了中夏,小小音樂家知了從地下專出來為人們演奏令人討厭的歌曲。
    就在我們家的小區(qū),每到中午時分,煩人的知了就開始演奏的歌曲。大家知道他在做什么嗎?比較樂觀的人會覺得她在唱歌,一歇知識豐富的人知道他這樣做事“找對象”。當然為什么要找對象呢!因為他們?yōu)榱松⒆?,家族傳承下去。有的人知道咱的壽命很長,有的人覺得蟬的壽命很短。其實長的壽命是很長的。雄蟬和雌蟬生孩子后就會死去,他們的卵變成幼蟲,有蟲爬到地底下挖個洞。在地底下呆上三到十七年。然后再出來。有些人會問,長在地理下難道不吃東西嗎?長在挖路的時候努力尋找樹的根。在地底下他靠吃樹的汁液生活。從這一點他是,可以看出它是害蟲。
    一些小小美食家會知道蟬可以炸著吃。知了吃樹的汁液生活,身體中有大量的蛋白質。炸著吃非常好吃!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嘗嘗。
    最近辦查了查對知了,對知了了解知識收獲的還挺大的。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八
    最近的上海暴雨連連,然而雨水并不能帶走這夏日的酷熱。
    傍晚時分,和媽媽帶著小侄女下樓去小區(qū)里感受大自然賦予的綠意。“知了——知了——”茂盛的綠化樹林里,一陣接一陣的夏天使者的聲音傳來,將我的思緒牽扯進了遙遠的記憶里。
    孩提時,調皮的一群小伙伴總是相約在那酷暑炎炎的午后,一同拿著竹竿綁著的網子,穿梭在鄉(xiāng)間的樹林里。三五成群的在樹林里,循著知了的聲音定位其所在的位置。知了往往聽見聲音后都會安靜下來,我們只能仰起頭在那一棵棵高高的樹木上苦尋。倘若遇到自己的手可以觸及的地方,我們就會將手掌彎曲,形成拱形,撲向知了的位置。一旦知了高高在上,我們就會動用工具,即竹竿綁著的網子,網口對著高出的知了,快而準的靠上去,用這樣的方法,在我的童年捉到過太多的知了。有的人為了捉了知了油炸著吃,而我并沒有打算吃它們的念頭,只是有那么想參與的熱情,每每成功的抓到一只,都會有一種成功的喜悅之情。想想當初的童真,當初冒著烈烈驕陽穿梭在小樹林的激情,才發(fā)現原來的我們是那么幸福,那么自由自在過。
    看著一歲多的小侄女,我在想,現在的這一群新生代,是否還會有那樣的童趣呢?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九
    這是晴空萬里的一天,我在衢州鄉(xiāng)下捉知了。這里樹林郁郁蔥蔥,空氣清新甜潤,天空湛藍深遠,上面還漂浮著幾朵棉花般的白云呢!如果你也在鄉(xiāng)下你一定能看到昆蟲們在開“演唱會”。知了成了主唱歌手,聽,那響亮的歌聲多么悅耳。.。.。.
    知了唱得如此投入,我真想捉幾只知了來玩玩。于是,我便找來竹竿和粘力球,把粘力球插入竹竿,這樣,武器就制作完成了。我把武器往知了背上一粘,知了便無處可逃。
    我仔細觀察它,發(fā)現它是一只黑甲歌手,頭上的“四官”極小,眼睛卻好)(比兩顆豆子,這差別是多么的大??!它有兩對翅膀,一對大一對小,呈半透明狀。烏黑光亮的身體上長著六條腿,非??蓯?!一個下午,我抓了近三十只知了,累得汗流浹背。
    可是到了晚上,它們都成了餐桌上的一盤菜,雖然有點不舍,但味道還是蠻不錯的。唉,心里蠻糾結的。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十
    早晨,我聽到許多知了的叫聲,我心想:知了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于是,我就跟爸爸、媽媽說我想去捉知了的想法。
    我們用一個捕魚的`小網來捉知了,由于柄太短了,所以我們拿衣棍綁住柄的最下方??墒侵朔旁谀膬耗??我又拿了一個帶把手的小塑料瓶,上面扎幾個洞,做知了的小屋。媽媽拿著一個塑料袋子,就出發(fā)了。
    我們來到小區(qū)前面的第一棵樹,圍著樹轉來轉去,結果一只也沒找到,我們又找了幾棵,可惜太高了,爸爸抱著我,也捉不到,我們專心致志地觀察著每一棵樹,時不時路人也會幫我們看呢!
    我們又在愛榕園前面一條路繞了一圈去尋找知了,可是知了都跑到榕樹的最高處了,怎么也抓不到。媽媽在半路撿了許多鐵絲,拿出塑料袋子,用鐵絲綁在魚網上面,這樣網深一點,就比較好抓,我們跑到四海公園里面去,只聽到好大一陣知了的叫聲,但沒有捉到一只知了。
    最后爸爸發(fā)現一只低一點的知了,就用網撲過去,結果剛剛網住它就長鳴一聲,一不留神就飛走了。唉,一點收獲也沒有,正當我和媽媽垂頭喪氣準備回家的時候,沒想到爸爸居然捉到了一只知了。它的背上是黑色的,肚皮有點黃,爪子有點綠,長著一對烏黑的大眼睛,一雙透明的小翅膀,可愛極了。我高興得歡呼起來:“太好了!太好了!”
    回到家個個滿頭大汗,從早上捉到下午才捉到一只知了,真是不容易呀。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十一
    今天,天氣很熱。我和爸爸,叔叔,弟弟,去粘知了。我們去了河邊,河邊有很多樹,上面有很多知了。知了的叫聲很吵,吵的我耳朵都快聾了。啊,忘了告訴你。爸爸事先準備了好多面筋,然后我們在釣魚竿的頭上抹了很多面筋。因為面筋被風一吹特別粘我們就是用它來粘的。正在這時候,叔叔在一棵樹上發(fā)現了一個知了。我爸爸就輕輕的走過去慢慢的舉起魚竿,輕輕一戳面筋粘住了知了的翅膀,我們的第一個獵物捕捉成功了。我們順著河邊繼續(xù)往前走,很快我們又發(fā)現了一個知了。這回是我粘的,我很緊張我的手一直在發(fā)抖,爸爸在旁邊指揮著我,我按照爸爸的要求慢慢的走到樹下舉起魚竿小心翼翼的一戳一下子粘到了那只知了。我們高興的喊著:“粘到了粘到了”。叔叔很快的跑過去把知了從竿上摘下來。后來我又碰到一只但沒有粘到,我有些泄氣,這時爸爸告訴:粘知了手上一定要穩(wěn),要沉住氣。我又試著粘了幾只果然又粘到了不少。
    天更熱了弟弟想回家了,我們就收拾了一下一起回家了?;氐郊乙粩?,我們一共粘了26只。我可高興了?;氐郊夷棠贪?6只知了炸了,爸爸說這叫“香酥知了”。吃起來真香。我很想再去粘一次。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十二
    夏天最熱的時候,當然是知了猴最多的時候。今天難得大家都有空,我們一起去捉知了吧。
    我們到了目的地,那里長了許多茂盛的大樹。天已經黑透了,我感到有些害怕,就連忙打開了強光手電筒,周圍立刻亮了起來。我們開始捉知了猴,我從上到下認真的觀察著每一棵樹的樹干,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找到了一只,興奮的大叫起來,媽媽把知了猴放進瓶子里,我們就繼續(xù)找了起來。不一會,竟然發(fā)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我在一棵樹干上就看到3只正在爬的知了猴,真是太開心了。我們大家一起努力,不一會兒,就捉了好多知了猴。
    天色晚了,我們要回家了,我看著滿滿一瓶的知了猴,開心地笑了。
    我五歲時的那年夏天,哥哥從樹林里捉來了一些“怪物”---知了。
    這些“怪物”長得又丑又兇,胸前長著一對鋒利的“鉗子”,圓圓的眼睛怒視著我,不停地爬來爬去,還揮舞著自己的“鉗子”,顯得很是兇猛。
    后來,媽媽把這些知了炒了一下。我嘗了嘗,香香的,麻麻的,很是好吃。便決定晚上去多捉一些回來。
    這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一個樹林,樹上的知了“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我打著手電筒在樹林里不停地尋找知了的蹤影。突然,我發(fā)現了一只知了正在樹上散步,我便急忙叫起來:“知了知了----”迫不及待的跑過去,知了也拼命地往上爬,跑過去之后,知了便爬到了高處,我生氣地離開了。我又在不遠處看到了幾只“知了”,還有一個黑乎乎的東西,我自言自語:“原來這就是知了的窩呀!”這幾只知了比常見的要小一點呢?總結了上次的經驗,便輕輕地走過去,快速的用手去抓,誰知這知‘知了“用屁股上的針,蟄了我一下,我痛得大哭起來,媽媽這時也走過來了。原來,我捉來的并不是知了,而是一只黑色的馬蜂。媽媽跟我講了馬蜂與知了的區(qū)別,并囑咐我:“天黑,要看清楚了再捉?!?BR>    這件事令我至今難忘,現在想起來還會笑個不停。
    一天,我和弟弟,張兆星一起去捉知了。我們準備了手電筒(夜晚觀察或找到知了)、木劍(當知了太高時用來把知了打下來,令用來防身)、裝滿水的小桶(捉住知了后放進水里,把知了泡暈,防止它逃跑)。
    我們到了目的地,那時已是黃昏。我們分工:弟弟看著知了(以防萬一)我和張兆星(小名:胖娃)去捉(我們可是高手)。我一手拿著手電筒一手拿著木劍,我在第一棵樹上找了找,發(fā)現了一只,大喊:“我找到了,胖娃,來??!他迅速到了,捉住知了往水里放。接著,我們檢查了后面的幾棵,發(fā)現了5只。嘿嘿!收獲可真不小?。∥覀兊脚赃叺目盏厣?,空地也有幾棵樹,我們發(fā)現了許多知了洞和知了殼,在樹上我發(fā)現了2只會飛的知了?;貋頃r,在那里我又看見一只知了正要上樹,被我們捉住了。
    哈哈,今天我真愉快!
    一個晚上,月朗星稀,風吹在身上,非常愜意。我和姐姐手拉手到村口玩耍。
    忽然,看到小樹林里燈光閃閃,并且伴隨著陣陣笑聲。我們走近一看,原來是很多人在樹林里捉知了。我一看,一位大哥哥的塑料袋里已經有十幾只了。我和姐姐就也隨著人們找了起來。我一下子看到一棵樹根下,一個知了正要往樹上爬,一下子被我捉住了,我把它放在手心里用手電筒照著仔細的觀察起來:知了全身呈土褐色,前面的兩條腿像是兩把刀,不停的揮動著,要是讓它抓一下,還怪疼的呢。姐姐說,知了的幼蟲在地里生長好多年才長大,從土里鉆出后,到樹上把它的外殼脫掉,就能飛行。
    我想:老師多次教育我們要愛護小動物,我還是把這只知了放生吧。想到這里,我把知了輕輕放到樹上,讓它回到大自然中去吧!
    晚上,我和媽媽去月牙湖去散步,看見有人手中拿著手電筒和塑料袋在樹叢里四處張望,一發(fā)現有東西就一手捉住放進袋子里。我很好奇,跑過去問了一下,阿姨很神秘地回答:“捉知了蛹?!?BR>    第二天晚上,我們也拿著手電筒和一個塑料杯照著他們的樣子在柳樹下的矮樹叢里四處照,不放過任何一處。
    突然,看到樹叢里有動靜,我立刻放慢腳步,用手電筒在周圍照。只見一只小知了蛹在用它鋒利的前爪鉤住樹枝緩緩向前爬動。我趁它不備,用手輕輕捻住它的背部,迅速地扔進杯子里?!肮?,想不到這么快就抓到一只,真是天助我也!”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有了抓第一只的經驗,很快第二只也成了我們的階下囚。我們繼續(xù)向前走,驚奇的發(fā)現有一只知了蛹在脫殼。媽媽叫我不要驚動它,輕輕地把它放在手心,讓我慢慢觀察它是怎么脫殼的。
    雖然今天只收獲了四只知了蛹,但我覺得我的收獲很大,讓我知道了知了小時候的樣子,還讓我知道了知了蛹是怎樣脫殼的,最后怎樣成為知了的,真是有好玩又長見識。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十三
    生:驕傲是沒有好下場的……。
    師:是啊!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洱斖觅惻堋肥莻€寓意故事,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什么是寓意。
    生:通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讓我們收到教育……。
    師:(板書)故事、道理。
    二、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
    生:齊讀課題。
    師:誰對知了有所理解呀?
    生:知了即蟬,鳴叫聲音像“知了”……。
    師:出示課件——知了的介紹。
    師: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知了為什么要學飛?怎樣學飛的?結果怎樣呢?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問題,現在讓我們來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字、詞,并標出自然段。(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生: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師:小結剛才學習情況。同學們都非常認真,老師在這里準備了一些字詞,看誰讀的準。(課件出示字詞)。
    指名讀(對自學的反饋)。
    師:剛才我們讀了一遍課文,現在同學們再來默讀課文思考:這則寓意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生:知了原本不會飛,后來和大雁學飛,本來刻苦一點就可以像大雁一樣翱翔藍天,卻因怕苦和不耐煩而半途而廢的故事。
    師:剛才我們從整體上感知了這則寓意,現在來細細品味其中的哲理。
    四、再讀課文,分析理解。
    師:(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知了為什么要學飛?
    生:知了十分羨慕大雁……。
    生:談體會。
    師:小結。
    師:大雁答應教知了學飛,但知了是如何學飛的呢?結果又如何呢?現在讀第2—4自然段,小組進行交流合作,然后來匯報你們交流的結果。
    生:小組合作學習,師巡視指導。
    生:匯報、師適時提問:
    小組一匯報:知了是如何學飛的?指出關鍵詞同時師板書——怕艱苦、東張西望、爬來爬去、不認真、不耐煩、自滿、嚷……并引導學生理解自滿等一些詞語,同時談出自己的體會。
    小組二匯報:知了學飛的結果如何呢?生談體會。
    師:小結。知了仍想展翅高飛,愿望依然美好,無奈它不肯辛勤地訓練,沒有付出當然就不會有收獲,它的懶惰、怕吃苦、浮躁、自滿等一系列不良的個性品質決定了它的美好愿望最終是一個幻影,它只能成為一個好高騖遠之徒。
    師:看著大雁搏擊長空的英姿,知了又有何表現呢?(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哪個詞最能體現出來呢?(懊悔)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談感受。
    師:知了的理想是美好的,但它沒有意志,理想不過是瞬間即逝的彩虹。
    五、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師:請大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師提醒有感情朗讀的技巧)(出示課件)。
    1、知了東張西望、爬來爬去的神態(tài)何動作要重讀。
    2、文中兩次互相的“知了!知了!”在讀時可適當夸張,以突出知了的自滿何不耐煩。最后的“遲了!遲了!”可拖長聲音,以表現知了的無限懊悔。
    生:練習朗讀。
    師:指名讀,師讀。
    六、復述故事、現場表演、明白道理。
    師:同學們讀的很好,那么誰能來復述這則寓意故事呢?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豐富故事情節(jié),也可以加上動作進行表演。(給同學們一點時間)。
    生:同桌相互復述故事,師巡視,指名臺上復述、表演。
    師:(板書)講故事。
    師:小組交流:從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對你有什么啟發(fā)?(板書)說道理。
    生:談感受。
    師:小結:徒有美好的愿望和遠大的志向,而沒有腳踏實地克服困難辛勤耕耘的精神,將永遠一事無成。
    七、拓展延伸、發(fā)揮想象。
    師:學習這個故事,你對寓言中的“人物”有什么看法?
    你想對知了說些什么?(生談看法,發(fā)揮想象)。
    生:結合自己實際談。
    1、我能講出(復述)這個故事嗎?
    2、這個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我能說出來嗎?
    3、我能舉出一個相關的例子嗎?
    生:展開聯想。
    八、播放歌曲,升華主題。
    師: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并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能像知了一樣,空有理想,而不能腳踏實地,也只能是一事無成。同學們,自滿是失敗的禍根,謙虛才是成功的法寶。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就開始努力吧!(播放歌曲《飛的更高》)相信你們會飛的更高。
    板書:
    講故事羨慕。
    說道理東張西望爬來爬去自滿不耐煩。
    舉例子懊悔。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十四
    春天,幾群大雁飛回來了,知了望著飛在空中的大雁,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會飛,那該多好。這時,一只大雁飛累了,正停在一根低枝上,知了連忙跑到那根低枝下,對大雁說:“大雁伯伯,請問您能教我飛嗎?”大雁同意了,并對他說:“那你可要好好學呀!”知了點了點頭。從這以后,知了就跟著大雁學飛了。
    這天,大雁帶著知了,來到了一棵矮樹旁,大雁告訴知了:“你如果想學飛,就要先學會怎樣撲扇翅膀,跟我學吧!”接著,大雁張開翅膀,撲扇了幾下,便飛到了空中,邊飛邊說:“你也試試,先飛到你旁邊的.那顆矮樹的低枝上吧!”知了學著大雁的樣子,張開了翅膀,撲扇了幾下,知了忽然發(fā)現自己有點飛了起來,又想起大雁交給自己的任務,便馬上飛到了一根低枝上。
    就這樣,知了可以飛得越來越高了,大雁教授給知了本領時也越來越認真了。
    不久,秋天來了,大雁就要飛往南方了,大雁想讓知了一起去,可是知了卻說:“我的壽命不長,您還是自己去吧,再說了,我也完成了自己會飛的愿望?!?BR>    又過了些日子,冬天到了,知了被凍死了,但這只知了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這樣才能成功。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十五
    夜幕降臨了,我們靜靜地走在楊樹林中。都說楊樹上的知了是比較多的,拿手電筒一晃一晃的光亮,照在了每棵楊樹上。突然只聽“??!”的一聲,傳遍了整個楊樹林,我們隨著弟弟的叫聲趕去,發(fā)現一顆楊樹上有一只知了。我們拿木棍碰了碰它,沒有反應,我們才發(fā)現,只是一個知了殼,輕輕的,在透明中泛著些黃色,背上還有一個小口子(那是他爬出來的地方)我們把它放在了一個透明的袋子里,繼續(xù)向前。手電筒的光亮再次在楊樹上晃來晃去,我們發(fā)現了一只活的小知了,可惜我們夠不到,只好讓爸爸背著我。我拿著一根樹棍,輕輕一碰,它就掉了下來。我們拿手電筒照著它,只見它好像非常害怕。它長著很多條腿,大大的油亮的眼睛,像一顆小小的黑珍珠,身上帶花紋。很高興它還沒有退殼呢,翅膀還沒有長出來,我們又把它放在了一個白色的袋子里。手電筒的光亮照著整個楊樹林,我們再次發(fā)現了好多知了。于是,我們兵分兩路,我和爸爸一隊,媽媽和弟弟一隊,我們一直走著,仔細地觀察著每一個樹干,連樹干底下的土里也看了。過了大約20分鐘,我們總共收獲了十多只知了,媽媽他們也收獲了不少,我們非常的高興,不光是因為收獲了知了和知了殼,還因為體會到了捉知了的樂趣。
    捉完了知了,我們開開心心的回家。但我后來才知道知了的傳奇一生:知了把卵產在樹干上,到了第二年,卵才會孵化,這時,知了幼蟲便會爬到地底下去,等上幾年或十幾年,等長成成蟲后,再回到地面上,順著樹干爬到樹頂,完成蛻皮,長出翅膀,知了的一生中的99%都是在地面以下度過的,而它長出翅膀飛向藍天的過程,只有半個月,等他們去剛露頭,有些就被我們給捉到了,在地下忍饑挨餓的十幾年,換來到地面上生存的半個月。
    捉一次知了,不僅有趣,還學到了很多知識,讓我難忘!
    知了學飛三年級篇十六
    “高蟬多遠韻,茂樹有余音”,窗外知了的叫聲此起彼伏,那動聽的叫聲吸引著我,于是,爸爸帶我去捉知了。
    大家可能會問:你捉知了干什么呀?玩兒嗎?不是,我捉知了是為了吃它那香噴噴的肉,于是,爸爸立即做了一個精致的小網兜,插在長長的竹竿上,這樣,我們就可以捉到知了了。
    我一路上非常高興,爸爸把我?guī)У揭粋€知了非常多的地方,只見,一顆小矮樹上面都有十幾只,爸爸和我分頭行動,爸爸捉大樹上的我捉小樹上的,我呀!拿著我的小網,再矮樹上發(fā)現了好多只知了,我都將他們一網打盡。而爸爸呢,他悄悄的走到了一棵大樹下,用網輕輕地扒開樹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打了下去,一下子捉到了好幾只。
    不一會,接近中午了?;鹄崩钡奶柛吒叩貟煸诳罩校褵崃勘M情地灑向大地,我們又熱又餓,只好依依不舍的回家了?;氐搅思遥液桶职挚粗约簞倮沸α?,我數了數,大約有一百多只,今天,我們有大餐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