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理解而不是簡單地死記硬背。一個好的總結應該有自己的觀點和思考,能夠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lián)系。這些總結范文是對不同領域的學習和工作進行的概括,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總結的要點。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比喻修辭,并能實際運用。用指定的比喻詞寫句子,把內容表達得更加生動。
2、學習積累中華古典優(yōu)秀詩文。
3、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4、語文大課堂活動“今日家鄉(xiāng)”。著力讓學生每個個體主動參與,自由選擇活合作伙伴,學習自己策劃調查采訪方案、自主確定匯報展示方案方式。
5、不限內容范圍、文體樣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比喻修辭,并能實際運用。用指定的比喻詞寫句子,把內容表達得更加生動。
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寫作能力。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學習“語文百花園二”,安排了“溫故知新”、“語文大課堂”、“習作”。
一、溫故知新。
1、理解與運用:體會出句中帶點詞語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辭方法,把句子描繪的情景表現(xiàn)得更加具體形象。
讓學生在比喻句子中體會比喻修辭的作用。
(1)投影:
“每一聲炮響,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比喻)。
每一聲炮響,全場就有一陣十分響亮的掌聲。(形容)”
(2)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3)反饋交流:
第1個句子中,采用“海洋”來比喻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寬廣無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來比喻天安門廣上的紅旗也很多以及飄揚翻動的樣子,就像大海上翻滾的波浪。
第2個句子中,用“雷明”來比喻會場上人們的鼓掌聲特別響亮,就像打雷的聲音那樣震天動地。
(4)學習用比喻的方法來寫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詞。
2、拓展與交流。
(1)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寧寧和丫丫二人的對話。
(2)各自說說自己的認識,或是產生共鳴的收獲,或是與之不同的感受。
(3)教師酌情進行點評。
3、積少成多。
所選詩的作者龔自珍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是中國近代史上首開新風氣的人物。他48歲時因主張革新受到清政府頑固派的打擊迫害,終以父親老等借口辭官歸鄉(xiāng)。這首詩是他回家途中,讀陶潛詩的有感而發(fā)。他有力地批判了即將滅亡的封建制度,抗擊朝政,表現(xiàn)他期盼變革現(xiàn)實、振興國家、以抵抗外敵的意愿,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1)對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和注解去解決。
(2)指導朗讀并能背誦。
(3)可以讓學生搜集、抄寫有關表達“愛我中華”之情的詩句、格言等。例如:
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宋。岳飛)。
人生富貴豈有極,男兒要在能死國。(明。李夢陽)。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趁之?(清。林則徐)。
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飄泊我無家。(清。秋臻)。
人在異域最思念家鄉(xiāng),人在異國最懷念祖國。(俠名)。
二、語文大課堂。
1、討論。
2、調查與采訪。
(1)組成小組,組成小組,走進商店、大街、蔬菜大棚、家庭等地進行調查和采訪。
(2)圍繞調查對象,可以去圖書館,也可以去圖書館,也可以去書店,還可以上網查閱、搜集反映家鄉(xiāng)發(fā)展變化的資料。有條件的可以搜集實物、圖片、或錄像等。
(3)整理與分析。
以“今日家鄉(xiāng)的。。。為題,寫一份表格式的調查報告。
(4)交流。
三、習作。
1、審題:讀提示,明確寫作要求。
題目要求有四句話,講了三層意思;第一層說明這是自由作文:“可以不限內容范圍,也不限文體樣式”(第一句話);第二層解釋“兩不限”的具體含義:“可以寫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寫你特別熟悉的景物或物”——這是“不限內容范圍”,“可以寫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寫日記或詩歌”——這是“不限文體樣式”(第2句話);第三層提出寫作要求: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題目恰當,自作修改等(第3、4句話)。
2、看“平臺”,參與習作討論??砂础傲曌饔懻撈脚_”的四點,先個體思考,再與同學交流。
3、自動筆,進行初步試寫。根據各人選定的內容、文體動筆的練習,可先列提綱,也可直接寫。
4、選例文,組織交流評改。
教師審閱全班學生的初作,從中選擇內容、不同的問題理文若干篇,分類與點評,使學生從別人的習作中的優(yōu)點或不足受到啟發(fā)。注意:要讓學生也參與點評、發(fā)表意見。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如何區(qū)別形近字,能記住它們,正確使用它們。
2、讓學生區(qū)別帶有靜字的近義詞,能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使用。
3、熟讀詩歌,積累氣象諺語、指導寫周記。
4、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教學重點:
形近字組詞、氣象諺語的理解。
教學難點:
口語訓練我們都是普通話宣傳員。
教學準備:
小黑板、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或者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提出學習要求。
二、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落實訓練內容。
(一)比一比,組成詞。
1、個人填空。
2、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3、說出每組詞語各自的特點。
4、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5、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6、補充練習。
(二)讀句子,選詞填空。
1、默讀句子,自主填空。
2、學生匯報、交流。
3、找出三個詞的相同點和它們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區(qū)別。
4、交流,總結。
三、積少成多。
(一)讀讀背背。
1、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2、自由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大體了解詩句的意思,師生交流。
3、用喜歡的形式讀,試背,比一比誰背得好。
4、全班齊背。
四、作業(yè)。
1、形近字組詞。
2、積累諺語,與同學課后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閱讀平臺。
教學過程:
一、我的采集本。
1、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2、交流,這些氣象諺語的意思,教師及時引導。
3、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說給大家聽。
4、布置學生把格言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二、閱讀平臺《周記一則》。
1、自由讀文,想想《周記一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師生交流。
3、你知道周記的寫法嗎?
4、指導周記的格式。
三、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
四、作業(yè)。
寫一篇周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語文大課堂。
教學過程:
一、走進語文大課堂。
1、啟發(fā)談話,明確要求。
2、小組討論,為推廣普通話可做些什么活動,有哪些形式,商定計劃。
3、師生交流活動的內容及形式,小結。
4、小組交流推普的做法。
5、學生模擬推普的情景。
6、老師引導學生在班內交流感受或收獲。
7、指導寫周記。
8、總結。
9、作業(yè):課后班內開展宣傳活動,如故事演講大賽等。
二、用好指南針。
1、明確題目要求。
2、小組交流應如何與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3、總結這種學習方法。
4、用這種學習交流的方法,就題目提出的問題小組交流自己的看法。
5、各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6、拓展,師生交流,總結。
7、作業(yè)。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周記的格式。
2、周記的一般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怎樣選擇有意義是事件來寫。。
教學手段:
1、進一步豐富補充口語交際時準備的材料。
2、再搜集整理自己參加活動的資料。
3、教師提供部分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我們在語文大課堂與口語交際課上,指導了周記的格式,周記所要寫的內容,今天我們就試著把自己參加的活動以周記的形式寫下來。
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分組討論,怎么填寫。
2、分組展示,全班評議。
(1)評議要求。
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有沒有寫出自己的經歷、看法、收獲和感受;是不是照抄別人的。
(2)各組通過展示全班按要求評議。
在評議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問題,隨機指導。
三、個人創(chuàng)作,評選最佳。
1、學生自由寫作。
2、全班展示。
3、評選最佳,進行表揚。
板書設計:
周記的格式。
周記。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三
一.教學目標:
通過說繞口令的練習繼續(xù)學說普通話;通過補充完整句理解因果關系的句子,知道因果關系句子間的聯(lián)系,掌握因果關系句子的特點,發(fā)展學生語言;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和按要求積累詞語的能力;通過閱讀練習,使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格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介紹動物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說過繞口令嗎?你會說哪個?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練習說繞口令:
1.課件出示繞口令(一):
2.自由練讀,圈出難說的字。
3.課件閃爍難讀字:平、盆。
4.點擊分別出示音節(jié)進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5.自由練讀。重點練習這兩個字。
6.指名讀、比賽讀,看誰讀得快,讀得清楚。
7.課件出示繞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兩”“輛”的聲母和韻母的發(fā)音。
8.引導學生總結發(fā)現(xiàn):說繞口令有什么好處?(糾正普通話、區(qū)分易混聲母和韻母)。
9.激發(fā)學生收集和練習繞口令的積極性:請同學們課余時間去收集和練習說繞口令,準備繞口令比賽。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
1.課件出示兩個句子:
因為,所以我今天沒到公園去玩。
因為,所以。
自由讀句子,思考:兩個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為”和“所以”是什么關系?
2.思考橫線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寫缺少的`部分。
4.指名讀填好的語句,評議對錯。
5.引導學生拓展練習:你還會說這樣的語句嗎?試一試。
四.讀讀背背:
1.出示古詩《蜂》。自由讀。
2.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讀準字音。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落實背誦。
五.我的采集本:
1.課件出示題目中的成語,自由練讀。
2.觀察思考:詞語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
3.圈出表示動物名字的字。
4.熟讀詞語。
5.課件出示缺少動物名字的詞語,指名填空讀詞。
6.拓展積累:你還知道那些帶有動物名字的詞語。
7.布置作業(yè):通過多種方法(問、查、摘等)積累這樣的詞語。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喜歡觀察嗎?對于身邊的事物你感興趣嗎?你有記錄觀察到的事物的習慣嗎?讀一讀語文天地中的觀察日記吧!
二.閱讀觀察日記:
1.自由讀,認識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2.整體感知:日記中寫的是小作者觀察什么的事?
3.指名讀短文:繼續(xù)整體感受:你覺得寫日記的小朋友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引導思考:小作者都觀察到了什么?讀一讀、畫一畫。
[培養(yǎng)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讀邊畫的好習慣。]。
5.出示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讀中理解小螞蟻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兒般回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經過進行寫作的順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談話引入:
1.你們一定喜歡動物吧?誰能說說,你最喜歡什么動物?
二.自由介紹喜歡的動物。
1.引導思考: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介紹呢?
2.指名說:你想介紹動物的什么?
板書:
整體(大小、胖瘦、顏色)。
外形、
局部(頭、身子、四肢、尾巴)。
吃乖巧。
習性、喝性格淘氣。
睡勇敢。
[引導學生有順序地介紹,從整體到部分;從外形到習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自由練習介紹。
4.小組交流,互相傾聽并提問、解答。
三.筆下生輝——學寫觀察日記:
1.談話導入:
剛才我們練習介紹了自己喜歡的動物,還學習了怎樣把動物介紹清楚。能不能把我們平時觀察到的動物寫出來呢?我們也來學習寫一篇觀察日記吧!
2.分析短文,思考:觀察日記是按照怎樣的格式寫的呢?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題目、月、日、星期、天氣。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部分位置的安排。課件演示。
3.課件出示觀察與思考題: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動物什么樣的?它喜歡吃什么?玩什么?
想一想:你對小動物的哪些方面感興趣?你和小動物之間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小組互相交流、評議。
4.學生課堂練筆。
5.投影展示、評議格式和語言表達是否通順合理。
6.小組交流、評議、修改。
四.布置作業(yè):完成觀察日記。
五.拓展學習:觀察其他動物或植物,養(yǎng)成寫觀察日記的好習慣。
。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四
一.教學目標:
通過說繞口令的練習繼續(xù)學說普通話;通過補充完整句理解因果關系的句子,知道因果關系句子間的聯(lián)系,掌握因果關系句子的特點,發(fā)展學生語言;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和按要求積累詞語的能力;通過閱讀練習,使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格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介紹動物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說過繞口令嗎?你會說哪個?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練習說繞口令:
1.課件出示繞口令(一):
2.自由練讀,圈出難說的字。
3.課件閃爍難讀字:平、盆。
4.點擊分別出示音節(jié)進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5.自由練讀。重點練習這兩個字。
6.指名讀、比賽讀,看誰讀得快,讀得清楚。
7.課件出示繞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兩”“輛”的聲母和韻母的發(fā)音。
8.引導學生總結發(fā)現(xiàn):說繞口令有什么好處?(糾正普通話、區(qū)分易混聲母和韻母)。
9.激發(fā)學生收集和練習繞口令的積極性:請同學們課余時間去收集和練習說繞口令,準備繞口令比賽。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
1.課件出示兩個句子:
因為,所以我今天沒到公園去玩。
因為,所以。
自由讀句子,思考:兩個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為”和“所以”是什么關系?
2.思考橫線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寫缺少的部分。
4.指名讀填好的語句,評議對錯。
5.引導學生拓展練習:你還會說這樣的語句嗎?試一試。
四.讀讀背背:
1.出示古詩《蜂》。自由讀。
2.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讀準字音。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落實背誦。
五.我的采集本:
1.課件出示題目中的成語,自由練讀。
2.觀察思考:詞語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
3.圈出表示動物名字的字。
4.熟讀詞語。
5.課件出示缺少動物名字的詞語,指名填空讀詞。
6.拓展積累:你還知道那些帶有動物名字的詞語。
7.布置作業(yè):通過多種方法(問、查、摘等)積累這樣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喜歡觀察嗎?對于身邊的事物你感興趣嗎?你有記錄觀察到的事物的習慣嗎?讀一讀語文天地中的觀察日記吧!
二.閱讀觀察日記:
1.自由讀,認識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2.整體感知:日記中寫的是小作者觀察什么的事?
3.指名讀短文:繼續(xù)整體感受:你覺得寫日記的小朋友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引導思考:小作者都觀察到了什么?讀一讀、畫一畫。
[培養(yǎng)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讀邊畫的好習慣。]。
5.出示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讀中理解小螞蟻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兒般回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經過進行寫作的順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課時。
一.談話引入:
1.你們一定喜歡動物吧?誰能說說,你最喜歡什么動物?
二.自由介紹喜歡的動物。
1.引導思考: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介紹呢?
2.指名說:你想介紹動物的什么?
板書:
整體(大小、胖瘦、顏色)。
外形、
局部(頭、身子、四肢、尾巴)。
吃乖巧。
習性、喝性格淘氣。
睡勇敢。
[引導學生有順序地介紹,從整體到部分;從外形到習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自由練習介紹。
4.小組交流,互相傾聽并提問、解答。
三.筆下生輝--學寫觀察日記:
1.談話導入:
剛才我們練習介紹了自己喜歡的動物,還學習了怎樣把動物介紹清楚。能不能把我們平時觀察到的動物寫出來呢?我們也來學習寫一篇觀察日記吧!
2.分析短文,思考:觀察日記是按照怎樣的格式寫的呢?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題目、月、日、星期、天氣。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部分位置的安排。課件演示。
3.課件出示觀察與思考題: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動物什么樣的?它喜歡吃什么?玩什么?
想一想:你對小動物的哪些方面感興趣?你和小動物之間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小組互相交流、評議。
4.學生課堂練筆。
5.投影展示、評議格式和語言表達是否通順合理。
6.小組交流、評議、修改。
四.布置作業(yè):完成觀察日記。
五.拓展學習:觀察其他動物或植物,養(yǎng)成寫觀察日記的好習慣。
原文網址:/yuwen/?articleid=8042。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詞語接龍的方法積累詞語。
2、運用已有的閱讀文章的方法,自己獨立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3、了解人們使用的各種筆的發(fā)明及的演變過程,能夠按要求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把“筆的演變”介紹清楚。
4、在了解“筆的演變”的基礎上展開想像,改進一種筆,能夠把未來的筆介紹清楚,寫一篇習作。
[教學重點]:
1、積累詞語。
2、能夠把未來筆的樣子、功能介紹清楚。
[教學難點]:
1、練習把句子寫具體。
2、能夠展開想像,將未來筆的樣子、功能,介紹清楚。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導入:
出示圖片:看,這是語文百花園。讓我們開始語海暢游吧!
1、詞語接龍:
詞語接龍這個游戲有的同學可能玩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1)自己讀例子:藕斷絲連——連綿不絕——絕處逢生……。
輕易而舉——舉一反三——三長兩短……。
微不足道——道聽途說——說三道四……。
(2)小組內練習:1、2小組3、4小組5、6小組分別進行一組練習。
(3)指名學生班級內展示。
(4)師生共同進行詞語接龍的游戲。如:生龍活虎——虎頭虎腦——惱羞成怒……。
2、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1)自己讀例子:小船遠去了。
(輕快的)小船(漸漸地)遠去了。
對比讀這兩句話,看看第二句話補充了哪些內容?
什么樣的小船?怎樣地遠去了?
(2)自己先獨立做練習并寫到書上,然后小組內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
(4)同桌互相檢查修改。
二、積少成多:
老師知道許多同學積累了好多優(yōu)美的詞語和名言警句,誰愿意給大家說幾個?今天我們在學習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和名言警句,看看誰背得又快又準。
(1)出示:讀讀背背的詞語和名言警句。
(2)自己讀一讀這些詞語和名言警句,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書)。
(3)師生交流,感悟其意思。
(4)指導背誦:自己讀背——同桌互背——教師抽查。
三、閱讀平臺。
(1)自己讀全文,標出自然段,注意把字音讀正確。
(2)指名讀短文,全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人們從鼴鼠打洞得到啟示,建造了地下鐵道,地下鐵道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方便。)。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還能說出地下鐵道給人們帶來了哪些許多方便嗎?
(5)讀了這篇短文你還有哪些收獲?(如:我們人類往往可以從其他生物那里獲得啟示。)。
四、總結:
第三、四課時。
一、能說會道:
我們日常與朋友溝通是通過口頭的語言傳遞來完成的,口語的表達是需要反復訓練的,下面我們就進行口語的表達的訓練,看看誰口齒最清楚,最能說會道。
(1)將課前搜集的關于筆的資料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2)出示課件:筆的發(fā)明及演變的過程。
(3)自由選擇學習伙伴,選擇一種筆介紹給他聽:注意把筆的結構、質地、發(fā)明及演變的過程說清楚。(可以采用“筆的自述”、“筆的對話”等擬人化的方法表演。)。
(4)指名匯報,集體評議修改,看誰說的好,演的棒。
(5)回家后講給家長或鄰居聽,請家長或鄰居評議。
二、筆下生輝:
平時喜歡寫作的同學,現(xiàn)在是你大展才華的好時機,看誰寫的文章最出色。
(1)你最喜歡哪種筆?你了解它嗎?(可以從它的外形、質地、結構、功能和有無需要改進的地方等方面去思考。)。
(2)小組內交流:展開合理的想像,未來的筆會是什么樣子,會具備哪些新的功能。
(3)打好腹稿,寫出初稿。
(4)班內交流,集體評議,提出修改建議。
(5)自己修改初稿,讀給學習伙伴聽,征求意見。
(6)把你們習作讀給家長聽。
三、小結:
今天我們在知識花園中暢游了一番,希望同學們以后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有更多的收獲。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六
1、通過引導學生認識、比較表示“看”和“說”的詞語,培養(yǎng)辨識近義詞語的能力;通過疊詞訓練,使學生感悟詞語的結構特點,激發(fā)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興趣。
2、通過“讀句子,說體會”,培養(yǎng)學生用多種不同的表達方法表達同一個意思的能力。
3、通過讀背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增強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4、通過閱讀詩歌《葡萄葉的夢》,體會葡萄葉的美好愿望。
5、通過學習“指南針”欄目,掌握轉述的方法。
6、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轉述的方式,說話、寫話訓練。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內容: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到語文百花園一去逛一逛吧!請大家到園里走一走,認真地瞧一瞧,相信我們一定能學到很多新知識。
二、學習“語海暢游”第一題(詞語真有趣)。
1、(出示詞語課件。)自由讀,仔細觀察,思考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2、討論交流各自發(fā)現(xiàn)的特點。(是近義詞;意思和用法有所不同。)。
3、小組交流:查字典、詞典區(qū)分詞語意思的差別和用法的不同。
4、造句:請選擇你喜歡的表示“看”或“說”的不同詞語各造一個句子。
課件出示:給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適的詞語。
投影:
我她一眼,覺得很可笑。
我聚精會神得()樹上的小鳥。
他回頭一(),發(fā)現(xiàn)一只小狗跟在了后面。
在假期,我去()姥姥。
我突然感到傍邊一個男生在()我,抬頭一看,他就把臉轉過去了。
北京禁止售貨員用輕蔑審視眼光()顧客。
三、學習“語海暢游”第二題(讀一讀,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1、(出示詞語幻燈。)自由讀,讀準詞語,思考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2、交流特點:aabc形的疊詞。
3、舉一反三: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如:閃閃發(fā)光熊熊大火戀戀不舍。
心心相印炯炯有神彬彬有禮。
四、學習“語海暢游”第三題(讀一讀,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1、自由讀,讀準句子。
1、討論與交流這兩組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讓學生感悟一個意思有多種不同的說明方法。]。
(第一組句子里,“去湖濱公園的路很近”這個意思,例舉了三種表示方式。第二組句子里,后面畫橫線的三個分句雖然表述不同,但都說明了“風真厲害”這個意思。)。
2、補充練習。
去湖濱公園的路很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學間互相說說句子的特點。(一個意思有多種不同的說明方法。)。
3、加強練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
(1)街道上的人真多,
街道上的人真多,
街道上的人真多,
(2)這兒真靜,
這兒真靜,
這兒真靜,
五、學習“讀讀背背”
1、自由讀古詩。
師:四時田園雜興:詩人晚年寫了一組四季田園雜感詩,共60首,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時五組,每組12首。都是描寫的鄉(xiāng)村生活。這里選的是“夏日”詩一首。
2、老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詩句的意思。
3、討論交流古詩的意思,教師點撥。
4、同桌互背,分組背,指名背。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2、預習之后的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閱讀平臺”“指南針”“能說會道”。
一、復習引入。
檢查背誦古詩《四時田園雜興》。
二、學習“閱讀平臺”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畫畫不會讀的字詞。
2、同桌互讀,糾正錯音。
3、默讀,出示學習提綱。
(1)共幾個小節(jié)?
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2)作者在寫這些內容時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葡萄葉的夢是什么?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4、小組自主交流學習后,推選代表匯報。
三、學習“指南針”
1、默讀“指南針”中的內容,借助泡泡框提示,思考:
第三課時。
一、導言。
(1)什么是轉述?
(2)怎樣才能簡要而清楚地轉述別人的話?
2、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二、學習“能說會道”
1、導語引入,激發(fā)學生的說話欲望。
豐富多彩的寒假生活剛剛過去了,同學們一定有想告訴別人的事情吧!你們最感興趣的事情是什么呢?看誰說得最有特色,說得最好。
2、個人準備。
回憶寒假生活,確定表達內容,想一想印象最深的情景,打個腹稿作準備。
3、小組交流。[小組成員要有分工,要按秩序輪流轉述,要求人人參與,人人評價。]。
要求:(1)說的同學要把最精彩、最歡樂、最受感動的情景說清楚;(2)聽的同學要聽清話中的要點,為轉述作準備。
4、全班交流:推選一名最出色的同學,代表小組向全班轉述組內每個人發(fā)言中最精彩的內容。
5、評一評“轉述之星”。
注意:(1)從轉述的角度評價,轉述時是否抓住了要點,是否說出了小組同學發(fā)言中最精彩的內容。(2)語言表達是否連貫。
寒假中的一件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事情的六要素;
2、引導學生將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新年好!寒假結束了,我們又回到了學校學習。寒假已經過去了,大家過得愉快嗎?有沒有同學能說說這次寒假給你帶來什么感受。
生:高興、愉快,無聊、沒趣。
小結:看來大部分的同學寒假生活過得不錯,挺豐富多彩的:年夜飯全家相聚一堂的時刻,拜年時拿壓歲錢的歡樂,逛公園、讀書、看電影、玩游戲的歡樂相信都會讓同學們記憶猶新,想起來其樂無窮。我們本節(jié)課的習作要求就是寫自己在寒假中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二、板書課題:記寒假中的一件事。
小組合作交流,自己在寒假里發(fā)生的事情。
可能寒假里發(fā)生的事情比較多,大家一下子不知道說什么好。老師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我們把寒假里發(fā)生的事情來個分類:
旅游篇:寒假去了哪里旅游,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其它:
三、寫作指導。
(一)確定中心。
什么事:有趣的,高興的,難忘的,感動的,最精彩的。
(二)具體,突出重點。
1、周圍的環(huán)境:寫出特點,渲染氣氛,表達感情。
2、注意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
3、寫出感受。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七
本次百花園安排了“語海暢游”“背一背”“我的采集本”“能說會道”等四項內容。這些練習既復習鞏固了本單元的識字,又擴大了識字量,既注重了語言的積累,又訓練了學生口語的表達能力。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要重視語文綜合知識的整合與運用,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探求新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yōu)秀斐.斐.課.件.園)中,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構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努力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愛說、會說,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學習把句子表達得更具體。
2能背誦古詩。
3能根據課文創(chuàng)設的口語交際情境進行聽說交際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說話習慣。
4養(yǎng)成良好的搜集資料的習慣。
【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良好的說話能力。
【教具準備】。
掛圖、小黑板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本課學習內容:語海暢游、背一背、我的采集本。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師:“小朋友,咱們今天一起坐上火車,到百花園各處參觀?!彪S著火車的鳴叫聲和愉快的音樂聲,讓學生配合動作,把他們帶到百花園中去。
二、到語海中暢游。
(一)熟記成語。
1自由讀成語,不會讀的字可以請教同學。
2小組合作,每人讀一遍,其他同學做小老師認真聽,然后評一評誰讀得準確。
3指名讀。
4背一背,寫一寫。
5你還知道哪些成語,跟同學說說。
(二)讀一讀,說一說。
1先讓學生多讀幾遍第一組句子,找出每句話有什么不同?
小白兔在捉迷藏。
可愛的小白兔在樹林里捉迷藏。
可愛的小白兔在樹林里捉迷藏,玩得真開心。
(一句比一句寫得具體,事情交代得清楚,我們也要學會用這種方法去說話。)。
2讓學生討論,完成第二組句子的填空。
(什么樣的小猴子,在什么地方蕩秋千,玩得怎么樣?)。
3學生完成后匯報。
三、背一背。
1學生借助字典自由朗讀,把古詩讀正確、讀通順。
2教師范讀古詩,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3同桌合作,認真聽對方讀,互相糾正讀錯的音,再指名讀,檢查正音。
4讓學生說說對古詩的理解。
5教師講解古詩的.大體意思。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熱愛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6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四、我的采集本。
1教師出示地圖,找到五岳的位置給學生看。
2讓學生說說自己對五岳的認識。
3教師簡單解釋五岳,讓學生有更深的理解,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讀讀背背,要求學生把“五岳”背熟。
5把“五岳”記在自己的采集本上。(老師要鼓勵學生自己準備一個采集本,把平時見到的好詞句摘錄下來,做個學習的有心人。告訴學生,這對我們將來學習很有幫助。)。
五、暢談收獲。
第二課時。
本課學習內容:能說會道。
一、講述故事,揭示話題1教師講述小貓幫助小白兔過河的故事。
2揭示話題——幫助小白兔過河。
二、了解內容,明確要求。
1認真觀察圖,然后讀圖后的要求,明白圖意。
2看圖展開想象,說說小白兔為什么哭了。小花貓準備怎樣幫助小白兔過河。
3教師提出本節(jié)課要求。
三、指導說話,體驗角色。
1小組合作探究:怎么才能幫助小白兔過河呢?
2各小組推薦一位代表發(fā)言,把小組的討論結果匯報給大家聽。讓其他同學當小老師,評一評辦法好不好。
3選出幾個最好的辦法,讓同學說一說,評一評。
4同學扮演角色,把同學想的辦法演一演。
5把其中一種辦法寫下來。
四、指導寫話,展示欣賞。
引導小朋友把其中的一個方法寫下來,然后讀出來互相欣賞。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內容:
能說會道。
教學目標:
創(chuàng)設情境,在能說會道中表演故事,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重點難點:
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能說會道的題目是:看望生病的伙伴。當你的朋友、伙伴生病了,你會怎樣做呢?(自由說一說)。
二、練習說話。
1、指名說。
2、出示掛圖,學生觀察后表達圖意。
3、小組討論。
4、指名匯報,師作指導。
5、連起來說一說。
三、演一演。
1、小組內分好角色,并商量怎么演。
2、小組內分角色演。
3、班內演,師生評議。
四、作業(yè)。
把所說的內容寫下來。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溫故知新--語言與標點、拓展與交流、閱讀平臺。
2、積少成多--積累一些常見的歇后語。
3、口語交際--童話故事會。
4、習作訓練--自己編童話。
過程與方法。
激發(fā)閱讀,展開想象,實踐操作,編寫童話。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感悟,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描寫人物語言與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的運用方式,學會提示語在不同位置上的標點的正確使用。
2、展開想象,編寫童話。
課時劃分:
四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語文百花園”去看一看。
二、語言與標點。
1、歸納、總結在人物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使用的規(guī)則。
3、誰來讀讀給我們的提示?
本單元課文中有很多人物語言的描寫。讀讀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描寫人物語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標點符號的使用有什么不同。
4、請同學讀第一題。
5、仔細閱讀三位學習伙伴的話,看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6、再讀這道題,認真觀察提示語的位置不同,怎樣點標點符號。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提示語在前、中、后、不加提示語時標點不同的點法,重點引導學生關注提示語在中間的標點符號的點法。)。
7、實踐:給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三、拓展與交流。
1、同學們想進到童話樹林中欣賞美景嗎?快讀讀寧寧與丫丫的話。
2、概括一下寧寧,丫丫好的讀書方法。
寧寧的方法是抓住主人公和身上發(fā)生的事件把握主要內容。
丫丫的方法是弄清人物關系,了解人物特點。
a回憶我們本單元學其他課文時好的讀書方法。
b在閱讀童話時,你還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介紹給大家。
四、閱讀平臺。
1、同學們總結了方法,快進到童話林中,觀賞林中的--閱讀平臺。
2、自己按照剛才介紹的好的閱讀方法默讀短文,你讀懂什么?是怎么讀懂的?
3、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小螞蟻的想法和蜘蛛的做法。
五、積少成多。
1、了解歇后語。
同學們,從童話林出來,我們又來到了另一個景區(qū)--“積少成多”??炜茨赀^個景區(qū)有什么特點。
快讀一讀,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誰認識它們是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用打比方方法把意思說清楚。這是歇后語。
六、作業(yè)布置。
1、背誦書上的歇后語。、
2、收集一些課外的歇后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二、明確任務。
1、怎樣才能當好故事大王呢?出示活動建議、活動評價要求,帶領學生研讀。
2、通過指導一個組的交流,引導學生明確要求:
(1)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講給大家聽。講的時候,要交化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開頭、發(fā)展、高潮和結局。
(2)想想怎樣把其中精彩的片段、講得生動些,怎樣合理地使用動作和表情,還要考慮講的時間不能超過五分鐘。
(3)聽的同學要注意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理解故事的道理,聽后可對故事的內容進行補充和質疑,也可對講故事者的發(fā)言者進行評議。
(4)故事情節(jié)是否完整,故事中的角色、角色的身份和事情的來龍去脈是否清楚。
三、交流。
1、小組交流:四人一小組,一個人講故事,其他三個人聽,聽后交流。
2、全班交流:推薦兩名學生匯報,全班同學做評委。
四、總結評議。
1、你們的評委工作做得怎樣?
2、可請評議者或剛才講故事的學生根據同學的建議重新展示。
五、作業(yè)布置。
講個故事給父母聽,記錄父母對自己的評價。
第三、四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同學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編一編童話故事,當一回童話作家。
2、請大家把自己想象成這小天使,張開想象的翅膀,閉上眼睛,飛呀飛呀,大家飛上藍天,飛過群山。飛過一望無際的田野,飛過綠綠的草地,我們來到童話王國。
二、創(chuàng)編故事。
1、大家看這次習作的要求,選三個主人公,編一個童話故事。
2、他們會發(fā)生什么事?你打算通過這個故事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或者說明什么道理呢?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3、根據自己的設想大膽地想一想。
4、把最精彩的一個鏡頭畫下來,可畫成連環(huán)畫形式,畫好之后說說童話故事。
三、自擬題目。
同學們,請你給自己編的故事擬個題目??梢砸允虑榈膬热轂轭},以事情發(fā)生的地點為題,以人物評議為題,以事情結果為題,以人物為題。
四、編寫故事,小組交流。
五、作業(yè)布置。
繼續(xù)完成習作。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
本次語文百花園共安排了形近字比較、近義詞填空、讀背詞語、閱讀書信、開展活動等項練習。通過這些練習,達到逐步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
【設計理念】。
以學生自主學習,互相交流為主要學習形式,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議、練、說、評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通過形近字的比較和組詞,培養(yǎng)辨識漢字的能力。通過選詞填空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準確使用詞語的能力。
2.通過背誦成語,積累語言。
3.閱讀書信,體會巴金爺爺?shù)乃枷敫星?,懂得書信格式?BR> 4.圍繞本單元關于“愛心”這個主題思想進行實踐活動,并把自己得到的關愛、幫助寫成一封感謝信。
【重點難點】。
掌握書信格式,寫一封感謝信。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去《語文百花園五》去暢游一番,看看誰的收獲最多。
二、辨字組詞。
1.讀題目,明要求。
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
2.出示所有字,讓學生找出每組字的'特點。(每組都是形近字,讀音相同或相近。)。
3.分組辨字(找出相同部分和不同地方)再分別組詞,看誰組得又對又多。
4.把學生組的詞讀一讀。
三、選詞填空。
1.找出“增加、增強、增添”三個詞的意思相同的地方。
2.查找工具書,以各種形式讀句子,在讀中體會它們的意思有不同。
3.選詞填空。
4.分組(或指名)讀填好的句子。
5.自由讀第二組的三個句子,然后試著填空。
6.指名回答并訂正。
7.齊讀這三個句子。
四、讀讀背背。
1.自由讀這些詞語,感知這些詞語都與友愛、情誼有關。
2.指名讀,糾正讀音,再齊讀。
3.讓學生選擇自己理解的詞說說意思,不理解的可由老師說大概意思或讓學生查工具書理解。
4.自由讀,熟讀能背。
核心提示:【內容簡析】本次語文百花園共安排了形近字比較、近義詞填空、讀背詞語、閱讀書信、開展活動等項練習。通過這些練習,達到逐步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
【設計理念】以學生自主學習,互相交流為主要學。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筆下生輝(寫一封感謝信)。
一、讀一讀。
讀課本中的內容,明確這次習作的要求。
二、說一說。
想一想,在你成長的過程中,誰給你的關愛最多,或印象最深刻,是怎樣關愛你的。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
三、議一議。
1.我們要寫一封感謝信感謝他(她),格式是怎樣的?
2.在正文里我們可以寫什么內容?
四、寫一寫。
把剛才說的、議的寫成一封感謝信,注意書信格式要準確,正文內容要寫具體些。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一
1、通過引導學生認識、比較表示“看”和“說”的詞語,培養(yǎng)辨識近義詞語的能力;通過疊詞訓練,使學生感悟詞語的結構特點,激發(fā)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興趣。
2、通過“讀句子,說體會”,培養(yǎng)學生用多種不同的表達方法表達同一個意思的能力。
3、通過讀背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增強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4、通過閱讀詩歌《葡萄葉的夢》,體會葡萄葉的美好愿望。
5、通過學習“指南針”欄目,掌握轉述的方法。
6、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二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探索規(guī)律是一個發(fā)現(xiàn)關系、發(fā)展思維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夯實基礎、開拓創(chuàng)新,更能體現(xiàn)數(shù)學思考,凸顯過程與方法。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思考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形成積極地學習情感與態(tài)度。
本課教學要引導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直觀的百數(shù)表中蘊含的規(guī)律,在探究與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向學生滲透位值思想、坐標思想和無限思想。
教學背景分析(包括教材分析和學生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觀察百數(shù)表,探索并發(fā)現(xiàn)百數(shù)表中蘊含的數(shù)的排列規(guī)律,溝通數(shù)之間的關系。
學生認識的數(shù)是“獨立的”,通過本節(jié)課充分挖掘百數(shù)表中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感受數(shù)之間的關系。
學生在第一學期已經學習感知了行和列的相關知識,在本學期初也學習了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初步了解了100以內數(shù)的組成,并會讀、會寫100以內各數(shù),并填寫整理了百數(shù)表,初步了解百數(shù)表中數(shù)的排列順序,發(fā)現(xiàn)了百數(shù)表中數(shù)的簡單的規(guī)律。
1、在學生認識100以內數(shù)的基礎上,通過觀察百數(shù)表,探索并發(fā)現(xiàn)百數(shù)表中蘊含的數(shù)的排列規(guī)律,溝通數(shù)之間的關系。
2、經歷百數(shù)表的“解構—重構—變形”的全過程,使學生感知多角度解決問題,初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積累基本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
3、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向學生初步滲透位值思想、坐標思想和無限思想。
教學重點:探索并發(fā)現(xiàn)百數(shù)表中蘊含的數(shù)的排列規(guī)律,溝通數(shù)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讓學生經歷百數(shù)表的“結構—重構—變形”的全過程,使學生初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環(huán)節(jié)、層次清晰完整;重難點突出,設計詳盡)
一、復習
1、課件出示數(shù)字精靈
可愛的數(shù)字精靈來了,它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數(shù)學百花園。
百花園中有許多同學們熟悉的數(shù)字寶寶,叫出它們的名字。
2、課件出示百數(shù)表
這就是數(shù)字寶寶們共同的家——百數(shù)表
3、回顧百數(shù)表中數(shù)的規(guī)律
4、填數(shù)練習:
(1)(2)
(1)說一說:57的四位鄰居分別是誰?(2)說一說:73的四位朋友分別是誰?
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探究活動
(一)用行與列的知識確定數(shù)的位置
12345678910
11
21
31?
41
1、出示百數(shù)表
用彩色覆蓋一個表格
猜一猜:這是哪個數(shù)字寶寶的家?(35)
說一說:你是怎么猜的?
2、用行和列的知識猜出數(shù)的位置,強調第四行第五列相交的地方就是35的家。
3、幫一對數(shù)字寶寶“58—85”找家。
比較58和85的相似之處。
運用行和列的知識分別找到它們的家。
12345678910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4、練習p88(上)
用彩色覆蓋一個表格
猜一猜:這是哪個數(shù)字寶寶的家?
(79)
它的四位朋友分別是誰?
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
5、教師小結
在百數(shù)表中,我們用行和列的知識能夠很快地確定數(shù)字寶寶的位置。
(二)根據數(shù)字特點確定數(shù)所在區(qū)域
1、出示劃分好區(qū)域的百數(shù)表
為了很快找到數(shù)字寶寶的家,數(shù)字精靈建議數(shù)字寶寶們粉刷房子,并將百數(shù)表分成四個不同顏色的區(qū)域。
觀察并發(fā)現(xiàn)每個區(qū)域里數(shù)字有什么特點?
2、幫數(shù)字寶寶找到小區(qū),找到家。
210
23
49
55
61
77
9399
數(shù)字寶寶“65”住在哪?
說說你是怎么找到的?
3、練習p88(下)
“13、89”分別在哪個區(qū)域?
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
4、教師小結:在百數(shù)表中,我們可以根據數(shù)字特點確定數(shù)所在區(qū)域,再找到它的位置。
(三)在數(shù)尺的形成過程中,感受數(shù)之間的順序和位置關系。
1、數(shù)字精靈充當攝影師,準備給數(shù)字寶寶們照一張全家福。
2、出示百數(shù)表
觀察:每行有哪些數(shù)字寶寶?
3、回憶
第一行有哪些數(shù)字寶寶?
第三行有哪些數(shù)字寶寶?
第七行有哪些數(shù)字寶寶?
4、攝影師請大家站成一排準備照相
(1)數(shù)字寶寶太多,站不下了。大家站的緊湊一些。
(2)演示數(shù)尺的形成過程。
(3)觀察數(shù)尺:
提問:每一段的長度有什么特點?
為什么會一樣長?
(4)數(shù)尺上找數(shù)字
“89”大約在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于60的數(shù)在哪兒?小于60的數(shù)在哪兒?
(5)完善數(shù)尺
提問:有比“0”小的數(shù)嗎?
“100”是最大的數(shù)嗎?
(6)教師小結:數(shù)是無窮大的,是無限的,以后我們會繼續(xù)在百花園中與他們一起游戲、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三、總結
提問:今天在數(shù)學百花園中你學到了什么?談談你的收獲。
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數(shù)學百花園
行列知識確定數(shù)的位置
數(shù)字特點確定數(shù)的區(qū)域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三
1.指導學生如何區(qū)別形近字,能記住它們,正確使用它們。
2.讓學生區(qū)別帶有“靜”字的近義詞,能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使用。
3.熟讀詩歌,積累氣象諺語、指導寫周記。
4.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形近字組詞、氣象諺語的理解。
口語訓練——我們都是普通話宣傳員。
小黑板、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或者課件。
學習“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一、引入新課,提出學習要求。
二、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落實訓練內容。
(一)比一比,組成詞。
1.個人填空。
2.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3.說出每組詞語各自的特點。
4.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5.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6.補充練習。
(二)讀句子,選詞填空。
1.默讀句子,自主填空。
2.學生匯報、交流。
3.找出三個詞的相同點和它們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區(qū)別。
4.交流,總結。
三、積少成多。
(一)讀讀背背。
1.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2.自由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大體了解詩句的意思,師生交流。
3.用喜歡的形式讀,試背,比一比誰背得好。
4.全班齊背。
四、作業(yè)。
1、形近字組詞。
2、積累諺語,與同學課后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閱讀平臺”。
教學過程:
一、我的采集本。
1.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2.交流,這些氣象諺語的意思,教師及時引導。
3.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說給大家聽。
4.布置學生把格言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二、閱讀平臺《周記一則》。
1.自由讀文,想想《周記一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師生交流。
3.你知道周記的寫法嗎?
4.指導周記的格式。
三、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
四、作業(yè)。
寫一篇周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語文大課堂”。
教學過程:
一、走進“語文大課堂”
1.啟發(fā)談話,明確要求。
2.小組討論,為推廣普通話可做些什么活動,有哪些形式,商定計劃。
3.師生交流活動的內容及形式,小結。
4.小組交流“推普”的做法。
5.學生模擬“推普”的情景。
6.老師引導學生在班內交流感受或收獲。
7.指導寫周記。
8.總結。
9.作業(yè):課后班內開展宣傳活動,如故事演講大賽等。
二、用好“指南針”
1.明確題目要求。
2.小組交流應如何與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3.總結這種學習方法。
4.用這種學習交流的方法,就題目提出的'問題小組交流自己的看法。
5.各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6.拓展,師生交流,總結。
7.作業(yè)。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周記的格式。
2、周記的一般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怎樣選擇有意義是事件來寫。
教學手段:
1、進一步豐富補充口語交際時準備的材料。
2、再搜集整理自己參加活動的資料。
3、教師提供部分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我們在語文大課堂與口語交際課上,指導了周記的格式,周記所要寫的內容,今天我們就試著把自己參加的活動以周記的形式寫下來。
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分組討論,怎么填寫。
2、分組展示,全班評議。
(1)評議要求。
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有沒有寫出自己的經歷、看法、收獲和感受;是不是照抄別人的。
(2)各組通過展示全班按要求評議。
在評議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問題,隨機指導。
三、個人創(chuàng)作,評選最佳。
1、學生自由寫作。
2、全班展示。
3、評選最佳,進行表揚。
板書設計:
周記的格式。
周記。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四
指導學生如何區(qū)別形近字,能記住它們,正確使用它們。
讓學生區(qū)別帶有“靜”字的近義詞,能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使用。
熟讀詩歌,積累氣象諺語、指導寫周記。
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形近字組詞、氣象諺語的理解。
口語訓練——我們都是普通話宣傳員。
小黑板、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或者課件。
學習“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一)比一比,組成詞。
個人填空。
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說出每組詞語各自的特點。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補充練習。
(二)讀句子,選詞填空。
默讀句子,自主填空。
學生匯報、交流。
找出三個詞的相同點和它們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區(qū)別。
交流,總結。
(一)讀讀背背。
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自由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大體了解詩句的意思,師生交流。
用喜歡的形式讀,試背,比一比誰背得好。
全班齊背。
形近字組詞。
積累諺語,與同學課后交流。
學習“閱讀平臺”。
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交流,這些氣象諺語的意思,教師及時引導。
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說給大家聽。
布置學生把格言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師生交流。
你知道周記的寫法嗎?
指導周記的格式。
寫一篇周記。
學習“語文大課堂”。
啟發(fā)談話,明確要求。
小組討論,為推廣普通話可做些什么活動,有哪些形式,商定計劃。
師生交流活動的內容及形式,小結。
小組交流“推普”的做法。
學生模擬“推普”的情景。
老師引導學生在班內交流感受或收獲。
指導寫周記。
總結。
作業(yè):課后班內開展宣傳活動,如故事演講大賽等。
明確題目要求。
小組交流應如何與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總結這種學習方法。
用這種學習交流的方法,就題目提出的問題小組交流自己的看法。
各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拓展,師生交流,總結。
作業(yè)。
周記的格式。
周記的一般寫作方法。
怎樣選擇有意義是事件來寫。。
進一步豐富補充口語交際時準備的材料。
再搜集整理自己參加活動的資料。
教師提供部分內容。
我們在語文大課堂與口語交際課上,指導了周記的格式,周記所要寫的內容,今天我們就試著把自己參加的活動以周記的形式寫下來。
分組討論,怎么填寫。
分組展示,全班評議。
(1)評議要求。
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有沒有寫出自己的經歷、看法、收獲和感受;是不是照抄別人的。
(2)各組通過展示全班按要求評議。
在評議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問題,隨機指導。
學生自由寫作。
全班展示。
評選最佳,進行表揚。
周記的格式。
周記。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五
通過說繞口令的練習繼續(xù)學說普通話;通過補充完整句理解因果關系的句子,知道因果關系句子間的聯(lián)系,掌握因果關系句子的特點,發(fā)展學生語言;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和按要求積累詞語的能力;通過閱讀練習,使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格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介紹動物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詞語卡片、課件。
三課時。
同學們,你們說過繞口令嗎?你會說哪個?說給大家聽一聽。
1、課件出示繞口令(一):
2、自由練讀,圈出難說的字。
3、課件閃爍難讀字:平、盆。
4、點擊分別出示音節(jié)進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5、自由練讀。重點練習這兩個字。
6、指名讀、比賽讀,看誰讀得快,讀得清楚。
7、課件出示繞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兩”“輛”的聲母和韻母的發(fā)音。
8、引導學生總結發(fā)現(xiàn):說繞口令有什么好處?(糾正普通話、區(qū)分易混聲母和韻母)。
9、激發(fā)學生收集和練習繞口令的積極性:請同學們課余時間去收集和練習說繞口令,準備繞口令比賽。
1、課件出示兩個句子:
因為,所以我今天沒到公園去玩。
因為,所以。
自由讀句子,思考:兩個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為”和“所以”是什么關系?
2、思考橫線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寫缺少的部分。
4、指名讀填好的語句,評議對錯。
5、引導學生拓展練習:你還會說這樣的語句嗎?試一試。
1、出示古詩《蜂》。自由讀。
2、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讀準字音。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落實背誦。
1、課件出示題目中的成語,自由練讀。
2、觀察思考:詞語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
3、圈出表示動物名字的字。
4、熟讀詞語。
5、課件出示缺少動物名字的詞語,指名填空讀詞。
6、拓展積累:你還知道那些帶有動物名字的詞語。
7、布置作業(yè):通過多種方法(問、查、摘等)積累這樣的詞語。
同學們,你喜歡觀察嗎?對于身邊的事物你感興趣嗎?你有記錄觀察到的事物的習慣嗎?讀一讀語文天地中的觀察日記吧!
1、自由讀,認識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2、整體感知:日記中寫的是小作者觀察什么的事?
3、指名讀短文:繼續(xù)整體感受:你覺得寫日記的小朋友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引導思考:小作者都觀察到了什么?讀一讀、畫一畫。
[培養(yǎng)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讀邊畫的好習慣。]。
5、出示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讀中理解小螞蟻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兒般回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經過進行寫作的順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你們一定喜歡動物吧?誰能說說,你最喜歡什么動物?
1、引導思考: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介紹呢?
2、指名說:你想介紹動物的什么?
3、自由練習介紹。
4、小組交流,互相傾聽并提問、解答。
1、談話導入:
剛才我們練習介紹了自己喜歡的動物,還學習了怎樣把動物介紹清楚。能不能把我們平時觀察到的動物寫出來呢?我們也來學習寫一篇觀察日記吧!
2、分析短文,思考:觀察日記是按照怎樣的格式寫的呢?
3、課件出示觀察與思考題: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動物什么樣的?它喜歡吃什么?玩什么?
想一想:你對小動物的哪些方面感興趣?你和小動物之間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小組互相交流、評議。
4、學生課堂練筆。
5、投影展示、評議格式和語言表達是否通順合理。
6、小組交流、評議、修改。
完成觀察日記。
觀察其他動物或植物,養(yǎng)成寫觀察日記的好習慣。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能夠分類積累詞語。
2、運用已有的閱讀文章的方法,自己獨立閱讀理解現(xiàn)代詩。
3、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說一段話。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樂、最精彩或最讓人感動的一件事寫清楚。
教學重點:
1、分類積累詞語。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說一段話。
教學難點:
1、把句子寫具體。
2、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錄像短片《小明學語文》。
二、出示詞語。
瞧看瞅掃視盯著。
講說商量告訴勸告。
落落大方竊竊私語源源不斷。
1、尋找規(guī)律:(1)從詞語的意思來歸類記憶。
(2)從詞語的結構來分類記。
2、奪紅旗:比一比,誰記得又快又準。
3、比一比,誰的詞語多?照樣子再說幾個。
三、語文大觀園。
我們下面要去語文大觀園玩一玩,可以三個一群,兩個一伙結成小組逛。大觀園里有許多新奇有趣的活動,積極參加,還能得到積分呢!讓我們看看哪個小組的積分最高!
1、(出示)一扇門。
誰能有快又準得背會門上這首古詩,大門就會開開。
2、(出示)一只小猴子。
一只小猴子擋住了去路,它帶來了一篇小詩歌,如果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它就讓你過去。
3、妙語堂(練習句、段、篇)。
介紹:妙語堂里妙語連珠,我們將在這里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還是進去看看吧!
你能說說你的寒假見聞嗎?
練習說。
指名說。
四、小結。
五、作業(yè):把你們今天說的寫在本上。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比喻修辭,并能實際運用。用指定的比喻詞寫句子,把內容表達得更加生動。
2、學習積累中華古典優(yōu)秀詩文。
3、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4、語文大課堂活動“今日家鄉(xiāng)”。著力讓學生每個個體主動參與,自由選擇活合作伙伴,學習自己策劃調查采訪方案、自主確定匯報展示方案方式。
5、不限內容范圍、文體樣式,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比喻修辭,并能實際運用。用指定的比喻詞寫句子,把內容表達得更加生動。
提高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自由作文,提高自助寫作能力。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學習“語文百花園二”,安排了“溫故知新”、“語文大課堂”、“習作”。
一、溫故知新。
1、理解與運用:體會出句中帶點詞語所采用的打比方修辭方法,把句子描繪的情景表現(xiàn)得更加具體形象。
讓學生在比喻句子中體會比喻修辭的作用。
(1)投影:
“每一聲炮響,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比喻)。
每一聲炮響,全場就有一陣十分響亮的掌聲。(形容)”
(2)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3)反饋交流:
第1個句子中,采用“海洋”來比喻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很多很多,就像寬廣無比的大海:后用“海上的波浪”來比喻天安門廣上的紅旗也很多以及飄揚翻動的樣子,就像大海上翻滾的波浪。
第2個句子中,用“雷明”來比喻會場上人們的鼓掌聲特別響亮,就像打雷的聲音那樣震天動地。
(4)學習用比喻的方法來寫句子,要用上指定的比喻詞。
2、拓展與交流。
(1)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寧寧和丫丫二人的對話。
(2)各自說說自己的認識,或是產生共鳴的收獲,或是與之不同的感受。
(3)教師酌情進行點評。
3、積少成多。
所選詩的作者龔自珍是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是中國近代史上首開新風氣的人物。他48歲時因主張革新受到清政府頑固派的打擊迫害,終以父親老等借口辭官歸鄉(xiāng)。這首詩是他回家途中,讀陶潛詩的有感而發(fā)。他有力地批判了即將滅亡的封建制度,抗擊朝政,表現(xiàn)他期盼變革現(xiàn)實、振興國家、以抵抗外敵的意愿,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1)對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和注解去解決。
(2)指導朗讀并能背誦。
(3)可以讓學生搜集、抄寫有關表達“愛我中華”之情的詩句、格言等。例如:
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宋。岳飛)。
人生富貴豈有極,男兒要在能死國。(明。李夢陽)。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趁之?(清。林則徐)。
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飄泊我無家。(清。秋臻)。
人在異域最思念家鄉(xiāng),人在異國最懷念祖國。(俠名)。
二、語文大課堂。
1、討論。
2、調查與采訪。
(1)組成小組,組成小組,走進商店、大街、蔬菜大棚、家庭等地進行調查和采訪。
(2)圍繞調查對象,可以去圖書館,也可以去圖書館,也可以去書店,還可以上網查閱、搜集反映家鄉(xiāng)發(fā)展變化的資料。有條件的可以搜集實物、圖片、或錄像等。
(3)整理與分析。
以“今日家鄉(xiāng)的。。。為題,寫一份表格式的調查報告。
(4)交流。
三、習作。
1、審題:讀提示,明確寫作要求。
題目要求有四句話,講了三層意思;第一層說明這是自由作文:“可以不限內容范圍,也不限文體樣式”(第一句話);第二層解釋“兩不限”的具體含義:“可以寫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寫你特別熟悉的景物或物”——這是“不限內容范圍”,“可以寫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也可以寫日記或詩歌”——這是“不限文體樣式”(第2句話);第三層提出寫作要求: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通順,題目恰當,自作修改等(第3、4句話)。
2、看“平臺”,參與習作討論??砂础傲曌饔懻撈脚_”的四點,先個體思考,再與同學交流。
3、自動筆,進行初步試寫。根據各人選定的內容、文體動筆的練習,可先列提綱,也可直接寫。
4、選例文,組織交流評改。
教師審閱全班學生的初作,從中選擇內容、不同的問題理文若干篇,分類與點評,使學生從別人的習作中的優(yōu)點或不足受到啟發(fā)。注意:要讓學生也參與點評、發(fā)表意見。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如何區(qū)別形近字,能記住它們,正確使用它們。
2、讓學生區(qū)別帶有靜字的近義詞,能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使用。
3、熟讀詩歌,積累氣象諺語、指導寫周記。
4、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教學重點:
形近字組詞、氣象諺語的理解。
教學難點:
口語訓練我們都是普通話宣傳員。
教學準備:
小黑板、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或者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提出學習要求。
二、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落實訓練內容。
(一)比一比,組成詞。
1、個人填空。
2、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3、說出每組詞語各自的特點。
4、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5、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6、補充練習。
(二)讀句子,選詞填空。
1、默讀句子,自主填空。
2、學生匯報、交流。
3、找出三個詞的相同點和它們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區(qū)別。
4、交流,總結。
三、積少成多。
(一)讀讀背背。
1、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2、自由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大體了解詩句的意思,師生交流。
3、用喜歡的形式讀,試背,比一比誰背得好。
4、全班齊背。
四、作業(yè)。
1、形近字組詞。
2、積累諺語,與同學課后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閱讀平臺。
教學過程:
一、我的采集本。
1、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2、交流,這些氣象諺語的意思,教師及時引導。
3、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說給大家聽。
4、布置學生把格言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二、閱讀平臺《周記一則》。
1、自由讀文,想想《周記一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師生交流。
3、你知道周記的寫法嗎?
4、指導周記的格式。
三、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
四、作業(yè)。
寫一篇周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語文大課堂。
教學過程:
一、走進語文大課堂。
1、啟發(fā)談話,明確要求。
2、小組討論,為推廣普通話可做些什么活動,有哪些形式,商定計劃。
3、師生交流活動的內容及形式,小結。
4、小組交流推普的做法。
5、學生模擬推普的情景。
6、老師引導學生在班內交流感受或收獲。
7、指導寫周記。
8、總結。
9、作業(yè):課后班內開展宣傳活動,如故事演講大賽等。
二、用好指南針。
1、明確題目要求。
2、小組交流應如何與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3、總結這種學習方法。
4、用這種學習交流的方法,就題目提出的問題小組交流自己的看法。
5、各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6、拓展,師生交流,總結。
7、作業(yè)。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周記的格式。
2、周記的一般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怎樣選擇有意義是事件來寫。。
教學手段:
1、進一步豐富補充口語交際時準備的材料。
2、再搜集整理自己參加活動的資料。
3、教師提供部分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我們在語文大課堂與口語交際課上,指導了周記的格式,周記所要寫的內容,今天我們就試著把自己參加的活動以周記的形式寫下來。
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分組討論,怎么填寫。
2、分組展示,全班評議。
(1)評議要求。
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有沒有寫出自己的經歷、看法、收獲和感受;是不是照抄別人的。
(2)各組通過展示全班按要求評議。
在評議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問題,隨機指導。
三、個人創(chuàng)作,評選最佳。
1、學生自由寫作。
2、全班展示。
3、評選最佳,進行表揚。
板書設計:
周記的格式。
周記。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三
一.教學目標:
通過說繞口令的練習繼續(xù)學說普通話;通過補充完整句理解因果關系的句子,知道因果關系句子間的聯(lián)系,掌握因果關系句子的特點,發(fā)展學生語言;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和按要求積累詞語的能力;通過閱讀練習,使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格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介紹動物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說過繞口令嗎?你會說哪個?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練習說繞口令:
1.課件出示繞口令(一):
2.自由練讀,圈出難說的字。
3.課件閃爍難讀字:平、盆。
4.點擊分別出示音節(jié)進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5.自由練讀。重點練習這兩個字。
6.指名讀、比賽讀,看誰讀得快,讀得清楚。
7.課件出示繞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兩”“輛”的聲母和韻母的發(fā)音。
8.引導學生總結發(fā)現(xiàn):說繞口令有什么好處?(糾正普通話、區(qū)分易混聲母和韻母)。
9.激發(fā)學生收集和練習繞口令的積極性:請同學們課余時間去收集和練習說繞口令,準備繞口令比賽。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
1.課件出示兩個句子:
因為,所以我今天沒到公園去玩。
因為,所以。
自由讀句子,思考:兩個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為”和“所以”是什么關系?
2.思考橫線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寫缺少的`部分。
4.指名讀填好的語句,評議對錯。
5.引導學生拓展練習:你還會說這樣的語句嗎?試一試。
四.讀讀背背:
1.出示古詩《蜂》。自由讀。
2.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讀準字音。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落實背誦。
五.我的采集本:
1.課件出示題目中的成語,自由練讀。
2.觀察思考:詞語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
3.圈出表示動物名字的字。
4.熟讀詞語。
5.課件出示缺少動物名字的詞語,指名填空讀詞。
6.拓展積累:你還知道那些帶有動物名字的詞語。
7.布置作業(yè):通過多種方法(問、查、摘等)積累這樣的詞語。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喜歡觀察嗎?對于身邊的事物你感興趣嗎?你有記錄觀察到的事物的習慣嗎?讀一讀語文天地中的觀察日記吧!
二.閱讀觀察日記:
1.自由讀,認識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2.整體感知:日記中寫的是小作者觀察什么的事?
3.指名讀短文:繼續(xù)整體感受:你覺得寫日記的小朋友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引導思考:小作者都觀察到了什么?讀一讀、畫一畫。
[培養(yǎng)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讀邊畫的好習慣。]。
5.出示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讀中理解小螞蟻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兒般回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經過進行寫作的順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談話引入:
1.你們一定喜歡動物吧?誰能說說,你最喜歡什么動物?
二.自由介紹喜歡的動物。
1.引導思考: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介紹呢?
2.指名說:你想介紹動物的什么?
板書:
整體(大小、胖瘦、顏色)。
外形、
局部(頭、身子、四肢、尾巴)。
吃乖巧。
習性、喝性格淘氣。
睡勇敢。
[引導學生有順序地介紹,從整體到部分;從外形到習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自由練習介紹。
4.小組交流,互相傾聽并提問、解答。
三.筆下生輝——學寫觀察日記:
1.談話導入:
剛才我們練習介紹了自己喜歡的動物,還學習了怎樣把動物介紹清楚。能不能把我們平時觀察到的動物寫出來呢?我們也來學習寫一篇觀察日記吧!
2.分析短文,思考:觀察日記是按照怎樣的格式寫的呢?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題目、月、日、星期、天氣。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部分位置的安排。課件演示。
3.課件出示觀察與思考題: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動物什么樣的?它喜歡吃什么?玩什么?
想一想:你對小動物的哪些方面感興趣?你和小動物之間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小組互相交流、評議。
4.學生課堂練筆。
5.投影展示、評議格式和語言表達是否通順合理。
6.小組交流、評議、修改。
四.布置作業(yè):完成觀察日記。
五.拓展學習:觀察其他動物或植物,養(yǎng)成寫觀察日記的好習慣。
。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四
一.教學目標:
通過說繞口令的練習繼續(xù)學說普通話;通過補充完整句理解因果關系的句子,知道因果關系句子間的聯(lián)系,掌握因果關系句子的特點,發(fā)展學生語言;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和按要求積累詞語的能力;通過閱讀練習,使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格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介紹動物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三,教學時間:
三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說過繞口令嗎?你會說哪個?說給大家聽一聽。
二.練習說繞口令:
1.課件出示繞口令(一):
2.自由練讀,圈出難說的字。
3.課件閃爍難讀字:平、盆。
4.點擊分別出示音節(jié)進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5.自由練讀。重點練習這兩個字。
6.指名讀、比賽讀,看誰讀得快,讀得清楚。
7.課件出示繞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兩”“輛”的聲母和韻母的發(fā)音。
8.引導學生總結發(fā)現(xiàn):說繞口令有什么好處?(糾正普通話、區(qū)分易混聲母和韻母)。
9.激發(fā)學生收集和練習繞口令的積極性:請同學們課余時間去收集和練習說繞口令,準備繞口令比賽。
三.把句子補充完整:
1.課件出示兩個句子:
因為,所以我今天沒到公園去玩。
因為,所以。
自由讀句子,思考:兩個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為”和“所以”是什么關系?
2.思考橫線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寫缺少的部分。
4.指名讀填好的語句,評議對錯。
5.引導學生拓展練習:你還會說這樣的語句嗎?試一試。
四.讀讀背背:
1.出示古詩《蜂》。自由讀。
2.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讀準字音。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落實背誦。
五.我的采集本:
1.課件出示題目中的成語,自由練讀。
2.觀察思考:詞語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
3.圈出表示動物名字的字。
4.熟讀詞語。
5.課件出示缺少動物名字的詞語,指名填空讀詞。
6.拓展積累:你還知道那些帶有動物名字的詞語。
7.布置作業(yè):通過多種方法(問、查、摘等)積累這樣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喜歡觀察嗎?對于身邊的事物你感興趣嗎?你有記錄觀察到的事物的習慣嗎?讀一讀語文天地中的觀察日記吧!
二.閱讀觀察日記:
1.自由讀,認識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2.整體感知:日記中寫的是小作者觀察什么的事?
3.指名讀短文:繼續(xù)整體感受:你覺得寫日記的小朋友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引導思考:小作者都觀察到了什么?讀一讀、畫一畫。
[培養(yǎng)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讀邊畫的好習慣。]。
5.出示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讀中理解小螞蟻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兒般回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經過進行寫作的順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課時。
一.談話引入:
1.你們一定喜歡動物吧?誰能說說,你最喜歡什么動物?
二.自由介紹喜歡的動物。
1.引導思考: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介紹呢?
2.指名說:你想介紹動物的什么?
板書:
整體(大小、胖瘦、顏色)。
外形、
局部(頭、身子、四肢、尾巴)。
吃乖巧。
習性、喝性格淘氣。
睡勇敢。
[引導學生有順序地介紹,從整體到部分;從外形到習性。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自由練習介紹。
4.小組交流,互相傾聽并提問、解答。
三.筆下生輝--學寫觀察日記:
1.談話導入:
剛才我們練習介紹了自己喜歡的動物,還學習了怎樣把動物介紹清楚。能不能把我們平時觀察到的動物寫出來呢?我們也來學習寫一篇觀察日記吧!
2.分析短文,思考:觀察日記是按照怎樣的格式寫的呢?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題目、月、日、星期、天氣。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每部分位置的安排。課件演示。
3.課件出示觀察與思考題: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動物什么樣的?它喜歡吃什么?玩什么?
想一想:你對小動物的哪些方面感興趣?你和小動物之間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小組互相交流、評議。
4.學生課堂練筆。
5.投影展示、評議格式和語言表達是否通順合理。
6.小組交流、評議、修改。
四.布置作業(yè):完成觀察日記。
五.拓展學習:觀察其他動物或植物,養(yǎng)成寫觀察日記的好習慣。
原文網址:/yuwen/?articleid=8042。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詞語接龍的方法積累詞語。
2、運用已有的閱讀文章的方法,自己獨立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3、了解人們使用的各種筆的發(fā)明及的演變過程,能夠按要求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把“筆的演變”介紹清楚。
4、在了解“筆的演變”的基礎上展開想像,改進一種筆,能夠把未來的筆介紹清楚,寫一篇習作。
[教學重點]:
1、積累詞語。
2、能夠把未來筆的樣子、功能介紹清楚。
[教學難點]:
1、練習把句子寫具體。
2、能夠展開想像,將未來筆的樣子、功能,介紹清楚。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
一、導入:
出示圖片:看,這是語文百花園。讓我們開始語海暢游吧!
1、詞語接龍:
詞語接龍這個游戲有的同學可能玩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1)自己讀例子:藕斷絲連——連綿不絕——絕處逢生……。
輕易而舉——舉一反三——三長兩短……。
微不足道——道聽途說——說三道四……。
(2)小組內練習:1、2小組3、4小組5、6小組分別進行一組練習。
(3)指名學生班級內展示。
(4)師生共同進行詞語接龍的游戲。如:生龍活虎——虎頭虎腦——惱羞成怒……。
2、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1)自己讀例子:小船遠去了。
(輕快的)小船(漸漸地)遠去了。
對比讀這兩句話,看看第二句話補充了哪些內容?
什么樣的小船?怎樣地遠去了?
(2)自己先獨立做練習并寫到書上,然后小組內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
(4)同桌互相檢查修改。
二、積少成多:
老師知道許多同學積累了好多優(yōu)美的詞語和名言警句,誰愿意給大家說幾個?今天我們在學習一些優(yōu)美的詞語和名言警句,看看誰背得又快又準。
(1)出示:讀讀背背的詞語和名言警句。
(2)自己讀一讀這些詞語和名言警句,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可以借助字典等工具書)。
(3)師生交流,感悟其意思。
(4)指導背誦:自己讀背——同桌互背——教師抽查。
三、閱讀平臺。
(1)自己讀全文,標出自然段,注意把字音讀正確。
(2)指名讀短文,全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人們從鼴鼠打洞得到啟示,建造了地下鐵道,地下鐵道給人們帶來了許多方便。)。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還能說出地下鐵道給人們帶來了哪些許多方便嗎?
(5)讀了這篇短文你還有哪些收獲?(如:我們人類往往可以從其他生物那里獲得啟示。)。
四、總結:
第三、四課時。
一、能說會道:
我們日常與朋友溝通是通過口頭的語言傳遞來完成的,口語的表達是需要反復訓練的,下面我們就進行口語的表達的訓練,看看誰口齒最清楚,最能說會道。
(1)將課前搜集的關于筆的資料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2)出示課件:筆的發(fā)明及演變的過程。
(3)自由選擇學習伙伴,選擇一種筆介紹給他聽:注意把筆的結構、質地、發(fā)明及演變的過程說清楚。(可以采用“筆的自述”、“筆的對話”等擬人化的方法表演。)。
(4)指名匯報,集體評議修改,看誰說的好,演的棒。
(5)回家后講給家長或鄰居聽,請家長或鄰居評議。
二、筆下生輝:
平時喜歡寫作的同學,現(xiàn)在是你大展才華的好時機,看誰寫的文章最出色。
(1)你最喜歡哪種筆?你了解它嗎?(可以從它的外形、質地、結構、功能和有無需要改進的地方等方面去思考。)。
(2)小組內交流:展開合理的想像,未來的筆會是什么樣子,會具備哪些新的功能。
(3)打好腹稿,寫出初稿。
(4)班內交流,集體評議,提出修改建議。
(5)自己修改初稿,讀給學習伙伴聽,征求意見。
(6)把你們習作讀給家長聽。
三、小結:
今天我們在知識花園中暢游了一番,希望同學們以后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有更多的收獲。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六
1、通過引導學生認識、比較表示“看”和“說”的詞語,培養(yǎng)辨識近義詞語的能力;通過疊詞訓練,使學生感悟詞語的結構特點,激發(fā)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興趣。
2、通過“讀句子,說體會”,培養(yǎng)學生用多種不同的表達方法表達同一個意思的能力。
3、通過讀背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增強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4、通過閱讀詩歌《葡萄葉的夢》,體會葡萄葉的美好愿望。
5、通過學習“指南針”欄目,掌握轉述的方法。
6、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轉述的方式,說話、寫話訓練。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內容: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到語文百花園一去逛一逛吧!請大家到園里走一走,認真地瞧一瞧,相信我們一定能學到很多新知識。
二、學習“語海暢游”第一題(詞語真有趣)。
1、(出示詞語課件。)自由讀,仔細觀察,思考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2、討論交流各自發(fā)現(xiàn)的特點。(是近義詞;意思和用法有所不同。)。
3、小組交流:查字典、詞典區(qū)分詞語意思的差別和用法的不同。
4、造句:請選擇你喜歡的表示“看”或“說”的不同詞語各造一個句子。
課件出示:給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適的詞語。
投影:
我她一眼,覺得很可笑。
我聚精會神得()樹上的小鳥。
他回頭一(),發(fā)現(xiàn)一只小狗跟在了后面。
在假期,我去()姥姥。
我突然感到傍邊一個男生在()我,抬頭一看,他就把臉轉過去了。
北京禁止售貨員用輕蔑審視眼光()顧客。
三、學習“語海暢游”第二題(讀一讀,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1、(出示詞語幻燈。)自由讀,讀準詞語,思考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2、交流特點:aabc形的疊詞。
3、舉一反三: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如:閃閃發(fā)光熊熊大火戀戀不舍。
心心相印炯炯有神彬彬有禮。
四、學習“語海暢游”第三題(讀一讀,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1、自由讀,讀準句子。
1、討論與交流這兩組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讓學生感悟一個意思有多種不同的說明方法。]。
(第一組句子里,“去湖濱公園的路很近”這個意思,例舉了三種表示方式。第二組句子里,后面畫橫線的三個分句雖然表述不同,但都說明了“風真厲害”這個意思。)。
2、補充練習。
去湖濱公園的路很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學間互相說說句子的特點。(一個意思有多種不同的說明方法。)。
3、加強練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
(1)街道上的人真多,
街道上的人真多,
街道上的人真多,
(2)這兒真靜,
這兒真靜,
這兒真靜,
五、學習“讀讀背背”
1、自由讀古詩。
師:四時田園雜興:詩人晚年寫了一組四季田園雜感詩,共60首,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時五組,每組12首。都是描寫的鄉(xiāng)村生活。這里選的是“夏日”詩一首。
2、老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詩句的意思。
3、討論交流古詩的意思,教師點撥。
4、同桌互背,分組背,指名背。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2、預習之后的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閱讀平臺”“指南針”“能說會道”。
一、復習引入。
檢查背誦古詩《四時田園雜興》。
二、學習“閱讀平臺”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畫畫不會讀的字詞。
2、同桌互讀,糾正錯音。
3、默讀,出示學習提綱。
(1)共幾個小節(jié)?
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2)作者在寫這些內容時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葡萄葉的夢是什么?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4、小組自主交流學習后,推選代表匯報。
三、學習“指南針”
1、默讀“指南針”中的內容,借助泡泡框提示,思考:
第三課時。
一、導言。
(1)什么是轉述?
(2)怎樣才能簡要而清楚地轉述別人的話?
2、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二、學習“能說會道”
1、導語引入,激發(fā)學生的說話欲望。
豐富多彩的寒假生活剛剛過去了,同學們一定有想告訴別人的事情吧!你們最感興趣的事情是什么呢?看誰說得最有特色,說得最好。
2、個人準備。
回憶寒假生活,確定表達內容,想一想印象最深的情景,打個腹稿作準備。
3、小組交流。[小組成員要有分工,要按秩序輪流轉述,要求人人參與,人人評價。]。
要求:(1)說的同學要把最精彩、最歡樂、最受感動的情景說清楚;(2)聽的同學要聽清話中的要點,為轉述作準備。
4、全班交流:推選一名最出色的同學,代表小組向全班轉述組內每個人發(fā)言中最精彩的內容。
5、評一評“轉述之星”。
注意:(1)從轉述的角度評價,轉述時是否抓住了要點,是否說出了小組同學發(fā)言中最精彩的內容。(2)語言表達是否連貫。
寒假中的一件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事情的六要素;
2、引導學生將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新年好!寒假結束了,我們又回到了學校學習。寒假已經過去了,大家過得愉快嗎?有沒有同學能說說這次寒假給你帶來什么感受。
生:高興、愉快,無聊、沒趣。
小結:看來大部分的同學寒假生活過得不錯,挺豐富多彩的:年夜飯全家相聚一堂的時刻,拜年時拿壓歲錢的歡樂,逛公園、讀書、看電影、玩游戲的歡樂相信都會讓同學們記憶猶新,想起來其樂無窮。我們本節(jié)課的習作要求就是寫自己在寒假中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二、板書課題:記寒假中的一件事。
小組合作交流,自己在寒假里發(fā)生的事情。
可能寒假里發(fā)生的事情比較多,大家一下子不知道說什么好。老師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我們把寒假里發(fā)生的事情來個分類:
旅游篇:寒假去了哪里旅游,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其它:
三、寫作指導。
(一)確定中心。
什么事:有趣的,高興的,難忘的,感動的,最精彩的。
(二)具體,突出重點。
1、周圍的環(huán)境:寫出特點,渲染氣氛,表達感情。
2、注意人物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
3、寫出感受。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七
本次百花園安排了“語海暢游”“背一背”“我的采集本”“能說會道”等四項內容。這些練習既復習鞏固了本單元的識字,又擴大了識字量,既注重了語言的積累,又訓練了學生口語的表達能力。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要重視語文綜合知識的整合與運用,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探求新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yōu)秀斐.斐.課.件.園)中,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構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努力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愛說、會說,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學習把句子表達得更具體。
2能背誦古詩。
3能根據課文創(chuàng)設的口語交際情境進行聽說交際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說話習慣。
4養(yǎng)成良好的搜集資料的習慣。
【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良好的說話能力。
【教具準備】。
掛圖、小黑板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本課學習內容:語海暢游、背一背、我的采集本。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師:“小朋友,咱們今天一起坐上火車,到百花園各處參觀?!彪S著火車的鳴叫聲和愉快的音樂聲,讓學生配合動作,把他們帶到百花園中去。
二、到語海中暢游。
(一)熟記成語。
1自由讀成語,不會讀的字可以請教同學。
2小組合作,每人讀一遍,其他同學做小老師認真聽,然后評一評誰讀得準確。
3指名讀。
4背一背,寫一寫。
5你還知道哪些成語,跟同學說說。
(二)讀一讀,說一說。
1先讓學生多讀幾遍第一組句子,找出每句話有什么不同?
小白兔在捉迷藏。
可愛的小白兔在樹林里捉迷藏。
可愛的小白兔在樹林里捉迷藏,玩得真開心。
(一句比一句寫得具體,事情交代得清楚,我們也要學會用這種方法去說話。)。
2讓學生討論,完成第二組句子的填空。
(什么樣的小猴子,在什么地方蕩秋千,玩得怎么樣?)。
3學生完成后匯報。
三、背一背。
1學生借助字典自由朗讀,把古詩讀正確、讀通順。
2教師范讀古詩,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3同桌合作,認真聽對方讀,互相糾正讀錯的音,再指名讀,檢查正音。
4讓學生說說對古詩的理解。
5教師講解古詩的.大體意思。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熱愛生活,感受生活的美。
6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四、我的采集本。
1教師出示地圖,找到五岳的位置給學生看。
2讓學生說說自己對五岳的認識。
3教師簡單解釋五岳,讓學生有更深的理解,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讀讀背背,要求學生把“五岳”背熟。
5把“五岳”記在自己的采集本上。(老師要鼓勵學生自己準備一個采集本,把平時見到的好詞句摘錄下來,做個學習的有心人。告訴學生,這對我們將來學習很有幫助。)。
五、暢談收獲。
第二課時。
本課學習內容:能說會道。
一、講述故事,揭示話題1教師講述小貓幫助小白兔過河的故事。
2揭示話題——幫助小白兔過河。
二、了解內容,明確要求。
1認真觀察圖,然后讀圖后的要求,明白圖意。
2看圖展開想象,說說小白兔為什么哭了。小花貓準備怎樣幫助小白兔過河。
3教師提出本節(jié)課要求。
三、指導說話,體驗角色。
1小組合作探究:怎么才能幫助小白兔過河呢?
2各小組推薦一位代表發(fā)言,把小組的討論結果匯報給大家聽。讓其他同學當小老師,評一評辦法好不好。
3選出幾個最好的辦法,讓同學說一說,評一評。
4同學扮演角色,把同學想的辦法演一演。
5把其中一種辦法寫下來。
四、指導寫話,展示欣賞。
引導小朋友把其中的一個方法寫下來,然后讀出來互相欣賞。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內容:
能說會道。
教學目標:
創(chuàng)設情境,在能說會道中表演故事,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重點難點:
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能說會道的題目是:看望生病的伙伴。當你的朋友、伙伴生病了,你會怎樣做呢?(自由說一說)。
二、練習說話。
1、指名說。
2、出示掛圖,學生觀察后表達圖意。
3、小組討論。
4、指名匯報,師作指導。
5、連起來說一說。
三、演一演。
1、小組內分好角色,并商量怎么演。
2、小組內分角色演。
3、班內演,師生評議。
四、作業(yè)。
把所說的內容寫下來。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溫故知新--語言與標點、拓展與交流、閱讀平臺。
2、積少成多--積累一些常見的歇后語。
3、口語交際--童話故事會。
4、習作訓練--自己編童話。
過程與方法。
激發(fā)閱讀,展開想象,實踐操作,編寫童話。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感悟,理解,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描寫人物語言與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的運用方式,學會提示語在不同位置上的標點的正確使用。
2、展開想象,編寫童話。
課時劃分:
四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語文百花園”去看一看。
二、語言與標點。
1、歸納、總結在人物對話描寫中標點符號使用的規(guī)則。
3、誰來讀讀給我們的提示?
本單元課文中有很多人物語言的描寫。讀讀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描寫人物語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標點符號的使用有什么不同。
4、請同學讀第一題。
5、仔細閱讀三位學習伙伴的話,看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6、再讀這道題,認真觀察提示語的位置不同,怎樣點標點符號。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提示語在前、中、后、不加提示語時標點不同的點法,重點引導學生關注提示語在中間的標點符號的點法。)。
7、實踐:給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三、拓展與交流。
1、同學們想進到童話樹林中欣賞美景嗎?快讀讀寧寧與丫丫的話。
2、概括一下寧寧,丫丫好的讀書方法。
寧寧的方法是抓住主人公和身上發(fā)生的事件把握主要內容。
丫丫的方法是弄清人物關系,了解人物特點。
a回憶我們本單元學其他課文時好的讀書方法。
b在閱讀童話時,你還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介紹給大家。
四、閱讀平臺。
1、同學們總結了方法,快進到童話林中,觀賞林中的--閱讀平臺。
2、自己按照剛才介紹的好的閱讀方法默讀短文,你讀懂什么?是怎么讀懂的?
3、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小螞蟻的想法和蜘蛛的做法。
五、積少成多。
1、了解歇后語。
同學們,從童話林出來,我們又來到了另一個景區(qū)--“積少成多”??炜茨赀^個景區(qū)有什么特點。
快讀一讀,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誰認識它們是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用打比方方法把意思說清楚。這是歇后語。
六、作業(yè)布置。
1、背誦書上的歇后語。、
2、收集一些課外的歇后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二、明確任務。
1、怎樣才能當好故事大王呢?出示活動建議、活動評價要求,帶領學生研讀。
2、通過指導一個組的交流,引導學生明確要求:
(1)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講給大家聽。講的時候,要交化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開頭、發(fā)展、高潮和結局。
(2)想想怎樣把其中精彩的片段、講得生動些,怎樣合理地使用動作和表情,還要考慮講的時間不能超過五分鐘。
(3)聽的同學要注意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理解故事的道理,聽后可對故事的內容進行補充和質疑,也可對講故事者的發(fā)言者進行評議。
(4)故事情節(jié)是否完整,故事中的角色、角色的身份和事情的來龍去脈是否清楚。
三、交流。
1、小組交流:四人一小組,一個人講故事,其他三個人聽,聽后交流。
2、全班交流:推薦兩名學生匯報,全班同學做評委。
四、總結評議。
1、你們的評委工作做得怎樣?
2、可請評議者或剛才講故事的學生根據同學的建議重新展示。
五、作業(yè)布置。
講個故事給父母聽,記錄父母對自己的評價。
第三、四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同學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編一編童話故事,當一回童話作家。
2、請大家把自己想象成這小天使,張開想象的翅膀,閉上眼睛,飛呀飛呀,大家飛上藍天,飛過群山。飛過一望無際的田野,飛過綠綠的草地,我們來到童話王國。
二、創(chuàng)編故事。
1、大家看這次習作的要求,選三個主人公,編一個童話故事。
2、他們會發(fā)生什么事?你打算通過這個故事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或者說明什么道理呢?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3、根據自己的設想大膽地想一想。
4、把最精彩的一個鏡頭畫下來,可畫成連環(huán)畫形式,畫好之后說說童話故事。
三、自擬題目。
同學們,請你給自己編的故事擬個題目??梢砸允虑榈膬热轂轭},以事情發(fā)生的地點為題,以人物評議為題,以事情結果為題,以人物為題。
四、編寫故事,小組交流。
五、作業(yè)布置。
繼續(xù)完成習作。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
本次語文百花園共安排了形近字比較、近義詞填空、讀背詞語、閱讀書信、開展活動等項練習。通過這些練習,達到逐步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
【設計理念】。
以學生自主學習,互相交流為主要學習形式,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議、練、說、評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通過形近字的比較和組詞,培養(yǎng)辨識漢字的能力。通過選詞填空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準確使用詞語的能力。
2.通過背誦成語,積累語言。
3.閱讀書信,體會巴金爺爺?shù)乃枷敫星?,懂得書信格式?BR> 4.圍繞本單元關于“愛心”這個主題思想進行實踐活動,并把自己得到的關愛、幫助寫成一封感謝信。
【重點難點】。
掌握書信格式,寫一封感謝信。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去《語文百花園五》去暢游一番,看看誰的收獲最多。
二、辨字組詞。
1.讀題目,明要求。
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
2.出示所有字,讓學生找出每組字的'特點。(每組都是形近字,讀音相同或相近。)。
3.分組辨字(找出相同部分和不同地方)再分別組詞,看誰組得又對又多。
4.把學生組的詞讀一讀。
三、選詞填空。
1.找出“增加、增強、增添”三個詞的意思相同的地方。
2.查找工具書,以各種形式讀句子,在讀中體會它們的意思有不同。
3.選詞填空。
4.分組(或指名)讀填好的句子。
5.自由讀第二組的三個句子,然后試著填空。
6.指名回答并訂正。
7.齊讀這三個句子。
四、讀讀背背。
1.自由讀這些詞語,感知這些詞語都與友愛、情誼有關。
2.指名讀,糾正讀音,再齊讀。
3.讓學生選擇自己理解的詞說說意思,不理解的可由老師說大概意思或讓學生查工具書理解。
4.自由讀,熟讀能背。
核心提示:【內容簡析】本次語文百花園共安排了形近字比較、近義詞填空、讀背詞語、閱讀書信、開展活動等項練習。通過這些練習,達到逐步提高語文綜合能力的目的。
【設計理念】以學生自主學習,互相交流為主要學。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筆下生輝(寫一封感謝信)。
一、讀一讀。
讀課本中的內容,明確這次習作的要求。
二、說一說。
想一想,在你成長的過程中,誰給你的關愛最多,或印象最深刻,是怎樣關愛你的。然后在小組內說一說。
三、議一議。
1.我們要寫一封感謝信感謝他(她),格式是怎樣的?
2.在正文里我們可以寫什么內容?
四、寫一寫。
把剛才說的、議的寫成一封感謝信,注意書信格式要準確,正文內容要寫具體些。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一
1、通過引導學生認識、比較表示“看”和“說”的詞語,培養(yǎng)辨識近義詞語的能力;通過疊詞訓練,使學生感悟詞語的結構特點,激發(fā)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興趣。
2、通過“讀句子,說體會”,培養(yǎng)學生用多種不同的表達方法表達同一個意思的能力。
3、通過讀背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增強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4、通過閱讀詩歌《葡萄葉的夢》,體會葡萄葉的美好愿望。
5、通過學習“指南針”欄目,掌握轉述的方法。
6、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二
《數(shù)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探索規(guī)律是一個發(fā)現(xiàn)關系、發(fā)展思維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夯實基礎、開拓創(chuàng)新,更能體現(xiàn)數(shù)學思考,凸顯過程與方法。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思考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形成積極地學習情感與態(tài)度。
本課教學要引導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直觀的百數(shù)表中蘊含的規(guī)律,在探究與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學生數(shù)感,發(fā)展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使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向學生滲透位值思想、坐標思想和無限思想。
教學背景分析(包括教材分析和學生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的基礎上,通過觀察百數(shù)表,探索并發(fā)現(xiàn)百數(shù)表中蘊含的數(shù)的排列規(guī)律,溝通數(shù)之間的關系。
學生認識的數(shù)是“獨立的”,通過本節(jié)課充分挖掘百數(shù)表中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感受數(shù)之間的關系。
學生在第一學期已經學習感知了行和列的相關知識,在本學期初也學習了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初步了解了100以內數(shù)的組成,并會讀、會寫100以內各數(shù),并填寫整理了百數(shù)表,初步了解百數(shù)表中數(shù)的排列順序,發(fā)現(xiàn)了百數(shù)表中數(shù)的簡單的規(guī)律。
1、在學生認識100以內數(shù)的基礎上,通過觀察百數(shù)表,探索并發(fā)現(xiàn)百數(shù)表中蘊含的數(shù)的排列規(guī)律,溝通數(shù)之間的關系。
2、經歷百數(shù)表的“解構—重構—變形”的全過程,使學生感知多角度解決問題,初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積累基本的數(shù)學活動經驗。
3、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向學生初步滲透位值思想、坐標思想和無限思想。
教學重點:探索并發(fā)現(xiàn)百數(shù)表中蘊含的數(shù)的排列規(guī)律,溝通數(shù)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讓學生經歷百數(shù)表的“結構—重構—變形”的全過程,使學生初步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環(huán)節(jié)、層次清晰完整;重難點突出,設計詳盡)
一、復習
1、課件出示數(shù)字精靈
可愛的數(shù)字精靈來了,它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數(shù)學百花園。
百花園中有許多同學們熟悉的數(shù)字寶寶,叫出它們的名字。
2、課件出示百數(shù)表
這就是數(shù)字寶寶們共同的家——百數(shù)表
3、回顧百數(shù)表中數(shù)的規(guī)律
4、填數(shù)練習:
(1)(2)
(1)說一說:57的四位鄰居分別是誰?(2)說一說:73的四位朋友分別是誰?
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探究活動
(一)用行與列的知識確定數(shù)的位置
12345678910
11
21
31?
41
1、出示百數(shù)表
用彩色覆蓋一個表格
猜一猜:這是哪個數(shù)字寶寶的家?(35)
說一說:你是怎么猜的?
2、用行和列的知識猜出數(shù)的位置,強調第四行第五列相交的地方就是35的家。
3、幫一對數(shù)字寶寶“58—85”找家。
比較58和85的相似之處。
運用行和列的知識分別找到它們的家。
12345678910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4、練習p88(上)
用彩色覆蓋一個表格
猜一猜:這是哪個數(shù)字寶寶的家?
(79)
它的四位朋友分別是誰?
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
5、教師小結
在百數(shù)表中,我們用行和列的知識能夠很快地確定數(shù)字寶寶的位置。
(二)根據數(shù)字特點確定數(shù)所在區(qū)域
1、出示劃分好區(qū)域的百數(shù)表
為了很快找到數(shù)字寶寶的家,數(shù)字精靈建議數(shù)字寶寶們粉刷房子,并將百數(shù)表分成四個不同顏色的區(qū)域。
觀察并發(fā)現(xiàn)每個區(qū)域里數(shù)字有什么特點?
2、幫數(shù)字寶寶找到小區(qū),找到家。
210
23
49
55
61
77
9399
數(shù)字寶寶“65”住在哪?
說說你是怎么找到的?
3、練習p88(下)
“13、89”分別在哪個區(qū)域?
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
4、教師小結:在百數(shù)表中,我們可以根據數(shù)字特點確定數(shù)所在區(qū)域,再找到它的位置。
(三)在數(shù)尺的形成過程中,感受數(shù)之間的順序和位置關系。
1、數(shù)字精靈充當攝影師,準備給數(shù)字寶寶們照一張全家福。
2、出示百數(shù)表
觀察:每行有哪些數(shù)字寶寶?
3、回憶
第一行有哪些數(shù)字寶寶?
第三行有哪些數(shù)字寶寶?
第七行有哪些數(shù)字寶寶?
4、攝影師請大家站成一排準備照相
(1)數(shù)字寶寶太多,站不下了。大家站的緊湊一些。
(2)演示數(shù)尺的形成過程。
(3)觀察數(shù)尺:
提問:每一段的長度有什么特點?
為什么會一樣長?
(4)數(shù)尺上找數(shù)字
“89”大約在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于60的數(shù)在哪兒?小于60的數(shù)在哪兒?
(5)完善數(shù)尺
提問:有比“0”小的數(shù)嗎?
“100”是最大的數(shù)嗎?
(6)教師小結:數(shù)是無窮大的,是無限的,以后我們會繼續(xù)在百花園中與他們一起游戲、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三、總結
提問:今天在數(shù)學百花園中你學到了什么?談談你的收獲。
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數(shù)學百花園
行列知識確定數(shù)的位置
數(shù)字特點確定數(shù)的區(qū)域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三
1.指導學生如何區(qū)別形近字,能記住它們,正確使用它們。
2.讓學生區(qū)別帶有“靜”字的近義詞,能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使用。
3.熟讀詩歌,積累氣象諺語、指導寫周記。
4.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形近字組詞、氣象諺語的理解。
口語訓練——我們都是普通話宣傳員。
小黑板、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或者課件。
學習“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一、引入新課,提出學習要求。
二、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落實訓練內容。
(一)比一比,組成詞。
1.個人填空。
2.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3.說出每組詞語各自的特點。
4.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5.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6.補充練習。
(二)讀句子,選詞填空。
1.默讀句子,自主填空。
2.學生匯報、交流。
3.找出三個詞的相同點和它們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區(qū)別。
4.交流,總結。
三、積少成多。
(一)讀讀背背。
1.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2.自由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大體了解詩句的意思,師生交流。
3.用喜歡的形式讀,試背,比一比誰背得好。
4.全班齊背。
四、作業(yè)。
1、形近字組詞。
2、積累諺語,與同學課后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閱讀平臺”。
教學過程:
一、我的采集本。
1.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2.交流,這些氣象諺語的意思,教師及時引導。
3.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說給大家聽。
4.布置學生把格言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二、閱讀平臺《周記一則》。
1.自由讀文,想想《周記一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師生交流。
3.你知道周記的寫法嗎?
4.指導周記的格式。
三、總結本節(jié)課的收獲。
四、作業(yè)。
寫一篇周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語文大課堂”。
教學過程:
一、走進“語文大課堂”
1.啟發(fā)談話,明確要求。
2.小組討論,為推廣普通話可做些什么活動,有哪些形式,商定計劃。
3.師生交流活動的內容及形式,小結。
4.小組交流“推普”的做法。
5.學生模擬“推普”的情景。
6.老師引導學生在班內交流感受或收獲。
7.指導寫周記。
8.總結。
9.作業(yè):課后班內開展宣傳活動,如故事演講大賽等。
二、用好“指南針”
1.明確題目要求。
2.小組交流應如何與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3.總結這種學習方法。
4.用這種學習交流的方法,就題目提出的'問題小組交流自己的看法。
5.各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6.拓展,師生交流,總結。
7.作業(yè)。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周記的格式。
2、周記的一般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怎樣選擇有意義是事件來寫。
教學手段:
1、進一步豐富補充口語交際時準備的材料。
2、再搜集整理自己參加活動的資料。
3、教師提供部分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我們在語文大課堂與口語交際課上,指導了周記的格式,周記所要寫的內容,今天我們就試著把自己參加的活動以周記的形式寫下來。
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1、分組討論,怎么填寫。
2、分組展示,全班評議。
(1)評議要求。
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有沒有寫出自己的經歷、看法、收獲和感受;是不是照抄別人的。
(2)各組通過展示全班按要求評議。
在評議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問題,隨機指導。
三、個人創(chuàng)作,評選最佳。
1、學生自由寫作。
2、全班展示。
3、評選最佳,進行表揚。
板書設計:
周記的格式。
周記。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四
指導學生如何區(qū)別形近字,能記住它們,正確使用它們。
讓學生區(qū)別帶有“靜”字的近義詞,能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使用。
熟讀詩歌,積累氣象諺語、指導寫周記。
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形近字組詞、氣象諺語的理解。
口語訓練——我們都是普通話宣傳員。
小黑板、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或者課件。
學習“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一)比一比,組成詞。
個人填空。
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說出每組詞語各自的特點。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
補充練習。
(二)讀句子,選詞填空。
默讀句子,自主填空。
學生匯報、交流。
找出三個詞的相同點和它們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區(qū)別。
交流,總結。
(一)讀讀背背。
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自由讀,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大體了解詩句的意思,師生交流。
用喜歡的形式讀,試背,比一比誰背得好。
全班齊背。
形近字組詞。
積累諺語,與同學課后交流。
學習“閱讀平臺”。
自由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交流,這些氣象諺語的意思,教師及時引導。
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說給大家聽。
布置學生把格言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師生交流。
你知道周記的寫法嗎?
指導周記的格式。
寫一篇周記。
學習“語文大課堂”。
啟發(fā)談話,明確要求。
小組討論,為推廣普通話可做些什么活動,有哪些形式,商定計劃。
師生交流活動的內容及形式,小結。
小組交流“推普”的做法。
學生模擬“推普”的情景。
老師引導學生在班內交流感受或收獲。
指導寫周記。
總結。
作業(yè):課后班內開展宣傳活動,如故事演講大賽等。
明確題目要求。
小組交流應如何與別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總結這種學習方法。
用這種學習交流的方法,就題目提出的問題小組交流自己的看法。
各小組推薦代表發(fā)言,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拓展,師生交流,總結。
作業(yè)。
周記的格式。
周記的一般寫作方法。
怎樣選擇有意義是事件來寫。。
進一步豐富補充口語交際時準備的材料。
再搜集整理自己參加活動的資料。
教師提供部分內容。
我們在語文大課堂與口語交際課上,指導了周記的格式,周記所要寫的內容,今天我們就試著把自己參加的活動以周記的形式寫下來。
分組討論,怎么填寫。
分組展示,全班評議。
(1)評議要求。
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有沒有寫出自己的經歷、看法、收獲和感受;是不是照抄別人的。
(2)各組通過展示全班按要求評議。
在評議中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問題,隨機指導。
學生自由寫作。
全班展示。
評選最佳,進行表揚。
周記的格式。
周記。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五
通過說繞口令的練習繼續(xù)學說普通話;通過補充完整句理解因果關系的句子,知道因果關系句子間的聯(lián)系,掌握因果關系句子的特點,發(fā)展學生語言;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習慣和按要求積累詞語的能力;通過閱讀練習,使學生了解觀察日記的格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通過介紹動物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詞語卡片、課件。
三課時。
同學們,你們說過繞口令嗎?你會說哪個?說給大家聽一聽。
1、課件出示繞口令(一):
2、自由練讀,圈出難說的字。
3、課件閃爍難讀字:平、盆。
4、點擊分別出示音節(jié)進行分析:“平”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5、自由練讀。重點練習這兩個字。
6、指名讀、比賽讀,看誰讀得快,讀得清楚。
7、課件出示繞口令(二),方法同上,注意“拉”“那”“兩”“輛”的聲母和韻母的發(fā)音。
8、引導學生總結發(fā)現(xiàn):說繞口令有什么好處?(糾正普通話、區(qū)分易混聲母和韻母)。
9、激發(fā)學生收集和練習繞口令的積極性:請同學們課余時間去收集和練習說繞口令,準備繞口令比賽。
1、課件出示兩個句子:
因為,所以我今天沒到公園去玩。
因為,所以。
自由讀句子,思考:兩個句子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因為”和“所以”是什么關系?
2、思考橫線上缺少的是哪部分?
3、填寫缺少的部分。
4、指名讀填好的語句,評議對錯。
5、引導學生拓展練習:你還會說這樣的語句嗎?試一試。
1、出示古詩《蜂》。自由讀。
2、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讀準字音。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落實背誦。
1、課件出示題目中的成語,自由練讀。
2、觀察思考:詞語中都有什么共同的字?
3、圈出表示動物名字的字。
4、熟讀詞語。
5、課件出示缺少動物名字的詞語,指名填空讀詞。
6、拓展積累:你還知道那些帶有動物名字的詞語。
7、布置作業(yè):通過多種方法(問、查、摘等)積累這樣的詞語。
同學們,你喜歡觀察嗎?對于身邊的事物你感興趣嗎?你有記錄觀察到的事物的習慣嗎?讀一讀語文天地中的觀察日記吧!
1、自由讀,認識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查字典。
2、整體感知:日記中寫的是小作者觀察什么的事?
3、指名讀短文:繼續(xù)整體感受:你覺得寫日記的小朋友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4、引導思考:小作者都觀察到了什么?讀一讀、畫一畫。
[培養(yǎng)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讀邊畫的好習慣。]。
5、出示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讀中理解小螞蟻把比它大得多的米渣兒般回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和感悟按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經過進行寫作的順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你們一定喜歡動物吧?誰能說說,你最喜歡什么動物?
1、引導思考: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介紹呢?
2、指名說:你想介紹動物的什么?
3、自由練習介紹。
4、小組交流,互相傾聽并提問、解答。
1、談話導入:
剛才我們練習介紹了自己喜歡的動物,還學習了怎樣把動物介紹清楚。能不能把我們平時觀察到的動物寫出來呢?我們也來學習寫一篇觀察日記吧!
2、分析短文,思考:觀察日記是按照怎樣的格式寫的呢?
3、課件出示觀察與思考題:
仔細觀察你喜歡的動物什么樣的?它喜歡吃什么?玩什么?
想一想:你對小動物的哪些方面感興趣?你和小動物之間發(fā)生過哪些有趣的事?
小組互相交流、評議。
4、學生課堂練筆。
5、投影展示、評議格式和語言表達是否通順合理。
6、小組交流、評議、修改。
完成觀察日記。
觀察其他動物或植物,養(yǎng)成寫觀察日記的好習慣。
語文語文百花園二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能夠分類積累詞語。
2、運用已有的閱讀文章的方法,自己獨立閱讀理解現(xiàn)代詩。
3、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說一段話。
4、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樂、最精彩或最讓人感動的一件事寫清楚。
教學重點:
1、分類積累詞語。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說一段話。
教學難點:
1、把句子寫具體。
2、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錄像短片《小明學語文》。
二、出示詞語。
瞧看瞅掃視盯著。
講說商量告訴勸告。
落落大方竊竊私語源源不斷。
1、尋找規(guī)律:(1)從詞語的意思來歸類記憶。
(2)從詞語的結構來分類記。
2、奪紅旗:比一比,誰記得又快又準。
3、比一比,誰的詞語多?照樣子再說幾個。
三、語文大觀園。
我們下面要去語文大觀園玩一玩,可以三個一群,兩個一伙結成小組逛。大觀園里有許多新奇有趣的活動,積極參加,還能得到積分呢!讓我們看看哪個小組的積分最高!
1、(出示)一扇門。
誰能有快又準得背會門上這首古詩,大門就會開開。
2、(出示)一只小猴子。
一只小猴子擋住了去路,它帶來了一篇小詩歌,如果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它就讓你過去。
3、妙語堂(練習句、段、篇)。
介紹:妙語堂里妙語連珠,我們將在這里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還是進去看看吧!
你能說說你的寒假見聞嗎?
練習說。
指名說。
四、小結。
五、作業(yè):把你們今天說的寫在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