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六教案(模板20篇)

字號:

    良好的教案能夠指導教師的教學行為,使教學更加有針對性和系統(tǒng)性。編寫教案之前,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和準備。下面是一些精選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啟發(fā)。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一
    1.學習用表格的方式做單元小結.
    2.推薦好書《森林報》,培養(yǎng)學生課外書的興趣.
    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學習列表格.
    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一組說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長了不少知識,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這方面的收獲吧!
    這一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一些說明的方法,你能填寫一下這張表格嗎?(課文中涉及到的盡可能都填上.)。
    說明的方法。
    課文中的例子。
    舉例子。
    用數(shù)字。
    做比較。
    打比方。
    除了課文中的,在其他的習作或課外書中的例子你還能找到嗎?
    除了以上四種方法,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好方法了嗎?試著填一填.
    說明的方法。
    習作或課外書中的例子。
    舉例子。
    用數(shù)字。
    做比較。
    打比方。
    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結單元的學習內容,你還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紹一下.
    讀讀這首小詩,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查.
    這首小詩向我們展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和你的同桌說說.
    你還知道描寫四季的諺語和詩歌嗎?向大家推薦推薦.
    課外書屋。
    默讀課外書屋的介紹,明確閱讀要求.
    你喜歡《森林報》嗎?挑選你印象最深的章節(jié)介紹給同學聽.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二
    2.積累有關四大名著的歇后語。
    3.了解《西游記》。
    2課時。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討論。
    1.在本組學習過程中,你喜歡那一個人物,不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2.分小組就共同感興趣的人物交流分析:這個人物的外貌、性格、語言等等。
    4.全班交流。
    5.性格比較:廉頗與藺相如。
    6.作者是怎樣圍繞這樣的性格特點來寫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語言又是怎樣的?(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二)小結。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不同的人,他的經(jīng)歷不同,對書中任人物的理解也就不一樣,關鍵在于要讀出自己的理解,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5年下《回顧·拓展五》教學設計》。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瀆課文歇后語。
    2.與同桌互讀,爭取背誦。
    3.談談自己對歇后語的理解。
    4.情景造句練習。
    5.列舉自己知道的有關四大名著的歇后語。
    三、課外書屋。
    1.介紹《西游記》。
    2.交流自己對《西游記》的認識。
    3.教師介紹《西游記》在世界上,特別是在東亞、東南亞的影響。
    4.談談自己在看《西游記》過程中的趣事。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三
    1.增強口語表達的能力。
    2.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習慣,能抓住場景特點進行描寫。
    3.積累語言,增強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按一定順序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
    4課時。
    收集革命影視作品。
    一、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暑假看過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嗎?
    二、讀課題,明要要求。
    1.自讀課題,弄明白說話的主題是什么。(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
    2.圍繞這個中心,要說清楚哪幾個要點呢?
    (1)作品的名稱。主要講的是誰,講的是什么事?
    (2)有那些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
    (3)還可以講自己的感受。
    3.除了書上提到的這幾個方面,你覺得還有必要說清楚什么。(自由補充)。
    三、分小組討論。
    1.提出要求:
    圍繞中心話題進行討論。
    分工合作,團結協(xié)作。
    學會傾聽。
    2.作好記錄,形成表格式的讀書筆記。
    影視作品名稱作品年代作品的主要人物作品的主要內容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自己的真切感受。
    3.自由組合。并選出組長。
    4.進行作品介紹。
    5.各小組進行補充。
    6.評一評:取長補短,統(tǒng)一意見,評出故事大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在本單元學習中,我們學習了一些習作的方法。今天,我們從習作提供的幾個角度,選擇一個進行練習。
    二、讀題:明要求。
    1.自讀習作要求的介紹,弄清寫作的`內容和要求。
    2.梳理:內容:(1)選取一處場景,按一定順序把場景寫具體、寫清楚。
    (2)從最近讀過的文章或看過的影視作品中。選擇一個寫梗概。
    要求:順序清楚,內容具體,語句通順。
    三、指導選材。
    1.典型性:寫一處場景,選擇印象最深刻的、自己觀察得最仔細的。
    寫故事梗概,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自己感受最深刻的。
    2.新穎: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自己體會最真切的。
    四、指導寫法。
    1.寫場景:要有一定的順序、采用點面結合的方法。
    寫梗概:把書、文章或影視作品的主要內容用簡練的語言寫下來。
    2.怎樣寫具體:觀察要細致;采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語言優(yōu)美。
    一、交流平臺。
    1.讀了本組的幾篇文章,你心中的毛主席是什么樣子?
    2.對場景描寫和人物描寫,你學會了那些方法?
    3.這學期你在語文學習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4.自由組合,分小組進行討論,并交流新德。
    5.進行交流評價。
    6.各小組進行補充。
    1.自由讀詞。
    2.了解詞牌名、寫作背景。
    3.熟讀詞句,說說自己讀懂了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
    4.教師點評釋譯。
    5.比一比,看誰讀得有感情,看誰背得快。
    6.你還讀過毛主席的那些詩詞,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閱讀成語故事,想想講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朗讀比賽。
    3.分組講成語故事。
    4.講講你課外收集的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四
    1。學習讀后感的寫作方法,寫一篇讀后感。
    2。通過習作和口語交際,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3。進一步提高學生搜集和運用資料的能力。
    整理本組學習過程中收集的資料,閱讀一兩篇課外讀物。
    第一、二課時習作。
    請同學們默讀習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
    出示要求:讀懂文章內容;寫出讀后感受;引用相關資料。
    小組交流,總結讀后感應怎樣寫。(使學生體會到,寫讀后感要先寫所讀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后重點寫自己對文章中一兩方面內容的感受,還可以結合其他相關資料進行思想表達。)。
    請同學們就本單元所讀的課文或課外讀的文章寫一篇讀后感。
    讀一讀自己寫的習作,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地方標出來。
    在小組內互讀,小組推出兩篇習作在全班展示。
    全班評議,提出修改意見。
    結合評議,自己修改作文。
    第三課時交流平臺口語交際。
    請同學們先看一段錄像,從錄像中你知道了什么?(激發(fā)學生的演講熱情。)。
    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演講比賽,你們能說說演講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嗎?
    是的,演講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圍繞一個主題。
    抓準幾個方面。
    列舉有力事例。
    組織通順語言。
    表達有聲有色。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以“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為主題,展開一場演講比賽好嗎?
    自主準備。
    請同學們根據(jù)課前收集的資料,想一想你對近代中國所受的屈辱有了哪些了解?
    你認為要振興中華應從哪做起?列一個簡單提綱。自己先試著說一說。
    組內交流。
    在小組內交流、試講,并提出改善意見。小組推選一個代表參加班組比賽。
    演講比賽。
    全班評選演講優(yōu)勝隊。
    第四課時詞語盤點日積月累展示臺。
    詞語盤點。
    學生自讀。
    出示投影,看拼音寫詞語。
    同桌互查。
    自選三個成語造句,寫在練習本上。
    小組內互讀詞語,注意把字音讀準確。
    請同學們說一說每個詞語所表達的意思,并選幾個說句子。
    展示臺。
    辦一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中隊報刊,將同學們寫的讀后感、演講稿、收集的歷史資料(文稿、圖片)展示出來。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五
    1.將本組課文與以前學習過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從內容和寫法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會在閱讀中總結和反思,不時提高閱讀能力。
    2.積累古詩。
    3.通過閱讀相關的動物書籍,繼續(xù)了解動物故事,培養(yǎng)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做好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延伸。
    :準備豐自愷的《白鵝》、老舍的《貓》、布封的《松鼠》進行閱讀。
    1.我們以前學習過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例如豐自愷的《白鵝》、布封的《松鼠》、老舍的《貓》,同學們還記得課文的內容嗎?(同學簡單交流)。
    2.現(xiàn)在我們再次閱讀這些文章,感受一下課文的內容和寫法。
    (同學再次自主閱讀《白鵝》《貓》《松鼠》)。
    3.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也是描寫動物的文章,現(xiàn)在同學們再次快速瀏覽一下,回顧課文的內容和寫法。
    (同學瀏覽本組課文)。
    4.本組課文和以前學習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小組選擇其中的兩篇進行合作學習,找出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完成下表:
    課題內容相同點內容不同點寫法相同點寫法不同點。
    (2)小組長將學習的結果進行總結,準備在全班匯報。
    5.班內交流匯報。
    (1)名小組長將合作學習的結果匯報給全班同學。
    (2)一名小組長匯報完畢,其他同學互相補充,發(fā)表看法。
    (教師適時點撥引導。)。
    6.教師總結。
    我們閱讀課文,要善于比較,在比較中總結,在比較中反思,這樣才干不時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六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3.積累成語,能理解并正確運用成語。
    4.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1課時。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本單元課文內容及課外學習的感受。
    1.學生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聯(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三)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成語大意。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成語意思,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朗讀。
    4.交流成語意思。
    5.練習背誦。
    6.交流課外收集成語。
    7.齊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默記心頭。
    三、成語故事。
    1.談話導入。
    2.交流從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
    3.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自學成語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讀后感受。
    5.教師,并推薦課外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七
    本次“交流平臺”評說“名著中的人物”,本組課文中的人物個個生動鮮明、栩栩如生,讓學生回顧、總結所感所悟;“日積月累”安排了六個與古代名著有關的歇后語,激發(fā)學生收集歇后語,了解這些歇后語背后的故事。
    1、通過閱讀本組課文后,能與同學就文中的人物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發(fā)表自己不同的見解,學會在閱讀后進行總結、反思。
    2、通過對人物的評價、探討,深入感受名著的魅力,激發(fā)閱讀名著的`興趣。
    3、學習教材中八條歇后語,并能正確地運用這些歇后語。
    4、了解《西游記》。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感受古典文學的魅力,激發(fā)閱讀整本書的興趣。
    1、評價人物時語言的形象生動是交流中的難點。
    2、積累并運用歇后語。
    1、制作幻燈片。
    2、引導學生閱讀本組課文的原著及我國的其他古典名著。
    3、收集關于三國的歇后語。
    第一次闖關活動——交流平臺,評說人物(課件展示相關提示)。
    (一)自主討論。
    1、分小組就共同感興趣的人物交流分析:這個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動作、性格、語言等等。
    (二)全班交流。
    1、自主交流。
    2、從課文中選取兩三個人物加以比較,說說各自的性格特點。
    3、學生交流的同時教師隨機引導:作者是怎樣圍繞這樣的性格特點來寫的呢?用了哪些事例、人物的語言又是怎樣的?(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三)小結。
    (四)擴展閱讀,鼓勵記錄。
    時政世態(tài)、天文地理??
    2、挑戰(zhàn):對接歇后語。
    現(xiàn)在老師說出上半句時,請大家對出下半句。(課件出示)。
    3、合作:學習歇后語。
    (1)出示文中的歇后語。
    (2)自由朗讀,要求讀得準確流利。
    (3)自讀自悟,知道這些都是關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語。
    (4)練習:背誦歇后語。
    (5)鼓勵:運用歇后語。
    4、課外擴展,鼓勵搜集。
    (1)有關于古代名著的歇后語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可以說出上半句,讓大家猜一猜下半句。
    (2)請同學們課下繼續(xù)搜集有關于古典名著的歇后語,并試著明白這個歇后語的出處。
    1、教師小結過渡:《西游記》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體現(xiàn)中華民族豐富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古代神話小說,相信每一位同學都認識書中的唐僧師徒四人。可老師覺得只有品讀原文,感受原汁原味的《西游記》,才能真正讀懂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所以老師希望你們課外能夠找來《西游記》原著讀一讀,相信書中神奇的故事一定會讓你著迷,那撲朔迷離的神話世界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2、布置課外閱讀:閱讀《西游記》原著。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八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3.積累成語,能理解并正確運用成語。
    4.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1課時。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本單元課文內容及課外學習的感受。
    1.學生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聯(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
    (三)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成語大意。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成語意思,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朗讀。
    4.交流成語意思。
    5.練習背誦。
    6.交流課外收集成語。
    7.齊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默記心頭。
    三、成語故事。
    1.談話導入。
    2.交流從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
    3.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自學成語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讀后感受。
    5.教師,并推薦課外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九
    1、交流對讀書樂趣的體會和學到的讀書方法,達到愛書、愛讀書的目的。
    2、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談談對句子的理解,交流并積累關于讀書的名言,共同欣賞,使所有人得到鼓勵。
    3、通過閱讀記錄卡或讀書筆記的展示增進學生讀書的興趣,感受閱讀的快樂。
    1、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方法,讀書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讀書要精神專一,口隨心誦,才能有所得。
    2、在學生的口語表達中隨機訓練和規(guī)范,循序漸進地提高其口語表達水平。
    1、對本單元課文進行系統(tǒng)的小節(jié)。
    2、收集讀書、愛書的名言警句。
    3、整理自己的綜合性學習成果,以便展示。
    一、交流平臺。
    1、溫故而知新:
    學完第一單元后,我們應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小結,看看有那些收獲和體會。如:喜歡本組的那篇課文?積累了那些好詞佳句?習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有沒有提高?圍繞本專題,在課外又閱讀了那些文章或書籍?通過本次綜合性學習,你對讀書帶來的樂趣是否有了更深的體會?你是否學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我們可以圍繞某一方面的收獲展開討論,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體會。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每組推選出一名代表在全班發(fā)言。
    4、教師小結:
    書是人類的另一世界。我們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它給人以知識,給人以思想,給人以情感。
    二、日積月累。
    1、激情導入:
    我們國家是個愛書的國家,崇尚樂學好讀,古代許多賢人學士寫下了這方面的警句,激勵我們做個熱愛讀書的人。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句子。學生自由讀準名言并試著說說自己對這些名言的理解。
    3、賞試背誦名言。
    4、搜集整理,出示課外有關讀書的.名言,拓展積累。請同學們讀一讀,說一說,背一背。
    5、小結: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象沒有陽光。那些書會像營養(yǎng)品一樣滋潤我們的心靈,像朋友一樣陪伴我們的人生,像窗戶一樣打開我們的世界,給我們力量、勇氣和智慧。
    三、展示臺。
    1、組成讀書興趣小組,匯報開展了哪些讀書活動。
    2、圖書管理:
    談管理班級圖書角的具體辦法。
    3、送人玫瑰:
    寫一個讀書推薦卡,把自己喜歡的書推薦給同學,共享知識。
    4、展示讀書記錄卡:
    平時閱讀自己喜歡的書時,要作摘抄或填寫閱讀記錄卡,交流展示。讀一讀自己摘抄的記錄卡,談談摘抄它的理由。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
    1.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交流課內和課外令人感動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啟示。初步學習理性地分析總結自己的學習,并進行改進。
    2.引導學生朗讀、積累關于永不放棄的相關成語。
    3.展示、交流本單元課文學習的收獲,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
    結合本單元內容,交流學習活動,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啟示。初步學習理性地分析總結自己的學習,并進行改進。
    交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匯報自己這一階段來的學習收獲。
    準備一些以前學過的課文和課外作品,以供交流。
    1.在學習小組里,從課文學習、語言積累、寫字、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幾個方面,結合課內學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提高。
    形式a:小組內,從上述幾方面按順序逐一交流,學生之間互相補充。
    形式b:每個小組,按上述幾方面進行分配交流,小組匯報,各小組之間互相補充。
    2.就本組課文學習,交流表達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
    (1)在這一個單元的學習中,你在課外閱讀了哪些文章、書籍?你知道有哪些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說給你的同桌聽聽。
    (2)誰愿把你感受最深的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
    (3)你是如何獲得這樣的收獲的?把你的方法講給大家聽,讓別人也學到好方法,行嗎?
    3.教師引導全班交流,共同回顧。
    注意:教師可以請學生在小組內提出自己覺得欠缺的地方,請大家?guī)椭?BR>    1.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然后談談各自對這些成語的理解。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給成語分類,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正確使用這些成語。
    2.建議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選擇一個成語,運用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
    3.請學生在摘抄本上,分類摘記一些自己喜歡的成語。
    1.組織學生讀課外閱讀中令人感動的文章,領會文章的表達方法,并說說自己的收獲與體會。
    2.教師根據(jù)口語交際和習作中的了解,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多分析歸納習作中的表達方法。
    1.閱讀成語故事,想想講了什么,成語的寓意何處?
    2.交流:
    (1)故事講了什么,“程門立雪”的寓意是什么?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3.分組講講你課外收集到的成語故事。然后把評出的故事大王推薦給全班同學。
    4.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語故事。
    5.總結:
    俗話說,積少成多,積沙成塔。徜徉在成語故事里,品讀著精妙的語言文字,感受著耐人尋味的寓意,讓我們受益匪淺。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一
    (1)回顧本組課文,找出其中的重點語句進行交流,以及從中受到教育。
    (2)回顧其他方面的學習收獲。
    (3)讀背名言、諺語,引導學生做一個堅強、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4)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1)通過摘抄、讀背、交流幾個步驟交流學習所得。
    (2)通過自讀自悟,體會這些名言中蘊含的哲理。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從成語故事中得到的體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做一個熱愛生活的有心人。
    1.讀背名言、諺語。
    2.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課時劃分:2課時。
    在生活中有時一件小事、一幅漫畫、一次活動、一張照片、甚至一句話都會使人獲得啟示。本組課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篇課文都通過一些重點語句,表達了作者的感受,講出了作者受到的啟發(fā)。這些句子給我們的生活又帶來了哪些啟示呢?讓我們共同走進。(板書課題:回顧.拓展)。
    1.閱讀交流平臺,談談要求。
    2.和同學交流從課文、課外書中找到的類似語句。
    1.選擇一篇印象深或最感興趣的課文,說說主要內容以及所得到的啟示。
    2.按所選課不同,分小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課的重點詞句,交流重點詞句給自己的啟示。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再次談體會。
    摘抄重點句段,并寫寫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一、直接導入。
    1.學生初讀這些名言警句,注意讀準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讀,及時正音,再自由讀。
    (2)了解這些名言警句的含義。
    (3)小組比賽讀,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練讀。
    學生熟練的朗讀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好。
    3.背誦。
    1.初讀成語,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學生讀成語故事,及時糾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業(yè)。
    背誦名言警句;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家長聽。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二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受(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精神)。
    2.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3.積累成語,能理解并正確運用成語。
    4.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延伸,交流讀書樂趣和學到的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一)交流本單元課文內容及課外學習的.感受。
    1.學生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二)聯(lián)系實際,談談如何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科學精神。
    (三)交流小學六年來的學習收獲。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成語大意。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成語意思,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朗讀。
    4.交流成語意思。
    5.練習背誦。
    6.交流課外收集成語。
    7.齊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默記心頭。
    1.談話導入。
    2.交流從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
    3.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自學成語故事《舍本求末》。
    4.交流讀后感受。
    5.教師小結,并推薦課外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三
    1.將本組課文與以前學習過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從內容和寫法上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內容和寫法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會在閱讀中和反思,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2.積累古詩。
    3.通過閱讀相關的動物書籍,繼續(xù)了解動物故事,培養(yǎng)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做好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延伸。課前準備:準備豐自愷的《白鵝》、老舍的《貓》、布封的《松鼠》進行閱讀。
    1.我們以前學習過許多描寫動物的課文,例如豐自愷的《白鵝》、布封的《松鼠》、老舍的《貓》,同學們還記得課文的內容嗎?(學生簡單交流)。
    2.現(xiàn)在我們再次閱讀這些文章,感受一下課文的內容和寫法。(學生再次自主閱讀《白鵝》《貓》《松鼠》)。
    3.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也是描寫動物的文章,現(xiàn)在同學們再次快速瀏覽一下,回顧課文的內容和寫法。(學生瀏覽本組課文)。
    4.本組課文和以前學習的描寫動物的課文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班內交流匯報。
    6.教師。
    我們閱讀課文,要善于比較,在比較中,在比較中反思,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引入:以前我們積累了一些古詩,今天咱們一起再積累一首古詩,它叫《馬詩》,我們要比一比,看誰背誦得最快。
    1.老師讀《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的精彩片段。
    2.學生交流聽后感受。
    3.如果有學生已經(jīng)看過,可以介紹自己閱讀的內容和感受,
    4.教師向學生簡要介紹《我的野生動物朋友》一書,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
    6.交流閱讀體會。
    7.老師向學生推薦動物文學書目。
    8.要求學生課外到圖書館和書店尋找這些書籍,利用課外時間閱讀。準備讀書交流會。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四
    1.交流描寫課文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以及這些語句的好處,發(fā)現(xiàn)描寫人物的方法。
    2.熟讀并背誦名言,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3.讀懂漫畫內容,了解漫畫集《父與子》。
    1.準備自己的習作本或讀過的課外書。
    2.了解日積月累中全詩的內容。
    3.準備漫畫集《父與子》。
    1.談話導入。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有不少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
    2.讀悟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臺中的例句,各自讀一讀,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3.遷移練習。各自找一找本冊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4.拓展練習。在自己的習作或讀過的課外書中,找一找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1.各自讀一讀,想一想這些詩句的意思。
    2.小組內互相說說這些詩句的意思。
    3.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背詩句??梢阅x、默背,可以是大聲讀背,可以是同桌互讀互背等。
    4.展示。運用各種方式檢查積累。如齊背、開火車背、指名背等。
    5.拓展。你還能背誦哪些富有哲理的詩句。
    1.看漫畫,說說漫畫的內容。
    2.說漫畫,體會父子的形象。重點討論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3.拓展漫畫。向大家介紹你從漫畫集《夫與子》讀懂的其它漫畫,一邊說,一邊向大家展示漫畫內容。
    或者向大家介紹其它你感興趣的漫畫內容。
    4.課后延伸。利用課后的時間閱讀有關自己感興趣的漫畫。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五
    1、完成日積月累。
    2、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歸納寫作方法。
    3、完成練習。
    完成日積月累、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歸納寫作方法。
    回顧本單元學習內容,歸納寫作方法。
    朗讀、閱讀、總結歸納。
    課件ppt。
    2課時。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師談話導入:
    1、成語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瑰寶,是在近千年的文化積淀過程中形成的。它猶如我國燦爛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內涵豐富,意義深遠,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便于記憶和傳播;其中一些成語的背后還有生動的故事和傳說,用起來極為生動、形象。可以說,他們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成語大展臺。
    二、成語大闖關。
    (一)第一關:我會讀。
    1、學生自讀成語后。
    2、指名讀成語,說說這些成語和什么有密切的聯(lián)系。
    (二)第二關:我會猜。
    1、師出示圖畫。
    2、生根據(jù)圖畫說成語,并說說是根據(jù)什么來猜的.。(形象地理解成語意思)。
    (三)第三關:我會說。
    請生說說有關的成語故事或前面沒有說過的成語的意思,還可以用成語說話。(根據(jù)故事內容了解成語意思,加深理解,并活學活用。)。
    (四)第四關:我會用。
    請生選用恰當?shù)某烧Z填空。
    1、小作者真是(),寫出的文章構思(),內容()。
    2、音樂會上,既有()的流行音樂,也有()的世界名曲,一曲終了,(),令人回味無窮。
    3、這些冰雕藝術品太美了,真是()、()。
    (五)第五關:我拓展。
    請生說說同類的成語。
    (六)學《響遏行云》這個成語故事。
    1、學生自己讀成語故事,并讀懂內容。
    2、說說這個成語的意思。(響是指聲響;遏是指阻止,使停止;行云是指流動的云彩。想遏行云指聲音高亢阻攔了天上的流云,多用形容聲音響亮。)。
    3、再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交流讀后和受到的啟發(fā),并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4、拓展練習:你還知道哪些成語故事。
    (引導學生把閱讀成語故事的興趣延伸到課外,鼓勵學生多讀書,多積累。)。
    (七)師總結。
    (八)作業(yè)。
    1、背背日積月累中的成語并繼續(xù)搜集同類成語。
    2、繼續(xù)搜集成語典故。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回顧本組課文,找出其中的重點語句進行交流,以及從中受到教育。
    (2)回顧其他方面的學習收獲。
    (3)讀背名言、諺語,引導學生做一個堅強、努力的生活有心人。
    (4)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摘抄、讀背、交流幾個步驟交流學習所得。
    (2)通過自讀自悟,體會這些名言中蘊含的哲理。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從成語故事中得到的體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做一個熱愛生活的有心人。
    學習重難點:
    1.讀背名言、諺語。
    2.閱讀成語故事,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現(xiàn)在引用的轉換意。
    課時劃分: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在生活中有時一件小事、一幅漫畫、一次活動、一張照片、甚至一句話都會使人獲得啟示。本組課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篇課文都通過一些重點語句,表達了作者的感受,講出了作者受到的啟發(fā)。這些句子給我們的生活又帶來了哪些啟示呢?讓我們共同走進。(板書課題:回顧.拓展)。
    二、明確交流要求。
    1.閱讀交流平臺,談談要求。
    2.和同學交流從課文、課外書中找到的類似語句。
    三、回顧課文,選擇供交流的課文,分組交流。
    1.選擇一篇印象深或最感興趣的課文,說說主要內容以及所得到的啟示。
    2.按所選課不同,分小組交流。
    3.各自摘抄各課的重點詞句,交流重點詞句給自己的啟示。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再次談體會。
    四、布置作業(yè):
    摘抄重點句段,并寫寫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第二課時。
    一、直接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學生初讀這些名言警句,注意讀準字音,理解意思。
    (1)指名讀,及時正音,再自由讀。
    (2)了解這些名言警句的含義。
    (3)小組比賽讀,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練讀。
    學生熟練的朗讀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好。
    3.背誦。
    三、學習成語故事。
    1.初讀成語,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學生讀成語故事,及時糾正字音。
    3.了解寓意。
    4.作業(yè)。
    背誦名言警句;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家長聽。
    四、小結。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七
    1.引導學生讀外國文學作品,二是通過交流學習一些讀外國文學作品的方法。
    2.積累文學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從中悟到閱讀文學作品要善于積累的讀書方法。
    3.了解幾個外國作家的故事,體會他們語言的幽默和巧妙。
    2課時。
    第一課時(交流平臺)。
    二、從四個方面交流:
    1.交流外國名著及名著中的人物,可以說說讀了什么名著,簡介名著內容,交流讀后感受,可以介紹名著中印象深刻的人物。
    這個部分是重點。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交流,一方面給他一個展示的平臺,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好書推介。
    2.交流讀中國名著和外國名著不同的感受。
    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注意外國名著的語言特點,對不同國家語言特點有所了解。
    3.交流閱讀外國名著和長篇的方法、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困難的方法。
    比如書中提到的宗教信仰、名字姓氏、風俗習慣,要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的文化,不同時代人的思想,而不要排斥或迷信。
    4.交流怎樣做讀書筆記。
    長篇名著可以摘錄充滿哲理和智慧的話語、摘錄優(yōu)美的片段,寫梗概等方法做讀書筆記。
    第二課時。
    一、自讀文學大師智慧的話語。邊讀邊試著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說說打動自己的句子,并試著說說自己的感悟。
    三、背誦句子。
    四、交流自己閱讀外國作品積累的值得記憶的句子。
    五、簡要介紹幾部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的內容,鼓勵學生閱讀這些作品。
    飛鳥集:《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詩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麗的小詩。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為一,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玉米人:伊龍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蒼蒼。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著幾十戶拉迪諾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種人)。他們計劃放火燒山,種植玉米,出售玉米。這完全違反了印第安人的傳統(tǒng)觀念。當?shù)赜〉诎踩苏J為,人是玉米做的,賣玉米就是出賣自己的子孫。圍繞著種玉米發(fā)生了一個離奇的故事。
    老人與海:故事講到一個精神沮喪的老漁人,在他對職業(yè)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險遠航至墨西哥灣流并在那里釣住了一條該水域中從未見過的最大的馬林魚。故事接著說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奮力叉住這條大魚而耗盡了力氣之后,被迫投入一場和一群海盜似的鯊魚的絕望的搏斗之中,結果是那些鯊魚只給他留下了獵獲物的一具骨架。
    趣味語文。
    一、讀幾則小故事,想想趣在哪里?
    二、分別就三則小故事交流。
    1.《巧問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問號和感嘆號變成語言嗎?
    2.《一個逗號》說明了什么?(作家創(chuàng)作的嚴肅和認真)。
    3.《文豪和蚊子》馬克·吐溫的話巧妙在哪?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八
    1、交流描寫課文中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以及這些語句的好處,發(fā)現(xiàn)描寫人物的方法。
    2、熟讀并背誦名言,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1、準備自己的習作本或讀過的課外書。
    2、了解日積月累中全詩的意思。
    3、閱讀漫畫集《父與子》。
    1、出示詞語盤點中讀讀寫寫的詞語。
    與學生做一個詞語記憶的游戲。每次出示時,將其中的詞語減少。每個大組派代表上來寫出缺失的詞語。看哪一組寫得多。
    2、齊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請一個學生上臺根據(jù)詞語的意思做動作,讓臺下的同學猜一猜他表演的是哪一個詞語。
    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有不少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語句。讓我們來看一看。
    1、出示交流平臺中的.例句,聯(lián)系這些句子所在的課文語段各自讀一讀,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2、各自找一找本冊課文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句子,可以包括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全班交流。
    3、你在讀過的課外書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樣的語句呢?你在自己的習作有沒有這樣寫過呢?找一找課外書或者自己習作中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語句,和同桌交流交流。
    出示日積月累里面的句子,請同學們各自讀一讀,想一想這些詩句的意思。
    小組內互相說說這些詩句的意思。
    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背詩句。可以默讀、默背,可以是大聲讀背,可以是同桌互讀互背等。
    你還讀過哪些富有哲理的詩句。
    把這些句子摘錄在積累本上。
    1、現(xiàn)在我們來輕松一下,看一幅漫畫布,大家能不能說說這幅漫畫講了什么?指明學生說漫畫,體會父子的形象。重點討論父子的外貌、性格等。
    2、你讀過漫畫集《父與子》嗎?你還從中讀到了哪些內容?從這部漫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或者向大家介紹其他你感興趣的漫畫內容。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十九
    教學目標:
    1、學習用表格的方式做單元小結。
    2、推薦好書《森林報》,培養(yǎng)學生課外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用表格式總結基本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在課外閱讀中感悟基本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1、收集描寫四季的諺語和詩歌。
    2、閱讀《森林報》等科普名著,并把自己喜愛的科普讀物帶來與同學共享。
    第一課時(交流平臺、日積月累)。
    一、提出學習目標。
    1、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一組說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長了不少知識,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這方面的收獲吧!
    2、提出學習目標。
    (1)根據(jù)這一單元學習的一些說明的方法,填寫表格。
    (2)讀讀日積月累中的《四時之風》這首小詩,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多讀幾遍。
    (3)感悟四時之風各有什么特點?
    (4)課外資料搜集展示。
    (5)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完成表格,交流。
    2、全班交流展示。
    (1)、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課文中的例子、課外書中的例子。
    (2)朗讀《四時之風》這首小詩。
    (3)對詩的理解。四時之風的特點。
    (4)描寫四季的諺語和詩歌。
    三、教師總結。
    1、教師總結。
    2、練習朗讀,并熟讀成誦《四時之風》。
    第二課時(課外書屋)。
    一、提出目標。
    1、談話導課,激發(fā)興趣。
    2、提出目標。
    (1)默讀“課外書屋”的介紹。
    (2)在《森林報》中,挑選你印象最深的章節(jié)介紹給同學聽。說說作者是怎樣把它寫得形象生動的。
    (3)、你還閱讀了哪些科普文章?談談你的讀書收獲。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1)介紹《森林報》中印象最深的章節(jié)。
    (2)談談讀書收獲。
    1、閱讀著名的科普名著:(1)高士其的《細菌世界歷險記》,李四光的《穿過地平線》,賈蘭坡的《爺爺?shù)臓敔攺哪睦飦怼罚ú紶柕摹独ハx記》,房龍的《地球的故事》,伊林的《十萬個為什么》。
    2、建立一個科普讀物圖書角,舉辦課外閱讀活動。
    回顧拓展六教案篇二十
    學習目標:
    1.學習用表格的方式做單元小結。
    2.推薦好書《森林報》,培養(yǎng)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學習列表格;把自己喜愛的科普讀物帶來與同學共享。
    教學重點:
    用表格式總結基本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在課外閱讀中感悟基本的說明方法。
    課時劃分: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一組說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長了不少知識,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這方面的收獲吧!
    二、閱讀交流要求。
    1.交流自己通過閱讀說明性文章增長的見識。
    2.用單元小結列表的方式,總結說明文基本的說明方法,并進行交流。
    三、回憶課內外閱讀過的說明文。
    四、匯報、填表。
    說明的方法?課文中的例子習作或課外書中的例子。
    舉例子。
    列數(shù)字。
    作比較。
    打比方。
    ……。
    五、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讓你學會了寫什么?
    六、作業(yè)。
    課外閱讀一些有關說明文的文章,繼續(xù)體會說明方法。
    第二課時。
    一、學習日積月累《四時之風》。
    1.通過讀日積月累有關句子解決生字詞,方法:
    (1)讀課文,解決生字、詞,不理解的詞查查字典。
    (2)講解這首詩的格式特點。
    四句為一節(jié),全詩共四節(jié),中間空開為一節(jié)的標志。
    (3)生自由讀詩,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4)指名讀,正音。
    (5)全班齊讀。
    2.理解詩意。
    (1)小組討論。
    (2)匯報。
    3.指導感情朗讀。
    4.指導背誦。
    二、推薦科普名著。
    1.師簡談《森林報》。
    2.師推薦其他科普讀物。
    3.課堂分小組閱讀科普讀物。
    三、布置作業(yè)。
    1.背誦、默寫《四時之風》。
    2.閱讀科普名著。
    七、小結。
    你還知道描寫四季的諺語和詩歌嗎?向大家推薦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