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范文(14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教材的內(nèi)容與要求以及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要注重教案的創(chuàng)新性,引入一些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歡迎大家交流分享各自編寫的精彩教案,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一
    活動目標:
    1、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門牌號與樓層、房間位置之間的對應關系。
    2、能大膽參與操作,運用生活中的序數(shù)經(jīng)驗為動物樓房設計門牌號碼。
    3、在活動中體驗幫助小動物搬家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課件《小動物搬新家》,背景音樂。
    2、三種顏色的火車票、大頭筆、背景音樂、站隊示范圖、地版顏色標簽動物樓房和門牌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課件,小動物邀請我們坐火車去它們家玩,請小朋友帶上火車票上火車。請幼兒根據(jù)火車票找到自己相應的位置,并報數(shù)說一說自己是第幾個,老師提問個別幼兒:請幼兒準確說出自己家樓層與房號?并與其他幼兒分享。
    二、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樓房的層與間之間的關系。
    出示課件觀察樓房,說一說一共有幾層?每層是什么顏色?每層有幾間?
    三、嘗試給小動物設計門牌號碼,請幼兒分組將自己設計的門牌號碼展示在板上,教師鼓勵幼兒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老師巡回指導,并小結。
    四、開展游戲《誰不見了》,請幼兒閉上眼睛玩捉迷藏游戲,觀察哪一層哪一間的小動物不見了?鞏固幼兒認識空間位置關系。
    五、二次設疑以及提高操作難度,引發(fā)新經(jīng)驗。
    老師引導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搬新家,將新的動物和門牌號放入對應的房間位置。小動物們感謝小朋友幫他們住進了新家,并希望小朋友經(jīng)常來森林公寓做客。
    六、遷移生活,拓展經(jīng)驗。
    出示冬季運動會方陣圖,請幼兒參考進行排隊。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們的態(tài)度積極,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發(fā)揮。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二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
    2、發(fā)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1、課件
    2、自制大鐘面。
    3、為每個幼兒準備教具時鐘一個。
    4、大灰狼頭與懶洋洋頭飾。
    一、導入
    2、七點,你是怎么知道的?一起學習電子表上的時間。
    3、除了這個電子表,你還可以怎么知道是幾點起床的?(鐘表)
    2、比比看,這兩根針有什么地方不一樣?這根長長的針叫什么?(分針)這根短短的叫什么?(時針)
    3、鐘面上還有些什么?數(shù)字寶寶是怎樣排隊的?
    4、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
    5、請小朋友仔細看,當時針從12轉到1的時候,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了12上) 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動規(guī)律。
    三、認識整點鐘
    1、今天小貓、小鴨和小兔要考考我們小朋友,請你們看看它們分別表示幾點鐘?
    提問:這三只鐘面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分針都指在12上)什么地方不一樣?
    2、當分針指在12上的時候就是整點鐘,這時候時針指在幾上就是幾點整。那么,這是幾點整?......5點整時針指在哪個數(shù)字上?分針指在哪個數(shù)字上?8點整呢?(幼兒討論操作)
    3、做練習
    4、小狗的一天
    5、做練習
    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我們小朋友真棒!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老狼老狼幾點鐘"的游戲。小朋友們扮演小羊撥鐘,你們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老狼說幾點,你們就撥幾點,撥好就定住,老狼看小羊撥對了就不吃他,如果誰撥錯了,就要被老狼吃掉。
    四、鞏固練習
    動畫做題,提高幼兒的注意力五、課堂小結時針不停地轉動,時間也悄悄溜走了,小朋友要珍惜時間,不能像小豬那樣浪費時間玩耍。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三
    1.認識1角、5角、1元的硬幣,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2.掌握購物時不同的付錢方式,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感受購物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1)活動前幼兒對人民幣有初步認識,有“超市購物”的經(jīng)驗。
    (2)幼兒認識漢字“角”。
    2.物質準備:
    (1)布置“超市”,貨架上擺有各種實物,并標明價錢。
    (2)裝有10個1角、2個5角、1個1元硬幣的盒,幼兒人手一份。
    (3)付錢方法展示板四塊。
    (4)直觀演示1角、5角、1元硬幣之間換算關系的課件。
    (5)幼兒人手一張存錢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認識硬幣。
    (1)讓幼兒感知、發(fā)現(xiàn)硬幣的特征。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請你們輕輕地打開盒子,看看里面裝著什么。”(幼兒打開盒子。)。
    師:“哇,好多硬幣!小朋友們看看,都有多少錢的硬幣?”(1角,5角,1元。)。
    “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盒子蓋起來,老師要考考你們?!?BR>    (2)出示1角課件。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多少錢的硬幣?”(1角。)。
    “你怎么知道它是1角錢?”引導幼兒觀察硬幣上的標志。
    教師小結:對了,它的上面寫著“1角”,它就是1角錢。
    以同樣方式分別出示5角、1元課件,讓幼兒認識。
    師小結:5角的硬幣是金色的,上面寫著5角;硬幣中的是1元的硬幣,它的上面寫著1元。
    游戲:取硬幣。
    師:“我們一起玩一個取硬幣的游戲:老師說出多少錢的硬幣,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這個硬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BR>    老師發(fā)布命令:“請舉起1角(5角、1元)的硬幣?!庇變喝∠鄳挠矌?。
    師:“小朋友們真棒!今天我們有這么多錢,想不想去超市購物?”(想。)。
    “去超市購物時,小朋友要先看看貨架上都有哪些商品,價格是多少,然后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到收銀臺付錢?!薄袄蠋熛日埿∨笥涯弥X盒到1號貨架購物。”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讓幼兒對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整理。幼兒在活動前對硬幣有了粗淺認識?;顒舆^程中,教師借助實物,通過游戲,從1角、5角、l元三種硬幣最明顯的特征入手,引導幼兒準確認識l角、5角、1元硬幣,體現(xiàn)了活動的趣味性。
    2.幼兒第一次購物,探索1角、5角、1元毛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幼兒帶著錢盒,到超市1號貨架選商品(師設計的每一件商品均為5角錢或1元錢),并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集中梳理經(jīng)驗,知道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提問:“誰愿意來說說你買的是什么?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5角錢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角來付錢;用5個1角付錢。
    師小結:“這些小朋友買的都是5角錢的東西。有的小朋友用1個5角付錢,有的用5個1角付錢?!?BR>    出示課件梳理:“5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是5角錢,1個5角的硬幣也是5角錢。
    提問:“誰買的是1元的東西?你是怎么付錢的?”
    幼兒分別說出1元錢的多種付錢方式:“我買了一個1元的××,用一個1元的硬幣付錢?!薄坝?0個1角的硬幣付錢。”“用2個5角的硬幣付錢?!薄坝?個1角和1個5角的硬幣付錢?!?BR>    出示課件,梳理1元硬幣之間的換算關系:2個5角的硬幣合起來是1元錢;10個1角合起來是1元錢;5個1角和1個5角合起來也是1元錢。
    師:“原來硬幣里還藏著這么多秘密。我們剛才只買了5角、1元的商品,超市里還有很多不同價格的商品,你們想買嗎?購物時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上面的標價,想想怎樣付錢簡便些?好,請大家拿著錢盒去購物吧!”
    3.幼兒到超市選商品,教師觀察。收銀員由老師擔任,展示幼兒付錢方法。
    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師提問:“你買的是什么?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幼兒邊講,教師邊演示課件。)。
    (1)6角錢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角的硬幣來付錢;用1個5角和1個1角合起來也是6角,這種付錢方法只用了2個硬幣,簡便多了。
    (2)8角錢的咪咪蝦條付錢方式:用了8個1角來付錢;用1個5角的硬幣和3個1角的硬幣合起來也是8角錢。
    (3)如果我買的東西是1元,請小朋友幫我想想怎樣用1元、5角或者1角的硬幣來付錢呢?”
    小結:可以直接用1元的硬幣來付,也可以用2個5角的硬幣來付,因為他們合起來是1元,還可以用10個1角來付。還可以用1個5角和5個1角來付?!?BR>    師:“原來同樣的價錢可以有多種付錢方法?!保ㄕ埿∨笥褜⑸唐贩胚M桌子底下的籃子里。)。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巧妙設計,讓幼兒在一次次購物游戲中發(fā)現(xiàn)多種付錢方法,既拓展了幼兒思維,又進一步感受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充分體現(xiàn)幼兒在活動中探究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的特色。
    4.第三次購物,鞏固幼兒經(jīng)驗,體驗成功的喜悅。
    (1)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一樣神秘的禮物——存錢卡(出示存錢卡)。這回要請小朋友將你的付錢方法存在存錢卡里。去超市購物時,請小朋友選一樣自己喜歡的商品,看看多少錢,然后回到座位上,將你的付錢方法粘在銀行卡的背面。
    (2)幼兒自由購物,將付錢方法黏貼在存錢卡上。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付錢方法。
    5.分享商品,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1角、5角、1元的硬幣,學會了不同的付錢方法,到超市里買了這么多的商品,真開心!今天也來了這么多的客人老師,我們請她們一起來品嘗我們購買的商品好嗎?請小朋友把自己購買的商品送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吧?!?BR>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四
    認識時鐘》是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大班下冊主題活動“清涼一夏”科學領域中的數(shù)學活動之一,該活動主要內(nèi)容是如何引導孩子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教會幼兒正確認讀整點、半點的方法。
    時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幼兒時常都能見到它。時鐘能告訴人們時間,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與之相關。幼兒學會認識時鐘,能更好學會作息時間。根據(jù)《幼兒園教育綱要》的指導要求:我們的教育應該和幼兒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把幼兒現(xiàn)實生活中能接觸到事物與現(xiàn)象轉換為知識點傳授給幼兒,從而達到我們幼兒教育的目標。為此,我選擇了以時鐘的相關知識和幼兒一起互動來達到教學的目的。
    觀察法、語言討論法、講解演示法、動手操作法、游戲法。
    談話法、多媒體課件、動手操作、游戲。
    1.通過觀察,初步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
    2.通過辨一辨、讀一讀,撥一撥,教會幼兒正確認讀整點、半點的方法。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正確認讀整點、半點。
    掌握認讀半點的方法。
    1.時鐘課件、一日生活ppt、音樂、
    2.幼兒人手一份硬紙片鐘。
    3.實物鐘若干。
    小朋友!今天小兔的新店開張了,它邀請我們到那兒去,我們開著汽車出發(fā)吧?。ǚ乓魳罚M入活動場地)。
    小兔的新店到了,你們看到了什么?(時鐘)原來小兔開了一家時鐘店。小朋友你原來看見過時鐘嗎?你知道時鐘有什么作用嗎?(時鐘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離不開它)。
    1.小朋友想不想和時鐘做朋友呀?那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時鐘吧!我們有請小兔子來介紹(放課件)。
    2.提問:時鐘的鐘面上有什么?(針和數(shù)字)請小朋友說一說這12個數(shù)字。(主要認識分針和時針)較長的針叫什么名字?(分針)最短的針叫什么名字?(時針)。
    3.初步了解分針、時針的運轉關系。
    (1)提問:時針、分針走得是一樣快嗎?誰走得快?(鼓勵幼兒互相討論)。
    (2)我們有請小兔子告訴我們吧(放課件)。
    (3)教師小結: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表示1小時。
    那我們怎樣認讀時鐘表示出的時間呢,我們請小兔來說一說(放課件)。
    1.認讀整點。
    (2)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復習認讀整點(放一日生活ppt)。
    放學回家(4:00)?請你們用小兔送給你們的小時鐘撥一撥吧!
    2.認讀半點。
    當分針指在數(shù)字12就表示整點,當分針指在數(shù)字6又表示什么呢?我們請小兔說一說(放課件)。
    (2)幼兒結合日常生活,復習認讀整點(放一日生活ppt)。
    提問:小朋友,我們每天早上幾點半做早操?(8:30)中午午睡幾點半起床?(2:30)請你們用小時鐘撥一撥吧!
    (3)認識特殊的時間:12:30。
    (2)組織幼兒做游戲。
    今天我們認識了時鐘,時間很寶貴,希望小朋友們珍惜時間,做個守時的好孩子。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我們一起給小兔再見吧?。ǚ乓魳罚?BR>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五
    1.認識時鐘,了解時鐘的結構及分針、時針的運轉規(guī)律。
    2.通過辨一辨、說一說、撥一撥等形式,能正確辨認整點與半點。
    3.感受時鐘與人們生活、學習的關系,培養(yǎng)初步的時間意識。
    4.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能正確辨認整點和半點
    在正確區(qū)分時針、分針的基礎上準確撥出整點與半點
    ppt、幼兒人手一份硬紙片鐘、老狼圖片
    1.認識時鐘,知道時鐘名稱及用途。
    (1)猜謎導入。
    (2)教師出示鐘的圖片。
    師:謎底是什么呀?你們在哪里見到過時鐘?它有什么用呢?
    2.觀察認識鐘面。
    師:最短的指針叫時針,粗粗長長的指針叫分針,又細又長指針叫秒針。
    3.探索時針及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1)播放課件《龜兔賽跑》
    師:今天我們來看一場比賽,(放課件)兔子和烏龜要在這個圓形的跑道上賽跑,現(xiàn)在它們在最上面的一棵樹的起跑線上,你們猜誰會贏?(幼兒猜)究竟誰會贏呢?好,比賽開始了,預備開始。
    師:比賽的結果誰贏了?
    (2)討論:龜兔賽跑時,兔子跑了一圈又回到起跑線上,烏龜跑了多遠?(一顆樹遠)
    (3)繼續(xù)播放課件,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師:告訴你們哦!這個圓還會變魔法呢。瞧!每一棵樹變成了一個數(shù)字,兔子變成了分針,烏龜變成了時針,時針和分針都是朝一個方向順時針走的,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也就是說分針跑一圈,回到起點12上,時針才跑一個數(shù)字(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4.認識整點。
    (1)出示兩個整點鐘面,鼓勵幼兒觀察,了解整點時分針、時針的特點。
    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師: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教師報時間,請個別幼兒演示撥指針,其余幼兒檢查,初步理解整點的意義。
    5.認識半點。
    (1)出示兩個半點鐘面,鼓勵幼兒觀察,了解半點時分針、時針的特點。師:分針從12開始走起,經(jīng)過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多遠?(半圈)。分針走半圈,指在6上面,時針走半格,在2個數(shù)字中間時就是半點鐘。
    (2)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撥出半點鐘。
    6.通過實踐操作和游戲,進一步鞏固對鐘點的認識。
    (1)出示自制硬紙片鐘,復習對時針、分針的認識。
    師:瞧!老師給每個小朋友也準備了一個鐘面,你們能告訴我哪個是時針、哪個是分針嗎?
    (2)放ppt,請幼兒看一日作息圖,在自制的硬紙片鐘面上撥出各個鐘點。
    師:小朋友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間進行各項活動,我們來看看小朋友的一日作息時間表,請你們在自己的鐘面上撥一撥這些時間,記住邊撥邊說說這個時間你干什么。
    (3)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4)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師:咦,你們看我是誰?老狼今天要和大家玩?zhèn)€游戲,你們敢不敢?(講游戲規(guī)則:老師扮演老狼,請小朋友來當小羊。老狼在前面手拿鐘面邊撥時間邊問“小羊,小羊幾點了?”小羊一起說幾點了,如果認錯,就要給老狼吃掉。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六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復習5以內(nèi)的數(shù)字,初步認識數(shù)字“6”
    2、感受數(shù)字的豐富變化,體驗操作的樂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電話本,1—6的數(shù)字卡。
    活動過程:
    一、用打電話的方式,列出不同數(shù)字的排序。
    1、小動物要開運動會了,我們怎么才能通知他們呢?
    2、打電話要知道電話號碼,我們來查一查,小動物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3、這么多的電話號碼哪些地方是一樣的?
    4、都有5個數(shù)字,為什么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呢?
    小結:相同的幾個數(shù)字,經(jīng)過不同的排列,就會有不同的電話號碼,真有趣!
    二、初步認識數(shù)字“6”
    2、出示電話卡,讓幼兒觀察尋找6。
    3、“6”象什么?6的小圓圈是在下面的。
    三、幼兒動手操作,感知數(shù)字的變化。
    1、你們想不想用123456這6個數(shù)字來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
    幼兒操作,并愿意將自己的電話號碼讀出來與大家分享。
    2、幼兒再次操作,并展示。
    四、延伸活動:
    1、你們知道老師家的電話號碼是幾位數(shù)的?
    2、那你們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回家教室以后,我們來做一本電話號碼本,記下好朋友的電話。
    活動反思:
    一、活動背景。
    數(shù)的組成是數(shù)概念教育內(nèi)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們已經(jīng)學習過了《5以內(nèi)各數(shù)的組成》,對于數(shù)的組成他們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在日常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平時執(zhí)教這樣的活動所運用的教育過程與手段都注重記憶與訓練,于是在選材后思考:如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運用操作和游戲覆蓋傳統(tǒng)的記憶和訓練。新《綱要》中關于數(shù)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闭伊嗽跀?shù)學教學中有豐富經(jīng)驗的老教師討教,他們給我的建議是:不要花哨要實用;不要枯燥要趣味。細細研讀他們給我的建議,回憶著以前聽過的優(yōu)秀數(shù)學活動,覺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在設計教案時也時刻遵循著這個原則。
    二、活動過程中的思考。
    (一)復習5以內(nèi)各數(shù)的組成。
    1、師:春天到了,花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我們一起去摘花吧!不過花園里的叔叔說要答對題目猜可以去,讓我們認真聽題目吧!
    2、進行游戲:出手指。
    (思考:在課前,我思考了很多,如:座汽車游戲、按票座位游戲,但是考慮到活動是全班幼兒一起參與的,一個人數(shù)比較多,再一個開始的有些總覺得不用太復雜,只要簡單能見效果就行,于是就選擇了簡單的游戲:出手指。在活動后發(fā)現(xiàn)這個游戲還是太過于簡單了,如果再增加一點趣味性就更好了)。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七
    1.豐富對鐘面結構的認識,了解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
    2.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懂得時鐘、時間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有守時的意識。
    3.在撥鐘的過程中,知道關于整點的知識。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時鐘模型人手一份,實物鐘,課件等。
    一、問題導入,引出生活所需。
    師:孩子們,現(xiàn)在幾點了?生活中有什么方法知道準確的時間?
    二、了解鐘面結構。
    1.播放課件,追憶鐘面結構。
    呈現(xiàn)一個大圓(ppt1)。
    師:這是時鐘嗎?追問:讓這個大圓變成時鐘的鐘面需要添加什么?
    (1)數(shù)字。
    師:你知道鐘面上有哪些數(shù)字?這樣排對嗎?(數(shù)字打亂排)(ppt2)
    你平時看到的鐘面是怎樣的?
    總結:原來鐘面上一共有12個數(shù)字,12在最上面,然后從1、2、3、4一直到12圍成一個圓。(ppt3)
    (2)針。
    師:鐘面上還有什么?(ppt4)(時針、分針、秒針)
    師:細細長長的是分針,短短粗粗的是時針,最細最長的是秒針。
    師:看看分針和時針有什么不一樣?(ppt5)
    2.觀看實物鐘,發(fā)現(xiàn)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
    師:現(xiàn)在我要讓分針和時針動起來,仔細觀察,它們之間會有什么秘密呢?。ɡ蠋煋茜姡?BR>    小結:哥哥長,弟弟短,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三、認識整點。
    1.學會看整點。
    師:時鐘可以告訴人們幾點可以做什么事情,看,這是老師一天的生活圖片。(ppt6)
    早上我?guī)c起床?幾點上班?中午幾點吃午飯?晚上幾點睡覺?(ppt7)
    這些都是整點鐘,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ppt8)
    2.學會撥整點。
    師:小朋友,你知道你一天的作息時間嗎?(ppt9)早上你是幾點起床的?請你撥一個整點鐘,要沿著數(shù)字1開始撥哦!你是怎么知道這是7點的?他是幾點起床的?(6點)
    (ppt10)請撥一撥你晚上睡覺的時間。你是幾點睡覺的?你呢?
    總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作息時間,但我們要科學合理地安排一日生活時間。
    四、游戲鞏固:《老狼老狼幾點鐘》。
    游戲2-3遍后離開活動室。
    《指南》明確提到:我們要觀察孩子的需要,解讀幼兒,才能真正幫助幼兒。對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我們關注的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從幼兒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做事拖拉,時間觀念淡薄,同時,我們與家長溝通中也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我想這也是城里和鄉(xiāng)下孩子共性的問題,所以,為了解決幼兒的時間和責任意識,我選擇了這個活動下鄉(xiāng)。
    我發(fā)現(xiàn)《指南》在各領域的教育建議中,都非常強調(diào)幼兒的學習要滲透在一日生活中,讓幼兒在生活的同時實現(xiàn)學習和發(fā)展,本次活動除了對時鐘結構及運轉規(guī)律的充分感知后,我更注重目標2的制定與落實。
    通過《指南》的學習,在準備過程中也有很大的改變,以往我們一般通過集中活動之后,再讓幼兒在分區(qū)活動中繼續(xù)玩、繼續(xù)鞏固。這種方式我們一線老師都會發(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不長久,甚至老師精心準備的材料得不到孩子們的喜歡?,F(xiàn)在,我們是大膽在活動之前與幼兒一起收集自己的小鬧鐘并投放下去,這些形狀各異又是自己喜歡和熟悉的鬧鐘能吸引幼兒充分去感知,自己去發(fā)現(xiàn)其中的特征或相互的關系,從中我們觀察到幼兒已收集到哪些有益的經(jīng)驗或需要,我們就有針對性幫助幼兒梳理,漸漸地幼兒就學會怎么去觀察和怎么去解決問題,突出他們的主動性?;顒诱n件的圖片,采用他們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活動環(huán)節(jié)照片,這些是他們生活的再現(xiàn),是他們熟悉的畫面,所以,幼兒互動得非常好,能準確表述時間與生活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
    整個活動過程的設計思路,我是先讓幼兒充分觀察和感知后,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我們老師幫助梳理的這么一個理念。在活動引入的設計,我注意到自然、有效的方式進行。以一種很自然的生活對話,引出時鐘在生活中的作用。如果拋給幼兒的是簡單的“時鐘有是什么用?”幼兒可能會出現(xiàn)一時的不解,引發(fā)不了幼兒的興趣,換成通俗易懂的提問,不僅拉近了幼兒,也打開了他們的話匣子,他們就會自己解決這個問題,不要老師過多的語言解釋。
    感性經(jīng)驗和興趣在數(shù)學學習中非常重要。幼兒有了這些感性的經(jīng)驗后,我就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以游戲的方式認識時鐘的結構和運轉規(guī)律,如:找相同、比賽跑等等。緊緊抓住幼兒的一日生活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時鐘的整點,建立時間概念,突出活動的生活化,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學,促使幼兒獲得數(shù)學的思維方式。
    對時鐘結構的認識幼兒還很興趣,如:在“找相同”的環(huán)節(jié)中,每個時鐘的分針、時針、秒針的運轉規(guī)律是一樣的等等,還需要他們繼續(xù)觀察、發(fā)現(xiàn)。時間的概念會在幼兒的不斷操作和生活體驗中得到理解,更希望幼兒通過這些活動能學會看點鐘做事情,做到上學不遲到,做事不拖拉,做一個守時好孩子。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八
    1、進一步識別時鐘上的整點、半點和分鐘,感知時鐘與時間變化的關系。
    2、開展有關時間的探索,初步發(fā)現(xiàn)時間的流逝性。
    金老爺家的四層樓房剖面、自制大鐘面一個、金老爺家的四個鐘、幼兒人手一個小鐘。
    一、討論對時鐘的認識,關注故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
    1、討論時鐘的用處,為什么許多人家里都有時鐘。
    二、交流各自的看法。
    1、聽教師介紹“金老爺買鐘”的.故事。關注教師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撥動鐘面所發(fā)生的變化。
    2、故事中強調(diào)以下內(nèi)容,供幼兒思考(不展開討論)。
    第一段:究竟是閣樓上的鐘快還是臥室里的鐘慢。
    第二段:強調(diào)金老爺對鐘時,不斷與第一時間看到的鐘面作比較。
    第三段:為什么屋子里沒有兩個鐘的時間是相同的。
    第四段:跟著鐘表師傅一起對鐘時,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現(xiàn)鐘表師傅的表與金老爺家每一個鐘的時間完全一致。
    3、聽完故事后討論“究竟是金老爺家的鐘有問題,還是金老爺有問題”,說出各自的理由。
    三、撥動小鐘找答案。
    1、每人一個小鐘,跟著金老爺買鐘的故事情節(jié),一起撥動小鐘找答案。
    2、觀察指針行走的方向,懂得鐘表倒撥易損壞,況且把鐘表倒撥,時間還是只能前進不能倒退。
    3、引導幼兒通過撥動小鐘思考以下問題。
    問題一:金老爺來到閣樓上時,下面臥室里看不見的鐘是幾點?
    問題三:臥室里的鐘是4點26分時,其他的鐘分別是幾點幾分?
    問題四:金老爺買好表回到家正好是6點,他家會不會有一個鐘不是6點?
    四、進一步體會時間的流逝性。
    1、聯(lián)系故事提出問題:是不是每次上樓、下樓用的時間都一樣?
    2、運用生活實例,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九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學會看整點、半點。
    2、發(fā)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3、教育孩子珍惜時間,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5、引導幼兒對數(shù)字產(chǎn)生興趣。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十
    師:今天時針哥哥和分針弟弟要進行一場比賽,你們猜誰跑得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教師將時針撥到12點上,并為幼兒介紹這是比賽的起點和終點,教師操作鐘面,讓時鐘走一小時,引導幼兒觀察并發(fā)現(xiàn)。
    提問:
    1、分針和時針跑的時候,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
    2、它們朝哪個方向跑?跑了多遠?(朝一個方向,從數(shù)字1走到數(shù)字12)。
    3、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分鐘走一圈,時針走一格)。
    師小結: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完一圈,時針走完一格,分針走一圈是一小時,時針走一格也是一小時。(豐富詞匯:順時針方向)。
    (該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通過指針來比賽的游戲,引起幼兒興趣。教師操作鐘面,幫助幼兒初步感知時針和分針的運轉關系,分針轉一圈,時針轉一格,一格便是一小時。如果孩子們不能很好理解,可以再玩一次比賽游戲,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幫助幼兒加深認識。)。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十一
    一、教材分析:
    大班幼兒思維特征已經(jīng)從具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逐步轉化,而幼兒園數(shù)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因此必須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結合幼兒生活實際和知識經(jīng)驗來設計數(shù)學活動。時間是無直觀形象較為抽象的概念,因此,我運用了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引導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如:7:00起床,8:00入園、11:00吃飯,12:30午睡,2:30起床,4:00離園……這樣易引起幼兒的情緒體驗,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說目標。
    目標是教學活動起點和歸宿,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科學領域中數(shù)學教學活動目標特制訂出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并從情感、認知、能力三方面入手分別制訂為:
    1.知識目標:認識時鐘,基本掌握鐘面的主要結構,能叫出名稱。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能正確辨認整點、半點。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記錄、交流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3.情感目標:感知時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幫助幼兒認識整點、半點和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使幼兒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難點:通過觀察、操作、交流初步掌握整點、半點記錄的方法。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jù)是:大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大班幼兒理解水平方面,對時鐘的半點整點運轉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分針和時針之間的運轉規(guī)律是非常重要。而記錄時間則又為幼兒提升了一個高度和難度。
    四、說教學準備。
    準備分為前期知識經(jīng)驗準備和物質準備,教學準備。
    一)前期知識經(jīng)驗準備:
    1、首先教師設計一份科學的作息時間表發(fā)給每位家長,在這張表中有如下內(nèi)容:幼兒起床時間、早點時間、入園時間、中餐時間、午睡時間、午睡起床時間、晚餐時間、晚上入睡時間。并按照科學的作息時間進行相應的一日活動。
    2、指導家長作好幼小銜接工作,初步的帶領幼兒感知時鐘的整點和半點。
    3、班級主題墻飾中布置有各種各樣的鐘已經(jīng)進行展示(可用蛋糕盒制作)。
    二)物質準備:
    1、ppt幻燈片“我的一天”從小明起床到晚上入睡的作息活動情況,在每張幻燈片上都畫有相應的時鐘和記錄的時間(如7:00用數(shù)字7、冒號兩點和00數(shù)字來表示和記錄)。
    2、我提供了幼兒人手一只操作鐘,讓幼兒在撥一撥,看一看的過程中掌握整點、半點,知道時針、分針、以及它們之間的運轉關系。教師自己使用的示范鐘表。
    3、操作記錄表一:這份操作記錄表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突現(xiàn)(如在半張a4紙上畫有時鐘已經(jīng)顯示好的時間,又有小明起床或者進餐、午睡的圖畫)請小朋友記錄時用文字表示,在這張圖的右下角有—:—的圖示,意思是讓幼兒記錄數(shù)字即可。
    三、說教學流程。
    四、說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設疑激趣,引入主題(提問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
    播放幻燈片1,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鐘、記錄的數(shù)字)小明在什么時候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活動內(nèi)容,然后出示實物鐘,請幼兒說說鐘的用途,總結出鐘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它。
    二)觀察操作,分享交流。
    環(huán)節(jié)分析:根據(jù)幼兒認識過程的直觀形象性,遵循直觀性原則,主要采取視、聽、講結合法來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的結構,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在活動中我避免了“一言談”和“自問自答”的形式,注重幼兒主動的觀察,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求知和自我實踐操作。主要運用直觀演示法、操作法、觀察法和游戲法。
    1.讓幼兒觀察鐘面,指導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小朋友,看,鐘面上有什么呀?”“這鐘面上都有那些數(shù)字?”“這些數(shù)字都是怎么排列的?”“這兩根針一樣長嗎?”等等,來引導幼兒初步的認識時鐘。
    2.認識整點、半點,了解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系。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我先出示了紅、黃、綠三只鐘,提出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小朋友們,誰能看出這三只小時鐘上面有什么一樣的地方?”讓幼兒觀察,比較,最后得出分針指向12,從而總結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糾正幼兒用寧波方言說的幾點,正確的書面用語是幾時,如:7時半;八時等)緊接著又出示了幾只動物鐘,讓幼兒說說幾點鐘,使幼兒所學知識能馬上得以鞏固。接著通過教師的操作演示,幼兒的細心主動觀察,了解分針與時針的運轉關系。由于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所以我在最后不進行操作演示,讓幼兒想一想,2點到3點分針時針是怎么變化的,得出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接著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認識了半點及半點時分針時針之間的運轉關系。突破重點。
    環(huán)節(jié)分析:遵循積極性原則,教師借助環(huán)境條件(實物投影儀)集圖象、色彩一體,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遵循個別性原則,對能力差的幼兒在看圖撥指針時,教師注意加強輔導,如:7:00時,提醒幼兒分針在12上,時針在7上。
    3.看圖撥時間。
    考考小朋友,看誰把剛才的知識學會了?!币幌伦影延變旱淖⒁饬ξ×?,然后運用圖片上幼兒較熟悉的一日活動的作息時間,使幼兒對學習活動較感興趣及易于理解,并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對所學知識有了進一步的鞏固,最后請幼兒講講自己是幾點睡覺的,讓活動滲入到常規(guī)習慣的培養(yǎng),使幼兒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三)、合作探索,記錄驗證。
    環(huán)節(jié)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突破難點解決目標2記錄的方法,在上一環(huán)節(jié)的鋪墊下,幼兒已經(jīng)對時鐘的分針和時針之間的運轉關系理解的比較透徹,在此基礎上深化幼兒對時間的概念性的記錄從而突破難點。我園一直以來以數(shù)學活動為特色幼兒在對數(shù)學的掌握較好,但記錄時鐘上的整點和半點還是第一次,所以對大班幼兒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本次環(huán)節(jié)中遵循活性原則,綜合運用發(fā)現(xiàn)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主要運用合作法、實踐操作法。
    1、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準備了三種操作卡片一種是上一環(huán)節(jié)中能力較弱的幼兒還未掌握的運用圖文并茂的操作卡片進行操作;一種是有圖沒有時鐘標志,但卻有記錄標志的;一種是有圖片指示既無時鐘指向又沒有記錄時間標志的操作卡片。
    2、根據(jù)孩子的個體差異,孩子自由選擇操作卡片。
    3、操作前出示操作卡片請幼兒說說記錄的正確方法,在操作時可以和好朋友說一說,你在一天當中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分別在什么時候。(教師詳細介紹記錄的方法:時間的記錄用數(shù)字表示:如7時半,用數(shù)字7、冒號和30表示,而7時則用數(shù)字7、冒號和00表示)。
    4、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互相交流互相感知時間的重要性)引導幼兒學習記錄的方法。
    5、將記錄的結果以自由講解的方式在集體內(nèi)互相交流。
    四)、遷移經(jīng)驗,生活引用。
    1、小朋友知道時間對我們生活和學習的重要,除了以上的這些生活中最常用的時間,你還會在哪些時間做什么事情呢?比如游戲、玩玩具、做客。
    2、你還將用寶貴的時間做哪些事情。時間很寶貴,過不了多久我們就要做一名優(yōu)秀的小學生了,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希望小朋友們像小明一樣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成為一名能干的孩子。
    五、說本次活動亮點。
    2、為了幫助幼兒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體現(xiàn)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堅持師幼互動原則。整個活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師幼互動環(huán)境,教師在活動中一直以引導者、支持者、鼓勵者的角色身份進行數(shù)學教學活動。
    3、,注重個體差異性,通過幼兒自我操作實踐建構知識經(jīng)驗。通過不同的操作卡,讓每位幼兒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十二
    師:有一對好兄弟,總愛圍著桌子轉。弟弟要比哥哥長,哥哥倒比弟弟短。要是一個不留心,它就會悄悄溜走了。請你猜猜它是誰?(時鐘)。
    2、交流經(jīng)驗,理解用途。
    你見過時鐘嗎?在哪里見過?它有什么作用嗎?幼兒相互交流,并積極發(fā)言。
    3、師小結:時鐘是我們的好朋友,可以提醒我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了。它是我們生活的好幫手,我們的生活少不了它。
    (通過猜謎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動的主角――時鐘,幫助幼兒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初步感知下時鐘的用途,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基礎。)。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十三
    1.豐富對鐘面結構的認識,了解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系。
    2.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懂得時鐘、時間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有守時的意識。
    3.在撥鐘的過程中,知道關于整點的知識。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認識時鐘教案反思篇十四
    1.游戲一:“爭分奪秒”――看誰認得快。
    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全班幼兒參賽,辨認時針、分針;整點、半點。
    2.游戲二:“小小修表匠”――教師報出某一整點、半點,但出示有殘缺的鐘面,讓幼兒觀察、辨認后,在自己的學具鐘上進行“修理”(添畫出正確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