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西湖教案范文(17篇)

字號:

    編制教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特點,以滿足其學習需求。在編寫教案之前,教師需要對所教授的知識點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掌握好教案的編寫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一
    我沿著西湖的堤岸走著,不知不覺地走到了荷塘邊,滿眼碧綠,水中的荷花千姿百態(tài),有的還是花骨朵,看上去好像馬上就要脹開似的,有的才綻開了兩三片花瓣兒,還有的全都開放了。那粉嫩的顏色,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臉上的紅暈。
    湖里的荷花亭亭玉立,美不勝收。荷葉也不甘落后,一片片碧綠的葉子,挨挨擠擠,好像給湖面刷上了一層碧綠的油彩,荷葉長得非常茂盛,而且也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圓盤,有的像個小碟子,還有的像一把嫩綠的小傘,似乎在為水里的小魚遮風擋雨。突然,有幾條小魚游到了荷葉下面,好像是在捉迷藏,把水面濺起了一圈圈波紋。
    最有趣的要數荷葉上晶瑩剔透的小水珠了。小水珠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是那么的透亮,調皮的滾來滾去。
    我已經被這美麗的荷花深深的吸引,陶醉在這迷人的荷塘里。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二
    《西湖》是一篇描寫自然風光的優(yōu)美散文。作者以細膩的筆觸向我們展現了西湖秀麗的景色,句句是景,字字都美。細細讀來,仿佛聆聽悅耳動聽的音樂,又如觀賞秀美典雅的畫面,身臨其境之感隨之而來,了解西湖的愿望、熱愛西湖的情感油然而生。
    一、恰當運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
    因為學生沒有去過西湖,對西湖肯定很陌生,為了讓學生對西湖有更全面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更陶冶學生情操,所以我設計了精美的課件,讓學生先從從視覺上感受西湖的美,讓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同時也能引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會更好去學習課文,這樣活動的設計能為教學目標服務,從而達到目的。
    二、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品讀。
    品讀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在第二段中通過“綠”、“青”、“濃”、“淡”等詞想象多彩秀美的畫面,體會“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的美妙意境。再通過對“銀鏡”、“掠過”、“一閃一閃”等詞語的品讀,感受“平靜的湖面”那獨特迷人的景色。第三段中的“綠色鑲邊”、“蔥綠的孤山”、有如“漂浮”在碧水之上的白堤和蘇堤,有湖心三個小島“掩映”在綠樹叢中,其倒影與白云的倒影一起在湖水中“晃動”,給人以朦朧的感覺,“仿佛仙境一般?!边呑x邊看著課件想象,感受描寫畫面之美麗,體會作者遣詞造句之準確,就如同親臨西湖走一走,看一看,一樣會令人心曠神怡。在第四段中配上優(yōu)雅的音樂進行范讀,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最后給學生配上音樂,讓學生的聲音與畫面,音樂融為一體,品味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的美妙和迷人。
    三、在課文中進行文本訓練。
    本課中一個重點就是打比方。這對于剛升上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很大的難度,我先讓他們品讀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然后讓他們找出比喻詞、喻體、本體等(方法),弄清用來比的事物和被比的事物有哪些相同之處,在指導他們用“猶如”、“像”、“仿佛”、“宛如”進行口頭造句。
    事實證明,我們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只有觸動了學生的心弦,他們才會有智慧的火花迸發(fā),才會有真摯的感情流露。
    教完本節(jié)課,我覺得自己過分注重了對課文的分析。朗讀,沒有落在實處。以后的課文教學也要多吸取這一課的教訓,千萬不能錯失對學生的朗讀訓練。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學習本課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估計有很多學生沒有去過西湖,對西湖的美景缺乏感性認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使用網絡資源和媒體中等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
    這篇課文文句優(yōu)美,因而給學生充分的朗讀課文時間,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投影片、生字卡片、網絡資源、課件
    教學時間:3課時
    一、第一課時(預習)
    1、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2、提供網絡資源,讓學生上網瀏覽各類文本、圖片、視頻資料,豐富學生對西湖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習興趣。(預習準備)
    二、(第二課時)課堂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激趣揭題。
    師: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預習,同學們對西湖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請大家來談一談。(交流回答,教師總結)今天,讓我們到向往已久的杭州西湖去游覽一下,好,我們出發(fā)(vcd,空中鳥瞰西湖)
    (二)、憑借想象,指導初讀。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1)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要求畫出生字組成的詞語,想象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三)、質疑問難,指導朗讀。
    2、學生提問。
    3、教師小結:同學們的問題提得真好,說明你們真的會讀書了,那么為什么說西湖是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是人間仙境呢?月下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讓我們步入西湖。
    (四)、精讀課文,深入西湖(結合演示文稿教學)
    1、出示第一自然段:
    師描述引渡:西湖三面環(huán)山,層巒疊嶂,湖水平靜,碧波蕩漾,倒映著柳絲飄逸的湖堤,黛綠的小島,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們常說()。(朗讀第一自然段)結合圖片理解“明珠”的意思。
    2、出示第二自然段:
    師:請大家朗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都向大家展示了怎樣的畫面。(學生自讀)
    (1)第一句:山巒(結合圖片理解詞語:層層疊疊、連綿起伏,體會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猶如一副山水畫)
    (2)第二句:湖面(結合圖片欣賞)
    (3)第三句:白鴎(結合圖片欣賞)
    朗讀體會,指導背誦(課件提示背誦)
    3、出示第三自然段
    過渡:西湖真是名不虛傳,字里行間都流露著美景。不信,我們接著看。
    (1)學生自讀
    (2)分句指名讀:
    師:同學們想一想,找一找,在這一自然段中,描寫了西湖那些景點。
    (3)分句朗讀分析:(課件相應演示各景點)
    第一句:鳥瞰西湖周邊,理解“綠色鑲邊”
    第二句:孤山景
    第三句:蘇堤和白堤
    第四句: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a、三島全景
    b、小瀛洲鳥瞰、近景及三譚映月
    c、湖心亭
    d、阮公墩
    第五句:青山白云的倒影
    體會朗讀
    4、出示第四自然段
    過渡:傍晚已經臨近,夕陽西下,你們想不想看看此時的西湖?(夕陽斜射圖片)
    過渡:夜幕初垂,明月東升,夜西湖又是如何一番景象。(春江花月夜)配樂聽老師朗讀第四自然段,學生閉上眼睛聽賞。
    (1)學生配樂朗讀體會
    (2)夜西湖美景(課件相應圖片演示)
    (3)找出比喻句,學習造句用“宛如造句”。找出課文中宛如的近義詞,口頭造句。
    (五)、配樂朗讀全文,學生談體會。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fā)寫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西湖秀麗的景色,抒發(fā)了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感情。
    重點難點:
    1、字詞:“掠、堤、垂、初、素”的讀音;“華”在本文“華燈”中念第二聲是裝飾精美的意思,“浮、素、掩、初”的寫法;“猶如”的意思。
    2、重點句子/比較難懂的句子。
    (1)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2)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無數的銀蛇在游動。
    3、段: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整體把握。
    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學習生字詞。
    3、學習第一自然段。
    一、談話導入。
    老師說句子: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說兩遍)。
    2、你們知道這個天堂是哪里嗎?(杭州)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huán)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詳,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F在我們一起去看西湖的山、湖。
    3、出示課題:西湖。
    二、憑借想象,指導初讀。
    1、播放課文配樂錄音。
    2、學生自瀆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音。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他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麗景色?
    三、檢查自瀆。
    1、出示詞語。
    杭州遠眺連綿起伏猶如典雅輕柔掩映一般心曠神怡。
    素有明凈鑲嵌輕拂山巒碩大掠過綢帶阮公墩仿佛。
    (1)自己先讀一讀。
    (2)誰愿意來讀一讀?(開火車讀)。
    (3)誰來說說容易讀錯的字,給大家提個醒?
    (州、碩是翹舌音,凈是后鼻音,巒、掠是邊音)。
    (4)齊讀。
    我的十分鐘。
    你覺得哪些詞最難寫?容易寫錯?
    在這些詞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嗎?誰能幫助他?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連綿起伏:接連不斷。
    掩映:彼此遮掩,互相映襯。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而和諧。
    (5)理解了課文中的詞語,你能讀好這篇優(yōu)美的文章嗎?自由讀一讀。
    (6)指名讀: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
    2、讀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在書上畫出來,指名回答)。
    板書:山巒湖水湖堤小島華燈。
    學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3、“素來”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來說一句話嗎?
    4、指導朗讀(這一小節(jié)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五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去了一趟美麗的西湖游玩。
    杭州是一個美麗時尚的城市,那里有很多的景點,西湖,斷橋,三潭印月和雷峰塔,而我卻喜歡在西湖的堤岸邊散步,吹著清涼的風,欣賞著美麗的荷花,蜻蜓停在荷葉尖上,好像在表演著一支獨舞。
    雷峰塔座落在西湖的南岸,塔高七層,傳說塔的底下壓了一條白蛇,我心想塔下真的有白蛇嗎?走著走著,我們到西湖上可以乘坐大游船的地方,我們買了票上了船,不一會兒游船開到了湖中央,一眼望去,西湖上朦朦朧朧的,好像穿上了一層薄薄的紗裙,像姑娘一樣帶著一絲羞澀。遠處連綿不斷的小山,俊俏秀美,小山圍繞在西湖的四周就像童話中的七個小矮人和白雪公主,景色真是美不勝收。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的快,游船也返回到了堤岸,我戀戀不舍這醉人的美景。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六
    四類字與二類字各有十個,文中還有11個注拼音的字。所以學生在讀通課文時遇到了不小的障礙。為此,第一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我先是領著學生把課文讀一遍,然后把一些長句子、難讀的句子教學生讀了一遍,之后讓學生自由練讀。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時,學生基本能讀通課文了。文中難懂、難理解的詞句較多,為了分散難點,第一課時,我把一部分新詞隨著句子認讀,并理解。如學“素”,我出示了句子,讓學生先讀通句子,然后在語境理解字義。學生還是不能理解,我就讓學生查字典理解。而學“猶”“格”“般”“初”時,我讓學生把句中的“猶如”“格外”“一般”換一個詞來說一說,從而讓學生理解這些詞,同時把這些句子讀好。
    這樣在課上,也就教了學生兩種解詞的方法,一是查字典理解;二是通過換詞來理解。我想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語感與閱讀理解能力會得到一點一點的提高。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麗,激發(fā)寫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西湖秀麗的景色,抒發(fā)了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感情。
    1、字詞:“掠、堤、垂、初、素”的讀音;“華”在本文“華燈”中念第二聲是裝飾精美的意思,“浮、素、掩、初”的寫法;“猶如”的意思。
    2、重點句子/比較難懂的句子。
    (1)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2)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無數的銀蛇在游動。
    3、段:第三自然段,引導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整體把握。
    課件,圖片等。
    教學過程: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學習生字詞。
    3、學習第一自然段。
    老師說句子: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說兩遍)。
    2、你們知道這個天堂是哪里嗎?(杭州)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在環(huán)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詳,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F在我們一起去看西湖的山、湖。
    3、出示課題:西湖。
    1、播放課文配樂錄音。
    2、學生自瀆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音。
    (2)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他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西湖的哪些美麗景色?
    1、出示詞語。
    杭州遠眺連綿起伏猶如典雅輕柔掩映一般心曠神怡。
    素有明凈鑲嵌輕拂山巒碩大掠過綢帶阮公墩仿佛。
    (1)自己先讀一讀。
    (2)誰愿意來讀一讀?(開火車讀)。
    (3)誰來說說容易讀錯的字,給大家提個醒?
    (州、碩是翹舌音,凈是后鼻音,巒、掠是邊音)。
    (4)齊讀。
    我的十分鐘。
    你覺得哪些詞最難寫?容易寫錯?
    在這些詞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嗎?誰能幫助他?
    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連綿起伏:接連不斷。
    掩映:彼此遮掩,互相映襯。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而和諧。
    (5)理解了課文中的詞語,你能讀好這篇優(yōu)美的文章嗎?自由讀一讀。
    (6)指名讀:分自然段指名試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
    2、讀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在書上畫出來,指名回答)。
    板書:山巒湖水湖堤小島華燈。
    學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3、“素來”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來說一句話嗎?
    4、指導朗讀(這一小節(jié)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八
    1、初讀課文,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西湖的美景。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12個生字只識不寫。
    3、認識一個多音字。學習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1、論語三則。
    2、對詩《木蘭詩》中部分詩句;《敕勒歌》。
    3、春景詩(詞):
    朱熹《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
    杜牧《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
    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2、林升《題林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設計1:同學們迫不及待地來到了西湖,那你們最想知道什么?
    設計2:我們班有誰去過西湖?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吧!(學生談談對西湖的印象。)。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散文,以優(yōu)美的筆調和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秀麗的景色。讓我們趕快打開課文,認認真真地去讀讀課文,去感受西湖獨特的美。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聯系上下文仔細想想。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回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表揚表現出色的同學。同時把學生圈出來的不易讀準的字寫在黑板上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如:鑲嵌碩大小瀛洲阮公墩。
    3、指名學生逐段初讀課文。教師適時地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4、重點指導第二節(jié)中的長句:站在柳絲輕拂的西湖邊放眼遠眺,只見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
    5、重點指導第三節(jié)中的句子:(1)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
    (2)湖心的三個小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綠樹叢中。(適時獎勵西湖圖片。)。
    6、學生讀完全文后,表揚學生能把課文讀通順了。教師配樂范讀課文。(適時獎勵西湖圖片。)。
    (學生自由選擇讀課文)。
    9、齊聲朗讀全文。
    1、復習詞語。(出示詞語,讓學生讀一讀。)。
    2、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素令(上下結構)。
    學生說說書寫要點,教師范寫。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朗讀品味,了解西湖的美麗景色,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第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具體描繪了西湖的主要景點。
    具體分析描繪西湖的主要景點的內容。
    一、復習導入。
    出示下列詞語讀一讀。
    鑲嵌掩映悠揚遠眺層層疊疊。
    蕩漾蔥綠輕柔圍繞心曠神怡。
    二、學習課文,精讀感悟,感受景美、文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描寫。
    2、交流優(yōu)美的句、段,結合課件,采用手勢、配樂等方法指導學生深入地朗讀這些句子或段落。
    (1)第二自然段中:抓住“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像一幅優(yōu)美的山水畫?!薄捌届o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薄耙蝗喝喊t掠過湖面,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好看極了?!钡染渥?,展示課件,出示句子,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遠山巒真像山水畫。
    湖面猶如銀鏡。
    (2)第三自然段中:抓住“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薄懊黛o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钡染渥?,借助課件,讓學生表演讀,小組內合作讀,挑戰(zhàn)讀,并學著來夸夸西湖的美等手段,進一步理解其意境。
    板書:近湖堤就像綢帶。
    倒影仿佛仙境。
    (3)第四自然段中:
    抓住“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無數的銀蛇在游動。遠處,不時飄來悠揚的琴聲”等句子,出示圖畫,加以音樂,學生進行欣賞性朗讀,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
    配樂,進一步賞讀和背誦本部分。(誰愿意背誦可以隨便站起來,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這一活動中。)。
    板書:夜華燈宛如銀蛇。
    琴聲悠揚。
    四、總結全文,配樂背誦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五、布置作業(yè):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背給家人聽;寫一段描寫家鄉(xiāng)的短文。
    板書:
    6、西湖(是一顆明珠)。
    遠山巒真像山水畫。
    湖面猶如銀鏡。
    近湖堤就像綢帶。
    倒影仿佛仙境。
    夜華燈宛如銀蛇。
    琴聲悠揚。
    第三課時。
    1、朗讀品味課文優(yōu)美的語言,指導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初步感知運用比喻手法對增強語言表達效果的作用,會用“猶如”、“像”、“仿佛”、“宛如”等詞語口頭造句。
    突破難點的措施和方法,借助課件資料和配樂,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
    將音樂、畫面和文字融為一體,使學生充分地朗讀、感悟。
    出示下列詞語讀一讀,然后進行聽寫。
    鑲嵌掩映悠揚遠眺層層疊疊。
    蕩漾蔥綠輕柔圍繞心曠神怡。
    1、學生個別讀第一自然段,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說西湖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形成閱讀期待。
    2、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反復誦讀第二自然段,通過“綠、青、濃、淡”等詞語想象多彩秀美的畫面,體會“層層疊疊、連綿起伏的山巒“的美妙意境。學生練習朗讀、背誦。
    3、學生自由讀、個別讀第三自然段,再欣賞課文插圖,抓住重點詞語來體會作者就是通過這些詞語把西湖景點描繪得逼真形象,從而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反復練習朗讀,在讀中感受畫面描寫之美,體會作者遣詞造句之準確。
    4、播放舒緩優(yōu)雅的音樂,教師范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學生傾聽,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集體討論解決之后,指導學生反復練讀。給學生配上音樂,讓學生的聲音與畫面、音樂融為一體,品味出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是如此美妙和迷人。
    引導學生背誦喜歡的段落,讓學生反復誦讀,漸漸領略“一山濃,一山淡”的美妙,綢帶“漂浮在碧水之上”的神奇,天上人間“全都溶化在月色里”的朦朧。讓學生在誦讀中充分感知語言的優(yōu)美,領略文章的韻味。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熟讀成誦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受到感染。
    四、遷移運用。
    1、口頭造句:
    (1)讓學生弄清楚這些都是打比方的句子,每一句分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用來比作的事物和被比的事物有哪些共同之處。
    (2)指導學生用“猶如、像、仿佛、宛如”口頭造句,可以任意選擇其中的兩個詞來說。在小組里交流,全班交流時鼓勵下等生大膽發(fā)言并及時糾正、評價。
    2、開展“詞語匯展”活動:老師說意思,學生根據意思猜謎語;也可以說一個詞的近義詞,讓學生猜;還可以指著圖中景物,讓學生用一個準確的詞來描繪一下。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九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美麗的西子湖畔。
    天空正下著蒙蒙細雨,西湖好像披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我們打著小花傘,漫步在湖邊,呼吸著清新、潮濕、夾雜著淡淡草樹木味兒的空氣,不知不覺以來到了曲院風荷。這里的荷花好多??!一望無際的荷葉就像綠色的海洋。一陣風吹來,荷花好像穿著粉紅色紗裙的少女,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有的才是青里泛白的花苞,有的已經完全開放,像個亭亭玉立的小姑娘,還有的花瓣兒都掉光了,露出碧綠的蓮蓬。荷塘里魚兒在歡快地嬉戲,還有幾只麻花鴨在荷葉下忙著覓食呢!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荷香,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中,我覺得自己都快陶醉了!
    西湖很美,夏日里雨中的西湖更美!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十
    課堂上,首先通過教師設問,讓學生談談或即興模仿平時生活中了解的越劇知識,接著。教師用大半節(jié)課的時間介紹了越劇的有關知識和家鄉(xiāng)越劇表演藝術家徐玉蘭,學生們聽故事聽得津津有味。最后和大家一起欣賞越劇唱腔《西湖好》并學唱。并讓學生談談對越劇的感受。出乎意料的學生反應讓人啼笑皆非:“我媽媽說,越劇是給年紀大的老人們聽的?!薄拔矣X得越劇太嗲了!”教室里霎時哄堂大笑。
    反思:本例過多的非音樂化的教學內容削弱了學生對越劇欣賞的聽覺體驗。教學內容的安排應著重挖掘越劇的藝術魅力,重點圍繞著引導學生參與聽覺體驗、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情感進行。只有通過教學內容的分層遞進,引發(fā)對音樂內容的層層情感體驗,才能激起學生對音樂的內化,體會越劇藝術的美感。經反思調整后,從現場演唱徐派片段引入介紹徐玉蘭和家鄉(xiāng)浙江的越劇,從學生欣賞與模仿中強化學生感受越劇的旋律美與韻律美,最后欣賞《梁?!返闹黝}音樂,強化學生感受越劇音樂的藝術魅力。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十一
    早就聽說惠州西湖頗有名氣。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游覽了惠州西湖。
    早上8時,我們乘車來到惠州西湖的大門口。只見門楣上的牌匾刻著“惠州西湖”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兩旁各有一根長4~5米的柱子。
    走進門口,我立刻感到一陣清新,讓人不禁仰起頭,享受著秋風給人帶來的一絲涼意。
    我站在湖邊,觀賞著水平如鏡的西湖。西湖水清澈碧綠,仿佛一塊碧玉。湖面波光粼粼,陽光給它灑下金光,仿佛鋪上了點點金子。湖中小島眾多,樹木茂密。你看,柳樹的枝條被微風一吹,像一束束輕盈的頭發(fā)一樣,隨風飄舞。讓我想起了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名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湖邊,花兒競相開放:紅的像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黃的似金。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不久,我們乘坐游艇快活地游覽。游艇把我們帶到一個小島上,我們一下游艇,無人不嘖嘖稱贊。那里遍地都是小草、花兒,像剛下過花雨一樣。旁邊一棵大榕樹,枝條有的彎彎曲曲;有的奇形怪狀;有的枝葉茂盛;有的只長出幾片細葉……每棵樹上都有3~4個鳥窩,“唧唧唧”的聲音在耳邊徘徊。微風一吹,樹葉發(fā)出的“沙沙”聲,真像一些正在玩耍的孩子發(fā)出的笑聲。
    啊!西湖,你這美麗的景色,將永遠印在我的腦海里。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十二
    煙雨中的西湖朦朧。無論是遠遠看岸邊的青山,還是看眼前的殘荷,都若隱若現。水和天是一樣的,你分不清水在哪里,天在哪里。
    走在斷橋上,柳條軟軟的掛在湖面上,雨滴打在湖面上,就像珍珠在遠處跳躍。m塔悲傷地矗立在山上,傳說中的白娘子與在端橋相遇,從而演繹了一段令人心碎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情。
    一瞬間,風刮得很大,梧桐樹的葉子成群結隊地落在地上。蘇堤上覆蓋著火紅的落葉。透過柳葉的枯枝,我們可以隱約看到幾艘船在湖里搖曳。
    冬天的西湖抹去了春夏秋所有的粉飾,用簡單優(yōu)雅的方式呈現給我們。蘇軾說得好:要比較西湖和西方,化淡妝總是合適的,淡妝就是西湖之美。即使沒有花,只有枯葉枯枝,也能感受到夢幻的感覺。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十三
    7月底的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杭州西湖游玩。
    我們又乘船到湖心島,去了小瀛洲,小瀛洲是湖中最大的島。建于16,特色是:“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毙″弈隙撕嬗腥齻€高兩米多的.石塔,是16仿蘇東坡原建三塔而造,這就是三潭印月的來歷。
    接著,我們乘木船離開了湖心亭。啊,乘船的感覺真好!在船上,可以拍到整個三潭印月;在湖中,水波來回蕩漾;湖上風很大,很涼爽;有時,小魚會成群跟著船游。
    后來,我們又去了白堤,白堤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在西湖筑的堤,為紀念他通稱為白堤。
    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我已是滿頭大汗,饑腸轆轆。我們特地找了一家杭州菜館,去吃了那里的特色菜:西湖醋魚,味道好極了。
    下午,我們還去了吳山廣場,爬了一下山,就回家了。
    再見了,西湖;再見了,杭州;以后有機會一定會再來看您。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十四
    今天,陽光明媚,我和媽媽去西湖公園欣賞風景。
    走到西湖公園門口,門上閃閃發(fā)光的“西湖公園”四個大字映入了眼簾。進入大門,我們就來到了虹橋。站在虹橋上,我看到兩邊的湖水清澈見底。湖水好像被綠樹和綠草染過似的,碧綠碧綠的!絲絲陽光照在湖面,湖底好似有金子的,金光閃閃,十分動人!湖心亭好像一把雨傘掛在湖中央。
    走過虹橋,我便來到西湖廣場。廣場上矗立著一座座抗戰(zhàn)陣亡將士紀念碑??吹剿曳路鹂吹搅艘晃晃话寺奋娛迨逶趹?zhàn)場上大顯神威,奮勇殺敵!
    沿著彎彎的小路,與莊嚴的涵壁樓擦肩而過,我便來到端莊的湖心亭。湖心亭別具一格,雕梁畫棟,頂上刻著古時候的皇帝等圖案。看完了風景,我便戀戀不舍的回家了。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十五
    躺在草地上,看著藍天,看著白云,感受風兒送來的清涼。漸漸的,“呼呼呼”我也成了一陣風。我最愛旅行,尤其是游西湖。
    春天,我是一陣和煦的東風,我來到了風景如畫的杭州西湖。你好,迷人的西湖!你就像盡代佳人西施,在一方土地上臥了好多年了吧?你引得多少詩人為你沉醉,美妙的詩句流傳千年。你睜著眼,凝看那天空中的彩霞、紅日、飛鳥。時光飛逝,四季輪換,晝夜交替,唯有你美麗如舊。
    夏天,我是一陣熱熱的夏風。我隨花的清香,來到了西湖的曲苑風荷。hello,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你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是在水中為自己打扮嗎?你的精神不知鼓舞了多少人,人們敬佩你,贊賞你。你扭動著腰肢,向人們訴說你不屈的故事。
    秋天,我是一陣涼爽的.秋風。在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里,我在西湖賞月。你好,皎潔的月亮!你如一位戴著面紗的少女,是在天上為人們祈福吧?你的風姿引得多少漂泊的游子思念家鄉(xiāng),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感人肺腑。你低著頭,看著地上的每一個人,每一處景。
    我飛呀飛,飛呀飛,從西湖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祝愿。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十六
    久聞杭州西湖大名,今年夏天終于有機會游覽西湖了。
    我一下火車,姨媽和兩個表姐就迫不及待地想去西湖。一到西湖,我的眼界突然開闊了。四周青山環(huán)繞,西湖綠樹掩映,鳥叫聲不時。這個湖很寬。一座橋橫跨湖面,把它分成兩半。我想這就是斷橋的名字。據說白娘子和徐賢就是在這座橋上相遇的.。湖水很靜,靜得像一面無盡的銅鏡。偶爾有游輪經過,打破這面銅鏡。水波隨著游船蕩漾而去,水波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湖水不夠清澈,看不到小魚在里面玩耍。湖的角落里有一朵大花。荷葉密密麻麻,像綠色的大圓盤,粉紅色的荷花浮現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像少女一樣站立著。蜻蜓在蓮花上飛翔。
    走在斷橋上,看著這無邊無際的美景,不禁想到“小船在碧波上,人在畫報世界里旅行?!边@首詩。
    離開西湖的時候,我很不情愿地看著它,不禁想起一句古詩詞,——,想把西湖比作西方,化淡妝總是合適的。
    三年級西湖教案篇十七
    春天里,我來到西湖邊。西湖碧波蕩漾,湖堤上挺立著一顆顆茂盛的大樟樹。我看見有一群人圍著一顆大樟樹指指點點,不停地議論,閃光燈一閃一閃的,我走近一看,原來大家圍觀的“大明星”是幾只可愛的小松鼠呀!
    只見小松鼠在大樹的臂彎里悠閑自得,它們有的抬頭仰望著湛藍的.天空,仿佛在欣賞這春天西湖的美景;有的調皮地在樹枝間歡快地跳躍著;還有的時不時與停在枝頭上歇息的小麻雀們嬉戲。
    小松鼠呈灰褐色,身形胖乎乎的,拖著一條跟身子一般大的尾巴,眼睛圓溜溜的,四肢短而有力。友好的游人們喂堅果和面包給它們,只見小松鼠鼻子像探測儀一樣循著誘人的香氣,一溜煙竄下了樹,尾巴像降落傘一樣保持平衡,穩(wěn)穩(wěn)地落在了地上。小松鼠蹲下身子,用前臂捧起一塊面包送到嘴邊,“嘎吱嘎吱”地享用了起來。它的腮幫子一鼓一鼓的,像兩個鼓脹的氣球,它的牙齒像打字機一樣飛快地嚼著。吃飽了以后,它又心滿意足地竄上了樹,把那大尾巴蓋到自己身上,左掃掃,右撓撓,像個愛美的姑娘在梳妝打扮。
    西湖邊的小松鼠就像一個個跳躍的音符,為美麗的西湖增添了許多蓬勃生機。我希望大家都能愛護它們,科學合理地喂養(yǎng)它們,這樣的話,小松鼠就能在美麗的西子湖畔幸??鞓返厣?,為游人們帶來無限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