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應該適應教學環(huán)境和學生實際情況,提供合適的教學資源和工具。在編寫教案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給予他們恰當?shù)膶W習支持。歡迎大家點擊查看以下教案范例,互相學習和交流。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一
出示應用題“學校里養(yǎng)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幾只?”
(1)指名學生讀題.。
師:是誰與誰比多少?白兔多還是黑兔多?(白兔與黑兔比多少,白兔多,黑兔少)。
師:我們已經知道白兔的只數(shù)多,那么白兔的只數(shù)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學生說出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樣多的時,把畫有7只白兔的紙條翻過來,學生說出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時,把畫有5只白兔的白紙條翻過來)。
師:這道題的問題是圖中的哪部分?(請同學上來指一指,教學標出問題部分,并注明“多?只”)。
(3)看圖分析。
師: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幾只,應該怎樣想呢?(從白兔的只數(shù)里去掉跟黑兔同樣多的,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數(shù))。
師:用什么方法計算?(用減法計算)。
(4)列式口答。
指名列式口答.教師板書:
12-7=5(只)。
口答:白兔比黑兔多5只.。
3.指導學生做教科書第58頁上的“做一做”
讓學生按照下面的問題分析和解答:
(1)這道題已知條件和問題是什么?(在書上畫批)。
(2)從已知條件可以知道誰多誰少?(圓白菜多,大白菜少)。
(3)圓白菜的棵數(shù)多,它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跟大白菜同樣多的8棵,另一部分是比大白菜多的)。
(4)要求圓白菜比大白菜多幾棵怎么想?(從圓白菜的棵數(shù)里去掉和大白菜同樣多的'8棵,剩下的就是圓白菜比大白菜多的)。
(5)用什么方法計算?(用減法計算)。
(6)在書上填寫算式.。
(三)鞏固反饋。
做練習十五的第1~3題.。
做第1題時,先指名讀題并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師:要求紅花比黃花多幾盆?應該怎樣想?(紅花多,紅花的盆數(shù)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跟黃花同樣多的10盆,另一部分是比黃花多的.從紅花的盆數(shù)里去掉和黃花同樣多的10盆,剩下的就是紅花比黃花多的盆數(shù))。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第2,3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予以指導.。
(四)小結。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二
一、說教材和要求。
2、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用減法解決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的問題,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學習解決這類問題,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我設計了一個“紅花評比”的情景圖。根據各自所得紅花的不同朵數(shù),很自然地引出主題。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較兩數(shù)多少的方法,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或少幾)的應用題。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理。
(3)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熱情。
4、教學重點。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三
教學反思:
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應用題本來是一個比較枯燥的教學內容,通過放手擺學具、探索特征、實踐應用、游戲等形式,使學生在輕松的、和諧的氣氛中獲得了新知,同時,在動手操作、動口討論、動腦找特征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fā)展,教師在全過程中都處于引導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精心設計,各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有效而且得法,把課堂的氣氛不斷推向一個又一個的高潮,使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把抽象轉化為簡單、化難為易,實現(xiàn)了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四
使學生理解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答方法,學會解答,初步培養(yǎng)比較、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1.小朋友,今天有許多老師來聽課,你們高興嗎?徐老師也很高興,對他們的到來,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師生鼓掌表示歡迎)。
2.大家拍手拍得很熱烈,但不夠整齊,請聽一聽,老師是怎么拍的,拍了幾下?(教師有節(jié)奏的拍5下),學老師的樣,比我少拍2下。(生拍手)。
3.剛才你們拍了幾下,是怎樣想的?
指出:要想知道自己拍幾下,就可以想,比5下少2下是幾下,誰會列式。
4.如果我拍7下,要求你們比我少拍3下,你們該拍幾下?怎樣想?
1.直觀復習:再過幾天就是小松鼠的生日了,小白兔準備了禮物送給它,是什么禮物呢?(小黑板出示準備題1)。
(2)填空,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知道綠花是6朵的?(從9朵里去掉少的3朵)。
(3)師指出:從圖上看,綠花比9朵少3朵,綠花的朵數(shù)就是要從9朵里去掉3朵。
2.動手操作復習:小白兔給小松鼠送來了鮮花,還給它帶來了什么呢?(出示準備題第2題)。
(1)小白兔的要求是第一行擺6個圓,第二行擺三角,三角比圓少2個。哪一行擺得少?擺幾個?請小朋友們動手擺一擺。
(3)師指出:有6個,比少2個,就是比6少2,要從6里去掉2,所以用6-2算。
3.“想想算算”第1題。
指名填空,說一說為什么用10-2=8?
師指出:足球比排球少2個,求少的數(shù)要從多的數(shù)里去掉相差的一部分。
4.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用上面題目中想的辦法來學習新的應用題(出示課題)齊讀:
1.出示例題,指名讀,說已知條件和問題。根據這樣的條件和問題,你能不能畫出線段圖?自己先在紙上畫,然后和你的同座位進行交流:(出示要求)。
想一想,做一做。
1.表示桃的線段應比梨的線段怎樣?為什么?
2.在圖上標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3.求桃有多少個可以怎樣想?
4.怎樣列式計算?
4.指名口頭列式,師板書。追問:為什么用減法?
師指出:這里求比23少9的數(shù)是多少,要從23里去掉9,所以用減法算。
1.“想想算算”第2題。
看線段圖請一生說圖意(指名說齊說)。
生填空,為什么用減法算式做?(師引導:這里求的是……)。
2.“想想算算”第3題。
找關鍵句畫波浪線,齊說畫的是哪句?藍花瓶是小數(shù)還是大數(shù)?填完整算式和答句。
3.小游戲,搶答題目(錄音機播放)。
(1)小明家有13只公雞,母雞比公雞少2只,母雞有幾只?
(2)小華有27張郵票,小紅比小華少5張,小紅有多少張?
(3)學校車棚有9輛摩托車,自行車比摩托車多20輛。自行車有多少輛?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做題時怎樣想的?
練習十二第1、2題。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
課本p23例4。
教學目標: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學例4、1.出示題目,仔細觀察、思考。分組討論。2、學生探討解答的方法。學生回憶、遷移思考,或是擺學具幫助理解。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3、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解答的思路。學生匯報。
(二)、完成第23頁做一做。觀察圖,在小組內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說明解題思路。思考、提問,在小組內交流問題。選擇一個提問進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說出解答思路。
(三)、小結: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知識和以前學習的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指名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
[設計意圖]:在操作中掌握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四第3題,選擇二題說說計算方法。2、完成練習四第1、2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解答方法,體驗解答的過程。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總結。
五、隨堂練習。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六
教學內容:教材88-89頁,完成“做一做”中的習題和練習二十四l-4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能力和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本領。
(三)德育滲透點。
滲透數(shù)學意識,使學生知道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必要性,發(fā)。
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口算卡片、學具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完成88頁的復習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0。
指導學生操作學具。
第一行擺5個圓片。
第二行擺三角形,比圓片少2個。
第二行擺_個三角形。
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2)啟發(fā)學生互相說條件,操作學具,提高操作能力,進一步理解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量關系。
2.教學例11。
(2)根據學生口述條件和問題,啟發(fā)學生知道什么?
使學生明確紅花多,黃花少。
(3)引導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
黃花比紅花少6朵,也可以怎么說?
使學生明確:黃花比紅花少6朵也就是紅花比黃花多6朵。
(4)列式計算9+6=15(朵)。
(5)進一步理解,幫助學生掌握數(shù)量關系。
3.反饋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2.“做一做”第2題。
三、鞏固發(fā)展。
看書質疑。
四、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要分析數(shù)量關系,誰多、誰少,再列式解答。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三第l、2題。
六、板書設計。
應用題。
例8:有紅花15朵,黃花比紅花少6朵。黃花有多少朵?
15-6=8(朵)。
答:黃花有8朵。
應用題的對比(2)。
教學內容:教材第90頁,完成“做一做”中的練習和練習二十四第5~8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2.正確解答應用題。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滲透數(shù)學意識,使學生知道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必要性,發(fā)。
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兩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掌握兩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學具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操作學具,鞏固所學的數(shù)量關系。
二、探究新知。
l.投影出示例12。
2.小組活動。
(l)議一議兩道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教師出示圖片或投影片。
(2)通過議論和看示意圖,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兩道題都是紅花多,黃花少。
(3)想一想: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使學生明確:第一個已知條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題的第二個條件是第二題要求的問題,第一題要求的問題是第2題已知的第2個條件。
兩題都用減法計算。
3.獨立解答。
(4)填空。
(5)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4.反饋練習“做一做”
獨立填在課本上,訂正時啟發(fā)學生互相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三、鞏固發(fā)展。
1.練習二十四第8題。
2.練習二十四第5題,出示投影片。
學生議論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了解數(shù)量關系,口頭計算。
四、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這節(jié)課學習什么,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四第6、7題。
六、板書設計。
應用題。
例12(1)有紅花54朵,黃花36朵,黃花比紅花少多少朵?
答:黃花比紅花少18朵。
(2)有紅花54朵,黃花比紅花少18朵。黃花有多少朵?
答:黃花有36朵。
不連續(xù)退位減。
教學內容:教材第94-95頁,完成做一做中的練習和練習二十五中的1~4題。
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1.初步理解筆算減法中退位的算理,正確進行計算。
2.總結減法計算中應注意的地方。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總結、概括能力。
2.提高計算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和檢驗的好習慣,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和總結概括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2.53減26得多少?用堅式算出來,指名板演。
訂正時說一說兩位數(shù)減法要注意的地方。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
(2)用堅式進行計算,并板演。
(3)啟發(fā)學生想一想,計算時注意什么?
使學生明確:計算三位數(shù)減法時,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2.教學例2。
(l)出示例2。
(2)啟發(fā)學生想一想、議一議、擺一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應該怎樣計算?
(3)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啟發(fā)學生思考。
(4)引導學生明確:十位上的數(shù)不夠減,從百位退1,在十位加上10再減。
3.教學例3。
(l)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試算,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個位、百位不夠減)。
(2)讓學生分組討論說說百位不夠減,該怎么辦?
使學生明確:百位不夠減,從千位退1,在百位上加上10再減。
(3)反饋練習,完成“做一做”。
4.歸納總結:
(l)交流匯報。
使學生明確:不管哪一位上的數(shù)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
(2)引導學生議論:三、四位數(shù)的減法和兩位數(shù)的減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3)閱讀教材95頁:三、四位數(shù)的減法,也要注意三條:
(4)反饋練習。
三、鞏固發(fā)展。
1.分組討論并計算,95頁“做一做”第3題、練習二十五第3題。
2.看書質疑。
四、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所學知識和應注意的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五第2、4題。
六、板書設計。
百十個百十個。
376319。
244143。
1230。
-425。
805。
減法的驗算。
教學內容:課本第96--97頁例4,“做一做”和練習二十五的第5--9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yǎng)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yǎng)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把下面減法算式改寫成加法算式。
(1)15-3=8()+()=()。
2.按課本第112頁上面:“如果把例3里的差和減數(shù)加起來,結果怎樣?算算看。”
指定二名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在下面列式計算。
做后,引導學生觀察兩道復習題,并說說加法和減法算式中各部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由此導入新課。
二、新授。
1.教師將上述兩題豎式中相同部分用線連起來如下:
在學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如下結論:“差和減數(shù)相加,結果等于被減數(shù)?!?BR> 我們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
教師說明:為了保證計算的正確,不僅要掌握計算法則,認真計算,還要學會驗算方法,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教師板書課題:減法的驗算。
指名用豎式演算,然后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驗算。全班學生計算并驗算。
(2)利用學生的板演,指名講計算過程。(數(shù)位要對齊,從低位減起,百位不夠減,從千位退1作10,百位17減8得9,千位剩3。)。
(3)正驗算是否正確,看差與減數(shù)相加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教師還要指出:如果題目沒要求驗算,為了簡便,也可以不另寫驗算的豎式,就用原來的豎式驗算。驗算時也是把差和減數(shù)加起來看得數(shù)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可以讓學生看看原來的豎式,從下往上,由學生口述:個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進上的1加3得4。
板書如下:
3.小結: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96頁,齊讀驗算的方法。
課本第97頁“做一做”習題第1-3題。
四、課堂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5-7題。
五、課后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8、9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
六、板書設計。
減法的驗算。
47363910。
-826驗算:+826。
39104736。
連續(xù)退位減。
教學內容:教材第99負例5、例6、完成“做一做”中的練習和練習二十六第l-3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初步理解筆算減法中連續(xù)退位的算理。
2.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有序思維能力。
2.通過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和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學難點: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計數(shù)器、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12-316-420-514-8。
2.筆算:(指名板演)。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
剛才我們復習了十幾減幾的口算和退位的筆算減法,今天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連續(xù)退位的筆算減法。
2.教學例5。
板書例5。
借助計數(shù)器撥數(shù)。
讓學生試算,讓學生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個位、十位連續(xù)不夠減)。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該怎樣算?要注意什么?
讓學生明確:哪一位上的數(shù)不夠減,就向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哪一位上的數(shù)有退位點,應該少看1再向前一位退位,在本位上加10再減。
讓學生借助板書再完整地敘述計算過程。
3.及時反饋,強化算理:
4.教學例6。
(1)板書例6。
讓學生觀察筆算的算式,發(fā)現(xiàn)個位、十位、百位都不夠減。教師引導學生利用例5的計算方法,說一說怎樣計算。(特別是十位,原來是夠減的,但被個位退1后就不夠減了,要向百位退位)。
再讓學生觀察百位和千位上數(shù)的特點,留給學生自己算,指名板演。
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最后讓學生看堅式和各位上的計算過程,自己再說一說算理。
5.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第五題后3小題。
分組練習,指定兩名學生完成在投影片上。利用投影訂正,并讓學生口述其中兩題的計算過程。
完成“做一做”第二題。
分組練習,指定兩名學生完成在投影片上。訂正時,教師強調,做題時要養(yǎng)成自覺檢驗的好習慣。
三。鞏固發(fā)展。
四、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小給本課所學的知識和應注意的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六第2、3題。
六、板書設計。
連續(xù)退位減。
例5:431。
-97。
334。
例6:5120-3826=1294。
5120。
-3826。
1294。
中間、末尾有零的退位減。
教學內容:教材103負例7、例8,完成“做一徽’中的習題和練習二十七中的第1.2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被減數(shù)中間、末尾有零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2.掌握計算方法,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被減數(shù)中間和末尾有零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計數(shù)器、口算卡片、投影儀。投影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二、探究新知。
1.引人新課。
(l)動手操作,感知算理。
(2)堅式計算,明確算理。
引導學生在以上計算的基礎上,分組討論并試算。
(3)教師巡視,重點幫助有困難的組。
引導學生匯報:
讓學生借助板書完整地敘述計算過程。
教師:用豎式計算被減數(shù)中間有零的退位減與前面學的連續(xù)退位減的方法相同。
使學生明確:哪一位上的0不夠減,退位后看成10再去減,哪一位上的0有退位點,退位后看成9再去減。
(4)反饋練習。
計算并口述算理:
401一124605-378。
(5)教師小結:
3.教學例8。
提問:這道題與例7有什么不同?(在課題上補充“末尾”)。
教師問:個位不夠減,十位,百位上都是0,應該怎么退位呢?退位后各位上的數(shù)各是多少?分組討論。
討論后引導學生回答:個位上不夠減,因為十位、百位上都是0,所以要從千位退一。這樣千位上由3變成2,百位由0變成9,十位由0變成9。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個位、十位上的結果。
百位、千位上的計算留給學生試算。指名學生板演,其他做在課本上。
引導學生小結:
計算被減數(shù)末尾數(shù)連續(xù)有幾個0的退位減法個位不夠減時,十位、百位是兒要從不為0的數(shù)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減。
4.反饋練習。
5.如果例8的被減數(shù)改成3010,該怎樣計算?
請同學們用堅式進行計算。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6.完成“做一做”第2題。
7.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fā)展。
四、全課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強調:被減數(shù)中間的0退1后作9減,計算時一定要注意被減數(shù)退位后每位上的數(shù)的變化情況。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七第三題的前4小題和第2題。
六、板書設計。
中間、末尾有0的退位減。
例7:302。
-159。
143。
3000。
-628。
2372。
元、角、分的簡單計算。
教學內容:課本第104頁例9,“做一做”習題和練習二十七第3--6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被減數(shù)中間、末尾有0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學會解答有關元、角、分的計算問題。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被減數(shù)中間、末尾有0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解答有關元、角、分的計算問題。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口答。
1元=()角3元2角=()角。
3元4角5分=()分2角6分=()分。
2、筆算。
二、新授。
教學例9。
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1、分析提問: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是什么?
2、列式計算。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3、8元7角5分-1元5角8分該怎樣計算呢?(先寫出元、角、分,按照單位寫出數(shù)字,列成豎式)。
4、得出的結果是717,在橫式的后面能只寫717嗎?(應該寫7元1角7分或717分)。
三、鞏固練習。
完成“做一做”
四、課堂作業(yè)。
完成二十七的第3--6題。
五、板書設計。
元、角、分的簡單計算。
8元7角五分-1元5角8分=7元1角7分。
元角分。
875。
-158。
717。
答:一枝鋼筆比一枝圓珠筆貴7元1角7分。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七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針對弱智兒童識記慢、思維能力差、對學習興趣不濃等特點,加強直觀教學,強調課堂演示和學生自己反復動手實踐,以增強感性認識,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做一做等小步子、多循環(huán)的方法理解“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含義,并培養(yǎng)弱智兒童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內容:
全日制培智學校教科書(試用本)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例1。
教學要求:
a:1、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b:1、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
學具卡片一套、相關課件、貼絨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請一名學生回答:什么是同樣多?
2、在貼絨板上操作:
(1)有5只小兔(師貼),蘿卜的個數(shù)和小兔同樣多,蘿卜有幾個?(個別生貼后回答)。
(2)有4個茶杯,茶杯蓋和茶杯同樣多,茶杯蓋有幾個?(同上)。
3、填空:
五角星有()個。
圓和五角星同樣多時,應是()個。
圓比五角星少()個。
圓有()個。
二、新授:
師:數(shù)學知識常常是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想一想怎樣解決下面的問題呢?
1、直觀形象,演示過程。
用課件反復演示:先出現(xiàn)一排10個紅皮球,再出現(xiàn)一排被遮住的黃皮球。黃皮球比上一排的10個紅皮球少6個。
2、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異質分組)。
(1)按題意擺學具。
(2)列式計算。
10-6=4(個)。
(3)a組匯報:
我們這樣解題:買的黃皮球比紅皮球同樣多應是10個,但題中說黃皮球比紅皮球少6個。那么從10個中去掉6個就是黃皮球的個數(shù)。
(師引導)10-6=4(個)。
師評價:你們想得真棒,書上就是這樣解答的。
3、尋找規(guī)律,發(fā)現(xiàn)方法。(同質分組)。
(1)閱讀p88例1。
(2)練習:
a、看圖填空:
三角形比正方形少()個,三角形有()個。
b.畫一畫:
比少4個.
比少2個.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1、填空后齊背誦:
2、應用題:
p88、練一練:1――3。
四、拓展應用: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
a:p91、3――7。
b:p89、1――2。
板書設計:
應用題。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八
內容:教材第57~58頁準備題,例3,“想想算算”,練習十二第1~2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理解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答方法,學會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應用題,初步培養(yǎng)比較、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準備,引新。
1、拍手游戲:
師拍8下,讓學生拍的'比教師少2下,學生拍幾下?(這樣的游戲做幾次。)。
3、出示準備題第2題,讀題,讓小朋友跟教師一起擺學具,邊擺邊提問:哪個擺的少,少擺2個也就是說要擺幾個,讓學生擺一擺,然后把書上的填空填好,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比6少2,就是要從6里去掉2,所以用6-2計算。)。
4、做“想想算算”第一題。
5、引入新課:從上面的擺學具和看圖填充可以看出:當較小的數(shù)比較大的數(shù)少幾時,要求較小的數(shù)是多少,只要從較大的數(shù)去掉少的幾個這一部分。今天就用這樣想的方法學習新的應用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例3,學生讀題。
(2)分小組討論怎樣畫線段圖,可以怎樣想。
讓各組匯報討論怎樣畫線段圖,老師板書出來,并讓學生看圖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3)提問:桃的個數(shù)是較大的數(shù)還是較小的數(shù)?求桃有多少個可以怎樣想?結合線段圖說明:求桃有多少個,就是求比23少9的數(shù)是多少,要從23里去掉9。指名板演列式,其他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鞏固練習:
1、做“想想算算”第2題,讓學生看線段圖說一說題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四、課堂小結:提問:今天學習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這樣的應用題要怎樣想,怎樣做?
五、課堂作業(yè):練習十二第1、2題。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九
2.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磁力板、投影儀、圓片、小棒.。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采取搶答形式.。
2.口述算式和得數(shù)(出示投影片).。
(1)3個2的和是多少?
(2)5個7的和是多少?
3.導入.。
(1)學生擺圓片,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8個.。
(2)導入新課.。
如果已知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你們知道第二行擺幾個圓片嗎?
板書課題應用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可演示動畫“應用題”或演示課件“應用題”】。
(1)引導學生在第一行擺2個圓片,教師同時在磁力板上也擺2個圓片.。
(3)分組討論:第二行應怎樣擺?要擺幾個圓片?
(4)一人到磁力板上擺圓片,并口述擺的過程.。
(5)指導學生把例3填完整.。
2.完成教科書80頁的“做一做”.【可演示課件“應用題”】。
(1)指導學生擺小棒.第一行擺3根小棒,第二行擺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教師巡視.。
(2)引導學生口述擺小棒的過程.。
(3)教師引導學生把此題填完整.。
3.教學例4.【可演示課件“應用題”】。
美術小組做黃花7朵,做紅花的朵數(shù)是黃花的5倍,做了多少朵紅花?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明確:
這題的已知條件是黃花7朵,紅花是黃花的5倍,問題是紅花多少朵?
(4)從線段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紅花是黃花的5倍,紅花多,黃花少,也就是求5個7是多少.。
(5)啟發(fā)學生回答計算過程,并引導學生口述解題思路.。
(朵)或(朵)。
答:做了35朵紅花.。
(6)引導學生把例4填完整.。
4.完成81頁“做一做”的第2題.【可繼續(xù)演示課件“應用題”】。
媽媽買了4米白布,買花布的米數(shù)是白布的3倍,買了多少米花布?
(1)引導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通過移動投影片出示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題意和數(shù)量關系.。
(3)學生口頭列式之后,指導學生在書上列式計算.。
三、全課小結.。
通過學習知道了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多少,就是求幾個這個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
四、隨堂練習.。
1.看圖列式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81頁“做一做”的第1題.【可繼續(xù)演示課件“應用題”】。
3.列式計算(出示投影片)。
(1)5個8相加是多少?
(2)5的8倍是多少?
(3)4個7相加是多少?
(4)4的7倍是多少?
五、布置作業(yè).。
1.小明有5本故事書,連環(huán)畫的本數(shù)是故事書的7本.小明有多少本連環(huán)畫?
2.停車場卡車的'輛數(shù)是客車的6倍,客車有8輛,卡車有多少輛?
板書設計。
應用題。
教案點評:
教學開始便通過操作,使學生初步知道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思路,學生多次體驗,為學習應用題做好準備。
教學時,首先出示線段圖表示題意,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讀題理解題意——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掌握解答應用題解題思路。
探究活動。
擊鼓傳花。
活動目的。
使學生能夠根據條件自己編題.。
活動過程。
1.根據學號每人發(fā)一張?zhí)柨?,然后擊鼓傳花,鼓?;ǖ秸l手,誰編題.。
4.最后誰的分高,就是計算能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十
教學內容:復習第6-10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進一步認識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進一步鞏固從問題想起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分析方法,能正確解答。
教學重、難點:找出數(shù)量關系,掌握分析方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復習本單元學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應用題里數(shù)量關系之間的關系,掌握分析應用題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解答。
二、整理思路。
1、做復習第6題。
(1)學生讀題。
(2)這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說一說這兩題可以怎樣想。
(4)說說每一步求的什么,為什么兩題里求已經鋪的米數(shù)算法不一樣。
2、小結:
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還可以從問題想起,找出求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看哪個數(shù)量還不知道,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組織練習。
1、做復習第8題,
(1)清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說說每道題各是怎樣想的。
2、討論復習第9題,
(1)看圖,說說圖意。
(2)這道題要先求什么?為什么?
3、討論復習第10題。
問:可以補充哪些條件?
四、講解思考題:
(1)說出圖意。
(2)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3)媽媽比小英大幾倍?媽媽比小英的多少歲?
(3)從線段圖上,你知道小英是多少歲?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復習的什么內容?你進一步知道了些什么?
六、作業(yè):
復習第7、9、10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十一
1.初步學會解答.
2.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能力.
重點。
難點。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磁力板、投影儀、圓片、小棒.
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采取搶答形式.
2.口述算式和得數(shù)(出示投影片).
3.導入??.
(1)學生擺圓片,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8個.
指導學生明確第一行擺4個圓片,第二行擺8個圓片,擺了2個4,所以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
(2)導入??新課.
如果已知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你們知道第二行擺幾個圓片嗎?
課題??應用題。
二、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在第一行擺2個圓片,同時在磁力板上也擺2個圓片.
(2)第二行要擺的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應怎樣擺?要擺幾個圓片?學生邊擺邊說,巡視.
(3)分組討論:第二行應怎樣擺?要擺幾個圓片?
(4)一人到磁力板上擺圓片,并口述擺的過程.
(5)指導學生把例3填完整.
2.完成教科書80頁的“做一做”.【可演示課件“應用題”】。
(1)指導學生擺小棒.第一行擺3根小棒,第二行擺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巡視.
(2)引導學生口述擺小棒的過程.
(3)引導學生把此題填完整.
3.例4.【可演示課件“應用題”】。
美術小組做黃花7朵,做紅花的朵數(shù)是黃花的5倍,做了多少朵紅花?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明確:
這題的已知條件是黃花7朵,紅花是黃花的5倍,問題是紅花多少朵?
(3)提示:紅花是黃花的5倍,也就是紅花有5個7朵那么多,為了加深理解,今天我們用線段圖來表示題意,用一條線段表示7朵黃花,用5個線段的長表示紅花的朵數(shù),并同時演示課件“應用題”畫線段圖.
(4)從線段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紅花是黃花的5倍,紅花多,黃花少,也就是求5個7是多少.
(5)啟發(fā)學生回答計算過程,并引導學生口述解題思路.
(朵)或(朵)。
答:做了35朵紅花.
(6)引導學生把例4填完整.
4.完成81頁“做一做”的第2題.【可繼續(xù)演示課件“應用題”】。
媽媽買了4米白布,買花布的米數(shù)是白布的3倍,買了多少米花布?
(1)引導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通過移動投影片出示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題意和數(shù)量關系.
(3)學生口頭列式之后,指導學生在書上列式計算.
三、全課小結.
四、隨堂練習.
1.看圖列式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81頁“做一做”的第1題.【可繼續(xù)演示課件“應用題”】。
3.列式計算(出示投影片)。
五、布置作業(yè)?.
1.小明有5本故事書,連環(huán)畫的本數(shù)是故事書的7本.小明有多少本連環(huán)畫?
2.停車場卡車的輛數(shù)是客車的6倍,客車有8輛,卡車有多少輛?
設計。
點評:
時,首先出示線段圖表示題意,幫助學生理解題意。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讀題理解題意——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掌握解答應用題解題思路。
活動目的。
使學生能夠根據條件自己編題.
活動過程?。
1.根據學號每人發(fā)一張?zhí)柨?,然后擊鼓傳花,鼓停花到誰手,誰編題.
2.所說題的得數(shù)必須與手中的號卡相符(注:能編乘、除的加2分,編加、減的只得1分).
3.鼓一停,每位同學立刻舉好手中的號牌,拿花的同學馬上用自己的號牌當?shù)脭?shù),找到另外兩個數(shù),進行加、減、乘、除計算(時間限1分鐘).
4.最后誰的分高,就是計算能手.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十二
班級姓名小組小組評價。
學習目標:
1、理解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學會分析此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2、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展示質疑,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3、全力以赴挑戰(zhàn)困難,享受學習的快樂。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新課標第一網。
先由學生自學課本,經歷自主探索總結的過程,并獨立完成自主學習部分,通過獨立思考及小組合作,能夠理解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學會分析此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并獨立完成導學案,然后學習小組討論交流,讓同學們進行展示,小組間互相點評,對于有疑問的題目教師點撥、拓展。
一、自主學習:
1、自學課本p20-p21頁。
2、想一想,填一填。
1)、公園里有牡丹花800盆,月季花的盆數(shù)是牡丹花的,題中把()看作單位“1”,月季花的盆數(shù)是多少?列式為:()。
2)、一袋大米25千克,吃了一部分后,還剩,題中把()看作單位“1”,求還剩多少千克大米就是求()的()是多少。列式為:()。
3)、在長跑比賽中,第二名的速度是第一名的,第三名的速度是第二名的,求第二名速度時,把()看作單位“1”,求第三名速度時,把()看作單位“1”。
二、合作探究:
要求:請用線段圖表示出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解答。
思考:你有幾種方法?
要求:請用線段圖表示出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解答。
思考:你有幾種方法?
小結:已知一個數(shù)量比另一個數(shù)量少幾分之幾,求這個數(shù)量的解題方法:
要點提示:在題中出現(xiàn)多個單位“1”時,一定要找準所給分數(shù)以哪個量為單位“1”,做到正確對應。
三、學以致用:
1、填空:
一種國產冰箱原來每臺售價2700元,現(xiàn)在比原來降低了,現(xiàn)在每臺多少元?
1)、應把看作單位“1”。
2)、2700×求的是。
3)、1-求的是。
4)、2700×求的是。
2、我能辯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1)、鴨的只數(shù)比雞的只數(shù)多,是把雞的只數(shù)看作單位“1”。()。
2)、某工廠原有男工18人,女工22人,又調來女工人數(shù)的,則現(xiàn)在有職工51人。()。
3)、a是b的,b是c的,c是36,a是27。()。
4)、甲數(shù)的等于乙數(shù)的,甲、乙不為0,則甲大于乙。()。
5)、3千克的與4千克的同樣重。()。
6)、1米長的繩子,用去,還剩米。()。
3、列式計算。
1)、甲數(shù)是120,乙數(shù)比甲數(shù)少,乙數(shù)是多少?
2)、25的與15個的差是多少?
四、解決問題:新課標第一網。
2)、水結成冰后,體積增加,現(xiàn)在有5升水,結冰后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3)、某工廠去年用煤4800噸,今年比去年節(jié)約,節(jié)約了多少噸煤?今年用煤多少噸?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十三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力圖體現(xiàn)“尊重學生,注重發(fā)展,使之‘做’數(shù)學”的教學理念。做數(shù)學是目前數(shù)學教育的一個重要觀念,它強調學生學習是一個現(xiàn)實的經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shù)學的重要性。根據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特點,主要意在體現(xiàn)“做”數(shù)學的兩方面:一引導學生“玩”數(shù)學;二幫助學生“悟”數(shù)學。因此有意識地采用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等活動方式,讓學生從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嘗到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滋味。
一、設計思路。
“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應用題”是浙江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應用題”是在學生能“比較數(shù)量多少”和“求兩個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又一類應用題。教材強調“先分后合”,通過“誰與誰比,誰多誰少,多的可以分成哪兩部分”來理解算理。因此,通常的教學模式是“著重讓學生理解:母雞與公雞比,母雞多,母雞的只數(shù)分成——與公雞只數(shù)同樣多的和比公雞多的兩部分,把這兩部分合起來,就是母雞的只數(shù)來解此類應用題?!钡珡膶嶋H的教學情況看,讓一年級的學生完整地敘述這一思考過程是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學生對為什么要分?分了過后又為什么要合很難理解,教師上課時也說不明道不清。針對以上的現(xiàn)象,本節(jié)課設計的意圖是想在強調“同樣多”與“多的部分”的概念的基礎上,抓住“母雞比公雞多3只”的重點句,通過探討“誰和誰比,以誰為標準,誰多誰少”,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即求母雞的只數(shù)轉化抽象成“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文字題(求比5多3是幾)”來解此類應用題,使說的過程變得簡潔,以便于學生接受。而且還為學生以后學習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尋找單位“1”的量作鋪墊?;谝陨辖虒W想法的`另一個原因是教材在教完“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應用題”、“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各內容之后,都出現(xiàn)了同類的文字題。說明各類應用題與同類文字題之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是否意味著生活問題與數(shù)學模型的建構相互依存。
針對以上的教學設想,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通過觀察和操作,滲透“一一對應”及“比較”的思想、方法,幫助理解掌握“同樣多”與“多的部分”。
(2)學生掌握表述解答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解答此類應用題。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動手操作和實踐應用能力及探索創(chuàng)新、合作學習的意識。
(4)向學生滲透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思想觀點,進行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為力求體現(xiàn)“引導學生‘玩’數(shù)學,幫助學生‘做’數(shù)學”這一教學思想,教與學主要舉措為學具操作、計算機輔助教學、組織討論探索、引導合作發(fā)現(xiàn)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來,構建“轉化”的全過程,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理解”或“消化”的過程,同時通過以下的學習方法親身體驗合作的成功和愉悅。(1)觀察的方法,通過觀察電腦的動畫演示,突出“同樣多”這一重要概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動手操作的方法,通過動手操作擺“同樣多”與“多的部分”,感悟應用題與文字題的轉化統(tǒng)一。(3)嘗試法,教師先讓學生嘗試從具體實物操作中抽象成文字題,在嘗試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相互討論,相互啟發(fā),最后總結出方法。
(4)概括的方法,在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總結概括出解此類應用題的方法。
三、教學程序。
依據這節(jié)課的教材知識結構及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發(fā)展水平,為優(yōu)化教學過程,實現(xiàn)“尊重學生,注重發(fā)展”的課堂教學要求,這節(jié)課的程序安排為:
第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玩”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一
出示應用題“學校里養(yǎng)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幾只?”
(1)指名學生讀題.。
師:是誰與誰比多少?白兔多還是黑兔多?(白兔與黑兔比多少,白兔多,黑兔少)。
師:我們已經知道白兔的只數(shù)多,那么白兔的只數(shù)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學生說出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樣多的時,把畫有7只白兔的紙條翻過來,學生說出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時,把畫有5只白兔的白紙條翻過來)。
師:這道題的問題是圖中的哪部分?(請同學上來指一指,教學標出問題部分,并注明“多?只”)。
(3)看圖分析。
師: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幾只,應該怎樣想呢?(從白兔的只數(shù)里去掉跟黑兔同樣多的,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數(shù))。
師:用什么方法計算?(用減法計算)。
(4)列式口答。
指名列式口答.教師板書:
12-7=5(只)。
口答:白兔比黑兔多5只.。
3.指導學生做教科書第58頁上的“做一做”
讓學生按照下面的問題分析和解答:
(1)這道題已知條件和問題是什么?(在書上畫批)。
(2)從已知條件可以知道誰多誰少?(圓白菜多,大白菜少)。
(3)圓白菜的棵數(shù)多,它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跟大白菜同樣多的8棵,另一部分是比大白菜多的)。
(4)要求圓白菜比大白菜多幾棵怎么想?(從圓白菜的棵數(shù)里去掉和大白菜同樣多的'8棵,剩下的就是圓白菜比大白菜多的)。
(5)用什么方法計算?(用減法計算)。
(6)在書上填寫算式.。
(三)鞏固反饋。
做練習十五的第1~3題.。
做第1題時,先指名讀題并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師:要求紅花比黃花多幾盆?應該怎樣想?(紅花多,紅花的盆數(shù)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跟黃花同樣多的10盆,另一部分是比黃花多的.從紅花的盆數(shù)里去掉和黃花同樣多的10盆,剩下的就是紅花比黃花多的盆數(shù))。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第2,3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做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予以指導.。
(四)小結。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二
一、說教材和要求。
2、教材簡析。
本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用減法解決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的問題,這是學生第一次正式學習解決這類問題,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我設計了一個“紅花評比”的情景圖。根據各自所得紅花的不同朵數(shù),很自然地引出主題。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比較兩數(shù)多少的方法,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或少幾)的應用題。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理。
(3)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熱情。
4、教學重點。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三
教學反思:
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應用題本來是一個比較枯燥的教學內容,通過放手擺學具、探索特征、實踐應用、游戲等形式,使學生在輕松的、和諧的氣氛中獲得了新知,同時,在動手操作、動口討論、動腦找特征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fā)展,教師在全過程中都處于引導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在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師精心設計,各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有效而且得法,把課堂的氣氛不斷推向一個又一個的高潮,使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把抽象轉化為簡單、化難為易,實現(xiàn)了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四
使學生理解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答方法,學會解答,初步培養(yǎng)比較、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1.小朋友,今天有許多老師來聽課,你們高興嗎?徐老師也很高興,對他們的到來,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師生鼓掌表示歡迎)。
2.大家拍手拍得很熱烈,但不夠整齊,請聽一聽,老師是怎么拍的,拍了幾下?(教師有節(jié)奏的拍5下),學老師的樣,比我少拍2下。(生拍手)。
3.剛才你們拍了幾下,是怎樣想的?
指出:要想知道自己拍幾下,就可以想,比5下少2下是幾下,誰會列式。
4.如果我拍7下,要求你們比我少拍3下,你們該拍幾下?怎樣想?
1.直觀復習:再過幾天就是小松鼠的生日了,小白兔準備了禮物送給它,是什么禮物呢?(小黑板出示準備題1)。
(2)填空,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知道綠花是6朵的?(從9朵里去掉少的3朵)。
(3)師指出:從圖上看,綠花比9朵少3朵,綠花的朵數(shù)就是要從9朵里去掉3朵。
2.動手操作復習:小白兔給小松鼠送來了鮮花,還給它帶來了什么呢?(出示準備題第2題)。
(1)小白兔的要求是第一行擺6個圓,第二行擺三角,三角比圓少2個。哪一行擺得少?擺幾個?請小朋友們動手擺一擺。
(3)師指出:有6個,比少2個,就是比6少2,要從6里去掉2,所以用6-2算。
3.“想想算算”第1題。
指名填空,說一說為什么用10-2=8?
師指出:足球比排球少2個,求少的數(shù)要從多的數(shù)里去掉相差的一部分。
4.引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用上面題目中想的辦法來學習新的應用題(出示課題)齊讀:
1.出示例題,指名讀,說已知條件和問題。根據這樣的條件和問題,你能不能畫出線段圖?自己先在紙上畫,然后和你的同座位進行交流:(出示要求)。
想一想,做一做。
1.表示桃的線段應比梨的線段怎樣?為什么?
2.在圖上標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3.求桃有多少個可以怎樣想?
4.怎樣列式計算?
4.指名口頭列式,師板書。追問:為什么用減法?
師指出:這里求比23少9的數(shù)是多少,要從23里去掉9,所以用減法算。
1.“想想算算”第2題。
看線段圖請一生說圖意(指名說齊說)。
生填空,為什么用減法算式做?(師引導:這里求的是……)。
2.“想想算算”第3題。
找關鍵句畫波浪線,齊說畫的是哪句?藍花瓶是小數(shù)還是大數(shù)?填完整算式和答句。
3.小游戲,搶答題目(錄音機播放)。
(1)小明家有13只公雞,母雞比公雞少2只,母雞有幾只?
(2)小華有27張郵票,小紅比小華少5張,小紅有多少張?
(3)學校車棚有9輛摩托車,自行車比摩托車多20輛。自行車有多少輛?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做題時怎樣想的?
練習十二第1、2題。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
課本p23例4。
教學目標: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學例4、1.出示題目,仔細觀察、思考。分組討論。2、學生探討解答的方法。學生回憶、遷移思考,或是擺學具幫助理解。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3、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解答的思路。學生匯報。
(二)、完成第23頁做一做。觀察圖,在小組內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說明解題思路。思考、提問,在小組內交流問題。選擇一個提問進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說出解答思路。
(三)、小結: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知識和以前學習的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指名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
[設計意圖]:在操作中掌握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四第3題,選擇二題說說計算方法。2、完成練習四第1、2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解答方法,體驗解答的過程。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總結。
五、隨堂練習。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六
教學內容:教材88-89頁,完成“做一做”中的習題和練習二十四l-4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能力和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本領。
(三)德育滲透點。
滲透數(shù)學意識,使學生知道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必要性,發(fā)。
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口算卡片、學具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完成88頁的復習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0。
指導學生操作學具。
第一行擺5個圓片。
第二行擺三角形,比圓片少2個。
第二行擺_個三角形。
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2)啟發(fā)學生互相說條件,操作學具,提高操作能力,進一步理解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量關系。
2.教學例11。
(2)根據學生口述條件和問題,啟發(fā)學生知道什么?
使學生明確紅花多,黃花少。
(3)引導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
黃花比紅花少6朵,也可以怎么說?
使學生明確:黃花比紅花少6朵也就是紅花比黃花多6朵。
(4)列式計算9+6=15(朵)。
(5)進一步理解,幫助學生掌握數(shù)量關系。
3.反饋練習。
1.“做一做”第1題。
2.“做一做”第2題。
三、鞏固發(fā)展。
看書質疑。
四、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要分析數(shù)量關系,誰多、誰少,再列式解答。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三第l、2題。
六、板書設計。
應用題。
例8:有紅花15朵,黃花比紅花少6朵。黃花有多少朵?
15-6=8(朵)。
答:黃花有8朵。
應用題的對比(2)。
教學內容:教材第90頁,完成“做一做”中的練習和練習二十四第5~8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2.正確解答應用題。
(二)能力訓練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滲透數(shù)學意識,使學生知道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必要性,發(fā)。
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兩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掌握兩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學具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操作學具,鞏固所學的數(shù)量關系。
二、探究新知。
l.投影出示例12。
2.小組活動。
(l)議一議兩道題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教師出示圖片或投影片。
(2)通過議論和看示意圖,知道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兩道題都是紅花多,黃花少。
(3)想一想: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使學生明確:第一個已知條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題的第二個條件是第二題要求的問題,第一題要求的問題是第2題已知的第2個條件。
兩題都用減法計算。
3.獨立解答。
(4)填空。
(5)訂正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4.反饋練習“做一做”
獨立填在課本上,訂正時啟發(fā)學生互相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三、鞏固發(fā)展。
1.練習二十四第8題。
2.練習二十四第5題,出示投影片。
學生議論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了解數(shù)量關系,口頭計算。
四、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這節(jié)課學習什么,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四第6、7題。
六、板書設計。
應用題。
例12(1)有紅花54朵,黃花36朵,黃花比紅花少多少朵?
答:黃花比紅花少18朵。
(2)有紅花54朵,黃花比紅花少18朵。黃花有多少朵?
答:黃花有36朵。
不連續(xù)退位減。
教學內容:教材第94-95頁,完成做一做中的練習和練習二十五中的1~4題。
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1.初步理解筆算減法中退位的算理,正確進行計算。
2.總結減法計算中應注意的地方。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總結、概括能力。
2.提高計算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和檢驗的好習慣,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和總結概括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2.53減26得多少?用堅式算出來,指名板演。
訂正時說一說兩位數(shù)減法要注意的地方。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引導學生看圖說圖意。
(2)用堅式進行計算,并板演。
(3)啟發(fā)學生想一想,計算時注意什么?
使學生明確:計算三位數(shù)減法時,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減起。
2.教學例2。
(l)出示例2。
(2)啟發(fā)學生想一想、議一議、擺一擺,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應該怎樣計算?
(3)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啟發(fā)學生思考。
(4)引導學生明確:十位上的數(shù)不夠減,從百位退1,在十位加上10再減。
3.教學例3。
(l)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試算,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個位、百位不夠減)。
(2)讓學生分組討論說說百位不夠減,該怎么辦?
使學生明確:百位不夠減,從千位退1,在百位上加上10再減。
(3)反饋練習,完成“做一做”。
4.歸納總結:
(l)交流匯報。
使學生明確:不管哪一位上的數(shù)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
(2)引導學生議論:三、四位數(shù)的減法和兩位數(shù)的減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3)閱讀教材95頁:三、四位數(shù)的減法,也要注意三條:
(4)反饋練習。
三、鞏固發(fā)展。
1.分組討論并計算,95頁“做一做”第3題、練習二十五第3題。
2.看書質疑。
四、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所學知識和應注意的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五第2、4題。
六、板書設計。
百十個百十個。
376319。
244143。
1230。
-425。
805。
減法的驗算。
教學內容:課本第96--97頁例4,“做一做”和練習二十五的第5--9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yǎng)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學會用加法驗算減法,培養(yǎng)認真計算和驗算的好習慣。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把下面減法算式改寫成加法算式。
(1)15-3=8()+()=()。
2.按課本第112頁上面:“如果把例3里的差和減數(shù)加起來,結果怎樣?算算看。”
指定二名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在下面列式計算。
做后,引導學生觀察兩道復習題,并說說加法和減法算式中各部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由此導入新課。
二、新授。
1.教師將上述兩題豎式中相同部分用線連起來如下:
在學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如下結論:“差和減數(shù)相加,結果等于被減數(shù)?!?BR> 我們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
教師說明:為了保證計算的正確,不僅要掌握計算法則,認真計算,還要學會驗算方法,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教師板書課題:減法的驗算。
指名用豎式演算,然后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驗算。全班學生計算并驗算。
(2)利用學生的板演,指名講計算過程。(數(shù)位要對齊,從低位減起,百位不夠減,從千位退1作10,百位17減8得9,千位剩3。)。
(3)正驗算是否正確,看差與減數(shù)相加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教師還要指出:如果題目沒要求驗算,為了簡便,也可以不另寫驗算的豎式,就用原來的豎式驗算。驗算時也是把差和減數(shù)加起來看得數(shù)是否等于被減數(shù)。
可以讓學生看看原來的豎式,從下往上,由學生口述:個位0加6得6,十位1加2得3,百位9加8得17,千位是進上的1加3得4。
板書如下:
3.小結:用差和減數(shù)相加的方法可以驗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96頁,齊讀驗算的方法。
課本第97頁“做一做”習題第1-3題。
四、課堂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5-7題。
五、課后練習。
練習二十五第8、9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
六、板書設計。
減法的驗算。
47363910。
-826驗算:+826。
39104736。
連續(xù)退位減。
教學內容:教材第99負例5、例6、完成“做一做”中的練習和練習二十六第l-3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初步理解筆算減法中連續(xù)退位的算理。
2.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有序思維能力。
2.通過計算提高計算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和自覺檢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學難點: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計數(shù)器、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12-316-420-514-8。
2.筆算:(指名板演)。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
剛才我們復習了十幾減幾的口算和退位的筆算減法,今天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連續(xù)退位的筆算減法。
2.教學例5。
板書例5。
借助計數(shù)器撥數(shù)。
讓學生試算,讓學生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個位、十位連續(xù)不夠減)。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該怎樣算?要注意什么?
讓學生明確:哪一位上的數(shù)不夠減,就向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哪一位上的數(shù)有退位點,應該少看1再向前一位退位,在本位上加10再減。
讓學生借助板書再完整地敘述計算過程。
3.及時反饋,強化算理:
4.教學例6。
(1)板書例6。
讓學生觀察筆算的算式,發(fā)現(xiàn)個位、十位、百位都不夠減。教師引導學生利用例5的計算方法,說一說怎樣計算。(特別是十位,原來是夠減的,但被個位退1后就不夠減了,要向百位退位)。
再讓學生觀察百位和千位上數(shù)的特點,留給學生自己算,指名板演。
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最后讓學生看堅式和各位上的計算過程,自己再說一說算理。
5.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第五題后3小題。
分組練習,指定兩名學生完成在投影片上。利用投影訂正,并讓學生口述其中兩題的計算過程。
完成“做一做”第二題。
分組練習,指定兩名學生完成在投影片上。訂正時,教師強調,做題時要養(yǎng)成自覺檢驗的好習慣。
三。鞏固發(fā)展。
四、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小給本課所學的知識和應注意的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六第2、3題。
六、板書設計。
連續(xù)退位減。
例5:431。
-97。
334。
例6:5120-3826=1294。
5120。
-3826。
1294。
中間、末尾有零的退位減。
教學內容:教材103負例7、例8,完成“做一徽’中的習題和練習二十七中的第1.2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被減數(shù)中間、末尾有零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2.掌握計算方法,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自覺檢驗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被減數(shù)中間和末尾有零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計數(shù)器、口算卡片、投影儀。投影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二、探究新知。
1.引人新課。
(l)動手操作,感知算理。
(2)堅式計算,明確算理。
引導學生在以上計算的基礎上,分組討論并試算。
(3)教師巡視,重點幫助有困難的組。
引導學生匯報:
讓學生借助板書完整地敘述計算過程。
教師:用豎式計算被減數(shù)中間有零的退位減與前面學的連續(xù)退位減的方法相同。
使學生明確:哪一位上的0不夠減,退位后看成10再去減,哪一位上的0有退位點,退位后看成9再去減。
(4)反饋練習。
計算并口述算理:
401一124605-378。
(5)教師小結:
3.教學例8。
提問:這道題與例7有什么不同?(在課題上補充“末尾”)。
教師問:個位不夠減,十位,百位上都是0,應該怎么退位呢?退位后各位上的數(shù)各是多少?分組討論。
討論后引導學生回答:個位上不夠減,因為十位、百位上都是0,所以要從千位退一。這樣千位上由3變成2,百位由0變成9,十位由0變成9。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個位、十位上的結果。
百位、千位上的計算留給學生試算。指名學生板演,其他做在課本上。
引導學生小結:
計算被減數(shù)末尾數(shù)連續(xù)有幾個0的退位減法個位不夠減時,十位、百位是兒要從不為0的數(shù)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減。
4.反饋練習。
5.如果例8的被減數(shù)改成3010,該怎樣計算?
請同學們用堅式進行計算。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計算過程。
6.完成“做一做”第2題。
7.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fā)展。
四、全課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強調:被減數(shù)中間的0退1后作9減,計算時一定要注意被減數(shù)退位后每位上的數(shù)的變化情況。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七第三題的前4小題和第2題。
六、板書設計。
中間、末尾有0的退位減。
例7:302。
-159。
143。
3000。
-628。
2372。
元、角、分的簡單計算。
教學內容:課本第104頁例9,“做一做”習題和練習二十七第3--6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被減數(shù)中間、末尾有0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學會解答有關元、角、分的計算問題。
教學重點: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被減數(shù)中間、末尾有0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學會解答有關元、角、分的計算問題。
教學步驟:
一、復習。
1、口答。
1元=()角3元2角=()角。
3元4角5分=()分2角6分=()分。
2、筆算。
二、新授。
教學例9。
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1、分析提問: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是什么?
2、列式計算。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3、8元7角5分-1元5角8分該怎樣計算呢?(先寫出元、角、分,按照單位寫出數(shù)字,列成豎式)。
4、得出的結果是717,在橫式的后面能只寫717嗎?(應該寫7元1角7分或717分)。
三、鞏固練習。
完成“做一做”
四、課堂作業(yè)。
完成二十七的第3--6題。
五、板書設計。
元、角、分的簡單計算。
8元7角五分-1元5角8分=7元1角7分。
元角分。
875。
-158。
717。
答:一枝鋼筆比一枝圓珠筆貴7元1角7分。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七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針對弱智兒童識記慢、思維能力差、對學習興趣不濃等特點,加強直觀教學,強調課堂演示和學生自己反復動手實踐,以增強感性認識,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做一做等小步子、多循環(huán)的方法理解“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含義,并培養(yǎng)弱智兒童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內容:
全日制培智學校教科書(試用本)數(shù)學第十一冊第四單元例1。
教學要求:
a:1、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b:1、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
學具卡片一套、相關課件、貼絨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請一名學生回答:什么是同樣多?
2、在貼絨板上操作:
(1)有5只小兔(師貼),蘿卜的個數(shù)和小兔同樣多,蘿卜有幾個?(個別生貼后回答)。
(2)有4個茶杯,茶杯蓋和茶杯同樣多,茶杯蓋有幾個?(同上)。
3、填空:
五角星有()個。
圓和五角星同樣多時,應是()個。
圓比五角星少()個。
圓有()個。
二、新授:
師:數(shù)學知識常常是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想一想怎樣解決下面的問題呢?
1、直觀形象,演示過程。
用課件反復演示:先出現(xiàn)一排10個紅皮球,再出現(xiàn)一排被遮住的黃皮球。黃皮球比上一排的10個紅皮球少6個。
2、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異質分組)。
(1)按題意擺學具。
(2)列式計算。
10-6=4(個)。
(3)a組匯報:
我們這樣解題:買的黃皮球比紅皮球同樣多應是10個,但題中說黃皮球比紅皮球少6個。那么從10個中去掉6個就是黃皮球的個數(shù)。
(師引導)10-6=4(個)。
師評價:你們想得真棒,書上就是這樣解答的。
3、尋找規(guī)律,發(fā)現(xiàn)方法。(同質分組)。
(1)閱讀p88例1。
(2)練習:
a、看圖填空:
三角形比正方形少()個,三角形有()個。
b.畫一畫:
比少4個.
比少2個.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1、填空后齊背誦:
2、應用題:
p88、練一練:1――3。
四、拓展應用:
師: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
a:p91、3――7。
b:p89、1――2。
板書設計:
應用題。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八
內容:教材第57~58頁準備題,例3,“想想算算”,練習十二第1~2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理解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解答方法,學會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應用題,初步培養(yǎng)比較、分析、判斷、推理的能力,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準備,引新。
1、拍手游戲:
師拍8下,讓學生拍的'比教師少2下,學生拍幾下?(這樣的游戲做幾次。)。
3、出示準備題第2題,讀題,讓小朋友跟教師一起擺學具,邊擺邊提問:哪個擺的少,少擺2個也就是說要擺幾個,讓學生擺一擺,然后把書上的填空填好,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比6少2,就是要從6里去掉2,所以用6-2計算。)。
4、做“想想算算”第一題。
5、引入新課:從上面的擺學具和看圖填充可以看出:當較小的數(shù)比較大的數(shù)少幾時,要求較小的數(shù)是多少,只要從較大的數(shù)去掉少的幾個這一部分。今天就用這樣想的方法學習新的應用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3。
(1)出示例3,學生讀題。
(2)分小組討論怎樣畫線段圖,可以怎樣想。
讓各組匯報討論怎樣畫線段圖,老師板書出來,并讓學生看圖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3)提問:桃的個數(shù)是較大的數(shù)還是較小的數(shù)?求桃有多少個可以怎樣想?結合線段圖說明:求桃有多少個,就是求比23少9的數(shù)是多少,要從23里去掉9。指名板演列式,其他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鞏固練習:
1、做“想想算算”第2題,讓學生看線段圖說一說題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四、課堂小結:提問:今天學習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這樣的應用題要怎樣想,怎樣做?
五、課堂作業(yè):練習十二第1、2題。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九
2.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能力.。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磁力板、投影儀、圓片、小棒.。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采取搶答形式.。
2.口述算式和得數(shù)(出示投影片).。
(1)3個2的和是多少?
(2)5個7的和是多少?
3.導入.。
(1)學生擺圓片,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8個.。
(2)導入新課.。
如果已知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你們知道第二行擺幾個圓片嗎?
板書課題應用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可演示動畫“應用題”或演示課件“應用題”】。
(1)引導學生在第一行擺2個圓片,教師同時在磁力板上也擺2個圓片.。
(3)分組討論:第二行應怎樣擺?要擺幾個圓片?
(4)一人到磁力板上擺圓片,并口述擺的過程.。
(5)指導學生把例3填完整.。
2.完成教科書80頁的“做一做”.【可演示課件“應用題”】。
(1)指導學生擺小棒.第一行擺3根小棒,第二行擺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教師巡視.。
(2)引導學生口述擺小棒的過程.。
(3)教師引導學生把此題填完整.。
3.教學例4.【可演示課件“應用題”】。
美術小組做黃花7朵,做紅花的朵數(shù)是黃花的5倍,做了多少朵紅花?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明確:
這題的已知條件是黃花7朵,紅花是黃花的5倍,問題是紅花多少朵?
(4)從線段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紅花是黃花的5倍,紅花多,黃花少,也就是求5個7是多少.。
(5)啟發(fā)學生回答計算過程,并引導學生口述解題思路.。
(朵)或(朵)。
答:做了35朵紅花.。
(6)引導學生把例4填完整.。
4.完成81頁“做一做”的第2題.【可繼續(xù)演示課件“應用題”】。
媽媽買了4米白布,買花布的米數(shù)是白布的3倍,買了多少米花布?
(1)引導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通過移動投影片出示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題意和數(shù)量關系.。
(3)學生口頭列式之后,指導學生在書上列式計算.。
三、全課小結.。
通過學習知道了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多少,就是求幾個這個數(shù)的和,用乘法計算.。
四、隨堂練習.。
1.看圖列式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81頁“做一做”的第1題.【可繼續(xù)演示課件“應用題”】。
3.列式計算(出示投影片)。
(1)5個8相加是多少?
(2)5的8倍是多少?
(3)4個7相加是多少?
(4)4的7倍是多少?
五、布置作業(yè).。
1.小明有5本故事書,連環(huán)畫的本數(shù)是故事書的7本.小明有多少本連環(huán)畫?
2.停車場卡車的'輛數(shù)是客車的6倍,客車有8輛,卡車有多少輛?
板書設計。
應用題。
教案點評:
教學開始便通過操作,使學生初步知道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思路,學生多次體驗,為學習應用題做好準備。
教學時,首先出示線段圖表示題意,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讀題理解題意——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掌握解答應用題解題思路。
探究活動。
擊鼓傳花。
活動目的。
使學生能夠根據條件自己編題.。
活動過程。
1.根據學號每人發(fā)一張?zhí)柨?,然后擊鼓傳花,鼓?;ǖ秸l手,誰編題.。
4.最后誰的分高,就是計算能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十
教學內容:復習第6-10題,思考題。
教學目標:進一步認識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進一步鞏固從問題想起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分析方法,能正確解答。
教學重、難點:找出數(shù)量關系,掌握分析方法。
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復習本單元學習的'兩步計算應用題。(板書課題),通過復習,要進一步認識應用題里數(shù)量關系之間的關系,掌握分析應用題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解答。
二、整理思路。
1、做復習第6題。
(1)學生讀題。
(2)這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說一說這兩題可以怎樣想。
(4)說說每一步求的什么,為什么兩題里求已經鋪的米數(shù)算法不一樣。
2、小結:
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還可以從問題想起,找出求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看哪個數(shù)量還不知道,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組織練習。
1、做復習第8題,
(1)清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說說每道題各是怎樣想的。
2、討論復習第9題,
(1)看圖,說說圖意。
(2)這道題要先求什么?為什么?
3、討論復習第10題。
問:可以補充哪些條件?
四、講解思考題:
(1)說出圖意。
(2)用線段圖表示出來。
(3)媽媽比小英大幾倍?媽媽比小英的多少歲?
(3)從線段圖上,你知道小英是多少歲?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復習的什么內容?你進一步知道了些什么?
六、作業(yè):
復習第7、9、10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十一
1.初步學會解答.
2.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動口能力.
重點。
難點。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磁力板、投影儀、圓片、小棒.
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采取搶答形式.
2.口述算式和得數(shù)(出示投影片).
3.導入??.
(1)學生擺圓片,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8個.
指導學生明確第一行擺4個圓片,第二行擺8個圓片,擺了2個4,所以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
(2)導入??新課.
如果已知第二行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2倍,你們知道第二行擺幾個圓片嗎?
課題??應用題。
二、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在第一行擺2個圓片,同時在磁力板上也擺2個圓片.
(2)第二行要擺的圓片的個數(shù)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應怎樣擺?要擺幾個圓片?學生邊擺邊說,巡視.
(3)分組討論:第二行應怎樣擺?要擺幾個圓片?
(4)一人到磁力板上擺圓片,并口述擺的過程.
(5)指導學生把例3填完整.
2.完成教科書80頁的“做一做”.【可演示課件“應用題”】。
(1)指導學生擺小棒.第一行擺3根小棒,第二行擺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巡視.
(2)引導學生口述擺小棒的過程.
(3)引導學生把此題填完整.
3.例4.【可演示課件“應用題”】。
美術小組做黃花7朵,做紅花的朵數(shù)是黃花的5倍,做了多少朵紅花?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引導學生明確:
這題的已知條件是黃花7朵,紅花是黃花的5倍,問題是紅花多少朵?
(3)提示:紅花是黃花的5倍,也就是紅花有5個7朵那么多,為了加深理解,今天我們用線段圖來表示題意,用一條線段表示7朵黃花,用5個線段的長表示紅花的朵數(shù),并同時演示課件“應用題”畫線段圖.
(4)從線段圖上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紅花是黃花的5倍,紅花多,黃花少,也就是求5個7是多少.
(5)啟發(fā)學生回答計算過程,并引導學生口述解題思路.
(朵)或(朵)。
答:做了35朵紅花.
(6)引導學生把例4填完整.
4.完成81頁“做一做”的第2題.【可繼續(xù)演示課件“應用題”】。
媽媽買了4米白布,買花布的米數(shù)是白布的3倍,買了多少米花布?
(1)引導學生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通過移動投影片出示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題意和數(shù)量關系.
(3)學生口頭列式之后,指導學生在書上列式計算.
三、全課小結.
四、隨堂練習.
1.看圖列式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81頁“做一做”的第1題.【可繼續(xù)演示課件“應用題”】。
3.列式計算(出示投影片)。
五、布置作業(yè)?.
1.小明有5本故事書,連環(huán)畫的本數(shù)是故事書的7本.小明有多少本連環(huán)畫?
2.停車場卡車的輛數(shù)是客車的6倍,客車有8輛,卡車有多少輛?
設計。
點評:
時,首先出示線段圖表示題意,幫助學生理解題意。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讀題理解題意——線段圖幫助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掌握解答應用題解題思路。
活動目的。
使學生能夠根據條件自己編題.
活動過程?。
1.根據學號每人發(fā)一張?zhí)柨?,然后擊鼓傳花,鼓停花到誰手,誰編題.
2.所說題的得數(shù)必須與手中的號卡相符(注:能編乘、除的加2分,編加、減的只得1分).
3.鼓一停,每位同學立刻舉好手中的號牌,拿花的同學馬上用自己的號牌當?shù)脭?shù),找到另外兩個數(shù),進行加、減、乘、除計算(時間限1分鐘).
4.最后誰的分高,就是計算能手.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十二
班級姓名小組小組評價。
學習目標:
1、理解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學會分析此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2、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展示質疑,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3、全力以赴挑戰(zhàn)困難,享受學習的快樂。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新課標第一網。
先由學生自學課本,經歷自主探索總結的過程,并獨立完成自主學習部分,通過獨立思考及小組合作,能夠理解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學會分析此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掌握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并獨立完成導學案,然后學習小組討論交流,讓同學們進行展示,小組間互相點評,對于有疑問的題目教師點撥、拓展。
一、自主學習:
1、自學課本p20-p21頁。
2、想一想,填一填。
1)、公園里有牡丹花800盆,月季花的盆數(shù)是牡丹花的,題中把()看作單位“1”,月季花的盆數(shù)是多少?列式為:()。
2)、一袋大米25千克,吃了一部分后,還剩,題中把()看作單位“1”,求還剩多少千克大米就是求()的()是多少。列式為:()。
3)、在長跑比賽中,第二名的速度是第一名的,第三名的速度是第二名的,求第二名速度時,把()看作單位“1”,求第三名速度時,把()看作單位“1”。
二、合作探究:
要求:請用線段圖表示出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解答。
思考:你有幾種方法?
要求:請用線段圖表示出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并解答。
思考:你有幾種方法?
小結:已知一個數(shù)量比另一個數(shù)量少幾分之幾,求這個數(shù)量的解題方法:
要點提示:在題中出現(xiàn)多個單位“1”時,一定要找準所給分數(shù)以哪個量為單位“1”,做到正確對應。
三、學以致用:
1、填空:
一種國產冰箱原來每臺售價2700元,現(xiàn)在比原來降低了,現(xiàn)在每臺多少元?
1)、應把看作單位“1”。
2)、2700×求的是。
3)、1-求的是。
4)、2700×求的是。
2、我能辯對錯。(對的打“”,錯的打“”)。
1)、鴨的只數(shù)比雞的只數(shù)多,是把雞的只數(shù)看作單位“1”。()。
2)、某工廠原有男工18人,女工22人,又調來女工人數(shù)的,則現(xiàn)在有職工51人。()。
3)、a是b的,b是c的,c是36,a是27。()。
4)、甲數(shù)的等于乙數(shù)的,甲、乙不為0,則甲大于乙。()。
5)、3千克的與4千克的同樣重。()。
6)、1米長的繩子,用去,還剩米。()。
3、列式計算。
1)、甲數(shù)是120,乙數(shù)比甲數(shù)少,乙數(shù)是多少?
2)、25的與15個的差是多少?
四、解決問題:新課標第一網。
2)、水結成冰后,體積增加,現(xiàn)在有5升水,結冰后體積是多少立方分米?
3)、某工廠去年用煤4800噸,今年比去年節(jié)約,節(jié)約了多少噸煤?今年用煤多少噸?
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的教案篇十三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力圖體現(xiàn)“尊重學生,注重發(fā)展,使之‘做’數(shù)學”的教學理念。做數(shù)學是目前數(shù)學教育的一個重要觀念,它強調學生學習是一個現(xiàn)實的經驗、理解和反思的過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shù)學的重要性。根據本節(jié)教學內容的特點,主要意在體現(xiàn)“做”數(shù)學的兩方面:一引導學生“玩”數(shù)學;二幫助學生“悟”數(shù)學。因此有意識地采用操作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等活動方式,讓學生從中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嘗到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滋味。
一、設計思路。
“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應用題”是浙江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應用題”是在學生能“比較數(shù)量多少”和“求兩個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又一類應用題。教材強調“先分后合”,通過“誰與誰比,誰多誰少,多的可以分成哪兩部分”來理解算理。因此,通常的教學模式是“著重讓學生理解:母雞與公雞比,母雞多,母雞的只數(shù)分成——與公雞只數(shù)同樣多的和比公雞多的兩部分,把這兩部分合起來,就是母雞的只數(shù)來解此類應用題?!钡珡膶嶋H的教學情況看,讓一年級的學生完整地敘述這一思考過程是有一定的難度。而且,學生對為什么要分?分了過后又為什么要合很難理解,教師上課時也說不明道不清。針對以上的現(xiàn)象,本節(jié)課設計的意圖是想在強調“同樣多”與“多的部分”的概念的基礎上,抓住“母雞比公雞多3只”的重點句,通過探討“誰和誰比,以誰為標準,誰多誰少”,把實際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即求母雞的只數(shù)轉化抽象成“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文字題(求比5多3是幾)”來解此類應用題,使說的過程變得簡潔,以便于學生接受。而且還為學生以后學習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尋找單位“1”的量作鋪墊?;谝陨辖虒W想法的`另一個原因是教材在教完“求兩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用題”、“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應用題”、“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應用題”各內容之后,都出現(xiàn)了同類的文字題。說明各類應用題與同類文字題之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是否意味著生活問題與數(shù)學模型的建構相互依存。
針對以上的教學設想,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通過觀察和操作,滲透“一一對應”及“比較”的思想、方法,幫助理解掌握“同樣多”與“多的部分”。
(2)學生掌握表述解答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解答此類應用題。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動手操作和實踐應用能力及探索創(chuàng)新、合作學習的意識。
(4)向學生滲透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思想觀點,進行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為力求體現(xiàn)“引導學生‘玩’數(shù)學,幫助學生‘做’數(shù)學”這一教學思想,教與學主要舉措為學具操作、計算機輔助教學、組織討論探索、引導合作發(fā)現(xiàn)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來,構建“轉化”的全過程,幫助學生建立一個“理解”或“消化”的過程,同時通過以下的學習方法親身體驗合作的成功和愉悅。(1)觀察的方法,通過觀察電腦的動畫演示,突出“同樣多”這一重要概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動手操作的方法,通過動手操作擺“同樣多”與“多的部分”,感悟應用題與文字題的轉化統(tǒng)一。(3)嘗試法,教師先讓學生嘗試從具體實物操作中抽象成文字題,在嘗試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相互討論,相互啟發(fā),最后總結出方法。
(4)概括的方法,在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總結概括出解此類應用題的方法。
三、教學程序。
依據這節(jié)課的教材知識結構及小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發(fā)展水平,為優(yōu)化教學過程,實現(xiàn)“尊重學生,注重發(fā)展”的課堂教學要求,這節(jié)課的程序安排為:
第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