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讀后感(精選13篇)

字號:

    讀后感是讀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能夠讓讀者更加深入地體驗和感悟書中的精神內核。讀后感可以從情感、思想、文化等多個方面進行探討和表達。以下是一些讀者對小說、散文、詩歌等不同文學作品的讀后感,讓我們一起品味。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一
    感動是什么?我覺得,感動就是被一種崇高的精神所打動。在《感動中國》節(jié)目里,也有一位老師讓我感動。
    這位老師從小家庭貧寒,條件極差。他一兼兩職,既當志愿者又當老師。他對學生是真心的,是一心的,不是為了錢財。我覺得,老師是一種崇高的職業(yè),因為老師能讓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長,成為有用的人。這位老師是真心熱愛這份職業(yè)。最讓我印象深的還是老師那次對學生的教訓。在驚天動地、強而有力的一番教訓后,鄭重地對學生說:“如果有強盜闖進教室來,第一個替你們擋刀的絕對是我!”聽到這句話時。我意識到,這位老師已經把學生當成親人來愛了。這種愛,是一種無私的愛,也是一種對職業(yè)的敬愛。當看到這位老師頭上顯露出蒼白的頭發(fā)時,學生心中是苦澀的,而我,則是感動萬分。不知不覺,想起所有教過我的,負責任的老師。特別是主課老師。有一次,我被老師留了下來,留到很晚很晚。當我離開學校的時候,爸爸平靜地說:“老師為了你,一直留到現(xiàn)在,你應該感謝老師?!碑敃r,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老師要留我的,為什么我還要感謝老師?看完這位老師的`故事,我恍然大悟。老師一切都是真心地為了我們。老師完全可以和我們一起早點回去,大家都高興,何樂而不為?老師是負責的,把我們留下來,是更好地幫助我們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各行各業(yè)都是高尚的,但老師,是更值得贊送的。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二
    陳斌強有一顆那么孝順的心??!小時候,媽媽用布帶背著他長大。長大了!他用這布帶背著母親,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就是兒子的一片孝心,一片感恩心。我跟他比起來簡直太慚愧了,我竟然為了讓媽媽給我買一個玩具就向媽媽又打又踢,從來就沒有體會過母親的感受,我真是太過分了。
    現(xiàn)在想想,自已是多么的不孝!《三字經》里說“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惫湃硕级靡㈨樃改福獣_理的我卻沒有做到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真是不孝。記得有一次,天氣十分熱,家里空調壞了,我卻叫媽媽幫我扇扇子,媽媽她累得滿頭大汗!唉,我都12歲了,還不如9歲的黃香呢!
    陳斌強的孝心確實令人感動,他不僅感動了我,也提醒了我要知恩圖報。
    在朦朧的眼神中,我仿佛看到了我的孝心在覺醒,我正在為媽媽洗腳……。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三
    《感動中國》這本書以“雙百”人物的英雄事跡、感人細節(jié)為教育元素,以學生學習成長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為教育主題,兩者有機結合。讀了這本書我感受至深。
    葉欣是廣東省中醫(y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翻開歷史,200x年那一頁,一場令國人誠惶誠恐的非典至今記憶猶新。葉欣,一位奮戰(zhàn)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護士長,她對那職業(yè)的孜孜追求和感人的事跡,同樣被載入史冊。200x年2月24日,葉欣在搶救患者時,被“非典”病毒闖進了已經在一線連續(xù)奮戰(zhàn)了好多天的身體,3月4日經確診,葉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被隔離。在隔離期間,她甚至詢問自己科室的覃醫(yī)生,看看還有沒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工作讓她在病床上完成。但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有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3月25日凌晨1時30分,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zhàn)友和親人!她真是一名忠于職守的好護士呀!
    她,生活在無聲世界里,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以快樂和感恩的心面對身體的不圓滿,以頑強的意志追求自己所熱愛的舞蹈藝術,為世人奉獻著自己的美與愛。她,就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邰麗華2歲時意外失去聽力,但她愛上了舞蹈。雖然老師不看重她,但經過不懈努力,她從開始的轉幾個圈到后來的幾百個,這種質的飛躍讓老師和師妹們敬佩不已!邰麗華領舞的《千手觀音》,在殘奧會上震撼世界,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感動國人。她將美的震撼奉獻給世界,她是人間的天使。
    “雙百”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心目中的道德榜樣?!陡袆又袊肪褪菐椭覀儗W習先進道德榜樣的好書。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四
    感動中國,溫暖人心,河南人的身影,從來都是濃墨重彩的存在。
    王鋒帶著女兒第一時間跑出后又立刻折回頭救出妻子和兒子。這是王鋒第一次進入火海。
    想到二樓住著的托教老師和兩個學生,王鋒毫不猶豫再次沖進火海,把他們安全送出。這是王鋒第二次進入火海。
    樓上還有房東一家四口,還有十幾個鄰居,王鋒在爆炸聲中,再沖擊火海,挨門挨戶敲門示警。這是王鋒第三次進入火海。
    樓里二十多個人得救了,而原本最容易逃生出去的王鋒三進火海被燒成了一個碳人,全身燒傷面積達92%,雙眼燒傷,肺部呼吸道重度燒傷......
    王鋒火海救人的消息迅速傳遍大街小巷,媒體通過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了很多細節(jié),其中就拍到了王鋒最后一次出來呼救綿延五十米的血腳印。
    王鋒的傷情牽動著千萬人的心,短短六天時間收到社會各界捐款兩百多萬元,所有人都在祈禱,英雄王鋒一定要堅強的活下來。
    河南籍候選人連續(xù)第四次榮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在他們的身上,體現(xiàn)的正是河南人最樸素可貴的品質,有力地展示了河南人民純樸善良、無私奉獻的情懷。
    看了感動中國之后,我收獲了很多,我收獲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這一批批的感動中國人物,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五
    文花枝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文花枝,一聽名字就知道,她是一位女英雄。為何?一位女同志就能擔當起英雄的重任呢?是因為她的舉動令人為之動容,為之震撼……當時的.情況想必你們都不清楚吧,且讓我來詳細描述一下當時的情景:
    作為一位導游的文花枝,不知過了多久,她終于醒來了。眼前的游客都血肉模糊,而且旅游車也變了形;哭喊聲、呻吟聲、血腥味包圍著自己……她被這一切驚呆了,自己卻被撞爛的車頭牢牢地卡在座位上,危急關頭文花枝忍住劇痛,艱難地打出了求救電話。聽到游客們痛苦的呻吟,她用盡全身力氣大喊:“大家一定要堅持住,救援人員馬上就來了……”她的聲音穩(wěn)住了大家的情緒,激起了游客們求生的欲望。當救援人員趕到現(xiàn)場,要救援她時,文花枝卻極力反對,又一次大喊:“拜托你們先救他們,我是導游,先救游客,別管我……”
    “我是導游,先救游客!”這句話至今銘刻在很多人的腦海里,讓全社會為之動容,為之震撼。責任,代表了一個人的品質;責任,歷練了一個人的毅力;責任,能使人變得穩(wěn)重;責任,能使人在逆境獲得重生!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六
    作文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開始留戀在校園里的每一寸光陰!450字作文文章講的是一個6歲的加拿大男孩。接下來,我們一家人去了袁家寨子做客,講解員給我們講解了那里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一些風俗。今天,我們幾個小伙伴去買棒冰吃?我要學習張嘎,機智勇敢地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挑戰(zhàn)和考驗。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感動中國學習雙百人物規(guī)劃精彩人生》的書。這本書既是老師布置給我的暑假任務,也是我心中早已渴望已久的一本關于中國英雄的書。
    這本書中將了很多個人民英雄的故事,其中令我最為感動的就是《三輪車上的大愛》與《183個孩子的父親》。
    第一個故事《三輪車上的大愛》講的是河北老人白芳禮靠打工、撿破爛、幫別人看自行車......這一類的雜活來賺錢資助學校,到他93歲在20005年9月23日早晨臨終時,他一共捐資助學35萬元。他自己沒有文化,卻資助了300多名貧困學生,而他的私有賬戶上的存款是零。
    第二個故事《183個孩子的父親》講的是遼寧省盤錦市的一位父親,他有183個孩子,他叫叢飛,原名張琮。他原本是一名歌手,有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成為了一名義工,他資助了183名貴州、湖南等省的貧困兒童。為了給孩子及時的交上學費,叢飛玩命一樣的瘋狂演出,他常常收到一筆演出費后,馬上就寄給貧困地區(qū)的孩子,而自己卻身無分文。20xx年4月20日年僅37歲的叢飛永遠的離開了他愛著和愛她的人們!
    讀了這本書我認識了許多偉大的人:魯迅、朱自清......我既看到了他們的人品、人格和精神。從今天開始,我要學習的他們的那種人品、人格與精神。做一個有志氣、有愛心和有志向的人,長大后我要用我的志氣、愛心來報答養(yǎng)育我的父母與祖國!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七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事,讓人為之而動容,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中華人民是值得歌頌的。
    解放軍為了災區(qū)人們克服重重苦難,搶險救災;鄉(xiāng)村教師為了山區(qū)孩子的將來而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奧運團隊為了祖國的百年夢想,兢兢業(yè)業(yè),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風采……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們驕傲!唐山十三位農民工,南方大雪時他們奔赴湖南,汶川地震中他們的身影又出現(xiàn)在四川,而且兩次的救災搶險全部出于自發(fā)。他們沒有鮮亮的外表與華麗的語言,但是他們的行為證明了中國最廣大群體的發(fā)自內心的最淳樸的善良。
    他們在大難時出現(xiàn),成為大家的“救星”,表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是多么的團結?。∫粚υ诤0?800米的山寨執(zhí)教的教師夫婦,為了山寨里的娃娃可以學得知識,不再是文盲,便去那里當教師??墒且蠈W校只有唯一的路徑:爬云梯、登陡坡,穿梭于懸崖峭壁間。這些只能在探險紀錄片中聽到的詞匯擺在面前,想想都要望而卻步了,可是他們做到了,那么艱難的條件,十八年如一日,他們做到了。因為他們的無私奉獻,山寨里的娃娃們能夠走出大山。“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
    他們這樣做,就是為了使中國的新一代變得有知識,使中國更強大。……那些叔叔阿姨們的英勇事跡使我們熱淚盈眶。我們還是少年,并不能做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墒俏覀兛梢詮纳磉叺男∈伦銎?。要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加強自身的素質,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自覺維護公共次序,愛護公共衛(wèi)生,和每一個人友好相處,看到別人有困難,能主動伸手幫助……并持之以恒,那么日積月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更加和諧、美好。今天,我們以中國為榮,明天讓中國以我們?yōu)闃s!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八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感動小學生500個故事》。它是一本影響孩子一生的心靈雞湯,充滿愛與智慧的美麗清泉。
    這本書里面共有五大點。一是:人生其實是精彩的餓。二是:生命常青于自立。三是:一則為青年人而作的寓言。四是:生活之清泉涓涓不息。五是:做你喜歡做的事。其中最讓我喜歡的是:一則為青年人而作的寓言。共有32篇文章,篇篇好看。比如:長大一刻、不肯放手的孩子、活下來的是傻子、孟子的.故事、愛和時間的故事等。
    最讓我感動的是:長大的一刻,講的是六年前的一幕。她幫助了一對父子,幫他們度過了饑餓的難關。為此她上學遲到了,被記了一過,但她沒有找老師解釋,因為她知道做好事是不需要任何解釋的。
    這個小姑娘有著可貴的憐憫之心,她目睹到那對可憐的父子,沒有忍心離開,而是幫助這對可憐的父子。生活中如果遇到處在困境中的人,我們不應該袖手旁觀,要盡己所能給予的幫助,奉獻我們的一片愛心。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九
    第一章:講述了張海迪和史光柱他們無疑是自己生命的設計師,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不斷提升自己的生命意義和價值!他們在自己的生命中演繹著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生;在自己的生命軌跡運轉中,發(fā)揮出不同的效能,不同的價值。人活著,就不能沒有夢想,就不能沒有追求,就不能沒有目標。而要使生命具有意義和價值,必須將夢想化為理想,再把理想轉化為目標,最后一步一步地去踏踏實實地行動。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只有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才能為夢想而生,為使命而活,為事業(yè)而拼,為成功而搏。
    第二章:讓我明白了,正如在小池里航行的船只永遠無法體會到在海浪中搏擊的壯觀情景,那些一味被自己的狹隘所束縛的人也永遠感受不到奔向遠方是的那種心潮澎湃。在人的一生當中,其實充滿著無數(shù)機會和可能,對于那些只知道堅守自己眼前的東西,整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唯恐失去自己僅有的一方田地的人來說,他們永遠也不可能為人生開拓出更為廣闊的新境界。相比之下,那些心境高遠,能夠始終在內心描繪出遠方風景的人,只要時機成熟,就能夠果斷地開辟人生的新天地。心理學家們發(fā)現(xiàn),對于任何想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的人來說,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給自己樹立足夠高的目標。
    第三章:使我知道了,人生是一次長途跋涉,旅途中有無數(shù)的曲折和險阻,只想走直路的人,是不會轉換角度、改變方向,是難以登上人生的制高點的。因此,適時地轉換人生的角度,實為人生之必要,亦為人生之智慧。轉換角度說起來容易,只不過是一個簡單的轉體動作,若是說要轉換人生的角度,那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它不僅僅是身體方位的改變,不只是空間、時間的替換,更加重要的是人的思想觀念的轉換和思維方式的轉換。換個角度看人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換個角度看人生是勇氣的象征。在人生的道路上,適時換個角度試試,憑借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決心去努力拼搏,一定會描繪出美麗多彩的人生畫卷。
    同學們,讓我們記住他們優(yōu)良的品質、遠大的理想、可貴的精神、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這也是他們留給社會、留給后代的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需要我們繼承并發(fā)揚光大。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十
    也許一個人微薄的力量解決不了什么,而且現(xiàn)在我們還小,力量還很微弱,但是我們每個人在被書中人物感動的同時,真心做一些善事,將感動變?yōu)樾袆樱瑢坌膫鬟f,那么我們的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行動比感動更重要。假期我按照學校的推薦選擇閱讀了《感動中國—十二位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這本書。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被感動得多次熱淚盈眶。我看到了一個個我生活世界之外的世界,在那些世界里,一切美好的情愫以色彩紛呈的美麗形式展現(xiàn),一切看似歷史塵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那么真實而可貴的方式釋放在我們眼前。
    《感動中國》這本書里介紹了姚明、楊利偉、任長霞、劉翔、徐本禹、田世國、魏青剛、洪戰(zhàn)輝、邰麗華、丁曉兵、羅映珍、林浩十二個人的感人故事。他們中有運動員、有警官、老師、還有普普通通人。我們對這十二個普通而平凡的名字,也許早已家喻戶曉,但是具體事跡卻不是全部知曉。我仔細的閱讀了全書,深受感動。
    從這十二個英雄人物事跡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徐本禹在貧困山區(qū)支教和小林浩地震中臨危不懼勇敢救人的事跡。從他們的行為中我深深意識到,我們一定要珍惜現(xiàn)有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也許不能人人都會成為名人,但是至少我們無愧于自己,無愧于關心、愛護我們的父母、親人和老師。我想現(xiàn)在我們也許做不了大事,但是我們可以從身邊點滴做起,把感動化為行動,真心關愛別人。
    我放下手中的書,認認真真地和爸爸、媽媽一起把我的小衣服、書包文具、玩具……收拾了一下交給了他們的單位,委托他們把我的東西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小朋友。
    也許一個人微薄的力量解決不了什么,而且現(xiàn)在我們還小,力量還很微弱,但是我們每個人在被書中人物感動的同時,真心做一些善事,將感動變?yōu)樾袆?,將愛心傳遞,那么我們的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十一
    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我認識了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他們這些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心中的道德榜樣。
    張海迪嗎,她雖然癱瘓,可她并沒有埋怨老天爺對她的不公平,而是選擇了堅強,選擇了與命運抗爭。她讓我明白: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王順友,一位普普通通的馬班郵遞員,可他為人民做出的貢獻卻不普通。王順友在高山峽谷間送郵行程達26萬公里,相當于走了21趟二萬五千里長征;二十四年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百分之百。為了保護郵包,他曾縱身跳入齊腰深的江水,也曾與歹徒搏斗。為了這個簡單又崇高的使命,王順友在大山深谷之中窮盡青春年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王順友用他的馬背上的郵局傳遞著萬金家書,他的執(zhí)著讓我感受到了這位綠衣天使的忠誠。平凡不等于平庸,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偉大。我想:這句話應該是為王順友寫的吧!
    雖然書中人物都是平凡的人,但他們有不平凡的人生。他們是當代兒童和青少年一生的道德榜樣。指引學生自我規(guī)劃,讓我們健康成長。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教育著我們。
    "雙百"人物的人生軌跡和高尚行為,啟發(fā)、引領、照亮我們的人生道路。我們要以"雙百"人物的典型來點燃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我們的終身發(fā)展之路。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十二
    他們來自不同行業(yè):軍人、科學家、醫(yī)生、警察、普通百姓……但他們卻用人性至愛持續(xù)感動著我們。
    才哇:一個普通農民,但是,村民們都叫他“康巴鐵漢”,在一次大地震中,才哇的鄰居告訴剛種地回來的他,說:“才哇,你家塌了,開去看看吧,”才哇剛放下工具走了沒幾步,便看見大家正在賣力的救人,于是,才哇毫不猶豫地跑了過去,幫助村民救人。當才哇回到了他自己家時,他的父母和一位弟弟已經離開了人世。
    痛苦猶如一把利箭射入了他的心扉,事后,才哇說:“我才哇就是這樣的人!”是啊,才哇是這樣一個冷靜、沉著、不怕危險、先人后己的人,他用大愛詮釋了什么是中國人。
    生活中,還有許多像才哇這樣心中只裝著大家的人:建筑工人,不怕危險,在幾十米的高空上只把著一根繩子,為我們造樓、刷墻。
    公交司機吳斌在生命最后時刻把住了方向盤,把車上的乘客安全的停放的停放在了路邊。
    這種先人后己的大愛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
    每一個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都應該為這個社會盡一份微薄之力,盡量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公交車上給殘疾人讓座,給貧困地區(qū)的小朋友愛心捐款,哪怕是幫助同學補一次課……這些都是愛,只有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充滿陽光了。
    讓大愛,在華夏大地譜寫新的篇章吧!
    感動中國讀后感篇十三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碧锸绹鵀槟赣H捐腎的行為不但挽救了母親的生命,也溫暖了天下慈母的心。
    田世國是個從小懂事、處處為父母著想的人。當他得知母親身患尿毒癥時,堅定地做出決定,將自己的腎給了母親。田世國手術蘇醒后說:“我有母親了!”此時的他是多么地高興,而讀著他的故事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呢!多好的兒子啊,多幸福的母親??!
    田世國的故事感動著我,也讓我想起了身邊的一位孝敬母親的好女兒。
    李素蘭奶奶已經年過半百,生活很節(jié)儉,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逢年過節(jié)總要給母親添幾件新衣裳,買一些好吃的糕點、水果。李奶奶家跟母親家住得近,平時燒了好吃的總不忘叫母親一起來品嘗。母親年紀大了,可還種了兩畝地,李奶奶每次都是先幫母親把活干完了,再回到自己家的田里忙活。李奶奶的母親有老爛腳,每年都要發(fā)病,一發(fā)病就不能下床走路。每次都是李奶奶煮了飯菜送過去,風雨無阻。
    有一次,李奶奶的母親感冒遲遲不好,還引發(fā)了頭暈。李奶奶不放心母親一個人在家,可母親又不肯住到她家去,于是她白天在自己家干活,晚上就搬到母親家里,每晚跟母親睡在一起,為母親端茶送水,洗衣做飯,端屎端尿。在她的精心照顧下,母親的病很快就好了。李奶奶的母親見人就說,她能活到這么大年紀,多虧了這個女兒?。?BR>    是啊,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將我們撫養(yǎng)長大。等到父母年老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像小時候父母照顧我們那樣,去照顧他們,孝順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