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專業(yè)19篇)

字號: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把握教學進度和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果。教案的編寫應該注重教學過程的評估和調(diào)整,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問題。這些教案范文包含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和獨特的教學設計,值得一讀。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一
    北國的新疆風光同樣令人陶醉,那里有盛產(chǎn)水果的吐魯番盆地,神奇的火焰山,還有令人神往的天山。作家碧野描寫的天山綿亙數(shù)千里,地域廣袤,景物豐美。今天就主我們隨同碧野,一起走進天山里去欣賞一番那里迷人的景色吧。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媒體、誕生、迅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悟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的趨勢。
    教學重點:
    弄清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讀書興趣。
    同學們,有人說:“學會英語和電腦,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通行證?!毙率兰o已經(jīng)到了,你了解電子計算機嗎?你知道多媒體嗎?讓我們來學習課文《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
    1.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在文中批注,哪些內(nèi)容是你原來就知道的,哪些內(nèi)容是通過學習本課知道的?
    3.把你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三、指名朗讀課文。
    提示:文中有一些像“史密森博物館”等一些音譯詞要讀通。
    四、再讀課文。
    思考:文中介紹了有關電子計算機的哪些知識?
    什么是多媒體?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有著怎樣的關系?
    在文中畫一畫、注一注,再和同學們議一議。有疑問也可以提出來。
    五、釋疑、交流。
    1.課文介紹了電子計算機的哪些知識?
    要點: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1946年誕生的埃尼阿克;計算機在短短的幾十年里已經(jīng)繁衍了好幾代;計算機像人腦一樣,把外界傳來的信息進行迅速的判斷和處理,所以人們把它稱為“電腦”。
    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表后引導他們概括起來說。
    2.練習說話:電子計算機之所以被稱作“電腦”,是因為______。
    3.什么是媒體?什么是多媒體?舉例說明?
    出示:把句子補充完整。
    媒體就是______,像電話能______,電報能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我們都叫它媒體或媒介物。
    多媒體就是________,它的功能非常豐富,既能像________,又能像____________,還能像________……真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哪一段集中寫電腦和多媒體的關系?(第四自然段)。
    抽讀課文,邊聽邊思考:電腦和多媒體有什么樣的關系?
    4.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2)多媒體電腦的這些功能你嘗試過嗎?效果怎樣?
    六、識記生字,書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聽寫詞語:媒體、誕生、繁衍、迅猛、埃尼阿克。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延伸激情。
    大家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電子計算機會“神”到什么程度呢?或者你想發(fā)明什么樣的計算機呢?請模仿課文第三自然段后半段的寫法,用“過去……現(xiàn)在(將來)……既能……又能……還能……”說話。
    三、理清課文脈絡,總結寫法。
    1.快速瀏覽課文,課文可分幾部分,為什么這樣分,給每一部分加一個適合的標題。
    可分三部分:(1)電腦發(fā)展史;(2)多媒體功能豐富;(3)多媒體電腦越來越神。
    2.電子計算機那么神奇,但作者的介紹都淺顯易懂,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我們很多熟知的事物來說明,這是一種很有用說明方法,我們今后可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
    四、置作業(yè)布。
    根據(jù)你的想象寫一寫十年、二十年后的電子計算機。
    板書設計: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指揮。
    電子計算機多媒體。
    (迅速判斷和處理信息)。
    (傳遞多種信息)。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三
    ——作者描寫了天山的“靜”美。
    1、課文寫天山的“靜”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寂靜”“幽靜”、“風平浪靜”)。
    2、作者具體是怎樣來描寫的?
    ——作者用移步換景的寫法,具體地描寫天山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點來突出天山之夏的“靜”美。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四
    1.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制定班級公約,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建設團結友愛的班集體。
    2.引導學生清楚明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聽取別人的觀點。
    3.引導學生發(fā)揮主動性制定班級公約,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培養(yǎng)學生的班集體意識。
    教學重點:
    清楚明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聽取別人的觀點。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發(fā)揮主動性制定班級公約,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培養(yǎng)學生的班集體意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是班級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是班級的小主人。為了把我們班建設成一個學習環(huán)境良好、大家團結友愛的溫馨的大家庭,今天,我們就一起制定一個班級公約,讓大家一起遵守,讓我們班呈現(xiàn)出嶄新的面貌。
    (板書:制定班級公約)。
    二、合作探究。
    同學們,我們分小組活動制定班級公約。(板書設計:針對學習、紀律、衛(wèi)生)等方面,全班討論班級想要達到的目標。
    1.班級公約要根據(jù)我們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
    2.制定的公約要切實可行,不能好高騖遠。
    3.每個同學先在紙條上寫出兩三條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公約內(nèi)容,然后再小組討論。每個小組制定一份,進行全班交流。
    4.選擇最合適的班級公約,大家共同遵守。
    三、小組匯報,形成公約。
    現(xiàn)在,每個小組把自己制定的公約向大家展示,注意發(fā)言要控制時間,要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讀出來。大家做好筆記,把自己認為好的內(nèi)容記下來。最后大家討論,既總結大家的共同意見,也說明不同意見。
    四、大家總結,形成公約。
    現(xiàn)在,我們班的公約已經(jīng)形成,希望大家共同遵守,讓我們班成為一個學習環(huán)境良好、大家團結友愛的大家庭?,F(xiàn)在老師把班級公約公布如下:
    (板書設計:學習方面)。
    1.按時上學,不遲到。
    2.上課專心聽講,大膽發(fā)言?;卮饐栴}聲音響亮。
    3.課間休息做有益的游戲,不追逐,不打鬧。
    4.課后認真復習,按時完成作業(yè)。
    (板書設計:紀律方面)。
    5.放學按時回家,少看電視,不玩無益的電腦游戲。
    6.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保持教室和包干區(qū)的整潔。
    7.愛護公物,損壞公物要照價賠償。
    8.保持教室安靜。自習課或老師不在的時候,要保持教室安靜,討論問題要小點聲,不能打擾到別人。
    (板書設計:衛(wèi)生方面)。
    9.值日生每天早晨和中午打掃衛(wèi)生,保持教室清潔干凈。
    10.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
    五、總結。
    師:我們齊心協(xié)力制定了班級公約,希望同學們認真遵守,把我們班變成一個文明、干凈、學習氛圍濃厚的班級。
    【板書設計】。
    制定班級公約。
    學習方面。
    紀律方面。
    衛(wèi)生方面。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五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理解課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辦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辦法反駁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國時表現(xiàn)出的聰明、才智和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zhì)。
    4.能復述課文內(nèi)容。
    5.理解句子間的邏輯關系,學習簡單的推理。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六
    引導學生根據(jù)本單元“通過具體事件突出人物特點”的寫法,圍繞“漫畫”老師去寫習作。
    教學重點。
    能突出老師的特點,能用具體事件使老師的形象更加突出。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jù)本單元“通過具體事件突出人物特點”的寫法,圍繞“漫畫”老師去寫習作。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我們接觸過很多老師,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們怎樣才能把老師的特點寫出來呢?我們這次的習作就是:“漫畫”老師。(板書:“漫畫”老師)。
    二、審題指導。
    1.讀題目。(出示課件2)。
    思考:看到題目,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板書:老師漫畫)。
    2.這次習作,你應該在什么上下功夫?
    (板書:突出老師的特點具體事件)。
    3.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突出老師的特點呢?
    (板書:外貌、衣著、性格、喜好等方面突出老師的特點。)。
    4.你怎樣理解“漫畫”呢?(出示課件3)。
    師:要突出特點,普通的地方可以忽略,要把體現(xiàn)特點的地方濃墨重彩地描繪、刻畫,這樣會使老師的特點更加突出,使人印象深刻,也符合了“漫畫”這個主題。)。
    三、組織材料。
    1.要求:(出示課件4)。
    (1)確定你要描寫的對象,也就是先確定要寫的老師。
    (2)想一想:這個老師的特點是什么?
    (3)想一想:在他身上發(fā)生過哪些突出其特點的具體事情?
    2.匯報自己所選材料。(出示課件5)。
    (1)請寫作較好的同學先匯報,其他同學認真聽,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做出評價。
    (2)請中等和寫作上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匯報,同學們和老師及時做出評價,指出優(yōu)點和不足,加以指導。
    四、突破難點。(出示課件6)。
    師:剛才,我們確定了寫作的材料和方向。那么,怎樣才能使“老師”這個形象豐滿呢?請小組討論一下。
    小組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師總結:我們除了要描寫老師的外貌、衣著、言談舉止等方面的內(nèi)容外,還要通過典型的、具體的事件來突出這位老師的特征。這樣刻畫出來的人物形象才會更豐滿。
    五、動筆練習。(出示課件7)。
    根據(jù)剛才組織的材料進行寫作練習。注意要把人物外貌的特點凸現(xiàn)出來,要突出事件的主要內(nèi)容,力求生動,能吸引人。
    六、小結:
    這節(jié)習作,我們給老師“畫”了一幅“漫畫”。在畫漫畫的同時,我們要抓住特點,同時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習作中。
    (板書:融入情感)。
    板書設計:
    “漫畫”老師。
    老師漫畫。
    突出老師的特點——具體事件。
    突出特點——外貌、衣著、性格、喜好。
    融入感情。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七
    ——進入天山,戈壁灘上的炎暑被遠遠地拋在后邊,迎面送來的雪山寒氣,會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涼爽。
    ——再往里走,天山顯得越來越美。
    ——走進天山深處,山色逐漸變得柔嫩,山形也逐漸變得柔美。
    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全文可以分為四段。
    第一部分(1)全文總述,寫了七月間游人最理想的去處是騎馬上天山。
    第二部分(2)寫作者騎馬進入天山所看見的景色。
    第三部分(3)描寫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
    第四部分(4-6)描寫森林深處的花和牧場。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八
    1.指導學生認識肴、豈、泱3個生字,會寫淹、岳、粥、寢、凌、佳、肴、豈、咽、宰、泱11個生字,掌握米粥、廢寢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載難逢、殿試等詞語,能夠聽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云山蒼蒼,江水泱殃,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2.幫助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nèi)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讀書的故事,體會其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品質(zhì),領悟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領悟文章是怎樣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
    課時安排: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江上漁者》,讀這首詩,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對勞動人民的關心、同情)。
    2.介紹范仲淹。
    (1)讀讀這段話,了解了什么?
    (2)對范仲淹你們還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讀書。
    (一)讀課文,讀正確流利(學生自由讀)。
    (二)同組互讀,檢查讀書情況。
    (三)讀課文,想想文章寫了范仲淹的幾件事?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聽寫詞語。
    毫不介意粗茶淡飯廢寢忘食貧寒閉門不出。
    2.用上以上聽寫的詞語,試著說說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3.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解詞。
    出示劃粥割齏。
    四、再讀課文,提出不懂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1.讀課文。
    2.找有關范仲淹的故事。
    一、導入。
    出示: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從這句話中看出作者什么?
    3.讀了這句話有什么問題?
    生:(1)為什么這么說?
    (2)他是怎樣先天下之憂而憂的?
    (3)他做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
    (一)默讀課文,全文寫了范仲淹幾件事?(生:讀書)。
    (二)試著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學。
    2.劃粥割齏。
    3.閉門不出。
    4.謝絕佳肴。
    三、深入讀書。
    (一)自主默讀,仔細讀讀課文,用筆畫出范仲淹的言行(邊讀邊批注)。
    (二)討論交流,感悟理解。
    出示:
    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從小讀書十分刻苦。
    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從小讀書刻苦。
    (1)對比讀讀懂了什么?
    (2)讀到這兒,你能從文中舉例說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語句嗎?
    生:從累了。
    生:從劃粥割齏。
    生:從五年未解衣。
    (3)課文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為什么他要這樣刻苦學習。
    (4)再次深入讀書尋找答案。
    2.出示:
    他()說:我的志向,要么當個好大夫,要么當個好宰相。好大夫為人治病,好宰相治國為民。
    (1)讀句子,想想他是怎樣說的,在說前加入語氣詞。
    (2)練習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3)從這句話中,我們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樣的人?
    (4)包含著對祖國的熱愛,再讀這句話。
    四、總結全文。
    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五、積累詞語。
    1.用筆畫出表示范仲淹學習刻苦的詞語,背一背。
    2.聽寫練習。
    16、范仲淹的故事。
    愛國愛民。
    閉門不出。
    謝絕佳肴。
    劃粥割齏。
    只身苦學。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九
    在教學本課之前,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掌握圓的概念、圓的畫法還有圓周長的計算方法等知識。學生具備一定的小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
    學生對體育活動也很喜歡,相當一部分學生去過體育場,對體育場的跑道和起跑線并不陌生。通過電視節(jié)目學生對起跑時運動員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線的.現(xiàn)象也有一定的認識,但具體這樣做是為什么、相鄰兩跑道起跑線該相差多遠呢?學生可能很少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認真的思考。也很難通過經(jīng)驗和觀察得到,需要學生收集相關的數(shù)據(jù),具體分析起跑線的位子與什么有關。所以在教學中學生可能會在相鄰跑道相差多遠這一點上有些困難。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十
    0.8times;0.5=4times;0.25=1.6+0.38=。
    0.15spanide;0.5=1-0.75=0.48+0.03=。
    (二)計算。
    教師提問:通過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7。
    例710spanide;3。
    1.列豎式計算。
    教師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教師用兩種顏色的筆分別將商3和余數(shù)1描一遍)。
    使學生明確:因為余數(shù)重復出現(xiàn)1,所以商就重復出現(xiàn)3,總也除不盡.。
    所以10spanide;3=3.33……。
    (二)教學例8。
    例8計算58.6spanide;11。
    1.學生獨立計算。
    2.因為余數(shù)重復出現(xiàn)數(shù)字3和8,所以商就重復出現(xiàn)數(shù)字2和7,
    所以58.6spanide;11=5.32727……。
    教師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小數(shù)部分有的數(shù)字重復出現(xiàn);有一個數(shù)字、有兩個數(shù)字重復出現(xiàn);)。
    教師板書:循環(huán)小數(shù).像3.33……和5.32727……是循環(huán)小數(shù).。
    5.簡便寫法。
    3.33……可以寫作;
    5.32727……可以寫作。
    6.練習。
    把下面各數(shù)中的循環(huán)小數(shù)用括起來。
    1.5353……0.19292……8.4666……。
    (三)教學例9。
    例9一輛汽車的油箱里原來有130千克汽油,行駛一段路程以后用去了.大約用去了多少千克汽油?(保留兩位小數(shù))。
    1.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130spanide;6=21.666……。
    asymp;21.67(十克)。
    答:小汽車大約裝21.67千克汽油.。
    2.集體訂正。
    重點強調(diào):保留兩位小數(shù),只要除到小數(shù)點后第三位即可.。
    3.練習。
    計算下面各題,除不盡的先用循環(huán)小數(shù)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兩位小數(shù)寫出它的近似值.。
    28spanide;182.29spanide;1.1153spanide;7.2。
    (四)討論:兩個數(shù)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數(shù)商,會有幾種情況出現(xiàn)?
    三、課堂練習。
    (一)計算下面各題,哪些商是循環(huán)小數(shù)?
    (二)下面的循環(huán)小數(shù),各保留三位小數(shù)寫出它們的近似值.。
    1.29090……0.0183838……。
    0.4444……7.275275……。
    四、布置作業(yè)。
    (一)計算下面各題,除不盡的用循環(huán)小數(shù)表示商,再保留兩位小數(shù)寫出它們的近似值.。
    (二)一列火車從南京到上海運行305千米,用了3.5小時,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保留兩位小數(shù))。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汛、譴”等7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間”,會寫“汛、挽”等10個字,會寫“汛期、山洪”等17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4、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從鄉(xiāng)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鄉(xiāng)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難點: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
    課前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背景,導入。
    1、劉章爺爺是當代詩人,出生在河北的一個山村,對搭石的印象非常深刻。三十年前,劉章爺爺來到大城市工作,當他看到人們搶著擠公共汽車的時候,看到人們無序地忽然橫穿馬路的時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鄉(xiāng)潺潺的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他突然覺得搭石上有情,有愛,有美,于是1980年,他寫出了散文《搭石》,把他心中長留的那份景、那份情傳達給我們。
    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劉章的家鄉(xiāng),去看看給作家劉章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質(zhì)疑:面對課題大家有什么疑問?(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新詞和難讀的詞語;(3)思考同學們剛提出的問題,找到關鍵句子用橫線畫出來。
    2、檢查反饋,指導“惰、衡”的寫法。
    三、再讀課文,把握主要內(nèi)容。
    1、默讀課文,簡要地說一說每一自然段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
    (“擺放”搭石的畫面、“調(diào)整”搭石的畫面、一行人走搭石、兩個人面對面走搭石。)。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讀給老師、同學聽。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搭石。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孩子們,如果你是劉章的鄉(xiāng)親,你能不能用書中的話語告訴大家什么是搭石?
    進入秋天,天氣轉涼,家鄉(xiāng)的人們……這就是搭石。
    抓住“方正、二尺左右”體會人們精心選擇搭石,細心擺放搭石。
    2、如果沒有搭石,人們?nèi)粘I顣鯓?
    扣住“脫鞋挽褲”反復朗讀去感受。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五、作業(yè)設計:
    練習有感情地讀文。抄寫生詞3遍。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說搭石。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隨作家劉章一起認識了搭石。誰來為大家說一說什么是搭石。
    二、細讀文本,品搭石。
    (一)品讀: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1、這篇課文的題目是搭石,文章第二自然段有一句話寫出了搭石很美,誰能找出來?
    (搭石,構成了家鄉(xiāng)的一道風景。)。
    細讀課文,邊讀邊想,搭石構成了怎樣的風景呢?你看到了怎樣的風景?邊想邊畫出相應的句子,如果有感受及時寫出來。
    2、學生讀出找到的句子。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diào)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在你們的理解中,“協(xié)調(diào)有序”是什么意思,怎樣的動作才是協(xié)調(diào)有序?
    (2)文中的“協(xié)調(diào)有序”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我們自由地再讀一讀這兩句話。
    (速度漸快)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
    (速度再漸快)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
    3、你還可以從什么詞中感受到走搭石的美?
    (“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1)綽字在字典中有這樣幾種解釋:
    a.寬裕,緩b.舒緩柔美c.外號。
    (2)讀一讀這兩個詞,想象畫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溪水,溪水中怎樣的人影?
    (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石頭,一陣風吹來,水面漾起了波紋,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麗極了。)。
    我們可以由詞聯(lián)想到畫面,同樣也可以由畫面聯(lián)想到詞:
    出示畫面:楊柳()白雪()明月()。
    4、閉上眼睛聽老師讀,同時想象:你還看到什么?還聽到了什么?
    (學生說說自己腦海中出現(xiàn)的畫面。藍天、白云、晚霞、綠樹、青草、紅葉、夕陽……人們的歡笑的聲音,談話的聲音,孩子歌唱的聲音……)。
    5、指導朗讀,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隨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二)品味: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lián)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
    1、統(tǒng)觀全文,文中還怎樣評價了搭石?
    (1)學生讀出這樣的句子。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lián)結著故鄉(xiāng)的小路,也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
    2、搭石聯(lián)結著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你從文章的語句中體會到了這樣的情感嗎?你從哪兒體會到的呢?畫一畫句子,想一想感受以備交流。
    (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fā)現(xiàn)哪塊搭石不平穩(wěn),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學生發(fā)揮想象自由表達,老人一心為他人著想。)。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從“總會”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
    (招手示意、說家常話是一種習慣;鄉(xiāng)親們謙讓的品格、和睦的情感。)。
    (3)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a、這里描寫年輕人動作的的詞“伏”。這個字的意思是:趴,臉向下,體前屈。
    學生站起身做一下這個動作,師:你伏下身子準備做什么?你伏下身子時是什么心情?(尊敬老人)你為什么要背老人過搭石?你期待老人感激你嗎?因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b、假如你是一位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你還愿意幫助誰,并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在這里你又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尊老愛幼)。
    引讀:經(jīng)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
    如果——。
    假如——。
    三、關注寫法,總結拓展。
    鄉(xiāng)親們美好的情感在搭石上傳遞。雕塑大師羅丹說過:“這個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痹谖覀兊纳钪?,也有許許多多像搭石上發(fā)生的那樣平平常常的小事。它們雖小,卻時時溫暖著我們。有一天下課時,老師又看到兩個女同學彎著腰,睜大眼睛,仔細認真地幫一位小妹妹找她丟失的一個發(fā)卡,就像是在干一件什么大事。這也是一種美……這樣的美還有很多很多,請同學們也睜大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找找身邊的美吧!
    四、作業(yè)設計。
    1、摘抄文中你喜歡的句子。
    2、結合具體事例寫一寫身邊令你感動的事。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十二
    知識與能力:理解爸爸借白楊表白的自己的心;。
    過程與方法:通過品析文章的重點語句,掌握作者使用的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邊疆建設者扎根西部、默默奉獻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作者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方法。
    談話法,通讀感悟法,討論法,品讀語句法。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找出三個問句。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了解到課文講的是一位父親帶自己的兩個孩子去新疆上學在火車上向孩子們介紹了白楊樹的故事,并重點學習了白楊樹的特點。那么這位父親真的只是在說白楊樹嗎?這是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重點。
    (二)初讀感知;。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回憶上節(jié)課所學的關于白楊樹的特點。
    (板書:高大挺秀、堅強、不軟弱、不動搖??)。
    順勢過渡到深入研讀:文章中介紹了這么多關于白楊樹的特點,真的只是在說白楊樹嗎?
    (三)深入研讀:
    1.引導學生找出“不是的,爸爸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
    學生找出下文中“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爸爸是個邊疆工作者,邊疆需要他,他就在那里生根發(fā)芽。
    3.教師總結這是爸爸的“心態(tài)”(愿意扎根邊疆無私奉獻自己的心),并引導學生明白,像爸爸一樣的這是一類人。
    (板書:心態(tài);扎根邊疆,默默無聞)。
    過渡:文章當中除了寫爸爸的心態(tài)之外,表白的心還指什么?從文中哪里可以看出?
    (學生已經(jīng)漸入文章情境,所以這一部分安排學生小組討論,自主合作學習完成,匯報成果,教師總結即可)。
    4.學生得出“心”的第二層含義即是“心愿”。并找到文章末尾“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那是因為他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顆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進而得出:爸爸希望作者和妹妹長大后也能夠成為像他一樣的人這個心愿。
    突破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5.在學生理解透本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出本課“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學生很快就能掌握;至此,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
    (四)拓展延伸。
    這樣設計在鞏固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得以提升。
    (五)小結作業(yè)。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十三
    實例一:。
    課件顯示:。
    淘氣和笑笑分別從a,b處出發(fā),沿半圓走到c,d。他們兩人走過的路程一樣長嗎?
    (1)笑笑所走路線的半徑為10米,她走過的路程是()米。
    (2)淘氣所走的路線半徑為()米,他走過的路程為()米。
    (3)兩人走過的路相差()米。
    1、理解題意。
    根據(jù)這幅情境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小組討論。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待大多數(shù)學生基本解決上面3個小題后,在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
    3、全班交流。
    抽生匯報,教師板書。
    實例2:。
    課件顯示:(一)了解跑道結構:出示完整跑道圖(跑道最內(nèi)圈為400米)。
    1、觀察跑道由哪幾部分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長度可以看成是哪幾部分的和?
    (板書:跑道一圈長度=圓周長+2個直道長度)。
    (二)簡化研究問題:。
    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長度?一條直道嗎?
    2、討論:運動員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間的差距會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結:既然與直道無關,為了便于我們更好的觀察,暫時將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嗎?(課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兩個彎道。)。
    (三)尋求解決方法:。
    1、左右兩個半圓形的彎道合起來是一個什么?
    2、討論:你怎樣找出相鄰彎道的差距?相鄰彎道差距其實就是誰的長度之差?
    3、交流小結: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算出相鄰兩圓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鄰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
    (四)、動手解決問題:。
    1、計算圓的周長要知道什么?(直徑)。
    2、課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徑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3、教師帶領學生填寫表格的前兩道,注意計算第1道和第2道相差米數(shù),應指導學生完成。
    引導學生將3.14159換成進行計算。
    匯報結論:相鄰起跑線相差都是2.5,也就是道寬2。說明起跑線的確定與道寬最有關系。
    4、計算相鄰起跑線相差的具體長度:2.5=2.53.14=7.85米。
    師:同學們通過努力找到了起跑線的秘密,運動員們的比賽應該把起跑線依次提前7.85米才公平。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十四
    1、引導學生處處留心觀察自然,積累背誦古詩,并能展開想象,續(xù)寫詩歌。
    2、學習古詩《題秋江獨釣圖》,誦讀理解,感受詩人逍遙自在、怡然自得又難免孤獨寂寞的心情。
    3、寫好鋼筆字。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請教。
    5、學寫毛筆字。
    引導學生注意積累背誦古詩;誦讀理解古詩,感受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3課時。
    1、教學第一部分。
    (1)要求學生自讀第一部分,了解詩歌所寫的內(nèi)容。
    (2)引導學生從詩歌的前兩部分尋找共同點。
    都是以“風兒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問,以“風兒已從那里走過”收尾。
    (3)引導學生觀察詩歌旁邊的插圖,進一步理解詩歌。
    (4)你能模仿這兩小節(jié)續(xù)寫這首詩歌嗎?充分展開想象,注意觀察插圖。
    學生自由續(xù)寫。
    同桌相互交流,小組交流。
    (5)指名交流,選擇寫得好的師范讀鼓勵。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過的古詩有很多,指名背誦幾首。
    (2)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帶有“風”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組交流,共同回憶。
    (3)將全班分成兩組,比比哪一組背得多。
    (4)選擇其中的一兩首齊讀背。
    在課外注意古詩的積累,還可自己嘗試著寫一些簡單的詩歌或兒歌。
    1、請學生借助字典,認讀古詩。(教師正音)。
    2、指名讀古詩,齊讀古詩。
    3、簡單介紹古詩的作者。
    4、仔細觀察古詩邊上的插圖,圖詩結合,嘗試著理解。
    分小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師相機點拔。
    從這首古詩中,你感受到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6、練習背誦。
    7、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1、指導。
    (1)認讀要寫的一段話。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這段話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師在學生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小結,指導學生書寫。
    (3)提示個別不太容易寫好的字應認真描紅。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說說好在什么地方;對寫得不好的字,予以糾正,再練習。
    作業(yè):抄寫古詩;寫習字冊。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十五
    布封(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的先驅(qū)者,他利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本課布豐所著的《布豐文選》中《松鼠》改寫而成的。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注生字詞,借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強調(diào)學生自主學習方式。注意加線字讀音(板書:馴良纓蟄伏)。
    2、用圈點批注法,做閱讀提要,教師巡回釋疑。
    3、把學生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讀,是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三)擂臺賽(多媒體課件展示擂臺賽圖表)。
    1、學生概括文中松鼠的特點,并解釋這三個詞是什么意思,分別就松鼠的哪一方面來說的(漂亮是美觀,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來說的;馴良是和順善良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習性來說的;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討人喜歡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來說的)。
    2、展開課堂活動“看誰得第一”的擂臺賽。
    學生自愿分為“漂亮”“馴良”“乖巧”三組,精讀各段課文,按屏幕顯示填寫圖表,看哪一組填得既快又準確。
    擂臺賽結束,各組填寫圖表,并根據(jù)屏幕展示的松鼠圖片談談自己的體會(學生在回答填寫圖表時,有時是選取了課文中的一句話教師可引導學生做適當?shù)膭h減)目的是讓學生充分了解松鼠是一種漂亮、馴良、乖巧討人喜歡的小動物。最后教師要對各組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適當?shù)?、鼓勵。(板書:討人喜歡)。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十六
    1.熟讀課文,了解故事發(fā)生的情境,能從內(nèi)心批評和唾棄托德和老板在金錢面前的丑惡嘴臉。
    2.通過對描寫人物的語言的揣摩,把握托德和老板的特點,感受課文神態(tài)描寫和語言描寫的傳神之處。
    3.認識課文中的4個生字,積累有關語言。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談話:感受了中國文學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讓我們再來看看外國作家筆下的人。下面這篇課文選自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土溫寫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
    2.了解故事梗概。
    二、自讀課文,暢談體會。
    1.靜心讀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詞語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點,課文的哪些描寫突出了這些特點。(在書上作批注。)。
    2.交流閱讀感受。
    (1)學生在四人學習小組交流,談談對兩個人物的評價。推選代表準備全班交流。
    (2)派代表分別在寫有“老板”和“托德”的題板上寫上概括性的詞語。
    三、拓展延伸,引發(fā)閱讀興趣。
    一個富豪之家的兩兄弟,從銀行中取出面額為一百萬英鎊的鈔票,藉此驗證這一百萬的價值。他們選擇了身無分文的年輕人作為實驗品。于是一個流落倫敦街頭的窮光蛋忽然之間得到了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他的生活由此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變……想知道故事的原文嗎?(這段最好放在前面,介紹背景,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課文)。
    1.在《百萬英鎊》這篇短篇小說中處處可尋覓到這樣的生動描寫。感興趣的同學可讀原文,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的人物特點。
    四、作業(yè)。
    閱讀一篇文章,做一則讀書筆記:(課標《同步閱讀》同主題文章)摘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情描寫的句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點。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十七
    問:體積有大有小,小胖和小巧運用所學知識搭積木、比體積。哪個體積比較大?(生生交流)。
    師: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體積單位(揭示課題:體積單位)。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探尋學生已有知識:
    問:關于體積單位你已經(jīng)了解了些什么?讓我們先相互交流一下?。ㄉ涣鳎?。
    (預設:知道常用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并會用字母表示)。
    (二)建立1cm3、1dm3、1m3的空間觀念。
    1、建立1立方厘米的空間觀念:
    (1)初步感知1cm3有多大:
    問:讓我們先暢所欲言,你認為1cm3有多大?哪些物體接近1cm3?(課件展示)。
    (2)觸類旁通,定義1cm3的大小: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邊長為1cm的正方形,面積是1cm2,你能觸類旁通定義1cm3的大小嗎?(同桌討論)。
    (3)進一步感知1cm3的大?。?BR>    做一做:請大家四人為一小組,用彩泥捏出一些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別有多大。
    (4)想一想,填一填:
    師:我們知道計量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看它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下列長方體或正方體是用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積木搭出的?體積是多少?(課件展示)。
    2、建立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間觀念:
    (1)舉一反三:從1cm3定義1dm3、1m3的大小。(生生交流)。
    (2)想象一下:1dm3、1m3有多大?哪些物體接近1dm3、1m3?(學生舉例,課件、教具輔助)。
    (3)學生活動:4個同學為一組,手拉手,圍出一個大約1m3的空間。
    3、練習(用合適的體積單位表示下面物體):
    一塊橡皮的體積約是()。
    一臺錄音機的體積約是()。
    運貨集裝箱的體積約是()。
    一本新華字典的體積約是()。
    一個西瓜的體積約是()。
    一間教室的體積約是()。
    (三)繼續(xù)類比,探究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1、師:學好知識要能觸類旁通,今天我們從已知知識cm2、dm2、m2出發(fā),探索了cm3、dm3、m3這一新知識,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它們的區(qū)別,它們有哪些區(qū)別呢?(同桌交換意見)。
    2、追問:cm2、dm2、m2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猜想一下cm3、dm3、m3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又是多少呢?(學生猜想)。
    3、驗證: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證明1cm3和1dm3間的關系呢?(課件輔助演示1個——10個——100個——1000個的過程)。
    4、運用:同桌合作,請說一說1dm3和1m3間的關系。(課件演示)。
    5、拓展:通過探究,我們知道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預設:你能試著說一說1cm3和1m3之間的關系嗎?)。
    三、動手操作,質(zhì)疑反思:(機動,也可作為課后拓展)。
    學生活動:用一些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做下面的活動。
    1、用4個小正方體可以擺成一個大正方體嗎?
    2、最少要用多少個小正方體才可以擺成一個大正方體?
    3、你能再擺一個大一些的正方體嗎?用了多少個小正方體?
    四、總結全課,感悟?qū)W習方法: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生生互動)。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十八
    教學質(zhì)數(shù)與合數(shù)時,先復習了因數(shù)的概念,然后再讓學生找出1~20各數(shù)的所有因數(shù),并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數(shù)的因數(shù)有什么不同,再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引出了質(zhì)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學生對一些知識的掌握就會水到渠成,而且還會作出正確判斷。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教案參考篇十九
    a、準備題:
    78÷26×1425×(68÷17)。
    1、先說一說這兩題的運算順序。
    2、獨立完成,校對。
    b、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小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它與什么混合運算順序相同。
    c、講授新課:
    例9:9.728÷3.2×7.5。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例10:1.75×(24.42÷3.7)。
    1、有括號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校對。
    教師小結:通過小數(shù)乘除混合訓練,你覺得與整數(shù)混合運算比較感覺怎樣?
    d、鞏固練習:
    4.8÷0.4×64.8÷(0.4×6)。
    1、先讓學生先試算,教師巡視。
    2、抽兩名學生板演。
    3、校對,說一說錯誤的原因。
    4、讓學生根據(jù)算式,編成兩道文字題。
    e、課堂小結:
    1、小數(shù)乘除混合運算與什么混合運算順序相同。
    2、在計算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
    f、強化練習。
    70.75×0.26÷6.57.36÷(3.2÷0.04)。
    g、布置作業(yè):。
    p-38第二題和第三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