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匯總14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應注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管理,以確保教學順利進行。在編寫教案時,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通過查閱這些教案范例,可以拓寬教學思路,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一
    春天來了,天氣變曖和了,萬物都蘇醒了,公園里桃花,梨花,杏花,牧丹花都盛開了,它們千姿百態(tài),爭方斗艷,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你挨著我,我挨著你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美麗極了。小草偷偷的蒙芽破土,柳樹的枝條上發(fā)出了嫩嫩的綠芽,白楊樹也大方的舒展新葉,給大地披上了一層新綠。
    啊!春天真美,我愛春天,我愛大自然。
    作文春天來了一年級。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二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2.有關榕樹的資料、圖片、作者的資料。
    一、課題導入,激發(fā)興趣。
    1.齊讀課題??吹竭@個題目,你有什么想法?(鳥棲息的地方,鳥的樂園、有很多鳥……發(fā)揮學生想象。)。
    2.這個鳥的天堂在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
    3.介紹資料: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棵大榕樹在廣東省新會縣的天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都長出許多氣根,從樹枝上倒掛下來,鉆進土里,過些日子又長出新的枝干來。這樣不斷生長,它已長成了榕樹林,占地達16畝。被當地人稱為“神樹”?!疤焯弥械臉穲@”。又因為上面棲息著許多鳥,被人們稱為“鳥的天堂”。)。
    4.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看一看那棵獨特的大榕樹。
    二、自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指名讀文,讀準字音。
    2.投影出示練習: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
    3.自學生字,掌握字形。
    重點指導。
    梢:形聲字,與“稍、捎”區(qū)分。
    暇:左邊是“日”,注意與“瑕”區(qū)分。
    4.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借助工具書解決。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陸續(xù):前前后后,時斷時續(xù)。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留戀:舍不得離開。
    不可計數:沒有辦法來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過來。暇:空間。文中指鳥太多,看不過來。
    三、理清文章的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幾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匯報交流。
    學生甲: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
    學生乙:課文5—9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情景,10—13自然段寫的是第二次經過時所見到的情景。
    3.理清課文的脈絡。
    (1)作者是按游覽的順序寫的??梢苑譃閹讉€部分?
    (2)學生匯報:
    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劃船出去游玩。
    (5—9)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
    四、分小組合作讀課文。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三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筆畫“豎,撇,捺”和一個偏旁“角字頭”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一.復習導入。
    2.導入新課:現在識字王國里有幾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來了,正焦急地等著跟小朋友們見面呢!瞧,他們來了(出示12個生字及彩圖)。
    二.圖文結合,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觀察,各抒已見:這些新朋友有趣嗎?為什么?
    2.了解學情:在這些新朋友中,有沒有你認識的?你是怎么認識的?
    三.揭示課題,教學“目”
    1.出示課題:學生試讀,教師范讀,帶讀。
    2.圖,字對照,識記“目”
    a.看圖識字出示生字卡片和實物卡片,學生說:圖上畫著什么?借助拼音認讀“目”,并知道“目”就是“眼睛”
    c.識記生字,學生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3.師生共同小結學習“目”的方法,看圖讀字——比形認字——識記生字。
    四.學習生字小組合作學習其余生字,教師巡視,點拔指導。
    五.匯報交流。
    1.各組選擇一個字,再派出一名小老師上臺教全班小朋友學習這個字。
    2.引導學生編順口溜記住容易忽略的筆畫。
    4.學生看圖說話時,引導他們用“一張,一只,一輪,一團,一個,一棵”等數量詞。
    六.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帶拼音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齊讀。
    2.做“登山”游戲,復習12個生字。
    七.指導書寫“十”
    1.認識新筆畫“豎”
    八.布置作業(yè)。
    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還可以見到我們認識的新朋友。
    2.找找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模仿本課自制卡片。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四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遠處的群山在陽光下披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這棵大樹已經變綠了。草從土壤中爬出來。河水清澈如鏡。柳樹變綠,一陣風吹過,長長的柳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說:我最美!
    冬眠的動物打呵欠伸懶腰說:春天來了!
    孩子們也高興地出來放風箏。他們的風箏是鷹,鷹在迎接云。孩子們在公園里多開心啊!
    春天多美??!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五
    1、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口算過程。
    2、會口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經歷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的的探索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仔細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習方式: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研討教學準備:課件或掛圖、小棒、教學圖片。
    環(huán)節(jié)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設計意圖。
    情境創(chuàng)設。
    1、口頭完成教師出示的`有關數的組成習題。
    2、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復習:3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
    教師談話引入,創(chuàng)設情境:藍靈鼠是我們學習的好伙伴,今天他又走進了我們的課堂,和我們一起擺小棒。大家看他是怎么擺的?課件出示與教材圖相似的小棒圖(先出示30根小棒,再出示5根小棒)現在,你也像藍靈鼠那樣自己擺小棒。
    引導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擺的。設計學生喜歡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
    探究與體驗。
    2、學生按教師要求和同桌舉例認識加數、加數、和。
    3、學生按圖進行操作、交流、表達,然后匯報交流。
    4、舉例認識被減數、減數、差。
    教師提問:根據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列式解答?先組內說,再匯報。
    教師引導學生匯報追問怎樣算出的,并板書:30+5=35。
    教師講解加數、加數、和。讓學生重復這些內容,舉例說說。
    回到情景圖,教師邊演示邊提問,還剩多少根?怎樣列式計算?你是怎樣想的?交給學生討論。要求學生說出自己的算理。
    講解被減數、減數、差。方法同上。教師放手學生自學,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操作、討論、匯報。在相信學生能力的前提下,激發(fā)學生熱愛學習的情感。
    實踐與應用。
    學生按要求完成練習。
    自主小天地:學生把自己編的題寫在書上。
    完成練一練的1、2、3題(可采用多種形式練習)第2題,要求學生看圖說題意,并列式計算。
    第4題對口練習:可采用教師和一名學生先做示范(可加、可減)再讓同桌進行練習。
    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練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永遠保持旺盛的精力來參與學習活動。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六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課后的字。
    2、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3、了解春天萬物的不同變化,積累描繪春天的詞語,感受春天的美好。
    1、學習生字詞。
    2、了解春天的特點,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
    教師。
    多媒體課件或教學掛圖、課文朗讀cd。
    學生。
    1、到大自然中尋找春天。
    2、收集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1、師:孩子們,寒假中剛剛過去的那個盛大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春節(jié)。)。
    2、師:春節(jié)讓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表述。)。
    3、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孩子自由表達對圖畫的理解。
    4、揭示課題:春天來了。生齊讀。
    二、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1、生借助拼音試讀課文,同桌互讀,邊讀邊勾畫出文中的生字。
    2、小組長帶領自己的組員學習生字,讀準音,了解義,認清形。(介紹自己獨特的`識字方法。)。
    3、教師以多種方式檢查學生的認讀情況。如,開火車讀、指名讀、小老師教讀、齊讀等。
    4、全班齊讀生字格里的生字,想想自己該用什么方法來記住它們。
    5、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討論識記方法。(教師提醒學生利用學過的識記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等。)。
    6、全班交流。如“冰”、“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冰”還可以猜謎語“兩點水是什么字”,“吹”要用口,所以有口字旁。學生一起做“吹”的動作,再次感受字形。
    三、結合圖畫,想象說話。
    2、學生在小組內練習用這些春天的景物說話。
    如:粉紅的桃花開了,一朵一朵又一朵,春姑娘瞇瞇笑。
    春風輕輕地吹著,一只只風箏悄悄地飛上了天空。
    3、出示書上的詞語,再讀,頭腦中想象春天的各種景象。
    4、師生對話練習,教師扮作小孩子,孩子們扮演春娃娃。
    師:春天在哪里?春娃娃,春娃娃快快告訴我。
    生:春天在山林里,小鳥快樂地飛來飛去。
    春天在花園里,朵朵花兒競相開放。
    5、學生再讀課文中的詞語,感受春天的美麗景象。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評價,學生練習朗讀。
    6、春天是無比美好、無比生動的,瞧,這里還有許多美麗的春景圖(教師課件出示文后“讀讀想想記記”的六幅圖)。
    (1)學生描述圖畫內容。(盡量做到描述清晰,語言優(yōu)美。)。
    (2)再出示“春暖花開”、“桃紅柳綠”、“山清水秀”、“春光明媚”、“春色滿園”、“鳥語花香”六個詞語。
    (3)學生讀詞想畫面,交流感受。
    7、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描寫春天的詞語、兒歌、圖畫。
    四、快樂寫字,輕松積累。
    1、觀察“描描寫寫”中的8個生字,注意這些字的關鍵筆畫?!百笔切抡J識的偏旁。
    2、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難寫的字,師生共同探究。
    如:芽,豎折的折寫在橫中線上,豎鉤寫在豎中線上。
    3、學生練習寫字,每個字寫兩遍。
    4、完成課后第一題“比一比,組詞語”。
    5、快樂寫字。
    師:你最喜歡春天的哪些景物?愿意把你想寫的字或詞語寫下來嗎?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七
    1.知識目標:通過學生對書中情境的觀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能力目標:借助掛圖引導學生充分觀察,交流圖中物體的數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初步掌握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實物投影。
    一、談話導入。
    二、探索新知。
    1、尋找身體上的`數。
    師:1——10這幾個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我們身上就有許多,快找一找,說一說!
    (學生可能說:有1個腦袋,1張嘴,10個手指等。只要說得對,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同時要注意讓學生把話說完整。)。
    2、尋找教室里的數。
    (學生可能會說:有1塊黑板,2扇門,6盞燈,25張桌子,47名學生……對于能說出比10大的數的學生要及時鼓勵。)。
    3、尋找校園里的數。
    師:現在,我們要數一數“可愛的校園”中的數。
    4、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在忙什么啊?你發(fā)現什么呢?
    三、課堂總結。
    可愛的校園。
    12345678910。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八
    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認識3種筆畫。
    學會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
    生字卡片。
    一、導入新課。
    春天到了,天氣變暖和了,萬物復蘇,老師帶小朋友去公園春游,好嗎?
    二、指導看圖,學習韻文。
    1.(出示插圖)公園里的景色可真美呀。你們看到了什么?
    (相機出示字卡:綠樹、紅花、小橋、流水、寶塔、公園)。
    2.你們覺得公園美嗎?美在哪兒呢?
    3.借助拼音讀韻文。
    4.檢查讀音,正音。
    “水、樹”是翹舌音,“紅、公”是后鼻音。
    5.男女生分行讀韻文,邊讀邊想像公園的美景。
    6.有感情地朗讀韻文,;這讀邊想像。
    三、學習生字,指導寫字。
    1.出示;紅花水。
    2.認認筆畫,借助范字指導寫法。
    撇折提橫撇。
    3.說出筆畫數。
    4.記憶字形。
    紅:左右結構的字,指導筆順。
    水:
    火:
    5.教師范寫,指導學生按筆順提示描寫。
    6.學生描紅,教師行間巡視指導。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九
    用聲音編織的故事——小白兔蓋新房(一)。
    了解《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現故事情節(jié)的'相應的聲音。
    1、教師先給學生講述《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
    2、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復述故事內容。
    3、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如何用身邊的材料表現雷、閃電、大風以及故事情節(jié)中要求表現的聲音。
    4、安排學生課下尋找能表現制《小白兔蓋新房》內容的聲音材料。
    1、能復述《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
    2、能夠創(chuàng)造出表現風、雷、閃電的聲音。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十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好朋友》伴奏。
    1、初步學會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為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鈴、響板及各種自找、自制的打擊樂器,使伴奏音響更加豐富。
    一、復習歌曲《好朋友》(暫不用打擊樂器)。
    1、演唱歌曲。
    2、我們有很多好朋友,(引導學生拓寬好朋友的概念。)。
    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好朋友。
    二、學習新歌《各族好朋友在一起》。
    1:有感情地朗讀《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詞——范唱歌曲兩遍。
    2:輕聲唱歌詞。
    3:指導學生演唱,唱好______o的節(jié)奏型,唱出歡快、跳躍感。
    4:分句學唱歌詞,再完整地跟琴唱詞。
    5:出示打擊樂器,讓學生認并選擇。
    6:創(chuàng)編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處的.配法。
    并寫出兩小節(jié)的節(jié)奏譜(碰鈴、響板)。
    7:引導學生發(fā)現第3、6小節(jié)的小過門。
    8:指導學生進行歌表演。
    9:有表情地進行表演(唱、奏、動)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十一
    1、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聽聽我創(chuàng)造的聲音。
    1、能尋找并模仿生活中的聲音。
    2、能創(chuàng)造幾種聲音。
    3、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一)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1、教師用猜謎語的方式,啟發(fā)學生用耳朵仔細聽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謎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兩邊,說話聽得見,相互難見面。謎底:耳朵)。
    2、啟發(fā)學生注意“觀察”——“傾聽”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并模仿這些聲音。
    4、想一想,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種自然現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們來學唱一首關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師范唱或聽錄音。
    3、跟著教師學唱《大雨和小雨》。
    4、討論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有什么特點?
    (三)聽聽我創(chuàng)造的聲音。
    1、我們剛才聽到的聲音都是生活中的聲音。我們能不能創(chuàng)造一些聲音呢?按教材提示創(chuàng)造出聲音。
    2、能不能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與教材中不同的聲音呢?
    3、用幾種聲音連在一起表現一定的內容。
    1、能積極參與聲音的探索,聽辨出兩種以上的聲音。
    2、會唱《大雨和小雨》。
    3、能創(chuàng)造兩種以上不同的聲音。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學習在泥做的六面體或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2、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體是由哪些基本形體切挖的。
    教學難點:
    各個形體的切挖變化及整體的把握。
    教學具準備:
    師:范圖實例制作材料。
    生:蘿卜橘子蘋果肥皂花泥小刀。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復習幾何形體,回顧圓柱體六面體圓錐體球體等造型: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幾何形體,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生答師問:我把他們稱為圓柱形六面形圓錐形球形,對不對?為什么?因為它們都是有長寬高的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你們在下面的圖片中看到了它們當中誰的身影?(課件)。
    師:立方體和圓柱體是我們最熟悉的形體之一,它們看似簡單,可千萬別小瞧了它,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車,不管是造型簡單或者繁雜的,都是從六面體和圓柱體的基本形變化而來的。今天我們學習用單個六面體或圓柱體進行形體切挖的練習。(欣賞課本范圖,講解結構)。
    二、發(fā)展階段。
    欣賞課本圖片,加深形體感受,了解草圖畫法。
    請大家根據課本范圖嘗試制作一個凱旋門,留意小結制作方法,師總結。
    欣賞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想像。
    三、本課練習。
    根據草圖,在帶來的材料上進行切挖練習。
    四、生作業(yè),師巡視輔導。
    五、作品展示。
    作品擺在展示臺上,生評價,師總結。
    六、拓展。
    師生共同評價。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十三
    《荷葉姐姐》是教科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快樂讀書屋里的一篇文章。這篇小童話講述了荷葉姐姐給別人遮雨自己卻淋著的故事,贊揚了她樂于助人的精神品質。這又是一篇優(yōu)美的小散文,體現為語言的優(yōu)美、畫面的.優(yōu)美、情感的優(yōu)美和精神的優(yōu)美。因此,我力求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理解童話的主要內容時,感受到這四種美。同時,探究在行文中識字的有效做法。另外,嘗試略讀教學中,一篇帶多篇,課內帶課外的教學思路和方法。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認識本課8個生字。
    2、通過閱讀,學習荷葉樂于助人的精神品質。
    3、在拓展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認識本課生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體會荷葉姐姐舍已為人的品格。
    一課時。
    多媒體課件。
    (一)看圖想像,激發(fā)興趣。
    (出示池塘里的荷葉)荷葉姐姐跟大家打招呼,導入:你認識她嗎?今天我們就來交這個朋友。
    (二)檢查預習,匯報預習收獲。
    1、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適時梳理,及時評價。
    2、默讀課文,用一句話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讀課文,匯報主要內容。
    (三)精研課文,朗讀感悟。
    1、自由讀文,畫出你喜歡的句子,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2、學生匯報交流,適時指導朗讀。
    (1)第二自然段,比喻擬人句的體會。讀出荷葉姐姐的美麗來。
    (2)第三自然段,體會后面的省略號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還有誰來避雨了。
    (3)第四自然段,體會荷葉姐姐的品格,讀出對荷葉姐姐的心疼。
    (4)第六自然段,體會荷葉姐姐的精神,讀出荷葉姐姐的高興。
    體會荷葉姐姐幫助別人后的快樂心情。
    四、想象拓展,說話訓練。
    1、荷葉姐姐幫助了小魚、蜻蜒、青蛙,想象一下它們會對荷葉姐姐說什么?
    2、看到荷葉姐姐你會想到哪些人?(雷鋒……)。
    五、延伸閱讀,訓練能力。
    拓展閱讀《荷葉圓圓》,學生自由讀,談出自己的收獲和感悟。
    六、小測試:
    你喜歡荷葉姐姐嗎?為什么?
    七、總結:讓我們學習荷葉姐姐的精神,做一個助人為樂的人,幫助他人,快樂自己。
    小學一年級春天來了的教學教案篇十四
    1、音樂活動“在音樂廳里”。
    2、歌曲《布娃娃彈琴》《大鼓和小鼓》。
    1、能說出幾種樂器的名稱,感受人聲與樂器的不同音色。
    2、會唱《布娃娃彈琴》《大鼓和小鼓》。
    2、請你在教材圖中找一找,你認識哪些樂器呢?學生說出一種樂器,教師就可以出示這種樂器的圖片并播放聲音,如有學生會演奏,可在課上為同學們演奏,最后教師再介紹其它的樂器。
    3、有打擊樂器的可讓學生敲擊一下,感受這些樂器的音色。
    4、還知道其他的樂器嗎?
    (二)學唱《布娃娃彈琴》。
    1、你們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狀,它發(fā)出的`是怎樣的聲音嗎?教師可出示木琴的圖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騎兵》片斷)。下面我們來學習一首新歌《布娃娃彈琴》。
    2、教師范唱或放錄音。
    3、跟著老師學唱《布娃娃彈琴》。
    4、邊唱歌曲邊做律動。
    (三)學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隊鼓號隊的錄像,提問:隊伍中有什么打擊樂器呢(大鼓和小鼓等)?
    2、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強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學唱《大鼓和小鼓》。
    4、邊走步邊唱《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勢。
    (以上兩首歌曲也可以選擇一首學唱)。
    1、能認識一種以上的樂器并說出它的名稱。
    2、會敲擊一種打擊樂器。
    3、會唱《布娃娃彈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