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范文(17篇)

字號:

    從工作總結(jié)中可以看出,我們需要更加高效地管理時間。善于觀察生活,對于寫作的靈感產(chǎn)生有著重要的作用。感恩是一種美德,我們應(yīng)該常懷感恩之心,感激身邊的一切。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一
    冬天的田園美麗而充滿冬的活力,冬天的田園是大自然的杰作。
    冬天,幾場冰雪過后,粉妝玉砌的天地那么柔美。陽春白雪之中中,幾只野雞,嘰嘰地叫著,野雞們率領(lǐng)著小雞們,在粉妝玉砌的世界中歡快地唱著歌。
    環(huán)繞著房子的小河,已經(jīng)成了光滑冰面,透過冰面,還可以隱隱約約看見冰面下流動嬉戲的魚兒。敲開冰層,還會蹦出幾條肥而鮮美的淡水魚。
    傍晚,夕陽映在田野上,馬被冰層覆蓋的田野照成了七種顏色,絢麗而柔美。
    到了晚上,茂密的蘆葦里傳出孩子們撲捉紡織女的聲音?!翱?,織,織呀!”在紡織女的歌聲中,人們沉沉地入了夢鄉(xiāng)。
    冬天的田園,比不上春天草長鶯飛,夏天的欣欣向榮,秋天的果實累累,但冬天的銀裝素裹仍讓我著迷。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二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我行走在幽谷碧潭之上,呼吸著滌心仙露般的芳香空氣,將生活瑣事學(xué)習困惑置之腦后,一步一步伴著清泉的叮當,向林中若隱若現(xiàn)的道觀走去。
    當踏上青石板小路,走入道觀時,墨墨的烏云已籠罩著整個半山腰。望著山腳下的小鎮(zhèn),卻早已是在一片雨霧當中了。
    不久,暴雨傾瀉而下,在風的協(xié)奏下,旋轉(zhuǎn)著身軀,不停地砸向石板上,草地上??罩惺且黄嘴F,粘合著高速旋轉(zhuǎn),翻滾的水滴,更是上下一白,而山頂早已不見蹤影。被暴雨所阻擋,我只能在古木筑的屋檐下,望著灰白的雨點,無奈地四處徘徊。
    整座青城山似乎都為這狂風驟雨而驚悸。這時,抬頭一望,房檐上一團灰黑色的影子似乎在飄蕩,似乎馬上就會被狂風卷走,又似被牢牢地粘緊在檐上。緩緩走過去,竟發(fā)現(xiàn)那灰影是一團蜘蛛網(wǎng),已被雨打得支離破碎,細線幾乎揉在了一起。風吹過,這網(wǎng)幾乎就要被卷走,卻始終無法動搖。狂風咆哮著席卷而來,它憤怒地撕扯著網(wǎng),絲線隨時會被扯斷。它命懸一線!
    網(wǎng)一上一下,時左時右,幾乎消逝在雨霧中。風蹂躪著它,雨踐踏著它,卻依然撼不動這小小的網(wǎng)。最后,風只得低聲嘆息,與雨遁地而去。
    看著這奄奄一息的“生命”,幾處絲連幾處斷,卻堅持在那屋檐下,看似弱小不堪,實則無懈可擊。想起城市角落的那些灰影,看似有堅固的水泥屏障,實則人類的一個掃帚就會將其努力付諸東流。然而它們卻從來沒有領(lǐng)略過在風雨中的頑強。
    李冰父子按照“深淘灘,低作堰,四六分”,帶領(lǐng)灌縣民眾,靠火燒,憑水澆,用生命鑄造了流芳百世的都江堰。當年的堅持,創(chuàng)造了今日繁榮昌盛的天府之國。這就是上善與臻道的體現(xiàn),更是以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堅持的意義。他們的人生就是一場旅行,一場上善與臻道的旅行。
    在成長的旅途中,堅強的腳步又何嘗不是一種美?的確,想要領(lǐng)略高山大海的巍峨壯闊,必定需要多于常人的腳步。堅持就是一場旅行。無論風多么大,多么狠,始終無法摧毀那頑強的網(wǎng),我們內(nèi)心的夢想種子。也許我們永遠無法真正理解上善與臻道的含義,但我們可以像那張網(wǎng),像李冰父子一樣,以自己的方式堅持,詮釋自己的人生旅行。
    走出道觀,我繼續(xù)向山頂一步一步地走去。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三
    北方的冬季雪隨處可見,那種對于純白世界的向往,讓我迷上了雪。而在我們這個位于川西平原的成都,雪卻是罕見的。而在的歲末成都也飄起了鵝毛班的大雪,于是我們一家相約駕車來到了青城山。
    到了青城山后,我看見那里雪很多、很白,那里的小樹都脫下了綠色外衣?lián)Q上了白色新裝;也只有那里的`梅花還在風雪中挺立;地上的積雪也猶如一片潔白無暇的草原羔羊。正當我站在亭子里觀雪時,突然間弟弟拿著一個雪球向我扔了過來,弄的我滿頭是雪。于是我也加入到打雪仗的隊伍里去了。我拿起手中的雪球扔向弟弟,正在此時舅舅向我扔來了一個碩大無比的雪球。玩累了大家躺在雪地里大笑、喘氣,而我卻為了報復(fù)舅舅正在“不辭辛勞”的做著一個大雪球。雪球做好了我捧在手里趁舅舅不注意一下子把雪球扔在了他的臉上。
    時間在我們的歡笑聲、打鬧聲和尖叫聲中飛走了,在準備回家時還不忘把堆好的雪人放在車上。今年我才了解到了什么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毖┳屓擞辛丝鞓?、笑容。也正因雪下的大才有了農(nóng)民伯伯的“瑞雪兆豐年”之說。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四
    青城山是成都十景之一,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都可耳聞青城之名氣。于是欣然前往,一睹傾城之風采。于山腳下“青城山”三個巨大石字下駐足,仰視巍峨的山體,峰入云霄,登峰似難以企及,我微微蹙眉,望峰頂云霧繚繞,讓我欲睹芳容,一探究竟。于是,給自己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攀登。
    “叮,叮”一路上有泉水的相伴,溪水相繞,或遠或近,那聲音如此悅耳,刺激著每個細胞,讓我充滿了活力;悄悄的、輕輕的,生怕驚擾了這處幽靜。隨著一階階或陡或緩的攀登,視野推進,移步換景。在層巒疊翠的長松柏下,豁然一小溪,溪水,溪水從石上滴下,一滴,兩滴,滴滴清脆,因幽而聞響,因靜而悅耳。那滴滴泉水形成了一條水波蕩漾的小溪,魚兒在小溪中自在穿梭。小溪一直通向垂藤中,撥開那垂藤搖曳的山簾,便在山間尋覓到了那“斗折蛇行”的石階之路,心中欣喜萬分,似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尋到了通往云峰之顛的方向,不退縮繼續(xù)前行。我捏了捏拳頭,整了整衣襟,不知為何清了清嗓子,可能是壓抑著內(nèi)心的欣喜。邁開步向上走去,每一步都堅定的踏在那凸凹不平的、坑坑洼洼的石板上。一路向上,眼前的一切,使我睜大了眼睛:路側(cè)高深莫測的懸崖如獸口般,神秘而幽靜,予人無限的遐想;高聳入云的木柏一棵棵,一株株傲然挺立于山谷間,根入谷底,上入云霄。這一切幽深的靜美,幽深的清涼,不負于“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偶爾幾個挑著扁擔的樸實農(nóng)戶,帶來清涼的瓜果為游人解渴。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五
    家住城西,西溪濕地是我常去的地方。西溪濕地占地面積非常大,除了步行,我們還可以乘坐電瓶車、電瓶船和搖櫓船游覽景區(qū)。濕地內(nèi)河流多,植物多,還有大量蘆葦蕩和許多飛禽走獸,到處鳥語花香,空氣清新。
    今年秋假,我和小伙伴相約去了西溪濕地火柿節(jié)。假日的西溪濕地,到處人山人海。我們看到柿子長在高高的枝椏上,而且大部分都還是青色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幾天來摘柿子的人特別多,所以現(xiàn)在剩下的已經(jīng)不多了。難怪我往樹上看了半天都沒看到幾個熟柿子。
    我們領(lǐng)來的工具是一根頂端帶著一個網(wǎng)兜的長竹桿和一個小小的塑料筐。為了摘到更好更多的.柿子,爸爸手腳并用爬上了柿子樹,坐在枝椏上用桿子去撥柿子,那個網(wǎng)兜的作用就是兜住撥下來的柿子,要是沒有兜住,柿子砸到地上就會粉身碎骨。一會兒功夫,我們采到的柿子就裝滿了籃子。一旦爸爸兜到已經(jīng)熟透的紅柿子,就會立刻被我們迫不及待地“消滅”光,那柿子香香甜甜的,回味無窮!青柿子還沒有成熟,吃上去嘴巴麻麻的,叔叔告訴我們拿回家放幾天就會熟了。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六
    我喜歡春天,更喜歡寫春天!
    一望無際的藍天上,幾朵白云好像在給我們玩游戲:有時變成美妙的音符,有時變成小貓,有時變成大街上的車水馬龍,真是千姿百態(tài)。
    一群大雁排著“人”字形,從南方飛過來,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好像在歡快地唱著歌。
    連綿起伏的山巒:一山綠,一山青,一山濃,一山淡,真美呀!
    碧綠碧綠的樹像一朵朵綠色的云;綠油油的草地像一個綠地毯;五彩斑斕的花有的紅,紅得像一團團火,有黃的,黃的似一堆金,有粉的,粉的如一片霞,真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的小貓和活潑可愛的小白兔玩“藏貓貓”的游戲:小兔挖了一個洞躲了起來,待了好一會,仍不見小貓咪的蹤影,小兔等不急了,就探出來頭東張西望,機靈的小貓看見了,就摸了摸他的頭說:“朋友,出來吧!”他們玩得高興極了!
    清澈見底的小河里,幾條小魚在河里快活地耍著:它們有時游來游去,有時停下來,有時好像看見人似的,迅速鉆到水里不見了。
    我愛這優(yōu)美春天的景色。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七
    夜晚,天空中月亮媽媽帶著許多小星星。一天,很多的星星玩手拉手的游戲,還有兩個小星星在商量事。其中的一個小星星說:“老在銀河這地方做游戲太沒意思啦?!?BR>    另一個小星星說:“是呀,我想到人間去看看。”
    小星星到了人間,看見底下有一座房子,房子里面還有個小男孩腿摔壞了。小星星用魔法把小男孩的腿治好了。
    小男孩高興極了,說:“謝謝你們?!碧炜炝亮?,小星星和小男孩各自回家了。
    今天小星星們玩得可真開心呀!有一個小星星說:“明天玩什么呀?”另一個小星星說:“我們還上人間吧。”
    角落,把大地變成了一個奇異的世界。白茫茫的銀河,靜靜地躺在一望無垠的宇宙中。燦爛的星群在銀河里閃動,像是無數(shù)漂浮在銀河里的航標燈。
    你看,靠著銀河的那幾顆星,多像一只在銀河中展翅飛翔的天鵝;在銀河南端的那幾顆星,多像一個高舉雙鉗、翹著尾巴的大蝎子,想必它就是有名的“天蝎座”;在銀河左邊的那幾顆星,多像一把精致的大琴;在銀河的右邊的那幾顆星,多像一只要起飛的雄鷹;那顆牛郎星多么耀眼,似乎正在望著對岸的織女星,使我們不由的想到了“牛郎織女鵲橋會”的美麗傳說。天空,真是一個神話般的世界!
    滿天的小星斗,雖不如太陽那么耀眼,不如月亮那么清澈,但它會盡著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把點點滴滴的光芒融會在一起,把夢幻般的光也撒到大地的每一個角落,把大地變成了一個奇異的世界。
    啊,我愛滿天的星星,因為它是那么絢麗多彩,美麗動人!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八
    以前,我的家在一個小村莊里。我家旁邊有一條小河,河水常年清澈見底,河底石塊色彩斑斕,河里的魚兒就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悠閑自得地游著。雖然這條小河比不上一些名勝,但在我眼里,它確實是個游玩的好地方。
    春天,農(nóng)民們都忙著播種,到了該給莊稼澆水的時候,他們就到小河里取一些水,莊稼喝了小河的水,一個勁蹭蹭地長。農(nóng)民伯伯見莊稼長得這么好,心里樂開了花,就給小河起名叫“乳汁河”。
    夏天,大家在小河里游泳、捉魚、摸蝦,這些都是我們小孩子的強項。說起游泳,蛙泳我不行,可潛泳我最在行,一口氣能游七八丈,大家憋氣都憋不過我。
    秋天,農(nóng)民們忙著搶收莊稼,經(jīng)過一天緊張的勞動之后,灰頭土臉的人們就到小河里洗把臉,清涼的河水頓時讓人覺得疲勞盡失,神清氣爽。
    冬天,小河上結(jié)冰了,我們小孩的心里那叫一個爽。一放學(xué),寫完作業(yè),我們一塊拿著墨水到冰面上,畫一個圈。天黑了,大家來到河邊,有的拿著錘子,有的拿著照明燈,有的拿著小桶,開始了我們的行動。我們找到白天做的標記,只見冰層下面,隱隱約約有魚兒在游動,有人打開燈,魚兒們見了燈光都游了過來。魚兒看來越多,這時,我拿起錘子猛地一砸,“嘩嘩”,水噴出了冰面,那些小魚也噴了出來,小魚在冰面上活蹦亂跳,我們連忙把一條條銀色小魚裝滿小桶,有人迫不及待地說:“快走,回家讓媽媽們做烤魚吃!”一行人拿著各自的工具,提著這豐碩的果實回家了。
    家鄉(xiāng)的小河,一年四季都非常美麗。那里有我的童年,有我的恢。我愛你,家鄉(xiāng)的小河!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九
    十月三日大伯和大媽帶著我和哥哥去都江堰的青城山去游玩,早上我們九點鐘出發(fā),兩個多小時后我們到達青城山。簡單吃過午飯后我們精力滿滿的出發(fā),一路上我和哥哥一直興奮的走在最前面,我們不時的跑到小溪邊玩水、撿漂亮的石頭,水很涼大人們不時的提醒我們注意安全,我們走龍隱峽棧道時我感到有一些害怕,因為棧道很窄很陡,兩邊都是峽谷,只能一個人一個人的通過,在大伯和哥哥的鼓勵下我終于通過了。走著走著我們都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沿途的風景我們都快沒精力欣賞了,大伯和大媽一直給我們加油、打氣,經(jīng)過了四個多小時我們終于到達山頂,在拿到山頂獎牌的那一刻我和哥哥一下忘記了爬山的辛苦。
    這次爬山我很難忘,只要肯堅持、努力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十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青城山景區(qū)參觀游覽!我是各位今天的導(dǎo)游小×,很高興能陪伴大家旅行,在今天的游覽過程中,請您全程緊跟團隊,注意安全,祝您旅途愉快!
    作為川中名山的青城山,背倚莽莽蒼蒼的千里岷山,面對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距離成都僅68公里,地理位置極為優(yōu)越。早在漢代,這里就已經(jīng)成為我國道教發(fā)源地之一。青城山與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相距僅12公里,這一山一水相映成輝,并于20xx年,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chǎn)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之旅的精華景區(qū)。
    青城山又稱“赤城山”,因為傳說中“赤城”乃是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道教創(chuàng)始人張陵當年在青城山一帶創(chuàng)教傳教,以青城山為道教祖庭的所在地。唐玄宗時力主道教,使青城山的道教宮觀有了空前的發(fā)展,最鼎盛的時候全山有道觀七十余座,現(xiàn)保存下來的有天師洞、上清宮、祖師殿等幾座較大的宮觀。青城山全山有三十六峰,峰巒如聚,林木茂盛,終年四季常青,狀似綠樹包圍的巨大城池,故名為“青城山”。在蜀中眾多名山里,青城山更是以其“幽”獨樹一幟,不管是參天古木還是通幽小徑,無不與宮觀樓閣相映成趣,幽中見奇,幽中見秀,難怪世人皆道“青城天下幽”。于是這一道一幽,就巧妙地構(gòu)成了我們探訪青城山的線索,讓我們走進青城山,拜讀道教文化,感悟幽深清靜。
    游客朋友們,我們一路走來,不知您是否在已感受到青城山獨特的清涼幽靜了呢?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海拔1260米的老宵頂,而您眼前所看到的就是位于青城山第一峰絕頂之上的老君閣。
    老君閣原為“呼應(yīng)亭”,有“登高一呼,眾山皆應(yīng)”之意,后改亭建閣,而得名“老君閣”。老君閣基寬四百平方米,共六層。下方上圓.寓意天圓地方;層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觀呈塔形,頂接三圓寶,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青城山所有的道教建筑,都依自然地理環(huán)境而建造,上下重疊錯落有致,并都以“三”為建筑構(gòu)思,體現(xiàn)了道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乾坤概念。建筑上布滿了繪畫和浮雕裝飾,表達了道家清靜無為,健康長壽的思想。老君閣選擇在青城絕頂上而建,上接天下連地,也正是對道教崇尚天人合一的最好詮釋。當我們登閣遠望,岷邛群山和天府平川盡收眼底,即使是山霧繚繞時,也能感受到天地間仿似仙境,有攀云登日之感。在20xx年的汶川大地震中,老君閣曾遭受重創(chuàng),好在修復(fù)及時,才讓這絕世之作今天還能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
    老君閣的由來,是因為閣內(nèi)所供奉的太上老君騎青牛巨像,請大家隨我走進老君閣,一睹太上老君的風采。大家可以隨我手指方向看去,眼前這座就是老君閣鎮(zhèn)閣之寶——太上老君騎青牛像。老君像高13.6米,連牛身通高16米,以徐悲鴻當年在青城的遺作《紫氣東來》為藍本,經(jīng)許多學(xué)者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繪制、塑造而成。造像過程按古典建筑規(guī)范,用鋼筋水泥澆鑄,精銅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堪稱是自古及今絕無僅有的老君塑像。
    老君即“三清”中的“太清道德天尊”,其原型便是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據(jù)傳,周昭王22年,老子對周王朝的衰敗感到無力,不得已的情況下準備離開家鄉(xiāng),去四處游歷。待他走到函谷關(guān)的時候,函谷關(guān)的總兵尹喜將他攔了下來,因為尹喜在城關(guān)上眺望時,看到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漂移而來,接著,風骨非凡的老子就騎著青牛出現(xiàn),所以尹喜認為老子是貴人,想要挽留。但是老子去意已決,尹喜想要留下他,于是想了一個為難老子的辦法,讓老子留下自己的一篇文章,如果老子寫不出來,那么就不放他出關(guān)??墒撬麤]有想到的是,老子僅僅花了非常短的時間就將一篇文章寫給了他,于是輕松地出了函谷關(guān)。而他留下的這篇文章就是后來聞名于世的《道德經(jīng)》,文章中闡明“道”即是宇宙之源,是萬物生化規(guī)律,具有清靜無為自然的本性。老子出函谷關(guān)后,不知所蹤,據(jù)說是羽化成仙。后來,老子出關(guān)的故事被人們津津樂道地傳說和演繹著,而老子出關(guān)時的“紫氣東來”更是成為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因。其后,張陵創(chuàng)建道教,拜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jīng)》為經(jīng)典。有趣的是,老子出關(guān)所乘坐的青牛也成為道家文化中的一個著名的意象,青牛成為后來神仙道士的坐騎。
    講到這里,想必大家已按捺不住想要等閣遠眺,眾覽青城群山,一嘗飄然成仙之感了吧?接下來我們在此作短暫的自由活動,請大家一定注意腳下安全。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十一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爸爸媽媽帶著我游覽道教名山青城山。
    走到青城山腳下,密密層層、層林盡染的古樹映入眼簾,猶如一個個挺拔的士兵整齊地站立著,又如一頂綠色的大帳篷遮住大山。山腳下的小販哼著小曲,掄著木錘制作桃花酥,吸引了眾人圍觀。順著木棧道走到半山腰,順著嘩啦啦的流水聲望去,透過彩虹可以隱約看見瀑布。我轉(zhuǎn)身問爸爸,“您能看著這幅圖畫想出詩句嗎?”正當爸爸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時,媽媽脫口而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媽媽答對了,加分!就這樣,我們一家人歡笑著繼續(xù)往山頂攀登。
    正當我快被熱浪“烤”成羊肉串時,媽媽終于大發(fā)慈悲,決定乘坐纜車上山。坐在纜車往下望去,山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樹木郁郁蔥蔥,山崖上的壁畫仿佛在訴說很久以前的故事。一路上,我用準備好的導(dǎo)游稿給爸爸媽媽講解當?shù)氐娘L土人情,給媽媽帶去一個又一個驚喜,直夸我是個合格的導(dǎo)游。
    建福宮、慈云閣、上清宮……一座座道觀講述著一個個古老的傳說;白果燉雞、青城泡菜、青城臘肉……一道道美食傳遞著特殊的文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由然而生。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十二
    6月20日,老師組織了六年級畢業(yè)班的一部分同學(xué),開展了為期兩天的研學(xué)旅行,在路上,同學(xué)們興致勃勃地討論起來,胡嘉慶和姜申威同學(xué)還提前表演節(jié)目,令大家哈哈大笑。
    上章――軍訓(xùn)之旅。
    首先,我們來到了南京市溧水區(qū)的大金山青少年戶外活動營地,一到目的地,男生們就十分高興,幾十雙小眼睛東瞅瞅西瞅瞅。這時候,教官來了,告訴了同學(xué)們在這里的規(guī)矩,還教了同學(xué)們問好的方式。下午,同學(xué)們分為兩隊,開展了戶外拓展訓(xùn)練和手工制作活動。我參加了戶外拓展訓(xùn)練,老師讓我們開展了毛毛蟲大比拼游戲,首先向教官一邊講解一邊給我們做示范,同學(xué)們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老師把我們分為4隊參加比賽,我作為隊長,心想:我們一定要發(fā)揮出色,讓別人對我刮目相看!隨著一聲哨聲,同學(xué)們都如駿馬一樣朝前方筆直奔去,觀眾們有的大聲吶喊;有的給我們叫起了口號:“一二一,一二一”;還有的隊員之間因為支持的隊伍不同,擦起了濃濃的火藥味。最后,經(jīng)過幾場激烈的比拼,我們拿到了第三。雖然沒有奪得好的名次,但我們卻從中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團結(jié)就是力量,只要人們團結(jié)起來,任何困難都能打敗!
    晚上,又開展了聯(lián)歡晚會,同學(xué)們都上臺表演活動: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表演相聲的;還有做小游戲的,玩得不亦樂乎。當9點鐘的鐘聲敲響時,師生們都躺下休息了,但這時一些調(diào)皮鬼又蠢蠢欲動起來了。胡敬波首先按耐不住,悄悄地爬到了馮元彬床上,倆人立刻廝打在了一起,其他人也被他們帶動起來了,不一會,整個宿舍里就發(fā)出了聲聲歡笑,我和毛甫文被他們吵得睡不著,只好跟他們一起玩,同時心里在不住的苦笑:
    下章――南京旅游記。
    次日6時,同學(xué)們整理好書包,與教官們告別。首先我們在導(dǎo)游的帶領(lǐng)下來到了中山陵,感受到了中山陵的巍巍氣勢和孫中山先生的偉大人格和不朽精神,令我肅然起敬;參觀了南京理工大學(xué),感受到著名高校的文化氛圍,體驗大學(xué)生活;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館內(nèi)的萬人坑以及多種多樣的資料,無不在控告日本對我們中國人的殘害,看到這些資料和大堆的白骨,我義憤填膺:我們一定要銘記歷史,不忘屈辱;勸告全世界人珍愛和平;更要發(fā)奮讀書,振興中華!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十三
    在大自然中有許許多多的風景,但在我的`眼中就只有那條竹林小徑最美,四季如畫。
    春天,萬物復(fù)蘇,百花齊放。竹林卻好像沒從冬天的冬眼里醒來。蝴蝶在小徑和竹林間穿梭、舞蹈,但竹筍已經(jīng)悄悄地從地里冒出了頭,有些年輕的竹子已經(jīng)生機勃勃了,在小徑上,許多蟲子在落葉里玩捉迷藏。一陣微風吹來,把小徑上的灰塵和落葉吹了起來。小蟲子露出了真面目,嚇得落荒而逃。
    夏天,炎熱的太陽烘烤著大地。竹林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在眾多竹子的你挨我擠下有了大塊大塊的陰影。在這竹林里待久了,仿佛自己身處在秋天一樣,一陣陣清爽的山風吹來,使人感到清爽無比。在這兒寂靜的小徑里只有蟬還在唱歌。在這條小徑上只有我們和竹林,沒有別人,沒有喧鬧,沒有污染……夏天的竹林小徑讓我癡迷。
    秋天,這看起來是最合適竹林的季節(jié)了。這時候的竹林很開心,也許是慶祝豐收還是別的什么,他們格外的高興。竹林大家族在山崗中舞蹈、歡呼,他們一起在開一個慶祝會。他們樂得不亦樂乎。秋天是竹林的幸運節(jié)日。
    冬天,竹林小徑正式開始冬眠了。四周都很寂靜,小徑上被鋪上了一層雪的睡衣。竹林大家族休息了。小徑也睡了。冬天是竹林的休息站。
    竹林,你們是一個大家族。一年四季別具一格。竹林大家族,你們真美!一年四季都很美!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十四
    在我的家鄉(xiāng)平頂山市,有一個美麗的生態(tài)園,那里是一個四季如畫的地方。
    春天,生態(tài)園里鳥語花香,桃紅柳綠。人工湖像一塊巨大的天然水晶,清澈透亮。一陣春風吹來,調(diào)皮地嬉戲著湖水,湖面上泛起了一道道波紋。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魚卵像湖水里的精美“珍珠”,正在孕育著新的生機。岸邊,一簇簇迎春花早早地露出金燦燦的笑臉,像給小湖圍上了一道美麗的屏風。一陣春風吹過,花兒和湖水都搖動起來,生態(tài)園變成了一幅鮮活的畫面。
    夏天,生態(tài)園里枝繁葉茂,蟬兒鳴叫。一棵棵綠樹快樂地伸開絨傘一般的枝葉,把生態(tài)園里變得幽靜涼爽。小湖里的水更靜了,好像一面鏡子。三三兩兩的荷花盛開了,好像一個個美麗的粉色的小船搖啊搖的。忽然,飛來一只蜻蜓,停在一朵荷花上。傍晚的時候,不少游人圍在湖邊,一邊欣賞荷花,一邊靜靜地垂釣,快樂地享受著大自然的美妙。
    秋天,生態(tài)園里多姿多彩,果實累累。一陣秋風吹過,淺黃、深黃、褐紅的樹葉輕悠悠地落了下來,像秋姑娘寄來的一枚枚郵票。一只只美麗的小鳥站立枝頭,正在“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頑皮的孩子自“呵呵”地笑著。不遠處的果園中,石榴笑開了口,蘋果笑紅了臉。
    冬天,生態(tài)園里銀裝素裹,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一夜之間,生態(tài)園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積雪。小朋友們和家人們一起,來到生態(tài)園堆雪人、打雪仗、賞雪景。
    現(xiàn)在是冬天,可生態(tài)園里還是這么喧鬧。這說明什么呢?這說明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園美麗迷人。因此,我愛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園。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十五
    青城山的夏天是美麗的,因為綠油油的草地和樹木把它裝扮得更加青蔥翠綠。然而我覺得冬天的青城山更為美麗的,因為白茫茫的雪讓它穿上了雪白的棉襖。我們剛走到山腳下就看見它穿著白棉襖,寒風把雪花當成了一個個白色的小音符,呼呼呼,呼呼呼,譜成出一曲曲冬天的歌。
    接著我們向山上走去,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的欣賞著風景。突然我看見一個地方那里有人在玩雪,我就讓媽媽和爸爸帶我過去,他們很快就答應(yīng)了我,還為我運來雪,把雪堆成了一個不像樣的小雪人。然后我們又運來雪打雪仗。我對爸爸和媽媽說:“我們來比賽打雪仗,比賽規(guī)則是:三人分別拿雪,然后聽見我說開始后向另外兩人投雪,也可以躲避雪球。”
    聽我說完規(guī)則后,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好!開始吧!”
    于是我們開始競爭起來。幾局過后爸爸就敗下了陣來。然后我和媽媽展開了決戰(zhàn),幾局過后媽媽也敗下陣來,“我贏了!”我興奮地叫起來。
    看完雪回家,我對媽媽說:“冬天的青城山真美呀!以后我還要到那里去看雪!”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十六
    “峨眉天下秀,青城處處幽”,位于四川省灌城縣的青城山,以它特有的幽靜而聞名天下,是傳說中的避暑勝地,今天我們要去這兒探幽尋古,賞山玩水,好不愜意!
    炎熱的夏天,悶得人透不過氣來,我們從成都出發(fā),很快便到了青城山半山腰,蜿蜒的山路上因為前來納涼的游客眾多,所以堵滿了爬行的汽車,為了不辜負這良辰美景,我們一家人決定徒步上山,和青城山來次親密的接觸。
    初登青城山,不用細細欣賞,并能感受到誘人的氣息,幽深的森林,清冽的山泉和那叼叼的涼風,黃砂巖經(jīng)你,過千萬年風雨的侵蝕,被大自然的神刀雕成了一幅幅奇異的畫卷,有的如猛虎抓人,有的如振翅高飛的大鳥,怪石峰群,千姿百態(tài)。向下看去,云霧圍繞在那連綿起伏的山腰間,就像萬條銀蛇在穿梭著,有的云霧就在小山山頂,仿佛給它們戴上了一頂頂雪白的帽子。
    正當我們陶醉在山上的美景之時,從兩山之間的山谷之中傳來一陣陣笑聲,和嘩嘩的水流聲,我們循聲而去,孩子們在兩山之間的溪水中戲水,大人們在溪水岸邊,搭好了臺子,打著麻將,吃著美食,唱著小曲,享受著生活?!笆竦离y,難于上青天”,看起來很近的目的地,我們沿著盤山公路上上下下,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山頂?shù)霓r(nóng)家樂,兩只松鼠,在路邊的松樹上,跳來跳去,仿佛歡迎我的到來。
    農(nóng)家樂的清泉特別的清涼,媽媽把帶來的飲料和水果,放進了山泉之中,我和哥哥則推起了獨輪車,夜晚,知了因為涼快漸漸不再鳴叫,我們裹緊了被子仍然感覺到陣陣涼氣,這果然是青城處處幽啊。
    青城山的風景小學(xué)生篇十七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四川青城山。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dǎo)游小導(dǎo)。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乘車前往大約需要20分鐘,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時間,給諸位介紹一下青城山的概況。
    青城山距離成都市區(qū)63公里,因景區(qū)青山環(huán)列,林木繁茂,終年幽靜清涼,歷來是川西著名的游覽和避暑的勝地。又因這里是中國道教的發(fā)源地之一,東漢以來歷經(jīng)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發(fā)展的重要基地,影響廣及全國,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說到這里,大家可能已經(jīng)聽出青城山的基本特點了;那就是離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遠流長的風景名勝地,而且還要加上六個字:保護相當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9年青城山與都江堰景區(qū)聯(lián)名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得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來的專家充分肯定。當然,“眼見為實”,一會兒大家親臨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虛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說青城山有陰陽36峰環(huán)狀排列,峰銳崖陡,林木蔥籠,宛如一座綠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種說法是說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點水偏旁,因古代神話說“清都、紫微,天帝所居”,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來,道教創(chuàng)始人東漢的張陵張?zhí)鞄焺?chuàng)立天師道以清城山為基地,道教主張“清虛自持”“返樸歸真”的教義,與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無變化。唐初佛教發(fā)展很快,清城山上發(fā)生了佛道間地盤之爭,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親自下詔書判定“觀還道家,寺依山外”。道家勝利了??墒窃t書把清城山的清字寫成了沒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親判的威力收回地盤,也就將清城山改稱青城山了。
    這個故事并非傳說,山上保存的唐碑詔書全文具在,足以作證。
    據(jù)地質(zhì)考察,青城山形成于1億8千萬年前的一次造山運動,山體抬升時受強烈擠壓,巖層破碎。起伏較大,褶皺明顯,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絕壁深壑,斷崖裂石,處處顯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傳青城山區(qū)有36峰、8大洞、72小洞、共108景。一百單八是一個吉祥數(shù)字,表示景點很多,但人們更向往的是這里滿布山嶺的古木森林和蜿蜒山路上那無盡的清涼幽意,以及歷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保護完好的宮觀建筑藝術(shù)。
    說到道教文化,由于道教在青城山兩仟多年的存在和發(fā)展,特別是歷代高道的主持和經(jīng)營,青城山一直作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護。可以說,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遺址、歷史傳說、飲食習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滲透著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發(fā)展也有幾個起落。遠在東漢順帝漢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崍山系的鶴鳴山(今大邑縣境)修道的張陵,來到青城山赤城崖創(chuàng)立道教。因張陵被其弟子尊為“天師”,所創(chuàng)道教也叫“天師道”。天師道經(jīng)過張陵及其子孫歷代天師的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逐漸擴及全國,晉隋時期,天師道有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興起和地區(qū)教派的產(chǎn)生。青城山所傳屬于南天師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tǒng)乃與上清道結(jié)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來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祿大夫尚書戶部侍郎,封上柱國蔡國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書立說,對道教的發(fā)展影響很大。
    到南宋時,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創(chuàng)清微派,以行雷法為能事,將內(nèi)丹術(shù)與符咒術(shù)相結(jié)合,稱“可以驅(qū)邪,可以治病,可以達帝,可以嘯命風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為“雷淵廣福真人”,一時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興旺起來。明代,青城山道教所傳屬于全真道龍門派。全真道與原來的天師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張修道者要出家投師,住庵當?shù)朗?,不娶妻室,不吃葷腥,?chuàng)立了一套養(yǎng)身習靜的修練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對宮觀的維護,山林的栽培就更為重視。明朝末年,戰(zhàn)亂不斷,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當山全真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來青城山主持教務(wù),又使局面重新改觀。后來陳在四川官員的幫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欽賜御書“丹臺碧洞”,并封他為“碧洞真人”。
    從此,青城山道系屬于全真道龍門派丹臺碧洞宗。新中國成立以后,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來丹臺碧洞宗的格局有所改變,但其在道教中仍是很有影響的一支。1957年,“中國道教協(xié)會”成立,青城山道士易心瑩被選為副會長兼副秘書長。其后,傅元天道長也被選為中國道協(xié)副會長,1992年當選為會長,并兼任中國道教學(xué)院院長。所以,研究道教文化的人是不可不來青城山的。
    各位貴賓,現(xiàn)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輝煌的山門和后面青翠入云的山林,總是讓每一個來客感到—股濃濃的幽意,急于走進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請不要著急,讓我們先看看山門旁的建福宮。
    建福宮,在丈人峰下,始建于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時朝廷賜名“會慶建福宮?!闭扇朔逡?qū)幏獾妹鄠鲗幏馐屈S帝時的制陶官員,能履蹈烈焰,隨煙上下,又能駕御風云,寧封幫助黃帝學(xué)會“龍蹺飛行”之術(shù),打敗了蚩尤,統(tǒng)一華夏,被黃帝封為統(tǒng)領(lǐng)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時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觀九天丈人、儲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寧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宮是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進行過大規(guī)模的維修和補建。
    建福宮建筑面積1196平方米。前建亭樓映襯,后有丹臺翠林,門額建福宮三字是1940年林森所題,前殿叫“長生殿”,供的是晉代高道范長生。正殿是寧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間是太上老君,被尊為道教教主,左是東華帝君,即神話中的東衛(wèi)公,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師,右為道教全真派創(chuàng)立者王重陽。殿堂板壁上有張三豐祖師的詩。楹柱上掛的394字的“青城長聯(lián)”,寫景說典,有興趣的可以一讀。
    進山門,我們右行去月城湖坐索道上山。這條林間山道首先進人眼簾的是路旁并立的雨亭和翠光亭。
    青城山的游山道上散布著許多的橋、亭和牌坊,與林相配,因山取勢,形成意趣不同的風景圖畫。山亭多取枯樹為柱,以樹皮蓋頂,樹根為凳,枯枝古藤為裝飾,符合道教的清靜無為,回歸自然,與青幽的山景渾然一體。亭型也隨景而異,有隨路轉(zhuǎn)折形成的三角亭怡樂窩;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佇立峰頂?shù)陌私峭は⑿耐?;還有山路穿過而減柱的臥云亭,有隨山勢而成弧形的凝翠橋,這些山亭都應(yīng)景造型,命名切景,又配有貼切的楹聯(lián),更富有詩意。各位在游程中將會不斷看到。
    月城湖到了。這里原有一股甘泉,名叫“丈人泉”。1985年人們在此筑壩攔水,形成湖泊。我們過湖乘索道纜車直達上清宮。從高處往下走,比步行登山省時省力,也就有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游覽了。索道全長980米,采用安全舒適的循環(huán)式吊椅載客,游人凌空觀景,眼界開闊,別有情趣。
    各位朋友,現(xiàn)在順路下山。我們今天看到的青城山比它以往的任何時候更青幽、更美麗,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也比任何時期更多。這是因為,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青城山的自然面貌和宮觀亭閣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充分保護,1999年,都江堰——青城山景區(qū)正式申報自然文化雙遺產(chǎn),政府又投入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使青城山煥發(fā)了青春,更加靚麗。
    大家就要離開青城山了,如果有的朋友想帶土特產(chǎn)回去饋贈親朋好友,我介紹四樣青城山有名的特產(chǎn):白果燉雞、洞天乳酒、青城貢茶、洞天泡菜。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