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發(fā)現(xiàn)自己在工作和學習中的問題與不足。在寫總結時,我們可以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如類比、對比和引用等,使文章更具吸引力。總結不僅是對工作和學習的總結,還可以是對旅行、讀書等各個方面的總結。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一
實行護理查房,可加強醫(yī)、護之間和護、病之間的聯(lián)系,有利加強病房管理,也有助于提高護士長的組織能力與業(yè)務技術水平,提高護理質量。
(1)查危重病人的護理;
(2)查護理操作;
(3)查護理書寫;
(4)查病房管理;
(5)查差錯事故、交叉感染發(fā)生情況。
科護士長每月一次、病房護士長每兩周一次。查各班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落實。
護理部每季(月)組織一次,病房護士長每月組織一次,有實習護士時可結合教學查房。查房時,到病人床前介紹病史、體檢情況,結合對病人的診斷、治療、護理進行討論,最后由主持人總結。
由全院護士長輪流參加。查房內容:了解各病房的工作量,重病人的護理,陪客管理,環(huán)境管理,搶救物品的準備,值班護士掌握病情程度和工作態(tài)度。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逐條記錄,次日向護理部匯報,必要時應即使指正。遇到技術上的苦難,應及時指導。對病房共性問題,提交護理部在護士長會議上討論解決。發(fā)現(xiàn)某病區(qū)做到比較好的地方,應予以鼓勵。
病房護士長或主任護士每周安排1—2次參加。主任或主治醫(yī)師查房,以便進一步了解病情和護理工作質量。查房前要完成晨間護理和病室清掃工作,并囑病人臥床休息,不得外出,請陪客外出。要貫徹保護性醫(yī)療制度。
實行責任制護理的科室,責任護士須在查房前完成晨間護理,晨會后參加醫(yī)師查房,以便進一步熟悉病情,直接了解醫(yī)囑。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二
1)護理部應建立護理科研管理組織體系及相關制度,并妥善保存護理科研管理工作原始檔案資料。
2)設立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負責制訂護理科研計劃,審查護理科研題目及設計、鑒定護理科研成果,并推廣使用。組織護理學術交流,介紹國內外先進的護理科研信息。
3)護理科研計劃與科研項目申請書須呈報護理部審批并登記。
4)凡受到獎勵的護理科研成果須填寫護理科技成果登記表上報護理部,并記人個人技術檔案內。
5)凡屬科研資料,包括論文、錄像、錄音、幻燈、照片等,均應分類妥善保管。護理人員參加會議、獲獎、成果等證書及科研成果資料要復印1份上交護理部保管。
6)每項重大的'科研成果均應有上級有關部門的鑒定和批準后方可推廣。
7)護理人員發(fā)表科技論文須經科室、護理部兩級審批,在領取由護理部發(fā)出的論文介紹信后,方可投稿。
8)學術論文評定程序:由各??茀^(qū)護長審閱后提交科護長審閱,之后上交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復審,蓋護理部公章,才可投稿。
9)護理部每年根據醫(yī)院相關規(guī)定,結合護理人員的論文發(fā)表數量,論文屬性以及論文的影響因子等綜合評價指標,對護理人員論文發(fā)表情況進行獎勵。
10)定期召開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會議進行小結,總結成功經驗,建立相關制度、規(guī)范相關標準。
11)科研經費的申請:由項目申請人提交項目標書(申請書),交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評審,再交護理部主任批準,最后提交醫(yī)院科研處,并做好科研經費使用計劃。
12)護理論文完成要求:護師以上人員每年完成學術論文一篇以上,各科室每年要有一定數量的護理論文在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三
一、護理文書包括體溫單、臨時醫(yī)囑單、長期醫(yī)囑單、住院首次護理記錄單、護理記錄單、手術護理記錄單、護理風險評估單等。
二、護理文書書寫應做到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規(guī)范。
三、護理文書書寫應做到文字工整、字跡清晰、表述準確、語句通順、標點符號正確,使用醫(yī)學術語。
四、護理文書應當具有法定資格的護理人員按規(guī)范書寫,學生書寫的文書應當由老師審閱、修改并簽名。
五、高年護士有審核、修改低年護士書寫的護理文書的責任。修改時應當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員簽名,并保持原紀錄清晰、可辨。
六、搶救記錄應當在搶救6小時內,由相關護士據實補齊,并加以注明。
七、手術護理記錄應當在手術結束之后及時完成,按規(guī)范要求填寫,并放入病歷夾中。
八、護理文書應當在病人出院時歸入醫(yī)院病例中,交病案室保存。
九、制定并落實護理文書檢查考核標準及獎懲細則。
十、護理文書質控組每月對護理文書進行抽查,并按分數評出甲、乙、丙、三等,丙級病歷的書寫者在評先、晉升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并與績效考評掛鉤。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四
一、加強全體人員質量管理教育,組織并參加質量管理活動。
二、建立健全護理質量保證體系,建立院、科、病區(qū)三級護理質量管理組織。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負責質量管理工作。
三、質量管理需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和護理工作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目標規(guī)定及落實控制方案。
四、質量管理工作應有文字記錄,并定期上報。
五、質量檢查結果與獎懲相結合。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五
一、針對各??铺攸c和發(fā)展的需要,有計劃選派護理骨干、有進取心的護理人員到省內外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先進護理理念、護理經驗,熟練掌握先進儀器、設備的'使用等,培養(yǎng)??坪图夹g骨干。
二、醫(yī)院為不同技術職稱的護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鼓勵護士外出參觀學習及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并做到學習前有任務交代,學習后將學習心得上交護理部,且外出學習獲得的資料應上交護理部,供護理人員共享。
三、醫(yī)院支持護士參加各種學習班,獲取本科或研究生的學歷。
四、護士長應對本病區(qū)外出學習人員統(tǒng)籌安排,必須保證正常的護理工作不受影響。
五、護士長外出學習,提出外出期間病區(qū)護理工作負責人選,報護理部審核。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六
1)護理部應建立護理科研管理組織體系及相關制度,并妥善保存護理科研管理工作原始檔案資料。
2)設立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負責制訂護理科研計劃,審查護理科研題目及設計、鑒定護理科研成果,并推廣使用。組織護理學術交流,介紹國內外先進的護理科研信息。
3)護理科研計劃與科研項目申請書須呈報護理部審批并登記。
4)凡受到獎勵的護理科研成果須填寫護理科技成果登記表上報護理部,并記人個人技術檔案內。
5)凡屬科研資料,包括論文、錄像、錄音、幻燈、照片等,均應分類妥善保管。護理人員參加會議、獲獎、成果等證書及科研成果資料要復印1份上交護理部保管。
6)每項重大的科研成果均應有上級有關部門的鑒定和批準后方可推廣。
7)護理人員發(fā)表科技論文須經科室、護理部兩級審批,在領取由護理部發(fā)出的'論文介紹信后,方可投稿。
8)學術論文評定程序:由各??茀^(qū)護長審閱后提交科護長審閱,之后上交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復審,蓋護理部公章,才可投稿。
9)護理部每年根據醫(yī)院相關規(guī)定,結合護理人員的論文發(fā)表數量,論文屬性以及論文的影響因子等綜合評價指標,對護理人員論文發(fā)表情況進行獎勵。
10)定期召開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會議進行小結,總結成功經驗,建立相關制度、規(guī)范相關標準。
11)科研經費的申請:由項目申請人提交項目標書(申請書),交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評審,再交護理部主任批準,最后提交醫(yī)院科研處,并做好科研經費使用計劃。
12)護理論文完成要求:護師以上人員每年完成學術論文一篇以上,各科室每年要有一定數量的護理論文在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七
一、按衛(wèi)生部《病歷書寫基本規(guī)范》、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歷書寫基本規(guī)范》、《浙江省病歷書寫規(guī)范》及有關醫(yī)療配套文件規(guī)定進行護理文書書寫及管理。
二、護理文件包括體溫單、醫(yī)囑單、醫(yī)囑本、病室交班報告本、護理記錄單、危重病人護理記錄單及手術護理記錄單等,均按本院護理部編寫的護理文件書寫格式要求填寫。
三、護理文件書寫必須有具備獨立執(zhí)業(yè)資格的護理人員完成,實習、進修、試用期護士書寫后應有帶教老師簽字。
四、護理文件書寫要求:字跡端正、清晰、無錯別字、眉欄填齊、頁面整潔。合格率達95%以上。
五、各種醫(yī)療護理記錄表格要定點存放,及時補充;病歷中各種表格應按順序排列整齊,不得任意撕毀、涂改或丟失,病歷用后必須歸還原處。
六、體溫單、醫(yī)囑單、護理記錄等應連同病歷隨病人出院或死亡后,按規(guī)定排列,及時送病案室保管。醫(yī)囑本的保存期限一般不少于二年,病區(qū)交班本一般不少于三年,以備查閱。
七、因搶救危重患者未能及時書寫護理病歷,當班護理人員應在搶救工作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注明時間,執(zhí)行各項治療時間應記錄到時分。
八、病人不得自行攜帶病歷出科室,外出會診或轉院時攜帶病歷摘要。
九、護理部、科室定期對護理文件書寫質量監(jiān)控、檢查、評價、反饋,促進書寫質量持續(xù)改進。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八
1.1在科主任領導下,由護士長負責管理,主治醫(yī)師和技師給予必要的協(xié)助。
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常規(guī)。
1.2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責任心,堅守工作崗位,嚴禁擅離職守,做到對患者服務熱心、觀察病情細心、處理問題耐心。
1.3進入中心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換工作鞋;操作時戴口罩。
1.4注意觀察患者透析時狀況,及時處理問題。
1.5保持透析室清潔、整齊、舒適、安靜。
1.6定期進行透析用水、置換液、透析液的'監(jiān)測。
1.7治療室、水處理室每月做空氣細菌培養(yǎng)一次。
1.8備齊急救儀器設備和用物,專人負責每日清點,填充。
1.9原則上一律謝絕探視、陪伴,家屬請在門外等候,未經允許不得進入,以免增加感染機會。如需要進入時,需穿隔離衣,換拖鞋。
1.10工作期間,嚴禁在血透中心治療區(qū)用餐、會客、談笑,不得看書報、雜志。
2.1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2.2任何人進入透析間應更衣、換鞋。
2.3嚴格劃分清潔區(qū)、污染區(qū)。
2.4各項操作必須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常規(guī)。
2.5設立乙肝、丙肝病毒陽性患者專用透析區(qū)、透析機。
2.6血液透析治療室每日早、中、晚(每班患者透析前后)開窗對流通風30分鐘,每日下班后紫外線照射消毒1小時。
2.7血液透析治療室一切清潔工作均應濕式打掃,地面及物體表面每日擦拭2次。
2.8血液透析治療室、水處理室每月做空氣細菌培養(yǎng)一次。
2.9每個月進行反滲水與透析液污染菌量的測定,每月對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進行監(jiān)測。
2.10工作人員定期進行乙肝、丙肝病毒標記物檢查。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九
1.建立健全護理安全網絡,專人負責,職責明確,定期活動,及時反饋,按期評估,并有完整記錄。
2.貫徹預防為主的管理原則,定期對各級護理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培訓,不斷強化安全意識,規(guī)范職業(yè)行為,護理人員培訓率和對相關知識(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常規(guī))知曉率80%。
3.有公共突發(fā)事件和院內意外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并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識別能力,并掌握處理流程和原則,如匯報、處置、護理、記錄等程序。
4.有健全的各級護理人員崗位責任和各項工作的質量標準、技術操作規(guī)范、疾病護理常規(guī)等,內容完善、實用,操作性強。
5.認真執(zhí)行護理部有關《護理文件書寫規(guī)范》。全院有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護理文件書寫標準冊,并嚴格執(zhí)行。
6.有完善的'護理缺陷控制流程和危重患者重點監(jiān)護的具體措施,如: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和對應的護理措施。
7.有護理人員職業(yè)安全與職業(yè)暴露防護措施,有職業(yè)防護知識培訓。
8.全院使用統(tǒng)一的標識,各種警示牌醒目、清晰、規(guī)范、易懂。
9.各級護理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不斷進行專業(yè)技能培訓,做到人崗匹配,確保醫(yī)療護理安全。
10.各級管理者應運用適當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結合具體事例進行剖析、案例講評,引以為戒,避免類似事件重復發(fā)生。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
1.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及操作規(guī)程,確保治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護理部定期檢查考核。
2.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堅持醫(yī)囑班班查對,每天總查對,護士長每周總查對一次并登記、簽名。
3.毒、麻、限、劇藥品做到安全使用,專人管理,專柜保管并加鎖。保持固定基數,用后督促醫(yī)師及時開處方補齊,每班交接并登記。
4.內服、外用藥品分開放置,瓶簽清晰。
5.各種搶救器材保持清潔、性能良好。急救藥品符合規(guī)定,用后及時補充,專人管理,每周清點兩次并登記。無菌物品標識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確保在有效期內。
6.供應室供應的各種無菌物品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發(fā)放。
7.對于所發(fā)生的護理差錯,科室應及時組織討論,并上報護理部。
8.對于有異常心理狀況的患者要加強監(jiān)護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9.工作場所及病房內嚴禁患者使用非醫(yī)院配置的`各種電爐、電磁爐、電飯鍋等電器,確保安全用電。
10.制定并落實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危重患者搶救護理預案。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一
護理部有關信息的儲存為護理臨床、教育、法律提供依據,以便有計劃地、系統(tǒng)地進行護理管理,達到優(yōu)化管理的.效果,逐步達到計算機管理。
檔案分類。
(一)按年度分類:即按文件的形成時間及處理日期所屬的年度分類。
(二)按文件內容分類:護理檔案根據工作的范圍和性質分為三部分:護理行政工作檔案,護理業(yè)務工作檔案,護理人員業(yè)務技術檔案。
(三)護理行政工作檔案。
2、各類文件:上級下達文件及護理部的有關文件。
3、各種會議記錄及查房記錄:護理部會議及護士長例會記錄,護理行政查房記錄,夜查房記錄。
4、向上級的請示、報告的存根、批復等。
5、護理部年度計劃、總結,季度工作重點、小結評價。
(四)護理業(yè)務工作檔案。
1、各級護理人員培訓檔案:護士外出學習、進修時間、內容、收獲、評語等。
2、護理質量控制資料:質量管理委員會會議記錄,全院護理查房、隨機檢查資料及匯總統(tǒng)計表和每月檢查記錄。
3、護理缺陷報告及鑒定處理檔案:護理過失登記。
4、教學檔案:在職教育規(guī)劃,各級護理人員培養(yǎng)計劃。
5、護理科研情況:論文撰寫、立項課題、科研成果等。
6、護理活動記錄:包括技術競賽、知識競賽、紀念“512”國際護士節(jié)情況、全院各級護理人員理論考試、技術操作考試情況。
7、護士長工作月報情況:包括護士長手冊、每月工作量、科室查房、講座等。
8、業(yè)務學習情況:包括教學的主講人、時間、地點、內容、參加人數、效果評價。
(五)護理人員業(yè)務技術檔案即分級管理檔案。
一般指個人基本情況、職稱晉升、進修、學歷、獎勵、考核成績等。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二
1、由護理部、科護士長、病區(qū)護士長、臨床帶教老師等組成臨床護理教學小組,負責對見習、實習護士學生及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工作。
2、臨床實習帶教必須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責任心強的護師擔任。
3、根據見習、實習護士學生或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包括教學查房、專題講座、病案分析、技術操作示范、教學質量評估和教學質量檢查評比等,并定期進行考試、考核、保證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4、護理部要定期檢查,不斷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5、實習或進修人員在院期間,必須遵守醫(yī)院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聽從醫(yī)護人員指導,努力學習,爭取上進。
6、每科實習結束時,護士長、帶教老師應對護生進行專科護理與基礎護理相結合的考試,并對學生的素質修養(yǎng),理論技術及技能作出評價。
7、凡擔任教學的兼職老師,要按教學計劃的安排,認真?zhèn)湔n和講課。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三
一、各科室應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對差錯事故發(fā)生的原因、經過、后果及當事人等內容應詳細記錄。
二、科室一旦發(fā)生護理差錯事故(含二級差錯,嚴重差錯事故)護士長應以書面形式上報護理部,由護理部向上一級領導匯報。
三、對發(fā)生的差錯事故應及時組織討論,汲取教訓,提出處理意見,制定出防范措施。
四、發(fā)生嚴重差錯事故后應立即組織搶救,以減輕不良后果。
五、科室對未能明確所發(fā)生嚴重差錯、事故的性質,應將發(fā)生的經過和科室的意見以書面形式通過護理部上報院事故鑒定委員會裁決。
六、護理部每月應認真總結分析全院發(fā)生的護理差錯,定期在護士長會議上反饋,對全年無差錯事故的科室應給予表揚。
七、發(fā)生差錯事故的`科室或個人,如不按規(guī)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發(fā)現(xiàn)時,按情節(jié)輕重給予處分。
八、發(fā)生嚴重差錯或事故的有關記錄、檢驗報告及造成事故的藥品、物品、器械等均應按要求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以備鑒定。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四
1、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增強護理安全意識,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2、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完善各項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程,落實各級各類護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加強護理質量的環(huán)節(jié)控制。
3、護理部定期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評價、糾正出現(xiàn)的問題,控制護理缺陷。
4、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和差錯事故分析報告制度,減少差錯,杜絕事故的發(fā)生。
5、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6、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值班護士必須堅守工作崗位,按時巡視病房,對小兒、躁動、昏迷、老年患者,嚴防墜床、燙傷、跌傷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確?;颊甙踩?。
7、加強病人管理,嚴格執(zhí)行陪伴探視制度,病人一律不準在外留宿。
8、深入了解病人的`思想情況,對有精神癥狀和自傷念頭的患者須留陪護人員,并及時做好心理護理,避免發(fā)生意外。
9、加強搶救藥品、物品的管理,避免影響搶救。對毒、麻、限藥品專人管理,每天交接班、清點核對,專柜保管并加鎖。
10、對易燃、易爆、易損、貴重物品,加強管理,專人負責,做到防火、防爆、防盜。
11、值班人員要注意病區(qū)門、窗、水、電的安全。
12、電源、水源、防火設備要定期檢查,及時維修,以確保安全。
1、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點,保證患者行動安全。
2、病房內禁止吸煙與飲酒,禁止使用電爐、酒精燈及點燃明火,以防失火。
3、加強對陪住和探視人員的管理。
4、貴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內。
5、病房晚九點應及時清理病房內探視人員離開病區(qū),并督促病人休息。
6、加強巡視,如發(fā)現(xiàn)可疑分子,及時通知保衛(wèi)處。
7、空病房要及時上鎖。
8、按要求暢通防火通道,不堆、堵雜物。
9、消防設施完好、齊全,上無雜物。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五
1.1在科主任領導下,由護士長負責管理,主治醫(yī)師和技師給予必要的協(xié)助。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常規(guī)。
1.2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責任心,堅守工作崗位,嚴禁擅離職守,做到對患者服務熱心、觀察病情細心、處理問題耐心。
1.3進入中心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換工作鞋;操作時戴口罩。
1.4注意觀察患者透析時狀況,及時處理問題。
1.5保持透析室清潔、整齊、舒適、安靜。
1.6定期進行透析用水、置換液、透析液的監(jiān)測。
1.7治療室、水處理室每月做空氣細菌培養(yǎng)一次。
1.8備齊急救儀器設備和用物,專人負責每日清點,填充。
1.9原則上一律謝絕探視、陪伴,家屬請在門外等候,未經允許不得進入,以免增加感染機會。如需要進入時,需穿隔離衣,換拖鞋。
1.10工作期間,嚴禁在血透中心治療區(qū)用餐、會客、談笑,不得看書報、雜志。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一
實行護理查房,可加強醫(yī)、護之間和護、病之間的聯(lián)系,有利加強病房管理,也有助于提高護士長的組織能力與業(yè)務技術水平,提高護理質量。
(1)查危重病人的護理;
(2)查護理操作;
(3)查護理書寫;
(4)查病房管理;
(5)查差錯事故、交叉感染發(fā)生情況。
科護士長每月一次、病房護士長每兩周一次。查各班崗位責任制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落實。
護理部每季(月)組織一次,病房護士長每月組織一次,有實習護士時可結合教學查房。查房時,到病人床前介紹病史、體檢情況,結合對病人的診斷、治療、護理進行討論,最后由主持人總結。
由全院護士長輪流參加。查房內容:了解各病房的工作量,重病人的護理,陪客管理,環(huán)境管理,搶救物品的準備,值班護士掌握病情程度和工作態(tài)度。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逐條記錄,次日向護理部匯報,必要時應即使指正。遇到技術上的苦難,應及時指導。對病房共性問題,提交護理部在護士長會議上討論解決。發(fā)現(xiàn)某病區(qū)做到比較好的地方,應予以鼓勵。
病房護士長或主任護士每周安排1—2次參加。主任或主治醫(yī)師查房,以便進一步了解病情和護理工作質量。查房前要完成晨間護理和病室清掃工作,并囑病人臥床休息,不得外出,請陪客外出。要貫徹保護性醫(yī)療制度。
實行責任制護理的科室,責任護士須在查房前完成晨間護理,晨會后參加醫(yī)師查房,以便進一步熟悉病情,直接了解醫(yī)囑。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二
1)護理部應建立護理科研管理組織體系及相關制度,并妥善保存護理科研管理工作原始檔案資料。
2)設立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負責制訂護理科研計劃,審查護理科研題目及設計、鑒定護理科研成果,并推廣使用。組織護理學術交流,介紹國內外先進的護理科研信息。
3)護理科研計劃與科研項目申請書須呈報護理部審批并登記。
4)凡受到獎勵的護理科研成果須填寫護理科技成果登記表上報護理部,并記人個人技術檔案內。
5)凡屬科研資料,包括論文、錄像、錄音、幻燈、照片等,均應分類妥善保管。護理人員參加會議、獲獎、成果等證書及科研成果資料要復印1份上交護理部保管。
6)每項重大的'科研成果均應有上級有關部門的鑒定和批準后方可推廣。
7)護理人員發(fā)表科技論文須經科室、護理部兩級審批,在領取由護理部發(fā)出的論文介紹信后,方可投稿。
8)學術論文評定程序:由各??茀^(qū)護長審閱后提交科護長審閱,之后上交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復審,蓋護理部公章,才可投稿。
9)護理部每年根據醫(yī)院相關規(guī)定,結合護理人員的論文發(fā)表數量,論文屬性以及論文的影響因子等綜合評價指標,對護理人員論文發(fā)表情況進行獎勵。
10)定期召開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會議進行小結,總結成功經驗,建立相關制度、規(guī)范相關標準。
11)科研經費的申請:由項目申請人提交項目標書(申請書),交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評審,再交護理部主任批準,最后提交醫(yī)院科研處,并做好科研經費使用計劃。
12)護理論文完成要求:護師以上人員每年完成學術論文一篇以上,各科室每年要有一定數量的護理論文在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三
一、護理文書包括體溫單、臨時醫(yī)囑單、長期醫(yī)囑單、住院首次護理記錄單、護理記錄單、手術護理記錄單、護理風險評估單等。
二、護理文書書寫應做到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規(guī)范。
三、護理文書書寫應做到文字工整、字跡清晰、表述準確、語句通順、標點符號正確,使用醫(yī)學術語。
四、護理文書應當具有法定資格的護理人員按規(guī)范書寫,學生書寫的文書應當由老師審閱、修改并簽名。
五、高年護士有審核、修改低年護士書寫的護理文書的責任。修改時應當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員簽名,并保持原紀錄清晰、可辨。
六、搶救記錄應當在搶救6小時內,由相關護士據實補齊,并加以注明。
七、手術護理記錄應當在手術結束之后及時完成,按規(guī)范要求填寫,并放入病歷夾中。
八、護理文書應當在病人出院時歸入醫(yī)院病例中,交病案室保存。
九、制定并落實護理文書檢查考核標準及獎懲細則。
十、護理文書質控組每月對護理文書進行抽查,并按分數評出甲、乙、丙、三等,丙級病歷的書寫者在評先、晉升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并與績效考評掛鉤。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四
一、加強全體人員質量管理教育,組織并參加質量管理活動。
二、建立健全護理質量保證體系,建立院、科、病區(qū)三級護理質量管理組織。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負責質量管理工作。
三、質量管理需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和護理工作實際,建立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目標規(guī)定及落實控制方案。
四、質量管理工作應有文字記錄,并定期上報。
五、質量檢查結果與獎懲相結合。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五
一、針對各??铺攸c和發(fā)展的需要,有計劃選派護理骨干、有進取心的護理人員到省內外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先進護理理念、護理經驗,熟練掌握先進儀器、設備的'使用等,培養(yǎng)??坪图夹g骨干。
二、醫(yī)院為不同技術職稱的護士提供外出學習的機會,鼓勵護士外出參觀學習及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并做到學習前有任務交代,學習后將學習心得上交護理部,且外出學習獲得的資料應上交護理部,供護理人員共享。
三、醫(yī)院支持護士參加各種學習班,獲取本科或研究生的學歷。
四、護士長應對本病區(qū)外出學習人員統(tǒng)籌安排,必須保證正常的護理工作不受影響。
五、護士長外出學習,提出外出期間病區(qū)護理工作負責人選,報護理部審核。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六
1)護理部應建立護理科研管理組織體系及相關制度,并妥善保存護理科研管理工作原始檔案資料。
2)設立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負責制訂護理科研計劃,審查護理科研題目及設計、鑒定護理科研成果,并推廣使用。組織護理學術交流,介紹國內外先進的護理科研信息。
3)護理科研計劃與科研項目申請書須呈報護理部審批并登記。
4)凡受到獎勵的護理科研成果須填寫護理科技成果登記表上報護理部,并記人個人技術檔案內。
5)凡屬科研資料,包括論文、錄像、錄音、幻燈、照片等,均應分類妥善保管。護理人員參加會議、獲獎、成果等證書及科研成果資料要復印1份上交護理部保管。
6)每項重大的科研成果均應有上級有關部門的鑒定和批準后方可推廣。
7)護理人員發(fā)表科技論文須經科室、護理部兩級審批,在領取由護理部發(fā)出的'論文介紹信后,方可投稿。
8)學術論文評定程序:由各??茀^(qū)護長審閱后提交科護長審閱,之后上交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復審,蓋護理部公章,才可投稿。
9)護理部每年根據醫(yī)院相關規(guī)定,結合護理人員的論文發(fā)表數量,論文屬性以及論文的影響因子等綜合評價指標,對護理人員論文發(fā)表情況進行獎勵。
10)定期召開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會議進行小結,總結成功經驗,建立相關制度、規(guī)范相關標準。
11)科研經費的申請:由項目申請人提交項目標書(申請書),交護士教育與科研委員會評審,再交護理部主任批準,最后提交醫(yī)院科研處,并做好科研經費使用計劃。
12)護理論文完成要求:護師以上人員每年完成學術論文一篇以上,各科室每年要有一定數量的護理論文在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七
一、按衛(wèi)生部《病歷書寫基本規(guī)范》、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歷書寫基本規(guī)范》、《浙江省病歷書寫規(guī)范》及有關醫(yī)療配套文件規(guī)定進行護理文書書寫及管理。
二、護理文件包括體溫單、醫(yī)囑單、醫(yī)囑本、病室交班報告本、護理記錄單、危重病人護理記錄單及手術護理記錄單等,均按本院護理部編寫的護理文件書寫格式要求填寫。
三、護理文件書寫必須有具備獨立執(zhí)業(yè)資格的護理人員完成,實習、進修、試用期護士書寫后應有帶教老師簽字。
四、護理文件書寫要求:字跡端正、清晰、無錯別字、眉欄填齊、頁面整潔。合格率達95%以上。
五、各種醫(yī)療護理記錄表格要定點存放,及時補充;病歷中各種表格應按順序排列整齊,不得任意撕毀、涂改或丟失,病歷用后必須歸還原處。
六、體溫單、醫(yī)囑單、護理記錄等應連同病歷隨病人出院或死亡后,按規(guī)定排列,及時送病案室保管。醫(yī)囑本的保存期限一般不少于二年,病區(qū)交班本一般不少于三年,以備查閱。
七、因搶救危重患者未能及時書寫護理病歷,當班護理人員應在搶救工作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注明時間,執(zhí)行各項治療時間應記錄到時分。
八、病人不得自行攜帶病歷出科室,外出會診或轉院時攜帶病歷摘要。
九、護理部、科室定期對護理文件書寫質量監(jiān)控、檢查、評價、反饋,促進書寫質量持續(xù)改進。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八
1.1在科主任領導下,由護士長負責管理,主治醫(yī)師和技師給予必要的協(xié)助。
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常規(guī)。
1.2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責任心,堅守工作崗位,嚴禁擅離職守,做到對患者服務熱心、觀察病情細心、處理問題耐心。
1.3進入中心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換工作鞋;操作時戴口罩。
1.4注意觀察患者透析時狀況,及時處理問題。
1.5保持透析室清潔、整齊、舒適、安靜。
1.6定期進行透析用水、置換液、透析液的'監(jiān)測。
1.7治療室、水處理室每月做空氣細菌培養(yǎng)一次。
1.8備齊急救儀器設備和用物,專人負責每日清點,填充。
1.9原則上一律謝絕探視、陪伴,家屬請在門外等候,未經允許不得進入,以免增加感染機會。如需要進入時,需穿隔離衣,換拖鞋。
1.10工作期間,嚴禁在血透中心治療區(qū)用餐、會客、談笑,不得看書報、雜志。
2.1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
2.2任何人進入透析間應更衣、換鞋。
2.3嚴格劃分清潔區(qū)、污染區(qū)。
2.4各項操作必須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常規(guī)。
2.5設立乙肝、丙肝病毒陽性患者專用透析區(qū)、透析機。
2.6血液透析治療室每日早、中、晚(每班患者透析前后)開窗對流通風30分鐘,每日下班后紫外線照射消毒1小時。
2.7血液透析治療室一切清潔工作均應濕式打掃,地面及物體表面每日擦拭2次。
2.8血液透析治療室、水處理室每月做空氣細菌培養(yǎng)一次。
2.9每個月進行反滲水與透析液污染菌量的測定,每月對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進行監(jiān)測。
2.10工作人員定期進行乙肝、丙肝病毒標記物檢查。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九
1.建立健全護理安全網絡,專人負責,職責明確,定期活動,及時反饋,按期評估,并有完整記錄。
2.貫徹預防為主的管理原則,定期對各級護理人員進行安全知識培訓,不斷強化安全意識,規(guī)范職業(yè)行為,護理人員培訓率和對相關知識(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常規(guī))知曉率80%。
3.有公共突發(fā)事件和院內意外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并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其識別能力,并掌握處理流程和原則,如匯報、處置、護理、記錄等程序。
4.有健全的各級護理人員崗位責任和各項工作的質量標準、技術操作規(guī)范、疾病護理常規(guī)等,內容完善、實用,操作性強。
5.認真執(zhí)行護理部有關《護理文件書寫規(guī)范》。全院有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護理文件書寫標準冊,并嚴格執(zhí)行。
6.有完善的'護理缺陷控制流程和危重患者重點監(jiān)護的具體措施,如:危險因素評估量表和對應的護理措施。
7.有護理人員職業(yè)安全與職業(yè)暴露防護措施,有職業(yè)防護知識培訓。
8.全院使用統(tǒng)一的標識,各種警示牌醒目、清晰、規(guī)范、易懂。
9.各級護理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不斷進行專業(yè)技能培訓,做到人崗匹配,確保醫(yī)療護理安全。
10.各級管理者應運用適當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結合具體事例進行剖析、案例講評,引以為戒,避免類似事件重復發(fā)生。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
1.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及操作規(guī)程,確保治療、護理工作的正常進行,護理部定期檢查考核。
2.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堅持醫(yī)囑班班查對,每天總查對,護士長每周總查對一次并登記、簽名。
3.毒、麻、限、劇藥品做到安全使用,專人管理,專柜保管并加鎖。保持固定基數,用后督促醫(yī)師及時開處方補齊,每班交接并登記。
4.內服、外用藥品分開放置,瓶簽清晰。
5.各種搶救器材保持清潔、性能良好。急救藥品符合規(guī)定,用后及時補充,專人管理,每周清點兩次并登記。無菌物品標識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確保在有效期內。
6.供應室供應的各種無菌物品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發(fā)放。
7.對于所發(fā)生的護理差錯,科室應及時組織討論,并上報護理部。
8.對于有異常心理狀況的患者要加強監(jiān)護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9.工作場所及病房內嚴禁患者使用非醫(yī)院配置的`各種電爐、電磁爐、電飯鍋等電器,確保安全用電。
10.制定并落實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危重患者搶救護理預案。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一
護理部有關信息的儲存為護理臨床、教育、法律提供依據,以便有計劃地、系統(tǒng)地進行護理管理,達到優(yōu)化管理的.效果,逐步達到計算機管理。
檔案分類。
(一)按年度分類:即按文件的形成時間及處理日期所屬的年度分類。
(二)按文件內容分類:護理檔案根據工作的范圍和性質分為三部分:護理行政工作檔案,護理業(yè)務工作檔案,護理人員業(yè)務技術檔案。
(三)護理行政工作檔案。
2、各類文件:上級下達文件及護理部的有關文件。
3、各種會議記錄及查房記錄:護理部會議及護士長例會記錄,護理行政查房記錄,夜查房記錄。
4、向上級的請示、報告的存根、批復等。
5、護理部年度計劃、總結,季度工作重點、小結評價。
(四)護理業(yè)務工作檔案。
1、各級護理人員培訓檔案:護士外出學習、進修時間、內容、收獲、評語等。
2、護理質量控制資料:質量管理委員會會議記錄,全院護理查房、隨機檢查資料及匯總統(tǒng)計表和每月檢查記錄。
3、護理缺陷報告及鑒定處理檔案:護理過失登記。
4、教學檔案:在職教育規(guī)劃,各級護理人員培養(yǎng)計劃。
5、護理科研情況:論文撰寫、立項課題、科研成果等。
6、護理活動記錄:包括技術競賽、知識競賽、紀念“512”國際護士節(jié)情況、全院各級護理人員理論考試、技術操作考試情況。
7、護士長工作月報情況:包括護士長手冊、每月工作量、科室查房、講座等。
8、業(yè)務學習情況:包括教學的主講人、時間、地點、內容、參加人數、效果評價。
(五)護理人員業(yè)務技術檔案即分級管理檔案。
一般指個人基本情況、職稱晉升、進修、學歷、獎勵、考核成績等。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二
1、由護理部、科護士長、病區(qū)護士長、臨床帶教老師等組成臨床護理教學小組,負責對見習、實習護士學生及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工作。
2、臨床實習帶教必須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責任心強的護師擔任。
3、根據見習、實習護士學生或進修護理人員的教學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包括教學查房、專題講座、病案分析、技術操作示范、教學質量評估和教學質量檢查評比等,并定期進行考試、考核、保證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4、護理部要定期檢查,不斷總結交流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5、實習或進修人員在院期間,必須遵守醫(yī)院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聽從醫(yī)護人員指導,努力學習,爭取上進。
6、每科實習結束時,護士長、帶教老師應對護生進行專科護理與基礎護理相結合的考試,并對學生的素質修養(yǎng),理論技術及技能作出評價。
7、凡擔任教學的兼職老師,要按教學計劃的安排,認真?zhèn)湔n和講課。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三
一、各科室應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對差錯事故發(fā)生的原因、經過、后果及當事人等內容應詳細記錄。
二、科室一旦發(fā)生護理差錯事故(含二級差錯,嚴重差錯事故)護士長應以書面形式上報護理部,由護理部向上一級領導匯報。
三、對發(fā)生的差錯事故應及時組織討論,汲取教訓,提出處理意見,制定出防范措施。
四、發(fā)生嚴重差錯事故后應立即組織搶救,以減輕不良后果。
五、科室對未能明確所發(fā)生嚴重差錯、事故的性質,應將發(fā)生的經過和科室的意見以書面形式通過護理部上報院事故鑒定委員會裁決。
六、護理部每月應認真總結分析全院發(fā)生的護理差錯,定期在護士長會議上反饋,對全年無差錯事故的科室應給予表揚。
七、發(fā)生差錯事故的`科室或個人,如不按規(guī)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后發(fā)現(xiàn)時,按情節(jié)輕重給予處分。
八、發(fā)生嚴重差錯或事故的有關記錄、檢驗報告及造成事故的藥品、物品、器械等均應按要求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銷毀,以備鑒定。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四
1、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增強護理安全意識,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2、建立健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完善各項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程,落實各級各類護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加強護理質量的環(huán)節(jié)控制。
3、護理部定期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評價、糾正出現(xiàn)的問題,控制護理缺陷。
4、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和差錯事故分析報告制度,減少差錯,杜絕事故的發(fā)生。
5、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6、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制度,值班護士必須堅守工作崗位,按時巡視病房,對小兒、躁動、昏迷、老年患者,嚴防墜床、燙傷、跌傷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確?;颊甙踩?。
7、加強病人管理,嚴格執(zhí)行陪伴探視制度,病人一律不準在外留宿。
8、深入了解病人的`思想情況,對有精神癥狀和自傷念頭的患者須留陪護人員,并及時做好心理護理,避免發(fā)生意外。
9、加強搶救藥品、物品的管理,避免影響搶救。對毒、麻、限藥品專人管理,每天交接班、清點核對,專柜保管并加鎖。
10、對易燃、易爆、易損、貴重物品,加強管理,專人負責,做到防火、防爆、防盜。
11、值班人員要注意病區(qū)門、窗、水、電的安全。
12、電源、水源、防火設備要定期檢查,及時維修,以確保安全。
1、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點,保證患者行動安全。
2、病房內禁止吸煙與飲酒,禁止使用電爐、酒精燈及點燃明火,以防失火。
3、加強對陪住和探視人員的管理。
4、貴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內。
5、病房晚九點應及時清理病房內探視人員離開病區(qū),并督促病人休息。
6、加強巡視,如發(fā)現(xiàn)可疑分子,及時通知保衛(wèi)處。
7、空病房要及時上鎖。
8、按要求暢通防火通道,不堆、堵雜物。
9、消防設施完好、齊全,上無雜物。
護理教學管理制度篇十五
1.1在科主任領導下,由護士長負責管理,主治醫(yī)師和技師給予必要的協(xié)助。嚴格執(zhí)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常規(guī)。
1.2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員必須具有高度責任心,堅守工作崗位,嚴禁擅離職守,做到對患者服務熱心、觀察病情細心、處理問題耐心。
1.3進入中心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換工作鞋;操作時戴口罩。
1.4注意觀察患者透析時狀況,及時處理問題。
1.5保持透析室清潔、整齊、舒適、安靜。
1.6定期進行透析用水、置換液、透析液的監(jiān)測。
1.7治療室、水處理室每月做空氣細菌培養(yǎng)一次。
1.8備齊急救儀器設備和用物,專人負責每日清點,填充。
1.9原則上一律謝絕探視、陪伴,家屬請在門外等候,未經允許不得進入,以免增加感染機會。如需要進入時,需穿隔離衣,換拖鞋。
1.10工作期間,嚴禁在血透中心治療區(qū)用餐、會客、談笑,不得看書報、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