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寫人作文篇一
1.啟發(fā)談話,喚醒學生記憶的表象
教師可采用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在你們的生活中,經常和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在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歡的人,有你討厭的人,有你敬佩的人……能不能把他(她)們介紹給老師呢?今天先介紹你認為最需要盡早告訴老師的那一位。你所要介紹的這個人的哪些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請你按要求寫下來:(填表)最需要告訴老師的那個人。這個人給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可以幾件)
2.分四人小組互議,相互啟發(fā),確定習作題目。
教師先組織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以上填內容,讓學生在互動中相互啟發(fā),并允許學生調換所要介紹的那個人。然后啟發(fā)學生根據自己所要介紹的人,自擬習作題目。必要時,教師可提供一組題目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在自擬題目時,教師要教給學生有關擬題的方法。如:可按人物性格特點擬題,可按人物品質特點擬題,也可按典型事例擬題等等。
學生的習作素材有了,緊接著教師要通過抓讀寫聯系,幫助學生領悟寫人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
1.啟發(fā)學生從學過的寫人的課文中領悟寫法。
同學們學過的課文中,有不少是描寫人物的,想一想:在這些課文中,哪些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同桌先討論一下,然后我們一起來交流。
2.引導學生從讀過的優(yōu)秀習作中領悟寫法。
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同學們在課外讀了許多有關介紹人物的優(yōu)秀習作,想一想:哪些習作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篇向大家介紹一下。
3.指導學生從習作“病例”中領悟寫法。
把寫人的文章寫成敘事的文章,人物特點不鮮明,內容不具體,這是學生寫人習作中常見的通病。針對這種情況,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組織學生討論。
(1)啟發(fā)談話:最近老師收到一篇介紹人物的習作,老師看了不夠滿意?,F在我把這篇習作帶來了,請你們當小老師,給這位同學的習作提出修改意見,行嗎?
(2)出示“病例”。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分小組(或同桌)互議,然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篇習作所介紹的人物為什么給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導學生歸納寫法:教師先組織學生討論:從學過的課文和讀過的優(yōu)秀習作,以及從剛才討論修改的“病例”中,你認為要介紹一個人物,必須注意哪幾方面呢?然后教師揭示寫人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第一,要抓住具體的事寫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質”,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質”,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質”。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來反映人物的特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構思起草的興趣:
教師可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同學們都想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那個人介紹給老師,但是,由于時間關系,老師不可能聽同學們一個一個來介紹。如果你們將自己最需要告訴教師的那個人寫下來給老師看,不就行了嗎?現在我們開展一次競賽,看誰寫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構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40分鐘時間內完成初稿的同學可獲得“耕耘獎”。(其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快速表達的能力)
2.學生獨立構思起草,教師巡視,并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作個別輔導。
3.對在40分鐘內完成習作初稿的同學授予“耕耘獎”。沒有完成習作初稿的同學可以繼續(xù)寫,已經完成習作的同學可以嘗試修改。
4.指導修改,完善習作:
(1)啟發(fā)談話:美玉是琢出來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你的習作初稿寫好以后,通過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習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嗎?改得好的同學還可以獲得本次習作的“百花獎”呢!
(2)學生自改習作。先進行錯別字和病句的常規(guī)修改。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對照“是否通過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這一要求進行重點修改。 3)同桌或分小組相互傳閱習作,與對方商討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據對方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再次修改。
(4)課堂交流。指名交流時,教師可要求按“原來怎么寫的-現在怎么修改的-為什么要這樣修改”的順序說出自己修改的過程和理由
(5)評議“百花獎”。先分四人小組評議,再進行全班評議。
1.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評賞的興趣。
啟發(fā)談話:當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陽光下一照,就會看到點點金光。同樣,各人的作文都有閃光之處,哪怕是寫得不夠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優(yōu)美的句子或幾個閃光的詞語。
你的習作通過自己幾次修改,一定有許多成功之處。請你將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讀給同桌或小組里的同學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歡樂。如果你認為自己全文寫得好,就讀全文:如果你覺得只有某一片斷寫得精彩,就讀這個片斷。對評賞得好的同學,老師將授予“浪花獎。 2.示例評賞,啟發(fā)自我評賞
教師先選擇具有代表性優(yōu)秀習作或片斷組織學生評賞,然后分組交流自評,暢談習作收獲,分享習作成功的樂趣。
3.教師組織學生評議班級“浪花獎”。
4.創(chuàng)造發(fā)表條件,激發(fā)學生的成就動機。
(1)將優(yōu)秀習作或修改后有明顯進步的習作裝訂成冊,在班內(或學校同年級內)傳閱。
(2)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寄給遠方的親人。
(3)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向學校廣播站或學校畫廊投稿。
(4)將班級中的優(yōu)秀習作推薦給少兒報刊發(fā)表。
(5)當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積累到一定的數量后,教師可鼓勵學生編自己的優(yōu)秀習作集,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作文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評析]以上作文教學設計體現了以下“三性”:
1.情意性。首先,教師采用“迂回”的方式巧妙地向學生提出習作的要求,讓學生領悟到“我需要表達自己熟悉的生活”,使學生有了寬松的寫作心境,變教師“要我寫”的外在要求內化為“我要寫”的內在需求。其次,教師采用評獎、提供發(fā)表條件等多種激勵措施,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習作訓練的過程中受到情緒的激勵、情致的喚醒和情感的熏陶。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他們才能在自己的作文內容中產生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語言。
2.自主性。學生是習作的主人,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何啟發(fā)學生樂意寫和學會寫上。從以上作文教學設計來看,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回憶和選擇習作素材、自主構思起草、自主領悟寫法、自主修改和評賞過程。并且,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了全體參與。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激發(fā)、維持、強化學生的習作興趣上,從而實現師生互動的和諧共振。
3.規(guī)律性。小學作文教學必須遵循小學生習作的認知規(guī)律。以上作文教學設計,從“積累(生活和閱讀)一構思一修改一評賞”幾個環(huán)節(jié)的縱向聯系來看,既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認識—再實踐一再認識”的認識論原理,也符合學生習作由“感悟生活-理解表達-修改完善-評賞提高”這一心理規(guī)律。
小學生寫人作文篇二
我的小檔案:
大名:張笑寒年齡:八歲半
樣子:小酒窩長睫毛,是我最美的記號!
人生格言: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雖然我們班賢才眾多,但我這八斗才可不是吹的。我連任三年班長從沒下過崗,真可謂是老太太坐牛車——穩(wěn)穩(wěn)當當。我彈古箏時,你一定會被我那行云流水,蕩氣回腸的音樂所吸引。我跳拉丁舞時,你一定會被我那浪漫激情,富有活力的舞姿所折服。我雖談不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我的每次習作,都會被老師當作范文朗讀。我的作文在《小學生作文》、《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創(chuàng)新作文與閱讀》等多家刊物發(fā)表。我的寫作感言:老師為我插上了寫作的翅膀,我就要用心去飛翔!可見,我這八斗才夠重量吧?
我所帶領的維和部隊可是古廟里的旗桿——獨一無二,基本上人人都練成了小嘴兒不停地勸,哪兒有事哪兒現的絕技。只要一有戰(zhàn)況,我們猶如空降奇兵,使出十八般武藝也要在老師駕到之前把戰(zhàn)火熄滅。你聽,來就來,我還怕你不成?俊俊又沖小峰喊出了那句口頭禪。剛開始,他們還只是唇槍舌戰(zhàn),接下來,就開始摩拳擦掌,這樣下去,免不了血戰(zhàn)一場。維和老將健健發(fā)話了:噓,張老師來嘍!他們果然中計,原本厲聲叫囂突然間嘎然而止。我將計就計,快步上前,眼睛一瞪,眉毛一挑,狠狠地說:干——什——么?看書!然后便揚長而去。
這就是我——張笑寒。嘿嘿,我可真是山頭上吹喇叭——名聲遠揚噢!不信?你就親自到紅小走走吧。
小學生寫人作文篇三
羅軼明
中午,吃過午飯,同學們都坐在教室里認認真真地看課外書。突然,盧老師嚴厲的責備聲打破了安靜的局面?!爸苁筷?,你的預習本呢?你的‘題庫’呢?”
老師大聲地質問,周士昕慢慢地站起來,吞吞吐吐地回答:“在……在家里,忘……忘記帶來了!”
“你已經連續(xù)幾次沒交作業(yè)了?這回又沒交,你還想怎么樣?”盧老師生氣地說著,快步朝周士昕走來。周士昕呆若木雞地望著盧老師,不知所措。
“你真是連一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都不如了。我今天讓你去看看他們是怎么樣的。從今以后,你再也不要想跨進我們301班教室的大門一步!”面紅耳赤的盧老師憤怒地朝周士昕大吼著,聲音大得像河東獅吼。果然,盧老師拉住周士昕往外拖。周士昕體壯如牛,非常結實,班里幾乎所有同學都打不過他,同學們都叫他“大猩猩”??蛇@一回,盡管“大猩猩”拼命掙扎,但也無濟于事,盧老師三下五除二就把周士昕拖出了門外。畢竟小孩子的力氣比大人小。
我們本以為盧老師只是嚇唬嚇唬周士昕,可是他們下去很久都沒上來。一些愛湊熱鬧的同學都以小便為借口,下去看個究竟。我也迫不及待地去湊熱鬧。來到101班教室門口,見周士昕傻傻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一動不動。盧老師正在跟一旁的101班班主任講個不停。
我們見兩位老師快聊完了,就飛快地跑上樓去。過了一會兒,兩位老師帶著周士昕上來了。原來孫老師苦苦求情,盧老師終于把周士昕“放”了回來。
是啊,都是作業(yè)惹的禍。我們只有按時完成作業(yè),才能不受老師的批評,才能和同學們快快樂樂地學習,玩耍。盧老師今天狠殺“大猩猩”,也儆了那些猴性不改的人。
小學生寫人作文篇四
小學階段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寫一個人、寫兩個人、寫幾個人。其中應以寫一個人為主。
記一個人的寫人記敘文,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通過寫一件事寫一個人。有的文章寫人只寫了一件事,寫這一類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生動事例畫寫。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過一件事寫人就要選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動事例來寫。
2、要寫出事情的發(fā)展過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事情寫具體。用一個典型事例記敘一個人,應該把這一事例寫具體,這樣人物形象才能豐滿。
4、為了使讀者對人物了解得更全面,使重點記敘的這件事有充分的依據和堅實的思想基礎,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富,文章的開頭可以對人物作簡要的介紹。
(二)通過幾件事寫一個人。
我們在生活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有時使用一件事來反映一個人就顯得比較單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點及其品質,因此,必須用兩三件事才可能說的明白,再現得充分。
通過幾件事寫一個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幾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幾件事中要和諧、統(tǒng)一。
2、概括交代和具體描寫相結合。在一篇簡短的作文中要用幾件事寫一個人,不可能將每一件事詳細敘述,因此一般可以交代和具體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體記敘一兩件事。
3、通過對比的方法寫一個人。
通過對比方法寫一個人,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同一個人前后相比,說明這個人變化;第二種是對一個人的認識前后相比,說明這個人的品質;第三種是一個人同另一個人比,突出歌頌其中一個人。
通過對比描寫來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幾點:
運用對比描寫,不應該勉強湊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適合采用對比的寫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對比的寫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過對比來寫人,完成自己的寫作意圖。寫人,如果從一個側面去描寫,人物形象往往單薄。如果從多個側面去描寫,人物形象就容易豐滿。多側面地描寫人物形象,這個“側面”的選擇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從眾多的材料中選擇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側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現人物形象。通過多側面描寫來豐滿人物形象,我們可以稱它是“眾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側面,“拱”就是多側面展示人物形象的過程。不過應該看到,“眾星拱月”的“眾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們之間也有主次、詳略的區(qū)別。所以在寫“眾星”的時候,是沒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寫兩個人,一般是寫《我和**》,**應包括親人、同學、朋友、老師等熟悉的人,要寫好這一類型的作文必須注意:
(一)要寫好人物之間的聯系?!段液?*》,題目中突出了一個“和”字,這就要求從雙方寫起,通過具體的事例,寫出“我”和**之間的聯系。在敘事過程中,要寫出彼此之間都想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只有從雙方落筆,才能把握住題目要求寫的重點。
(二)用對話展開情節(jié)。寫《我和**》作文時,由于要寫出兩個人之間的關系,所以一定要寫好兩個人之間的對話。要用對話展開情節(jié),用對話表現文章的中心。
寫一群人,比寫一個人、兩個人難一些,難就難在要通過一定的材料組織,巧妙地將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從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樣組織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應該抓住貫串各個人物之間的線索。寫人物群像,是不是每個人在文章中所占據的位置都一樣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擔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擔任“配角”,誰主誰次,是根據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來決定的。
人體是靠骨架支撐的,文章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靈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結構就是靈魂和血肉的“骨架”。因此,同學們在有了寫人的材料以后,就應該進一步考慮它的結構。
寫人的結構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總分總式。
這是最常見最樸素的寫人結構。它的特點是有一個點明題意的開頭(a),簡潔醒目,作為文章的總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說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幾段互相獨立,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中心,在編排先后的次序上還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結尾e是文章的總結部分,它不僅是d的自然過渡,而且常常是對b、c、d的歸納小結,又是對a的照應。
第二種,逐層進入式。
這種結構方式適用于用一件事寫人。它的特點是:第一層次a,寫事情的起因;第二層次b,寫事情的發(fā)展;第三層次c,寫事情的高潮;第四層次d,寫事情的結局。文章的二三層次是全文的靈魂和力量所在。這兩個層次寫得好,常??梢允刮恼聝热葚S富起來。
小學生寫人作文篇一
1.啟發(fā)談話,喚醒學生記憶的表象
教師可采用這樣的導語:同學們,在你們的生活中,經常和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在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人,有你喜歡的人,有你討厭的人,有你敬佩的人……能不能把他(她)們介紹給老師呢?今天先介紹你認為最需要盡早告訴老師的那一位。你所要介紹的這個人的哪些事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請你按要求寫下來:(填表)最需要告訴老師的那個人。這個人給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可以幾件)
2.分四人小組互議,相互啟發(fā),確定習作題目。
教師先組織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以上填內容,讓學生在互動中相互啟發(fā),并允許學生調換所要介紹的那個人。然后啟發(fā)學生根據自己所要介紹的人,自擬習作題目。必要時,教師可提供一組題目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生在自擬題目時,教師要教給學生有關擬題的方法。如:可按人物性格特點擬題,可按人物品質特點擬題,也可按典型事例擬題等等。
學生的習作素材有了,緊接著教師要通過抓讀寫聯系,幫助學生領悟寫人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
1.啟發(fā)學生從學過的寫人的課文中領悟寫法。
同學們學過的課文中,有不少是描寫人物的,想一想:在這些課文中,哪些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同桌先討論一下,然后我們一起來交流。
2.引導學生從讀過的優(yōu)秀習作中領悟寫法。
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同學們在課外讀了許多有關介紹人物的優(yōu)秀習作,想一想:哪些習作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篇向大家介紹一下。
3.指導學生從習作“病例”中領悟寫法。
把寫人的文章寫成敘事的文章,人物特點不鮮明,內容不具體,這是學生寫人習作中常見的通病。針對這種情況,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組織學生討論。
(1)啟發(fā)談話:最近老師收到一篇介紹人物的習作,老師看了不夠滿意?,F在我把這篇習作帶來了,請你們當小老師,給這位同學的習作提出修改意見,行嗎?
(2)出示“病例”。在學生自讀的基礎上分小組(或同桌)互議,然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這篇習作所介紹的人物為什么給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導學生歸納寫法:教師先組織學生討論:從學過的課文和讀過的優(yōu)秀習作,以及從剛才討論修改的“病例”中,你認為要介紹一個人物,必須注意哪幾方面呢?然后教師揭示寫人文章的一般規(guī)律:第一,要抓住具體的事寫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質”,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質”,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質”。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來反映人物的特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構思起草的興趣:
教師可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同學們都想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那個人介紹給老師,但是,由于時間關系,老師不可能聽同學們一個一個來介紹。如果你們將自己最需要告訴教師的那個人寫下來給老師看,不就行了嗎?現在我們開展一次競賽,看誰寫得既快又好。在起草前先構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40分鐘時間內完成初稿的同學可獲得“耕耘獎”。(其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快速表達的能力)
2.學生獨立構思起草,教師巡視,并對習作有困難的學生作個別輔導。
3.對在40分鐘內完成習作初稿的同學授予“耕耘獎”。沒有完成習作初稿的同學可以繼續(xù)寫,已經完成習作的同學可以嘗試修改。
4.指導修改,完善習作:
(1)啟發(fā)談話:美玉是琢出來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你的習作初稿寫好以后,通過自己的修改可以使文章錦上添花。你有信心把自己的習作初稿修改得更完美些嗎?改得好的同學還可以獲得本次習作的“百花獎”呢!
(2)學生自改習作。先進行錯別字和病句的常規(guī)修改。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對照“是否通過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這一要求進行重點修改。 3)同桌或分小組相互傳閱習作,與對方商討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據對方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再次修改。
(4)課堂交流。指名交流時,教師可要求按“原來怎么寫的-現在怎么修改的-為什么要這樣修改”的順序說出自己修改的過程和理由
(5)評議“百花獎”。先分四人小組評議,再進行全班評議。
1.啟發(fā)談話,激發(fā)評賞的興趣。
啟發(fā)談話:當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陽光下一照,就會看到點點金光。同樣,各人的作文都有閃光之處,哪怕是寫得不夠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優(yōu)美的句子或幾個閃光的詞語。
你的習作通過自己幾次修改,一定有許多成功之處。請你將自己習作中的成功之處讀給同桌或小組里的同學聽聽,和他們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歡樂。如果你認為自己全文寫得好,就讀全文:如果你覺得只有某一片斷寫得精彩,就讀這個片斷。對評賞得好的同學,老師將授予“浪花獎。 2.示例評賞,啟發(fā)自我評賞
教師先選擇具有代表性優(yōu)秀習作或片斷組織學生評賞,然后分組交流自評,暢談習作收獲,分享習作成功的樂趣。
3.教師組織學生評議班級“浪花獎”。
4.創(chuàng)造發(fā)表條件,激發(fā)學生的成就動機。
(1)將優(yōu)秀習作或修改后有明顯進步的習作裝訂成冊,在班內(或學校同年級內)傳閱。
(2)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寄給遠方的親人。
(3)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向學校廣播站或學校畫廊投稿。
(4)將班級中的優(yōu)秀習作推薦給少兒報刊發(fā)表。
(5)當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積累到一定的數量后,教師可鼓勵學生編自己的優(yōu)秀習作集,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作文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評析]以上作文教學設計體現了以下“三性”:
1.情意性。首先,教師采用“迂回”的方式巧妙地向學生提出習作的要求,讓學生領悟到“我需要表達自己熟悉的生活”,使學生有了寬松的寫作心境,變教師“要我寫”的外在要求內化為“我要寫”的內在需求。其次,教師采用評獎、提供發(fā)表條件等多種激勵措施,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習作訓練的過程中受到情緒的激勵、情致的喚醒和情感的熏陶。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他們才能在自己的作文內容中產生豐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語言。
2.自主性。學生是習作的主人,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何啟發(fā)學生樂意寫和學會寫上。從以上作文教學設計來看,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回憶和選擇習作素材、自主構思起草、自主領悟寫法、自主修改和評賞過程。并且,學生的自主學習體現了全體參與。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激發(fā)、維持、強化學生的習作興趣上,從而實現師生互動的和諧共振。
3.規(guī)律性。小學作文教學必須遵循小學生習作的認知規(guī)律。以上作文教學設計,從“積累(生活和閱讀)一構思一修改一評賞”幾個環(huán)節(jié)的縱向聯系來看,既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認識—再實踐一再認識”的認識論原理,也符合學生習作由“感悟生活-理解表達-修改完善-評賞提高”這一心理規(guī)律。
小學生寫人作文篇二
我的小檔案:
大名:張笑寒年齡:八歲半
樣子:小酒窩長睫毛,是我最美的記號!
人生格言: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雖然我們班賢才眾多,但我這八斗才可不是吹的。我連任三年班長從沒下過崗,真可謂是老太太坐牛車——穩(wěn)穩(wěn)當當。我彈古箏時,你一定會被我那行云流水,蕩氣回腸的音樂所吸引。我跳拉丁舞時,你一定會被我那浪漫激情,富有活力的舞姿所折服。我雖談不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我的每次習作,都會被老師當作范文朗讀。我的作文在《小學生作文》、《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創(chuàng)新作文與閱讀》等多家刊物發(fā)表。我的寫作感言:老師為我插上了寫作的翅膀,我就要用心去飛翔!可見,我這八斗才夠重量吧?
我所帶領的維和部隊可是古廟里的旗桿——獨一無二,基本上人人都練成了小嘴兒不停地勸,哪兒有事哪兒現的絕技。只要一有戰(zhàn)況,我們猶如空降奇兵,使出十八般武藝也要在老師駕到之前把戰(zhàn)火熄滅。你聽,來就來,我還怕你不成?俊俊又沖小峰喊出了那句口頭禪。剛開始,他們還只是唇槍舌戰(zhàn),接下來,就開始摩拳擦掌,這樣下去,免不了血戰(zhàn)一場。維和老將健健發(fā)話了:噓,張老師來嘍!他們果然中計,原本厲聲叫囂突然間嘎然而止。我將計就計,快步上前,眼睛一瞪,眉毛一挑,狠狠地說:干——什——么?看書!然后便揚長而去。
這就是我——張笑寒。嘿嘿,我可真是山頭上吹喇叭——名聲遠揚噢!不信?你就親自到紅小走走吧。
小學生寫人作文篇三
羅軼明
中午,吃過午飯,同學們都坐在教室里認認真真地看課外書。突然,盧老師嚴厲的責備聲打破了安靜的局面?!爸苁筷?,你的預習本呢?你的‘題庫’呢?”
老師大聲地質問,周士昕慢慢地站起來,吞吞吐吐地回答:“在……在家里,忘……忘記帶來了!”
“你已經連續(xù)幾次沒交作業(yè)了?這回又沒交,你還想怎么樣?”盧老師生氣地說著,快步朝周士昕走來。周士昕呆若木雞地望著盧老師,不知所措。
“你真是連一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都不如了。我今天讓你去看看他們是怎么樣的。從今以后,你再也不要想跨進我們301班教室的大門一步!”面紅耳赤的盧老師憤怒地朝周士昕大吼著,聲音大得像河東獅吼。果然,盧老師拉住周士昕往外拖。周士昕體壯如牛,非常結實,班里幾乎所有同學都打不過他,同學們都叫他“大猩猩”??蛇@一回,盡管“大猩猩”拼命掙扎,但也無濟于事,盧老師三下五除二就把周士昕拖出了門外。畢竟小孩子的力氣比大人小。
我們本以為盧老師只是嚇唬嚇唬周士昕,可是他們下去很久都沒上來。一些愛湊熱鬧的同學都以小便為借口,下去看個究竟。我也迫不及待地去湊熱鬧。來到101班教室門口,見周士昕傻傻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一動不動。盧老師正在跟一旁的101班班主任講個不停。
我們見兩位老師快聊完了,就飛快地跑上樓去。過了一會兒,兩位老師帶著周士昕上來了。原來孫老師苦苦求情,盧老師終于把周士昕“放”了回來。
是啊,都是作業(yè)惹的禍。我們只有按時完成作業(yè),才能不受老師的批評,才能和同學們快快樂樂地學習,玩耍。盧老師今天狠殺“大猩猩”,也儆了那些猴性不改的人。
小學生寫人作文篇四
小學階段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寫一個人、寫兩個人、寫幾個人。其中應以寫一個人為主。
記一個人的寫人記敘文,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通過寫一件事寫一個人。有的文章寫人只寫了一件事,寫這一類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選擇有代表性的生動事例畫寫。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過一件事寫人就要選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動事例來寫。
2、要寫出事情的發(fā)展過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3、要把事情寫具體。用一個典型事例記敘一個人,應該把這一事例寫具體,這樣人物形象才能豐滿。
4、為了使讀者對人物了解得更全面,使重點記敘的這件事有充分的依據和堅實的思想基礎,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富,文章的開頭可以對人物作簡要的介紹。
(二)通過幾件事寫一個人。
我們在生活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有時使用一件事來反映一個人就顯得比較單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點及其品質,因此,必須用兩三件事才可能說的明白,再現得充分。
通過幾件事寫一個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幾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幾件事中要和諧、統(tǒng)一。
2、概括交代和具體描寫相結合。在一篇簡短的作文中要用幾件事寫一個人,不可能將每一件事詳細敘述,因此一般可以交代和具體描寫相結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體記敘一兩件事。
3、通過對比的方法寫一個人。
通過對比方法寫一個人,一般有三種:第一種是同一個人前后相比,說明這個人變化;第二種是對一個人的認識前后相比,說明這個人的品質;第三種是一個人同另一個人比,突出歌頌其中一個人。
通過對比描寫來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幾點:
運用對比描寫,不應該勉強湊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適合采用對比的寫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對比的寫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過對比來寫人,完成自己的寫作意圖。寫人,如果從一個側面去描寫,人物形象往往單薄。如果從多個側面去描寫,人物形象就容易豐滿。多側面地描寫人物形象,這個“側面”的選擇不是隨心所欲的,而是從眾多的材料中選擇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側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現人物形象。通過多側面描寫來豐滿人物形象,我們可以稱它是“眾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側面,“拱”就是多側面展示人物形象的過程。不過應該看到,“眾星拱月”的“眾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們之間也有主次、詳略的區(qū)別。所以在寫“眾星”的時候,是沒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寫兩個人,一般是寫《我和**》,**應包括親人、同學、朋友、老師等熟悉的人,要寫好這一類型的作文必須注意:
(一)要寫好人物之間的聯系?!段液?*》,題目中突出了一個“和”字,這就要求從雙方寫起,通過具體的事例,寫出“我”和**之間的聯系。在敘事過程中,要寫出彼此之間都想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只有從雙方落筆,才能把握住題目要求寫的重點。
(二)用對話展開情節(jié)。寫《我和**》作文時,由于要寫出兩個人之間的關系,所以一定要寫好兩個人之間的對話。要用對話展開情節(jié),用對話表現文章的中心。
寫一群人,比寫一個人、兩個人難一些,難就難在要通過一定的材料組織,巧妙地將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從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樣組織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應該抓住貫串各個人物之間的線索。寫人物群像,是不是每個人在文章中所占據的位置都一樣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擔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擔任“配角”,誰主誰次,是根據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來決定的。
人體是靠骨架支撐的,文章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靈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結構就是靈魂和血肉的“骨架”。因此,同學們在有了寫人的材料以后,就應該進一步考慮它的結構。
寫人的結構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總分總式。
這是最常見最樸素的寫人結構。它的特點是有一個點明題意的開頭(a),簡潔醒目,作為文章的總起部分。主干部(b、c、d)也可以說是文章的分述部分,它的幾段互相獨立,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中心,在編排先后的次序上還需要有一定的斟酌。結尾e是文章的總結部分,它不僅是d的自然過渡,而且常常是對b、c、d的歸納小結,又是對a的照應。
第二種,逐層進入式。
這種結構方式適用于用一件事寫人。它的特點是:第一層次a,寫事情的起因;第二層次b,寫事情的發(fā)展;第三層次c,寫事情的高潮;第四層次d,寫事情的結局。文章的二三層次是全文的靈魂和力量所在。這兩個層次寫得好,常??梢允刮恼聝热葚S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