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優(yōu)質13篇)

字號:

    教案通過對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合理安排和調整,可以提高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案的語言要簡明扼要,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教案范文中的教學活動和教學目標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能力。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一
    一、說教材:
    本課時教學為蘇教版第八冊第54-55頁運算律的第1課時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乘法的交換律與結合律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內容要為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打下基礎,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理解含義上。
    二、說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以下簡稱《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基于此,我結合教材內容特點及課前調查,確定了如下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發(fā)現(xiàn)、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
    2、過程和方法:引領學生在主動參與、探索、發(fā)現(xiàn)和概括的過程中,培養(yǎng)觀察、比較、猜測、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增強用符號表達數學規(guī)律的意識,體會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嚴謹與簡潔。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學規(guī)律的確定性和普遍適用性,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
    《標準》還提到:要探索并了解運算律,會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據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律的內在規(guī)律,并與他人交流。
    三、說學情:
    由于學生已初步具有探索、發(fā)現(xiàn)運算律并應用運算律簡便計算的經驗,本節(jié)課遵循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交流規(guī)律表達規(guī)律的順序來呈現(xiàn)內容,這樣的安排易引起學生對學過的方法的回顧,亦有利于他們順利學習和掌握本節(jié)課內容。在實際教學時,我還強調依主題圖情境引導觀察、比較、猜測、分析、理解、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以親歷貫穿學習全過程,重學生的成功體驗,引領他們在合作、交流的和諧氛圍中理解算理,一步步發(fā)現(xiàn)與成功、探索與理解。
    四、說教法和學法:
    數學教學需要多種教法與學法的有機結合。本內容是數學教學的難點,根據內容特點、教學目標及四年級學生獨有心理規(guī)律和個性特征,通過情境的巧妙改設、練習的層次遞進、語言的幽默生動,促進學生知識的逐步建構、思維的螺旋上升,使得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由感性走向理性,努力將數學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成活潑、主動、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空間,引領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去質疑、去辨析、去交流、去釋疑,直至豁然開朗,開懷一笑。
    五、說教學流程:
    本節(jié)課我主要設計了4大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自由欣賞,師生談話。
    課前,幻燈展示剛出版的《快樂數學》班級數學小報第3期,學生自由欣賞自編數學笑話4則等數學筆記,師生近距離談話。
    第二環(huán)節(ji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導入猜想驗證:
    我出示改設的主題情境圖,啟發(fā)性談話: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師:你是怎么列綜合算式的?你怎么想?有和他的列式和想法一致的嗎?(板書)。
    師:還有沒有其他不同的列式?(板書)。
    學生計算交流,師板書:
    2.交流類推表達:
    合作交流等式(65+45)2=652+452,觀察比較左右兩個算式的異同點,強調:都買2件,也就是買2套,(65+45)個2也就是65個2加45個2。
    繼續(xù)引導從情境圖中發(fā)現(xiàn)問題:要買2件短袖衫和2條褲子,需要付出多少元?假如買5件,等式能成立嗎?讓學生嘗試用兩種綜合算式來完成,簡單交流。
    比較類推:象這樣有規(guī)律的左右兩邊都相等的等式多嗎?舉一些類似這樣的式子?(注意強調計算結果)學生交流、討論、探討,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述自己所理解的這類規(guī)律。之后要求學生用字母a、b、c來表示這個規(guī)律,教師在板書的同時注意結合手勢比劃簡要說明乘法分配律的意義。
    3.揭題細讀靜想:
    教師順勢揭題,進而結合乘法分配律的自述(課件)讓學生細讀靜想,體會、感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規(guī)律表述、逆應用及變式。
    第三環(huán)節(jié):鞏固應用,拓展延伸。
    本節(jié)課我設計了5個層次的練習:
    1.我是小法官:填空及判斷正誤,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2.我們算的最快:分組比快,體會乘法分配律計算的簡便。
    3.我最聰明: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字,使得計算更簡便。
    4.結合本校3、5、6年級班級數和平均每班學生人數改編問題,交流、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條件選擇相應的條件進行解答,并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完成。
    5.自提問題,自由完成:一塊長方形菜地種青菜和蘿卜(長方形菜地寬36米,青菜地長66米,蘿卜地長34米),讓學生根據收集的數學信息自編數學問題,自由解決。
    第四環(huán)節(jié):全課小結,布置作業(yè)。
    回顧學習收獲,安排學生課后補充完成第55頁相關知識內容,并寫數學筆記一篇。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二
    師相機板書。
    引導:孩子們,現(xiàn)在黑板上有那么多算式,你是否能結合圖2來說一說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先同桌互說。再集體交流。
    3、出示圖3,要求:先把自己猜測的'數據填入下面的面積模型中,然后對自己的猜測進行計算、驗證、自主完成任務單項2。
    ()米()米。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三
    (三)通過教學及反饋練習,培養(yǎng)學生認真口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理解一位數乘兩位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二)難點: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地進行口算.。
    教具和學具。
    (一)教具:口算卡片、投影儀、投影片、小方塊圖.。
    (二)學具:小棒、反饋牌.。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談話:同學們,上一節(jié)我們已經學過了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同學們學得很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數乘兩位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板書課題)。
    2.口算:(用口算卡片依次出現(xiàn)下列各題,指名口算,其他人判斷對錯)。
    10×5+620×3+9300×2+60。
    10×7+820×2+8400×2+20。
    3.口答:(教師用投影片出示下列各題,采用指名答的形式,其他人用反饋牌做判斷)。
    3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84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49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12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240里面有幾個十?有幾個百幾個十?
    320里面有幾個十?有幾個百幾個十?
    120里面有幾個十?有幾個百幾個十?
    (二)學習新課。
    1.出示例1:口算12×3.。
    提問:每行有多少個正方體?一共有幾行?
    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怎樣列式?(12×3)讓學生用兩種讀法讀一讀.(12乘以3,3乘12)。
    仔細觀察:左邊是3捆小棒,是幾個十?(左邊是3個十是30)右邊是幾個2?(右邊是3個2是6)一共有多少根小棒?(36根)36根是怎么得來的?(30加6得36)。
    教師把算式補充完整:12×3=36.。
    (3)討論:(以小組為單位)。
    30是怎么得來的?
    6是怎么得來的?
    36又是怎么得來的?
    (5)指名學生按口算步驟算出得數.。
    14×221×342×2。
    (6)口算下面各題.。
    12×423×232×3。
    (同桌二人互相說說口算步驟,再舉手回答口算結果)。
    2.學習例2:口算120×3.。
    (1)讓學生試做.提問計算結果及思考過程.。
    提問:120×3得多少?怎樣想的?(120表示1個百和2個十,1個百乘以3得300,2個十乘以3得60,300加60等于360)。
    教師把結果板書出來:120×3=360.。
    (3)先說出下面各題的解題方法,再口算出結果來.(指名回答)。
    120×4140×2230×3。
    提問:你還能想出別的算法嗎?(先討論再回答)。
    (三)鞏固反饋。
    1.口算下面各題,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41×2。
    130×3。
    指名回答,多找?guī)孜煌瑢W來說.。
    2.全班筆練:
    130×2410×2430×2。
    110×7110×320×4。
    3.視題直接寫得數.(做在書上)。
    做完之后,集體訂正,指名個別同學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4.列式并口算出結果:(投影打出)。
    (2)5乘600得多少?
    5.列式并口算出結果.(獨立完成)。
    (1)兒童三輪車每輛的價錢是21元.幼兒園買了4輛,一共用了多少元?
    (2)校園里共栽了21棵槐樹,栽的松樹是槐樹的4倍,栽了多少棵松樹?
    (教師行間巡視,個別指導)。
    (四)課后小結。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利用了直觀與操作,使學生通過操作,在動手活動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板書設計。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析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答乘法應用題.。
    難點:準確地找到被乘數和乘數.。
    教具和學具。
    教具:準備3張圖畫,每張上有一個同學正在給4棵樹澆水.。
    學具:3個圓片,20根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列式計算。
    3個4相加是多少?(4×3=12)。
    5個2相加是多少?(2×5=10)。
    2.看圖列式計算。
    先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再列式解答.。
    (每瓶有4朵花,3瓶一共有幾朵花?3個4是多少?4×3=12(朵))。
    (二)學習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應用題,板書課題.。
    1.出示例9。
    同學們澆樹,每個人澆4棵,3個人一共澆多少棵?
    指名學生讀題.這道題是什么意思呢?
    這道題求的是什么?(3個人一共澆多少棵樹)。
    列式是:4×3=12(棵)。
    口答:一共澆了12棵.。
    從圖上驗證一下3個人一共澆了12棵.。
    2.出示例10。
    小明買了3個扣子,每個5分錢,一共用了多少錢?
    (1)先由學生讀題,指名讀,每人自己讀.。
    (2)指導學生操作.。
    求的是什么?(3個扣子多少錢)。
    求3個5是多少用什么法?誰當被乘數?誰當乘數?(求3個5是多少,用乘法.5是相同加數,當被乘數,3是相同加數的個數,當乘數)。
    教師列式;5×3=15(分)。
    口答:一共用了1角5分.。
    提問學生:15分也就是幾角幾分,因此,可以口答為:一共用了1角5分.引導學生比較:
    提問:
    (1)這兩道題在解題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為什么都用乘法?(這兩道題都是求幾個幾的和,所以都用乘法解答)。
    (2)這兩道題已知條件的敘述順序有什么不同?
    (例9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相同加數,第二個已知條件是相同加數的個數;而例10的兩個已知條件的敘述順序與例9相反,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相同加數的個數,第二個已知條件是相同加數)。
    (三)鞏固反饋。
    1.嘗試性練習。
    下面兩道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試一試畫一個示意圖,進行小組討論.。
    (1)小明做數學題,每行有5道,做了2行,一共做了多少道?
    (2)小明做數學題,做了2行,每行有5道,一共做了多少道?
    討論結果,兩道題都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圖表示:只不過在敘述時兩個條件先后位置不同.。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都是求2個5是多少,列式是5×2=10(道).。
    2.基本練習。
    課本“做一做”的第1題和第2題.。
    第1題指名學生說出表格圖的意思,怎樣想,再全體列式解答.。
    3.發(fā)展性練習。
    “做一做”的第3題.。
    小紅買了4米帶子,每米2角錢,一共用了幾角錢?
    指名學生解釋一下書中的圖什么意思,求一共用了幾角錢,也就是求什么.。
    由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指名學生說一說為什么“2”當被乘數,“4”當乘數.。
    這道題除了用乘法解答:2×4=8(角).。
    你還能想出另一種算法嗎?
    (2+2+2+2=8(角))。
    4.課后作業(yè):練習十第1題和第2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五
    一、單元教學內容。
    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包括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口算乘法中又包括,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和每位積不滿十的一位數乘兩位數,一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筆算乘法又包括一位數乘二、三、四位數(不進位的、進位的),被乘數中間有0,末尾有0的乘法。
    二、本單元在小學數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是本冊教材中的重點教學內容之一,又是學習多位數乘法的基礎。因為任何多位數乘法,不論乘數是幾位數,在計算過程中都要分解成一位數乘多位數。
    三、本單元編寫特點。
    1.適當加強口算。
    為加強口算與筆算的聯(lián)系,為學習筆算做好準備,特意把口算提到筆算之前進行教學,還適當擴展了口算的范圍。如在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中,開始教學口算乘法,并且先出現(xiàn)一位數乘兩位數而每位乘積不滿10的,如12×3等;另外增加了一位數乘幾百幾十而每位乘積不滿10的,如120×3等。學生掌握這些口算,便于理解筆算的算理。
    2.適當調整了筆算乘法的教學順序。
    一位數乘二、三、四位數,雖然被乘數的位數不同,但算理、算法是基本相同的。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掌握乘的順序和某位乘積滿10如何進位的問題。教材中一開始先教學一位數乘二、三位數,每位乘積不滿10的,以解決乘的`順序問題,接著教學一位數乘四位數,引導學生類推。然后教學某位乘積滿10的和每位乘積都滿10的,著重使學生理解積滿10進位的道理,并掌握進位的方法。這樣安排不僅規(guī)律明顯,而且重點突出。
    3.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材中十分注意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類推出某部分新知識。如教學被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先舉被乘數末尾有一個0的例子,說明簡便算法,然后出現(xiàn)被乘數末尾有兩個0的例子,引導學生類推出簡便算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4.注意引導學生探索規(guī)律。
    教材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如教學用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數以后,引導學生想怎樣計算簡便?從中找出它們的共同規(guī)律,總結出簡便算法。
    四、備課建議。
    1.本單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筆算乘法兩部分。
    口算乘法主要是解決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乘兩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的口算方法。編者對這些內容共設了4個例題。例1、例2主要是教學一位數乘整十、整百的數,至于乘整千的數,學生可以類推出簡算方法。這兩個例題教材中都配有直觀圖,并在虛線框中說明了思維方法和過程。教學時,可通過讓學生操作學具理解口算乘法的算理和算法,重點應是例1。
    例3、例4主要是解決每位乘積不滿10的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乘幾百幾十數的口算。這兩個例題中例3是重點,可以讓學生操作學具,討論交流,使其明白可以把被乘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分別乘以乘數后再相加的算理和算法。
    筆算乘法主要解決一位數乘多位數乘的順序、進位問題和被乘數有0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編者共設計了11個例題,它們各自的作用與內在聯(lián)系及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建議如下:
    例1、例2、例3,重點解決乘的順序問題,這是筆算乘法法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應在理解的基礎上很好掌握。這三個例題中,例1是重點,可讓學生通過操作學具弄懂算理,掌握算法及簡寫方法。例2和例3則可以在老師引導下讓學生推理,或學生自己類推,掌握乘的順序。
    例4、例5、例6、例7重點是解決進位問題。
    [1][2][3]。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六
    (一)在復習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計算法則。
    (三)培養(yǎng)學生分析、推理和知識遷移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檢查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用乘數百位上的數乘被乘數,積的書寫位置。
    難點:計算的正確性。
    教具和學具。
    教具: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卡片口算。
    100×37×1006×200。
    3×4005×3007×200。
    抽問口算過程,如7×200口算過程是7和2個百相乘,得14個百,是1400。2.板演。
    用豎式計算314×35=?
    訂正時,針對算式提問:
    314×35=10990。
    (1)1570是哪兩個數相乘的結果?表示什么意思?積的末位數要和哪一位對齊?(2)“942”表示多少,是哪兩個數相乘的結果?表示什么意思?積的末位數應和哪一位對齊?由學生在方框里填上適當的數。
    (二)學習新課。
    1.導入。
    教師在復習題乘數的百位上用黃粉筆寫2,使314×35變成例3:314×235,突出知識新的部分。教師板書課題: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
    2.教學例3:314×235=?提問:
    (2)用乘數百位上的2去乘,表示什么意思?
    (3)乘得的積的末位數應該寫在哪一位上?
    指定一名學生把黑板上的題做完,全體學生把課本上的例3做完。
    組織學生討論后明確:
    (1)用乘數百位上的2去乘被乘數,也就是314×200,表示200個314,得62800,積的末位的8應該寫在百位上。
    (2)這個豎式一共有三個部分積,最后要把這三個部分積加起來。
    (3)由學生把314×235的全過程說一遍,使學生對法則有一基本印象。
    練一練。
    做完下面各題。
    3.引導學生歸納法則。
    相同點:
    (1)都是先用乘數的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去乘被乘數;
    (2)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泣就要和那一位對齊;
    (3)把各部分的積加起來。
    不同點:
    乘數是兩位數,就有兩層部分積;乘數是三位數,就有三層部分積。
    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53頁的法則。
    4、乘法的驗算。
    教師說明:在乘法里,被乘數和乘數都叫做積的因數,如314×235=73790,314和235都叫做73790的因數。
    我們可以交換因數的位置再乘一遍,兩遍得數一樣,說明計算正確。
    讓學生用上面的方法把例3驗算一遍。
    (三)鞏固反饋。
    1.計算下面各題,并用乘法驗算。
    416×352325×241。
    指名兩個同學在投影片上做,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
    2.判斷下面各題,錯的改正。
    組織學生討論:
    引導學生總結出:
    (1)把題目抄對,數目一搬家一檢查;
    (3)每一位計算時要正確,特別要注意進位的地方;
    (4)每道題都要進行驗算,題目中沒要求寫出驗算豎式時,可以在原式再乘一遍。
    3.思考性練習。
    接著把下題做完。
    4.課后練習:
    練習十三第1,3,4題。
    要求學生用自己總結的計算時應注意的四點,使計算正確。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是在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在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中,學生理解了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積的末位上的數要和十位對齊,乘數是三位數就可以依此類推了。因此,新課前復習了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和算理及乘數是整百數的口算。
    新課是由復習題(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在百位上添一個數引入,組織學生討論,由學生試算。這樣安排,幫助學生由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類推到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不僅使學生學會新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然后通過乘數是兩、三位數的乘法對比其異同點,引導學生總結出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法則,并介紹了驗算方法,組織學生進行驗算。
    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計算步驟增多了,數目增大了,學生在計算中容易出錯。因此,在鞏固練習中,采用改錯的形式,引導學生總結怎樣減少計算中的錯誤,應注意些什么?大家照著去做,提高正確率,采用這種方式,學生易于接受。
    板書設計。
    例3。
    板演:
    驗算: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七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先請兩名同學在小黑板上,用豎式計算.。
    其他同學進行口算練習.。
    45083012207810。
    24050721304006。
    32306005134012030。
    3120700411801250。
    請同學說一說1250,7004你是怎樣想的?怎樣計算的?
    (1250可以看作12乘以5個十,積是60個十,也就是600)。
    (7004可以看作7個百乘以4,積是28個百,也就是2800)。
    下面我們來訂正兩位同學的計算.。
    請板演同學自己講一講是怎樣做的.。
    (一位數乘多位數,如果被乘數末尾有0,可以先用乘數去乘0前面的數,乘完后看被乘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末尾添寫幾個0)。
    (3604可以看作36個十乘以4,積是144個十,也就是1440.26003可以看作26個百乘以3,積是78個百,也就是7800)。
    (二)學習新課。
    板書:例536024=例626530=。
    這兩道題怎樣做?
    例5:
    例6:
    通過討論,請小組代表歸納發(fā)言:
    (1)例5、例6兩題有什么相同點?
    (2)在計算例5、例6用簡便方法時有什么相同點?
    (三)鞏固反饋。
    出示做一做.。
    要求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其中幾名同學寫在投影膠片或玻璃片上,待訂正時使用.。
    訂正時請同學說說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想一想:為什么前3小題末尾添一個0,而最后小題末尾添兩個0?(因為前3小題,被乘數或乘數的末尾有一個0,所以積的末尾添寫一個0;而最后小題,被乘數末尾有兩個0,所以積的末尾添寫兩個0)。
    出示例7:計算45020.。
    (投影出示三個問題,請同學默讀三個問題.思考片刻,在練習本上試做.試做完小組根據三個問題討論,說說自己的想法)。
    (2)怎樣乘?(只乘0前面的數)。
    小組討論后,集體匯報,老師板書.。
    教師再強調提問:為什么要添兩個0?添一個0表示什么?添兩個0表示什么?
    練一練:個別同學寫在投影膠片上,其他同學寫在練習本上.。
    打開書第15頁,看一看自己歸納的方法和書上講的一樣嗎?
    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的計算方法簡便嗎?怎樣計算簡便?)。
    2.計算.。
    3.豎式計算.。
    24022=28020=。
    19050=69013=。
    (學生做題時,教師巡視批閱,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隨時個別輔導)。
    作業(yè):看書第14,15頁.。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八
    使學生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進位)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學生探索思考,并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一位數(進位)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感受算法多樣化。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口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百以內)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算理。
    三、教學準備。
    主題圖、小方塊等。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導入新課。
    出示口算題:
    學生口答,并任選兩題說說口算的方法。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每一組題目,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1:每組的第二題都是整十數乘一位數。
    學生2:后兩組的第三題都是在求前兩題的計算結果之和。
    教師:同學們真是善于觀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新知識?。ò鍟嚎谒愠朔ǎ?。
    【設計意圖】通過對舊知的復習鞏固,建立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為新知的學習作鋪墊。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觀察收集信息,提出問題。
    出示教材第41頁例1主題圖。
    (1)讓學生觀察主題圖,說說圖中有哪些數學信息。先跟同桌說一說,再找學生回答。
    (2)根據學生收集的數學信息,進行板書:每筐裝15盒草莓,買了3筐。
    (3)讓學生根據剛才收集的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4)讓學生將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
    【設計意圖】把問題置于情境之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并鼓勵學生相互交流討論,并補充他人捕捉到的信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注意強調條件及問題的完整性。
    2.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學生獨立列式,匯報結果。(板書:15×3=?)。
    (2)小組討論口算方法,并指定學生匯報。教師引導學生用規(guī)范語言表述,并板書學生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15×3表示3個15相加,即15+15+15=30+15=45。
    利用學具小方塊擺一擺,演示計算過程,如下圖:
    方法二:列豎式進行計算。
    教師板書列豎式的計算過程。
    方法三:15分成5和10,10×3=30,5×3=15,30+15=45。
    利用學具小方塊擺一擺,演示計算過程,如下圖: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將15拆成整十數“10”和一位數“5”,先算每筐10盒,3筐就是10×3=30(盒),再算每筐5盒,3筐就是5×3=15(盒),兩次計算結果相加,就可得到總數是45盒。
    方法四:15分成9和6,9×3=27,6×3=18,27+18=45。
    利用學具小方塊擺一擺,演示計算過程,如下圖: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將15拆成兩個一位數,比如“9”和“6”,每筐先算9盒,3筐就是9×3=27(盒),再算每筐6盒,3筐就是6×3=18(盒),兩次計算結果相加,也可以得到總數是45盒。
    (3)教師對學生的口算方法給予肯定,并歸納總結板書,使學生充分感受口算方法的多樣化。
    (4)分析上述幾種方法,討論這幾種方法的特點,并說說你最喜歡的方法以及原因。
    學生先討論交流,教師最后總結。
    預設:
    第一種方法是用連加解決問題的,過程比較麻煩。如果是計算15×6,一個一個地加,要加5次才能得出結果。
    第二種方法是想豎式口算的,容易忘記進位而導致錯誤。
    第三種方法是把兩位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分別乘另一個乘數后,再把兩次計算結果相加。計算比較簡便,也不會因為有進位而出錯。
    第四種方法是把兩位數拆成兩個一位數,分別乘另一個乘數后,再把兩次計算結果相加。與第三種方法類似,計算過程也相對簡便一些,但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這是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兩位數都可以拆成兩個一位數,比如27×5中的27就不能拆成兩個一位數。
    3.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完成下列練習。
    22×4=18×5=26×3=14×6=。
    (2)學生匯報自己的算法,感受將兩位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優(yōu)勢。
    4.深入探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1)想一想:150×3=。
    小組討論交流口算方法,指定學生匯報。引導學生知識遷移,將150拆成100和50,100×3=300,50×3=150,300+150=450。
    (2)完成教材41頁“做一做”前兩列計算題。
    11×5=14×4=。
    110×5=140×4=。
    參考答案:55,550;56,560。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思考,發(fā)現(xiàn)每組題目得數之間的規(guī)律。學生口述,教師糾正規(guī)范語言描述,共同歸納出計算規(guī)律:口算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時,先不看零,口算出結果再在結果后面添上零。
    (3)利用規(guī)律,完成教材41頁“做一做”后兩列計算題。
    15×6=23×4=。
    150×6=230×4=。
    參考答案:90,900;92,920。
    【設計意圖】在探究算法的環(huán)節(jié),充分放手讓學生去交流、討論,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練習中,將多種算法進行對比,體驗最佳算法。
    (三)積極思考,提升練習。
    1.完成教材43頁練習九第1題。
    獨立完成,學生匯報,集體訂正。
    3.完成教材43頁練習九第3題。
    學生收集數學信息,突出“限乘21人”,培養(yǎng)學生安全乘車的意識。
    【設計意圖】本課練習設計了三個層次,基礎應用旨在進一步鞏固兩位數乘一位數、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算法,并學會利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四)課堂小結,暢談感受。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幾百幾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精煉的語言提煉所學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九
    使學生理解兩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不進位),整十數乘幾百幾十數(不進位)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探究新知,經歷兩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不進位),整十數乘幾百幾十數(不進位)的多種算法,體會算法多樣化。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使學生在探索算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整百數(不進位),整十數乘幾百幾十數(不進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自主探索整十數乘幾百幾十數(不進位)的口算算理。
    三、教學準備。
    口算卡、主題圖等。
    四、教學過程。
    (一)口算比拼,復習舊知。
    1.出示口算卡。
    2×37=22×4=23×4=18×5=。
    130×3=160×5=4×240=2×450=。
    得出答案的同時,個別題要求學生說出口算過程。
    2.揭示課題。
    兩位數和整百整十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算法,同學們掌握得都很不錯,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口算乘法。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學生經歷整數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4、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5、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認真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具準備:
    圖片、題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你們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運行速度嗎?(出示六種交通工具的時速的圖片)。
    2、你還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嗎?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人騎自行車1小時約行16千米。
    特快列車1小時約行160千米。
    1)人騎自行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怎樣列式?如何計算?
    小組交流討論。小組匯報。
    問:30小時行多少千米?
    練一練:18×4=24×3=25×2=14×6=。
    2)特快列車3小時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比較兩種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簡便?
    練習:130×5=2×380=150×6=7×13=460×2=。
    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
    師生歸納總結口算方法;一位數與幾百幾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數,再在乘積的后面添上一個0。
    板書課題:口算乘法。
    三、鞏固新知。
    1、練習六第1題。將得數寫在樹葉旁邊。
    2、練習六第1題和第2題。應用乘法口算解決實際問題。
    3、練習六第4題和第5題口算練習(略)。
    四、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yè):第48頁6--9。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六一兒童節(jié)”的時候王爺爺送給三(2)班同學一些書。
    名稱《科技書》8本。
    《故事書》9本。
    《精版作文選》8本。
    學生嘗試獨立提出問題。可能:
    (1)《科技書》一共要多少元?
    (2)《故事書》一共要多少元?
    ……。
    教師根據學生反饋板書。
    二、探究新知。
    讓學生自由挑題列式。教師板書算式:
    8×7=9×6=。
    10×8=20×5=。
    師:上面的算式,哪題你能很快地報出它的得數?(學生可能說8×7和9×6)為什么你能這么快地算出它的得數?(學生可能會說用乘法口訣)。
    師:10×8有乘法口訣嗎?沒有口訣,你有什么辦法快速地算出它們的得數嗎?
    生:想(一)8個10相加等于80(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10個8相加等到于80。
    (三)把0不看,1×8,再在后面加個0。
    師板書:1個十×8=8個十。
    師:明明是10乘8,為什么可以不看0再加0呢?
    生:1個十乘8等于8個十,是80。
    6×90=540。
    6×900=5400。
    6×9000=54000。
    (學生嘗試總結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方法: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乘一位數,可以將題看成一位數乘一位數,算出積后,看因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出示20×5=。
    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好象和剛才的結論不一樣啊,因數和積的末尾0的個數不同。
    師:那為什么會不同呢?
    生:哦,一位數乘一位數時,已經滿十,多出了個0了!
    三、鞏固提高。
    (一)你能快速地計算出下面這些題的得數嗎?
    10×7=10×8=30×5=。
    70×8=300×3=500×6=。
    (二)數學卡片口算。
    4×5=30×3=20×7=200×7=。
    3×3=4000×5=300×3=2×7=。
    400×5=3000×3=20xx×7=40×5=。
    (三)師:現(xiàn)在老師要帶30個同學們到兒童樂園去玩玩,來到售票處,發(fā)現(xiàn)上面寫著:
    游樂項目價格表。
    名稱。
    價格1旋轉木馬2元2碰碰車3元3激流勇進6元4登月火箭8元5過山車10元師:老師想請他們玩旋轉木馬和登月火箭,付300元錢,你看我夠不夠?學生探究方案。
    匯報方案。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板書課題: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數的.乘法口算)。
    你有什么收獲?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十二
    探索乘法分配律,應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課文第45頁的內容,及第46頁的“試一試”,“練一練”等)。
    重點:指導學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
    關鍵:指導觀察分析算式的特征。
    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
    使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能自主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實物投影儀或掛圖(課文插圖)。
    教師:同學們,通過探索活動我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一些數學規(guī)律,并應用如乘法結合律等解決問題。這一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去探索,看看我們又會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今天,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讓我們一起走上探索之路。
    呈現(xiàn)課文插圖(實物投影或掛圖)。
    教師:一共貼了多少塊瓷磚?你怎么算?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中交流,讓每一個學生都在小組中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反饋交流情況。
    由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結果(有選擇地板書)。
    學生a:6x9+4x9=54+36=90(塊)。
    學生b:(6+4)x9=10x9=90(塊)。
    要求學生結合插圖說明算式的意義。
    指導學生結合觀察算式的特點。
    讓學生根據算式特征,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
    如:(40+4)x25和40x25+4x25。
    42x64+42x36和42x(64+36)。
    交流學生的舉例是否符合要求:
    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點;
    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簡便計算)。
    教師:如果用a、b、c分別表示三個數,你能寫出你的發(fā)現(xiàn)嗎?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小組交流。最后教師板書。
    (a+b)xc=axc+bxc。
    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課文第46頁的“試一試”。
    1、(80+4)x25。
    呈現(xiàn)題目。
    指導觀察算式特點,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應用乘法分配律計算簡便。
    鼓勵學生獨自計算。
    2、34x72+34x28。
    呈現(xiàn)題目。
    指導觀察算式特點,看是否符合要求。
    簡便計算過程,并得出結果。
    課文第46頁的“練一練”。
    第2題,注意指導一些算式的`計算方法。
    38x29+38應該把算式看作:38x29+38x1。
    第3題,這是一道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在計算中可以應用乘法的分配律使計算簡便。
    第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瓶?”可以直接扳書讓學生進行練習,然后進行交流。
    第二個問題“付1500元夠嗎?”學生可以算出這些飲料的總價,然后與1500元進行比較,可以用估算的方法。
    2、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乘法結合律。
    3x(5x4)=6015x25x4=1500。
    (3x5)x4=6015x(25x4)=1500。
    乘法結合律:(axb)xc=ax(bxc)。
    教學掛圖。
    口算乘法人教版四年級教案設計篇十三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簡便計算方法.。
    難點:理解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計算的算理.。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先請兩名同學在小黑板上,用豎式計算.。
    其他同學進行口算練習.。
    4×508×3012×2078×10。
    2×4050×721×30400×6。
    32×30600×513×40120×30。
    31×20700×411×8012×50。
    請同學說一說12×50,700×4你是怎樣想的?怎樣計算的?
    (12×50可以看作12乘以5個十,積是60個十,也就是600)。
    (700×4可以看作7個百乘以4,積是28個百,也就是2800)。
    下面我們來訂正兩位同學的計算.。
    請板演同學自己講一講是怎樣做的.。
    (一位數乘多位數,如果被乘數末尾有0,可以先用乘數去乘0前面的數,乘完后看被乘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末尾添寫幾個0)。
    (360×4可以看作36個十乘以4,積是144個十,也就是1440.2600×3可以看作26個百乘以3,積是78個百,也就是7800)。
    (二)學習新課。
    板書:例5360×24=例6265×30=。
    這兩道題怎樣做?
    例5:
    例6:
    通過討論,請小組代表歸納發(fā)言:
    (1)例5、例6兩題有什么相同點?
    (2)在計算例5、例6用簡便方法時有什么相同點?
    (三)鞏固反饋。
    出示做一做.。
    要求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其中幾名同學寫在投影膠片或玻璃片上,待訂正時使用.。
    訂正時請同學說說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想一想:為什么前3小題末尾添一個0,而最后小題末尾添兩個0?(因為前3小題,被乘數或乘數的末尾有一個0,所以積的末尾添寫一個0;而最后小題,被乘數末尾有兩個0,所以積的末尾添寫兩個0)。
    出示例7:計算450×20.。
    (投影出示三個問題,請同學默讀三個問題.思考片刻,在練習本上試做.試做完小組根據三個問題討論,說說自己的想法)。
    (1)計算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在寫豎式時,被乘數、乘數怎樣寫?(把被乘數、乘數中0前面的數的末尾對齊)。
    (2)怎樣乘?(只乘0前面的數)。
    (3)乘完以后怎樣添0?(被乘數、乘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寫幾個0)。
    小組討論后,集體匯報,老師板書.。
    教師再強調提問:為什么要添兩個0?添一個0表示什么?添兩個0表示什么?
    練一練:個別同學寫在投影膠片上,其他同學寫在練習本上.。
    打開書第15頁,看一看自己歸納的方法和書上講的一樣嗎?
    “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然后看被乘數、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寫幾個0.”
    鞏固練習:
    1.判斷.(下面的計算方法簡便嗎?怎樣計算簡便?)。
    2.計算.。
    3.豎式計算.。
    240×22=280×20=。
    190×50=690×13=。
    (學生做題時,教師巡視批閱,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隨時個別輔導)。
    作業(yè):看書第14,15頁.。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