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花語文教案大全(16篇)

字號:

    合理的教案能夠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教案應當突出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惑和問題。閱讀這些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從多個角度思考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和改進。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一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完成練筆。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條理。
    2、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家中有花嗎?談談你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你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yǎng)花?他從中體會到什么樂趣?
    三、通過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幾段?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2、討論:課文可以分三段。
    (1)(2—6)(7)。
    四、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養(yǎng)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滅”什么意思?
    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
    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因為作者因為養(yǎng)花而受益: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5、什么是“秉燭夜游”?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
    7、作者認為養(yǎng)花究竟有哪些樂趣?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試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學習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齊背最后一段。
    3、檢查生字讀音。
    4、指導識記字形。
    二、再讀課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2、自由讀課文,討論。
    3、討論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1、自由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怎樣安排材料的?
    2、討論交流。
    (1)文章題目:養(yǎng)花。
    (2)文章中心:作者通過自己的養(yǎng)花實踐切身體會到了養(yǎng)花的種種樂趣。
    (3)材料安排:
    a、把養(yǎng)花當作一種樂趣。
    b、具體講養(yǎng)花的樂趣。
    c、總結養(yǎng)花的樂趣。
    四、指導“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導朗讀、背誦。
    1、范讀。
    2、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3、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六、作業(yè)?: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練筆,寫一種你喜愛的花草。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二、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檢查背誦。
    四、明確“練筆”要求。
    1、學生自己閱讀練筆的題目。
    2、討論。
    這次練筆的內(nèi)容是什么?(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草。)。
    練筆有什么要求?
    (寫一個片斷;寫出花草的特點;要寫出自己喜歡這種花草的原因。)。
    五、學生寫作。
    1、分組練說。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交流,修改。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完成練筆。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你家中有花嗎?談談你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你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yǎng)花?他從中體會到什么樂趣?
    三、通過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幾段?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2.討論:課文可以分三段。
    (1)(2—6)(7)。
    四、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養(yǎng)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滅”什么意思?
    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
    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因為作者因為養(yǎng)花而受益: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5.什么是“秉燭夜游”?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
    7、作者認為養(yǎng)花究竟有哪些樂趣?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試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學習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齊背最后一段。
    3.檢查生字讀音。
    4.指導識記字形。
    二、再讀課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2.自由讀課文,討論。
    3.討論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1.自由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怎樣安排材料的?
    2.討論交流。
    (1)文章題目:養(yǎng)花。
    (2)文章中心:作者通過自己的養(yǎng)花實踐切身體會到了養(yǎng)花的種種樂趣。
    (3)材料安排:
    a、把養(yǎng)花當作一種樂趣。
    b、具體講養(yǎng)花的樂趣。
    c、總結養(yǎng)花的樂趣。
    四、指導“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導朗讀、背誦。
    1.范讀。
    2.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3.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六、作業(yè)。
    1.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檢查背誦。
    四、明確“練筆”要求。
    1.學生自己閱讀練筆的題目。
    2.討論。
    這次練筆的內(nèi)容是什么?(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草。)。
    練筆有什么要求?
    (寫一個片斷;寫出花草的特點;要寫出自己喜歡這種花草的原因。)。
    五、學生寫作。
    1.分組練說。
    2.學生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交流,修改。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三
    一、教材分析:
    《養(yǎng)花》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zhàn)B花的過程,表達了養(yǎng)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本文內(nèi)容通俗易懂,層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間連接緊密,過渡自然,邏輯性很強。是可以讓學生細細品味,感悟生活的好材料。
    二、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寫的生字。并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以及預習課文的能力。
    4、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yǎng)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關于老舍養(yǎng)花的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yǎng)花。哪些同學自己養(yǎng)過花,把你養(yǎng)花的感受說一說。(學生自由發(fā)言。)。
    養(yǎng)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今天,我們學習《養(yǎng)花》,看看老舍先生對養(yǎng)花有哪些獨到的感受。
    (二)、介紹寫作背景。
    本文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fā)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旅美時得了“腰脊骨軟組織粘連”,動了手術。后來在回國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動,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后,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經(jīng)痛”癥——即課文中說的“腿病”。
    老舍養(yǎng)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yǎng)菊花,經(jīng)常與愛養(yǎng)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為進一步學習和理解課文作鋪墊。通過對作者養(yǎng)花的介紹,更加激起學文的興趣。
    (三)、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理解。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并想辦法記住它。
    2、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搜集有關老舍及老舍養(yǎng)花的資料。
    (四)、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為什么養(yǎng)花;養(yǎng)什么花;養(yǎng)花要摸門道;養(yǎng)花有益身心;養(yǎng)花使人喜悅;養(yǎng)花使人傷心;養(yǎng)花的樂趣。)。
    2.談談自己已經(jīng)讀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問題。
    (五)、深入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出示中心話題:老舍從養(yǎng)花中獲得了哪些樂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結合中心話題自己默讀、感悟。
    2.小組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討論疑點。
    3.全班匯報。
    a.作者為什么說得感謝它們?(因為養(yǎng)花,作者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了調(diào)節(jié),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帶來的腿部不適,代替了吃藥,自然身體好,心里更高興,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
    b.作者兩次使用“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yǎng)花勞累嗎?為什么?(作者不但沒有抱怨養(yǎng)花的勞累,反而從辛苦中體會到了樂趣?!斑@多么有意思呀!”這就是作者勞累后的感受,這是苦中有樂,是勞動帶來的快樂。)。
    4、、投影出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讓學生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說法:(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是真理。)。
    b.這句話說明什么道理?(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活著,就應該勞動。)。
    5、作者養(yǎng)花能得到別人的贊賞,并與朋友分享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喜歡。這也是養(yǎng)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
    6、菊秧遭災,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鄰家,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說明作者寬厚待人。當花受到摧殘時,養(yǎng)花的人難免憂傷,這說明作者對花產(chǎn)生了特殊的感情,傷心中表現(xiàn)了作者愛花、惜花之情。
    7、從小貓上房看出了院子里的花草很多。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還養(yǎng)著曇花……說明:老舍養(yǎng)的花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品種多?!八团D痰耐具M門就夸‘好香’,”這些都說明老舍的花養(yǎng)得很好。對養(yǎng)花充滿了樂趣。
    8、養(yǎng)花的樂趣,歸結起來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
    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這些樂趣。正說明作者愛勞動、愛生活。)。
    (六)總結:
    掌握了養(yǎng)花的門道,在他眼里,花草就像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這足以看出他對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熱愛。走近自然,珍惜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設計意圖:以一個問題,統(tǒng)領全篇。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探究、感悟。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到了作者養(yǎng)花的樂趣和表達的的情感。
    (七)教師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此段并隨機板書: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熱愛勞動熱愛生活。
    即須勞動又長見識。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四
    《養(yǎng)花》是人教版第十冊13課。一位教師在上這課時,利用一道填空題貫穿學習了課文,很好地體現(xiàn)了“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糅合多個目標”。
    師:根據(jù)填空題,自瀆課文2—6節(jié)。
    出示卡片:養(yǎng)花可以(??),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
    生2:養(yǎng)花可以有益身心。作者的腿不好,不利于久坐,他工作一會兒去侃侃話,調(diào)節(jié)一下,有益身心。
    生3:養(yǎng)花可以獲得真理。作者雖然在養(yǎng)花中常常熱汗直流,腰酸腿疼,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勞動才能創(chuàng)造。
    生4:作者懂得勞動創(chuàng)造生活,結合以前學過老舍爺爺?shù)摹秳趧幼钣凶涛丁罚乙捕昧耸莿趧訋椭髡咭患叶冗^了艱難的歲月,一切美好的生活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
    生5:勞動創(chuàng)造出樂趣,勞動創(chuàng)造出世界。
    師:對,勞動創(chuàng)造了整個人類,勞動創(chuàng)造了嶄新的生活,勞動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勞動創(chuàng)造出獨立的自我。這些都是作者在養(yǎng)花中感受到的。
    生6:養(yǎng)花可以使作者和別人分享快樂。約朋友來賞花,給別人贈花,都使作者感到十分快樂。
    生7:養(yǎng)花可以給作者的生活增添了色彩?;ê米髡呔拖?,花不好作者就憂。菊秧被砸死后,作者“全家都幾天沒笑容”。
    生8:養(yǎng)花可以使作者的情感更加豐富和細膩了。
    師:俗話說,若有甜,加點鹽。養(yǎng)花中的憂傷及痛苦,使得開心和快樂顯得更加突出,作者的生活和情感因而多姿多彩。
    生9:養(yǎng)花使作者掌握了它們的喜好及不適,可以更好地關心照顧它們??闯鲎髡邿釔凵?。
    師:講得真好。作者掌握了養(yǎng)花的門道,是為了天天照管花草,在他的眼里,花草象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這足以看出他對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熱愛。走進自然,珍惜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在以上教學案例中,這位老師將問題提“大”了,“養(yǎng)花可以(??),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將整篇課文的內(nèi)容凝聚于一道題中,將這一道填空題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在精讀、深思、感悟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老舍爺爺對花草的關切,對生命的熱愛,對知識的積淀,對“給予是快樂的”這一人生哲理的體驗,學生也受到了熏陶、啟迪。再則,這位老師設計的填空題“養(yǎng)花可以(?),這是件充滿樂趣的事?!鳖}目緊扣全文內(nèi)容,彈性大,思維空間廣,學生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已有經(jīng)驗產(chǎn)生不同的體會和感悟。當學生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產(chǎn)生新知識時,老師在尊重學生新發(fā)現(xiàn)的同時,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分析判斷,對學生零碎的認識進行總結和提煉,如上例中這位老師的每一次引導都起到了升華學生認識的作用。另外,這位老師讓學生根據(jù)填空題體會課文內(nèi)容,此時的學生認真閱讀,大膽揣摩,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和創(chuàng)造力,積極思考和探究,在自瀆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新問題,選擇新判斷,產(chǎn)生新感悟,重組新知識,從而在自己的頭腦中生成具有自身個性品質(zhì)特征的知識。這位老師的設計真正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五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會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課后練筆。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完成練筆。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條理。
    2、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家中有花嗎?談談你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你說說老舍先生為什么要養(yǎng)花?他從中體會到什么樂趣?
    三、通過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可以分幾段?每一段講了什么意思?
    2、討論:課文可以分三段。
    (1)(2―6)(7)。
    四、抓住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養(yǎng)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滅”什么意思?
    作者“摸著了一些門道”,這些“門道”指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
    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
    因為作者因為養(yǎng)花而受益: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5、什么是“秉燭夜游”?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
    7、作者認為養(yǎng)花究竟有哪些樂趣?
    五、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試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2、練習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學習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齊背最后一段。
    3、檢查生字讀音。
    4、指導識記字形。
    二、再讀課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2、自由讀課文,討論。
    3、討論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練習給課文編提綱。
    1、自由讀課文。
    想一想作者怎樣安排材料的?
    2、討論交流。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六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怎樣從養(yǎng)花中得到樂趣,從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老舍先生是怎樣把養(yǎng)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段落。
    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怎樣從養(yǎng)花中得到樂趣的。
    找到體現(xiàn)作者愛花的句子,并體會到作者對花的愛。
    一、師: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課文了解了多少?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這篇發(fā)表在1956年的《文匯報》上的文章中深入老舍先生的內(nèi)心,去體會老舍先生對養(yǎng)花的情有獨鐘。
    二、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3--6自然段,劃出老舍先生愛花的句子,談談自己的理解。
    三、學生自己讀書,批畫句子,寫出自己的理解。
    四、匯報:
    重點語段: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1、從課文中怎樣體現(xiàn)“如此循環(huán)”?(“我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在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保?。
    2、想象搬花時會發(fā)生什么事?讀文章,體會樂趣,指導有感情的讀課文。
    3、“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變換句型,意思不變。體會作者想強調(diào)什么。強調(diào)勞動才能把話養(yǎng)活,這是真理。
    第五自然段:
    1、引導學生分層,想層意?!翱浠ā匣ā突ā?。引導學生想想層意背誦本段。
    2、講本段中破折號的用法:解釋說明。
    第六自然段:
    師:難道傷心的事也是樂趣嗎?
    講白巖松寫的書《痛并快樂著》;講老子的“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告訴學生人生其實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挫折也是一種寶貴的體驗。老舍先生也視其為一種樂趣。
    講時板書:有門道,有益身心,使人喜悅,讓人傷心。
    五、師:所以老舍先生說有喜……[教師引讀]。
    六、寫法知道:
    師:請同學們再把課文瀏覽一遍,想一想3-6自然段與第7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分總)那么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段又有什么關系?(前后呼應)。
    我們寫文章時也可以仿照老舍先生的思路。用多方面的材料來突出中心。并且前后呼應,使文章更嚴謹。
    七、課外延伸:
    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先生是現(xiàn)代文學館館長,研究現(xiàn)代文學。他也寫了許多書。他在回憶他的父親時,說老舍先生一生有20多種愛好,其中養(yǎng)花是他十分喜歡的。向學生推薦舒乙的《花草》。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七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樂趣”“置之不理”造句。
    4.完成課后“練筆”的作業(yè)。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個自然段。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2.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教學時間三課時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二、教學重點。
    (一)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劃分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課:揭示課題。
    (板書:9養(yǎng)花)。
    認識老舍。
    老舍是一位熱愛生活的作家和語言大師。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個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開始用白話文創(chuàng)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影響很大。還創(chuàng)作了《方珍珠》、《龍須溝》、《月牙兒》、《西望長安》、《茶館》、《四世同堂》等劇本和小說。曾獲“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二)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指導學生“秉”字的寫法;“砸”的右半部按什么的筆順寫。
    2.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內(nèi)容解釋詞語。
    學生通過查字典了解詞語的意思后,結合課文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
    樂趣:使人感到快樂的意味。課文中指養(yǎng)花使作者感到快樂。
    計較:計算比較。課文中指作者對花開得大小好壞并不在意。
    奇花異草:稀有罕見的珍貴花草。
    霜凍:靠近地面的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使植物體受到凍害的天氣現(xiàn)象。
    置之不理:置,放;理,過問;之,它,本課指花。在課文中的意思是把花放在一邊,不去管它。
    自生自滅:由它自然生長,自然死之。意思是任其自然生長,不加過問。
    關切:關心。
    一來二去:形容交往頻繁。課文中指經(jīng)常和花打交道。
    門道:門路。課文中指作者掌握了一些養(yǎng)花的方法。
    三年五載:載,年。三年五載指好幾年。
    不利于行:不便于走路。
    循環(huán):事物周而復始地運動或變化,課文中指工作一會兒就到院子里看看花,再工作一會兒再去看看,不斷地這樣重復下去。
    有益身心:有益,有幫助;身心,身體和精神。有益身心就是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
    勝于吃藥:比吃藥的效果還好。
    真理:真實的道理,即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
    曇花:一種常綠灌木?;ù?,花瓣外面呈淡紅的紫絳色,中間純白色。夜間開放,開花的時間極短??晒┤擞^賞。
    秉燭夜游:舉著蠟燭在夜間游賞。
    贈給:無代價地把東西送給別人。
    菊秧:菊花的幼苗。
    (生詞的理解可以穿插于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沒有必要單獨去解釋)。
    (三)閱讀課文,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真看課文,進一步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并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學生默讀課文,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默讀課文進一步了解了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給課文分段,然后請學生說一說是如何分段的,分段的依據(jù)是什么。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分段情況后,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
    如果學生的意見比較分散,將哪些自然段合為一個段落的分歧較大,教師可讓學生將歸并成段的自然段逐一讀一讀,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指導學生理解自己歸并成段的自然段中,每個自然段都是圍繞“養(yǎng)花”這一中心表達不同方面的意思,是可以獨立成段的。教師可以向學生說明這篇課文的段落比較特殊,由于每個自然段相對完整地表達一個意思,全篇課文可以按自然段成段,共分成七段。
    如果學生的意見比較集中,大多數(shù)學生將課文分成三段--首、尾自然段各一段,中間2~6自然段為一段。教師在肯定這種分段方法后,指出將第二段中的自然段各自成段,全篇課文分成七段的分段方法也是正確的。
    結合這篇課文特殊的段落結構,教師幫助學生懂得在理清課文脈絡時,要從每篇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入手,按課文的實際情況分析、理清課文結構。將學過的分段知識靈活地應用于不同體裁、不同內(nèi)容的文章中,而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固定的模式。
    在理清課文段落結構的基礎上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寫“我”把養(yǎng)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第二段:寫“我”只養(yǎng)些好種易活的花草。
    第三段:寫“我”是怎樣養(yǎng)花和養(yǎng)花可以增長知識。
    第四段:寫?zhàn)B花有益身心,“我”從養(yǎng)花中了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
    第五段:寫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
    第六段:寫?zhàn)B花中的傷心事。
    第七段:寫?zhàn)B花的樂趣。
    如果學生將課文分成三段,第二段(2~6自然段)的段意可概括為:從養(yǎng)哪些花、怎樣養(yǎng)花、養(yǎng)花增長知識、養(yǎng)花有益身心、養(yǎng)花有成功的歡樂和遇到挫折的痛苦等方面具體講養(yǎng)花的樂趣。
    在概括段意時,以學生概括為主。對于較難概括的段意,可讓學生多讀課文并進行討論,教師給予適當?shù)难a充修正。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1.請七名學生逐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體會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段。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所表達出的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情感。
    四、教學過程。
    (-)以“樂趣”為話題,引入新課。
    作者將養(yǎng)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那么,養(yǎng)花究竟給作者帶來了哪些樂趣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至第四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課文中的思想內(nèi)容。
    1.學習課文第一段,理解內(nèi)容及這一段在全篇課文中的作用。
    (學生自由讀課文。只要開花;作者就高興,而不是只喜歡好看的花;作者在小院子里種滿了花草;作者把養(yǎng)花當作了生活中的樂趣)。
    通過對課文字(愛、滿)、詞(樂趣、計較)、句(只要……我就)的分析。引導學生懂得作者是一個真正愛養(yǎng)花的`人。教師在此可向學生簡單地介紹一下老舍先生,便于學生理解“沒有工夫去研究和試驗”的意思。從中體會出作者在繁重的寫作工作中仍要擠時間養(yǎng)花,可見其對花的愛之深及養(yǎng)花的樂趣之大。
    (2)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作為這段的段意。
    (我把養(yǎng)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這句話向我們解釋了作者為什么愛養(yǎng)花。從全文來看,這段還起到了什么作用?(全文的總述)。
    (板書:1.為什么養(yǎng)花……把養(yǎng)花當作一種樂趣……總述)。
    2.學習課文第二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概括這一段的內(nèi)容。
    (這一段作者告訴我們他只養(yǎng)些好種易活的花)。
    (板書:2.養(yǎng)什么花)。
    (因為奇花異草不易活,作者不忍心看著花草死去;另外,北京的氣候也不太適宜養(yǎng)花。)。
    老舍先生是一位語言大師,他的作品語言生動、精煉、幽默。在這一段,僅用三十一個字,就將北京一年四季的氣候特點準確地概括出來了。你輕聲地讀一讀,體會體會。
    (3)作者養(yǎng)的花,不僅好種易活,而且還要自己會奮斗,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好種易活是說花的品種普通,沒有奇花異草那樣嬌貴。會奮斗是指花草有頑強的生命力,能在北京這種不適合養(yǎng)花的氣候中生存下來。)。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既因氣候的特點選擇好養(yǎng)的花草,也有欣賞這些看似平凡普通,沒有美麗嬌貴外表的花草所具有的頑強向上的生命力的含義。
    (板書:有花有果)。
    3.學習課文第三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作者從中摸著了一些門道,學到了知識)。
    (板書:3.養(yǎng)花要摸門道)。
    (2)“置之不理”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造個句子嗎?
    (別人有了困難,我們要熱情幫助,不能置之不理。)。
    在學生造句時,教師幫助學生分清什么情況下應該理,什么情況下應該不理,并鼓勵學生多造有積極意義的句子。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花的喜愛之真、之深。把花草當作自己的好朋友一般,認真仔細地照管它們,為它們的茁壯成長而高興,為它們的不幸夭亡而難過,養(yǎng)花已經(jīng)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日精心的照管,換來了花草豐碩的回報,使作者享受到了養(yǎng)花的樂趣。你能從最后一段中找出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作者所得到的樂趣嗎?(長見識)。
    (板書:長見識)。
    (自豪,驕傲。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
    4.學習課文第四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四個人一小組討論學習:這一段講了養(yǎng)花帶來了什么樂趣,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到這種樂趣,用最后一段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出來。
    (養(yǎng)花要付出勞動,在勞動中得到樂趣--須勞動。)。
    (板書:4.養(yǎng)花要付出勞動--須勞動)。
    學生結合課文談作者從勞動中得到的樂趣,相互啟發(fā),教師予以點撥。
    (澆水、搬盆的勞動使作者的腦力勞動得到調(diào)節(jié),長期堅持,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這是樂趣;天氣突變時搶救幾百盆花,緊張的勞動雖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但看到花兒安然無恙,心里自是高興萬分,苦中有樂,這也是樂趣;天氣好轉,搬花出屋,讓好朋友們返回家園,這還是樂趣。)。
    (反問句,表達出作者對勞動的熱愛。)。
    5.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養(yǎng)花須勞動,而勞動則有益身心。
    養(yǎng)花的樂趣并不止于此,我們看看第五段中作者又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樂趣。
    (2)請兩名學生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學生們邊聽邊看書,體會課文內(nèi)容,從第七段中選出適當?shù)脑~語概括這段內(nèi)容。
    (這一段主要講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可以用“有香有色”“有喜有笑”來概括)。
    (板書:5.養(yǎng)花使人喜悅……有香有色、有喜有笑)。
    (進門就夸“好香”--驕傲;秉燭夜游;贈給--特別喜歡)。
    結合以上語句,幫助學生進行分析。重點引導學生領會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自然讓作者歡喜;而自己養(yǎng)的花能得到別人的夸獎、喜愛讓作者感到驕傲;和朋友一同分享養(yǎng)花的樂趣,才是作者最為高興的事,體會作者將自己的快樂與人共享的思想境界。
    6.學習課文第6自然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這段寫了菊秧被砸死,全家人難過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傷心的心情)。
    (板書:6.養(yǎng)花使人傷心……有憂有淚)。
    (2)作者和全家這樣傷心,從悲傷之情中還能體會出什么情感?
    (對花的喜愛、憐惜之情)。
    (3)五、六兩段作者采用的怎樣的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一喜一憂,有笑有淚,使感情更加強烈,給讀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4)男女生分別背誦,進一步體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的情趣及寫作手法上的妙處。
    7.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在全篇的作用。
    在第二課時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已基本理解第七段在全文中的總結作用,教師在這里著重指導學生理解這段總結的高度概括性和辯證性。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養(yǎng)花給作者帶來了那么多的樂趣,而作者在總結時只用了二十四個字就將養(yǎng)花的樂趣概括得全面而且確切,使我們再次感受到作者寫作的精練簡潔。
    (2)學生進行朗讀體會末段表達的思想感情。
    (3)除了精練簡潔,這段總結還有一個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用辯證的方法進行總結?!跋病迸c“憂”“笑”與“淚”,“勞動”與“見識”)。
    作者對養(yǎng)花樂趣的總結是辯證的,養(yǎng)花既能讓人喜悅歡笑,也會讓人傷心流淚;既讓人有“香、色、花、果”帶來的感觀上的享受,又有看到自己的成功而自豪,欣慰的心理感受;既有體力上的付出,也有精神上的收獲。這樣的總結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耐人尋味,養(yǎng)花確有樂趣?。?BR>    (板書:養(yǎng)花確有樂趣)。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加深體會,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通過自己的養(yǎng)花實踐,切身體會到養(yǎng)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四)完成課后“練筆”的作業(yè)。
    (學生回答,相互啟發(fā)思路)。
    2.請一名作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口述片段,教師在黑板上簡單地列出提綱并進行講評。
    3.學生可參考提綱的思路,寫片段。教師對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適當?shù)丶右灾笇А?BR>    (五)作業(yè)。
    背誦最后一段。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八
    身體,消除了疲勞。在辛苦中了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勞動的感情。
    這里有兩點值得進一步探討。
    a.作者為什么說得感謝它們?
    投影出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讓學生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說法: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是真理。
    b.這句話說明什么道理?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活著,就應該勞動。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5)作者養(yǎng)花能得到別人的贊賞,并與朋友分享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喜歡。這也是養(yǎng)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
    (6)當花受到摧殘時,養(yǎng)花的人難免憂傷,這說明作者對花產(chǎn)生了特殊的感情,傷心中表現(xiàn)了作者愛花、惜花之情。
    (7)養(yǎng)花的樂趣,歸結起來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否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這些樂趣。正說明作者愛勞動、愛生活。
    (8)第一自然段與第七自然段前后照應,第七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二、鞏固延伸。
    1.通讀全文,感受喜與憂,笑與淚。
    2.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對養(yǎng)花的新認識。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布置作業(yè)。
    1.摘抄體現(xiàn)作者愛花的句子。
    2.實踐活動:每人養(yǎng)一種花。
    附:板書設計。
    養(yǎng)花。
    種易活花。
    怎樣養(yǎng)花。
    付出勞動。
    也有憂愁共享成果。
    教學反思:本文題材為散文,在反復閱讀的基礎既陶冶了情操,又增長了知識。通過對學習文章中重點句子的理解與體會學習一語雙關的修辭手法,反復體味老舍先生的寫作特點。使學生增加了學習名家名篇的興趣。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九
    在家里,我喜歡養(yǎng)花,因為花不僅香,而且很漂亮。養(yǎng)花對我來說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愛好。
    我喜歡養(yǎng)花,養(yǎng)那些平凡而不嬌氣的花,因為這種花才會開的更好,更香。所以,每到養(yǎng)花的季節(jié),我都會養(yǎng)上六七盆花,然后澆水,我會每天早早地起來看我的花長得怎么樣了,發(fā)芽了沒有,開花了沒有,還會在它的身邊祈禱,讓它快點發(fā)芽開花,可是它仿佛和我對著干似的偏偏就是不開花,我就生氣的走了,可我還是會站在墻角偷偷地觀察它,等它開花。
    終于有一天,它開花了而且是好幾種顏色,漂亮極了,把我高興的祥吃了蜜一樣甜,過了幾天,我的寶貝突然干枯了,我當時的心情像刀割一樣,我辛辛苦苦地種的花就這樣枯了,正因為這樣我好幾天沒有了笑容。有一天,我步履緩慢地去看那些花,它又不知不覺地活了,我的笑容又回來了,可是我的花怎么突然又活了呢?后來我才知道是因為澆水太多的緣故。
    有一次,我把我班的同學請到家里來欣賞我種的花,他們都夸我種的好,可把我高興壞了,我讓他們有空常來我家賞花?,F(xiàn)在春天又來了,我又準備了很多花的種子,我要在這個春天播下希望,播下美麗。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色有香,既付出了勞動,又得到了回報,這就是養(yǎng)花的樂趣!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十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
    教學準備:生字生調(diào)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同學們喜歡花嗎?哪位同學養(yǎng)過花?你能說說養(yǎng)花的感受嗎?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養(yǎng)花》,通過學習,我們能夠了解老舍先生養(yǎng)花的感受。(板書課題。)。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3.分小組討論學生不理解的地方。小組不能解決的'提出來在班上討論解決。
    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講“我”把養(yǎng)花當作一種樂趣。第二部分是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從幾個方面具體講養(yǎng)花的樂趣。第三部分是第七自然段,.總結養(yǎng)花的樂趣。
    引導學生把在小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在全班討論解決。一般有以幾個方面。
    1.“奇花異草”是什么意思?作者養(yǎng)的花草有什么特點?為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他“可得感謝它們”?用課文里的話說一說。(作者因養(yǎng)花而受益: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從養(yǎng)花的辛苦中作者體會到了樂趣。)。
    5.什么是“秉燭夜游”?作者在照管花的過程中“摸著了一些門道”是什么意思?(“秉燭夜游”指舉著燈燭在夜間游賞。作者養(yǎng)花能夠得到別人的贊賞,并與朋友分享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喜歡”,這也是養(yǎng)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摸著了一些門道,是指增長了一些養(yǎng)花的知識。)。
    6.為什么作者“也有傷心的時候”?(當花受到摧殘時,養(yǎng)花的人難免憂郁和傷心。這說明作者已經(jīng)對花產(chǎn)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也說明了作者酷愛養(yǎng)花的程度。)。
    7.作者認為養(yǎng)花究竟有哪些樂趣?(全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熟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2.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學生的讀音。注意指導:“秉”是后界青;“載”、“砸”是平舌音。
    3.指導識記字形。
    1.提出要求: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哪部分寫了養(yǎng)花的“喜”和“笑”?哪部分寫了養(yǎng)花的“憂”和“淚”?哪幾部分寫了養(yǎng)花“須勞動”和“長見識”?用課文中的話具說一說。
    2.學生自由朗讀課。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怎樣從養(yǎng)花中得到樂趣,從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了解老舍先生是怎樣把養(yǎng)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段落。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怎樣從養(yǎng)花中得到樂趣的。
    教學難點:
    找到體現(xiàn)作者愛花的句子,并體會到作者對花的愛。
    教學流程:
    一、師: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課文了解了多少?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這篇發(fā)表在1956年的《文匯報》上的文章中深入老舍先生的內(nèi)心,去體會老舍先生對養(yǎng)花的情有獨鐘。
    二、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3--6自然段,劃出老舍先生愛花的句子,談談自己的理解。
    三、學生自己讀書,批畫句子,寫出自己的理解。
    四、匯報:
    重點語段: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1、從課文中怎樣體現(xiàn)“如此循環(huán)”?(“我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里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后回到屋里在寫一會兒,然后再出去?!保?。
    2、想象搬花時會發(fā)生什么事?讀文章,體會樂趣,指導有感情的讀課文。
    3、“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變換句型,意思不變。體會作者想強調(diào)什么。強調(diào)勞動才能把話養(yǎng)活,這是真理。
    第五自然段:
    1、引導學生分層,想層意?!翱浠ā匣ā突ā薄R龑W生想想層意背誦本段。
    2、講本段中破折號的用法:解釋說明。
    第六自然段:
    師:難道傷心的事也是樂趣嗎?
    講白巖松寫的書《痛并快樂著》;講老子的“福兮,禍之所依;禍兮,福之所伏?!备嬖V學生人生其實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挫折也是一種寶貴的體驗。老舍先生也視其為一種樂趣。
    講時板書:有門道,有益身心,使人喜悅,讓人傷心。
    五、師:所以老舍先生說有喜……[教師引讀]。
    六、寫法知道:
    師:請同學們再把課文瀏覽一遍,想一想3-6自然段與第7自然段有什么關系?(分總)那么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段又有什么關系?(前后呼應)。
    我們寫文章時也可以仿照老舍先生的思路。用多方面的材料來突出中心。并且前后呼應,使文章更嚴謹。
    七、課外延伸:
    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先生是現(xiàn)代文學館館長,研究現(xiàn)代文學。他也寫了許多書。他在回憶他的父親時,說老舍先生一生有20多種愛好,其中養(yǎng)花是他十分喜歡的。向學生推薦舒乙的《花草》。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十二
    《養(yǎng)花》是老舍先生1956年給報刊寫的一篇散文,刊載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藝報》上。通過寫?zhàn)B花的過程,表達了養(yǎng)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本文內(nèi)容通俗易懂,層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間連接緊密,過渡自然,邏輯性很強。是可以讓學生細細品味,感悟生活的好材料。
    1、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寫的生字。并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以及預習課文的能力。
    4、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yǎng)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1、多媒體課件
    2、搜集關于老舍養(yǎng)花的資料
    同學們,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yǎng)花。哪些同學自己養(yǎng)過花,把你養(yǎng)花的感受說一說。(學生自由發(fā)言。)
    養(yǎng)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今天,我們學習《養(yǎng)花》,看看老舍先生對養(yǎng)花有哪些獨到的感受。
    本文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發(fā)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旅美時得了“腰脊骨軟組織粘連”,動了手術。后來在回國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動,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后,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經(jīng)痛”癥——即課文中說的“腿病”。
    老舍養(yǎng)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yǎng)菊花,經(jīng)常與愛養(yǎng)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為進一步學習和理解課文作鋪墊。通過對作者養(yǎng)花的介紹,更加激起學文的興趣。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理解。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并想辦法記住它。
    2、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3、搜集有關老舍及老舍養(yǎng)花的資料。
    (為什么養(yǎng)花;養(yǎng)什么花;養(yǎng)花要摸門道;養(yǎng)花有益身心;養(yǎng)花使人喜悅;養(yǎng)花使人傷心;養(yǎng)花的樂趣。)
    2.談談自己已經(jīng)讀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問題。
    出示中心話題: 老舍從養(yǎng)花中獲得了哪些樂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結合中心話題自己默讀、感悟。
    2.小組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討論疑點。
    3.全班匯報。
    a.作者為什么說得感謝它們?(因為養(yǎng)花,作者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了調(diào)節(jié),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帶來的腿部不適,代替了吃藥,自然身體好,心里更高興,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
    b.作者兩次使用“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yǎng)花勞累嗎?為什么?(作者不但沒有抱怨養(yǎng)花的勞累,反而從辛苦中體會到了樂趣?!斑@多么有意思呀!”這就是作者勞累后的感受,這是苦中有樂,是勞動帶來的快樂。)
    4、、投影出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讓學生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說法:(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是真理。)
    b.這句話說明什么道理?(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活著,就應該勞動。)
    5、作者養(yǎng)花能得到別人的贊賞,并與朋友分享勞動果實,心里自然特別喜歡。這也是養(yǎng)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
    6、菊秧遭災,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鄰家,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說明作者寬厚待人。當花受到摧殘時,養(yǎng)花的人難免憂傷,這說明作者對花產(chǎn)生了特殊的感情,傷心中表現(xiàn)了作者愛花、惜花之情。
    7、從小貓上房看出了院子里的花草很多。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 還養(yǎng)著曇花…… 說明:老舍養(yǎng)的花不僅數(shù)量多、而且品種多?!八团D痰耐具M門就夸‘好香’,”這些都說明老舍的花養(yǎng)得很好。對養(yǎng)花充滿了樂趣。
    8、養(yǎng)花的樂趣,歸結起來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
    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這些樂趣。正說明作者愛勞動、愛生活。)
    掌握了養(yǎng)花的門道,在他眼里,花草就像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這足以看出他對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熱愛。走近自然,珍惜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設計意圖:以一個問題,統(tǒng)領全篇。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探究、感悟。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到了作者養(yǎng)花的樂趣和表達的的情感。
    有喜有憂 有笑有淚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熱愛勞動 熱愛生活
    即須勞動 又長見識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十三
    《養(yǎng)花》是老舍先生19xx年12月12日發(fā)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本文通過寫?zhàn)B花的過程,告訴我們養(yǎng)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順序,層層遞進,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全文共7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內(nèi)容。
    課文第1自然段主要講:養(yǎng)花的原因、目的,即“把養(yǎng)花當做生活中的一種樂趣?!?BR>    課文第2自然段主要講:自己不養(yǎng)名貴花草的原因。一個原因是“珍貴的花草不容易養(yǎng)活”;第二是北京的氣候不適合養(yǎng)名貴的花?!岸炖?,”“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傾盆”;秋天“鬧霜凍”。
    課文第3自然段主要講:養(yǎng)花可以多得些知識。文中主要講了花草“喜陰”“喜陽”“喜濕”“喜干”的不同特點。
    課文第4自然段主要講:養(yǎng)花雖然辛苦勞累但有許多好處。那就是勞逸結合,“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課文第5、6自然段主要分別敘述養(yǎng)花的快樂與憂傷。
    最后一自然段總結了“我”養(yǎng)花的種種樂趣。
    【教學建議】。
    一、聯(lián)系實際,談話導入。
    2、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養(yǎng)花的,從中可以看出老舍是個怎樣的人。
    二、初讀課文,把握大意。
    1、指導學生自讀時,教師可以提示:老舍先生是怎么養(yǎng)花的?從文中找出相應句子,可以邊讀邊勾畫。
    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使學生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即為什么養(yǎng)花;養(yǎng)什么花;養(yǎng)花要摸門道;養(yǎng)花有益身心;養(yǎng)花使人喜悅;養(yǎng)花使人傷心;養(yǎng)花的樂趣。
    2、指導學生用列提綱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在指導中,教師注意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隨機解決。
    三、品味語句。
    再細致地讀課文,結合養(yǎng)花的實際,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1)老舍是一個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從文中可以知道,老舍不但養(yǎng)花,還養(yǎng)了“小貓”。老舍的生活情趣這一點,從他兒子舒乙的那句話也可以看出。
    (2)為什么只養(yǎng)好種易活,自己能奮斗的花?
    一方面與老舍沒有精力照顧費心思的花草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老舍的興趣愛好。對花草提出了一個內(nèi)在的標準,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與否,要自己能夠奮斗。老舍的一生也是勤勉奮斗的一生。
    (3)作者為什么說養(yǎng)花“有意思”?
    增長知識,有益身心。在養(yǎng)花實踐中摸到門道:花種類不同,習性不同,對自然環(huán)境與管理要求不同;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有益身心,勝于吃藥。
    (4)老舍的花到底養(yǎng)的如何?
    應該說老舍的花養(yǎng)得很好。一是數(shù)量多、品種多。從小貓上房看出了院子里的花草有多少!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還養(yǎng)著曇花……這些說明了老舍對花的癡迷。二是從“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夸‘好香’,”說明老舍的花養(yǎng)的不錯。最可貴的是養(yǎng)花達到了把玩品味、物我相依的程度。想一想,曇花盛開的夜晚,幾個朋友在院中、庭中小坐,談天、論花,是多么愜意!
    (5)從中我們還可以體會出老舍的為人。
    ——非常勤快。從養(yǎng)花搬進搬出可以看出。
    ——愛交朋友。從約朋友看花,把花贈給朋友可以看出。
    ——寬厚待人。菊秧遭災,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鄰家,只默默自己承受。
    這一切,也充分說明了老舍對生活的熱愛。因為心中涌動著摯愛,所以它能夠發(fā)現(xiàn)山美、水美、花美、人美……生活處處充滿了美好。
    ……。
    四、總結全文,了解作者。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養(yǎng)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體會理解中心句: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yǎng)花的樂趣。
    2、從《養(yǎng)花》中,你對老舍有什么了解?(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斗。)。
    五、學習課文寫法,選擇自己的愛好寫一個片段。要寫出點門道、甘苦和“多么有意思”。
    【參考資料】。
    1、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他一生創(chuàng)作豐富,著名的長篇小說有《月牙》《四世同堂》《駱駝祥子》等。老舍是一代“語言大師”,有駕馭語言的本領,尤其善于運用北京話,使作品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形成一種通俗又詼諧幽默的獨特風格。
    老舍養(yǎng)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后開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yǎng)菊花,經(jīng)常與愛養(yǎng)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群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事。
    2、舒乙是老舍先生唯一的兒子,下面是他回憶父親“老舍先生”的幾段文字:
    給孩子起名字。
    為什么給我起這個名字?這要從我姐姐說起。我的姐姐生在濟南,所以叫“舒濟”。這個“濟”字繁體字難寫極了,所以起完這個名字,父母兩個人都后悔:“唉,怎么給小孩兒起這么個麻煩名字?讓她上小學怎么上???”到我這兒,就極端一下子,“乙”,就一筆。
    兩個妹妹的.名字就都基本是觸景生情的那種起法。舒雨是因為生她的時候下了一個月的雨。我父親是很幽默的人,我看他文章里說過,原來他說,“給這孩子起名‘舒亂’得了”,意思說當時國家很亂。我母親說,“那怎么可以”。我父親就又說:“那就叫舒雨吧,趕明兒小孩兒寫字的時候就光點點兒了,那多好玩兒??!”
    舒立呢,是她的生日跟我父親很近,基本上是立春生的,我父親叫“舒慶春”,就不能再叫“春”了,就叫舒立吧。
    啟發(fā)新鳳霞寫作。
    祖光先生去北大荒的那些日子,鳳霞的日子也很難過。父親就自己到他們家里去看望,安慰他們,鼓勵鳳霞給祖光寫信。鳳霞說:“我不會寫信?!备赣H說:“掃盲你不是學了點字嗎?你每天給他寫。記著,第一要寫,第二要天天寫。你不是不會寫嗎?你不是有錯字嗎?你讓他給你改,再寄回來,你不就有提高了嗎?對他也是安慰呀,他感覺到家里溫暖,自己也愉快啊!”鳳霞非常感動,她真這樣做了,真的每天寫信,那邊真的每天給她改,你看后來鳳霞都變成作家了嘛!
    知識能力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及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置之不理、秉燭夜游、自生自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善于觀察、體驗生活,抒發(fā)真情實感的表達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樂趣,感受生活之美好。
    過程與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讀中感悟,也可聯(lián)系自身經(jīng)歷體會養(yǎng)花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養(yǎng)花的酸甜苦辣;學會作者把養(yǎng)花的樂趣寫具體。
    預習作業(yè):
    1.課前通過查閱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下面的詞語。
    稀奇難得的花草。形容花草品種很珍貴,稀有罕見。
    置:放。理:過問。之:它,這里指花。置之不理就是把它放在一邊,不去管它。
    自然地發(fā)生、生長,又自然地死亡。形容不加過問,任其自然發(fā)展。
    秉:拿著。舉著燈燭在夜間游賞。
    載:年。指不太長的時間。
    傾盆:大雨傾注的樣子。比喻雨勢急驟。
    2.從課文中我們發(fā)現(xiàn)曇花似乎是很名貴,并且顯得有一點神秘,只在夜間開花,還令主人特別自豪。那么曇花到底是一種怎樣的花呢?你能不能想想辦法進一步認識曇花,了解曇花,揭開曇花神秘的面紗。把你所說的制作成一份圖文并茂的“曇花介紹”。
    3.熟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加一個小標題。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十四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章(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大家都預習了,作者是誰?生:老舍。
    師:把你們了解的有關老舍先生的情況講一講。師:我們今天學的《養(yǎng)花》就是老舍寫的一篇散文。那假如要你以《養(yǎng)花》為題目,寫篇作文,你會寫些什么呢?在小組內(nèi)先議一議,再談一談。
    生1:我會寫自己養(yǎng)花的經(jīng)過,寫怎樣播種,寫怎樣澆水,寫花怎樣長大,怎樣開花。
    生2:我想的跟他一樣,不過我還會寫自己養(yǎng)花的收獲。
    生3:我會寫我養(yǎng)的花是怎樣的,寫自己看到花開后的心情。
    生4:我要寫自己養(yǎng)花時碰到的困難。師:同學們談了很多。那現(xiàn)在我們打開書讀課文,看看老舍先生又是怎么寫《養(yǎng)花》的。
    師:課文哪些地方直接寫出了養(yǎng)花的樂趣?
    生:課文第七自然段總的寫了養(yǎng)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yǎng)花的樂趣。)。
    生齊:好?。ǜ餍〗M組織學習)。
    師:哪個小組先來談談。
    生1:我們小組要談的是第六自然段,我們小組覺得這一自然段是圍繞養(yǎng)花的"憂"和"淚"來寫,"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最能體現(xiàn)老舍愛花。因為他已經(jīng)和花建立了深刻的感情來,花開他就高興,花死他就悲傷。
    師:我覺得很奇怪哎,明明是寫?zhàn)B花的樂趣嘛,為什么要寫傷心事呢?
    生2:我覺得養(yǎng)花有成功有失敗,一個人如果只有成功,那他的生活也就單調(diào)無味了,因此失敗的心酸苦楚反而襯托出成功的不容易,襯托出快樂的珍貴。
    師:對,你說得棒極了。老師用一個詞給你概括:"以憂襯樂".因為人生路上失敗挫折和成功喜悅永遠是相伴而行的,這樣才構成豐富多彩的人生。
    師:我們能把老舍這種傷心讀出來嗎?
    (生感情飽滿地讀)。
    師:還有誰從其他段中讀出了不同的感受來了,與大家共享一下,好嗎?
    生3:我們小組要談的是第五自然段,這一段圍繞了養(yǎng)花的"喜、笑、花、果、香、色"來寫,每句話都流露出了作者對花的喜愛,寫出了老舍的高興心情。
    師:你能高興地為大家讀讀嗎?
    (生有感情地讀)。
    生4:"秉燭夜游"說的是夜晚拿著蠟燭去游玩。給人一種浪漫感。
    師:對啊,這就是養(yǎng)花的勞動成果帶來的樂趣啊。
    師:繼續(xù)說說前幾個段的體會,有沒有讀到前面段落的同學。
    生5:我們小組要談讀是第一自然段,"只要開花,我就高興。"說明老舍愛花。
    生6:因為他愛花,覺得花草都是他的好朋友,好朋友是不能隨便丟棄的。
    生7:因為這些花草只要有葉子就說明它們還有生命,還能養(yǎng)活,也許以后還能開花呢。
    師:同學們讀得真細致,能聯(lián)系上下文來談,非常好。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生8:我們小組要談的是第三自然段。這段是圍繞養(yǎng)花長見識來寫的。
    師:這些知識不勞動、不認真、不仔細能摸出來嗎?
    生9:不能。
    師:那么你由此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生10:處處留心皆學問。
    生11:我們要多去勞動,去實踐,才能得到知識。
    師: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我們的勞動,我們的實踐從養(yǎng)花中得到了很多知識,高興嗎,自豪嗎?那就和老舍一起來樂一樂,就讀這段最后的兩句。
    (全班齊讀……)。
    師:《養(yǎng)花》這篇課文給我們的真多啊。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
    1、(老舍在勞動中發(fā)現(xiàn)了真理,其實我們還可以從他的文章中發(fā)現(xiàn)不少真理,比如:
    不勞動,就(),這也是真理。
    2、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聯(lián)系你的生活說說:
    不勞動,就(),這也是真理。
    3、養(yǎng)花的樂趣在于"八個有"和"既……又……"之中,但剛才我們讀文的時候,絕不止這些,請你補充:
    有()有(),這也是養(yǎng)花的樂趣。
    生1:不勞動,就不知道花草自己會奮斗,這也是真理。
    生2:不勞動,就得不到知識,這也是真理。
    生3:不勞動,就不知道養(yǎng)花的快樂,這也是真理。
    (生活中的)。
    生4:不勞動,就沒有好成績,這也是真理。
    生5:不勞動,就沒有責任心,這也是真理。
    師:對,把花草養(yǎng)活、救活就是一種責任。下一題。
    生6:有動有靜,這也是養(yǎng)花的樂趣。
    生7:有得有失,這也是養(yǎng)花的樂趣。
    師:對,實踐才能出真知,生活處處皆學問,只要我們留心,用心,處處都可以學習,時時都有樂趣。因此,老師的作業(yè)是:
    1、讀——找到老舍的《勞動最有滋味》和《勞動的開端》認真讀一讀。
    生齊:能。
    師:好,下課!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十五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樂趣”“置之不理”造句。
    4.完成課后“練筆”的作業(yè)。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后四個自然段。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2.練習給課文編寫提綱。
    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教學時間三課時二課時。
    (一)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一)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劃分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板書:9養(yǎng)花)。
    認識老舍。
    老舍是一位熱愛生活的作家和語言大師。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個貧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開始用白話文創(chuàng)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影響很大。還創(chuàng)作了《方珍珠》、《龍須溝》、《月牙兒》、《西望長安》、《茶館》、《四世同堂》等劇本和小說。曾獲“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1.填寫生字表。
    指導學生“秉”字的寫法;“砸”的右半部按什么的筆順寫。
    2.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內(nèi)容解釋詞語。
    學生通過查字典了解詞語的意思后,結合課文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
    樂趣:使人感到快樂的意味。課文中指養(yǎng)花使作者感到快樂。
    計較:計算比較。課文中指作者對花開得大小好壞并不在意。
    奇花異草:稀有罕見的珍貴花草。
    霜凍:靠近地面的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以下,使植物體受到凍害的天氣現(xiàn)象。
    置之不理:置,放;理,過問;之,它,本課指花。在課文中的意思是把花放在一邊,不去管它。
    自生自滅:由它自然生長,自然死之。意思是任其自然生長,不加過問。
    關切:關心。
    一來二去:形容交往頻繁。課文中指經(jīng)常和花打交道。
    門道:門路。課文中指作者掌握了一些養(yǎng)花的方法。
    三年五載:載,年。三年五載指好幾年。
    不利于行:不便于走路。
    循環(huán):事物周而復始地運動或變化,課文中指工作一會兒就到院子里看看花,再工作一會兒再去看看,不斷地這樣重復下去。
    有益身心:有益,有幫助;身心,身體和精神。有益身心就是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
    勝于吃藥:比吃藥的效果還好。
    真理:真實的道理,即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在人的意識中的正確反映。
    曇花:一種常綠灌木?;ù螅ò晖饷娉实t的紫絳色,中間純白色。夜間開放,開花的時間極短??晒┤擞^賞。
    秉燭夜游:舉著蠟燭在夜間游賞。
    贈給:無代價地把東西送給別人。
    菊秧:菊花的幼苗。
    (生詞的理解可以穿插于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沒有必要單獨去解釋)。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真看課文,進一步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并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學生默讀課文,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這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在默讀課文進一步了解了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給課文分段,然后請學生說一說是如何分段的,分段的依據(jù)是什么。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分段情況后,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
    如果學生的意見比較分散,將哪些自然段合為一個段落的分歧較大,教師可讓學生將歸并成段的自然段逐一讀一讀,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指導學生理解自己歸并成段的自然段中,每個自然段都是圍繞“養(yǎng)花”這一中心表達不同方面的意思,是可以獨立成段的。教師可以向學生說明這篇課文的段落比較特殊,由于每個自然段相對完整地表達一個意思,全篇課文可以按自然段成段,共分成七段。
    如果學生的意見比較集中,大多數(shù)學生將課文分成三段--首、尾自然段各一段,中間2~6自然段為一段。教師在肯定這種分段方法后,指出將第二段中的自然段各自成段,全篇課文分成七段的分段方法也是正確的。
    結合這篇課文特殊的段落結構,教師幫助學生懂得在理清課文脈絡時,要從每篇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入手,按課文的實際情況分析、理清課文結構。將學過的分段知識靈活地應用于不同體裁、不同內(nèi)容的文章中,而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固定的模式。
    在理清課文段落結構的基礎上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寫“我”把養(yǎng)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第二段:寫“我”只養(yǎng)些好種易活的花草。
    第三段:寫“我”是怎樣養(yǎng)花和養(yǎng)花可以增長知識。
    第四段:寫?zhàn)B花有益身心,“我”從養(yǎng)花中了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
    第五段:寫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
    第六段:寫?zhàn)B花中的傷心事。
    第七段:寫?zhàn)B花的樂趣。
    如果學生將課文分成三段,第二段(2~6自然段)的段意可概括為:從養(yǎng)哪些花、怎樣養(yǎng)花、養(yǎng)花增長知識、養(yǎng)花有益身心、養(yǎng)花有成功的歡樂和遇到挫折的痛苦等方面具體講養(yǎng)花的樂趣。
    在概括段意時,以學生概括為主。對于較難概括的段意,可讓學生多讀課文并進行討論,教師給予適當?shù)难a充修正。
    1.請七名學生逐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1.抄寫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體會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段。
    體會作者從養(yǎng)花中得到的樂趣。
    體會作者所表達出的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思想情感。
    作者將養(yǎng)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那么,養(yǎng)花究竟給作者帶來了哪些樂趣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段,理解內(nèi)容及這一段在全篇課文中的作用。
    (學生自由讀課文。只要開花;作者就高興,而不是只喜歡好看的花;作者在小院子里種滿了花草;作者把養(yǎng)花當作了生活中的樂趣)。
    通過對課文字(愛、滿)、詞(樂趣、計較)、句(只要……我就)的分析。引導學生懂得作者是一個真正愛養(yǎng)花的人。教師在此可向學生簡單地介紹一下老舍先生,便于學生理解“沒有工夫去研究和試驗”的意思。從中體會出作者在繁重的寫作工作中仍要擠時間養(yǎng)花,可見其對花的愛之深及養(yǎng)花的樂趣之大。
    (2)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作為這段的段意。
    (我把養(yǎng)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這句話向我們解釋了作者為什么愛養(yǎng)花。從全文來看,這段還起到了什么作用?(全文的總述)。
    (板書:1.為什么養(yǎng)花……把養(yǎng)花當作一種樂趣……總述)。
    2.學習課文第二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概括這一段的內(nèi)容。
    (這一段作者告訴我們他只養(yǎng)些好種易活的花)。
    (板書:2.養(yǎng)什么花)。
    (因為奇花異草不易活,作者不忍心看著花草死去;另外,北京的氣候也不太適宜養(yǎng)花。)。
    老舍先生是一位語言大師,他的作品語言生動、精煉、幽默。在這一段,僅用三十一個字,就將北京一年四季的氣候特點準確地概括出來了。你輕聲地讀一讀,體會體會。
    (3)作者養(yǎng)的花,不僅好種易活,而且還要自己會奮斗,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好種易活是說花的品種普通,沒有奇花異草那樣嬌貴。會奮斗是指花草有頑強的生命力,能在北京這種不適合養(yǎng)花的氣候中生存下來。)。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既因氣候的特點選擇好養(yǎng)的花草,也有欣賞這些看似平凡普通,沒有美麗嬌貴外表的花草所具有的頑強向上的生命力的含義。
    (板書:有花有果)。
    3.學習課文第三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它們。作者從中摸著了一些門道,學到了知識)。
    (板書:3.養(yǎng)花要摸門道)。
    (2)“置之不理”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造個句子嗎?
    (別人有了困難,我們要熱情幫助,不能置之不理。)。
    在學生造句時,教師幫助學生分清什么情況下應該理,什么情況下應該不理,并鼓勵學生多造有積極意義的句子。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對花的喜愛之真、之深。把花草當作自己的好朋友一般,認真仔細地照管它們,為它們的茁壯成長而高興,為它們的不幸夭亡而難過,養(yǎng)花已經(jīng)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日精心的照管,換來了花草豐碩的回報,使作者享受到了養(yǎng)花的樂趣。你能從最后一段中找出一個詞來概括一下作者所得到的樂趣嗎?(長見識)。
    (板書:長見識)。
    (自豪,驕傲。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多得些知識決不是壞事。)。
    4.學習課文第四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四個人一小組討論學習:這一段講了養(yǎng)花帶來了什么樂趣,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到這種樂趣,用最后一段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出來。
    (養(yǎng)花要付出勞動,在勞動中得到樂趣--須勞動。)。
    (板書:4.養(yǎng)花要付出勞動--須勞動)。
    學生結合課文談作者從勞動中得到的樂趣,相互啟發(fā),教師予以點撥。
    (澆水、搬盆的勞動使作者的腦力勞動得到調(diào)節(jié),長期堅持,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這是樂趣;天氣突變時搶救幾百盆花,緊張的勞動雖使人腰酸腿疼,熱汗直流,但看到花兒安然無恙,心里自是高興萬分,苦中有樂,這也是樂趣;天氣好轉,搬花出屋,讓好朋友們返回家園,這還是樂趣。)。
    (反問句,表達出作者對勞動的熱愛。)。
    5.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養(yǎng)花須勞動,而勞動則有益身心。
    養(yǎng)花的樂趣并不止于此,我們看看第五段中作者又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樂趣。
    (2)請兩名學生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學生們邊聽邊看書,體會課文內(nèi)容,從第七段中選出適當?shù)脑~語概括這段內(nèi)容。
    (這一段主要講享受勞動果實的快樂,可以用“有香有色”“有喜有笑”來概括)。
    (板書:5.養(yǎng)花使人喜悅……有香有色、有喜有笑)。
    (進門就夸“好香”--驕傲;秉燭夜游;贈給--特別喜歡)。
    結合以上語句,幫助學生進行分析。重點引導學生領會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自然讓作者歡喜;而自己養(yǎng)的花能得到別人的夸獎、喜愛讓作者感到驕傲;和朋友一同分享養(yǎng)花的樂趣,才是作者最為高興的事,體會作者將自己的快樂與人共享的思想境界。
    6.學習課文第6自然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這段寫了菊秧被砸死,全家人難過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傷心的心情)。
    (板書:6.養(yǎng)花使人傷心……有憂有淚)。
    (2)作者和全家這樣傷心,從悲傷之情中還能體會出什么情感?
    (對花的喜愛、憐惜之情)。
    (3)五、六兩段作者采用的怎樣的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采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一喜一憂,有笑有淚,使感情更加強烈,給讀者的印象更加深刻)。
    (4)男女生分別背誦,進一步體會有喜有憂,有笑有淚的情趣及寫作手法上的妙處。
    7.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在全篇的作用。
    在第二課時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已基本理解第七段在全文中的總結作用,教師在這里著重指導學生理解這段總結的高度概括性和辯證性。
    (1)我們已經(jīng)知道養(yǎng)花給作者帶來了那么多的樂趣,而作者在總結時只用了二十四個字就將養(yǎng)花的樂趣概括得全面而且確切,使我們再次感受到作者寫作的精練簡潔。
    (2)學生進行朗讀體會末段表達的思想感情。
    (3)除了精練簡潔,這段總結還有一個特點,你發(fā)現(xiàn)了嗎?
    (用辯證的方法進行總結?!跋病迸c“憂”“笑”與“淚”,“勞動”與“見識”)。
    作者對養(yǎng)花樂趣的總結是辯證的,養(yǎng)花既能讓人喜悅歡笑,也會讓人傷心流淚;既讓人有“香、色、花、果”帶來的感觀上的享受,又有看到自己的成功而自豪,欣慰的心理感受;既有體力上的付出,也有精神上的收獲。這樣的總結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耐人尋味,養(yǎng)花確有樂趣??!
    (板書:養(yǎng)花確有樂趣)。
    (作者通過自己的養(yǎng)花實踐,切身體會到養(yǎng)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學生回答,相互啟發(fā)思路)。
    2.請一名作文基礎較好的學生口述片段,教師在黑板上簡單地列出提綱并進行講評。
    3.學生可參考提綱的思路,寫片段。教師對作文基礎較差的學生適當?shù)丶右灾笇А?BR>    背誦最后一段。
    養(yǎng)花語文教案篇十六
    第一課時:簡介作者,初通課文,教同學字詞,理清課文順序,明白各自然段大意,找出課文中心句。
    第二課時: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作者老舍愛花之切、養(yǎng)花之趣(情趣、智趣、理趣)培養(yǎng)熱,愛生活、熱愛勞動、追求真知真理、積極奮斗的情感價值觀。
    教學過程:
    師:上課之前,老師和想和我們陶園學校五年級的同學們來一個小游戲,好嗎?老師演動作感覺,說說我的動作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師動作演示,同學感受燙、酸、冷)
    師:下面進行語言感覺訓練,看看下面的詞句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冰( )火( )花( )蜜( )
    “千朵萬朵壓枝低”讓人感覺花( )
    “日出江花紅勝火”讓人感覺花開得很( )
    “一枝紅杏出墻來”讓人感覺花有擋不住的( )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人感覺花開得很( )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人感覺花叢中很( )
    生齊:想!
    師:老師走進學校,看到陶園小學花紅草綠樹青青,學校環(huán)境美如畫;接著禮儀隊員禮貌問好,熱情引路,笑容絢爛如朵花;剛才和同學的交流讓我感覺到我們五年2班的同學對答如流,思維敏捷真不錯。下面,我們開始正式上課!
    (起立,師生互相問好)
    1、這個自然段中哪句話讓你感覺到老舍愛花?說說你的感受。
    2、這個自然段是圍繞養(yǎng)花樂趣中的哪一點來寫?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yǎng)花的樂趣。)
    生:第四自然段最難。(多數(shù)舉手表示贊同)
    師:那好,下面老師和你們一起來攻破難段。請同學樣自由讀讀這一段,邊讀邊考慮屏幕上的兩個問題。
    (同學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讀后匯報:
    生1:我認為“遇到狂風暴雨……熱汗直流”這句話讓我感覺到老舍愛花,他很在乎自身的花草,害怕他們被狂風暴雨打壞了。
    生2:我覺得他不是自討苦吃,而是以苦為樂,因為他愛花,能把花草搶救活就很高興,很快樂,根本不會在乎自身的疲勞。
    生3:老舍覺得能把花草養(yǎng)活就很欣慰,很勝利,因為他感覺到了勞動的快樂,這一段是圍繞勞動的樂趣來寫的。
    師:說得多好啊,對,老舍就是這樣一個人,愛生活,愛勞動,哪怕勞動再苦再累,他也覺得是快樂的。他在自我簡介中寫到過一句話:“教書作事,均甚認真,往往吃虧,亦不后悔?!背渣c虧怕什么呢?只要能把心愛的花草養(yǎng)活,就算吃點虧,也是有收獲的啊。好,繼續(xù)往下說。
    生4:我認為“我得感謝花草……勝于吃藥”這里可以看出老舍愛花,他是帶著感恩的心在養(yǎng)花,正因為養(yǎng)養(yǎng)花草對他的腿病有利,所以他更加疼愛他的花草了。
    生4:反復重復著同一件事。
    師:那老師讓你循環(huán)做一個動作,你會覺得快樂嗎?(讓同學反復站起、坐下、站起、坐下……)
    生4:這樣循環(huán)只能讓人覺得單調(diào)枯燥,很機械。
    師:那老舍為什么卻感到快樂呢?想想“澆澆這棵,搬搬那盆”與“全家動員搶救花草”的區(qū)別,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生5:哦,我知道了,“澆澆這棵,搬搬那盆”是很輕松自在地去重復做一件事,而“搶救花草”是緊張刺激的,因此它們都是快樂的。
    生齊:好!
    師:那該怎么讀呢?
    生6:前面的澆花要讀慢一點,聲音柔一點;后面的搶救花草要讀快一點,聲音要急一點。
    師:很好,就按你說的來讀,女同學讀前半局部,要讀出輕松悠閑的感覺來;男同學讀后半局部,要讀出緊張剌激的感覺來,讀出作者的感受來。
    (男女同學讀文,讀得很不錯。)
    生齊:沒問題。
    生齊:好!(接著自選段落自學)
    師:誰來談談你學的那一段的兩個問題。
    生1:我學的是第六自然段,我覺得這一自然段是圍繞養(yǎng)花的“憂”和“淚”來寫,“全家都幾天沒有笑容”最能體現(xiàn)老舍愛花。因為他已經(jīng)和花建立了深刻的感情來,花開他就高興,花死他就悲傷。
    師:我覺得很奇怪哎,明明是寫?zhàn)B花的樂趣嘛,為什么要寫傷心事呢?
    生2:我覺得養(yǎng)花有勝利有失敗,一個人假如只有勝利,那他的生活也就單調(diào)無味了,因此失敗的心酸苦楚反而烘托出勝利的不容易,烘托出快樂的珍貴。
    生3:他們會把那些磚扒開,把那些砸死的花埋掉。
    生4:老舍肯定會去找找還有沒有可以救活的花,假如有,老舍肯定不會放棄。
    生5:我想,就算那些菊秧被砸壞了,那些根還是可以養(yǎng)活的啊。
    生6:老舍以后會總結經(jīng)驗,汲取教訓,不會再讓自身的花草出事了。
    生7:因為他太愛花了,所以沉溺在傷心中。寫這一段的時候也只記得傷心了。
    師:完全正確,我們能把老舍這種傷心讀出來嗎?
    (生感情豐滿地讀)
    師:還有誰從其他段中讀出了不同的感受來了,與大家共享一下,好嗎?
    生1:我讀的是第五自然段,這一段圍繞了養(yǎng)花的“喜、笑、花、果、香、色”來寫,每句話都流露出了作者對花的喜愛,寫出了老舍的高興心情。
    師:你能高興地為大家讀讀嗎?
    (生有感情地讀)
    師:讀得真好,老師聽出來了,你也在為老舍高興。
    這一段中“秉燭夜游”是什么意思呢?給人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生2:“秉燭夜游”說的是夜晚拿著蠟燭去游玩。給人一種,一種……
    多生答:(舒服感、享受感、美妙感、優(yōu)雅感,浪漫感……)
    師:對啊,這就是養(yǎng)花的勞動效果帶來的樂趣啊。
    師:繼續(xù)說說前幾個段的體會,有沒有讀到前面段落的同學。
    生1:我讀的是第一自然段,“只要開花,我就高興。”說明老舍愛花。
    生2:因為他愛花,覺得花草都是他的好朋友,好朋友是不能隨便丟棄的。
    生3:因為這些花草只要有葉子就說明它們還有生命,還能養(yǎng)活,也許以后還能開花呢。
    同學們讀得真細致,能聯(lián)系上下文來談,非常好。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生4:我要說是第三自然段。這段是圍繞養(yǎng)花長見識來寫的。“……像好朋友似的關切他們……”也可以看出老舍關愛花草,養(yǎng)花得到了知識很快樂,很得意。
    師:這些知識不勞動、不認真、不仔細能摸出來嗎?
    生:不能。
    師:那么你由此得到了什么啟發(fā)?
    生5:處處留心皆學問。
    生6:我們要多去勞動,去實踐,才干得到知識
    師: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我們的勞動,我們的實踐從養(yǎng)花中得到了很多知識,高興嗎,自豪嗎?那就和老舍一起來樂一樂,就讀這段最后的兩句。
    (全班齊讀……)
    師:這篇課文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師:同學們說呢?
    生8:這是說花草生命力強,不怕氣候的變化。
    師:對,我們可以想象,春天的風刮來了,花草對自身說:——
    生9:我要堅強,不要被風打壞了。
    師:面對冬天的寒冷,花草挺直腰桿,說:——
    生10:寒風并不可怕,冬天過去,春天就會來的。
    師:秋天的霜凍來,花草毫不畏懼地說:——
    生11:怕什么,挺一挺很快就會過去的。
    師:夏天干旱和暴雨來了,花草說:——
    生12:我要把根深深地扎入泥土里,讓它干不死我,也澆不死我。
    師:很好,花草自身會奮斗,那我們?nèi)四兀?BR>    生:更應該自身會奮斗。
    師:花如其人,我們可以猜想老舍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一個不怕困難和挫折、自身會奮斗的人。
    師:對,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奮斗的一生。
    師:《養(yǎng)花》這篇課文給我們的真多啊。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點擊屏幕:
    1、(老舍在勞動中發(fā)現(xiàn)了真理,其實我們還可以從他的文章中發(fā)現(xiàn)不少真理,比方:
    不勞動,就( ),這也是真理。
    2、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聯(lián)系你的生活說說:
    不勞動,就( ),這也是真理。
    3、養(yǎng)花的樂趣在于“八個有”和“既……又……”之中,但剛才我們讀文的時候,絕不止這些,請你補充:
    有( )有( ),這也是養(yǎng)花的樂趣。
    生1:不勞動,就不知道花草自身會奮斗,這也是真理。
    生2:不勞動,就得不到知識,這也是真理。
    生3:不勞動,就不知道養(yǎng)花的快樂,這也是真理。
    (生活中的)
    生4:不勞動,就沒有好成果,這也是真理。
    生5:不勞動,就沒有責任心,這也是真理。
    師:對,把花草養(yǎng)活、救活就是一種責任。下一題。
    生6:有動有靜,這也是養(yǎng)花的樂趣。
    生7:有得有失,這也是養(yǎng)花的樂趣。
    師:非常好,再回答一個難度大一點的問題:
    生1:我會說:叔叔,養(yǎng)花不是玩物喪志,可以讓得到一些植物知識,讓你得到放松,培養(yǎng)你的責任感。
    生2:叔叔,小明愛養(yǎng)花草和小動物說明他很有愛心,他愛養(yǎng)就讓他養(yǎng)唄,老舍從養(yǎng)花中得到了很多樂趣,你知道嗎?你不能讓小明生活中失去樂趣啊。
    生3:我想說:叔叔,老舍也愛養(yǎng)花和養(yǎng)小動物,他也沒有玩物喪志啊,他還寫出了那么好的文章。我們不能光讀死書,有句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BR>    師:對,實踐才干出真知,生活處處皆學問,只要我們留心,用心,處處都可以學習,時時都有樂趣。因此,老師的作業(yè)是:
    1、讀——找到老舍的《勞動最有滋味》和《勞動的開端》認真讀一讀。
    2、寫——老舍在養(yǎng)花時用心感受,發(fā)現(xiàn)了很多樂趣,真是個生活的有心人。你能像老舍一樣,用一顆敏銳的“心眼”去感覺、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平凡小事中的無限樂趣嗎?請你像老舍一樣圍繞“樂趣”有順序地、自然地、具體地把它寫下來。
    兩題任選一題,能做好嗎?
    生齊:能
    師:好,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