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朱德的扁擔讀后感大全(16篇)

字號:

    讀后感是對自己閱讀體驗的深思熟慮和書寫表達。在寫讀后感時,可以結(jié)合自身的經(jīng)歷和觀點,提出對書中情節(jié)的解讀和評價。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參考和靈感。在閱讀這些讀后感時,我被作者獨特的見解所震撼,感受到了他們對生活和人性的思考。這些讀后感不僅內(nèi)容翔實,也包含了作者個人的情感和體驗,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作品的精髓和內(nèi)涵。讀完這些讀后感后,我不禁對自己的寫作技巧和表達能力產(chǎn)生思考,希望能夠通過不斷努力,寫出一篇出色的讀后感,分享給更多的人。請大家趕緊來欣賞這些精彩的讀后感吧,相信會給你們帶來啟發(fā)和思考的!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一
    《朱德的扁擔》是一個家喻戶曉的革命先烈故事。讀了這篇文章,我被朱德軍長那種身先士卒、艱苦奮斗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朱德軍長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他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以身作則的事跡,一直縈繞在我腦海。
    那是在1928年,朱德軍長帶領(lǐng)紅軍進行冬季訓練。由于敵人的嚴密封鎖,根據(jù)地軍民生活十分困難,糧食等生活用品奇缺,紅軍發(fā)動下山挑糧運動。
    朱德軍長已經(jīng)是四十多歲的人了,但他常隨著隊伍去挑糧。他穿著灰布軍裝,背著斗笠,扎著腰帶,打著綁腿,穿著草鞋。盡管山高路陡很難走,一天要往返50公里,但每次朱德軍長的兩個籮筐都裝得滿滿的。
    戰(zhàn)士們既敬佩又心疼朱德軍長,想到他為每晚考慮作戰(zhàn)計劃,白天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大家便商量把他的扁擔藏起來,讓他好好休息。但他又自己動手削了一根新扁擔并特地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戰(zhàn)士們被朱德軍長的精神給打動,再也不好意思藏起來了。
    在我身邊,也有許多像朱德軍長那樣勤儉樸素、吃苦耐勞的人,特別是我的外公外婆。瞧,外婆的一雙拖鞋穿了三十多年,外公的一頂帽子戴了二十幾年,卻舍不得丟棄。爸爸媽媽給他們買的新衣服,他們總是小心翼翼地收起來。我問起來,外公外婆經(jīng)常說:“沒有穿壞就不用買那么多新的?!?BR>    想起自己小時候吃飯弄得滿桌子都是,就覺得慚愧;剛買了新衣服,幾天就劃了幾道口子;剛穿的新鞋子,幾天就張嘴了。我應學習朱德軍長那種精神。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二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講了朱德軍長在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期間,白天要上山挑糧,夜晚不僅要審閱文件,還要和毛澤東主席研討革命斗爭形勢。紅軍戰(zhàn)士們怕他累壞了,一位小戰(zhàn)士出了一個主意:把他的扁擔藏起來??墒牵t軍戰(zhàn)士每藏一次扁擔,他又重新削了一根扁擔。最后,他在扁擔上寫著“朱德記”后,紅軍戰(zhàn)士再也不好意思地藏他的扁擔了。以此同時,他鄭重地對戰(zhàn)士們說:“誰藏我的扁擔,我就要批評他?!?BR>    從朱德軍長的言行表現(xiàn)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身先士卒、以身作則、腳踏實地,勤勞能干的革命好干部。我跟他比起來,實在是天壤之別。在學校,我是一名班上的干部,對班級工作敷衍了事,不聞不問,失職不作為。有一天下午放學,我負責檢查值日的同學打掃班級衛(wèi)生工作,卻沒有履行自己應盡的職責,對有垃圾的地方視而不見而急匆匆地回家。第二天早晨,我來到學校,不但沒有趕緊清掃垃圾,還若無其事地去玩耍,被同學告狀,心里真不是滋味。在家里,我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無憂無慮地生活,卻不懂得替他們分憂。他們不但要管理鞋廠,回家還要做家務(wù)活,夠勞累的。我看在眼里,卻沒放在心里,只知道看電視,跟鄰居的小孩玩。有時,媽媽叫我打掃地板、倒垃圾時,我總是溜之大吉,不見蹤影,真是一個“懶惰蟲”。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我深刻認識到勞動的重要和意義。我要向朱軍長學習,在學校,要盡職盡責,積極參加義務(wù)勞動;在家里,要主動幫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從小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將來更好地為家庭為社會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評語:這篇讀后感,該生贊頌了朱德軍長以身作則、勤勞能干的高尚品質(zhì),檢討自己對工作的失職,對勞動的不重視,從而得到了反省。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對比,深刻認識到勞動的真正意義。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三
    對于小學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要感悟朱德同志的高貴品質(zhì),難度似乎大了一點。因此,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介紹朱德這個人物以及他在課文中所處的環(huán)境,在此基礎(chǔ)上再接著講讀重點段落(第三段)。
    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上為其逐步培養(yǎng)的。課文第一自然段我介紹了一些補充材料,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并通過“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敝械摹安贿h處”來體會當時環(huán)境的危險。
    第二自然段中介紹區(qū)挑糧的原因是我訓練學生說話的重點。讓學生用“因為……所以……”來了解儲備糧食的原因和挑糧的原因,并通過反問“去挑糧容易嗎?”讓學生理解“山高路陡”等詞語的意思,聯(lián)系前面的文字感悟挑糧的艱辛,為后面學生感悟朱德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埋下伏筆。第三自然段是重點,“一道”、“一塊兒”兩個詞語其實很能體現(xiàn)朱德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革命品質(zhì)。
    在教《朱德的扁擔》這一課時,正好是二站的樊老師來聽課的時候,雖然事先經(jīng)過了準備,但還是有喜有憂。
    喜一、這一課,我也從題目入手:這是一根怎樣的扁擔?朱德拿這根扁擔干什么?朱德為什么在扁擔上刻了“朱德的扁擔,不許亂拿”八個字?”層層遞進,把難點一步步的剝離,突破。。
    喜二、在解決教學難點的過程中,始終從重點內(nèi)容入手,一開始從課文中的遣詞中明白了挑糧的艱難,需要的是年輕力壯的戰(zhàn)士才能勝任。朱德年紀大了,工作繁忙可是依然堅持要去,從而體味革命領(lǐng)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敬愛革命領(lǐng)袖的思想感情。
    憂一、基礎(chǔ)。在指導會寫的字“扁擔”時,僅僅是借助課件讀寫說,而沒有示范寫。主要是我寫字太慢,怕耽誤太多的時間。
    憂二、組織。課堂紀律不是很好,尤其是在講讀第二自然段時,由于時間過長(本節(jié)課上了50分鐘)需要老師不時地用眼色來維持課堂紀律,這就要求平時嚴格要求學生學會傾聽。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四
    《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朱德與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的革命故事,讓學生感悟朱德以身作則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課文所記敘的故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距甚遠,體會革命領(lǐng)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則成為課文的重難點。教學中,我把課文的重點落在了第三自然段。通過圖文結(jié)合讓學生真正理解,作為革命領(lǐng)袖,要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風范。在指導學生看圖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你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中的內(nèi)容。話音剛落,小手林立,大部分孩子都能回答,或文中語句、或自己組織語言。我繼而又問,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作為革命領(lǐng)袖,為何要親自和戰(zhàn)士們一道呢?一個極其普通的孩子卻大膽地回答道:他想讓戰(zhàn)士們更有精神去打敗敵人,所以自己親自去,想和他們共同……此時,他已經(jīng)無法用言語表達心中的感受,或許是不知道用什么樣的詞語來表達。我欣喜的送給他一副贊賞的笑容,其實能說出這樣就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于是我立刻送給他“同甘共苦”一詞,班上所有小朋友都投來讀懂的目光。再細讀,品悟,從而加深了對“同甘共苦”一詞的理解。
    為了再現(xiàn)人物鮮活豐滿的形象,又從人物的行動入手,抓住“藏”和“做”,使學生帶著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思考參與課堂活動,通過有效的引導,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了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五
    教學時間:第14周。
    重點難點:
    1、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lǐng)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lǐng)袖的思想感倩。
    2.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突破舉措:
    1、出示扁擔的圖片,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呢?揭示課題,板書課題:6朱德的扁擔。
    2、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扁擔圖片,朱德用這根扁擔做什么用呢?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呢?(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讀出相關(guān)語句,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全班齊讀。
    4、出示朱德挑糧圖,說說你看到的朱德。出示句子:
    5、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阎斓碌谋鈸仄饋砟??朱德和?zhàn)士們是怎樣挑糧的呢?戰(zhàn)士們這么做有沒有阻止朱德挑糧呢?默讀課文,指名反饋,教師小結(jié):朱德愿意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他。
    6、學習寫字。出示會寫字,讀一讀。小組交流,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師范寫。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板書設(shè)計:
    挑
    五六十里(路遠)。
    穿草鞋挑糧戴斗笠。
    山高路陡(難走)滿滿。
    做
    藏(連夜趕)。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六
    《朱德的扁擔》是紅軍**的時候的故事。這篇文章講的是朱德在部隊時,糧草緊缺,他為了部隊有更多糧食,就跟著,部隊下山挑糧,還總是走在最前面。盡管戰(zhàn)士們不讓朱德下山去挑糧,但朱德總會想方設(shè)法和戰(zhàn)士們一起去挑糧。
    朱德是一位不怕艱難、不怕累的將領(lǐng)。在戰(zhàn)場上,他領(lǐng)導著紅軍戰(zhàn)士反**本侵略者;在戰(zhàn)場下,他是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領(lǐng)導人。他為了部隊能多補充糧食,自告奮勇的下山挑糧,而且最有勁。
    我們在生活中也要像這位中國革命領(lǐng)導人一樣,能以身作則不怕吃苦,好好學習,成為一個好學生。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七
    從古至今,以身作則是領(lǐng)導者必須遵守的準則,就比如開國元帥朱德,就能處處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擔》是蘇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吨斓碌谋鈸愤@篇課文講述了作為軍隊總司令的朱德常常與普通戰(zhàn)士們一起穿草鞋、帶斗笠,扛著扁擔和戰(zhàn)士們一起搶著去挑糧的故事。當時朱總司令白天要挑糧,晚上要開會到半夜,戰(zhàn)士們怕他身體撐不住,就偷偷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誰知后來朱德總司令又削了根扁擔,并寫上“朱德的扁擔”五字。后來經(jīng)過幾偷幾削,朱總司令才明白了戰(zhàn)士們的用心良苦。
    讀了這篇《朱德的扁擔》,我想到了很多?,F(xiàn)在很多人當了干部,馬上就盛氣凌人、“官氣”十足;又有些人當了干部,假公濟私;還有些,安排家里親戚、親人進公司、單位,這些人都該感到可恥!那時候,朱總司令卻總是可親可敬地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當然不是說現(xiàn)在沒有“朱總司令”式的先進人物,但我認為現(xiàn)在許多人官本位思想嚴,這些人沒有絲毫廉潔奉公的優(yōu)良品質(zhì),朱總司令才是世代杰出人物的榜樣。另外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喜歡奢侈腐化,不節(jié)約節(jié)儉。不像朱總司令那樣勤儉節(jié)約、吃苦耐勞。也不完全排除仍然有人艱苦樸素,比如我的爺爺奶奶,生活一直簡樸節(jié)約,每次為他們買了新衣服,他們都說沒穿壞還能接著穿,并把新衣服小心翼翼地收著。
    革命先輩們?yōu)榱私裉烀篮蒙罡冻隽司薮蟠鷥r,今天的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tǒng),好好學習打好基礎(chǔ),練就一身過硬本領(lǐng),將來肩負起建設(shè)祖國的重任!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八
    老一輩的革命家朱德爺爺以身作則,不怕辛苦,不怕犧牲,和戰(zhàn)士們翻山越嶺去挑糧食。朱德爺爺工作非常忙,卻仍然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路上有許許多多尖尖的'石頭,穿著草鞋,一不小心腳就會被石頭扎破。還挑著滿滿一擔糧食,就更容易把腳扎破,一不小心還會從山上滾下去。戰(zhàn)士們怕把他累壞了,就把那根扁擔藏了起來。朱德爺爺又做了一根扁擔,還在上面刻了自己的名字。
    可見朱德爺爺把安全、休息留給了戰(zhàn)士們,把危險、勞作留給自己。朱德爺爺真是勇敢堅強的好領(lǐng)導。
    我也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后做一個像朱德爺爺一樣對國家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九
    教學目標:
    1.會認18個生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謎語,想猜一猜嗎請聽:生在樹上,落在肩上,干活躺下,休息靠墻.(這是扁擔)出示投影?,F(xiàn)在我國的農(nóng)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嶇,還有很多東西如水,糧等需要用扁擔來挑。在科技不發(fā)達的舊中國,更是離不開肩挑手提。說起扁擔,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
    二、揭題:
    三、備學:
    1.我能有感情地流利地表演讀課文。
    2.我會認知生字詞。
    朱德扁擔擔子隊伍部隊抽出抽查茅坪山高路陡敬愛尊敬。
    會師研究心疼不料料事如神。
    3.我會寫生字,還會組詞。
    朱扁擔隊伍敵抽敬。
    朱()()扁()()擔()()隊()()伍()()敵()()抽()()敬()。
    4.內(nèi)容問題:
    為什么朱德又找出一根扁擔寫上“朱德記”?
    四、填寫備學評價表。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聽寫生字,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二、出示內(nèi)容問題:
    為什么朱德又找出一根扁擔寫上“朱德記”?
    三、交流:
    教師:指名一名同學讀課文,大家?guī)е鴨栴}仔細聽朗讀,認真思考:別人為什么藏朱德的扁擔?從文中哪里看出的?指導朗讀。
    生:我是從二三自然段中一些句子中看出的,認真讀相應的句子。
    教師作相應的.句子的朗讀指導:將山路的難走體會出,將條件的艱苦體會出。將朱德的辛苦體會出。
    生:認真朗讀。
    生:他是一個能和群眾同甘苦,他不把自己放在特殊的位子上的一個人。
    四、提升:
    當你是一個班干部時,在班里你該怎么做?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十
    革命傳統(tǒng)是德育內(nèi)容之一。是教育者繼承和發(fā)揚無產(chǎn)階級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優(yōu)良作風和高尚品德的教育。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養(yǎng)成密切聯(lián)系群眾和為人民服務(wù)的思想作風;培養(yǎng)實事求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謙虛謹慎等良好品質(zhì);養(yǎng)成艱苦奮斗、勤勞勇敢、不怕困難的品德;繼承和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和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而英勇犧牲的獻身精神。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幾篇革命故事,其中有一篇使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感觸,文章的題目是《朱德的扁擔》,這是一根不同尋常的扁擔,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幾十年來一直被人們傳頌著,教育和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人。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lǐng)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跟毛主席會師。山上是紅軍,山下不遠就是敵人。井岡山上出產(chǎn)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的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墒敲看翁艏Z大家都爭著去朱德同志也跟戰(zhàn)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白天挑糧,晚上還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同志又找來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八個大字。當挑梁隊伍再次出發(fā)時,朱德依然站在戰(zhàn)友的隊伍之中,當大家看見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擔,感到十分驚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幾分干勁。從此,朱德的扁擔的故事傳開了。井岡山軍民為了永遠紀念朱德這種身先士卒、艱苦奮斗的精神,專門編了一首歌贊頌他:“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
    我們的革命先輩,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為了我們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讓我非常感動,同時感到肩上應該擔負起歷使命和責任,應該為祖國的安定團結(jié),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提高知識,長大后,努力工作,為祖國的建設(shè),貢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老一輩的革命家,以身作則,不怕吃苦,不怕犧牲,和戰(zhàn)士們翻山越嶺,去挑糧食。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讓我非常感動,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感受到肩上應該擔負起歷史使命和責任,應該為祖國的安定團結(jié),繁榮昌盛,而努力學習,提高知識,長大后,努力工作,為祖國的建設(shè),貢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
    讓我們?yōu)榱俗鎳奈磥?,加油,努力吧?BR>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十一
    《朱德的扁擔》這個故事講的是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時候的故事。朱德爺爺帶領(lǐng)的隊伍在井岡山上和毛澤東爺爺帶領(lǐng)的隊伍會師后,糧食不夠。朱德爺爺白天和戰(zhàn)士們一起爬山挑糧,晚上還總是整夜整夜研究怎么和敵人打仗。戰(zhàn)士們心疼他,就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墒?,朱德爺爺又拿來一根扁擔,在上面寫上了“朱德的扁擔”五個字。后來,戰(zhàn)士們再也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擔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知道了我們要以身作則,要與朋友同甘共苦,不搞特殊。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十二
    1928年發(fā)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其中,發(fā)生在朱德爺爺身上的一個小插曲,正是我剛學的《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
    當時,毛澤東和朱德帶領(lǐng)的隊伍在井岡山會師了。井岡山糧食不多,朱德和戰(zhàn)士們?nèi)ッ┢禾艏Z。當時挑糧的路是陡峭的山路。尖尖的石塊很容易就會穿進草鞋,扎進腳掌。路邊雜草叢生,很有可能劃到手。晴天挑糧都困難重重,就更別說雨天了。滿路的泥濘讓鞋底打滑,一不小心就會從山上滾下去??墒侵斓聽敔敳慌吕щy,還常常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朱德不僅白天挑糧爬山,還日以繼夜地研究怎么和敵人打仗??吹竭@樣的朱德,大家心疼,就藏了他的扁擔。想不到,朱德又找來一根扁擔,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我想:如果我是當時的一名戰(zhàn)士,看到這樣一位愿意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以身作則的首長,我也會越發(fā)敬愛他。因為他的兩個肩膀,不僅能挑起擔子,還能挑起中國走進勝利的大門。雖然我不在那個年代,但現(xiàn)在我依然要學習朱爺爺這些美好品德,積累更多豐富的知識,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長大以后,我要做一個像朱爺爺一樣的人。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十三
    這是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時候的故事。朱德爺爺跟著戰(zhàn)士們一起去山上挑糧,山很陡,也非常難走。他們穿著草鞋,山上的路上有很多小石子,只要踩上去,有可能就會扎進腳里。
    朱德爺爺白天和戰(zhàn)士們挑糧,夜里研究怎樣消滅敵人。
    戰(zhàn)士們不讓朱德爺爺再去挑糧,就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墒?,朱德爺爺又做了一根扁擔,上面寫著“朱德的扁擔,不許亂拿?!贝蠹铱戳?,都很心疼朱德爺爺。
    我要向朱德爺爺學習不怕吃苦以身作則的精神。我現(xiàn)在要好好學習,長大以后一定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十四
    偉大的革命家朱德爺爺在井岡山革命時期,由于糧草緊缺,為了革命,朱德爺爺和戰(zhàn)士們一起下山挑糧食。戰(zhàn)士們?yōu)榱瞬蛔屗律教艏Z食,把朱德爺爺?shù)谋鈸仄饋?。為了能和?zhàn)士們一起下山挑糧食,重新找來一根新扁擔,并在扁擔上刻上“朱德扁擔,不準亂拿”的字樣。從此,戰(zhàn)士們不再藏朱德爺爺?shù)谋鈸恕?BR>    我深深體會到像朱德爺爺這樣的老一輩革命家,做什么事情都以身作則,不怕吃苦,不怕犧牲自我。這些精神我們認真學習,并傳承下去。生活在黨旗下的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鍛煉好本領(lǐng)。時刻準備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奮斗一生。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十五
    今天,老師帶著我們學習了《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
    這是在紅軍長征時候發(fā)生的故事。在井岡山時,糧食缺乏,朱德爺爺就和戰(zhàn)士下山去挑糧食。一路上要非常小心,稍不注意就要滾落山下。地上全是凹凸不平的石頭,稍不注意也會把腳劃傷。
    朱德爺爺白天要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食,晚上還要和同志們商量怎么跟敵人打仗。戰(zhàn)士都特別心疼他,于是就把他的扁擔給藏起來了。沒想到朱德爺爺自己又做了一根扁擔,而且上面還刻著字“朱德扁擔,不準亂拿”。戰(zhàn)士們都不好意思再拿他的扁擔了。
    朱德爺爺不怕苦不怕累,我也要向他學習。
    朱德的扁擔讀后感篇十六
    1928年,朱德爺爺?shù)年犖樵诰畬缴虾兔珷敔數(shù)年犖闀熈?。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紅軍想鞏固井岡山根據(jù)地,粉碎敵人的圍攻,需要足夠的糧食,要抽出一些人去寧崗的茅坪挑糧。朱德爺爺也跟著戰(zhàn)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糧食。路很長,路上的石頭尖尖的,腳容易受傷。朱德爺爺還整夜整夜地研究怎么跟敵人打仗。大家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不料,朱德爺爺又找來一根扁擔,寫上“朱德的扁擔”五個字。
    朱德爺爺以身作則,和同志們同甘共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決定長大以后做一個像朱德爺爺一樣對祖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