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一種對自己成長過程的總結和反思,它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良好的心得體會應該具備思考深度和個人觀點的獨特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每個人的經歷和感悟都不相同,這些范文只是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希望能對大家寫作時有所幫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相信會有一些收獲。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一
家風是什么?或許在如今經濟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家風似乎都會覺得是老一輩人甚至是古代嚴厲講求的內容,殊不知,一個人的成人成才與家風有著息息相關。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xiàn)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不是高精尖的哲學,也不是讓人無法靠近,它更是一種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更是人生迷茫和困苦時為你指明光明道路的希望之光。作為新一代年輕人:
一是要擁有家風的意識。理解家風是什么含義?會給自己帶來什么?不是高大上,不是高精尖,哪怕是你孝敬父母,哪怕是你真誠和坦率,都是家風的體現(xiàn),作為90后,很多都已為人父母,自己良好家風的體現(xiàn),更是為下一代埋下了良好的道德種子。
二是要堅持家風的正氣,家風是一個家族風貌的綜合體現(xiàn),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的行為準則,充滿正能量的家風,思想不會被邪惡所迷惑,不會讓行為越軌,正氣是靠家庭中每個人的正氣,是靠每個人的堅持。
三是要做好家風的傳承。家風與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發(fā)揚和傳承,也許我們每個家庭不一定會有專門的家風“秘笈”,但是一代一代的去教導,一代代的發(fā)揚,就會讓每一代人都在良好的家風中受益、家風是一本書,也不是一本書??康氖巧钪械乃伎?,靠的是生活中的不斷總結,良好的家風定會成為人生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耙皇抑恢危我蕴煜录覈鵀?”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于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世事之后的經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guī)范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yōu)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于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fā),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疑其家風?!靶硗滇?,長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后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zhí)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yōu)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tǒng)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shù)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shù)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欲的過度追求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優(yōu)良家風需傳承,社會正氣需弘揚,這不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會弘揚家風的建設,不僅能揚善于小,防惡于微,更能引導人們摒棄浮躁功利,重塑文明榮辱。而家風的建設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榜樣力量,社會的持續(xù)關注和人們的長期努力。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二
我一直認為,一個家庭的風格和廉政力量是建立在家庭成員自身的良好品行和行為態(tài)度之上的。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一個正直廉潔的家庭將會培養(yǎng)出更多塑造社會和諧的人才。在家風廉政的實踐中,我從家庭中的教育教訓中學到了很多,著重記錄下來進行總結,以期對大家有所啟示。
首先,親自身體驗在追求家風廉政的過程中,我認識到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和互相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家庭價值觀念的關鍵。無論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還是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互關愛,互相尊重和理解是推動家庭和諧的基礎。只有通過坦誠的交流和理解,我們才能共同確定應遵循的道德原則和行為準則。
其次,堅持正直是家風廉政的核心。正直是一種道德和品德的體現(xiàn),也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尺。一個家庭的成員應當時刻保持良好的道德行為,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社會上。堅持正直意味著保持誠實和正直的態(tài)度,從不妥協(xié)或違背原則,更不說撒謊或作弊。一個正直的家庭是建立在對真實和道德的崇尚之上的。
第三,廉潔經營啟發(fā)了我個人對金錢的正確看待。從家庭到社會,金錢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財務關系和責任分擔與家庭的廉政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個廉潔的家庭中,我學會了合理規(guī)劃和使用金錢,不過度消費,不浪費,不儲存黑錢。父母從小就告訴我錢不能買到真正的幸福,但我們可以使用它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共享家庭的溫暖。
第四,培養(yǎng)責任感是家庭風格廉政的基石。在一個負責任的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并為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的父母一直以身作則,以他們的責任感和勤奮工作的態(tài)度,成為家庭中的榜樣。他們告訴我,追求成功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更要為家人和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在這一點上,我深深體會到了責任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其貫徹到我個人的行動之中。
最后,強調教育意義。一個家庭的風格和廉潔力量往往通過家庭的教育和培養(yǎng)來進行。因此,教育被認為是一種良好家庭風格和廉政力量的重要因素。我的父母一直非常重視我的教育,通過以身作則和及時的引導,塑造了我正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他們教育我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友善待人,遵守法律,誠實守信,并告訴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這種教育意義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樹立了追求正義和廉潔的信念。
家風廉政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努力和合作。通過家庭的共同努力,在實踐中我學到了很多重要的經驗和領悟。相互尊重和理解、堅持正直、廉潔經營、培養(yǎng)責任感和教育意義是家庭風格廉政的關鍵。通過這些實踐,我深刻認識到了家庭風格和廉潔力量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也體會到了個人對家庭風格廉政的重要性。我將一直堅持這些原則,繼續(xù)努力成為一個守法守紀、廉潔正直的家庭成員,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我的力量。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三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里,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yōu)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zhàn)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yōu)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于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四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風來照亮指引,家風的內涵很豐富,但這三點不可少。
第一個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顆關懷體恤之心,才會愛這個世界,愛周圍的人,愛所有的生命。一個人活在世上,不過是向人世借幾十年光陰而已,要在有限的時光里成己達人,才對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說是我家的第一個家風。爺爺奶奶就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曾這樣諄諄告誡子女:“做人千萬不要去做惡事,作惡多端,會有報應?!边@樣的家風也深深地影響了我,無論在哪里無論和誰打交道,我都與人為善,不做違背良心之事。
第二個是“勤儉”。
父親教育我,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傲科渌?,度其所出?!薄澳懿粸橄⒒即熘?,自不為安樂肆志;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薄罢衲思衣暎镁托┮贿呑鋈?;成些事業(yè),端從勤儉二字得來?!辈荒芡稒C取巧、不勞而獲,鋪張浪費。父親在當?shù)剞r行工作,勤勤懇懇干了一輩子,不貪不占,年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為了養(yǎng)育我們6個孩子,母親起早貪黑干著生產隊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二個是“勤儉”。
父親教育我,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傲科渌耄绕渌??!薄澳懿粸橄⒒即熘?,自不為安樂肆志;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薄罢衲思衣暎镁托┮贿呑鋈?;成些事業(yè),端從勤儉二字得來?!辈荒芡稒C取巧、不勞而獲,鋪張浪費。父親在當?shù)剞r行工作,勤勤懇懇干了一輩子,不貪不占,年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為了養(yǎng)育我們6個孩子,母親起早貪黑干著生產隊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個是“學習”。
學習無止境,向書本學習,向社會學習,向他人學習,不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父親常對我們兄弟姐妹說:“知識從哪里來,就是從學習中來?!备赣H只讀了兩年私塾,后來他能夠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為刻苦學習,向同事學,向書本學,向實踐學。現(xiàn)在老父已經80多歲了,還天天堅持讀書看報,可以說“活到老,學到老”。心靈的家風也是生命的家風,心靈的家風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長,生活的道路越平坦。為此,我要不斷為家風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傳,千萬不能讓它們熄滅了。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梢哉f,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鄙钪?,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chuàng)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xù)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五
家風是指家庭內部形成的一種風氣,是一種道德家教和家庭價值觀念的體現(xiàn)。廉政則是一種廉潔奉公的行為準則,具有高尚的政治道德品質。當我從小接受到家風廉政的熏陶和教育時,我深刻地理解到這是一種珍貴的財富,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秉持的準則。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準則,同時再也忘不了家風廉政對我產生的深遠影響。
首先,作為一個家庭成員,我從年幼時期就被嚴格要求遵循家庭的規(guī)矩和紀律。父母教育我們要正直、誠實、敬老尊師,不圖虛榮、不奢侈消費。他們從不用權力和金錢為我們謀求特殊的權益。家庭的規(guī)矩清晰而嚴格,讓我們懂得“十個指頭”功夫,不偷不搶不貪不占,遵守尊重他人的利益和權益。通過他們的榜樣,我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家庭的紀律對于個人行為準則的重要性,并將其內化為我的日常行為標準。
其次,從我的父母身上,我學會了正直和誠實的價值。他們從不抄近道,從不做弄虛作假的事情,也不讓我們撒謊。對于他們來說,道義和信任遠比任何物質財富更重要。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我錯過了一場比賽,當我回到家里時,我不敢告訴他們真相。但當他們發(fā)現(xiàn)真相時,他們并沒有責備我,而是非常失望和傷心。他們對我說:“無論發(fā)生什么事,你應該坦誠面對,不要騙我們?!睆哪且院?,我學會了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錯誤,并且珍惜他人對我的信任。
另外,家庭中的廉政教育也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的父母從不接受或索取不正當?shù)暮锰?,他們總是堅守原則,拒絕了那些讓人心動但不道德的利益。他們始終相信,只有通過艱苦奮斗和正當手段才能取得應有的成果。這種廉潔奉公的觀念讓我明白了權力和金錢永遠不能成為追求個人利益的手段,而應作為為社會做貢獻的工具。正是這種觀念的影響,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始終保持了清醒的頭腦。
此外,家庭的關愛和尊重也讓我感受到了家風廉政的溫暖。父母總是尊重我的選擇和決定,并鼓勵我追求理想和熱愛的事業(yè)。他們相信人是為了更高尚的理想而生活,而不是僅僅追求金錢和地位。這種父母的關愛和教導,讓我意識到,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人的品質和智慧,而不是物質的追求。我也深刻地體會到,關心和支持他人的成長和進步是一種無私的付出,是家風廉政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結起來,家風廉政對于我來說是一種珍貴的財富。它不僅塑造了我獨立的思考方式和道德準則,更讓我明白了廉政的意義和家庭的重要性。身處這個快節(jié)奏和浮躁的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秉持家風廉政,發(fā)揚誠實、正直、紀律和廉潔奉公的美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圓滿,為社會的繁榮和進步做出積極的貢獻。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六
習近平指出:“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黨員干部的家風好壞,直接影響到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好壞,一個好的家風,離不開一個好的家規(guī)家訓的有效實踐?!皟蓪W一做”學習教育要求做合格黨員,筆者認為,做合格黨員就要從踐行好家規(guī)開始。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家規(guī)作為家庭的主流價值觀,是家庭成員思想性格的塑造場。黨章黨規(guī)是規(guī)范黨員行為的具體遵循,踐行好家規(guī)是黨員學好黨章遵守黨規(guī)的具體表現(xiàn)和基本前提,也是建立品德高尚、和諧溫馨、充滿正氣的幸福家庭的基礎。良好的家規(guī)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守家規(guī)即是養(yǎng)品德,家規(guī)守得好不好,對孩子成長成才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家規(guī)還是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重要防線,更是形成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政治生態(tài)的基石。只有嚴格按照黨章黨規(guī)要求,設立“鐵家規(guī)”,筑起“防火墻”,才能讓別有用心的人無從下手,攻不破、拿不下。
基層黨組織要切實加強黨員家規(guī)家風建設,將家規(guī)家風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通過開展“立家規(guī)傳家訓正家風”、“家規(guī)家風伴我成長”、“走家庭話家風”等活動,嚴格立家規(guī)、亮家規(guī)、評家規(guī)和訪家規(guī)等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促進黨員正好家風,營造踐行好家規(guī)的濃厚氛圍。
各級組織部門要將家規(guī)家風建設作為黨員干部隊伍從嚴管理的重要手段,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考核述職、評先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作為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黨員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范圍,做到選拔干部看家規(guī)、監(jiān)管干部核家規(guī)、考察干部訪家規(guī)、干部述職述家規(guī)。通過黨內建設作表率,社會力量再跟進,滲透到千家萬戶,促進淳正家風、優(yōu)良作風和清明政風良性互動。
家規(guī)嚴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每一名黨員都要篤學修行,不墜門風,要以周恩來總理為榜樣,講操守、嚴修身、重家風,讓家規(guī)嚴家風正,成為新時期合格黨員的時代標簽。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七
優(yōu)秀的家風家訓,是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價值的融合,為充分挖掘我市長壽之鄉(xiāng)、長壽之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樹立家庭文明新風尚,市婦聯(lián)聯(lián)合亳州晚報社決定在全市廣大家庭中開展“長壽之家家風家訓”征集評選活動。本次活動為期兩個月,從3月8日-5月8日。
據了解,參賽的家風家訓必須緊扣“長壽之家”這一要求,家風家訓內容積極健康,圍繞和諧、孝道、勸學、勸善、勤儉、勵志、修養(yǎng)等方面,既能夠反映我國傳統(tǒng)美德,又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梢允亲嫔洗鄠鞯募绎L家訓家規(guī),可以是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一個詞或一句話,也可以是家庭對孩子的期待和希望等。內容要求真摯樸實、語言精練、內涵豐富,不超過100字。對于征集到的家風家訓,市婦聯(lián)、亳州晚報社將通過篩選,在各類媒體進行展出,并將匯編成冊廣為宣傳。
市民可直接報送到市婦聯(lián)組織宣傳部,或亳州晚報社社會部。也可以通過亳州婦聯(lián)、亳州發(fā)布、亳州晚報公眾微以及亳州頭條手機戶端,留言推薦。報送時,請注明姓名、職業(yè)、聯(lián)系電話。
據介紹,舉辦此次征集活動,旨在挖掘、宣傳我市的優(yōu)良家風家訓,引領市民樹立家庭文明新風尚,使好家風好家訓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八
據空軍報4月19日報道,空軍制定下發(fā)《從嚴貫徹執(zhí)行空軍“禁酒令”措施》??胺Q史上最嚴禁酒令!
《措施》明確“嚴禁工作日飲酒,嚴禁執(zhí)行戰(zhàn)備、演習、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期間飲酒,嚴禁值班執(zhí)勤、操課辦公、會議集訓期間飲酒,嚴禁各級工作組下部隊期間飲酒,嚴禁著軍裝在營業(yè)性場所飲酒”;特殊場合確需飲酒的,報軍級以上單位主官批準。進一步嚴明責任強化問責,把貫徹執(zhí)行“禁酒令”的責任落到單位主官和分管領導、工作組帶隊領導、聚餐最高職務人員等具體人身上。《措施》還對教育宣傳、檢查監(jiān)督提出明確要求。
《措施》強調,各級領導和機關要帶頭執(zhí)行“禁酒令”,為部隊做好表率??哲妳⒅\部部隊管理局設立違反“禁酒令”舉報電話(軍線:0201-986800、986836,地 方 線 :010-66986800、66986836),24小時受理舉報。下一步,空軍機關將攝制下發(fā)警示教育片,組織不打招呼檢查抽查,嚴肅查處違規(guī)違紀的人和事,確保規(guī)定措施落到實處。
空軍報專門刊發(fā)特約評論員文章《挺紀在前,共同維護空軍從嚴治軍品牌》。
文章稱,堅持把紀律規(guī)矩挺在前面,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實現(xiàn)強軍目標、推動空軍戰(zhàn)略轉型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證。專門制定下發(fā)《從嚴貫徹執(zhí)行空軍“禁酒令”措施》,充分體現(xiàn)了空軍黨委首長嚴肅軍紀法令、持續(xù)正風肅紀的鮮明態(tài)度和堅定決心。
文章強調,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當前形勢下,違規(guī)飲酒不僅僅是部隊管理上的問題,也是糾風肅紀的重要內容。各級要積極適應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新要求,從講政治守紀律聽招呼的高度來學習理解、貫徹執(zhí)行“禁酒令”。要采取多種形式,一人不漏組織學習教育,講清空軍命令指示和措施規(guī)定的內容要求,講清違規(guī)飲酒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和部隊戰(zhàn)斗力的嚴重危害,講清因酒后駕車、酗酒滋事導致事故問題所釀成的慘痛后果,引導廣大官兵遵章守紀,大力倡導抵制違規(guī)飲酒的文明風尚,切實增強貫徹執(zhí)行“禁酒令”的自覺性主動性。
文章指出,各級領導和機關要嚴于律己、率先垂范,帶頭執(zhí)行“禁酒令”,以先嚴先治的實際行動,為部隊做好表率。要從嚴執(zhí)紀問責,對有令不行、頂風違紀的,在依法依紀處理當事人的同時,嚴肅追究所在單位領導責任,以鐵的紀律維護空軍命令指示的權威性嚴肅性。廣大官兵都要強化紀律規(guī)矩意識,珍惜軍旅人生,破除僥幸心理,既當好執(zhí)行者,也當好管理者、監(jiān)督者,共同把空軍這個從嚴治軍的品牌維護好。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九
家是人們最溫馨的港灣,給予人們溫暖。但是家也要有家的規(guī)矩,老人們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BR>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xiàn)的是道德的力量,他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tài)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
好的家風,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我們家的家風便是孝字當頭。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常常對我們講:“一個人有孝心,要有孝道,要愛長輩,要感謝長輩的撫養(yǎng)教育。一個沒有孝心的人,是可恥的人,是沒有道德的人?!卑职謰寢尦3槲覀冎v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等故事,讓我們明白動物尚且知道感恩父母,何況我們人類,更應該感恩父母,孝敬長輩。爸爸和媽媽是孝敬長輩的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長輩都不愛,那么他還愛什么?所以至今我們一家四代還都生活在一起,父母年齡漸老,奶奶早已年逾耄耋,我想此時陪伴才是最好的關愛。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于父親也是教師,所以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做人做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榜樣是最好的教育,我始終牢記父母為我樹立的榜樣,他們雖然平凡普通,卻給了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從事教育工作以來,父母時常提醒我,做教育工作,必須自身清凈,潔身自好。父母的叮囑,讓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師德的重要性,除了主動搞好教育教學工作之外,我嚴格自律潔身自好,維護教師形象。
作為教師,家風連著師德。作為教師,治好家、樹立良好家風,絕不只是個人的家務事,而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家風雖是一家之風范,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從這點講家風對國家、社會的影響也很大。
大寧縣東關小學。
史?,?。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十
體驗是一種在感受之后的書寫,它主要用來記錄你的思想和感受。它是一種經過閱讀和學習實踐的情感寫作。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那天放學我一回到家就直沖廚房,拿起碗就開吃,絲毫也不記得爺爺平時的教育:要等長輩先動筷,后輩才能動筷。爺爺冷不防的來了句:“你忘記我平時跟你說的話了嗎?碗給我放下!”我的身體一僵,連忙把碗筷放下,怯怯地站了起來,低著頭,小聲地說:“爺爺,對不起我沒等你和奶奶先吃……”到最后我的聲音幾乎沒了?!暗狼甘悄氵@樣的態(tài)度嗎?聲音大點!”爺爺大聲地說。我被爺爺這一聲嚇到了,身體一顫,嗓音提高了:“爺爺對不起!我不應該沒等你和奶奶動碗筷之前就吃了?!薄爸诲e了這一點嗎?”奶奶從陽臺過來對我說。我心虛的點了點頭,又立馬搖了搖頭?!澳悄阏f你錯了哪兒?”奶奶似乎看穿了我,又問。爺爺對我的反應很不滿意,說:“看樣子你是不知道了!出去給我站著想通了再回來!”我低著頭走了出去,瞄了一眼地下,呀,竟猜到了自己剛剛掉下的飯粒,頓時恍然大悟。爺爺和奶奶都是農村人,從小吃的本來就不好,有時連三天都吃不到飯,所以非常珍惜糧食,也經常教育我要珍惜糧食,吃飯時要吃干凈,不允許有剩下的,而我卻吃了一地,想著,想著我非常羞愧,我竟然犯了這一大忌!
從此以后我再也不剩菜剩飯了,能吃多少盛多少,吃的時候也非常仔細,一粒糧食也不浪費。同時,我也把爺爺?shù)慕逃柈敵闪宋壹业募绎L家訓,把它們謹記心里,傳承下去。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欲治其國先齊其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避風港,也是提供前進動力的加油站。家和萬事興,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建設好自己的小家不僅有利于家庭成員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會大家庭的和諧共榮。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提速,男女平分秋色,追求實現(xiàn)自我價值,各自努力在職場打拼,從而忽視了家庭建設,減少了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與交流。由此引發(fā)了婚姻、養(yǎng)老、家教、家風等諸多的家庭生活問題,給社會和諧和文明進步帶來了極大影響,中國家庭建設面臨著諸多的挑戰(zhàn)。因此,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重視家庭建設必須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三大要務著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擔負著培養(yǎng)教育下一代的責任。家庭教育是對人生影響至深的教育,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生目標的實現(xiàn)。注重家教,首先要讓家長們認識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為人父母的職責與任務不僅是讓孩子吃飽、穿暖、身體好,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啟蒙教育,立德樹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長孩子的善心、愛心、恭敬心,糾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過失。家教靠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以道德力量潛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靈。當然,家教需要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教育生態(tài),通過家校互動、親子共讀、父母學校、家校合作委員會等形式強化家校共育機制。
這些都是在注重家庭和注重家教的基礎上日積月累逐步形成的。
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在家庭建設中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才能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基點。中國夢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夢想,在家庭建設中注重家庭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風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諦。
家風是什么?我理解,家風是一個家庭世代傳承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它有時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語言或日常生活習慣,它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凈化著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靈,它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我們常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母親的言傳身教影響人的一生。孟母的賢德成就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孟子,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成就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岳飛,當代“福爾摩斯”李昌鈺的母親,以一己之力培養(yǎng)了13個博士。難怪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掌握在母親的手中。”
家庭徹底陷入困境。安寧市的李某,38歲,為3歲外孫的落戶問題來訪,我好奇于她和我同齡,竟已當外婆。在接訪中了解到:她20歲非婚生女,獨自將女兒撫養(yǎng)至14歲,因缺少良好的家風傳承教育,性情頑劣的女兒離家出走,15歲時回家生下了這個孩子,至今無法落戶。
俗話說“妻賢夫禍少”、“母慈子孝”,什么樣的母親養(yǎng)育什么樣的孩子,母親缺乏修養(yǎng),孩子易流于粗俗;母親溫婉賢淑孩子通常紳士乘風;母親優(yōu)雅智慧孩子必定謙遜有禮…其實家風不只在名門望族,每一個普通的家庭都有之,每一位普通的母親都是家風培樹和傳承的關鍵角色。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故事,但她卻用“勤勞”、“孝順”的家風為我們家庭傳承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母親總是忙忙碌碌,家里總是干干凈凈。只要一有臟衣服,母親馬上就手洗,有時看著一大盆的臟衣服,我會抱怨說:這要洗到什么時候啊?母親邊洗邊說“你外婆有句老話說‘勤腳快手懶眼睛’,看起來多,動起也就快了!”洗完衣服母親又忙著打掃衛(wèi)生、做飯洗碗,晚上還給我們織毛衣,有時織到打盹,手還不停,我說:“媽,您忙了一天,歇著吧,別累著!”母親睜開眼邊織邊念叨說:“你外婆還有句話說‘力氣是個怪,今天使了明天在’,累不著,睡一覺就好?!?BR> 我工作那年,爺爺生病住院,母親每天做飯、燉湯,再轉幾趟公交車送到醫(yī)院去喂爺爺吃飯,給爺爺擦背、洗腳、修指甲。爺爺臨終時拉著母親的手,滿懷感激地看著我,顫顫巍巍地說了三個字:“好—女—兒”。我懂得爺爺?shù)囊馑?,哽咽著連連點頭,想要告訴爺爺,我已耳濡目染了母親的“勤勞”和“孝順”,一定把它傳承為我們的家風。
強調“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契合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指出個人、家庭、國家的有機統(tǒng)一。把家風家教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公民道德修養(yǎng)和文明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勢在必行。“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谷文昌家風則是家風建設的風向標。
谷文昌家風既是谷文昌對親屬的具體要求,也是嚴格自律的真實寫照,更是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谷文昌家風內涵豐富,特色鮮明,事例生動,集中體現(xiàn)了那一代共產黨員艱苦樸素、清白為官、為民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從嚴治黨,應繼承和發(fā)揚好這種優(yōu)良作風,讓簡樸本分的“谷文昌家風”引領社會風尚。
“欲治國者,先齊其家”,家風作為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種潛在無形的綜合力量,是社會風氣的涓涓細流,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道德在每個家庭中的傳承。中國歷,許多有為之士都把修身、齊家與治國聯(lián)系起來,認為要治國就必須修身齊家?!皭燮渥佣唤蹋q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留錢財給子孫,不如留下智慧與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家風,是谷文昌言傳身教的結果。今天,對我們黨的領導干部來說,如何教育好家屬子女,樹立良好的家風,自己必須率先垂范,做出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大力倡導家風建設的今天,我們要以谷文昌家風為標桿,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風美德,建設新時代的家風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耙皇抑恢?,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于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世事之后的經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guī)范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yōu)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于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fā),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疑其家風?!靶硗滇槪L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后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zhí)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yōu)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tǒng)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shù)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shù)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欲的過度追求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優(yōu)良家風需傳承,社會正氣需弘揚,這不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會弘揚家風的建設,不僅能揚善于小,防惡于微,更能引導人們摒棄浮躁功利,重塑文明榮辱。而家風的建設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榜樣力量,社會的持續(xù)關注和人們的長期努力。
【家風無聲沁心田】。
每當讀起“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家風故事,無不為古人家風所感動,感佩家風里詮釋的品德品質,探略家風故事背后的“精神密碼”,感喟家風家訓中對后代的警醒和鞭策。
家風無聲化“和美”,滋潤我們和善待人、美美與共。雖然父母文化不高,小學,沒畢業(yè)就輟學,但并不影響他們做人做事的精神。從記事起,父母總給人感覺每天都充滿干活的激情,充滿對改變生活的追求,充滿著樂觀向上的精神。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家鄉(xiāng)不時有走村串戶的外地手藝人、生意人,大多數(shù)人家都因吃不上飯、或者嫌麻煩,拒絕招呼這些人吃飯、歇腳住宿。但父母卻例外,即使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只要走進我們家門,父母都會熱情招待。有時候遇到天災人禍討要糧食的人來到家里,父母還會招呼歇三五天,幫助他們把背運糧食的情況。當我們問及母親,自己家吃飯都顯得捉襟見肘,為什么要接濟別人,她總是說,高祖在世之時,叮囑她要“油鹽柴米放在露天壩”,善待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些做法,也成為了我們要求孩子的一部分。這些待人之道,也在我的生活中延續(xù),并成為與世界、與社會美美與共的秘訣。
家風無聲化“規(guī)矩”,約束我們嚴于律己、清白做人。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們,借別人的東西不但要還,還要記得別人的好;教育我們不要惹是生非,不能倚強凌弱,更不能做偷雞摸狗、違法犯罪和違背公秩良俗之事。記得小時候,鄰居家的小雞跑到我家菜地里,我在驅趕的時候,用石頭把小雞砸傷了,鄰居看到后非常生氣,朝我大聲呵斥。我回到家,母親把自己家的小雞抓來,讓我賠給鄰居家,我認為自己是對的,是鄰居家有錯在先,沒必要賠東西,也不用賠不是。母親心平氣和教育我,說鄰里間和為貴,雖然鄰居家的小雞不該到我家菜地里,但小雞對鄰居家來說,比自己家種的菜要貴重,我們得分清輕重、明晰是非、辨準對錯,別人做錯了,不用和別人吵架,要嚴加約束自己,才不會在生活中對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這些看似處理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點點滴滴的教誨中,是父母立下的做人規(guī)矩、成事規(guī)范,是指引我們成長成人的“指針”。
家風無聲化“力量”,激勵我們增長才干、擔當前行。記得小時候,父母帶我到鎮(zhèn)上趕場,最喜歡的就是帶我去場上的新華書店,幫我買一些連環(huán)畫、一些故事書,讓我們能夠讀上書。父親給我們講過的故事,記憶最深的就是古人捉螢火蟲當“燈”讀書的故事,以及把頭發(fā)綁在梁上讀書的故事,告訴我們讀書的好處。上高中時,家里為了付學費、生活費,已經入不敷出了。正值“打工潮”興起時期,我們提出外出務工、減輕家里負擔,父母非常嚴厲地批評教育我們,說:“讀書考不上大學,是我們的事,是我們對自己不負責任!家里拿不出錢讀書,是大人的事,不用我們操心,也不用分心考慮?!痹诟改竾烂C的批評中,看著父母堅毅的眼神,我們都靜心下來學習,考上了大學。父母在我們成長路上,用自己理解的道理,引導我們不斷學習,用厚實的擔當扛起促進我們成長成人的重擔。這些于無聲處的引導、于無聲處展示出來的力量,教育、激勵我們不斷奮力前行。
家風,是一句話中蘊藏的道理;家風,是一件事中潛藏的規(guī)范;家風,是時時處處自身言行中展示的形象;家風,是一生一世傳承和守望的精神,是激勵我們成長的力量。家風,就是父母的諄諄告誡,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家風看似樸質,看似簡略,不高深、不精美,但卻受用,卻能滋潤我們心田,讓我們感受到無限的力量,激勵我們去開拓自己人生藍海,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今天天氣涼爽,我們在老師進修學校四樓有幸地傾聽了范老師的有關家風家訓方面的講座,臺下座無虛席,都在認真聆聽學習。
在范老師的分享中,我們知道了曾國藩家訓及他的《十二日課》,知道了錢鐘書夫婦、俞平伯夫婦、馮友蘭、梁啟超、傅雷、湯用彤等名人的書香家庭。讓我認識到了家庭建設對孩子的成長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欲治其國先齊其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避風港,也是提供前進動力的加油站。家和萬事興,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建設好自己的小家不僅有利于家庭成員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會大家庭的和諧共榮。
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重視家庭建設必須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三大要務著手。
注重家庭,首先要奉行夫妻之道。所以說,為了在生活上互相照顧,互相關心,為了更好地關心和照顧兒女以及雙方的父母,讓小孩幸福,老人放心,歡喜夫妻。我們要以愛為根,做到真愛無私、覺愛無價、博愛無條件、實愛無成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擔負著培養(yǎng)下一人的責任。注重家教首先要認識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為人父母的職責與任務不僅是讓孩子吃飽、穿暖、身體好,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啟蒙教育,立德樹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長孩子的善心、愛心、恭敬心,糾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過失。
家教靠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以道德力量潛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靈。
良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人們終身的財富。注重家風,就是傳承好家風,不斷地釋放正能量。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家風可歸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盡管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風,但幸福的家庭卻有著相似的家風,有的講究道德、誠實守信;有的崇尚知識、重視學習;有的勤儉持家、尊重勞動;有的家庭和睦、科學教子,這些都是在注重家庭和注重家教的基礎上日積月累逐步形成的。
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在家庭建設中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才能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基點。中國夢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夢想,在家庭建設中注重家庭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風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諦。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里,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yōu)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zhàn)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yōu)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于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教,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傳男不傳女”,已被歲月的流沖走,而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中華民族文明的腳步正在新時代的家風中穩(wěn)步向前!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梢哉f,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chuàng)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xù)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作為一名青年干部,我的家訓家規(guī)是: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力求形成勤儉和睦、昂揚向上的家風,回望近年的持家育兒經歷,偶得體會如下:
一是言傳不如身教,正人先正己。說一萬句話不如身體力行一次,孩子看到你的行動,自然會印在心里,影響到行為。我的家訓沒有任何具體要求,自己做好榜樣即可。配偶是你的同類人,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律己并善待家人,孩子一定不會放逸。
二是修齊治平,循序漸進。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唯有個人修養(yǎng)過關,才能教育好家人,兼濟天下。如果一個領導干部,自己抽煙酗酒行為不檢,還要求家人文明禮貌律己,不管效果如何,他的妻兒一定很糾結,在單位也難服眾。借用一位領導的原話:“有的黨員干部自己不知道學習提升,還瞎管別人,你上了大學的兒子都不想理你,將來你咋管理單位的高學歷人才?”君子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所以管理家庭,要由內及外。
三是互相扶持,共同提升。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要學習提升的不光是孩子,還有自己。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孩子的心,比明鏡還要敞亮;會把父母的一言一行,照得清清楚楚。所以,家風的營造,不靠說教,而是父母做好榜樣,和孩子共同努力,共同提升。
你活出的精彩,就是孩子眼中的光芒;你的神采飛揚,就是孩子心中幸福的模樣。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十一
全州各級領導干部家屬: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國無廉不安,家無廉不寧”。家庭是拒腐防變的后方,也是加強廉政建設的重要陣地。一個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個廉潔勤政的干部,離不開每一位干部家屬春風化雨般的助廉親情和潛移默化的守廉影響。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嚴明廉潔紀律、倡樹清廉家風,筑牢家庭廉潔防線,博州紀委監(jiān)委、博州婦聯(lián)向全州各級領導干部家屬發(fā)出如下倡議:
以德立家,當好“廉參謀”。要不斷加強道德修養(yǎng),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建設,樹立良好家庭道德和文明家庭風尚,以廉為榮、以貪為恥,做到言行有規(guī)矩、做事有尺度,營造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要常思貪欲之害,常吹廉潔“枕邊風”,用自身的廉潔之舉,及時勸阻或制止配偶及家人不廉潔行為的發(fā)生。
以儉養(yǎng)家,當好“廉管家”。要發(fā)揚勤儉持家、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為物欲所惑、不為名利所累、不為人情所擾。在思想意識里,堅持樂于平淡、不慕奢華;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在重大活動時,自覺摒棄陋習、倡揚新風;在社交往來中,堅持拒絕攀比、坦然交往,真正樹立科學、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以自身的模范行為來促進家庭成員的清正廉潔。
以愛潤家,當好“廉內助”。積極支持家人工作,在事業(yè)上多一分支持、少一分拖累,感情上多一分溫暖、少一分埋怨,生活上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求,使家庭成為家人釋放壓力、增添動力、共享天倫的港灣。常給老人盡孝道、多給愛人講紀律、勤給孩子提要求,在言傳身教中,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廉潔觀凝聚家庭人心,引導家人廉潔修身。
以廉興家,當好“廉模范”。自覺抵制各種腐敗思想和行為的誘惑,守好廉潔家門,堅決做到非分之禮不收、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不廉之友不交。正確處理好黨紀國法與家庭親情的關系,不向配偶提非分要求,不利用親人的職權和職務影響謀利,切實做到“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
家風優(yōu)則作風優(yōu),家風正則黨風正,家風純則政風純,家風清則社風清。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家庭助廉活動中,當好參與者、監(jiān)督者,以德立家、以儉養(yǎng)家、以愛潤家、以廉興家,筑牢拒腐防變的家庭防線,建好我們廉潔、平安、溫暖、幸福的小家,為建設美麗新博州這個大家提供有力支撐。
xxx。
xx年xx月xx日。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十二
一個優(yōu)秀的人,在家里,一定是有好的家風家訓。
在我們家里,也有很多的好的家風家訓。例如:第一條,誠實。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記得上四年級,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中彩那天》,父親替庫伯叔叔抽中了大獎,但是,父親還是還給了庫伯叔叔,頓時,我覺得,誠實比金錢更重要。
所以,我爭取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第二條,勤儉節(jié)約。說到勤儉節(jié)約,我想到了一首詩,《憫農》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讓我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我們要勤儉節(jié)約,不要浪費糧食。
第三條,多讀書,讀好書。書,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莎士比亞。
在生活中,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要像《竊讀記》里面的作者一樣,多讀書。那時候,她們想看,家長還不讓看。而現(xiàn)在,家長逼著我們讀,我們還不讀。要記住,食物是物質上的需要,而書,是精神上的食糧!
第四條,愛心。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羅曼羅蘭。
雖然現(xiàn)在,我們還沒有掙錢,沒法拿自己的'錢捐給山區(qū)兒童。但是,我們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獻出我們的愛心。比如:坐公交車的時候,如果有爺爺奶奶們上車,我們就要讓出座位,說:“爺爺(奶奶)請你們坐吧!”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么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qū)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xiàn)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后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fā)表意見,實在不能統(tǒng)一,最后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yōu)秀少年。
優(yōu)秀習作家風是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或作風。家規(guī)是家庭的規(guī)矩。
多讀書,好學習,敬老愛幼是我家的家風。從我記事起,不管是在姥姥家還是在我家,我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書籍擺在大書柜里。姥爺是個畢業(yè)于名牌大學的大學生,他酷愛讀書,姥姥說他從年輕時每個月都要買書,讀書后要還做筆記,寫心得。多讀書才會有知識,有了知識才會有眼界。姥爺姥姥頂住當時女孩子不用念那么多書的壓力,省吃儉用,把他們三個女孩子都培養(yǎng)成了大學生?,F(xiàn)在媽媽和我的兩個姨過得很好,真的感謝姥姥姥爺啊!媽媽愛讀書的好習慣又傳給了我,以至于我很早就開始看書,一年級就可以流暢地看報紙了?,F(xiàn)在姥爺姥姥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需要有人照顧。媽媽她們姐妹三個都在暗暗較著勁對父母盡孝,時時不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一有時間就帶著我回家看望姥姥姥爺,陪姥姥姥爺說說話,做做事。
提高了不少,家里的事情我也可以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這讓我自豪不已。這也讓我學會了尊重別人,要聽取別人的意見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guī)、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jié)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guī)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yè)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guī)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guī)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guī)矩,成就了我現(xiàn)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規(guī)的家庭,屬于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guī)、有家訓的家庭,屬于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guī)、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于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xiàn)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十三
三個代表”的要求,應大力加強黨員隊伍自身建設,與時俱進,不斷爭取新的勝利。開展干部作風整頓教育活動,是我們黨鞏固執(zhí)政地位、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新的發(fā)展階段,要完成好黨所肩負的執(zhí)政任務、歷史責任,廣大干部就必須始終保持先進性,充分發(fā)揮干部先鋒模范作用。開展干部作風整頓教育活動,是加強我局黨干部隊伍建設、永葆黨的生機與活力的迫切需要。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干部隊伍中出現(xiàn)了一些與新的形勢任務不相適應、與“三個代表”的要求不相符合的問題,迫切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使廣大干部始終保持先進性,確保黨的肌體不受腐蝕,黨的戰(zhàn)斗力不受削弱,黨的形象不受損害,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
通過我局“開展加強和改進干部作風活動”動員報告、及局制定的學習計劃和干部思想作風建設制度,并經過一段時間的“干部作風建設教育”學習活動,我認識到要想當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干部,就必須遵守局機關作風建設的有關規(guī)定,并且以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六個堅持”為標準,認真落實如下“五帶頭”,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干部“五種”意識和弘揚“五種作風”。強化進取意識,大力發(fā)揚奮發(fā)有為的工作作風,確保真抓實干。始終保持奮發(fā)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以自己飽滿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教育事業(yè)上,把功夫下到抓貫徹落實上,迎難而上營造出一門心思干事業(yè)。同時要引導干部群眾解放思想、牢記使命,在自己的崗位上大展才智,釋放出自己的最大能量,以追求一流的豪情壯志和責任感,用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業(yè)績。
二、強化干部意識。強化干部意識必須牢記黨的宗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終生追求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不能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個原則不能變;強化黨員意識必須加強組織紀律性,每一位干部都應該明白,組織上入黨只是一生一次,但思想上入黨是一生一世的,必須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只有思想上保持了先進性,才能在行動上體現(xiàn)先進性。
三、提高黨員素質。提高黨員素質,必須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廣大黨員一定要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yǎng),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提高黨員素質,必須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普通黨員要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爭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的本領;黨員領導干部要努力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本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履行崗位職責的本領。
四、發(fā)揮干部作用。一是要做到平時工作看得出來。不管你在哪個行業(yè)、哪個崗位,不能僅僅是“過得去”,而必須是“過得硬”,隨時隨地能成為群眾的榜樣,敢于說出“向我看齊”的口號,切實把干部作風體現(xiàn)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二要做到關鍵時刻站得出來。每一位干部都要經常重溫入黨誓詞,想一想向黨承諾過什么、向黨保證了什么,時常反思和檢查自己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群眾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是否能夠高風亮節(jié);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是否能夠挺身而出;在生死危難關頭,是否能夠豁得出去。
五、樹立干部形象。一要樹立為民形象,多做加快發(fā)展的事。只有加快發(fā)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才是黨的先進性最根本的體現(xiàn)。同時,樹立為民形象還要求每一個黨員干部要親民、愛民,弄清楚群眾到底想什么、盼什么、爭什么,真正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眾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實。要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牢固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二要樹立務實形象。廣大黨員要按照保持先進性的要求,勇于治“虛”治“假”,敢于治“漂”治“浮”,切實做到講實話、知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實上去。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發(fā)揮表率作用,要求群眾做到的,黨員先做到;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形成黨員干給群眾看,領導干給職工看,一級帶著一級抓的良好局面。三要樹立清廉形象。這不僅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要求,也是對廣大普通黨員的基本要求。普通黨員,要堅持“兩個務必”,進一步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黨員干部,還必須正確行使權力。每一名黨員都必須明白,我們手中的權力來自于人民,決不能把權力當作向組織伸手的資本,更不能把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權力當作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一
家風是什么?或許在如今經濟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家風似乎都會覺得是老一輩人甚至是古代嚴厲講求的內容,殊不知,一個人的成人成才與家風有著息息相關。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xiàn)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不是高精尖的哲學,也不是讓人無法靠近,它更是一種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xiàn),更是人生迷茫和困苦時為你指明光明道路的希望之光。作為新一代年輕人:
一是要擁有家風的意識。理解家風是什么含義?會給自己帶來什么?不是高大上,不是高精尖,哪怕是你孝敬父母,哪怕是你真誠和坦率,都是家風的體現(xiàn),作為90后,很多都已為人父母,自己良好家風的體現(xiàn),更是為下一代埋下了良好的道德種子。
二是要堅持家風的正氣,家風是一個家族風貌的綜合體現(xiàn),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工作中的行為準則,充滿正能量的家風,思想不會被邪惡所迷惑,不會讓行為越軌,正氣是靠家庭中每個人的正氣,是靠每個人的堅持。
三是要做好家風的傳承。家風與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發(fā)揚和傳承,也許我們每個家庭不一定會有專門的家風“秘笈”,但是一代一代的去教導,一代代的發(fā)揚,就會讓每一代人都在良好的家風中受益、家風是一本書,也不是一本書??康氖巧钪械乃伎?,靠的是生活中的不斷總結,良好的家風定會成為人生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耙皇抑恢危我蕴煜录覈鵀?”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于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世事之后的經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guī)范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yōu)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于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fā),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疑其家風?!靶硗滇?,長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后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zhí)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yōu)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tǒng)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shù)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shù)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欲的過度追求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優(yōu)良家風需傳承,社會正氣需弘揚,這不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會弘揚家風的建設,不僅能揚善于小,防惡于微,更能引導人們摒棄浮躁功利,重塑文明榮辱。而家風的建設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榜樣力量,社會的持續(xù)關注和人們的長期努力。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二
我一直認為,一個家庭的風格和廉政力量是建立在家庭成員自身的良好品行和行為態(tài)度之上的。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一個正直廉潔的家庭將會培養(yǎng)出更多塑造社會和諧的人才。在家風廉政的實踐中,我從家庭中的教育教訓中學到了很多,著重記錄下來進行總結,以期對大家有所啟示。
首先,親自身體驗在追求家風廉政的過程中,我認識到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和互相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和溝通是培養(yǎng)和發(fā)展家庭價值觀念的關鍵。無論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還是兄弟姐妹之間的相互關愛,互相尊重和理解是推動家庭和諧的基礎。只有通過坦誠的交流和理解,我們才能共同確定應遵循的道德原則和行為準則。
其次,堅持正直是家風廉政的核心。正直是一種道德和品德的體現(xiàn),也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標尺。一個家庭的成員應當時刻保持良好的道德行為,無論是在家庭還是在社會上。堅持正直意味著保持誠實和正直的態(tài)度,從不妥協(xié)或違背原則,更不說撒謊或作弊。一個正直的家庭是建立在對真實和道德的崇尚之上的。
第三,廉潔經營啟發(fā)了我個人對金錢的正確看待。從家庭到社會,金錢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財務關系和責任分擔與家庭的廉政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個廉潔的家庭中,我學會了合理規(guī)劃和使用金錢,不過度消費,不浪費,不儲存黑錢。父母從小就告訴我錢不能買到真正的幸福,但我們可以使用它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共享家庭的溫暖。
第四,培養(yǎng)責任感是家庭風格廉政的基石。在一個負責任的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并為家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的父母一直以身作則,以他們的責任感和勤奮工作的態(tài)度,成為家庭中的榜樣。他們告訴我,追求成功不僅僅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更要為家人和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在這一點上,我深深體會到了責任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將其貫徹到我個人的行動之中。
最后,強調教育意義。一個家庭的風格和廉潔力量往往通過家庭的教育和培養(yǎng)來進行。因此,教育被認為是一種良好家庭風格和廉政力量的重要因素。我的父母一直非常重視我的教育,通過以身作則和及時的引導,塑造了我正確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他們教育我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友善待人,遵守法律,誠實守信,并告訴我要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這種教育意義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樹立了追求正義和廉潔的信念。
家風廉政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努力和合作。通過家庭的共同努力,在實踐中我學到了很多重要的經驗和領悟。相互尊重和理解、堅持正直、廉潔經營、培養(yǎng)責任感和教育意義是家庭風格廉政的關鍵。通過這些實踐,我深刻認識到了家庭風格和廉潔力量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也體會到了個人對家庭風格廉政的重要性。我將一直堅持這些原則,繼續(xù)努力成為一個守法守紀、廉潔正直的家庭成員,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我的力量。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三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里,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yōu)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zhàn)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yōu)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于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四
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風來照亮指引,家風的內涵很豐富,但這三點不可少。
第一個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顆關懷體恤之心,才會愛這個世界,愛周圍的人,愛所有的生命。一個人活在世上,不過是向人世借幾十年光陰而已,要在有限的時光里成己達人,才對得起自己的一生。善良可以說是我家的第一個家風。爺爺奶奶就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曾這樣諄諄告誡子女:“做人千萬不要去做惡事,作惡多端,會有報應?!边@樣的家風也深深地影響了我,無論在哪里無論和誰打交道,我都與人為善,不做違背良心之事。
第二個是“勤儉”。
父親教育我,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傲科渌?,度其所出?!薄澳懿粸橄⒒即熘?,自不為安樂肆志;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薄罢衲思衣暎镁托┮贿呑鋈?;成些事業(yè),端從勤儉二字得來?!辈荒芡稒C取巧、不勞而獲,鋪張浪費。父親在當?shù)剞r行工作,勤勤懇懇干了一輩子,不貪不占,年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為了養(yǎng)育我們6個孩子,母親起早貪黑干著生產隊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二個是“勤儉”。
父親教育我,端正勤儉,是居身良法?!傲科渌耄绕渌??!薄澳懿粸橄⒒即熘?,自不為安樂肆志;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薄罢衲思衣暎镁托┮贿呑鋈?;成些事業(yè),端從勤儉二字得來?!辈荒芡稒C取巧、不勞而獲,鋪張浪費。父親在當?shù)剞r行工作,勤勤懇懇干了一輩子,不貪不占,年年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為了養(yǎng)育我們6個孩子,母親起早貪黑干著生產隊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個是“學習”。
學習無止境,向書本學習,向社會學習,向他人學習,不斷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父親常對我們兄弟姐妹說:“知識從哪里來,就是從學習中來?!备赣H只讀了兩年私塾,后來他能夠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為刻苦學習,向同事學,向書本學,向實踐學。現(xiàn)在老父已經80多歲了,還天天堅持讀書看報,可以說“活到老,學到老”。心靈的家風也是生命的家風,心靈的家風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長,生活的道路越平坦。為此,我要不斷為家風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傳,千萬不能讓它們熄滅了。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梢哉f,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鄙钪?,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chuàng)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xù)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五
家風是指家庭內部形成的一種風氣,是一種道德家教和家庭價值觀念的體現(xiàn)。廉政則是一種廉潔奉公的行為準則,具有高尚的政治道德品質。當我從小接受到家風廉政的熏陶和教育時,我深刻地理解到這是一種珍貴的財富,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秉持的準則。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準則,同時再也忘不了家風廉政對我產生的深遠影響。
首先,作為一個家庭成員,我從年幼時期就被嚴格要求遵循家庭的規(guī)矩和紀律。父母教育我們要正直、誠實、敬老尊師,不圖虛榮、不奢侈消費。他們從不用權力和金錢為我們謀求特殊的權益。家庭的規(guī)矩清晰而嚴格,讓我們懂得“十個指頭”功夫,不偷不搶不貪不占,遵守尊重他人的利益和權益。通過他們的榜樣,我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家庭的紀律對于個人行為準則的重要性,并將其內化為我的日常行為標準。
其次,從我的父母身上,我學會了正直和誠實的價值。他們從不抄近道,從不做弄虛作假的事情,也不讓我們撒謊。對于他們來說,道義和信任遠比任何物質財富更重要。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次我錯過了一場比賽,當我回到家里時,我不敢告訴他們真相。但當他們發(fā)現(xiàn)真相時,他們并沒有責備我,而是非常失望和傷心。他們對我說:“無論發(fā)生什么事,你應該坦誠面對,不要騙我們?!睆哪且院?,我學會了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錯誤,并且珍惜他人對我的信任。
另外,家庭中的廉政教育也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的父母從不接受或索取不正當?shù)暮锰?,他們總是堅守原則,拒絕了那些讓人心動但不道德的利益。他們始終相信,只有通過艱苦奮斗和正當手段才能取得應有的成果。這種廉潔奉公的觀念讓我明白了權力和金錢永遠不能成為追求個人利益的手段,而應作為為社會做貢獻的工具。正是這種觀念的影響,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始終保持了清醒的頭腦。
此外,家庭的關愛和尊重也讓我感受到了家風廉政的溫暖。父母總是尊重我的選擇和決定,并鼓勵我追求理想和熱愛的事業(yè)。他們相信人是為了更高尚的理想而生活,而不是僅僅追求金錢和地位。這種父母的關愛和教導,讓我意識到,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人的品質和智慧,而不是物質的追求。我也深刻地體會到,關心和支持他人的成長和進步是一種無私的付出,是家風廉政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結起來,家風廉政對于我來說是一種珍貴的財富。它不僅塑造了我獨立的思考方式和道德準則,更讓我明白了廉政的意義和家庭的重要性。身處這個快節(jié)奏和浮躁的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秉持家風廉政,發(fā)揚誠實、正直、紀律和廉潔奉公的美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圓滿,為社會的繁榮和進步做出積極的貢獻。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六
習近平指出:“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黨員干部的家風好壞,直接影響到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的好壞,一個好的家風,離不開一個好的家規(guī)家訓的有效實踐?!皟蓪W一做”學習教育要求做合格黨員,筆者認為,做合格黨員就要從踐行好家規(guī)開始。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家規(guī)作為家庭的主流價值觀,是家庭成員思想性格的塑造場。黨章黨規(guī)是規(guī)范黨員行為的具體遵循,踐行好家規(guī)是黨員學好黨章遵守黨規(guī)的具體表現(xiàn)和基本前提,也是建立品德高尚、和諧溫馨、充滿正氣的幸福家庭的基礎。良好的家規(guī)家風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守家規(guī)即是養(yǎng)品德,家規(guī)守得好不好,對孩子成長成才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家規(guī)還是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重要防線,更是形成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政治生態(tài)的基石。只有嚴格按照黨章黨規(guī)要求,設立“鐵家規(guī)”,筑起“防火墻”,才能讓別有用心的人無從下手,攻不破、拿不下。
基層黨組織要切實加強黨員家規(guī)家風建設,將家規(guī)家風融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通過開展“立家規(guī)傳家訓正家風”、“家規(guī)家風伴我成長”、“走家庭話家風”等活動,嚴格立家規(guī)、亮家規(guī)、評家規(guī)和訪家規(guī)等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新活動載體,促進黨員正好家風,營造踐行好家規(guī)的濃厚氛圍。
各級組織部門要將家規(guī)家風建設作為黨員干部隊伍從嚴管理的重要手段,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考核述職、評先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作為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黨員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范圍,做到選拔干部看家規(guī)、監(jiān)管干部核家規(guī)、考察干部訪家規(guī)、干部述職述家規(guī)。通過黨內建設作表率,社會力量再跟進,滲透到千家萬戶,促進淳正家風、優(yōu)良作風和清明政風良性互動。
家規(guī)嚴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深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每一名黨員都要篤學修行,不墜門風,要以周恩來總理為榜樣,講操守、嚴修身、重家風,讓家規(guī)嚴家風正,成為新時期合格黨員的時代標簽。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七
優(yōu)秀的家風家訓,是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價值的融合,為充分挖掘我市長壽之鄉(xiāng)、長壽之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樹立家庭文明新風尚,市婦聯(lián)聯(lián)合亳州晚報社決定在全市廣大家庭中開展“長壽之家家風家訓”征集評選活動。本次活動為期兩個月,從3月8日-5月8日。
據了解,參賽的家風家訓必須緊扣“長壽之家”這一要求,家風家訓內容積極健康,圍繞和諧、孝道、勸學、勸善、勤儉、勵志、修養(yǎng)等方面,既能夠反映我國傳統(tǒng)美德,又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梢允亲嫔洗鄠鞯募绎L家訓家規(guī),可以是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一個詞或一句話,也可以是家庭對孩子的期待和希望等。內容要求真摯樸實、語言精練、內涵豐富,不超過100字。對于征集到的家風家訓,市婦聯(lián)、亳州晚報社將通過篩選,在各類媒體進行展出,并將匯編成冊廣為宣傳。
市民可直接報送到市婦聯(lián)組織宣傳部,或亳州晚報社社會部。也可以通過亳州婦聯(lián)、亳州發(fā)布、亳州晚報公眾微以及亳州頭條手機戶端,留言推薦。報送時,請注明姓名、職業(yè)、聯(lián)系電話。
據介紹,舉辦此次征集活動,旨在挖掘、宣傳我市的優(yōu)良家風家訓,引領市民樹立家庭文明新風尚,使好家風好家訓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八
據空軍報4月19日報道,空軍制定下發(fā)《從嚴貫徹執(zhí)行空軍“禁酒令”措施》??胺Q史上最嚴禁酒令!
《措施》明確“嚴禁工作日飲酒,嚴禁執(zhí)行戰(zhàn)備、演習、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期間飲酒,嚴禁值班執(zhí)勤、操課辦公、會議集訓期間飲酒,嚴禁各級工作組下部隊期間飲酒,嚴禁著軍裝在營業(yè)性場所飲酒”;特殊場合確需飲酒的,報軍級以上單位主官批準。進一步嚴明責任強化問責,把貫徹執(zhí)行“禁酒令”的責任落到單位主官和分管領導、工作組帶隊領導、聚餐最高職務人員等具體人身上。《措施》還對教育宣傳、檢查監(jiān)督提出明確要求。
《措施》強調,各級領導和機關要帶頭執(zhí)行“禁酒令”,為部隊做好表率??哲妳⒅\部部隊管理局設立違反“禁酒令”舉報電話(軍線:0201-986800、986836,地 方 線 :010-66986800、66986836),24小時受理舉報。下一步,空軍機關將攝制下發(fā)警示教育片,組織不打招呼檢查抽查,嚴肅查處違規(guī)違紀的人和事,確保規(guī)定措施落到實處。
空軍報專門刊發(fā)特約評論員文章《挺紀在前,共同維護空軍從嚴治軍品牌》。
文章稱,堅持把紀律規(guī)矩挺在前面,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實現(xiàn)強軍目標、推動空軍戰(zhàn)略轉型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證。專門制定下發(fā)《從嚴貫徹執(zhí)行空軍“禁酒令”措施》,充分體現(xiàn)了空軍黨委首長嚴肅軍紀法令、持續(xù)正風肅紀的鮮明態(tài)度和堅定決心。
文章強調,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當前形勢下,違規(guī)飲酒不僅僅是部隊管理上的問題,也是糾風肅紀的重要內容。各級要積極適應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新要求,從講政治守紀律聽招呼的高度來學習理解、貫徹執(zhí)行“禁酒令”。要采取多種形式,一人不漏組織學習教育,講清空軍命令指示和措施規(guī)定的內容要求,講清違規(guī)飲酒對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和部隊戰(zhàn)斗力的嚴重危害,講清因酒后駕車、酗酒滋事導致事故問題所釀成的慘痛后果,引導廣大官兵遵章守紀,大力倡導抵制違規(guī)飲酒的文明風尚,切實增強貫徹執(zhí)行“禁酒令”的自覺性主動性。
文章指出,各級領導和機關要嚴于律己、率先垂范,帶頭執(zhí)行“禁酒令”,以先嚴先治的實際行動,為部隊做好表率。要從嚴執(zhí)紀問責,對有令不行、頂風違紀的,在依法依紀處理當事人的同時,嚴肅追究所在單位領導責任,以鐵的紀律維護空軍命令指示的權威性嚴肅性。廣大官兵都要強化紀律規(guī)矩意識,珍惜軍旅人生,破除僥幸心理,既當好執(zhí)行者,也當好管理者、監(jiān)督者,共同把空軍這個從嚴治軍的品牌維護好。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九
家是人們最溫馨的港灣,給予人們溫暖。但是家也要有家的規(guī)矩,老人們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BR>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xiàn)的是道德的力量,他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tài)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一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
好的家風,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長的保證,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我們家的家風便是孝字當頭。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常常對我們講:“一個人有孝心,要有孝道,要愛長輩,要感謝長輩的撫養(yǎng)教育。一個沒有孝心的人,是可恥的人,是沒有道德的人?!卑职謰寢尦3槲覀冎v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等故事,讓我們明白動物尚且知道感恩父母,何況我們人類,更應該感恩父母,孝敬長輩。爸爸和媽媽是孝敬長輩的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長輩都不愛,那么他還愛什么?所以至今我們一家四代還都生活在一起,父母年齡漸老,奶奶早已年逾耄耋,我想此時陪伴才是最好的關愛。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于父親也是教師,所以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做人做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榜樣是最好的教育,我始終牢記父母為我樹立的榜樣,他們雖然平凡普通,卻給了我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從事教育工作以來,父母時常提醒我,做教育工作,必須自身清凈,潔身自好。父母的叮囑,讓我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師德的重要性,除了主動搞好教育教學工作之外,我嚴格自律潔身自好,維護教師形象。
作為教師,家風連著師德。作為教師,治好家、樹立良好家風,絕不只是個人的家務事,而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家風雖是一家之風范,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從這點講家風對國家、社會的影響也很大。
大寧縣東關小學。
史?,?。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十
體驗是一種在感受之后的書寫,它主要用來記錄你的思想和感受。它是一種經過閱讀和學習實踐的情感寫作。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那天放學我一回到家就直沖廚房,拿起碗就開吃,絲毫也不記得爺爺平時的教育:要等長輩先動筷,后輩才能動筷。爺爺冷不防的來了句:“你忘記我平時跟你說的話了嗎?碗給我放下!”我的身體一僵,連忙把碗筷放下,怯怯地站了起來,低著頭,小聲地說:“爺爺,對不起我沒等你和奶奶先吃……”到最后我的聲音幾乎沒了?!暗狼甘悄氵@樣的態(tài)度嗎?聲音大點!”爺爺大聲地說。我被爺爺這一聲嚇到了,身體一顫,嗓音提高了:“爺爺對不起!我不應該沒等你和奶奶動碗筷之前就吃了?!薄爸诲e了這一點嗎?”奶奶從陽臺過來對我說。我心虛的點了點頭,又立馬搖了搖頭?!澳悄阏f你錯了哪兒?”奶奶似乎看穿了我,又問。爺爺對我的反應很不滿意,說:“看樣子你是不知道了!出去給我站著想通了再回來!”我低著頭走了出去,瞄了一眼地下,呀,竟猜到了自己剛剛掉下的飯粒,頓時恍然大悟。爺爺和奶奶都是農村人,從小吃的本來就不好,有時連三天都吃不到飯,所以非常珍惜糧食,也經常教育我要珍惜糧食,吃飯時要吃干凈,不允許有剩下的,而我卻吃了一地,想著,想著我非常羞愧,我竟然犯了這一大忌!
從此以后我再也不剩菜剩飯了,能吃多少盛多少,吃的時候也非常仔細,一粒糧食也不浪費。同時,我也把爺爺?shù)慕逃柈敵闪宋壹业募绎L家訓,把它們謹記心里,傳承下去。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欲治其國先齊其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避風港,也是提供前進動力的加油站。家和萬事興,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建設好自己的小家不僅有利于家庭成員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會大家庭的和諧共榮。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提速,男女平分秋色,追求實現(xiàn)自我價值,各自努力在職場打拼,從而忽視了家庭建設,減少了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與交流。由此引發(fā)了婚姻、養(yǎng)老、家教、家風等諸多的家庭生活問題,給社會和諧和文明進步帶來了極大影響,中國家庭建設面臨著諸多的挑戰(zhàn)。因此,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重視家庭建設必須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三大要務著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擔負著培養(yǎng)教育下一代的責任。家庭教育是對人生影響至深的教育,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生目標的實現(xiàn)。注重家教,首先要讓家長們認識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為人父母的職責與任務不僅是讓孩子吃飽、穿暖、身體好,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啟蒙教育,立德樹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長孩子的善心、愛心、恭敬心,糾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過失。家教靠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以道德力量潛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靈。當然,家教需要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教育生態(tài),通過家校互動、親子共讀、父母學校、家校合作委員會等形式強化家校共育機制。
這些都是在注重家庭和注重家教的基礎上日積月累逐步形成的。
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在家庭建設中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才能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基點。中國夢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夢想,在家庭建設中注重家庭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風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諦。
家風是什么?我理解,家風是一個家庭世代傳承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它有時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語言或日常生活習慣,它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凈化著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靈,它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我們常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母親的言傳身教影響人的一生。孟母的賢德成就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孟子,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成就了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岳飛,當代“福爾摩斯”李昌鈺的母親,以一己之力培養(yǎng)了13個博士。難怪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掌握在母親的手中。”
家庭徹底陷入困境。安寧市的李某,38歲,為3歲外孫的落戶問題來訪,我好奇于她和我同齡,竟已當外婆。在接訪中了解到:她20歲非婚生女,獨自將女兒撫養(yǎng)至14歲,因缺少良好的家風傳承教育,性情頑劣的女兒離家出走,15歲時回家生下了這個孩子,至今無法落戶。
俗話說“妻賢夫禍少”、“母慈子孝”,什么樣的母親養(yǎng)育什么樣的孩子,母親缺乏修養(yǎng),孩子易流于粗俗;母親溫婉賢淑孩子通常紳士乘風;母親優(yōu)雅智慧孩子必定謙遜有禮…其實家風不只在名門望族,每一個普通的家庭都有之,每一位普通的母親都是家風培樹和傳承的關鍵角色。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故事,但她卻用“勤勞”、“孝順”的家風為我們家庭傳承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母親總是忙忙碌碌,家里總是干干凈凈。只要一有臟衣服,母親馬上就手洗,有時看著一大盆的臟衣服,我會抱怨說:這要洗到什么時候啊?母親邊洗邊說“你外婆有句老話說‘勤腳快手懶眼睛’,看起來多,動起也就快了!”洗完衣服母親又忙著打掃衛(wèi)生、做飯洗碗,晚上還給我們織毛衣,有時織到打盹,手還不停,我說:“媽,您忙了一天,歇著吧,別累著!”母親睜開眼邊織邊念叨說:“你外婆還有句話說‘力氣是個怪,今天使了明天在’,累不著,睡一覺就好?!?BR> 我工作那年,爺爺生病住院,母親每天做飯、燉湯,再轉幾趟公交車送到醫(yī)院去喂爺爺吃飯,給爺爺擦背、洗腳、修指甲。爺爺臨終時拉著母親的手,滿懷感激地看著我,顫顫巍巍地說了三個字:“好—女—兒”。我懂得爺爺?shù)囊馑?,哽咽著連連點頭,想要告訴爺爺,我已耳濡目染了母親的“勤勞”和“孝順”,一定把它傳承為我們的家風。
強調“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契合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指出個人、家庭、國家的有機統(tǒng)一。把家風家教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公民道德修養(yǎng)和文明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勢在必行。“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谷文昌家風則是家風建設的風向標。
谷文昌家風既是谷文昌對親屬的具體要求,也是嚴格自律的真實寫照,更是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谷文昌家風內涵豐富,特色鮮明,事例生動,集中體現(xiàn)了那一代共產黨員艱苦樸素、清白為官、為民奉獻的優(yōu)良作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從嚴治黨,應繼承和發(fā)揚好這種優(yōu)良作風,讓簡樸本分的“谷文昌家風”引領社會風尚。
“欲治國者,先齊其家”,家風作為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種潛在無形的綜合力量,是社會風氣的涓涓細流,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道德在每個家庭中的傳承。中國歷,許多有為之士都把修身、齊家與治國聯(lián)系起來,認為要治國就必須修身齊家?!皭燮渥佣唤蹋q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留錢財給子孫,不如留下智慧與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家風,是谷文昌言傳身教的結果。今天,對我們黨的領導干部來說,如何教育好家屬子女,樹立良好的家風,自己必須率先垂范,做出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大力倡導家風建設的今天,我們要以谷文昌家風為標桿,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風美德,建設新時代的家風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
一個人的成長成材,離不開家風的潛移默化;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是千萬家庭家教家風的總和?!耙皇抑恢?,何以天下家國為?”的古訓仍歷歷在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信條更是千年不殞,中國古人對于家風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家風是一個家族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處世之道,是祖先歷經世事之后的經驗之言,可以成冊,可以言傳,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必是對兒孫的諄諄勸誡。好的家風淳樸無華,催人向善,是引導兒孫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門,也是約束兒孫行為規(guī)范的內心準則;反之,則誤人誤己,誘導兒孫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齊家,往大看是治國平天下。優(yōu)良家風需要傳承,需要推廣,社會正氣需要弘揚。
家風對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個人的第一課堂,我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便是對于家風的一個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個真實的寫照。父母誠樸,則兒孫向善,父母貪腐,則兒孫效仿,家風直接影響個人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古來宗族大家庭,必讓孩子以德高望重者為榜樣,而今家庭變小了,更需要家長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師,讓優(yōu)良的家風傳承下去,為后代茵福。
良好的家風能形成廉潔的行政作風。近年來,官員子女家屬腐敗事件頻發(fā),影響惡劣,不免令人質疑其家風?!靶硗滇槪L大偷金”,不良家風追求物質、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僅自己鋃鐺入獄,也為兒孫后代埋下禍根。值得慶幸的是,行政廉潔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一生奉公執(zhí)法,淳樸善良,為人民辦實事,廣受尊敬與愛戴。家風會蔓延到工作作風,優(yōu)良的家風則是法制化建設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風的廉潔公正則需要家風正統(tǒng)來保證。
家風影響社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石。社會是千萬家庭的總和,家風匯聚起來就是社風,多數(shù)家庭家風淳樸,則社風淳樸;社風的急功近利,則說明多數(shù)家庭也是急功近利的。近年來人們對物欲的過度追求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拼豪宅、拼豪車,甚至有結婚彩禮都明碼標價的奇葩景象。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僅是人人“倉廩實衣食足”的物質生活,還應該有“知禮節(jié)知榮辱”的社會風氣。而改變社會風氣不能一蹴而就,著眼點仍需在家風。
優(yōu)良家風需傳承,社會正氣需弘揚,這不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會弘揚家風的建設,不僅能揚善于小,防惡于微,更能引導人們摒棄浮躁功利,重塑文明榮辱。而家風的建設也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榜樣力量,社會的持續(xù)關注和人們的長期努力。
【家風無聲沁心田】。
每當讀起“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家風故事,無不為古人家風所感動,感佩家風里詮釋的品德品質,探略家風故事背后的“精神密碼”,感喟家風家訓中對后代的警醒和鞭策。
家風無聲化“和美”,滋潤我們和善待人、美美與共。雖然父母文化不高,小學,沒畢業(yè)就輟學,但并不影響他們做人做事的精神。從記事起,父母總給人感覺每天都充滿干活的激情,充滿對改變生活的追求,充滿著樂觀向上的精神。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家鄉(xiāng)不時有走村串戶的外地手藝人、生意人,大多數(shù)人家都因吃不上飯、或者嫌麻煩,拒絕招呼這些人吃飯、歇腳住宿。但父母卻例外,即使素未謀面的陌生人,只要走進我們家門,父母都會熱情招待。有時候遇到天災人禍討要糧食的人來到家里,父母還會招呼歇三五天,幫助他們把背運糧食的情況。當我們問及母親,自己家吃飯都顯得捉襟見肘,為什么要接濟別人,她總是說,高祖在世之時,叮囑她要“油鹽柴米放在露天壩”,善待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些做法,也成為了我們要求孩子的一部分。這些待人之道,也在我的生活中延續(xù),并成為與世界、與社會美美與共的秘訣。
家風無聲化“規(guī)矩”,約束我們嚴于律己、清白做人。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們,借別人的東西不但要還,還要記得別人的好;教育我們不要惹是生非,不能倚強凌弱,更不能做偷雞摸狗、違法犯罪和違背公秩良俗之事。記得小時候,鄰居家的小雞跑到我家菜地里,我在驅趕的時候,用石頭把小雞砸傷了,鄰居看到后非常生氣,朝我大聲呵斥。我回到家,母親把自己家的小雞抓來,讓我賠給鄰居家,我認為自己是對的,是鄰居家有錯在先,沒必要賠東西,也不用賠不是。母親心平氣和教育我,說鄰里間和為貴,雖然鄰居家的小雞不該到我家菜地里,但小雞對鄰居家來說,比自己家種的菜要貴重,我們得分清輕重、明晰是非、辨準對錯,別人做錯了,不用和別人吵架,要嚴加約束自己,才不會在生活中對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這些看似處理雞毛蒜皮的小事,但點點滴滴的教誨中,是父母立下的做人規(guī)矩、成事規(guī)范,是指引我們成長成人的“指針”。
家風無聲化“力量”,激勵我們增長才干、擔當前行。記得小時候,父母帶我到鎮(zhèn)上趕場,最喜歡的就是帶我去場上的新華書店,幫我買一些連環(huán)畫、一些故事書,讓我們能夠讀上書。父親給我們講過的故事,記憶最深的就是古人捉螢火蟲當“燈”讀書的故事,以及把頭發(fā)綁在梁上讀書的故事,告訴我們讀書的好處。上高中時,家里為了付學費、生活費,已經入不敷出了。正值“打工潮”興起時期,我們提出外出務工、減輕家里負擔,父母非常嚴厲地批評教育我們,說:“讀書考不上大學,是我們的事,是我們對自己不負責任!家里拿不出錢讀書,是大人的事,不用我們操心,也不用分心考慮?!痹诟改竾烂C的批評中,看著父母堅毅的眼神,我們都靜心下來學習,考上了大學。父母在我們成長路上,用自己理解的道理,引導我們不斷學習,用厚實的擔當扛起促進我們成長成人的重擔。這些于無聲處的引導、于無聲處展示出來的力量,教育、激勵我們不斷奮力前行。
家風,是一句話中蘊藏的道理;家風,是一件事中潛藏的規(guī)范;家風,是時時處處自身言行中展示的形象;家風,是一生一世傳承和守望的精神,是激勵我們成長的力量。家風,就是父母的諄諄告誡,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家風看似樸質,看似簡略,不高深、不精美,但卻受用,卻能滋潤我們心田,讓我們感受到無限的力量,激勵我們去開拓自己人生藍海,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今天天氣涼爽,我們在老師進修學校四樓有幸地傾聽了范老師的有關家風家訓方面的講座,臺下座無虛席,都在認真聆聽學習。
在范老師的分享中,我們知道了曾國藩家訓及他的《十二日課》,知道了錢鐘書夫婦、俞平伯夫婦、馮友蘭、梁啟超、傅雷、湯用彤等名人的書香家庭。讓我認識到了家庭建設對孩子的成長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欲治其國先齊其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們生活的避風港,也是提供前進動力的加油站。家和萬事興,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建設好自己的小家不僅有利于家庭成員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會大家庭的和諧共榮。
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重視家庭建設必須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三大要務著手。
注重家庭,首先要奉行夫妻之道。所以說,為了在生活上互相照顧,互相關心,為了更好地關心和照顧兒女以及雙方的父母,讓小孩幸福,老人放心,歡喜夫妻。我們要以愛為根,做到真愛無私、覺愛無價、博愛無條件、實愛無成見。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擔負著培養(yǎng)下一人的責任。注重家教首先要認識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為人父母的職責與任務不僅是讓孩子吃飽、穿暖、身體好,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啟蒙教育,立德樹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長孩子的善心、愛心、恭敬心,糾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過失。
家教靠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以道德力量潛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靈。
良好的家風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人們終身的財富。注重家風,就是傳承好家風,不斷地釋放正能量。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家風可歸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盡管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風,但幸福的家庭卻有著相似的家風,有的講究道德、誠實守信;有的崇尚知識、重視學習;有的勤儉持家、尊重勞動;有的家庭和睦、科學教子,這些都是在注重家庭和注重家教的基礎上日積月累逐步形成的。
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在家庭建設中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才能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重要基點。中國夢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夢想,在家庭建設中注重家庭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風是追求夢想的幸福之諦。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家庭中的家風好,這個人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然而由于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教訓是沉痛的。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里,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yōu)劣之分!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早在戰(zhàn)國時期,便有了《孟母三遷》和《曾子殺彘》的優(yōu)秀家教故事,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注重家教的父親,他在《誡子書》中這樣教育他的孩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是告誡那八歲的兒子: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理想而長期刻苦學習。于是像孟子、岳飛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偉人便在這樣的家教中應運而生。
家教,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下,去其糟粕,留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棍棒底下出孝子”、“傳男不傳女”,已被歲月的流沖走,而那些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了“家家之風”。中華民族文明的腳步正在新時代的家風中穩(wěn)步向前!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道德規(guī)范、傳統(tǒng)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從古至今,《誡子書》、《勉諭兒輩》、《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梢哉f,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我的家風就是“踏實做事、真誠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損他人的事。即:做好事,當好人。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響大家。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chuàng)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xù)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作為一名青年干部,我的家訓家規(guī)是: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力求形成勤儉和睦、昂揚向上的家風,回望近年的持家育兒經歷,偶得體會如下:
一是言傳不如身教,正人先正己。說一萬句話不如身體力行一次,孩子看到你的行動,自然會印在心里,影響到行為。我的家訓沒有任何具體要求,自己做好榜樣即可。配偶是你的同類人,孩子是父母的復印件。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律己并善待家人,孩子一定不會放逸。
二是修齊治平,循序漸進。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唯有個人修養(yǎng)過關,才能教育好家人,兼濟天下。如果一個領導干部,自己抽煙酗酒行為不檢,還要求家人文明禮貌律己,不管效果如何,他的妻兒一定很糾結,在單位也難服眾。借用一位領導的原話:“有的黨員干部自己不知道學習提升,還瞎管別人,你上了大學的兒子都不想理你,將來你咋管理單位的高學歷人才?”君子見賢思齊,見不賢而自省,所以管理家庭,要由內及外。
三是互相扶持,共同提升。為人父母,是一場修行。要學習提升的不光是孩子,還有自己。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孩子的心,比明鏡還要敞亮;會把父母的一言一行,照得清清楚楚。所以,家風的營造,不靠說教,而是父母做好榜樣,和孩子共同努力,共同提升。
你活出的精彩,就是孩子眼中的光芒;你的神采飛揚,就是孩子心中幸福的模樣。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十一
全州各級領導干部家屬: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國無廉不安,家無廉不寧”。家庭是拒腐防變的后方,也是加強廉政建設的重要陣地。一個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個廉潔勤政的干部,離不開每一位干部家屬春風化雨般的助廉親情和潛移默化的守廉影響。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嚴明廉潔紀律、倡樹清廉家風,筑牢家庭廉潔防線,博州紀委監(jiān)委、博州婦聯(lián)向全州各級領導干部家屬發(fā)出如下倡議:
以德立家,當好“廉參謀”。要不斷加強道德修養(yǎng),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家風建設,樹立良好家庭道德和文明家庭風尚,以廉為榮、以貪為恥,做到言行有規(guī)矩、做事有尺度,營造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要常思貪欲之害,常吹廉潔“枕邊風”,用自身的廉潔之舉,及時勸阻或制止配偶及家人不廉潔行為的發(fā)生。
以儉養(yǎng)家,當好“廉管家”。要發(fā)揚勤儉持家、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為物欲所惑、不為名利所累、不為人情所擾。在思想意識里,堅持樂于平淡、不慕奢華;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在重大活動時,自覺摒棄陋習、倡揚新風;在社交往來中,堅持拒絕攀比、坦然交往,真正樹立科學、文明、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以自身的模范行為來促進家庭成員的清正廉潔。
以愛潤家,當好“廉內助”。積極支持家人工作,在事業(yè)上多一分支持、少一分拖累,感情上多一分溫暖、少一分埋怨,生活上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苛求,使家庭成為家人釋放壓力、增添動力、共享天倫的港灣。常給老人盡孝道、多給愛人講紀律、勤給孩子提要求,在言傳身教中,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廉潔觀凝聚家庭人心,引導家人廉潔修身。
以廉興家,當好“廉模范”。自覺抵制各種腐敗思想和行為的誘惑,守好廉潔家門,堅決做到非分之禮不收、不義之財不取、不正之風不沾、不廉之友不交。正確處理好黨紀國法與家庭親情的關系,不向配偶提非分要求,不利用親人的職權和職務影響謀利,切實做到“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
家風優(yōu)則作風優(yōu),家風正則黨風正,家風純則政風純,家風清則社風清。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積極參與到家庭助廉活動中,當好參與者、監(jiān)督者,以德立家、以儉養(yǎng)家、以愛潤家、以廉興家,筑牢拒腐防變的家庭防線,建好我們廉潔、平安、溫暖、幸福的小家,為建設美麗新博州這個大家提供有力支撐。
xxx。
xx年xx月xx日。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十二
一個優(yōu)秀的人,在家里,一定是有好的家風家訓。
在我們家里,也有很多的好的家風家訓。例如:第一條,誠實。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記得上四年級,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中彩那天》,父親替庫伯叔叔抽中了大獎,但是,父親還是還給了庫伯叔叔,頓時,我覺得,誠實比金錢更重要。
所以,我爭取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第二條,勤儉節(jié)約。說到勤儉節(jié)約,我想到了一首詩,《憫農》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讓我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我們要勤儉節(jié)約,不要浪費糧食。
第三條,多讀書,讀好書。書,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莎士比亞。
在生活中,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要像《竊讀記》里面的作者一樣,多讀書。那時候,她們想看,家長還不讓看。而現(xiàn)在,家長逼著我們讀,我們還不讀。要記住,食物是物質上的需要,而書,是精神上的食糧!
第四條,愛心。只要還有能力幫助別人,就沒有權利袖手旁觀。――――羅曼羅蘭。
雖然現(xiàn)在,我們還沒有掙錢,沒法拿自己的'錢捐給山區(qū)兒童。但是,我們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獻出我們的愛心。比如:坐公交車的時候,如果有爺爺奶奶們上車,我們就要讓出座位,說:“爺爺(奶奶)請你們坐吧!”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么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qū)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xiàn)在還經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后經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fā)表意見,實在不能統(tǒng)一,最后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小朋友,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yōu)秀少年。
優(yōu)秀習作家風是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或作風。家規(guī)是家庭的規(guī)矩。
多讀書,好學習,敬老愛幼是我家的家風。從我記事起,不管是在姥姥家還是在我家,我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書籍擺在大書柜里。姥爺是個畢業(yè)于名牌大學的大學生,他酷愛讀書,姥姥說他從年輕時每個月都要買書,讀書后要還做筆記,寫心得。多讀書才會有知識,有了知識才會有眼界。姥爺姥姥頂住當時女孩子不用念那么多書的壓力,省吃儉用,把他們三個女孩子都培養(yǎng)成了大學生?,F(xiàn)在媽媽和我的兩個姨過得很好,真的感謝姥姥姥爺啊!媽媽愛讀書的好習慣又傳給了我,以至于我很早就開始看書,一年級就可以流暢地看報紙了?,F(xiàn)在姥爺姥姥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需要有人照顧。媽媽她們姐妹三個都在暗暗較著勁對父母盡孝,時時不忘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一有時間就帶著我回家看望姥姥姥爺,陪姥姥姥爺說說話,做做事。
提高了不少,家里的事情我也可以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這讓我自豪不已。這也讓我學會了尊重別人,要聽取別人的意見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guī)、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jié)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我家的家規(guī)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yè)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guī)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guī)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guī)矩,成就了我現(xiàn)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規(guī)的家庭,屬于書香門第之家。
有家規(guī)、有家訓的家庭,屬于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guī)、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于王侯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xiàn)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家風個人的心得體會篇十三
三個代表”的要求,應大力加強黨員隊伍自身建設,與時俱進,不斷爭取新的勝利。開展干部作風整頓教育活動,是我們黨鞏固執(zhí)政地位、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新的發(fā)展階段,要完成好黨所肩負的執(zhí)政任務、歷史責任,廣大干部就必須始終保持先進性,充分發(fā)揮干部先鋒模范作用。開展干部作風整頓教育活動,是加強我局黨干部隊伍建設、永葆黨的生機與活力的迫切需要。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干部隊伍中出現(xiàn)了一些與新的形勢任務不相適應、與“三個代表”的要求不相符合的問題,迫切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使廣大干部始終保持先進性,確保黨的肌體不受腐蝕,黨的戰(zhàn)斗力不受削弱,黨的形象不受損害,永葆黨的生機和活力。
通過我局“開展加強和改進干部作風活動”動員報告、及局制定的學習計劃和干部思想作風建設制度,并經過一段時間的“干部作風建設教育”學習活動,我認識到要想當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干部,就必須遵守局機關作風建設的有關規(guī)定,并且以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六個堅持”為標準,認真落實如下“五帶頭”,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干部“五種”意識和弘揚“五種作風”。強化進取意識,大力發(fā)揚奮發(fā)有為的工作作風,確保真抓實干。始終保持奮發(fā)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以自己飽滿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教育事業(yè)上,把功夫下到抓貫徹落實上,迎難而上營造出一門心思干事業(yè)。同時要引導干部群眾解放思想、牢記使命,在自己的崗位上大展才智,釋放出自己的最大能量,以追求一流的豪情壯志和責任感,用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業(yè)績。
二、強化干部意識。強化干部意識必須牢記黨的宗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終生追求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實實在在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不能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這個原則不能變;強化黨員意識必須加強組織紀律性,每一位干部都應該明白,組織上入黨只是一生一次,但思想上入黨是一生一世的,必須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只有思想上保持了先進性,才能在行動上體現(xiàn)先進性。
三、提高黨員素質。提高黨員素質,必須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廣大黨員一定要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理論素養(yǎng),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提高黨員素質,必須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普通黨員要具有做好本職工作、爭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的本領;黨員領導干部要努力增強駕馭市場經濟的本領、做群眾工作的本領、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履行崗位職責的本領。
四、發(fā)揮干部作用。一是要做到平時工作看得出來。不管你在哪個行業(yè)、哪個崗位,不能僅僅是“過得去”,而必須是“過得硬”,隨時隨地能成為群眾的榜樣,敢于說出“向我看齊”的口號,切實把干部作風體現(xiàn)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二要做到關鍵時刻站得出來。每一位干部都要經常重溫入黨誓詞,想一想向黨承諾過什么、向黨保證了什么,時常反思和檢查自己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群眾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是否能夠高風亮節(jié);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是否能夠挺身而出;在生死危難關頭,是否能夠豁得出去。
五、樹立干部形象。一要樹立為民形象,多做加快發(fā)展的事。只有加快發(fā)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才是黨的先進性最根本的體現(xiàn)。同時,樹立為民形象還要求每一個黨員干部要親民、愛民,弄清楚群眾到底想什么、盼什么、爭什么,真正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眾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抓在手上,一件一件去落實。要體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牢固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二要樹立務實形象。廣大黨員要按照保持先進性的要求,勇于治“虛”治“假”,敢于治“漂”治“浮”,切實做到講實話、知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到工作的落實上去。在各項工作的落實中,發(fā)揮表率作用,要求群眾做到的,黨員先做到;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形成黨員干給群眾看,領導干給職工看,一級帶著一級抓的良好局面。三要樹立清廉形象。這不僅是對黨員領導干部的要求,也是對廣大普通黨員的基本要求。普通黨員,要堅持“兩個務必”,進一步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黨員干部,還必須正確行使權力。每一名黨員都必須明白,我們手中的權力來自于人民,決不能把權力當作向組織伸手的資本,更不能把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權力當作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