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熱門17篇)

字號:

    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質(zhì)量,確保課堂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教案的編寫不僅要考慮教學內(nèi)容的傳授,還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下面列舉了一些教案示例,供教師們借鑒和參考,希望能夠激發(fā)更多的教學創(chuàng)意。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理解“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體會數(shù)量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
    (2)使學生經(jīng)歷將“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轉(zhuǎn)化為“求一個數(shù)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的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zhuǎn)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的過程,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應(yīng)用分析推理將“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轉(zhuǎn)化為“一個數(shù)里面含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的除法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a.抽生回答,并講一講思考過程;。
    b.請學習繪畫的6位同學向大家揮揮手,再匯報一下自己的學習成績,教師向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同學表示祝賀。
    3.二年級(2)班學習彈琴的有4人,學吹號的是學習彈琴的4倍,學吹號的有多少人?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頁例2主題圖(動畫課件)。
    師:你們想?yún)⒓舆@個游戲活動嗎?
    2.活動:學生動手擺飛機;(播放音樂)。
    3.匯報結(jié)果。
    師:根據(jù)你擺的飛機,誰能提個問題讓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個數(shù)里含有幾個另一數(shù)的除法含義”
    4.課件出示例題中小強提出的問題:“我擺了3架飛機,我用的小棒根數(shù)是小紅的幾倍?
    5.小組討論。
    6.匯報結(jié)果,學生在動腦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解題思路,即“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的含義,就是“求一個數(shù)里含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用除法計算。
    15÷5=3。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例3情境圖。
    2.學生根據(jù)畫面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3.根據(jù)所提問題,小組討論解決方法;。
    4.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5.抽生講解題思路;。
    (四)鞏固深化,質(zhì)疑拓展。
    基本練習:
    完成第55頁的做一做。
    自己獨立分析題目,然后解答。
    師:還可以提什么問題?
    學生自選一問解答,并相互說一說自己為什么這樣做?
    變式練習:
    完成第56頁練習十二的第1題。
    1.要求學生認真看圖,圖中畫了哪些小動物?分別是多少只?
    2.自己獨立分析解決:小鹿的只數(shù)是小猴的幾倍?(列式是:18÷6=3)。
    3.提問:為什么這樣列式?
    師:你還能提出其它問題嗎?(學生相互解決)。
    (五)全課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借助分物活動,回顧并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認識除法豎式,掌握其書寫形式,了解除法豎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習興趣。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判斷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體會除法的意義,學會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學具準備:
    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淘氣和笑笑正在分蘋果,他們遇到了一個數(shù)學問題,我們?nèi)蛶退麄?,好?(大屏幕出示主題圖)觀看主題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jù)信息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學生提問題。
    二、學習新課,合作探究。
    2.算一算、議一議。小組合作。在小組內(nèi)討論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3、學生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小組匯報。
    a組、利用數(shù)數(shù)的方法,一盤:6個,兩盤:12個,三盤:18個??梢岳檬种械男A片擺一擺,在實物投影上展示擺小圓片的過程。(直觀展示給學生。)。
    b組、利用減法的方法:18-6-6-6=0。
    c組、利用乘法口訣:三六十八。
    d組、利用除法豎式的方法。
    4、小組派兩名同學,到黑板,一名演示豎式計算過程,一名講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結(jié)合學生板書,教師補充,強調(diào)豎式的書寫順序: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shù),最后在左側(cè)寫除數(shù),商要和被除數(shù)的各位對齊。強調(diào)除法豎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說一說除法豎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學練習說一說。
    18÷2=63÷9=。
    三、學中做。
    學生練習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除法各部分分別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里能填幾?
    3×()258×()367×()29()×736。
    4、小黑板出示:錯題解析。
    四、質(zhì)疑。
    同學們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五、課堂檢測。
    8÷4=64÷8=81÷9=。
    集體訂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揚。
    六、總結(jié)本課。
    同學們,在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shè)計:
    分蘋果。
    18÷6=3(盤)。
    豎式。
    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shù),最后寫除數(shù),商和被除數(shù)個位對齊。
    教學資源。
    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分橘子”,課本第3頁。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分橘子的實際操作過程,初步了解余數(shù)的含義,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結(jié)合實際操作,經(jīng)歷用豎試表示有余數(shù)除法的過程,并體會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和判斷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明確“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余數(shù)除法的豎試書寫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課件出示14個橘子,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如果每盤放4個橘子,14個可以放幾盤?(教師板書)。
    二、師生互動、合作探究。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2、師生進行互動交流。
    師:從題目中你們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生:每盤放4個橘子,總共有14個橘子。
    師:題目要求我們要怎么分?
    生:每盤放4個(平均每盤放4個)。
    師:那題目要我們求什么?
    生:14個可以放幾盤。
    師:根據(jù)這些信息,誰知道該怎么列式呢?
    生1:從14里減去3個4等于2,所以可以放3盤;(14-4-4-4=2)。
    生2:根據(jù)乘法口訣:三四十二,得出結(jié)論可以放3盤,還剩2個。
    生3:可以用除法運算列算式:14÷4=3(盤)……2(個),說明可以放三盤,還剩2個。
    3、教師與學生合作擺一擺,驗證以上結(jié)論是否正確。
    4、介紹用豎式解決以上問題。
    由具體到抽象,幫助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14÷4=3(盤)……2(個)也可以用豎式計算。邊寫邊說明每一步的含義:
    先寫“廠”,表示除號,把要分的14個橘子,也就是被除數(shù)寫在“廠”的里面。把每盤的橘子數(shù)4,也就是除數(shù)寫在“廠”的左邊。寫好后,按下面的步驟用豎式計算。
    一試商:14除以4,商是幾,寫在哪?根據(jù)乘法口訣求商,商是3,相同數(shù)位對齊,即商與被除數(shù)14的個位對齊。
    四檢查:看看余下來的數(shù)是不是比除數(shù)小,并說說豎式上的每個數(shù)字代表什么意思。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第4頁的第3題。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三
    1.學生能夠認識并掌握數(shù)字0-99的大小及順序。
    2.學生能夠掌握數(shù)字0-99的數(shù)碼表示。
    3.學生能夠通過數(shù)碼表示數(shù)字0-99。
    4.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shù)字0-99。
    1.數(shù)字0-99的大小及順序。
    2.數(shù)字0-99的數(shù)碼表示。
    1.數(shù)字0-99的大小及順序。
    教學方法:通過比較大小、排列大小等方式,讓學生掌握數(shù)字0-99的大小及順序。
    2.數(shù)字0-99的數(shù)碼表示。
    教學方法:通過圖形、實物等方式,讓學生認識數(shù)字0-99的數(shù)碼表示。
    1.數(shù)字0-99的大小及順序。
    (1)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讓學生比較大小。
    (2)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讓學生排列大小。
    (3)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讓學生說出數(shù)字的大小及順序。
    2.數(shù)字0-99的數(shù)碼表示。
    (1)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讓學生認識數(shù)字0-99的數(shù)碼表示。
    (2)教師出示圖形、實物等,讓學生說出對應(yīng)的數(shù)字。
    (3)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讓學生說出數(shù)字的'數(shù)碼表示。
    1.小組討論,讓學生說出數(shù)字0-99的大小及順序。
    2.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讓學生說出數(shù)字的大小及順序。
    3.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讓學生說出數(shù)字的數(shù)碼表示。
    4.教師出示圖形、實物等,讓學生說出對應(yīng)的數(shù)字。
    通過本次教學,學生能夠認識并掌握數(shù)字0-99的大小及順序,掌握數(shù)字0-99的數(shù)碼表示,并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shù)字0-99。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既有比較大小、排列大小等方式,又有圖形、實物等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數(shù)字0-99。但是,還需要加強學生的練習和鞏固,以便更好地掌握數(shù)字0-99。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四
    1. 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結(jié)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 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4. 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1. 結(jié)合解決問題的過程,探索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
    2. 引導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加、除減兩步式題的計算。
    一、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揭題
    (一)復習鋪墊:(出示題目)
    1. 計算:
    40+6×8 70-5×4
    2. 一枝玫瑰花5元,一枝康乃馨3元。
    根據(jù)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聊天導入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天了,小草發(fā)芽了,花兒開了,又是一年新的開始,小刺猬也有了一個新的生意,瞧,它的鮮花店開張啦。(出示教材情景圖)
    二、扶放結(jié)合探究新知
    1. 讓學生觀察圖片,提問:你能找出哪些數(shù)學信息?
    2. 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3. 大家提了這么多的數(shù)學問題,如果要解決這個數(shù)學問題:
    一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我們要知道什么條件?
    4. 針對第一種方法,重點講述: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既有減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為什么先算除法,再算減法?(意義上來多說。)重點強調(diào)。
    5. 買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一共要花多少錢?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知道哪些條件?
    在大部分學生計算好以后,組織匯報。
    6. 及時總結(jié):
    在一個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我們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組織智力大闖關(guān):
    第一關(guān):(分男女生比賽)
    4+24÷8 5-8÷4
    72÷8-3 36+81÷9
    45+8×4 80-6×8
    指名學生說運算順序,叫6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第二關(guān):森林醫(yī)生:書上練一練:3題。
    第三關(guān):解決問題:書上練一練:1、2題。
    四、小結(jié)評價布置預習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6的乘法口訣。
    2、培養(yǎng)學生簡潔地表達和遷移類推的能力。
    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6的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總結(jié)出6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
    1.呈現(xiàn)情境。
    談話:今天我們要到兒童樂園里去玩一玩。(課件呈現(xiàn)兒童樂園的場景并定格在木馬轉(zhuǎn)盤上)。
    2.提出問題。
    (1)木馬轉(zhuǎn)盤一次可以坐幾個人?
    (2)哪6位同學愿意在一起騎木馬?讓學生自由結(jié)合,組建6人小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幾個6人,共是多少人?讓2個小組的學生走到教室前面來,大家看一看。
    二、經(jīng)歷過程,自主探索。
    1.自己嘗試。
    2.出示表格: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自己嘗試計算、填表。
    3.交流探討。
    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班內(nèi)匯報:各組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
    結(jié)合學生的匯報,組織探討:
    (1)表格中填出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意思?(板書:1個6相加、2個6相加6個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積是多少?怎樣知道的?讓每個學生都寫出6個乘法算式,寫好后相互檢查。
    4.編口訣。
    (1)你能編出6的乘法口訣嗎?
    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
    (2)整理口訣。
    這些口訣,你們能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寫出來嗎?寫好后小組內(nèi)相互檢查。
    (3)記口訣。
    把口訣讀一讀。說說哪幾句容易記住,哪幾句難記?相互介紹自己記口訣的方法。
    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記口訣。
    師生對口令記口訣。
    5.用口訣。
    口算:62656361。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綜合應(yīng)用,拓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一題。
    學生各自做題,把得數(shù)填在書上,共同較對。
    2、做想想做做第二題。
    3、做想想做做第四題。
    a6個2相加是多少?
    b兩個乘數(shù)都是6積是多少?
    4、做想想做做第5、6題,讓學生去觀察圖再進行討論并集體討論。
    5、課堂作業(yè),做想一想第三題。
    四、總結(jié)評價。
    談話: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板書設(shè)計:
    認識6的乘法口訣。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作業(yè)設(shè)計:
    1、62=36=64=65=。
    46=66=56=63=。
    2、根據(jù)口訣,寫出兩道乘法算式。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六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比、咱、斤、答、阿、之、拾、灰”8個字。掌握“比”的筆順。
    2、積累詞語,結(jié)合上下文了解詞語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故事。
    4、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chǔ)上感受阿凡提的聰明才智,試著提出問題,培養(yǎng)想象力。
    1、識記本課漢字。規(guī)范、端正、整潔地書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詞語,體會阿凡提的聰慧。
    1、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識記漢字。
    2、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生字卡片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認識這個人嗎?貼“阿”和“提”字卡。
    二、聽讀課文
    1、聽錄音
    2、簡述課文內(nèi)容。
    3、師領(lǐng)讀,生跟讀。
    4、討論:大力士那么高大有力,為什么連一塊手帕都扔不過城呢?
    三、再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
    2、小組認讀,識記。
    3、交流。
    阿: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個雙耳刀,右邊是一個可字。
    比:注意這個字的筆順。、
    4、認讀要求會認的字。
    5、指導書寫。
    四、游戲活動
    1、可請學生到前邊當小老師,領(lǐng)大家讀生字。
    2、游戲:找朋友。
    3、比一比,誰的字寫得好。
    五、課后作業(yè)
    把阿凡提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課時
    一、復習,認讀生字卡片。
    二、指導書寫
    咱、答、之、拾、灰
    三、完成課后練習。
    1、“讀一讀”,要讀準要求會寫的字的讀音。聽寫。
    2、“填一填”,考查學生生字的運用能力。
    四、活動
    1、讀詞語。
    2、游戲“送桃子”
    (1)自讀句子:不認識的字詞問問同桌。
    (2)同桌商量括號里填什么。
    (3)送桃子真空:注意引導“答”字的收寫。
    3、討論“生活的智慧”。
    多媒體實物投影出示討論畫面。
    此活動可以結(jié)合教學實際過程來完成。
    五、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找找阿凡提的其他故事,選其中一個自己練習講故事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七
    1、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練習。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出既有除法又有減法的算式。
    掌握除加混合運算中的順序。
    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一、情境導入
    設(shè)計意圖:用詩意的語言輕輕撥動學生的心弦,讓濃濃的母愛緩緩地流入學生的'心田。帶著對母親的愛,在身心愉快的情境中探究新知,相信學生會更主動。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 觀察情境圖,說說圖畫上給了我們哪些信息?
    教師放手,學生先獨立解答,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書匯報。
    引導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有什么規(guī)律?
    同桌互相說說: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
    引導邊看圖邊思考,為什么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因為必須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2. 小組合作用不同算式列式解答:1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提示:一支康乃馨的價格該怎么算?
    3. 指明讓學生扮演: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4. 說一說有減法又有除法應(yīng)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讓我們再看看其它花的價格吧!
    指明讀題(2):買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多少元錢?
    四、課堂總結(jié)
    思考回報:
    1.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該怎么解決
    2. 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板書設(shè)計:
    買鮮花
    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錢?
    24÷8=3(元) 5-3=2(元)
    5-24÷8
    =5-3
    =2(元)
    答: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1元。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八
    1、讓學生了解大海的美麗富饒,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認識12個生字,會寫“打、他”等6個生字。
    識字認字,朗讀課文。
    理解“月亮灣”、“他的故事講不完”的意思。
    課件、錄音機、生詞卡片。
    一、激趣導入
    請大家注意聽,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聽大海錄音。)
    課件:大海的圖片。
    點評:大海的圖片非常美麗,引人入勝,令學生發(fā)出驚嘆。課一開始已經(jīng)把學生引入美的境界。真不愧是“課伊始,興已發(fā)”。
    師:你現(xiàn)在最想說什么?
    點評:非常自然地導入了課文的學習。
    師:就在這美麗的大海邊,有一個靜靜的月亮灣,讓咱們一起到那兒看看去吧!
    (師范讀。)
    點評:學生自然跟讀,投入其中。
    學生回答。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
    師:打開書,請你一邊指著一邊自由地讀一讀課文,遇到生字,自己想個辦法認識它,看誰能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指名讀。評讀。集體討論交流
    (1)灣月亮灣
    指導學生:區(qū)分“灣”、“彎”。(做成活動字卡。)
    師:(教師邊講解邊板畫:彎彎的海岸、月亮。)
    (2)故事
    指導學生:“事”在“故事”中讀輕聲。)
    點評:抓住重點,重視學生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學習。
    2、自己讀。要求把課文讀通。
    師:請你自己再讀一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
    指名讀。評讀。
    三、細讀課文
    1、兩人小組合作質(zhì)疑、解疑。
    (1)在請你和旁邊的小伙伴來配合讀,可以你讀他聽,然后他讀你聽。也可以一個人讀一句。還可以兩個人一起讀,然后指著圖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看看兩個人能不能共同解決,把問題搞懂。
    點評: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具體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2)集體討論交流
    重點討論:老爺爺在講什么故事呢?為什么他的故事說不完呢?
    學生討論交流。
    (3)月亮灣不僅美麗,而且富饒。它的海底就像一個大寶庫???!
    播放有關(guān)大海美麗富饒的錄像。
    小結(jié):月亮灣的人們搖著船出海捕魚,他們?nèi)鱿乱粡垙埖木W(wǎng),收獲的是滿船的魚蝦和歡樂。他們的快樂和幸福當然說也說不完。
    點評:利用錄像,巧妙的解決課文的難點。
    2、嘗試讓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
    師:讓我們帶著幸福和快樂,再讀讀課文吧。
    四、記認、學寫生字
    1、記認生字。
    師:生字朋友都和我們見了好幾次面了,你認識它們了嗎?說一說你記住了哪個生字,是怎么記住的。
    比賽: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點評:適時加入競賽,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學寫生字。
    師:大家課文讀得好,生字記得好,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把這些生字寫好。
    (出示要求寫的生字。)
    師:想寫好這些字,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地方?
    (學生交流寫字需注意的地方,老師適當指導。)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要求范寫。)
    點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需要范寫,真正體現(xiàn)“教”為“學”服務(wù)的意識。
    (學生書寫,評議。)
    3、游戲鞏固,總結(jié)全文。
    師:讓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吧,名字就叫“到月亮灣去”。這有一條路,只要我們正確地讀出牌子上的字就可以到月亮灣了,讓咱們出發(fā)吧!
    點評:以游戲的形式總結(jié)全文,寓教于樂,非常巧妙。
    師:月亮灣到了,快讓我們用朗讀、背誦,還可以加上動作和表演把你的快樂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五、課外拓展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想知道什么?
    師:在我國,像月亮灣這樣美麗富饒的地方還有好多。課下小朋友有興趣可以收集一些有關(guān)的圖片或者文字資料,做個簡報,共同交流交流。
    點評:課內(nèi)外知識相結(jié)合,拓展學生的視野和學習的領(lǐng)域。
    板書:
    我家住在大海邊
    彎彎的月亮
    月亮灣
    故事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的筆算加法;。
    2、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豎式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教學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
    教具準備:主題圖、投影片。
    學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解決情景中的問題。
    1、教師出示主題圖。
    師:上節(jié)課有的同學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輛車,這節(jié)課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怎樣能知道這兩個班是否能合乘一輛車呢?
    (要知道兩個班共有多少人?)。
    師: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教師板書:35+34=。
    2、請學生在小組里討論怎樣計算“35+34”,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是用擺小棒的方法還是用豎式計算還是口算,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3、請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
    (1)先請擺小棒的學生講。
    提問: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來,3捆和3捆和起來?
    (2)再請列豎式的學生講。
    提問:寫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用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3)請口算的學生講。
    提問: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時應(yīng)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題目。
    指名將題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做在書上。
    集體訂正投影片上的題目,進行評價。
    同位相互檢查,相互評價,
    三、練習:
    練習二第1題:
    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
    再列豎式計算。
    第2題:筆算下面各題。
    學生將題目寫在練習本上,同位相互檢查。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十
    課本第94~95頁。
    1、能熟練的計算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興趣,感知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能熟練的計算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
    練習十九第3題和第8題的主題。
    一、準備練習
    1、引導學生完成口算題目,并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引導學生采用較簡捷的方法計算。
    2、引導學生完成“算一算”。
    巡視、輔導。
    幫助計算有困難的學生。
    及時評價,表揚計算有進步的學生。
    【設(shè)計意圖】:鞏固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算法。
    二、學中做
    1、組織活動1——買東西。
    出示練習十九第3題主題圖。
    (1)觀察練習十九第3題主題圖。匯報看見的東西和價錢。
    (2)列式計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來到商店,你會想買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組討論,選出一個記錄員,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
    (5)組織學生進行匯報。
    2、組織活動2——籃球比賽。
    出示練習十九第8題的主題圖。
    (1)你看了以后有什么問題嗎?
    自己獨立提出問題,然后同桌交流,最后進行匯報。
    【設(shè)計意圖】:通過買東西的活動,復習鞏固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算法。
    三、做中學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九第6題。
    (1)說說意圖。
    (2)獨立計算。
    (3)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十九題。
    (1)用講故事的形式說說圖意。
    (2)解決書上的問題。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能解決嗎?
    3、引導學生完成應(yīng)用題。
    引導讀題、理解題意。
    列出算式,正確計算。
    【設(shè)計意圖】:在教師引導下,總結(jié)所學的知識。
    四、課堂總結(jié)。
    要求學生完成數(shù)學日記的填寫。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十一
    一、教學內(nèi)容:
    54——55頁。
    二、教學目標:
    1、在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的意義,了解有關(guān)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有關(guān)0的除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仔細觀察畫面,說說從圖中都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幾個月亮?”
    (二)、學習0的除法。
    問題:把幾個月亮平均分?分給幾個猴子呢?
    方法: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想法表達清楚。
    列出除法算式:0÷5=0(個)。
    引導:分給6個猴子呢?0÷6=0(個)。
    分給7個猴子呢?0÷7=0(個)。
    得出結(jié)論: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小練習:0÷3=0÷8=0÷9=6×0=0×8=。
    (三)、鞏固練習。
    做自主練習1和2。
    (四)、拓展練習。
    剪窗花。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
    大部分同學內(nèi)容能夠掌握有關(guān)0的除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是很熟練,必須多做練習。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十二
    1、寫出下面各數(shù)。
    十一十三十七二十。
    2、16的相鄰數(shù)是和。
    3、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
    4、7個一和1個十合起來是,個位上的數(shù)是,十位上的數(shù)是。
    5、13后面的第4個數(shù)是。
    6、20里面有個十。20里面有個一。
    7、18里面去掉還剩10。
    8、十位上是1,個位上是8,這個數(shù)是。
    9、被減數(shù)和減數(shù)都是10,差是。
    10、兩個加數(shù)都是7,和是。
    11、在12、8、15、17、11、19、10這些數(shù)中:
    (1)其中最大的數(shù)是,最小的數(shù)是。一共有個數(shù)。
    (2)從左數(shù),第4個數(shù)是;從右數(shù),在第2個。
    (3)十位和個位上的`數(shù)相同的是。
    (4)比15大,比19小的數(shù)是。
    12、按要求寫數(shù)。
    寫出1-20中的單數(shù):、、、、、、、、、。
    寫出1-20中的雙數(shù):、、、、、、、、、。
    1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下面的數(shù)。
    582120151171820。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十三
    1、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一百是(),10個一千是()。
    2、7個十(),900里面有()個百,1500里面有()個百。
    3、5個千、7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
    4、最大的三位數(shù)是(),最小的四位數(shù)是(),它們相差()。
    這個數(shù)是由()個千,()個百和()個一組成,寫作(),讀作()。
    5、8409=()+()+()。
    4300=()+()。
    6、下面是我國五大名山的.大概高度:
    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兩千一百六十米兩千零一十七米一千四百四十米。
    東岳泰山南岳衡山。
    一千五百四十五米一千二百九十米。
    (1)寫出上面的:
    ()()()()()。
    (2)把這些數(shù)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出來。
    ()()()()()。
    (3)這些數(shù)中最接近1000的數(shù)是()。
    二、小法官。
    1、2005讀作二千零零五。()。
    2、讀書和寫數(shù)都是從高位起。()。
    3、5400中的兩個0,一個也不讀。()。
    4、與5000相鄰的兩個數(shù)是4000和6000.()。
    5、算盤中的上珠和下珠,都是一個珠子表示1.()。
    三、按規(guī)律填一填。(每空1分,共8分)。
    1、495050005050()()。
    2、6700()6300()5900。
    3、243524402445()()。
    4、100009998()9994()。
    四、請把小魚領(lǐng)回家。
    等于1000小于1000等于2000大于1000而小于2000。
    五、估一估、猜一猜。(6分)。
    小宇和小亮各跑了多少米?把名字寫在表格里。
    800米740米350米1000米。
    小明。
    六、解決問題(1題8分,2題5分,3題6分,4題12分,共31分)。
    1、買這兩樣電器一共花多少錢?洗衣機比微波爐貴多少錢?
    2、小王買下面兩種家具,帶1000元夠嗎?
    4、生活實踐課。
    (2)爸爸買這兩件商品實際應(yīng)付多少錢?
    (3)開發(fā)題請?zhí)岢鲆粋€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附加題(10分)。
    用5、0、0、9四個數(shù),組成一個只讀一個零的最大的四位數(shù)和組成一個零都不讀的最小的四位數(shù)。(數(shù)字不能重復利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猜測、驗證等活動過程,體會物體是占有空間。
    的,而且占有的空間是有大小的,理解體積和容積的意義,能直觀比較物體體積或容器容積的大小。
    2.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fā)展觀察、操作和想象能力,增強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通過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教學難點:通過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體積和容積的意義。
    課前準備:直尺,木條。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6。
    1.通過實驗,讓學生體會到物體是占有空間的。
    教師按書中過程操作。問:為什么會剩一些水?引導學生認識到桃子占有一定的空間。
    如果改用其它的物體呢?再實驗。
    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物體是占有空間的。
    2.通過實驗使學生體會到物體所占的空間是有大小的。
    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想一想,兩個杯里都裝了物體,為什么倒進去的水有多有少呢?
    學生交流。
    小結(jié):物體不僅占有空間,而且占有的空間是有大有小的。
    3.揭示體積的含義。
    學生獨立思考后讓同組的同學交流。
    通過剛才的三次活動,你有什么感受?
    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chǔ)上揭示體積的含義,并讓學生舉例。
    二、教學例7。
    教師講述容積的含義,并問:這兩個盒子,哪個的容積大,為什么?
    2.完成“試一試”。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三、鞏固提高。
    1.完成“練一練”第1、2題.
    先做第1題:直接判斷,并讓學生從體積、容積的含義上說明原因。再做第2題,讓學生從容積的含義上進行解釋。
    2.完成練習三第1-4題。
    四、全課小結(jié):讓學生自己說一說這節(jié)課所學到的知識。
    教學反思。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十五
    1.通過對生活中萬以內(nèi)數(shù)的調(diào)查、收集、整理,讓學生初步感受多位數(shù),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
    2.使學生掌握萬以內(nèi)數(shù)的讀法,會正確地讀出萬以內(nèi)的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能力。
    5.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
    收集資料,感知四五位數(shù)。學生課前收集資料,寫在卡紙上,并貼在黑板上。昨天同學們都收集了電腦的價格,現(xiàn)在請同學將它們貼到黑板上來,讓大家來看看你的成果。
    師:黑板上有這么多數(shù),請你先輕輕的試著讀一讀,然后觀察這些數(shù)的特點,并給這些數(shù)分分類。
    生:這兩類數(shù)一類中有零,另一類沒有零。
    1.沒有零的數(shù)的讀法。
    師:你覺得哪一類數(shù)讀起來比較容易?誰能來讀一讀?
    讀這些數(shù)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書:
    從高位起,按照數(shù)位順序讀;。
    萬位上是幾就讀幾萬,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是幾就讀幾百……。
    2.有零的數(shù)的讀法。
    師:這些有零的數(shù)你會讀那一個?你能找出和他同一類的數(shù)嗎?
    學生小組討論。
    師:每個人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
    師將黑板上的數(shù)移位。
    師:讀這些數(shù)有什么好方法?
    板書出示: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0;。
    師:你還會讀哪一個數(shù)?(末尾有0的數(shù))找出末尾有0的數(shù),
    師:讀這些數(shù),又有什么好辦法?
    板書出示: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現(xiàn)在請同桌互相出題,考考對方。
    師:剛才還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價格還沒有展示出來,現(xiàn)在我就請這些同學來報一報,看你們能不能記下來。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
    出示板書:幾萬就萬位上寫幾,幾千就千位上寫幾,幾百就百位上寫幾……。
    師:誰還能來報一報。(有0的數(shù))。
    學生試寫。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同桌兩人交流一下。
    學生匯報。
    出示板書: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到了什么?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分蘋果。
    分香蕉。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平均分的具體情境與經(jīng)驗,抽象出除法算式,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并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稱。
    3、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釋平均的具體過程。
    教學重點: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過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讀法以及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在具體環(huán)境中建立除法算式與等分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并加深體會。
    教學準備: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shè)。
    1.你們知道小猴子喜歡吃什么嗎?出示智慧老人畫面以及掛圖。
    誰能把這幅圖意說給大家聽.
    2.板書。
    二、問題探究。
    1、通過看圖,同學們想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把12個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
    同學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把12分成2份怎樣列式?為什么等于6?
    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嗎?)。
    3、講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
    三、體驗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圖片,讓學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組織學生匯報,并說出算式表示的意義。
    四、實踐應(yīng)用。
    完成練習二1,2,3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第七單元教案篇十七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懂得保護大自然,增強環(huán)保意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生字卡、小黑板。
    兩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讀通課文。
    3、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4、教師出示生字卡,指名認讀,再齊讀。出示小黑板,讓學生讀一讀詞語。
    問:有不懂的詞語嗎?簡單的詞語教師做適當?shù)闹v解,其他詞語放在課文里再講。
    5、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三、學習課文,讀懂課文。
    1、默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同學討論。
    2、指名讀一、二、三自然段。討論:
    (1)小潔看什么看得如了神?
    (2)“她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边@句話你怎樣理解?
    (小潔看到湖中映出的藍天、白云,覺得自己像在天上飛,她坐在船頭上,游船在湖面上行駛,所以覺得自己又像在水里游。)。
    指導讀一到三自然段。讀后說一說兩岸的風景怎么美,湖里的景象怎么美。
    3、指名讀第四、五自然段。討論。
    (1)小潔吃完面包想把面包紙丟進水里,可后來為什么又攥著面包紙生怕它掉進湖里呢?
    (2)湖水變得滿是皺紋,美麗景象不見了。“美麗的景象”指什么?為什么不見了?(討論后讀有關(guān)句子)。
    (3)小潔用企盼的目光望著湖水。她企盼什么?
    (4)小潔跨上岸后在尋找什么?她找到了嗎?指導讀第四、五自然段。
    四、讀全文。
    小結(jié):我們從小應(yīng)該懂得保護環(huán)境。
    一、復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討論。
    2、讀讀下面的`詞語,再讀讀帶點的字。清澈。
    卷起。
    波紋。
    躍起。
    丟進鏡子。
    變幻表演。
    香蕉。
    企盼跨。
    二、識字、寫字。
    1、重點教:澈、卷、演。
    2、讀讀下面的字:皮、文、斤、去、分。想一想上面的字加上什么偏旁是本課的哪個生字?學生邊回答邊板書。
    3、出示卡片,獨立分析下面的字形?!扮R、幻、表、蕉”
    4、書寫生字。
    三、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卡片,認真記憶字形。
    2、聽寫本課生字。作業(yè)設(shè)計:
    1、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波()坡()披(盼()粉()紛(賞()堂()境()鏡()。
    2、學寫句子。
    1)、()的樹上有()在()。2)、()的草地上有()在(3)、()有()在(教學板書:
    清澈的湖水。
    兩岸湖水小潔。
    (景色美)(心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