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一
"物以稀為貴”這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可是蠟燭呢?它并沒有那么稀奇,它在市場上的價格低廉,家家都有,大部分人都不把它放在眼里,它被人們放在柜子里桌底下,讓別人看不見;它有時被人們摔在地上,被一些小孩砍斷身子,處處遭受到人們的冷落、輕視,可是它卻沒有一聲怨言,一絲哀愁。
但是你仔細觀察,蠟燭還是挺漂亮的,它在燃燒的時侯,頭上的小火苗好像是一個公主的頭,它那白玉般的身體好像是公主美麗的衣服,順流而下的蠟珠則是公主的手。
在停電的時侯,人們就會幫蠟燭點亮自已。然后,它就用生命之軀去為人們拼搏,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它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在痛苦中創(chuàng)造歡樂,在奉獻中感到永久的欣慰,它默默地存在,又默默地逝去,它以自已短短的一生,獻出了自己的光和熱。
由此,我想:在咱們的生活中有許多這樣奉獻的人,那就是咱們的老師―辛勤的園丁,他們熱愛自已平凡的工作,每天早起晚睡,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澆灌著咱們這些“小樹苗”直到兩鬢花臼,他們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自己的熱溫暖著咱們每個孩子的心,用自己的光為咱們照亮前進的方向,就知蠟燭一樣,點亮自己照亮別人。
以后,我也要做一個有蠟燭精神的人.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二
秋,枯葉、涼風,絲絲涼意入侵人心,風中攜帶著濃郁的桂花香。
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jié),叢桂怒放,夜靜輪園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在中國古代的詠花詩詞中,詠桂之作也頗為可觀。自古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被視為傳統(tǒng)名花。
遠望,只見得叢叢墨綠,卻未見滿樹金黃。三棵桂花樹姿態(tài)萬千,樹葉繁茂,仿佛一朵從天墮落的云朵,頗有生機勃勃之意。
腳步輕盈,加快步伐。近瞧,葉脈清晰可見,雖雜亂無章,實則用處甚大,如同人體血脈,看似無用,去除對人體危害極大。那葉脈呢?相當血脈,為桂花樹提供養(yǎng)分。
輕撫,葉面光滑,似泥鰍的皮膚那般;微按,略硬,較厚,汁多,只是比堅石還遜色幾分。
有些幼葉邊緣長滿鋸齒,扎到有些許疼痛。瞧!它在保護自己呢!
無意發(fā)現(xiàn)一抹橘紅色,悄然推開。
是花!花生于葉腑之間,呈橘紅色或為金黃色,體形小,形似米粒。花冠合瓣四裂,幾朵簇擁而上,星星點點如明珠般美麗動人、淡雅典美。
形小卻香氣迷人,不濃不淡的香味并不刺鼻,反之沁人心脾。
嬌小可人的花兒緊緊環(huán)抱,圍成一圈,好像任憑風吹雨打也磨礪不了它們團結友愛的精神所在。
桂花樹枝干粗壯,質堅皮薄,不乏粗糙,卻又令我心生敬佩:父親。
一陣風拂過,桂花樹微微晃動,樹葉沙沙作響,桂花紛紛搖落,地上鋪滿了金黃的地毯,踩上去,軟軟的',香香的,捧一把在手心,不僅漂亮,還芬芳撲鼻。
丹桂,輕舞飛揚的夢幻;
桂樹,蒼勁有力的肩膀。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三
對一個地方思念久了,就有一種隱隱作痛的感覺,好像那里是前世,魂牽夢繞的傣家村寨,那是我曾經工作生活八年的地方,每當想起那美麗的村寨,便有一種柔軟的牽掛。
山風吹動晨霧,像一條條白緞,輕輕地,慢慢地,把錯落有致的村寨,纏繞上一層薄薄的柔紗。一幢幢別致、風情獨特的竹樓,被寨邊大榕樹、芒果園、椰子林隱掩,滿眼望去,這里的一切都染成了翠綠。
寨邊的木棉,張開舒展的雙臂,綻放著紅色的花蕾,等不及綠葉的陪襯,就將激情點燃。多情的桃花,似粉紅的云霞,印染在綠樹之間,好似嬌羞少女臉上飛出的紅暈,增添了幾分柔情。稻田伸向山邊,在竹樹間綻放,在阡陌間勾勒,一絲靈動與飄逸,溢滿了濃濃的詩意。春天的稻田更讓人著迷,勤勞的傣族兒女把秧苗插到山邊的同時,也為稻田賦予了格外的美麗。錯落有致的稻田裝滿了清洌的山泉,如散落在哀牢山間的奇幻魔鏡,將七彩的云霞,絢爛的彩虹,將天地萬物都倒映其間,將天下最美的景致都折射其中。陽光灑在水面,放射出粼粼波光。一分蒼茫的安然和沉靜,一樣斑駁流溢的倒影,就像一幅山水畫卷,撐起了渾厚凝重的一線藍天??恐趭^和才智,傣家在這里創(chuàng)造出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印記。一片片稻田,把傣家的村寨,山野和大自然那么和諧的連在了一起。
踏著竹做的小橋,繞過水氣彌漫的小溪,沉浸在一個古老的夢里。天空中飄著蒙蒙的雨絲,只聽見雨落芭蕉的聲音,只看見那輕盈的雨滴,落在新發(fā)的綠葉紅花上,便使得這天然的綠和紅,顯得那么的嬌嫩。細雨纏纏綿綿,整個村寨都被潤濕,這縈繞著綠色的雨霧,像是一層輕薄的白色面紗,遮蓋了村寨的譎奇,卻也給這原本的美麗風景增添了幾分神秘。
站在蔑芭鋪就的竹樓上,壩子的盎然綠意涌來眼底。椰林追著綠云,甘蔗溢出醇甜,茶葉飄蕩清香,無處不醉人。到處是密密莽莽的青,到處是潮卷浪翻的綠。遙望天盡地邊,偶爾才露出一抹空明的山影。綠浪中,垂蔭覆地的大榕樹,蔥蘢的鳳尾竹,碩果累累的檳榔,裝點著風情萬種的傣家竹樓。
流過竹樓間小河靜靜流淌,拍打著竹樓千古的幽夢。寨子里一片靜謐,竹林深處,傣家少女挑水走過,長長的筒裙,隨著阿娜的身軀一起擺動。傣家少女是水做的妖姬,水是傣家的靈魂。竹樓有水相伴,泉音叮咚,增添了一種悠閑,一種淡雅,一種從容,何況這里的水,還有竹樓相伴。自然和諧,古樸而清麗的竹樓,傳承著水的溫柔,春的永恒!
石斛花香飄滿竹樓,仙人掌圍成的籬笆開滿鮮花,鳳尾竹颯颯搖響,芒果伸手可觸,壓彎枝條的柚子,敲打著竹樓的房檐。走進竹樓,溫柔似水的傣家姑娘會姍姍地走來,送上一杯糯米香茶,輕輕將茶放下,然后嫣然一笑。彩色的筒裙,芳馨的氣息,淡淡的茶香,嫣然一笑,猶如一支曼舞的孔雀。走進寧靜祥和的竹樓,就有了那種前生今世之感。這感覺,仿佛是穿越古老的時空,等待了千年,在心靈間飄動。
晚霞漸漸被綠色溶盡,夕陽披著淺綠亮麗的`婚妙,緩緩的牽引著山后的圓月。蟬羽的月色從屋頂滑向陽臺。高大的蕉葉姍姍地把皓月托起,傣寨的月亮,品味著綠色的夜空,感受著歲月的滄桑。雨林風柔濕潤,椰樹亭亭玉立,鳳尾竹脈脈含情。坐在竹芭鋪就的陽臺上,笑語拂去疲憊。這個時候,竹樓滿充滿溫馨,吉祥與幸福。
在茶的芳香中,月光撥枝踏葉而來,漫進人們的心湖。竹林中流水潺潺,此刻映著月光,顯得格外的清涼。清風徐來,夜空彌漫幽香,令人心動起來,頓升隔世之感。竹樓前蔥蘢的鳳尾竹林里,傳來小卜冒情意綿長的歌聲,伴和著唧唧蟲鳴,隨晚風飄得很遠很遠。
喂喂啊羅——
阿妹的月亮掛天上
阿哥把蘆笙吹響
抬頭看這月色朗朗
竹樓旁邊有鳳凰花香
還有阿妹銀鐲叮當
月影在波光中蕩漾
心兒飛出鳳尾竹旁
心兒就快(要)飛到天上
啊喂啊喂啰外
柔婉的歌聲,流淌著傣家氣息,軟軟柔柔,像一只撥弄你心弦的手,那原汁原味的傣家韻味,永遠纏綿在心中。這時,月亮變得嫵媚而清麗,正在河邊沐浴的傣家姑娘,沐出一懷愜意,沐出一臉羞怯,沐出一陣銀鈴笑聲。輕快的鼓點,悠揚的鑼聲飛來耳畔。循聲而來的傣家少女,走向如癡似顛的小伙,舞步輕盈踏月,歌聲流水行云。姑娘們用流蜜的雙眸,瞻望自己的情郎,雙眼里閃現(xiàn)著七彩的陽光。雙雙隱蔽于大榕樹下,或坐在芭蕉叢里,花香正馥郁,月光正融融,兩顆相愛的心,化作傾訴衷腸的千言萬語。帶著些許的欣慰,風中的竹樓在慢慢沉醉。
月光下的竹樓分外妖嬈,而這竹樓是永遠的見證,它映照出柔情,也映照出滄桑,在這樣的月夜,靜靜地坐在竹樓窗前,夜風吹動了竹林,月光與歌聲交匯,這時候,悄悄地有了一片心情的寧靜,溶在人生如夢的感慨里。
月光下的竹樓,風中的竹樓,也成了我柔軟的牽掛。月還是令人充滿幻想的月,人已隔了千山和萬水,卻是一樣的思念深深。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四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桐子樹狀物類散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桐子樹,過去在鄉(xiāng)村是極普通到處生長著的經濟樹種,而今,卻成了稀罕植物,難以尋覓。
我的家鄉(xiāng)門前的一座山的山腳與一塊地的連接處,仍然生長著兩樹高大的桐子樹。每到春天婆娑的枝葉和嬌艷的花朵,坦露出綺麗婀娜的姿態(tài),搖曳著一簇生命的燦爛。只不過,蒼茫的曠野中,僅有的兩棵桐子樹,相互依偎,砥礪并存,缺少了曾有的叢叢簇擁的熱烈,看上去多少有些沉寂的況味。然而,兩棵桐子樹并沒有把一份冷寂落寞放在心上,而是突兀地站在山腳邊,用生存的執(zhí)著,用向往的內蘊,用坦美的意念,展現(xiàn)遺世獨立的靜美,彰顯脫世不俗的風骨。春天里,陽光明亮,桐子樹的嫩綠與山上的樹木聯(lián)袂在一起,共同打造春天青翠的景色;雨霧中,煙霧繚繞,桐子樹以深沉的綠,沖破煙雨的遮掩,將綠搖曳在細雨中;月光下,夜色朦朧,桐子樹靜默清亮,與月影交織著,勾起人們往事如煙的回憶。
桐子樹曾是名聲響亮的樹種,有著很大的經濟價值。桐籽榨的油在農耕時代被廣泛使用。年少時,村莊對面更遠的一片山崗上長滿了桐子樹,每到春夏季節(jié),嶺頭上層層疊疊牽連的桐葉展現(xiàn)出桐林的芊綿,猶如天上飄落的一塊厚大的綠云,把整個山頭都襯得濃綠漫漶。到了深春季節(jié),白中帶絲絲淺紅的桐花就從濃綠的樹葉中伸出,綠白相間,別樣好著。我總認為那是山村景物畫中最美的一幀。面對此景,人們會不由得感激陽光雨露的慷慨:對大地上的萬物,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毫不吝嗇,不分彼此,養(yǎng)育得綠肥紅艷,水靈嫩碧。那些高大挺撥、青翠幽靜的桐子樹的葉子更是有著不同的韻味和神采,寬大而厚實,呈現(xiàn)出一般的樹葉無法比擬的豐腴寬宏,大口大口地吸納天地間的雨露。我有時想,桐子樹是靠著寬大的葉子吸收雨露的澆灌才長成如此茂盛的。朝陽里,露水在葉片上晶瑩瑩的滾動著的緩緩流向邊緣,滴落在樹灰白的枝上、干上,進而浸潤到樹的蔸下。到了秋天,桐子樹的葉子凋零了,露水就順著樹光禿禿的'枝丫、皮膚滲透進它的體內。若是少了雨露,世上哪來壯碩婆娑的桐子樹,又哪能結出油汁飽滿的桐籽。秋將闌珊,也就到了收獲桐籽的季節(jié)。人們采摘下桐子,剝去外殼,將油滑溜光的仁兒,曬上幾個時日,就可以換取黃燦燦的桐油。
桐油的用途是涂刷家中木制的用具。臉盆、腳盆、水桶、尿桶、犁、耙等用具涂刷了幾遍桐油,就不易腐爛,經久耐用,那些盛液體的就不會滲漏。到了農歷六月,太陽最火辣的時候,人們就會將木制的用具洗凈,放在太陽里曝曬,等完全干燥了,就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將桐油涂抹上去。邊刷,你仿佛能聽得到木料“吃”油的“吱吱”聲響。如果是新置的用具,要涂刷了再曬,曬干了再涂刷,如是反復幾遍,讓它們吃透了桐油,方能使用。這種勞動的場景,凡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都有磨滅不了的記憶。后來,時代進步了,工廠生產的塑料用具代替了木料制作的,桐油派不上了用場,人們也就不撿拾桐子了。塑料用具的登場,意昧著漫長的農耕時代將要謝幕,一些沿襲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傳統(tǒng)用具黯然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工業(yè)化的快速生產,帶來了物資的豐富,源源不斷地補充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所需,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變快了,變便利了,變現(xiàn)代了,但接下來的是工業(yè)的污染,環(huán)境的惡化,生態(tài)的退化,人們的健康受到威脅。桐油沒有了使用的價值,桐子樹也被人們砍伐當了柴火。從此,家鄉(xiāng)的土地上就缺少了桐葉桐花的飄搖。等到這種植物的消失,人們才感到桐子樹與眾不同的濃綠多么的意韻無窮,多少的彌足珍貴。于是,鐘情桐子樹的鄉(xiāng)人,帶著對它眷戀,在山邊邊種下了兩棵桐子樹,讓屋場前長久地飄動著桐子樹的身影和樸素的桐花芬芳,緩解人們對桐子樹的念想。那兩棵桐子樹不負鄉(xiāng)人所望,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在歲月的磨礪中,丟棄煢煢孑立的孤單郁悶,不改變以往的秉性,依然以葳蕤蔥郁,樹葉婆娑,深綠如黛的昂揚姿態(tài)佇立在貧瘠的土地上,孤獨中顯出堅毅和執(zhí)著,靜穆中展現(xiàn)熱烈和向往,深沉中坦露不屈和孤傲,以不蔓不枝的端莊形象示人。它如特立獨行的物種,在自然的懷抱中張揚著生命的活力。你看,那葉子依然犖犖大方地生長著,在春天里不亢不卑地唱著昔日的歌謠,搖曳出大而質樸的深綠;那花兒依然從容自信地綻開著,吐露著幽幽芳香,展示出含蓄的秀美和不一樣的別致;那青果依然密密地掛于枝頭,不顯半點無人問津的自卑,豐厚而沉重,自信地做著肥沃腳下土地的夢想。桐子樹的熱烈、執(zhí)著、自信,以及漠視被遺棄的冷傲,頂風冒雨的頑強,成了這塊土地上仍然留守的人們精神的象征——他們在寂靜的鄉(xiāng)村里,守望著熟悉的土地和風物,守著已往的舊夢,在冷清中沒有半點怨言。
我第一次認識桐子樹,是在春天家鄉(xiāng)的那片桐樹林里,它們以挺撥茂盛的模樣走進我的記憶。打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桐子樹青秀的樹形,喜歡上了它寬厚的樹葉和淡雅的花朵,喜歡上了它葉片上晶瑩的露珠。后來,我還喜歡那桐籽榨出的金燦燦的耐看的桐油,喜歡看大人們聚精會神往用具上涂刷桐油的悠然動作。盡管在歲月匆匆的腳步中桐子樹被時代的進步淘汰了,被一些人忽視、忘卻了,甚至遭到了遺棄的命運,但我卻深深記得這種不事聲張的樹種,記得它的樸實無華,淡雅清秀;它的獨特清幽,如畫如靈;它的孤傲靜穆,如夢如訴,記得它給人們帶來的青翠、嬌艷和實惠。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五
10歲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母親那時候還年輕,急著跟我說母親自己,說母親小時候的作文作得還要好,老師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會是母親寫的?!袄蠋熣业郊襾韱?,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幫了忙。我那時可能還不到10歲呢。”我聽得掃興,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還不到’?”母親就解釋。我裝做根本不在意母親的話,對著墻打乒乓球,把母親氣得夠嗆。不過我承認母親聰明,承認母親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母親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底白花的裙子。
我20歲時,我的兩條腿殘廢了。除去給人家畫彩蛋,我想我還應該再干點別的事,先后改變了幾次主意,最后想學寫作。母親那時已不年輕,為了我的腿,母親頭上開始有了白發(fā)。醫(yī)院已明確表示,我的病目前沒法治。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了很多錢。母親倒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是洗、敷、熏、灸?!皠e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我說。我一心只想著寫小說,仿佛那東西能把殘疾人救出困境。“再試一回,不試你怎么知道會沒用?”母親每說一回都虔誠地抱著希望。然而對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燙傷。醫(yī)院的大夫說,這實在太懸了,對于癱瘓病人,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沒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著我,一換藥就說:“怎么會燙了呢?我還總是在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母親非瘋了不可。
后來母親發(fā)現(xiàn)我在寫小說。母親跟我說:“那就好好寫吧?!蔽衣牫鰜?,母親對治好我的腿也終于絕望?!拔夷贻p的時候也喜歡文學,跟你現(xiàn)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你小時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嗎?那就寫著試試看?!蹦赣H提醒我說。我們倆都盡力把我的腿忘掉。母親到處去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著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
30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說發(fā)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過了幾年,我的另一篇小說也獲了獎,母親已離開我整整7年了。
獲獎之后,登門采訪的記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認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準備了一套話,說來說去就覺得心煩。我搖著車躲了出去。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母親心里太苦了。上帝看母親受不住了,就召母親回去?!蔽业男牡玫揭稽c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在樹林里吹過。
我搖車離開那兒,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親去世后,我們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親住過的那個小院子去。小院在一個大院的盡里頭,我偶爾搖車到大院兒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個小院子,推說手搖車進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們還都把我當兒孫看,尤其想到我又沒了母親,但都不說,光扯些閑話,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當中,喝東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們終于又提到母親:“到小院子去看看吧,你媽種的那棵合歡樹今年開花了!”我心里一陣抖,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說,忙扯到別的,說起我們原來住的房子里現(xiàn)在住了小兩口,女的剛生了個兒子,孩子不哭不鬧,光是瞪著眼睛看窗戶上的樹影兒。
我沒料到那棵樹還活著。那年,母親到勞動局去給我找工作,回來時在路邊挖了一棵剛出土的綠苗,以為是含羞草,種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歡樹。母親從來喜歡那些東西,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fā)芽,母親嘆息了一回,還不舍得扔掉,依然讓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歡樹不但長出了葉子,而且還比較茂盛。母親高興了好多天,以為那是個好兆頭,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又過了一年,母親把合歡樹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時念叨,不知道這種樹幾年才開花。再過一年,我們搬了家,悲哀弄得我們都把那棵小樹忘記了。
院子里的老太太們還是那么喜歡我,東屋倒茶,西屋點煙,送到我跟前。大伙都知道我獲獎的事,也許知道,但不覺得那很重要;還是都問我的腿,問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這回,想搖車進小院兒真是不能了。家家門前的小廚房都擴大了,過道窄得一個人推自行車進去也要側身。我問起那棵合歡樹,大伙說,年年都開花,長得跟房子一樣高了。這么說,我再看不見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
我搖車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著回家。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
有那么一天,那個孩子長大了。會想起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動的樹影兒,會想起他自己的母親。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樹。但他不會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是怎么種的。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六
我家住在一樓,后面有一個小院,小院里經常長滿各種不知名的花草。今年的春天,我打算種一些向日葵。
于是,媽媽幫我買來種子,我翻開小院里鋪砌的磚塊,開出一小塊土地來,松松土,把事先浸泡過的葵花種子,小心翼翼的埋在土里。由于種子泡過后剛剛冒出小丫尖,很嬌嫩,我真擔心它們活不了呀。于是我每天放學都會去看它們。一天、兩天、三天,怎沒還沒長出來呀,可是第五天一大早,我跑到院里一看,呀!我的向日葵長出來了,小芽兒彎彎的,還帶著瓜子殼呢,好可愛??!
我學著媽媽澆花的辦法,每天用收集起來的淘米水給小向日葵澆水,它們生長的很快。又細又長的嫩芽慢慢變粗、變壯,終于長出了第一對小葉子,嫩綠嫩綠的?;ㄇo越來越高,葉片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我種的向日葵們一片生機勃勃,真是令人興奮!當向日葵的葉子長到手掌那么大時,花桿頂端長出了一個小小的花頭,有核桃那么大,緊緊地包著,花桿和葉子上長滿了細密的、白色的小毛刺,有點扎手。再過些日子,花桿更高了,葉子也更大了,花頭也像一個小碟子那么大了,棋盤一樣的花盤上,開滿了小黃花,花盤外圈是長長金黃色的花瓣,開花了!
帶著疑問我上網(wǎng)查閱了資料,資料上說:葵花結籽一般靠蜜蜂和風力授粉,干燥的天氣有利于蜜蜂授粉,多雨的天氣卻對授粉不利,容易空殼,一般在百分之四十以上,但可以人工授粉,把兩個花盤互相摩擦就可起到授粉的作用,每兩天一次,有三五次又會有很好的效果。啊,原來如此,看來沒有點種植知識就不會有好收成啊?明年,我還會種向日葵,不僅有種植的辛苦,還有收獲的喜悅和增長的知識呢!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七
讀書筆記
最大的麥穗
人們常說,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說的與《最大的麥穗》中蘇格拉底告訴弟-子的一樣。 古希臘大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摘麥地里最大的一個麥穗,只許進不許退,弟-子們總認為機會還很多,不許過早定奪。結果,到了麥地盡頭時,他們每個人都兩手空空。 文章最后一句話說: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讀著讀著,我聯(lián)想到我的表哥。 我表哥讀完大學,考取了本科生。他那時二十多歲,正是志高氣昂的時候,他準備以他寒窗苦讀十多年學來的東西在社會上打拼出一片新天地。他積極地找工作、面試、他認為他是一個工程師,這門技巧可是很多人沒有的,建筑公司搶著要呢!他總嫌人家待遇差,一連找了兩年工作,面試了幾十家公司,姨媽經常勸他說,找一份好一點的工作就算了,從低層開始,后來表哥終于開竅接受意見了,四年后的.今天,他的年薪已是六位之數(shù)。 做人和拾麥穗一樣,機會便是其中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麥穗,就象做作業(yè),做作業(yè)是見識試題的機會,看課外書是獲得知識的機會,做家務是鍛煉獨立能力的機會…… 我們不能好高騖遠,要懂得把握住眼前的機會,人生路的確很長,但是這是一條只進不退的路,路上的機會每個人均等,懂得珍惜機會的人才能大展鴻圖。相反,那些不懂得把握時機的人只能在他沒有珍惜的機會面前抱怨自己不幸運,沒有機會。
散文
我一直以為以前的傷已經很深,很痛了
我一直也以為自己不可能會再有愛人的能力了
我一直更以為自己從此以后不會再相信世界上的真愛了
直到遇見你
讓我明白了原來我還可以有笑容
讓我知道了原來我仍可以擁抱春天
大家都說男才女貌
都羨慕我們的默契
都流傳我們的故事
一直心想是一種奇跡
并堅信這個奇跡可以一直延深
于是,我對著老天道感謝
感謝他讓我碰到了一個好男人
感謝他讓我離開了郁悶的昨天
感謝他讓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可是,為何會這樣
原來我的痛還不止以前那樣
上天跟我開了一個更大的玩笑
我已經沒有了眼淚
麻木的痛和傷或許只能用無助和凄涼來形容
我甚至想告別這所有的一切
可是太多的責任讓我沒有了勇氣
朋友跟我說活在世上就是一種幸福
為何這種幸福來得如此的辛苦
悼念成了我一天所有的功課
自我解嘲也變成了一種習慣
快樂與不快樂或許無關緊要
緣來緣去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深刻的懂得
人世間的恨
可是又能如何
因為那種恨實在是來得太過心碎
太過心碎
告訴自己忘記昨天吧
告訴自己并沒有做錯什么
或許愛情里面沒有誰的錯與對
他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何必給自己那么多的苦惱
這么多的痛都過了,這又算什么.
苦笑,只能是苦笑
這么真的情感他都不懂得珍惜
我又何必為難自己呢
真的到此為止了
我不能再這么消沉下去了
輕輕的告訴自己
命運雖如此,還是要做好自己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八
梅是靜止的雪,雪是舞動的梅。
連接著天與地的,是蒼天揉碎的心情,是寂寞嫦娥舒展的長袖,是唐詩宋詞悠悠古韻,是方塊字那筆有力的飛白,是新書舊卷的芳香,是歸家游子的祈盼。有了雪,梅才煥發(fā)出生機,一改往日羸弱形象,在寒冷的冬晨,攜一柄光彩奪目的長劍,開始了它生命之舞。
遠處有只毛驢,蹄聲踏踏,不疾不徐地走在一幅中國畫里。毛驢背上的老者,指甲修長,不時剔去粘在長眉上的雪花,那雪花盤旋而去,落向路邊的一枝梅。毛驢停住腳步,老者拿出背上裝滿美酒的葫蘆,一陣酣飲。酒香引來毛驢的嘶鳴,老者伸長臂膀,把葫蘆里的酒,倒給昂首的毛驢,喝了酒的`毛驢,圍著梅花轉圈,一如到了它所熟悉的磨坊。受了驚擾的梅,開始舒展緊縮的眉頭,顯然有了醉意的老者,把葫蘆里剩下的美酒,全部倒給了這枝梅。于是,梅便眉開眼笑,開出朵朵醉人的暖意,而彌漫天地間的,是越來越濃的芳香,只是此時,已無法分清是花香還是酒香。老者就在這芳香之中,搖頭晃腦,吟詠出一首七絕,瑯瑯詩聲中,驢更加歡暢,梅愈發(fā)釋懷。
還有那急急走在雪地里的村姑,頭上緊裹半舊的頭巾,頭巾上繡著幾朵動人的梅。她腳步輕盈,右臂挎著一只竹籃,籃子里是做好的飯菜,四周嚴嚴實實地圍著草簾。終于來到池塘邊茅草屋里干活的丈夫身旁,揭開草簾,飯菜還在冒著熱氣,丈夫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著,滿臉滿足的神色。村姑解開頭巾,用手抖了抖,便到處飛舞著躍下的梅,村姑用頭巾擦了擦丈夫的臉,那臉上竟也留下幾朵梅的印記,倏忽便鉆進丈夫的笑意里。
最是哪家的小童,溜到庭院的梅邊,對著綻放的花朵,他開始數(shù)數(shù):“一朵、二朵、三朵……”隨著雪花的飄落,小童已經分不清梅花與雪花,滿眼都是純潔的白,數(shù)亂了又從頭再來,仍是“一朵、二朵、三朵……”。雪和梅都露出笑臉,逗弄這可愛的小童,讓他怎么也跟不上眼前變幻的節(jié)奏。可是小童一點也不惱,仍然是樂此不疲,數(shù)亂了就從頭來過。家里那只黃狗看不下去了,他依偎在主人身邊,在他腿上蹭來蹭去,想轉移小主人的注意力,卻招來小主人的巴掌。黃狗惱了,它鉆進梅花叢里,一陣亂拱,那滿樹的雪花調皮地落下,小童趕緊伸出雙手去接,雪花落得他滿身都是,頃刻間變成一棵不停跑動著的梅。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九
多問一個“為什么”是語文閱讀的一把金鑰匙,我們只有真正理解文章表達的意思,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才能明白作者為什么采用相應的寫法。反過來我們可以這樣說,無論作者在文章中采用了什么寫法,它都是為了更加突出景物的特點,為了更加明確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情感。明白了這一點,好多寫景狀物類文章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很多文章中都喜歡用一些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為什么用這些方法呢?直接明白地寫出來不行嗎?不行。
古人說“一切景語即物語”、“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這些話的意思就是說作家因為有感于人事、景物或某種情境,于是通過敘事狀物來表達心意、抒發(fā)情懷。所以,景物的特點往往同人物的主觀愿望和特定心境融合在一起,心情舒暢則天高云淡,花明水凈,心情郁悶則風驟雨急,霧愁云濃。如《宋慶齡故居前的樟樹》一文,全文描寫了樟樹的外形特點和生長特點,以及具有持久拒蟲的高貴之處,面對樟樹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作者感到了由衷的喜愛、贊嘆,由樟樹具有拒蟲的香氣而能夠永久保持的可貴內涵。
文章的最后,作者寫道:“人們情關崇敬的心情來瞻仰宋慶齡的故居,也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個影,作為永久的紀念?!弊髡呦氲搅斯示拥闹魅恕螒c齡。此時適當?shù)匮a充一些相關宋慶齡的資料,增強學生對宋慶齡的感性認識,從中學生體會到宋慶齡精神蓬勃、堅強不屈、一生正氣的高貴品質。感受樹即是人,人即是樹的生命之長青、之精神品質的萬古長存。以物喻人,物與人,形成了本文一明一暗的兩條線索。明線是寫樟樹,暗線是彰顯人物的情懷。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十
style="color:#125b86">
海豚大家都見過吧!它也是一種哺乳動物,哺乳動物是胎生的!
海豚我是親眼見過,海豚是一種是體型較小的鯨類,分布于世界各大海。體長1.2~4.2米,體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有尖細的牙齒它們主要吃的是小魚、烏賊、蝦、蟹為食,大家絕對不知道海豚的睡覺方式吧!海豚似乎永遠不睡覺,四處游動,就算要睡覺一邊睡覺一邊游泳!海豚也是用肺呼吸的,海豚所發(fā)出的超聲波可以讓我們的腦袋清醒,不過也挺刺耳的!海豚的種類也很多,海豚也很聰明,你們還記得海豚樂樂吧!它會20以內的加減乘除法呢!你們知道海豚為什么游的快吧!海豚身體上,滑溜溜的皮膚并不是緊繃繃的。
在游泳時,海豚會收縮皮膚,就會出現(xiàn)一些小東西把水存進來,這樣,在身體的周圍就形成了一層水的保護層當海豚快速游動時,水的保護層包住了它的身體,這樣海豚就會游得很快,海豚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海豚也救過我們人類喲!我們可不能忘記的!
我喜歡海豚,海豚的樣子特別的可愛!特別是從上次親眼看到海豚,和海豚們握過手,就更加讓我喜歡海豚!當時的情景使我念念不忘!我真想再去和海豚一起照個相呀!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一
"物以稀為貴”這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可是蠟燭呢?它并沒有那么稀奇,它在市場上的價格低廉,家家都有,大部分人都不把它放在眼里,它被人們放在柜子里桌底下,讓別人看不見;它有時被人們摔在地上,被一些小孩砍斷身子,處處遭受到人們的冷落、輕視,可是它卻沒有一聲怨言,一絲哀愁。
但是你仔細觀察,蠟燭還是挺漂亮的,它在燃燒的時侯,頭上的小火苗好像是一個公主的頭,它那白玉般的身體好像是公主美麗的衣服,順流而下的蠟珠則是公主的手。
在停電的時侯,人們就會幫蠟燭點亮自已。然后,它就用生命之軀去為人們拼搏,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它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在痛苦中創(chuàng)造歡樂,在奉獻中感到永久的欣慰,它默默地存在,又默默地逝去,它以自已短短的一生,獻出了自己的光和熱。
由此,我想:在咱們的生活中有許多這樣奉獻的人,那就是咱們的老師―辛勤的園丁,他們熱愛自已平凡的工作,每天早起晚睡,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澆灌著咱們這些“小樹苗”直到兩鬢花臼,他們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用自己的熱溫暖著咱們每個孩子的心,用自己的光為咱們照亮前進的方向,就知蠟燭一樣,點亮自己照亮別人。
以后,我也要做一個有蠟燭精神的人.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二
秋,枯葉、涼風,絲絲涼意入侵人心,風中攜帶著濃郁的桂花香。
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堪稱一絕。尤其是仲秋時節(jié),叢桂怒放,夜靜輪園之際,把酒賞桂,陳香撲鼻,令人神清氣爽。在中國古代的詠花詩詞中,詠桂之作也頗為可觀。自古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被視為傳統(tǒng)名花。
遠望,只見得叢叢墨綠,卻未見滿樹金黃。三棵桂花樹姿態(tài)萬千,樹葉繁茂,仿佛一朵從天墮落的云朵,頗有生機勃勃之意。
腳步輕盈,加快步伐。近瞧,葉脈清晰可見,雖雜亂無章,實則用處甚大,如同人體血脈,看似無用,去除對人體危害極大。那葉脈呢?相當血脈,為桂花樹提供養(yǎng)分。
輕撫,葉面光滑,似泥鰍的皮膚那般;微按,略硬,較厚,汁多,只是比堅石還遜色幾分。
有些幼葉邊緣長滿鋸齒,扎到有些許疼痛。瞧!它在保護自己呢!
無意發(fā)現(xiàn)一抹橘紅色,悄然推開。
是花!花生于葉腑之間,呈橘紅色或為金黃色,體形小,形似米粒。花冠合瓣四裂,幾朵簇擁而上,星星點點如明珠般美麗動人、淡雅典美。
形小卻香氣迷人,不濃不淡的香味并不刺鼻,反之沁人心脾。
嬌小可人的花兒緊緊環(huán)抱,圍成一圈,好像任憑風吹雨打也磨礪不了它們團結友愛的精神所在。
桂花樹枝干粗壯,質堅皮薄,不乏粗糙,卻又令我心生敬佩:父親。
一陣風拂過,桂花樹微微晃動,樹葉沙沙作響,桂花紛紛搖落,地上鋪滿了金黃的地毯,踩上去,軟軟的',香香的,捧一把在手心,不僅漂亮,還芬芳撲鼻。
丹桂,輕舞飛揚的夢幻;
桂樹,蒼勁有力的肩膀。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三
對一個地方思念久了,就有一種隱隱作痛的感覺,好像那里是前世,魂牽夢繞的傣家村寨,那是我曾經工作生活八年的地方,每當想起那美麗的村寨,便有一種柔軟的牽掛。
山風吹動晨霧,像一條條白緞,輕輕地,慢慢地,把錯落有致的村寨,纏繞上一層薄薄的柔紗。一幢幢別致、風情獨特的竹樓,被寨邊大榕樹、芒果園、椰子林隱掩,滿眼望去,這里的一切都染成了翠綠。
寨邊的木棉,張開舒展的雙臂,綻放著紅色的花蕾,等不及綠葉的陪襯,就將激情點燃。多情的桃花,似粉紅的云霞,印染在綠樹之間,好似嬌羞少女臉上飛出的紅暈,增添了幾分柔情。稻田伸向山邊,在竹樹間綻放,在阡陌間勾勒,一絲靈動與飄逸,溢滿了濃濃的詩意。春天的稻田更讓人著迷,勤勞的傣族兒女把秧苗插到山邊的同時,也為稻田賦予了格外的美麗。錯落有致的稻田裝滿了清洌的山泉,如散落在哀牢山間的奇幻魔鏡,將七彩的云霞,絢爛的彩虹,將天地萬物都倒映其間,將天下最美的景致都折射其中。陽光灑在水面,放射出粼粼波光。一分蒼茫的安然和沉靜,一樣斑駁流溢的倒影,就像一幅山水畫卷,撐起了渾厚凝重的一線藍天??恐趭^和才智,傣家在這里創(chuàng)造出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印記。一片片稻田,把傣家的村寨,山野和大自然那么和諧的連在了一起。
踏著竹做的小橋,繞過水氣彌漫的小溪,沉浸在一個古老的夢里。天空中飄著蒙蒙的雨絲,只聽見雨落芭蕉的聲音,只看見那輕盈的雨滴,落在新發(fā)的綠葉紅花上,便使得這天然的綠和紅,顯得那么的嬌嫩。細雨纏纏綿綿,整個村寨都被潤濕,這縈繞著綠色的雨霧,像是一層輕薄的白色面紗,遮蓋了村寨的譎奇,卻也給這原本的美麗風景增添了幾分神秘。
站在蔑芭鋪就的竹樓上,壩子的盎然綠意涌來眼底。椰林追著綠云,甘蔗溢出醇甜,茶葉飄蕩清香,無處不醉人。到處是密密莽莽的青,到處是潮卷浪翻的綠。遙望天盡地邊,偶爾才露出一抹空明的山影。綠浪中,垂蔭覆地的大榕樹,蔥蘢的鳳尾竹,碩果累累的檳榔,裝點著風情萬種的傣家竹樓。
流過竹樓間小河靜靜流淌,拍打著竹樓千古的幽夢。寨子里一片靜謐,竹林深處,傣家少女挑水走過,長長的筒裙,隨著阿娜的身軀一起擺動。傣家少女是水做的妖姬,水是傣家的靈魂。竹樓有水相伴,泉音叮咚,增添了一種悠閑,一種淡雅,一種從容,何況這里的水,還有竹樓相伴。自然和諧,古樸而清麗的竹樓,傳承著水的溫柔,春的永恒!
石斛花香飄滿竹樓,仙人掌圍成的籬笆開滿鮮花,鳳尾竹颯颯搖響,芒果伸手可觸,壓彎枝條的柚子,敲打著竹樓的房檐。走進竹樓,溫柔似水的傣家姑娘會姍姍地走來,送上一杯糯米香茶,輕輕將茶放下,然后嫣然一笑。彩色的筒裙,芳馨的氣息,淡淡的茶香,嫣然一笑,猶如一支曼舞的孔雀。走進寧靜祥和的竹樓,就有了那種前生今世之感。這感覺,仿佛是穿越古老的時空,等待了千年,在心靈間飄動。
晚霞漸漸被綠色溶盡,夕陽披著淺綠亮麗的`婚妙,緩緩的牽引著山后的圓月。蟬羽的月色從屋頂滑向陽臺。高大的蕉葉姍姍地把皓月托起,傣寨的月亮,品味著綠色的夜空,感受著歲月的滄桑。雨林風柔濕潤,椰樹亭亭玉立,鳳尾竹脈脈含情。坐在竹芭鋪就的陽臺上,笑語拂去疲憊。這個時候,竹樓滿充滿溫馨,吉祥與幸福。
在茶的芳香中,月光撥枝踏葉而來,漫進人們的心湖。竹林中流水潺潺,此刻映著月光,顯得格外的清涼。清風徐來,夜空彌漫幽香,令人心動起來,頓升隔世之感。竹樓前蔥蘢的鳳尾竹林里,傳來小卜冒情意綿長的歌聲,伴和著唧唧蟲鳴,隨晚風飄得很遠很遠。
喂喂啊羅——
阿妹的月亮掛天上
阿哥把蘆笙吹響
抬頭看這月色朗朗
竹樓旁邊有鳳凰花香
還有阿妹銀鐲叮當
月影在波光中蕩漾
心兒飛出鳳尾竹旁
心兒就快(要)飛到天上
啊喂啊喂啰外
柔婉的歌聲,流淌著傣家氣息,軟軟柔柔,像一只撥弄你心弦的手,那原汁原味的傣家韻味,永遠纏綿在心中。這時,月亮變得嫵媚而清麗,正在河邊沐浴的傣家姑娘,沐出一懷愜意,沐出一臉羞怯,沐出一陣銀鈴笑聲。輕快的鼓點,悠揚的鑼聲飛來耳畔。循聲而來的傣家少女,走向如癡似顛的小伙,舞步輕盈踏月,歌聲流水行云。姑娘們用流蜜的雙眸,瞻望自己的情郎,雙眼里閃現(xiàn)著七彩的陽光。雙雙隱蔽于大榕樹下,或坐在芭蕉叢里,花香正馥郁,月光正融融,兩顆相愛的心,化作傾訴衷腸的千言萬語。帶著些許的欣慰,風中的竹樓在慢慢沉醉。
月光下的竹樓分外妖嬈,而這竹樓是永遠的見證,它映照出柔情,也映照出滄桑,在這樣的月夜,靜靜地坐在竹樓窗前,夜風吹動了竹林,月光與歌聲交匯,這時候,悄悄地有了一片心情的寧靜,溶在人生如夢的感慨里。
月光下的竹樓,風中的竹樓,也成了我柔軟的牽掛。月還是令人充滿幻想的月,人已隔了千山和萬水,卻是一樣的思念深深。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四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桐子樹狀物類散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桐子樹,過去在鄉(xiāng)村是極普通到處生長著的經濟樹種,而今,卻成了稀罕植物,難以尋覓。
我的家鄉(xiāng)門前的一座山的山腳與一塊地的連接處,仍然生長著兩樹高大的桐子樹。每到春天婆娑的枝葉和嬌艷的花朵,坦露出綺麗婀娜的姿態(tài),搖曳著一簇生命的燦爛。只不過,蒼茫的曠野中,僅有的兩棵桐子樹,相互依偎,砥礪并存,缺少了曾有的叢叢簇擁的熱烈,看上去多少有些沉寂的況味。然而,兩棵桐子樹并沒有把一份冷寂落寞放在心上,而是突兀地站在山腳邊,用生存的執(zhí)著,用向往的內蘊,用坦美的意念,展現(xiàn)遺世獨立的靜美,彰顯脫世不俗的風骨。春天里,陽光明亮,桐子樹的嫩綠與山上的樹木聯(lián)袂在一起,共同打造春天青翠的景色;雨霧中,煙霧繚繞,桐子樹以深沉的綠,沖破煙雨的遮掩,將綠搖曳在細雨中;月光下,夜色朦朧,桐子樹靜默清亮,與月影交織著,勾起人們往事如煙的回憶。
桐子樹曾是名聲響亮的樹種,有著很大的經濟價值。桐籽榨的油在農耕時代被廣泛使用。年少時,村莊對面更遠的一片山崗上長滿了桐子樹,每到春夏季節(jié),嶺頭上層層疊疊牽連的桐葉展現(xiàn)出桐林的芊綿,猶如天上飄落的一塊厚大的綠云,把整個山頭都襯得濃綠漫漶。到了深春季節(jié),白中帶絲絲淺紅的桐花就從濃綠的樹葉中伸出,綠白相間,別樣好著。我總認為那是山村景物畫中最美的一幀。面對此景,人們會不由得感激陽光雨露的慷慨:對大地上的萬物,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毫不吝嗇,不分彼此,養(yǎng)育得綠肥紅艷,水靈嫩碧。那些高大挺撥、青翠幽靜的桐子樹的葉子更是有著不同的韻味和神采,寬大而厚實,呈現(xiàn)出一般的樹葉無法比擬的豐腴寬宏,大口大口地吸納天地間的雨露。我有時想,桐子樹是靠著寬大的葉子吸收雨露的澆灌才長成如此茂盛的。朝陽里,露水在葉片上晶瑩瑩的滾動著的緩緩流向邊緣,滴落在樹灰白的枝上、干上,進而浸潤到樹的蔸下。到了秋天,桐子樹的葉子凋零了,露水就順著樹光禿禿的'枝丫、皮膚滲透進它的體內。若是少了雨露,世上哪來壯碩婆娑的桐子樹,又哪能結出油汁飽滿的桐籽。秋將闌珊,也就到了收獲桐籽的季節(jié)。人們采摘下桐子,剝去外殼,將油滑溜光的仁兒,曬上幾個時日,就可以換取黃燦燦的桐油。
桐油的用途是涂刷家中木制的用具。臉盆、腳盆、水桶、尿桶、犁、耙等用具涂刷了幾遍桐油,就不易腐爛,經久耐用,那些盛液體的就不會滲漏。到了農歷六月,太陽最火辣的時候,人們就會將木制的用具洗凈,放在太陽里曝曬,等完全干燥了,就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將桐油涂抹上去。邊刷,你仿佛能聽得到木料“吃”油的“吱吱”聲響。如果是新置的用具,要涂刷了再曬,曬干了再涂刷,如是反復幾遍,讓它們吃透了桐油,方能使用。這種勞動的場景,凡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都有磨滅不了的記憶。后來,時代進步了,工廠生產的塑料用具代替了木料制作的,桐油派不上了用場,人們也就不撿拾桐子了。塑料用具的登場,意昧著漫長的農耕時代將要謝幕,一些沿襲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傳統(tǒng)用具黯然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工業(yè)化的快速生產,帶來了物資的豐富,源源不斷地補充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所需,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變快了,變便利了,變現(xiàn)代了,但接下來的是工業(yè)的污染,環(huán)境的惡化,生態(tài)的退化,人們的健康受到威脅。桐油沒有了使用的價值,桐子樹也被人們砍伐當了柴火。從此,家鄉(xiāng)的土地上就缺少了桐葉桐花的飄搖。等到這種植物的消失,人們才感到桐子樹與眾不同的濃綠多么的意韻無窮,多少的彌足珍貴。于是,鐘情桐子樹的鄉(xiāng)人,帶著對它眷戀,在山邊邊種下了兩棵桐子樹,讓屋場前長久地飄動著桐子樹的身影和樸素的桐花芬芳,緩解人們對桐子樹的念想。那兩棵桐子樹不負鄉(xiāng)人所望,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在歲月的磨礪中,丟棄煢煢孑立的孤單郁悶,不改變以往的秉性,依然以葳蕤蔥郁,樹葉婆娑,深綠如黛的昂揚姿態(tài)佇立在貧瘠的土地上,孤獨中顯出堅毅和執(zhí)著,靜穆中展現(xiàn)熱烈和向往,深沉中坦露不屈和孤傲,以不蔓不枝的端莊形象示人。它如特立獨行的物種,在自然的懷抱中張揚著生命的活力。你看,那葉子依然犖犖大方地生長著,在春天里不亢不卑地唱著昔日的歌謠,搖曳出大而質樸的深綠;那花兒依然從容自信地綻開著,吐露著幽幽芳香,展示出含蓄的秀美和不一樣的別致;那青果依然密密地掛于枝頭,不顯半點無人問津的自卑,豐厚而沉重,自信地做著肥沃腳下土地的夢想。桐子樹的熱烈、執(zhí)著、自信,以及漠視被遺棄的冷傲,頂風冒雨的頑強,成了這塊土地上仍然留守的人們精神的象征——他們在寂靜的鄉(xiāng)村里,守望著熟悉的土地和風物,守著已往的舊夢,在冷清中沒有半點怨言。
我第一次認識桐子樹,是在春天家鄉(xiāng)的那片桐樹林里,它們以挺撥茂盛的模樣走進我的記憶。打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桐子樹青秀的樹形,喜歡上了它寬厚的樹葉和淡雅的花朵,喜歡上了它葉片上晶瑩的露珠。后來,我還喜歡那桐籽榨出的金燦燦的耐看的桐油,喜歡看大人們聚精會神往用具上涂刷桐油的悠然動作。盡管在歲月匆匆的腳步中桐子樹被時代的進步淘汰了,被一些人忽視、忘卻了,甚至遭到了遺棄的命運,但我卻深深記得這種不事聲張的樹種,記得它的樸實無華,淡雅清秀;它的獨特清幽,如畫如靈;它的孤傲靜穆,如夢如訴,記得它給人們帶來的青翠、嬌艷和實惠。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五
10歲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母親那時候還年輕,急著跟我說母親自己,說母親小時候的作文作得還要好,老師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會是母親寫的?!袄蠋熣业郊襾韱?,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幫了忙。我那時可能還不到10歲呢。”我聽得掃興,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還不到’?”母親就解釋。我裝做根本不在意母親的話,對著墻打乒乓球,把母親氣得夠嗆。不過我承認母親聰明,承認母親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女的。母親正給自己做一條藍底白花的裙子。
我20歲時,我的兩條腿殘廢了。除去給人家畫彩蛋,我想我還應該再干點別的事,先后改變了幾次主意,最后想學寫作。母親那時已不年輕,為了我的腿,母親頭上開始有了白發(fā)。醫(yī)院已明確表示,我的病目前沒法治。母親的全副心思卻還放在給我治病上,到處找大夫,打聽偏方,花了很多錢。母親倒總能找來些稀奇古怪的藥,讓我吃,讓我喝,或是洗、敷、熏、灸?!皠e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我說。我一心只想著寫小說,仿佛那東西能把殘疾人救出困境。“再試一回,不試你怎么知道會沒用?”母親每說一回都虔誠地抱著希望。然而對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燙傷。醫(yī)院的大夫說,這實在太懸了,對于癱瘓病人,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沒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親驚惶了幾個月,晝夜守著我,一換藥就說:“怎么會燙了呢?我還總是在留神呀!”幸虧傷口好起來,不然母親非瘋了不可。
后來母親發(fā)現(xiàn)我在寫小說。母親跟我說:“那就好好寫吧?!蔽衣牫鰜?,母親對治好我的腿也終于絕望?!拔夷贻p的時候也喜歡文學,跟你現(xiàn)在差不多大的時候,我也想過搞寫作。你小時候的作文不是得過第一嗎?那就寫著試試看?!蹦赣H提醒我說。我們倆都盡力把我的腿忘掉。母親到處去給我借書,頂著雨或冒著雪推我去看電影,像過去給我找大夫、打聽偏方那樣,抱了希望。
30歲時,我的第一篇小說發(fā)表了,母親卻已不在人世。過了幾年,我的另一篇小說也獲了獎,母親已離開我整整7年了。
獲獎之后,登門采訪的記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認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準備了一套話,說來說去就覺得心煩。我搖著車躲了出去。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母親心里太苦了。上帝看母親受不住了,就召母親回去?!蔽业男牡玫揭稽c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在樹林里吹過。
我搖車離開那兒,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親去世后,我們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親住過的那個小院子去。小院在一個大院的盡里頭,我偶爾搖車到大院兒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個小院子,推說手搖車進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們還都把我當兒孫看,尤其想到我又沒了母親,但都不說,光扯些閑話,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當中,喝東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們終于又提到母親:“到小院子去看看吧,你媽種的那棵合歡樹今年開花了!”我心里一陣抖,還是推說手搖車進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說,忙扯到別的,說起我們原來住的房子里現(xiàn)在住了小兩口,女的剛生了個兒子,孩子不哭不鬧,光是瞪著眼睛看窗戶上的樹影兒。
我沒料到那棵樹還活著。那年,母親到勞動局去給我找工作,回來時在路邊挖了一棵剛出土的綠苗,以為是含羞草,種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歡樹。母親從來喜歡那些東西,但當時心思全在別處,第二年合歡樹沒有發(fā)芽,母親嘆息了一回,還不舍得扔掉,依然讓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歡樹不但長出了葉子,而且還比較茂盛。母親高興了好多天,以為那是個好兆頭,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又過了一年,母親把合歡樹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時念叨,不知道這種樹幾年才開花。再過一年,我們搬了家,悲哀弄得我們都把那棵小樹忘記了。
院子里的老太太們還是那么喜歡我,東屋倒茶,西屋點煙,送到我跟前。大伙都知道我獲獎的事,也許知道,但不覺得那很重要;還是都問我的腿,問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這回,想搖車進小院兒真是不能了。家家門前的小廚房都擴大了,過道窄得一個人推自行車進去也要側身。我問起那棵合歡樹,大伙說,年年都開花,長得跟房子一樣高了。這么說,我再看不見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兩年沒有自己搖車進去看看。
我搖車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著回家。人有時候只想獨自靜靜地呆一會。悲傷也成享受。
有那么一天,那個孩子長大了。會想起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動的樹影兒,會想起他自己的母親。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樹。但他不會知道那棵樹是誰種的,是怎么種的。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六
我家住在一樓,后面有一個小院,小院里經常長滿各種不知名的花草。今年的春天,我打算種一些向日葵。
于是,媽媽幫我買來種子,我翻開小院里鋪砌的磚塊,開出一小塊土地來,松松土,把事先浸泡過的葵花種子,小心翼翼的埋在土里。由于種子泡過后剛剛冒出小丫尖,很嬌嫩,我真擔心它們活不了呀。于是我每天放學都會去看它們。一天、兩天、三天,怎沒還沒長出來呀,可是第五天一大早,我跑到院里一看,呀!我的向日葵長出來了,小芽兒彎彎的,還帶著瓜子殼呢,好可愛??!
我學著媽媽澆花的辦法,每天用收集起來的淘米水給小向日葵澆水,它們生長的很快。又細又長的嫩芽慢慢變粗、變壯,終于長出了第一對小葉子,嫩綠嫩綠的?;ㄇo越來越高,葉片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我種的向日葵們一片生機勃勃,真是令人興奮!當向日葵的葉子長到手掌那么大時,花桿頂端長出了一個小小的花頭,有核桃那么大,緊緊地包著,花桿和葉子上長滿了細密的、白色的小毛刺,有點扎手。再過些日子,花桿更高了,葉子也更大了,花頭也像一個小碟子那么大了,棋盤一樣的花盤上,開滿了小黃花,花盤外圈是長長金黃色的花瓣,開花了!
帶著疑問我上網(wǎng)查閱了資料,資料上說:葵花結籽一般靠蜜蜂和風力授粉,干燥的天氣有利于蜜蜂授粉,多雨的天氣卻對授粉不利,容易空殼,一般在百分之四十以上,但可以人工授粉,把兩個花盤互相摩擦就可起到授粉的作用,每兩天一次,有三五次又會有很好的效果。啊,原來如此,看來沒有點種植知識就不會有好收成啊?明年,我還會種向日葵,不僅有種植的辛苦,還有收獲的喜悅和增長的知識呢!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七
讀書筆記
最大的麥穗
人們常說,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說的與《最大的麥穗》中蘇格拉底告訴弟-子的一樣。 古希臘大學者蘇格拉底讓弟-子們摘麥地里最大的一個麥穗,只許進不許退,弟-子們總認為機會還很多,不許過早定奪。結果,到了麥地盡頭時,他們每個人都兩手空空。 文章最后一句話說:追求應該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這才是實實在在的。讀著讀著,我聯(lián)想到我的表哥。 我表哥讀完大學,考取了本科生。他那時二十多歲,正是志高氣昂的時候,他準備以他寒窗苦讀十多年學來的東西在社會上打拼出一片新天地。他積極地找工作、面試、他認為他是一個工程師,這門技巧可是很多人沒有的,建筑公司搶著要呢!他總嫌人家待遇差,一連找了兩年工作,面試了幾十家公司,姨媽經常勸他說,找一份好一點的工作就算了,從低層開始,后來表哥終于開竅接受意見了,四年后的.今天,他的年薪已是六位之數(shù)。 做人和拾麥穗一樣,機會便是其中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麥穗,就象做作業(yè),做作業(yè)是見識試題的機會,看課外書是獲得知識的機會,做家務是鍛煉獨立能力的機會…… 我們不能好高騖遠,要懂得把握住眼前的機會,人生路的確很長,但是這是一條只進不退的路,路上的機會每個人均等,懂得珍惜機會的人才能大展鴻圖。相反,那些不懂得把握時機的人只能在他沒有珍惜的機會面前抱怨自己不幸運,沒有機會。
散文
我一直以為以前的傷已經很深,很痛了
我一直也以為自己不可能會再有愛人的能力了
我一直更以為自己從此以后不會再相信世界上的真愛了
直到遇見你
讓我明白了原來我還可以有笑容
讓我知道了原來我仍可以擁抱春天
大家都說男才女貌
都羨慕我們的默契
都流傳我們的故事
一直心想是一種奇跡
并堅信這個奇跡可以一直延深
于是,我對著老天道感謝
感謝他讓我碰到了一個好男人
感謝他讓我離開了郁悶的昨天
感謝他讓我走出了人生的低谷
可是,為何會這樣
原來我的痛還不止以前那樣
上天跟我開了一個更大的玩笑
我已經沒有了眼淚
麻木的痛和傷或許只能用無助和凄涼來形容
我甚至想告別這所有的一切
可是太多的責任讓我沒有了勇氣
朋友跟我說活在世上就是一種幸福
為何這種幸福來得如此的辛苦
悼念成了我一天所有的功課
自我解嘲也變成了一種習慣
快樂與不快樂或許無關緊要
緣來緣去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深刻的懂得
人世間的恨
可是又能如何
因為那種恨實在是來得太過心碎
太過心碎
告訴自己忘記昨天吧
告訴自己并沒有做錯什么
或許愛情里面沒有誰的錯與對
他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何必給自己那么多的苦惱
這么多的痛都過了,這又算什么.
苦笑,只能是苦笑
這么真的情感他都不懂得珍惜
我又何必為難自己呢
真的到此為止了
我不能再這么消沉下去了
輕輕的告訴自己
命運雖如此,還是要做好自己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八
梅是靜止的雪,雪是舞動的梅。
連接著天與地的,是蒼天揉碎的心情,是寂寞嫦娥舒展的長袖,是唐詩宋詞悠悠古韻,是方塊字那筆有力的飛白,是新書舊卷的芳香,是歸家游子的祈盼。有了雪,梅才煥發(fā)出生機,一改往日羸弱形象,在寒冷的冬晨,攜一柄光彩奪目的長劍,開始了它生命之舞。
遠處有只毛驢,蹄聲踏踏,不疾不徐地走在一幅中國畫里。毛驢背上的老者,指甲修長,不時剔去粘在長眉上的雪花,那雪花盤旋而去,落向路邊的一枝梅。毛驢停住腳步,老者拿出背上裝滿美酒的葫蘆,一陣酣飲。酒香引來毛驢的嘶鳴,老者伸長臂膀,把葫蘆里的酒,倒給昂首的毛驢,喝了酒的`毛驢,圍著梅花轉圈,一如到了它所熟悉的磨坊。受了驚擾的梅,開始舒展緊縮的眉頭,顯然有了醉意的老者,把葫蘆里剩下的美酒,全部倒給了這枝梅。于是,梅便眉開眼笑,開出朵朵醉人的暖意,而彌漫天地間的,是越來越濃的芳香,只是此時,已無法分清是花香還是酒香。老者就在這芳香之中,搖頭晃腦,吟詠出一首七絕,瑯瑯詩聲中,驢更加歡暢,梅愈發(fā)釋懷。
還有那急急走在雪地里的村姑,頭上緊裹半舊的頭巾,頭巾上繡著幾朵動人的梅。她腳步輕盈,右臂挎著一只竹籃,籃子里是做好的飯菜,四周嚴嚴實實地圍著草簾。終于來到池塘邊茅草屋里干活的丈夫身旁,揭開草簾,飯菜還在冒著熱氣,丈夫端起碗,狼吞虎咽地吃著,滿臉滿足的神色。村姑解開頭巾,用手抖了抖,便到處飛舞著躍下的梅,村姑用頭巾擦了擦丈夫的臉,那臉上竟也留下幾朵梅的印記,倏忽便鉆進丈夫的笑意里。
最是哪家的小童,溜到庭院的梅邊,對著綻放的花朵,他開始數(shù)數(shù):“一朵、二朵、三朵……”隨著雪花的飄落,小童已經分不清梅花與雪花,滿眼都是純潔的白,數(shù)亂了又從頭再來,仍是“一朵、二朵、三朵……”。雪和梅都露出笑臉,逗弄這可愛的小童,讓他怎么也跟不上眼前變幻的節(jié)奏。可是小童一點也不惱,仍然是樂此不疲,數(shù)亂了就從頭來過。家里那只黃狗看不下去了,他依偎在主人身邊,在他腿上蹭來蹭去,想轉移小主人的注意力,卻招來小主人的巴掌。黃狗惱了,它鉆進梅花叢里,一陣亂拱,那滿樹的雪花調皮地落下,小童趕緊伸出雙手去接,雪花落得他滿身都是,頃刻間變成一棵不停跑動著的梅。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九
多問一個“為什么”是語文閱讀的一把金鑰匙,我們只有真正理解文章表達的意思,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才能明白作者為什么采用相應的寫法。反過來我們可以這樣說,無論作者在文章中采用了什么寫法,它都是為了更加突出景物的特點,為了更加明確地表露作者的思想情感。明白了這一點,好多寫景狀物類文章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很多文章中都喜歡用一些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為什么用這些方法呢?直接明白地寫出來不行嗎?不行。
古人說“一切景語即物語”、“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這些話的意思就是說作家因為有感于人事、景物或某種情境,于是通過敘事狀物來表達心意、抒發(fā)情懷。所以,景物的特點往往同人物的主觀愿望和特定心境融合在一起,心情舒暢則天高云淡,花明水凈,心情郁悶則風驟雨急,霧愁云濃。如《宋慶齡故居前的樟樹》一文,全文描寫了樟樹的外形特點和生長特點,以及具有持久拒蟲的高貴之處,面對樟樹的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作者感到了由衷的喜愛、贊嘆,由樟樹具有拒蟲的香氣而能夠永久保持的可貴內涵。
文章的最后,作者寫道:“人們情關崇敬的心情來瞻仰宋慶齡的故居,也總愛在這兩棵樟樹前留個影,作為永久的紀念?!弊髡呦氲搅斯示拥闹魅恕螒c齡。此時適當?shù)匮a充一些相關宋慶齡的資料,增強學生對宋慶齡的感性認識,從中學生體會到宋慶齡精神蓬勃、堅強不屈、一生正氣的高貴品質。感受樹即是人,人即是樹的生命之長青、之精神品質的萬古長存。以物喻人,物與人,形成了本文一明一暗的兩條線索。明線是寫樟樹,暗線是彰顯人物的情懷。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狀物散文代表作篇十
style="color:#125b86">
海豚大家都見過吧!它也是一種哺乳動物,哺乳動物是胎生的!
海豚我是親眼見過,海豚是一種是體型較小的鯨類,分布于世界各大海。體長1.2~4.2米,體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有尖細的牙齒它們主要吃的是小魚、烏賊、蝦、蟹為食,大家絕對不知道海豚的睡覺方式吧!海豚似乎永遠不睡覺,四處游動,就算要睡覺一邊睡覺一邊游泳!海豚也是用肺呼吸的,海豚所發(fā)出的超聲波可以讓我們的腦袋清醒,不過也挺刺耳的!海豚的種類也很多,海豚也很聰明,你們還記得海豚樂樂吧!它會20以內的加減乘除法呢!你們知道海豚為什么游的快吧!海豚身體上,滑溜溜的皮膚并不是緊繃繃的。
在游泳時,海豚會收縮皮膚,就會出現(xiàn)一些小東西把水存進來,這樣,在身體的周圍就形成了一層水的保護層當海豚快速游動時,水的保護層包住了它的身體,這樣海豚就會游得很快,海豚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海豚也救過我們人類喲!我們可不能忘記的!
我喜歡海豚,海豚的樣子特別的可愛!特別是從上次親眼看到海豚,和海豚們握過手,就更加讓我喜歡海豚!當時的情景使我念念不忘!我真想再去和海豚一起照個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