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口算除法教案四年級(模板9篇)

字號: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口算除法教案四年級篇一
    教學目標: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數(shù)除整十,百幾百幾十的數(shù)(商一位數(shù))。
    2.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過程,掌握口算方法。
    3.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4.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掌握整十數(shù)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經(jīng)歷探索過程,掌握口算方法。
    教具,學具:課件,小棒,智慧星。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鞏固口算方法,引起知識的遷移,為學習新知做鋪墊。)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
    今天的數(shù)學課讓我頗多的感悟。教學內容是“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口算”。第一節(jié)課是在四(6)上的,課前我做了充分的預設。學生方面,我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做到讓學生自主建構口算方法;在練習中自主優(yōu)化口算和估算方法。課堂上我注重學生說口算方法,當學生說出自己的算法時,讓其它同學評價。課上學生把口算方法說得非常。并且通過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的學習方式很順利的學完了例(1),然后放手例(2)的教學,小組合作把例(2)以及課后的“做一做”都完成了。做到了每個學生都在積極的參與,都在同伴的鼓勵下自主學習,都在語言表達能力上能到了訓練。最后在4分鐘口算訓練中學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確率得到了提高;在拓展延伸中學生對估算在實際生活中的靈活運用有了深刻是認識。下課時我仍然興奮著,為自己的教學成功感到非常的開心,那種感覺是那么的幸福。
    到了四(7)班,老天好象是和我開了個玩笑一樣。上節(jié)課好似在天上的感覺,這節(jié)課好似掉到了地獄。一開始出示生活情境:學校買來80本故事書,每班分給 20本。讓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一個同學提出了:每人可以分幾本?我想把這個問題的評價權讓給學生,可是站起來一個學生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馬上問他:你可以解決嗎?沒想到他馬上理直氣壯的說:“可以啊,如果一個班上有10個同學,每人可以分2本。”當時我是又急又惱,我說:“你能利用上面這兩個數(shù)學信息解決剛才這個問題嗎?”這時孩子泄了氣地說:“不能?!蔽矣终伊艘粋€同學提出了這節(jié)課所要的數(shù)學問題。剛逃過這一劫,新的陷井又來了。在說口算方法時學生的語言沒有次序也不能“語中要害”,我開始引導學生用簡捷的語言來概括口算方法,這時找了幾名同學再說算理時,他們還是沒能簡捷的表達。這一節(jié)課就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耽誤了時間,就這樣一節(jié)課我好似陷在泥譚中不能自拔,又累又急,最后例題都沒學完,敗下陣來。
    課下我和同事們分析失敗的原因。我認為這次失敗主要有兩個原因:
    1、學生不能自主調整自己的語言和思路。
    用語言敘述自己的解題方法是課上很有必要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shù)學概念或通過數(shù)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但是教師必須注重學生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如何,指導學生發(fā)表見解,并有順序地講述自己的思維過程這樣才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本課學習中,學生做到了傾聽,非常認真的聽同學們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不能自主的調整自己的語言和思路。可能是出于以下原因:一、學生在學習中缺少一種自我反思的學習習慣,教師在課堂中要加強學生自我反思的學習方法的引導。聽到了不思考不借鑒等于零,沒有任何的價值。二、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很差,面對同學們提出的一些口誤,如:把除以說成除;把乘說成乘以;把約等于讀成等于。這些口誤不能引起自己足夠的重視,造成在以后的表達中繼續(xù)出現(xiàn)口誤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需要學生在課堂上表達問題時注意力要集中,只有注意力集中并且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少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
    2、教師的評價語言和引導語言不到位。
    在本課中我認為我在評價學生表達口算方法時,沒有很好的給學生一個指向性的評價,缺失一種引導性,指向性,也是造成這次失敗的重要原因。課上第一個學生表達的口算方法不簡捷,如果我即時指出哪里說得好,哪里說得不太好,并且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同學們用簡捷的語言來表達,可能就會另有一番風景,能很自然的扭轉那個僵局。所以教師的語言永遠是我們要修練的一門藝術。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對學過的口算和估算方法掌握得非常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繼續(xù)學習口算除法。(板書課題)
    三、探索新知
    1、教學例1(1)
    光明小學要開運動會了,同學們都在忙著布置會場,為了把會場裝點得更漂亮,學校特意買了一些氣球,準備分發(fā)下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課題)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識,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2)學生先獨立思考口算方法,然后組內交流。
    (3)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探索過程,獲得新的口算方法。通過討論,交流,讓每個學生有說話的機會,并通過“說”提升學生對口算過程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
    (4)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再和同桌說一說。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明確口算方法,多樣化的同時,還要最優(yōu)化。)
    (5)估算:83÷20≈ 80÷19≈
    指名回答,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設計意圖:結合實際問題引入兩位數(shù)除法的估算,意在給試商做準備。)
    (6)做一做:(口算,并說出想的過程)
    (設計意圖:每組的上下兩題是有聯(lián)系的口算,估算式題,意在幫助學生學習基礎的估算方法。
    2、教學例1(2)
    分氣球的問題我們解決了,學校還有120面彩旗準備分發(fā)下去,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課件)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這個問題應該怎樣解決?
    學生列式: 120 ÷ 30 =
    (2)你能利用我們剛才學的口算方法,計算出這道題的結果嗎?
    生匯報得數(shù),并說出是怎么想的。
    (3)估算:122 ÷ 30 ≈ 120 ÷ 28 ≈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口算,之后安排相應的估算,意在為除法試商做準備。)
    同學們,你們這么快就把分氣球和分彩旗的問題解決了,真了不起!
    3.小結:
    對比例1(1)(2)兩題有何相似之處?
    師小結: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整十數(shù)除整十數(shù)和整十數(shù)除幾百幾十數(shù)的口算除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有更清晰的認識。)
    四、鞏固新知:
    1、口算下面各題:(課件出示)
    在口算第一組式題的基礎上,觀察這兩道題有什么關系?
    思考怎樣很快說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交流等活動,熟悉用乘算除的口算過程,掌握“想乘法算除法”的口算方法。)
    2.爭奪智慧星。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內練習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3.解決問題。(課件出示情境圖)
    (設計意圖: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鞏固整十數(shù)除幾百幾十數(shù)的口算。)
    4.解決問題:(課件出示情境圖)
    (設計意圖:本題是需要估算解決的實際問題,既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又鞏固相應的口算,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生談體會,師總結)
    口算除法教案四年級篇二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一位數(shù)除除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數(shù)的口算過程,在理解算理得基礎上掌握一般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在理解算理的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口算和檢查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口算的方法,能正確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理解用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的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乘法口訣。
    (1)按指定的順序背誦乘法口訣。
    (2)根據(jù)給出的得數(shù)找相應的乘法口訣
    (3)小結:乘法口訣在我們能幫助我們又快又準地進行乘法和除法的計算。
    1.出示主題圖:
    觀察這幅圖,說說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然后提出數(shù)學問題。板書:
    1)3次就能運完這60箱,趙伯伯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2)王叔叔有600箱西紅柿,他3次運完,王叔叔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3)李阿姨要運240箱黃瓜,也運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運多少箱?
    4)李叔叔他們三個人共運走124箱茄子,平均每人運走多少箱?
    3.指名列式,并說明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4.探索口算方法。
    1)獨立思考:怎樣計算60÷3的得數(shù)?
    可以直接計算,并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也可以用你們手中的工具幫助你說明你的思路。
    2)回報交流:(可能有以下幾種思路)
    (1)想口訣二三得六
    2×3=66÷3=260÷3=20
    (2)20×3=6060÷3=20
    (4)600÷3你是怎樣計算的?小組里面說說。
    600÷3=200(箱)
    (5)240÷3可以怎樣計算?
    (6)小結: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在計算時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訣,還可以用以前學的乘法運算來思考,還可以用數(shù)的組成的知識來解決。
    1.做一做求平均每個蜂房有多少只小蜜蜂。
    2.口算
    90÷380÷215÷5270÷9
    900÷3800÷2150÷52700÷9
    觀察各組,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想一想300÷5的商是幾,為什么不是600?
    3.知識介紹:除號的由來
    完成《課堂作業(yè)本》第6-7頁。
    口算除法教案四年級篇三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第五單元78——80頁
    1.在乘法的基礎上讓同學們了解到除法的含義并掌握正確的口算除法的方法;
    2.同學們能對被除數(shù)或除法進行適當?shù)墓浪?,并能運用到口算除法中;
    3.在教學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
    體驗及學習除法的過程。
    一課時
    多媒體課件
    1)師(出示ppt):學校要每個班舉行一個晚會,并用氣球來裝飾教室,共有80個氣球,每個班可以分得20個,那同學們有幾個班可以領到氣球?(老師講解并板書:80/20的算式)2)揭題:口算除法(板書)
    3)師:同學們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內容,小組之間可以進行討論交流。
    生1:我們不是學過20x4=80嗎,那相反80/20=4。生2:如果8/4=2,那80/20=4。
    師:因為80里面有8個10,20里面有2個10,所以8/2=80/20=4。4)學生交流給出答案,記住答問題一定要寫答。(同學們可以自己選擇認為簡單的運算)
    5)師:接下來老師把這道題變一變你們是否可以解答解答呢?(課件)學校還準備了83根彩帶,也是每班可以分得20根,那大約可以分給幾個班呢?(板書:83/20)
    老師講解其實像這樣的關于‘大約’的我們可以算它的大概的數(shù)。比如83,詢問同學們可以看成是什么整十的數(shù),老師在進行講解(怎樣進行估算)
    師:那如果80/19呢,同學們可依照上面的做法自己做做,看看得到了什么啟示。(同學們做并說出自己的看法)
    6)師:學校還準備了120面小紅旗,每班可以分得30面,那有幾個班可以的到小紅旗呢?(板書120/30)
    (學生答,然后老師在進行講解前面的兩種方法)
    師:如果我們把題變變用122/30和120/28,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同學們可以先討論討論,在說說自己是怎樣完成的。(同學們相互討論)
    同學們都很聰明??!本節(jié)課的知識同學們都掌握的不錯,現(xiàn)在我們對于本堂課的做一下總結,對于整十除以整十的口算方法可以看作是一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進行口算,對于除數(shù)與被除數(shù)不是整十的要進行估算,把除數(shù)與被除數(shù)估成整十來進行計算。那接下來我們就來鞏固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吧!
    口算除法教案四年級篇四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71~72頁的例1
    1、知識與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數(shù)、幾百幾十的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通過合作、交流、討論優(yōu)化算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信心,體現(xiàn)主人公的地位。
    重點:掌握口算方法
    (一)、激情導課
    學生匯報:
    1、有80面彩旗
    2、每個班分20面
    3、有150個氣球 ......
    師:根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呢?
    學生匯報(邊匯報邊列式)
    1、有80面彩旗,每個班分20面, 可以分給幾個班?誰來列式?
    列式:80 ÷ 2 0 =
    2、 有150個氣球,每個班分50個, 可以分給幾個班?誰來列式?
    列式:150 ÷ 50 =
    師:仔細觀察這些式子,說說看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生: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被除數(shù)有的是整十數(shù),有的是幾百幾十的數(shù)
    師:對,第一個是整十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第二個是幾百幾十的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具體研究的口算除法,
    板書課題:口算除法
    出示學習目標:會口算整十數(shù)、幾百幾十的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
    老師相信大家一定能學好,有信心嗎?
    (二)、民主導學
    學校任務一:
    1、任務呈現(xiàn)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研究80 ÷ 2 0 =的問題
    請大家拿出任務單,開始吧。
    學習任務一:有80面彩旗,每個班分20面, 可以分給幾個班?
    80 ÷ 2 0 = (個)
    自主學習:
    我是這樣想的 課本是這樣說的
    同學是這樣講的 我們組準備這樣展示
    (二)、 自主學習
    2、自主學習
    3、展示交流
    師:剛才看到同學們學習的很用心,真不錯。哪個小組愿意來展示呢?
    學生以組進行班內交流,可能出現(xiàn)以下方法:
    組1、80÷20=4,我是這樣想的:因為20×4=80,所以80÷20=4
    你們同意我們的想法嗎?
    你們還有補充或評價嗎?
    (邊說邊講邊板書)
    組2、我們組有不同的方法:
    80÷20=4 。因為8÷2=4,所以80÷20=4
    生質疑:你們?yōu)槭裁匆?的末尾沒有1個0呢?
    組:因為80表示8個十,20表示2個十,8個十除以2個十就是4.
    你們同意我們的想法嗎?
    你們還有補充或評價嗎?
    師小結:剛才我們找到了2個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一種方法是用乘法做除法,第二種方法是用表內除法做除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會算的又對又快呢?請大家用你認為又快又準的方法口算下面各題,并與小對子組的成員交流。
    大屏幕出題
    60 ÷ 20 =
    150 ÷ 50 =
    學生在組內一個一個的說,其他人聽。
    師:你是用哪種方法呢?
    生匯報后,師:老師平常也是這樣算的。
    學習任務二
    師:你會做嗎?好,那咱們一起試試。
    1、任務呈現(xiàn):
    學習任務二:
    估算:
    83÷20≈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shù)( )
    80÷19≈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shù)( )
    122÷30≈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shù)( )
    120÷28≈ 想:把( )看作接近的整十數(shù)( )
    師:請同學們先獨立完成,再在組內進行交流。
    2、自主學習
    3、展示交流
    師:哪個組愿意來展示呢?組來匯報:算式加算法生生評價
    師:誰來和大家共同分享你的估算方法呢?
    生: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估算時,先把不是整十或幾百幾十的被除數(shù)或除數(shù)看成整十或幾百幾十的數(shù),再用剛才我們學會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讓我們一起走進檢測樂園
    1、目標檢測:
    2、結果反饋:
    師:答案已經(jīng)在大屏幕上了,請同學們同桌交換,認真批閱
    3、反思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呢?讓我們一起寫一句話總結自己這節(jié)課的收獲。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口算除法,以后我們還會研究兩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等很多的內容,老師相信這些內容一定會和我們班這群勤于思考,善于動腦的孩子們交上朋友。
    教學反思:
    1、重視計算的過程,允許學生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計算教學的關鍵。教學時,我注意讓學生主動探索口算方法,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探索過程,獲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說算理的過程中,圖式結合,讓學生更清晰思考的過程。說時引導學生把過程說完整,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表達能力。算法的選擇上尊重學生的想法,兩種算法各有優(yōu)點,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
    2、以學生為主,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本課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首先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解決80÷20,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空間展示自己的思維,使每一位想說的同學都有機會去說。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法,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樂。接著,讓學生自主分120個氣球,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3、一堂課引起我的再次思考: 在學生碰到困難時,怎樣引導才能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從模糊走向清晰?怎樣設計練習更實效?怎樣把新知識和學生的原有知識更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一堂課下來,如何輕松的讓學生接收新知識。 通過這節(jié)課口算教學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備課中學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維的訓練才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重點。同時涉及的都是計算題,應該讓學生多一點訓練。我們作為指導者就可以了。
    口算除法教案四年級篇五
    1.理解除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口算除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除法.
    2.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遷移類推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
    理解除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口算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正確口算除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除法.
    正確熟練的口算除數(shù)是整百數(shù)的除法,提高口算能力.
    復習準備:
    1.說出下面乘法算式的意義,并口算出結果.
    3005=
    (3個500是多少)
    7800=
    (800個7是多少)
    你能根據(jù)這兩個乘法算式,試著說出兩個除法算式嗎?說說每個除法算式的意義.
    15005=
    (把150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56007=
    (把5600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1500300=
    (1500里面有幾個300)
    5600800=
    (5600里面有幾個800)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樣的口算除法.(板書課題:口算除法)
    以前我們學過什么樣的口算除法?請舉例說明.
    在學生舉例之后,教師舉例:200527093201045050
    說一說這些算式的意義,你是怎樣口算的?
    口算除法教案四年級篇六
    1.知識目標:讓學生充分認識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
    2.能力目標:使學生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會表達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習慣和意識。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靈活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重點: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確進行除法估算。
    難點: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確進行除法估算。
    主題圖、口算卡片、投影儀。
    一、復習舊知,鞏固技能:
    1.師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學生開火車直接說得數(shù)。看哪一組開得又對又快。
    2.口答:
    (1)450除以9得多少?
    (2)被除數(shù)是8000,除數(shù)是8,商是多少?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出示主題圖,引導觀察
    上節(jié)課我們根據(jù)這幅圖提供的信息提出了一些數(shù)學問題,并進行了解答。數(shù)學小精靈看大家學得很起勁,他也想提一個問題考考大家。
    2.出示例2的問題。
    大家看,小精靈提的`是什么問題?
    三、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引導分析問題
    (1)請大家單獨讀題。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怎樣列式?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124÷3
    (2)這個問題和我們以前提出的問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有沒有這個詞在計算的要求上有什么區(qū)別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課題:除法的估算。
    2.引導學生探討估算的方法
    (1)根據(jù)以前學習過的有關估算的知識,你會估算124÷3嗎?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交流。
    (2)生匯報交流。
    學生匯報估算的過程。
    (3)誰來總結一下我們剛才是怎樣對除法進行估算的?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板書:取被除數(shù)的近似數(shù);除以除數(shù);算出結果。
    四、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1.教材“做一做”。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提問:要分多少個桃?平均分成幾份?求什么?怎樣理解“大約”兩個字?
    (3)列式。
    (4)思考:怎樣求出平均每筐大約裝多少個?
    (5)集體交流。
    2.教材“做一做”。
    (1)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敘述估算過程。
    3.教材練習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說估算過程。
    4.教材練習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算,直接說出估算結果。
    五、小結:
    你對除法的估算有什么想法?
    口算除法教案四年級篇七
    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shù)除法(被除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都能被除數(shù)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3、在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
    通過分木棍的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理解、掌握幾十幾除以以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1、口算:
    12÷4;
    8÷2;
    14÷7;
    24÷6;
    35÷7;
    72÷9。
    2、口答:
    (1)70里有幾個十?500里有幾個百?
    (2)25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39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教師談話收入課題。
    1、出示第13頁主題圖,教師:問根據(jù)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運算?
    2、出示例1。
    (1)趙大伯3次能運完60箱,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觀察:如用小棒來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樣分?怎樣列式?每份有多少?(學生實踐操作,得出結論。)
    3、分好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們又怎樣口算60÷3能?為什么用除法計算?
    結合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這樣算6÷3=2,60÷3=20。
    6、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
    80÷460÷2
    (1)口算寫出結果。
    (2)說說口算方法。
    1、出示第二個(2)問題
    60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同座互說600除以3的口算過程。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6÷3=2,600÷3=200。
    3、試一試。
    360÷6640÷8
    1、出示第三個問題24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請學生說出想的過程。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24÷3=8,240÷3=80。
    1、口算下列各題,并說說口算的方法。
    40÷5,640÷8。
    2、課堂小結
    在這堂課上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數(shù)
    60÷3=20(箱)
    想:6÷3=2
    60÷3=20
    600÷3=200(箱)
    想:6÷3=2
    600÷3=200
    教學反思:
    在訓練中我設計了一些趣味性較強的練習,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成為課堂主人。
    口算除法教案四年級篇八
    《口算除法》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13、14、15頁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除法,一位數(shù)乘多位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后面學生掌握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的除法,學習除數(shù)是多位數(shù)的除法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本節(jié)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xiàn)新的教學理念,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的實用價值。本節(jié)課教材安排了主題圖和例1,主題圖為我們提供的資源是一幅運送蔬菜的場景圖,通過小精靈的問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引出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我校新課堂改革強調“先學后教,合作探究、差異發(fā)展”,對于不難的知識,學生能夠通過自學而得到,就要放手讓學生自學得到,學生通過自學得到的知識往往會記得更牢,而且通過自學獲得知識時,會產生一種愉悅的心情。一節(jié)成功的課堂不僅要讓學生學得知識,還要看學生的自學能力是否有得到提高,是否會主動的去探索知識,發(fā)散思維。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2) 數(shù)學思考:能借助已有的知識和學習經(jīng)驗主動有效的探索新的口算
    解決問題:在具體情境中應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與
    基于以上的分析,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確進行口算,教學難點是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口算算理。
    對于本堂課,我注意突出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另一方面加強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突出數(shù)學知識的遷移。在課堂中,著力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這一理念,努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開始,我首先設計了復習舊知這一內容,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接著,對于書本里的情境圖和例題,讓學生帶著一定的問題自主學習,通過自身的能力獲得新知識。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口算方法,并理解其算理。由于這個內容比較簡單,學生有能力通過自學而得到,所以我就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學,而通過自主學習而得到的東西往往就不容易忘記。再接著,通過各種練習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在本節(jié)課中,我設計了口算,判斷,解決問題和找規(guī)律這樣幾個類型的題目,最后,課堂總結,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自己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評價。
    這節(jié)課我覺得比較好的地方是首先是讓學生從生活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自己所學的知識能運用到生活中去,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提高了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積極性。其次是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這一理念落實在了課堂里,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交流,去學習,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新知識,著力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口算除法教學反思
    一、設計意圖
    本節(jié)課的主要課型方式是要素組合方式,輔助課型是平臺互動。由于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讓學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和口算能力,因此,從情境的創(chuàng)設到新知的探究,再到練習,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充分使用了看、聽、講、想、做、動、靜七要素,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口算方法并得到多次的強化。
    3、想、動靜轉換。探究口算方法時,先讓學生靜靜的思考,再4人小組交流;練習時,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再同桌交流或者自己說算法。使學生先有想法,再交流,先靜后動,動靜轉換,讓學生的每一個學習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性。
    4、聽。師生每一次的“講”就是其他同學的“聽”。
    5、看??粗黝}圖,集體訂正習題等,都用到了“看”這個要素。
    二、具體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師生之間有約定,效果較好。
    2、在口算方法的及時鞏固練習中,即“摘蘋果”環(huán)節(jié),合理使用了小卡。
    3、教學中合理而有效的運用了看、聽、講、想、做、動、靜七要素,使學生掌握了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并得到了多次的強化,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能力。
    4、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下放給學生,創(chuàng)造小組交流的平臺,引導學生把學過的知識遷移到本節(jié)課的新知來,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
    5、學生的小組、同桌交流效果較好。
    6、板書設計使用了氣泡圖。
    (二)不足之處
    1、在時間的調配上稍微有一點欠缺,“摘蘋果”環(huán)節(jié)以及挑戰(zhàn)練習環(huán)節(jié)用時多了一些,導致35分鐘的課,超出了2分鐘左右。
    2、課堂上表情可以再豐富些,語言還不夠抑揚頓挫,有時語速較慢。
    3、要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講、聽訓練。如:發(fā)言人要面向大多數(shù)同學,聲音要響亮等;傾聽者要關注發(fā)言人,聽清別人說了什么等。
    口算除法教案四年級篇九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2、使學生了解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3、培養(yǎng)學生口算的能力。
    教學重點:
    口算方法要靈活多樣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
    教師出示口算卡,學生口答得數(shù)。
    2、口答。
    450除以9得多少?被除數(shù)是8000,除數(shù)是8,商是多少?
    3、導入新課
    媽媽要買8個茶杯,每個茶杯15元,媽媽大約要帶多少錢就夠了?你是怎樣想的?
    通過聆聽學生的思考過程,揭示今天的教學內容。
    二、探究新知
    教師:要把6張彩色手工紙平均分給3人,每人得到多少張?用你手中的小棒跟小組成員們一起分一分,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里進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動,老師巡視了解情況。
    教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說出想法。問: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學生嘗試自己計算后,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老師巡視了解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只要學生說的有道理,就要給予肯定并表揚和鼓勵。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出示分桃圖。
    1、平均每筐大約裝多少個?
    (1)理解題意。
    (2)提問:要分多少個桃?平均分成幾份?求什么?怎樣理解“大約“兩個字?
    (3)列式。
    (4)思考“怎樣求出平均每筐大約裝多少個?
    (5)集體交流。
    (6)質疑:為什么要將260看作是240或280,而不把它看作250?(因為240,280都是4的倍數(shù))
    還有其他估算方法嗎?
    2、估算。
    78÷4470÷8178÷6
    83÷9360÷5410÷7
    (1)學生獨立完成。
    可簡寫思考過程。
    教師巡視,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集體訂正,敘述估算過程。
    3、估算。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請學生說出估算過程。
    4、用你喜歡的方法估一估。
    125÷2378÷5435÷7
    297÷4469÷8194÷6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估算,直接說出估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