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了實施教學活動而書寫的一種規(guī)范性文件。教案的編寫要充分體現(xiàn)教育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教案的編寫不是一成不變的,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和修改。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一
1、讓農村幼兒在積極的參與中感受合作與交往的快樂。
2、讓家長在參觀和參與幼兒的活動中,進一步感悟幼兒教育的觀念,從中使自己對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啟發(fā)。
3、通過向家長展示幼兒的活動,進一步塑造幼兒園的良好形象。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自制水果若干掛在樹枝上,略高于幼兒、家長一手臂?;@子20只
(一)向家長介紹活動的內容及活動流程。
(二)家長、幼兒及教師進行活動。
1、活動身體:重點下肢運。
2、摘果子:
(1)看一看樹上有什么果子?
(2)按家長的要求摘不同數量、不同的果子。
(3)母(父子)子一起摘果子。在規(guī)定時間內比賽哪個家庭摘得最多。
(4)數果子:數一數誰摘得多,一共摘了多少只。
活動后,家長、幼兒、老師感覺既有趣,又輕松,活動中聽得最多的話就是“真好玩”“以后還要再搞這樣的活動”。不得而知,親子活動是真正適合農村幼兒的活動,它讓幼兒、家長、老師在全民參與中體驗平等、合作、交往的快樂,在互動活動中領悟親情、友情的快樂,在廢物創(chuàng)作中感受展示才智的快樂,在實實在在的活動中享受活動的難忘與快樂!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二
1、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的數量。
2、復習鞏固5、6、7這3個數。
3、引導幼兒逐步建立數的守恒的觀念。
數字卡5-7,圖片蘋果、梨、桔子樹,蘋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圖,六只小貓圖,七只小狗圖,幼兒操作材料,筆。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里種了很多果樹。秋天到了,他種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里去參觀,看一看果園里有些什么水果?你們想不想去?(幼兒:想)那我們就一起去吧?。ǔ鍪緢D一)。
2、小朋友你們看梨樹上有幾只梨?蘋果樹上有幾只蘋果?桔子樹上有幾只桔子?幼:蘋果樹上有5只梨;梨樹上有6只蘋果;桔子樹上有7只桔子。
(二)給水果排隊。
1、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三盆水果。(見圖二)。
師: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蘋果。第二盆是梨。第三盆是桔子。
師:第一盆有幾只蘋果?五只蘋果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字5)。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
師:第二盆有幾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字6)。
幼:第二盆有6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
師:第三盆有幾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字7)。
幼:第三盆有7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2、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把這三盆水果按數量順序從少到多排好隊,應該怎么排呢?
幼:這三盆水果應該5只蘋果排在第一、6只梨排在第二、7只桔子排在第三。
幼:小猴把蘋果分給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師:為什么把蘋果分給小兔呢?
幼:因為蘋果和小兔一樣多,都是5。
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兔和小猴高興得跳了起來。
幼:有6只小貓。
師: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貓,才是正好每只小貓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給小貓吃,才是正好每只小貓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師:為什么把蘋果分給小貓?
幼:因為梨和小貓一樣多,都是6。
師: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貓和小猴高興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來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狗吃。(圖五)有幾只小狗?
幼:小猴把桔子分給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師:為什么把桔子分給小狗幼:因為橘子和小狗一樣多,都是7。
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狗和小猴也高興得跳起了舞。
(四)分組練習:
1、小猴感謝小朋友幫他分水果,他還帶來一些練習題,考考小朋友。第一題:添、去點子。按照題目上給的數字添圓點或去圓點。第二題:按順序填空格。按照題目中圓點多少的順序在空格里印上相應的圓點。第三題:連線。按題目中給的數字和動物一一對應起來。
小猴還說如果哪個小朋友全做對了,就邀請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兒操作,教師及家長巡回指導。
(五)作業(yè)評價。
(六)活動結束: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三
學習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是幼兒已掌提的數學知識,在此基礎上開展本次教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操作,分辨20以內的單、雙數,從而得知任何數的尾數是單數,整個數就是單數;任何數的尾數是雙數,整個數就是雙數。其目的是讓幼兒不僅僅是單純地掌某個數學概念,而是通過活動學會舉一反三,掌握靈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的思維更加開闊。
探索20以內的單雙數,從而得出結論:尾數是單數的,整個數就是單數;尾數是雙數的,整個數就是雙數。
理解單雙數的概念;知道任何數尾數是單數,整個數就是單數;尾數是雙數,整個數就是雙數。
1、幼兒佩帶1-10的數字掛卡25張。
2、教師示范卡片有:帶圖案的數卡4張,以及數字卡(1-10)泡沫板。
3、蘋果樹4棵,上面貼滿蘋果若干;彩筆25支;托盤25個(上有相同數量的格子),1-20的數字卡25張。
4、兩座房子的圖片,上標有數字:1、3、5、7、9、11、13、15、17、19和2、4、6、8、10、12、14、16、18、20。
5、四張標有內容的單雙數卡片,如24.28.23.27等。
6、音樂《找朋友》。
一、復習1-10的.單、雙數。
2、4、6、8、10。
1、幼兒按自己的數卡找相應的座位。
“數字寶寶們,我們今天要坐火車去果園摘蘋果啦!上車時請注意,你是數字寶寶幾號就坐幾號車廂,千萬別坐錯了!”
2、復習10以內的單、雙數。
“火車開動了,嗚——!呀,路邊的景色真漂亮,還有可愛的小兔子呢!來看看有幾只免子?小兔子在玩找朋友的游戲,它們是幾個幾個找朋友呀?(兩個兩個)多了一只兔子沒有朋友,說明7是什么數?(單數)”
出示圖片,上面畫有7只兔子,兔子的圖案兩個兩個擺在一起的。
教師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出示其它的動物卡片和數卡。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是什么數,坐的是什么火車(單數或雙數)。
“我們來看看,這列火車坐的是哪些數字寶寶(1.3.5.7.9),那這列火車是什么火車?(單數火車)”
1、按托盤上的數字摘相應數量的蘋果。
“數字寶寶們,果園到了,哇,好多又紅又大的蘋果呀!你們想不想摘回家?”
引導幼兒觀察托盤上的數字和格子,要求一邊摘一邊數,摘的蘋果數量和數字是一樣多,一個蘋果插一個格子。
“現(xiàn)在我們來比賽摘蘋果,看誰能按要求摘得又快又準!”
2、請幼兒給自己摘的蘋果配對,并用“0”“00”記錄結果。
“現(xiàn)在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把你們摘的蘋果兩個兩個的找朋友,看看結果怎樣?如果剩下一個沒有找到朋友,說明它是什么數(單數)?請在數字旁畫“0”;如果都能兩個兩個找到朋友,說明它是什么數(雙數)?請在數字旁畫“00”。
3、統(tǒng)計幼兒的操作記錄結果。
“請摘11個蘋果的幼兒告訴我,11是什么數?”
抽幾個數驗證結果。
三、比較20以內的單雙數,讓幼兒找出單、雙數的規(guī)律。
1、知道標有1、3、5、7、9的房子是單數房子;知道標有2、4、6、8、10的房子是雙數房子。
2、提問:那你們手上的數字寶寶是單數還是雙數?應該住在哪間房子里呢?(請幼兒送數字回家)看看幼兒送的是否正確。
3、比較數字、找規(guī)律。
提問:我們單數房子里的單數寶寶們有哪些的相同地方?看看1、3、5、7、9在每個數的哪個位置?(后面)。
總結,后面的數字是“1、3、5、7、9”的數都是單數。出示23、27,并進行驗證。
按同樣方法找出雙數的規(guī)律。
4、任意出示幾個數,讓幼兒說出是什么數?為什么?
四、游戲“數字寶寶找朋友”。
教師佩帶數字掛卡,與幼兒共同游戲。
“數字寶寶們,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兩個兩個的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兩個人肩并肩站好,將兩個人的數字拼在一起,看是個什么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數學活動《摘果子》運用情景化、游戲化的教學形式,讓人眼前一亮,幼兒很感興趣;操作材料豐富,可變性強,幼兒樂在其中?;顒又校變夯頂底謱殞?,坐上單、雙數火車去果園摘蘋果,沿途看到了不同數量的物體(復習10以內單、雙數)。幼兒將自己摘的數量為11-20的蘋果進行兩個兩個配對,并送數字寶寶回到單雙數房子,再次學習區(qū)分單雙數。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后,以“數字寶寶”找朋友的游戲,讓幼兒反復感知單雙數的概念。從操作材料上看,教師提供了美觀并能吸引注意力的動物卡片、可摘的蘋果樹、可以操作移動的蘋果卡片等等;從操作形式上看,教師在引導幼兒通過不同的操作方法來進行深入探究,如:在幼兒面對數字11-20時,教師提出讓幼兒用兩個兩個找朋友的方法找出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操作,這是一種探索性操作既能充分發(fā)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又能提高思維的目的性。另外,在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區(qū)分單雙數的規(guī)律后,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驗證性操作,讓幼兒通過操作來驗證所獲得知識是否正確,有利于促進幼兒知識的內化。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四
1、練習原地縱跳觸物,增強幼兒的縱跳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榮譽感和競賽意識。
1、布置好場地 2、小籃子兩只
1、開始部分。
模仿操“小小解放軍”。操節(jié)自編,編排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2、基本部分。
(1)師講解,示范原地縱跳觸物的動作。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個別指導幼兒躍起后手臂向上伸的動作。
(3)交代游戲名稱后,講解 示范兩隊解放軍比賽摘果子游戲的玩法。
(4)幼兒分兩組游戲,提醒幼兒注意規(guī)則。
3、結束部分。
玩民間游戲“木頭人”。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五
2.使學生能夠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3.在學習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是本小節(jié)的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列式計算.。
一、復習導入。
(一)出示圖片:金魚圖和綿羊圖。
1.請你根據圖意列式。
2.教師總結。
(1)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問題;
(2)當我們需要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加法計算;
(3)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他們的和不變.。
(二)教師設疑。
二、減法。
(一)看圖自主理解減法含義。
1.出示圖片:主題圖。
(1)請你自己想一想,這幅圖什么意思?
(2)小組內說一說。
(3)你知道怎樣解答嗎?
2.全班討論。
3.教師小結。
從5個里面減去2個,還剩3個,寫作:5-2=3。
(二)反饋。
1.出示圖片:做一做1。
2.出示圖片:做一做2。
3.出示圖片:小刺猬拿蘋果。
(三)小結。
三、練習。
(一)出示圖片:手指圖。
(二)出示圖片:小鳥摘果子。
(三)出示圖片:老鼠做數學。
四、小結。
今天我們接觸了減法,你知道什么時候運用減法進行計算嗎?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嗎?
探究活動。
成雙配對。
游戲目的。
1.鞏固5以內加減法的含義.。
2.使學生能夠熟練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游戲準備。
將所有5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戲過程。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
3.每次第一個拿出卡片的學生獲得獎勵(小紅花,小星星等等),最后獲得獎勵最多的學生就是優(yōu)勝者。
摘草莓作文。
果子貍養(yǎng)殖可行性研究報告。
危險的摘草莓事件小學作文。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六
1、體驗一分鐘的魔力,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2、了解時間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時間。
穿珠、雪花片、炮彈積木若干;磁帶、錄音機。
一、導入活動。
1、師:你知道一分鐘是多久嗎?那讓我們一起來靜靜地感受一下一分鐘是多久吧?
2、好,一分鐘到了,原來秒針從這里開始,走一圈又回到這里,就是一分鐘。
二、體驗一分鐘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1、師:那么一分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現(xiàn)在老師就給你一分鐘時間,去后面的桌上選擇一樣你喜歡的玩具玩。教師觀察。
2、好,一分鐘到了,請你拿著你的玩具回座位。提問:一分鐘里你玩到了嗎?你玩了什么?(幼兒交流)。
4、小結幼兒回答:原來有些小朋友他一開始就想好了,而且認真的玩,就玩的好玩的多。
5、好,現(xiàn)在老師再給你一分鐘機會,你剛才玩的是什么,請你再去玩一玩。
6、請幼兒交流:你跟第一次比玩的怎么樣?怎么會這樣子的呢?
7、小結:其實,短短的一分鐘里,只要你想好了,認真的去做了,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三、了解時間的重要性,知道珍惜時間。
師介紹:這是一位世界冠軍,叫劉翔,他參加跑步比賽,在短短的幾秒鐘里,劉翔只比人家快了一點點,終于奪得了金牌,為祖國爭了光,真了不起,一起鼓掌表揚。
2、還有哪些人在短短的時間里做了了不起的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在做什么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吧!
圖一:消防隊員在救火;。
圖二:醫(yī)生在搶救病人;。
圖三:營救困在屋頂上的老人。
3、總結: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我們大家都要珍惜每一分鐘時間,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本領。
四、結束部分。
接下來老師給你寶貴的一分鐘,請你跟著音樂一起唱唱跳跳吧。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七
1、熟悉樂曲旋律,掌握樂曲的節(jié)奏。
2、初步學習踵趾小跑步的動作。
3、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
果實累累的果樹。
一、律動、練聲。
1、《鞋匠舞》,《手腕轉動》。
2、《小鳥醒來了》,《迷路的小花鴨》。
二、導入活動。
1、出示果樹:小朋友看看這是什么?秋天來了,樹上的果實都成熟了,
果園里到處都果實累累,果農伯伯忙著摘果子,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摘果子的嗎?(幼兒自由模仿摘果子的動作)。
2、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摘果子》,請小朋友一起來聽一聽。
三、欣賞歌曲。
1、教師彈奏樂曲幼兒傾聽,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們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
2、教師再次彈奏樂曲,幼兒邊聽歌曲邊拍打節(jié)奏。
3、引導幼兒正確掌握樂曲節(jié)奏。
4、幼兒再次跟著音樂拍手。
四、學習動作。
1、剛才我們學習了摘果子的動作,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來摘果子,摘果子和放果子的動作各一拍,摘果子是手腕要轉動,要用力一些。(教師彈琴,幼兒表演)。
2、一棵果樹上的果子摘完了,我們要到別的果樹上摘果子了,應該怎么走過去呢?(幼兒自由表演)。
3、教師示范: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是怎么走的?誰來學學老師是怎么走的?
4、這個步子叫踵趾小跑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第一拍踵步,腳跟斜前方點地,第二拍趾步,腳尖斜后方點地,第三、四拍小跑步。
5、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表演踵趾小跑步。
五、復習歌表演《玩具兵進行曲》。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八
1.學習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輕重。
2.理解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
3.知道物體的小與輕重不一定成正比。
1.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2.理解物體小與輕重不一定成正比。
1.材料:分類盒、天平、積木、彈子、雪花片等物品。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數學區(qū)中放置各種供測量的物品和天平。
本內容有兩個難點。對于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這難點,設計首先通過分類活動提示問題,使原來重的一類物體中產生輕的物體,輕的物體中產生重的物體。同時通過設問促使幼兒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感知、體驗、助他們理解。
第二個難點是理解物體小與輕重的關系。幼兒對物體小與輕重的關系總是認為在的物體是重的,小的物體是輕的。因此,設計通過游戲讓幼兒在猜錯的過程中糾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確的觀念即物體的小與輕重不一定成正比。
分類討論分類游戲排序。
1.通過分類活動積累有關特體輕重的感性經驗。
(1)在數學區(qū)中提供天平和各種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個盒子里放兩件物品。
(2)要求幼兒將物品按輕重分類,即將每個盒子里的物品按輕重分別放入有輕重標記的盒子里。
2.通過討論確定區(qū)別輕重的方法。
(1)出示兩件物品,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這兩件東西哪個重哪個輕?
(2)出示輕重差別很小的兩樣東西,討論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種方法更好。
3.通過分類活動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1)幼兒每人取兩件物品,用天平稱出輕重后放入相應的分類盒中。
(2)從標有重或輕的盒子里取出兩件物品,提問:這兩樣東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讓幼兒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過游戲理解的東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東西不一定是輕的。
出示小不同的物體讓幼兒猜哪個輕哪個重。然后用天平驗證。如: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鐵塊。
5.通過排序活動進一步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讓幼兒在數學區(qū)中將三個以上的物體按輕重排序,并作好記錄。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九
一、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的數量。
2、復習鞏固5、6、7這3個數。
3、引導幼兒逐步建立數的守恒的觀念。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錄音機、磁帶、電視機、幼兒操作材料、筆。
三、活動過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里種了很多果樹。秋天到了,他種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里去參觀,看一看果園里有些什么水果?你們想不想去?(幼兒:想)那我們就一起去吧!
2、小朋友你們看梨樹上有幾只梨?蘋果樹上有幾只蘋果?柿子樹上有幾只柿子?
幼:梨樹上有5只梨;蘋果樹上有6只蘋果;柿子樹上有7只柿子。
(評析: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幼兒目測數群,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的感知數群。)(二)給水果排隊1、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三盆水果。
師: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梨。第二盆是蘋果。第三盆是柿子。
師:第一盆有幾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
師:第二盆有幾只蘋果?六只蘋果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幼:第二盆有6只蘋果,六只蘋果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
師:第三盆有幾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幼:第三盆有7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2、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把這三盆水果按數量順序從少到多排好隊,應該怎么排呢?
幼:這三盆水果應該5只梨排在第一、6只蘋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個。
(評析:這一部分主要使幼兒能進行數物匹配,明白每個數可以表示相同數量的物體,并且能根據數量的多少把物體按順序排隊。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成讓幼兒說出來老師操作并在屏幕上出現(xiàn)相應的數字。)(三)分水果1、小猴非常高興,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這些水果分給他的好朋友吃,讓大家一起來嘗一嘗。
看!小猴先來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兔吃。小朋友看看有幾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幼:因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樣多,都是5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兔和小猴高興得跳了起來。
2、看!小猴來到小貓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貓吃。小朋友看看有幾只小貓?
幼:有6只小貓。
師: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貓,才是正好每只小貓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因為蘋果正好和小貓一樣多,都是6。
師: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貓和小猴高興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來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狗吃。有幾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
師: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因為柿子正好和小狗一樣多,都是7。
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狗和小猴也高興得跳起了舞。
(評析:這一部分讓幼兒在進一步正確的感知數群的基礎上,能將相同數量的物體一一對應起來。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成讓水果隨幼兒的回答進行移動的形式與動物一一匹配,使幼兒在選擇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回答正確,小猴和小動物會隨歡快的音樂跳舞。)(四)分組練習:
1、小猴感謝小朋友幫他分水果,他還帶來一些練習題,考考小朋友。
第一組:添、去點子。按照題目上給的.數字添圓點或去圓點。
第二組:按順序填空格。按照題目中圓點多少的順序在空格里印上相應的圓點。
第三組:連線。按題目中給的數字和動物一一對應起來。
小猴還說如果哪個小朋友全做對了,就邀請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評析:這一部分繼續(xù)應用電腦動畫,依次展示以上題目的相應內容,讓幼兒參與解題。這一部分可以使幼兒加深對7以內數的認識。)(五)活動結束:
師:小猴的果園里還有很多的果樹,果樹上有很多的水果,我們一起去幫它摘下來好嗎?幼:好。
師幼一邊聽音樂一邊做摘水果狀跳出教室。(放音樂)。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
又到了九十月,果子成熟的季節(jié)。我們玩得比較好的朋友們相約去北山徒步,徒步最大的快樂就是一路高歌向天涯。有時候還可以順路采摘些野菜野果子。每次徒步前,隊長都會在通知的末尾提醒大家:還可以準備個家私,沿途可能會有野生板栗獼猴桃之類。
徒步的最好的天氣是春秋新雨后,尤其是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我們一般會在清晨六七點坐大巴到要走的山腳下,然后一路說說笑笑就開始了。最近的一次爬山徒步是去桔園鎮(zhèn)深北村的光山。一進村就是山路蜿蜒,走得吃力時我們一般沉默不語,為了節(jié)省力氣。一般領隊在前,他深知路線路況。隊長斷后,因為群里有力氣薄弱的女士。我們翻過一道梁,路況開始復雜。起初因為道路特別窄,深山小路年久積葉,腳下探不到虛實深淺,我們就放慢步速,用登山杖一步一步探試前行。好在這樣的路境沒有持續(xù)太長的時間,我們就走到翠綠欲滴的竹林邊。聽著山泉淙淙,鳥語呢喃,我們隨著路況好轉心情放開了好多。大家開始唱歌講笑話,詩人們吟詩作曲,其他人插科打諢氣氛輕松快樂。沒走到幾里路,竹林茂盛竹葉青青,美得透不過風。當然腳下的小路也隨著消失了,領隊們不斷地開竹劈路。但還是越走越難走,我一手拿著相機一手用登山杖分開竹子前行。因為路拍耽擱,差點找不到他們開辟的小徑。我們就一路呼喊著繼續(xù)前行。
太累了,走出竹林我們就原地休息。拿出我們事先準備好的小吃和水,說說笑笑又開始擺造型拍記錄。沒想到天公不作美,淅淅瀝瀝開始滴雨。山間小路泥濘難走,又是藤蔓當道。有好幾個地方我們需要趴下匍匐前進,我們的衣服和背包都裹上泥水。大家相視一笑,打趣逗樂。漢中俚語把坐屁股蹲叫攤煎餅,摔跤叫拾錢包,劃傷叫見紅。上山要注意荊棘讓你見紅,藤蔓枯枝讓你撿錢包,一不注意就要攤煎餅。我們幾乎人人見紅,大多數人撿過錢包,小胖子攤的煎餅他們全家人都吃不了。徒步爬山鞋子和襪子非常重要,衣服帽子頭巾手套和手杖缺一不可,而且必須是戶外功能服,砍刀剪子燈具創(chuàng)可貼也要隨身攜帶。這樣算下來,你就明白什么叫戶外徒步。
好不容易我們總算看到了光山的倩影,怪石林立樹木遮天蔽日。在各種各樣的樹木叢中,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了垂涎已久的獼猴桃樹。深棕色的樹干有三米多高,藤藤蔓蔓上結滿了核桃大小的果子,果子和藤條上有著深棕色的毛毛,你很難相信,這樣的粗糙的面子里竟然包裹著世上最富含維生素c的里子。
老張率先摘到了果子,并聲稱要讓每個人都滿載而歸。我和八號已經非常累了,對摘到多少獼猴桃不抱希望,感覺只要能走完全程就滿意了。因為道路崎嶇,領隊不斷地戲謔要我們報數,落在最后的人就要不斷地被關注。八號是新來的隊友,隊長格外地關心。老張帶著兩個人在第一顆樹上摘果子,其他人就繼續(xù)前行另找新樹。只要努力追尋,總能找到希望。
我們在拐彎處又找到一棵大樹,但是那棵樹太高,只能攀爬上去。小王一邊摘一邊用手杖敲打果子,我們這些女士們就在下邊堅果子。果子紛紛下落,雨也住了。我們歡快地一邊撿一邊開玩笑,唱著美呀美呀的歌,撿著蹦蹦跳跳的果子??粗鴦潅拇驙€的好生心疼,如果我們不來采果子,這些野生的.獼猴桃就會自生自滅,落果歸根,或者成為倉鼠和小鳥的美餐。我們不是果樹,也不明白果樹更愿意果子被怎么樣處理。這些一輩子長在深山老林中的樹木,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我很想知道他們是否有思想和靈魂,對這些擅自闖入他們領地王國的徒步者是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想法。據說老樹成精,山魂水魄。在大自然無比寬厚的懷抱里,萬物都能安詳成長,人類成了活動力最強的生物。對于我們這一群用腳步來丈量大地的徒步者來說,山山水水溝溝坎坎也不過是道具而已,身心愉悅才是我們最終的追求。
一周后的今天,我打開裝有獼猴桃的塑料袋子,發(fā)現(xiàn)許多已經軟軟了。仔細一看,不少的獼猴桃都壞掉了。我想,撿到的果子算不勞而獲。摘到的才是勞動果實,爬樹辛勞者理當吃到更大更多更好的果實。如果我們要免費得到他們的勞動果實,那人情債是最難還清的。這奇妙的人生也是這樣,你付出了什么樣的辛勞就得到什么樣的收獲,多勞多得不勞不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活一點都不會虧待你,更不會欺騙你。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一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離不開時間,因為時間對于小朋友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最近我們大班刮起了“手表風”, 電子表、電話手表、機械表比比皆是,但很多孩子并不認識機械表上12個數字和理解他們與時針、分針的關系,手表成了一種擺設。經常幾個孩子跑過來,叫我?guī)兔纯船F(xiàn)在是幾點鐘了。幼兒對認識時間的感知主要與幼兒的實際生活密切聯(lián)系,我們幼兒園是一所農村園,家長關注孩子比較少,很少指導孩子對于時間的概念,所以抓住這個契機,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我設計了時間賽跑這次活動。
時間對于幼兒來說比較抽象,幼兒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所以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要幫助幼兒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時鐘是幼兒了解、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 《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引導幼兒感知和體會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數,關注周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數的信息,體會數代表不同的意義”,那么鐘面上的數字就是表示時間早晚的;《指南》中還指出“引導幼兒體會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順序和規(guī)律的”,那么時鐘上的分針、時針的運轉規(guī)律就具有一定的順序和規(guī)律。 所以,這就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識鐘表的方法,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使摸不著,看不見得東西,變成很直觀,使幼兒能感受的到,從而幫助幼兒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首先活動以謎語游戲的形式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愛好,活躍氣氛,導入活動。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珍惜時間不忘記(時鐘),再通過有趣的小動物鐘表課件激發(fā)幼兒認識鐘表的欲望,(課件一)師:對,你們真棒,是鐘??纯寸娒嫔嫌惺裁矗浚〝底郑底质嵌嗌俚蕉嗌??他們是怎樣排列的?(從右向左順著排列的);最上面的是數字幾?最下面的是數字幾?12和6是不是相對應?右面的數字是幾?和3對應的是數字幾?這個短的針叫什么?(時針)這個長的針叫什么?(分針),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知識,掌握知識,在以幼兒為主體、愉悅的活動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主性。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情境故事教學,配合有趣的多媒體課件,將孩子們帶入情境中來,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師:今天小兔和烏龜要來一場賽跑比賽,想看嗎?如在認識整點時先問這是幾點鐘?再讓幼兒看時針在哪里,分針指在哪里,這樣往往把幼兒的思維給打亂了,幼兒的發(fā)言面少,對概念理解模糊、不清楚。作為教師,我們要接納孩子們不同的意見、探索方法和發(fā)現(xiàn)。接納和支持幼兒的觀點和興趣,會使他們有安全感,有更多積極主動、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活動。在活動中,我讓孩子真切地感到對他們回答問題的重視,由衷地稱贊和鼓勵使他們更積極投入到本次活動中來。
1.師:看,小兔變成分針,烏龜變成時針,它們在終點站好,終點在數字幾上?(12)比賽開始: (課件)小兔從終點12開始,從右向左跑了一圈,又回到12上,烏龜從哪兒跑到哪兒?(從12跑到1上),烏龜跑了多少?(跑了一棵樹的距離)。
2.好,小兔又跑了一圈,烏龜從哪兒跑到哪兒?(從1跑到2上了)又跑了一棵樹的距離。再跑,小兔又跑了一圈,烏龜又從哪兒跑到哪兒(從2跑到3上了)。
3.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每次小兔跑一圈,烏龜都跑一格)。對,當小兔跑一圈時,烏龜都跑一格,這就是一小時,也就是分針走一圈,時針才走一格,這就是1小時。
小結:整點鐘時,分針總是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鐘。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要盡量創(chuàng)在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龜兔賽跑游戲激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們參與到探究游戲中來。
師:今天小兔為我們準備了許多種,我們來和這些鐘做游戲,好嗎?現(xiàn)在你的鐘是幾點?(11點),好,我想走到12點鐘,怎么走?將分針從右向左順著走一圈,時針怎么樣?(時針走到12上了),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時針和分針都在12上),對,時針和分針重合了,都在12上,這是幾點?好,再走,我想走到1點鐘,怎么走?(是不是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走了一小時);好,現(xiàn)在我想走到3點鐘,怎么走?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分針要走兩圈,時針才能走到3上);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說走到幾點?我們大家一起走走看。 師介紹游戲玩法:剛才是小兔和烏龜玩賽跑游戲,它們想邀請我們也來玩一玩??催@是為我們準備的鐘面,我們先要將數字擺好,一起說說怎樣擺?簍子里有兔子和烏龜的圖片,貼在身上,帖小花的是裁判員,由裁判員發(fā)出指令(說幾點鐘),兔子和烏龜要一起走。(先請一組小朋友來玩一下) (幼兒游戲)
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所以我設計了了解時鐘作用的活動延伸,讓孩子平時生活中要注意觀察。
小結:時間很重要,他會提醒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能做到嗎?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二
1、運用自然物接續(xù)擺放的方法,測量物品的長短高矮。
2、探索發(fā)現(xiàn)測量工具與測量次數之間的關系。
3、樂意進行物品的無間隙接續(xù)擺放。
1、教師操作圖片卡;
2、教學掛圖;
3、插塑積木,古式積木和紙條。
一、故事欣賞。
二、問題解決。
1、圍繞故事情節(jié)進行提問,激發(fā)幼兒進行測量的興趣。
(1)羽兒用什么為周夫人測量?周夫人的身高有幾根筷子長?
(2)到了布料店,羽兒買了多長的布?他買對了嗎?為什么?
(3)5根筷子和5根簪子測量出來的數字都是5,可是買來的布卻短了,為什么?
2、操作圖卡,引導幼兒了解相同數量的不同測量物的長短比較。
——量一量筷子和簪子的長度。
3、引導幼兒操作古氏積木和插塑積木,嘗試進行測量比較,理解測量的結果和量具的大小、長短有關。
——引導幼兒操作古氏積木和插塑積木,進行測量紙條長度。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鞏固拓展。
1、請幼兒操作作業(yè)單。
2、集體檢查操作結果。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三
1。認識公用邊,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在操作活動中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1。白板課件、電腦、轉換儀。
2。記錄紙、小kt板、羊羊圖片、彩色吸管每人一份。
一、看視頻,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你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嗎?一起來看一段動畫吧?。ㄓ變盒蕾p動畫)
師:灰太狼又來抓羊了。喜羊羊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用食人花消滅灰太狼)
師:慢羊羊村長答應了嗎?它說了什么?(要留著食人花做保鏢呢)它提出了什么要求?(想得到食人花就得闖過幾道難關)
師:那我們一起去闖關吧!
二、闖關游戲。
1。第一關,認識圖形,感知圖形邊的數量。
師:仔細聽,村長出了什么題目?
村長:你認識什么圖形,它有幾根棒拼搭成的?
小結:你們認識的圖形可真不少,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還知道了每種圖形有幾根棒拼搭成的。
教師點擊按鈕,出現(xiàn)鼓掌聲。
師:恭喜你們,順利通過第一關。
2。第二關,認識公用邊。
師:第二關,村長出了什么難題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這是兩個什么圖形?(三角形)共有幾根小棒?(6根)拿掉一根小棒,還有幾根?請你用5根小棒,拼出兩個三角形。
師:誰愿意來試試呢?
幼兒操作白板。
小結:原來這根小棒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這兩個圖形合用了一條長短一樣的邊,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公用邊。叫什么?(幼兒重復“公用邊”)(教師邊說說用筆劃出來)什么叫公用邊?(幼兒組織語言回答:兩個圖形合用的一條長短一樣的邊)
村長:那我來考考你們,下面的圖形中,哪根小棒是公用邊?
師:請你用蠟筆把公用邊劃出來!
幼兒獨立操作。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找到的公用邊?(幼兒用白板筆操作)
幼兒操作時,教師引導其余幼兒講述“這是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等。
師:你們都找到了嗎?(點擊課件)恭喜,闖關成功!
3。第三關,根據要求拼圖形。
師:哇,這么快就到第三關了,聽聽村長又出了什么題目?
村長:請用六根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用筆點出課件中的數字和圖形。)
師:我們先數數,這兩個圖形原來用了幾根棒?。ㄓ變阂黄饠担?BR> 師:聽清楚村長的要求了嗎?先數六根棒,再用公用邊的方法拼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
幼兒操作。
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時,找找不同的公用邊。
師:正方形的四條邊都可以作為公用邊,趕緊拼一拼吧!
師:來,請你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拼的?它們的公用邊在哪里?
師:這條公用邊在上面,這個圖形是向上的。
小結:(點擊課件,出示四個方向的拼圖。)小朋友們真聰明,使用不同的公用邊,拼出的圖形方向也不同。
師:咦,這張表是什么意思?(用九根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教師邊說邊用筆點著表格說。
師:我們先數數這個長方形和梯形用了幾根小棒?。?1根)梯形的這條長邊用了兩個小棒,長方形的兩條長邊也都用了兩根小棒!
師:現(xiàn)在,只給你9根小棒,怎樣拼出這兩個圖形呢?動動腦筋哦!
幼兒操作。
師:請你再拿三根小棒,現(xiàn)在我們有9根小棒了,請你用這9根小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出一個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
師:公用邊是兩個圖形合用的一條長短一樣的邊哦!趕緊動手試一試吧!
師:看,我把你們拼的圖形都請上來了。誰來找一找公用邊呢?
小結:原來,這兩個圖形用到的公用邊,是長方形的兩條長邊。你們成功了嗎?(點擊課件,鼓掌)
4。第四關,游戲“造房子”。
師:最后一關了,村長出的題目一定很難,你們有信心闖關嗎?好,請聽題!
村長:為了更好的抵御灰太狼,我們的羊村要改造了。請你用公用邊的方法,把小樣們的房子造在一起!
師:我們看看喜羊羊原來是什么形狀的房子?(正方形)美羊羊的是一座三角形的房子,懶羊羊的是長方形的房子,沸羊羊的是梯形的房子。(說圖形的時候,教師請幼兒一起說。)
師:這一關有點難,那請一組上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務吧!記住,使用公用邊的方法把小羊的四座房子都造在一起!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可以先為一只小羊造房子,然后商量一下,再為誰造房子,怎樣造就用到了公用邊這個方法。
師:房子造好了,別忘了把小羊送回家!
教師觀察每一組的操作情況。對比較快的組提出要求:把公用邊的找出來,換上黃色的邊。
師:你們快完成了,那請你們把公用邊找出來,換上黃色的邊!
師:已經完成的一組,小朋友可以和邊上的朋友說說,誰和誰的房子用到了公用邊!
幼兒基本完成。
幼兒說的時候,教師指出公用邊是哪條。
三、看視頻,唱歌退場。
師:小朋友們真棒,幫助羊羊闖過了難關???!喜羊羊終于得到村長的食人花了?。úシ乓曨l)
師:灰太郎被消滅了,我們一起唱歌慶祝吧!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四
1、對認識“0”的活動感興趣,積極參加游戲活動。
2、理解“0”的定義意義,知道在加減法算式中一個數減去與它相同的數字于“0”。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找找生活中與“0”相關的事物或現(xiàn)象,5支鉛筆、3個蘋果圖卡片、7顆帖、車牌號、溫度計、門牌號。
對認識“0”的活動感興趣,積極參加游戲活動。
理解“0”表示沒有,知道一個減法與它相同的數等于“0”。
通過教師的直觀展示,幼兒參與情景游戲等方式,助幼兒理解,“0”的實際意義,引導幼兒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0”、理解“0”的其他含義。
1、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寶貝們送禮物來了,你們猜一猜會是些什么呢?
2、初步感知“0”的意義。
小結:什么都沒有我們可以用數字“0”來表示。
3、進一步探索“0”的意義。
教師逐一打開禮物袋并操作演示。
(1)出示五只鉛筆并送給一位幼兒。
師:老師這里有5支鉛筆,送給了xx寶貝5支,現(xiàn)在老師的手中還剩幾支鉛筆?(引導幼兒知道得數并說出數字“0”)。
(2)出示3個蘋果圖卡片,然后送給送給另一位幼兒。
(3)引導幼兒觀察得數都是“0”的算式。
師:寶貝們,你們看一看這些算式,他們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秘密嗎?(引導幼兒知道算式東中都有“0”)。
(4)教師小結。
師: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數減去與它相同的一個數,它們的得數都是“0”。
4、尋找生活中的“0”。
(1)生活中的“0”。
師: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你們有在哪里見過“0”嗎?它們又表示著什么意思呢?
(2)出示相關“0”的圖片,說一說圖片中的“0”表示著什么?
師: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圖片中的“0”表示什么呢?(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小結:數字“0”不僅表示什么都沒有,它還可以表示起點,房間號碼、電話號碼、時間、車牌號碼等等?在不同的場所“0”所表示的意義是不相同的。
本節(jié)活動主要圍繞感受數字“0”,尋找數字“0”,理解數字“0”等方面來設計,使幼兒懂得了數字“0”在生活中的作用及與人們的關系,激發(fā)幼兒探索“0”的興趣,從而達到了從生活中來,并運用到生活中去的目的。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五
1、能注意物品的價格和數量的關系,進行10元以內的買賣游戲。
2、能說出要買的物品與數量,學會用同樣多的錢買不同的物品。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1、教具:購物小超市ppt。
2、學具:與超市里玩具相對應的圖片卡若干;1元、2元、10元的錢幣若干;購買玩具的表人手一張;骰子一組一個。
一、擲篩子游戲。
1、介紹游戲規(guī)則。
出示篩子: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骰子)上面有什么?(點子)
師:我們來玩擲篩子游戲,一組上的小朋友輪流,擲到數字幾你就從盤子里拿出與點子數一樣的錢,如我擲到點子4,就拿4元錢。
2、幼兒輪流擲篩子。
3、交流。
師:小朋友說說你擲到數字幾,拿了幾元錢,是幾元錢和幾元錢合起來的?
幼兒:4元錢,是兩個一元和一個兩元合起來的。
二、10以內物品的買賣。
1、出示ppt。
師:在我們小區(qū)里開了一個超市,我們一起去看看超市里有哪些物品,是多少錢呢?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物品的價格。
3、6元以內的買賣游戲。
幼兒說說自己想買的東西,并說說夠不夠,說對的把相應的物品的圖片拿走。
4、10元以內的買賣游戲。
師:老師給小朋友每人10元錢,你還要從盤子里拿多少錢才湊滿10元呢?請小朋友從盤子里繼續(xù)拿錢湊滿10元。
師:現(xiàn)在小朋友的錢更多了,每人買一個物品,想想你可以買什么呢?
請幼兒帶上10元錢來買東西,如果是一張整的10元,讓幼兒自己想還要找多少錢?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同樣多的錢買不同的物件 。
1、交代游戲名稱及玩法。
師:請小朋友選擇想要買的東西,貼在記錄單里。
2、交流。
師:你買了幾樣,買了哪些物品,有沒有超過10元?
幼兒介紹自己的各種購物方法。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一
1、讓農村幼兒在積極的參與中感受合作與交往的快樂。
2、讓家長在參觀和參與幼兒的活動中,進一步感悟幼兒教育的觀念,從中使自己對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啟發(fā)。
3、通過向家長展示幼兒的活動,進一步塑造幼兒園的良好形象。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自制水果若干掛在樹枝上,略高于幼兒、家長一手臂?;@子20只
(一)向家長介紹活動的內容及活動流程。
(二)家長、幼兒及教師進行活動。
1、活動身體:重點下肢運。
2、摘果子:
(1)看一看樹上有什么果子?
(2)按家長的要求摘不同數量、不同的果子。
(3)母(父子)子一起摘果子。在規(guī)定時間內比賽哪個家庭摘得最多。
(4)數果子:數一數誰摘得多,一共摘了多少只。
活動后,家長、幼兒、老師感覺既有趣,又輕松,活動中聽得最多的話就是“真好玩”“以后還要再搞這樣的活動”。不得而知,親子活動是真正適合農村幼兒的活動,它讓幼兒、家長、老師在全民參與中體驗平等、合作、交往的快樂,在互動活動中領悟親情、友情的快樂,在廢物創(chuàng)作中感受展示才智的快樂,在實實在在的活動中享受活動的難忘與快樂!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二
1、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的數量。
2、復習鞏固5、6、7這3個數。
3、引導幼兒逐步建立數的守恒的觀念。
數字卡5-7,圖片蘋果、梨、桔子樹,蘋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圖,六只小貓圖,七只小狗圖,幼兒操作材料,筆。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里種了很多果樹。秋天到了,他種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里去參觀,看一看果園里有些什么水果?你們想不想去?(幼兒:想)那我們就一起去吧?。ǔ鍪緢D一)。
2、小朋友你們看梨樹上有幾只梨?蘋果樹上有幾只蘋果?桔子樹上有幾只桔子?幼:蘋果樹上有5只梨;梨樹上有6只蘋果;桔子樹上有7只桔子。
(二)給水果排隊。
1、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三盆水果。(見圖二)。
師: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蘋果。第二盆是梨。第三盆是桔子。
師:第一盆有幾只蘋果?五只蘋果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字5)。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
師:第二盆有幾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字6)。
幼:第二盆有6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
師:第三盆有幾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出示數字7)。
幼:第三盆有7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2、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把這三盆水果按數量順序從少到多排好隊,應該怎么排呢?
幼:這三盆水果應該5只蘋果排在第一、6只梨排在第二、7只桔子排在第三。
幼:小猴把蘋果分給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師:為什么把蘋果分給小兔呢?
幼:因為蘋果和小兔一樣多,都是5。
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兔和小猴高興得跳了起來。
幼:有6只小貓。
師: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貓,才是正好每只小貓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給小貓吃,才是正好每只小貓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師:為什么把蘋果分給小貓?
幼:因為梨和小貓一樣多,都是6。
師: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貓和小猴高興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來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狗吃。(圖五)有幾只小狗?
幼:小猴把桔子分給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師:為什么把桔子分給小狗幼:因為橘子和小狗一樣多,都是7。
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狗和小猴也高興得跳起了舞。
(四)分組練習:
1、小猴感謝小朋友幫他分水果,他還帶來一些練習題,考考小朋友。第一題:添、去點子。按照題目上給的數字添圓點或去圓點。第二題:按順序填空格。按照題目中圓點多少的順序在空格里印上相應的圓點。第三題:連線。按題目中給的數字和動物一一對應起來。
小猴還說如果哪個小朋友全做對了,就邀請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兒操作,教師及家長巡回指導。
(五)作業(yè)評價。
(六)活動結束: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三
學習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是幼兒已掌提的數學知識,在此基礎上開展本次教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操作,分辨20以內的單、雙數,從而得知任何數的尾數是單數,整個數就是單數;任何數的尾數是雙數,整個數就是雙數。其目的是讓幼兒不僅僅是單純地掌某個數學概念,而是通過活動學會舉一反三,掌握靈活的學習方法,使幼兒的思維更加開闊。
探索20以內的單雙數,從而得出結論:尾數是單數的,整個數就是單數;尾數是雙數的,整個數就是雙數。
理解單雙數的概念;知道任何數尾數是單數,整個數就是單數;尾數是雙數,整個數就是雙數。
1、幼兒佩帶1-10的數字掛卡25張。
2、教師示范卡片有:帶圖案的數卡4張,以及數字卡(1-10)泡沫板。
3、蘋果樹4棵,上面貼滿蘋果若干;彩筆25支;托盤25個(上有相同數量的格子),1-20的數字卡25張。
4、兩座房子的圖片,上標有數字:1、3、5、7、9、11、13、15、17、19和2、4、6、8、10、12、14、16、18、20。
5、四張標有內容的單雙數卡片,如24.28.23.27等。
6、音樂《找朋友》。
一、復習1-10的.單、雙數。
2、4、6、8、10。
1、幼兒按自己的數卡找相應的座位。
“數字寶寶們,我們今天要坐火車去果園摘蘋果啦!上車時請注意,你是數字寶寶幾號就坐幾號車廂,千萬別坐錯了!”
2、復習10以內的單、雙數。
“火車開動了,嗚——!呀,路邊的景色真漂亮,還有可愛的小兔子呢!來看看有幾只免子?小兔子在玩找朋友的游戲,它們是幾個幾個找朋友呀?(兩個兩個)多了一只兔子沒有朋友,說明7是什么數?(單數)”
出示圖片,上面畫有7只兔子,兔子的圖案兩個兩個擺在一起的。
教師用相同的方法依次出示其它的動物卡片和數卡。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是什么數,坐的是什么火車(單數或雙數)。
“我們來看看,這列火車坐的是哪些數字寶寶(1.3.5.7.9),那這列火車是什么火車?(單數火車)”
1、按托盤上的數字摘相應數量的蘋果。
“數字寶寶們,果園到了,哇,好多又紅又大的蘋果呀!你們想不想摘回家?”
引導幼兒觀察托盤上的數字和格子,要求一邊摘一邊數,摘的蘋果數量和數字是一樣多,一個蘋果插一個格子。
“現(xiàn)在我們來比賽摘蘋果,看誰能按要求摘得又快又準!”
2、請幼兒給自己摘的蘋果配對,并用“0”“00”記錄結果。
“現(xiàn)在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把你們摘的蘋果兩個兩個的找朋友,看看結果怎樣?如果剩下一個沒有找到朋友,說明它是什么數(單數)?請在數字旁畫“0”;如果都能兩個兩個找到朋友,說明它是什么數(雙數)?請在數字旁畫“00”。
3、統(tǒng)計幼兒的操作記錄結果。
“請摘11個蘋果的幼兒告訴我,11是什么數?”
抽幾個數驗證結果。
三、比較20以內的單雙數,讓幼兒找出單、雙數的規(guī)律。
1、知道標有1、3、5、7、9的房子是單數房子;知道標有2、4、6、8、10的房子是雙數房子。
2、提問:那你們手上的數字寶寶是單數還是雙數?應該住在哪間房子里呢?(請幼兒送數字回家)看看幼兒送的是否正確。
3、比較數字、找規(guī)律。
提問:我們單數房子里的單數寶寶們有哪些的相同地方?看看1、3、5、7、9在每個數的哪個位置?(后面)。
總結,后面的數字是“1、3、5、7、9”的數都是單數。出示23、27,并進行驗證。
按同樣方法找出雙數的規(guī)律。
4、任意出示幾個數,讓幼兒說出是什么數?為什么?
四、游戲“數字寶寶找朋友”。
教師佩帶數字掛卡,與幼兒共同游戲。
“數字寶寶們,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兩個兩個的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兩個人肩并肩站好,將兩個人的數字拼在一起,看是個什么數?是單數還是雙數?”
數學活動《摘果子》運用情景化、游戲化的教學形式,讓人眼前一亮,幼兒很感興趣;操作材料豐富,可變性強,幼兒樂在其中?;顒又校變夯頂底謱殞?,坐上單、雙數火車去果園摘蘋果,沿途看到了不同數量的物體(復習10以內單、雙數)。幼兒將自己摘的數量為11-20的蘋果進行兩個兩個配對,并送數字寶寶回到單雙數房子,再次學習區(qū)分單雙數。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后,以“數字寶寶”找朋友的游戲,讓幼兒反復感知單雙數的概念。從操作材料上看,教師提供了美觀并能吸引注意力的動物卡片、可摘的蘋果樹、可以操作移動的蘋果卡片等等;從操作形式上看,教師在引導幼兒通過不同的操作方法來進行深入探究,如:在幼兒面對數字11-20時,教師提出讓幼兒用兩個兩個找朋友的方法找出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讓幼兒帶著問題進行操作,這是一種探索性操作既能充分發(fā)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又能提高思維的目的性。另外,在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區(qū)分單雙數的規(guī)律后,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驗證性操作,讓幼兒通過操作來驗證所獲得知識是否正確,有利于促進幼兒知識的內化。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四
1、練習原地縱跳觸物,增強幼兒的縱跳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榮譽感和競賽意識。
1、布置好場地 2、小籃子兩只
1、開始部分。
模仿操“小小解放軍”。操節(jié)自編,編排上肢運動-下蹲運動-體轉運動-腹背運動-跳躍運動-整理運動。
2、基本部分。
(1)師講解,示范原地縱跳觸物的動作。
(2)幼兒自由練習,教師個別指導幼兒躍起后手臂向上伸的動作。
(3)交代游戲名稱后,講解 示范兩隊解放軍比賽摘果子游戲的玩法。
(4)幼兒分兩組游戲,提醒幼兒注意規(guī)則。
3、結束部分。
玩民間游戲“木頭人”。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五
2.使學生能夠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3.在學習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是本小節(jié)的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列式計算.。
一、復習導入。
(一)出示圖片:金魚圖和綿羊圖。
1.請你根據圖意列式。
2.教師總結。
(1)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問題;
(2)當我們需要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加法計算;
(3)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他們的和不變.。
(二)教師設疑。
二、減法。
(一)看圖自主理解減法含義。
1.出示圖片:主題圖。
(1)請你自己想一想,這幅圖什么意思?
(2)小組內說一說。
(3)你知道怎樣解答嗎?
2.全班討論。
3.教師小結。
從5個里面減去2個,還剩3個,寫作:5-2=3。
(二)反饋。
1.出示圖片:做一做1。
2.出示圖片:做一做2。
3.出示圖片:小刺猬拿蘋果。
(三)小結。
三、練習。
(一)出示圖片:手指圖。
(二)出示圖片:小鳥摘果子。
(三)出示圖片:老鼠做數學。
四、小結。
今天我們接觸了減法,你知道什么時候運用減法進行計算嗎?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嗎?
探究活動。
成雙配對。
游戲目的。
1.鞏固5以內加減法的含義.。
2.使學生能夠熟練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游戲準備。
將所有5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制作成口算卡片.。
游戲過程。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
3.每次第一個拿出卡片的學生獲得獎勵(小紅花,小星星等等),最后獲得獎勵最多的學生就是優(yōu)勝者。
摘草莓作文。
果子貍養(yǎng)殖可行性研究報告。
危險的摘草莓事件小學作文。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六
1、體驗一分鐘的魔力,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2、了解時間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時間。
穿珠、雪花片、炮彈積木若干;磁帶、錄音機。
一、導入活動。
1、師:你知道一分鐘是多久嗎?那讓我們一起來靜靜地感受一下一分鐘是多久吧?
2、好,一分鐘到了,原來秒針從這里開始,走一圈又回到這里,就是一分鐘。
二、體驗一分鐘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1、師:那么一分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現(xiàn)在老師就給你一分鐘時間,去后面的桌上選擇一樣你喜歡的玩具玩。教師觀察。
2、好,一分鐘到了,請你拿著你的玩具回座位。提問:一分鐘里你玩到了嗎?你玩了什么?(幼兒交流)。
4、小結幼兒回答:原來有些小朋友他一開始就想好了,而且認真的玩,就玩的好玩的多。
5、好,現(xiàn)在老師再給你一分鐘機會,你剛才玩的是什么,請你再去玩一玩。
6、請幼兒交流:你跟第一次比玩的怎么樣?怎么會這樣子的呢?
7、小結:其實,短短的一分鐘里,只要你想好了,認真的去做了,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三、了解時間的重要性,知道珍惜時間。
師介紹:這是一位世界冠軍,叫劉翔,他參加跑步比賽,在短短的幾秒鐘里,劉翔只比人家快了一點點,終于奪得了金牌,為祖國爭了光,真了不起,一起鼓掌表揚。
2、還有哪些人在短短的時間里做了了不起的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在做什么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吧!
圖一:消防隊員在救火;。
圖二:醫(yī)生在搶救病人;。
圖三:營救困在屋頂上的老人。
3、總結: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我們大家都要珍惜每一分鐘時間,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本領。
四、結束部分。
接下來老師給你寶貴的一分鐘,請你跟著音樂一起唱唱跳跳吧。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七
1、熟悉樂曲旋律,掌握樂曲的節(jié)奏。
2、初步學習踵趾小跑步的動作。
3、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
果實累累的果樹。
一、律動、練聲。
1、《鞋匠舞》,《手腕轉動》。
2、《小鳥醒來了》,《迷路的小花鴨》。
二、導入活動。
1、出示果樹:小朋友看看這是什么?秋天來了,樹上的果實都成熟了,
果園里到處都果實累累,果農伯伯忙著摘果子,你們知道他們是怎么摘果子的嗎?(幼兒自由模仿摘果子的動作)。
2、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摘果子》,請小朋友一起來聽一聽。
三、欣賞歌曲。
1、教師彈奏樂曲幼兒傾聽,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們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
2、教師再次彈奏樂曲,幼兒邊聽歌曲邊拍打節(jié)奏。
3、引導幼兒正確掌握樂曲節(jié)奏。
4、幼兒再次跟著音樂拍手。
四、學習動作。
1、剛才我們學習了摘果子的動作,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來摘果子,摘果子和放果子的動作各一拍,摘果子是手腕要轉動,要用力一些。(教師彈琴,幼兒表演)。
2、一棵果樹上的果子摘完了,我們要到別的果樹上摘果子了,應該怎么走過去呢?(幼兒自由表演)。
3、教師示范:請小朋友看看老師是怎么走的?誰來學學老師是怎么走的?
4、這個步子叫踵趾小跑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第一拍踵步,腳跟斜前方點地,第二拍趾步,腳尖斜后方點地,第三、四拍小跑步。
5、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表演踵趾小跑步。
五、復習歌表演《玩具兵進行曲》。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八
1.學習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輕重。
2.理解物體的輕重是相對的。
3.知道物體的小與輕重不一定成正比。
1.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2.理解物體小與輕重不一定成正比。
1.材料:分類盒、天平、積木、彈子、雪花片等物品。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數學區(qū)中放置各種供測量的物品和天平。
本內容有兩個難點。對于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這難點,設計首先通過分類活動提示問題,使原來重的一類物體中產生輕的物體,輕的物體中產生重的物體。同時通過設問促使幼兒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動讓幼兒進一步感知、體驗、助他們理解。
第二個難點是理解物體小與輕重的關系。幼兒對物體小與輕重的關系總是認為在的物體是重的,小的物體是輕的。因此,設計通過游戲讓幼兒在猜錯的過程中糾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確的觀念即物體的小與輕重不一定成正比。
分類討論分類游戲排序。
1.通過分類活動積累有關特體輕重的感性經驗。
(1)在數學區(qū)中提供天平和各種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個盒子里放兩件物品。
(2)要求幼兒將物品按輕重分類,即將每個盒子里的物品按輕重分別放入有輕重標記的盒子里。
2.通過討論確定區(qū)別輕重的方法。
(1)出示兩件物品,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這兩件東西哪個重哪個輕?
(2)出示輕重差別很小的兩樣東西,討論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種方法更好。
3.通過分類活動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1)幼兒每人取兩件物品,用天平稱出輕重后放入相應的分類盒中。
(2)從標有重或輕的盒子里取出兩件物品,提問:這兩樣東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讓幼兒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過游戲理解的東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東西不一定是輕的。
出示小不同的物體讓幼兒猜哪個輕哪個重。然后用天平驗證。如: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鐵塊。
5.通過排序活動進一步理解物體輕重的相對性。
讓幼兒在數學區(qū)中將三個以上的物體按輕重排序,并作好記錄。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九
一、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的數量。
2、復習鞏固5、6、7這3個數。
3、引導幼兒逐步建立數的守恒的觀念。
二、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錄音機、磁帶、電視機、幼兒操作材料、筆。
三、活動過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里種了很多果樹。秋天到了,他種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里去參觀,看一看果園里有些什么水果?你們想不想去?(幼兒:想)那我們就一起去吧!
2、小朋友你們看梨樹上有幾只梨?蘋果樹上有幾只蘋果?柿子樹上有幾只柿子?
幼:梨樹上有5只梨;蘋果樹上有6只蘋果;柿子樹上有7只柿子。
(評析: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幼兒目測數群,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的感知數群。)(二)給水果排隊1、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三盆水果。
師: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梨。第二盆是蘋果。第三盆是柿子。
師:第一盆有幾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
師:第二盆有幾只蘋果?六只蘋果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幼:第二盆有6只蘋果,六只蘋果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
師:第三盆有幾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數字幾表示?
幼:第三盆有7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數字7來表示。
2、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把這三盆水果按數量順序從少到多排好隊,應該怎么排呢?
幼:這三盆水果應該5只梨排在第一、6只蘋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個。
(評析:這一部分主要使幼兒能進行數物匹配,明白每個數可以表示相同數量的物體,并且能根據數量的多少把物體按順序排隊。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成讓幼兒說出來老師操作并在屏幕上出現(xiàn)相應的數字。)(三)分水果1、小猴非常高興,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這些水果分給他的好朋友吃,讓大家一起來嘗一嘗。
看!小猴先來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兔吃。小朋友看看有幾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幼:因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樣多,都是5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兔和小猴高興得跳了起來。
2、看!小猴來到小貓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貓吃。小朋友看看有幾只小貓?
幼:有6只小貓。
師: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貓,才是正好每只小貓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因為蘋果正好和小貓一樣多,都是6。
師: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貓和小猴高興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來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狗吃。有幾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
師: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因為柿子正好和小狗一樣多,都是7。
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狗和小猴也高興得跳起了舞。
(評析:這一部分讓幼兒在進一步正確的感知數群的基礎上,能將相同數量的物體一一對應起來。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成讓水果隨幼兒的回答進行移動的形式與動物一一匹配,使幼兒在選擇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回答正確,小猴和小動物會隨歡快的音樂跳舞。)(四)分組練習:
1、小猴感謝小朋友幫他分水果,他還帶來一些練習題,考考小朋友。
第一組:添、去點子。按照題目上給的.數字添圓點或去圓點。
第二組:按順序填空格。按照題目中圓點多少的順序在空格里印上相應的圓點。
第三組:連線。按題目中給的數字和動物一一對應起來。
小猴還說如果哪個小朋友全做對了,就邀請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評析:這一部分繼續(xù)應用電腦動畫,依次展示以上題目的相應內容,讓幼兒參與解題。這一部分可以使幼兒加深對7以內數的認識。)(五)活動結束:
師:小猴的果園里還有很多的果樹,果樹上有很多的水果,我們一起去幫它摘下來好嗎?幼:好。
師幼一邊聽音樂一邊做摘水果狀跳出教室。(放音樂)。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
又到了九十月,果子成熟的季節(jié)。我們玩得比較好的朋友們相約去北山徒步,徒步最大的快樂就是一路高歌向天涯。有時候還可以順路采摘些野菜野果子。每次徒步前,隊長都會在通知的末尾提醒大家:還可以準備個家私,沿途可能會有野生板栗獼猴桃之類。
徒步的最好的天氣是春秋新雨后,尤其是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我們一般會在清晨六七點坐大巴到要走的山腳下,然后一路說說笑笑就開始了。最近的一次爬山徒步是去桔園鎮(zhèn)深北村的光山。一進村就是山路蜿蜒,走得吃力時我們一般沉默不語,為了節(jié)省力氣。一般領隊在前,他深知路線路況。隊長斷后,因為群里有力氣薄弱的女士。我們翻過一道梁,路況開始復雜。起初因為道路特別窄,深山小路年久積葉,腳下探不到虛實深淺,我們就放慢步速,用登山杖一步一步探試前行。好在這樣的路境沒有持續(xù)太長的時間,我們就走到翠綠欲滴的竹林邊。聽著山泉淙淙,鳥語呢喃,我們隨著路況好轉心情放開了好多。大家開始唱歌講笑話,詩人們吟詩作曲,其他人插科打諢氣氛輕松快樂。沒走到幾里路,竹林茂盛竹葉青青,美得透不過風。當然腳下的小路也隨著消失了,領隊們不斷地開竹劈路。但還是越走越難走,我一手拿著相機一手用登山杖分開竹子前行。因為路拍耽擱,差點找不到他們開辟的小徑。我們就一路呼喊著繼續(xù)前行。
太累了,走出竹林我們就原地休息。拿出我們事先準備好的小吃和水,說說笑笑又開始擺造型拍記錄。沒想到天公不作美,淅淅瀝瀝開始滴雨。山間小路泥濘難走,又是藤蔓當道。有好幾個地方我們需要趴下匍匐前進,我們的衣服和背包都裹上泥水。大家相視一笑,打趣逗樂。漢中俚語把坐屁股蹲叫攤煎餅,摔跤叫拾錢包,劃傷叫見紅。上山要注意荊棘讓你見紅,藤蔓枯枝讓你撿錢包,一不注意就要攤煎餅。我們幾乎人人見紅,大多數人撿過錢包,小胖子攤的煎餅他們全家人都吃不了。徒步爬山鞋子和襪子非常重要,衣服帽子頭巾手套和手杖缺一不可,而且必須是戶外功能服,砍刀剪子燈具創(chuàng)可貼也要隨身攜帶。這樣算下來,你就明白什么叫戶外徒步。
好不容易我們總算看到了光山的倩影,怪石林立樹木遮天蔽日。在各種各樣的樹木叢中,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了垂涎已久的獼猴桃樹。深棕色的樹干有三米多高,藤藤蔓蔓上結滿了核桃大小的果子,果子和藤條上有著深棕色的毛毛,你很難相信,這樣的粗糙的面子里竟然包裹著世上最富含維生素c的里子。
老張率先摘到了果子,并聲稱要讓每個人都滿載而歸。我和八號已經非常累了,對摘到多少獼猴桃不抱希望,感覺只要能走完全程就滿意了。因為道路崎嶇,領隊不斷地戲謔要我們報數,落在最后的人就要不斷地被關注。八號是新來的隊友,隊長格外地關心。老張帶著兩個人在第一顆樹上摘果子,其他人就繼續(xù)前行另找新樹。只要努力追尋,總能找到希望。
我們在拐彎處又找到一棵大樹,但是那棵樹太高,只能攀爬上去。小王一邊摘一邊用手杖敲打果子,我們這些女士們就在下邊堅果子。果子紛紛下落,雨也住了。我們歡快地一邊撿一邊開玩笑,唱著美呀美呀的歌,撿著蹦蹦跳跳的果子??粗鴦潅拇驙€的好生心疼,如果我們不來采果子,這些野生的.獼猴桃就會自生自滅,落果歸根,或者成為倉鼠和小鳥的美餐。我們不是果樹,也不明白果樹更愿意果子被怎么樣處理。這些一輩子長在深山老林中的樹木,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我很想知道他們是否有思想和靈魂,對這些擅自闖入他們領地王國的徒步者是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想法。據說老樹成精,山魂水魄。在大自然無比寬厚的懷抱里,萬物都能安詳成長,人類成了活動力最強的生物。對于我們這一群用腳步來丈量大地的徒步者來說,山山水水溝溝坎坎也不過是道具而已,身心愉悅才是我們最終的追求。
一周后的今天,我打開裝有獼猴桃的塑料袋子,發(fā)現(xiàn)許多已經軟軟了。仔細一看,不少的獼猴桃都壞掉了。我想,撿到的果子算不勞而獲。摘到的才是勞動果實,爬樹辛勞者理當吃到更大更多更好的果實。如果我們要免費得到他們的勞動果實,那人情債是最難還清的。這奇妙的人生也是這樣,你付出了什么樣的辛勞就得到什么樣的收獲,多勞多得不勞不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活一點都不會虧待你,更不會欺騙你。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一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離不開時間,因為時間對于小朋友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最近我們大班刮起了“手表風”, 電子表、電話手表、機械表比比皆是,但很多孩子并不認識機械表上12個數字和理解他們與時針、分針的關系,手表成了一種擺設。經常幾個孩子跑過來,叫我?guī)兔纯船F(xiàn)在是幾點鐘了。幼兒對認識時間的感知主要與幼兒的實際生活密切聯(lián)系,我們幼兒園是一所農村園,家長關注孩子比較少,很少指導孩子對于時間的概念,所以抓住這個契機,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我設計了時間賽跑這次活動。
時間對于幼兒來說比較抽象,幼兒一般體會不到時間的重要性。所以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要幫助幼兒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時鐘是幼兒了解、感受時間最直接的工具。 《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引導幼兒感知和體會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數,關注周圍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數的信息,體會數代表不同的意義”,那么鐘面上的數字就是表示時間早晚的;《指南》中還指出“引導幼兒體會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順序和規(guī)律的”,那么時鐘上的分針、時針的運轉規(guī)律就具有一定的順序和規(guī)律。 所以,這就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提升概括科學地認識鐘表的方法,結合幼兒一日生活使摸不著,看不見得東西,變成很直觀,使幼兒能感受的到,從而幫助幼兒建立時間觀念,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首先活動以謎語游戲的形式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愛好,活躍氣氛,導入活動。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珍惜時間不忘記(時鐘),再通過有趣的小動物鐘表課件激發(fā)幼兒認識鐘表的欲望,(課件一)師:對,你們真棒,是鐘??纯寸娒嫔嫌惺裁矗浚〝底郑底质嵌嗌俚蕉嗌??他們是怎樣排列的?(從右向左順著排列的);最上面的是數字幾?最下面的是數字幾?12和6是不是相對應?右面的數字是幾?和3對應的是數字幾?這個短的針叫什么?(時針)這個長的針叫什么?(分針),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知識,掌握知識,在以幼兒為主體、愉悅的活動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主性。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情境故事教學,配合有趣的多媒體課件,將孩子們帶入情境中來,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師:今天小兔和烏龜要來一場賽跑比賽,想看嗎?如在認識整點時先問這是幾點鐘?再讓幼兒看時針在哪里,分針指在哪里,這樣往往把幼兒的思維給打亂了,幼兒的發(fā)言面少,對概念理解模糊、不清楚。作為教師,我們要接納孩子們不同的意見、探索方法和發(fā)現(xiàn)。接納和支持幼兒的觀點和興趣,會使他們有安全感,有更多積極主動、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活動。在活動中,我讓孩子真切地感到對他們回答問題的重視,由衷地稱贊和鼓勵使他們更積極投入到本次活動中來。
1.師:看,小兔變成分針,烏龜變成時針,它們在終點站好,終點在數字幾上?(12)比賽開始: (課件)小兔從終點12開始,從右向左跑了一圈,又回到12上,烏龜從哪兒跑到哪兒?(從12跑到1上),烏龜跑了多少?(跑了一棵樹的距離)。
2.好,小兔又跑了一圈,烏龜從哪兒跑到哪兒?(從1跑到2上了)又跑了一棵樹的距離。再跑,小兔又跑了一圈,烏龜又從哪兒跑到哪兒(從2跑到3上了)。
3.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每次小兔跑一圈,烏龜都跑一格)。對,當小兔跑一圈時,烏龜都跑一格,這就是一小時,也就是分針走一圈,時針才走一格,這就是1小時。
小結:整點鐘時,分針總是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鐘。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要盡量創(chuàng)在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龜兔賽跑游戲激起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們參與到探究游戲中來。
師:今天小兔為我們準備了許多種,我們來和這些鐘做游戲,好嗎?現(xiàn)在你的鐘是幾點?(11點),好,我想走到12點鐘,怎么走?將分針從右向左順著走一圈,時針怎么樣?(時針走到12上了),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時針和分針都在12上),對,時針和分針重合了,都在12上,這是幾點?好,再走,我想走到1點鐘,怎么走?(是不是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走了一小時);好,現(xiàn)在我想走到3點鐘,怎么走?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分針要走兩圈,時針才能走到3上);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說走到幾點?我們大家一起走走看。 師介紹游戲玩法:剛才是小兔和烏龜玩賽跑游戲,它們想邀請我們也來玩一玩??催@是為我們準備的鐘面,我們先要將數字擺好,一起說說怎樣擺?簍子里有兔子和烏龜的圖片,貼在身上,帖小花的是裁判員,由裁判員發(fā)出指令(說幾點鐘),兔子和烏龜要一起走。(先請一組小朋友來玩一下) (幼兒游戲)
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所以我設計了了解時鐘作用的活動延伸,讓孩子平時生活中要注意觀察。
小結:時間很重要,他會提醒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能做到嗎?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二
1、運用自然物接續(xù)擺放的方法,測量物品的長短高矮。
2、探索發(fā)現(xiàn)測量工具與測量次數之間的關系。
3、樂意進行物品的無間隙接續(xù)擺放。
1、教師操作圖片卡;
2、教學掛圖;
3、插塑積木,古式積木和紙條。
一、故事欣賞。
二、問題解決。
1、圍繞故事情節(jié)進行提問,激發(fā)幼兒進行測量的興趣。
(1)羽兒用什么為周夫人測量?周夫人的身高有幾根筷子長?
(2)到了布料店,羽兒買了多長的布?他買對了嗎?為什么?
(3)5根筷子和5根簪子測量出來的數字都是5,可是買來的布卻短了,為什么?
2、操作圖卡,引導幼兒了解相同數量的不同測量物的長短比較。
——量一量筷子和簪子的長度。
3、引導幼兒操作古氏積木和插塑積木,嘗試進行測量比較,理解測量的結果和量具的大小、長短有關。
——引導幼兒操作古氏積木和插塑積木,進行測量紙條長度。比一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鞏固拓展。
1、請幼兒操作作業(yè)單。
2、集體檢查操作結果。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三
1。認識公用邊,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在操作活動中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1。白板課件、電腦、轉換儀。
2。記錄紙、小kt板、羊羊圖片、彩色吸管每人一份。
一、看視頻,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你喜歡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嗎?一起來看一段動畫吧?。ㄓ變盒蕾p動畫)
師:灰太狼又來抓羊了。喜羊羊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用食人花消滅灰太狼)
師:慢羊羊村長答應了嗎?它說了什么?(要留著食人花做保鏢呢)它提出了什么要求?(想得到食人花就得闖過幾道難關)
師:那我們一起去闖關吧!
二、闖關游戲。
1。第一關,認識圖形,感知圖形邊的數量。
師:仔細聽,村長出了什么題目?
村長:你認識什么圖形,它有幾根棒拼搭成的?
小結:你們認識的圖形可真不少,有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還知道了每種圖形有幾根棒拼搭成的。
教師點擊按鈕,出現(xiàn)鼓掌聲。
師:恭喜你們,順利通過第一關。
2。第二關,認識公用邊。
師:第二關,村長出了什么難題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這是兩個什么圖形?(三角形)共有幾根小棒?(6根)拿掉一根小棒,還有幾根?請你用5根小棒,拼出兩個三角形。
師:誰愿意來試試呢?
幼兒操作白板。
小結:原來這根小棒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這兩個圖形合用了一條長短一樣的邊,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公用邊。叫什么?(幼兒重復“公用邊”)(教師邊說說用筆劃出來)什么叫公用邊?(幼兒組織語言回答:兩個圖形合用的一條長短一樣的邊)
村長:那我來考考你們,下面的圖形中,哪根小棒是公用邊?
師:請你用蠟筆把公用邊劃出來!
幼兒獨立操作。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找到的公用邊?(幼兒用白板筆操作)
幼兒操作時,教師引導其余幼兒講述“這是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等。
師:你們都找到了嗎?(點擊課件)恭喜,闖關成功!
3。第三關,根據要求拼圖形。
師:哇,這么快就到第三關了,聽聽村長又出了什么題目?
村長:請用六根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用筆點出課件中的數字和圖形。)
師:我們先數數,這兩個圖形原來用了幾根棒?。ㄓ變阂黄饠担?BR> 師:聽清楚村長的要求了嗎?先數六根棒,再用公用邊的方法拼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
幼兒操作。
教師引導幼兒操作時,找找不同的公用邊。
師:正方形的四條邊都可以作為公用邊,趕緊拼一拼吧!
師:來,請你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拼的?它們的公用邊在哪里?
師:這條公用邊在上面,這個圖形是向上的。
小結:(點擊課件,出示四個方向的拼圖。)小朋友們真聰明,使用不同的公用邊,拼出的圖形方向也不同。
師:咦,這張表是什么意思?(用九根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教師邊說邊用筆點著表格說。
師:我們先數數這個長方形和梯形用了幾根小棒?。?1根)梯形的這條長邊用了兩個小棒,長方形的兩條長邊也都用了兩根小棒!
師:現(xiàn)在,只給你9根小棒,怎樣拼出這兩個圖形呢?動動腦筋哦!
幼兒操作。
師:請你再拿三根小棒,現(xiàn)在我們有9根小棒了,請你用這9根小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出一個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梯形。
師:公用邊是兩個圖形合用的一條長短一樣的邊哦!趕緊動手試一試吧!
師:看,我把你們拼的圖形都請上來了。誰來找一找公用邊呢?
小結:原來,這兩個圖形用到的公用邊,是長方形的兩條長邊。你們成功了嗎?(點擊課件,鼓掌)
4。第四關,游戲“造房子”。
師:最后一關了,村長出的題目一定很難,你們有信心闖關嗎?好,請聽題!
村長:為了更好的抵御灰太狼,我們的羊村要改造了。請你用公用邊的方法,把小樣們的房子造在一起!
師:我們看看喜羊羊原來是什么形狀的房子?(正方形)美羊羊的是一座三角形的房子,懶羊羊的是長方形的房子,沸羊羊的是梯形的房子。(說圖形的時候,教師請幼兒一起說。)
師:這一關有點難,那請一組上的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務吧!記住,使用公用邊的方法把小羊的四座房子都造在一起!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可以先為一只小羊造房子,然后商量一下,再為誰造房子,怎樣造就用到了公用邊這個方法。
師:房子造好了,別忘了把小羊送回家!
教師觀察每一組的操作情況。對比較快的組提出要求:把公用邊的找出來,換上黃色的邊。
師:你們快完成了,那請你們把公用邊找出來,換上黃色的邊!
師:已經完成的一組,小朋友可以和邊上的朋友說說,誰和誰的房子用到了公用邊!
幼兒基本完成。
幼兒說的時候,教師指出公用邊是哪條。
三、看視頻,唱歌退場。
師:小朋友們真棒,幫助羊羊闖過了難關???!喜羊羊終于得到村長的食人花了?。úシ乓曨l)
師:灰太郎被消滅了,我們一起唱歌慶祝吧!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四
1、對認識“0”的活動感興趣,積極參加游戲活動。
2、理解“0”的定義意義,知道在加減法算式中一個數減去與它相同的數字于“0”。
3、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找找生活中與“0”相關的事物或現(xiàn)象,5支鉛筆、3個蘋果圖卡片、7顆帖、車牌號、溫度計、門牌號。
對認識“0”的活動感興趣,積極參加游戲活動。
理解“0”表示沒有,知道一個減法與它相同的數等于“0”。
通過教師的直觀展示,幼兒參與情景游戲等方式,助幼兒理解,“0”的實際意義,引導幼兒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0”、理解“0”的其他含義。
1、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寶貝們送禮物來了,你們猜一猜會是些什么呢?
2、初步感知“0”的意義。
小結:什么都沒有我們可以用數字“0”來表示。
3、進一步探索“0”的意義。
教師逐一打開禮物袋并操作演示。
(1)出示五只鉛筆并送給一位幼兒。
師:老師這里有5支鉛筆,送給了xx寶貝5支,現(xiàn)在老師的手中還剩幾支鉛筆?(引導幼兒知道得數并說出數字“0”)。
(2)出示3個蘋果圖卡片,然后送給送給另一位幼兒。
(3)引導幼兒觀察得數都是“0”的算式。
師:寶貝們,你們看一看這些算式,他們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秘密嗎?(引導幼兒知道算式東中都有“0”)。
(4)教師小結。
師: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數減去與它相同的一個數,它們的得數都是“0”。
4、尋找生活中的“0”。
(1)生活中的“0”。
師: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你們有在哪里見過“0”嗎?它們又表示著什么意思呢?
(2)出示相關“0”的圖片,說一說圖片中的“0”表示著什么?
師: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圖片中的“0”表示什么呢?(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小結:數字“0”不僅表示什么都沒有,它還可以表示起點,房間號碼、電話號碼、時間、車牌號碼等等?在不同的場所“0”所表示的意義是不相同的。
本節(jié)活動主要圍繞感受數字“0”,尋找數字“0”,理解數字“0”等方面來設計,使幼兒懂得了數字“0”在生活中的作用及與人們的關系,激發(fā)幼兒探索“0”的興趣,從而達到了從生活中來,并運用到生活中去的目的。
摘果子大班數學教案篇十五
1、能注意物品的價格和數量的關系,進行10元以內的買賣游戲。
2、能說出要買的物品與數量,學會用同樣多的錢買不同的物品。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1、教具:購物小超市ppt。
2、學具:與超市里玩具相對應的圖片卡若干;1元、2元、10元的錢幣若干;購買玩具的表人手一張;骰子一組一個。
一、擲篩子游戲。
1、介紹游戲規(guī)則。
出示篩子: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骰子)上面有什么?(點子)
師:我們來玩擲篩子游戲,一組上的小朋友輪流,擲到數字幾你就從盤子里拿出與點子數一樣的錢,如我擲到點子4,就拿4元錢。
2、幼兒輪流擲篩子。
3、交流。
師:小朋友說說你擲到數字幾,拿了幾元錢,是幾元錢和幾元錢合起來的?
幼兒:4元錢,是兩個一元和一個兩元合起來的。
二、10以內物品的買賣。
1、出示ppt。
師:在我們小區(qū)里開了一個超市,我們一起去看看超市里有哪些物品,是多少錢呢?
2、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說物品的價格。
3、6元以內的買賣游戲。
幼兒說說自己想買的東西,并說說夠不夠,說對的把相應的物品的圖片拿走。
4、10元以內的買賣游戲。
師:老師給小朋友每人10元錢,你還要從盤子里拿多少錢才湊滿10元呢?請小朋友從盤子里繼續(xù)拿錢湊滿10元。
師:現(xiàn)在小朋友的錢更多了,每人買一個物品,想想你可以買什么呢?
請幼兒帶上10元錢來買東西,如果是一張整的10元,讓幼兒自己想還要找多少錢?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同樣多的錢買不同的物件 。
1、交代游戲名稱及玩法。
師:請小朋友選擇想要買的東西,貼在記錄單里。
2、交流。
師:你買了幾樣,買了哪些物品,有沒有超過10元?
幼兒介紹自己的各種購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