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范文(17篇)

字號:

    總結(jié)是沉淀思考的過程,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問題。通過總結(jié)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還能發(fā)現(xiàn)個人的長處和優(yōu)勢,有利于個人發(fā)展規(guī)劃。總結(jié)是在一段時間內(nèi)對學(xué)習(xí)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加以總結(jié)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jié)了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ji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jié)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一
    內(nèi)蒙古大草原,會讓人流連忘返。就讓我以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草原風(fēng)景如畫,來到大草原,草原遼闊無邊,整個草原就像一幅活的畫。抬頭遠眺隱約可以看見螞蟻般大小的蒙古包。近看有很多小野花,一排一排很整齊。草長得很茂盛,高的有一米多,矮的只有一厘米左右。小草和花兒隨風(fēng)飄舞。天空是蔚藍色的,給人及舒服的感覺。
    只見遠處天空和草地相交接,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白云悠悠地飄動。天空像一個巨大圓圓的帳篷,籠罩在綠色的大地上,這時我真切的感覺地球是圓的。草原上可以騎馬,吃了午飯后,我們?nèi)揖腿ヲT馬。我們學(xué)著電視里一邊喊:“駕――駕”,一邊用腳夾著馬肚子上的馬鞍,像大將軍一般,向著草原深處飛奔而去。
    草原風(fēng)情獨特。我們把馬兒停在了一個村民家門前,品嘗了馬奶酒,奶酪之后,我們穿過了一片沼澤地來到一條河邊,導(dǎo)游說這是美麗的“希拉穆仁河”。那是一條彎彎的溪流,靜靜地流過這廣闊無垠的大草原,像迷人的玉帶鑲嵌在寬闊的大草原,這里真是草肥水美,風(fēng)一吹,隱約見到一些白色的羊群,我們終于找到了“風(fēng)吹草低現(xiàn)牛羊”的感覺了。
    藍天白云,茵茵綠草,群群牛羊,點點氈房,裊裊炊煙。八月的草原美得像個童話世界,我們置身于茫茫草原,心情格外開朗,于是我放聲大叫“草原,你好美”!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二
    烏蘭布統(tǒng)草原是內(nèi)蒙古草原最美的草原之一,看過之后就知道真正的人間天堂是什么樣的了。內(nèi)蒙古的兩大自然奇觀就是藍天和綠地。
    內(nèi)蒙古的天空已經(jīng)藍到世界都罕見的地步了,可見內(nèi)蒙古的污染指數(shù)一定很低。藍天中鑲嵌這幾朵孤零零的白云,雖然有點單調(diào),但也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內(nèi)蒙古的草原差不多是內(nèi)蒙古總面積的一半,進入草原之后,如果沒有導(dǎo)游的指引,就分不清東西南北了,因為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原可以與天空相媲美,藍色和綠色相結(jié)合,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
    內(nèi)蒙古的草原就是森林退化最好的見證,因為全球氣候改變、生態(tài)遭到破壞等多種因素,導(dǎo)致森林大片退化,雖然還能見到成片的白樺林,但大不如前了?,F(xiàn)在的內(nèi)蒙古草原雖然依然那么美,但生態(tài)系統(tǒng)變得非常脆弱,生物物種少了許多。
    內(nèi)蒙古的氣候很像新疆,晝夜溫差特別大。我終于親眼見到了蒙古包,上面有很多動物的圖像。
    內(nèi)蒙古有一座喇嘛山,這是內(nèi)蒙古植被覆蓋率最高的一座山了,雖然不高,但是還是吸引了很多游客。
    我本以為內(nèi)蒙古高原就像黃土高原那樣四處都是沙漠,但去了之后才知道,內(nèi)蒙古就是成片的草原,是人間天堂。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三
    8月23日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內(nèi)蒙古大草原。
    這是我第一次去迷人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走進錫林郭勒大草原,滿山遍野都是綠盈盈的,一望無際,而且纖塵不染。遠遠望去,藍藍的天空映著綠綠的草,顯得非常廣闊,草原四周有連綿不斷小山丘。草原上到處開滿了鮮艷的野花,有球狀行的、紫的、黃的、紅的、粉的……非常引人注目,又肥又壯的牛馬,成群結(jié)隊奔跑在草原上,放牧人趕著成群的羊群在草原上放牧。在略微平坦的地方,零星地散布著藍白相間的蒙古包,如此美的景色我都想住在那里了。
    更有趣的是我第一次敢騎馬了,在爸爸的鼓勵下,放牧人保護著把我抱上馬,牽著馬的韁繩,和姐姐一起,在草原上走了幾圈,體驗了草原的生活。聽說我騎的馬名字叫”黑白頂兒“,姐姐騎的叫”清風(fēng)“,我們玩的可開心了。
    在溫度早晚溫差很大的草原上,早上喝上一杯暖暖的咸奶茶,再吃上一頓烤全羊的盛宴,真的是美極了。
    聽當(dāng)?shù)氐娜酥v,這里的奶茶為什么是咸的而不是甜的?因為他們那里早上的太陽很毒,出汗很多,晚上必須喝咸的東西來補充水分。熱情的蒙古人會請你跳舞,請你喝奶茶、請你喝酒!
    這次草原之行給我留下了很深的記憶,我不會忘記你——美麗的大草原!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四
    每個人都有非常多第一次,想起第一次自已穿衣服的喜悅,第一次坐火車的喜悅,第一次登臺演出的緊張……一個個第一次一直在伴隨著我們成長,但最令我難以忘懷得就是第一次去草原。
    早就聽說過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景色,希望能親眼目睹草原的`遼闊美麗。這次,我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我來到了一碧千里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此時,我想歡呼:“草原,我來了!”放眼望去,草原雖無邊無際,卻并不茫茫。一望無際草叢中許許多多五顏六色的野花,野花雖然沒有玫瑰艷麗,但許多野花簇擁在一起,產(chǎn)生了一種獨具特色的美,一簇簇一團團,仿佛在比美。四周環(huán)繞著群山,湛藍的天與山相接,一眼望不到邊。風(fēng)兒吹過,花兒于小草在隨風(fēng)舞蹈,群山則好似一群熱情的觀眾,在歡呼,鼓掌。天使湛藍的,草是翠綠的,仿佛人間仙境。遠處羊群在草原上追逐、玩耍,牛在哞叫,好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真是“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地現(xiàn)牛羊”。
    忽然,我看到一群馬,馬上有一種想騎馬的沖動?!皨寢?,我想騎馬”?!昂冒 ?。媽媽欣然同意。“你敢騎嗎?”“敢,這有什么不敢的”。我爽快的回答道。我一蹦一跳的跟著媽媽去挑了一匹英俊的高頭大白馬,我騎上馬背,有些興奮,也有些緊張,忽然覺得自己非常高大,像電影里的大俠,十分瀟灑。我抓緊了韁繩,坐好,用腿稍微一夾馬的肚子,它就開始跑了,我抓著韁繩的手一刻也不敢放松。剛開始它跑的非常慢,慢慢的它在加速,耳邊的風(fēng)在呼呼地響。我緊張死了,猛地一拉韁繩,那匹馬竟然前蹄離地,嘶鳴著立了起來。差點把我摔下來,媽媽急忙跑了過來,扶著我下了馬背,說實話,我的腿都嚇軟了。但我還是裝著輕松的樣子對媽媽說“沒事,真好玩”。
    接著我們來到了蒙古包。坐定后,主人端上了熱騰騰的奶茶、奶食品和烤全羊,接著在問候和笑聲中開始敬酒,主人手捧哈達,托著銀碗,齊眉舉盤,把美酒敬獻在我們面前。我不想叫媽媽喝酒,但媽媽不理我,一飲而盡。過后媽媽才告訴我,這是那里的禮節(jié),把碗中的酒喝了,是對主人的尊敬和親密。另外,烤全羊是內(nèi)蒙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禮節(jié)。而且那里的羊肉特別好吃,真讓人回味無窮??!
    這次去草原,我不僅看到了如此美麗的景色,還品嘗了那么多的美味,讓我記憶猶新。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五
    古民族遠在十二、十三世紀以前,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實行同一個氏族或部族不能通婚的習(xí)俗。當(dāng)時,除王公貴族的姑娘不嫁平民百姓外,一般貴族和平民可以成婚。講求倫常,嚴格輩分也是蒙古族婚姻的通例。
    蒙古民族的成婚過程和形式,早在十三世紀以前就形成了郎才女貌的聘婚制度。當(dāng)然這種聘婚都是由父母來決定的。據(jù)《蒙古秘史》記載,少年鐵木真(即成吉思汗)的親事就是聘的,而且那時的婚禮儀式也比較簡單。鐵木真九歲時,其父也速該帶他到其舅族部落聘婚,途中遇到德薛禪,德薛禪見鐵木真“其目有燁,其面有光”,便說,“我有小女,親家請婚之”。于是也速該到德薛禪家,“及觀其女,則其面有光,其目有燁”,而感到合意,遂以一匹馬作為給字聘婦的定禮,如此而已。
    據(jù)說,從那時起,蒙古族稱女婿為“胡里根”,就是把難的送到女家的意思。直到今天,蒙古族的結(jié)婚儀式,元、明以來受漢族和滿族婚禮文化的影響,逐漸形成了一套繁瑣的禮節(jié)。其成婚大體上有以下幾個過程:相看、下哈達(即訂婚)、過禮、婚禮、回門等。
    相看,就是男兒到一定的年齡,其父母即為之五色對象,得知某家有閨女,年歲相當(dāng),則托媒到女家提親,然后兩家父母彼此往來,互相了解家庭情況及男女性情,觀看容貌,如果不合意就算了,尚不清楚能否成婚,所以在相看時,一般采取不公開的方式進行,如只說某年某月有朋友來家做客等,以免婚事不成,留下不好的影響。
    蒙古人娶媳婦設(shè)三次宴才過門。第一哈達宴,第二送羊宴,第三娶親宴,娶親去七人。下哈達或哈達宴,即男女兩家父母以為合意,選定訂聘的吉日之后,由男方媒妁帶著哈達、燒酒等行聘事宜。之所以將訂婚稱為下哈達既是吉祥福物,又是信物,所以以哈達為頭禮,定下兒女親事,也就是很自然是事了。
    在哈達宴上議定彩聘禮及穿戴之后,再另行選吉日,約媒妁與親友若干人,攜帶男方準(zhǔn)備的牛、羊、布匹、綢緞和燒酒送到女家過禮。女方也邀請近親若干人,共同議婚禮儀式。在婚禮儀式中后來定親和過禮這兩個儀式,其界限并不明顯,有的把這兩個儀式合并在一起進行了。
    居住在各地之蒙古族的成婚過程和儀式,只是大同小異,并沒有太大的差異。至于彩禮數(shù)目之多少,婚禮規(guī)模之大小,全由雙方家庭的今年經(jīng)濟條件來決定,貧富貴賤相差很大。但蒙古人崇尚九數(shù),認為九是最大的數(shù),所以聘禮都從一九到九九址,如九只、四十五只、五十四只、八十一只等。一般“五九”禮居多。
    舉行結(jié)婚大禮時,新郎穿禮服。科爾沁地區(qū)則扎兩側(cè)墜白布“箭巾”的腰帶,“箭巾”上掛腰子狀的小荷包,頭戴紅纓帽,腳穿繡花大絨面黑色馬靴,配掛弓箭,騎“質(zhì)孫馬”,因為就是圖吉利而特定毛色的馬。與伴郎和主婚人等數(shù)人,攜帶象征長壽的“金龜圖”和彩車前往女家迎親。
    當(dāng)?shù)搅伺议T口時,女家則故意閉門不納。這時雙方都有一名職業(yè)和半職業(yè)祝頌家出面,以極其優(yōu)美的詩句高歌長篇頌詞,引經(jīng)據(jù)典地回答彼此的提問,說明原委。在經(jīng)過若干回合之后,女方才接受頂門哈達,始請新郎和迎親人員入門。新郎呈獻哈達于女家父母,女方父母接納之后置于室內(nèi)正中。
    然后設(shè)豐盛的整羊酒席,與女家邀請的賓客一起款待迎親人員。正席開始后,新郎到女家主婚人席前換穿女方備制的新衣。送親人員隨之,新娘與其幾個姐妹同乘張彩蓬車,由女家送親人員陪伴。這時姑娘即使心甘情愿,也要大聲哭叫,否則被認為缺乏家教。
    此時,男方正張燈結(jié)彩的功能接新娘的到來,及至,新娘與新郎先拜天、拜祖,再行拜火禮,以示家道興旺。拜火禮畢,新娘另入一室梳妝打扮,換穿新婚嫁衣,然后拜見公婆和諸親友,行叩頭禮,男方舉辦的結(jié)婚大宴開始,仍是一片歌聲,邊飲邊歌,直至次日天明。
    送親人員臨走之前,長輩們還要到新娘住處恭喜和慶賀,并用一塊石頭壓住新娘的后衣擺,預(yù)祝新娘在家里受到器重,成為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好媳婦。當(dāng)送親人員喝罷歡送酒,起程回去時,新郎和伴郎等還要乘馬歡送一程,大家都盡情縱馬奔馳,互相追逐,并以奪帽為嬉。真是有呼有應(yīng),又嬉又戲,情景好不熱鬧。
    新娘過門后的第三天清晨,首先要收拾爐灶倒灰,煮茶做飯,打掃房屋,開始承擔(dān)家務(wù),參加勞動。同時脫下華麗的嫁衣,換穿不加繡飾的、色調(diào)樸素的衣服,表示少女時代已經(jīng)結(jié)束,必須老成持重。
    至于蒙古族已婚姑娘的回門,不是在第三天,而是娘家人到女婿家探望女兒的大小兩次“額爾格勒特”(意為探視)之后,即女兒過門后十三天半個月內(nèi)娘家要去人看望一次,這次叫“巴嘎額爾格勒特”,意思是“小探視”,因此去的人少。再過半個月二十天后,娘家又到婿家去看望女兒一次,這次叫“依克額爾格勒特”,意思是“大看法”,去的人數(shù)比第一次多。在這次探望期間,雙方兩親家母商定新娘回門的具體日期和住娘家時間的長短。
    蒙古族的婚禮歌很有意思,雖也有地區(qū)之分,但總的有上馬迎親、閉門迎親、閉門迎婿、獻羊祝酒、求名問庚、新娘上馬、新娘拜火等幾大系列的宴歌?;槎Y歌以祝、贊詞貫穿整個婚禮議事,大都用比喻、夸張手法。
    在《迎親詞》中這樣形容新娘和送親隊伍:“鮮花似的紅潤/脂粉似的白凈/勁松似的婀娜/白銀似的純潔/黃金似的貴重……望你們揚起的煙塵/好似彩云飛揚……”婚禮歌一般有獨唱、合唱、對唱等形式。屆時,人們按照婚禮本身的客觀進程,分別在不同場合演唱。因為這些歌曲數(shù)量大,難度高,風(fēng)格多樣,禮儀要求特別強,先后次序上不能有半點差錯,所以在結(jié)婚議事上,往往要聘請吟誦祝、贊詞為職業(yè)或職業(yè)的民間藝人來唱。他們博古通今,能言善辯,以動人的歌聲和風(fēng)趣的談笑來活躍氣氛。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六
    內(nèi)蒙古大草原之旅是有趣的。大草原遍地是牛、羊、馬、鵝,有時還有狗。在草原上能騎到馬兒,可以看到駱駝,可以和小白兔玩,還可以看到馴鹿,它的角金光閃閃的。
    內(nèi)蒙古大草原之旅是嚇人的。在內(nèi)蒙古的旅途中,我們的車子陷進了全是泥的泥坑,最后是農(nóng)用拖拉機把我們的汽車拉出來的。下雨天,汽車在松軟的土堆上行駛,非常危險,我嚇得心都飛出來了。
    內(nèi)蒙古大草原之旅是艱苦的。我們住宿的條件非常差,有一天晚上我們洗澡時停電了,而且洗澡洗了一半突然停水了,后來媽媽給我找水沖澡。
    內(nèi)蒙古大草原之旅是多彩的。天空是瓦藍的,小河綠得發(fā)青,田里的花兒有紅的、紫的、白的,等等。山坡綠油油的像地毯,油菜花黃乎乎的像雞蛋黃??粗狡律系挠筒嘶ǎ拖袷请u蛋黃潑在地毯上一樣,好玩極了。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七
    天剛蒙蒙亮?xí)r草原上就已經(jīng)生機勃勃了。清晨的露水讓綠油油的草地變得更加鮮嫩,可綿羊們卻好像一點也沒睡醒。從遠處望去,好像一朵朵正在慢慢移動的白云。過了一會兒,太陽從遠處一點點的升起來了。公雞鳴叫起來,鳥兒在樹梢唱起動人的樂曲,霎時草原變得熱鬧起來了。
    沒過多長時間天空就變得碧藍了起來,往遠處看,只見幾匹駿馬在草原上飛奔。而綿羊卻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地吃起草來。碧藍的天空,飛奔的駿馬,綠色的草原和雪白的羊群變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八
    去年八月,我們?nèi)业絻?nèi)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旅行。一路上,我都憧憬著自己騎上駿馬,奔馳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感受策馬揚鞭的樂趣……車一直開到草原的邊際,一下車,遼闊的大草原便展現(xiàn)在眼前。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我的心都醉啦!
    我興沖沖地直奔馬場。一位蒙古族老爺爺為我選了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我迫不及待地跨上馬背,踏上馬鐙,舉起馬鞭。突然,這匹馬不知是怪我沒和它打招呼,還是怪我太傲氣,一下子騰躍起來,不停地亂踢亂跳,大有和我“斗爭到底”之勢。我頓時失去平衡,不知所措,嚇得“啊啊”大叫。老爺爺上前拉住馬,親切地大聲說:“孩子,別怕,沉住氣!”可是我根本聽不進去,聲嘶力竭地哭喊著:“快讓我下來,我不騎馬啦!”
    老爺爺用粗糙的大手把我抱下馬背,語重心長地說:“孩子,進了草原就像進了課堂,里面的學(xué)問多著咧!別的先不說,就說騎馬吧,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有勇氣,還要懂得馴馬,懂得和馬交朋友!還敢騎嗎?”老爺爺用半信半疑的口氣問我。想到剛才的狼狽樣,我有點兒無地自容。老爺爺?shù)脑挷粩嗷仨懺诙叄夜淖阌職?,誠懇地說:“爺爺,再讓我試試,我能行!”
    老爺爺遞給我韁繩,扶我上馬。我小心翼翼拽著繩子,大紅馬眼里充滿敵意,昂頭嘶嘶長鳴不止,突然向前一躥,把頭一甩。我控制不住身體,一下子摔倒在地,我的膝蓋蹭破了,滲著血水,兩只手傷痕累累,火辣辣的疼。我倔強地爬起來,再次上前拉緊韁繩,幾經(jīng)拼搏,累得大汗淋漓,污泥爛草沾滿全身,還是沒有成功。大紅馬也累得“呼呼”喘,停下來啃著地上的青草。
    老爺爺非常高興:“好樣的,快點兒騎上去!”我重新上馬,抓緊韁繩,雙腳輕輕地一夾馬肚,大紅馬溜溜地跑了起來。盡管我的心怦怦直跳,但我不再害怕,慢慢坐直身子,輕揮馬鞭,馬兒飛一般地跑出去。我仿佛是成吉思汗麾下的勇士,策馬揚鞭,馳騁在草原上!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九
    7月23日對我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一天,這天我要開始內(nèi)蒙古之游的旅程了。因為爸爸媽媽都沒有空,所以我只好和媽媽的同事一起去。晚上8:10左右我們終于抵達了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的海拉爾縣。這里的夜景十分華麗。沿街的樹木,房子上到處都是彩燈,就象是一個燈的海洋。
    第二天,我們乘車前往呼倫貝爾市的呼倫湖。在前往呼倫湖的路上,我們看見了許多白塔寺,還看見了大片大片的草地,牛、馬、羊兒在草地上食草,呼倫貝爾湖的湖水雖然沒有西湖那樣靜、清、綠,但是你坐船在湖中央向岸邊望去,藏青色的湖水連著那碧綠的草地,那草地又連接著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這四者融為一體就組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美麗風(fēng)景畫,令人陶醉。
    第三天,我們?nèi)チ嗣晒抛宀柯?。我見到了真正的蒙古包。進入蒙古包前,照例蒙古族人會站在門口,每人手上拿著一杯酒,客人應(yīng)當(dāng)用右手無名指點一下酒往上彈,再點一下向下彈,再點一下抹在額頭上,再喝一口。表示祭天、祭地、祭祖先。做完之后我們就進了一個最大的蒙古包,當(dāng)?shù)厝擞酶鞣N吃法的羊肉款待我們。我們各個吃得津津有味,我還第一次見到了烤全羊。
    接下來幾天,我們?nèi)チ思t拉爾基國家森林公園、濕地和中俄邊境。為期幾天的內(nèi)蒙古之行很快結(jié)束了,但是美麗的大草原,好客的蒙古族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十
    大家都知道內(nèi)蒙古大草原是多么的美麗!說到如今,今天我們一家人就來到了大草原!
    嗬——好壯觀的景色,使我留連忘返,回味無窮!好壯觀的景色,好美麗的草原,它是那樣地廣闊,成群接隊的小羊羔在草原上嬉戲著`玩鬧著`“說說笑笑,”的像一群調(diào)皮的小孩一樣,多可愛呀!中午,那里的主人邀請我們吃飯,中午的太陽,十分紅,而且又大又圓,金燦燦的陽光在云層中閃閃風(fēng)光,好美麗呀!
    接著,我們的眼角又慢慢的轉(zhuǎn)到了賽馬場上,到了那里有許多人圍在場邊,為自己的親人或伙伴而喝彩,說著我們從擁擠的人群中擠了進去。啊——好壯觀的地方啊!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開始”一聲洪亮的叫聲從裁判員的口中大聲的說了出來,一匹匹奔馳的駿馬在草原上飛奔著,在那一瞬間,奇跡出現(xiàn)了,一位英俊瀟灑的小伙子以1分33秒的時間騎著自己心愛的駿馬,觀眾的尖叫聲和歡呼聲回蕩在草原。
    下午過去了,接著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美好的晚上!我們和那里的主人一起吃豐盛的晚餐,吃過晚飯,那里的主人和我們一起拿著火把游行,接著成群接隊的人都那著火把跑來了,從上面看,一把把火焰,就像許多的小星星,閃閃耀耀的,繪制成了一幅美麗的夜景圖,真是美麗極了!游行完以后,人們把所有的火把放在一堆,突然,一道美麗的火焰出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所有的的人都圍在火焰周圍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唱著,跳著大草原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火花照在人們的臉上,好紅好紅,像一盞盞明亮的燈籠一樣,那時多么的美麗!
    站在這片歡樂的海洋里,我仿佛就是這里的主人一樣,帶著那些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起欣賞著這片美景,我敢保證,遠道而來的客人一定會對這里的一切贊不決口,留戀忘返的,到現(xiàn)在我回想起今天一天做的事情和看到的事物,是多么的興奮,多么的激動!特別是晚上的游行活動最讓我不能忘記,還有那些英俊的小伙子,美麗有善良的姑娘!
    美麗的大草原,你的美麗深深吸引了我,也打動了我。我愛你——大草原!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十一
    大家好!我是這次旅行導(dǎo)游:董余,大家可以叫我“董導(dǎo)”。我們即將游覽美麗富饒又神奇呼倫貝爾大草原,感受什么是“藍天綠地”,什么是“綠色凈土”。
    呼倫貝爾大草原位于大興安嶺以西,由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間,總面積約93000平方公里。這里生長著120多種營養(yǎng)豐富牧草,是中國現(xiàn)存最豐美優(yōu)良牧場,豐美水草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有“牧草王國”、“最純凈草原”美稱。
    走近草原放眼望去,一碧千里,滿眼皆是綠色,中間點綴著白色羊群,猶如一幅巨大綠色畫卷,無邊無際,在草地上走走,空氣十分新鮮,有一種說不出來奇妙感覺。大家也可以冬季來這里旅游,冬季呼倫貝爾是冰和雪世界,這里美景讓你仿佛置身童話般世界,每年12月這里都會舉辦冰雪節(jié),有冰上捕魚、馬拉雪橇、觀駱駝等活動。
    來到草原,一定不要忘記去呼倫湖。關(guān)于呼倫湖和貝爾湖還有一個傳說:從前,草原上有一對情侶,女孩能歌善舞,才貌雙全,名叫呼倫;男孩力大無比,能騎善射,名叫貝爾,他們?yōu)榱苏炔菰c妖魔奮勇搏殺,最后女孩變作湖水淹死了眾妖,男孩為了尋找女孩勇敢投湖,于是他們雙雙化作了世世代代滋潤草原呼倫湖和貝爾湖。
    站在湖邊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如海一般遼闊。在湖邊常常會遇到剛剛還是晴空萬里轉(zhuǎn)眼間風(fēng)云突變,下起了大雨,可西方太陽并未褪去,這就是“太陽雨”,一面是電閃雷鳴烏云翻滾,一面是陽光明媚嬌紅醉臉,這時你會看到呼倫湖上穿高高架起一座彩虹橋,草原正以最隆重禮節(jié)向你祝福呢!
    草原上人極為好客,一座座蒙古包里,主人們正歡歌樂舞,迎接著大家到來,一會大家可以在草原上騎馬、騎駱駝,看賽馬、摔跤比賽和烏蘭牧騎演出,吃著草原風(fēng)味“全羊宴”,參與晚上特色篝火晚會,讓大家盡情體驗獨特草原風(fēng)情。
    多余話不多說,大家要細細品味呼倫貝爾大草原無限樂趣,祝大家旅途愉快!玩得開心!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十二
    祖國的大好河山,都像瑰麗壯美的圖畫,使我感到大自然是那樣的奇妙.美麗的內(nèi)蒙古大草原,是其中的一條亮麗的風(fēng)景線.
    早晨,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一輪紅日從天邊冉冉升起,霞光照耀著大地,象征著新的一天即將來臨.在遠處,幾匹駿馬在盡情地奔跑,美麗的霞光勾畫出它們健壯的身軀,長長的棕毛在微風(fēng)中飄動.小草綠得可愛,與奔跑的駿馬,初升的紅日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風(fēng)景畫,讓人回味無窮.
    中午,羊兒在草原上悠閑地吃草.有的好像吃飽了,在慢條斯理地散步;有的搖頭擺尾,好像在看哪里的草多;有的在埋頭吃草,為明天積攢力量.炎炎的烈日炙烤著大地,悶熱極了.一切都顯得那樣祥和,安寧.
    傍晚,天邊的太陽似乎;要盡力釋放自己最后的光芒,是那樣的耀眼,那樣的美麗.忽然,一陣高昂的歌兒傳入耳中.呦!原來是牧羊人趕著羊群回來了,遠遠看去,羊群就像一大片浮動的棉花,好看極了.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十三
     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
     歡迎到呼倫貝爾觀光游覽!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個美麗的草原為什么叫呼倫貝爾草原。
     這里(呼倫貝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在很久的時候,草原上有一對情侶,姑娘叫呼倫,小伙叫貝爾,一天妖魔莽古斯搶走了呼倫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黃,牲畜倒斃。
     為了救草原,救呼倫,貝爾日以繼夜,長途跋涉尋找妖魔。
     由于勞累,使他昏倒在地。
     幻覺中,他看到了呼倫被妖術(shù)變成了一朵阿日楞花在風(fēng)沙中受煎熬。
     貝爾醒后,用水澆灌,呼倫恢復(fù)了人身,妖魔不罷休,重新?lián)尰亓撕魝悺?BR>     為了救草原,呼倫設(shè)計智取了妖魔頭上的神珠吞下,變成了湖水,同時,貝爾也殺死了眾小妖。
     貝爾在湖邊找不到呼倫,悲痛欲絕,縱身躍入湖中。
     頓時,山崩地裂,草原上形成了兩個湖泊,呼倫湖和貝爾湖,烏爾遜河把兩湖緊緊地聯(lián)在一起。
     草原上的人們?yōu)榱擞肋h懷念他(她)們,就把這版草原取名為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面積為250.557平方公里,現(xiàn)有266萬人口,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民族,其中有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漢滿、俄羅斯等36個民族組成。
     呼倫貝爾草原由于未受到污染,被人稱之為“綠色凈土”。
     (進入草原時)
     現(xiàn)在,我們已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
     你我遠離了城市,遠離了鬧市,走進了草原,你看,草原猶如碧綠的地毯,綠茵茵、軟綿綿。
     往遠看,草原上盛開著無數(shù)種野花,星星點點的蒙古包上升起縷縷炊煙。
     微風(fēng)吹來,牧草飄動,馬群、牛群、羊群飄來飄去,處處可見“風(fēng)吹草低見年羊”的優(yōu)美景象。
     (來到蒙古包)
     這就是剛才我們在車上所看到的蒙古包。
     瞧,主人已出來迎接我們了,當(dāng)然了,這可不是安排好的接待程序。
     在進蒙古包前,素以熱情好客著稱的蒙古牧民在聽到有人來的腳步聲時,他們總是走出包外熱情迎接你。
     迎客時,他們將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施禮,隨著“賽、賽白努”(好!您好!)的問候,客人被請入包內(nèi),男坐左,女坐右,主人坐中間,只要你一落座主人就會端上奶茶和各種奶制品請大家品嘗,過一會兒,又會端上奶茶和各種奶制品請大家品嘗,過一會兒,又會端上“手扒肉”,同時,還會向您獻上“哈達”,敬上美酒。
     美酒和歌聲在一起,就像藍天和白支、綠草和鮮花在一起。
     在民間有無歌不成酒宴之說。
     草原牧人無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會唱,在敬酒中,代替美味佳肴的就是草原民歌和悠揚動聽的馬頭琴廣袤遼闊草原上的蒙古民族不僅能歌而且善舞。
     在這里,你不僅能看到傳統(tǒng)的民族舞蹈。
     在這里,你不僅能看到傳統(tǒng)的民族舞蹈,還會看到節(jié)奏歡快,舞步剛勁在現(xiàn)代民族舞蹈。
     現(xiàn)在我們就進蒙古包,當(dāng)一回蒙古族牧民的客人。
     (走出蒙古包)
     在藍天白去之下,你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奔騰的駿馬和有著嫻熟騎馬和有著嫻熟騎馬技能的牧民手持馬桿、揮動馬鞭,策馬馳騁的英姿。
     想體驗一下嗎?膽大的不妨騎上蒙古馬跑上幾圈,要不騎上駱駝走一走,逛一逛,如果哪位不敢騎馬或駱駝的話,沒關(guān)系,坐一坐草原的“勒勒車”,也可找到游牧生活的樂趣。
     (介紹蒙古族人的身體狀況)
     到草原親眼看看,蒙古族姑娘哪一個不是風(fēng)姿綽約、挺拔健美?小伙子哪一個不是盤腱突露、充滿誼氣與力度?據(jù)說這與蒙古族追逐奔跑和馬上運動的生活習(xí)慣有關(guān),同時對長期以來養(yǎng)育了解空虛民族的奶茶和奶食品所起的壯盤健骨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介紹蒙古族飲食習(xí)慣)
     先說奶茶:主人把磚茶搗成碎末,加水煎熬,待茶水鄭著茶末嘩嘩響起時,倒進鮮牛奶,喝著這樣的奶茶,從風(fēng)雪嚴寒歸來的牧人頓時暖和了身子。
     一碗奶茶、一把炒米,或幾塊奶豆腐、幾塊羊肉,就算一頓美餐了,牧民的奶食品有奶干、奶皮子、奶豆腐、奶酒、奶酷和白油、黃油等。
     正餐可以肉食與面食調(diào)劑。
     來到草原,不吃手扒肉,那才叫人遺憾呢!手扒肉是把洗凈的全羊切成幾大塊放在清水里煮,開上兩滾,離火起鍋,持蒙古刀,邊割邊吃。
     蒙古人認為肉的外表剛變白,肉里透著微紅的血絲,這才是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肉的營養(yǎng)。
     (介紹蒙古族服飾)
     草原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穿蒙古袍的蒙古人。
     蒙古袍是古代牧民社會生產(chǎn)實踐的產(chǎn)物。
     穿袍要配上腰帶和頭飾。
     袍子領(lǐng)高袖長,為的是保護脖子手腕不被蚊蟲叮咬;袍身松弛寬展,既能馬上運動自如,又可裹住膝蓋腿腕不受風(fēng)寒。
     而今,草原生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各位服裝已進入草原,但是,袍服畢竟是蒙古族的文化遺產(chǎn),在蒙古人眼里,蒙古袍已成了民族意識和民族觀念的象征。
     (介紹蒙古包)
     來到草原,親眼見到了蒙古包,可是,你知道蒙古包流傳的歷史和它的構(gòu)造嗎?
     根據(jù)《史記。
     匈奴列傳》記載,早在唐堯、虞舜時,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氈裘、住穹廬,人人都知道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中的“穹廬”就是淬至今的蒙古族氈帳——蒙古包。
     從那時算來,蒙古包的歷史少說也有4000多年了,蒙古包——一個偉大民族濃縮的歷史。
     說說蒙古包的構(gòu)造:牧民用石塊壘起圓形房基,把木桿和皮毛繩穿成的“哈納”(墻壁架)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狀,并搭上“烏尼”(椽子)片。
     而后在“哈納”和“烏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氈或獸皮,一座呈圓形尖頂?shù)拿晒虐吐涑闪?,呈圓形蒙古包對大風(fēng)雪阻力小,下雨時包頂不存水,門小且連著地,雪不易堆積,網(wǎng)狀墻便于搬遷時折疊,適合游牧生活,這也許就是蒙古包的結(jié)構(gòu)幾千年不加改變的原因吧。
     如果說蒙古包是蒙古人的家的話,那么草原特有的“勒勒車”就是蒙古人一個移動的“家”。
     勒勒車“吱呀呀,吱呀呀”碾過的轍印究竟有多長?年代有多遠?現(xiàn)已無法考證。
     勒勒車是以樺木為造車原料。
     車瓦、幅條、輪心、車軸、車轅、車架全用樺木做成,質(zhì)地堅硬,著水受潮不易變形。
     勒勒車車輪又高又大,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草原上的勒勒車常常要碾過茂密的草叢、濃厚的積雪、河邊湖濱的沼澤地帶,由于車輪高大,能避免陷車,暢通無陰。
     牧人倒揚(搬家),前邊載人,后邊拉貨。
     勒勒車是草原牧人必備的家當(dāng)和親密的伙伴。
     (介紹蒙古族節(jié)慶)
     草原上的節(jié)日有許多,但最有名的還算草原盛會——那達慕。
     “那達慕”蒙古語是娛樂、游藝、玩的意思。
     一般活動包括賽馬、摔跤、射箭和民族文藝表演等。
     那達慕歷史悠久,早在700年前就聞名于世。
     現(xiàn)在的那達慕一般都在6、7月間舉行。
     這時正是草原牧草茂盛、年頭肥壯的豐收季節(jié)。
     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產(chǎn)品、購買生活用品和生產(chǎn)資料,草原遼闊,牧民游牧,聚集一起,機會不多,所以,那達慕大會自然也就成了物資交流的大會。
     說到那達慕,不能不說“祭敖包”。
     “敖包”,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堆子”,它是由人工堆積起來的石堆或土堆,一般建在山頂或丘陵之上,茫茫草原,遼闊無邊,方向和道路難以確認于是人們就想到了這個辦法,壘石成堆,當(dāng)做標(biāo)志。
     但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它逐步演變成了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
     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最為隆重的祭禮活動。
     祭祀時,敖包上要插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qū)懹薪?jīng)文的紙旗。
     祭祀禮儀一般有4種,即:血祭、酒祭、火祭、玉祭,但不論哪種,都要請喇嘛焚香點火,育經(jīng)念咒。
     人們都要從左向右圍著敖包轉(zhuǎn)3圈,有的要向堆上扔幾塊小石頭等,祈神降福,保佑人畜興旺。
     禮儀結(jié)束,人們便進入了無拘無束、自由歡迎的階段。
     牧民不僅要舉行傳統(tǒng)的賽馬、摔跤、射箭等傳統(tǒng)的活動項目,還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開懷暢飲。
     此刻,有些青年男女便悄悄避開人群去談情說愛了,這就是所說的“敖包相會”吧。
     不過,現(xiàn)在的“祭敖包”往往是為了旅游的需要而興行的,禮儀也就更為簡單了。
     (總結(jié)性說明)
     各位尊貴的客人,我們在草原上有過這樣一段體驗,可能使各位對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吧,對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可能也有了一些感情。
     同樣,草原和草原上的人也很歡迎大家,她將以極大的熱情歡迎各位再次光臨。
     女士們、先生們,讓你我能的機會再次相會在草原,在呼倫貝爾。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是個好日子,草原上晴空萬里,陽光明媚。
     正是觀賞呼倫貝爾大草原風(fēng)光的好天氣。
     各位請看,車窗外是一碧千里的草原。
     蔚藍的天空,飄浮的白云,五顏六色的野花構(gòu)成了一幅讓人一眼望不到邊的絢麗畫卷。
     這里就是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大草原的遼闊,也使我們的心情變得舒暢起來。
     城市里的噪音,生活中的煩心事,都隨著飛快轉(zhuǎn)動的車輪,被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看啊!這邊牛羊遍野,那邊駿馬成群。
     天邊散落著白色的蒙古包和隨風(fēng)招展的五色彩旗,讓我們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一首人人愛唱的蒙古族民歌:“藍藍的天上白云飄,白云下邊馬兒跑……”
     現(xiàn)在是中午十一點。
     前邊就要到內(nèi)蒙古第一大湖,全國第五大淡水湖――呼倫湖了。
     這里湖面廣大,一眼望不到邊際。
     說起呼倫湖,我就不能不給大家講一個關(guān)于它的美麗傳說了。
     很久很久以前,大草原突然遭到風(fēng)妖和沙魔的侵襲。
     狂風(fēng)大作,黃沙蔽日。
     牧民們被迫背井離鄉(xiāng),去尋找綠色的土地。
     天神得知后,馬上派來一對化名為呼倫和貝爾的天鵝。
     它們倆與妖魔展開了殊死爭斗,最終取得了勝利。
     為了防止悲劇再次發(fā)生,它們倆決定永遠保護這塊秀美的草原,于是兩只天鵝分別變成了呼倫湖和貝爾湖。
     遼闊的湖面擋住了風(fēng)沙,滋潤了牧草,使得大草原恢復(fù)了生機。
     當(dāng)?shù)氐睦习傩瞻阉鼈儌z的名字連在一起,便把這里稱作呼倫貝爾大草原了。
     游客們,剛剛乘快艇游完了呼倫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下午五點鐘了。
     咱們該拜訪一下當(dāng)?shù)氐拿晒抛逋?,在蒙古包里休息、用餐了?BR>     走進蒙古包,蒙古族的姑娘們是要向咱們敬下馬酒的。
     這是蒙古族的一種迎接貴賓的禮儀。
     咱們每個人要左手端杯,右手用無名指蘸酒,彈向天,彈向地,再彈向前方,表示敬天,敬地,敬祖先。
     然后雙手端杯一飲而盡,表示對主人們的尊敬!
     進了蒙古包,主人會用新鮮的牛奶、奶茶來迎接咱們。
     草原上的美食很多,手扒羊肉,馬奶酒,都是待客的佳品。
     祝大家玩得盡興,吃得開心,住得舒適。
     各位游客,拜會完了蒙古同胞,我們今天的旅程也就結(jié)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身體健康!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十四
    到了目的地,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還有藍藍的.天。那里的藍天比別處的更加可愛,空氣也十分清鮮,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低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我們訪問的是猛哥爾豹旗。汽車走了許久,遠遠地望去,我們看到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也漸漸的多了,最后我們還看到了馬群。到了猛哥爾豹旗,首先引入眼簾的是幾座蒙古包,和許多匹馬。走進蒙古包我們還看見了一個英雄的畫像——成吉思汗。吃過了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喝過了奶茶,我們換上了蒙古人的衣服,騎上了馬,玩耍起來,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我高興極了。時間過得很快,太陽這時已經(jīng)偏西了,誰也不肯走。是呀!蒙汗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十五
    各位旅客:
    大家都知道內(nèi)蒙古大草原是多么的美麗!說到如今,今天我們一家人就來到了大草原!
    嗬——好壯觀的景色,使我留連忘返,回味無窮!好壯觀的景色,好美麗的草原,它是那樣地廣闊,成群接隊的小羊羔在草原上嬉戲著`玩鬧著`"說說笑笑,"的像一群調(diào)皮的小孩一樣,多可愛呀!中午,那里的主人邀請我們吃飯,中午的太陽,十分紅,而且又大又圓,金燦燦的陽光在云層中閃閃風(fēng)光,好美麗呀!
    接著,我們的眼角又慢慢的轉(zhuǎn)到了賽馬場上,到了那里有許多人圍在場邊,為自己的親人或伙伴而喝彩,說著我們從擁擠的人群中擠了進去。啊——好壯觀的地方?。”荣愸R上就要開始了。"開始"一聲洪亮的叫聲從裁判員的口中大聲的說了出來,一匹匹奔馳的駿馬在草原上飛奔著,在那一瞬間,奇跡出現(xiàn)了,一位英俊瀟灑的小伙子以1分33秒的時間騎著自己心愛的駿馬,觀眾的尖叫聲和歡呼聲回蕩在草原。
    下午過去了,接著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美好的晚上!我們和那里的主人一起吃豐盛的晚餐,吃過晚飯,那里的主人和我們一起拿著火把游行,接著成群接隊的人都那著火把跑來了,從上面看,一把把火焰,就像許多的小星星,閃閃耀耀的,繪制成了一幅美麗的夜景圖,真是美麗極了!游行完以后,人們把所有的火把放在一堆,突然,一道美麗的火焰出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所有的的人都圍在火焰周圍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唱著,跳著大草原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火花照在人們的臉上,好紅好紅,像一盞盞明亮的燈籠一樣,那時多么的美麗!
    站在這片歡樂的海洋里,我仿佛就是這里的主人一樣,帶著那些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起欣賞著這片美景,我敢保證,遠道而來的客人一定會對這里的一切贊不決口,留戀忘返的,到現(xiàn)在我回想起今天一天做的事情和看到的事物,是多么的興奮,多么的激動!特別是晚上的游行活動最讓我不能忘記,還有那些英俊的小伙子,美麗有善良的姑娘!
    美麗的大草原,你的美麗深深吸引了我,也打動了我。我愛你——大草原!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十六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草是隨處可見的生物,可當(dāng)我來到真正的大草原――內(nèi)蒙古大草原時,還是感到無比的激動和震撼。
    一走進大草原,一望無際的草地映入眼簾,漫天卷地的綠和天互相連接,看不到邊際。我不禁嘖嘖贊嘆道:“哇,草原好大呀!就算走三天三夜,也走不完?!?BR>    草是那樣綠,青青翠翠的讓人滿心歡喜;草是那樣高,郁郁蔥蔥的漫過我的膝蓋。當(dāng)風(fēng)吹來的時候,小草翩翩起舞,像掀起一層層翻滾的綠浪。一匹匹駿馬在綠浪中歡快地奔騰,撒歡兒般地奔跑。遠處,成群結(jié)隊的牛羊心滿意足地享受著大自然給予它們的美食。它們一邊吃著,一邊發(fā)出“哞哞、咩咩”的聲音,好像在舉行一場盛大的草原派對。雨后的露珠滴在草尖兒上,在陽光的照耀下,發(fā)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一顆顆明亮的鉆石。
    新鮮的空氣、清新的青草,讓人心情舒暢、神清氣爽。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獨特的蒙古包,是大自然畫出的一幅美麗而又和諧的畫卷。
    內(nèi)蒙古大草原民俗篇十七
    到達內(nèi)蒙古希拉穆仁草原附近,我們坐上馬車前往傳說中的大草原。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正在奔跑的馬兒,它們好像正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那些馬兒有的正在狼吞虎咽地吃著草,有的正在快樂地奔馳,還有的就是在那兒傻傻地站著,一動不動,好像睡著了似的……。隨著馬車的飛奔,我們離草原腹地也越來越近了,過了一會兒,我們終于看到了那一望無際綠色的大草原。遠看草兒綠油油的層層疊疊,不時有一群群白羊出現(xiàn)在草海中,讓我不禁想起“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名句!可是,當(dāng)我下了馬車,近看草原的時候卻讓我十分失望。這里草短而稀疏,一眼就看到黃色的土壤,這與我心中的草原還是很有差距的。導(dǎo)游告訴我們,“內(nèi)蒙古的`草原分很多種,有草甸草原主要分布在呼倫貝爾,那里土地肥沃,草種又高又密,是你們常在電視中見到的草原形象;但我們這里土地相對貧瘠,草種也就比較稀疏了。因此保護環(huán)境,保護草被很重要,不然草原面積將越來越小……?!?BR>    是呀,保護環(huán)境是多么的重要呀,不然這美麗的大草原將不復(fù)存在,“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情景將只能在詩中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