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在特定場合下,為了向觀眾傳達某種觀點或想法而準備的一段文字。對于演講稿的各個部分,我們需要合理安排時間,確保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平衡。演講稿的效果與演講者的表達能力密切相關,要通過大量練習來提高自己的演講水平。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地震無情,人間有愛!2013年4月20日一個沉痛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中國,四川雅安發(fā)生了7級大地震,我的心也再次被這殘酷的災難所震顫,在這天災發(fā)生之際,我首先想到了那次汶川大地震,雅安,你不會像汶川那樣給我們那么打的傷痛吧!這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認看到的。
那一次,四川省發(fā)生了強烈地震,全國大半地區(qū)都有明顯震感。震中位于阿壩州汶川縣,地震造成了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說它是大地震,是因為它比我們都知道的唐山大地震還要嚴重,余震異常頻繁,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災難!
然而,在這如此恐怖的災難面前,我們的中國子民沒有退縮,我們一起手挽手去挑戰(zhàn)地震——這個張牙舞爪的惡魔。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抗震救災。”不錯,這次大地震發(fā)生后,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舉行了捐款捐物捐衣捐水活動,各國人民也紛紛解囊相助,用愛心來為災區(qū)人民營造幸福樂園。
許許多多的人都為抗震救災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有的是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志愿者,有的是沒有遇難的本地人,有的則是來四川探親的……他們也許失去了親人,也許沒有了家園,但是他們沒有時間去過多悲痛,而是化悲傷為力量,為了災區(qū)人民夜以繼日地奔波著忙碌著。還有那些最可愛的官兵戰(zhàn)士們,為了多救出一個災民,為了早一分鐘讓災民脫離危險,他們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顧,和時間賽跑,和余震斗爭,多可愛的人啊,我向他們致敬!
我知道了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對災區(qū)人民的`遭遇感到非常同情,但更多的是關切,是感動。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無情的災難中喪生,又有多少人逃過了一劫;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第一時間趕往四川,為災區(qū)人民盡一份力,又有多少人不幸殉職。為人民獻身的英雄們啊,你們的死是光榮的,你們的犧牲是偉大的,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我也為災區(qū)人民捐了款,雖然只有區(qū)區(qū)的50元,但那也幾乎是我的全部了,我希望我這區(qū)區(qū)的50元,也能為災區(qū)像我這么大的學生多買幾本書,多買幾只筆,也是我為災區(qū)盡了一點力。
災區(qū)的同胞們啊,不要傷心,不要擔心,國家和政府不會拋棄我們,失去了小家我們還有大家,我們一起努力重建家園吧!
地震無情,人間有愛!
所以這次的雅安地震我更要出份力。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二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8周年。兩年來,類似的地震災難在全球范圍內不時發(fā)生,而對災區(qū)萬里馳援的國際救援場景也每每出現。在與自然災害抗爭的過程中,人類用行動詮釋和證明了這樣的道理:人間有愛,生生不息。
愛如潮涌,何以生生不息?在災難面前,人與人的互助跨越國界和種族,超越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tài),它使得愛不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單向付出,而成為人類大家庭所有成員之間雙向或多向的互動,愛意在互動中漸濃。
中國汶川遭遇地震后,廢墟中有國外救援和醫(yī)療隊員并肩搶險的身姿;海地太子港被地震襲擊后,第一批趕到災區(qū)的救援者中就有中國救援人員,將曾經受到的支持和關愛回饋世界。這樣的相互援助,凝聚了人類應對災害的力量,加深了彼此間的溝通和理解,令不同國家和民族心手相連。
愛意的源泉在哪里?它來自對生命的同情和珍視,它來自每個普通人的勇敢擔當。汶川地震中,中學教師譚千秋在生死瞬間張開雙臂把四個學生掩護在身下,自己卻獻出了生命;經歷這場地震的“90后”青年田芷銘在談起兩年間內心世界變化時,深有感觸地說:“災難教會我關心別人”;英國外科醫(yī)生賽義德曾在汶川震區(qū)救助傷員,當時做手術從早忙到晚,他所感受到的感恩之心和互助精神,也讓他至今難忘……正是無數平凡而又高尚的人,用行動撐起愛的天空,人間大愛永不衰竭。
人間有愛,生生不息。在5月12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涌上人們心頭的不僅有對遇難者的追思和哀悼,也有對曾經得到過的幫助的感恩。悲痛可能隨著時光流逝而沉淀心底,來自全球各地的愛意卻應當隨著生命延續(xù)而惠及他人。銘記得到的愛,并為別人付出愛,世界將因此更美好。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三
親愛的同胞們:
重壓之下,將檢驗炎黃子孫的堅強風骨;在危難之時,將顯示華夏民族血濃于水的親密團結?!耙环接须y,八方支援”,應該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關注災情,表達愛心。為此,廣大學子的倡議:為災區(qū),伸出熱情的雙手,獻出的愛心,眾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贈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再小的力量支持。為抗震救災,幫助災區(qū)同胞重建家園助力。堅信“地震無情,人有情”。為災區(qū)送去來自的問候,和力所能及的經濟捐助。汶川震定,華夏同心。讓世界看到堅強的!團結的!
當祖國西南地區(qū)的同胞還在旱災肆虐的困境中等待甘露時,青海玉樹縣又傳來了7.1級地震的噩耗。北京時間04月14日0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東經96.17)發(fā)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玉樹藏族自治州簡稱玉樹州,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平均海撥4000米以上,最低3510米,最高6621米,地處偏遠地區(qū),經濟落后,交通不便,有10萬左右的常住居民。這次地震的傷亡情況會比較嚴重,目前,死亡人數在300人左右,受傷人數在8000人左右,有很多人被埋在廢墟下。玉樹當地大部分民居建筑是土木結構,90%的房屋倒塌,除了少數幾棟樓房,剩余的全部倒塌,現在玉樹縣已全面停電。周邊的政府、消防、公安已經展開救援。玉樹縣的'地震是大自然向我們人類作出的又一次挑戰(zhàn)和嚴峻考驗。然而,在這重壓之下,將檢驗我們炎黃子孫的堅強風骨;在危難之時,將顯示我們華夏民族血濃于水的親密團結。在天災面前,我們要更堅強,這才是那個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壓不垮、打不倒的中華民族,這才是我們民族的精神。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應該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關注災情,表達愛心。為此,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倡議:積極為災區(qū)群眾伸出熱情的雙手,獻出我們的愛心。眾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贈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后,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為抗震救災,幫助災區(qū)同胞重建家園出一份力。我們堅信地震無情,人有情。向災區(qū)送去我們的問候和力所能及的捐助。玉樹震定,華夏同心。讓世界看到堅強的中國,團結的中國!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四
站在兩周年的節(jié)點上,回望這片哀傷之地、悲壯之地上的低回、奮起與重生,不能不讓人再次感嘆,我們從災難中得到的,并不僅僅是痛苦,更是腳踏實地的前行。
“更加”,是在汶川災后重建的報道中最為常見的一個詞:校園要更加堅固、住房要更加舒適、設備要更加完善……所有的“更加”,實際上是兩個“更加”:家鄉(xiāng)會更加美,生活會更加好!兩周年過去,這樣的“更加”,也已經慢慢落實成了展現眼前的圖畫:北川新縣城,塔吊林立,9月底將形成城市基本功能;3002所需重建的學校,已有2609所竣工。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前行,并不僅僅是那些看得見的“更加”。經歷了汶川地震的考驗,經歷了震撼天地的生死救援,經歷了國旗低垂的舉國哀悼,經歷了熱火朝天的恢復重建,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也以更加成熟的姿態(tài),面對種種考驗、磨難。
20xx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強震。這一次,人們沒有張惶,國家立即啟動一級響應預案,救援隊伍迅速進入災區(qū),第一時間發(fā)布權威信息和數據;這一次,沒有猶豫,微博成為新信息傳播方式,民間慈善組織迅速開始籌集善款,明星們組織籌款義演,電視臺暫停播放娛樂節(jié)目;這一次,沒有疾呼,應對自然災害,進行心理救助,已經成為政府和社會的自覺……是的,這就是深重國殤換來的堅實進步,這就是汶川廢墟生長起的不屈力量,這就是我們所說:“與汶川人一起守望玉樹”。
汶川,兩年過去,災后重建將進入“造血階段”:逐步轉向以提升災區(qū)發(fā)展能力為重點的新階段。玉樹,一個月過去,抗震救災則將全面轉入災后重建階段。災難總會過去,生活仍將繼續(xù)?;蛟S,總結面對災難時得到的經驗、汲取對抗災難時迸發(fā)的力量、傳承戰(zhàn)勝災難時凝聚的力量,才是對災難中不幸遇難者最好的告慰,對災難后繼續(xù)生活者最好的激勵,也才是紀念汶川地震兩周年的意義之所在。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今天是2016年5月12日,2008年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注定要使我們用一生去銘記。
浩蕩宇宙,悠悠華夏。臨改革三十歲,值西開整九載。然而汶川地底的一次震動,震動了中國,震動了世界。無數的同胞轉瞬而逝,無數的房屋頃刻瓦礫。汶川成為了川之傷,成為了國之殤!一年過去了,我們希望逝者已達天國,更希望生者業(yè)已新生?;厥卓纯催@一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眼淚可以重流,悲傷可以再述,震后這一年我們共同祭奠。
還記得在那段哀痛的日子里,全國人民心手相連,共度災難,一幅幅畫面讓我們感慨萬千,一個個身影讓我們肅然起敬,一份份感動讓我們記憶猶新。面對無數生命被掩埋在廢墟中,失去親人的人們對著廢墟呼喚。山悲水泣天垂淚,星暗云濃地含愁。汽笛為故去生靈而哀鳴,國旗為百姓而垂降。
然而,偉大的中國人并沒有因此而被打倒。我們在挫折中奮斗,在逆境中淬煉,在悲痛中崛起,在廢墟上前行。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全國人民聯合起來,不分晝夜,無私奉獻,打響拯救生命的接力戰(zhàn)。無數的同胞被救出,神州大地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圖畫。
然而,還是有很多同胞離我們遠去,他們走得毫無聲息,他們的離去更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可貴。逝者已逝,生者更應承逝者之遺志,奮然而前行!所以偉大的.中國人民抖去了滿身的塵土,揩干傷口的血跡,鼓足生活的勇氣和力量,踏上了恢復生產的艱辛征程。
經歷了悲痛、鎮(zhèn)定、堅強、抗爭之后,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讓中華民族更加團結,更加奮進,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讓我們一次次動容,一次次得到洗禮,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可貴,讓我們看到了在和平環(huán)境下成長的年輕一代的責任感,讓我們看到了民族未來的希望。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到來之際,讓我們焚起一柱心香,深深地為遇難同胞祈禱。讓我們銘記那些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銘記那些共和國的忠誠衛(wèi)士、白衣天使,銘記所有為抗震救災奉獻力量的人們。讓我們珍愛生命,承逝者之遺志,用愛筑起摧不垮的家園。
最后用一首柳煙碧的《滿江紅汶川大地震感懷》結束我的演講:
生死邊緣,朝復暮、誰人言歇。
千里路,殘垣頹壁,救援激烈。
四海同悲憂蜀地,九州共震哀秦月。
但魂牽,眾志已成城,猶心切。
賢總理,絲已雪,韌百姓,心難滅。
看人間大愛,國魂無缺。
赤縣漸收民族淚,蒼生猶獻英雄血。
待他朝,重整舊亭臺,新樓闕。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六
各位老師、同學:
你們好。
我是來自文學院06級7班的趙利燕。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在考驗中進步》。
不僅僅是國家,小到我們個人都只有在考驗中,才能進步!我想在座的各位,沒有一個會是一帆風順而沒有經歷絲毫的考驗就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的吧?我們平凡人是如此,偉大的人物更是如此!
凡爾納經受住了一次次退稿的考驗,成為了一位著名作家;納爾遜.曼德拉經受住了孤獨與歧視的考驗,成為了一位優(yōu)秀的政壇領袖;海倫.凱勒經受住了身體殘疾的考驗,成為一位令世人仰慕的作家和活動家。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七
親愛的同胞們:
今年的4月14日注定是讓國人銘記的一天。當天下午,在青海發(fā)生了里氏7。1級的大地震,能量相當于400顆廣島原子彈,把無數陽光下鮮活的生命永遠地帶入黑暗世界,并波及東南亞地區(qū)和大半個中國。截至十三日下午四點五十四分,青海地震已有11921人遇難,震中地區(qū)6萬群眾仍杳無音信,目前震區(qū)通信、交通依然中斷。災難超越了地域與時空,災難是我們共同的傷痛,在無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只有愛才是我們得以永恒的力量,只有愛才是我們共同抗衡自然的偉大力量!
在這重壓之下,將檢驗我們炎黃子孫的堅強風骨;在危難之時,將顯示我們華夏民族血濃于水的親密團結?!环接须y,八方支援’,我們應該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關注災情,表達愛心。為此,作為中華學子的我們倡議:積極為災區(qū)群眾,伸出熱情的雙手,獻出我們的愛心,眾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贈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后,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為抗震救災,幫助災區(qū)同胞重建家園助力。我們堅信‘地震無情,人有情’。為災區(qū)送去來自我們的問候,和力所能及的經濟捐助。汶川震定,華夏同心。讓世界看到堅強的中國!團結的中國!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八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了7.8級地震,一時間全國人民的目光都投向了那里。隨著電視、報紙的不斷報道,災區(qū)死亡人數的不斷增加,我們的心也跟著一起激烈地震蕩著。
昨天,溫家寶親臨了災區(qū)第一線,當他在新建小學前冒著危險,踩著泥濘,攀上瓦礫堆,走近施救地點,看到搶險人員正在解救兩名被困在廢墟下的孩子時,激動得流下了熱淚。他大聲告訴孩子:“我是溫家寶爺爺,孩子們一定要挺住,一定會得救!”面對這樣的情景,誰能不為之流淚呢?目前各地都在紛紛地為災區(qū)人民捐款,作為有良知的中國人,誰都不會袖手旁觀的,我們學校也發(fā)起了捐款的號召,大家群起響應,盡自己的力量為災區(qū)人民獻出一份愛心。雖然力量很薄弱,但我們心系災區(qū),時刻關心著、牽掛著,希望災區(qū)人民早日度過難關。
獻給堅強的中國:
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
當主權面對挑戰(zhàn),我們亮出利劍!
當圣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
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
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
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
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人的脊梁!
加油,同胞!加油,中國!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九
2010年4月14日,又是是一個含血帶淚的日子,在汶川地震后,相隔兩年時間,在中國青海玉樹發(fā)生的7.1級地震,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情牽十幾億中國同胞及世界人們的心。
山崩地裂的幾分鐘過去后,我發(fā)現,我們的周圍,我們所能涉獵到的事關青海玉樹大地震的新聞中,有無以復加的痛在彌漫,有相濡以沫、患難與共的濃濃的愛意在涌動,有悲壯而凄美的人性的美麗讓我深深地感動著。許多的瞬間,許多的片段,在闡釋著大愛的真正內涵,在放射著人性中最美麗的光彩,這些瞬間和片段在珍藏進內心深處的時候,我淚流滿面。
在新聞中看到一則新聞讓人為之動容,一學校的教師徒手挖廢墟救孩子幸存的師生立即組織救援,以最快速度將受傷的孩子送到醫(yī)院救治,但有的孩子仍然沒有被搶救過來。救出第一個孩子,大概是在8時20分。他說,大概有60多名教師立即參與救援,徒手挖開廢墟?!拔覀兒芏嗳耸掷锒紱]什么工具,學校一下子哪兒來這么多工具。”文明說,幾乎所有的老師手都磨破了,廢墟上留下了一道道紅色血印,“我們流再多的血,也要救出那些被埋的孩子!”
地震會摧毀一些東西,但是它必將過去,也必將重塑。而抗災中,這些最可愛的人,將會“是劃過我們皮膚的一陣戰(zhàn)栗、是閃過我們內心的一絲憂傷、是落在我們精神上的一個刻痕”,讓人難以忘記。
地震無情,人有情,災害之中見真情。地震可以震倒了房屋,可以阻塞交通,可以中斷電訊,但是擋不住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深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有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有全國人民這一堅強的后盾,必將渡過難關,去奪取抗震救災的最后勝利。讓災區(qū)的人民不再哭泣,讓我們緊緊的團結在一起,謝謝大家!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十
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7.0級地震,這一突如其來的災難給當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黨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李克強分別作出重要指示,國家有關部委和人民解放軍快速響應,立即趕赴災區(qū)實施救援。
地震無情的掠奪了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家園,原本一切平靜安逸的地方,現在卻是支離破碎。但是,我們全國人民的心卻是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不僅全國的心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甚至是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的國外友人也紛紛真情關切著我們、支持著我們,給我們加油,給我們打氣。
從報道中看到的相關新聞,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心酸、傷感,更多的是感動。感動我們在大危大難相互扶持的堅定,感動我們在危難面前齊心協(xié)力的魄力,感動我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真情。是的,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同時也正因為我們心中有愛,不放棄,不拋棄,一齊并肩的走下去。
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憑借自己的能力為災區(qū)做點貢獻,雖然我們自身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相信憑借我們的滿腔熱血,團結一致能夠托升起我們生存、發(fā)展的希望。
現在的我們只有珍惜眼前的人與物,不要自己在有生之年有所后悔,人生說長不長,但說短又不斷,只是面對人生的瞬息萬變需要無限的力量和勇氣,感覺自己總是在經歷了一些事情才能成長,無盡的傷感、無盡的感慨,我們需要做些什么?能做什么?人生就是這么的奇妙。
雖然災難難于預測,但是我們至始至終都會相互扶持,匯聚成強大的力量,因為我們始終相信,我們可以戰(zhàn)勝一切困難。我們堅信新家園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十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是誰把教師比作蠟燭,光芒微弱、身體單薄、生命短暫。
但,你看。
五月的燭光,雖是悲痛的吶喊,卻像太陽一樣奪目耀眼,
五月的燭光,雖是躍動的淚花,卻像繁星一樣絢麗璀璨。
地震突襲,災難降臨。
那一刻,無數的房屋倒塌、那一刻,無數的鮮花凋零、那一刻無數的生命消亡,那一刻,就在那一刻也有無數的教師用生命挽起生命。
龍居小學的廢墟中,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但是他的雙手仍緊緊地抓著兩個學生,怎么也不放開。他的名字叫教師。
永安壩小學的樓道里閃動著一個矯健的身影,飛奔、飛奔、飛奔,快跑、快跑……他幾次沖進危樓,救了十幾個學生,學生獲救了,可無情的玻璃、瓦礫、混凝土卻襲向了他的身體,重傷中的他倒在血泊里,他生命的最后一絲力氣,是艱難的伸出手指指向樓頂,奄奄一息的說:“上、上、上面還有……”你知道嗎?他才剛剛結婚10天,還是個幸福的新郎呀!他的名字叫教師。
映秀小學的校園里,一個青年的男子跪撲在廢墟上,雙臂張開向振翅的雄鷹,翅膀下緊緊地抱著兩個學生,學生獲了,雄鷹死了。
譚千秋、袁文婷、楊樹蘭……。
他走了,她走了,她們走了……。
化作燭光,照亮了黑暗的天堂、化作航燈,引領你我前進的方向。
沉沉的瓦礫,壓垮了教室,壓不垮的是教師堅毅的臂膀,
茫茫的廢墟,淹沒了校園,淹沒不了的是教師沸騰的熱血,
地震的'災難,震動了大地,震不動他們?yōu)榻逃聵I(yè)奉獻終生的誓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她們用鮮血譜寫了師魂的篇章,用鐵骨筑造了高尚的豐碑。
其實,平常的日子里,他們和你我一樣平常、繁忙的日子里,他們和你我一樣繁忙。但是當災難來臨,他們用微弱的力量詮釋了師愛的偉大、用單薄的身體挺起民族的脊梁,用短暫的生命托起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逝者已去,生者何為?
不斷學習,認真鉆研,耐心教導,傾心奉獻。
讓平凡的我們:
作一片綠葉,映襯紅花;做一縷春風,吹拂笑面;做一滴甘露,浸潤心田……。
小病未愈,初夏夜,思緒縈繞。頌師德,筆端傾瀉,賦予芳草。四季辛勞暮與朝,蠟炬成灰知多少?血和汗,鑄千秋師魂,丹心照!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十二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地震無情人有情》。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突如其來的8.0級大地震如同洪水猛獸般吞噬了數以萬計的生命,毀壞了無數家園,面對眼前這一幕幕慘境,讓我們感到揪心的疼痛,全國人民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顫,同時,也震出了我們的愛國之心,手足之情,震出了民族的大愛,震出了民族之魂天災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聽失去親人的人在哭泣,失去家園的人在哭泣,被埋在廢墟下的孩子在哭泣。
面對嚴峻災情,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在第一時間抵達災區(qū),指揮抗震救災工作,人民解放軍、武警戰(zhàn)士、醫(yī)務人員隨即趕到,搶在第一時間解救被困者,搶救傷員,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最短的時間調動了全國各方面救援力量奔赴一線,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抗爭救災保衛(wèi)戰(zhàn)。
危難關頭,人民解放軍再次筑起了挽救人民生命的鋼鐵長城,一具具鮮活的生命從廢墟中救出,我們又一次看見了希望。一位被困在廢墟下30多個小時的5歲男孩在被救出的那一刻,從他稚嫩的臉上我們看不出一絲的恐懼與害怕,在緊急送往醫(yī)院的路上,他最先看到的是人民解放軍,在他幼小的心靈里這一幕是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孩子居然伸出了他那沾滿塵土的小手,向解放軍叔叔們敬了一個隊禮。事后人們都在猜想當時這個小男孩想了什么,也許他心里想,將來一定要好好學習,也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人。
被困70、140、170小時的人不斷搶救出來,這奇跡來自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等救援人員的及時搶救;這奇跡來自幸存者對于生命的頑強,黑暗奪不去求生的意志,困境壓不垮與死神抗爭的精神。
災區(qū)人民是我們的親人,在這一刻,我們應該積極奉獻出愛心,用我們的愛溫暖那些仍然在痛苦與苦難中掙扎的親人們!
愛心是照亮世界,是驅走苦難的最強大力量。這次,當災難降臨,當神州大地在震顫中感受痛苦,我們呼吁每一位同胞,力所能及,伸出援手,為災區(qū)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讓我們用愛心,感動上天,賜福給我們的同胞,讓他們永享幸福與安寧!
獻給堅強的中國:
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
當主權面對挑戰(zhàn),我們亮出利劍!
當圣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
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
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
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
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人的脊梁!
加油,同胞!加油,中國!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十三
四川的地震如一場大災難降臨人間。這是老天在和忠誠的人們開了一個太大的玩笑,人們根本沒有力量來避免,讓無數的人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人們在不斷逃避,似乎勇氣已離人們遠去,黑暗在四周伸出了它巨大的魔爪,死神在瀕臨死亡的人們身邊走來走去。
于是,他們呻吟著、苦熬著,在巨大的石塊壓下來時,壓碎了一顆顆赤誠的`心,壓倒了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們呼喊著、淚流著,在掘開的房屋下面,看見了一具具已毫無知覺的軀體,發(fā)出撕心裂肺的哭嚎,斑斑駁駁的血污染紅了雙眼,肝腸寸斷。
也許我們只要活著就好了,只要快樂的活著就好了。
我們有著黃色的皮膚,胸膛里流淌著鮮紅的熱血。
我們有著堅韌的毅力,看到這山崩地裂的一刻,內心中有著澎湃的聲音猶如戰(zhàn)鼓鳴擊,美好的往事如戰(zhàn)壕的硝煙四散而淡忘,我們竭力伸手,指尖能觸到的也就只是灰燼和看不到頭的廢墟。
我是知道的。那些死去的人是為了活著的人能夠活得更好,而活著的人是為了堅持死去的人的夢想而走下去的。
看著被埋孩子手中緊緊捏著一支筆,不曾放開,即使自己不再能掙開眼;聽那響當當的漢子深陷絕境,還自信地對救援人員報以微笑,一定要讓自己的女兒看看父親是怎樣的勇敢;瞧那眼角布滿血絲的人吶,說著我們再苦再累也要救出被困的同胞,。
“中國加油,汶川加油!”
這是堅定的汶川人在吶喊!這是堅定的中國人在吶喊!這是堅定的中國在吶喊!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十四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這是一個會讓很多人銘記一生的時刻。
7.8級大地震襲擊了四川汶川,波及重慶市,云南省,甘肅省,湖北省,陜西省,河南省等多個省市。甚至遠在北京,日本,泰國都有震感,截至今日,死亡人數已上升到兩萬兩千零六十九人,還有一萬多人在廢墟中苦苦掙扎,奄奄一息,預計死亡人數將超過五萬人。而災難并沒有結束,幾個水庫隨時有決堤的危險,在余震的淫威下,泥石流有可能再次發(fā)生。而據專家估計,大大小小的余震還將持續(xù)一個多月。
據當地一所高中的幸存者回憶,他當時在上體育課,地震發(fā)生的瞬間,操場上所有人立即被巨大的力量掀翻在地。轉瞬之間,七層樓的主教學樓轟然倒塌,消失在視線中,留下過了半個小時才消去的漫天揚塵。試想一下,上一秒,那些孩子們還坐在教室里為上課做著準備工作,而下一秒,他們已經被巨大的鋼筋水泥板所掩埋。所以,與他們相比,我們是多么的`幸運啊!
地震發(fā)生后,社會各界立即行動起來,為災區(qū)群眾捐款捐物,截至今天,社會捐款捐物總價值已經超過了13.4億元人民幣,我們看到,我校的師生也紛紛慷慨解囊,我們捐出了零用錢,甚至是全部的積蓄,捐款最多的班級達七千余元。是啊,有可能平時我們不屑一顧的一點五元的礦泉水,就是災區(qū)群眾在渴了幾天之后最渴望的東西。
濃重的死亡的陰影仍然彌漫在四川的上空,但我們溫暖的愛心正一點點地將其驅散。房子倒了,但人們之間的情誼更堅固了;財物毀了,但災區(qū)群眾的心越來越溫暖了?!霸傩〉牧α?,也是一種支持”“汶川挺住”等等同學們的留言,災區(qū)人民不一定聽得到,看得到,但一定能感受得到!
2008年,榮耀與災難伴著中國蹣跚前行。然而,坎坷無法擋住我們的腳步,反而堅定了我們前行的信心;災難并未抹卻榮耀的光輝,反而更凸顯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與堅強。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地震無情,人間有愛!2013年4月20日一個沉痛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中國,四川雅安發(fā)生了7級大地震,我的心也再次被這殘酷的災難所震顫,在這天災發(fā)生之際,我首先想到了那次汶川大地震,雅安,你不會像汶川那樣給我們那么打的傷痛吧!這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認看到的。
那一次,四川省發(fā)生了強烈地震,全國大半地區(qū)都有明顯震感。震中位于阿壩州汶川縣,地震造成了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說它是大地震,是因為它比我們都知道的唐山大地震還要嚴重,余震異常頻繁,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災難!
然而,在這如此恐怖的災難面前,我們的中國子民沒有退縮,我們一起手挽手去挑戰(zhàn)地震——這個張牙舞爪的惡魔。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抗震救災。”不錯,這次大地震發(fā)生后,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舉行了捐款捐物捐衣捐水活動,各國人民也紛紛解囊相助,用愛心來為災區(qū)人民營造幸福樂園。
許許多多的人都為抗震救災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們有的是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志愿者,有的是沒有遇難的本地人,有的則是來四川探親的……他們也許失去了親人,也許沒有了家園,但是他們沒有時間去過多悲痛,而是化悲傷為力量,為了災區(qū)人民夜以繼日地奔波著忙碌著。還有那些最可愛的官兵戰(zhàn)士們,為了多救出一個災民,為了早一分鐘讓災民脫離危險,他們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顧,和時間賽跑,和余震斗爭,多可愛的人啊,我向他們致敬!
我知道了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對災區(qū)人民的`遭遇感到非常同情,但更多的是關切,是感動。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無情的災難中喪生,又有多少人逃過了一劫;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第一時間趕往四川,為災區(qū)人民盡一份力,又有多少人不幸殉職。為人民獻身的英雄們啊,你們的死是光榮的,你們的犧牲是偉大的,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我也為災區(qū)人民捐了款,雖然只有區(qū)區(qū)的50元,但那也幾乎是我的全部了,我希望我這區(qū)區(qū)的50元,也能為災區(qū)像我這么大的學生多買幾本書,多買幾只筆,也是我為災區(qū)盡了一點力。
災區(qū)的同胞們啊,不要傷心,不要擔心,國家和政府不會拋棄我們,失去了小家我們還有大家,我們一起努力重建家園吧!
地震無情,人間有愛!
所以這次的雅安地震我更要出份力。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二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8周年。兩年來,類似的地震災難在全球范圍內不時發(fā)生,而對災區(qū)萬里馳援的國際救援場景也每每出現。在與自然災害抗爭的過程中,人類用行動詮釋和證明了這樣的道理:人間有愛,生生不息。
愛如潮涌,何以生生不息?在災難面前,人與人的互助跨越國界和種族,超越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tài),它使得愛不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單向付出,而成為人類大家庭所有成員之間雙向或多向的互動,愛意在互動中漸濃。
中國汶川遭遇地震后,廢墟中有國外救援和醫(yī)療隊員并肩搶險的身姿;海地太子港被地震襲擊后,第一批趕到災區(qū)的救援者中就有中國救援人員,將曾經受到的支持和關愛回饋世界。這樣的相互援助,凝聚了人類應對災害的力量,加深了彼此間的溝通和理解,令不同國家和民族心手相連。
愛意的源泉在哪里?它來自對生命的同情和珍視,它來自每個普通人的勇敢擔當。汶川地震中,中學教師譚千秋在生死瞬間張開雙臂把四個學生掩護在身下,自己卻獻出了生命;經歷這場地震的“90后”青年田芷銘在談起兩年間內心世界變化時,深有感觸地說:“災難教會我關心別人”;英國外科醫(yī)生賽義德曾在汶川震區(qū)救助傷員,當時做手術從早忙到晚,他所感受到的感恩之心和互助精神,也讓他至今難忘……正是無數平凡而又高尚的人,用行動撐起愛的天空,人間大愛永不衰竭。
人間有愛,生生不息。在5月12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涌上人們心頭的不僅有對遇難者的追思和哀悼,也有對曾經得到過的幫助的感恩。悲痛可能隨著時光流逝而沉淀心底,來自全球各地的愛意卻應當隨著生命延續(xù)而惠及他人。銘記得到的愛,并為別人付出愛,世界將因此更美好。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三
親愛的同胞們:
重壓之下,將檢驗炎黃子孫的堅強風骨;在危難之時,將顯示華夏民族血濃于水的親密團結?!耙环接须y,八方支援”,應該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關注災情,表達愛心。為此,廣大學子的倡議:為災區(qū),伸出熱情的雙手,獻出的愛心,眾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贈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再小的力量支持。為抗震救災,幫助災區(qū)同胞重建家園助力。堅信“地震無情,人有情”。為災區(qū)送去來自的問候,和力所能及的經濟捐助。汶川震定,華夏同心。讓世界看到堅強的!團結的!
當祖國西南地區(qū)的同胞還在旱災肆虐的困境中等待甘露時,青海玉樹縣又傳來了7.1級地震的噩耗。北京時間04月14日0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北緯33.1,東經96.17)發(fā)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玉樹藏族自治州簡稱玉樹州,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平均海撥4000米以上,最低3510米,最高6621米,地處偏遠地區(qū),經濟落后,交通不便,有10萬左右的常住居民。這次地震的傷亡情況會比較嚴重,目前,死亡人數在300人左右,受傷人數在8000人左右,有很多人被埋在廢墟下。玉樹當地大部分民居建筑是土木結構,90%的房屋倒塌,除了少數幾棟樓房,剩余的全部倒塌,現在玉樹縣已全面停電。周邊的政府、消防、公安已經展開救援。玉樹縣的'地震是大自然向我們人類作出的又一次挑戰(zhàn)和嚴峻考驗。然而,在這重壓之下,將檢驗我們炎黃子孫的堅強風骨;在危難之時,將顯示我們華夏民族血濃于水的親密團結。在天災面前,我們要更堅強,這才是那個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壓不垮、打不倒的中華民族,這才是我們民族的精神。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應該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關注災情,表達愛心。為此,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倡議:積極為災區(qū)群眾伸出熱情的雙手,獻出我們的愛心。眾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贈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后,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為抗震救災,幫助災區(qū)同胞重建家園出一份力。我們堅信地震無情,人有情。向災區(qū)送去我們的問候和力所能及的捐助。玉樹震定,華夏同心。讓世界看到堅強的中國,團結的中國!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四
站在兩周年的節(jié)點上,回望這片哀傷之地、悲壯之地上的低回、奮起與重生,不能不讓人再次感嘆,我們從災難中得到的,并不僅僅是痛苦,更是腳踏實地的前行。
“更加”,是在汶川災后重建的報道中最為常見的一個詞:校園要更加堅固、住房要更加舒適、設備要更加完善……所有的“更加”,實際上是兩個“更加”:家鄉(xiāng)會更加美,生活會更加好!兩周年過去,這樣的“更加”,也已經慢慢落實成了展現眼前的圖畫:北川新縣城,塔吊林立,9月底將形成城市基本功能;3002所需重建的學校,已有2609所竣工。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前行,并不僅僅是那些看得見的“更加”。經歷了汶川地震的考驗,經歷了震撼天地的生死救援,經歷了國旗低垂的舉國哀悼,經歷了熱火朝天的恢復重建,我們的國家和人民,也以更加成熟的姿態(tài),面對種種考驗、磨難。
20xx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強震。這一次,人們沒有張惶,國家立即啟動一級響應預案,救援隊伍迅速進入災區(qū),第一時間發(fā)布權威信息和數據;這一次,沒有猶豫,微博成為新信息傳播方式,民間慈善組織迅速開始籌集善款,明星們組織籌款義演,電視臺暫停播放娛樂節(jié)目;這一次,沒有疾呼,應對自然災害,進行心理救助,已經成為政府和社會的自覺……是的,這就是深重國殤換來的堅實進步,這就是汶川廢墟生長起的不屈力量,這就是我們所說:“與汶川人一起守望玉樹”。
汶川,兩年過去,災后重建將進入“造血階段”:逐步轉向以提升災區(qū)發(fā)展能力為重點的新階段。玉樹,一個月過去,抗震救災則將全面轉入災后重建階段。災難總會過去,生活仍將繼續(xù)?;蛟S,總結面對災難時得到的經驗、汲取對抗災難時迸發(fā)的力量、傳承戰(zhàn)勝災難時凝聚的力量,才是對災難中不幸遇難者最好的告慰,對災難后繼續(xù)生活者最好的激勵,也才是紀念汶川地震兩周年的意義之所在。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今天是2016年5月12日,2008年的今天,也就是2008年5月12日,注定要使我們用一生去銘記。
浩蕩宇宙,悠悠華夏。臨改革三十歲,值西開整九載。然而汶川地底的一次震動,震動了中國,震動了世界。無數的同胞轉瞬而逝,無數的房屋頃刻瓦礫。汶川成為了川之傷,成為了國之殤!一年過去了,我們希望逝者已達天國,更希望生者業(yè)已新生?;厥卓纯催@一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眼淚可以重流,悲傷可以再述,震后這一年我們共同祭奠。
還記得在那段哀痛的日子里,全國人民心手相連,共度災難,一幅幅畫面讓我們感慨萬千,一個個身影讓我們肅然起敬,一份份感動讓我們記憶猶新。面對無數生命被掩埋在廢墟中,失去親人的人們對著廢墟呼喚。山悲水泣天垂淚,星暗云濃地含愁。汽笛為故去生靈而哀鳴,國旗為百姓而垂降。
然而,偉大的中國人并沒有因此而被打倒。我們在挫折中奮斗,在逆境中淬煉,在悲痛中崛起,在廢墟上前行。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全國人民聯合起來,不分晝夜,無私奉獻,打響拯救生命的接力戰(zhàn)。無數的同胞被救出,神州大地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圖畫。
然而,還是有很多同胞離我們遠去,他們走得毫無聲息,他們的離去更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可貴。逝者已逝,生者更應承逝者之遺志,奮然而前行!所以偉大的.中國人民抖去了滿身的塵土,揩干傷口的血跡,鼓足生活的勇氣和力量,踏上了恢復生產的艱辛征程。
經歷了悲痛、鎮(zhèn)定、堅強、抗爭之后,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讓中華民族更加團結,更加奮進,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讓我們一次次動容,一次次得到洗禮,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可貴,讓我們看到了在和平環(huán)境下成長的年輕一代的責任感,讓我們看到了民族未來的希望。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到來之際,讓我們焚起一柱心香,深深地為遇難同胞祈禱。讓我們銘記那些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銘記那些共和國的忠誠衛(wèi)士、白衣天使,銘記所有為抗震救災奉獻力量的人們。讓我們珍愛生命,承逝者之遺志,用愛筑起摧不垮的家園。
最后用一首柳煙碧的《滿江紅汶川大地震感懷》結束我的演講:
生死邊緣,朝復暮、誰人言歇。
千里路,殘垣頹壁,救援激烈。
四海同悲憂蜀地,九州共震哀秦月。
但魂牽,眾志已成城,猶心切。
賢總理,絲已雪,韌百姓,心難滅。
看人間大愛,國魂無缺。
赤縣漸收民族淚,蒼生猶獻英雄血。
待他朝,重整舊亭臺,新樓闕。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六
各位老師、同學:
你們好。
我是來自文學院06級7班的趙利燕。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在考驗中進步》。
不僅僅是國家,小到我們個人都只有在考驗中,才能進步!我想在座的各位,沒有一個會是一帆風順而沒有經歷絲毫的考驗就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的吧?我們平凡人是如此,偉大的人物更是如此!
凡爾納經受住了一次次退稿的考驗,成為了一位著名作家;納爾遜.曼德拉經受住了孤獨與歧視的考驗,成為了一位優(yōu)秀的政壇領袖;海倫.凱勒經受住了身體殘疾的考驗,成為一位令世人仰慕的作家和活動家。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七
親愛的同胞們:
今年的4月14日注定是讓國人銘記的一天。當天下午,在青海發(fā)生了里氏7。1級的大地震,能量相當于400顆廣島原子彈,把無數陽光下鮮活的生命永遠地帶入黑暗世界,并波及東南亞地區(qū)和大半個中國。截至十三日下午四點五十四分,青海地震已有11921人遇難,震中地區(qū)6萬群眾仍杳無音信,目前震區(qū)通信、交通依然中斷。災難超越了地域與時空,災難是我們共同的傷痛,在無法抗拒的大自然面前,只有愛才是我們得以永恒的力量,只有愛才是我們共同抗衡自然的偉大力量!
在這重壓之下,將檢驗我們炎黃子孫的堅強風骨;在危難之時,將顯示我們華夏民族血濃于水的親密團結?!环接须y,八方支援’,我們應該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關注災情,表達愛心。為此,作為中華學子的我們倡議:積極為災區(qū)群眾,伸出熱情的雙手,獻出我們的愛心,眾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贈不分多少,善舉不分先后,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為抗震救災,幫助災區(qū)同胞重建家園助力。我們堅信‘地震無情,人有情’。為災區(qū)送去來自我們的問候,和力所能及的經濟捐助。汶川震定,華夏同心。讓世界看到堅強的中國!團結的中國!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八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了7.8級地震,一時間全國人民的目光都投向了那里。隨著電視、報紙的不斷報道,災區(qū)死亡人數的不斷增加,我們的心也跟著一起激烈地震蕩著。
昨天,溫家寶親臨了災區(qū)第一線,當他在新建小學前冒著危險,踩著泥濘,攀上瓦礫堆,走近施救地點,看到搶險人員正在解救兩名被困在廢墟下的孩子時,激動得流下了熱淚。他大聲告訴孩子:“我是溫家寶爺爺,孩子們一定要挺住,一定會得救!”面對這樣的情景,誰能不為之流淚呢?目前各地都在紛紛地為災區(qū)人民捐款,作為有良知的中國人,誰都不會袖手旁觀的,我們學校也發(fā)起了捐款的號召,大家群起響應,盡自己的力量為災區(qū)人民獻出一份愛心。雖然力量很薄弱,但我們心系災區(qū),時刻關心著、牽掛著,希望災區(qū)人民早日度過難關。
獻給堅強的中國:
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
當主權面對挑戰(zhàn),我們亮出利劍!
當圣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
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
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
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
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人的脊梁!
加油,同胞!加油,中國!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九
2010年4月14日,又是是一個含血帶淚的日子,在汶川地震后,相隔兩年時間,在中國青海玉樹發(fā)生的7.1級地震,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jié)奏,情牽十幾億中國同胞及世界人們的心。
山崩地裂的幾分鐘過去后,我發(fā)現,我們的周圍,我們所能涉獵到的事關青海玉樹大地震的新聞中,有無以復加的痛在彌漫,有相濡以沫、患難與共的濃濃的愛意在涌動,有悲壯而凄美的人性的美麗讓我深深地感動著。許多的瞬間,許多的片段,在闡釋著大愛的真正內涵,在放射著人性中最美麗的光彩,這些瞬間和片段在珍藏進內心深處的時候,我淚流滿面。
在新聞中看到一則新聞讓人為之動容,一學校的教師徒手挖廢墟救孩子幸存的師生立即組織救援,以最快速度將受傷的孩子送到醫(yī)院救治,但有的孩子仍然沒有被搶救過來。救出第一個孩子,大概是在8時20分。他說,大概有60多名教師立即參與救援,徒手挖開廢墟?!拔覀兒芏嗳耸掷锒紱]什么工具,學校一下子哪兒來這么多工具。”文明說,幾乎所有的老師手都磨破了,廢墟上留下了一道道紅色血印,“我們流再多的血,也要救出那些被埋的孩子!”
地震會摧毀一些東西,但是它必將過去,也必將重塑。而抗災中,這些最可愛的人,將會“是劃過我們皮膚的一陣戰(zhàn)栗、是閃過我們內心的一絲憂傷、是落在我們精神上的一個刻痕”,讓人難以忘記。
地震無情,人有情,災害之中見真情。地震可以震倒了房屋,可以阻塞交通,可以中斷電訊,但是擋不住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深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有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有全國人民這一堅強的后盾,必將渡過難關,去奪取抗震救災的最后勝利。讓災區(qū)的人民不再哭泣,讓我們緊緊的團結在一起,謝謝大家!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十
北京時間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7.0級地震,這一突如其來的災難給當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黨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李克強分別作出重要指示,國家有關部委和人民解放軍快速響應,立即趕赴災區(qū)實施救援。
地震無情的掠奪了我們的家人,我們的家園,原本一切平靜安逸的地方,現在卻是支離破碎。但是,我們全國人民的心卻是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不僅全國的心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甚至是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的國外友人也紛紛真情關切著我們、支持著我們,給我們加油,給我們打氣。
從報道中看到的相關新聞,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心酸、傷感,更多的是感動。感動我們在大危大難相互扶持的堅定,感動我們在危難面前齊心協(xié)力的魄力,感動我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真情。是的,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同時也正因為我們心中有愛,不放棄,不拋棄,一齊并肩的走下去。
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憑借自己的能力為災區(qū)做點貢獻,雖然我們自身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相信憑借我們的滿腔熱血,團結一致能夠托升起我們生存、發(fā)展的希望。
現在的我們只有珍惜眼前的人與物,不要自己在有生之年有所后悔,人生說長不長,但說短又不斷,只是面對人生的瞬息萬變需要無限的力量和勇氣,感覺自己總是在經歷了一些事情才能成長,無盡的傷感、無盡的感慨,我們需要做些什么?能做什么?人生就是這么的奇妙。
雖然災難難于預測,但是我們至始至終都會相互扶持,匯聚成強大的力量,因為我們始終相信,我們可以戰(zhàn)勝一切困難。我們堅信新家園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十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是誰把教師比作蠟燭,光芒微弱、身體單薄、生命短暫。
但,你看。
五月的燭光,雖是悲痛的吶喊,卻像太陽一樣奪目耀眼,
五月的燭光,雖是躍動的淚花,卻像繁星一樣絢麗璀璨。
地震突襲,災難降臨。
那一刻,無數的房屋倒塌、那一刻,無數的鮮花凋零、那一刻無數的生命消亡,那一刻,就在那一刻也有無數的教師用生命挽起生命。
龍居小學的廢墟中,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但是他的雙手仍緊緊地抓著兩個學生,怎么也不放開。他的名字叫教師。
永安壩小學的樓道里閃動著一個矯健的身影,飛奔、飛奔、飛奔,快跑、快跑……他幾次沖進危樓,救了十幾個學生,學生獲救了,可無情的玻璃、瓦礫、混凝土卻襲向了他的身體,重傷中的他倒在血泊里,他生命的最后一絲力氣,是艱難的伸出手指指向樓頂,奄奄一息的說:“上、上、上面還有……”你知道嗎?他才剛剛結婚10天,還是個幸福的新郎呀!他的名字叫教師。
映秀小學的校園里,一個青年的男子跪撲在廢墟上,雙臂張開向振翅的雄鷹,翅膀下緊緊地抱著兩個學生,學生獲了,雄鷹死了。
譚千秋、袁文婷、楊樹蘭……。
他走了,她走了,她們走了……。
化作燭光,照亮了黑暗的天堂、化作航燈,引領你我前進的方向。
沉沉的瓦礫,壓垮了教室,壓不垮的是教師堅毅的臂膀,
茫茫的廢墟,淹沒了校園,淹沒不了的是教師沸騰的熱血,
地震的'災難,震動了大地,震不動他們?yōu)榻逃聵I(yè)奉獻終生的誓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她們用鮮血譜寫了師魂的篇章,用鐵骨筑造了高尚的豐碑。
其實,平常的日子里,他們和你我一樣平常、繁忙的日子里,他們和你我一樣繁忙。但是當災難來臨,他們用微弱的力量詮釋了師愛的偉大、用單薄的身體挺起民族的脊梁,用短暫的生命托起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逝者已去,生者何為?
不斷學習,認真鉆研,耐心教導,傾心奉獻。
讓平凡的我們:
作一片綠葉,映襯紅花;做一縷春風,吹拂笑面;做一滴甘露,浸潤心田……。
小病未愈,初夏夜,思緒縈繞。頌師德,筆端傾瀉,賦予芳草。四季辛勞暮與朝,蠟炬成灰知多少?血和汗,鑄千秋師魂,丹心照!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十二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地震無情人有情》。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突如其來的8.0級大地震如同洪水猛獸般吞噬了數以萬計的生命,毀壞了無數家園,面對眼前這一幕幕慘境,讓我們感到揪心的疼痛,全國人民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顫,同時,也震出了我們的愛國之心,手足之情,震出了民族的大愛,震出了民族之魂天災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聽失去親人的人在哭泣,失去家園的人在哭泣,被埋在廢墟下的孩子在哭泣。
面對嚴峻災情,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在第一時間抵達災區(qū),指揮抗震救災工作,人民解放軍、武警戰(zhàn)士、醫(yī)務人員隨即趕到,搶在第一時間解救被困者,搶救傷員,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最短的時間調動了全國各方面救援力量奔赴一線,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抗爭救災保衛(wèi)戰(zhàn)。
危難關頭,人民解放軍再次筑起了挽救人民生命的鋼鐵長城,一具具鮮活的生命從廢墟中救出,我們又一次看見了希望。一位被困在廢墟下30多個小時的5歲男孩在被救出的那一刻,從他稚嫩的臉上我們看不出一絲的恐懼與害怕,在緊急送往醫(yī)院的路上,他最先看到的是人民解放軍,在他幼小的心靈里這一幕是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就在這時,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孩子居然伸出了他那沾滿塵土的小手,向解放軍叔叔們敬了一個隊禮。事后人們都在猜想當時這個小男孩想了什么,也許他心里想,將來一定要好好學習,也成為了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幫助那些遇到困難的人。
被困70、140、170小時的人不斷搶救出來,這奇跡來自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等救援人員的及時搶救;這奇跡來自幸存者對于生命的頑強,黑暗奪不去求生的意志,困境壓不垮與死神抗爭的精神。
災區(qū)人民是我們的親人,在這一刻,我們應該積極奉獻出愛心,用我們的愛溫暖那些仍然在痛苦與苦難中掙扎的親人們!
愛心是照亮世界,是驅走苦難的最強大力量。這次,當災難降臨,當神州大地在震顫中感受痛苦,我們呼吁每一位同胞,力所能及,伸出援手,為災區(qū)撐起一片溫暖的天空!讓我們用愛心,感動上天,賜福給我們的同胞,讓他們永享幸福與安寧!
獻給堅強的中國:
當風雪阻斷歸路,我們彼此取暖!
當主權面對挑戰(zhàn),我們亮出利劍!
當圣火遭遇屈辱,我們義無反顧!
當病毒吞噬生命,我們用愛彌補!
當列車沖出軌道,我們竭誠互助!
當震撼撕裂大地,我們開山辟路!
勇敢面對磨難,挺起中國人的脊梁!
加油,同胞!加油,中國!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十三
四川的地震如一場大災難降臨人間。這是老天在和忠誠的人們開了一個太大的玩笑,人們根本沒有力量來避免,讓無數的人們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人們在不斷逃避,似乎勇氣已離人們遠去,黑暗在四周伸出了它巨大的魔爪,死神在瀕臨死亡的人們身邊走來走去。
于是,他們呻吟著、苦熬著,在巨大的石塊壓下來時,壓碎了一顆顆赤誠的`心,壓倒了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們呼喊著、淚流著,在掘開的房屋下面,看見了一具具已毫無知覺的軀體,發(fā)出撕心裂肺的哭嚎,斑斑駁駁的血污染紅了雙眼,肝腸寸斷。
也許我們只要活著就好了,只要快樂的活著就好了。
我們有著黃色的皮膚,胸膛里流淌著鮮紅的熱血。
我們有著堅韌的毅力,看到這山崩地裂的一刻,內心中有著澎湃的聲音猶如戰(zhàn)鼓鳴擊,美好的往事如戰(zhàn)壕的硝煙四散而淡忘,我們竭力伸手,指尖能觸到的也就只是灰燼和看不到頭的廢墟。
我是知道的。那些死去的人是為了活著的人能夠活得更好,而活著的人是為了堅持死去的人的夢想而走下去的。
看著被埋孩子手中緊緊捏著一支筆,不曾放開,即使自己不再能掙開眼;聽那響當當的漢子深陷絕境,還自信地對救援人員報以微笑,一定要讓自己的女兒看看父親是怎樣的勇敢;瞧那眼角布滿血絲的人吶,說著我們再苦再累也要救出被困的同胞,。
“中國加油,汶川加油!”
這是堅定的汶川人在吶喊!這是堅定的中國人在吶喊!這是堅定的中國在吶喊!
地震英語演講稿篇十四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這是一個會讓很多人銘記一生的時刻。
7.8級大地震襲擊了四川汶川,波及重慶市,云南省,甘肅省,湖北省,陜西省,河南省等多個省市。甚至遠在北京,日本,泰國都有震感,截至今日,死亡人數已上升到兩萬兩千零六十九人,還有一萬多人在廢墟中苦苦掙扎,奄奄一息,預計死亡人數將超過五萬人。而災難并沒有結束,幾個水庫隨時有決堤的危險,在余震的淫威下,泥石流有可能再次發(fā)生。而據專家估計,大大小小的余震還將持續(xù)一個多月。
據當地一所高中的幸存者回憶,他當時在上體育課,地震發(fā)生的瞬間,操場上所有人立即被巨大的力量掀翻在地。轉瞬之間,七層樓的主教學樓轟然倒塌,消失在視線中,留下過了半個小時才消去的漫天揚塵。試想一下,上一秒,那些孩子們還坐在教室里為上課做著準備工作,而下一秒,他們已經被巨大的鋼筋水泥板所掩埋。所以,與他們相比,我們是多么的`幸運啊!
地震發(fā)生后,社會各界立即行動起來,為災區(qū)群眾捐款捐物,截至今天,社會捐款捐物總價值已經超過了13.4億元人民幣,我們看到,我校的師生也紛紛慷慨解囊,我們捐出了零用錢,甚至是全部的積蓄,捐款最多的班級達七千余元。是啊,有可能平時我們不屑一顧的一點五元的礦泉水,就是災區(qū)群眾在渴了幾天之后最渴望的東西。
濃重的死亡的陰影仍然彌漫在四川的上空,但我們溫暖的愛心正一點點地將其驅散。房子倒了,但人們之間的情誼更堅固了;財物毀了,但災區(qū)群眾的心越來越溫暖了?!霸傩〉牧α?,也是一種支持”“汶川挺住”等等同學們的留言,災區(qū)人民不一定聽得到,看得到,但一定能感受得到!
2008年,榮耀與災難伴著中國蹣跚前行。然而,坎坷無法擋住我們的腳步,反而堅定了我們前行的信心;災難并未抹卻榮耀的光輝,反而更凸顯了中華民族的偉大與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