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優(yōu)秀16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備課和教學活動提供指導和參考的一種教學設計工具,一份好的教案能夠保證教學內(nèi)容的合理安排和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制定教案不僅需要考慮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還需要關注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在編寫教案時,我們應該注意語言簡潔明了、結(jié)構(gòu)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注意教案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選擇。教育部門對于教案編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應當嚴格按照要求進行編寫。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一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14個生字,認識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五壯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感受五壯士愛護群眾、仇視侵略者、為祖國為人民勇于獻身的精神,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4.領悟課文寫人記事的寫作方法,學習有詳有略的習作方法。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體會他們的精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抗日戰(zhàn)爭年代,為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zhàn)。八年中,中國大地上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涌現(xiàn)了千千萬萬民族英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發(fā)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區(qū)狼牙山的一個真實故事。(板書課題:狼牙山五壯士,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分自然段小組輪流讀課文,互相指導,評價。
    2.開火車讀生詞。
    3.再一次自讀課文,做到通順、流利。
    4.說一說,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記敘的。(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講了一件什么事?請用最簡潔的語言來概括。
    (課文記敘了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把敵人引上絕路,最后英勇跳下山崖的事。)。
    5.你能獨立的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嗎?
    (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峰頂殲敵跳下懸崖)。
    三、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1.再讀課文,在你感動的地方,寫一寫你想說的話,還可以和同學交流交流。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yè)。
    小組研究完成課后第4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理清了《狼牙山五壯士》這一篇課文的提綱,誰還記得?
    接受任務誘敵上山引上絕路峰頂殲敵跳下懸崖。
    2.那么哪些情節(jié)是作為重點來寫的呢?讓我們再讀課題——狼牙山五壯士。
    二、學習課文“第一次掩護”的情形,體會感情。
    1.讀了課題,你認為題目中的哪個詞能體現(xiàn)出狼牙山五壯士的精神?(壯士。)。
    2.什么人能稱得上“壯士”?(學生自由談論。)。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五位戰(zhàn)士究竟能不能佩得上“壯士”的稱號。你從文章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壯士”這一特點來。
    3.指導學習。
    (1)自讀此部分。
    (2)勾畫出你認為能體現(xiàn)五位戰(zhàn)士為“壯士”的語句。
    (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zhàn)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
    (戰(zhàn)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
    (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zhàn)士把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
    (3)從每個戰(zhàn)士的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體會到對敵人的仇恨,也可看出戰(zhàn)士們的英勇。(出示學法:體會感情。)。
    (4)能讀出戰(zhàn)士們的這種英勇和仇恨的感情來嗎?(出示學法:表達感情。)指導朗讀,同學間互作評價。
    三、學習課文“第二次掩護”的情形。
    1.第一次掩護任務完成了,按理說五位戰(zhàn)士應該趕快去追趕自己的主力部隊,然而此時,他們是怎樣做的?(毅然的選擇了走一條絕路。)為什么要做這樣的選擇?做出這樣的決定以后大家的心情怎樣?(熱血沸騰。)你能體會到五壯士怎樣的精神?(視死如歸。)。
    讓我們繼續(xù)讀課文。
    2.選擇學習方法,自主讀書。建議采取“品析詞句——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順序來學習。
    3.小組自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4.全班交流,研讀重點句子。
    (班長馬寶玉負傷了,子彈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還剩下一顆手榴彈。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鳖D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哩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
    (馬寶玉嗖的一聲拔出手榴彈,擰開蓋子,用盡全身氣力扔向敵人。隨著一聲巨響,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
    (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然后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fā)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zhàn)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_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
    在對以上段落中的句子理解時,要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例如,抓住五壯士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進行體會。同時,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所理解的感情,例如,對著烈士說幾句話,為烈士寫一句詩,最簡單的就是飽含感情地把課文的語句讀出來,讀出那種仇恨,讀出那種欣慰。
    5.五位壯士毅然地跳下山崖,主力部隊順利地完成了轉(zhuǎn)移,此刻,你想對五位壯士說點什么嗎?是什么力量讓五位壯士能毅然地跳下懸崖?再讀五壯士最后豪邁的口號:“_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
    6.為什么說:“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7.讓我們再一次飽含深情地讀一讀課文。
    四、資料收集交流。
    我相信,讀過了這篇課文,大家一定非常的希望五壯士都能奇跡般的活下來,但奇跡畢竟是少數(shù)。不過,令我們欣慰的是在跳下山崖之后,雖然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光榮犧牲,但是葛振林、宋學義被掛在樹上,幸運的活了下來,被戰(zhàn)友們救護歸隊。他們的事跡傳遍全軍全國,被譽為“狼牙山五壯士”,像狼牙山一樣,永遠巍然聳立!
    五、作業(yè)。
    1.摘錄描寫英雄人物的詞語。
    2.課外閱讀我國的英雄人物的故事。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二
    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與技能。
    (1)讀通全詩,了解詩的內(nèi)容,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2)了解暗喻詞和暗喻句,并能仿寫暗喻,仿寫一段詩。
    (3)在讀中做批注,提高閱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采用不同形式的讀,在默讀中批注,在放聲讀中想象畫面,在誦讀中積累語言,在情感朗讀中感悟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2)通過仿寫,進一步認識暗喻句,提高仿寫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詩中所表達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誠、快樂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傳遞給熱愛生活的人們。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孩子們伸出你的手,看看你的手像什么?
    生1:楓葉。
    生2:海星……。
    師:那你用你的手做些什么?
    生1:剪紙。
    生2:畫畫。
    生3:寫字……。
    師:看來同學們有的擁有靈巧的手,有的擁有能干的手,有的擁有智慧的手。不過,我們的手還有神通廣大的本領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們的手》,看看作者還發(fā)現(xiàn)了手的哪些功能。(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1:想知道我們的手還有哪些功能.?
    生2:想知道手的本領到底有多大?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在書上做出簡單的批注,記下你的疑惑和感想。
    出示自學提示: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看看你讀懂了哪些,在書上作出簡單的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三、自讀檢測,質(zhì)疑。
    生讀后說:我們的手是電線、橋、船、小鳥。(師隨機板書)。
    師:遇到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辦?請同學們再讀課文,
    你們的辦法都不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相信通過你們的努力,大家的相互合作,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
    四、合作探究(細讀課文,加深理解)。
    上面的兩個問題。
    師:課堂因交流而精彩,
    生自瀆課文。
    學生匯報:自己讀懂的的那一小節(jié)。
    生:我們認為我們的手是電線,電線能傳遞光,我們的手能傳遞幸福。和爸爸媽媽手拉手我們感覺我很幸福。
    師:你們的理解的真好,(出示第一句)“我們的手,是電線。
    師:請同學們齊讀這句話,誰能把加點的字換掉,使句子意思不變?(像)由此看來,這也是比喻句。把我們的手比作電線,電線傳遞光,傳遞著溫暖。
    那么說,我們的手在父母之間不光傳遞光,還傳遞著什么呀?
    生:幸福、溫暖、愛……。
    師:是啊,這真是一雙神奇的手。
    師:誰還能說個這樣的句子?(生用“是”練習說話)。
    學生舉例說生活中幸福的生活場景,師適時引導有感情朗讀。
    師:誰還讀懂了哪小節(jié)?
    生匯報并讀自己讀懂的小節(jié)。
    師適時引導:橋的功能是連接陸地,使沒有路的地方有了路,給人帶來方便,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伸出友愛的手,也會給人帶來方便,所以作者說我們的手是橋,傳遞著問候。
    師:那么既然我們的手傳遞的是問候,請你用你的手對你的好朋友問候一下。
    生用肢體語言對好友表示問候。
    師:你們還從哪兒看見手傳遞問候?
    生:我們組明白了為什么說手是船。把手比作船,寫出了人們之間真誠交流。
    師:談談你們的理解。
    生舉例談。希望工程,生活中的小事。
    師:我們的手是船,在心靈與心靈之間傳遞著真誠。
    師:電視上我們看見國家主席_接見外國友人,親切握手,傳遞著友好、和平,我們的手是橋,生接讀………..
    我們還看看到,在希望工程捐助儀式上,一顆顆愛心,一雙雙援助之手,圓了多少貧困地區(qū)孩子的求學夢,我們的手是船,生接讀……..
    生接讀二三小節(jié)。
    師:我們的手,是小鳥,哪一組愿把你們的理解體會讀給大家。
    生:用歡樂的、飛翔的語氣。
    師:我聽出來你們很歡快。誰還想飛翔?讓我們一起來飛翔好嗎?加上你的動作來讀讀。(體會小鳥自由的歡樂)。
    生加動作齊讀,一起來體會飛翔的快樂。
    (五)、感悟內(nèi)涵,拓展延伸。
    (1)指名有感情的朗讀。
    師總結(jié):我們的手是電線、橋、船、小鳥,他帶給人們不同的情感,分別是:(板書:幸福友好真誠快樂)我們的手神通廣大的本領其實就是(板書:傳遞美好的情感)。
    (2)師生互動:師生接讀全詩。
    師:我們的手還會是什么?(老師走下講臺,握住學生的手)今天你感冒了,還堅持在教室里認真地聽課,老師握住你的手,你知道老師向你傳遞的是什么嗎?(教師隨機設計不同的場景,傳遞不同的信息)。
    生根據(jù)自己的體會說,補充說。抓住兩個學生的手,讓他們握一握。
    師:說說你們的手傳遞的是什么?
    生:充分說。
    同學們說的真好,請同學們根據(jù)你的體會,結(jié)合剛才同學們說的仿照課文寫首小詩。
    (3)、仿寫課文小練筆。
    學生仿寫。
    師巡回指導。
    生讀自己的創(chuàng)作,點評。
    (六)、整體回顧,總結(jié)全文。
    同學們說得好極了。最美好的時刻,是心貼心的時刻,是手拉手的時刻。人們心手相連,會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愿我們能將人們美好的感情傳遞下去。
    板書設計。
    電線-----幸福。
    橋-----友誼。
    我們的手傳遞美好情感。
    船------真誠。
    小鳥----快樂。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三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讀通詩歌,讀懂詩歌,激發(fā)其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利用多媒體出示詩歌《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鳳閣階前守夜的黃豹,
    母親呀,我身份雖微,地位險要。
    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
    啖著我的骨肉,
    咽著我的脂膏;。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2.教師范讀該詩。
    3.你聽到了什么?(聽到了一位在外受到蹂躪的孩子呼喚母親的聲音。)這個可憐的孩子就是香港。他自從1898年被英國強占、奪走之后,歷經(jīng)了99年的飄泊和欺凌。聽,是什么聲音?(利用多媒體播放鐘聲)這是1997年7月1日的鐘聲,這是中華兒女期盼了99年的鐘聲。
    今天,讓我們再一次重溫1997年7月1日,中國歷史博物館門前的香港回歸倒計時牌上那大大的“零”字出現(xiàn)的一刻,中國人民噴涌而出的愛國激情吧!(板書課題)你想帶著怎樣的感情讀課題?(自豪、興奮、喜悅。)。
    二、初讀詩歌,讀通詩歌。
    1.請大家自由地讀讀這首詩,做到通順、流暢。
    2.教師范讀。
    3.你能像老師一樣有節(jié)奏地朗讀嗎?
    三、再讀詩歌,讀懂詩歌。
    1.這首詩一共分為了幾節(jié)?每一節(jié)主要講了什么?(全詩共分4節(jié)。)。
    2.讀讀第一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通過多讀,體會作者以及全中國的人在香港即將回歸的那一刻的渴盼而激動的心情。)。
    3.利用反復誦讀的方法,小組討論交流對第二至四節(jié)的理解。
    4.全班交流。
    (1)第二小節(jié)表達了人們眼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與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冉冉升起時,無比激動與自豪的心情。這種情感,作者是通過一些特寫鏡頭的描述來真切表現(xiàn)的,例如,“旗幟”、“旗桿”、“寂靜”的場面、“微微顫抖的嘴唇”、“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輕輕呼喊”等。
    (2)第三小節(jié)主要是講作者聯(lián)想到了香港的屈辱歷史,聯(lián)想到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表達了如今揚眉吐氣的歡欣鼓舞。
    (3)第四小節(jié)是說香港從此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熱情、奔放的語言,表達了對香港回歸祖國的熱情歡迎和對香港美好未來的深情祝福。
    四、誦讀詩歌,讀美詩歌。
    1.香港在歷經(jīng)了99年的漂泊后今日終于回到了母親的懷抱,請你用朗誦來表達這最后一分鐘的激動與喜悅吧!
    2.學生朗誦,互相評議。
    3.全班同學集體朗誦。
    五、作業(yè)。
    準備一次詩歌朗誦會。(可以是搜集的詩歌,也可以是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
    六、板書設計。
    最后一分鐘。
    自豪情祝福情。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四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新字、理解詞語意思。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泉水和瀑布的優(yōu)點,教育、鼓勵學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質(zhì)。
    學會與他人合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泉水和瀑布的特點。
    教學難點:
    教學流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14課《快活的小河》。
    板書課題齊讀。
    3、你能說一個“快活”意思相近的詞語嗎?
    帶著快樂的心情,用你們甜美的聲音,讀出小河的快活。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過渡: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他都遇到了哪幾個朋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一起去了解和體會小河的故事吧。
    1、同桌合作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如果同桌讀得好就請你鼓勵一下他,如果他讀錯了請你幫他糾正,同時標出自然段序號。
    2、課件出示字詞,學生多種形式認讀,(說出一個“勇敢”的近義詞,強調(diào)多音字“奔”,發(fā)現(xiàn)“摔‘蹦、撞”都是動詞)。
    3、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思考: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遇到了那幾個好朋友?
    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大山、泉水、瀑布。
    4、課文主要通過小河與大山、泉水、瀑布這三個朋友的對話來向我們講述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
    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文中分別找到小河與大山、泉水、瀑布的三次對話,并用括號做上標記,用以區(qū)分。(強調(diào):默讀要求——眼動、心動、口不動)。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共同學習大山與小河的對話。
    匯報:
    小河為什么抱怨?
    (1)理解“抱怨”指導朗讀。師舉例:媽媽不問緣由而冤枉你時,你會抱怨她對自己的不公平。還有什么情況下你會抱怨呢?當你心中不滿而去責怪別人這就是抱怨。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小河的話。
    (2)說明“嗚”是擬聲詞在這里用來模仿的是小河的哭聲,可以帶著哭腔來讀。
    (3)快活的小河剛遇到點困難就抱怨哭泣,你覺得此時他是一條怎樣的小河?
    (4)看到這條抱怨而哭泣的小河,大山又是怎么說的呢?
    2、(課件出示大山的話)指名讀大山說的話?
    (1)邊聽邊數(shù)大山共說了幾句話?
    (2)看看一、二句后各是什么標點?分別要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導讀疑問句結(jié)尾處是語調(diào)上揚,讀感嘆句結(jié)尾處是語調(diào)下降。指名練讀、男女生讀,齊讀。
    (3)師讀第三句話:從這句話中你有認識了誰?
    (4)找出描寫泉水動作的詞(跳、摔),能看出什么?
    (5)泉水遇到的困難多嗎?從哪個詞中知道的?你認為“多少”究竟是幾個?
    (6)面對這無數(shù)的困難,泉水又是怎樣對的呢?用文中的句話來說一說。
    泉水面對困難,不叫苦,這是一種什么精神呢?板書:堅強。
    (7)你們想不想看一看這堅強勇敢的泉水?
    (8)大山想借泉水告訴小河什么呢?
    大山想借對泉水的贊美來鼓勵小河要向泉水那樣堅強、勇敢。
    板書:鼓勵。
    指導朗讀:讀出大山對小河的鼓勵和大山對泉水的贊美。
    3、分角色讀大山與小河的對話。
    (二)自主學習小河與泉水的對話。
    1、請三名同學來讀小河與泉水的對話,邊聽邊思考。
    2、學生匯報交流。
    (1)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回答問題。指名讀一讀能體現(xiàn)瀑布優(yōu)點的句子。(課件相機出示泉水的話)。
    (2)哪些詞語能看出瀑布更勇敢,更堅強?指導重讀變色的字,突出瀑布的勇敢。
    (3)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勇敢的瀑布呢?看圖:這瀑布從高達百米的巖壁上飛流直下,發(fā)出震耳欲聾的響聲,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飄飛,這樣的景觀真是太壯觀了!難怪詩人李白也不由得發(fā)出了這樣的贊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瀑布就這樣忍受著撞擊巖石的痛苦為我們呈現(xiàn)了這樣壯美的景象!
    (4)此時,你最想對瀑布說些什么?(讓我們一起豎起大拇指大聲的對瀑布說聲:瀑布,你真勇敢)。
    (5)指導朗讀:讀出對瀑布的贊美。
    小河也被瀑布這勇敢的精神鼓舞,所感動,他還高興的叫起來了,他想和勇敢的瀑布也成為朋友,一塊兒向前流。
    (6)那女生分角色讀小河與瀑布的對話。
    (7)師生配合讀對話(請同學們把我當成勇敢的瀑布,把小河說的話高興的對我叫出來吧。)。
    小結(jié):我真為小河能結(jié)識這么堅強勇敢的朋友而感到驕傲,更為小河的逐漸成熟而感到欣喜!
    (三)體會合作的快樂。
    四、拓展升華。
    1、此時三個好朋友已經(jīng)擁有了同一個理想,那就是?
    2、大家看文章的結(jié)尾處是什么標點符號?(``````)它代表什么意思呢?
    4、小結(jié):
    我們相信不管發(fā)生什么,小河都會用他學到的勇敢和堅強去面對一切,三個小伙伴一定會團結(jié)合作,互相鼓勵,共同流進大海,實現(xiàn)他們共同的理想的!
    五、全課總結(jié)。
    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還小,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老師希望你們今后在困難面前能像小河和他的朋友們那樣,互相鼓勵,團結(jié)合作,做勇敢、樂觀的好孩子。也真誠的祝愿你們能早日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理想!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在誦讀詩歌中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難點:
    結(jié)合歷史背景理解一些含義深刻、感情強烈的詩句。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有關香港及香港回歸的資料如:“香港被割讓的歷史”、“香港回歸歷程”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首先用風雨歸程這個詞語作為切入點,接著抓兩個重點句的理解,然后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誦讀詩歌,達到與作者情感的共鳴,同時也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課件出示: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孩子們,你們知道這尊雕塑的名稱嗎?這又是哪里的標志呢?那你們知不知道香港是哪一年回歸的呢?(學生回答)。
    師:當1997年6月30日11時59分,當?shù)谝欢湫迈r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荊花即將深深的扎根在祖國大地上的時候,所有中國人的心沸騰了,你們想知道這激動人心的時候嗎?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香港回歸的最后一分鐘,一起來感受那萬眾歡騰的《最后一分鐘》。(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文本,感知全詩。
    師:大家已經(jīng)預習了這篇課文,知道這是一首詩歌。也知道了這首詩歌一共有幾節(jié)?現(xiàn)在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朗讀詩歌并聽清老師的要求。
    1、自由朗讀,思考。
    香港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他經(jīng)歷了一段坎坷的路程,文中有一個詞語最能概括,請把它找出來。
    2、讀“風雨歸程”
    師:課文讀好了,并找到了概括香港回歸歷程詞語的同學請舉手,好,這位同學你來說說。
    師:這位同學找到了“風雨歸程”。這真是一位會讀書的孩子,他找得非常準確,就是“風雨歸程”。(板書:風雨歸程。)請同學們大聲地讀一讀這個詞。
    3、理解“風雨歸程”
    師:孩子們,你們課前收集了香港回歸的資料,剛剛又初讀了詩歌,談一談你對風雨歸程的理解。(請兩名學生談)。
    三、品讀文本,感悟詩歌。
    (一)直奔第三節(jié),感受香港百年的恥辱。
    1、指名讀第三節(jié)。
    師:你真是個眼明手快的孩子,就請你把第三節(jié)讀給大家聽聽吧!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
    2、思考:在這一節(jié)中你認為哪些詞句最讓你有一種痛心的感覺,請把它找出來。
    師:劃好的同學請舉手,請你來說一說。是啊,那深入骨髓的傷痕多么令人痛心呀。
    3、課件出示“那深入骨髓的傷痕——靈魂。同學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4、請兩三位學生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并讀出來。
    師:說得真好,一百多年的傷,一百多年的痛,我們怎能忘記,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那一段歷史。(播放課件)。
    師:孩子們,當你們看完了這段資料,你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指名說)。
    師:是啊!我們憤怒、傷心、難過。孩子們,這就是我們香港在這一百多年所承載的屈辱的歷史。(板書:屈辱的歷史)這百年的屈辱怎能不讓人痛心和憤恨?讀(學生起讀)。
    5、談為什么是“鑄進”我們的靈魂?
    師:是啊!“放進”、“走進”時間長了我們會淡忘,可“鑄進”是永遠地留在我們心里,跟我們的身體和靈魂融為一體了。所以詩人說這鑄進靈魂的傷痕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傷痕,是一種刻骨銘心的傷痕,讓我們帶著這樣的體會再來讀一讀這句話。(生齊讀)。
    6、齊讀第三節(jié)。
    師:當一紙發(fā)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當虎門硝煙的殘夢已醒,當百年的恥辱終于得雪,所有的中國人怎能不熱血沸騰,讓我們帶著憤慨、酸楚、激動和自豪來齊讀第三節(jié)。(學生齊讀)。
    (二)學習第一節(jié),聚焦香港回歸前急切的等待。
    師:1997提6月30日的午夜,世界的目光聚集香港,無數(shù)顆心都在期待著那最后一分鐘的到來。(師讀第一節(jié))請你們也像老師一樣深情地讀一讀。(學生自讀)孩子們,你們能想象一下所有的中國人在等待這最后一分鐘到來時的心情嗎?指名說一說。
    師:是啊!所有的中國人都迫切的等待這最后一分鐘的到來。(板書:迫切的等待)。
    (三)學習第二節(jié),感受香港回歸時的神圣時刻。
    1、自讀第二節(jié),讀完用一個詞來概括你此刻的心情。
    師:孩子們,這全國人民迫切期待的,翹首期盼的、激動人心的最后一分鐘終于來到了,請自由地讀第二節(jié)詩歌,讀完用一個詞來概括你此刻的心情。指名說一說。
    2、理解“是萬眾歡騰——嘴唇”的意思。
    師:是啊,激動,自豪,喜悅,孩子們,離開祖國母親懷抱一百多年的游子終于回來了!我們怎能不喜悅呢?所有的中國人怎能不激動呢?請你們在本節(jié)中找到描寫所有中國人激動和喜悅的句子,并讀一讀這句話。
    師:誰來把你找到的句子說一說。
    課件(:是萬——唇)請你看著大屏幕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a、為什么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寂靜?(請學生談理解)。
    b、從這微微顫抖的嘴唇中,他們想說些什么呢?
    師:是啊!望著那冉冉起的國旗,回想香港回歸所走的坎坷的路程,我們所有的中國人想了許許多多,他們在寂靜中思考,他們用那顫抖的嘴唇在說呀!孩子們,想一想:那微微顫抖的嘴唇在說些什么呢?請把它寫下來。(學生書寫)。
    c、請兩三個學生讀自己寫的話。
    d、指名讀第二節(jié)。
    師:是啊,這千言萬語最后都匯成了這樣一個感人的場景!哪位同學激情并茂地把第二節(jié)給讀出來。
    3、小結(jié)。
    師:這百年的屈辱終于被洗刷,中國人從此挺直了——(脊梁)。這令人激動而又感人的場面將永遠定格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也讓我們永遠記住這莊嚴而又神圣的時刻吧!(板書:神圣的時刻)。
    (四)學習第四節(jié),祝福香港美好的未來。
    1、“午夜”和“清晨”僅僅指時間嗎?
    2、指名回答。
    師:是啊,在這里不僅僅指時間,也是香港一個多世紀恥辱結(jié)束的宣告,更是香港嶄新未來開始的宣言!是全中國兒女對香港美好未來的祝福!(板書:美好的祝福)。
    3、讀最后一句話。
    師:讓我們一起祝愿香港的明天更美好吧!讀(課件出示“然后去奔跑——”)。
    4、課件展示今天的香港。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嗎?1995年,美國《財富》雜志曾刊登題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斷言:“香港回歸經(jīng)濟會逐漸衰敗?!蹦銈冃艈?(學生說:不信)。
    師:說得對,今天的香港不僅沒有“衰敗”而且更富活力!
    師:請看今天的香港。(課件)。
    師:看了這些,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香港?(兩三位學生回答)。
    師:對,我們看到了一個繁榮富強,飛速發(fā)展的香港,孩子們,事實證明香港這朵紫荊花,只有深深扎根在祖國的大地上才會開得更加鮮艷、更加芬芳。
    四、情感升華,總結(jié)全詩。
    1、齊讀整首詩。
    師:百年的滄桑,百年的思念,經(jīng)過多少代的奮斗,終于盼來了這最后一分鐘。孩子們,捧起你們的課本,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歌?!白詈笠环昼姟?,讀(配上音樂)。
    2、主題升華。
    師: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歸程吧!(出示課件)。
    師:不忘屈辱恨這是揚眉吐氣的——(學生讀:最后一分鐘);滿懷激動心這是期盼已久的——(學生讀:最后一分鐘)飽含欣喜淚這是無比幸福的——(學生讀:最后一分鐘)放飛祝福情這是無限美好的——(學生讀:最后一分鐘)。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歡樂,所有的憤恨,所有的激動,在些時此刻都化為一股濃濃的愛國情。(板書:愛國情)(請全體起立)。
    3、總結(jié)。
    師:我們永遠也忘不了那百年的恥辱,永遠也忘不了那刻骨銘心的最后一分鐘,讓我們大聲地對自己說: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課件出示)。
    板書:
    屈辱的歷史。
    風雨歸程。
    愛國情。
    迫切的等待。
    神圣的時刻。
    美好的祝福。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六
    走,我們?nèi)ブ矘洹愤@不是一篇假詩,不是一首想像詩,而是一首實踐加思考的詩,是一首通過實踐來說理的一首詩。植樹是為自己、為他人、為人類、為社會、為今天、為未來創(chuàng)造,我們應該讓學生擁有這種創(chuàng)造。作者用自己的智慧頭腦展示了孩子們的希望,展示了人類需要的環(huán)境。這一句句創(chuàng)造之語,很容易感動四年級的學生,但感動歸感動,讓他們真的行動起來,那是難的,特別現(xiàn)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難有這種體驗,城市的植樹往往是由專門的勞動者來做,而農(nóng)村的孩子這種體驗還是有的,因為大多數(shù)的農(nóng)村每一年都有著植樹的活動,他們摸一摸,看一看,也會有著靈動。但不管是有,還是沒有,但能以詩的方式主動表白自己的感動的學生卻是很少的,所以在一課上,特別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也應該引導他們學著用詩的方式記下自己。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七
    在音樂聲中,老師談話引入:同學們,春天已經(jīng)來臨了,在這和煦的春光中,你們想去植樹嗎?(想)。
    那我們就一起行動吧?。ò鍟n題:《走,我們大家植樹去》)。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思路。
    1、放課文錄音,學生聽課文錄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記號。
    3、交流、討論。學生質(zhì)疑并解決,重點問題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調(diào)高低的符號。
    c、版圖:戶籍和地圖,引申為國家的疆域。
    d、植樹有什么好處?
    e、為什么說一棵樹就是一座綠色工廠,片片樹葉都是快樂的音符?
    4、再讀課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a、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b、糾正學生的讀音。
    c、自由練讀課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講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的活動。
    二、(2-6)講植樹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隊員植樹的決心。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這一小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邁開輕快的腳步”說明了什么?(說明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去參加植樹的情景。)。
    5、指導朗讀,要讀出輕快、有力的語氣,讀出少先隊員的蓬勃朝氣。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預習下一段。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八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有收集詞語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自制生字卡片、收集關于秋天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孩子們,過了炎熱的夏天,我們走進了涼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圖畫。
    二、讀中識字。
    1學生自由試讀詞語。
    2分組互助讀詞語,再開火車讀詞語。
    3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認讀(讀準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的字“層、盡、染、淡、登、翠、爽、壯”。)。
    4開火車讀生字。
    5同桌卡片抽讀。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畫面。
    2分組試讀,互相幫助,力求讀正確。
    3多媒體演示秋天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4學生邊讀邊想象,聯(lián)系大自然實際,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
    5多種形式讀。
    (1)開火車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美讀,要求讀得有感情。
    (3)自由讀給喜歡的小伙伴聽。
    四、在讀中鞏固識字。
    1選詞語,讀詞語。出示圖片,選出與圖上景色相對應的`本課詞語,讀一讀。
    2分小組讀“我會讀”中的詞語,鞏固認讀生字。
    3自編字謎,在編字謎、猜字謎的過程中自主識字。
    五、在應用中鞏固識字。
    1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語)。
    2卡片游戲《找朋友》。
    六、在寫中鞏固識字。
    1認讀字音。
    2根據(jù)規(guī)律分析字形,記住字形。
    如,“宜”與“實”,上邊都有一個寶蓋兒,區(qū)別在于“宜”的下邊是個“且”,“實”的下邊是個“頭”。
    3分組說說自己喜歡的記字方法。
    4說說難寫的字和容易寫錯的字。
    5師范寫,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導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6學生練習。
    七、實踐活動。
    “慶豐收”: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農(nóng)民收獲了糧食瓜果,我們收獲了詞語。分小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詞語,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誰獲得了詞語大豐收。
    關于秋天的詞語。
    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
    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收立秋中秋節(jié)。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九
    教學內(nèi)容:。
    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和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城堡上的大炮在戰(zhàn)爭年代和和平年代的不同作用,感受和平年代幸福生活。
    教具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1、自讀課文1—6自然段。
    2、理解句子,全班交流。
    (1)“這些年來,風調(diào)雨順,人們相處和睦,再沒有發(fā)生過戰(zhàn)爭,這三尊大炮就沉默下來了?!?BR>    “沉默”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原指人不開口,不說話。這里是說沒有戰(zhàn)爭了,大炮就閑置、安靜下來了。)。
    (2)“孩子們離開城堡,腦海里還趕不走大炮的影子?!?BR>    大炮留在孩子們腦海里的應鄉(xiāng)印象是怎樣的?
    (這個時候,留在孩子們腦海里的大炮的印象與戰(zhàn)爭一樣可怕的)。
    3、學習、理解第7自然段。
    “卡卡國王召來波波大臣,向他面授自己的意圖。波波大臣聽著,點點頭,照辦去了。”
    卡卡國王的意圖是什么?課文為什么不在這里把國王的意圖直接寫出來?
    (課文的第8——16自然段描述的就是卡卡國王的意圖,課文不在這里之接寫出來,賣了一個“關子”,為的是激發(fā)大家的好奇心,引起大家往下讀的興趣,同時,使課文不重復羅嗦)。
    4、讀懂課文第8——17自然段。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出示句子:
    “轟隆隆!”第一尊大炮向空中撒放了一萬顆糖果。
    “轟隆隆!”第二尊大炮向空中撒放了一萬個降落傘,降落傘上掛著鉛筆和橡皮等禮物。
    “轟隆隆!”第三尊大炮向空中撒放了一萬朵鮮花。
    想一想,卡卡國王為什么要讓大炮撒放這些禮物?
    (給人們帶來驚喜,讓大家生活得更加快樂)。
    二、有感情地朗讀,升華情感。
    1、指名讀。
    2、全班朗讀。
    三、拓展延伸。
    1、你還想大炮向空中撒放什么禮物嗎?
    2、你經(jīng)常覺得快樂嗎?和周圍的同學講一件令你最快樂的事。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十
    四年級上冊語文《小木偶的故事》是一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趣味性強,學生理解課文并不難。因此在教這課時,采用了以下教學流程:自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分角色讀課文,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積累詞語,豐富語言——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
    其中,感覺最有特色的地方是:“積累詞語”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這課表情的詞特別多,所以安排了讓學生劃詞、讀詞、理解詞、運用詞達到積累運用的目的。把“板著臉、笑嘻嘻、憤怒、親熱、溫柔、痛苦、傷心、著急、委屈、生氣、齜牙咧嘴、嘟嘟囔囔、可憐巴巴、放聲大哭”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讀詞,以邊讀邊做表情動作來理解詞,最后以選詞說話達到運用的目的。
    這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感覺很好,學生因為有著忽喜忽怒忽悲忽怨各的表情演示,興致高漲,也能比較直觀形象的理解詞語的意思,個別學生對某些詞理解就猶豫著知道如何做表情動作,這時他們會左右觀看,從同學的表情理解自己感到疑惑的詞語。這樣的教學中,既輕松又收效好,老師的解釋已顯得多余。
    這節(jié)課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度過,連自己也被他們豐富多彩的表情所感染,如果每節(jié)語文課都能這樣輕松愉悅,又何愁學生不愛學語文呢?這就有效教學吧,能讓學生輕松的課堂中學到各種語文知識,讓學生深深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時間匆匆流逝,在惋惜和感嘆過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前面走過的路,收益甚少。聽了一些優(yōu)秀教師、教育專家、教研員的講座。我的心里豁然開朗,對語文教學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和想法。
    回顧過去,勞累、著急、無奈,一直困擾著我。自己每天晚上都像學生寫作業(yè)一樣備課、批作業(yè)到九點多,課堂上又聲嘶力竭地大聲訓斥??蓪W生呢?課堂上多數(shù)在擺弄小東西,很少有回答出有價值的答案。課后作業(yè)完不成。一篇課文要上三節(jié)課。考試結(jié)果卻不盡人意。為此,我著急上火,可學生仍然無動于衷。更是只布置學生觀察、寫,根本不會有的放矢的指導。學生寫出的文章要么干巴巴的不具體,要么兔子尾巴式的??戳藦堉魅蔚淖魑慕贪福犃讼嚓P專家的講座,我感到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在體內(nèi)涌動。
    展望未來,自信、希望、有效一直激勵著我。認真鉆研教材,做到集思廣義,及時與同學科老師進行集體備課。針對教研室提出的教學模式,理清思路,按照教、扶、放的思路,提高課堂效率。把預習課文放在課前,讓學生做到四會,即會讀生字、會組詞、會讀課文、會做批注。當成作業(yè)布置給學生,抓好信息反饋,及時了解情況,教給學生相應的方法。指導盡量細一些,讓學生有內(nèi)容可寫。批改借鑒任君梅老師的方法,抓兩處亮點,提一點建議。讓每個學生都對作文有新的認識:只要我努力,就有收獲!我沒有白忙活,老師表揚了我呢!原來寫作業(yè)并不難啊!
    我堅信:有我的不懈努力,有領導的英明指導,有好學上進的學生,就沒有不高效的課堂!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圍繞本次的研究專題-------學生質(zhì)疑能力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在張春福老師的指導下,我對自己原來設計的教案進行了修改:由學生初讀課文后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情設計下一步的教學.在上課前,我思想壓力很大,讓學生質(zhì)疑,教師再根據(jù)質(zhì)疑的情況開展教學,我能應付得了嗎假如這班學生因為是陌生老師上課,不敢提出問題,假如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著邊際,與解決課文重難點毫不相關,假如學生提出的問題零零碎碎,只是糾纏于字詞上面,假如學生提出的問題,自己不能回答……面對這些,我在上課前做了一些準備:學生會提出怎樣的問題呢對這,我進行了預設,怎樣讓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研究價值,與課文的重難點的解決密切相關我進行了思考.一堂課下來,我的疑慮消失了,四年級的學生是有能力進行質(zhì)疑的,而且質(zhì)疑的水平并不低.由此,我不禁想到:我們作為教學前線的老師,在課堂教學時,尤其是上公開課時,不能因為害怕學生不會質(zhì)疑而扼殺學生質(zhì)疑的機會,剝奪他們思考的空間.正如張春福老師對我說的,只要你課前對學生,對教材有了充分的考慮就不成問題了.
    進入了第二節(jié)的學習,同學們的情緒開始高漲起來,我引導他們:“同樣的語句,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這些都可以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片刻之后,同學們紛紛舉起手,我請第一個舉手的學生,他大聲朗讀:“幽靜的公園里,碧波粼粼的湖面上,因為有了回旋別致的九曲橋,更顯出湖光十色的迷人魅力。”我微笑著說:“你感覺讀出橋的魅力了嗎?”“為什么沒有呢?”然后,大家一起加深理解了“碧波粼粼、回旋別致、湖光十色”?!罢l再來讀?”我環(huán)顧四周,教室里小手如林,我示意一個舉手最高的女生站了起來,她有聲有色的突出了重點詞,將意境“讀”了出來,得到了同學們的肯定。
    不過,想到第三節(jié)的學習過程,逐漸“找到”了我所期望的學習氛圍。學生以實際生活的體會暢談了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小伙伴之間用真誠構(gòu)筑的心橋;他們積極思維,盡情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受。從他們的神情可以看出在他們的心中也開始架構(gòu)了。
    教學是一門藝術,在學生帶給我興奮之余,也不免有些失落。我預先準備的“點睛之語”及精彩的結(jié)束語也沒了“用武之地”。作為教師只有不斷的去“充電”,不斷的去充實自己,再加上課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學時才會得心應手。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教材分析:
    1、認識并正確、規(guī)范書寫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連貫地復述“我”開學第一課的情景。
    2、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感悟作者對教師的'難忘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2、揭題:下面,我們聽一聽著名作家劉紹棠對兒時老師的回憶。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詞。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相機正音。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條理。
    1、自由讀讀。試給課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況。概括段意。
    四、略讀第一段。
    1、讀一讀。
    2、想一想,田老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yè)。
    收集有關愛師尊師的名人故事與名人名言。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貓》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動物單元中的一篇經(jīng)典課文。結(jié)合教參,我將教學重點設定為抓住重點語句,體會貓性格的古怪和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課前同學們進行了較為充分的預習,在介紹作者環(huán)節(jié),很多同學踴躍舉手展示自己的預習成果。
    二是細讀課文,探究古怪;引導學生讀相關句子,設置換詞釋義,創(chuàng)設情景、引發(fā)想象,動作模仿等環(huán)節(jié),體會貓性格的古怪。
    三是再讀課文,體會喜愛。采用朗讀的方式,通過個別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體會字里行間傳遞出的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
    四是品讀課文,進一步體會喜愛。學生自由練讀,教師指讀,指導。
    五是拓展閱讀,學習從不同角度描寫事物的方法。指生讀周而復的《貓》,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周而復是抓住外形和神態(tài)特點寫貓的。
    教學反思:
    1、課堂語言不夠精煉,環(huán)節(jié)過渡缺乏自然。教師上課情緒不到位,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語文教學是一個不斷實踐的過程,自己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要多加注意。
    2、要加強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善于捕捉學生的思維火花,不要過分拘泥于自己的備課本。
    3、在對課文的理解環(huán)節(jié)中缺少了對課文總體內(nèi)容的把握,直接進行了拓展閱讀。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蘇教四下習作4是要求針對某一話題發(fā)表看法——生活中經(jīng)常會發(fā)生一些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請圍繞最近發(fā)生的這類事情,相互間談談看法,再寫下來。
    1、發(fā)現(xiàn)生活中值得關注的事;學會傾聽他人的話語,學會到生活中尋找寫作材料。
    2、思考值得我們關注的事。用一顆愛的心,表達自己真實的心聲;
    3、把自己所聽到的描述下來。
    4、知道有詳有略的記敘一次班級討論會的經(jīng)過。寫好人物對話片段,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1.學會有詳有略地寫作方法,注意寫好人物對話,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做個有心人。
    這次習作,話題的選擇很重要。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有爭議的熱點問題、具有普遍性現(xiàn)實性的現(xiàn)象才會讓學生有話可講,有理可據(jù)。以前我引導學生就“霧霾”展開討論,從四個方面入手:霧霾是什么?霧霾形成的原因。霧霾對身體的危害,我們該如何預防霧霾。但總覺得不痛不癢。這次上習作4課前的晨會在表揚劉睿哲同學在春游時撿到20元交公的好事時,有同學反映小s同學撿到60元卻偷偷花了的事實,我靈機一動,就此事確立討論話題“撿到錢自己花,該不該?”課上在激烈的辯論中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增強了。再輔以寫作方法,學生寫得都得心應手,解決了一直困擾的寫作難題。
    學生習作一。
    撿到財物不能占為己有。
    20××年4月13日,一場原本美好的春游,被攪亂了,因為兩位同學的不誠實——他們撿到了60元,自己花掉了。一時間“撿錢”成了我們班人人都關注的話題。為此,老師在班里舉行了一次討論會,要大家談談對撿錢自己花了的看法。
    徐慧妮斬釘截鐵地說:“撿到了錢一定要交公,誠實善良是做人的根本?!?BR>    王欣儀推了推眼鏡說:“如果找不到失主,也可放到失物招領處呀!”郭子舒連比帶畫:“失主該多著急??!萬一那錢是別人用來交醫(yī)藥費的呢?你竟然把錢用了,你就是見錢眼開!”
    汝老師來了一句:“你倆上次撿到一元錢交給了我,為什么這次六十元錢就沒有呢?數(shù)額大了,就抵不住誘惑了嗎?”
    “別人的東西不能據(jù)為己有。就算撿到了也不能貪財!這次春游中趙佳琦的手機丟了,但有拾金不昧的好心人放到了售票口。你們撿到的錢也可以交給老師??!”陶淳像大人一樣說得語重心長。
    汝老師說:“古有‘路不拾遺’的好風尚,我們要拾金不昧,做個品德高尚的人,這樣社會風氣會越來越好?!?BR>    學生習作二。
    60元?!
    今天春游時,發(fā)生了一件大“新聞”------某同學在wc門口撿到60元,私自花掉了。為了養(yǎng)成同學們拾金不昧的好品質(zhì),班主任汝老師借此機會展開了一場討論會。整個討論會上基本分為兩種:一種是甲方的觀點,認為撿到的錢應該立馬交給老師或警察。第二種是乙方的觀點,認為撿到的錢歸自己,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甲方的a同學對乙方的b同學的這種行為表示強烈反對,并說道:“如果撿到了錢不歸還,是違背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但乙方的c同學卻撇撇嘴說:“不偷不搶不騙,‘天上落下,地上撿著’不撿白不撿,撿到60元交給老師和警察太可惜了。”對此,甲方的d同學義正辭嚴回應道:“如果你丟了60元,你會怎樣?從小就貪小,長大會怎樣?”瞬間,全場死一樣的寂靜,但緊接著卻是雷鳴般的掌聲,這不僅僅是對d同學的敬佩,也不是對甲方的敬佩,而是對中華民族美德的一種敬佩。錢,固然重要,但守住自己的底線更為重要!
    四年級語文西師版教案及反思篇十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
    3、理解詩歌內(nèi)容,了解植樹的重要,體會少先隊員們要用實際行動綠化祖國的決心,教育學生從小要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
    理解詩歌內(nèi)容,了解植樹的重要,體會少先隊員們要用實際行動綠化祖國的決心,教育學生從小要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兩課時。
    一、情景導入。
    1、放錄音《走,我們大家植樹去》。
    在音樂聲中,老師談話引入:同學們,春天已經(jīng)來臨了,在這和煦的春光中,你們想去植樹嗎?(想)。
    那我們就一起行動吧?。ò鍟n題:《走,我們大家植樹去》)。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思路。
    1、放課文錄音,學生聽課文錄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記號。
    3、交流、討論。學生質(zhì)疑并解決,重點問題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調(diào)高低的符號。
    c、版圖:戶籍和地圖,引申為國家的疆域。
    d、植樹有什么好處?
    e、為什么說一棵樹就是一座綠色工廠,片片樹葉都是快樂的音符?
    4、再讀課文,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a、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b、糾正學生的讀音。
    c、自由練讀課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講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的活動。
    二、(2-6)講植樹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隊員植樹的決心。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這一小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邁開輕快的腳步”說明了什么?(說明學生積極行動起來,去參加植樹的情景。)。
    5、指導朗讀,要讀出輕快、有力的語氣,讀出少先隊員的蓬勃朝氣。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詞。
    2、預習下一段。
    一、復習舊課。
    1、回憶第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指名朗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1、自由朗讀第二段。
    2、說說第二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3、少先隊員到什么地方去植樹?引導學生想象省略號后所省略的內(nèi)容。
    用一個詞語概括這些地方——“到處”
    4、感情地朗讀第二小節(jié)。
    5、細讀3-6小節(jié),思考:植樹有什么好處?
    6、討論、交流并板書:
    綠色工廠。
    綠色寶庫。
    增添新綠。
    綠色希望。
    7、進一步理解詞句,并指導朗讀。
    a、結(jié)合光和作用讓學生理解“綠色工廠”,指導讀好“給我們送來清新的空氣,讓每個人都幸福健康?!?BR>    指導讀好第四小節(jié)。
    c、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億萬棵樹連起來,就染綠了祖國的版圖”一句,說說什么是“綠色的希望”
    想象祖國處處是“參天的大樹”的景象,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5、6節(jié)。
    d、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同學們,植樹的好處多不多?(多)植樹的意義如此重大,讓我們動員所有的朋友一起去植樹吧!
    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節(jié)。
    齊讀第7段。
    四、背誦指導。
    1.放課文錄音三遍,學生邊聽邊小聲跟讀。
    2.指導朗讀技巧。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五、總結(jié)課文。
    1、齊讀課文。
    2、分組背誦課文。
    3、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說植樹還有哪些好處?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選擇學校的一種樹木,查閱資料,按名稱、外形特征和作用三個方面向同學們作介紹。
    六、板書設計:
    1走,我們?nèi)ブ矘洹?BR>    綠色工廠——健康、幸福。
    增添新綠——染綠版圖。
    綠色希望——沙退鳥舞。
    綠色寶庫——建設“四化”
    《走,我們?nèi)ブ矘洹愤@不是一篇假詩,不是一首想像詩,而是一首實踐加思考的詩,是一首通過實踐來說理的一首詩。植樹是為自己、為他人、為人類、為社會、為今天、為未來創(chuàng)造,我們應該讓學生擁有這種創(chuàng)造。作者用自己的智慧頭腦展示了孩子們的希望,展示了人類需要的環(huán)境。這一句句創(chuàng)造之語,很容易感動四年級的學生,但感動歸感動,讓他們真的行動起來,那是難的`,特別現(xiàn)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難有這種體驗,城市的植樹往往是由專門的勞動者來做,而農(nóng)村的孩子這種體驗還是有的,因為大多數(shù)的農(nóng)村每一年都有著植樹的活動,他們摸一摸,看一看,也會有著靈動。但不管是有,還是沒有,但能以詩的方式主動表白自己的感動的學生卻是很少的,所以在一課上,特別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也應該引導他們學著用詩的方式記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