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實用21篇)

字號: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和資源、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教案的編寫還需要教師具備敏銳的教學觸覺,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反應(yīng)進行及時調(diào)整和改進。接下來是一些教學設(shè)計的案例分析,希望可以給大家?guī)硪恍┧伎己头此肌?BR>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一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
    3、認識生字,會寫“我會寫”中的生字,認識一個新部首。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教學課時:二課時。
    課型:新授。
    第一課時。
    課題:諾亞方舟。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會寫“我會寫”中的生字,認識一個新部首。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識生字,會寫“我會寫”中的生字,認識一個新部首。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課型:新授。
    教學過程。
    一、由想象及語訓(xùn)導(dǎo)入。
    師在說出像船的基礎(chǔ)上,由“船”導(dǎo)入“方舟”,最后導(dǎo)出課題:諾亞方舟。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2、自由交流后,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誰建造了諾亞舟?
    (2)諾亞為什么要建造成方舟?
    (3)諾亞方舟的作用?
    三、學習生字,再讀課文。
    1、出示要求認讀的生字詞,學生自由讀。
    淹沒地勢。
    2、出示帶有這些生字詞的句子進行朗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1)大水淹沒了村莊和農(nóng)田,淹沒了城堡和關(guān)塞。
    (2)人們紛紛向聲勢高的地方逃命。
    四、指導(dǎo)書寫。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敘述課文的故事。
    教學重點:識生字,會寫“我會寫”中的生字,認識一個新部首。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課型:新授。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學生匯報自己積累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鞏固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故事比賽。
    評選小故事能手。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二
    請幾個同學講講自己對思考練習兩個問題的回答。師生共議。
    (一)第一個問題議論要點如下:
    1.什么事?要講清時間、地點、發(fā)生了什么事。
    2.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聯(lián)系1—3段,知道出事的原因是人多(人山人海),熱鬧(鑼鼓喧天)。
    3.茅以升聽說出事后怎么樣?理解“吃了一驚”“非常難過”“仿佛看見”反映了茅以升對這件事的關(guān)心。
    4.行動上如何關(guān)心這件事?理解“發(fā)呆”,聯(lián)系“默默地看著”想象:當時茅以升會想些什么?(立志造橋)。
    (二)第二個問題的議論要點如下:
    1.第9自然段共有幾句話?讀一句說一句的意思。同時理解詞語。
    2.著重理解以下詞語。
    從此以后:“此”指什么?“留心”是什么意思?“各式各樣”用課文里的話講?!按蛄俊笔怯^察、看的意思,上下打量是說觀察的全面,“收集”是把分散的事物聚攏,湊在一起。細心收集是說把有關(guān)橋的資料不遺漏地收集在一起。
    3.在逐句理解的基礎(chǔ)上,請同學們思考并回答:
    (1)這一段哪幾句是寫茅以升“特別留心”各式各樣的橋?(2、3句)。
    (2)第4句和第2、3句是什么關(guān)系?()這一段前4句話以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講了茅以升“立志”以后,實實在在做了很大的努力。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三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鐘、鈴、湯、禁”等18個生字,會寫“塊、掃、吸”等8個字及“兩塊,打掃”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機器人外形和能干的特點。
    3、讓學生感受科學的神奇和科學與人們?nèi)粘I畹拿芮新?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讀通、讀順、理解課文,并從中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課前準備:
    收集機器人的圖片、生字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揭題質(zhì)疑。
    1、讓生在全班內(nèi)交流自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guān)機器人的圖片和知道的有關(guān)機器人的事。師從中相機板書課題,并解適機解釋“鐘點工”一詞的意思。
    2、讓生圍繞課題質(zhì)疑。
    (二)試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生邊聽邊給課文標上自然段。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要注意讀準字音,特別要讀準生字)。
    3、同桌互相聽讀,并合作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如:“能干的鐘點工”是誰,他為湯姆做了哪些家務(wù)活?等等。
    (三)同學合作,識記生字。
    1、生根據(jù)自己的預(yù)習情況,和好朋友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
    2、全班交流,師相機幫助學生對生字進行歸類。如:后鼻音,前鼻音的歸類等。
    3、生在組內(nèi)互相考一考課文的生字詞。
    4、把一些較難識記的字詞,多做重點復(fù)習。
    (四)再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讀順。
    (五)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分角色朗讀,感悟1—6自然段。
    (1)學生自讀這一部分內(nèi)容,想想該怎么讀,為什么這么讀?
    (2)分角色朗讀,要互相評價,訂正中體會詞句的意思。
    (從中引導(dǎo)學生看圖,理解第5自然段內(nèi)容,體會機器人外形特點)。
    2、讀說結(jié)合,感悟7—9自然段。
    (1)重點討論:機器人的能干表現(xiàn)在哪里?指導(dǎo)比較機器人與人洗窗戶的不同,以及機器人怎樣打掃房間、疏通下水首、修剪草坪的。找出相關(guān)詞句想一想,讀一讀。
    (2)讓自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說機器人是怎么能干。
    3、自主理解、感悟最后一個自然段。
    (學生自主閱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問題,同學幫助解決)。
    (六)讀后拓展,課外延伸。
    (1)讀一讀“詞語花籃”里的詞語,照樣了摘抄幾個四個字的詞語定在空花朵上。
    (2)你知道有哪些機器人,它們能干些什么?說給同學聽。
    (七)指導(dǎo)書寫。
    1、生整體感知“我會寫”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辦法把它們記住。
    2、讓生當小老師來提醒大家寫字時應(yīng)該注意的地方(師相機指導(dǎo)比較難寫的字)。
    3、讓學生讀讀寫寫。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結(jié)合自主識字方法,識記字形,規(guī)范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主人公的情感變化,領(lǐng)會課文中所要傳達的美好友情。
    教學重點、難點:識記字形,規(guī)范生字書寫;通過朗讀體會課文情感。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揭題。
    1、(出示圖片)小朋友們,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份禮物。你們看,這是什么?
    2、誰能說說這是些“()的氣球”?
    3、這樣五彩繽紛、惹人喜愛的氣球,你們喜歡嗎?
    4、其實呀,每一個氣球背后都有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就跟著其中一個紅氣球走進一個感人的故事。
    5、故事的題目叫——(指名讀)“窗前的氣球”。
    (你這樣讀,還可以怎么讀?)。
    6、真好!每個人的讀法都可以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讀課題。一起讀。
    二、初讀課文。
    1、課題讀得很不錯,打開書讀讀課文吧,要求:
    1)認認真真地讀,一邊讀一邊圈出生字,標出段落序號;。
    2)碰到難讀的生字、句子就多讀幾次,試著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明白了嗎?
    2、反饋:
    1)這些生字可調(diào)皮了,它們從課文里跳出來,蹦到了氣球上,誰能叫出它們的名字?(開火車讀)。
    2)氣球把拼音都帶走了,現(xiàn)在還能讀嗎?(齊讀)。
    3、指名5人分節(jié)讀課文,及時正音。
    三、精讀課文。
    1、讀得真好,說明小朋友們剛才讀書很認真!
    現(xiàn)在,我要帶你們到一個小房間里。(出示圖片)你看到什么?
    重點理解:天空是無邊無際的,你為什么用“一角天空”形容?
    4、(出示第二節(jié))這一節(jié)生字很多,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指名讀。
    5、生讀完第一句,問:“呆呆地”什么樣子?做做看。請一人上臺演示。
    現(xiàn)在科利亞就是這個樣子,呆呆地,像個木頭人似的,多無聊啊!誰能把他的心情讀出來?
    6、他現(xiàn)在最想做什么事情?
    7、他喜歡做的事情一件都做不了,就只能這樣靜靜地躺著、呆呆地望著,多么(板書:孤獨),再請個孩子來讀。
    8、從三樓能望到什么呢?指名接著讀。
    10、可是什么也看不到,多沒意思啊!誰還能讀?
    11、男女分讀。
    12、為什么科利亞生病了,沒有人來看他,只能一個人待在病房里呢?
    13、什么是“傳染病”?
    14、像這樣的病,醫(yī)院規(guī)定(齊讀)“誰……外面去。”
    “誰也不準來看他”,這個“誰”是指哪些人?想想科利亞希望誰來看他?
    15、對啊,疼他愛他的爸爸媽媽不能來看他,朝夕相處的老師同學也不能來看他,多可憐啊!(齊讀第1、2節(jié))。
    16、正在科利亞覺得孤獨‘難過的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你們看:(出示圖片)。
    17、你看到了什么?對啊,真有意思!
    誰把氣球可愛的摸樣讀出來?
    (“搖搖擺擺”‘“上上下下”動作)。
    18、這是怎么回事?想知道嗎?
    想知道,你來問問看。指名讀。
    大家一起問問看,齊讀第3節(jié)。
    19、是啊,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科利亞的心情又會有什么變化呢?下節(jié)課,咱們一起去揭曉答案。
    四、指導(dǎo)書寫。
    1、最后,咱們來學寫四個生字,(出示:戶、亞、病、床)。
    還認識嗎?一起來讀一讀。
    2、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指導(dǎo)“病”(什么偏旁?“病字旁”還有哪些字?能給“病”找個朋友嗎?)。
    3、其他字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小朋友們注意?
    4、生每個字描一個寫一個。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五
    教學目的:
    1、認識: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情感:有不甘為弱者、應(yīng)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教學方法: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
    課題:我是最弱小的嗎。
    教學目的:
    1、知識: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情感:有不甘為弱者、應(yīng)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教學方法: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課型:新授。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現(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但在爸爸媽媽的眼里,很多時候你們卻是弱小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我不是弱小的》這篇課文。
    看到課題,你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學生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我們提出的問題:我是誰?我為什么說自己不是弱小的?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2、出示生詞認讀。
    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3、老師把熟字去掉,你還認識這些生字嗎?
    4、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還會讀嗎?
    出示:原來有一叢野薔薇,被鈴蘭花簇擁著,開出了第一朵粉紅色的花。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
    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緊接著,—卜起了傾盆大雨。
    人雨已經(jīng)打掉了兩片薔薇花的花瓣,花兒無力地垂著頭,顯得更加嬌嫩。
    5、再讀一讀課文,比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字,請你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怎樣用,比一比誰的記法最巧。
    分組學習——全班交流。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范寫,重點指導(dǎo):
    弱: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
    末:先與未比較再寫。
    芬芳:草字頭的橫不要太長,兩豎f方略向內(nèi)斜,寫出呼應(yīng)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橫要寫長。
    4、學生練習,把字寫規(guī)范、美觀。
    5、展示,交流評價。
    四、作業(yè):
    1、默寫生字詞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
    課題:我是最弱小的嗎。
    教學目的:
    1、“知識: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情感:有不甘為弱者、應(yīng)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朗讀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教學方法: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課型:新授。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1、今大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七課:誰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呢?
    2、過渡:外國有一個小男孩叫薩沙,雖然他才五歲,但是也不愿意做一個弱小的人,并且用白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再讀讀這個故事。
    二、讀議悟情:
    1、自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夏天的一個周末,五歲的薩沙和哥哥托利亞,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那里盛開著美麗的鈴蘭花。突然,薩沙發(fā)現(xiàn)了一叢一一野薔薇。
    出示句子:原來有一叢野薔薇,被鈴蘭花簇擁著,開出了第一朵粉紅色的花。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
    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句話仿佛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指名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學生自由讀4—9段。
    (1)薩沙一共說了幾句話?
    出示:媽媽,您和托利亞都需要雨衣呀,為什么要給我呢?
    這就是說,我是最弱小的了?
    媽媽,現(xiàn)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
    (2)自由讀讀這二句話,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練習讀這二句話。自由讀,指名讀。
    (3)重點指導(dǎo)第三句問話:
    薩沙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請大家讀讀7、8段,標出描寫薩沙動作的詞。學生自由讀畫。
    假如你就是薩沙,現(xiàn)在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
    你用自己的雨衣保護弱小的薔薇花,多勇敢的孩子啁!那你能不能堅定地說,你不是最弱小的?這時你的心情什么樣?(自豪)。
    (4)分角色讀3――9自然段。
    三、總結(jié):
    四、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積累詞語。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六
    1、認識課文的8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適當?shù)姆绞秸故竞捅憩F(xiàn)自我;懂得應(yīng)當為別人服務(wù)。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感悟課文內(nèi)容,理解體會“我選我”的理由。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學貴有疑,從課題處著眼,引導(dǎo)學生產(chǎn)生疑問,有了好奇心,學生自然會投入到學習中來。)。
    2、課件演示:播放多媒體課件(王寧自我介紹)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王寧是怎樣當上勞動委員的嗎?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我選我》來了解。(板書課題)。
    (課件的展示創(chuàng)設(shè)了問題情境,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不明白的地方研究一下。
    (自主讀書要有所收獲,應(yīng)引導(dǎo)學生邊讀邊想,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相互交流,必會增強讀書的效果。)。
    識字。
    1、用小黑板出生字詞,多種形式進行認讀。
    2、同桌利用生字卡片進行互相讀互相正音。
    3、開展“一字之師”游戲。自己選擇一個字,上臺領(lǐng)讀、組詞,并說說記憶的方法。
    4、齊讀生字詞。
    (識字過程在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要創(chuàng)造豐富的教學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經(jīng)驗,學用結(jié)合,促進識字能力的提高。)。
    朗讀。
    1、學生練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讀得流利。
    2、分段朗讀展示,讀后點評。
    3、通讀全篇。
    (讀書要有目的,有層次,有情趣。學生的朗讀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讀自悟,形成個性體驗,從中獲得享受。)。
    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認讀。
    2、觀察字形結(jié)構(gòu),說說寫字時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范寫,指導(dǎo)重點筆畫,如“青”下半部分的第一筆是“丨”等。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dǎo)。
    (識字環(huán)節(jié)教師面向全體的同時,還要關(guān)注個體,巡視過程必不可少,關(guān)注學生寫字姿勢,引導(dǎo)學生提高寫字質(zhì)量,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第二課時。
    導(dǎo)入。
    1、通讀課文,了解讀書情況。
    2、復(fù)習生字,選擇喜歡的生字說一句話。
    (知識的復(fù)現(xiàn),在練習中加強鞏固,促進積累與運用。)。
    精讀。
    1、教師范讀,學生評價。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抽讀,師生點評,加以指導(dǎo)。
    3、小組分角色朗讀。
    3、表演。小組內(nèi)進行后,選出代表匯報展示。
    (采用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的朗讀形式,使學生讀熟課文,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的優(yōu)美。)。
    品讀。
    2、齊讀最后自然段,引導(dǎo)學生思考:為什么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里就響起一片掌聲?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感受全文。(引導(dǎo)學生可通過多方式的朗讀或看插圖、同桌交流等形式進行體會。)。
    (交流體會,拓寬思維,強化理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不限形式,尊重學生的獨特體會。)。
    練習。
    1、出示課后“我會讀”的句子,多種形式練讀。
    2、提問: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說法不同,意思相同)。
    3、照樣子說一說。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
    2、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復(fù)式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重點:認識簡單的復(fù)式統(tǒng)計表,并能根據(jù)統(tǒng)計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能回答簡單的問題,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理解復(fù)式統(tǒng)計表的表頭,能對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具準備:課件、統(tǒng)計圖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引導(dǎo)探索,
    1、激趣導(dǎo)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動物運動會了嗎?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電腦展示動物運動的情景)。
    師:看了動物運動會的場面,你想知道什么?
    生:……。
    師:同學們想了解這么多的情況,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了解這些情況?
    生:……。
    2、揭示課題:。
    板出:統(tǒng)計。
    二、自主探究,學習復(fù)式統(tǒng)計表。
    1、探討收集信息的好方法。
    師:要統(tǒng)計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動物,首先應(yīng)記錄、收集這些信息,各學習小組議一議,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記錄這些信息,哪一種方法更簡便、更科學一些呢?(學生活動)。
    2、匯報:(讓學生體會用“正”字法記錄、收集信息更簡便、更科學一些)。
    3、學生用“正”字法記錄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動物。電腦展示動物賽跑過程、學生記錄)。
    4、匯報、整理數(shù)據(jù)并填入以下相應(yīng)的統(tǒng)計表里。
    各種動物參加跑步情況統(tǒng)計表。
    種類小兔小狗小牛小貓。
    只數(shù)。
    各種動物參加跳高情況統(tǒng)計表。
    種類小兔小狗小牛小貓。
    只數(shù)。
    1、識復(fù)式統(tǒng)計表。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個統(tǒng)計表,你有什么好見解?
    生:……。
    師:把這兩個表編成一個表,那么這個表應(yīng)反映哪幾個內(nèi)容?請各學習小組議一議。(學生活動)。
    師:哪個學習小組愿意匯報?
    生:……(學生匯報后出示簡單復(fù)式統(tǒng)計表)。
    只數(shù)種類項目小兔小狗小牛小貓。
    跑步。
    跳高。
    2、填寫復(fù)式統(tǒng)計表。
    師:怎樣把數(shù)據(jù)填入表里呢?請同學試一試(學生填寫、匯報、檢查)。
    3、比較單式和復(fù)式統(tǒng)計表。
    師:請同學們觀察、比較這個統(tǒng)計表與前面哪兩個統(tǒng)計表有什么不同?
    生:……。
    師:同學們說得很對,前面哪兩個統(tǒng)計表比較簡單,它們反映運動項目只有1項,我們稱它為單式統(tǒng)計表,而后面這個統(tǒng)計表反映2項運動項目,我們稱它為復(fù)式統(tǒng)計表。
    4、簡單的分析、交流。
    師:從這個統(tǒng)計表你發(fā)現(xiàn)了參加跑步的有多少只小兔?
    生:……。
    師:參加()的()只數(shù)最多?參加()的()只數(shù)最少?
    生:……。
    師:你還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
    5、結(jié):(略)。
    三、應(yīng)用、拓展。
    1、統(tǒng)計各種動物參加跑步的的成績。
    師:你還想統(tǒng)計什么?
    生:……。
    師:那我們來統(tǒng)計小兔、小狗的跑步成績。(電腦出示統(tǒng)計表)。
    小兔、小狗參加跑步成績情況統(tǒng)計表。
    只數(shù)時間種類1秒-2秒3秒-4秒5秒-6秒7秒-8秒8秒以上。
    小兔。
    小狗。
    師:我們先來看看小兔、小狗1000米跑所用的時間,那同學可要記好!(電腦逐步展示裁判員匯報運動員的成績,學生記錄,并填入表中)。
    你還想知道小牛和小貓的成績嗎?
    生:……。
    師:那我們在這個表再添上兩行,同學們會填嗎?
    生:……(指導(dǎo)學生填寫)。
    2、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108頁做一做。
    四:全課小結(jié):(略)。
    五:家庭作業(yè):練習二十二第一題。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八
    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很多,像山一樣像海一樣。在課文里是說,秦淮河兩岸聚集了很多人來看龍船比賽。
    披紅掛綠:披掛上紅紅綠綠的彩綢。為什么事才這樣做?喜慶事。把龍船上披紅掛綠,說明人們把龍船比賽當做喜慶事一樣看待。
    鑼鼓喧天:先講清“喧”是聲音大。什么聲音?鑼鼓聲;大到什么程度?喧天,是說河兩岸的上空,哪兒都是鑼鼓聲。人們這樣做,說明什么?說明來比賽的人和來觀看的人都很興奮,情緒高漲。
    盼望:實心實意地期望、等待。課文中是說誰盼望什么?茅以升跟所有的小伙伴兒一樣,盼望端午節(jié)那天看龍船比賽。
    不幸:不好的事,使人失望,傷心、痛苦的事。課文里指什么事?指橋塌了,好多人掉進了河里。
    凄慘:凄,形容悲傷難過;慘,悲慘。合起來是凄涼悲慘的意思。課文里是指什么事凄慘?橋塌人亡的事。
    默默地:默,不出聲。課文里是說茅以升看著斷橋時不出聲、有心事,也很難過。
    結(jié)結(jié)實實:很結(jié)實,課文里指橋堅固,不會倒塌。
    天長日久:時間長,日子久。
    積累:一點一點地聚集。累,多的意思。
    (以上詞語的理解,都要讓學生先講意思,說明理解的方法;再放在課文里理解)。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九
    1.知道茅以升是怎樣成為一個橋梁的。
    2.讀課文,讀準“秦淮河”“披紅掛綠”“鑼鼓喧天”“凄慘”“積累”的字音。
    3.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懂得詞語的意思。
    請同學們按照這三點要求自己學習。(用10分至15分的時間)。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yīng)用,學會加法估算的方法,增強估算意識,并能結(jié)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以及對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估算方法。
    教學難點:對估算的實際應(yīng)用。
    設(shè)計理念: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睘榇?我在扎實提高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基礎(chǔ)上,設(shè)計了“估估物品的價格”富有趣味性的練習,引導(dǎo)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會解決“估估購買物品的價格接近幾百整”的實際問題,通過“拓展練習”培養(yǎng)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興趣。
    2、出示卡片:小朋友們,請看數(shù)字卡片,你知道它們分別接近幾百整嗎?(“想想做做”第1題的數(shù)字制作成卡片)。
    指名說。
    3、大家回答的真不錯,老師這兒還有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請大家估估他們分別接近幾百,比比誰估的最準確。
    圖片出示。
    電話機、電飯煲、自行車、電風扇。
    98元192元403元105元。
    指名學生回答,相機出示每一樣物品的價格。
    【設(shè)計意圖:由估計商品價格接近幾百而相機出示商品價格,讓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在課始就得到較好的激發(fā)。為估算兩件及兩件以上的商品的價格是幾百元打下了好的基礎(chǔ)。
    二、進入情景,探索算法。
    1、出示電話機、電飯煲等物品及價格圖。
    估計一下,買一個電話機和一個電飯煲,大約需要幾百元?
    學生自己讀題目,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明確:估計一下,就是不要算出準確的錢數(shù),只需要估算出大約需要幾百元。
    2、討論:用什么方法能估算出這道題的結(jié)果呢?
    (1)分組討論:提示學生可以從上面估每件物品的價格接近幾百的方法進行思考。
    (2)交流匯報。
    98元接近100元,192元接近200元。
    100+200=300元,大約需要300元。
    (3)小結(jié):上面這種算法就叫做加法的估算。你能說說剛才是怎樣估算的嗎?(學生練習說)。
    3、教學“試一試”
    (1)第一題,把你是怎樣估算的說給同桌聽,同桌可以互相補充。
    再指名說,相機糾正。
    (2)下面請小朋友購買你最想買的兩件商品,估算大約需要幾百元。
    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做,說出自己的估算方法和理由。
    指名學生回答。
    三、組織練習,鞏固應(yīng)用。
    1、“想想做做”第2題。
    (1)獨立完成,。
    (2)指名學生回答,并說說你是怎樣估算的?及時糾正。
    2、“想想做做”第3題。
    明確要求:先估算,再列豎式計算。
    (1)學生獨立完成。
    (3)告訴學生:今后做題目的時候要學會用估算的方法檢查計算的結(jié)果。
    3、“想想做做”第4題。
    (1)學生自由讀題目,看清題目的意思,說說這一題和上面的幾道題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指幾名學生回答,并說出判斷的理由。(弄清判斷計算的結(jié)果比估算的結(jié)果多還是少,再回答。)。
    四、聯(lián)系生活,實踐應(yīng)用。
    師:最近,我上街的時候,看上了幾樣喜歡的東西。
    微波爐《十萬個為什么》旅游鞋榨汁機復(fù)讀機。
    305元98元112元186元201元。
    你們能幫我迅速地估算出總價錢嗎?可以互相討論一下。
    師:總價錢大約是多少?你是怎樣估算的?
    五、全課總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參與估算的加數(shù)有什么共同的特點?估算的方法是怎樣的?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散、歸、趁”3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
    2、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領(lǐng)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
    難點: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并通過想象領(lǐng)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朗誦音頻、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
    在二三月間,公園里、學校中,到處都是春暖花開的景象。今天,老師還想帶大家到一首古詩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書課題:村居。
    二、自讀古詩。
    1、請大家自由讀古詩,用自己的學習符號標記應(yīng)重點注意的地方。(如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難寫的字等)。
    2、大家瞧,這么多的風箏多美呀,你能將它們放飛得更高嗎?(指名認讀生字)。
    提示:“鶯”的韻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韻母是“en”,不是“eng”。
    3、同學們真不錯,將漂亮的風箏都放上了天。讓我們再來認認它們!
    4、進行自學,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師針對難字進行指導(dǎo)。
    三、品悟古詩。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師: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靜的嗎?它有怎樣的美景?
    1、自由讀讀古詩,你會有很多的發(fā)現(xiàn)的。
    2、學生自由讀詩。
    3、你看到了什么?生匯報。
    4、(小黑板上的詩句)你能把你看到的這些帶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文。
    重點引導(dǎo)學生通過“長”“飛”“拂”“醉”等字眼體會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
    6、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什么感受?能說給大家聽嗎?
    7、這么多美妙的感覺,我想大家一定能讀好這一句的。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說)。
    2、村子里的孩子也和大家一樣喜歡這美妙的春天嗎?
    3、板書: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防紙鳶。
    4、你能讀好它嗎?自由讀古詩第二句。
    5、指名讀、齊讀。
    6、你能配合畫面,說說這句詩所描繪的情景嗎?
    重點引導(dǎo)學生通過“歸來早”“忙趁”體會孩童歡暢的心情。
    7、讀了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說給大家聽嗎?
    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將你的想法融進詩里讀出來嗎?
    9、想不想加入他們放風箏的隊伍?這樣吧,讓我們一起放飛心愛的紙鳶,一邊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心情。
    四、背誦全詩。
    1、早春的山村,草長鶯飛,楊柳依依。孩子們也將自己心愛的風箏放飛。多美的春景圖呀!它不僅吸引了詩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這一首古詩你一定能背下來。
    2、生自由背。
    3、集體配樂吟誦。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十二
    課前導(dǎo)語: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句俗語,叫作“來硬的不行,就來軟的?!边@句話就是說,當我們用一種方法不能解決問題的話,就應(yīng)該用另一種方法解決。清代的畫家為了阻止他的舅舅砍樹,就采用了這個方法。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叫《鄭板橋巧勸舅父》。(板書課題)鄭板橋為什么要勸舅父呢?創(chuàng)怎樣巧勸的呢?同學們學完課文就知道了。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文,畫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認讀生字,指導(dǎo)書寫。
    1、板書生字。
    2、學生自學,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
    3、互相交流。
    用熟字加偏旁記住這幾個生字的:“貧”是由“分”和“貝”組成,“砍”是由“石”和“欠”組成,歷是“廠”和“力”組成,厭是由“廠”和“犬”組成,討是由言字旁和“寸”組成的。
    “歷”和“厭”都是同一個偏旁“廠字頭”,都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
    4、教師范讀生字、正音。5、對難字進行指導(dǎo)。
    (1)“候”(投影):中間的一豎不能寫丟了,右邊部分的筆順是讓學生描紅練習。
    (2)“困”的部首是方框“口”,指導(dǎo)書寫。
    5、學生在田字格中獨立書寫,教師巡視具體指導(dǎo)。
    三、學習生字,指導(dǎo)認讀。
    1、借助讀音認讀。
    2、不借助拼音認讀。
    四、擴展詞語,積累詞語。
    1、學生對生字組詞。
    2、教師選出三個,將詞語投影。
    3、齊讀擴展的新詞。
    五、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讀文后,思考回答: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樣的事?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讀中理解文章,了解文章所蘊含的道理。
    2、體會鄭板橋勸舅的巧妙及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
    一、檢查課文,尋入新課。
    二、細讀課文,討論交流。
    1、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一段主要講的是誰?講了他什么事?引導(dǎo)感知這段主要內(nèi)容。
    (1)齊讀第1句,回答:鄭板橋是什么時候的人?干什么的?(清代人,畫家)。
    (2)齊讀第2句,回答:舅舅為什么唉聲嘆氣?
    因為家境貧寒。貧寒就是指家里十分窮,不好過日子。
    2、理解第2自然段。
    (1)男生齊讀第2段,思考并回答,舅舅為什么砍樹?
    院子中間有一棵樹,構(gòu)成了個“困”字,使家里貧寒。
    (2)詞語訓(xùn)練。忽然:表示來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與“突然”意思相近。
    (3)學生用“忽然”一詞口頭造句。
    3、領(lǐng)悟第3自然段。
    鄭板橋心里著急。
    鄭板橋心里很著急。
    (1)女生齊讀第3自然估,思考:舅父砍樹,鄭板橋是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
    (2)投影示句:
    通過比較,得出鄭板橋知道舅父砍樹,自己想留住樹,而又不知如何勸住舅父不砍?!昂堋北硎境潭壬睢?BR>    (3)指導(dǎo)朗讀“想個什么辦法,才能保住這棵大樹呢?”
    4、感悟第4自然段。
    (1)教師朗讀第4自然段,同學們邊聽邊思考鄭板橋想什么樣的勸法。
    (2)學生齊讀第1句。這一句寫了什么?
    鄭板橋想到了勸阻舅父的方法:利用舅父迷信的思想,砍樹人就要坐牢。
    (3)舅父相信鄭板橋的話嗎?齊讀最后一句。
    5、討論:鄭板橋是怎樣想到勸阻舅父的?對學生提示如下:
    (1)院中有樹,舅父認為是個“困”字,說明什么?
    (2)院中無樹,鄭板橋說是個“囚”字,說明了什么?
    三、討論交流,感悟升華。
    我們應(yīng)向鄭板橋?qū)W習什么?
    啟發(fā)學生從兩方面學習:
    1、用心觀察周圍的事,遇事積極動腦筋想辦法。
    2、機智靈活,不信迷信。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使我們認識到只有有了豐富的知識,遇事肯動腦筋思考問題,人才會變得聰明起來。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十三
    1、認識本課生字,正確書寫要求寫的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產(chǎn)生愛我中華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3、初步了解中華百家姓的基本情況。
    教學重點。
    認寫本課生字。
    教學準備。
    教師:能拆分、組合的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較全面地了解中華百家姓的基本情況。
    學生:生字卡片;了解班上同學和親戚、朋友的姓氏情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揭示課文題目。
    1、同學們,請你自豪地告訴大家,你姓什么。(抽多個學生回答。)。
    2、在我們這個小小的班級里,就有姓王的、姓李的、姓劉的……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姓呢?
    3、我們的姓是從祖輩傳下來的。中國人的姓有幾千種。有些研究中國姓氏的專家把常見的姓氏列了一個表,叫《中華百家姓》,讀起來順口,便于記憶,就像一首歌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小部分。
    板書課文題目:姓氏謠。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兩遍。
    2、找一找課文,這其中有你的姓嗎?有你熟悉的人的姓嗎?
    3、誰愿意讀讀課文?其余孩子認真聽他是否讀準了字音、讀通了句子。抽生評議。
    4、拿出生字卡,同桌伙伴互相考考,不認識的,互相幫幫,看誰記得牢。
    5、交流識字經(jīng)驗:孩子們一定有許多巧妙的識字辦法,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識記本課生字的好方法。
    (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比一比,編順口溜,編兒歌等識字方法。)。
    6、用開火車讀、分組讀、齊讀的形式認讀生字。
    7、齊讀詞語卡片。
    三、誦讀課文,領(lǐng)會感悟。
    1、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引導(dǎo)。)。
    2、教師:有不明白的地方嗎?請?zhí)岢鰜砦覀児餐鉀Q。
    3、逐個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
    問題一:單姓、復(fù)姓的認識。
    (1)學生自己談?wù)J識。
    (2)勾出課文里的復(fù)姓,讀一讀。
    (3)你知道哪些人的姓是復(fù)姓,說一說。
    (如:諸葛亮、司馬光、歐陽修等。)。
    總結(jié):在我們這個班里,有姓張的,姓李的,姓劉的……不管我們姓什么,我們都親如兄弟姐妹,快樂得像一家人。而我們的祖國就是一個大家庭,不管我們姓什么,都是龍的傳人,都是祖國媽媽的兒女,我們都是親人。
    4、學生自豪地朗讀課文。
    四、鞏固生字,指導(dǎo)書寫。
    1、課件出示8個要求會寫的字。請大家讀兩遍。
    2、教師:哪個字最難寫?想看著老師寫一寫嗎?
    3、教師范寫生字,重點指導(dǎo)“歐”、“嚴”、“慕”的書寫。
    4、學生自主書寫。
    5、展示學生作業(yè),評一評。
    五、自主實踐,拓展知識。
    1、請學生在卡片上用彩色筆寫出自己知道的姓,注上拼音,寫好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認讀。
    2、課件出示資料《中華百家姓》,讓學生認一認,讀一讀。
    3、鼓勵學生課后主動去查閱資料,了解一下中國姓氏的其他知識。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十四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寫三個生字。
    3、體會小學生贊美和感激老師辛勤奮勞動的真摯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2、你們真是尊師愛師的好孩子。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豢腿耍?出示課文插圖),你們看她是誰?(學生說)這位老師在干什么呀?(學生說)同學們真好!老師為了培育學生,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熬了多少個夜晚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散文詩,看看詩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尊師愛師的。(板書:6、一株紫丁香)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學生讀課題)。
    3、看了圖,讀了課題,大家有什么問題想問?(這株紫丁香是誰種的?為什么種?)。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要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快點拿起書來讀讀吧?,F(xiàn)在請同學們大聲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快的同學可以多讀幾遍。(生讀)。
    2、大家讀得可真認真,那老師先來檢查一下,詞語有沒有讀正確了。誰來領(lǐng)著大家把生字組成的詞語讀一遍。讀得真棒。一組開開小火車讀給大家聽聽。這列小火車開得又快又準。
    這兒還有幾個兒化音的詞,我們要把它讀好了。(綠葉兒、腳尖兒)。
    3、讀通課文:
    才過了讀準詞語關(guān),現(xiàn)在看看大家能不能過讀通課文關(guān),課文有五個小節(jié),我們請五位同學來試試,其他小朋友也不能閑著,你們可是小評委,看看這五位同學能不能讀得正確流利。
    4、現(xiàn)在,你們書上又多了哪幾個小問號?有什么不懂的詞嗎?
    三、細讀課文。
    1、要解決這些疑問呀,還得細細讀課文。誰來讀第1小節(jié)?
    現(xiàn)在,你們知道這株紫丁香是誰種的了吧?你能用書上的句子說說嗎?(板書:我們)。
    (濃綠的小院也許種著一些蔬菜,有韭菜、白菜和香菜……)。
    2、小朋友們是怎樣走進濃綠的小院的呀?(踮起腳尖兒,走進濃綠的小院)誰來做做踮起腳尖兒的動作?(學生做動作)你為什么要踮著腳尖呢?(不能打擾老師)原來是這樣,真是個好孩子。請你把這一節(jié)讀一讀。
    評、讀:能不能再輕一點,誰再來試試。我們一起來試試。
    (學生自由發(fā)言)。
    那我們就做課文中的小朋友,一起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
    (1)老師,老師,就讓它綠色的枝葉,伸進你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板書:夜夜做伴)。
    (2)誰知道夜夜是什么意思啊?(每天晚上)。
    誰知道老師每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
    (是啊,老師每天晚上都在備課,學習,多辛苦啊!誰再來讀讀這一節(jié),讀好“夜夜”這個詞,把這個意思讀出來。)。
    誰也來讀讀這幾句話。
    我們一起來試試。
    (1)交流:你聽,你聽,綠葉兒在風里沙沙地響,那是我們給你唱歌,幫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師的一天要做哪些工作呀?(學生自由說)。
    老師一天要做這么多工作,真是非常吃力,非常疲倦)。
    你聽,你聽,綠葉兒在風里沙沙地響。這是紫丁香在為老師唱歌呢。這種聲音,非常動聽,可能春蠶吃桑葉的聲音,小朋友,你們覺得可能還像什么?(學生自由說)。
    你們的想象真豐富,如果你是綠葉兒,你的聲音這么動聽,你要為老師唱些什么呀?(指名說)。
    那就請你來讀讀這一節(jié)?誰能讀得更美?
    一起來試試。
    7、唱得多好聽啊!你看,你看,“滿樹盛開的小花”美不美?有多美?你能告訴我嗎?
    (你看,你看,滿樹盛開的小花,那是我們的笑臉,感謝你時時把我們掛牽)。
    小朋友,假如你圍在老師身邊微笑著說話,會說些什么?
    (板書:盛開笑臉)。
    小朋友剛才說不理解掛牽的意思,其實啊,只要給它個詞就能明白了?想想,可以換成什么詞呀?(牽掛,關(guān)心)。
    老師每時每刻都把小朋友牽掛在心,從課文中我們能體會到嗎?
    小朋友,你們心里對老師有怎樣的感情呢?誰來讀讀這一節(jié),表達出你對老師的感謝。
    8、賽讀:
    (學生活動)。
    聽到同學們讀的這么投入,邊讀邊做動作,老師也想讀一讀,能給老師一個機會嗎?(老師范讀,再指名讀)。
    那就學著老師的樣子讀,咱們可以同座位一起讀,一人讀一節(jié),好嗎?
    誰先來讀給大家聽?(指名一生讀)。
    9、大家讀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連那星星困得都眨眼睛,可我們的老師還在那燈下工作著,我們來看看她是怎樣工作的?(出示課件)。
    大家來想像一下,老師是怎樣工作的?(想象說話)。
    10、你們說老師辛苦不辛苦?你能勸勸老師,讓她早點休息嗎?
    也可以用課文中的話。(老師,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讓花香飄進你的夢里,那夢呀準是又香又甜。(板書:飄進夢里)。
    誰也來讀讀這一小節(jié),勸我們的老師快快休息。
    11、現(xiàn)在誰來告訴大家,小朋友們?yōu)槭裁匆炎隙∠阍缘嚼蠋煷扒?,會給老師帶來什么呢?(想象說話)。
    (小朋友們看到老師太辛苦了,一工作就大半夜,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師窗前,好讓老師解除疲勞,更有精神地工作。
    因為小朋友們看到老師太不容易了,想報答老師,關(guān)心老師,所以把紫丁香栽到老師窗前,好讓老師累了看看花,還能聞到花的香味,就有好心情備課,就不覺得累了。)你們真是一個想象家,老師真是太佩服你們了!
    三、小結(jié)課文,指導(dǎo)背誦全文。
    1、讀完課文,你再來看看這株紫丁香,覺得它怎么樣?(覺得更美,更香了)(板書:美)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連起來讀好這篇課文。(齊讀課文)你們說這篇散文詩寫得好不好?你們想記住它嗎?你喜歡哪一節(jié),就記住哪一節(jié),自己先同桌練練背誦。現(xiàn)在,誰來背給大家聽聽?你的背誦真讓大家覺得是美的享受。
    2、結(jié)合練習,課外延伸: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十五
    教學目標: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讓學生能夠獨立地完成讀書筆記,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會書寫讀書筆記的幾種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讀書筆記范例。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dǎo)入。
    1、導(dǎo)語:這學期,我們學校給每個班級的都有了自己圖書屋,我們也都把自己最喜歡的書捐贈了出來,與大家共同分享知識的樂趣?!皳Q一本書,交一個朋友”,我們經(jīng)常可以看見同學們捧著一本本課外書認真地看著,學校里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書看味。同學們也做了很多的讀書筆記,現(xiàn)在老師挑選了一部分,我們一起來分享。
    2、投影出示讀書筆記。
    請同學們自由評價。
    3、教師小結(jié),揭題:《不動筆墨不讀書》。
    二、交流分享。
    1、同學們平時做了讀書筆記,那你們對讀書筆記有哪些了解呢?
    2、四人小組組討論交流,組長做好記錄。
    3、派代表匯報。(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進行補充)(投影出示要點)。
    板書:種類方式作用摘錄式。
    三、記在筆記本上。
    有助于積累資料。
    四、記在書上。
    有助于記憶。
    五、記在卡片或活頁上。
    1、有助于理解學習內(nèi)容。
    2、評注式。
    3、心得式。
    4、有助于提高寫作能力。
    六、嘗試寫讀書筆記。
    1、同學們了解得可真多啊!相信通過剛才的交流,你們肯定會把讀書筆記寫得更好。
    2、拿出課前發(fā)的文章,嘗試寫筆記。
    3、展示、評議。
    說說自己選用了哪幾種讀書筆記的寫法?
    生上臺展示,全班點評。
    七、課堂總結(jié)。
    魯迅先生提出,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動筆,能夠幫助你記憶,掌握書中的難點、要點;有利于你儲存資料,積累寫作素材;也有利于擴大你的知識面,提高你的分析綜合能力。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很多人體驗、總結(jié)出來的良好的讀書方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chǔ)訓(xùn)練方法。但愿我們?nèi)嗤瑢W以后讀書時都能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十六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宋詞相關(guān)知識,及柳永詞作的特點和創(chuàng)作風格。
    2積累字詞及名句,流暢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過程方法。
    1通過感受形象,領(lǐng)會情景交融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境美,體會作者低沉傷感之情。
    2品味語言,學習藝術(shù)特色,掌握鑒賞詩詞的基本技巧。
    情感態(tài)度價值。
    培養(yǎng)對古典詩詞的熱愛及純正的文學趣味,使學生感受詞的魅力,感受古人離別時幽怨傷感之情,傷離別,重真情。
    教學重難點:
    1、掌握虛實結(jié)合,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
    2掌握鑒賞詩歌的技巧,做到“舉一反三”。
    教學方法:誦讀法提問法點撥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離別是永恒話題,穿越時空,永駐于歲月長河。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別賦》。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铎稀断嘁姎g》。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熘灸Α对賱e康橋》。
    二、詞的相關(guān)知識。
    詞的起源:興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發(fā)展到高峰。詞即歌詞,指可以和樂歌唱的詩體,即詞是詩的一種,所以又稱“長短句”、“詩余”、“曲子詞”、“歌詞”等。
    慢詞是宋詞主要體式之一,“慢”是延長引伸的意思,歌聲延長,就唱鍀遲緩了。
    按長短規(guī)模分,詞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內(nèi))、中調(diào)(59一90字)和長調(diào)(91字以上,最長的詞達240字)。
    有的只一段,稱為單調(diào);有的分兩段,稱雙調(diào);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稱三疊或四疊。
    按創(chuàng)作風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約派和豪放派。
    三作家作品簡介。
    (1)(約980--約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變,排行第七,世稱柳七??穹挪涣b,擅長詞曲,熟悉許多歌妓,經(jīng)常流連于秦樓楚館,為她們填詞作曲,表現(xiàn)了一種浪子作風。還說“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當時有人向仁宗舉薦他,但仁宗聞其名說:“此人任從風前月下淺斟低唱,豈可令仕宦!”“何用浮名,且填詞去!”遂落第。柳永在受了這種打擊后,別無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態(tài)度,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在汴京、蘇州、杭州一帶過著流浪的生活。大約在少年時的“怪膽狂情”逐漸消退時,才改名柳永,54歲方考取進士,做過幾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陽,家無余財,群妓合金葬之南外。
    (2)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詞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詞卻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者,也是第一個大量寫作慢詞的詞人。他的詞在當時便為人傳唱,據(jù)說“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曲,變舊聲為新聲,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制了大量適合于歌唱的慢詞。柳永在與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時他深深了解歌伎們的生活,同情她們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們在一起的悲歡離合,感情真摯?!队炅剽彙繁闶瞧渲械囊皇祝@首詞寫的是他離開都城汴京時與一位紅顏知已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別離情景。
    四解題。
    《雨霖鈴》詞牌名,也寫作《雨淋鈴》。此曲就是柳永取唐時舊曲翻制而成。相傳,唐玄宗入蜀時因在雨中聞鈴聲而思念楊貴妃,故作此曲。曲調(diào)自身就具有哀傷的成分。
    五整體感知。
    1齊讀《雨霖鈴》(讓學生感受詞的感情基調(diào))明確:哀婉、悲傷、凄清,指導(dǎo)誦讀,糾正字音。
    2播放音頻,讓學生把握感情基調(diào)。
    3說說作者是如何通過寫景(選擇什么意象)來準確傳情的。
    意象:
    蟬、長亭、雨、蘭舟、煙波、暮靄。
    作用:
    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六精讀課文。
    1、上闕分析: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1)起首三句寫什么?是情?是景?(寫景)。
    點明季節(jié)、時間、地點和事件。勾勒了一個情人離別的典型環(huán)境。
    2)地點(長亭)時間(晚上)季節(jié)(秋季)提到秋季會有怎樣的感覺?(蕭瑟)。
    明確:時當秋季,景已蕭瑟;且值天晚,暮色陰沉,而驟雨滂沱之后,繼之以寒蟬凄切:詞人所見所聞,無處不——凄涼。景物特點:“蟬”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蟬,秋有蕭索感受,而蟬在凄涼急促地鳴叫,傍晚時分讓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帶涼意。再看詞人,一個“對”讓我們聯(lián)想到他的動作可能是“呆”對著長亭。所以,起首句已給全詩定下了基調(diào):“凄切”。
    “都門暢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BR>    1)這寫什么?(寫情)明確:極寫?zhàn)T別時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飲無緒,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難舍難分。
    2)戀人在都門外長亭擺下酒筵給他送別,然而面對美酒佳肴,詞人毫無心思。為什么?
    明確:正專注于戀人,所以詞中接下去說“留戀處、蘭舟催發(fā)”。這七個字以精煉之筆刻畫了典型環(huán)境與典型心理:一邊是留戀情濃,一邊是蘭舟催發(fā),這樣的矛盾沖突何其尖銳。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BR>    你怎么來看待這句的意境美(引導(dǎo)學生發(fā)言)明確:這句寫情態(tài)。語言通俗而感情深摯,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2)那么詞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話呢?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內(nèi)心獨白。)。
    明確:這句寫什么?(寫景)“念”字后“去去”二字連用,則愈益顯示出激越的聲情,讀時一字一頓,遂覺去路茫茫,道路修遠。“千里”以下,聲調(diào)和諧,景色如繪。既曰“煙波”,又曰“暮靄”,更曰“沉沉”,著色可謂濃矣;既日“千里”,又曰“闊”,空間可謂廣矣。這樣的畫面給人怎樣的感覺——壓抑、苦悶。詩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將越走越遠,離心愛的人越來越遠,心越來越苦,愁思也越來越深。全句寫景,又全句寫情。
    2、下闕賞析: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1)下片換頭寫情,嘆息古往今來離情之可悲?!皞麆e離”點名這首詞的主旨?!案强袄渎淝迩锕?jié)”一句,又推進一層,更何況我正在這冷落凄涼的秋季,多么難以忍受!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消魂者惟別而已矣?!绷腊堰@種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詩中,又擴大了這種感受,以“更那堪”襯托自己的離情比古人更深。
    2)“清秋節(jié)”一詞,照應(yīng)前面哪句?(寒蟬凄切)。
    明確:前后照應(yīng)再次點明離別時的凄清氛圍。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為明顯、深刻。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BR>    明確:詞中有畫,景中含情。聯(lián)系特定情境。畫面出現(xiàn)在“酒醒”之后,離人借酒消愁,但舉杯消愁愁更愁,帳飲時已然無緒,更何況酒醒之后?詩人此時,前晚“執(zhí)手相看淚眼”的圖景依然鮮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煙波”,繼續(xù)前行離愛人越來越遠,可以想見他的心情。
    2)在此句中詞人寫到了一些中國古典詩歌中常見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風、月,這些意象給你什么樣的聯(lián)想呢?請同學們給合之前所學,討論3分鐘,談?wù)効捶ā?BR>    明確:關(guān)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惱拋諸腦后,依依惜別時,“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別。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現(xiàn)實也罷,“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學生自主討論)。
    總結(jié):柳有“留”意,殘月西掛,伊人不再,曉風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敖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殘月?!弊髡呓M合了最能觸動離愁的景物入詞,釀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濃烈的氣氛,更能展現(xiàn)出微妙的心理活動,挑動讀者的心弦。這兩句敘述全篇本意,是詞的主文,“今宵酒醒何處”兩句烘染本意,將詩人的立意渲染為—幅深秋羈旅圖?!皸盍丁薄ⅰ皶燥L”、“殘月”三個典型意象“列錦”式的組合在一起,引起讀者無盡的想象和遐思。
    3)詞人采用了畫家所常用的點染筆法?!岸嗲樽怨艂x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痹谏蟽删涞幕A(chǔ)上進一步渲染這種離別時的凄清。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襯,中間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壞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統(tǒng)一性。
    “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此去經(jīng)年”四句,構(gòu)成另一種情境。因為上面是用景浯,此處則改用情語。他們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總感到歡娛;可是別后非止一日,年復(fù)一年,縱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賞的興致,只能徒增悵觸而已。
    2)“此去”二字,遙應(yīng)上片“念去去”?!敖?jīng)年”二字,近應(yīng)“今宵”。在時間與思緒上均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推進。“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益見鐘情之殷,離愁之深。其以問句做結(jié),更留有無窮意味。如此歸納全詞,猶如奔馬收韁,有住而不住之勢;又如眾流歸海,有盡而未盡之致。
    七整體歸納:我們再回頭看整首詞,情語在寫情,景語也并非只寫景,每句中都包含無限情思。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誦讀時注意體會詞融情入景的特點。詞中采用了虛實相濟的寫法,別時場景實寫,別后情景虛寫,虛實相結(jié)合,營造出一種哀婉、無奈、凄清的別離氛圍。
    八拓展思維:鑒賞詩歌的技巧?
    1總思路:意象——意境——表現(xiàn)手法——情感(通過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點?描繪怎樣的畫面?表達什么感情?)。
    措施:看題目,典型景物,關(guān)鍵字詞。
    2你最喜歡那句話?原因是什么?
    九板書設(shè)計:
    雨霖鈴。
    景情。
    別前寒蟬驟雨長亭悲戚。
    (實)。
    別時蘭舟煙波暮靄楚天不舍愁苦。
    (實)。
    別后楊柳曉風殘月孤寂落寞。
    (虛)。
    十總結(jié):今天我們學了婉約詞的代表作《雨霖鈴》,重點讓大家把握詞的融情入景,虛實相濟特點。另外還讓大家品味詞中意象,體會作者感情。在此基礎(chǔ)上了解婉約詞的風格。全詞以“離情”為線索來貫穿全篇。以時間而論,先點出“秋天”,后點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遙想到“經(jīng)年”,不管時間怎樣變化,處處都是只寫“離情”。以空間而論,從送別都門的“長亭”,到暮靄沉沉的“江上”,到“曉風殘月”的遠方,空間轉(zhuǎn)換,仍然不離寫“別情”。全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主題突出,不愧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十一作業(yè):背誦,把詞描寫成片段。
    十二教學反思。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十七
    教學目標:
    1.理解詞作的意思,體會作者妙手鋪排,渲染氣氛的筆法。
    2.理解、品味詞中的千古名句。
    3.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學會知人論世的鑒賞方法。
    教學重點:抒情主人公“那人”形象的把握。
    教學難點: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給人的豐富聯(lián)想和深刻的啟示。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dǎo)入。
    同學們,南宋詞人辛棄疾有句話“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歷來被人傳誦。這句話什么意思呢?有人說,那是辛棄疾在尋找他的伊人,也就是文章中的“那人”;也有人說,“那人”就是辛棄疾自己;還有人說,“那人”不是指人而是指作者心中的理想,眾說紛紜。今天我們來賞析一下這首詞,看作者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
    二、簡介背景:辛棄疾一生仕途坎坷,最后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饒,這首詞大約作于被罷職閑居期間。因此,字里行間有種高潔的氣質(zhì),但是也有孤獨寂寞的顯露。
    三.初讀體會。
    1.自由朗讀文章(結(jié)合文章注釋提問,元夕之夜你在做什么,見到什么場景,那這首詞又寫了怎樣的場景)。
    2.個別朗誦(正音)。
    3.再讀詞文,分組討論上下片內(nèi)容。
    四.賞析詞文。
    (我們來分享一下大家對這首詞的理解)。
    1.本詞既然以“元夕”為題目,那么詞中從哪些方面來寫元宵節(jié)的盛況的呢?下面我們請幾個小組派代表說一下。
    (提示:a.焰火:如花樹如星雨——形態(tài)之美。
    b.車馬:寶馬雕車香滿路——服飾華貴,觀者之盛。
    c.音樂:鳳簫聲動——音樂美妙。
    d.花燈:玉壺光轉(zhuǎn)——光彩奪目。
    e.士女: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妝扮、情態(tài)之美。
    總結(jié):上片反復(fù)渲染了一個動態(tài)的絢麗的燈節(jié)之夜。車多、人多、燈多;焰火美、音樂美、花燈美、服飾美、情態(tài)美。作者調(diào)動視覺、聽覺、嗅覺多種感覺器官,極盡渲染烘托,寫出了元宵節(jié)的熱鬧非常,盛況空前。)。
    2.元宵節(jié)盛況的描寫中既寫景,也寫人。上面我們看了熱鬧的景象,那文中又出現(xiàn)了幾類人,主角是誰?請分析概括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提示:兩類人:“笑語盈盈”的仕女;“燈火闌珊處”的那人。
    主角:“燈火闌珊處”的伊人。
    形象: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
    提示:寫景寫人都是為了反襯女主人公。a.景越熱鬧,越見“那人”處境的寂寞與孤獨。b.他人越高興,笑語歡快,就越見“那人”的脫俗與淡泊。總之,這都是為了襯托“那人”的,這不是喧賓奪主,通過對賓的著重描寫,正起到了加強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采用烘云托月之法,用意全在烘托那人。)。
    4.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樣的一個人,請結(jié)合梁啟超在《藝蘅館詞選》中評論“自憐幽獨,傷心人自有懷抱”,談一談自己的體會。
    (提示:從作者身世看,這首詞大約作于被罷職閑居期間,置身熱鬧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簡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寫出作者盡管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志愿,也不愿隨波逐流過著醉生夢死的奢華生活,而甘愿在這瘋狂的熱鬧中獨守著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五.知識遷移:
    一篇文學佳作的藝術(shù)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藝術(shù)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還表現(xiàn)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和深刻的啟示。例如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也是做學問三境界)。
    a.“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的《蝶戀花》)。這首詞是寫離別的痛苦。閨中人一夜難眠,晨起登高,極目遠眺,西風黃葉,天涯路長,想和思念的人通個音信,卻因山長水闊而不知道他在何處。這句詞富有哲理,王國維以此說明第一境界:高瞻遠矚,選定目標。故也稱為“立志”。
    b.“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寫思念一個女子,為了她,自己一天天憔悴下去也在所不惜。王國維以此比喻為第二境界:百折不撓,艱苦奮斗。故也稱為“追求”。
    c.“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這首詩寫上元之夜,燈月交輝、車馬喧鬧。觀燈女郎,笑語幽香,飄然而過。然而意中人千尋萬覓,杳無蹤影,似乎已經(jīng)絕望了。誰料驀然回首,竟看見他在燈火闌珊之處。悲喜交集,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無窮。王國維以此比喻為第三境界:豁然開朗,親手得之。故也稱為“獲得”。
    規(guī)律總結(jié):
    渲染就是通過對環(huán)境、景物或人物的行為、心理的描寫、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shù)效果的一種表現(xiàn)手法。古典詩詞中常常運用這種表現(xiàn)手法。如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歲的老詩人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眼前的秋江之景,引發(fā)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聯(lián)“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寫俯仰間所見所聞,一連出現(xiàn)六個特寫鏡頭,渲染了蕭瑟悲涼的秋江景物的特點,為全詩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調(diào)。
    方法指導(dǎo):
    如何區(qū)分渲染和烘托兩種手法及其作用?渲染本來是國畫的一種手法,在需要強調(diào)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畫面,顯出物象陰陽向背,以加強藝術(shù)效果。詩歌則往往用來對環(huán)境、景物等進行描寫,這些描寫是作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如孟浩然《早寒有懷》:“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遙隔楚云端。鄉(xiāng)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迷津預(yù)有問,平海夕漫漫?!边@首詩寫寒秋時節(jié)詩人漫游長江下游時所產(chǎn)生的思鄉(xiāng)的悲哀和對前途的迷惘。首聯(lián)“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寫出深秋時節(jié)的景象。木葉漸脫,北雁南飛,北風呼嘯,渲染出秋天寒冷,凄颯的氣氛。詩人抓住最有代表性的事物從正面極力描寫秋寒,這是渲染的手法。
    烘托本是中國山水畫的傳統(tǒng)手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涂抹,使物象明顯突出。用在詩文中則指從側(cè)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要表現(xiàn)的事物鮮明突出。如杜甫《秋興八首(其一)》:“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首聯(lián)從大處落筆,寫深秋的蕭殺凄涼景象,頷聯(lián)寫天上地下,江間關(guān)塞,到處驚風駭浪,動蕩不安,蕭條陰晦,這種景象使詩人翻騰起伏的憂思和胸中的郁郁不平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這些景物描寫是從側(cè)面著意,用筆墨于景物,實則形象地襯出詩人的思想情感,是烘托手法。
    很多時候渲染烘托合說,并不意味著兩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說明這兩種表現(xiàn)手法往往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詩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過景物(意境)來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們說,渲染氣氛,烘托情感。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懷》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颯的氛圍,再通過這種氛圍烘托出詩人思歸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緒。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種沉郁悲壯、蕭條涌動的濃重悲涼的氛圍,再以這種氛圍烘托內(nèi)心的情感。
    烘托是一種側(cè)面描寫,即為了突出主要方面,作者從次要方面下筆,加以修飾和陪襯。烘托又稱烘云托月,為了突出月亮的美,而從云寫起;或為了表現(xiàn)紅花的美,反復(fù)地刻畫綠葉。所以烘托的“托”略帶“襯托”的意思。如《陌上?!罚骸靶姓咭娏_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梢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作者對行者、少年、耕者、鋤者種種描寫,就是從側(cè)面來烘托羅敷的美。渲染則是為了營造某種氣氛或創(chuàng)設(shè)一種意境,而對景物或聲音進行描寫。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弊髡唛_頭寫寒蟬凄慘悲切的叫聲,目的是為下文的離別渲染一種凄涼、傷感的氣氛。
    課堂訓(xùn)練。
    比較李清照的《永遇樂》和辛棄疾的《青玉案》在立意和表現(xiàn)手法上的異同。
    《永遇樂·元宵》。
    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答:這兩首詞的共同之處:二者都是以元宵燈節(jié)作為描寫對象,借以寄托另外的思想感情。在表現(xiàn)方法上,都用了對比手法,極寫元宵盛況,反襯出一位獨處于燈火稀落之處的孤高女子,借以表現(xiàn)自己不同流俗的政治操守和高潔的人格。用較多的筆墨來回憶“中州盛日”的元宵,抒發(fā)的是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悲。用比喻、白描、對比、渲染、以樂寫哀等手法。
    其不同之處是:辛詞只直接對過去的元宵沒有牽涉,而李詞對今年的元宵的用筆方式與辛詞不同,并沒有真正突出其繁華場面,而用較多的筆墨來回憶“中州盛日”的元宵。
    這主要是因為二者的立意不同。李詞所抒發(fā)的是家國之慨和身世之感,而辛詞則是表現(xiàn)了不同流俗的理想追求,從政治層面來說,是對朝廷奉行投降國策并由此帶來的政治現(xiàn)實的不滿,從而表現(xiàn)自己的政治操守和高潔的人格。在對比手法上,二者也有所不同,李詞除了今昔對比外,還從人與我、樂與悲等多方面進行對比,辛詞主要是將世俗與“那人”進行對比。李詞表面極寫元宵節(jié)燈火輝煌、萬人徹夜狂歡的場面,諷刺南宋統(tǒng)治者只知沈醉于歌舞升平,而不思復(fù)國。詞中繁華的景象,襯托出一位自憐幽獨,脫俗不群的美人形象,從中表現(xiàn)了詞人唯我獨醒,不隨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六、布置課后作業(yè)。
    1《全優(yōu)設(shè)計》p111第六第七。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十八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4個生字,會寫其中7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理解“城市”“歡迎”“街道”“交匯”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文章講了些什么。
    3、學習司機以關(guān)愛他人為樂的美德,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愛他人的品德。
    4、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愛他人的品德。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理解司機和男孩各自的快樂有什么不同。
    教學準備:
    生日快樂歌曲、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讀準字形,識記字形。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一、激情導(dǎo)入。
    1、播放《祝你生日快樂》的曲子。
    2、大家來一起唱一唱。
    二、初讀課文。
    選一個自己過得最快樂的生日說給大家聽聽,讓大家分享快樂。
    三、指導(dǎo)書寫。
    1、認讀生詞。
    2、指導(dǎo)正音。
    3、指導(dǎo)認讀。
    指名讀、競賽讀、同桌互讀、“開火車”讀。
    4、指導(dǎo)書寫。
    (1)讀格,看每個字的位置。
    (2)學生空臨。
    (3)老師糾錯,重點指導(dǎo)。
    四、認讀生字。
    1、出示卡片,老師范讀。
    2、學生交流認讀方法。
    3、老師范讀。
    4、指名學生讀,老師糾錯。
    五、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課文講了什么。
    2、學習司機以關(guān)愛他人為樂的美德,培養(yǎng)學生關(guān)愛他人的品德。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學生每人準備紙條聽寫。
    2、認讀字考查。
    3、多音字考查。
    二、整體感知。
    1、讀全文。
    2、說說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讀感悟。
    1、學習第1自然段。
    (2)與課文中的兩句話對應(yīng)指導(dǎo)朗讀。
    2、理解第2、3自然段。
    抓住“奇怪”“心軟”這兩個表示心理活動的關(guān)鍵詞要求學生自讀自悟。
    (1)司機為什么會感到奇怪?后來為什么又會心軟?他當時心里是怎樣想的?
    (2)指導(dǎo)學生通過司機心理的變化了解這位孤兒的處境,以激起學生對他的深切同情。
    3、領(lǐng)悟第4自然段。
    (1)老師范讀第4自然段。
    (2)討論交流:這時候,你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與第1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樣?(3)帶著快樂的心情齊讀第4自然段。
    四、課文質(zhì)疑。
    五、課堂小結(jié)。
    1、議一議,對這樣一位可憐的孤兒,我們該為他做點什么?
    2、如果請你對司機叔叔說幾名話,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十九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這個故事,引導(dǎo)學生懂得團結(jié)的重要性,感悟“團結(jié)力量大”這個道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樹立合作意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體會折一根筷子與折一捆筷子的不同,從而明白“團結(jié)力量大”這個道理。
    教學準備:20根筷子。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
    你可真是一個大力士,還有愿意試一試的嗎?(多找?guī)酌麑W生試一試,讓學生體驗折斷一根筷子比較容易。)。
    (教師拿出10根捆在一起的筷子)這一捆筷子誰能把它折斷?(多請幾名學生上來試,這次讓學生體驗折斷一捆筷子的不容易。)。
    2、通過剛才的游戲,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3、有一位農(nóng)夫就是用這種辦法讓他的兒子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農(nóng)夫和他的兒子》。(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先看文前的自學提示,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圈畫生字詞,多讀幾遍,想辦法記住它。
    2、課件檢查識字情況。
    (1)出示生字,學生自由識記。
    (2)開火車讀生字。
    (3)抽查學生的識字,自由指讀生字。
    (4)總結(jié)識字方法:你是用什么辦法記住哪個字的?
    蠢:春天來了,小蟲子又蠢蠢欲動了。
    歉:兼管欠賬。
    攙:免下兩點伸出手,扶著奶奶快點走。
    3、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讀理解。
    1、讀了這篇課文,你對課文的哪部分最感興趣?重點讀一讀。
    2、請同學讀,學生評讀,教師指導(dǎo)朗讀。
    重點指導(dǎo)農(nóng)夫感激的望著長者,對兒子們說的話。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
    聽了父親的話,農(nóng)夫的兒子們互相道歉,親親密密地攙扶著老父親回家去了。
    1、請你想象一下,農(nóng)夫的兒子們會互相說什么呢?
    2、他們回到家會怎樣孝敬父親呢?
    五、總結(jié)。
    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明白了什么道理?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二十
    教學目標:
    1、學習“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方法和毛澤東認真刻苦,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質(zhì)和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認識10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毛澤東認真刻苦,勤于思考的品質(zhì)。
    2、學習讀書時應(yīng)該怎樣“動筆墨”。
    3、學會寫10個字。
    教具:掛圖、生字卡。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問:你看到課題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
    2、同桌互相交流: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師生共同交流: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三、理解課文。
    1、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讀給大家聽一聽。
    2、討論:從那些語句可以體會到毛澤東當年讀書是多么認真刻苦勤于思考的?
    3、通過閱讀交流,使學生會“動筆墨”的方法:
    做標記的位置在“天頭、地腳、字里行間”。
    做標記可以用一些符號,如圈點、三角、單線。
    4、問:學習本課有什么感受?打算以后怎么做呢?
    四、小結(jié)。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古人總結(jié)的讀書方法之一。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回顧課文。
    指明讀全文,其他同學要認真聽。
    二、背誦課文。
    1、學生自由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指名背誦。
    三、識字教學。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試著認一認。
    2、看生字卡認生字,并且給自組詞。
    四、寫字教學。
    1、示范些田字格里的生字。
    2、學生在寫字書上練習寫生字。
    3、給生字組詞,并用好的詞說一句話。
    五、完成課后詞語超市。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裝入小推車,并且用這些詞語說話。
    部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高效教案案例參考篇二十一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農(nóng)夫和他的兒子》這個故事,引導(dǎo)學生懂得團結(jié)的重要性,感悟“團結(jié)力量大”這個道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讀課文、認識10個生字。
    教學難點:體會一根一根折筷子與折一捆筷子的不同。
    教學準備:每個學生課前準備20根小木棒。
    教學流程:
    一、實驗導(dǎo)入。
    1、讓學生先拿出10根小木棒,分別一根一根地折。
    2、再讓學生把另外10根捆成一捆。然后在折一捆。
    3、讓學生談?wù)剝纱握坌∧景舻母惺堋?BR>    二、讀課文。
    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理清文章思路。
    三、理解感悟。
    1、通過閱讀引導(dǎo)學生重點理解筷子一根一根地折很容易,而捆在一起卻很難這個事實。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在會話表演中要注意說話得體,符合角色身份,注意文明禮貌。
    四、拓展。
    1、匯報學習本課后的收獲。
    2、課文結(jié)尾寫兒子們輕聲地互相道歉,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五、檢查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