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活動教學反思戶外活動方案 幼兒園大班禮儀活動敲門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字號:

    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nèi)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的制定需要考慮各種因素,包括資源的利用、風險的評估以及市場的需求等,以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實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學反思戶外活動方案篇一
    此次活動,我采用了直觀教學法、提問談話法、討論法,并用肢體表現(xiàn)模仿小鳥飛、蜜蜂飛、蜻蜓飛,使幼兒在寬松愉快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下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通過直觀教學法結合多次欣賞,使幼兒更好的掌握詩歌的內(nèi)容;通過談話法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的優(yōu)美語句,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討論法讓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力和思維力,更好的體會詩歌的意境,為仿編詩歌打下了很好的鋪墊。根據(jù)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通過小鳥的家、蜜蜂的家、魚兒的家、蜻蜓的家,讓幼兒聽聽看看講講做做,引導幼兒仿編詩歌,達到了教學目的。
    不足之處: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時,應多多讓幼兒去感受去體會,教師應多引導、多提示、多模仿,深深的去體會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
    2.在仿編詩歌時,大多數(shù)幼兒都能理解,但作為教師應兼顧到個體差異,多關心、多幫助、多鍛煉那些口語表達能力差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學反思戶外活動方案篇二
    故事是幼兒接觸得最多而且也是最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愛聽故事是幼兒的'天性。故事《總是遲到的嘟嘟》主要講述的是一個叫嘟嘟的小朋友總是遲到,并且每次遲到總會找到一個理由為自己辯解。但每次他都是從別人身上找理由,從來沒找過自己的原因。這個故事內(nèi)容比較簡單,幼兒也比較容易理解。
    本次活動主要利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的多向思維,逐步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大膽猜測,使幼兒很快融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去。
    活動開始,我出示小布偶“嘟嘟”來引出故事。嘟嘟的故事其實是很多幼兒的生活剪影,當聽到故事中的嘟嘟遲到了怪“媽媽自行車騎得太慢”,怪“爸爸喊他太晚了”,甚至怪“鬧鐘聲音太輕了”,孩子們都笑了起來,這時,我請幼兒學著嘟嘟的語氣說話,孩子們都學得惟妙惟肖,仿佛自己就是故事中的嘟嘟。
    欣賞完故事的后半段,我給幼兒提出了討論的問題“你們覺得嘟嘟遲到究竟是誰的錯呢?”大家都說“是嘟嘟自己的錯,可他怪別人,真可笑!”我趁機問“孩子們,你們上幼兒園遲到嗎?”有幾個平時經(jīng)常遲到的孩子聽我這么問,都紛紛低下頭,不作聲了。我又問“早上起床誰能自己自覺起來呢?”這次有很多孩子不敢舉手了??磥砗芏嗪⒆右蚕襦洁侥菢酉矚g賴床,晚上不肯早睡,早上不肯起來,動作又拖拉,因此經(jīng)常導致自己上學遲到。
    活動最后,我請幼兒自由討論“怎樣做才能不遲到”,一些每天都能早早來幼兒園的孩子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經(jīng)驗。而那些經(jīng)常遲到的孩子,他們也說了自己的決心,并且要請爸爸媽媽一起監(jiān)督他們養(yǎng)成這個不遲到的好習慣。
    大班的孩子處在幼小銜接的特殊階段,在這個階段是要為上小學打好基礎的,而幼小銜接的關鍵不在于教孩子多少知識,而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樣才能為他們的小學學習生活做好準備。《總是遲到的嘟嘟》這個故事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孩子們更能領會到故事的意義,也更能幫助孩子找到并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當然,在活動中我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本次活動的難點把握不到位,幼兒沒有真正體驗到故事人物前后兩種態(tài)度和行為所帶來的不同結果,目標達成度不高。
    故事的講述不夠生動、形象,表情動作不夠豐富,感染力不強,講述故事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活動中,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比較少,沒有做好幼幼互動。幼兒是語言學習的真正主人,應該讓孩子充分的活動,充分的交流,充分的辯駁,充分的思考。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學反思戶外活動方案篇三
    本課的目標是通過律動、游戲等活動,感知以主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并能正確說出自己的左邊和右邊。激發(fā)幼兒與同伴交流的關系,能準確的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在活動剛開始時,我?guī)ьI孩子們跳了一段《健康歌》,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引起小朋友們的注意,拉近了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在短時間內(nèi)消除了由于初次見面所帶來的陌生感。在導課部分能夠充分調動小朋友們的積極性,使幼兒能夠注意傾聽。
    在課中,多次運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感知左右,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趣味性。使幼兒在玩中學、樂中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激發(fā)孩子們的參與意識。通過幼兒的參與,讓孩子們用眼觀察、用口表達、用心思考的方式更好的使教學進行下去。孩子們始終在我創(chuàng)設的具體場景之中輕松愉快的學習。
    在練習鞏固的環(huán)節(jié),老師通過《找朋友》這個游戲進一步讓幼兒分清自己的左邊右邊,讓孩子們了解左右對生活的重要性。
    最后在活動延伸部分,我運用和小朋友握手,既了握手的禮節(jié),同時為下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做了很好的鋪墊,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不足之處:因為和孩子們是做反動作,所以老師在示范中,有些小失誤。老師在做示范時,應是規(guī)范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孩子。再者說,在做完《找朋友》的游戲之后,小朋友說出左右小朋友的名字,左右的幼兒應有所表示。以便更加鞏固所學的內(nèi)容。
    在本次教學觀摩活動中,楊老師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授課當中,一直蹲著和孩子講話,這樣拉近了孩子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很有親和力,這一點很值得我學習。
    這就是我對“區(qū)分左右”整個活動的反思,只有在仔細深入的反思之中才能找到完善的教學途徑。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學反思戶外活動方案篇四
    從今天的《男孩女孩》的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點。我們的孩子善于觀察。他們能把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拿到課堂上來?;顒娱_始時我問了一個問題:小朋友你知道這個是男孩還是女孩?(我手中拿著一張穿裙子的簡筆女孩)孩子們都回答說是女孩。于是我又問了他們那為什么呢?這個時候月月跟我說:“因為她穿著裙子?!边@個時候大家都紛紛告訴我是穿裙子的是女孩的,公共廁所上的標志也是這樣的。之后我又給他們玩了一個游戲,游戲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男孩女孩分類,是男孩的站左邊是女孩的站右邊,小朋友都上來站好了。沒多少時間都站好了,我來檢查。發(fā)現(xiàn)男孩一邊有一個是女孩。我走過去問她你是男孩還是女孩???她很無辜的跟我說:“老師我沒有穿裙子啊,我是男孩子啊?!蔽椅⑽⒁恍λf:“但你也有穿裙子的時候啊,那你應該是女孩的哦?!甭犕晡业脑捴笏吐叩脚⒆帜沁吶チ?。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學反思戶外活動方案篇五
    《打扮新年樹》這首兒歌有很濃的新年氛圍,新年到了,給布娃娃送份禮物,表示問候,兒歌中通過我與布娃娃的對話,間接地告訴幼兒大一歲了,小朋友應該更加懂事,不要再叫爸爸媽媽抱了。小朋友對于新年充滿著好奇與喜愛,大家都盼望著過年,于是針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棵新年樹,上面掛滿了各種禮物,不僅吸引幼兒的眼球,還為后面仿編做好了鋪墊。在教學過程中我先以談話形式導入,引出布娃娃,并以布娃娃作為兒歌的導出。請幼兒欣賞兒歌的時候,我和布娃娃進行了生動的兒歌表演,幫助幼兒能更快的記住兒歌的內(nèi)容,通過提問復述和有表情的表演,幼兒很快地掌握了兒歌內(nèi)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本次活動中有兩個地方進行了仿編,仿編環(huán)節(jié)達到了活動的高潮。首先第一個仿編環(huán)節(jié),幼兒借助新年樹上的禮物,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幼兒積極舉手,都想從新年樹上取下禮物送給布娃娃,在幼兒仿編兒歌的時候,多數(shù)幼兒能完整的進行表達,而個別幼兒在表達時缺少量詞,比如:我送布娃娃手套。這時需要提醒幼兒把話說清楚,加上量詞:我送布娃娃一雙手套。其次在第二個仿編環(huán)節(jié),我通過盒子里摸出幼兒的照片來進行人物替換的仿編,多數(shù)幼兒能順利的進行人物仿編,但由于仿編環(huán)節(jié)時間用的較多,而在最后拓展話題時,只有個別幼兒表達了自己大一歲后能做什么,時間上的安排沒有很好的把握好。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學反思戶外活動方案篇六
    活動目標:
    1.在已熟悉補數(shù)的基礎上,掌握20以內(nèi)進位加法的要領,初步嘗試雙手聯(lián)撥的指法。
    2.通過游戲中的操作活動,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3.引導幼兒在合作中體驗取勝的愉快。
    活動準備:
    1.進位加珠數(shù)變換的橫式圖。
    2.小貓一只,老鼠10只。
    3.20以內(nèi)進位加算題若干。
    活動過程:
    1、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讓小手運動運動,看看誰準備好了(教師眼睛巡視一圈,同時示范性地引導幼兒伸出雙手準備好。)看、這是幾?(老師右手撥入9)右手減一,左手加十,減一加十(手做撥珠動作)雙手要同時撥珠,報數(shù)(18),撥去。
    2、練習減1---9加10的指法。后提醒幼兒,減1加10也就是減1向前一位進1,又叫減一進一。練習。
    3、教師出示小貓,問:它是誰?小貓的眼睛又大又亮,捉起老鼠來,可厲害了,今天小朋友也來和小貓比一比,誰的眼睛更亮吧!
    出示5732816954,這么多的數(shù)字寶寶要先考考小朋友,請你們用最亮的眼睛找找這里有哪幾對補數(shù)?幼兒回答后,師幼共同小結:1補9、9補1、2補8、8補2、3補7、7補3、4補6、6補4、5補5、,后出示小貓表揚幼兒:你們的眼睛真亮。
    小貓有個會抓老鼠的本領,今天我們也來和小貓學抓老鼠。(出示9只老鼠)撥入9,又來了1只老鼠?現(xiàn)在有幾只老鼠?在算盤上怎么撥呢?加1,正在計算的這一檔叫本檔,看本檔滿沒滿10?(滿10了)這就叫“本檔滿十”,那怎么辦呢?直接請10來幫忙,加10,撥入10。這道題應該加1,現(xiàn)在卻加了10,多加了幾呀?(9)減9,撥去9,我們在加1時可以直接減9加10,注意看雙手要同時撥珠,﹢1﹦﹣9﹢10,1的補數(shù)正好是9,以后我們再遇到本檔滿10時,就要減去這個數(shù)的補數(shù)同時向前一位進一,叫“本檔滿十,減補進一”,報數(shù)(10)撥去。
    同樣﹢2﹦﹣8﹢10、﹢3﹦﹣7﹢10、﹢4﹦﹣6﹢10、
    ﹢5﹦﹣5﹢10、﹢6﹦﹣4﹢10、﹢7﹦﹣3﹢10、
    ﹢8﹦﹣2﹢10、﹢9﹦﹣1﹢10、
    4、呀,老鼠都跑了,我們一起來抓住它們。怎么抓呢?這些老鼠身上都有一道題,只要小朋友們用算盤算出這些題,它們就被抓住了。我們一起來幫忙,合作抓到這些老鼠吧!
    這只老鼠身上的題是4我們一起來計算。
    1
    5
    4,撥入4,加1,滿5還是滿10(滿5),想1湊4,下5去4,加5,本檔滿10,想5補5,減5進一,報數(shù)(10),撥去。
    5、聽(看)老鼠身上的題,撥珠計算下列習題。
    12148
    324﹣3﹣6
    9﹣1323……
    55925
    ﹣7﹣6﹣283
    9﹣33﹣2
    1
    6、這幾只老鼠也是剛剛漏網(wǎng)的.請小朋友看大算盤聽(看)題計算,抓住這些老鼠吧!
    7、小老鼠都被抓住了,小朋友們的本領可真大,聽,小花貓在表揚大家了:你們的眼睛真亮,還把小老鼠身上的滿5加的題都算出來了,獎給你們一個紅蘋果。
    下次,我們再來和小花貓比賽,學更多的本領。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學反思戶外活動方案篇七
    學會等待的主題。經(jīng)過課題組討論決定,把它只剪切成開頭和結尾兩段,這樣既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又不會使整個活動過分拖沓。
    試教前,為了了解本班幼兒在生活中的等待經(jīng)驗,得到很多可以在活動中預設好的回答,我設計了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但當我問起等待的過程中可以做哪些事情時,孩子們卻一時答不上來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說不知道。如果活動就此僵住,那下面的環(huán)節(jié)還怎么進行呢?因此,為了拓寬幼兒的思維,我開始啟發(fā)道:平時在家里你喜歡做的事情有哪些呢?其中哪些事情適合等待的時候去做?這里我雖然換了一種提問的方式,卻更加貼近了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幼兒的思路被打開了,回答也漸漸踴躍起來??磥?,試教前不僅要準備好相關的教具,還要熟悉幼兒相關的經(jīng)驗。如果經(jīng)驗準備不足,就會直接影響活動的效果。這一點至關重要,能夠為下面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雖然這節(jié)課只準備了兩天時間,但是經(jīng)過課題組老師的幫助和我的精心準備,活動的效果還是令人比較滿意的。由于本活動的情景來自于生活,這樣就要求教師善于把握生活中的點滴,并用生活化的語言對幼兒各種各樣等待方式進行總結、概括?;顒又校變航o出了一些很有趣的答案,如:裝潢房子需要等待。堵車需要等待。世博會排隊的時候搭個帳篷睡會覺。等等,可遺憾的是我沒有好好重視和肯定,而是很快地一語帶過,使整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得稍顯倉促,幼兒活動的積極性也沒有被調動起來,這可能與我教學經(jīng)驗的不足有很大關系。今后我將不斷積累工作經(jīng)驗,不斷反思教學中的失誤,努力彌補這一缺憾?;顒釉u析本次活動目標明確,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選擇了幼兒熟悉感興趣的內(nèi)容,活動中幼兒積極性較高,懂得了在家、在園、在公共場所等待的重要性和可以等待的方法?;顒有问蕉鄻?,教師將幼兒喜愛的動畫片花園寶寶制作成ppt課件,并采用分組繪畫討論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認同等待行為,學會在游戲中等待,體驗等待帶來的滿足和快樂?;顒舆^程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緊湊,各個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逐步遞進。作為年輕的宋老師,她能輕松自如的組織好各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欲望,靈活的應對幼兒的回答,針對問題啟發(fā)引導,發(fā)揮幼兒的主體地位,這是值得我們大家學習的。
    同時,通過活動的實施,也使我們深深體會到:
    1、社會教育的活動應提供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huán)境,要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應通過各種活動形式來促進幼兒良好社會品質的形成。
    2、多種多樣的等待在生活中必不可少,我們要充分發(fā)揮這一教育資源,讓幼兒學會從自身做起,真正的做一個講文明,守規(guī)則的好寶寶。
    大班社會活動反思四:大班社會活動反思(1195字)
    最近一段時間,幼兒園舉行了老教師領航課的同課異教活動,由此我有幸觀看了戴衛(wèi)蘭老師和王秋芬老師的大班社會活動《我會交朋友》。兩位老師都有著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所呈現(xiàn)的活動也有著各自的精彩。
    一、活動的背景
    三月是我們幼兒園的文明月,文明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具體到小朋友來說,就是教育他們語言和行為的文明。同時這一年齡段幼兒的特點:情感的穩(wěn)定性開始增強,大多數(shù)兒童在班上有了相對穩(wěn)定的好朋友,也愿意自己結交新朋友。在結合主題月與年齡特點的基礎上,社會活動《我會交朋友》就是由此產(chǎn)生的。生活中小朋友們更多的是和自己班級的朋友生活在一起,短時間內(nèi)認識一個新朋友,那是一種嘗試,更是一種挑戰(zhàn)。所以兩位老師的目標里都有1準確使用禮貌用語,用恰當?shù)姆椒ㄕJ識新朋友,2了解新朋友,體驗與朋友共同合作的樂趣。在共同合作上兩位老師又各自有側重點不同,戴老師重在于讓幼兒合作完成音樂游戲,而王老師則是通過共同制作“朋友卡”讓幼兒互相了解。
    二、活動的過程
    兩位老師在教學具的準備上都采用了記錄表,別出心裁的是王老師根據(jù)大人的名片把記錄表設計成紅色的愛心,還幫他取了好聽的名字叫“朋友卡”,更能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兩節(jié)活動的教學過程都比較清晰,先了解,后記錄,最后游戲。戴老師是由故事引入,王老師則是開門見山,讓幼兒在了解、總結了交往的規(guī)則后自己嘗試結交朋友,最后和朋友一起游戲,體驗快樂。值得一提的是兩位老師都突破了班級的界限,戴老師是選擇了四個班級的孩子在一起開展活動,王老師則是在活動過程中讓自己班級的幼兒到其他班級去結交新朋友。另外,王老師有創(chuàng)意的一點在于她先是讓孩子和自己班級的好朋友兩個拉手坐在一起,然后讓兩個人各自又去結交新的朋友。
    三、活動的特色
    在社會領域的教育中較多的是運用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讓幼兒來體驗一種情感,但是這兩節(jié)活動卻沒有,而是通過制作“朋友卡”,完成“記錄表”來感知如何結交朋友。更加直觀、具體,真正實現(xiàn)在活動中感知,在活動中更加深刻地體驗。同時,在兩節(jié)活動中體現(xiàn)了語言、社會、藝術等方面的教育價值。注重教學的整合性。語言,說說自己的朋友;藝術,制作“朋友卡”,和朋友完成“三人套圈”游戲,圍著“朋友樹”唱歌,最終實現(xiàn)社會性發(fā)展目標“體驗朋友多的快樂”。
    四、活動的遺憾
    任何一次教學活動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沒有遺憾的,這兩節(jié)活動也是一樣。在聽戴老師的活動時,我就有疑惑,教師是否應該在朋友這個詞前加上個“新”字,讓孩子們更有新鮮感,更有興趣。這個疑惑在王老師的活動里得到了釋然,王老師提到了“結交新朋友”,而且是別的班級的新朋友,可以感覺出孩子們很興奮,都想嘗試一下。人們常用“點睛之筆”來形容某一樣東西的重要。我覺得這兩節(jié)活動缺少的“點睛之筆”就是一句話:文明的行為可以讓我們結交到新朋友,朋友的朋友也是我的新朋友,這樣我們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到最后,所有的人都變成了好朋友。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學反思戶外活動方案篇八
    1、對自己的加減法運算,結果有自信。
    2、學習6的加減法,并理解加減法實際意義。(重點)
    3、能列出6的加減法算式。
    教具小魚無數(shù)條;6以內(nèi)的加減符號數(shù)字卡,幼兒活動冊,數(shù)學《蛋糕店》,幼兒操作材料,蛋糕卡片每人一份,鉛筆。
    一、話題引入。
    小朋友向家長打招呼,“小朋友,今天你們的家長都來幼兒園看你們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怎么樣?你們高興嗎?(幼兒回答高興?。┠切∨笥褌兿膊幌矚g蛋糕?我這有家蛋糕店,這家蛋糕店是小魚們最喜歡的蛋糕店,小魚們現(xiàn)在在做什么呢?它們啊在水里游玩?!?BR>    二、游戲:小魚游水。
    1、這個時候有1條小魚在水里游啊游啊游!游過來了,(教師做魚兒游水的動作)出示數(shù)字“1”,貼在黑板上,又有5條小魚游啊游啊游,從水里游過來了(教師做魚兒游水的動作)出示數(shù)字“5”,現(xiàn)在一共游來幾條小魚,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6條魚),小朋友你們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請幼兒思考并回答,上臺算出算式1+5=6。
    2、認讀:1+5=6(請幼兒齊聲認讀)1+5=6是什么意思嗎?“1”是從水里游過來的一條魚,“5”是從水里游過來的“5”條魚,一共是“6”條魚。
    3、幼兒看圖列出算式:
    1>根據(jù)圖中一組的魚兒圖,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請幼兒上臺將其它四組算式在黑板上算出來,看幼兒做對了沒有,錯的馬上改正過來。
    2>認讀黑板上的加法算式,(讓幼兒齊聲認讀)。
    1+5=6 2+4=6 3+3=6
    5+1=6 4+2=6 6+0=6
    三、游戲:小魚兒不見了。
    1、“小朋友這6條小魚游水游餓了,它們要去蛋糕店吃蛋糕”,教師出示數(shù)字“6”,現(xiàn)在有1條小魚游啊游啊,游走了,不見了,(教師做魚兒游走的動作),出示數(shù)字“1”,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還剩幾條魚?(5條魚),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請幼兒列出算式6—1=5。
    2、出示6條魚圖,有2條魚游啊游啊游走了,不見了,教師出示數(shù)字“2”,還剩幾條魚?請幼兒列出算式:6—2=4。
    3、出示6條魚圖;小魚兒游啊游啊!游走了3條魚,教師出示數(shù)字“3”,還剩幾條魚?請幼兒列出算式:6—3=3。
    4、出示6條魚圖;小魚兒游啊游啊游,游走了4條魚,出示數(shù)字“4”還剩幾條,請幼兒列出算式:6—4=2。
    5、出示6條魚圖;小魚兒游啊游啊游,又游走了5條魚,出示數(shù)字“5”還剩幾條魚,請幼兒列出算式:6—5=1。
    6、出示6條魚圖;小魚兒們都游走了,還剩幾條魚啊,出示數(shù)字“0”,列出算式:6—6=0。
    四、結束部分。
    這些小魚兒都去了蛋糕店吃蛋糕去了,可是蛋糕了都放在你們的爸爸媽媽那里,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想請小朋有把6的加減法算出來,算對了,才能讓你們的家長們把蛋糕給小魚們吃,好!那就請小朋友翻開書第23頁蛋糕店,把算式算出來吧。請家長檢查一下,看小朋友們算對了沒有,算對了,家長們就幫忙把蛋糕貼在蛋糕店里好讓小魚吃。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學反思戶外活動方案篇九
    活動目標:
    1、認識6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2、理解單雙數(shù)的含義并正確說出6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活動準備:
    1、教師演示板,各種動物棋子。
    2、幼兒插板。
    活動過程:
    一、演示板操作,認識單數(shù)。
    師: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很多的數(shù)字朋友,還學會了看數(shù)字插棋子的本領,今天老師給數(shù)字1―6又插上了棋子,你們仔細看看,老師是怎么插的?(幼兒說)
    提問:1、小朋友看,數(shù)字“1”的后面插了什么?(獅子)幾頭獅子?(說完整)哦,一頭獅子,小朋友,當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你會覺得怎么樣?(孤單、可憐)那你覺得這頭獅子是不是也很孤單?哦,孤孤單單的。
    2、小朋友,你們看還有哪些數(shù)字后面的動物也象數(shù)字“1”后面的動物一樣孤孤單單沒有朋友?(3、5)
    小結:哦,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就找到了數(shù)字3的后面有一個孤孤單單的動物小熊,數(shù)字“5”的后面有一個孤孤單單的小鹿,我們給這些后面都有孤孤單單的動物的數(shù)字取個名字吧,取什么呢?你們來幫它取?。ㄓ變合耄┬∨笥讶〉拿侄己芎寐牐覀兙秃唵我稽c叫它“單數(shù)”,小朋友要記住,單數(shù)的后面都有一個是孤孤單單的,你們看,這些數(shù)里,那幾個數(shù)是單數(shù)啊?(1、3、5是單數(shù))
    二、認識雙數(shù)。
    師:我們再來看看數(shù)字“2”的后面有什么?有幾只兔子?(說完整)你們說它們孤單嗎?(為什么)它們都有幾個?(兩個)我們說它們是成雙成對的。2的后面有沒有孤孤單單的動物?沒有,都是成雙成對的。
    4、你們看還有哪些數(shù)字后面的動物全是成雙成對的?(4、6)
    師:小朋友真聰明,這么快就找到了,數(shù)字4后面的動物都是成雙成對的,數(shù)字6后面的動物也全是成雙成對的。我們也幫這些后面全都是成雙成對的動物的數(shù)字取個名字吧,(幼兒取)小朋友都取得很好,為了好記一點,我們就叫它們“雙數(shù)”。小朋友要記住,雙數(shù)的后面全都是成雙成對的。哪幾個數(shù)是雙數(shù)呢?(2、4、6是雙數(shù))
    三、幼兒按要求插棋子。
    請小朋友在數(shù)字1的后面插上1個紅色的棋子。
    請小朋友在數(shù)字2的后面插上兩個黃色的棋子。
    提問:請問小朋友,這兩個數(shù)哪個數(shù)是單數(shù),哪個數(shù)是雙數(shù),為什么?
    請小朋友在數(shù)字3的后面先插上兩個黃色的棋子,再插上一個紅色的棋子。
    請小朋友在數(shù)字4的后面先插上兩個黃色的棋子,再插上兩個綠色的棋子。
    請小朋友在數(shù)字5的后面先插上兩個黃色的棋子,再插上兩個綠色的棋子,最后還要在綠色棋子后面插上一個紅色的棋子。
    請小朋友在數(shù)字6的后面先插上兩個黃色的棋子,再插上兩個綠色的棋子,最后還要在綠色的棋子后面插上兩個藍色的棋子。
    提問:小朋友看著自己的插板說,哪些是單數(shù),哪些是雙數(shù),為什么?(請幼兒講)
    現(xiàn)在請小朋友送這些棋子回家吧,不要送錯了哦。
    總結:小朋友今天都表現(xiàn)不錯,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樣的數(shù)是單數(shù),什么樣的數(shù)是雙數(shù)。現(xiàn)在我們一起再來玩?zhèn)€游戲吧。
    老師說到單數(shù)時,你們就蹲下,當我們說到雙數(shù)的時候,你們就找個好朋友抱在一起。
    幼兒園大班活動教學反思戶外活動方案篇十
    1、對自己的加減法運算,結果有自信。
    2、學習6的加減法,并理解加減法實際意義。(重點)
    3、能列出6的加減法算式。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具小魚無數(shù)條;6以內(nèi)的加減符號數(shù)字卡,幼兒活動冊,數(shù)學《蛋糕店》,幼兒操作材料,蛋糕卡片每人一份,鉛筆。
    一、話題引入。
    小朋友向家長打招呼,“小朋友,今天你們的家長都來幼兒園看你們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怎么樣?你們高興嗎?(幼兒回答高興!)那小朋友們喜不喜歡蛋糕?我這有家蛋糕店,這家蛋糕店是小魚們最喜歡的蛋糕店,小魚們現(xiàn)在在做什么呢?它們啊在水里游玩?!?BR>    二、游戲:小魚游水。
    1、這個時候有1條小魚在水里游啊游啊游!游過來了,(教師做魚兒游水的動作)出示數(shù)字“1”,貼在黑板上,又有5條小魚游啊游啊游,從水里游過來了(教師做魚兒游水的動作)出示數(shù)字“5”,現(xiàn)在一共游來幾條小魚,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6條魚),小朋友你們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請幼兒思考并回答,上臺算出算式1+5=6。
    2、認讀:1+5=6(請幼兒齊聲認讀)1+5=6是什么意思嗎?“1”是從水里游過來的一條魚,“5”是從水里游過來的“5”條魚,一共是“6”條魚。
    3、幼兒看圖列出算式:
    1>根據(jù)圖中一組的魚兒圖,列出相應的加法算式,請幼兒上臺將其它四組算式在黑板上算出來,看幼兒做對了沒有,錯的馬上改正過來。
    2>認讀黑板上的加法算式,(讓幼兒齊聲認讀)。
    1+5=6 2+4=6 3+3=6
    5+1=6 4+2=6 6+0=6
    三、游戲:小魚兒不見了。
    1、“小朋友這6條小魚游水游餓了,它們要去蛋糕店吃蛋糕”,教師出示數(shù)字“6”,現(xiàn)在有1條小魚游啊游啊,游走了,不見了,(教師做魚兒游走的動作),出示數(shù)字“1”,請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還剩幾條魚?(5條魚),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請幼兒列出算式6—1=5。
    2、出示6條魚圖,有2條魚游啊游啊游走了,不見了,教師出示數(shù)字“2”,還剩幾條魚?請幼兒列出算式:6—2=4。
    3、出示6條魚圖;小魚兒游啊游啊!
    四、結束部分。
    這些小魚兒都去了蛋糕店吃蛋糕去了,可是蛋糕了都放在你們的爸爸媽媽那里,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想請小朋有把6的加減法算出來,算對了,才能讓你們的家長們把蛋糕給小魚們吃,好!那就請小朋友翻開書第23頁蛋糕店,把算式算出來吧。請家長檢查一下,看小朋友們算對了沒有,算對了,家長們就幫忙把蛋糕貼在蛋糕店里好讓小魚吃。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