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教學設計(專業(yè)15篇)

字號:

    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他們承載著國家的希望與夢想??偨Y要簡明扼要,而又能準確地反映出自己一段時間內的學習和工作表現(xiàn)。閱讀下面這些范文,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寫作的要點。
    練習教學設計篇一
    3、在鍛煉孩子們口語交際的同時,通過設計快樂指數(shù)的調查問卷,了解孩子的快樂指數(shù),從而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體驗快樂的能力。
    :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際能力、寫作能力。
    :有關何其芳的詩、口語交際、寫作方面的材料。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師:誰能舉出幾個關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生開始舉例,交流。
    師:書上也給我們列舉了例子,看看那個是你熟悉的,有哪個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名言。
    設計意圖:交流名言,提高學生的積累過程,為學生的寫作、語文知識的積累準備素材,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2、學習《生活是多么廣闊》。
    師:誰讀過何其芳的詩歌?
    生交流自己積累的有關何其芳的詩,在交流時,暢談自己的感受。
    師出示書上的《生活是多么廣闊》,引導學生讀。
    生:在讀中感悟作者歌頌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懷,抒發(fā)作者對新生活和對未來的信心。
    師生配樂朗讀,使詩的主題升華,激發(fā)學生的共鳴。
    設計意圖:在交流何其芳的詩中讀、感悟,反復這樣,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二、作業(yè)。
    讀、背“我的采蜜集”“《生活是多么廣闊》這首詩?!?BR>    第二課時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一個人怎樣才能獲得快樂?用你認為最合適的詞語表達出來。
    生:開始談自己是否快樂的情況。
    師: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調查問卷,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查,并把調查報告寫好。
    生:小組內做調查并寫報告。
    生:匯報統(tǒng)計好的調查數(shù)據(jù)。
    全班交流本次活動帶來的思考。
    板書課題:快樂的源泉。
    設計意圖:在談話中導入,激發(fā)學生的話題,不僅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還理解了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可謂教育和鍛煉并進。
    2、討論交流。
    師生共交流本次活動帶來的思考。
    3、總結方法。
    讓學生到談自己快樂的事例,并談出自己的理由。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總結出好的、合適的方法解決本次交流的問題,達到本次交流的教學目的及重點。)。
    二、總結。
    第三、四課時我的小筆頭。
    一、聽我說內容。
    生活中常常遇見這樣那樣的事,有時讓你歡愉,有時讓你痛苦,有時讓你消沉,有時讓你充滿信心……選擇一件令你難忘的事,完成一篇習作。
    提問:你遇見過什么樣的事?
    生:交流講述自己難忘的事。
    師:同學們經歷的事情很多,可以回憶童年趣事,也可以引導學生體驗生活中的情趣,引導學生再現(xiàn)美好的事物,或許是帶來快樂的一部書籍,或許是體驗成功的一次競賽,或是讓人心曠神怡的一處美景。
    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通過舉例來說明。
    設計意圖:通過引入,激發(fā)學生的靈感,使學生回憶生活中的往事,為下一步的準備素材作鋪墊。)。
    二、一起讀要求。
    想不想寫一寫令你難忘的事?一起讀讀本次習作的要求吧。
    1、令人難忘的事。
    2、題目要有新意。
    3、要把事情寫具體,細膩。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心理,抓住事物的特點,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寫出真實生活寫照,表達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4、認真修改習作。
    (設計意圖:先出示寫作要求,讓學生對本次習作目的有一個全面了解,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三、幫你快構思。
    1、抓典型事例。
    2、抓特點,生動描述。
    3、積極交流,認真修改。
    四、例文引航。
    讀幾篇例文,拓展學生的思路。
    板書設計:令你難忘的事。
    1、抓典型人物或事例。
    2、抓特點,生動描述。
    3、積極交流,認真修改。
    教學目標:
    1、通過這次作文講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標準是什么,并會運用標準對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重點:會運用標準對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難點:運用修改作文的具體方法修改自己的習作,評議他人的作文。
    過程:
    導入:
    今天我們來上一節(jié)作文講評課。上次我們寫的《令你難忘的事》習作,班上優(yōu)良差各等文都有。老師從大家的習作中選出三篇。我們以這三篇作文為例,大家進行討論評議。
    一、回顧奠基礎。
    1、《令你難忘的事》這篇習作要求是什么?
    2、什么樣的作文是好作文?換句話說好作文的標準是什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認識說,教師適時板書好作文的標準)。
    二、評議再提高。
    (教師先將要評議的作文印好,人手一份)。
    1、先評優(yōu)秀習作。
    (一)先讓優(yōu)秀習作的主人讀習作,其他同學邊看邊聽并且用好作文的標準來衡量。
    (二)同學們四人一組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三)小組代表歸納全班評議的意見班上交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把作文的優(yōu)點說盡,并指出不足)。
    2、再評議中差作文。
    (一)教師從這篇習作中選一段話出示在大屏幕上。
    對這段話表達不具體和語句有毛病的地方讓學生修改。
    (二)教師再從差的習作中選一段話也出示在大屏幕上。
    對這段話表達意思不清楚和用詞不準確的地方讓學生修改。
    3、綜合以上好中差的習作的對比分析,讓學生談談自己在這次作文中的成績和存在問題。
    三、修改再創(chuàng)新:按修改習作要領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總結。
    今天我們這節(jié)講評課上得非常好,使我們師生深受教育。這不僅是一節(jié)作文講評課,也是一節(jié)生動的思想教育課。其實,作文和做人是一致的,有了高的認識,好的行為才能寫出好的作文。
    練習教學設計篇二
    根據(j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四目標,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練習欲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其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合作學會學習的方法與技能,從中體驗到合作練習的作用及個人在集體活動中的價值。
    1、教材分析:
    根據(jù)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個性強、好動、配合意識較缺乏且素質練習較單調、枯燥、乏味等實際情況,以“游戲”為主線,組織集體跑、跳等綜合素質練習,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樂趣,并在愉悅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增強體能,進一步明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作的重要性。
    初二年()班學生。
    3、教學重點:
    掌握合作學習方法與技能。
    增強體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中。
    1、技能目標:
    學會合作學習的方法,掌握完成跑、跳等技能,提高學生速度、力量、協(xié)調等素質;
    2、認知目標:
    3、情感目標:
    建立群體責任感,發(fā)揮集體智慧,增強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
    4、個性發(fā)展目標:
    樹立公平競爭與團結協(xié)作觀念,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及創(chuàng)新能力等優(yōu)良品質。
    采用“激趣導入——愉悅身心,掌握技能——體驗樂趣,交流探究——學會合作”的三維結構。
    1、激趣導入:學生回答問題與游戲練習后了解知識,樹立合作學習觀念及其重要性。
    2、愉悅身心:學生創(chuàng)編徒手操練習,教師適時給予引導、鼓勵與評價。
    3、增進合作,掌握技能:觀看技術圖片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并表演、交流、評價學練情況,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提高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和集體合作能力。
    4、娛樂健身:將民間“推圈圈”的活動內容(利用廢棄物——輪胎)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樂趣,促進身心健康與身體綜合素質的提高。
    5、集體(合作)游戲:使學生樹立群體責任感,體驗到個人在集體活動中的作用與價值,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與協(xié)作精神。
    6、恢復身心:在音樂伴奏下,師生放松。同時,回顧學練效果,要求學生課后設計一套合作學習方案。
    預計使95%以上的學生學會合作學習的方法,并體驗到個人在集體練習中的樂趣、作用與價值;預計課的平均心率為130—140次/分,練習密度43-45%,最高心率:165-175次/分。
    錄音機1臺、掛圖3張、松緊帶5條、輪胎5個、學練評價一覽表1張。
    附:課后評價表與作業(yè)。
    內容。
    評價事項。
    得分。
    運動場上的行為規(guī)范。
    1、快樂與他人合作學習。
    2、學習興趣的提高。
    3、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
    12345。
    12345。
    12345。
    技能和素質。
    1、懂得集體跑、跳等技術。
    2、速度、力量、協(xié)調性增強了。
    3、自信心增強了,心理水平提高了。
    12345。
    12345。
    12345。
    思考與判斷。
    能在思考中進行學習。
    12345。
    知識理解。
    1、明確與他人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2、基本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
    3、學會創(chuàng)編合作學習方式。
    12345。
    12345。
    12345。
    練習教學設計篇三
    1、初步學會用確定難查字部首的方法查字典;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根據(jù)音節(jié)寫出學過的詞語;能很據(jù)意思寫出學過的成語。
    2、能仿照例句改寫句子,使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具體;能用“各式各樣”、“仍然”造句。
    3、能用看題目推想文章內容的方法讀懂短文。
    2課時。
    第1課時:完成1—3題。
    第2課時:完成4—6題。
    第一課時。
    1、查字典。
    (1)讀懂題目的提示語,明確三種方法。
    查起筆。
    查中間。
    查本身。
    (2)指導學生按第(1)題括號中的部首查字典,然后討論歸類。
    (3)運用上述方法確定第(2)題中8個生字的部首,然后查字典,在括號里注上拼音。
    (4)檢查反饋。
    2、看拼音寫漢字。
    3、理解成語。
    (1)讀懂意思。
    (2)回想成語。
    第二課時。
    1、照樣子改寫句子。
    (1)指導讀例句,
    把“很急”改成“急得怎么樣”。
    (2)改寫。
    2、造句。
    學會變換句式。
    把句子盡可能寫具體。
    3、閱讀。
    (1)讀懂題目的提示語。
    (2)讀短文。思考短文后的兩個問題。
    (3)回答問題。
    看清題目,是“爭論的結果”。
    (4)明白了什么?
    練習教學設計篇四
    課本p87頁。
    1、、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
    2、讓學生經歷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
    3、訓練學生用乘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鞏固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和其他用乘法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數(shù)記口訣。
    1、會解決求幾個幾是多少的問題是重點。
    2、加深理解幾個幾是多少?體驗它的含義。
    圓形、三角形圖片、小棒。
    1、看圖寫出乘法算式并說說表示的意義。
    (1)。
    ()或()。
    (2)。
    ()()。
    2、揭示課題。
    師:讓學生根據(jù)每張課桌上有2人,提出數(shù)學問題。
    學生小組提問題,同時解答。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究兩個數(shù)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為下面的學習作鋪墊。明確這節(jié)課學習內容。
    1、出示第13題圖:
    (1)、觀察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2)、學生先在小組內提問,然后全班交流。
    (3)、強調幾個幾的數(shù)量關系。
    (4)、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逐個解決。
    2、第13題:
    (1)讓學生用幾個幾的知識來描述存在的數(shù)量關系。
    (2)、并根據(jù)算式計算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鞏固對幾個幾的理解。
    3、第14題:
    (1)、看14題,小組討論交流理解題意,找出規(guī)律。
    (2)、怎樣計算,說出道理。
    (3)、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鞏固倍數(shù)關系的實際問題,理解題意并會正確解答。通過交流思考的過程,使學生體會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大家學會了幾種應用題?;丶液笥^察家里的物品,給爸爸、媽媽題有關于這一節(jié)我們學習的數(shù)學問題。
    練習教學設計篇五
    1、復習鞏固音序查字法。
    2、初步學會縮寫句子,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理解長句子的意思;能變換句子中附加成分的位置,改寫句子;能修改搭配不當?shù)木渥印?BR>    3、會使用書名號,能給句子加上書名號。
    第一課時。
    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回憶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每一大組填寫一行,進行競賽。
    集體討論。
    讀題,明確適當?shù)脑~都是起修飾、形容作用的。
    自行填寫。
    指名說說自己填的詞,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答案。
    回憶。我們本單元學的讀懂長句子的步驟是怎樣的?
    用上述句式先口頭練習。
    指名回答,集體糾正。
    讀題,明確要求。
    (1)讀例句,說說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2)修改后句子的意思有沒有變?強調了什么?(地點)。
    集體討論第一句。
    自己獨立改寫第二、三句。
    集體討論,訂正。
    第二句:在公園里,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追逐玩耍。
    第三句:在千島湖上,我們乘坐汽艇游覽。
    5、完成課堂作業(yè):第14題。
    第二課時。
    復習第五課中有書名號的句子,說說哪些詞語上要用書名號。
    自己給句子加書名號。
    少年報、兒童時代、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宿新市徐公店這幾個詞要加書名號。
    請你做小醫(yī)生,給他們找找毛病在哪兒?并給他們治療。
    反饋。
    自由讀短文,思考短文后面的問題。
    集體討論思考題。
    (1)小院的景色是迷人的,文中第二句話概括了這個特點。
    (2)抬頭可見的是快要成熟的葡萄。一串串珍珠似的掛滿了藤架,寫出了多。
    從鵝毛般的、紛紛揚揚、給萬物披上了銀裝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
    練習教學設計篇六
    1.語文與生活,關于讀書。
    2.誦讀與積累,古今賢文。(讀書篇)。
    3.寫好鋼筆字。
    4.口語交際,推薦一本書。
    5.學寫毛筆字。
    語文與生活;口語交際。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語文與生活,培養(yǎng)學生勤學好問的習慣,指導正確的讀書方法,引導學生有效地讀書。
    教具準備。
    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部分。
    1.指名讀題。
    2.你能體會出老師這么講的意思嗎?
    (讀書貴疑,在讀書的過程中提出疑問,并努力解決疑問,就能夠獲得真知。)。
    3.劉讀老師的話,深入理解老師話中的意思。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題。
    2.書怎么可以煮呢?你對“煮書”是怎么理解的?
    3.是不是所有的書都要“煮”?你覺得哪些書要“煮”,哪些書不要“煮”?
    4.你覺得該怎么“煮書”呢?
    三、學習第三部分。
    2.自由讀四則名言,交流從中的收獲。
    練習教學設計篇七
    1.用鋼筆寫字。
    2.讀詞語,注意聲調變化。
    3.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4.改正句中用錯的詞語。
    5.熟記12條成語。
    6.講《水滸》故事。
    7.學寫毛筆字。
    訓練時間:3課時。
    1.用鋼筆寫字。
    2.讀詞語,注意聲調變化。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認讀描紅內容。
    (2)教師指導學生觀察筆畫多的字的結構:如:艇,舟字旁較瘦長,左右兩邊要靠緊?!摆A”、“豪”上中下結構豎向要緊湊。提醒學生要把這些字寫得入體、美觀。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教師巡回指導。
    4.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己讀詞語。
    (2)學生說讀詞語的感受。
    (3)教師結合本題詞語告訴學生變調的規(guī)律:兩個第三聲相連,前一個第三聲字改讀第二聲;三個第三聲字相連。前兩個第三字都改成讀第二聲。
    3.練習。
    (1)教師范讀。
    (2)學生“開火車”讀。教師糾正讀音。
    4.反饋。
    (1)學生說變調規(guī)律。
    (2)學生齊讀詞語。
    第二課時。
    1.照樣子把句子寫具體。
    2.改正句中用錯的詞語。
    (一)教學第三題。
    (1)指名讀例句。
    (2)給“大得很”換詞,使學生明白僅憑這類詞,還不足以使句子具體。
    (3)引導學生明白“一眼望不到邊”,具體、生動地寫出了“大”到什么程度。
    (4)學生討論:該句還可能怎么填?
    (5)教師歸納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要緊緊抓住句中的中心詞來寫,使中心詞的意思表達更具體、生動、準確。
    (1)學生嘗試填句子。
    (2)學生“開火車”讀自己所填的句子。
    (3)學生說“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
    (4)老師設計鞏固練習。
    夫子廟的燈真多啊,————————————。
    小東非常聰明,——————————————。
    逐題討論,教師注意糾正。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名讀病句。
    (2)三位學生上黑板練習,其余學生自行修改病句。
    (3)討論板演的作業(yè)。
    (4)教師歸納改這類病句的步驟:先計句子,找出用錯的詞語,然后選擇意思較為接近的合適的詞語來替換,最后讀一讀,看換上的詞語是否恰當。
    3.反饋。
    (1)教師設計鞏固練習。
    為了提高讀書效率,我們可以訂一個讀書策劃。()。
    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系非常親切。()。
    (2)逐題討論鞏固練習,確定正確答案。教師及時矯正。
    第三課時。
    1.熟記成語。
    2.講《水滸》故事。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
    3.練習。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座位的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1.課前準備。
    (1)教師提前一個月安排學生閱讀《水滸》。
    (2)選擇《水滸》中一個精彩的或者說自己感興趣的故事作為重點閱讀,并練習有表情地講故事。
    2.審題。
    (1)教師簡介《水滸》,導出《水滸》故事。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3)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練習的步驟:先分小組講故事,然后每級派代表上臺講故事,其余學生評議。
    3.練習。
    (1)每四人一小組,在小組內講《水滸》故事。
    (2)每組派代表在講臺講故事,聲音要響亮,舉止要大方,并要有表情。
    (3)全班同學評議:故事哪些地方講得精彩?哪些地方講得不夠好?有沒有講錯的地方?
    4.反饋。
    (1)教師對學生講的故事進行評議。
    (3)鼓勵學生回家后給家人講《水滸》的故事。
    (三)練寫毛筆字(略)。
    1、分析寫法。
    2、練寫。
    練習教學設計篇八
    1、積累關于“感受”“幻想”“質疑”“發(fā)現(xiàn)”“驗證”的名人名言。
    2、在鍛煉孩子們口語交際的同時,使孩子們真正學會辯論,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
    3、利用創(chuàng)設的想象情景,寫想象作文,培養(yǎng)學生大膽想象能力。
    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際能力、想象能力、寫作能力。
    相關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語交際、寫作方面的材料。
    1、學習名人名言。
    師:課前老師布置了搜集有關“感受”“幻想”“質疑”“發(fā)現(xiàn)”“驗證”方面的名人名言作業(yè),這節(jié)課大家交流一下。
    生交流自己積累的名人名言,在交流時暢談自己的感受。
    師:今天我們再學習幾句名人名言,你收獲會更大。
    師出示書上的名人名言,引導學生讀。
    讓學生暢談自己讀名言后的感受和收獲,也可以試著用一兩句富有哲理的話總結自己的感悟。
    師朗讀。
    師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設計意圖:在交流中讀、感悟,反復這樣,激發(fā)學生用心感悟自然,熱愛自然,感恩自然,欣賞自然。)。
    2、進行“口語交際”——我心目中的美好。
    (1)教師介紹口語交際的活動方式。
    學生圍繞書上的口語交際內容進行整理,交流,說出自己的觀點。
    (2)師生總結。
    (設計意圖:通過相互交流,不僅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還使學生受到熱愛周圍環(huán)境的教育。)。
    設計理念:
    “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教學理念。因此本次設計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和思想的實際,抒發(fā)本單元中《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和《樓蘭的憂郁》讀后感,自由表達,寫出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熟讀選擇的其中的課文內容。
    1、選第一單元《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和《樓蘭的憂郁》中一篇文章寫讀后感。
    2、能結合書上的感觸最深的地方,清楚表達自己的感想。
    能結合書上的感觸最深的地方,清楚表達自己的感想。
    :怎樣圍繞課文重點寫出自己的讀后感。
    一、課堂導語。
    引導回憶:同學們,你們最近看過哪些課外讀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嗎?(抽幾名同學談)。
    點撥話題:剛才大家討論的很熱烈,今天我們就根據(jù)自己的體會,寫一寫讀后感好嗎?什么是讀后感呢?(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
    二.讀習作提示,明確習作要求。
    1.本單元圍繞回歸自然的內容讓我們欣賞了五篇課文,再者五篇課文中有兩篇課文你讀后一定會有很多感受,那就是《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和《樓蘭的憂郁》,本次作文就是把對這兩篇課文中的其中一篇寫出自己的感受,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寫自己的真實感受,也可以對其中某些內容談談自己看法。
    2.讀一讀例文,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樣寫讀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復述,哪些句子是寫感想)。
    3.題目可以用“《****》讀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據(jù)寫的內容擬定題目。
    三.習作指導。
    1、緊扣原文抓住重點。
    必須是從原文引發(fā)出來的感想、體會,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談。應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或兩點上來發(fā)表議論。
    2、聯(lián)系實際,情感真實。
    這個“實際”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也可以是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也可以是社會實際,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寫并結合切身體會,體會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說服力。
    3、讀感結合有側重。
    正確處理好“讀”“感”的關系?!白x”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案小笔恰白x”的結果和目的。因此要有讀有感,讀感結合,比例協(xié)調。不能只讀不感,一味抄寫課文,沒有體會,也不能只感不讀,離開原文意思漫無邊際地胡思亂想。通常情況下,側重于寫自己的感受。
    當然交代所讀文章的名稱和主要內容是必寫的。
    4、引導探究,總結寫法:
    夾敘夾議,敘中有感,感應中有敘。
    四、學生選材,互說。
    五、打稿。
    一、朗讀習作,評議修改。
    學生完成習作草稿后,各自朗讀一遍,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議修改。
    二、文后指導。
    1、結合學生的作文進行講評。以表揚為主,哪怕是一句話或者一個好詞語用得好,都要進行表揚,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
    2、范讀兩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賞,學習寫法。
    一篇帶有共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作文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
    三、修改作文。
    四、謄寫作文。
    讀后感“讀”“感”
    練習教學設計篇九
    1.能根據(jù)數(shù)據(jù)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shù)慕y(tǒng)計量表示數(shù)據(jù)的不同特征。
    2.體會統(tǒng)計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明確學習目的,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
    :理解眾數(shù)的含義,會求一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
    :弄清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與眾數(shù)的區(qū)別,能根據(jù)統(tǒng)計量進行簡單的預測或作出決策。
    (一)基礎訓練。
    【口算】。
    【解答題】。
    一袋玻璃球紅的、綠的各8粒,紅色玻璃球占袋內玻璃球總數(shù)的.。
    (二)新知學習。
    【典型例題】。
    (一)完成教材第125頁練習二十四的第4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出:五(1)班參賽選手的成績有兩個眾數(shù),88和87,意味著在這次競賽中得88分和87分的人同樣多。而五(2)班沒有眾數(shù),則表示這次競賽中沒有集中的分數(shù)。在一組數(shù)據(jù)中,眾數(shù)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shù)。
    (二)完成教材第125頁練習二十四的第5題。
    8.完成教材第125頁練習二十四的第6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先在課前調查本班學生所穿鞋子號碼,然后填在統(tǒng)計表中,再進行分析。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小明對本班15名同學擁有課外書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擁有2本的有1人,擁有3本的有2人,擁有4本的有4人,擁有5本的有3人,擁有6本的有5人。根據(jù)以上調查的情況,把下面的統(tǒng)計表填寫完整。
    小明的同學擁有課外書的情況統(tǒng)計表。
    20xx年9月人數(shù)。
    人數(shù)。
    平均每人擁有本數(shù)。
    (2)估算出這15名同學擁有課外讀物的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
    2.小力對本單元10戶居民訂報刊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沒訂任何報刊的有2戶,訂1份的有3戶,訂2份的有4戶,訂3份的有1戶。根據(jù)以上調查情況,把下面的統(tǒng)計表填寫完整。
    本單元居民訂報刊情況統(tǒng)計表20xx年5月。
    戶數(shù)。
    每戶訂報刊份數(shù)。
    (1)想一想,平均每戶訂報份數(shù)是在1?2之間嗎?為什么?
    (2)計算出這10戶居民訂報刊份數(shù)的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眾數(shù)這一統(tǒng)計量,并且通過練習理解了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這三個統(tǒng)計量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根據(jù)我們分析數(shù)據(jù)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確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量。
    【小結】。
    (三)鞏固練習。
    【基礎練習】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23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并結合生活經驗談一談自己的建議。
    【提高練習】完成教材第124頁練習二十四的第1、2、3題。
    學生獨立計算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集體交流。
    【拓展練習】小軍對居民樓中8戶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的數(shù)量進行了抽樣調查,情況如下表。
    住戶1號2號3號4號5號6號7號8號。
    數(shù)量/個l529l62o22161816。
    (1)計算出8戶居民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塑料袋數(shù)量的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可以使用計算器)。
    (2)根據(jù)他們使用塑料袋數(shù)量的情況,對樓中居民(共72戶)一個月內使用塑料袋的數(shù)量作出預測。
    (五)教學效果評價(小測題)。
    小北對15戶居民一周用塑料袋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并制成了下表。
    15戶居民一周用塑料袋情況統(tǒng)計表。
    戶數(shù)111354。
    每戶用塑料袋只數(shù)12131415l617。
    1.計算出15戶居民一周用塑料袋只數(shù)的平均數(shù)、中位數(shù)和眾數(shù)。
    2.為了更好地保護環(huán)境,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練習教學設計篇十
    1、能區(qū)別多音字的不同讀音,能改正句子中的錯別字。
    2、能寫出表示流水、刮風、下雨等聲音的詞語,能在句子中找出反義詞。
    3、能把用“可是”作轉折的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
    4、能給句子正確地加上冒號和引號。
    5、能有感情地朗讀短文,并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復述短文的內容。
    2課時。
    (1)審題,弄懂題目的意思。
    (2)學生按拼音讀準音節(jié),
    (3)根據(jù)詞語選擇正確的讀音。
    (4)用不同的讀音去組詞。
    (1)審題,弄懂題目的意思。(要求在句子中改正錯別字。)。
    (2)先指導學生明確題意后,讓學生自己去識別錯別字,再說說為什么說這些是錯別字,正確的應該怎么寫,最后寫下來。
    (3)將錯別字與改正確的字組詞。
    (1)學生先讀題,然后說說可以填哪些表示聲音的詞。
    (2)矯正后再寫下來。
    (3)說說你還知道哪些表示聲音的詞。
    (1)弄清題目的意思。(要求給句子加上冒號和引號。)。
    (2)復習冒號和引號的使用方法。
    (3)讓學生獨立完成。
    (4)抽查部分學生,交流后矯正。
    (1)審題,弄清題目的意思。(要求在句子中找出反義詞。)。
    (2)讓學生在讀懂句子的基礎上,找出一對意思相反的詞并說說理由。
    (1)完成上述作業(yè),寫到練習本上。
    (1)自己讀這一段話,說說這段話共有幾句,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獨立思考這段話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第幾句到第幾句寫的是同一方面的意思。
    (3)討論交流后再寫下來。
    (1)讀通短文,了解短文后面的要求。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練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說出短文內容。
    (3)復述時可以用上課文中的詞語,但主要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不能背講課文。
    練習教學設計篇十一
    感受樂曲的風格以及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感知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征。
    一、起始階段。
    1.聆聽樂曲《1812序曲》片段,感受樂曲的內容與場景。
    2.介紹《1812序曲》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感受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的作曲風格。
    3.引出新課——浪漫主義時期偉大的作曲家肖邦,以及他的作品《c小調練習曲》。
    二、展開階段。
    1.在聆聽樂曲之前,請同學們先以小組的方式討論、探究這位偉大的作曲家——肖邦,包括他的生平與作品。
    2.聆聽樂曲《c小調練習曲》,感受樂曲的風格,再聽完后,說出你的感受。
    3.再次認真聆聽樂曲《c小調練習曲》,并運用音樂要素的內容分析樂曲,比如:速度、力度、旋律發(fā)展等方面。
    三、形成階段。
    1.了解“練習曲”與“音樂會練習曲”的區(qū)別。
    2.了解浪漫主義時期作曲家以及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征。
    四、結束階段。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了解了浪漫主義時期偉大的作曲家肖邦,也了解了他的愛國主義情懷。希望同學們在課下的時候,可以多多欣賞他的作品,以及浪漫主義時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練習教學設計篇十二
    1、讓學生學會通過放聲朗讀草稿來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過誦讀積累語言和預感,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
    3、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4、通過口語訓練讓學生學會申訴。
    5、學寫毛筆字。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第一題、第二題。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創(chuàng)設情景:學生分角色讀題。
    (2)這是一種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結已學過的修改文稿的方法。
    2、教學第二部分。
    (1)根據(jù)上一部分的情景,學生讀題。
    (2)說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的意思。
    (3)學生學習、領會作家老舍和葉圣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修改稿子不光要看,還要念。要看念得順不順?準確不?別扭不?邏輯性強不?
    3、教學第三部分。
    (1)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2)讓學生先只看不念,看能找出那些問題。
    (3)讓學生用剛才學過的方法來反復讀文章,找出問題,并加以修改。
    (4)師生共同修改,小結。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感悟)。
    1、談話導入。
    2、誦讀《從巖縫里長出來的小草》。
    (1)學生自由讀。
    (2)教師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學生反復練習誦讀。
    3、感悟。
    (1)指名讀問題:從巖縫里長出來的小草,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結識?
    (2)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讀后的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問題。
    (4)師生小結。
    三、布置作業(yè)。
    四、背誦《從巖縫里長出來的小草》。
    第二課時。
    教學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讓學生讀這兩句話,指出這選自剛剛學過的課文《輪椅上的霍金》中的第八自然段。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整體的布局,行款的優(yōu)美,還要細心觀察每個字的結構的勻稱、合理,特別是“霍金、魅力、求索”等詞在整體布局中的寫法。
    (3)通過觀察,讓學生說出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在一行中的位置,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1)學生練習描紅。注意觀察整體,一氣呵成。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3)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紅臨寫。
    二、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結合口語交際話題“學會申訴”作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應該及時向有關部門或學校申訴,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板書:學會申訴)。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教師引導學生讀題并思考。
    (2)集體討論:日常生活中哪些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侵犯?應該怎樣申訴?
    (3)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申訴的方法。
    (4)學生分組練說。
    (1)分組推薦代表上講壇就某一侵權行為進行申訴。
    (2)其他同學可以針對前面同學的申訴說出自己的申訴方法。
    4、反饋。
    (1)引導學生對這一訓練內容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2)教師點評。
    三、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和、膽”。
    2、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這兩個筆畫比較簡單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范寫邊講解書寫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1)學生臨摹,教師巡視,幫助寫字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將每一筆寫在米字格中的正確位置。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練習教學設計篇十三
    1、學會認識不同的風的等級,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2、通過誦讀,學習欣賞,讓學生形成豐富的語言積累。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學習寫毛筆字。
    4、有條理的介紹自己最喜歡的電視欄目。
    通過誦讀,學習欣賞,讓學生形成豐富的語言積累。寫好鋼筆、毛筆字,注意整體布局。指導評說喜歡影視欄目的原因及印象深刻的內容。
    學會認識不同的風的等級,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評說影視欄目時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恰當?shù)乇磉_自己感受。
    多媒體。
    觀看影視劇,了解劇情。
    2課時。
    第一課時。
    1、教學第一部分。
    創(chuàng)設情景:
    (1)學生讀這段文字。思考:為什么都向一個方向傾斜?
    (2)學生幫小芳回答這個問題。
    (1)學生讀句子試填適當?shù)娘L。
    (2)給出恰當?shù)拇鸢?,讓學生說出理由。
    學生誦讀大風歌。
    (1)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直觀地認識、了解風速。
    (2)拓展: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里用這種方法來推測風速,并跟氣象報。
    1、誦讀。
    (1)討論:同學們現(xiàn)在已經是秋天了,你們能用最簡潔的語言來描述一下秋天嗎?學生回答。
    (2)出示《秋》,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子音,讀準節(jié)奏。
    (3)指名讀,教師指導。
    (4)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5)學生練習朗讀,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
    2、欣賞。
    (1)指名說小詩寫的是什么欣賞。
    (2)學生談談讀后的感想。
    第二課時。
    1、指導。
    (1)讓學生讀這兩段話,指出選自哪里?
    (2)引導學生讀帖。通過觀察讓學生說出書寫的'格式。通過觀察,讓學。
    生說出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里。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紅臨寫。
    1、審題,明確本次學寫的字。
    2、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著兩個筆畫比較簡單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第三課時。
    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進一步明確要求:
    a、你最喜歡的電視欄目是什么?
    b、為什么喜歡?
    c、這個欄目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指導。
    (1)學生思考問題,準備說話內容。
    (2)學生根據(jù)自己選定的欄目做準備。(教師巡視指導)。
    (3)分組練習各自的話題。(學生互相評議)。
    (4)小組推薦代表上臺演講,師生評議。
    3、反饋。
    (1)指名上臺進行口語交際。
    (2)評議小結。
    練習5。
    口語交際:我最喜歡的電視欄目。
    最喜歡的電視欄目。
    原因。
    練習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學要求:
    1.認識表示天氣的幾種圖標,會看天氣預報。
    2.照樣子,練寫鉛筆字。
    3.熟記四條成語和古詩《長歌行》。
    4.知道所收集標志的意思。
    5.會和生病的老師進行口語交際。
    重點難點:
    1.認識表示天氣的幾種圖標,會看天氣預報。
    2.會和生病的老師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討論書中圖標表示什么天氣。
    2)把圖標與天氣相連。
    3)討論霜霧雷雪為什么是雨字頭。
    1)把雨字頭的字寫出來。
    2)動手畫圖標。
    3)收集有關天氣的圖標。
    4.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莫菜算。
    2)引導歸納三個字的結構。
    3)指導書寫。
    4)學生練習描紅。
    教師個別輔導,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4.反饋。
    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糾正訓練。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標志,學生說在什么地方見過它,并說出它的意思。
    2)動手畫這些標志。
    3)討論:見到這些標志,我們應該怎么做。
    練習教學設計篇十五
    1、會用音序查字法,能比較指定的形近字。
    2、會給指定的詞語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能劃初步同類的詞。
    3、能看圖回答問題,并按要求寫幾句話:進一步懂得鄰居間應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1、會用音序查字法。
    2、能比較指定的形近字。
    3、會給指定的詞語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
    一、第1題。
    1、比較上半部分的3組形近字,想想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指名說。
    2、比較下半部分的3組形近字,同桌互相說說。
    3、獨立完成組詞。
    4、反饋、校對。
    二、第2題。
    1、復習音序查字法。
    2、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并填空。
    3、校對。
    三、第3題。
    1、讀題,明確題意。
    3、讀句子,看一看詞語填得對不對。
    4、說說你還知道哪些近義詞。
    例:迎送生熟收放早晚苦甜。
    四、、第4題。
    1、讀題,明確題意。
    3、校對。
    4、讀讀句子。
    1、能劃出不同類的詞。
    2、能看圖回答問題,并按要求寫幾句話;進一步懂得鄰居間應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一、第5題。
    1、指名讀題,說說題目的要求以及做法。
    2、看例子,說說為什么鴨子這個詞下面要劃上橫線。
    3、做題。
    4、說說為什么這么劃。
    二、第6題。
    1、指名讀例句,說說句式。(什么和什么都是什么。)。
    2、讓學生說說:家用電器有哪些?水果有哪些?
    3、獨立把句子補充完整。
    三、第7題。
    1、指名讀圖下的問題,搞清題意。
    2、自由練說。
    3、指名看圖說話。
    4、講評。[20xx-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