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范文(15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提高其學習效果。教案的編寫要注意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銜接和過渡。以下是一些教具和多媒體資源的應用示例,可供大家在教案中參考使用。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一
    于是,一條大江低聲吟唱著,不分時刻地向前奔流。他變得十分強壯,積蓄了巨大無比的精力。他眺望著遠遠隱在白云里的山峰,以洪亮而低沉的胸音向他們打招呼。他不費力就掀起一陣洶涌的波濤,他沉著地舉起龐大的輪船幫助他們迅速航行。他負擔著許多,可是他不感覺什么負擔。大江就這樣奔流,不斷向前奔流。
    那些被波浪卷起,跟隨大江行進的泥沙卻感到累了,問:
    “喂,大江!老這么跑,到底要往什么地方去呀?”
    大江回答:
    “還要到前面去呀?!?BR>    疲乏得喘不過氣來的泥沙憤憤地說:
    “‘前面’,‘前面’!哪有那么多的‘前面’!已經(jīng)走得差不多了,還是歇口氣吧!”
    大江的記性很好,他沒有忘記自己原來是小溪流,輕輕地笑了笑:
    “為什么?不行!不能停留!”
    泥沙帶著怨恨,偷偷地沉下去了??墒谴蠼€是不往地奔流。許多天就好像一天,許多月就好像一月,他經(jīng)過了無數(shù)繁榮的城市和無數(shù)富足的鄉(xiāng)村,為人們做了無數(shù)事情,終于到了???。
    大江還是不知道疲倦是怎么一回事;他奔流著,奔流著,永遠向著前方。
    8.文中寫泥沙有什么作用?
    9.“大江的記性很好,他沒有忘記自己原來是小溪流”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10.泥沙為什么“還著怨恨,偷偷地沉下去了”?
    11.你從大江的奔流中得到什么啟發(fā)?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二
    學習目標:1、借助工具書及老師的適當點撥,讀懂這篇文言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2、學會細心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能探尋作者“物外之趣”的由來,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課前準備:
    1、借助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熟讀課文,初步讀懂課文。
    2、思考:童年生活“物外之趣”有哪幾件。你喜歡這樣的童年生活嗎?為什么?
    第一課時。
    第一塊:整體感知,精讀課文。
    1、教師活動:糾正錯誤,指導學生正確朗讀。在巡視過程中,隨時幫助學生解答疑難。
    學生活動: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結合書下注釋,運用工具書,盡量掃除文字解釋的障礙。
    2、教師活動:組織學生互相翻譯。
    學生活動:討論、評價。
    3、教師活動:指出重要的詞句,引導學生進行歸納。
    學生活動:學生進行標注,劃出重點。
    4、教師活動:組織學生再次互相翻譯。
    學生活動:學生熟悉字詞句的翻譯。
    第二塊:語文活動:看誰復述文章最棒。
    1、教師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先組內(nèi)復述,選派代表,然后集體交流。
    學生活動:學生推薦代表。
    課后學習:1、回家將文章內(nèi)容復述給自己的家人聽。
    2、抄寫一定量的字詞句解釋,是自己不熟練的。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三
    學習目標一、引導學生了解民俗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感受鄉(xiāng)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二、欣賞本文精彩的龍舟競渡的場面。
    重難點點撥:1.文學的內(nèi)容和閱讀的意義。
    2.如何安排詳略。
    導、學、練。
    【預習感知】。
    1.給加點字注音。(6分)。
    茶峒纏裹蘸酒翹起老鸛河潭水。
    2.辨字組詞。(5分)。
    燥戊竟槳。
    躁戍競漿。
    噪戌。
    3.端午節(jié)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寫出你所知道的端午節(jié)的來歷。(4分)。
    4.端午節(jié)的習俗很多,除了文中寫到的賽龍舟、用雄黃蘸酒畫王字外,寫出你所知道的其他習俗。(4分)。
    【輕松課堂】5.回答問題:(4分)。
    端午日,當?shù)貗D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因為這一天軍官、稅官以及當?shù)赜猩矸莸娜?,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
    句在三個“莫不”有什么作用?
    6、說說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作用。(6分)。
    (1)凡是把船劃到前面一點的,必可在稅關前領賞,一匹紅布、一塊小銀牌,不拘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去,都顯出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榮。
    (2)船和船的競賽、人和鴨子的競賽,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四
    確定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
    第一塊:
    明確單元專題含義(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導語:明確任務聽講。
    2布置活動:讓學生閱讀單元提示閱讀、做好批注。教后反思。
    3布置活動:談談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為什么?準備3—5分鐘,然后口頭作文,注意要說出真實而獨特的感受,若能情景交融就更好。討論,結合閱讀提示,談談自己對四季的理解。
    第二塊:
    了解單元大概內(nèi)容(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1導入:讓學生瀏覽目錄、課文(還可以延伸到發(fā)展性評價手冊)明確任務。
    2巡視、指導瀏覽目錄、課文。
    第三塊:
    確定單元活動方案(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第四塊:
    學習評價(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后反思)。
    (一)出示評價內(nèi)容:
    1、你對大自然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嗎?
    2、你有自己的專題嗎?
    3、本節(jié)課你發(fā)言了嗎?(組內(nèi)或班上)。
    4、你能品味散文中優(yōu)美、詩化的語言并做了一定的摘抄嗎?
    5、你有自己的學習伙伴和小組嗎?
    6、你參與了以“多彩四季”為背景的探究活動嗎?自我反饋。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五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重點詞語在特定的語境中的含義,體會運用修辭的作用。
    2.了解并區(qū)別童話、寓言等文學體裁,了解這些體裁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訓練點。
    1.體會出作者在文中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
    2.領會聯(lián)想和想像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且能有意識地進行聯(lián)想、想像和夸張的訓練。
    (三)德育滲透點。
    引導:領會課文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四)美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領悟,課文中所體現(xiàn)的獨特精巧的構思美,人物形象的、塑造的典型美。
    二、學法引導。
    1.指導學生進行本單元知識匯總,編寫好知識點匯總細目表。
    2.進行鞏固訓練,知識搶答賽,誤點矯正,以練代講。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課文所體現(xiàn)的中心,以及人物刻畫的方法。
    2.夸張、想像、聯(lián)想手法。
    四、課時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略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略
    七、教學步驟。
    (一)情景導入。
    師生共同回憶本單元的知識體系,學完這個單元的幾篇文章,我們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總結:
    首先能有意識地區(qū)分童話、寓言、神話。童話一般以兒童的視點和兒童的語言來觀察生活,反映生活,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寓一般很簡短,揭示弊端,諷刺“惡”的,以達到教育人的目的;神話一般都夸大或“神”的力量。
    其次要注意這些文體中聯(lián)想、想像和夸張的合理性,而不能想像或夸張的漏洞百出。如《古代英雄的石像》一文中寫人們慶祝石像成功紀念會的狂歡,作者運用夸張,但夸張得令人信服。又如《皇帝的新裝》中皇帝不穿衣服去游行,這是作者想像和夸張的,但我們除了覺得好笑之外并不覺得奇怪,是因為它符合文章的情理,所以我們在作想像和夸張訓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想像和夸張的“度”,要合情理,不能天馬行空亂想像亂夸張一通。
    最后要注意會課文以外的童話、寓言的中心,尤其是寓言,要能把握住寓意。
    1.字詞的形、音、義,加強識記、理解。
    2.文學常識的識記和區(qū)別。
    3.課文知識點。
    (1)童話、寓言的'知識講授。
    (2)描繪人物的方法。
    (3)重點的理解。
    (4)重點語段加以理解。
    (5)知識探究。
    (三)質(zhì)疑釋疑并進行誤點矯正。
    (四)師生互動,進行知識搶答賽。
    學生根據(jù)復習匯總表各設計三個題型不同的題例,集體搶答或分組搶答,教師或請學生做評委。進行評點和誤點矯正。
    (五)課堂綜合訓練。
    “您看這布華麗不華麗?”那兩位誠實的官員說,“陛下請看,多么美的花紋!多么美的色彩!”他們指著那架空織布機,因為他們相信別人一定可以看得見布料。
    “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沒有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一個皇帝嗎?這可是我遇見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極了!”皇帝說_____“我十二分的滿意!”
    1.在方格內(nèi)填人恰當?shù)臉它c符號。
    2.下面四個句子各表示什么語氣?答案在括號內(nèi)。
    (1)您看這布華麗不華麗?
    (2)多么美的花紋!()。
    (3)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
    (4)這可駭人聽聞了。()。
    3.“這可駭人聽聞了”句中的“可”屬于_______詞(填詞類),其作用是______。
    4.對“誠實”一詞的理解,下列四項中正確的是()。
    a.從兩個官員的所作所為看,他們并不誠實,所以用詞不當。
    d.指兩個官員老實、憨厚。
    c.這兩個官員本來是誠實的。
    d.取其反義,諷刺兩個官員的虛偽。
    5.畫線的句子如果改成:
    “不錯,”皇帝說,“我滿意?!迸c原句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文字的第二節(jié)運用人物描寫中的______描寫與______描寫,前者寫皇帝______,后者寫皇帝對根本不存在的布料的贊美,這樣對照著寫,揭露了皇帝的_______。
    (六)拓展延伸。
    一天晚上,我陪天天練習造句,用的詞是“活潑”。天天說:“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很活潑?!蔽艺f:“對?再造一句?!碧焯煜肓讼耄f:“小魚游過去了,水很活潑?!蔽艺f:“對,等等,不對!”天天不懂我要說什么。我的本意是贊賞她的句子的,并以為這是非常好的句子?!盎顫姟币辉~經(jīng)常用在人或動物的身上,造來造去就不新鮮了。這句“水很活潑”,要是再進一步,就是寫詩了,寫文章最重要的一點是,既要別人看懂,又要有自己的語言。孩子的語言如同他們的畫,本來都是很生動的,大人七教八教的,規(guī)范自然是規(guī)范了,卻也枯萎了。當然這僅是我的說法,老師們未必會這么認為。學校要教會學生的是字詞的規(guī)范的習以為常的用法,而不是寫詩。老師的心里或許也不認為“水很活潑”就是病句,然而還有監(jiān)督老師的人。想來想去,事情就復雜了。
    我對天天說:“你造的句子是一句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試的時候不要這樣造。”天天一臉的不解,問:“為什么?”是啊,我也想問為什么。
    1.“習以為常”,的同義短詞是_________。
    畫線的句子中“枯萎”的反義詞是__________。
    2.“水很活潑”采用了__________的修辭方法。
    3.選出下列不是并列關系的一個復句()。
    a.小魚游過去了,水很活潑。
    b.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很活潑。
    c.學校要教會學生的是字詞的規(guī)范的習以為常的用法,而不是寫詩。
    d.我的本意是贊賞她的句子的,并以為這是非常好的句子。
    4.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本文的題目《水很活潑》與結尾所問“為什么,”聯(lián)系起來看,揭示了什么問題?
    (2)你認為語文教學應怎樣改革,請?zhí)岢鰞牲c建議。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六
    本文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有哪些同學愿意出來把文章朗讀一下。(師請學生讀,并提出聽讀要求)(出示朗讀的配樂畫面)。
    要求:(1)認真聽,聽完后能作恰當?shù)狞c評。
    (2)聽完后能說出本文介紹了湘西地區(qū)端午日的哪些民俗風情。
    2.研讀重點段落并作深層探究。
    剛才朗讀的過程中,你覺得哪些內(nèi)容最精彩,同學們愿意看嗎?
    (1)播放賽龍舟的場面(學生欣賞)。
    (2)請學生齊聲朗讀有關這方面的文字。
    (3)在讀的基礎上,討論以下兩個問題:(畫面顯示)。
    b:課文從哪些方面來渲染龍舟競渡的場面的?
    (4)我們常說“學貴有疑”,“有疑問才會有進步”,針對課文內(nèi)容,誰有疑義嗎?
    學生自主提問,自主解決。
    3.借助課外材料作拓展探究。
    本文作者憑借自己自學成長的語言功底把龍舟競渡的場面寫得非常精彩,同學們想學嗎?今天老師想為你們搭建一個舞臺,讓你們大顯身手。
    (1)播放舞獅子的畫面。
    (2)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一畫面。
    (3)小小組先交流,再班上交流,并請學生作評價。同時畫面顯示老師寫的舞獅子場面。
    三、總結全結。
    1、請學生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
    2、結束語: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湘西地區(qū)端午日的民俗風情,課后請大家繼續(xù)搜集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做成卡片,準備交流。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七
    1.理清課文思路,分析賽龍船精彩的場面描寫。
    2.學習本文詳略得當?shù)倪x材方法。
    3.關注民俗文化,感受節(jié)日給人們帶來的愉悅;了解并領悟奮發(fā)向上、合作爭先的民族精神。
    二、自主預學。
    (一)一讀課文,完成下列各題。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蘸()酒泅()水峒()...
    鸛().
    燥__()。
    躁__()吶()喊.一律().2.辨字注音組詞。漿__()戍__()槳__()戌__()擂()鼓.
    戊__()。
    3.文學常識積累。
    本文作者是________(1902~1988),原名_________,湖南鳳凰縣人,__________族,現(xiàn)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小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了解民俗。
    搜集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資料,說說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及我們當?shù)囟宋绻?jié)的習俗。
    (二)二讀課文,完成下列各題。
    1.畫出并掌握文中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并作適當批注。
    2.本文介紹了湘西地區(qū)端午日的哪些風俗民情?
    3.全文3個自然段,共寫了哪幾件事?請概括。
    4.文章是按什么順序來安排材料的?在文中找出相關詞句。
    (三)三讀課文,在課本空白處寫出你的疑問,并摘要如下:
    三、互動探究。
    (一)交流討論“自主預學”內(nèi)容。
    (二)在預習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課文,注意語音正確,節(jié)奏分明,感情充沛。
    (三)重點研討第1自然段。
    1.給本段分層,并概括層意。
    2.本段通過什么手法寫出了當天熱鬧的氣氛?請結合有關內(nèi)容簡要分析。
    (四)研討課文第2~3段,思考以下問題:
    1.追鴨子活動設置的目的是什么?參與追鴨的人員有哪些?
    2.追鴨的場面及人們的心情如何?
    3.充分發(fā)揮想像,口頭描繪追鴨的場面。(可相互交流)。
    4.分析第3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八
    1.給加點字注音。(6分)。
    茶峒纏裹蘸酒翹起老鸛河潭水。
    2.辨字組詞。(5分)。
    燥戊竟槳。
    躁戍競漿。
    噪戌。
    3.端午節(jié)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寫出你所知道的端午節(jié)的來歷。(4分)。
    4.端午節(jié)的習俗很多,除了文中寫到的賽龍舟、用雄黃蘸酒畫王字外,寫出你所知道的其他習俗。(4分)。
    5.回答問題:(4分)。
    端午日,當?shù)貗D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因為這一天軍官、稅官以及當?shù)赜猩矸莸娜?,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
    句在三個“莫不”有什么作用?
    6、說說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作用。(6分)。
    (1)凡是把船劃到前面一點的,必可在稅關前領賞,一匹紅布、一塊小銀牌,不拘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去,都顯出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榮。
    (2)船和船的競賽、人和鴨子的競賽,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九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將帶領大家進入“民俗風情”內(nèi)容的學習,課前我布置大家搜集有關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民間風俗的資料,下面請小小組交流一下你們搜集的資料。(師問:2分鐘可以了嗎?)。
    (生討論的基礎上)小小組代表發(fā)言(多媒體交替出現(xiàn)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畫面)。
    2.剛才你們說到了端午節(jié),誰能說說端午節(jié)的由來嗎?(師)。
    (生回答)。
    (老師作適當補充)(媒體出示有關文字)。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端午節(jié)有關的文章(畫面出示課題及作者)。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十
    各位老師、各位領導、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觀察植物細胞》,觀察植物細胞涉及的知識面很廣、特別是對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歸納細胞結構要求很高,歷來是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新課標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通過對該課的學習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歸納整和能力,這對以后的自主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所以我選擇了它作為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師的指導。
    對于觀察植物細胞,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材處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過程等4個方面進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認識并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初步學會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能力目標】了解出臨時裝片制作過程以及注意事項;了解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結構的功能。
    【情感目標】通過制作臨時裝片,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制作臨時裝片,歸納植物細胞結構。
    2、難點:成功地制作臨時裝片。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狀況分析:
    通過上一節(jié)的學習,學生初步具備了使用顯微鏡的技能,這時要滿足他們觀察微小細胞的愿望,引導他們進行主動探究學習,同時由于學生沒有看到過細胞,因此在觀察臨時裝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制作較好的臨時裝片。
    2、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與安排:
    (1)、復習上節(jié)課內(nèi)容,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2)、講授新課:如何制作臨時裝片。
    (3)、繪制植物細胞結構圖。
    (4)、練習。
    (5)、小結。
    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多媒體、實驗探究。
    2、教學手段:本節(jié)課以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為主,并采用復習、展示導入、教師演示與輔導為輔的教學手段。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與情境導入:
    1、顯微鏡的結構由哪幾部分組成?
    2、顯微鏡的使用分哪幾個步驟?
    (二)、制作臨時裝片。
    1、多媒體演示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
    (1)準備:
    擦:必須將載玻片、蓋玻片擦拭干凈,目的是避免雜質(zhì)出現(xiàn)于視野中。
    滴:滴加清水時應適量:過多,水會溢出;過少,制片容易產(chǎn)生氣泡。
    (2)制片:
    撕:撕取少量的洋蔥鱗莖葉內(nèi)表皮,不要將葉肉一起帶下來。
    展:充分將取下的洋蔥表皮展開,避免重疊。
    蓋:蓋蓋玻片一側先接觸水滴邊緣,然后將另一側緩緩放下。。
    (3)染色:
    滴: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稀碘液時適量:多了,會溢出來污染實驗臺;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紙應有另一側吸引,使稀碘液均勻擴散到蓋玻片下。使染色充分。
    2、學生練習制作臨時裝片。
    3、學生觀察自制的臨時裝片。
    (三)、學生動手制作,老師引導學生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
    讓學生明確: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1)細胞壁:保護和支持作用。
    (2)細胞膜:保護、控制物質(zhì)的進出。
    (3)葉綠體:含有葉綠素,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部位。
    (4)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zhì)。
    (5)細胞質(zhì):內(nèi)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細胞液。
    (四)、技能訓練:繪植物細胞結構圖。
    強調(diào)繪圖要領:
    真實;大小、位置、點線結構;名稱標注齊全。
    (五)、課堂小結:
    1、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
    2、植物細胞的結構。
    (六)、作業(yè)布置:
    練習繪制植物細胞結構圖;要求標注功能。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十一
    一、自學內(nèi)容及自學目標。
    1.自學內(nèi)容《蟬》。
    2.自學目標。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了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fā)哲理的寫作方法。
    (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
    二、重點、難點。
    1、重點:聯(lián)想。
    2、難點:了解本文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點。
    三、自學提綱。
    1、解決生字生詞。
    零落?斷續(xù)??收斂?寬恕??卑微?一絲不茍。
    2、查閱資料,了解作者生平:
    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另有筆名明川、盧颿。祖籍廣東番禺。1964年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中文系,翌年到羅富國師范學院學習,獲教育文憑。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中國文學。1981年,以“中國作家在香港的文藝活動”之論文獲得碩士銜。
    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彤云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從事文學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學獎評判,參與各種文學活動。
    3、朗讀課文,了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fā)哲理的寫作方法。抑在何處?揚在哪里?
    通過一抑一揚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首先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從朋友說蟬埋在泥下17年,出來只活一個夏天時開始轉(zhuǎn)折,小小的蟬開始令人驚訝。當最后朋友說到蟬為了延續(xù)生命,必須好好活著,對于蟬的印象已經(jīng)從煩人、病弱高揚到顯示生命意義的高度。
    4、本文的主題是什么?
    5、作者是怎樣由蟬的生命短暫聯(lián)想到人的?
    四、自學測評。
    1、抄寫生字生詞。
    2、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句子含義:
    (1)夕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
    (2)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個夏天。
    3、《同步測練考》7頁1至4題。
    五、你認為的疑點、難點是什么?
    互動學案。
    一、教師預設疑、難、拓展點及解決辦法。
    疑點:
    先抑后揚的寫作方法。
    解決辦法:反復朗讀課文。
    難點:
    怎樣由蟬的生命短暫聯(lián)想到人的?
    解決辦法:
    多朗讀課文來解決這個問題。??。
    拓展點:???????????。
    解決辦法。
    教師提醒學生從寫作方法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二、教師記錄新生的問題。
    三、課堂小結。
    《蟬》的作者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隱喻在對蟬的生命意義的闡發(fā)中,今后我們寫作文要學會這種含蓄的寫法。
    課堂測評。
    “研討與練習”第一題。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十二
    誦讀欣賞?古詩三首。
    蟬
    作者簡介。
    題解。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后世人稱道。
    詩意散譯。
    蟬??。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借秋風。
    【注釋】:
    [2]借:依靠、依賴。
    【簡析】:。
    虞世南簡介:。
    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人。
    《蟬》。
    之恩而作,所以詩中的蟬是一種清高尊貴的形象。
    既讓人感到“流響”的易于流傳,又與宋句“秋風”相應。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從上兩句引發(fā)出來的議論?!熬痈摺钡?。
    而構成富有不同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十三
    二、認識過去的童年,了解時代的變遷,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生活,憧憬美好的明天。
    學習時數(shù):1課時。
    學習內(nèi)容和步驟:
    一、?課前學習:
    1.查字詞典;把文中的重點詞語及注音解釋抄寫在積累本上。
    2.向長輩了解他們的童年生活。
    3.試著嘗嘗過去人們吃的食物,諸如野菜、柳葉兒等等。
    二、?課堂學習。
    (一)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展示預習成果。
    (1)向大家介紹你所積累的生字、詞語。
    (2)交流你所了解到的長輩的童年生活趣事等。
    2.速讀全文,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nèi)容。
    (明確這篇敘事散文是以“柳葉兒”為線索,敘寫“我”在饑荒歲月里的童年趣事。)。
    3.獨立思考:作者圍繞“柳葉兒”從哪幾方面來寫童年的?
    (試著用一個表示動作的字概括)。
    戀柳葉兒——搶柳葉兒——吃柳葉兒——詠柳葉兒。
    (二)合作學習,探究理解。
    1.討論交流:
    (2)在“我”看來“柳葉兒”的味道如何?
    (在文中找出依據(jù)并作分析)。
    2.質(zhì)疑解疑:(同桌討論)。
    3.融合情感:(小組討論)。
    作者對“柳葉兒”具有何種感情?
    (師作引導,結合飽含感情的語言。)。
    4.積累學習:說說你所知道的詠柳的詩句。(學生交流)。
    5.小結。
    (三)拓展延伸:
    三、課后學習:
    將“拓展延伸”的內(nèi)容進一步完善,整理成書面材料,寫到練筆本上。
    教后記: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十四
    鼠婦又稱“潮蟲”,在南方也叫“西瓜蟲”、“團子蟲”,屬無脊椎動物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顯著,呈灰褐色、灰藍色;常能卷曲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為甲殼動物中完全適應于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布。第一觸角短小,后7對胸肢變成步足。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濕、溫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于陸地上生活,在我國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有分布,在田間,主要為害黃瓜、西紅柿、油菜等常見的種類有潮蟲科、鼠婦科、球鼠婦科等代表動物。
    二、鼠婦的生活環(huán)境及采集。
    鼠婦喜棲息于朽木、腐葉、石塊等下面,有時也會出現(xiàn)在房屋、庭院內(nèi)。鼠婦在20---25度之間生活較為正常。若室內(nèi)外溫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塊、瓦礫下面、盆里、壇內(nèi)均可以找到;溫度低于25度,需要選擇溫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邊進行采集,也可在平房條件的廚房地磚下面進行收集。我們在學校園里采集時發(fā)現(xiàn),鼠婦的數(shù)量較少,個體也較小,以一些個體小的為主。在花盆底下可以采集得到,但數(shù)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則其數(shù)量會很少,而且水分過多數(shù)量也會大大減少。為了采集的方便,我們經(jīng)過一番努力后發(fā)現(xiàn),如果把臺灣草連根鏟起,倒蓋在墻邊的草坪上(可蓋兩到三層),開始幾天不要澆水,等草干了之后,三天左右澆少量的水,只要保護相對潮濕就可以。一個月左右開始采集,則可得到個體較大,數(shù)量較多的鼠婦。而且,采集過程非常方便,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在鼠婦的收集過程中,必須小心地保護,收集后,容器內(nèi)應帶一些濕土和注意通風。濕土是富含有機質(zhì),顏色以黑色,同時可放幾片爛樹葉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三、鼠婦的飼養(yǎng)。
    在實驗室飼養(yǎng)鼠婦可用大的盆子如塑料水槽、也可用月餅的盒子。在盆子內(nèi)放一些經(jīng)過篩選后的松軟的土壤,土壤以富含有機質(zhì)為好,特別是黑色的土壤則效果更佳,同時可放一些爛樹葉。土壤的含水量不宜太大,每天可向土壤中噴灑少量的清水,水滴入過多,土壤容易形成泥塊或泥漿,這樣會使鼠婦的活動減慢,甚至造成死亡??梢杂檬诌M行小測,用手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沒有水從指縫流出,松開手,輕輕一碰,泥土疏松,表明土壤的濕度適中。同時每3天換一次土,最長不要超過一周,換土也不要全部換,可放一半留一半。鼠婦的密度不宜過大,大概每1000毫升的容器內(nèi)可飼養(yǎng)25---30只左右的鼠婦,密度過大,婦容易死亡。盆子上可用黑布遮蓋,保證有充足的空氣,同時用橡皮圈套住黑布,防止鼠婦逃跑。也可在晚上開燈,也能起到防止鼠婦逃跑的效果。
    四、鼠婦的培養(yǎng)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1、每次換土時,保留一部分原來的土壤;對換出的土壤要細心檢查,以免因個別鼠婦“假死”或鉆在土壤中而丟掉。
    2、在實驗室放置鼠婦時,要留心周圍是否有其它動物如老鼠、蟑螂等的危害。
    3、土壤中水分不宜過多,保持濕潤即可。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可用細沙進行調(diào)節(jié)。
    4、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在飼養(yǎng)鼠婦時盡可能給它提供適宜的溫度。
    5、不要將飼養(yǎng)的鼠婦放在太亮的地方,盡可能給它提供較為黑暗的環(huán)境。
    蘇教版七年級語文必備教案篇十五
    1.描述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認識到呼吸道。
    3.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4.了解鼻、咽、喉的作用。
    5.通過資料分析,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
    6.意識到空氣質(zhì)量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環(huán)保意識。
    7.關注自身呼吸系統(tǒng)健康,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資料分析,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幻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幻燈片及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資料、呼吸系統(tǒng)的模型。
    學生:查閱有關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1.新課引言。
    通過思考生活常識,弄清嬰兒第一聲啼哭的科學道理。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提問生活常識,通過生活經(jīng)驗(嬰兒啼哭)引出每一個人自生下來就離不開空氣,需要不斷地呼吸。
    3.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3.1通過生活經(jīng)驗,試著說出人體呼吸系成統(tǒng)的組成。
    3.2引導學生運用生活經(jīng)驗,試著說出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3.3通過閱讀課文和分析資料,掌握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4.進行資料分析,分組討論呼吸道的作用。
    5.引導學生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
    6.思考分析,鼻的作用及其內(nèi)部結構是有限的等問題。
    通過提示每段資料的內(nèi)容,引導特點、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
    學生從中找出相關信息。
    6.1提問:鼻具有什么作用及內(nèi)部結構特點,找到解釋問題的突破。
    6.2訓練思維能力。通過生活常識了解組織學生進行體驗,了解到到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7.交流所查閱到的有關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資料。
    8.呼吸道的作用咽的作用。
    自我教育,逐漸養(yǎng)成“食不言”的好習慣。演示幻燈。
    8.觀察會厭軟骨模型,
    9.喉的作用。
    提出問題:嘴巴是不是發(fā)聲器官,
    了解喉是發(fā)聲器官,知道應當注意保引導學生思考喉的作用。
    總結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
    引發(fā)學生關注環(huán)境,加深對環(huán)境問題的思考。
    鞏固練習討論課后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