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大全(18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了教學的目標、內(nèi)容、方法和評價等要素。教案應該注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促進其全面發(fā)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案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一
    《荷花》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一、教學理念。
    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構(gòu)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伙伴。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10個生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荷花的美麗。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感情朗讀的能力,閱讀想象能力;背誦課文;養(yǎng)成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三、教學重點:
    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tài)。四、教學難點:
    想象這一池荷花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畫”。五、教法學法。
    1.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2.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荷花的美麗,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讓學生伴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
    3.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解決教學重難點。六、教學準備:
    課前,教師將師生合作搜集到的荷花相關(guān)資源運用photoshop、flsh、powerpoint等軟件工具制作成幻燈片:分別為“荷花文化”、“課文學習”,“荷花圖展”、“荷花知識”、“網(wǎng)上資源”等。這當中既包括課堂教學所用的資源,也包括供學生課后拓展性學習的資源。
    (一)詠讀古詩,引入情境。
    師:導語:同學們,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曾經(jīng)寫過這樣一首很美的詩.大家想讀嗎?
    在音樂聲中出示古詩《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學生詠讀想象,進入情境.(學生自由讀)好!盡情地讀吧!看看這首詩中描繪的是什么美景?(讀、交流、板書:荷花)。
    師:在你的心目中,荷花是一種什么樣的花?你喜歡嗎?如果可以,想不想再欣賞欣賞?
    (二)自主欣賞荷花圖片、視頻以及有關(guān)荷花的生物知識。
    師: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說說你欣賞到的荷花的美。
    師:同學們的詞語很豐富,句子也很美。說起看荷花最入迷的人要數(shù)葉圣陶爺爺了,他看著荷花時仿佛自己也變成荷花少女,而且在風中翩翩起舞!我們一起來欣賞葉圣陶爺爺寫的《荷花》。
    (三)欣賞課文。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找出你認為最能表現(xiàn)荷花美的句子,勾畫出來,然后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自己認為最美的句子)。
    (四)抓2,3自然段中的重點語句,讓學生入情入景,欣賞荷花的美麗,激起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1、引導學生讀描寫荷花美的句子。
    抓住“挨挨擠擠”,“碧綠”,體會荷葉的長勢美和形態(tài)美。
    師:你真會讀書,體會得很好,也很會說話!還有哪位同學也喜歡這一句的,也來讀一讀!
    2、抓住“有的……有的……有的……”學習描寫荷花不同姿態(tài)的句子。師:課文中一共描寫了荷花的哪些姿態(tài)?找到讀一讀?。ㄉ杂勺x書)。
    (打出荷花幻燈圖片)同學們,這里就是作者所看到的一池的白荷花呢!讓我們一起隨著畫面再來欣賞一番吧!看的時候可以隨意地贊美,可以隨意地做些動作。
    3、看到這一池的荷花,聽到你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可見你們顯然都已被荷花迷住了!是啊,真美!就讓我們把描寫白荷花的這兩個自然段再美美地讀一讀吧!
    隨機出示相關(guān)文字(指導有感情地讀、學生自由地有感情地讀課文)。
    生:我覺得這一句最美!(讀)“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我覺得這個“冒”字很美。
    抓住“冒”字教學,給“冒”換個字,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
    6、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態(tài),生機勃勃,讓咱們一起有滋有味,滿懷激情地贊美這美麗、迷人的荷花吧!讓我們再讀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相信你會有更深的感受!(自由讀、指名讀)。
    7、指導學生質(zhì)疑。
    師:這兩段話你讀懂了嗎?有疑問嗎?(紅線打出句子)。
    小組討論解疑。是?。∵@畫家的本領(lǐng)可真了不起!這畫家是誰?
    師:是啊,除了“大自然”這位畫家具有這樣的魔力外,還會有誰呢?
    指導讀好這句話。
    8、小結(jié)指點學習方法:你們真是學習的主人,既能自己提出問題,又能通過讀書、討論解決問題,真是好樣的!
    (五)利用主題網(wǎng)站進行拓展延伸。1、閱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2、欣賞網(wǎng)站上的荷花圖片。(六)作業(yè)。
    荷
    花聞。
    清香。
    荷葉。
    挨挨擠擠。
    像大圓盤。
    看
    荷花。
    半開全開。
    含苞。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二
    (在提示課題和生字詞教學以后)
    師:下面我們學習課文。趙州橋為什么有名?它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請翻開書聽老師讀課文。(范讀)
    請大家像老師這樣讀課文。(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個別輔導)
    師:同學們讀得不錯。下邊讓我們用心地把課文讀懂,要特別注意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誰先把第一段讀一下(指名讀)
    師:這座橋世界聞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這座橋。這座橋為什么這么聞名呢?因為它在設計上有獨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寫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一邊看課文,一邊看書上的插圖,弄清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也就是它和別的橋比,有什么獨特的地方。
    (學生默讀。在默讀中教師再次強調(diào)上面的要求。并且說同學們可互相商量)
    師:好,讓我們集體研究一下。大家來看趙州橋。(出現(xiàn)幻燈棗趙州橋彩色圖)拿它跟別的橋比較,特別是什么呢?(同學們認真觀察后紛紛舉手)
    生:它跟別的橋不一樣,別的橋棗(沒說上來)
    師:不要著急,坐下,一會兒想起來再說。后邊那個同學說。
    生:趙州橋和別的橋不一樣,別的橋下有橋墩,這座橋沒有橋墩。
    師:噢,他注意觀察,認真看書,抓住了一個特點。這座橋沒有橋墩,只有一個什么呀?生:拱形的大橋洞。
    生:一般的橋只有一個大橋洞,沒有兩邊的小橋洞。
    師:噢,他又看出了一個特點。兩邊,哪兩邊呢?講清楚。
    生: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師:好,這就清楚了。小橋洞在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什么形狀的?
    生:拱形的。
    師:小橋洞。這就是第二個特點(板書: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大家觀察得很好。下邊咱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課文,不要拉長聲。
    (學生齊讀)
    師:大家讀得很認真,誰還有不懂的地方?
    生:橫跨怎么講?
    師:后邊那位同學告訴他。
    生:就是橫著跨著。
    生: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師:還有別的意見嗎?
    生:這一段寫趙州橋欄板上的雕刻。
    生:是寫趙州橋的美觀。
    師:幾位同學說得不一樣。那位同學說寫趙州橋欄板上的雕刻,是這段的主要內(nèi)容。這兩位同學說寫趙州橋的美觀,也是這段的主要內(nèi)容,其實他寫欄板上的雕刻,欄板上的雕刻又怎么樣呢棗生:美觀。
    生: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師:(板書:圖案)你們看有幾種圖案?
    生:寫了三種圖案。
    師:哪三種,一種一種地說。
    生: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
    師:這里面有不懂的地方嗎?
    生:什么叫戲珠?
    生:飛龍是什么樣的?
    生:“抵著”怎么講?
    生:欄板。
    師:欄板上雕刻著棗
    生:精美的圖案。
    師:(幻燈呈現(xiàn)彩色圖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這是第一幅圖,誰能想起這是書上的哪句話?
    生: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
    師:這個句子懂了嗎?
    生:懂了。
    生:飛龍。
    師:這兩條龍前爪怎么著?
    生:相互抵著。
    師:什么叫“相互抵著”,懂了嗎?
    生:懂了。
    師:它們的頭向什么地方望?
    生:一條向后望,另一條也向后邊望。
    師:這就叫各自棗
    生:回首遙望。
    師:大家再看第三幅圖(幻燈呈現(xiàn)雙龍戲珠圖)。兩條龍中間是什么呀?
    生:珠子。
    師:這就叫什么?
    生:雙龍戲珠。
    師:兩條龍在玩這顆珠子。這三幅圖都看懂了嗎?
    生:看懂了。
    師:課文寫得多好!你們再讀讀這段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這段課文,又讓一名學生朗讀一遍)
    生:隋朝。
    師:設計人是誰呀?
    生:石匠李春。
    師: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建造了這樣一座橋,而且這座橋建造在遠離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舉世聞名,所以,這充分表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學生質(zhì)疑后,指名通讀全文。下課)
    第二課時
    生:不是。
    生:先寫的是趙州橋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時間建造的,是誰建造的。
    生:設計特點。
    師:第二部分接著就寫它設計的特點。寫它與其它的橋不同的地方。除了寫它的`設計特點以外,還寫了什么?再看,你說。
    生:還寫了趙州橋堅固不堅固,美觀不美觀。
    師:你用的是疑問語氣,應該用肯定的語氣說,再說一遍。
    生: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生:智慧和才干。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作者怎么寫的趙州橋呢?(指板書)先寫趙州橋建設在:
    生:河上。
    師:它是隋朝的----
    生:石匠李春設計的。
    師:接著就寫這個橋設計上的------
    生:特點。
    師:和它的----
    生:美觀。
    師:最后,指出這座橋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
    生:智慧和才干。
    師:下邊,咱們再細致地研究,看作者怎么寫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找找是哪一段?
    生:第二段。
    師:看看這段共有幾句話?
    生:五句。
    師:噢,沒看清楚。再看。
    生:六句。
    師:幾句呀?
    生:六句。
    師:第一句怎么寫的?
    生:趙州橋非常雄偉。
    師:寫它的概貌,就是說趙州橋給人一個總的印象是----
    生:非常雄偉。(板書:雄偉)
    師:第二句,你說。
    生: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第二句就寫這個橋的長、寬。
    (板書:長、寬)
    (老師讓一個學生朗讀第三句,接著又讓另一個學生讀第四句)
    師:誰說三、四句寫的什么?
    生:這兩句寫的是橋的特點。
    師:對,很動腦筋。第一句寫趙州橋的雄偉,第二句寫趙州橋的長和寬,第三句就開始寫什么呀?(指上節(jié)板書)
    生:特點。
    師:第四句也寫它的特點??纯吹谖寰?。
    (一個學生朗讀第五句)
    師:你們說這句寫的是什么?
    生:寫的是發(fā)大水時,河水可以從大橋洞上面的四個小橋洞流過。
    師:這么復雜的話他說得很清楚。換句話說,這第五句寫的是四個小橋洞的------
    生:作用。
    師:最后一句,第六句。你讀。
    (一個學生讀第六句)
    師:這又寫的是什么呀?
    生:水流過……
    師:別著急,再想。你說。
    生:寫的是橋的設計。
    師:還不全面,你說。
    生:寫的是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
    師:一個創(chuàng)舉,下面又接著寫這樣設計的好處。所以,第六句是小結(jié)。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它的好處是棗把這個長句子再讀一遍。
    生: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jié)省了石料。
    生:記清了。
    師:按著這個順序背一背。
    (老師先借助板書引導著背誦,然后自由背誦,最后,又借助幻燈上的圖集體背誦。學生基本上能背下來。)
    生:主要寫了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
    師:這樣的圖案有幾幅?
    生:三幅。お
    師:好,現(xiàn)在誰說說這幾幅圖是什么意思?先看第一幅圖。(再次復映圖片)
    生: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
    師:第二幅圖。
    生: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
    師:第三幅圖。
    生:雙龍戲珠。
    師:把這三個圖案都寫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寫的?你讀。
    生: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
    (又讓學生集體讀一遍)
    生:寫的是欄板上的圖案精美。
    師:是指一個圖案嗎?
    生:描寫欄板上刻的全部圖案的精美。
    師:全部。不是一塊,也不是兩塊,而是所有的。這就把這一段的內(nèi)容作了一個總結(jié)。
    現(xiàn)在我們能背過這段課文嗎?
    (老師引導著背誦第三段,邊出現(xiàn)圖片邊背,又讓學生自由背誦,然后指名背誦,最后集體背誦。接著,又練習了詞語的默寫、造句。下課)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三
    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認識到探求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必要性,激發(fā)其學習動機。
    2、讓學生通過參與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全過程,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fā)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關(guān)鍵: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
    教學準備:每位學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紙片15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大家認識他們嗎?想對他說什么?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是一張什么形狀的照片?
    生:是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馬老師很喜歡這張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點,老板向我建議: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貼上一層薄膜。要知道這張薄膜有多大?
    2、我們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積。
    3、師:對,我們必須知道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
    師: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guān)系呢?
    師: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就一起來做個實驗吧。
    (二)動手操作,實踐探究。
    1、驗證長方形的面積。
    要求:
    (1)用15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選幾個拼成長方形,看哪小組的擺法最多。
    (2)請把結(jié)果填入表格。
    (3)聰明的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4)(小組操作、交流并匯報)整理如下。
    長所含的厘米數(shù)寬所含的厘米數(shù)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
    616。
    5315。
    5210。
    339。
    師:請仔細觀察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正好等于長的厘米數(shù)乘以寬的厘米數(shù)。
    師:還有誰發(fā)現(xiàn)了?你來說說看!
    生2: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
    師:通過實驗大家證實了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師:剛才我們得到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如果用字母來怎樣表示呢?
    師:如果用s表示面積,a表示長,b表示寬,那長方形的面積可以表示為。
    生:s=a×b(板書)。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說:“老師,剛才那個表格上的第四個擺的不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師:是嗎?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剛才那個同學擺的好象有點特殊。
    師:我們剛才研究的可是長方形啊,怎么會出現(xiàn)正方形呢?那我們該怎么辦呢?正方形的面積也可以這樣算嗎?(討論)。
    生2:我是這樣想的:剛才我在排的時候橫過來排3個,豎下來也排3個,這樣就成為一個邊長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師指著原來的表格)它的面積有9個小正方形的面積,3×3就是9平方厘米,也就是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等于邊長×邊長。
    生3:老師,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想,(師:你說說看)我們以前學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邊長就相當于長方形的長和寬,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么正方形的面積就可以等于邊長×邊長。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們的說法嗎?那正方形的面積怎么求?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
    3、小結(jié)。
    (三)運用與擴展。
    1、練習。
    師:你能運用這個面積公式求下面幾個圖形的面積嗎?
    師;在算這個照片的面積時,我們要先做什么?
    生:測量。有兩個小朋友幫測量,一個測的結(jié)果是長15厘米,寬10厘米;。
    生匯報:15×10=150平方厘米。
    師:可是老板為什么給我180平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錢呢?
    師:既然大家已經(jīng)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應用。
    1、例1上海人民廣場地下商業(yè)步行街長300米,寬36米。它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解:s=ab。
    =300×36。
    =108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積有10800平方米。
    2、計算出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動手試一試。
    3、填表:計算下面各圖形的面積。
    圖形。
    長
    寬
    面積。
    長方形。
    9分米。
    4分米。
    20米。
    10厘米。
    正方形。
    邊長8米。
    (1)一個長方形的長是6厘米,寬是2厘米,面積是()。
    a、12厘米b、12平方厘米c、16厘米。
    (2)有一張方桌,桌面的邊長是8分米,要配上一塊與桌面同樣大的玻璃,求這塊玻璃面積的算式是()。
    a、8×4b、8×8c、8+8。
    5、判斷。
    (1)、課桌桌面的面積是20平方米。()。
    (2)、“長×寬”可以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3)、邊長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4)、常用的面積單位有:米、分米、厘米。()。
    6、小明家剛剛買了新房子請你幫忙計算一下房屋的總面積。(單位:米)。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四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nèi)容。
    《花鐘》是一篇具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課文按照“歸納現(xiàn)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兒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后的發(fā)現(xiàn):一天之內(nèi),不同的花開放時間是不同的。并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fā)現(xiàn);接著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關(guān),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guān);最后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表達方式豐富,設計意圖是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以上分析的教材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艷、內(nèi)、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蘇醒”等19個詞語;結(jié)合語境理解詞語;能用欣賞的語氣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3.發(fā)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語言表達非常有特色,描寫花開的句子用了不同的表達方式,在理解課文基礎上,要應用到平時的寫句中,這是本文的重點。嘗試對一些句子換一種說法是本文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中年級階段,對事物的認識還不能科學客觀地去評價,花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又非常喜歡的植物,但是學生們僅僅是喜歡看、喜歡養(yǎng),很少甚至于沒有學生去真正地觀察過花,觀察過花的開放時間。絕大多數(shù)學生需要通過查閱書籍,上網(wǎng)來認識文中提到的各種花,了解花的開放,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多收集一些相關(guān)的資料,以求達到更為直觀形象的效果。
    三、教學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擬采用情境教學、個性化教學,充分運用多媒體,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展開教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遷移。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領(lǐng)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tǒng)一答案。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
    2.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guān)系。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的積極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教學中,學生始終是學習活動的主人,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中快樂地學習,教師則是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與欣賞者。力求實現(xiàn)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教學相長的教學思想。
    3.正確處理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立足本課教材實際,科學的確立三維目標。教學中緊緊抓住語文學科的特點,以語文知識的學習,語文技能的形成為載體,滲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注重學習過程及學習方法的指導,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維目標在教學中有效達成。
    四、教學準備:
    五、教學時間:
    2課時,本次說的是第一課時的設計安排。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欣賞鮮花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鮮花嗎?喜歡鮮花什么?(學生交流自己知道和喜歡的花)。
    2.直觀感受: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領(lǐng)略一下鮮花的美麗與神奇吧!(課件出示五彩繽紛、色彩艷麗的花朵,并配上優(yōu)美的輕音樂,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可以小聲議論。)。
    3.交流感想:你能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描繪你剛才看到的景象嗎?(學生自由談感想,感受花的美。)老師也想用一句話來表達一下我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課件出示)。
    4.揭示課題:這么多的花爭著開放來比美,真是繁花似錦,美不勝收呀!知道嗎,這些爭奇斗艷、芬芳迷人的鮮花除了可以觀賞,帶給我們美的享受,還蘊藏著許多的奧秘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到課文中去探索一下。(板書課題)。
    5.讀題設疑:大家齊讀課題,讀題后有什么疑問嗎?
    (二)自主朗讀整體感悟。
    1.學生自主朗讀,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喜歡的、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邊讀邊圈出課文中優(yōu)美的詞語。
    2.請學生說說什么叫“花鐘”。
    3.欣賞花鐘圖片(課件出示),介紹有名的花鐘。
    4.(課件出示:日內(nèi)瓦大花鐘)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最著名的日內(nèi)瓦大花鐘,它坐落于瑞士這個“花園之國”。瑞士又稱“鐘表之鄉(xiāng)”,瑞士的能工巧匠絕妙地將花卉之美同鐘表的制造工藝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別出心裁地創(chuàng)造出了神奇的“花鐘”。
    5.“花鐘”有什么作用呢?(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
    6.引導學生體會“剛剛”和“大致”用詞的準確。
    7.指導學生帶著贊美的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
    (三)入境入情品味花美。
    美妙神奇的“花鐘”上有哪些花呢?這些花是怎樣陸續(xù)開放的呢?我們來學習第一自然段吧。
    1.識花名。
    (1)學生默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圈出花的名字。
    (2)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種花?請學生分別說一說這九種花的名字。
    2.品花時。
    (1)這九種花分別在什么時候開放呢?
    (2)你們覺得這一段描寫時間寫得好嗎?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這一段中的時間寫得好在哪里?好的地方可不止一個。
    (3)學生交流反饋。
    (4)提示:在描寫最后三種花的時候,時間是放在什么地方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是啊,在寫文章的時候,在恰當?shù)牡胤阶鲆稽c變化,讀起來就不會覺得單調(diào)了。)。
    (5)為什么有的時間后面要用上“左右”這個詞語呢?因為花兒畢竟不是鐘表,它不能像鐘表那樣精確到一分一秒。也許昨天是9點開放,而今天是9點過幾分才開放,可見,作者用詞十分的準確。怪不得課文的最后一段有這樣一句話:你只要看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了?!白笥摇焙瓦@句話中的“大致”用法是一樣的。
    3.賞花開。
    (1)師連起來說什么時候什么花開了。問:聽老師剛才說些什么了?(課件出示:)。
    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
    五點左右,薔薇開了;
    七點,睡蓮開了;
    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
    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
    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
    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
    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
    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
    (2)自己讀一讀,你覺得怎樣?(單調(diào)、干巴、乏味無趣)。
    (3)課文是不是這樣寫的?文中是怎樣寫的?
    (4)劃一劃:劃出課文中是怎樣描寫花兒開放的。
    (5)填一填:(課件出示)。
    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薔薇。
    睡蓮。
    萬壽菊。
    煙草花。
    曇花。
    (8)賞一賞:課件播放花開視頻,學生欣賞。
    (9)讀一讀:鮮花用自己的開放這種特殊的、美好的方式告訴你、我、我們大家時間。咱們也來做做花鐘,讀出花的陸續(xù)開放,你喜歡做哪一種花,就自己站起來大聲讀她的開放?,F(xiàn)在,讓咱們用美妙的朗讀、用開放這種美好的方式告訴大家時間。
    (10)背一背:大家讀得真好。能不能把它背出來呢?給你們一點時間,看誰背得又快又好。
    (11)這段末尾用了什么符號?它想告訴我們什么?想不想知道還有什么花會在整點開放呀?(課件出示:花兒的名稱、圖片和開放時間)。
    (四)小組合作互動探究。
    1.用最快的速度朗讀第二自然段。
    2.小組討論: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
    3.指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4.在段中勾畫出原因,讀一讀。
    5.作者以什么花為例來說明?
    6.老師上網(wǎng)查了一些資料,了解到蟲媒花、鳥媒花開花的時間是跟昆蟲活動的時間相吻合的。(出示課件)。
    【設計意圖: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五)激趣引申課外拓展。
    大自然是神奇的,大自然有著無窮的奧秘。同學們想了解大自然更多的奧秘嗎?我們可以從書上網(wǎng)上查資料,還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養(yǎng)成認真觀察、思考的習慣,給自己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你們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1.課后觀察、搜集有關(guān)花的知識。學習用不同的表達方法介紹“四季的花”或“花日歷”??梢宰灾啤盎ㄈ諝v”或花鐘,貼到“展示臺”上。
    2.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有趣的“鐘”?把了解到的知識與同學一起分享。
    七、板書設計:
    花鐘。
    開花時間不同。
    溫度、濕度、光照,昆蟲活動。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五
    《絕招》是第六冊語文第四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富有童心、童趣,刻畫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本節(jié)課側(c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雖說是略讀課文,但有些方面,諸如生字、詞的學習還是不能忽略的。生字、詞語乃語文的根本之所在。在本課中,有好幾個見面字、詞的筆畫較多,學生不易讀準,此時,不如我們把要求拎高一些,把這些生字、詞語領(lǐng)出課文,讓學生自由讀讀、念念。我教學時把12個較復雜的詞語單獨出示,先讓學生自由讀讀,接著指名讀,再請小老師領(lǐng)讀,最后才是齊讀。這樣,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加深印象,并領(lǐng)略中國漢字的豐富性與深刻性。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六
    本節(jié)課是以教學生學會某處所放某物,這樣的句子結(jié)構(gòu)為重點,從而掌握”thereare”結(jié)構(gòu)的句型。
    學生在表達某物在什么位置上時,好多學生丟掉了”be”動詞,這是老師在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始終記得自己研究的課題,時時處處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入手,這是我設計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step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這是我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習慣能力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step2設計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激勵學生學習興趣,點撥究疑,使學生由不會抓重點到會抓重點。
    step3讓學生自己造句,培養(yǎng)學生由詞到句,再由句到篇。
    step4讓學生參與作業(yè)評價。
    這樣使優(yōu)等生對作業(yè)存在的`問題了解透徹,在批改程度差的學生作業(yè)時,彌補自己考慮知識不全面,從而也拓寬了作業(yè)評價的交流,實現(xiàn)了作業(yè)批改的時效性和實用性。
    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批改作業(yè)后給老師或結(jié)對的小老師講錯題,究原因,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經(jīng)過一年多的培養(yǎng),我所教的班級1711,1712兩個班級成績有質(zhì)的飛躍,優(yōu)秀生1712達到18名,1711班優(yōu)秀生達到23人,這些個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已經(jīng)養(yǎng)成,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老師的教學方法,不用老師教,他們都能花少時間,自學大量的英語知識,他們學起來輕松,老師教的更輕松,真是事半功倍。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七
    筆算乘法(教材第49頁例2及第50頁練習十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2、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和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3、培養(yǎng)認真細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復習導入。
    78×11=33×21=24×12=14×12=(組織學生獨立計算,并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師:上面這幾道計算題都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今天我們繼續(xù)來探討較復雜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揭示課題:筆算乘法(進位)。
    新課講授。
    1、導入:仔細觀察圖片,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大家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呢?
    2、例2: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師:你從題目中獲得了什么信息?應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引導學生列式:48×37=。
    3、各組討論:怎樣計算48×37。
    師: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4、組織交流。
    師: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1)48≈5037≈40。
    50×40=20xx。
    大約20xx盒。
    (2)40×37=1450。
    8×37=2961450+296=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30=144048×7=336。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4)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fā)表的意見給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師:先用個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結(jié)果的末位同個位對齊,計算中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結(jié)果的末位同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jié)果加起來。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xiàn)筆算過程。在此基礎上,夸贊學生:能用剛學過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知識解決今天的新問題。并且,能正確解決乘的過程中的進位問題。你們真棒!
    6、引導學生歸納小結(jié)計算方法:
    乘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乘法,先用一個乘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去乘另一個乘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與乘數(shù)的個位對齊,再用這個乘數(shù)的十位上的數(shù)去另一個乘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與乘數(shù)的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jié)果加起來。
    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1題。
    完成計算后,組織交流。說出筆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筆算過程的了解。
    23×34=782。
    54×29=1566。
    47×62=2914。
    78×82=6396。
    2、完成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2題。
    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根據(jù)班上出現(xiàn)錯題的情況,和學生一起討論錯誤的原因,請學生訂正錯題。請學生注意: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課堂小結(jié)。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diào):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數(shù)的末位應該和哪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shù),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課后作業(yè)。
    完成數(shù)學書第51頁練習十一第6—7—8—9題。
    板書設計:
    筆算乘法(進位)。
    例2: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八
    課時目標: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落。
    知識目標:學習生字新詞;學習課文1、11自然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清課文脈落。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扣題引發(fā),理清脈絡。
    1、板書:蜻蜓。你對蜻蜓有哪些了解和認識。學生交流。
    2、揭題、讀題,讀好“蜻蜓”這兩個后鼻音。啟發(fā)猜想:讀了課題之后,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質(zhì)疑,個別回答。
    3、導入: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大家的猜想來寫的。這個和小朋友們說放蜻蜓的人,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你們想了解陶行知先生讓孩子們放飛蜻蜓的經(jīng)過嗎?快讀讀課文吧!
    4、初讀,理清脈絡:
    (1)第一遍讀,讀準字詞、讀通課文。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主閱讀,掃除障礙,教師巡視指導。
    (2)第二遍讀,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弄清詞語意思。
    (3)第三遍讀,根據(jù)板書(捉)蜻蜓——(談)蜻蜓——(放)蜻蜓,讓學生填上恰當?shù)脑~,弄清文脈。
    5、檢查自學效果:
    二類字帶的詞語:翠貞田埂平衡據(jù)說孑孓一撅一撅的。
    會的學生教讀,不會的直接出示拼音讓學生讀。
    (2)你在讀課文時覺得課文中還有一些詞語讀不準的可以再交流一下。
    (3)檢查對課文的朗讀,相機正音。指導讀通一些難讀的句子。
    (4)多種方法理解詞義。學生交流。說近義詞:慈愛撫摸入神說反義詞:復雜。
    (5)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脈落。
    一(1)捉蜻蜓。
    二(2—10)談蜻蜓。
    三(11)放蜻蜓。
    二、簡析首尾,聚焦“放飛”。
    1、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朗讀,了解大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孩子們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學習第11自然段。
    (1)自己讀一讀這一段,思考:從哪兒可以看出孩子們都同意放蜻蜓了?“紛紛”“放了它,放了它”連喊了兩遍。
    (2)從孩子們的舉動中你體會到了他們是怎樣的心情?
    3、激起懸念。
    翠貞他們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飛”呢?(在課題“放飛”下加重點號)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樣和這群孩子談蜻蜓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讀課文,來解決這些問題。
    三、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再次認讀。
    2、學生找出簡單的,可以自己寫好的字:舌、蠅、蚊、餓、構(gòu)描紅、記憶字型。
    3、教師范寫:陶、慈、搶(強調(diào)左邊不是“倉”)、復,抓住重點筆畫進行提示。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3、查找關(guān)于蜻蜓的資料。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九
    1.總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2.學習作者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和抓住春的特點用生動的語言描寫的方法。
    3.培養(yǎng)審美能力,春(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寫評析。
    教學用具。
    教
    學
    過
    程
    [預習指導]。
    1.熟讀課文,背誦全文。
    2.查字典,解決生字詞的'音形義。
    [三分鐘演講]。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二位同學即興描繪窗外的田野景色,由其中的不足來提醒學生要抓住一些特征進行描繪,并向本課學習寫法。
    二、檢查預習:
    1.三人抽查背誦片斷,
    2.二人上黑板默寫字詞。
    三、范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誦,給學生以美的啟迪)。
    學生結(jié)合練習一聽讀時思考給課文分成盼春、繪春、贊春三部分。
    四、理清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
    1.抽簽提問二生三分法的起止,其它有異議的學生補充后教師評議,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春(第一課時)》。
    2.請學生思考第二段與后面各自然段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并說明理由。
    采用自由發(fā)言式。(總分)。
    五、共同分析第二部分的春花圖春草圖:
    1.請一學生速讀課文,分別用兩個字概括3-7段的內(nèi)容:
    2.抽查提問,
    

來自 xUEfeN.cOM.cN
    3.師生共同歸納。
    五幅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4.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讀春草圖,指出文章中分別從小草的哪一方面寫的?
    (2)其中的人物是什么的人?有何情趣?
    (3)讀春花圖,寫100字左右的分析短文.
    第一二個問題口頭練習,第三問題寫完后由幾位同學朗讀.
    后教師歸納:(此問題間接培養(yǎng)審判能力.)。
    布置作業(yè):。
    六、布置作業(yè):
    在家庭本上練習完成課后練習二(a)。
    說課精要。
    分析短文一項對于快班的學生非常必要,把寫作訓練變成學生日常必的經(jīng)常。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十
    一、復習導入。
    1、認讀詞語。
    2、回顧主要內(nèi)容,說說你心目中的趙州橋。
    二、介紹趙州橋的第二個特點:雄偉堅固。
    1、學生讀第2自然段。
    2、學生找這一段的中心句:趙州橋非常雄偉。
    3、為什么說它雄偉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趙州橋非常雄偉”的?
    4、學生匯報交流:長度,寬度,建筑材料,形狀特點。
    5、引導學生體會大小橋洞的作用和這種設計的優(yōu)點。
    6、播放“趙州橋”圖象資料,感受它設計上的巧妙,理解“創(chuàng)舉”。
    7、看了這些資料,你想說什么?你能用一兩句話贊美一下嗎?
    8、體會作者圍繞一句話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方法。
    9、再讀第2自然段。
    三、介紹趙州橋的第三個特點:美觀。
    1、學生輪讀課文第3自然段,談談自己讀懂了什么。
    2、“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痹谖闹衅鹗裁醋饔?。
    3、趙州橋到底怎樣美觀呢引導學生想象龍的其他形態(tài)。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
    4、齊讀,再次感悟作者圍繞一句話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方法。
    四、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齊讀最后一段。
    五、總結(jié)全文。
    談談學習感受。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十一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創(chuàng)設情景1、播放《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mtv2、提問:這部mtv表達了怎樣的生活內(nèi)容?在什么地方?你了解這個地方嗎?1、伴隨著音樂進教室。2、學生聆聽、觀賞并把自己所了解的西南少數(shù)民族做簡單介紹。創(chuàng)設氣氛,激發(fā)興趣,為課堂做鋪墊。教師總結(jié)并簡介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2、欣賞《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1、簡介歌曲及背景知識。2、播放歌曲提問:歌曲的體裁形式?歌曲的基本情緒如何?1、認真聆聽,并能用簡單的動作或語言表達感受的情緒。2、回答問題。讓學生在參與中,通過各種方式更好的體驗、感受音樂。1、媒體出示歌曲的兩個基本素材2、分組討論,設計動作。1、跟鋼琴伴奏哼唱。2、設計簡單的動作,表演感受。3、學習歌曲《阿西里西》1、簡介歌曲相關(guān)知識。2、教師范唱。提問:歌曲的音樂情緒?3、播放《阿西里西》鋼琴伴奏,要求學生用自然圓潤略帶彈性的聲音演唱。1、聆聽,感受活潑流暢的歌曲。2、輕聲跟唱,找出曲中的大跳音程的地方并唱準。3、跟琴聲演唱。激發(fā)學生學習此曲的興趣,在主體的參與實踐中學會歌曲。4、藝術(shù)創(chuàng)作1、出示固定節(jié)奏2、用固定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3、分發(fā)樂器1、學生擊掌練習2、學生分組合作練習。3、學生表演。培養(yǎng)合作能力,在實踐中表現(xiàn)音樂。5、師生合作師鋼琴伴奏學生表演情感升華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十二
    1、嘗試使用提供的半成品材料,進行色彩裝飾以及粘貼。
    2、能結(jié)合小蜜蜂的外部特征,運用毛根、活動眼睛等物件,設計出可愛的造型。
    3、培養(yǎng)良好的手工習慣,能耐心有序地完成作品?;顒訙蕚?。
    1、材料準備:紙杯、卡紙、黃色毛根、活動眼睛。
    2、自行準備:膠棒、水彩筆或油畫棒。
    3、教師準備:小蜜蜂成品、小蜜蜂圖片若干張。
    一、談話活動。
    教師出示圖片。
    師:小朋友們說一說這是什么動物?它長什么樣子呢?日常生活中,在哪里見過它?引導幼兒說出蜜蜂的外部特征。
    二、教師出示成品,幼兒進行欣賞并討論制作方法。
    (1)師:小這只小蜜蜂可愛嗎?它和我們?nèi)粘I钪幸姷降男∶鄯溆惺裁串愅c?
    欣賞杯身的裝飾,思考涂哪種顏色比較美觀。
    師:我們的`杯身漂亮嗎?你想怎樣裝飾杯身呢?(將杯底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師:這是小蜜蜂的翅膀,蜜蜂的翅膀長在哪里呢?
    師;我們的小蜜蜂有了翅膀,再將小眼睛,固定在紙杯上方,并用水彩筆畫出小蜜蜂的鼻子和嘴巴。
    師;毛根是怎樣固定在小蜜蜂的頭頂部呢?
    三、鼓勵幼兒進行自主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將制作好的成品,與小伙伴們進行分享。
    幼兒與小伙伴將自己制作的成品進行互換,感受互相分享成果的樂趣。
    這節(jié)課培養(yǎng)了孩子的手腦協(xié)調(diào)能力。小蜜蜂制作中有很多精細的動作,例如小蜜蜂的翅膀需要先折出一條細細的邊,需要孩子手和腦高度配合,協(xié)調(diào)一致,才可以完成。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十三
    宇宙里有些什么。
    年級:七年級課型:誦讀欣賞課時:2課時執(zhí)筆:韓云生。
    學習目標:
    1.宇宙的物質(zhì)組成和特征。
    2.由近及遠、由已知到未知的說明順序。
    3.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和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1.打比方、列數(shù)字、作比較,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2.準確生動的語言。
    教學方法:讀、議、展、點、練。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鏈接資料。
    1.什么是說明文?
    說明文是以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征、本質(zhì)及其規(guī)律性。說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gòu)造、類別、關(guān)系、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說明文實用性很強,它包括廣告、說明書、提要、提示、規(guī)則、章程、解說詞、科學小品等。
    2.說明文分類。
    (1)依據(jù)說明對象與說明目的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為和兩大類。
    (2)根據(jù)說明語言的不同特色,表達方式的使用情況的不同,把說明文分為的說明文和的說明文兩種。的說明文又叫文藝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是通過文藝的形式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
    3.說明的方法。
    為了把事物特征說清楚,或者把事理闡述明白,必須有相適應的說明方法。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列圖表、列數(shù)字、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作引用等。
    4.說明的順序。
    說明要有順序,這是使說明內(nèi)容條理化的必要條件。常見的說明順序有:、、。
    5.說明的語言。
    準確性、平實性、周密性和科學性。
    二、自主學習,走進文本。
    6.給加點的字注音并解釋詞語。
    炫()目:
    得():
    微不足道:
    足不出戶: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7.理清文章思路:
    宇第1自然段:引出。
    宙第2-9自然段:介紹第11自然段小結(jié):
    里第10自然段:介紹宇宙是的。
    么第21自然段:說明宇宙是可以和。
    8.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作者簡明生動地介紹了關(guān)于恒星和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識,向我們說明了宇宙具有、、的特征。
    9.明確本文采用了、的說明順序。
    好處是:
    四、學(教)后感。
    韓云生。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十四
    1、樂意參與繪畫活動,體驗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的樂趣。
    2、學習畫小蜜蜂的基本特征,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蜜蜂踩蜜的情境。
    3、發(fā)展各種線條的組合能力。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經(jīng)驗準備:在生活中了解過蜜蜂及其知道它是什么樣子。
    物質(zhì)準備:繪畫范例、小蜜蜂大圖多媒體課件、幼兒繪畫工具。
    一、談話導入。
    1、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指導語:小朋友們好!我有個問題想要問你們。
    問題: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四個季節(jié)嗎?那現(xiàn)在是四季中的哪一個?
    指導語:春天來了,美麗的花兒都開放了,嗡嗡嗡,誰飛來了?
    2、引導幼兒整體欣賞圖片及觀察蜜蜂的外形特征,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觀察的結(jié)果。
    指導語:誰知道蜜蜂有什么本領(lǐng)?
    二、講解示范。
    邊示范邊介紹畫法及其步驟,認識蜜蜂的外形并學習其繪畫技巧。
    指導語:先畫蜜蜂的頭(圓圓的),頭上有兩只眼睛,還有兩只觸角,再畫橢圓形的身體,身體上有花紋,身體下面有四只腳,身體上有一對美麗的翅膀。
    指導語:蜜蜂是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它最喜歡什么?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吧。
    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指導語:請小朋友搬小椅子安靜地畫出你要畫的蜜蜂,在畫小蜜蜂的基礎上,進行添畫有關(guān)的背景圖,如春天美麗的花、草等。你要需要幫助話請舉手不做聲。
    四、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
    (教師對于好的作品加以表揚,并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
    五、將幼兒作品布置成展板,供幼兒繼續(xù)欣賞。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十五
    1、認識“概、減、阻”等9個生字。會寫“辨、試、檢”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紙袋、大概、減少、阻力、包括、檢查、準確無誤、沿途”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實驗的過程。
    3、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實驗步驟,品味語言表達的準確。
    4、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能用自己的話概括實驗步驟,品味語言表達的準確。
    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探索精神、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課件、搜集蜜蜂相關(guān)資料。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2、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嗎?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wǎng)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爾的資料,師生交流。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初讀,處理生字。
    對于昆蟲的了解,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得也很流暢。但是還不知道讀課文讀的怎么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自己的“攔路虎”圈出來。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同位幫忙消滅“攔路虎”。
    2、檢查生字。
    試驗、證實、阻力、、推測、沿途、盡管、盡力、陌生、準確無誤、悶熱、納悶;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3、檢查句子,
    課文中出現(xiàn)了好幾個多音字,我們在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把字音讀準,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個帶有多音字的句子,還需要看看書的同學,馬上在課文中找出句子練一練吧,一會兒請自信的孩子來試著讀一讀。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BR>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BR>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BR>    三、書寫漢字相機指導。
    1、形近字辨析。
    “蜜”和“蜜”:無論蜜蜂還是蜂蜜都和昆蟲有關(guān),不要寫成“密”。
    “辨”和“辯”:用手分辨就是“辨”,言語辯論就是“辯”。
    “檢”和“撿”:用木尺比著檢查就是“檢”,動手撿起就是“撿”。
    2、筆順講解。
    “試”的第四筆是橫;“阻”和“陌”的雙耳旁是兩筆寫成的。
    3、小組合作給字組詞。
    4、練習書寫,師相機指導。
    一、復習導入:
    1、聽寫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瀏覽課文初步感知。
    二、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思考:
    1、這篇文章給我們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設計意圖:重視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2、法布爾為什么要做這個試驗呢(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板書:聽說)。
    4、法布爾在聽說了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說明他不盲信,講究事實,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三、品讀課文深入探究。
    1、那么他是怎么做試驗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2—5自然段,將課后題補充完整。
    2、抽生匯報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著……然后……最后……”來說一說嗎再給你的同桌說一說吧!(板書:捉蜜蜂做記號叫女兒等走兩里多路放飛蜜蜂)。
    3、再次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1)去掉文中的一個步驟行嗎。
    (2)“那二十只左右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這兩句話中畫橫線的詞語能去掉嗎?為什么?
    (體會法布爾嚴謹?shù)目茖W作風和準確的表達)。
    4、放飛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為什么“我”會這樣推測呢(同桌同學討論)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法布爾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5、假如你是作者,聽到蜜蜂回來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6、作者和小女兒此時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詞來形容(激動)你認為怎樣讀才能表達他們的心情。(指生讀,大家評議。)。
    7、已經(jīng)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結(jié)論呢為什么。
    8、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結(jié)論的呢請大家默讀第5自然段,找出能說明結(jié)論的句子。(這樣,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法布爾的嚴謹)。
    四、聯(lián)系前文拓展延伸。
    1、出示第一段:同學們,讀到這里,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還是聽說的嗎那么法布爾可以肯定地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此時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動,他興奮地對人們說:(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讀: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由于法布爾生活在離我們現(xiàn)在100多年前,當時的研究條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釋這種本能。在幾十年后,有一種研究結(jié)論,你們聽聽有沒有道理。(教師講述奧地利生物學家費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學們對蜜蜂的知識感興趣,可以去查查資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五、作業(yè)布置:
    1、把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句子抄下來。
    2、課外閱讀:《昆蟲記》。
    板書設計:
    14蜜蜂。
    聽說善于思考。
    做試驗認真嚴謹。
    得出結(jié)論。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十六
    1、通過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領(lǐng)悟朝著預定目標、堅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實現(xiàn)愿望的道理,從而激勵學生朝著目標,奮發(fā)前進的積極態(tài)度。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領(lǐng)悟朝著預定目標、堅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實現(xiàn)愿望的道理。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12個生字,學會8個生字及其組成的詞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文字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檢查預習。
    2、課文中圓圓的沙粒最后變成什么了?
    二、利用反差,提煉主問。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地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些段落告訴你:他終于變成了珍珠呢?
    三、細讀課文,探究原因。
    1、自由認真地讀一讀1-9自然段,利用手中的小鉛筆勾畫出這顆沙粒變珍珠的原因。
    2、反饋、交流。
    (1)、十分真誠:指導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出十分真誠的語氣。
    過渡:說了,那么做了嗎?哪里看出來?
    (2)、下定決心,坦然鉆進:
    指名讀第2自然段。理解異想天開和坦然。是呀,對于圓圓的沙粒的想法,同伴們并不支持,可他還是做了!可見他真的是十分真誠的!
    過渡:說了、做了,夠不夠?那,還有原因嗎?
    (3)不動搖:(指名讀第5自然段)。
    創(chuàng)設情景理解議論紛紛。
    聽到了這么多的議論,如果你就是圓圓的`沙粒,你會怎么想呢?
    (4)、遺忘:
    老師語言過渡6-8自然段那,齊讀6-8自然段,體會圓圓的沙粒這時候的感受!
    同學們,這里又出現(xiàn)了一個省略號,它擱在這里,表示什么呢?
    3、情景創(chuàng)設:一天,蚌殼被打開了(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一只蚌殼慢慢地打開,出現(xiàn)一顆晶瑩璀璨、光彩奪目的珍珠)。齊讀課文的10-12自然段!用我們讀書聲為這顆成功的、不平凡的沙粒喝彩!(齊讀10-12)。
    四、感悟寓意,總結(jié)道理。
    五、作業(yè)。
    查閱資料,了解沙粒變珍珠的科學道理。
    板書設計:
    10、奇妙的海底世界圓圓的沙粒美麗的珍珠十分真誠坦然決不動搖。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十七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通過哈默堅持付出勞動后再接受食物,讓學生懂得一個人(一個國家)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2、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天想像,體會年輕人把尊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正確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1、認識尊嚴對于做人的重要性。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教具準備。
    寫有句子的投影片。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先講個故事:一個大國打算入侵一個小國,行動前大國派了一個使者到小國去威脅小國的國王,使者驕氣十足地說:“我們準備派一支千人大軍橫掃你們這個小國?!毙鴩跻宦牐R上回答:“那可就麻煩了!”使者得意地問:“是不是害怕了”,“不,我是在擔心,我們的監(jiān)牢不大,只能關(guān)500多個強盜!”使者聽了非常氣憤,大聲說:“聽著,我們使用的可是最先進的武器!”沒想到國王嘆了口氣:“那你們就更不幸了?!笔拐卟幻靼祝谑菃枺骸霸趺床恍?”小國國王從容地回答:“我們可沒有任何先進武器,只有打狗棍!”國雖小,但不容任何人侵犯,小國國王在大國使者面前表現(xiàn)得多么自信,這就是尊嚴!
    (二)什么叫尊嚴,請大家討論。
    “尊嚴”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請同學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四)理解詞語。
    1.款待:親切優(yōu)厚地招待。
    2.疲憊不堪:非常疲乏,不能再忍受了。
    3.愜意:滿意,稱心,舒服。課文是說年輕人給大叔捶背后,大叔感到十分舒服,對年輕人的表現(xiàn)滿意。
    4.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5.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能有。
    (五)學習課文內(nèi)容。
    1.請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第1自然段,從哪兒看出這群逃難的人非常饑餓。
    學生a: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看出他們又餓又累。
    學生b:這些逃難的人“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看出他們很久沒有吃東西了。
    4.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
    5.全班討論。
    學生:年輕的逃難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這說明他急需食物。當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是仰起頭問有什么活需要他做,當聽到說沒有活時,他“目光頓時灰暗了”,“喉結(jié)上下動了動”告訴大叔“我不能不勞動,就得這些食物”。從這些描寫中,看出年輕人雖然急需食物,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當聽到?jīng)]有活兒需要他干時,從他的表情看出他有些失望。他確實很餓,但必須付出勞動后,他才肯接受大叔的食物。
    學生b:在大叔提出讓年輕人吃過飯再給他派活兒時,他態(tài)度十分堅決地說:“不,我現(xiàn)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從他的語獻態(tài)度看出他一定要先干完活再吃飯。
    學生c:年輕人蹲下來,輕輕地給大叔捶過背后,才接過大叔送給的食物,并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從這兒可以看出年輕人雖然已經(jīng)很餓了,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付出獲得食物。
    老師:大家分析得不錯,年輕人為什么非要勞動后才吃飯呢?
    學生: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個真正的人,不是討飯的乞丐,他把自己做人的尊嚴看得非常重要。
    6、重點理解投影片打出的這句話。
    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這句話的前半句“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說的是眼前的實際情況,年輕人是個逃難者,的確一無所有;后半句是個因果關(guān)系的句子,“他百分是個富翁”是結(jié)果,“他有尊嚴”是原因,意思是什么呢?是說尊嚴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都寶貴,告訴我們只要有尊嚴,就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7、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事實證明了大叔說得對。20多年后,年輕成功了,從一逃難者成為一個富翁,這是因為他時刻在維護自己的尊嚴,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
    教學資源豐富的三年級花鐘教案第一課時篇十八
    “老師,鵬飛拿走了我的玩具熊,這是我媽媽昨天剛給我買的。”心儀委屈得向我哭訴,我想告訴心儀:小朋友之間應該友好相處,互相謙讓。但這時我不由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有這樣的經(jīng)歷,在這種時候心理充滿不滿和敵對的情緒,但這些情緒在當時是不允許表達出來的,還必須作出謙讓的樣子,愿意讓別的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因為大人總是說:“好孩子要謙讓其他的小朋友?!爆F(xiàn)在,我作為大人卻差一點用同樣的方式教育孩子,這不能不讓再次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考慮孩子的感受。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影,而我們常常把成人的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去違心的接受成人的建議。這樣對孩子來說是多么的不公平??!“老師,鵬飛拿了我的玩具熊?!焙⒆佑掷业氖?,撅著小嘴問我。我摸著孩子的頭說:“我知道,別人拿走你的東西你很生氣,咱們?nèi)枂査?,為什么拿走你的玩具好嗎?”孩子感到老師理解他。于是我和心儀一起走到鵬飛跟前,他正在向大家炫耀自己的“勝利果實”呢!我蹲下身子,問“鵬飛,你知道玩具熊是誰的嗎?”“心儀的?!闭f著低下了頭。我說:“對啊!是心儀的,你應該爭取心儀的同意后,才能玩的。”他撅起了小嘴說:“心儀,對不起!”心儀高興的說:“沒關(guān)系!你先玩吧!”很快孩子們又融入了歡樂之中!
    這樣,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之子的做法,從而在情感上謙讓一些就容易了許多。這是我作為成人應給孩子的一種幫助與支持。
    只要把自己也當成孩子,就會找到最好的教育方式,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將心融入孩子的心靈,獲得寶貴的童心。這樣,更利于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孩子,理解孩子,從而剖析孩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