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范文(14篇)

字號:

    總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總結應該注重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做到有始有終。以下是一些有效應對壓力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保持心理健康。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一
    今天是中秋節(jié)了,我和爸爸媽媽去了姥爺家,我打了一會游戲,大家一起吃完晚飯后,我就和媽媽去看中秋節(jié)的月亮,我發(fā)現月亮非常亮,也非常的圓,我還發(fā)現月亮上有隕石碰撞形成的小黑點。
    等我們看完月亮回來,姨媽打開了一盒月餅,我吃了一個,覺得月餅太甜了,都有點膩了,然后我把剩下的一點給媽媽了。后來又和哥哥下了一盤象棋,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中秋節(jié)小學生說明作文9
    我國有許多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有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我最喜歡中秋節(jié)了!
    我國的中秋節(jié)有吃月餅、賞月……的習俗。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中秋節(jié)那天,我一邊大口大口地吃飯一邊賞月,可開心了!月亮又大又亮,真好看!吃完飯后還有各種各樣的月餅吃!吃完月餅,我們這些小朋友就去玩花燈!有的小朋友的花燈上刻著一只美麗的天鵝,有的刻著一只頑皮的百靈鳥,我的花燈上刻著一只鳳凰……我點了火,花燈馬上亮了起來。我把它舉起來一看,哇!真漂亮!
    過中秋真美好!我特別喜歡中秋節(jié)吃月餅和賞月了。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二
    歷八月十五日,是我過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稱團圓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等。
    中秋節(jié)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jié)?!抖Y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夕月”就是指拜月的意思,兩漢時以具雛形,唐代時中秋商約之俗始盛行,并訂為中秋節(jié),許多詩人的名篇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賞月,最盛于是宋代。清明以來,民間更重視中秋節(jié)了。
    古往今來,人們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的。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到魏晉的時候,有“諭尚書鎮(zhèn)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紅”的記載。
    晚上,爸爸帶我們一起去兜風,順便看月亮,月亮很圓,銀白色,過了一會兒,我們來到樓頂,月亮越來越亮,如一盞頂掛天那藍黑的天空上。
    ?。≈星锕?jié),八月十五。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三
    皓月閃爍在樹林,枝干上,此時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在望著天上的月亮。
    夜深了,我站在窗前,望著天上的月亮,月光照在的大地上,如同撒了一地的碎銀。
    風吹得樹葉嘩嘩的響,不知真像神話中所說,今夜,嫦娥會在月中起舞。
    幾年前的一個夜晚,就快到中秋節(jié)了,醫(yī)院里傳出來的消息,讓我五雷轟頂,奶奶病故了!,就這樣,我回到老家,去參加奶奶的葬禮,頭上系著白布條,穿著一身白衣服,恍惚的來到奶奶身邊,好久沒有這么仔細的看過她了,我仿佛忽略了一切,這是爸爸來到了我的身邊,他告訴了我奶奶死時的遺愿,那就是讓我快樂的成長,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霎時,我驚呆了,我砰的一聲跪下了,我悔恨啊!
    我永遠也忘不了醫(yī)院的那一幕,奶奶的眼直直的望著我和我哥,張了張嘴,一句話也沒說······想到這里,我跪在墳前失聲痛哭。
    奶奶,來世,你還愿意有一個像我這樣對你冷漠的孫女嗎?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四
    今天一大早,我就從床上起來了,我非常興奮。因為今天是中秋節(jié) 來自:作文大全 我急忙把爸爸媽媽喊了起來,今天我們要到外婆家吃一個團圓飯。坐車的時候,我的心情很急切,恨不得立馬就跑到外婆家。
    到了外婆家,哥哥也隨后趕到了,我們倆高興地玩著,連時間都忘了。妹妹大約在我們來后半個小時趕到了,外婆家住在鄉(xiāng)下所以我們比城里玩的高興多了。
    玩累了,我們就到樓上看電視。在外婆家我們把時間看作遺忘物,幾乎不存在。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要吃中飯了那顆火熱的心又一次燃燒了起來。我們三個狼吞虎咽的吃完飯就跑到樓上去了。
    我們三個在忍受太陽暴曬的情況下,度過了一下午。終于到了晚上,大人們開了幾瓶酒就來慶祝一下,我們則開了一大瓶飲料。外婆作了一大桌豐盛的菜。吃完飯后,我和哥哥、妹妹各自搬了個小板凳在院子里賞月,可我東望望,西望望怎么也找不到月亮。周邊的蛐蛐歡唱了起來,很有節(jié)奏感,似乎誰用指揮棒在指揮它們。在夜色下的小樹,像一個個奇形怪狀的怪物。大人們吃完飯了,收拾好飯碗,又搬了張小桌子,幾張小板凳,也到院子里賞月。外婆拿出月餅讓我們痛快的吃。
    在夜色下,我們吃著月餅聊天、玩樂,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題記。
    抬頭仰望夜空,漫天星光璀璨,像是一顆顆最珍稀最寶貴最明亮的明珠被人從海底撈了上來鋪散在九曲仙宮中,精心的布置點綴于滿弦弓似的皓月側畔。
    十五的月亮總是那么圓,那么明亮,好像是把一個巨大的并且會發(fā)光的白玉圓盤高高地掛在天空,她的光芒也永遠總是那么的柔和而曼妙,今晚的月圓更像是聚斂了所有的溫柔和光彩。
    圓圓的月餅也如一輪輪小小的明月,被人從高天之上摘下來放入這晶瑩光潤的圓碟中。
    大而香甜的香蕉,紅艷而清脆的蘋果,如珍珠般圓潤的葡萄,還有甜如春蜜的蜜桃,爽甜可口的大西瓜……各種新鮮的水果似朝奉般恭聚于月餅周圓。
    每年的中秋節(jié),無論離家多么遠的人也總是要趕回來和家人一起過中秋。在桂花樹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月餅,看花賞月,其樂融融的在一起嘮嗑,一片歡聲笑語,一片幸福祥和的氣氛。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六
    我吃月餅甜又甜。
    農民伯伯心歡喜,
    今年又是豐收年。
    我吃月餅甜又甜。
    工人叔叔干勁大,
    建設國家作貢獻。
    我吃月餅甜又甜。
    商人叔叔真高興,
    今年又賺大把錢。
    我吃月餅甜又甜。
    軍人叔叔不怕苦,
    保衛(wèi)祖國意志堅。
    我吃月餅甜又甜。
    我要努力學本領,
    天天向上走在前。
    我吃月餅甜又甜。
    感謝黨的好領導,
    幸福生活萬萬年。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七
    杜甫,我國古代詩歌的一位佼佼者。他的詩歌千古流傳,至今為人民所喜愛,因而他曾居住很久的草堂,自然成為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中秋重游草堂,雖不如古人贊美草堂春色“一夕輕雷落萬絲,霧光浮瓦碧參差”那樣動人,卻也有令人留戀之處。
    進得草堂,只見游人寥寥,一派幽靜·肅穆的氣氛:古木參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芳草青青。一片綠的世界,綠的海洋。桂花香氣四溢,使人沉醉。這綠的浪潮中,擁有一座古色天香的庭院建筑,這便是“工部祠”。進得一重門,迎面就是一座大殿,莊重而雄偉。殿門上方的門匾上,工工整整書寫著三個篆字“工部祠”。門的左右有一副。
    對聯。
    :“錦江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曰我歸來。”進入祠內,就見堂中杜甫塑像身著錦衣,正襟危坐,雙眼炯炯有神,顯示出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品質。杜甫塑像左右,有黃庭堅和陸游的塑像陪襯。塑像兩旁各有一塊石碑,介紹杜甫的生平。工部祠外左右各有一個展覽室,陳列著各朝杜詩的版本及許多國外譯作。吟詠著這些杜甫名詩,感人肺腑。杜詩沉雄·雄渾,以真摯·深沉的感情,凝重·質樸的語言,反映了一個復雜而動蕩的年代。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深刻的再現了當時社會矛盾尖銳的真實情況。人民吧他的詩稱為“詩史”,吧他稱作“詩圣”詩很有道理的。
    出了“工部祠”,過了“梅園”。便可見一座草亭。朱紅的柱子,深黑的亭蓋,古樸·自然而雅致。草亭中豎立著一塊大碑,上刻“少陵草堂”四個大字,剛勁有力,它不僅是一件歷史文物,更是一件難得的書法珍品。
    離別草堂,回首眺望,令人無限遐想。杜甫草堂千百年來為世人稱頌,游人如織,并不僅僅在于它景色宜人,真正的原因在于人們對這位“詩圣”有無限崇敬之情。
    中秋節(jié)。
    作文。
    人言月圓中秋。到了中秋,月可是真的圓?近乎圓,卻不圓。不然,就不會有不圓滿的家。
    中秋,一個讓我的心沉甸甸的詞。臨近中秋,就常有同學問我,你爸爸媽媽都回家了嗎?我輕輕點頭,笑了。也許笑得有點凄苦。她們都不知道,我爸爸早就不在,談何回家。
    媽媽在這一天,總會把事務辦得體體面面的,買大盒大盒的精裝月餅,買各種名產水果,特色餅干,糖果,飲料,有的是送朋友,送親戚,有的則是留著自家用。這天晚餐后,她會教我和哥哥誠心誠意地拜月亮。接著捧出當地的煙花,招來鄰里的小孩子,把煙花一束一束分給他們,讓孩子們一起開心??创蠹彝胬哿耍贁[出水果等的讓大家分享。孩子們滿足的笑臉讓媽媽也微微地跟著笑了。我如何不知道,她微笑后面隱藏著一顆怎樣的心,她此時此刻的心情,我體會得到。她何嘗不想也融入這喜慶的氣氛。
    我不愛熱鬧,所以沒有和大伙一起玩,只是靜靜地坐在媽媽身邊。這時候媽媽總會拿出月餅讓我先品嘗,而我最討厭吃的,就是月餅,常是讓媽媽逼著吃,特別是里面包蛋黃的,我'一定會把蛋黃挑掉。那圓圓的蛋黃讓人特別揪心。每年這一天,常有大人逗我叫他們干爹,一個是當醫(yī)生的,一個是當老師的,一個是隔壁家的伯伯。我承認,在爸爸不在的這些年里,他們對我的疼愛和關懷不亞于父愛,假如爸爸還在的話。但是,我心里只駐進一個爸爸,所以我不會那么稱呼他們。盡管我很渴望在我的日常生活里可以叫到“爸爸”這個名詞。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八
    我們每次抬頭望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在我國便傳說就是吳剛在伐桂。唐代,演繹出吳剛伐桂的神話,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自愈的神奇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名叫吳剛,本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并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钡珔莿偯靠骋桓鸲鴺鋭?chuàng)傷馬上就愈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愿望仍舊沒有實現,因此吳剛在月宮里常年砍伐,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砍伐。
    今天是八月十五,也是眾人皆知的中秋節(jié)。今年的中秋節(jié)似乎比哪一年都過得開心,我們像往常一樣吃飯、看電視,但今天不同的是有很多親戚到我們家來吃飯。吃完飯后,我們不像平常那樣去看電視,而是大家都搬著小椅子到陽臺上去賞月、吃月餅。不一會兒,月亮就忽然冒了出來,月亮一出來,頓時大地就像披上了銀被子,發(fā)出了強大的光芒。剛出來的月亮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不敢露出自己的臉蛋一樣,“一、二、三”我激動地數著,可好景不長,不一會兒,忽然,一朵烏云飄來遮住了月亮,月亮不見了,取而代之是雨。月亮就這樣消失了,天空上飄著雨,雨就像小魚一樣游來游去,很快,就飄進了房間。伴隨著絲絲小雨,我們并沒有停止吃月餅,那些小雨不會澆滅我們的活動,我望著那雨,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爸爸媽媽,似乎那雨就是爸爸媽媽澆灌著我的心靈,陪我度過這個中秋節(jié)呀。爸爸媽媽,雖然你不在我身邊,但是你一直在我的心里。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九
    懷著無比輕快的心情,我們迎來了上中學以來的第一個中秋佳節(jié)。
    原本打算好好賞一賞月的,我家樓頂是最好的賞月場所??墒窃媱澰愕桨邓?,學校在中秋節(jié)那一天,突然傳來了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總之破壞了我原來計劃的駭人消息:按上級領導規(guī)定,中學生中秋節(jié)將在學校度過,晚上6點30分到校組織看露天電影《走進毛澤東》,全部學生自帶報紙“席地而坐”。我們一聽,全部傻眼了。接著,發(fā)出一聲聲嘆息:“唉——”“真討厭——”剎時全班變成菜市場。
    可再怎么叫也沒辦法,我們當即決定:既然如此,就要使這個中秋節(jié)過得別具一格。于是,我們便密謀了一個開心的“賞月計劃”。
    中秋節(jié)晚上,我“密謀”的要求,帶了一個雙黃月餅。呵呵,著不是單我一個人吃的,是……哦,mygot,不能說,說了這個計劃就完了。
    一到校,剛好六點半。我們在憤罵聲中勉強坐下后,便把報紙連接鋪在一起,那時準備用來放月餅和吃月餅的!呵呵——可能你已猜到一半了,我們將在這里一起吃月餅!
    一開始,我們混混沌沌地看了一點電影,然后就是擠成一堆聊天。忽然聊到月亮,便一齊抬頭望月。呵,月亮呈紅銅色,活像月食發(fā)生了。圓倒挺圓,只是……這顏色也真倒挺另類。不過,我們的計劃也很別樣,也就不計較這么多了。紅月亮就紅月亮,月亮還不一個樣,顏色的差異或許會更具吸引力。
    八點種悄悄地來臨了。這是我們吃月餅的“神圣時刻”。徐倩華、鐘偉、我、李瀾濤各自帶了一個不同的月餅來吃,恰好湊成一盒多元素月餅——白蓮蓉、哈密瓜、雙黃蓉、五仁香。我們興致勃勃地切開一個又一個月餅,六七個人圍成一圈“品嘗”四種不同味道的月餅,氣氛熱熱鬧鬧,輕松搞笑。邊吃又邊看電影,還在“賞月”(實際上就是隨意看一眼,沒有多少人認真看它)。班長陳秀燁發(fā)話了:“我們吃得這么開心,不妨把廖韶婷的雙黃給老師吃吧。”不愧是班長,我們舉雙手贊成。如果老師也能分享我們的快樂,那豈不是“皆大歡喜”?因為“快樂也是一種傳染病”,把我們鬧翻天的快樂通過一個小小的蛋黃月餅所傳達給老師,希望老師也和我們一樣過個開開心心的中秋節(jié)。
    這個中秋節(jié)十分特別,這或許是上中學的第一份“友誼加固禮”吧?!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xx一班的xx、xx同學,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又到一年月圓時》。
    當天氣不再炎熱的時候,當清晨的步伐不再悠閑;當課業(yè)不再輕松,當耳邊又響起一陣陣親切的叮嚀,我們又迎來的一個嶄新的學期。金秋九月,金桂飄香,花好月圓,在這萬家團圓的中秋佳節(jié),你的心是否如我一樣牽掛著遠方的親人,讓我們祝福親朋好友身體健康,節(jié)日快樂,闔家幸福!
    中秋,又到一年月圓時。讓我們珍視親情,合家團圓。中秋,是一個飄溢親情的節(jié)日;中秋,是一個彌漫團圓的時節(jié)。這個時節(jié),感受親情、釋放親情、增進親情;這個時節(jié),盼望團圓、追求團圓、享受團圓??這些,都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旋律。
    還記得兒時朗朗的讀書聲嗎?“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是李白提醒我們思鄉(xiāng);“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子發(fā)出如此美好的祝愿;“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啊!那是張九齡給我們送來的祝福。是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我們慶賀自己生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和平、安康、幸福、團圓,這不正是我們先人多少年來追逐的信仰嗎!
    中秋最美是親情。幾盤小菜,幾句家常話,簡簡單單卻又傳遞著人類最溫暖、最和諧的聲音,今夜,月圓人更圓!
    中秋最美是思念。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xiāng)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月亮最美,美不過思念;月亮,高不過想念。中秋圓月會把我們的目光和思念傳遞給我們想念的人和我們牽掛的人,祝他們沒有憂愁,永遠幸福,沒有煩惱,永遠快樂!
    中秋最美是感恩!無須多言,給父母一個微笑,給親友一聲問候,遞上一杯清茶,送上一塊月餅,這是我們給予父母的回報。感謝父母給予的生命,感謝父母給予的培養(yǎng)??老師們,同學們,這個中秋,我們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度過!中秋最美,美不過一顆感恩的心!中秋最美,美不過真心的祝福!在此,請允許我代表12秋數控一班全體師生祝大家中秋快樂,一切圓滿!我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尊敬的各位導領、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在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秋情思》。
    年年中秋,歲歲中秋,中秋已伴隨著秋天的步伐向我們走來。曾經,多少文人墨客流落他鄉(xiāng),寫下了多少思鄉(xiāng)念親的詩詞佳作,而大多都寫在秋天,寫在中秋。是呢,“愁”本是秋天的心境啊。而中秋節(jié),卻在這樣令人憂愁、感傷的日子里,帶給人別樣的心情。
    對于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們,或許會有“不知思落誰家”的傷感;但也許會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樂觀與曠達。抬頭望天時,那一輪圓月是多么地明亮。是啊,畢竟她的身上寄托了多少對親人的祝福,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與牽掛啊。然而對于我們,對于可以與家人團聚的人們,中秋無疑是美好的,雖不及春節(jié)的隆重與熱鬧。但那份寧靜、安詳與溫馨卻令人向往。
    俗話說“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說,一過中秋,一年就要過去了;每月過了十五,這個月也即將過去。是啊,中秋的腳步將至,年關也快來臨了。不禁令人感嘆時光易逝,不覺地回憶起往事來。
    每年中秋,我總習慣與家人圍坐在庭院里,品著月餅,看看月亮在白蓮花般的云朵里穿行。還可以聽長輩們講訴月亮的故事。似乎有太多的東西隱含于被古今之人所仰視的這輪明月中了。那嫦娥奔月,久居廣寒宮的故事,至今也聽不厭煩,它代表了圣潔與美麗。我更愛獨自矗立于陽臺上,感受那如水的月色,穿透過層層阻礙,從身上滑過,向更遠處伸展蔓延。小時候聽老人們說天上有道銀河,雨是銀河決了堤,傾瀉下的天水??晌矣X得,這水色的月光,更似那銀河里的天水,清澈、涼爽,不含一絲雜質。兒時的我總愛凝視月亮,總是望眼欲穿地尋找嫦娥、玉兔的蹤跡。卻史見那皎潔的月光溢滿人間,將游子的思緒與祝福送到千里之外,送回家中。
    中秋節(jié),總有眾多來來往往的文人騷客將它留于筆下,抒發(fā)胸臆、感悟人生。中秋月,沉淀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十
    又到了晚上,時間真快啊!一轉眼寒假就要過完了,我還不想睡覺,心中無比惆悵。
    想起剛剛放假時自己熱血沸騰定下的種種計劃,在這寒假中慢慢消散了,不僅如此就連作業(yè)也都堆在了最后幾天,心中極其不甘,一個寒假就這么被我浪費了??粗欤诘煤埽柮魈煲琅f升起,卻不見昨日的印記。
    不光是我,絕大多數人都是如此,同樣,也有許多人不甘心,但那又怎樣,又能怨誰。所以我們開始熬夜,補救,甚至有人又推到明天。
    所以說,成功離我們并不遙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就是一種成功,當然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懈的努力。我也要在接下來的路途中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再不虛度光陰!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十一
    男:知識改變命運。
    女:希望成就未來。
    男:愿我們的學習蒸蒸日上。
    女:愿我們的生活天天快樂。
    男:愿我們的老師永遠年輕。
    女:愿我們的集體團結向上。
    男:愿我們的明天幸福美好。
    女:愿我們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合:xx小學xx班迎國慶、度中秋聯歡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十二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正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是千家萬戶團圓的日子,但這個中秋節(jié),媽媽卻不能和我們在一起度過。
    媽媽平時工作忙,這個中秋又被領導安排出差。
    看著爸爸身邊空落的位置,總覺得心里缺點什么。
    “今天是中秋節(jié),希望大家以后團團圓圓,孩子們學業(yè)有成〞爸爸略感生硬的說著,平時如果媽媽在家,桌上一定擺滿了豐盛美味的菜,可今天桌上擺了幾塊切好的月餅,和幾杯飲料。
    爸爸,我和弟弟吃了幾塊月餅,便各自散去。
    我們給媽媽打了電話,可她卻關機了,我和弟弟只好去小區(qū)里賞月,不料月亮卻被烏云遮住了,我們百無聊賴的在外面坐了一會,想象著“在掌如珠異”的明月,思念著遠在濱海的媽媽。
    月亮好像得知了我的心事,待到烏云散去月亮驚奇特的露了出來,月亮不是很亮,只能依稀看出輪廓,月亮轉瞬即逝,只有短短幾分鐘的光陰。
    我看著滿天烏云,想起了前一次中秋,那天媽媽生病了發(fā)了38度的燒,一直昏睡不醒,直到晚上的時候方可下床走路,又掙扎著為我們做了晚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著中秋晚會,那天月亮很圓,生病的媽媽看起來也十分開心。
    而今天烏云密布是否也如媽媽的心情一樣不開心呢。
    這時媽媽的電話響了,我看這媽媽疲倦的樣子,心疼極了,我和弟弟與媽媽聊了幾句,看著媽媽的臉,好像媽媽就在我們身邊從未離開。希望身在異鄉(xiāng)的媽媽能與我心“遙相呼應”
    也希望遠在天邊的親戚朋友們能夠健康快樂,和我們“千里共嬋娟”。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十三
    盡管離中秋節(jié)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但廣州的月餅大戰(zhàn)早已硝煙彌漫。廣州酒家、蓮香樓、陶陶居等紛紛舉辦了月餅訂貨會,各自亮出了最新鮮、最亮麗的牌張。
    縱觀今年月餅市場,除了花式品種樣化、包裝更精美外,最令人矚目的莫過于打“文化牌”了。月餅,本來就是中華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濃的中國文化特點,如何體現月餅這一中國色彩呢?商家可謂想盡辦法:首先是廣州酒家的“西關第月餅”將廣州西關最傳統(tǒng)的民居風情“趟籠門”運用到包裝上,讓消費者在品嘗月餅的同時了解西關文化,提升了月餅的品位;再就是蓮香樓115周年個性化紀念郵票的發(fā)行,體現了其悠久歷史和文化特色,增加了月餅的附加值;還有陶陶居則在傳統(tǒng)月餅品種寶庫中挖掘文化內涵加以發(fā)展……無不體現了今年月餅最突出的共同點———“文化”。
    讓月餅留下文化的烙印。
    作為廣州西關飲食文化縮影之一的蓮香樓在開鋪115周年來臨之際,國家郵政局特批準發(fā)行了蓮香樓115周年個性化紀念郵票。據了解,這是全國第一家飲食行業(yè)百年老字號發(fā)行的郵票。
    蓮香樓舉行了郵票首發(fā)式,本次發(fā)行的個性化郵票設計精美,一套共有4枚。郵票的主票以“同心結”為主圖,附票的設計和構思則以蓮香樓12017年的悠久歷史和特色文化為主題。
    據了解,此次個性化郵票發(fā)行1500版,每版4套,共6000套。郵票不單獨公開發(fā)售,只會裝入周年紀念的月餅禮盒,日前首發(fā)儀式另外加送一枚貼有郵票并蓋上郵戳的首日封,共1150個。
    據廣州市郵政局市場部負責人介紹,推出蓮香樓的個性化郵票,主要是因為蓮香樓有悠久的歷史,其在國內甚至海外華僑中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經歷了12017年風雨,蓮香樓依舊飄香,這十分難得?!睆V州的百年老店現在已所剩無幾,市郵政局正是因為蓮香樓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才聯合推出個性化郵票。
    據蓮香樓的張雪清書記介紹,郵票與月餅搭配并不多見,中秋是親人朋友團聚的節(jié)日,但許多家庭可能沒能團聚,朋友難以見面。月餅蘊涵著親情友情,而郵票包含著將這份親情友情郵遞到遠方的意義;另外,月餅是中華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濃的中國文化特色。此次用主票為“同心結”,附票為百年蓮香樓文化的特色郵票搭配月餅,體現月餅的文化品位和中國色彩。張書記表示,今年蓮香樓月餅的所有組合都會與“文化”兩字分不開。中國烘焙食品糖制品工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周廣軍也說,蓮香樓以這種郵票與月餅相結合的方式推出其產品,不僅在廣東是首次,據知,在全國也是第一次。
    此次蓮香樓將個性化郵票放入月餅禮盒受到月餅客商的,月餅禮盒還未推出時已經有各地客戶大量訂購,其中不乏來自西藏與新疆的客戶。而新疆的客戶因為宗教信仰需要,還特別要求蓮香樓制作了清真月餅來與這次的個性化郵票搭配。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
    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jié)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钡搅饲宕脙籂數墓δ芤延杉涝罗D變?yōu)閮和闹星锕?jié)玩具。制作也日趨精致,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迸f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chuàng)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chuàng)造。還有一種肘關節(jié)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后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小學生中秋節(jié)游草堂篇十四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jié)”。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祝大家過個好中秋,團圓的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