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范文(21篇)

字號:

    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細節(jié)能夠積累成為學習的寶貴財富??偨Y要包含個人觀點和感悟,突出自己的思考。在閱讀這些范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共同的寫作特點和規(guī)律。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一
    最近一段日子,央視總在問群眾一個問題:“你們的家風家教是什么?”
    我們是現(xiàn)代家庭,沒有文字標明什么是家風什么是家教。但我一直對孩子的要求是“誠實\善良\勇敢\堅持?!?BR>    大女兒頭腦簡單,一直在身邊,這四點基本上是做到了。所以今天的星兒成長為陽光、自信、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小女兒從中學開始就住校,隨后一人考上外地大學,她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自己做主。我也及少對她諄諄教導,總怕女兒說我嗦。但是,通過觀察,幾件小事證明她是誠實善良的。
    夏日里,電梯壞了,修電梯的工人一身油一身汗地忙碌。我發(fā)現(xiàn)小女兒不聲不響地把家里的電風扇搬過去讓他們吹涼,還拿去了幾瓶礦泉水。
    2014年春節(jié)開車去娘家,預計晚上九點左右到貴陽,可是因為堵車,晚上十點了,還沒有到貴陽,我怕在成都的爺爺奶奶著急,就讓小女兒給爺爺奶奶打電話,說我們到貴陽了,讓他們放心地休息??墒切∨畠赫f:“說謊不好吧?!边@讓我很欣慰,這么簡單善意的謊言她都不肯說,說明她是一位多么誠實的孩子。真正是我們家的好孩子!決對不說謊話。
    這讓我想起我從小所受的家教。我小的時候,家教是誠實,不說謊話,不是自己的東西絕不能拿。再就是艱苦樸素勤撿節(jié)約。
    記得剛上小學一年級時,班里的一位小男生送給我一把小剪刀,我十分喜愛,回家后就用小剪刀剪紙花玩。父親看到了問:“是誰的小剪刀?”“是同學的。”“怎么拿同學的東西?”“是同學送給我的。”“明天還給同學。”那把小剪刀我實在是喜歡,以至于還給同學后還一直想念,直到今天還記得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喜歡也不能要。
    父母親的艱苦樸素勤撿節(jié)約是一貫的。“光盤行動”在我們家是長期實行的:“來來,一人分一點就吃完了?!备改赣H常這樣對我們說。到后來,我說:“不想吃就不吃吧,多吃一口再減肥,還不如現(xiàn)在浪費一點好?!备改赣H說不過我,不要求我吃多余的飯菜,但他們是絕對不會倒掉剩飯剩菜的,以至于我們家有了“寶菜”之說。就是那種做得不好吃,一次又一次出現(xiàn)在桌子上的菜,被我們戲稱為“寶菜”。
    媽媽常說要節(jié)約,我常常勸她說要花錢,“錢是紙,用紙去換回你喜歡的東西多好啊”。母親說:“不節(jié)約哪里有啊?”我說:“不掙才沒有啊,你再節(jié)約,能有多少?”母親說不過我,但她一如繼往地節(jié)約,沒有用的紙盒、塑料袋、舊布都會被她整齊地收藏……買東西依然是買最便宜的。這是她要傳給我的家風,但我并不想好好傳承下去。我教給女兒的是要學會生存,靠自己的努力過上好的生活,要會掙錢,也要會花錢,但不要虛榮地攀比,要買物有所值的好東西。不必節(jié)約,但絕對不能浪費!
    家風家教更重要的是父母親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樹立榜樣。有什么樣的父母親就有什么樣的孩子,隨著社會的進步,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給孩子留下的家風家教,這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傳統(tǒng)觀念他們也會一代代傳承下去的。雖然像我,對父母親傳承給我的“艱苦樸素勤撿節(jié)約”做了一些修改,難道不是更好嗎?沒有什么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但變一定要變得更好,不能忘了根本。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二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許廣平出現(xiàn)難產(chǎn)跡象,當醫(yī)生向魯迅征求意見就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他果斷回答:“留大人?!苯Y果母子平安。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xiàn)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據(jù)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就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nèi)”。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后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BR>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三
    我們家有個習慣,就是說”謝謝“。就算是父母與子女之間,夫妻之間,請對方遞個東西,都會說一聲”謝謝“。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比較生分,但是我覺得很好。因為人往往會對身邊最親近的人放下應有的禮貌,反倒無意中造成最深的傷害。說一聲”謝謝“,提醒我們,就算是至親的家人,他們的付出也并不是理所當然的,也是要時時記得去回報,去感恩。因為一聲”謝謝“,對方會覺得自己的付出并沒有被無視。
    可能是這種習慣在我們家已經(jīng)根深蒂固,兒子今年才兩歲,從會說話開始,帶他出門,都會主動跟人家說”謝謝“,不論是坐出租車,還是去餐館吃飯,或者是去醫(yī)院看病,他都不忘跟人家說一聲”謝謝“。而對方也總是會開心的微笑并驚喜的夸獎他,這也讓他感受到禮貌帶給他人的快樂。感恩他人,相互尊重,這是整個社會需要的一種風尚,也是說一聲”謝謝“的意義所在。讓我們對身邊的人說一聲”謝謝“,它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溫暖,更和諧。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四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良好的家風是優(yōu)良品質(zhì)在家庭中的積淀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yè),講節(jié)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著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淀,應該加強教育,反復訓練,注重養(yǎng)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一則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yǎng)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nèi)涵和精神。把老一輩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風接續(xù)下來、傳遞下去,是造福當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責任,讓良好家風薪火相傳,發(fā)揚光大。
    二則要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升華。要讓家里多一分書香氣,茶余飯后,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啟迪。當然,家庭的學習不同于組織,不需要有計劃的開展什么活動,但培養(yǎng)家人的讀書情趣,在悠靜的家庭環(huán)境里暢游書海,總能給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獲,有所感悟。
    三則長者要做好傳與帶。家長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耳濡目染影響著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你的穿戴、舉止、觀點、接人待物等,無不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樣的道德應當人人都明白。
    四則要創(chuàng)造和諧文明的家庭環(huán)境。居家里外,干凈、明亮、整潔、有序。去朋友家串門,有的家庭還很注意家風家教文化,懸掛著激勵感人的家訓格言,如“積金積玉不如積書教子,寬天寬地莫若寬以待人”、“敦行致遠,吃虧是福”、“家和萬事興”等等,讓人置身其中,產(chǎn)生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一種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滲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觸里,諄諄誘導,親切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無不影響著家庭的每個成員,并且影響到鄰里和社會。讓大家都來關注家庭文明建設,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溫馨。
    四:我家的家風家訓-——孝、儉、勤。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痹诿總€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煉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著聊天、散步、購物。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jié)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jié)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響著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現(xiàn)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yǎng)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于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笆郎蠠o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xiàn)在學習上,也體現(xiàn)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工作很努力,媽媽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說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爸爸愛鼓搗他的電腦,媽媽不會操作時,爸爸輕點鼠標,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爸爸的同事在下班后還會向爸爸請教電腦問題。勤奮才能讓人上進,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也愛讀書,勤思考,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養(yǎng)成了好習慣。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wěn)定、和諧、繁榮、強大。
    五:家風家訓。
    那是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幽徑,路兩邊是花叢、草叢和茂密的樹林。這條小路通向一處房子,一處好久沒人來的房子,看上去很老。爺爺在前面領頭走著,我們都在后面規(guī)規(guī)矩矩的跟著,整個隊伍默默地走,嚴肅的氣氛在我們之中徘徊。連最喜動的幾個"小猴子''也抓著大人的衣角,低著頭前行。
    約莫五六分鐘后,我們來到這座舊房子前。眾人停了下來只見爺爺將手放在木門上閉上眼嘆了一口氣說:”唉--(此處應為感嘆號)我這輩子只來三次,第一次是由我的爺爺領我來的;第二次是送我爺爺靈位的;第三次啊,是今日我領著你們來這里。這或許是我生前最后一次來了吧?!闭f完后,他推開了門。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五
    記得在我七歲的時候,媽媽得了一種病,經(jīng)常會暈厥過去。有一天我聽到一位老人說:“芭蕉的花能治愈這種病,但這種花很難開花,要好幾十年才能開一次花,很難找到!我聽了之后就想一定要幫媽媽找到這種花,幫媽媽治好這種病。
    于是我就在村里的各個角落找芭蕉樹,可這種花真的很難找,找到了樹可沒開花!當我失望而歸時,在一戶人家的大院子里發(fā)現(xiàn)了一棵芭蕉樹,我抬頭一看樹上竟然有一朵開的正茂盛的芭蕉花,我心里不知道有多激動,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爬上樹摘了花就往家里跑,我把花拿給了媽媽,媽媽知道我這樣做是為了治好她的病,可這種小偷的行為讓媽媽很傷心,從此以后我再也沒偷過東西。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六
    “?;丶铱纯椿丶铱纯矗覟槔先讼聪纯曜铀⑺⑼?.....”。我的媽媽最愛哼唱這首《常回家看看》,不管歌詞對不對,也不管跑調(diào)不跑調(diào),反正只聽她反復哼唱。
    從我記事起,我的生活全由媽媽安排,上小學時早上梳頭洗臉、接送事宜全由她包,我覺得用一首詩來形容她再恰當不過了:“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她事無巨細的體貼、關心我,幾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我身上。記得從小,媽媽總是給我做好吃的。媽媽經(jīng)常說:“媽媽就是你肚子里的蛔蟲,你想吃什么,媽媽準知道?!边@句話一點兒也不假。我穿的衣服,媽媽不用帶我去商場試,我穿上都非常合身。在我的學習上,媽媽更是費盡了心思。從小媽媽就教我識字,讀拼音,陪著我去上興趣班。我每天的作業(yè),媽媽總是細心的幫我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就耐心地給我講解。在我遇到困難時,媽媽總是鼓勵我,考試成績不好時,她就安慰我,總想辦法讓我在愉快的心境下學到知識。我漸漸長大,她的事也越來越多,在照顧家庭成員生活的同時,還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現(xiàn)在想來,她不停地哼唱“?;丶铱纯?.”,肯定是在提醒自己在傾身照顧子女的同時,也要照顧把自己養(yǎng)大的老人。我的父親做什么事都非常嚴肅、認真。父親對我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每次我做作業(yè)時,他總是在旁邊反復叮囑:“要寫好字”、“做完作業(yè)要認真檢查”
    我愛你,父親,我愛你。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七
    結識馬家,緣于30年前。那時我和三哥譽煒同在一個團隊,譽煒是我的老領導。了解馬家的歷史,多是從他發(fā)表的散見文章里,如《家信》《母親的手》《四弟》《參軍前夜》等。每從《戰(zhàn)友報》看到他的文章時,都認真地閱讀,感到特別親切,仿佛聽到了鄉(xiāng)音,回到了家鄉(xiāng),回想起了童年。我把所見到的他發(fā)表的文章都剪貼下來,仔細揣摩他的文章。我沒有參加過專業(yè)的培訓,后來陸續(xù)發(fā)表了一些文章,也受他的影響。他出版《真情》《磨合人生》等一批書籍后,都送我一本,從他的多篇文章中可以了解他的家世,但那些是零碎的。
    我從部隊轉業(yè)后安排在保定一家文化單位工作,因為經(jīng)常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領導,有幸結識了市領導譽峰兄,也近十年了。有機會讀到《馬家大院》,從此便有了文緣,讀到了伯父的回憶錄,讀到了譽峰兄弟姊妹及侄輩后生的文章、書法、攝影等作品。倍感馬家?guī)状宋幕e淀深厚,個個成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今又讀《憶歷三書》,更加印證了這一點。感觸很多,一時難以描述,擇其一二略述之。
    一是勤奮學習。伯父自幼好學,常到學校窗外聽課。在家境困難的情況下,其父令他退學,但其母親全力支持,這是多么偉大的母親啊。在舊中國,有多少女性會認識到文化的重要?其母可謂高瞻遠矚。這為伯父走向工作崗位,從事文化教員,走向領導崗位,奠定了堅實的一步。伯父在對待子女教育上也是如此。他在家庭會上說,不論家庭有什么困難,凡在校學生,只要自己力所能及辦得到,一律供給到高中畢業(yè),能夠升學的繼續(xù)深造…,天下有多少家長才能做到呢?從家庭會、書信往來的內(nèi)容看,無不談到學習。正是持續(xù)不斷的學習,良好的學風,鑄就了全家人人成才的基礎。
    二是敬業(yè)奉獻。用伯父的話講,“五子登科,一女成才”,他們個個在行業(yè)上有所建樹。我接觸較多的是三哥和四哥。三哥軍旅一生,參過戰(zhàn),搶過險,兩次榮立二等功,榮獲“愛兵政委”稱號。在邊防部隊工作近十年,遠離家人,沒有鴻鵠之志的人是不可能取得這樣成就的。四哥在市長這個崗位上,更是日理萬機。搞調(diào)研,下基層,天天有活動,沒有節(jié)假日,夜以繼日地工作。市長公務繁忙,不忘學習,勤勉工作,對保定的貢獻尤其是對保定文化的重視前所未有,業(yè)內(nèi)無不感慨。
    三是公道正派。在鄉(xiāng)友的交談中,乃至我的親歷中,他們兄弟公道正派,樂于助人。甘愿作人梯,培養(yǎng)部屬成才。三哥所帶的部屬中,成才者眾多,他們無不感激部隊,感激遇到了好領導。他們一家正派做人,公道處事。辦事堅持原則,潔身自好。這與父親的教育是分不開的。伯父說“給子女留下萬貫家財,遠不如留下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因為精神的遺產(chǎn)是無價的傳家寶?!彼诩彝现赋觯骸凹词故窃谌颐咳斯ぷ饔诓煌墓ぷ鲘徫簧?,遇到碰壁或挫折,而決不可失誤,只能是兢兢業(yè)業(yè),從積極出發(fā),遵紀守法,聽從指揮,用自己的真才實學換取報酬和榮譽,腳踏實地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彼麄円捕际沁@樣踐行的。
    四是忠厚孝道。伯父在23歲那年,得知其祖母病危,在他父親不同意的情況下,毅然決定返鄉(xiāng)盡孝。從此,成為他人生命運轉折的前奏。伯父老年遷居省城后,子女競相孝道,也紛紛遷往省城。伯父的話講,四哥做的最好。三哥在邊關戍邊,利用開會、出差或專程看望父母更令人感動,深深地教育著晚輩。他寫了多篇祭奠、回憶父母的弘文,寄托著無限的哀思,讀后很受教益。
    愿馬家的家風、家教和家訓代代相傳,愿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家庭去學習和借鑒,愿中華大家庭的良好家風傳播更廣泛、更久遠!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八
    家風總是由長輩們言傳身教。記得小時候,年初二上外婆家過年,母親總是準備很多的禮物,外婆的,舅舅的,大姨二姨小姨的。大家互贈禮物,按長幼次序先給外婆拜年,弟妹們依序給哥哥姐姐們拜年,小輩跟著自家父母給長輩們拜年。吃年夜飯的時候,我仍不住餓,吵著要吃飯,母親則會告訴我再等等,要等外婆等所有的長輩們都到齊了才能吃,吃飯的時候菜要請外婆先動筷,只有長輩們動過筷的菜我們才可以吃。
    這件事對我影響很深,長大后我又將母親的話重復給我的小輩們,從小教育孩子們要尊老愛幼。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九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并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后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后,對我說:“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并且要節(jié)約水資源?!睆哪且豢唐?,我知道了要“勤儉節(jié)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你已經(jīng)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養(yǎng)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于現(xiàn)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BR>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十
    《父愛如山》我出生在一個小縣城,是全國幾千個城市里面的再也不能普通的一個,而父親和我的故事也是普通的不能更普通的故事。我在縣城讀小學,每周一父親騎著摩托車準時送我去上學,給我一塊錢作為一周的零花錢,風雨無阻數(shù)年,我躲在軍大衣后取暖,看著雨水打濕了他的頭發(fā),他卻從來沒有半句怨言;上了初中,叛逆了,曾私下埋怨過父親這么小氣,他依然是沒有半句怨言;等我上了大學,父親不遠萬里送我去讀書,幫我扛行李,依然是沒有半句怨言;直到我工作以后,父親說,你長大了,錢省著點花,?;丶铱纯?。我的眼睛濕潤了,他對我的愛像山一樣,永存心間并且巍然不動,這就是父親這個稱呼的真正含義。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十一
    1918年11月7日,自殺前三天,梁濟問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時在北京大學任哲學講師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就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薄澳芎镁秃冒?!”說罷,梁濟離開了家。
    梁漱溟亦兩度欲自殺,但最終,現(xiàn)實中國的問題和人生問題縈繞著他,他不停思考,積極奔走。梁漱溟育有二子梁培寬、梁培恕,對于他們,給予最大自由空間。接受采訪時,梁培恕說:“我們受到的可能就是最自由的教育,擁有了別人沒有的最大的自主權?!边@種教育,也與梁漱溟受到梁濟的影響有關,梁濟對他是“信任且放任”的??梢哉f,這也是一種“中國式傳家”。
    梁培寬追憶梁漱溟時,時常會提到一次考試。當時,梁培寬考了59分,內(nèi)心忐忑地拿著學校要求補考的通知給父親看?!八豢戳艘谎?,就又還給了我?!绷号鄬捳f,他后來明白父親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相比于課堂成績,梁漱溟更在意教人過社會生活,“生活本身的教育”。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十二
    一戶人家,一條家訓;一戶人家,一種家風。因為它們經(jīng)過多年的傳承,伴隨了一代代人,啟迪了一代代人,也影響了一代代人。
    現(xiàn)在國家領導人提出,要求“求真務實,說真話,辦真事”。這些話我太熟悉了,因為“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從小就這樣教導我,他們不會因為我是小孩,就撒謊騙我,不跟我講真話。由此我也知道了,在大是大非的層面上,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爸爸經(jīng)常在家給我講大道理,首先就是“實事求是”的意思,有時我被爸爸講得啞口無言,但后來想一想,其實爸爸是對的。就應了上面那句話“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因為等我到了社會,或者出門在外,沒人會讓違背原則、是非不分地讓著自己。只有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了,才能在社會上為自己贏取一塊立足之地,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走進奶奶家的大門,抬頭一眼就看到“安居樂業(yè)”四個金光閃閃的銅字,懸掛在影壁墻偏上位置的正中間——這便是我們家的家訓了。安居樂業(yè),四個字看上去普通,里面卻包含著大道理。安居,指的絕不是要安于現(xiàn)狀,而是說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斗,將自己的家庭盡力建設好、經(jīng)營好,以家為本,求得生活安定,家庭和睦。國家是一個大社會,更是一個大家庭,它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所以,只有每個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每個小家庭都能安居了,社會才能安寧,國家才能安定。
    論語中有一句著名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業(yè)”是最好境界了。樂業(yè),便是愛崗敬業(yè)。我現(xiàn)在還只是個小學生,我的“業(yè)”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把我的學習搞好,在我的業(yè)余時間盡可能地了解多專業(yè)、多領域的知識,以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所以現(xiàn)在的我,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分內(nèi)工作、分內(nèi)職責當成了一種使命,一種樂趣,我們賴以生活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強盛!
    每年的清明時節(jié)和冬至、春節(jié),我總是會和爸爸一起到先祖先輩們的墓前去掃墓、祭奠,緬懷他們、感謝他們傳承下來的樸實無華的治家格言,生活真理。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他們用經(jīng)歷和智慧總結出的家風與家訓,不僅利己,更是利人、利社會,使得我們這些王家的子孫都大大受益,并一代一代地不斷地去繼承和發(fā)揚!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十三
    林肯在初次登上政治舞臺時,非常不自信,他甚至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開口。他第一次面對公眾演講的時候,臉色發(fā)白,膝蓋顫抖,仿佛隨時都有昏倒的可能。但他并沒有被這種恐懼壓倒。他似乎對自己的尷尬經(jīng)歷看得很淡,因為他知道自己不能僅僅靠緊咬牙關,就能講完一個長篇演講。聰明的他決定從逐步培養(yǎng)自信心入手。
    他決定做第一次政治巡回演講的時候,一開始只做一些簡短的演說。這樣,他就不至于太緊張,就能夠盡量輕松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方法的確很管用。這些小小的成功積累起來便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到這次巡回講演將近結束時,他已經(jīng)可以連續(xù)講半小時也不覺得很吃力了。后來,公共演講成了林肯非常擅長的一種工作。
    林肯的故事告訴我們,先從容易的事情做起,讓一次次的小成功增強自己的自信,由此,我們就會把自信養(yǎng)成一種成功的習慣。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十四
    很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說也有什么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qū)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食,但對外婆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后經(jīng)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fā)表意見,實在不能統(tǒng)一,最后大多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勸說,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說,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首先是順從,要讓他們順心,感覺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盡可以由著他們來。爸爸還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yōu)秀少年。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十五
    在中國,很多人家中都有家訓家風,當然了,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家家訓就只有一句話:百善孝為先,百孝順為先。
    從小,父母就教我要孝順,要懂得尊老愛幼,在這同時他們自己也在用實際行動給我做榜樣!
    爺爺奶奶年紀都大了,難免有時會有些小矛盾,一遇到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總是耐心的勸說,從不頂撞爺爺奶奶。盡管他們有時說的很沒有道理,爸爸媽媽也絲毫沒有要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媽媽常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币馑季褪钦f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記得有一年冬天,爸爸正忙著修暖氣,忽然來了一個電話,爸爸接完之后就急匆匆的`出去了。我心想:“還有什么事比修暖氣還重要呢?”爸爸一回來,我就問他:“爸,你剛才干嘛去啦?”“去你奶奶家了,你奶奶的收音機壞了,我?guī)兔π蘖艘幌隆!蔽耶敃r很是不解,奶奶的收音機難道比修暖氣還重要嗎?要知道,冬天沒暖氣妹妹會很冷的。后來媽媽告訴了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句話,我才恍然大悟。
    許多的網(wǎng)絡上,新聞上都會有一些關于某某某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什么的一些事件,現(xiàn)實生活中有。但我們要引以為戒。要做一個有孝心,懂得感恩的人。這樣才會問心無愧不要等失去了在后悔。
    除了孝心,我們還要做到勤儉。小時候會看見媽媽把淘米的水,洗菜的水積起來,可以用來沖廁所。會把洗衣服的水來刷拖布。當時小也不懂,直到長大后才開始漸漸明白這么做的用意。小時候的飯碗總會剩下許多的米粒,媽媽也總會叮囑我把碗里剩下的飯給吃干凈。像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變得越來越好,我們在意的也越來越少花銷也比原來要多得多,所以我們要更懂得節(jié)約。
    不僅這些還有許許多多的家規(guī)需要我們?nèi)プ裥小?BR>    如果家是一盞燈,那么家規(guī)就是蠟燭的燈芯;如果家是一條小路,那么家規(guī)就是照亮我們前進的路燈。讓我們一起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吧。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十六
    小時候,放學、周末的時光總是異常美好的,用很少的一部分時間將功課完成后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當然,其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瘋玩了。糾集一堆小朋友,追逐打鬧,跳皮筋,一起看動漫,一起放煙花,一起去抓魚,一起去捕蟬。。我們好的時候,恨不得穿一條褲子,恨不得我的零花錢就是你的,自己拿去,愛怎么花怎么花。鬧矛盾的時候,也會惡語相加,“上次我送你的三色圓珠筆還給我,一模一樣的”,也會形同路人,甚至會大打出手。每每這個時候,不管是我哭了,還是別的小朋友哭了,只要被父親碰到,無論我對與錯,父親總會當著眾人的面,先批評我,甚至耀武揚威的想打我,可是奈何本人身手太過敏捷,他的拳頭總是會落空,其實打從我有記憶開始,父親從來沒有真正打過我。當時,滿心的委屈、不解,一度生無可戀,想離家出走,奈何沒有錢,有賊心,無賊膽,畢竟小時候我是個公認的異常可愛的小女孩,而且集美貌與才華與一身,只不過,越長越殘而已,只是秉承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真理而已。
    憋著一口氣,父親在我眼前晃悠,我愣是視他為空氣,不,視他為真空。他給我夾菜,我就一口把它吃掉;他摸摸我的頭,我就閃開;“閨女哈,爸爸帶你上街去,你不是看中了一個發(fā)卡嗎?我們?nèi)タ纯??”其實我好想直接飛奔而去,但是依然秉承“沉默是金”的格言情調(diào)。最后,他終于書歸正傳,說:你看,是你組織大家一起玩的,小朋友之間,再怎么你也不能把人家弄哭了呢,打人就更不對了,你說以后你還跟人家一起玩嗎?況且你知道有些小朋友,橫行霸道,你們根本玩不到一起去,下次是不是接受教訓了,爸爸知道你輕易不會找人麻煩,可是你是大姐姐,你組織的別人,讓著別人是應該的。受了委屈你還哭,哭有用嗎?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了我面對困難和問題,不抱怨,不怨天尤人,樂觀積極的去尋找解決的方法,更多了份包容的心。父親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令我受用一生。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十七
    大到國家,小到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其實這并不是特別的,因為只有擁有了家風和家訓,才能使人們的心中更有了精神目的追求,更有了道德的約束力,更有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我家的家風家訓便是——誠信。
    誠信作為一項古老而美好的品德,無論在古代在現(xiàn)代,在中國在外國都有許許多多的表現(xiàn)。還記得那一件古事嗎?雙安在變化的早期,為了獲得民心,他曾在一個大門前立下過這樣的規(guī)定:誰能把這塊粗壯的木頭搬到旁邊的那一個門前就獎勵誰五十兩銀子!人們紛紛不信,說這肯定是個騙局,一定不要上當。但是偏偏有人不聽邪,他抱起木頭,便往那個門前疾步如飛地走去。小安看到這一幕,非常的高興,馬上就從口袋里掏出了五十兩銀子,雙手奉還給了那位壯漢,并連連稱謝。從此,上海就得到了民心,得到了他變法的動力和希望。
    其實誠信也在生活中得以體現(xiàn)。誠實守信,這并不是多么轟轟烈烈,多么的高尚,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都可以將它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們約好去一個書店看書。但是路上的時候我的。自行車胎卻不像破裂了,我給那位同學打了個電話,他說他已經(jīng)過去了。為了不讓她擔心,我把我的自行車車胎的事隱瞞了他,遲到了約一個小時才過去。后來每每想到這件事,我都感到非常的后悔。其實有了什么事都不應該隱瞞,坦誠相待,對待朋友,保持一顆純真的,誠實的心,才能獲得更為長久更為美滿的友誼。這也是誠心在生活中的實際體現(xiàn)吧!
    家風,家訓是一個家庭的約束力,也是整個社會的約束力,只有每個小家都有這種約束力的社會才能更和諧更美好。保持誠實守信,做一個品德高尚的合格公民!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十八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家長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yè)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談的是同一件事:小時侯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犯人這樣寫到:母親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弟弟搶先說想要最大最紅的那個。母親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蔽异`機一動,改口說:“母親,我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蹦赣H聽了,非常高興,在我臉上親了一下,并把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后,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xiàn)在,我被送進了監(jiān)獄。
    那位著名人士這樣寫到:我和弟弟都爭著要大的。母親說:“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nèi)艘蝗艘粔K,負責修剪好,誰干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我們?nèi)吮荣惓?,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
    溫馨提示: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可以教他說第一句謊言,也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永遠努力爭第一的人。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十九
    胡適倡導“獨立、合群、重學”
    胡適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個子女,女兒五歲時夭折,長子胡祖望、小兒子胡思杜圍繞在江冬秀身邊,胡適忙于公務,無暇顧及。江冬秀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僅讀了幾年私塾,又酷愛打牌,對于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責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適雖然倡導“獨立、合群、重學”,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適給胡祖望寫信,希望鍛煉他過獨立、合群、用功讀書的生活,其中說:“功課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趕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趕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課要考最優(yōu)等,品行要列最優(yōu)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边@時,胡祖望十歲,離開父母,獨自在外上學,父親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會感到“壓力山大”。次年,胡適即大失所望,接到學校發(fā)來的“成績欠佳”的報告單,怒道:“你的成績有八個‘4’,這就是最壞的成績。你不覺得可恥嗎?你自己看看這表?!?BR>    最終,胡祖望雖然上過大學,但遠未達到胡適對他的期望;胡思杜讀了兩所大學都未能畢業(yè),卻染上了不少壞習氣。晚年,胡適對秘書說:“娶太太,一定要受過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別的方面有缺點,但對子女一定會好好管理教養(yǎng)的。母親有耐心,孩子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親的沒有耐心的關系?!笨芍^沉痛之語,意味深長。
    在給江冬秀的信中,胡適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點不配做老子。平時不同他們親熱,只曉得責怪他們功課不好,習氣不好。祖望你交給我,不要罵他,要同他做朋友?!?BR>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二十
    一位國王總覺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處去找一個感覺幸福的人,然后將他的襯衫帶回來。尋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問:“你幸福嗎?”得到的回答總是說:“不幸福,我沒有錢;不幸福,我沒親人;不幸福,我得不到愛情……”就在他們不再抱任何希望時,從對面被陽光照著的山崗上傳來悠揚的歌聲,歌聲中充滿了快樂。他們隨著歌聲找到了那個“幸福人”,只見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陽下?!澳愀械叫腋??”“是的,我感到很幸福。”“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實現(xiàn)?你從不為明天發(fā)愁嗎?”“是的。你看,陽光溫暖,風兒和煦,我肚子又不餓,口又不渴,天是這么藍,地是這么闊,我躺在這里,除了你們,沒有人來打攪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你真是個幸福的人。請將你的襯衫送給我們的國王,國王會重賞你的?!薄耙r衫是什么東西,我從來沒有穿過也沒有見過?!蹦侨苏f。
    點評: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每個人對幸福的'詮釋各有不同。幸福是一種自我感覺,關鍵是我們?nèi)绾伟盐者@種感覺。
    家教家風家訓傳承故事錦集篇二十一
    猩猩撐著一把雨傘在樹中散步,路上它碰見了猿猴。猿猴非常熱情地同它打著招呼:“你好?。⌒尚?!好些天沒見到你了,身體好吧?喲!這么大晴的天兒怎么打傘哪?”
    猩猩回答說:“我挺好的。我是為了防備下雨才拿的傘,可現(xiàn)在我躲在傘下享受不到明媚的陽光。
    猿猴告訴它:“你在傘上挖個洞,陽光不就照到身上了嗎?”猩猩果然照辦了,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好舒服啊。
    可是不一會傾盆大雨就落了下來,舉著傘的佛佛和沒拿傘的猿猴頓時都被澆成了落湯雞。
    這個故事講的是:別人向你提的建議,要想想是否適合自己,不要盲目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