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僑回鄉(xiāng)必備舊物件 難以割舍情的金山箱

字號:


    ?
    圖為記者收藏的金山箱(圖片來源:北京光明網(wǎng))
    ?
    圖為記者收藏的金山箱(圖片來源:北京光明網(wǎng))
    200多年前,開始有華人踏足美國,就有“金山箱”,“金山箱”此名是當年出國華僑回鄉(xiāng)都被稱為“金山伯(指富裕的伯輩)”多數(shù)攜帶它回家而來。因此,是見證華人在海外流血流汗成果的獨特之物,記錄了一代又一代華人難以割舍的感情,也是海外華人奮斗成功的象征。
    北京光明網(wǎng)記者近年在美國舊貨市場找到好幾個“金山箱”,詳細觀察,留下難忘的好印象,有很好歷史研究價值。“金山箱”用優(yōu)質(zhì)硬木制成,做工精巧,上下四角包鑲厚鐵皮,前后有粗鐵環(huán),渾身釘上閃閃發(fā)光的柳釘,這是典型的“美國制造”。廣東人美其名為“金山箱” ,是因為由旅居美國或旅居加拿大的華僑帶回中國的。現(xiàn)在,“金山箱”越來越少,中國許多華僑博物館和收藏家都在收藏,“金山箱”更顯珍貴。“金山箱”確是很美,如果用木架支撐,放在大廳一角,古樸、高貴、典雅、大方,觀賞價值很高。
    當年金山伯返唐山,要擇定良辰吉日開啟金山箱。要約好親房本家叔伯妯娌、舅公妗婆、親戚朋友云集大廳,像過年般喜氣洋洋。在眾人圍觀下,由最長者誠惶誠恐地解開帆布袋口,打開金山箱蓋,各種衣物被褥、鞋襪手巾、杯盅碗碟、刀叉筷匙、糖果餅干、罐頭洋酒,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圍觀者“啊嗬!嘩呀!”的贊美之聲如雷貫耳,經(jīng)久不息。長者要笑容滿面地按輩分親疏、交往深淺地把各種金山貨一一分好當堂派給他們,笑聲、掌聲、多謝聲、喝彩聲、又一次擠炸了大廳。
    小時候聽記者母親說,村有位金山伯回鄉(xiāng)時,一人帶了8個大“金山箱”,成了當時家鄉(xiāng)爆炸新聞。在廣東省中山石岐碼頭,金山伯雇了兩條帆船運“金山箱”回隆都(今天沙溪鎮(zhèn))溪角鄉(xiāng),上碼頭后,請了幾十名壯漢耀武揚威一路鞭炮、一路吆喝地扛抬回來,一班小孩跟著跑看熱鬧,那種情景真是光宗耀祖啊。
    彈指一揮間,七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參加開箱及宴飲的親朋戚友,很多已安息泉下了,人們記憶中的金山貨早已煙消云散了,但大家仍然對“金山箱”特別情有獨鐘,親戚朋友把 “金山箱”留下來,有幾個捐給博物館,看物思人,也算是對先人的奮斗精神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