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魚翅提案取得階段性進展 中餐業(yè)者認為應全球推廣

字號:


    僑報記者陸杰夫4月4日圣荷西報道:代表硅谷的州眾議員方文忠(Paul Fong)提出的禁魚翅提案,上個月23日在州眾議院水域、公園和野生動物委員會獲全票通過,標準著這個備受爭議的提案取得階段性進展。
    方文忠提出禁魚翅案的理由是捕獵行為不利健康,并認為魚翅含有水銀,多食對人體造成傷害。方文忠還表示,禁止在加州買賣魚翅的另外一個重要理由是,保護海洋中的鯊魚免遭滅絕,并強調把活鯊魚魚翅和尾巴割下,再扔到海中的行為既殘忍,又令鯊魚因無翅而死亡,甚至導致部分種類的鯊魚滅絕。
    針對禁魚翅提案,硅谷的中餐館業(yè)界和華裔人士又如何看待?在圣荷西京華餐館上班的粵籍大廚阿羅,利用午餐后休息的空隙時間談了他的想法說,自己在南灣從事餐飲業(yè)至少10年以上,華裔雖然有吃魚翅的習慣,但因價格昂貴,做工講究,“所以真正來餐館光顧、點明要吃魚翅的華裔客戶并不多,少則每月才一、二個訂單,多則超過十個,但大多集中在春節(jié)新年期間,所以魚翅銷量至少在自己工作的餐館并不理想,訂貨最多也是每半年一次?!薄按送?,餐館魚翅銷路99%以上是華裔吃客,其他族裔幾乎沒有吃魚翅的習慣,更不要說是當?shù)氐陌兹??!卑⒘_還補充道。至于是否涉及到影響華裔的飲食傳統(tǒng),阿羅認為這是反對該提案者強詞奪理。他反問道:“如果說影響了華裔的飲食傳統(tǒng),那么,在中國或韓國有吃狗肉的習俗,難道在美國禁止吃狗肉就違背了華人的飲食傳統(tǒng)了嗎?”
    阿羅的看法是,在加州實施禁魚翅案,對全球性捕獵魚翅的行為并無太大遏制作用。據(jù)他了解,在香港或東南亞等地,每年消耗魚翅的量可能占據(jù)全球銷量一半以上,加州地區(qū)只是一個小小零頭。所以光在加州實施這條法律,根本就沒多大意義,況且在加州真正喜好吃魚翅的華裔人數(shù)少之又少。
    東北籍的家庭主婦彭女士在接受電話采訪時指出,她移民美國近30年,從未買魚翅做菜,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烹飪。只是偶爾過年過節(jié)時由朋友請客,在餐館吃過一、兩次魚翅燉的湯。
    “我印象中的魚翅湯,口味很淡,也吃不出一個所以然,并沒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僅知道它的價格不菲?!迸砼勘硎尽?BR>    是否支持禁魚翅案?彭女士舉雙手表示贊同。她坦言,對為何會引起如此大爭議,甚至“上綱上線”扯到傳統(tǒng)飲食習慣的“高度”而感到無法理解。她認為,禁魚翅若真的能夠讓鯊魚不面臨絕種,就應該在全球范圍內實施,光靠加州肯定不行,因為鯊魚不是加州的特產(chǎn)。
    這位家庭主婦還表示,禁令有必要頒布,但更重要的是宣傳,尤其要對魚翅有“特別鐘情”的華裔食客正確引導才是上策,讓他們從理念上改變吃魚翅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