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新華社記者采訪了著名華裔女性、美國“百人會”首任會長楊雪蘭。楊雪蘭位于紐約曼哈頓的家古色古香,仙鶴壁畫、石雕佛像、中式桌椅顯示出主人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客廳一角的黑色鋼琴則讓人仿佛聽見悠揚的西洋樂曲縈繞耳邊。融合東西方智慧,在美中之間搭建橋梁,這就是美國“百人會”首任會長楊雪蘭所執(zhí)著的事業(yè)。
楊雪蘭1935年出生于中國上海。她的父親楊光泩曾任中國駐菲律賓馬尼拉總領(lǐng)事,因在太平洋戰(zhàn)爭中拒絕向日軍投降,被日寇秘密殺害。自幼隨同母親來到美國的楊雪蘭夢想像父輩那樣成為一名職業(yè)外交官。
楊雪蘭說:“我從小就想當一名外交官,為增進中美兩國的了解做一些事情。”雖然大學畢業(yè)后楊雪蘭步入商界,在美國格雷廣告公司工作20多年并成為公司的執(zhí)行副總裁,但她從未放棄為美中兩國交流搭建橋梁的理想。
楊雪蘭1989年擔任了通用汽車副總裁,成為通用歷史上唯一的華裔副總裁。對于一名華裔女性,能在美國商界達到這個位置實屬不易。楊雪蘭總結(jié)出女性事業(yè)成功的3C原則:即能力,個性和親和力。“有能力肯定很重要,同時還需要有讓人信任的個性,還要展現(xiàn)出親和力,讓人覺得和你共事非常愉快,”楊雪蘭說。
1990年,楊雪蘭與貝聿銘、馬友友等著名華人一起創(chuàng)辦“百人會”,楊雪蘭擔任首任會長。這個囊括美國各領(lǐng)域杰出華裔的組織致力于促進美中間建設(shè)性的關(guān)系以及推動美國華裔全面參與美國社會。楊雪蘭說:“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組織讓美國人聽到華人的聲音。另外,我們可以幫助中美在文化藝術(shù)、教育交流方面做一些工作,并通過文化外交提高中國軟實力,推動中美關(guān)系積極發(fā)展?!?BR> 楊雪蘭及“百人會”積極促進中國上海世博會美國館建造,在會員中籌集300萬美元專項捐款。作為世博會美國館的合作伙伴,“百人會”還征集了上萬張美國華人的照片和資料,利用大型電視屏幕排列組成“百姓墻”在美國館內(nèi)展出,展示華人對美國社會作出的貢獻以及他們所共有的中國文化根脈。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稱贊“百姓墻”是美國館內(nèi)“最感人的展品之一,是介紹為美國文化和經(jīng)濟發(fā)展作出眾多貢獻的數(shù)百萬美國華裔的專題”。
“我不需要去改變這個世界,但至少我可以用自己的努力讓這個世界有所變化,”楊雪蘭說。她說2011年她的目標就是讓“百姓墻”能在紐約展出,并在美國巡展,讓更多人知道華人對美國的貢獻,提升美國華人的地位。
楊雪蘭在文化上的“外交”行動也一直沒有停止。她組織策劃過多項活動,讓中美兩國加強溝通、增進了解。她曾促成馬友友、譚盾在香港回歸時演奏兩千多年前中國編鐘之聲,組織著名舞蹈家黃豆豆和他所在的上海歌舞團與美國水平最高的芭蕾舞藝術(shù)團在藝術(shù)節(jié)同臺演出,促成著名小提琴家帕爾曼舉辦轟動上海、波及美國的帕爾曼音樂之旅等。
楊雪蘭說:“我一直堅信藝術(shù)和文化是促進人與人之間了解的最好橋梁,因為藝術(shù)沒有任何政治議程,大家不會計較誰贏誰輸。所以增加文化交流,增強文化共享非常重要?!?BR> 退休后的楊雪蘭非常享受現(xiàn)在這種“退而不休”的生活?!爱斈阌X得做一件事情值得,就會堅持做下去,不會覺得累,”楊雪蘭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