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外國名校選才標準給中國學生的警示

字號:

中國留學生有哪些優(yōu)勢和不足?國外著名大學的選才標準是什么?對我們又有何啟示?安生基金會中國代表處和英國劍橋大學日前在劍橋大學聯(lián)合舉行“英國名大學與中國名高中對話”,上述問題成為雙方研討的熱點話題,思維的碰撞又給人們帶來新的思考。
    英國名校青睞中國生源
    研討會上,英國名校紛紛向中國重點中學的校長們拋出了“繡球”。劍橋大學中國招生總負責人卡德威爾教授說,劍橋每年錄取新生3000多人,其中海外學生占12%。中國每年約有300名學生申請劍橋,其中的1/6至1/8會被劍橋錄取。“我們對中國學生有信心,預計今后會有更多的中國高中畢業(yè)生到劍橋來?!笨ǖ峦柦淌谡f。
    布里斯托大學世界排名居前50位,該校招生面試主管安琪拉女士表示,非常歡迎中國學生前去深造。她去年曾到中國接觸了不少優(yōu)秀高中學生,在她看來,中國學生所有學科都很強,基礎非常扎實。
    英國七橡樹中學副校長萊斯認為,與英國學生相比,中國學生要刻苦很多,而且在數(shù)學、物理等方面接受的教育也強很多。他們中可能產生許多數(shù)學家或物理學家,而這正是劍橋等英國名校紛紛加大到中國招生力度的重要原因。
    善于表現(xiàn)學術性最重要
    記者注意到,與哈佛、耶魯?shù)让绹娬{學生的綜合素質相比,英國名校在招生時對學術方面的要求更高。據(jù)卡德威爾教授介紹,面試是劍橋學生篩選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而面試時最主要的就是看學生的學術能力強不強,以及是否對有挑戰(zhàn)性的學術氛圍感興趣。他透露,劍橋半小時的面試“很殘酷”,問的都是專業(yè)化問題,非常具有學術性,重點考查學生掌握了多少所報專業(yè)的知識和有沒有這方面的潛力。
    牛津大學招生主管尼克森博士告訴記者,中國學生暴露出的一個缺點就是不能充分表現(xiàn)自己對所報專業(yè)的認識與了解,以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對于有特長但學術能力稍弱的學生,牛津不會破格錄取,“因為特長不能補足他們的學術能力”。
    那么,中國學生在面試時怎么表現(xiàn)自己的學術性?安生基金會副主席、劍橋大學中國遴選中心負責人張梧華教授認為,所謂學術性,就是掌握知識的程度和知識的應用能力,在面試時要求學生能運用自己獲得的知識來解決考官提出的問題。有時候,考官并不是要你馬上給出正確答案,而是看你解決問題的思路對不對。
    質疑能力不足是最大弱點
    和英國學生相比,中國學生的最大弱勢是什么?接受采訪的多位英國專家不約而同認為:“質疑能力相對缺乏?!痹诳ǖ峦柦淌诳磥?,優(yōu)秀學生不照搬書本,不把老師說的都當金科玉律,他們會質疑,具有批判精神。但可惜的是,不少中國學生恰恰欠缺這方面的能力。
    安琪拉女士也有同感,有一次面試時,她故意質疑中國學生最得意的某項特長,期盼那位學生能夠捍衛(wèi)自己的觀點,但很遺憾,他并沒有那樣做,而是默認了考官的指責。華威大學的馬卡教授每次面試時都會故意犯一個錯誤,然后觀察學生的表情,有的中國學生可能已經知道老師說錯了,但是不敢說出來?!澳軌騾⒓用嬖嚨膶W生都是優(yōu)秀的,但能夠指出老師錯誤的才是我們需要的?!瘪R卡教授說。
    為什么英國名校這么看重質疑能力?馬卡教授解釋,一個人會質疑說明他能夠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并作出自己的判斷,這是科學家最基本的一個素質。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質疑,正是科學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動力。因此,他總是鼓勵學生:“雖然我是老師,但也會犯錯誤,你們應該大膽地指出來?!?BR>    “是否具備質疑精神,反映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但確實給我們的教育敲響了警鐘?!睆埼嗳A教授認為,除了學校應對學生加強引導外,中國父母也不要總讓孩子按照他們說的去做,孩子能夠說“不”某種程度上是創(chuàng)造精神的表現(xiàn)。“千萬不要扼殺這種可貴的創(chuàng)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