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回顧海外2010喜迎新年2011

字號:


     
    李賢娟
    

    
    陳力菡

    以認真回報認真
    陳力菡
    歲末年終,我想說說我在國外的老師。Colby是我媒介經(jīng)濟學的任課教授,他是一個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只有胸部以上能夠活動。他說話十分費勁,想要喝水時必須吃力地用兩個手掌夾住吸管歪著頭吮吸??墒?,Colby身上總有一股子輕松、幽默和認真。不管是寒冬還是炎夏,他上課從不遲到;他不要助教的幫助,獨自一人遙控電動輪椅,乘校車回家;他對每次學生作業(yè)的細節(jié)情況了如指掌;他課上舉例的時候總愛拿自己開涮,同時又恰到好處。
    這門課的期末作業(yè)是一個案例分析。因為那幾天非常忙碌,我就潦草地做了一份,并把提綱發(fā)給Colby,禮貌性地征求他的意見。發(fā)提綱只是慣例和課堂要求,目的是催促學生把任務向前推進,所以我不認為他有精力很認真地查看每個學生的提綱。沒想到他的回信比我的提綱長好多倍:詳細分析了結構上的失誤,鏈接了很多有用資源,甚至指出很多表達方式上的問題??吹剿绱苏J真地回復,我十分愧疚,非常感動。我想自己也需要用同樣的認真來回報Colby的認真。隨后,我花了整整兩天時間完善我的提綱,用幾乎一周的時間完成這項作業(yè)。演示那天,我早上4時就起床做最后的準備。
    在50分鐘的作業(yè)演示中,我以自信的姿態(tài)、清晰的邏輯和流利的語言,詳細闡述了我的觀點,并接受在場同學的提問??煲Y束時,Colby終于開口了:“我能最后說一句話嗎?”那時,我真的非常緊張,不知他會提什么問題來為難我??墒?,我?guī)缀醪桓蚁嘈抛约旱亩洌?BR>    “Excellent ! (棒極了)我希望我的課堂上有10個像你一樣的學生!”
    認真就會有回報,辛苦依然值得!
    (寄自美國)(胡芳梅整理)
     
    我的南極科考之行
    衣 鵬
    圣誕節(jié)剛過,2010年也悄然逝去。這一年色彩斑斕,喜怒兼有,因工作而焦頭爛額,因生活而跌宕起伏。其中,令我最為興奮的事,是我的南極科考之行。
    自從2008年大學本科畢業(yè)后,我就進入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開始博士科研生活。剛開始對科研有著朦朧概念的我,只被優(yōu)越的工作條件以及異國文化所吸引。漸漸地,我也效仿周圍的同事,每天沉浸于書本以及大量文獻的閱讀之中。一年以后,我所閱讀過的知識大部分都只停留在想象中,只覺得它就是我每天必須機械完成的任務,并感受不到任何快樂,2010年上半年的生活很是乏味。直到今年8月初,導師通知我進行南極科考準備。
    9月初,我在美國華盛頓參加了南極考察計劃會議。在那里我認識了很多將跟我一起科考的同事,他們來自不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有著不同的科研背景。大家每天定時討論,氣氛活躍而富有激情,生動又充滿挑戰(zhàn)。
    回到瑞典,就開始忙著做行前準備,直到11月初所有準備工作才結束。11月下旬,我按計劃登上了美國郵輪NBP,開始南極科考。在船上,每個科研小組都做著不同的實驗,每天下午都有一組分享他們的實驗。這里的實驗不再局限在文獻上,而是真正能見證每個實驗的過程。當然,由于自己知識的局限性,有些不能深入理解,這時候一般會激發(fā)我很多興趣去找一些相關文獻來閱讀,書本上的東西也顯得不再那么枯燥了。
    大家也有聚在一起的休息時間,講著很有意思的故事。沒有課堂、沒有考試、沒有壓力,船艙中充滿交流的樂趣,艙外可以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至寫下這篇小文,我還在科研考察船上。這次南極科研考察之行使我的人生更加多彩,也改變了腦海中以前科研生活枯燥的印象。
    (寄自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