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案例 一年級數(shù)學教育案例通用(五篇)

字號: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案例 一年級數(shù)學教育案例篇一
    1、讓學生通過活動,經(jīng)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初步養(yǎng)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2、通過分類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類的含義,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師可以適時地向?qū)W生滲透愛勞動、愛家庭的教育。
    教學重點:
    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養(yǎng)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教學難點:
    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逛過超市嗎?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擺放的?
    為什么要這樣擺放呢?
    分類擺放后顧客去買東西更方便。你們想不想學習怎樣分類呢?
    那么今天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二、授新課
    1、活動一:整理房間
    (1)有個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園玩,可是他的媽媽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間整理好。
    (2)課件出示:同學們看了亮亮的房間,你們想對亮亮說什么?
    你們愿意幫幫他嗎?那么你們認為該怎樣整理房間呢?(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組匯報
    你能說說為什么要這樣整理嗎?(強調(diào)同一類的要放在一起)
    課件演示整理過程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學習用品?
    (3)整理后的房間會給人什么樣的感覺?你們在家整理過房間嗎?請大家回去后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
    2、活動二:到動物園
    (1)導入。大家?guī)土亮琳砹朔块g,亮亮非常感謝大家,現(xiàn)在他和媽媽一起來動物園。出示課件
    問: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你能給這些小動物分類嗎?
    這些小動物可以分為兩類,會飛的。分為一類,另一類是不會飛的。
    請大家給會飛的動物穿上漂亮的衣裳??茨奈煌瑢W涂得又快又好,教師就把他的作業(yè)展示給大家看。
    展示學生作品。
    問:他涂的對嗎?你有沒有不同意見?你知道會飛的小動物還有哪些?
    3、活動三:到農(nóng)貿(mào)市場
    (1)導入:參觀完動物園,亮亮哏媽媽來到農(nóng)貿(mào)市場,課件出示,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亮亮的媽媽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
    (2)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指名匯報。
    問:誰能用一句話說說水果有哪些?你平時還喜歡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還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非常有營養(yǎng),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
    4、活動四:百貨商店
    (1)導入:最近亮亮的媽媽開了一家商店,讓我們?nèi)タ纯此M了哪些貨?課件出示。
    (2)這些貨物就這樣擺放好嗎?
    你們能幫阿姨整理一下嗎?怎么整理?指名匯報
    (3)如果把這些貨按玩具、文具、服裝鞋帽三類來分,該怎么分?(同桌討論)
    指名匯報,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5、活動五:把同學分類
    同學們這節(jié)課表現(xiàn)得真好,現(xiàn)在讓我們來輕松一下吧!音樂伴奏,學生表演:有的看書、有的拍球、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下面的同學注意觀察,想一想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引導用本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把同學進行分類。
    三、全課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開心嗎?請你說說今天你學會了什么。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類的?(如我校的垃圾分類、書店的書等)
    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都要分類,請大家回家后說給家長聽,并請家長記下來,明天交給老師。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案例 一年級數(shù)學教育案例篇二
    教學目標
    1、初步經(jīng)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shù)數(shù)的方法。
    2、初步經(jīng)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shù)的過程,初步建立數(shù)感和一一對應的思想。
    3、初步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現(xiàn)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4、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數(shù)學的意義與樂趣。
    教學重、難點
    初步經(jīng)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shù)再用點子圖表示數(shù)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shù)數(shù)的方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興趣的產(chǎn)生
    談話:小朋友們都愛玩,你們最想到哪兒去玩呢?這節(jié)課老師要帶我們班小朋友到兒童樂園。(學生閉上眼后再睜開雙眼的同時,課件出示兒童樂園情境圖)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剛剛升入一年級的學生對于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以兒童樂園游玩作引子,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從上課開始便能全心投入,進入一個學習狀態(tài)]。
    二、自主探索興趣的維持
    1、初步感知
    (1)提問:在兒童樂園,你看見了什么?
    分小組交流后集體交流
    (2)描述:燦爛的陽光下,綠樹成蔭,鮮花怒放,鳥兒歡快的歌唱,蝴蝶快樂的飛舞,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呀,他們有在騎木馬,有的在蕩秋千,有的在坐小飛機,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聲情并茂的語言渲染,能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深切體驗教師的可親,課堂的可愛]。
    2、數(shù)數(shù)交流
    (1)提問:兒童樂園里有好多東西,你能數(shù)出它們各有多少個嗎?
    (2)學生先自己數(shù)一數(shù),再數(shù)給同桌聽。
    (3)選幾名學生做向?qū)В瑤ьI(lǐng)其余小朋友按順序數(shù)數(shù)。
    3、總結(jié)方法
    (1)展開討論:怎樣數(shù)數(shù)才能又對又快?
    分小組討論后集體交流
    (2)小結(jié)并強調(diào)一個一個按順序數(shù)。(從左往右,從上往下等)
    4、搶答練習
    (1)提問:1個……學生接:1個滑梯;2架……,學生接2架秋千……(課件演示,從主題場景中逐個抽取10幅片段圖)
    (2)自己看圖說圖意如:3架木馬……
    5、點子圖表示數(shù)
    我們可以用一些最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個數(shù),你想用什么表示?我們就用點子圖表示好嗎?1個滑梯用1個點子表示(演示出現(xiàn)1個點子)怎樣表示秋千的個數(shù)?為什么?怎樣表示木馬、飛機的個數(shù)?你還有什么想法?(讓學生充分地說)
    探索:什么物體的個數(shù)用7個點子表示?8個點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樣表示氣球的個數(shù)?10個點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樂 興趣的體驗
    過渡:小朋友,美麗的校園就是我們的樂園,讓我們一起到兒童樂園中去玩吧!(帶領(lǐng)學生走出課堂,走進校園)找找數(shù)娃娃美麗的校園藏著許多數(shù)娃娃,你愿意找到它們嗎?找到后與好朋友(包括老師)交流。
    練練點子表示數(shù)(課前創(chuàng)設(shè)好特定場景)
    1位白雪公主、2條手帕、3個蘑茹、4朵花、5只籃子、6個蘋果、7個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話般的美麗場景,學生喜愛的童話人物,學得生動,練得有味]。
    四、總結(jié)提升 興趣的延伸
    談話:數(shù)學與我們的生活緊緊相連,每一個數(shù)學王國的成員都正眨著智慧的眼睛看著我們,你們想與它們交朋友嗎?你打算今后怎樣做?學生自由談?wù)摗?BR>    [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學習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學生愛學數(shù)學,愿學數(shù)學,想學數(shù)學。達到延伸學生學習的數(shù)學的興趣的目的。]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案例 一年級數(shù)學教育案例篇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準備:一些圖形紙制品、學具、多媒體課件、小剪刀等。
    教學方式:分小組活動,每四人為一小組,設(shè)立小組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老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1、認一認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讓學生認一認,并說出物體的名稱。(課件出示)
    2、選物體
    你們的學具盒里有這些物體嗎?請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歡的物體,挑好了嗎?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貼一貼)
    師:請你選擇一個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覺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嗎?誰能想個好辦法?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們想把自己剪得圖形貼出來讓別的小朋友也看看嗎?(師生共同貼出剪得圖形)
    二、(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剪得圖形真漂亮,你們想看的更清楚嗎?看!老師已經(jīng)把你們剪得圖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誰能給這些圖形取個好聽的名字?
    現(xiàn)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圖形長的比較像?
    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
    過渡: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認識圖形》。
    三、(實踐操作)
    這四種圖形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動手圍一圍,擺一擺。
    1、用釘子板圍。
    2、用小棒擺。
    四、(課間活動)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新的圖形,孩子們,你們高興嗎?下面就讓我們用歌聲來慶賀一下吧!(師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關(guān)的圖形)。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4種圖形,請大家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嗎?(有)
    請你找出來,找到的小朋友請告訴你小朋友們!
    2、辨一辨。(教師出示一些實物,指著有關(guān)實物有表面搶答。)
    師:小朋友,你們都找了這么多有趣的圖形,老師也找了一些回來,你們想不想看看?下面進行搶答游戲,知道的小朋友馬上站起來說。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狀的?(老師出示準備的幾個實物課件)
    3、數(shù)一數(shù)。
    看,數(shù)學多有意思,就連我們今天學的圖形也能組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孩子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這些有趣的圖形吧!(課件出示組合的圖形)
    4、認一認。(多媒體出示交通標志)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交通標志)這些交通標志表示什么?每個圖形里有哪些圖形?誰來說?(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要認清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guī)則,安全行駛。)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案例 一年級數(shù)學教育案例篇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認識鐘面并學會認讀整時。
    2、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yǎng)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認識鐘表的分針和時針,會看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學會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鐘、每個學生一張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猜謎語:小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響,催人早早起。(打一日用品)
    師:大家猜一猜,他是什么?(時鐘)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出示課題:認識鐘表)
    二、新授課
    1、認識鐘面
    ①出示兩個鐘面讓學生觀察他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12個數(shù)字、12個大格、時針、分針)
    ②讓學生用發(fā)的紙制作鐘面
    小結(jié):鐘面有時針、分針、12個大格、12個數(shù)字。
    2、認識整時
    (1)出示主題圖
    提問:小紅在做什么?她幾時起床?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指名學生回答)
    (2)出示3個鐘面:8時、3時、6時
    提問:下面的時間你認識嗎?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認識?先告訴你的同桌?然后再告訴大家?現(xiàn)在開始
    (學生討論后,匯報)
    總結(jié):分針指向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3)鞏固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認識鐘表》教學設(shè)計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人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認識鐘表》教學設(shè)計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整時,老師要考考大家。
    a、教師撥鐘,學生說幾時。
    b、教師說幾時,學生撥鐘。
    c、學生說幾時,學生撥鐘。
    3、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
    (1)介紹用漢字時表示的寫法
    幾時只要在幾的后面加些時字就可以了。
    (2)介紹用數(shù)字表示的寫法
    圓點后面兩個0,前面是幾就是幾時(提醒學生冒號寫在數(shù)字的右下角)
    (3)師撥鐘,讓學生用兩種寫法來表示(集體點評)
    三、鞏固練習
    1、下面是明明星期六的作息時間表
    提問:請大家看圖說一說,小明幾時在做什么?
    然后讓學生有兩種表示方法寫在書上(學生寫完后,集體講評)
    2、讓學生根據(jù)給出的時間,寫出過小時后是幾時
    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過1小時的含義(學生先做后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jié)
    師: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鐘表,會看鐘表上的整時了。時間很寶貴,希望同學們會安排好你們的時間,愛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五、布置作業(yè)
    回去撥你的小鬧鐘,告訴你家人,你會看整時了。
    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學案例 一年級數(shù)學教育案例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初步認識鐘面,知道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的時刻。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初步培養(yǎng)愛惜時間、按時作息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整點的時刻。
    教學難點:認識接近整點的時刻。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鐘面的教具,鐘面的學具。
    2、學生課前了解:
    (1)早上幾時起床,晚上幾時睡覺。
    (2)每天的8時、12時、4時在干什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許多地方都有報時的鐘樓,為我們準確報時。(音樂響過后,當、當兩聲)小朋友們,聽了剛才的聲音,你知道是幾時了嗎?
    2、(音樂響過后,當、當七聲)你知道,剛才報的又是幾時呢?
    3、揭示課題。
    談話:小朋友們說得很好。想不想看一看,這時的鐘面是什么樣的?(出示鐘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板貼課題)
    二、探究
    (一)認識整時的時刻
    1、認識鐘面。
    (1)談話:我們經(jīng)??寸娒媪私鈺r間。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鐘面,把你知道的關(guān)于鐘面上的知識和同桌說一說。
    (2)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3)指名說說關(guān)于鐘面的知識。教師相機板書:鐘面上,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
    (4)談話:剛才還有小朋友說鐘面上有12個數(shù)。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讀一讀。
    2、認識7時。
    (1)談話:再仔細看一看,這時的鐘面上是幾時?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2)交流:鐘面上是幾時?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指名2個學生上去指著投影說。
    (3)總結(jié):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就是7時(板貼:7時)。
    3、教學試一試。
    (1)教師在鐘面上撥出1時,并提問:你知道這個鐘面上是幾時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指名上來指著投影說。
    (2)啟發(fā)談話:如果想撥5時,應該怎樣撥?指名回答,然后師生一起撥(實物投影)。小結(jié):時針撥向5,分針還是指著12。
    (3)談話:請小朋友在自己的學具鐘上撥出11時。指名到實物投影上交流撥的過程。
    4、交流小結(jié)。
    出示以上幾個整時的鐘面,提問:仔細觀察這幾個鐘面,誰能說一說1時、5時、11時,以及一開始認識的7時,鐘面上的`哪根針是一樣的?指名3-4人說,引導說出:鐘面上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5、及時鞏固:想想做做第4題。
    (1)談話:你能撥出3時、9時、12時嗎?請你選擇一個時刻撥一撥。
    (2)學生操作。
    (3)全班交流,教師評價: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3,就是3時;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9,就是9時;分針、時針都指著12,就是12時。
    (二)認識接近整時的時刻
    1、7時不到一點。
    (1)教師出示6時的畫面。談話:這是幾時?
    (2)提問:繼續(xù)撥動哪根針,就能從6時走到7時?
    (3)教師撥到6:30的時候,提問:到7時了嗎?
    (4)教師撥到6:45的時候,繼續(xù)提問:到7時了嗎?
    (5)當分針撥到11、12時,停住提問:現(xiàn)在到7時了嗎?追問:為什么?
    (6)師述:哦,原來時針雖然好像指著7了,但分針還沒到12,就不能說是7時,只能說是7時不到一點(板貼:7時不到一點)。
    2、7時剛過一點。
    (1)教師繼續(xù)撥,分針指向12時,提問:現(xiàn)在是7時嗎?
    (2)教師繼續(xù)撥,分針轉(zhuǎn)到12和1之間。
    ①談話:哎呀,老師一不小心又動了一下分針。提問:現(xiàn)在還是7時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②提問:超過得多嗎?(一點點)
    ③談話:現(xiàn)在,是7時剛過一點(教師板貼)。
    3、辨析。
    (1)出示教材中的兩個鐘面,提問:這兩個鐘面是7時嗎?為什么?(分針都不指著12。)
    (2)談話:這兩個鐘面雖然時針都好像指著7,但是只有7時的鐘面上分針指著12,是真正的7時;而這兩個鐘面,一個分針不到12,一個剛過12,它們都只能說是接近7時。像這樣接近7時的情況,都可以說成大約7時(板貼:大約7時)。
    4、及時鞏固:想想做做第3題。
    (1)出示不到8時、剛過9時、剛過5時三個鐘面。
    (2)談話:請小朋友觀察這三個鐘面,它們都正好是幾時嗎?
    (3)提問:這三個鐘面上大約是幾時?同桌互相說一說。
    (4)全班交流。提問: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5)小結(jié):這幾個鐘面,雖然它們的時針已經(jīng)指著幾時了,但分針都沒有指著12,都是不到幾時或剛過幾時的情況,都只能說成是大約幾時。
    (三)課堂小結(jié)。
    1、談話:學到這兒,老師想問問大家,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鐘表。你學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談話:你覺得哪種時刻容易辨認?哪種時刻比較難辨認?你有什么好方法嗎?
    4、談話:其實,不管是正好幾時還是大約幾時的時刻,它們都在提醒小朋友要珍惜時間,熱愛祖國,好好學習。
    過渡:下面,老師就想了解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否是珍惜時間的好同學。
    三、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1)談話:誰來說一說你早上幾時起床,晚上幾時睡覺?
    (2)指名回答后小結(jié):小朋友應該按時起床和休息,這樣才能成為安排時間的主人。
    2、想想做做第2題
    (1)談話:說了自己,我們再看看他人。
    (2)多媒體逐一第2題圖片。談話:說一說鐘面上是幾時,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問:每天的這幾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4)交流后小結(jié):如果小朋友合理安排時間,你就會取得好成績。
    3、想想做做第5題
    (1)談話:下面,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考考大家。
    (2)多媒體出示3個鐘面。談話:請小朋友仔細看。你看出了什么?
    (3)指名回答。小結(jié):對,這三個鐘面都不完整,有的缺少分針,有的缺少時針。
    (4)談話:你會把缺少的針畫出來嗎?畫之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嗎?
    (5)指名回答。小結(jié):畫時,要先看清楚該畫什么針;畫時針應該短點、粗點;畫分針就長點、細點。
    (6)學生完成,教師巡視。
    (7)全班交流,教師評價,全畫對的小朋友表揚自己。
    4、想想做做第6題
    (1)談話:小朋友太厲害了!老師只能考大家最難的題目了!
    (2)同時第6題出示兩幅圖。談話:請小朋友看圖說一說鐘面上是幾時,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追問:怎么會這樣?
    (4)交流后總結(jié):一天里有兩個10時,一個在上午,是上午10時;一個在晚上,是晚上10時。
    5、想想做做第7題
    (1)談話:小朋友這節(jié)課學得真認真!下面,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其他的鐘面。
    (2)出示電子表、電視屏幕等標有不同時刻的畫面。提問:你知道上面各是幾時嗎?
    (3)指名回答。提問:你還在哪里見過這樣的表示方法?
    (4)師述:其實,這是某一時刻的另外一種表示方法。